底栖动物入门知识

底栖动物入门知识
底栖动物入门知识

底栖动物入门

1.底栖动物的定义

广义的定义:将生活在水体底部的所有生物称为底栖动物,包括鱼、虾、蟹、水生昆虫等;

狭义的定义:生活史全部或部分在水中的无脊椎动物,包括水生昆虫、虾、蟹等。

通常根据大小分为三类,大型底栖动物(0.5mm),小型底栖动物(0.5-0.042mm)和微型底栖动物(0.042mm 以下)。

2.底栖动物的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了解研究区域的种类情况)和定量研究(密度和生物量等状况)。

3.底栖动物的常规研究内容

采样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采泥器采集(适合深水区域)和手抄网(适合溪流和浅滩)。大型底栖动物一般以40目网筛过滤杂质和去除泥沙,水生昆虫一般用70%酒精保存,软体动物一般用福尔马林液保存,在实验室进行挑拣,用显微镜鉴定种类。

物种组成

生物密度和生物量

底栖动物优势种

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物种、密度和生物量、群落结构时间和空间变化

物种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底栖动物的作用

提供调查的基础资料,底栖作为鱼类的饵料,分析与鱼类底栖动物的相关性;

水质评价:利用多样性指数评价水质状况,是水质监测指标之一。

5.底栖动物研究的参考书目

底栖动物分布广泛,海洋、淡水都有分布,种类比较多(预计超过100万种),底栖动物的参考书籍可以参考《中国动物志》,但是不专业,但是其他的又比较陈旧(20世纪70-90年代的或学位论文)。

底栖动物与河流生态评价,段学花等,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10。

John C M, Yang,L F, Tian L X. Aquatic insects of China useful for monitoring water quality. Nanjing:Hohai University

Press,1994。

周长发.中国大陆蜉蝣目分类研究.硕士毕业论文,南开大学,天津,2002.

王洪铸.中国小蚓类研究-附中国南极长城站附近地区两新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刘月英,张文珍,王跃先,等.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软体动物.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周凤霞,陈剑虹.淡水微型生物与底栖动物.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11.

《中国经济动物志毛翅目》、《中国北方摇蚊》等根据种类鉴定的需要进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动物学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双重调节:双重调节:鸟类的视觉调节不仅能改变晶状体的屈度(后巩膜角膜肌),还能改变角膜屈度(前巩膜角膜肌,为鸟类所特有),故称为双重调节 1、次生腭——由前颌骨、上颌骨、腭骨、翼骨愈合而成 2、羊膜卵——羊膜卵为端黄卵,外有卵黄膜、蛋白、内外壳膜和卵壳,内有大的卵黄囊,是适应干燥环境的必要条件 3、逆行变态——由结构复杂的幼体变为结构简单的成体的变态称为逆行变态。 4、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称为外温动物,也称为变温动物 5、双重呼吸——鸟类由于有气囊,在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中,在肺内均能进行气体交换的现象,叫双重呼吸 5、胸腹式呼吸:羊膜动物所特有的呼吸方式,借助于肋间肌使胸腔有节律地扩张和缩小来完成气体交换1、胎生——哺乳类为羊膜动物,受精卵在入母体子宫内后,植入母体子宫壁内,并形成胎盘,通过胎盘从母体吸取营养,受精卵发育致胎儿成熟后由母体娩出。 2、洄游——某些鱼类在生活史的不同阶段,有规律地沿固定路线作长短距离不等的迁移,以转移生活环境满足对生殖、索饵、越冬等的条件,并经一段时间后又重返原地的习性叫洄游。 3、咽式呼吸——两栖类还没有形成胸廓,呼吸是借助口腔底部的上下运动来完成的,称为咽式呼吸 4、内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等的体温不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体温能够保护相对恒定,这样的动物称为内温动物或内温动物 二、填空题 8、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血液循环均为完全的双循环,但二者的动脉系统有区别,鸟类的由右体动脉弓将左心室发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哺乳动物的则为左体动脉弓 13、鸟类颈椎的椎体类型为异凹型。 10、两栖动物的呼吸动作主要靠下颌的颤动升降来完成,故称为 咽式呼吸。 3、两栖动物具1枚颈椎,1枚荐椎。 4、两栖动物的膀胱为泄殖腔膀胱。 4、爬行动物的膀胱为尿囊膀胱,爬行动物的代谢废物以尿酸形式排出。 10、鸟类的羽毛可分为正羽,绒羽,纤羽三种。 13、鸟类颈椎的椎体类型为异凹型。 17、鱼类的尾鳍可分为原尾,歪尾,正尾三种。 7、爬行动物具有多枚颈椎,第一枚为寰椎,第二枚为枢椎,具2枚荐椎。 5、鸟类的肩带由肩胛骨、乌喙骨和锁骨构成,三骨联结处构成肩臼与翼的肱骨相关节 9、爬行类心脏_4__腔,心室内具有不完全的分隔,为__不完全的双循环 15、哺乳类皮肤腺的类型有皮脂腺,汗腺,乳腺,气味腺四种。 16、哺乳动物具三对唾液腺:耳下腺,颌下腺,舌下腺。 18、胸大肌起于胸骨,止于肱骨腹面,使翼下扇;胸小肌起于胸骨,止于肱骨近端背面,使翼上扬。20、食草类的反刍胃是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组成,其中皱胃是真正的胃,可分泌胃液。 10、两栖动物的呼吸动作主要靠口腔底部的颤动升降来完成,故称为 口咽式呼吸 11、多数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鱼类一般有5对鳃弓,鳃弓内缘着生有鳃耙,外凸面上有2个薄片状的由无数鳃丝构成的鳃片,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髂骨、坐骨、耻骨 15、两栖类的腰带由髂骨、坐骨和耻骨共同构成骨盆 1、鸟类的腰带由髂骨、坐骨、耻骨愈合成薄而完整的骨架,但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不同的是左右坐骨与耻骨不在腹中线汇合,因而构成所谓关闭式骨盆。

