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周知卡(新)..

安全周知卡(新)..
安全周知卡(新)..

甲醇安全周知卡

甲醇(Methanol,Methyl alcohol)又名木醇,木酒精,甲基氢氧化物。

理化性质:

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有毒液体,略有酒精气味。分子量32.04,相对密度0.792(20/4℃),熔点-97.8℃,沸点64.5℃,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烧。

危险性概述:

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乙醇安全周知卡

理化性质:

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有酒香。分子量46.07,相对密度0.79(20/4℃),熔点-114.1℃,沸点78.3℃,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危险性概述: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

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氯仿安全周知卡

理化性质:

无色透明重质液体,极易挥发,有特殊气味。分子量119.39,相对密度1.50(20/4℃),熔点-63.5℃,沸点61.3℃,不溶于水,溶于醇、醚、苯。

危险性概述: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急性中毒: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湿热和粘膜刺激症状。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射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同时可伴有肝、肾损害。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后出现麻醉症状。液态可致皮炎、湿疹,甚至皮肤灼伤。慢性影响:主要引起肝脏损害,并有消化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及嗜氯仿癖。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苯安全周知卡

理化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分子量78.11,相对密度0.88(20/4℃),熔点5.5℃,沸点80.1℃,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危险性概述:

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严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 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皲裂、皮炎。可致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吡啶安全周知卡

理化性质:

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恶臭。分子量79.1,相对密度0.98(20/4℃),熔点-42℃,沸点115.3℃,溶于水、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危险性概述:

有强烈刺激性;能麻醉中枢神经系统。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后,轻者有欣快或窒息感,继之出现抑郁、肌无力、呕吐;重者意识丧失、大小

便失禁、强直性痉挛、血压下降。误服可致死。慢性影响:长期吸入出现头晕、头痛、失眠、步态不稳及消化道功能紊乱。可发生肝肾损害。可致多发性神经病。对皮肤有刺激性,可引起皮炎,有时有光感性皮炎。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使用

酸碱灭火剂。

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盐酸安全周知卡

理化性质:

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分子量36.46,相对密度1.20,熔点-114.8℃(纯),沸点108.6℃(20%),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危险性概述: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器。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冰醋酸安全周知卡

理化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分子量60.06,相对密度1.05,熔点16.7℃,沸点118.1℃,溶于水、醚、甘油,不溶于二硫化碳。

危险性概述:

吸入本品蒸气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塑料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甲基甲酰胺安全周知卡

理化性质:

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臭味。分子量73.10,相对密度0.94,熔点-61℃,沸点152.8℃,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危险性概述:

急性中毒:主要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焦虑、恶心、呕吐、腹痛、便

秘等。肝损害一般在中毒数日后出现,肝脏肿大,肝区痛,可出现黄疸。经皮肤吸收中毒者,皮肤出现水泡、水肿、粘糙,局部麻木、瘙痒、灼痛。慢性影响:有皮肤、粘膜刺激,神经衰弱综合征,血压偏低。还有恶心、呕吐、胸闷、食欲不振、胃痛、便秘及肝大和肝功能变化。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

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硫酸安全周知卡

理化性质:

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分子量98.08,相对密度1.83,熔点10.5℃,沸点330.0℃,与水混溶。

危险性概述: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器。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乙醚安全周知卡

理化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分子量74.12,相对密度0.71,熔点-116.2℃,沸点34.6℃,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危险性概述:

本品的主要作用为全身麻醉。急性大量接触,早期出现兴奋,继而嗜睡、呕吐、面色苍白、脉缓、体温下降和呼吸不规则,而有生命危险。急性接触后的暂时后作用有头痛、易激动或抑郁、流涎、呕吐、食欲下降和多汗等。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吸入,有头痛、头晕、疲倦、嗜睡、蛋白尿、红细胞增多症。长期皮肤接触,可发生皮肤干燥、皲裂。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醋酸乙酯安全周知卡

理化性质:

无色澄清液体,有芳香气味,易挥发。分子量88.10,相对密度0.90,熔点-83.6℃,沸点77.2℃。

危险性概述:

