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尚书》之古今文分歧

浅谈《尚书》之古今文分歧
浅谈《尚书》之古今文分歧

浅谈《尚书》之古今文分歧

中国学术界史上影响最大、历时最长的一场争论无疑是今文经学派与古文经学派那场纵贯千余年的今古文之争。而在这场空前的学术争论中,当属《尚书》之争论最为激烈……

今古文经学派之争始兴于西汉而鼎盛于东汉。西汉初期为适应大一统的政治要求,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列《公羊春秋》等今文经书为官学,由是由董仲舒开创的今文经成为当时显学,开始了独霸时期。古文经传虽经秦时焚毁和秦汉战乱,仍有很多留存于世。至汉武帝时,朝廷已收集了大量先秦时代的经传古文本,《汉书·艺文志》说:“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故在西汉成帝年间,随父奉诏校秘书图书的刘歆就发现了用春秋战国时期古文字写成的《春秋左氏传》,经过精心研究,他认为这部《左氏春秋》传比当时已被立于学官的《公羊传》和《谷梁传》更好,因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刘歆又引“左氏”传文释经,“转相发明”,在《春秋》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与此同时,发现于孔壁的《古文尚书》,《逸礼》,还有毛公的《毛诗》在社会上流传日广,并有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因此,刘歆提出了立此四经博士的建议,然而那些抱有政治私心,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的五经博士“或以《尚书》为备,或不肯置对”。于是,刘歆作了篇《移让太常博士书》,借此谴责五经博士的“深闭自固”,冥顽不灵。但因触动了当时政治

利益集团,刘歆被迫外迁为官,“求出补吏”。在这场今古文之争中,古文经派没有成功,但刘歆等人借此扩大了古文经的影响,促进了古文经在西汉时的传播,为之后的发展繁盛做了铺垫,刘歆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古文经学派的宗师。自此,古文经学派日益壮大,与今文经学派产生了巨大分歧,大致而言,今文经学家认为六经都是孔子所作,他们把孔子视为政治家、哲学家,是“受命”的“素王”。今文经学家重视经籍中的所谓“微言大义”,主张“通世致用”,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如汉代今文经学家的研究往往就是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法律等作论证,而近代的今文经学家则更明显地利用今文经学来议论时政,“托古改制”。古文经学家多认为六经是古代史籍,周公是“先圣”,而孔子是“述而不作”的“先师”、历史学家,是古代文化的保存者。古文经学家注重经籍的整理、考订、训释,与现实政治关系相对要疏远一点。此后千余年,古今文之争经历了东汉郑玄兼容古、今经学之长,两派界限归于泯灭。时至宋朝又掀起了一场疑古思潮,直至清末,以皮锡瑞、康有为为代表的今文经学与以章太炎、刘师培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又形成了近代的今古文经学之争,时起时伏的今文古文经学之争,影响到了二千年左右的不少学术领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波澜壮阔的今古文之争中,最为激烈,也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尚书》之争……

《尚书》,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儒家五经之一,是中国最早的文献资料的汇编,其时代从尧、舜、禹经夏、商、西周到春秋中期。作为上古文献,它成为其后两千多年时间里儒家学派政治

学说的基本经典;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谈到《尚书》的今古文之争,不可不提的便是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秦人焚书,禁止《诗》、《书》和“百家语”,由此《尚书》大多佚失。济南伏生藏《书》于壁中,秦亡之后教授《尚书》于齐鲁间,文帝召其入宫,因其年近九十,老不能行,于是命“掌故”晁错前往受书,得其二十九篇,以当时隶书写成,故曰今文《尚书》。《汉书·艺文志》云:“武帝未,鲁共(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文也。共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碧之音,于是惧,乃止不坏。”于孔壁之中发现的这本《尚书》,因其是以战国古文字书写的,故称其曰古文《尚书》。孔子后人孔安国悉得古文《尚书》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孔安国献书于上,后因巫蛊之事,终未能立于学官。不久安国卒,古文《尚书》遂藏于中秘,外人不复得见。后刘歆欲立其为官学,关于《尚书》的今古文之辩由是展开……

《尚书》今文经共三家:伏生、大夏侯、小夏侯;古文经共一种:古文《尚书》。今古文学派关于《尚书》的分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尚书》真伪问题。今文经学家认为由伏生所传之书为真《尚书》,认为古文《尚书》系刘歆伪造;而古文经学家认为古文《尚书》为孔子所作,斥今文经为赢秦火焚之余,认为汉代距孔子之时已远,口耳相传难免出现讹误,而今文经学者“不思废绝之阙,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繁言琐辞”,终未能彰显儒家道义。如今,由于