动物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

第二章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 第一节实验动物 药理学实验常用的动物有蛙、蟾蜍、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家兔、猫和犬等。常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用不同的实验动物。由于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点,故所选用的动物应能较好地反映试验药物的选择性作用,并符合节约的原则。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1、尽量选择与人体结构、机能、代谢及疾病特征相似的动物; 2、选用的实验动物的解剖、生理特点应符合实验目的; 3、根据人与实验动物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差异,选用具有明显反应的动物; 4、根据生物医学研究必须达到的精确度,选用结构功能简单又能反映研究指标的动物; 5、选用患有人类类似疾病的近交系或突变系动物; 6、选用与实验设计、技术条件、实验方法等相适应的标准化动物; 7、在不影响实验目的与结果的前提下,选择最易获得、最经济、便于操作管理的动物; 8、供实验用的动物应具备质量合格证。 (二)、常用实验动物的特点 1、蛙和蟾蜍 离体心脏能较持久地有节律地搏动,常用于观察药物对心脏的作用;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标本可用来观察药物对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或横纹肌的作用;蛙的腹直肌还可以用于鉴定胆碱能药物的作用。 2、小白鼠 是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动物。易于大量繁殖,且价廉,适用需要大量动物的实验,如药物筛选、半数致死量测定、药物效价比较、抗感染、抗肿瘤药物及避孕药物的研究等。 3、大白鼠 与小白鼠相似。一些在小白鼠身上不便进行的实验可选用大白鼠,如药物抗炎作用的实验常选用大白鼠踝关节制备关节炎的模型。此外,也可用大白鼠直接记录血压、作胆管插管,或用大白鼠观察药物的亚急性或慢性毒性。大白鼠的血压和人相近,且稳定,现常用于抗高血压药物实验。

动物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

动物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 一、实验动物抓拿固定 (一)小白鼠(mouse) 右手抓住其尾,放在鼠笼铁纱网上,然后用左手拇指及食指沿其背向前抓住其颈部,并以左手的小拇指和掌部夹住其尾固定在手上(图3-1)。取尾血及尾静脉注射时,可将mouse固定在金属或木制的固定器上。 (二)大白鼠(rat) 实验者应戴帆布手套,用右手将鼠尾抓住提起,放在粗糙的台面或鼠笼上,抓住鼠尾向后轻拉,左手抓紧两耳和头颈部皮肤,余下三指紧捏鼠背部皮肤,如果rat后肢挣扎厉害,可将鼠尾放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夹住,将整个鼠固定在左手中,右手进行操作(图3-2)。若进行手术或解剖,则应事先麻醉或处死,然后用棉线活结缚四肢,用棉线固定门齿,背卧位固定在大鼠固定板上。需取尾血及尾静脉注射时,可将其固定在大鼠固定盒里,将鼠尾留在外面供实验操作。 (三)豚鼠(cavy) Cavy具有胆小易惊的特性,因此抓取时要求快、稳、准。一般方法是:以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住两前肢及头部,使整个颈胸部皆在手掌中(不要抓得太紧以免窒息),左手抓住两后肢,使腹部向上,而后进行操作(图3-3)。 (四)蛙或蟾蜍(frog or toad) 捉拿方法宜用左手将动物背部贴紧手掌固定,以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压住其左腹侧和后肢,拇指和食指分别压住左,右前肢,右手进行操作(图3-4)。 在捉拿toad时,注意勿挤压其两侧耳部突起之毒腺,以免毒液射到眼中。 实验如需长时间观察,可破坏其脑和脊髓以后放在蛙板上固定进行操作。 (五)家兔(rabbit) 用右手抓住其颈背部皮毛,轻提动物,再以左手托住其臀部,使家兔的体重主要落在左手掌心,然后按实验要求固定(图3-5)。作兔耳血管注射或取血时,可用兔盒固定。作各种手术时,可将家兔麻醉后固定在手术台上。固定方法常采用仰卧位固定,四肢用粗棉线固定,头用兔头固定夹固定或用棉线钩住家兔门齿再固定在兔台头端铁柱上。 (六)狗(dog)

动物学教学大纲完整

《动物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动物学》的课程性质: 动物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高等学校生物专业的主要基础课。本课程以动物的演化为线索,主要介绍无脊椎动物(原生、多孔、半索、扁形、原腔、环节、软体、节肢、棘皮、腔肠动物门)及脊椎动物(脊索动物门、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等)的结构和演化。为后续的动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进化论、生态学和发育生物学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获得从事动物学教学和动物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技能。(三)《动物学》的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以动物的演化系统为线索,要使学生系统掌握各门及主要纲的主要特征;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个体发育的特点;基本掌握门(亚门)、纲(亚纲)及目(昆虫、鱼类、两栖类、鸟类、兽类)的分类,生态及经济地位;了解动物界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各门与纲(脊椎动物各纲)的演化关系以及动物地理分布和生态的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动物学发展的新成就。 (四)《动物学》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