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四氢呋喃安全周知卡

理化性质:

无色易挥发液体,有类似乙醚的气味。分子量72.11,相对密度0.89,熔点-108.5℃,沸点65.4℃。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危险性概述:

该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后引起上呼吸道刺激、恶心、头晕、头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能引起肝、肾损害。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因脱脂作用而发生皮炎。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

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GB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模板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空白文档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化学品英文名称: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代码: 产品推荐用途: 产品限制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信息: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事故响应: 安全储存: 废弃处置: 物理化学危险: 健康危险: 环境危害: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危险组分浓度,% CAS No.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接触该化学品的主要症状和对健康的影响: 对施救者的忠告: 医生的特别提示: 及时的医疗护理和特殊的治疗: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特别危险性: 特殊灭火方法: 保护消防人员的防护装备: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环境保护措施: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 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监测方法: 生物限值: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方法: 呼吸系统防护: 手防护: 眼睛防护: 皮肤和身体防护: 特殊防护措施: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气味: pH 值:熔点/凝固点(℃):沸点、初沸点和沸程(℃):闪点(℃): 爆炸上限%(V/V):爆炸下限%(V/V):蒸气压(KPa):蒸气密度(空气=1):相对密度(水=1):溶解性: 辛醇/水分配系数:自燃温度(℃): 分解温度(℃):气味阈值: 蒸发速率:易燃性: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

种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目录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易燃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 乙醇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14.1 ℃ 沸点:78.3 ℃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接触后表现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 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 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浓度 MAC (mg/m 3 ): 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峡江县消防队 峡江县人民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消防队:119 危险性类别 易燃 有毒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 丙酮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94.6 ℃ 沸点:56.5 ℃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接触后表现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 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 (mg/m 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峡江县消防队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危险性类别 易燃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 四氢呋喃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08.5 ℃ 沸点:65.4 ℃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与酸类接触能发生反应。与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反应剧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 火源会着火回燃 接触后表现 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后引起上呼吸道刺激、恶心、头晕、头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能引起肝、肾损害。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因脱脂作用而发生皮炎。 。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品名、分子式 三氯氧磷 POCl 3 CAS No.:10025 危险性提示 腐蚀品!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2 沸点(℃)105.1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空气压(kpa) 5.33(27.3℃) 溶解性: 无资料。 危险特性 遇水猛烈分解, 产生大量的热和浓烟, 甚至爆炸。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有腐蚀性。 接触后表现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腐蚀作用。毒性与光气类似。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大量蒸气,可引起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咽喉炎、支气管炎;严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窒息、肺炎、肺水肿、紫绀、心力衰竭。亦可发生贫血、肝脏损害、蛋 白尿。口服引起消化道灼伤。眼和皮肤接触引起灼伤。 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器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与污染区隔离150m ,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限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的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 性材料吸收。如大量泄漏,最好不用水处理,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清除。 允许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滨海县化工园区消防队 滨海县人民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园区消防队:119 县人民医院:120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 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 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 用水漱口,无腐蚀症状者洗胃。忌服油类。就医。

正己烷MSDS-GH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正己烷;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n-hexane;hexyl hydride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类别2 急性毒性,皮肤类别5 对皮肤的腐蚀、刺激类别3 对眼有严重的损伤、刺激类别2 急性危害水生环境类别2 对靶器官、全身毒害性(多次/反复接触)类别1 吸入性呼吸器官毒害性类别1 GHS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害说明:易燃性高的液体及蒸汽,接触皮肤可能有害,对皮肤有轻度的刺激,刺激眼睛,吞咽、吸入气管可能致命,长期或反复接触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对水 生生物有害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 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 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 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

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 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 适感,就医。 安全储存: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9℃,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废弃处置:本品及容器的处置应遵循地方/国家法规规定。 物理化学危害: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 器有爆炸危险。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 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成人口服正己烷50ml可致急性中毒死亡。对眼和 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 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尤以下肢为 甚,上肢较少受累。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 障碍。神经-肌电图检查示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己烷≥95.0% 110-54-3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编制导则..