清华简的出现,《尚书》之真伪业已昭然,但学术界纵贯千余载的争论并不是毫无意义,正是因为真伪之谜的困扰,才激发了中国学术界对《尚书》研究的无限热忱,才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史料遗产。再者,我们不必太过纠结于《尚书》真伪的迷雾里,伪《尚书》也记载了上古历史,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充分认识和利用它的价值,充分发掘其中真实的、接近历史的部分。

二、对《尚书》的理解和应用不同。今文经学者观《尚书》,以阐释微言大义为要,以求经世致用;而古文经学者观《尚书》,以训诂名物为主,注重发掘其中的史料价值,主张为治学而治学。我认为《尚书》作为古籍,其所蕴含的道、理自是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充分发掘其中的道、理,为经世致用也好,为训诂探史也罢,只要是有益与人,有所启发,那我们就应该充分汲取古人知识的精华。也就是说对古籍我们要全面吸收。

三、今文经学家主张阐释《尚书》的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家主张通训诂、通大义。因讲求微言大义,今文很繁琐,秦延君说《尚书》“尧典”二字,竞达十多万字。说“曰若稽古”四字,多至三万字。一部经书的章句,多至一百万字,少的也有几十万字。苦学习《尚书》的人深受其苦。光武帝自己在学今文时,也吃过这个苦头。他当皇帝后,便令儒臣删五经章句作为太子的课本。桓荣删欧阳氏《书经》,从四十万字删为二十三万字,桓郁又删为十二万字。又,张奂删牟氏《尚书章句》四十五万字为九万字。可见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废话。《汉

书·艺文志》说:“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这确是打中了今文的弊病。古文家主张通训诂,通大义,所以没有繁琐的弊病。东汉时,“通人恶烦,羞学章句。”由于今文的繁琐。人们都不愿意学了。对此,我认为古文经学家的通大义比较适用,微言大义不是全无益处,只是通大义的做法更有利于人们理解和接受知识。

四、是否立古文《尚书》为官学,并设立博士官职。刘歆当时欲立《古文尚书》、《毛诗》、《逸礼》、《左传》这四经博士,遭到了今文经学派的强烈反对。我认为这是引发两汉时期古今文之争的重要原因,同时,这也反映了当学术依附于政治时所产生的恶果。两汉时期,博士职位一直为今文经学所垄断,立古文经学便意味着今文经学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今文经博士的优势会受到挑战,这是他们所不愿看到的,因此他们激烈反对。所以才出现了刘歆作《移让太常博士书》的事件。

透过古今文经之争看中国学术界的历史,发人深省。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心得……

学术界的百花园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术界的勃勃生机。像两汉时期今古文学派的交互独霸,一来压制了另一方的发展,一来也使自身失去了发展的动力。这种权威式的学术风气无疑是学术界的毒虫,对于科学来说,是不应该人为的立“权威”的,那只会束缚人们的思想及学术自由。当然,即使不立权威,“绝学”、“微学”的成长也不会是一帆风顺。这样就要求有良知的学者能够发扬刘歆那种为“道”而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人人都有“移让太常博士”的精神,这样才容易作出通天的“文章” !

学术始终要保留自己的那片净土,一旦出界,必受玷染。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以学术作为盾牌维护自己的统治,两汉时立五经博士,博士职位一直为今文经学所垄断,长期的优势地位使他们孤陋寡闻,怀私意、“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不考实情,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这样的恶果正是由于学术依附于政治所引起的。当然问题的关键可能还在于那种体制,正因为有了官学,有了博士制度,才有了既得利益,才有了被压抑的“野学”,才有了专横跋扈的“官学”。缘此,我们一定要共同开垦出这块学术沃土,无需金风玉露,但求幽静清凉。

千百年的《尚书》之争还让我明白了,学术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不只可否理解为“学无止境”),我们要以开放的、创新的、辩证的心态去发掘我们的经典。

英文作文——高中和大学生活的异同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y High School Life and My College Life 对外汉语4班 张斯妍 11065079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y High School Life and My College Life I have been a college student for three months. It’s hard to express my feelings about my collegial life. All I want to say are some words like wonderful colorful and comfortable. Before I came to my college I often dreamed about the life in there. First I hope I will have some lovely roommates so that I can have a peaceful life in my dorm. Then I hope my school will be as beautiful as what I expected. Last I hope I will have a good environment to study. On the day term begins, all these have come true. ●School My school is beautiful and huge. It takes more than an hour to visit the whole school. I t’s almo st ten times as big as my high school. There are many rivers, small forests, two playgrounds and a mini zoo in my school and you can see trees and flowers everywhere. How beautiful it is! ●Life Before I came to my college, I have never lived without my family. So they were very worried about whether I could live myself. But the truth was that I have done a good job. I can live myself very well. What’s more, I could manage my money very well, too. When I was a high school student, I always thought I was a child and I

