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的测量物理实验

长度的测量物理实验
长度的测量物理实验

长度的测量

【实验简介】

长度测量遍及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如直线、曲线、平面、曲面、多面棱体、锥体、球体、圆柱体等。表征这些几何形态的参数可归纳为普通参量、形位参量和微观参量。普通参量有长、宽、高、曲率半径、直径及距离。对这些参量的测量称为长度测量,长度测量有两大特点,一是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二是量值尺寸段的层次多,既有大尺寸的测量,也有小尺寸的测量,大尺寸大到几米、十几米、几千米,甚至还包括大地和天文测量;小尺寸小到几毫米、几微米、甚至几纳米。

长度是基本的物理量,是构成空间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一切生命和物质赖以存在的基础。世界上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几何形态,空间或几何量的测量对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需求都有巨大的影响。在SI 制中,长度的基准是米,一旦定义了米的长度,其他长度单位就可以用米来表示。

国际米原器简介

1791年法国科学院决定将经过巴黎的子午线周长的一象限的1千万分之1作为1米,后经过6年测量,终于从巴塞罗那至敦刻尔克之间子午线弧长得出此长度单位的值为39.37008英寸。从此米就诞生了。再后来,人们用白金制作了米和公斤的标准原器,并把它保存在法国的国际计量局。世界各国都依照这个原器制作自己的标准原器,并且还要经常到巴黎来与原器进行校准。虽然这个原器已经非常精确了,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也显得越来越不够精确了。于是,科学家又开会决定了新的标准,那就是采用电磁波的波长来定义米。1983年,又重新定义为299792458分之一秒时间内,光在真空中行进的距离

为1米。

【实验目的】

1、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移测显微镜的原理,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

2、练习有效数字运算和误差处理的方法。

【实验仪器和用品】

游标卡尺(0—125mm ,0.02mm )、螺旋测微计(0—25mm ,0.01mm )、移测显微镜(JCD 3,

游标尺 图1-2(a )游标卡尺

图1-2(b )数显游标卡尺

【实验原理】

1、游标卡尺的构造原理及读数方法 ○

1普通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分主尺和游标(副尺)两部分。主尺上刻有标准刻度125mm 。游标上均匀刻有50个分度,总长度为49mm ,游标上50个分度比标准的50mm 短1mm ,1个分度比标准的1mm 短

1

50

mm ,即0.02mm ,这0.02mm 就是游标卡尺的最小分度值(即精度)。游标卡尺的卡口并扰时,游标零线与主尺零线恰好对齐。卡口间放上被测物时,以游标零线为起点往前看,观察主尺上的读数是多少。假设读数是Xmm 多一点,这“多一点”肯定不足1mm ,要从游标上读。此时,从游标上找出与主尺上某刻度最对齐的一条刻度线,设是第n 条,则这“多一点”的长度应等于0.02nmm ,被测物的总长度应为L=(x+0.02n)mm 。用这种规格的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以“mm ”为单位,小数点后必有两位,且末位数必为偶数。具体读数时其实很简单,游标上每5小格标明为1大格,每小格读数作0.02mm ,每大格就

应读作0.10mm 。从游标零线起往后,依次读作0.02mm ,0.04mm ,0.06mm ,……直至第5

小格即第1大格读作0.10mm 。 再往后,依次读作0.12mm ,0.14mm ,0.16mm ,……直至第2大格读作0.20mm 。后面的读数依此类推。游标卡尺不需往下估读。如图

1-5应读作

61.36mm 或6.136cm ○

2数显游标卡尺 数显卡尺是一种采用容栅、磁栅等测量系统,以数字显示测量示值的长度测量工具。常用的分辨率为0.01mm ,允许误差为±0.03mm/150mm 。也有分辨率为

0.005mm 的高精度数显卡尺,允许误差为±0.015mm/150mm 。数显类卡尺读数直观、清晰,测量效率较高。

2、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及读数方法

螺旋测微分为机械式千分尺和电子千分尺两类。是利用精密螺纹副原理测长的手携式

0 6 7

0 4 5 主尺 游标 图1-5 移测显微镜

目镜

物镜

上下移动旋钮

水平移动旋钮(测微鼓轮)

图1-4 移测显微镜实物图

通用长度测量工具。1848年,法国的J.L.帕尔默取得外径千分尺的专利 。1869年,美国的J.R.布朗和L.夏普等将外径千分尺制成商品,用于测量金属线外径和板材厚度。千分尺的品种很多。改变千分尺测量面形状和尺架等就可以制成不同用途的千分尺,如用于测量内径、螺纹中径、齿轮公法线或深度等的千分尺。

①机械式螺旋测微器,简称千分尺

螺旋测微计主要由弓形体、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微分套筒)三部分构成。螺旋测微计的测微原理是机械放大法。固定套筒上有一条水平拱线叫读数基线。基线上边是毫米刻度线,下边是半毫米刻度线。螺旋测微计的螺距是0.5mm ,活动套筒每转动一周,螺杆就前进或者后退0.5mm 。活动套筒的边缘上均匀刻有50个分度,每转动一个分度,螺杆就前进或者后退

0.5

50

mm 即0.01mm 。这0.01mm 就是螺旋测微计的最小分度值(即精度)。实际测量时,分度线不一定正好与读数基线对齐,因此还必须往下估读到0.001mm 。可见,用螺旋测微计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必有三位。读数时,先从固定套筒上读出大于半毫米的大数部分,再从活动套筒的边缘上读出小于半毫米的部分,二者之和就是被测物体的总长度。这其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来了。如图1-6(a)应读作5.272mm ,图1-6(b)应读作5.772mm.