(五)教学建议: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紧紧结合各类微生物结构功能、生命活动及应用等问题加以分析讨论,对抽象理论过程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辅助进行,加深学生的理解。由于专业需要对于动物形态解剖部分应详细讲解。 (六)考核要求: 采用期中、期末考核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按平时占10%(包括学习态度和平时作业等);期中成绩占20%;期终成绩占70%。试卷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利用试题库对学生进行考试。 二、教学内容 Chapter1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明确动物学的概念 2、掌握动物学的目的与任务、研究方法和分类知识 教学重点: 动物学的目的与任务、研究方法和分类知识 教学难点:

《普通动物学》学习方法

《普通动物学》学习方法 一﹑课堂学习 大学《普通动物学》课堂教学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材越来越厚,而教学计划所安排的学时却越来越少,针对这种情况,课堂教学方法必需要有所改变。 由于生物学本身的规律,在教材中不少内容不可避免是重复的,如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部分内容与人体解剖学是重复的;生理机能方面的部分内容与动物生理学是重复的;大学教材中的这些内容,许多与中学生物教学是重复的;不同纲动物身体各系统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不少也是重复的。这些内容又恰恰在《普通动物学》教材中占的篇幅较大。 这些在中学和大学的不同课程以及在同一教材中不同纲的重复内容,系统的结构和生理机能,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了解的。这一部分内容,要突出重点、特点,对最先讲述的代表动物,可以作较细致的讲解;对以后出现的代表动物,应主要讲述其特点。而常规的结构和生理机能可以不讲或少讲。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要应用比较解剖学和比较生理学的方法。通过比较,不但可以了解不同类群的共同特征,还便于了解它们的不同特征;既知道了一个新类群的特征,又复习了已讲过的类群特征。 在动物学教材中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是动物的分类。这一部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讲门、纲、目及重要科的鉴别特征,而种的鉴别最好放在实验课中对照实物标本学习,如果在理论课中讲解,不但花时间,而且效果也不好。 只要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思维跟着老师转,主要内容一般是能听懂的,但要将老师讲的全部内容在大脑中记下来,是比较困难的。帮助记忆的主要方法是做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主要记录老师的板书内容,老师的板书是文字非常简捷的各级标题以及重要的图表和示意图。学生还可以记下一些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所以课堂笔记是重要的学习提纲,它能给学生在课后复习阅读教材时提供重要的线索,便于抓住重点,节约时间。记笔记还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组织思维,避免思想开小差。在笔记中还能记下未搞清楚的问题,留待课后向老师请教或查阅资料。学生通过课堂笔记,可以模仿老师在板书中概括问题的方式,提高在阅读中概括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效果。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板书和做笔记应该有正确的看法,老师讲课时不能只顾在黑板上不停地写,写满了就擦,擦完了又写,学生难以跟上,没有时间思考;学生不能只是埋头做笔记,而对所记的内容不求甚解。老师应该注意板书的质量,学生应该把做笔记当作学习的一种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断提高记笔记的能力。 做好课堂笔记应注意以下几点:大学老师课堂讲授内容多,板书也多,学生要提高记笔记的速度,记笔记的速度要跟上老师板书的速度。要培养边看边写、边听边思考的课堂学习能力;课堂笔记不同于会议记录,不必记录过多的细节,更不必将老师讲的话都记录下来,要是这样,学生就仅是记录员,没有思考的时间。除了记下老师的板书以外,再记下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或弄不清楚的内容;大学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许多是自己补充进来的,特别是对某些问题的新见解、新发现,可以多记;而教材上有的内容可以少记;老师讲授的内容容易为自己接受的可以少记,而较难懂的内容,可适当多记,有助于课后复习时突破难点;部分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记好笔记外,在课后复习中还补充进许多内容,将笔记重新整理抄写,使自己的笔记成为一份很漂亮的听课和读书的综述资料,不但丰富了知识,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率;课堂笔记应以老师的板书为主,因为动物学老师在这一专业领域中,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经验丰富,所讲授的许多专业术语、定义和内容可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学生不可能随意改变。但学生并不见得就一定要机械地照抄板书,他们可适当地对板书加以改变,搞出特色;现在的课堂教学由于信息量大而课时少,在有限的时间里,老师不可能很详细、很连贯的讲解。即使是教学时间够,也不能像对待中、小学生那样进行讲

生物基础知识

1.诱变育种的意义:提高变异的频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特点: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3.细胞分裂间期最主要变化: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主要特点是: ( -氨基酸)都至少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5.核酸的主要功能: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性,变异性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重要意义。 6.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 7.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特点是: 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被选择吸收的小分子、离子可以通过,而其他小分子、离子、大分子却不能通过。 8.线粒体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9.叶绿体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10.细胞核的主要功能: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遗传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新陈代谢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 11.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使亲代和子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2.ATP的功能: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3.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14.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结构))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能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14.确切地说,光合作用产物是:有机物(一般是葡萄糖,也可以是氨基酸等物质)和氧 15.渗透作用必备的条件是: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要有浓度差。16.矿质元素是指: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17.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药理学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实验心得

