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加法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有理数加法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有理数加法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公开课《有理数加法》教学预设

1.复习内容设计

复习内容共设计了数轴和绝对值,是为了迎合情境中的方向与有理数加法涉及到的绝对值和差问题,为学生能更好的吸收做好前提准备。

2.创设情境设计(直观)

为了更好、更佳、更形象的让学生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归纳和概括,给学生大胆发挥空间,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和概括的能力,将教师的课堂预设达到共同发展、共赢的昀优结果。

3.关于“两个相反数的喝为0”的课件演示

用红体字标注,是为了突出于其它式子的不同,起到与众不同的效果,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便于记忆掌握。

4.6个式子的收集统一与分类的设计

把情境里的6和式子统一起来,再逐一分析并分类,使学生能够熟悉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类型,然后进行合理运用。

5.学生齐读有理数加法法则设计

经过分析和概括,教师已经大致把有理数加法法则内容陈述出来,但为了加深理解和记忆而设计了此项。

6.“填一填”与“练习”的设计

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现学现用,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就是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7.“练习2”的设计

此环节主要是针对于例题而设,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解题的格式与步骤。

8.“拓展练习”的设计

此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学生能够在学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同时,还要学会灵活运用,不要过于约束与法则,要跳出法则来看法则。

整节课的教学思路:

1、旧知识回顾

2、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3、概括并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4、巩固法则

5、课堂练习及例题讲解分析

6、拓展训练

7、小结

8、作业布置

关于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从问题“两加数的喝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加数吗?”开始,问题的提出使得学生带着一种疑问去进入对本课的学习。

复习内容的设计也是层层渐进的,为后面讲到的“方向”问题的解决铺好路。

另外,包括情境设计,对法则的概括与归纳等都进行得较为顺利,能够在课堂上发现学生问题,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由开始的迷迷糊糊渐渐转变成理解掌握,再到升级、拓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一个老师能力的体现。

但是,不足之处也有很多,课堂气氛调动不够,声音不够洪亮,部分地方语言组织不够流畅等等,仍需要提升。

有理数加法的教学设计

有理数加法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足球赛中的净胜球数,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数学思考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3.解决问题 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 认识到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叁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5.重点 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6.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二.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四个课时,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球赛中净胜球数的实例来明确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为今后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做铺垫。 三.学校与学生情况分析 梨坪初中是文县梨坪乡的一所完全中学,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的基础及学习习惯是比较差。学生对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是很适应;不过,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旧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步淡化,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现在,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和勇于探究的良好学风,学生间互相评价和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已逐步形成。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情境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4+(-2),黄队的净胜球为1+(-1)。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二)、师生共同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有理数的一些基础知识,从今天起开始学习有理数的运算.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个有理数的加法. 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为此,我们来看一个大家熟悉的实际问题: 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打平为“0”.比如,赢3球记为+3,输1球记为-1.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1球,那么全场共赢了4球.也就是 (+3)+(+1)=+4. (2)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了3球.也就是 (-2)+(-1)=-3.

有理数加法教案

1.3.1 有理数的加法(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他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3.关键: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样定义的?如何计算一个数的绝对值? 2.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 (1)-3和-2;(2)│-5│和│5│;(3)-2与│-1│;(4)-(-7)和-│-7│. 二、新授 在小学里,我们已学习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当时学习的运算是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本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那么哪个队的净胜球多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分别求出它们的净胜球数. 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