使用螺旋测微计之前,必须先检查零点读数。先转动大棘轮使螺杆前进,当螺杆快要接触测砧时就应转动后面的小棘轮,听到“嗒嗒”声立即停止。如果此时活动套筒上的零线正好对齐读数基线,零点读数就记作0.000mm ,如果零线在读数基线以上,零点读数记作负,反之为正。每一次测量的直接读数减去零点读数才是真正的测量值,即测量值=直接读数-零点读数。例如零点读数是-0.002mm ,直接读数是5.272mm ,则测量值=5.272-(-0.002)=5.274(mm )。

②数显千分尺

测量系统中应用了光栅测长技术和集成电路等。电子千分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的,用于外径测量。

3、移测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读数方法

移测显微镜是将显微镜与螺旋测微计结合起来的长度精密测量仪器。其测微原理是光学放大法和机械放大法的

综合。活动螺杆与显微镜筒通过螺旋相互啮合,转动活动螺杆右端的鼓轮,就可以使显微镜左右平移。测微螺旋的螺距为1mm ,鼓轮边缘上均匀刻有100个分度,每转动一个分度镜筒就向左或向右平移0.01mm 。所以读数显微镜的最小分度值也是0.01mm ,读数时也要往下估读到0.001mm 。具体测量步骤是:(1)调节目镜,看到清晰的十字叉丝,并将叉丝调正;(2)

5

固定套筒 图1-6(a )

30 25

活动套筒

5

固定套筒 图1-6 (b)

30 25

活动套筒

图1-7(a )主刻度尺读数 图1-7(b )测微鼓轮读数 数

将被测物平放到载物台上,并在镜筒的正下方,使被测长度的方向与镜筒平移的方向平行,然后调节镜筒升降旋钮,使镜筒缓慢的上升或下降,进行调焦,直到看清物体的像,无视差;(3)转动鼓轮,平移镜筒,当叉丝的竖丝与物像的始端相切时,记下初读数X 1,读数方法如图1-7(a )和1-7(b )所示。 继续沿同一方向平移镜筒,当竖丝与物像的末端相切时,记下末读数2x ,则待测长度21d x x =-;

(4)读数时,从固定刻度上读出大于1mm 部分,从鼓轮边缘上读出小于1mm 的部分,二者之和就是X 1或X 2的值。

测量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两次读数时镜筒必须是向同一个方向平移,不得移过了头又移回来,这样会产生空程误差。如果不小心移过了头,必须多往回退一些距离,再重新沿原方向平移,对准被测点。

如果简单地概括读数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就是“综合放大,同向平移,求差”

【实验内容与要求】

1、分别用游标卡尺的外卡、内卡和尾尺测量圆管的外径、内径和高,沿不同径向或部位各测6次,取平均。然后计算圆管的体积及不确定度,正确表示出测量结果。

2、检查螺旋测微计的零点读数,并记录下来。然后用螺旋测微计测量小钢球的直径,沿不同径向测6次,取平均。然后计算小钢球的体积及不确定度,正确表示出测量结果。(注意:测量值=直接读数-零点读数)

3、将头发丝理直,放到读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发丝与镜筒的平移方向垂直。转动鼓轮,平移镜筒,测发丝的直径,在三个不同的位置测6次,每个位置来回各测1次,然后取平均。

【实验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游标卡尺的卡口不被磨损,轻轻卡住即可读数,不能将被测物在卡口内移动,不能跌。

2、使用螺旋测微计时,当螺杆与被测物相距较近时就要转动尾部的小棘轮,听到“嗒嗒”声应立即停止。实验结束时,螺杆和测砧之间应留有小缝隙,不能拧死,以防热膨胀压坏精密螺丝。

3、使用移测显微镜时,同一组读数应为沿同一方向平移读得的结果,否则会产生空程误差。镜头不能用手触摸。调焦时上、下移动筒一定缓慢,千万不能压坏物镜或被测物。

【数据记录与处理】

1、 圆管体积的测量 表一

()s D =

…= ________cm , ()u D ==… =______cm ;

移动方向

图1-8

21d x x =-

仿此对d 和h 进行进行处理。游标卡尺的仪器误差△m=0.002cm 。 管的体积22

()4

V D d h π

=

-=… = ________cm 3,

()u v ==… = ________cm 3,

结果()V V u v =±=_____±______ cm 3 (ρ=68.3%)

2、钢球直径的测量 表二

不确定度公式的推导及各计算过程由实验者自己完成。仿上,列式,代入数据。螺旋测微计的仪器误差△m=0.004mm 。

3、发丝直径的测量 表三

计算发丝直径的不确定度,正确表示测量结果。移侧显微镜的仪器误差

【误差分析与习题】

1、具体分析一下本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2、10分度和20分度的游标卡尺,最小分度值分别是多大?读数的末位是怎样的?