药理学实验动物的基本操 作实验心得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这次是第一次药理学实验,我们学习了很多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方法。在做药理学实验之前我们就有做过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解剖过蟾蜍,小白鼠和家兔,这次的药理学实验更是一次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给了我们很多在生理学实验中并没有学过的知识点。在刚做实验时,黄老师就向我们介绍了3R原则,即减少,优化,替代。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动物。它们用生命来换取人类的健康,推动着医学的进步,人类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动物实验,动物为我们人类的健康做出了牺牲,我们应遵循“3R”原则。黄老师还通过视频给我们重点介绍了常用麻醉药及用法,实验动物的捉拿、麻醉、固定、给药、取血和处死方法。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性很强的东西。 之后便是分组自己做实验了,首先陈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小白鼠的标记方法,用中性品红表示十位数,苦味酸表示个位数,加上空白对照,一共可以标记一百支小白鼠。标记顺序为先左后右,从上至下。用苦味酸作为标记物的一个原因是它不容易被分解和弄掉,不会因为小鼠的活动而消失。其次是因为其有苦味,避免了被其他老鼠舔掉。之后讲解了小鼠的性别鉴定方法,除了书上说的方法外还可通过观察小鼠的乳房辨别。关于大鼠和家兔的捉持方法,大鼠在捉持前最好对其进行安抚,避免其急躁而咬人,而家兔则不可用手扯其双耳将其拉起。在给药方法方面,灌胃法要注意从口角插入口腔,用灌胃针抵住舌头,插入不可过深,一般入喉即可。腹腔注射时最好将其倒转,头部朝下,这样不容易刺入内脏。是否插入腹腔的判断方法:推注完后,轻微回抽,若有负压将注射器的推杆拉回,则已入腹腔。皮下注射时是否的入皮下的判断方法上同,皮下无负压,回抽不拉回。尾静脉注射时注意静脉在尾的两侧,不在上下,注射时用手捏住尾巴前段有利于暴露血管。 家兔的灌胃用木质开口器,使用时要想办法将其舌头压在开口器下,因为舌头会阻碍导尿管插入口腔,可以另外使用棉签配合,一边用棉签压住舌头,一边将开口器插入口腔。耳缘静脉注射时要注意选择小号针头,因家兔耳静脉较小,插入时应仔细谨慎。

常用实验动物的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常用实验动物的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第一节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1.蛙(或蟾蜍)的生物学特点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属于两栖变温动物,皮肤光滑湿润,有腺体无外鳞。蛙的心脏有两个心房,一个心室,心房与心室区分不明显,动静脉血液混合,有冬眠习性。生存环境比哺乳动物简单,在机能学实验中有多种实验选择该动物。如:①离体蛙心实验,常用来研究心脏的生理功能及药物对心脏活动的影响。②蛙的腓肠肌和坐骨神经可用于观察外周神经及其肌肉的功能,以及药物对周围神经、骨骼肌或神经肌肉接头的影响。③缝匠肌可用于记录终板电位。脊休克、脊髓反射、反射弧分析、肠系膜微循环等。在临床检验中,可用雄蛙作妊娠反应实验。 2.小白鼠的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小白鼠性情温顺,易于捕捉,胆小怕惊,对外来刺激敏感。它胃容量小,不耐饥渴,随时采食。在机能学实验中常选用该动物。故适用于大量的实验动物,如:某些药物的筛选实验、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药效比较、毒性实验、妊娠期20天左右,常用于避孕药实验及抗癌药实验。 3.大白鼠的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大白鼠性情温顺,行动迟缓,易于捕捉,但受惊吓或粗暴操作时,会紧张不安甚至攻击人。大鼠嗅觉发达,对外界刺激敏感,抵抗力较强。大鼠无胆囊,肾单位表浅,肝再生能力强。大鼠的血压反应比兔稳定,可用它作血压实验,也可用于慢性实验、抗炎、降脂、利胆、子宫实验及心血管系统的实验。药典规定该动物为催产素效价测定及药品指控中升压物质检查指定动物。 4.豚鼠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豚鼠性情温和,胆小,饲养管理方便,可群养。豚鼠耳蜗管发达,听觉灵敏,存在可见的普赖厄反射(听觉耳动反射),乳突部骨质薄弱。豚鼠对组织胺、人型结核杆菌很敏感。能耐受腹腔手术,使用于肾上腺机能的研究。其自身不能制造维生素C,是研究实验性坏血症的唯一动物。 5.家兔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家兔属于草食性动物,性情温顺但群居性差,听觉、嗅觉十分灵敏,胆小易惊,具夜行

实验动物学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指一切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 动物实验:为科研、教学、药物检定等目的,对实验动物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处理,观察其反应,获得实验数据,解决科研中问题的过程。 实验动物学:研究动物实验和实验动物的科学。 近交系及特点;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或亲代与子代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比较医学:对实验动物与人类基本生命现象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通过研究实验动物与人类的共性探讨人类相应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研究实验动物与人类的差异寻找治病的方法和手段。 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死亡。即动物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基本原则包括:让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意义:AEIR——实验动物、设备、信息、试剂。 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包括:维持需要(即维持动物正常体温、呼吸、心跳、基础代谢等各项基本生命活动及满足动物随意活动的需要);生产需要(就是供给动物生长、妊娠、泌乳、产肉、产蛋等生产活动的需要。) 封闭群及特点;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 品种与品系;指具有相似的外貌特征,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稳定的遗传性能,共同遗传来源和一定遗传结构的动物群体。 近交系数;指群体中某个个体通过遗传携带两个同源等位基因的概率。Fn=〔1-(1-△F)n 〕×100%(越亲越高) 全同胞△F=19.1% 同父异母△F=11.0% 堂兄妹△F=8% 亲子交配△F=19.1% 近交衰退;指在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和纯合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体和群体发育的现象。包括: 1.由于有害隐性基因的纯合,出现遗传缺陷或某种疾病发生率的提高。 2.影响繁育如产子数下降、母性不良。 3.个体发育不良,对环境的适应性差。

