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3份集锦》北京市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适应性考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常用氮气做填充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B.氧气用于炼钢——支持燃烧

C.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物——干冰升华吸热

D.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锈蚀——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常用氮气做填充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氧气用于炼钢因为支持燃烧提供能量;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物因为干冰升华吸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锈蚀因为铁锈疏松。故选D.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金属的活动性

2.中国是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今年世界环境日将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减少使用含铅汽油

C.将工厂排放废气的烟囱加高

D.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答案】C

【解析】A、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符合环保主题。A错误;

B、减少使用含铅汽油会减少铅对大气的污染,符合环保主题。B错误;

C、将工厂排放废气的烟囱加高,并没有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不符合环保主题。C正确;

D、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符合环保主题。D错误。

故选C。

3.善于归纳总结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生石灰—CaO

②小苏打—Na2CO3

③苛性钠—NaOH

①Na和Na+两种粒子一核外电子排布不同性质不同

②金刚石和石墨一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③H2O和H2O2—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分子特征:②水结冰体积变大,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不符合题意;

B、数字含义:①Fe2+: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不符合题意;

C、俗名与化学式:②小苏打化学名是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不符合题意;

D、结构与性质:①Na和Na+两种粒子一核外电子排布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性质不同;②金刚石和石墨一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③H2O和H2O2—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不同,符合题意。

故选D。

4.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关于甲醇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醇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甲醇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甲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D.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克

【答案】C

【解析】A、根据甲醇分子结构图,1个甲醇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H4O,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醇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4=4,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A.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B.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答案】B

【解析】A、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证明铁比铜活泼,银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说明银比铜的活动性弱,可以比较出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不符合题意;

B、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某因素时,应该控制其它变量都相同,题中硝酸钾固体的形状和溶剂的温度都不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符合题意;

C、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同时和水和氧气接触,第二支试管控制变量氧气,第三支试管控制变量水,分别和第一支试管形成对比实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D、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形成对比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温度,热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白磷形成对比,控制的变量是氧气,该实验可以达到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

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某因素时,应该控制其它变量因素都相同,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变量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6.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g B.16 C.32g D.32

【答案】D

【解析】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可知:2×28+x=2×44,解得:x=32,分析所给选项可以知道选项D是正确的,故选D。

【点睛】

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单位

7.某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在其氧化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A2O B.AO2C.AO D.A2O2

【答案】B

【解析】某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在其氧化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其氧化物中A

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0%:50%=1:1,则该氧化物的分子中A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

32

1

16

=1:

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O2。故选B。

8.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无机药物,其成分中Hg的化合价为0的是

A.水银(Hg) B.升丹(HgO) C.朱砂(HgS) D.轻粉(Hg2Cl2)

【答案】A

【解析】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Hg属于单质,化合价为0,正确;B、升丹(HgO)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错误;C、朱砂(HgS) 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错误;D、轻粉(Hg2Cl2)中氯元素显-1价,那么汞元素显+1价,错误。故选A。

点睛:掌握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是解题关键。

9.薄荷醇(化学式为C10H20O)可用于糖果、饮料的加香.下列有关薄荷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薄荷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6g

B.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薄荷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20:1

D.薄荷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6.9%

【答案】D

【解析】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故A错误;B、薄荷醇是由薄荷醇分子构成的,1个薄荷醇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薄荷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20):(16×1)≠10:20:1,故C错误;D、薄荷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中解题的关键。

10.现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钙、硝酸银、盐酸、碳酸钠4种无色溶液。将它们编号为甲、乙、丙、丁后,两两混合的现象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甲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实验顺序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①甲+ 乙有气泡生成

A.CaCl2B.AgNO3C.HCl D.Na2CO3

【答案】D

【解析】将这四种物质两两反应:氯化钙与硝酸银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反应现象:甲+ 乙有气泡生成,说明甲乙分别是盐酸和碳酸钠中的一种;乙+ 丙没有现象发生,说明丙是氯化钙;那么甲是碳酸钠、乙是盐酸,则丁是硝酸银。故选D。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相对应的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碳酸钠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碳酸钠溶于水之后显碱性,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错误;B、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是该反应没有明显的实现现象,错误;C、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是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氮气也可以,错误;D、硫酸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正确。故选D。

12.河南是粮食生产大省。粮食生产离不开化肥,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是常用的氮肥

B.钾肥能增强作物的抗倒伏能力

C.磷肥能使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

D.农家肥和化肥不能同时施用

【答案】B

【解析】A、硝酸钾中含有氮、钾两种营养元素,故硝酸钾是复合肥,不符合题意;

B、钾肥能増强作物的抗倒伏能力,符合题意;

C 、氮肥能使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磷肥能増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不符合题意;

D 、一般在施用时,总是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化肥,起到缓急相济、互相补充的作用,故农家肥和化肥能同时施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二、填空题

1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正常雨水PH≈5.6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乳和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 2+H 2O=H 2CO 3 Ca(OH)2+CuSO 4=Cu(OH)2↓+CaSO 4