3、比较一下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计,二者的读数方法有什么不同?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例(长度和质量的测量)

怀化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报告 系别物信系年级2009专业电信班级09电信1班姓名张三学号09104010***组别1实验日期2009-10-20 实验项目:长度和质量的测量 【实验题目】长度和质量的测量

【实验目的】 1. 掌握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几种常用测长仪器的读数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会物理天平的调节使用方法,掌握测质量的方法。 3. 学会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数据的处理,会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估算和分析,能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应记录具体型号规格等,进实验室后按实填写) 直尺(50cm)、游标卡尺(0.02mm)、螺旋测微计(0~25mm,0.01mm),物理天平(TW-1B 型,分度值0.1g ,灵敏度1div/100mg),被测物体 【实验原理】(在理解基础上,简明扼要表述原理,主要公式、重要原理图等) 一、游标卡尺 主尺分度值:x=1mm,游标卡尺分度数:n (游标的n 个小格宽度与主尺的n-1小格长度相等),游标尺分度值: x n n 1 -(50分度卡尺为0.98mm,20分度的为:0.95mm ),主尺分度值与游标尺分度值的差值为:n x x n n x =-- 1,即为游标卡尺的分度值。如50分度卡尺的分度值为:1/50=0.02mm,20分度的为:1/20=0.05mm 。 读数原理:如图,整毫米数L 0由主尺读取,不足1格的小数部分l ?需根据游标尺与主尺对齐的刻线数k 和卡尺的分度值x/n 读取:n x k x n n k kx l =--=?1 读数方法(分两步): (1)从游标零线位置读出主尺的读数.(2)根据游标尺上与主尺对齐的刻线k 读出不足一分格的小数,二者相加即为测量值.即: n x k l l l l +=?+=00,对于50分度卡尺:02.00?+=k l l ;对20分度:05.00?+=k l l 。实际读数时采取直读法读数。 二、螺旋测微器 原理:测微螺杆的螺距为,微分筒上的刻度通常为50分度。当微分筒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mm ,而微分筒每转一格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50=。可见该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为mm ,即千分之一厘米,故亦称千分尺。 读数方法:先读主尺的毫米数(注意刻度是否露出),再看微分筒上与主尺读数准线对齐的刻线(估读一位),乖以, 最后二者相加。 三:物理天平 天平测质量依据的是杠杆平衡原理 分度值:指针产生1格偏转所需加的砝码质量,灵敏度是分度值的倒数,即n S m =?,它表示天平两盘 中负载相差一个单位质量时,指针偏转的分格数。如果天平不等臂,会产生系统误差,消除方法:复称法,先正常称1次,再将物放在右盘、左盘放砝码称1次(此时被测质量应为砝码质量减游码读数),则被测物体质量的修正值为:21m m m ?=。 【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内容及主要操作步骤) 1. 米尺测XX 面积:分别测量长和宽各一次。

初中物理长度测量专题含答案

长度测量专题 1、有些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会逐渐向 边缘变薄,从侧面看上去的形状如 图所示,请从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角 度来谈谈这样做的好处: ______ .图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2、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右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 值是______mm,纽扣的直径是______cm. 3、如右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不正确(两空均选填“A”或“B”),木块的边长度为______cm, 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估读值是 ______. 4、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cm. 5、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cm. 6、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cm.

?7、如图所示,被测物体长度为______cm, 其准确值为______cm,估计值为______cm. 8、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来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多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18.50cm,18.51cm,18.5cm,18.52cm,18.53cm,18.35cm,18.54cm,其中错误的是______cm,不合理的是______cm,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记为______cm. 9、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共测量4次,其结果分别为17.49cm、17.30cm、17.48cm、17.49cm,则物理课本的实际宽度应记作() A、17.45cm B、17.445cm C、17.487cm D、 17.49cm 10、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是15.36cm,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A、1cm B、1dm C、1mm D、1m 11、小明在用一把钢尺测量一块木板的长度实验中,对木块进行了五次测量,测量结果记录如下:17.82cm、17.83cm、17.81cm、17.28cm、

微生物大小与数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7年11月27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微生物学实验题目:微生物大小与数量的测定姓名:丁志康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用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2.增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感性认识。 3. 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4. 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一)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1.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基本的形态特征,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微生物 大小的测定,需要在显微镜下,借助于特殊的测量工具——测微尺,包括目镜测 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2.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可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是将1mm等分为100格每 格长0.01mm(即10μm)。镜台测微尺并不直接用来测量细胞的大小,而是用于 矫正目镜测微尺每格的相对长度。 3.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可放入接目镜内的圆形小玻片,其中央有精确的等分刻度,有 等分为50小格和100小格两种。测量时,需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用以 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不同显微镜或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放大 倍数不同,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用目镜测微尺 测量微生物大小时,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校正,以求出该显微镜在一定大放 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然后根据微生物 细胞相当于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即可计算出细胞的实际大小。 4.球菌用直径来表示其大小;杆菌则用宽和长的范围来表示。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直 径约为0.8μm,枯草芽孢杆菌大小为0.7~0.8×2~3μm。 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1.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本次试验中使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显微镜直接 计数法是将少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 片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目前 国内外常用的计菌器有:血细胞计数板、Peteroff-Hauser计菌器以及Hawksley 计菌器等,它们都可用于酵母、细菌、霉菌孢子等悬液的计数,基本原理相同。 后两种计菌器由于盖上盖玻片后,总容积为0.02mm3,而且盖玻片和载波片之间 的距离只有0.02mm,因此可用油浸物镜对细菌等较小的细胞进行观察和计数。(除 了用这些计菌器外,还有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涂片面积与视野面积之比的估算法, 此法一般用于牛乳的细菌学检查。)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操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