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编制导则 HG23010—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 1997—08—20批准1997—10—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的内容和编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品和腐蚀品等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的编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3690—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2894—88 安全标志 GB190—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15258—94 危险化学品标签编写导则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剧毒化学品highly toxic chemical 急性毒性为:经口LD50≤5mg/kg;经皮LD50≤40 mg/kg;吸入LC50≤0.5mg/L 的化学品。 3.2 中等毒性化学品median toxic chemical 急性毒性为:经口LD50>5~≤50mg/kg;经皮LD50>40~≤200 mg/kg;吸入LC50>0.5~≤2mg/L的化学品。 3.3 有害化学品harmful chemical 急性毒性为:固体经口LD50>50~≤500 mg/kg;液体经口LD50>50~≤2000 mg/kg;经皮LD50>200~≤1000mg/kg;吸入LC50>2~≤10 mg/L的化学品。 3.4 爆炸化学品explosive chemical 在某种能量因子(如受热、撞击等)作用下,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化学品。 3.5 易燃气体flammable gas 爆炸下限≤10%(V/V)或燃烧范围≥12%(V/V)的易于燃烧和爆炸的气体化学品。 3.6 高闪点液体high flash point liquid 闭杯试验闪点≥23~≤61℃的易燃液体化学品。 3.7 中闪点液体median flash point liquid 闭杯试验闪点-18~≤23℃的易燃液体化学品。 3.8 低闪点液体low flash point liquid 闭杯试验闪点<-18℃的易燃液体化学品。 3.9 易燃固体flammable solid 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散发有毒烟雾和气体的固体化学品。 3.10 自燃化学品pyrophoric chemical 自燃点低,接触空气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化学品。 3.11 遇湿易燃化学品chemical which in contact with water or damp emit flammable gas 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爆炸的化学品。 3.12 氧化剂oxidizer 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其本身不易燃烧,但与可燃物、易燃物接触或混合时,能引起

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1、硫酸 2、硫酸二甲酯 3、氢氧化钠 4、甲苯 5、2,4-二硝基氯化苯 6、氯气 7、液氨 8、硫氢化钠 9、甲硫醇 10、硫 11、盐酸 12、溴素 13、硝酸 14、乙醛肟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可燃中毒危险性标志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苯胺ANILNEC6H5NH2CAS号:62-53-3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6沸点(℃):184相对密度(水=1): 1、02饱和蒸气压(Pa):40(20℃)危险特性燃烧时生成有毒和腐蚀性气体(一氧化碳)加热高于190℃时该物质分解成有毒和腐蚀气体(亚硝气体)该物质是弱碱能与强氧化剂反应导致火灾和爆炸,该物质对眼睛有刺激性,可能对血液和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作用,可能对肝、肾、脾和血液发生作用,导致生成正铁血红蛋白。接触后表现吸入后嘴唇或指甲发青,头昏,头痛,痉挛,极度麻木,心率增加,经皮肤微量吸收,眼镜接触后发红,疼痛,视力模糊,误食后腹痉挛,皮肤发青,腹泻,黄疸。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泵转移到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身体防护措施浓度MAC(mg/m3)0、1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队:119人民医院:12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盘锦市消防队盘锦市人民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及CAS号乙醇ETHANOL(ANHYDROUS)CH3CH2OHCAS号:64-17-5危险性类别火灾爆炸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117沸点(℃): 78、5相对密度(水=1)0、79饱和蒸气压(kPa): 5、33(20℃)危险特性蒸汽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强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火灾和爆炸。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水冲洗。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冲洗后就医。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休息就医。食入:漱口,并给予医疗护理。接触后表现吸入后咳嗽、头昏、迟钝、头痛,皮肤接触会发红,眼睛接触会发红头痛,误食后会头昏、迟钝、头痛。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将溢漏液收集于密闭容器内,用大量水冲掉残液。浓度MAC(mg/m3):0 、5[皮]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队:119人民医院:12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盘锦市消防队盘锦市人民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易燃危险性标志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AS码甲醇METHANOLCH3OHCAS号:67-56-1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95沸点(℃):65相对密度(水=1):0、79蒸气压(kPa): 12、3(20℃)危险特性蒸汽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会发生爆炸,加热时分解成一氧化碳和甲醛,与氧化剂剧烈反应,引起火灾和爆炸,侵蚀铅和铝。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接触后表现吸入后呼吸道灼热感,头昏,头痛,恶心,神智不清,皮肤可能吸收发红,眼睛接触发红,疼痛,误食后头昏,头痛,气促,神志不清,呕吐。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