基本动物实验知识

当动物有病时,常表现为精神不振、行动迟缓、毛发蓬乱无光泽、鼻部皮肤干燥并流鼻水、眼有分泌物等。 1.大白鼠的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大白鼠性情温顺,行动迟缓,易于捕捉,但受惊吓或粗暴操作时,会紧张不安甚至攻击人。 大鼠嗅觉发达,对外界刺激敏感,抵抗力较强。大鼠无胆囊,肾单位表浅,肝再生能力强。大鼠的血压反应比兔稳定,可用它作血压实验,也可用于慢性实验、抗炎、降脂、利胆、子宫实验及心血管系统的实验。药典规定该动物为催产素效价测定及药品指控中升压物质检查指定动物。 2.动物实验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动物实验方法已成为医学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及相关学科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动物的实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医学的各个学科领域内都有其不同的应用,但基本的实验方法则是共同的, ⑴如健康动物的识别、选择、抓取、固定、麻醉、动物分组、编号、脱毛、给药、采血、取尿、急救、处死、尸检等,不论从事何种课题的医学研究都涉及到这套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方法。

⑵动物实验按机体水平不同可分为整体实验和离体实验。还可进一步具体分为分子、亚细胞、细胞、组织、器官、整体动物和无损伤动物等水平的实验。按动物时间的长短则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⑶按学科的实验方法可分为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病理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药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病理解剖学、组织学的动实验方法等。 3.实验动物的捉持与固定 如何正确捉拿及固定大白鼠? 以防大鼠在惊恐或激怒时咬伤手指,捉拿时最好带上防护手套, 右手抓住鼠尾立即提起,放在易攀抓的粗糟面上,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其两颊及后枕部皮肤,充分固定慎防咬伤, 其余手指握住整个鼠体,注意握力不要太大,以免大鼠窒息死亡。 然后将其腹部向上,作腹腔麻醉,最后固定。 4.实验动物性别的鉴别? (1)如何鉴别小、大鼠的性别? 根据外生殖器(阴蒂或阴茎)与肛门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这些动物新生仔的性别, 一般间隔短的是雄性,外生殖器阴茎与阴蒂大,但是对此判别要有一定经验,成熟期雌性有阴道口,有膨起的阴囊和阴茎。 5.实验动物编号标记的方法 (1)为什么要对实验动物进行编号标记?标记的方法有几种? 动物在实验前常常需要作适当的分组,不同的体重或相同的体重放在同一个笼时,这就 需要编号标记。标记的方法很多,良好的标记方法应满足标号清晰、耐久、简便、适用、无 明显损伤、无毒和易辨认等要求。标记的方法有染色标记法、号牌法、打孔剪口法和剃毛、 剪毛法。

《普通动物学》完整课后答案(刘凌云版)

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1. 细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答:细胞的共同特征:在形态结构方面,一般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少数单细胞有机体不具核膜(核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一定区域),称为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具核膜的细胞就是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在机能方面:①细胞能够利用能量和转变能量。例如细胞能将化学键能转变为热能和机械能等,以维持细胞各种生命活动;②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能把小分子的简单物质合成大分子的复杂物质,如合成蛋白质、核酸等;③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的能力,如遗传物质的复制,通过细胞分裂将细胞的特性遗传给下一代细胞。此外,还具有协调细胞机体整体生命的能力等。 2. 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各有何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特点,初步了解生物多样化的原因。 答:组成细胞的化学成分有24种。其中:C、H、O、N、P、S对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Ca、K、Na、Cl、Mg、Fe常量元素虽然较少,但也是必需的,Mn、I、Mo、Co、Zn、Se、Cu、Cr、Sn、V、Si、F,12种微量元素也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由上述元素形成各种化合物。细胞中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水、无机盐)及有机物(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水是无机离子和其他物质的自然溶剂,同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各有其独特的生理机能,其中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在细胞内常常彼此结合,组成更复杂的大分子,如核蛋白、糖蛋白等。蛋白质与核酸在细胞内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已知有20多种。氨基酸借肽键联成肽链。总之,蛋白质是由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的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按一定次序相连而成长链,又按一定的方式盘曲折叠形成极其复杂的生物大分子。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细胞质与细胞核都含有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是细胞核的主要成分。核酸由几十到几万甚至几百万个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一个核苷酸是由一个五碳糖、一个含氮碱基和磷酸结合而成的。由于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极为复杂多样化。而且几乎所有这20多种氨基酸通常存在于每一种蛋白质中,随着这些氨基酸在数量和排列上的千变万化,蛋白质的特性也随之多种多样。另一方面,核苷酸的种类虽不多,但可因核苷酸的数目、比例和排列次序而构成各种不同的核酸。DNA分子是由两条多核苷酸链平行围绕着同一轴盘旋成一双链螺旋(像螺旋软梯),在DNA分子中,含这四种碱基的核苷酸有各种的排列方式,如果一个DNA 分子有100个核苷酸,就可能有4100种的排列方式。实际上一个DNA分子不只有100个核苷酸,而是几万甚至几百万个核苷酸。由此看出,DNA作为遗传物质基础,对生物的多样性和传递遗传信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以看出,由于蛋白质、核酸的多样性,所以生物也有多样性。