§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2.过程与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计量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学习重点:使用刻度尺的正确方法 学习难点:正确记录长度测量的数据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12回答下列问题) (一)测量的必要性 1、完成课本P7想想议议,回答人的感觉和视觉准确么?估计一下看看与实际是否相符,根据感觉来估测一个物体,准确吗?要想得到准确地数值应该怎么做?P1-4 2、要对物体进行定量的测量,必须要有什么?什么是单位?P5 3、了解什么是国际单位制? (二)长度的测量 4、长度的国际主单位(基本单位)是什么? 常用单位从小到大排列是什么? 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是什么? 5、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___。 6、什么是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 7、使用刻度尺之前,要注意观察哪三个方面问题? 8、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9、记录结果:“数字+ !! 10、如果刻度尺的零刻线磨损了,该刻度尺能否使用?若能使用,应怎样读数?预习检测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时间的主单位是______,测量上述物理量,常用的测量工具分别是______ 和_________。 2.单位换算: (l)25厘米= 微米;(2)52毫米= 米; 3.填入适当的单位: (l)某同学的身高是1.65 ;(2)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 (3)一枚一角的硬币的厚度是2.4 4.【下列几个关于单位换算的式子,哪个正确(). A.7.4米= 7.4米× 100厘米= 740厘米; B.7.4米=7.4× 100=740厘米; C.7.4米=7.4×100厘米=740厘米; D.7.4米=7.4米×100=740厘米. 5.用厚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在图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6.观察如图刻度尺,它的零刻线在端,量程是,分度值是 7.如图所示,用两种尺来测两个物体时记录数据应为:A cm, B cm.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 物理系 班别 姓名 专业名称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普通物理实验I 实验项目名称 力学实验:长度测量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实验目的】 学习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移测显微镜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数据记录、有效数字和误差计算规则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 【实验仪器】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移测显微镜。 【实验原理】 标卡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如(图2–1)所示:在一毫米为单位的主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副尺),叫游标,利用它可以把主尺估读的那位数值较为准确地读出来。 图2–1 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上N 个分度格的总长度与主尺上(1-N )个分度格的长度相同,若主尺上最小分度为a ,游标上最小分度值为b ,则有 a N N b )1(-= (2.1) 那么主尺与游标上每个分格的差值(游标的精度值或游标的最小分度值)是: 11 N a b a a a N N δ-=-=-= (2.2) 图2-7 常用的游标是五十分游标(N =50),即主尺上49 mm 与游标上50格相当,见图2

毫米以上的读数要从游标“0”刻度线在主尺上的位置读出,毫米以下的数由游标(副尺)读出。 即:先从游标卡尺“0”刻度线在主尺的位置读出毫米的整数位,再从游标上读出毫米的小数位。 游标卡尺测量长度l 的普遍表达式为 l ka n δ=+ (2.3) 式中,k 是游标的“0”刻度线所在处主尺刻度的整刻度(毫米)数,n 是游标的第n 条线与主尺的某一条线重合,1mm a =。图2–8所示的情况,即21.58mm l =。 图2–8 在用游标卡尺测量之前,应先把量爪A 、B 合拢,检查游标的“0”刻度线是否与主尺的“0”刻度线重合。如不重合,应记下零点读数,加以修正,即待测量10l l l =-。其中,1l 为未作零点修正前的读数值,0l 为零点读数。0l 可以正,也可以负。 使用游标卡尺时,可一手拿物体,另一手持尺,如图2–9所示。要特别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使用时轻轻把物体卡住即可读数。 图2–9 2、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常见的螺旋测微器如(图2–10)所示。它的量程是25mm ,分度值是0.01mm 。 螺旋测微器结构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微螺旋杆。螺距是0.5 mm 。因此,当螺旋杆旋一周时,它沿轴线方向只前进0.5mm 。 螺旋柄圆周上,等分为50格,螺旋杆沿轴线方向前进0.01 mm 时螺旋柄圆周上的刻度转过一个分格 这就是所谓机械放大原理。 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轻轻转动螺旋柄后端的棘轮旋柄,推动螺旋杆,把待测物体刚好夹住时读数,可以从固定标尺上读出整格数,(每格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实验题目: 长 度 测 量 (1) 实验目的 学习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移测显微镜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数据记录、有效数字和误差计算规则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 (2)实验仪器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移测显微镜。 (3)实验原理 ①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 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和副尺的分度的微小差异来提高仪器精度的。如图2.2.1-3所示的“十分游标”,主尺上单位分度的长度为1mm ,副尺的单位分度的长度为0.9mm ,副尺有10条刻度,当主、副尺上的零线对齐时,主、副尺上第n (n 为小于9的整数) 条刻度相距为n ×0.1=0.n mm ,当副尺向右移动0.n mm 时,则副尺上第n 条刻度和主尺上某刻度对齐。由此看出,副尺移动距离等于0.1mm 的n 倍时都能读出,这就是“十分游标”能把仪器精度提高到0.1mm 的道理。 其他类型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与上述相同。 ②螺旋测微计的工作原理 如图2.2.1-4所示,A 为固定在弓形支架的套筒,C 是螺距为0.5mm 的螺杆,B 为活动套筒,它和测微螺杆连在一起。活动套筒旋转一周,螺杆移动0.5mm 。活动套筒左端边缘沿圆周刻有50个分度,当它转过1分度,螺杆移动的距离δ=0.5/50=0.01mm ,这样,螺杆移动0.01mm 时,就能准确读出。 ③移测显微镜 移测显微镜的螺旋测微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螺旋测微计相似,所以能把仪器精度提高到0.01mm 。由于移测显微镜能将被测物体放大,因而物体上相距很近的两点间的距离也能测出。 (4)实验数据与处理(橙色字体的数据是在实验室测量出的原始数据,其他数据是计算所得。) 一、用米尺测量 ①用米尺测量木条长度,米尺的量程2m ,最小分度值1mm 。 单次测量: l =45.55(cm) Δl =0.10(cm) 图2.2.1-4