【解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详解】(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雨水的PH ≈5.6,化学方程式为

CO 2+H 2O=H 2CO 3;故填:CO 2+H 2O=H 2CO 3;

(2)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钙;故填:Ca(OH)2+CuSO 4=Cu(OH)2↓+CaSO 4。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4.氯酸钾是一种白色固体,能溶于水,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它能迅速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试管中的固体试剂中含有的一种金属元素的符号为_____;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为_____;点燃酒精灯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分析氯酸钾中氯酸根的化合价和构成,写出氯酸镁的化学式_____。

【答案】K +53K ClO 322MnO 2KCl Δ2KClO +3O Mg (ClO 3)2

【解析】试管中的固体试剂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则氯酸根显﹣1价,镁元素显+2价,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1)试管中的固体试剂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含有的金属元素有钾元素和锰元素,其元

素符号为K 、Mn 。故填:K

(2)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可表示为:+53K ClO 。故填:+53

K ClO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2MnO Δ2KCl+3O 2↑。故填:2KClO 32MnO Δ2KCl+3O 2↑

(4)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则氯酸根显﹣1价;镁元素显+2价,氯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

Mg (ClO 3)2;故填:Mg (ClO 3)2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化学式、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自行车上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填序号)。

A 橡胶轮胎

B 钢制车架

C 塑料挡泥板自行车的车架用钢制而不用纯铁制造的原因是钢比纯铁的_____.如图,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物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若溶液甲为无色,则固体乙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填名称)。

【答案】AC 硬度大 银、铜.

【解析】(1)钢制车架属于金属材料;橡胶轮胎,塑料挡泥板,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AC ; (2)自行车的车架用钢制而不用纯铁制造的原因是钢比铁的机械性能好;

(3)由于银、铜、锌三金属活动性依次增强,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物粉末,锌首先与硝酸银反应,当锌反应完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余,得蓝色硝酸铜溶液,由于溶液甲为无色,说明铜没有发生反应,则固体乙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铜和生成的银。

答案为:(1)AC ;(2)硬度大;(3)银、铜。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实验室制取气体前,都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

B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前,都应先进行调零,再将药品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C 使用胶头滴管时,切不可平放或倒置,应该使胶头在上

D 用试管加热固体药品时,若有水生成,则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否则可不用向下倾斜

E 过滤时,若滤纸和漏斗没有紧贴好,会影响过滤速度,但不会使滤液浑浊

F 若酸、碱不慎沾到皮肤和衣物上,都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采取其他措施

【答案】ACEF

【解析】A、实验室制取气体前,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避免生成的气体逸散。A正确;

B、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该先进行调零。若该药品是干燥的固体,则应该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后进行称量。若是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迅速称量。B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时,切不可平放或倒置,应该使胶头在上。否则,胶头滴管内的药品可能会腐蚀橡胶头。C正确;

D、用试管加热固体药品时,应该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D错误;

E、过滤时,若滤纸和漏斗没有紧贴好,会影响过滤速度,但不会使滤液浑浊。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会造成滤液浑浊。E正确;

F、若酸不慎滴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涂抹。若碱不慎滴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用硼酸溶液涂抹。F正确。

故答案为:ACEF。

三、实验题

17.某同学对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作了以下探究,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标有序号的

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请写出能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发生装置选A,收集装置选C,则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应选用的制取装置为_____(填装置编号

【答案】(1)锥形瓶试管(2)2KMnO4K2MnO4 + MnO2+ O2↑

(3)2H2O2MnO22H2O + O2↑(答案合理得分)(4)2NH4Cl+ Ca(OH)2CaCl2+2NH3↑+2H2O BE

【解析】试题分析:(1)a是锥形瓶,b是试管;(2)可以用B装置制氧气说明是加热的高锰酸钾或者加热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说明是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需要加热,所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选择的收集装置为向下排空气法。

考点:实验室的基本操作

点评:关于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属于中考的必考题型,但是可以考的操作比较有限,应注意总结。

18.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气难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的氮

肥,受热易分解,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检验碳酸氢铵分解后的气体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下列方案可行的是_____。

为从碳酸氢铵分解出的气体中回收氨气,采用如图所示装置,瓶中的液体是_____,将图中的装置如何改进能到实验目的(在图中画出来)_____。

【答案】NH4HCO3Δ

NH3↑+H2O+CO2↑ C NaOH溶液将右端导管画长到接近集气瓶底部

【解析】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气难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受热易分解,产生氨气和水和二氧化碳,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Δ

NH3↑+H2O+CO2↑。为检验碳酸氢铵分解后的气体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氯化钙

不反应,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氨水和碳酸反应生成碳酸铵,显碱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不能检验二氧化碳,故选C。

为从碳酸氢铵分解出的气体中回收氨气,采用如图所示装置,瓶中的液体是NaOH溶液,图中的装置改进后应该为将右端导管画长到接近集气瓶底部。

【点睛】

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受热易分解,产生氨气和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易溶于水。

四、计算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取出6g合金样品,将50g稀硫酸分5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稀硫酸用量剩余固体质量