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与总论实验

实验一、药理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药理学总论实验 一、实验动物的基本技能和实验技术基础 1、实验动物的标记 大、小鼠和白色家兔的标记常用3~5%黄色苦味酸溶液涂于皮毛上标号。常用的方法:1号 --- 左前腿 2号 --- 左腰部 3号 --- 左后腿 4号 --- 头部 5号 --- 正中 6号 --- 尾根部 7号 --- 右前腿 8号 --- 右腰部 9号 --- 右后腿 10号 ---不标记 2、实验动物的捉持(大、小鼠) (1)小鼠的捉持用右手提起鼠尾,放在粗糙物(如鼠笼盖)上面,向后轻拉鼠尾;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其两耳颈背部皮肤,将小鼠固定在掌中,使其腹部朝上,然后以无名指和小指夹住鼠尾或小鼠的左后肢。 (2)大鼠的捉持捉持和固定方法基本同小鼠,无经验者可戴上防护手套,并应动作轻柔。用右手捉住鼠尾,放在鼠笼盖上,向后轻拉鼠尾;左手掌面向鼠背,食指和中指压住鼠的头顶,拇指和无名指分别从鼠的两腋下插入,将鼠的两前肢卡住;或拽紧鼠后颈及后背皮肤即可。 3、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大、小鼠) (1)小鼠的给药方法 灌胃(ig):将小鼠固定后,使颈部拉直,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插入口腔,压其头部,使口腔与食道成一直线,沿上腭壁向鼠口腔的后下方轻轻插入食道。如遇阻力,可将针头抽出再插,以免刺破食管或误入气管。一般给药量为0.1-0.3ml/10g(体重)。 皮下注射(H或sc):常在背部皮下。轻轻捏起背部皮肤,将注射针头刺入皮下,稍稍摆动针头,若容易摆动则表明针尖位于皮下。然后注入药液。一般给药量为0.1-0.20ml/10g (体重)。 腹腔注射(ip):左手固定动物,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部外侧,呈45度角刺入腹腔,进针约3~5mm(注意:进针不宜过深,以免伤及肝脏和脾脏。注药前回抽一下,无回血时再注药)。一般给药量为0.1-0.3ml/10g(体重)。 肌内注射(im):多注射于后肢股部肌肉,一般每侧不超过0.1ml。 尾静脉注射(iv):将小鼠置于固定筒内,使尾部露在外面,用70%~75%的乙醇棉球擦尾部,或将鼠尾浸入45~59oC温水中,待尾部左右侧静脉扩张后,左手拉尾,右手进针。一般给药量为0.1-0.2ml/10g (2)大鼠的给药方法 均同小鼠。一般情况下,灌胃剂量为1~2ml/100g,皮下注射、尾静脉注射<1ml / 只,腹腔注射为1.5ml /只,肌内注射为

动物学知识点总结(全)

《普通动物学》基本内容复习纲要
(2009 年 12 月修改稿,尚不完善,仅供参考! )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是以进化为主要线索,着重系统地介绍动物各主要类群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的特征,并介绍动物 系统的分类知识及进化等。 I、动物主要门类及代表动物 Ⅲ、各门类的主要特征 Ⅴ、各大类动物的分类 VII、动物的进化 Ⅱ、各门类在动物界的进化地位 Ⅳ、基本概念 Ⅵ、各门类主要构造的比较
I、动物主要门类及代表动物
1、原生动物门 2、多孔动物门 3、腔肠动物门 4、扁形动物门 5、原腔动物门 6、环节动物门 7、软体动物门 8、节肢动物门 9、棘皮动物门 10、半索动物门 利什曼原虫 痢疾变形虫 疟原虫 草履虫 海绵 水螅 水母 珊瑚 涡虫 吸虫 绦虫 蛔虫 沙蚕 蚯蚓 蚂蝗 河蚌 田螺 乌贼 螯虾 鲎 蜘蛛 马陆 蝗虫 海百合 海星 海蛇尾 海胆 海参 柱头虫 11、脊索动物门 (1)尾索动物亚门 (2)头索动物亚门 (3)脊椎动物亚门 ①圆口纲 ②鱼 纲 ③两栖纲 ④爬行纲 ⑤鸟 纲 ⑥哺乳纲 盲鳗 七鳃鳗 鲨 鳐 鲫 鲈 鱼螈 大鲵 蛙 蜥蜴 蛇 龟鳖 鳄 鸵鸟 企鹅 麻雀 鸭咀兽 袋鼠 家鼠 海鞘 文昌鱼
Ⅱ、各门类在动物界的进化地位
1、原生动物门 2、海绵动物门 3、腔肠动物门 4、扁形动物门 5、原腔动物门 6、环节动物门 7、软体动物门 8、节肢动物门 9、棘皮动物门 10、半索动物门 11、脊索动物门 最原始、最低等、最简单的真核单细胞动物。 极为低等的多细胞侧生动物。 真正后生、最原始的多细胞、二胚层的原口动物。 两侧对称、三胚层、体内受精,达器官系统水平的实质动物。 七大类、形态构造各异、亲缘关系不清、充满体液的假体腔动物。 原始分节、真体腔,最早登陆,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不分节、不发达真体腔、出现所有器官系统,最早登陆,动物界第二大门。 分节、节肢、高等原口动物,高度适应陆生生活,动物界第一大门。 最高等无脊索,后口、内骨骼动物。 介于棘皮和脊索动物之间的过渡类群。 具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的最高等的动物门类。 终生具三大基本特征。脊索纵贯全身,伸达最前端。
(1) 尾索动物亚门(被囊动物) (2) 头索动物亚门 (3) 脊椎动物亚门 ① 圆口纲 ② 鱼 类 ③ 两栖纲 ④ 爬行纲 ⑤ 鸟 纲 ⑥ 哺乳纲 低等、无颌。 低等、有颌、变温,完全适应水生生活。 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类群,初步适应陆地生活,但还不完善。 陆地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真正陆栖脊椎动物的开始。 适应飞翔的恒温动物。 被毛、快速、恒温、胎生、哺乳,最复杂、最高等的脊椎动物。 1