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 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怎样计算4+(-2)呢? 下面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看下面的问题: 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我们知道,求两次运动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 这里两次都是向右运动,显然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 5+3=8 ① 这一运算在数轴上可表示,其中假设原点为运动的起点.(如下图) (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显然,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 (-5)+(-3)=-8 ② 这个运算在数轴上可表示为(如下图): (3)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与起点的位置关系如何? 在数轴上我们可知物体两次运动后位于原点的右边,即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如下图) 写成算式就是:5+(-3)=2 ③ 探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教学反思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课堂环节基本上是这样的: 进行加分鼓励。及时指出学案中存在的问题:要先确定符号,最后结果是分数的一定要约分。并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修改学案。 二、复习导入 提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进行了相应练习。发现同学们这部分掌握的非常好,及时鼓励表扬的学生。我接着总结:“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都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你们真是太棒啦!”其实我们的学习也是如此,我们现在努力学习,就是为我们明天更好的生活,现在苦又算了什么,希望大家记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那么从数学的角度这个故事很明显告诉我们:大家齐声回答加法的交换律。那么我们这一节课一起看一下加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也适应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那么我们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有什么怎样利用呢?我们一起体验:请完成下面练习要求独立自主高效完成之后同桌之间交换并批阅:全对的加2分。并小组讨论一下如何做的?找学生回答。 紧跟错题纠正,进行大家一起来找茬这一活动:把学生在下面做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兴趣高涨。 紧跟跟踪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找4号同学去黑板练习,并进行讲解点拨总结规律方法。 三、课堂评价:学科班长评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及个人。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课堂中学生由刚开始的引入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达到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为了突破重难点设置了两组习题练习。学生认真,完成正确率较高。同时展示了学生的解题技巧,并设置了大家一起来找茬这一活动,把课堂推向了第二次高潮。总体来说课堂效果很好。学生都能掌握解题技巧。

有理数加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宣风镇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究过程,深刻感受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动手、发现、分类、比较等方法的学习,培养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 培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树立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提高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及运用 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法则 教具准备 powerpoin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010年6月11日至7月11日,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 在南非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32支球队为全世界的球迷送上 了一场完美的足球盛宴。(出示PPT2) (出示PPT3)小组循环赛中,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 分,负一场得0分,积分最多的两支队伍进入十六强。积分 相同时,净胜球多者为胜(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 负数,进球数与失球数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以B组为例,进入十六强的是阿根廷和韩国。 国家赛胜平负得分 阿根廷33009 韩国31114 希腊31023 尼日利亚30121 (出示PPT4)再以A组为例,A组积分榜 国家赛胜平负得分 进 球 失 球 净胜球 乌拉 圭32107+40 墨西 哥31114+3-2 南非31114+3-5 法国30121+1-4 师:从A组积分榜可以看出墨西哥和南非的积分相同,那么 究竟应该确定哪个队进入十六强呢?此时则需要计算各队的 净胜球数。你能列出计算各队净胜球数的算式吗? 学生看图表,思 考问题。 学生列出计算净 胜球数的算式。 利用世界杯的例 子,体现数学来 源于生活,让学 生体会学习有理 数加法的必要 性,更能激发学 生的兴趣 体会学习有理数 运算的必要性。

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并掌握其法则。 (2)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教师创设的熟悉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把生活数学转化为应用数学。 (2)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感受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能熟练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4)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把学校数学回归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加法的分类和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 难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比较下列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大小: (1)20与30 (2)—20与—30 (3)—20与30 (4)20与—30 二、情境引入 (一)师: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正数与负数的例子,如:收入与支出、温度的上升与下降,足球比赛中的输和赢。 出示足球比赛图片,引出净胜球:赢球数(+)+输球输(—)=净胜球数 引出课题:有理数的加法 (二)师:请同学们用算式表示下列比赛中的净胜球数 (1)在一场比赛中,红队上半场赢3个球,下半场输2个球. 红队全场的净胜球数为 . (2)蓝队上半场赢1个球,下半场输1个球. 蓝队全场的净胜球数为 . (三)合作探究,情境中引出所有有理数的加法情况 引导学生对这些有理数的加法进行分类。 引出有理数的加法分为: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一个数同0相加。 师:小学阶段我们学过这些有理数加法中的哪一些? 引导学生发现“正数+正数”、“0+正数”、“正数+0”、“0+0”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 今天我们将重点学习余下的5种类型

1.4有理数加法(第一课时)(沪科版七年级上教案)