《尚书》原文、注释与译文

《尚书》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但这散文之中,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见《应用写作》杂志1991年第3期,《我国最早的公文总集——<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和编本。(来源:百度百科)

虞书·尧典 【原文】 曰若稽古1。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2。允恭克让3,光被四表,格于上下4。克明俊德,以亲九族5。九族既睦,平章百姓6。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7。 【注释】 《尧典》:尧和舜,相传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著名领袖。尧名放勋,属陶唐氏,又称唐尧。舜名重华,属有虞氏,又名虞舜。典是书名。本篇是史官记叙尧的事迹的书,所以叫《尧典》。 1、日若:用作追述往事开头德发语词,也写作越若、粤若。稽:考察。曰若稽古:这里指稽考古事,是自今述古之称。 2、钦:恭谨严肃。安安,一作晏晏。

3、允:诚信。恭:恭谨。克:能够。让:让贤。 4、被:及。四表:四方极远的地方。格:至。 5、俊德:指德才兼备德人。九族:指君主的亲族。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6、平:通辨,分别。章:使明显。百姓:百官族姓。 7、黎民:民众。于:随着。使:友善。雍:和睦。 以上第一段,颂扬尧的大德和功绩。 【译文】 考查古代往事,帝尧的名字叫放勋。他敬事节俭,明照四方,善治天地,道德纯备,温和宽容。他诚实尽职,又能让贤,光辉普照四方,以至于天上地下。他能发扬大德,使家族亲密团结。家族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其它各族的政事。众族的

英汉写作中人称代词的差异比较

英汉人称比较 1人称简介 (1)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动作是属于谁的。第一人称(我)属于说话人,第二人称(你)属于听话人,第三人称(他)属于说话人、听话以外的人. 人称代词所指的是说话的人叫第一人称,如“我、我们”;所指的听话的人叫做第二人称,例如“你、你们”;所指的是其他的人或事物叫第三人称,如“他、她、它、它们”。名词一般是第三人称。 (2)这三种人称各有其表达效果与优点。 第一人称的优点是,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读者认为这所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2英汉人称比较 英语中的人称 第一人称:I me we us 第二人称:you 第三人称:he him she her it they them 等 汉语中的人称 第一人称:我我们“咱们 第二人称:“你”(“您”)、“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她们”及“它们等 1. 汉语没有格的区分,但是汉语的第三人称复数形式比英语的第三人称复数更具体。汉语第三人称有性的区别,如“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这些都是文字上的区分,语音里是没有性的差别的。汉语里的“他”、“她”、“它”都发成[ta:]。 “他们”和“她们”在性上有很大区别。 2. 还存在两种不同的代词“咱们”和“我们”都指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您”是“你”的尊称形式,用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至于其他人称形式,英汉都能相互对等。 3.总体来看,就叙事体小说这种文体来看,英语的代词使用频率比汉语代词使用频率高;(1)第三人称代词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比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要高; (2)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在两种语言中的使用频率均最高,而第三人称复数代词和第一人称复数代词在两种语言中使用频率均较低。 4.大小写之别。 在英语中,一般只是每个句子的第一个字母以及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要大写,但“I”不论在句子中处于何处均一概大写,在两边各矮一截的小写字母中显得鹤立鸡群,顶天立地。至于you、they、he、she,则无缘享受此殊荣。 而汉语则无大小写之分,不论是我、你、他或她还是我们、你们、他们或她们均一视同仁,淹没在大小相等的文字当中,谁也不起眼。 第一人称比较: 1.称用单数代词I 与“我”表示时的社交功能和普通语言的人称指示语一样,I和“我”的基本含义就指代说话者本人。英语的第一人称指示语I指说话者本人,没有其他相应的表达方式;汉语的“我”指说话者本人,“但它也有一些非指示用法,如虚指和泛指等”。汉语中有时用“本人指说话者自己,不过用得相对较少。现代汉语用“本人”除了表示客观冷静陈述以外。似乎还给人一种自大、高傲的感觉。所以,大多数语境下用“我”,较少用“本人”。