电大《动物学营养基础》期末复习资料.doc

电大《动物学营养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1620) 一、名解1、必需氨基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少、合成速度慢,不能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必需有饲料提供的氨基酸。2、常量矿物质元素:动物体内含量在0.01%的矿物质元素。3、动物的营养需要:每头(只)动物每天对能量、蛋口质、矿物质和维牛素等营养的需要量。 4、代谢能:可被动物利用的养分中所含有的能量成为代谢能。极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尿能、消化道气体能后剩余的能量。 5、维持:健康动物体垂不增不减不进行生产,体内各种养分处于收支平衡,化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处于平衡状态。 6、过瘤胃蛋白质:未被瘤胃微生物将降解的饲料蛋口进入雏胃和小肠,这部分饲料蛋口质称为过瘤胃蛋口质。 7、必需脂肪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提供的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8、饲养标准:格局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动物世纪生产的总结,对各种待定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额定做出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称为饲料标准。 9、消化能:动物采食饲料的总能减去动物排出粪便所含能量即为消化能。10、内源尿氮:动物在维持状态牛存过程屮,必要的最低限度的体蛋口质净分解代谢经尿中排岀的氮称为内源尿氮。1 1、代谢粪氮:动物采食无氮日粮是经粪排出的氮。12、维生素;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所必需的低分了有机化合物。13、净能:饲料中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的能最。14、营养物质(营养素):饲料中能被动物利用,用于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有效成分。15、基础代谢:体况良好的动物在理想条件下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16、理想蛋口质:可消化蛋白质中所含可利用氨基酸的比例与动物生长、生产所需氨基酸比例相一致的蛋白质称为理想蛋白质。17、粗纤维:并非一种纯净化合物,它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所组成的混合物。18、饮料能量净效率:产品中所含能最与用于形成产品的饲料有效能的比值。19、限制性氨基酸:饲料中某种氨基酸的含量低于动物的需要量,同时由于该种氨基酸的缺乏限制了动物对氨基酸的利用,这种缺乏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基础知识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4、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5、生物之间的关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和、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四、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生物与环境是 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五、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3 ( ( ( 4 5 6 1、显微镜的构造(P36)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对光:升、转、看、调 (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

(3)整理 取镜和安放:手握住镜臂,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 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 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螺旋进行调节。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拭。

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1.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细胞核:含有物质 2.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3.细胞通过产生细胞 (1)分裂的过程: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分裂时,先分 息储存在分子中,而DNA主要存在于中。 5、细胞是物质、能量和遗传信息的统一体 第二章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1.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了变化,

普通动物学期末试卷(绝对有用)

20032335 王艳花 普通动物学期末试卷 一、解释名词 1、生物发生律 又称重演律,是指动物的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简短而迅速的重演。由德国学者Haechkel提出的,对于研究动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有重要意义。 2、伸缩泡 原生动物体内所具有的结构,其作用是调节机体水分和渗透压平衡,如眼虫、草履虫等。 3、完全变态 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结构完全不同,生活史中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的变态形式。如蝴蝶和蛾类的变态。 4、原肾管 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由帽细胞和管细胞构成的焰细胞、排泄管、排泄孔组成,具有排泄作用。 5、角质膜 表皮细胞分泌而形成的无生命的结构,位于体表,基本结构包括上角质膜(上表皮)、外角质膜(外表皮)、内角质膜(内表皮),具有保护作用。 6、疣足 体壁外凸形成的中空的结构,具有运动、呼吸等功能,存在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类。 7、外套膜 软体动物内脏团背部的皮肤延伸下行而形成的结构,位于贝壳的内侧,包围着鳃,对于水循环、保护、呼吸等作用。 8、双名法 任何一种动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面一个字是动物的属名,为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的一个字是动物的种本名,为形容词或名词,第一个字母不大写。国际上统一使用。 9、刺丝泡 原生动物纤毛虫类表膜之下整齐排列且与表膜垂直的结构,有孔开口于表膜上。当动物受到刺激时,刺丝泡放出刺丝,有防御的机能。 10、皮肌囊 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紧贴在一起而构成的体壁,具有保护作用,如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 11、不完全变态 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无太大差别,只是生殖器官未发育,翅未充分长成,生活史经过幼虫、若虫(或稚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如蝗虫、蜻蜓等。 12、后肾管 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基本结构由肾孔、排泄管、肾口组成。肾口开口于体内,肾孔开口于体外。 13、混合体腔 节肢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也不形成体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内的真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 14、刚毛

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复习进程

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

第二章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 第一节实验动物 药理学实验常用的动物有蛙、蟾蜍、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家兔、猫和犬等。常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用不同的实验动物。由于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点,故所选用的动物应能较好地反映试验药物的选择性作用,并符合节约的原则。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1、尽量选择与人体结构、机能、代谢及疾病特征相似的动物; 2、选用的实验动物的解剖、生理特点应符合实验目的; 3、根据人与实验动物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差异,选用具有明显反应的动物; 4、根据生物医学研究必须达到的精确度,选用结构功能简单又能反映研究指标的动物; 5、选用患有人类类似疾病的近交系或突变系动物; 6、选用与实验设计、技术条件、实验方法等相适应的标准化动物; 7、在不影响实验目的与结果的前提下,选择最易获得、最经济、便于操作管理的动物; 8、供实验用的动物应具备质量合格证。 (二)、常用实验动物的特点 1、蛙和蟾蜍