1.4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一课时有理数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通过有理数加法的教学,体现化归的意识、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3.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教学程序设计: 一.类比联想提出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算术运算的学习过程,类比联想到在认识了有理数之后,必然要首先学习有理数的加法. 又通过提问,复习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和用负数表示的量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际问题,提出质疑导入新课. 具体问题是:在下列问题中用负数表示量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1)某人第一次前进了5米,接着按同一方向又向前进了3米; (2)某地气温第一天上升了3°C,第二天上升了-1°C; (3)某汽车先向东走4千米,再向东走-2千米。 紧接着,回答: (1)某人两次一共前进了多少米? (2)某地气温两天一共上升了多少度? (3)某汽车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千米?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指出:这三个问题都是求物体两次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和的问题,同小学一样,可以用加法来做。但是,这些数中出现了负有理数,怎样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呢?引出课题. 在刚才的教学中,通过复习,加强了铺垫,刻意去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前面学过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在旧知识的复习中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这样,既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带领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的知识准备,又使学生认识到本课学习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个欲望,让每个学生都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 二.直观演示归纳法则 用6个实例讲两个有理数相加的问题: (1)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2)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3)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4)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6)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点拨:“一共”的含义是什么?通过小学的学习知道,就是两个数相加. 探究:若设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你能写出算式吗? (1)(+5)+(+3)=+8;(2)(-5)+(-3)=-8; (3)(+5)+(-5)=0;(4)(+5)+(-3)=+2;

《有理数的加法》优质课教案

《有理数的加法》优质课教案 一、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三、教学组织与教材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开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学。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足球净胜球数)、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进行新的评价体系(个人评价、教师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几组有理数加法的符号与绝对值特征)、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同号与异号的特征)、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概括);省:在特殊实例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实例讲解和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心得、反省得失(如:解后思)。信: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与运用法则中体验成功,增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如在教师用数带正号球的方法得出(+2)+(+3)=+5后,学生按照此思路可以很快得出(-2)+(-3)等其它情形。又如以口答形式判断几组有理数加法的和的符号和在最后以“挑战老师”的形式判断一句话的正误等等)。同时本节课在运用“正负抵消”和数轴探讨有理数法则时,教师只对第一个或前两个进行指导和示范,其它的留给学生独立得出或合作完成。另外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使学生在比较真实的环境里面体验数学的生活性。 四、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知---新 师播放一段世界杯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激情,再问“大家知道今年世界杯的冠军得主是谁?”学生回答后师给与评价,然后出示“净胜球”问题:凯旋足球队第一场比赛赢了1个球,第二场比赛输了1个球。该队这两场比赛的净胜球数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式子表示:把赢1个球记为“+1”,输1个球记为“-1”,净胜球数应是(+1)+(-1)=0。师再问:如果该队第一场比赛输1个球,第二场比赛赢1个球那么该队这两场比赛的净胜球数为多少?师引导学生用(-1)+(+1)=0的式子说明。(二)探究新知---行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借助这两个式子来探讨有理数的加法。为了更形象的说明问题,我们用1个表示+1,用1个表示-1,那么就表示0。

有理数的加法的教案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的教案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的教案设计 昨天,老师在七年级三班上课时,把他们分成七个小组,每个小组回答问题的情况以抢答赛的形式记分。你们看(出示投影)这是七年级三班七个小组回答问题的表现情况。答对一题得一分,记作+1分;答错一题扣一分,记作—1分。第几组最棒老师还没来得及计算出每个小组的最后得分,咱们班哪位同学能帮老师算出最后结果(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答) 我们已得出了每个小组的最后分数,那么哪个小组是优胜小组(第一小组),回去以后,老师就把小奖品发给他们,相信他们一定会很高兴。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愿不愿意也分成几个小组,看一看那个小组的同学表现得最出色( 原意)那么老师就按座次给同学们分组,每一竖排为一组。老师把组号写在黑板上,以便记分。 希望各组同学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得到老师的小奖品( 有)同学们加油! 我们已得到了这7个小组的最后得分,那位同学能试着用算式表示(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列算式)