论孟子的德治思想及现代价值

论孟子的德治思想及现代价值 摘要: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影响的德治思想家。他以人性善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他的一整套德治思想学说,他认为“以德治国”的关键在于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核心是获得民心,争得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孟子的德治思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德治人性善仁政民本 孟子的德治思想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我国德治思想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他以人性善为理论基础,以统治者树德为关键,以得民心为根本,以施仁政为途径,以王天下为目的,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德治治国思想学说。尽管这套学说从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服务的,但其中不乏合理的成分,仍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并可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以德治国”提供有益借鉴。 一、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性善论 战国时期,人性问题是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孟子对性有善有恶、无善无恶、可善可恶等各种观点予以批判,建立了系统全面的性善论。“德”是“德治”之内核,而“德”是人性的内在本质。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人性问题是道德哲学及与此紧密相关的“德治”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孟子的性善论主要表现为“四端说”。孟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唯一区别是体现人本性的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善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四心”是人所特有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离开了这“四心”则人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而变成了禽兽之类的动物了。“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善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认为体现人性的“四心”既是道德的起点,道德的根源,又是人生而有之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善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这“四心”分别为“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智之端”。还说“仁义礼智,非我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在孟子看来,既然人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这就足以说明人的本性是善的。 孟子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又顺理成章地推出了德治的逻辑结论,把以性善论为基础的伦理道德与政治紧密的结合了起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所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意即人人都有仁慈之心,而这种仁慈之心实源于人性本善。在孟子看来,人都有不忍人之心,不忍见他人之困苦,这便是“仁政王道”之所以必须行的原因所在。所谓“不忍人之政”,即与严刑峻法相对立的德政,这就把德治建立在人性善的心理基础上,赋予了德治以合理性。孟子进一步提出,德治就是要行仁政,应该把“恻隐之心”这种“仁之端”推而广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把这种“不忍人之心”扩展到政治上,就是行“仁政”,而“仁政王道”之所以可能,乃在于统治者能“举斯心加诸彼”,以不忍人之心,行“推恩”之政,即所谓“推恩足以保四海”。

从中英文差异对比中浅析英汉翻译技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813802862.html, 从中英文差异对比中浅析英汉翻译技巧 作者:刘笑彬 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10期 摘要: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传递交流与相互影响越来越多,英语为更多的人群所运用。本文从中英文差异对比中浅析几点英汉翻译技巧。 关键词:中英文差异对比英译汉技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0-0080-02 作为联合国承认的官方六大工作语言之一的中文,也可以称作汉语。和印欧语言相比,汉语有它独有的特点。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汉语中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方式基本一致,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 而英语句子中主谓机制突出,主谓语是句子的主干,在主干上可通过连接词和语法标记进行空间构造,附加各种短语结构和从句结构,形成各种层次结构和逻辑关系复杂的长句。翻译作为“中介”,起到的作用是准确全面地再现原文传达的信息,尽量再现原文的风格。在当今时代,翻译理论与技巧研究可谓百花齐放。 一、归化和异化 归化是指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本族语表达方式。异化则是指在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特点,吸纳外语的表达方式,简言之就是保存原文的原汁原味。归化和异化是直译与意译的延伸,却不等同于直译与意译。接下来请看两组例子。 (1)The drive back to my home in Edmoonton was an endless journey of destructive emotions and thoughts.In a truck-stop restaurant,I sat staring at a glass of cheap red wine.Of all the gin Joints in all the towns in all the world,she walks out of mine. 我们可以在翻译中分别体会一下二者的区别。 异化译文:在我开车回到埃德蒙顿的路上,我陷入了无尽的悲伤之中。随后,我来到一家汽车旅馆,端着一杯廉价红酒出神,觉着这世上有那么多家旅馆,她终究还是走出了我的那一家。 归化译文:弱水三千,终究我已不是她那瓢中的一壶水了。 (2)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基础英文作文(中英饮食差异)

The Diet and Eating Habits of UK and China In those two old countries UK and China, the diet and eating habits have som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Eating habit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a country’s culture. So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K and China’s eating habits will help us forward to learn about the culture of two countries. Although the two countries are far a port, both of UK and China also have a number of similarities. Traditionally, both countries have three meals in one day. It is a large coincidence that the two countries make the lunch become the most simply meal in modern society. The dinner very lucky has set the seat of biggest meal because it has long free times. Fast food is very popular in both countries. If you ask the two countries’children that this discourse will be proved. This fact is also a problem in those two different countries. For example, if you only have a little time to enjoy your lunch, may be you have to select fast food. The facts explained that no matter tradition or modern, countries’ eating habits always have several similarities. Because of different location, climate, history and custom, eating habits are decided have a big different between those two countries. Firstly, the UK belongs to west Europe in the Atlantic Ocean. It has made British people eat

论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下)