初中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初中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双基知识要览: 【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国际单位制:米(m);常用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 单位换算:1m=0.001km,lm=10dm,1m=100cm,1m=1000000μm,1m=00nm. 【天文单位】光年(1L.Y.=9.46053×1012km)是长度的单位. 【测量工具】基本工具:刻度尺(如直尺、卷尺、皮尺等). 精密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刻度尺的使用】知选:适宜的刻度尺(一定的量程、分度值). 知看:测量前,“三看清”(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 知用:放置刻度尺要做到“平、贴、齐”,即 平——刻度尺纵向必须与被测物体平行. 贴——尺刻度面要紧贴被测物体. 齐——尺的零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平齐(若零刻度线磨损,可选某一整数刻度线). 知读:读数时做到“视垂”、“数估”(有效数字:准确值+估计值). 视垂——视线要与刻度面垂在. 数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即估计值). 知记:记录测量结果:数值+单位. 刻度尺的使用简记为:“一把尺,两应用(一般测量和特殊测量),三看清,四会用”.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错误是测量者人为所造成,是可以避免的.误差不是错误,误差是不能消除的,任何测量只能尽量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换用测量精度更高的仪器;②对同一对象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 值的方法;③完善实验原理,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知识拓展:要对刻度尺正确读数,首先应看清刻度尺的每一大格表示的长度和分度值,注意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若估计值是“0”也要写出来. 【长度的特殊测量】除了基本测量工具(刻度尺)外,还借助于一些常见的器材(如三角板、细线、纸带、圆木棍、大头针和圆轮等),采用各种巧妙的方法,等效地测量细小物体、弯曲物体及特殊物体的长度. 测多求少法:如要测一张纸的厚度d,可先测出几十张同样的纸压紧后的总厚度D,再除以纸的张数n,则d=D/n.(注意:一本书纸的张数为书的页码数的一半) 测少求多法:如用一把普通的刻度尺测一幢楼的高度H,可先测出该楼一个台阶的高度h,再数出台阶数n,则H=nh. 以轮测曲法:如要测出轮滚过的长度L,可先测出轮的周长c,再数出轮转过的圈数n,则L=nC. 化曲为直法:如要测地图中曲线的长度,可先用伸缩性较小的细线与被测曲线重合,再把细线拉直,然后用刻度尺测其长度. 等量代换法:用一副三角板与一把直尺组合使用,可测量如硬币的 直径、球的直径和锥体的高度等物理量. 例:如图1.1-1所示是一卷粗细均匀的裸铜线,为了估测这卷裸铜 线的总长度,小明想出了一种方法(见表1.1-1中的方法一).现请你

基本长度测量测定实验报告[1]

基本长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装置的原理; 2. 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掌握对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进行正确读数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用品: 游标卡尺 (精度值:0.02mm 量程:125mm ) 螺旋测微器( 分度值:0.01mm 量程:25mm ) 被测物体:小钢球、空心圆柱体玻璃杯 量筒。 三、实验原理: 1、游标卡尺及其工作原理 游标卡尺,是一种测量长度、内外径、深度的量具。游标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若从背面看,游标是一个整体。主尺一般以毫米为单位,而游标上则有10、20或50个分格,根据分格的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十分度游标卡尺、二十分度游标卡尺、五十分度格游标卡尺等。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上有两副活动量爪,分别是内测量爪和外测量爪,内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内径,外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长度和外径。深度尺与游标尺连在一起,可以测槽和筒的深度。 游标卡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如下图所示:在一毫米为单位的主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副尺),叫游标,利用它可以把主尺估读的那位数值较为准确地读出来。 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上N 个分度格的总长度与主尺上(1-N )个分度格的长度相同,若主尺上最小分度为a ,游标上最小分度值为b ,则有 a N N b )1(-= 那么主尺与游标上每个分格的差值(游标的精度值或游标的最小分度值)是: 11 N a b a a a N N δ-=-=-=

常用的游标是五十分游标(N =50),即主尺上49 mm 与游标上50格相当,见上图。五十分游标的精度值δ=0.02mm .游标上刻有0、l 、2、3、…、9,以便于读数。 毫米以上的读数要从游标“0”刻度线在主尺上的位置读出,毫米以下的数由游标(副尺)读出。 即:先从游标卡尺“0”刻度线在主尺的位置读出毫米的整数位,再从游标上读出毫米的小数位。 游标卡尺测量长度l 的普遍表达式为 l ka n δ=+ 式中,k 是游标的“0”刻度线所在处主尺刻度的整刻度(毫米)数,n 是游标的第n 条线与主尺的某一条线重合,1mm a =。下图所示的情况,即21.58mm l =。 在用游标卡尺测量之前,应先把量爪A 、B 合拢,检查游标的“0”刻度线是否与主尺的“0”刻度线重合。如不重合,应记下零点读数,加以修正,即待测量10l l l =-。其中,1l 为未作零点修正前的读数值,0l 为零点读数。0l 可以正,也可以负。 使用游标卡尺时,可一手拿物体,另一手持尺,如下图所示。要特别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使用时轻轻把物体卡住即可读数。