以上这些算是都是什么运算(加法),两个加数都是什么数(有理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有理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刚才老师说要给七年级三班的优胜组发奖品,老师手里有12本作业本,优胜组共6人,老师将送出的作业本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分之一)分数最低的一组共7人,他们每人交给老师一个作业本,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十二分之七)如果,老师得到的作业本记为正数,送出的作业本记为负数,则老师手里的作业本增加或减少几分之几同学们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列式)对于这个算式,同学们还能轻易的感知出结果吗(不能) 对于有理数的加法,有的同学们能直接感知得到结果,有的靠感知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共同探索规律!(出示投影),观察这7个算式,每一个算式都是怎样的两个有理数相加(引导学生回答)你们还能举出不同以上情况的算式吗(不能),这说明这几个算式概括了有理数加法的不同情况。 前两个算式的加数在符号上有什么共同点(相同),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什么样的两数相加(同号两数相加)同学们还能观察出那几个算式可归为一类吗(3、4、5、异号两数相加,6、7一个数同0相加) 同学们已把这7个算式分成了三种情况,下面我们分别探讨规律。 (1)同号两数相加,其和有何规律可循呢大家观察这两个式子,回答两个问题。(师引导观察,得出答案),那位同学能填好这个空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PPT2,简单介绍第19 届世界杯足球 赛。 2、出示PPT3,“想一想”关于净胜球问题。 3,、出示PPT4从A组积分榜可以看出墨西哥和南非的积分相同,那么究竟应该确定哪个队进入十六强呢?此时则需要计算各队净胜球数。你能列出计算各队净胜球数的算式吗?学生看图表, 思考问题。 学生列出计算净胜 球数算式。 利用世界杯的例子,体现 数学来源于生活,不仅能 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 学生知道学习有理数加 法的重要性。 二、探究新知 1、净胜球数的计算实际上涉及 到有理数的加法。今天我们 就来研究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板书1:1.4 有理数的加 减----一、有理数的加法)。 2、探究一 两个有理数相加,还有哪些情形呢?请举例说明。 3、(出示PPT6)引导学生从和的符号以及和的绝对值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自己的算法 4、(出示PPT9)探究二学生小结: a.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b.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学生讨论,相互补 充。 学生模仿已有的算 式填表。 学生阐述自己计算 的方法。 学生观察、思考、 讨论,用自己的语 使问题条理性的出现,发 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向学生渗透分类思想,体 现数学的简洁美!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数轴直观演示,数形 结合,让学生参与探索的 过程,直观感受有理数的 加法法则。 仿照探究一的模式解决 问题 完善有理数加法法则。

(即互为相反数两数之和为0)。 c.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 数。 言描述加法法则。 三、例题讲解,巩固新知 1、出示例1.计算:学生逐题解 答,教师选择两题板书演示解题步骤。 2、教师小结:学生观察教师的解 题步骤,并按规范 解题。 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提 高有条理的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出示PPT11)练习1.比比谁的眼睛亮:下列各计算结果是对还是错?如果错误请指出错在哪里,并改正错误。 2、学生完成练习,同伴之间相互订正,教师对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学生集体口答。 学生做练习,两位 学生板演(2)、(4) 两题,全班同学口 答其余四题。 采用示错式教学,展示学 生在运算中容易出现的 错误,减少学生解题时出 错。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 用有理数加法法则。 五、拓展练习 (出示P P T13)练习 学生思考判断并举 反例说明。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法则,体会有理数的加法与小学时加法的区别。 六、归纳小结 a.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 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b.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即互为相反数两数之和为0)。 c.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学生总结回答。 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 一个总体而深刻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 力 七、布置作业 习题1.4:第1题学生课下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有理数》教学反思2篇

《有理数》教学反思2篇 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of rational number

《有理数》教学反思2篇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教学反思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本教案根据教学反思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有理数》教学反思 2、篇章2: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 篇章1:《有理数》教学反思 以下是初中数学《有理数》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借鉴! 有理数教学反思一: 讲解有理数概念这一节课的时候,我讲完课让学生做作业,结果一塌糊涂。后来,学生说不知道什么是有理数,我当时有一种很强的挫败感。后来我在下面找了几个同学调查,学生说,我讲课的时候说“整数可以化成分数,4等于一分之四;有限小数和无线循环小数能化成分数”,这让他们分不清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分数,照我的说法,整数不是可以化成分数吗?对于小数和分数