(1)m值为______。

(2)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3)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

【答案】3.4 80% 19.6%

【解析】(1)根据题意,黄铜中的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反应,结合表中第一、三次剩余固体质量可知,每加入10g稀硫酸能和1.3g锌反应,故第二次加入10g稀硫酸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7g-1.3g=3.4g。(2)依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当第四次加入10g稀硫酸时,剩余固体质量应=2.1g-1.3g=0.8g,而表格中实际剩余固体质量为1.2g,可知此时锌已完全反应,则1.2g为铜的质量,所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6g-1.2g

100%=80%

6g

?。

(3)根据表格可知,前三次的稀硫酸都完全反应,故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用前三次的数据计算。

设10g稀硫酸中含硫酸的质量为x

2442

Zn+H SO=ZnSO+H

6598

1.3g x

68 1.3g

=

98x

解得,x=1.96g

则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g

100%=19.6% 10g

?。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9.6%。

【点睛】

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主要是利用图表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哪一次加入硫酸后,锌完全反应,然后根据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依据已知量对未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即可,注意解题要规范。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十九大再次提出“遵循自然之道,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城市推广小黄车,减少机动车出行

B.加大矿产资源开采速度,促进经济发展

C.推广电子办公,减少纸张使用

D.禁止秸秆焚烧,开发秸秆回收利用技术

【答案】B

【解析】A、城市推广小黄车,减少机动车出行,符合理念,不符合题意;

B、加大矿产资源开采速度,促进经济发展,不符合理念,因为矿产资源要合理开采,符合题意;

C、推广电子办公,减少纸张使用,符合理念,不符合题意;

D、禁止秸秆焚烧,开发秸秆回收利用技术,符合理念,不符合题意。故选B。

2.我们复习有关知识以后,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你认为其中有错误的是()

A.碳能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

B.SO2、CO2、NO2都是空气污染物,都可以形成酸雨

C.铁制品锈蚀的过程,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D.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有的反应是加快有的反应是减慢

【答案】B

【解析】A、碳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故A正确;

B、SO2、NO2都是空气污染物,都可以形成酸雨;CO2是空气的一种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不会形成酸雨,故B错误;

C、铁制品锈蚀的过程,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故C正确;

D、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有的反应是加快有的反应是减慢,故D正确。故选B。

3.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

B.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将某无色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10,证明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是正确的叙述;B.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是错误的叙述,可能是氢气和二氧化硫等气体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物质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D.将某无色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10,证明该溶液是碱性溶液溶液;故选择A

考点:化学原理

4.钔元素是为了纪念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者门捷列夫,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钔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钔属于金属元素B.钔原子核内有101个质子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57个电子D.钔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58.0

【答案】C

【解析】A. 钔元素名称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正确;

B.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的序数,右上角是该元素的符号。名称下边的数值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对同一原子,质子数=原子序数,钔原子核内有101个质子,选项正确;

C. 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01个电子,选项错误;

D. 由题中信息可知,钔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58.0,选项正确。

故选C。

5.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Mg B.Na C.Al D.Cl

【答案】D

【解析】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金属汞除外,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

【详解】A、元素名称为镁,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元素名称为钠,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元素名称为铝,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D、元素名称为氯,属于非金属元素,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学生掌握区分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即可解答。

6.空气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B.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等

C.水是由2 个氢元素和1 个氧元素组成

D.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答案】D

【解析】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不是氧气,不符合题意;

B、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SO2、CO、NO2等,CO2是空气的成分,不会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不符合题意;

D、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符合题意。

故选D。

7.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钠、氯、硒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X、Y、Z、W是相邻的四种元素,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③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

B.由①②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NaCl分子构成的

C.若W是②代表的元素,则X对应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一定是O2

D.若Z是①代表的元素,则Y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D

【解析】A、③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层数与周期数相等,③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故A错误;

B、①钠元素,②是氯元素,由①②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B错误;

C、若W是②代表的元素,则W是氯元素,Y与W位于同一族,则Y是氟元素,X位于Y的左侧,则X 是氧元素,其对应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可以是O2或O3,故C错误;

D、若Z是①代表的元素,则Z是钠元素,Z与X位于同一族,X是锂元素,Y位于X的右侧,则Y对应的元素是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D正确。故选D。

8.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供给呼吸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具有可燃性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氧气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是空气中含量较多的物质。故选A.

考点:基本概念

9.“建设美丽中国”,下列环保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改进燃煤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D.开发使用太阳能、核能等能源

【答案】C

【解析】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可行,故A错误;

B、改进燃煤技术,可以减少SO2、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可行,故B错误;

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只是将污染物转移到其他地方,不能减少污染,不可行,故C 正确;

D、开发使用太阳能、核能等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行,故D错误。故选C。

10.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2℃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得到70g溶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30%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温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t2℃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得到65g溶液,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因为此时的溶解度是3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0克/130克×100%。故选D.

考点:溶解度及其曲线

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品红扩散C.酚酞变红D.干冰升华

【答案】C

【解析】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品红扩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酚酞变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