四、守“等级” 董仲舒认为,在治国安邦的管理活动中,只有“以义正我”、“以仁安人”并教化百姓,仍不足以完整全面地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和谐安定社会,还必须要有“硬性”的管理规范。而发展到他那时的历史的经验和理论传统使他认识到-一个和谐安定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个严格的等级制社会。遵守等级制度本身也是董仲舒所讲“义”的要求之一,但它作为一项伦理制度规范,又与单纯作为思想教化的道德之“义”有所不同。相比完全出于自觉性、诱导性的道德和教化之“义”,遵守等级制度之“义”带有更多的强制性,至少是一种规范和礼的制度。董仲舒所讲的等级规范有两种。 (一)社会人伦关系中的等级规范 董仲舒所讲的等级,开始是作为一种纯粹人伦关系上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三纲”。他明确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并附会上阴阳之意和天意来进一步论述其尊卑关系。他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基义》)其间的关系是“阳尊阴卑”(《阳尊阴卑》),即臣民必须服从君主的统治,儿子必须服从父权的统治,妻子必须服从夫权的统治,这样才有“国”和“家”的和谐与秩序可言。他还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基义》),“《春秋》明得失,差贵贱,本之天”(《重政》),“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传》,因此“三纲”是不能随意改变的。 三纲是实现董仲舒理想社会等级秩序的总纲,是他最为欣赏的人伦等级基本公式。三纲概括了人们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中,父子、夫妇关系是基础,这种对家族宗法伦常关系的强化,是与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经济相适应的。董仲舒认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君臣关系就是家庭伦常关系的扩大,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其中的上下尊卑关系是相同的。倡扬维护尊卑贵贱等级秩序的礼,是儒家的一贯传统,“礼治”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维护等级制。 (二)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等级伦理规范 董仲舒主张用等级秩序来制约和规范人的求利活动,这样的等级规范就不是上述那种纯粹的道德准则了,而已变成一种经济伦理规范,虽然它的调节对象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重点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和人的经济行为。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等级伦理,并不完全等同于三纲的内容,它反映的是不同阶层(集团)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但它以“三纲”为基础,明确上下、尊卑、贵贱的利益等差秩序,因此与“三纲”中的三种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前文已分析过,董仲舒是根据人性求利这一客观情况而提出教化主张的;同样,他的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等级伦理思想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等级规范与教化在功能作用、目标上有异曲同工之处。 重视等级伦理规范是先秦儒家的一个传统。荀子曾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荀子认识到若在芸芸众生的求利活动中有一个“度量分界”,就能抑制争夺。而他认为“礼”就是调节物欲的“度量分界”,所以要“制礼义以

中庸(四书五经全文翻译)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偶然的。 ------------------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 天命之谓性

中英文写作差异浅谈

达介质——语言,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汉语是象形文字,是意合语言,句子之间常靠内部的逻辑关系联系在一起,所谓“形散而神聚”;而英语是拼音文字,是形合语言,句与句之间往往靠各种语言形式紧密结合。 “形合”和“意合”是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译。形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或词汇手段。意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 英语注重形合,因为英语具有丰富的形式组合手段。词缀法、合词法、转类法的使用可以使英语词汇在词形、词义和词类上展示丰富多彩的变化,加前缀可以改变词的意思,例如:like——dislike;而加后缀则可以改变词的类别,例如:consequent——consequence;前缀也可以改变某些词的类别,例如:force——enforce,等等。 英语会用不同的时态表达不同时间发生的动作状态,例如:Figures and numerous facts prove that there are already and certainly that there will be too many people. 会用主动语态、被动语态表示主语与谓语之间的不同关系,用各种连接词表达主句与从句之间不同的关系。例如:Manhattan has been compelled to expand skyward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any other direction in which to grow. 汉语主要依赖意义的内在衔接,形成一种隐约的意义脉络。汉语的意合结构主要体现在词序、主动语态上,以及紧缩句、四字格中。例如这些句子:(1)她不老实,我不信任她。(2)昨晚我盖了两床被子。(3)浑水摸鱼。(4)玩火自焚。这些句子隐含了内在的逻辑结构,懂汉语的人不用费劲便能理解其意义,但是在译成英语时则需将隐含信息翻译出来,以使译出的句子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译为:(1)I do not believe in her because she is not honesty. (2)Last night I slept on bed with two quilts covering on me. (3)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4)Those who play with fire will burn themselves. 写作表达介质的不同,其实也会直接影响到写作器物层面的其他要素,象形为主的汉语产生了软笔书法,甚至创造了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而以拼音文字为特征的英语,却长期都是用硬笔书写。打字机似乎是天生为拼音文字为特征的英语写作准备的;而电脑时代,汉语的构成方式又具有了英语所没有的优势。有研究表明,对于运用汉语这种象形文字进行写作的中国写作人而言,更容易在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这样一些与写作密切相关的创造性活动中获得快感。 2.中英文写作差异之干:现象比较 上文通过文学的高度分析了中英文写作的差异,下面将从技术角度具体分析中英文写作的差异。 2.1.语篇结构 正如上文中所说那样,语言和写作是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修辞