的界限也搞不清楚,一看到要从几个数当中去找整数,分数,小数,有理数之类的题目就感觉无从下手。我听了学生们跟我说的话后恍然大悟,因为我想把知识给他们讲清楚,却没想到我忽略掉了一点,他们现在还小,逻辑思维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我请教老教师,前辈们告诉我,对于初学有理数的学生来讲,必须首先让他们先区分整数和分数,先不要去深究整数可以化为小数这一点,在刚开始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思维能力辨别整数和分数时不宜讲授整数和分数的区别。等到以后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了,见的题目,知识多了后自然就清楚了,现在想着把知识清楚地讲解出来反而影响学生理解。而对于小数和分数的关系,我试着给学生讲解清楚,可是我发现收效甚微,因为讲课之前我看了练习册发现有些题目有出现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所以就忍不住把小数和分数的关系讲了,结果学生又是一团雾水。 当天晚上的数学辅导,我就把有理数的概念这一课时的内容重新给学生梳理了一下,跟学生说虽然整数可以化成分数,但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最好把分数和整数分开来记忆,这样,整数是整数,分数是分数,不容易混淆了。而对于分数和小数的区分,现在对同学们的要求是知道一般的小数可以化成分数,我们现在碰到的比较常见的不能化成分数的小数是圆周率π,当遇到要找分数的题目时,不要漏选一般的小数。而对于不常见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学生较难理解,暂时不予理会。有些学生总是分不清0的地位,对于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这一点,必须强制记忆。0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 / 七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法则,会将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揭示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建议 (一)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重点是运用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解有理数减法的计算题需严格掌握两个步骤:首先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然后依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确定所求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理解法则是难点,突破的关键是转化,变减为加.学习中要注意体会:小学遇到的小数减大数不会减的问题解决了,小数减大数的差是负数,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总可以实施.(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强调指出: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 3. 因为任何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再规定几个带有减法的运算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4.注意引入负数后,小的数减去大的数就可以进行了,其差可用负数表示。 第 1 2 页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1.3.1 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设计

1.3.1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技能 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能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教学目标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用过程,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推理训练. 渗透数形结合地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地方法解决问题能力; 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逐 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加法法则,灵活运用运算率.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问题1走路问题 问题2分析两个有理数相加的情况 问题3分别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 活动内容和目的创设情景,引入本节要研究的问题. 探索新知,主体探究,导出法则.培养学生分类的思想以及探索精神. 问题4计算 巩固法则. 问题5解决下列问题 探索运算律. 问题6计算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小结作业 巩固新知.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本节要研究的问题

问题1:“我从学校出发沿某条路向东走米,再继续向东走米,那么两次我一共向东走了多 少米?” 学生活动设计:这里都表示有理数,这显然是求两数之和的问题,于是引出要研究的 有理数的加法问题. 二、探索新知,主体探究,导出法则 问题2:既然均是有理数,它们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或者零.同学思考一下:的 符号可能有几种情况?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根据所学过的数的情况,容易想到有以下几种情况:同为正数、同为负数、一个正数一个负数、加数中有一个是0; 教师活动设计: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几种情况下有理数的加法问题.在研究之前,首先提醒同学注意正确理解“向东走米”的含义.(用课件演示)为了研究的方便起见,用数轴来帮助我们,并设向东为正. 问题3:请你分别把a、b赋予不同情况的有理数,然后进行加法运算,你会有什么样的结论?你能发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吗? 学生活动设计: 同桌小组合作,主体探究,自主归纳;学生经过思考,可能会有以下结果(若没有讨论完整教师作适当提示). 情况1.若同为正数:不妨设,用数轴表示如图:(有同学可能会说,这么 简单不用数轴也能算出来.这时要告诉它,这里用数轴的目的并不是要结果,而是要体会过程,以便在其他的情况下为用数轴解决问题)显然一共走了35米,写出算式就是: (+20)+(+15)=+35 情况2.若同为负数:不妨设,这时应怎样用数轴表示?(学生画数轴)这时问题的实际意义是:我向西走了20米后,再向西走了15米,我实际向东走了-35米.即: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3)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准确运算; 2.数学思考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3.解决问题 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 认识到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叁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5.重点 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6.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二.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四个课时,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球赛中净胜球数的实例来明确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为今后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做铺垫。 三.学校与学生情况分析 双溪中学是靖安县的一所完全中学,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旧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步淡化,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现在,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和勇于探究的良好学风,学生间互相评价和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已逐步形成。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较快地由教师给出法则,用较多的时间(30分钟以上)组织学生练习,以求熟练地掌握法则;另一类是适当加强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相应地适当压缩应用法则的练习,如本教学设计. 现在,试比较这两类教学设计的得失利弊. 第一种方案,教学的重点偏重于让学生通过练习,熟悉法则的应用,这种教法近期效果较好. 第二种方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学懂了法则,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这种方案减少了应用法则进行计算的练习,所以学生掌握法则的熟练程度可能稍差,这是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但是,在后续的教学中学生将千万次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故这种缺陷是可以得到弥补的.第一种方案削弱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失去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的一次机会.权衡利弊,我们主张采用第二种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有理数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有理数教学反思 有理数教学反思范文一 在《有理数加法》一节的教学中,感到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的,主要对符号处理能力不够强,计算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符号弄错的话,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的。反思我的整节课,我觉得我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的,如,时间不够用,我想可能是我的语言不够精炼,重复的地方太多了,课前我还有检查作业的习惯,浪费了不少时间,还有板书时,画数轴和一些表格等,浪费了一些时间,时间紧的话,板书应该尽量简约。我觉得我一节课下来,我讲的太多了,结果就给学生练的内容偏少了。我这节课我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有,我及时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表扬,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到自己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也让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经过这节课,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不见得简单的,所以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以下这些方面去加强教学。 (1)注意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并设计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合作交流,从而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 (2)对有理数加法的教学。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循以下步骤:、先确定和的符号;第二、再求加数的绝对值;第三、分析确定有理数绝对值是相加还是相减。 (3)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并减小运算难度,常采取