XXXX天然气有限公司自查报告报

XXXX天然气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大检查自查自改报告 XXXX年X月X日XXXXX有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严防类似事故发生,并严格按照XXX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XXX 〔XXX〕XXX号)的文件要求,我公司迅速作出的安排部署,明确安全责任到人,对公司加气站进行了全面的安全大检查,现将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自查自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汲取事故教训、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事故发生后,公司组织全站员工进行事故案列学习,分析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工作进行隐患排查。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增强员工的安全观念意识,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规定规程,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加强监督管理和责任落实,明确此次隐患排查目标和任务,开展自检自查行动。此次安全生产检查主要以查找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为工作主线,提高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遏制事故隐患。 二、生产设备设施运行情况 我公司加气站自完成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生产场所经消防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充装许可证分别经省、市专家验收后,已安全生产多年。站区内的建(构)筑物按规定设置了防雷设施,并定期检验;压力容器办理注册使用登记证;安全阀、压力表、可燃气体探测器定期校验,正常工作;我站未使用国家淘汰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1、设施:公司CNG加气站建有生产辅助用房、加气工艺区、加气操作区,各区域划分隔断明显,工艺区设置围挡; 2、设备:我公司加气站现有主要工艺设备有:调压计量撬一座,干燥撬一座,压缩机一台,储气井三口,三线加气机一台,CNG加气柱两台及配套冷却循环水系统一套。对所属工艺设备及燃气管道安全隐患排查,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各工艺设备运行正常; 3、公司完善了《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规程》等各项设备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了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有计划,加强设备使用全过程中的自查工作,并建立有设备台帐、完善设备日常使用检查记录,消除隐患,保证了生产安全运转。 三、排查隐患、整改治理 针对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工作,我公司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从源头预防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公司开展了由公司安委会牵头,加气站站长及场站专兼职安全员等人参加的全面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1、消防设施检查 检查加气站现有: 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4 具,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4 具,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2具;灭火器可见零部件完整,无松动变形、锈蚀和损坏,推车式灭火器行走机构灵活可靠,压力在正常范围内,喷管和出粉管畅通完好,消防器材位置摆放正确,数量符合规定,消防器材、设施台账完整;检查应急灯、疏散指示灯均能正常工作;