论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上)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西汉时期最大的儒学大师,是继孔子、孟子、荀子之后和宋代朱熹之前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以治《春秋》为主业,认为“有国家者不可不学《春秋》,不学《春秋》则无以见前后旁侧之微,则不知国之大柄”(《春秋繁露。俞序》,下引此书,只注篇名)。他研读《春秋》十分用功勤奋,曾三年不入园圃,设席讲学,当时“学士皆师尊之”(《汉书。董仲舒传》,以下引此书,只注篇名《董仲舒传》),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也曾经跟他学习过。他不仅精研学理,而且经世致用,提出的不少建议,都为汉代统治者所采纳。“董仲舒的思想标志着儒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儒学作为维护一统封建帝国统治的主要意识形态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1] 在治国方略上,董仲舒力主“德治”。“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在国家治理方法上的重要主张,但在董仲舒以前,它基本上只是一种“思想”,是董仲舒将其全面完善并使之成为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综观董仲舒的著述,他所竭力主张的“德治”主要有“以义正我”、“以仁安人”、施“教化”、守“等级”、行“仁政”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以义正我” 儒家从孔子开始就提倡“为政以德”的“德治”,重视道德教化和统治者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相对地比较轻视法律及其强制规范的作用[2]。 在国家治理活动中,董仲舒与先秦儒家一样最为提倡教化,但他同时认为,统治者不能只是用仁义道德去教育别人,起一个传道即言教的作用。他认为德治的首要内容,是统治者首先要进行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去进行身教。他认为有利于国家安定的良好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必须要统治者带头起表率作用才能够完整有效地形成。他引用孔子的话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董仲舒传》,孔子语见《论语。颜渊》)民众之德如“草”,君子之德如“风”,广大民众在德行上受君子的影响,就象小草一样随风俯仰,“夫上下之化,下之从上”(《董仲舒传》)。他告诫统治者说:“尔好谊(义),则民向仁而俗善;尔好利,则民好邪而俗败。由是观之,天子大夫者,下民之所视效,远方之所四面而内望也。”(《董仲舒传》)“故君民者,贵孝弟而好仁义,重仁廉而轻财利,躬亲职此于上,而万民听生善于下矣。”(《为人者天》)他甚至认为君臣、父子之间的榜样和感化关系也是一样的,其间君和父起着主要的作用,“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玉杯》)。他还比喻如同泥在制陶器的模子中和金属在熔炉里,全靠制作冶炼者的铸造而成器,这意思一如儒家先师孔子所说“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颜渊》)。 在这方面可以说董仲舒忠诚地继承了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孟的思想。孔子曾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孟子也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上》)可见儒家一直是把统治者的自身修养当作教化人民百姓的先决条件的。 那么统治者用什么来修养自身呢?董仲舒明确指出要用“义”,“义”是用来修养心性、培养品德、陶冶情操的。他说:“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身之养重于义》)董仲舒深入、完整地剖析了心、体、义、利