以下简便方法: ①互为相反数结合法,②同号结合法,③同形结合法(整数与整数结合,分数与分数,小数与小数结合)以凑整法。 (4)多让学生搬演,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加以强化。 (5)对于学困生要多鼓励,并利用学习小组的优势,“以优补劣”。 (6)由于学生年龄特点,易于遗忘,教师可以采取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强化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熟练程度。 (7)不管学习如何紧张都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坚持以学习小组为主的教学模式。有理数教学反思范文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是建立在小学算术运算的基础上。有关有理数运算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定义教学,历来是一个难点课题,教师难教,学生难理解。有一个比较省事的做法是,略举简单的事例,尽早出现法则,然后用较多的时间去练法则,背法则。但新课程提倡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本单元教学设计上尽量考虑有利于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能最大限度地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设计的思路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理念。 反思本单元课,成功之处在于: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体现了数学于生活又服务于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师:在小学里,同学们已经学过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这些数是正整数、正分数、和零,也就是说,这些运算是在非负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自从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就扩大到整个有理数。那么,在有理数范围内,怎样进行四则运算呢?今天,我们来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教师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加法)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两个有理数进行加法运算时,这两个加数的符号可能有哪些情况。 生1:加数都是正数或都是负数。(教师板书:同号两数相加) 加数一正一负(教师板书:异号两数相加) 师:还有其他情况吗? 生2:正数与零,负数与零,或者两个都是零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具体问题:某人从一点出发,经过下面两次运动,结果的方向怎样?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 ①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东走3米,结果怎样? 生3:向东走了8米 师: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生4:表示为(+5)+(+3)=+8(教师板书) 师:我们可以画出示意图。(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图1) ②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结果如何? 生5:向西走了8米。可以表示为:(-5)+(-3)=-8 [教师板书] (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图2) ③向东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结果呢? 生6:向东走了2米。可以表示为:(+5)+(-3)=+2 [教师板

(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图3) ④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东走了3米,结果呢? 生7:向西走了2米。可以表示为:(-5)+(+3)=-2(教师板)(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图4) ⑤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结果呢? 生8:回到原地位置。可以表示为:(+5)+(-5)=0(教师板书)(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图5) ⑥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结果呢? 生9:仍回到原地位置。可以表示为:(-5)+(+5)=0 [教师板书] (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图6)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完成上面这组问题完成得非常好,我非常高兴,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一组有理数加法的具体问题,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教师用投影仪显示下面内容): 从河岸现在水位线开始,规定上升为正,下降为负: ①上升8cm,再上升6cm,结果怎样?②下降8cm,再下降6cm,结果怎样? ③上升6cm,再下降8cm,结果怎样?④下降6cm,再上升8cm,结果怎