初中物理知识竞赛――第一章长度的测量(练习)

初中物理知识竞赛――第一章长度的测量(练习)一、选择题 1.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1.700米,则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米B.分米C.厘米D.毫米 2.“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全长是[ ] A.6.7×104米B.6.7×105米 C.6.7×106米D.6.7×107米 3.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测量一圆柱形物体的直径,如图1—2所示,其中正确的图是[ ] 4.常见热水瓶的容积大小约为[ ] A.0.2米3B.0.02米3 C.2分米3D.200厘米3 5.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 6.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米作单位,则记录结果中小数点后数字有[ ] A.1位B.2位 C.3位D.4位 7.某人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小桌每边长为0.980米,后来把米尺跟标准米尺对比,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为1.002米。则小桌每边真实长度是[ ] A.1.000米B.0.982米 C.1.020米D.0.978米 8.学生用三角板上的最小刻度值是[ ] A.1厘米B.1毫米 C.0.1毫米D.1微米 9.安装窗户玻璃和窗帘时,选用合适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分别应该是[ ] A.毫米,毫米B.厘米,厘米 C.毫米,厘米D.厘米,毫米 10.一块地板砖的面积约为[ ] A.1600微米2B.1600毫米2 C.1600厘米2D.1600分米2 11.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9.20厘米、9.21厘米、9.20厘米,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9.20厘米 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

统计思维导图教案资料

统计思维导图应用 在统计学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对统计方法的应用及创新存在困惑,究其根本的原因主要是对于知识的不理解,只是单纯地去记忆公式,违背了统计学的特点及规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课堂中引入统计学思维导图,经实践证明,有利于学生掌握统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学科,在市场营销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首先,变异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采用统计方法,可以发现不确定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从而对营销过程中提出的理论假设加以科学的验证。其次,结合统计学的知识,可以针对企业的特点,开展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定量化的描述,明确销售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因此,在我国目前的医药市场营销的相关专业中,普遍开设了统计类的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统计学时经常不知从何入手,教学内容主要以记忆为主,违背了统计学科应用性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方法的创新。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我们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效果。 1 统计思维导图 统计学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工具,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采用图文并重的方法,将各级各层的主题关系用相互隶属的层级图形表现出来,把关键词和图形、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利用人脑的机能,利用记忆、思维等规律,协助人们对问题进行学习和理解,可以将其广泛地应用于统计学的教学工作中。 2统计学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很多高等医学院校都采用了PPT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比较直观,能通过生动的图像、声音等方法,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学习效率。但是,由于其同样具有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感觉吃力,跟不上授课的进度。而且,多数幻灯片对于学习内容的排列方式是线式的,不符合人脑的发散性思维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统计学与一般的理科学科有所不同,它的知识自成体系,有逻辑,有层次,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统计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及创新。 2.1 思维导图在统计描述中的应用 统计描述是统计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统计分析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统计学中,经常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来揭示和反映原始资料的数量特征和信息。在药学营销问题中,如果需要对理论问题加以验证,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实验数据来说明。经过严谨的统计设计,将实验中收集的数据进行筛查或转换,然后就可以通过统计描述的方法来总结这组数据的一些重要的特征,使得实验得到的数据表达清晰,便于做进一步的分析。 在统计学中,对数据的描述可以是直观的图表,也可以是客观定量的计算,无论是何种方式,都需要根据数据的类型及分布的类型等因素进行适当的选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方法选择的不准