中英文论文写作的区别

我写(为了说明简单,这样都翻译成中文): A是由于B的存在造成的, 而C会产生B, 为了减少A,我们必须减少C。 老板说:你这样写,我不知道第二句为什么要提C呢? 我一愣,很奇怪:因为C会产生B啊?(心想这不是很明显吗?) 老板改成了: A是由于B的存在造成的, B会被C所诱发, 所以减少C,就会减少A。 我一看,换了个表述而已,有什么不同吗?百思不得其解。问老板为什么要这么改,老板还是那句话,按原先的写法,她不知道为什么要提C。我最后还是不明白。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这篇文章《The Science of Scientific Writing》by George D. Gopen and Judith A. Swan。 原来,句子有所谓的the stress position,就是读者期望看到重要的信息和新信息的位置,所以写作的时候要把你重要的东西放在这个位置。句子还有所谓的the topic position,它建立了读者对这个句子的期望。更奇妙的是,不同的语言,由于阅读习惯的不同,它的the stress position是不太的:中文的the stress position 是在句子的前面,英文是在句子的后面,这叫save the best for the last。对英文来说,它的the topic position是在句子的前面,而中文没有the topic position。最理想的英文句子的组织方式是用前面的the topic position来提到前面的旧信息,这样读者就知道这个句子是要跟旧信息相关的,而用后面的the stress position来提到新信息,这样一个句子实现了一个建立旧信息和新信息联系的过程。这样一句接一句形成了信息的流动和逻辑的建立或转换。 反过来看我的表述,我还是用中文的表达习惯,在第二句中把新信息放在了前面。对我来说这个逻辑没有问题。可是对于英文国家的人来说会很别扭,因为在他们期望看到旧信息的地方看到了新的信息,他们就会迷失。而在应该有新信息的地方看到旧信息,他们又会失去兴趣。虽然最终他们也能懂,但是对他们来说,读起来就很费劲。我老板改的,就完全符合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所以有人说,你看一篇英文文章,如果读起来特别顺口的话,往往它是中国人写的,因为我们对the stress position有相同的习惯。知道了上面组织英文句子的原则,写起来就可以把句子搞的紧凑一点。 还有一个问题是,有时候我们不能完全做到每次都用旧信息带入新信息,那怎么办呢?那就要借助连词的作用了。这一点,中英文差别倒不是很大。 比如:A类材料中会有性质B。 B很普遍,可以用理论C解释。 但是,最近在A类中发现有某些材料没有性质B。 其中第三句的A在第二句没有出现,而如果把在第二句有出现的B作主语又不好造句,只好利用连词:但是。 同样的道理推广到段落:我们最好在每一段的开头用一句topic sentence(主题句),句子前半部分提到上一段的主题名词,后半部分提到这一段的主题。通过这样,我们又把大的单元,段落,给有机的连接起来了。 至于英文写作中的整体结构问题,实际跟中外区别倒不大。想想近代科学都是西方传到中国,所以这些模式都是西方的模式。只不过我们有自己的语言,所以最大的区别还是句子的组织上。 当明白中英文论文写作的最大不同后,你就可以写出比较符合英文阅读习惯的文章来了。

儒家德治思想简析

目录 1儒家德治思想的内涵 (1) 2儒家德治传统的历史价值 (2) 3儒家德治的现代意义 (3) 参考文献 (4)

儒家德治思想简析 摘要: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道德政治。从政治层面上讲,即强调政治国家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儒家德治主张体现了怀柔精神与开明思想,因而被誉为王道政治。作为传统,儒家的德治主张不仅因其主导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运作而具有历史价值;而且依赖于文化承传影响现实生活而不乏现代意义,值得我们去关注。 关键词:儒家道德文化以德治国 儒家的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体 ,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面貌和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德文化 ,但是把道德和政治如此紧密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套完整的德治思想体系 ,却是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独有的特征。 儒家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立了一套制度,保障其德治思想顺利实施。这套制度,姑且称之为德制。德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礼”。《礼记》是儒家“五经”之一。礼,甲骨文形状是一个器具里装着两串玉。古人常以盛玉之器以奉神人,作为献给神的礼物。礼产生于祭祀活动,其本义是宗教的祭祀。殷商时代,祭神是神权政治的一部分,因而祭神礼仪不仅被宗教化,而且被政治化。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在祭神活动中有不同的祭礼资格,并由此而逐渐演化出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等级秩序及其相应的行为规范。这样,礼就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的生活礼仪、礼节,而成为一种维护神权统治的政治谋略和手段。作为我国奴隶制时代政治文化核心本体的殷周之礼便由之而形成,由之而完备,由之而扩散。从古老的祭祀活动中延伸出来的具有政治意义的礼,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演绎为一整套用以规范人们行为的政治法则和伦理规范。 1儒家德治思想的内涵 国历史上的德治概念及其传统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来的,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1]均认为治国驭民要以德为核心。 孔子主张道德教化其内涵主要表现为: 其一,强调为政与教化不二。《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