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

完成本节课《有理数加法》的课堂教学后,回首反思,金沙并存,现将我对本节课的反思情况概述如下:亮点有四: 1、课题的引入。这一环节,我采取提问的方式,由学生小学阶段所学过的自然数的加法开始,提问学生:当初中阶段引入负数以后,如果你是教材的编写者,你会安排哪几种形式的加法?这样学生很快会想到“正+正、正+负、负+正、负+负、0+正、0+负”几种形式,而后自然地提出:“同号相加、异号相加、0加任何数”这三种类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分类思想; 2、尝试探究的设置。这一环节,我才用借助数轴导学案自主尝试的形式,点在数轴上的移动学生已经学过,设计问题时涉及到向左、向右移动问题学生自然会联系到数轴,这样根据题意列出式子,借助数轴很快的就能得出运算结果。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知识迁移和划归借鉴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3、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得出。这一环节,我先将学生尝试探究中的几个式子以及结果全部罗列出来,让学生观察形式特征,猜想结果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大胆提出想法,然后举例用数轴加以验证,整个环节中,我只负责帮学生把想说的话板书出来,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当中好多法则规律,都是经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而得出的,同时又提升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学习数学的一个一般方法。 4、在对本节课的小结处理,小结由学生自己总结,在学生总结

后加以强调,为确保运算结果的正确性,运算中应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结果。这样就把围绕初中学生的一个大难题“符号问题”加以弱化,已给学生指出了一个简单检验的方法。 金无足赤,课亦不可能绝对完美,换句话说根本就没有完美的课。闪过亮点之后,需要改进的有四, 1、考虑上课时限问题,没有深入展开,致使有部分学生思维以及理解没有跟上,从课后的练习反映出有几个学生运算中还是存在问题。 2、口算展示的时候,没有进行象开火车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都出来展示,而是让几个人代劳了。 3、个人上课有些仪态上有些随性,这样会让学生觉得不严谨,可能会滋生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 4、板书上有些,缺乏合理规划。 记得有位导演在问到哪部作品拍得最好时,他说道:“下一部”。任何事物都是“玉”与“瑕”共存的,只有经过了,再回首,才会发现“瑕“于何处,我们要做的不是掩“瑕”,而是要借“瑕”去“瑕”,避免同样的“瑕”再次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进步和提升。“艺海无涯,术无止境”只有不断的总结反思才能有更大的提升!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教案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他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3.关键: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样定义的?如何计算一个数的绝对值? 2.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 (1)-3和-2;(2)│-5│和│5│;(3)-2与│-1│;(4)-(-7)和-│-7│. 五、新授 在小学里,我们已学习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当时学习的运算是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本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那么哪个队的净胜球多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分别求出它们的净胜球数. 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

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 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怎样计算4+(-2)呢? 下面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看下面的问题: 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我们知道,求两次运动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 这里两次都是向右运动,显然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 5+3=8 ① 这一运算在数轴上可表示,其中假设原点为运动的起点.(如下图) (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显然,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 (-5)+(-3)=-8 ② 这个运算在数轴上可表示为(如下图): (3)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与起点的位置关系如何? 在数轴上我们可知物体两次运动后位于原点的右边,即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如下图) 写成算式就是:5+(-3)=2 ③ 探究: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究过程,深刻感受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动手、发现、分类、比较等方法的学习,培养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 培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树立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提高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及运用 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法则 教具准备 powerpoin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010年6月11日至7月11日,第19届世 界杯足球赛在南非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32 支球队为全世界的球迷送上了一场完美的足 球盛宴。(出示PPT2) (出示PPT3)小组循环赛中,胜一场得3分, 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积分最多的 两支队伍进入十六强。积分相同时,净胜球 多者为胜(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 负数,进球数与失球数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以B组为例,进入十六强的是阿根廷和韩国。 国家赛胜平负得分 阿根廷33009 韩国31114 希腊31023 尼日利 亚30121 (出示PPT4)再以A组为例,A组积分榜 国 家 赛胜平负 得 分 进 球 失 球 净 胜 球 乌 拉 圭32107+40 墨 西 哥31114+3-2 南 非31114+3-5 法 国30121+1-4 师:从A组积分榜可以看出墨西哥和南非的 积分相同,那么究竟应该确定哪个队进入十 六强呢?此时则需要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 你能列出计算各队净胜球数的算式吗? 学生看图表, 思考问题。 学生列出计 算净胜球数 的算式。 利用世界杯 的例子,体现 数学来源于 生活,让学生 体会学习有 理数加法的 必要性,更能 激发学生的 兴趣 体会学习有 理数运算的 必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