正己烷卸车安全管理规定

正己烷卸车安全管理规定 1、正己烷车进厂前,采购负责人提前通知使用部门和值班安检人员,做好接卸准备工作;运罐车到达卸车处时,安检员要以运输车为中心,用拉绳设置半径为15米的临时禁区,做好安全警卫;仓储、使用部门速派懂管理、会操作的人员到场,做好各项安全措施;配设足量灭火器材,并准备好就近地下消防栓的开启工作。 2、禁区内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进入禁区的作业人员,严禁携带火柴、烟、穿带钉鞋、化纤衣裤,开启手机、非防爆电器等火源、火种,安检员在禁区附近的路口设置安全警示牌,禁止机动车辆通过禁区。 3、运罐车必须必须佩带防火罩,卸溶剂的软管必须是防静电软管,采取自流式卸罐法,作业时使用防爆工具和防爆手电,接好防静电接地装置。 4 、大风、雷雨、高温天气禁止接卸溶剂。 正己烷安全管理规定1、目的正己烷(溶剂)属甲级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为加强正己烷日常安全管理,确保其接卸、仓储、使用安全,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人体健康伤害,预防泄漏、火灾等事故的发生。2、范围适应于采购、安全保卫、溶剂检验,生产储存、使用部门。3、职责3.1生产部采购负责正己烷的采购,并负责选择合法的供应商和运输商。3.2行政人事部负责正己烷罐车的接卸安全警卫工作。3.3品控部负责正己烷品质的检验工作。3.4生产部负责正己烷的接卸、储存、使用和日常检查的安全管理工作。 4、程序4.1运输运输正己烷的罐车,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法规,执行公司《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3.3.1条款。4.2接卸4.2.1、溶剂车进厂前,采购负责人提前通知使用部门和值班安检人员,做好接卸准备工作;运罐车到达卸车处时,安检员要以运输车为中心,用拉绳设置半径为15米的临时禁区,做好安全警卫;仓储、使用部门速派懂管理、会操作的人员到场,做好各项安全措施;配设足量灭火器材,并准备好就近地下消防栓的开启工作4.2.2禁区内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进入禁区的作业人员,严禁携带火柴、烟、穿带钉鞋、化纤衣裤,开启手机、非防爆电器等火源、火种,安检员在禁区附近的路口设置安全警示牌,禁止机动车辆通过禁区。4.2.3运罐车必须必须佩带防火罩,卸溶剂的软管必须是防静电软管,采取自流式卸罐法,作业时使用防爆工具和防爆手电,接好防静电接地装置。4.2.4、大风、雷雨、高温天气禁止接卸溶剂。4.2. 5、溶剂接卸完毕后,作业人员要详细检查现场,确定无任何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现场。4.3储存4.3.1正己烷必须储存在符合国标的专用罐内,并设专人管理。4.3.2正己烷储存罐的安全防火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防火等安全设施,并做好标识。4.3.3正己烷入库前,必须进行检验、登记、检验合格后方可卸罐入库,入库后要定期检查呼吸阀和阻火器的性能使其处于完好状态。4.3.4每班检查正己烷储罐液位和安全防护设施,认真做好记录,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消除任何安全隐患。4.3.5正己烷储存处周围15米内(含空间),严禁违规动用明火,若必须动用明火,动火部门要严格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4.4发放4.4.1浸出车间内进正已烷时,应由专人现场检查、操作。4.4.2每班的正己烷进、出库情况,班长负责认真盘清,做好记录并报主任签字。4.5使用4.5.1管理人员和操作工,必须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动用明火管理规定》。4.5.2操作人员必须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正确佩戴、使用各种劳动安全防护品、用具,维护人身健康。4.5.3操作间的废气排放必须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规,若不符合,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达标。4.6紧急情况处理发生紧急情况时,按《灾害救援紧急管理程序》执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有毒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 甲醇 methyl alcohol methanol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 :-97.8℃ 相对密度( 水= 1)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 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接触后表现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 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 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 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 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洗, 然后用水彻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浓度 MAC(mg/m3):50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消防中心 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消防中心:119 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腐蚀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硫酸 Sulfuric acid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 沸点(℃):330危险特性 遇水爆溅;遇H发泡剂会引起燃烧;遇易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燃烧;遇氰化物会产生剧 接触后表现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限制 浓度 MAC(mg/m3):2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消防中心 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消防中心:119 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74316.doc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清单 1、乙酸乙酯(醋酸乙酯) 2、二乙二醇乙醚乙酸脂(R600) 3、乙二醇丁醚(R602) 4、二丙二醇甲醚(R604) 5、二价酸酯(R605) 6、S-150溶剂油 (R606)7、乙二醇(A1)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易燃类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乙酸乙酯(醋酸乙酯) ethyl acetate CAS号:141-78-6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83.6 沸点(℃):77.2 相对密度(水=1):0.9 饱和蒸气压(kPa):13.33(27℃)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接触后表现 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 血;可致湿疹样皮炎。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MSDS-正己烷