第3节长度时间测量学案

第三节 长度、时间及测量学案 知识点津1、 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会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自学检测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符号是 ,时间的单位还有 、 等。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 2.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数时________要与尺面垂直,(3)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________和________ 。 3.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李明的身高是1.72_____;新铅笔的长度是1.8______。教室的长度是850____;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5______。 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8微米=_____毫米=_______厘米; 75毫米=_____分米=________米; 60千米=______米=______毫米。 5.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时间的单位还有 , 等,他们的换算关系怎样?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你都见过哪些钟表?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误差, 进行测量时, 是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而_____是不能绝对避免的,减小误差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7.只是为了测量身高,用最小刻度是____的刻度尺就可以了。为了装配窗玻璃,需要测量窗户的长度,要用最小的刻度是____的刻度尺。 学测同步 知识点一 单位换算 例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要求写出换算过程) (1) 0.25km=_______________=_______m (26)8cm=________________=_______m=________nm 练习:(1) 35dm=__________cm=_____________m (2)75m=__________cm=___________km (3)4.5×105 cm=____________m=___________km 知识点二 长度的估算 例2.一名粗心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了的单位,请你替他补上 (1)一支铅笔的长度:0.175____ (2)一本字典的厚度:3.5_____ (3)一只一元硬币的厚度:1.9_____ 练习:一名粗心学生测量时忘记写单位,请替他补上: 黑板的长度为352____,一节5号电池长大约是50___,一枚壹圆硬币的直径为2.42____,小明同学的胸围为74.4___ 知识点三 分析测量值 例1.一只钢笔测出长度是14.26cm,则这支钢笔长度的准确值是_____,估计值是_____,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练习:根据图1-3-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厘米,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 。 例2.用分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正确的是( ) A .2.4厘米 B .2.41厘米 C .2.411厘米 D .24 厘米。 练习: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 A .25.81 B .25.82dm C .25.82cm D .25.816cm 知识点四 平均值的计算 例.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共测量了4次,其结果分别为17.49厘米、17.50厘米、17.49厘米、17.49厘米,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记作________厘米。 练习: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 ,12.36cm ,12.38cm ,12.34cm ,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 .12.38cm B .12.365cm C .12.36cm D .12.37cm. 限时检测 1.一张纸的厚度大约只有0.1mm ,合 nm.主战坦克的主炮口径为120mm ,合 m ,合 μm 2.用刻度尺测出桌子的长度为1.243米,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测量的准确程度达到_____。 3.图1-3-2中物体的长度是 cm ,合 m 。 4.有四个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块大衣柜的玻璃,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正确的是( ) A .118.7厘米 B .118.75厘米 C .118.753厘米 D .1187.5厘米 5.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有的是分米,有的是厘米,有的是毫米,使用时( ) A .选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尺子最好,因为它的准确程度高 B .选用哪一种都是一样的 C .要根据测量要求选用其中一种 6.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工件的长度,将其一端与10厘米处的刻度线对准,另一端恰好与24厘米的刻度线对齐,此工件的长度应记录为( ) A .14厘米 B .14.00厘米 C .0.14米 D .0.140米 7.我国一分硬币的厚度接近于( ) A .1厘米 B .1毫米 C .1微米 D .1分米 8.“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 m ,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 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 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 nm 可能是 ( ) A .一个人的身高 B .物理课本的长度 C .一座山的高度 D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9.测量长度时,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度取决于( ) A .测量工具的种类 B .测量工具的最大测量范围; C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 D .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10.一个同学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三次测得的数据为1.41厘米、1.43厘米、1.41厘米,则测量结果应该是( ) A .1.416厘米 B .1.43厘米 C .1.42厘米 D .1.426厘米。 11.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正确( ) A .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 .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灭误差 D .实验中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想法尽量使它减小 图1-3-1

初中物理竞赛练习题长度测量

初中物理竞赛练习题------长度测量 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0.6cm=10.6cm×10mm=106mm B:10.6cm=10.6×10=106mm C:10.6cm=10.6×0.01cm=0.106m D:10.6cm=10.6×0.01m=0.106m 2、一个物体的长度是180.0mm,若换用厘米作单位,应是() A:18cm B:18.0cm C:18.00cm D:180cm 3、下列是同学们对一些物体长度的估测值,其中基本正确的是() A:26型自行车车轮的直径大约是70cm B:普通宿舍房间门的高度一般都有3m C:教室中普通标准型40W日光灯管的长度大约是1.2m D: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是15dm 4、关于误差的说法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多测几次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5、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桌边长为0.980m,然后发现该米尺与标准尺相比, 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2m,则桌边的实际长度是() A:1.00m B:0.982m C:1.020m D:0.987m 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朝上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 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酒瓶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高度为L2,则 可得出瓶的容积V约为() A:∏D2L1 B:1/4∏D2L1 C:1/4∏D2(L1+L2)D:1/4∏D2(L1-L2) 7、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17.82cm、17.81cm、17.79cm、17.28cm、17.81cm,这五次 测量记录中有一次错了,哪个数值是错的?指出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多大?物体长 度是多少? 8、一个很大的球,它的直径比一般人的身高还要大,如何利用三角板、刻度尺、一个小球、 一根较长的直木棒测量大球的直径? 初中物理竞赛练习题-----长度测量 1、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得教室的长度为7.643m,这名同学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在这四个数字中,数字()是可靠的,数字()是估计的。 2、5分硬币的直径大约是()mm,5枚一角钱的硬币叠放在一起,其总厚度大约是() mm,标准篮球筐到地面的高度大约是()m。 3、现有10m、2m、1dm、1cm、1mm、1μm六个长度值,请分别选择其中一个完成下列填 空:壹分硬币的厚度最接近于(),小手指的宽度最接近于(),教室门的

苏科初中物理八上《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word教案 (4)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km=103m 1dm=10-1m 1 cm=10-2m 1 mm10-3m 1μm=10-6m 1nm=10-9m 二、长度的测量: (1)工具:刻度尺 (2)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 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且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放置 三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教后感: 7.1 《力》 【教材分析】 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用具】 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 一、什么是力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2)

物理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时间实验名称实验:长度的测量 实验原理进行长度的测量,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并读数,注意该估读的则估读,不该估读的则不估读。 实验器材学生刻度尺,米尺,游标卡尺,千分尺(螺旋测微器) 实验步骤①认识刻度尺,会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与读数; ②认识游标卡尺各部件名称与作用,学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的方法; ③学会辨别不同类型的游标卡尺,试计算各种游标卡尺的精度; ④掌握游标卡尺读数原则和长度测量的计算方法; ⑤试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筒的外径,内径和深度; ⑥认识螺旋测微器各部件名称与作用,并学会正确使用的方法; ⑦掌握螺旋测微器读数原则和长度测量的计算方法; ⑧试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的外径,导线的外径; ⑨重复:练习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进行测量并读数; 数据处理①用学生刻度尺(或米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为,宽度为,厚度为;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筒的外径为,内径为,深度 为; ③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圆球的直径为,导线的直径 为; ④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 ______(填“甲"或“乙”) 误差分析