离体心脏能较持久地有节律地搏动,常用于观察药物对心脏的作用;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标本可用来观察药物对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或横纹肌的作用;蛙的腹直肌还可以用于鉴定胆碱能药物的作用。 2、小白鼠 是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动物。易于大量繁殖,且价廉,适用需要大量动物的实验,如药物筛选、半数致死量测定、药物效价比较、抗感染、抗肿瘤药物及避孕药物的研究等。 3、大白鼠 与小白鼠相似。一些在小白鼠身上不便进行的实验可选用大白鼠,如药物抗炎作用的实验常选用大白鼠踝关节制备关节炎的模型。此外,也可用大白鼠直接记录血压、作胆管插管,或用大白鼠观察药物的亚急性或慢性毒性。大白鼠的血压和人相近,且稳定,现常用于抗高血压药物实验。 4、豚鼠 是实验室常用动物之一。对组织胺很敏感,容易致敏,常用于平喘药和抗组胺药的实验。对结核菌亦敏感,故也用于抗结核药的研究。此外还用于离体心脏及平滑肌实验,其乳头肌和心房常用于电生理特性及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实验,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机理。 5、家兔 温顺、易饲养,常用于观察药物对心脏、呼吸的影响及农药中毒和解救的实验。亦用于研究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体温实验、热原检查及避孕药实验。 6、猫

实验动物知识学习大纲概述

实验动物知识学习大纲 实验动物法规知识 1、1988年,原国家科委颁布了2号令《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2、198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3、1993年,原国家科委颁布了16号令《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办法》 4、1994年,原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实验动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件一批 5、1997年,原国家科委、原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593号文《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6、1997年,原国家科委、卫生部、农业部、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发布了文件《关于“九五”期间实验动物工作发展的若干意见》 7、2001年,国家科技部等7大部委联合颁布了《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细则(试行)》 8、200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实验动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件一批,定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新的国家标准取消了普通级小鼠、大鼠,取消了亚屏障环境标准。对饲养豚鼠家兔犬和猴的普通级开放系统的环境,增加了换气次数、落下菌数和日温差控制等要求。 9、2002年,广东省科技厅等8大厅局部制定了《广东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细则(试行)》。决定对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实验动物有关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实验动物许可证由广东省科技厅印发,包括“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许可证每5年发放一次,每年实行年检。 10、2003年,广东省科技厅下发《关于开展我省首批实验动物许可证评审工作的通知》,对2003年上半年申办实验动物合格证的28家单位进行了首批实验动物许可证评审工作。 11、2003年,广东省科技厅颁发了《关于印发实验动物许可证申领办法的通知》,组织了专家对受理单位进行了现场考察,现场考察主要内容有:⑴申办单位主管领导进行实验动物政策法规考察;⑵对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进行实验动物知识和技能考察;⑶对申办材料的内容进行现场考察核对。 12、2003年,广东省科技厅下发《关于在我省全面实施实验动物国家标准2001修订版的通知》。通知决定:将小鼠、大鼠分为清洁级SPF级和无菌级,取消普通级。2003年不再发放普通级大小鼠合格证,已取得的普通级大小鼠合格证到2003年5月1日自然失效。各单位要加紧建设SPF级动物设施,以满足科研需要。 实验动物学知识 1、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学的概念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LA),指由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监控,用于生命科学研究、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 实验动物科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s),是研究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新兴科学。简言之,实验动物科学是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生物特性、饲养繁殖、遗传育种、质量控制、疾病防治和开发应用的科学。 2、实验动物具有的三大特点: 1)、遗传学特点;2)、微生物与寄生虫的监控特点;3)、应用特点 3、实验动物学的分支学科有哪些:

动物科学基础(考试资料)

动物科学基础 草业科学 绪论 1、名词解释: 种: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态、结构、遗传等的群体 3)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 4)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互配生殖的自然种群) 品种:由于人为干预(满足不同的生产目的)而形成的种内分化 变种:相当于亚种,用于野生植物 亚种:由于充分的地理隔离而形成的种内分化,一般用于野生动物 HE染色:用苏木精和伊红两种染料染色的方法。 嗜酸性:能够被酸性染料伊红染成红色的性质,一般细胞质具有嗜酸性染色性质。 嗜碱性: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蓝紫色的性质,一般细胞核具有嗜碱性染色性质。 嗜中性:与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结合能力都不强。 银染法:用硝酸银染色,能够使金属银还原,呈现黑色,这种染色方法称为银染法。 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叫做光镜结构,也称为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叫做超微结构。 1、动物分类的等级有哪些? 界门纲目科属种 2、了解家畜的身体各部位名称和解剖学术语。 3、了解动物解剖与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1)固定标本制作 解剖标本:浸泡标本、灌注标本、干制标本、塑化标本、铸型标本 组织学制片技术:石蜡切片技术 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贴片→染色(HE染色)→封固 (2)活体组织研究法 细胞培养活体染色细胞融合细胞电泳 第一篇动物分类学 第一章无脊椎动物 1、名词解释: 原生体腔(假体腔):是体壁与消化管之间的“空腔”,充满体腔液(循环、膨压),相当于胚胎时期的囊胚腔。 真体腔:体壁与消化管之间的空腔,被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包围,相当于胚胎时期的体腔囊。 2、腔肠动物比海绵动物进步体现在哪些方面? 1)形成组织(细胞分化复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