正己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己烷化学品英文名称:n-hexane 中文名称2:正己烷 英文名称2:hexyl hyd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305 CAS No.:110-54-3 分子式:C6H14分子量:86.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己烷110-54-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 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尤以 下肢为甚,上肢较少受累。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神经-肌电图检查示 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 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 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盐酸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品名、分子式、CN码、UN码及CAS码危险性标志 酸性腐蚀品 盐酸 HCl CN码:81013 UN码:1789 CAS码:7647-01-0 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 分子量: 沸点(℃):(20%) 相对密度(水=1): 盐酸与水、乙醇任意混溶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接触后表现现场急救措施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灭火方法: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最高容许浓度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及电话企业应急救援电话MAC(mg/m3):15急救:120 消防:119

危化品安全周知卡2018

151车间乙醇 甲醇 冰醋酸乙酸乙酯石油醚

危险性类别 易燃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 乙醇 ethyl alcohol CAS :64-17-5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14.1 ℃ 沸点:78.3 ℃ 相对密度(水=1):0.79 饱和蒸气压(kPa):5.33 (19℃)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接触后表现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严重者就医。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严重者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严重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 (mg/m 3): 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坪山区消防队 坪山区人民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消防队:119 人民医院:120

正己烷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中文名:正己烷; 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n-hexane; hexyl hydride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己烷110-54-3 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 成人口服正己烷50ml可致急性中毒死亡。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慢 性中毒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 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尤以下肢 为甚,上肢较少受累。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 运动障碍。神经-肌电图检查示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 爆炸危险。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 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 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灭 火无效。 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 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 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 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 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飞尘或石灰粉 吸收大量液体。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 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 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 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 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9℃,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 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接触限值: MAC(mg/m3): -PC-TWA(mg/m3): 100[皮] PC-STEL(mg/m3): 180[皮]TLV-C(mg/m3): -

柴油安全周知卡

柴油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分子式 CC码及CAS码 危险性标志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柴油 Diesel?oil 危规号:32501 CAS号:68334-30-5 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 外观与性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熔点(℃):?-18? 沸点(℃):180-360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闪点(℃):?60-90? 引燃温度(℃):257 爆炸上限%(V/V): 5? 爆炸下限%(V/V):?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 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 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 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 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个体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工作现场杜绝明火。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避免长时间接触! 泄漏处理及消防措施 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最高容许浓度(mg/m3 )应急救援电话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报警服务台:110 县消防队:119 丰利医院:县医院:120

正己烷接卸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正己烷接卸安全管理规定(最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正己烷接卸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 1、目的 正己烷(溶剂)属甲级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为加强正己烷日常安全管理,确保其接卸、仓储、使用安全,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人体健康伤害,预防泄漏、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2、范围 适应于采购、安全保卫、溶剂检验,生产储存、使用部门。 3、职责 3.1生产部采购负责正己烷的采购,并负责选择合法的供应商和运输商。 3.2行政人事部负责正己烷罐车的接卸安全警卫工作。 3.3品控部负责正己烷品质的检验工作。 3.4生产部负责正己烷的接卸、储存、使用和日常检查的安全管理工作。

4、程序 4.1运输 运输正己烷的罐车,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法规,执行公司《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3.3.1条款。 4.2接卸 4.2.1、溶剂车进厂前,采购负责人提前通知使用部门和值班安检人员,做好接卸准备工作;运罐车到达卸车处时,安检员要以运输车为中心,用拉绳设置半径为15米的临时禁区,做好安全警卫;仓储、使用部门速派懂管理、会操作的人员到场,做好各项安全措施;配设足量灭火器材,并准备好就近地下消防栓的开启工作。 4.2.2禁区内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进入禁区的作业人员,严禁携带火柴、烟、穿带钉鞋、化纤衣裤,开启手机、非防爆电器等火源、火种,安检员在禁区附近的路口设置安全警示牌,禁止机动车辆通过禁区。 4.2.3运罐车必须必须佩带防火罩,卸溶剂的软管必须是防静电软管,采取自流式卸罐法,作业时使用防爆工具和防爆手电,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