实验:长度的测量 作业与测试 1、现用最小分度为1mm的米尺测量小圆盘 的直径,如图所示,长度为________mm. 2。用十分度游标卡尺测一根金属管的内径和外径,如图所示.这根金属管内径读数是cm,外径读数是cm,管壁的厚度是cm。 3.用二十分度游标卡尺测一根塑胶管的外径,如左图,读数是cm,用五十分度游标卡尺测一根塑胶管的内径,如右图读数是cm, 4。请读出下列各游标卡尺图的读数: 读数为读数为读数为 5.请读出下列各螺旋测微器图的读数: 读数为读数为读数为读数为

初二物理长度的测量练习题

初二物理长度的测量练 习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

朗培教育长度的测量练习 一、选择题 1.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1.700m,则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m B.dm C.cm D.mm 2.“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全长是[] A.6.7×104m B.6.7×105mC.6.7×106m D.6.7×107m 3.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测量一圆柱形物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图是[] 4.常见热水瓶的容积大小约为[] A.0.2m3B.0.02m3C.2dm3 D.200cm3 5.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 6.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米作单位,则记录结果中小数点后数字有[] A.1位B.2位C.3位D.4位 7.某人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小桌每边长为0.980m,后来把米尺跟标准米尺对比,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为1.002m。则小桌每边真实长度是[] A.1.000m B.0.982mC.1.020m D.0.978m 8.学生用三角板上的最小刻度值是[] A.1cm B.1mmC.0.1mm D.1微米 9.安装窗户玻璃和窗帘时,选用合适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分别应该是[] A.mm,mm B.cm,cmC.mm,cm D.cm,mm 10.一块地板砖的面积约为[] A.1600微米2B.1600mm2C.1600cm2D.1600dm2 11.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9.20cm、9.21cm、9.20cm,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9.20cm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 C.9.21cm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D.9.20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有意义的12.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完整精品)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长度基本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学院 班级 实验日期 2017 年5 月23日实验地点:实验楼B411室 【实验原理】 1、游标卡尺构造及读数原理 游标卡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在一毫米为单位的主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副尺),叫游标,利用它可以把主尺估读的那位数值较为准确地读出来。 图1

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上N 个分度格的总长度与主尺上(N -1)个分度格的长度相同,若主尺上最小分度为a ,游标上最小分度值为b ,则有 1()Nb N a =-(式1) 那么主尺与游标上每个分格的差值(游标的精度值或游标的最小分度值)是: 11 N a b a a a N N δ-=-=-=(式2) 图2 常用的游标是五十分游标(N =50),即主尺上49mm 与游标上50格相当,见图2–7。五十分游标的精度值δ=0.02mm 。游标上刻有0、l 、2、3、…、9,以便于读数。 毫米以上的读数要从游标“0”刻度线在主尺上的位置读出,毫米以下的数由游标(副尺)读出。 即:先从游标卡尺“0”刻度线在主尺的位置读出毫米的整数位,再从游标上读出毫米的小数位。 游标卡尺测量长度的普遍表达式为 l ka n δ=+(式3) 式中,k 是游标的“0”刻度线所在处主尺刻度的整刻度(毫米)数,n 是游标的第n 条线与主尺的某一条线重合,a =1mm 。图3所示的情况,即l =21.58mm 。 图3 在用游标卡尺测量之前,应先把量爪A 、B 合拢,检查游标的“0”刻度线是否与主尺的“0”刻度线重合。如不重合,应记下零点读数,加以修正,即待测量l=l 1-l 0。其中,l 1为未作零点修正前的读数值,l 0为零点读数。l 0可以正,也可以负。 使用游标卡尺时,可一手拿物体,另一手持尺,如图4所示。要特别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使用时轻轻把物体卡住即可读数。 图4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长度的测量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长度的测量 知识点总结 学习长度的测量是为了我们进一步的学习物理,在学习长度的测量时,要知道长度的 常用单位以及她们之间的换算: 而且要掌握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需要注意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测量数据的误 差分析。同时要掌握几种特殊的测量长度的方法:累积法(积短为长测量,再除以段数)、替代法(以轮代尺)、辅助工具法(测硬币直径的方法)。 常见考法 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长度的换算以及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以探究题的形式考查 刻度尺的使用以及实验的误差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刻度尺来理解长度的测量。 误区提醒 1、长度单位的换算要准确;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正确理解。 【典型例题】 例析: 使用刻度尺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 刻度尺不能歪斜使用 B. 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不能使用 C.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 尺子刻度线与被测长度线紧贴放置 解析: 正确使用刻度尺,应做到“五会”: (1)会认:对刻度尺必须有以下三点了解后才能使用 ① 零刻线的位置:如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其它清晰刻度作用测量起点。 ② 量程:又称测量范围,即刻度尺一次能测量的最大长度。如被测长度超过量程, 可重复使用刻度尺或换用其它大量程的测量工具。

③ 分度值:又称最小刻度。刻度尺上两条相邻刻线间的距离。其值应包含数字和单位两部分。 (2)会放:使用时应将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 (3)会看:读数时视线应经过被测物体末端与尺相交的位置并与尺面垂直。 (4)会读: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准确数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会记:记录测量数据,应记录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所记录数据的单位。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