孔子的德治思想

孔子的德治思想卫君翰 "德治",是指以礼乐教化来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将遵守社会等级秩序及其行为规范变为一种自觉,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其中心思想便是对人民施行道德教化,以令人主动地心悦诚服,而不是靠严刑峻法来迫使人民畏敬。 德治也是孔孟儒学大力提倡的政治主张,后来儒家把这种德治思想进行了发挥与弘扬,对传统政治影响巨大。"以德为主,以刑为辅"便是历代王朝政教奉行的一条基本原则。 下文为卫君翰所作,见地甚为透彻。 孔子的德治思想有以下几个重点来反映: 1.德治并不排除法治。 子路篇: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媵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意思是贤人相继治理国事,也要到百年之后,才能感化残暴之人,达到废除刑罚的境界。换句话说,那百年之内当然还是须要刑罚的。 子路篇:…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指罪与刑必须适当,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既然如此,刑罚,而且是适当的刑罚,还是须要的。 尧曰篇…不教而杀谓之虐…。从另一角度来看,教而后杀就不算虐了。 里仁篇…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是说君子敬畏刑法,小人贪图利益。 宪问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怨于社会国家时,若不以刑罚报之,何谓直? 2.德治是主观的理想,还须其它很多客观的环境配合,才能达成。 2-1.时间——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费相当时间的。同前例,子路篇: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善人为邦也要百年时间。同篇中: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意指如有圣人为天子,也要三十年的时间,才能使仁道行于天下。 2-2.人民的生活情况——子路篇: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和冉有一齐到了卫国,孔子见卫国人烟稠密,便说:这里人口真是众多啊!冉有问到:治理国家时,当人口多了以后,我们还能为他们作些什么呢?孔子说:改善大家的生活,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使人民的生活富裕之后,还能为他们再作些什么呢?孔子说:那就是要开始教育、教化他们的时候了。由此可知使人民丰衣足食,也是想要施行德治的基本条件之一。 2-3.政治制度——德治和法治是指治国的方法,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或共产主义制度则指是不同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可采不同或相同的治国方法。 如前所述,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费相当时间的。因此一个可长可久又稳定的政治制度也是必须的。以孔子当时君主制度的背景而言,想想看善人为邦百年,那必定是要经由好几位贤人持续接力式的努力才能作到的。 综言之,孔子的德治思想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尚书的拼音解释及造句

尚书的拼音解释及造句 导读:尚书拼音 【注音】:shangshu 尚书解释 【意思】:古代官名。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长官。 尚书造句 1、蔡邕碑颂具有鲜明的经学色彩,其与《尚书》更是有着密切关联。 2、这种句式在今文《尚书》却很常见,并且后来发展成为古代汉语语法的普遍规律。 3、中国古老的经典——《尚书》就提出“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理想,主张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 4、于经野,中宗时为户部尚书。诗一首。 5、蔡邕本人不仅谙熟《尚书》,还与《尚书》传人有直接交往。 6、《尚书》是流传于今最为久远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7、是皇帝御赐给陈家礼部尚书陈诜的妻子的。 8、“捣蛋大王”尚书美美的舔了一下手中的棒棒糖,好似进入了仙境。 9、《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 10、本文根据新出材料和时贤研究之新成果,从一般语法逻辑的角度说明新材料对《尚书》文本解读的重要作用。

11、为弄清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渊源与承继关系,不研究《尚书》是不行的。 12、《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成熟的历史散文。 13、《说命》是古文《尚书》中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篇章。 14、我国赦免制度的起源可以上溯至上古时期,目前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就有关于赦免的记载。 15、《尚书》是流传于今最为久远的一部政事文献汇编,其中蕴涵着颇为丰富的政治思想资料。 16、明代户部尚书的任职情况大致可以反映出有明一代270余年的国家政治状况。 17、尚书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18、第五章分三个时期说明农工商部领导层的变化、历任尚书管部的特点及其对部务的影响。 19、同时,在疑古惑经风气之下,宋儒开始了对伪《古文尚书》的疑辨。 20、《尚书·盘庚》是研究商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 21、《尚书》是我国古代重要经典。 22、同时明代在户部的用人政策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户部尚书任职的短暂以及他们大多不得善终的结局,也暴露出当时的政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23、今文《尚书》中存在有数量众多的歧义结构,这些歧义结构是造成本书难读的主要原因之一。

古代德治思想对现代的影响和意义

古代德治思想对现代的影响和意义 内容提要: “德治”思想贯穿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执政史,无论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治国模式始终焕发着勃勃生机。中国古代德治理论,有着其进步的一面,同时也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作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德治思想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起到更加独到的作

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保驾护航。 关键词:古代德治思想以德治国社会主义新道德 正文: 一、古代德治思想 在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里生长起来的德治理论,也随着其赖以产生的土壤变化而不断变迁。早在夏、商、周之前,德治思想就已开始萌芽。及至商、周之后,德治的雏形“礼治”渐成时尚,至西周周公旦初步提出“德治”,而集德治思想之大成,最早系统论述以德治国理念的是孔孟。儒家德治思想被统治阶级采用和改造后,定型于西汉董仲舒,完善于包括了韩愈、朱熹在内的唐宋一来诸多思想家,作为主导治国理论历经时代洗礼而日臻完善。 (一)古代德治思想的演变 1.德治思想的起源 先王崇拜是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无论是统治者、思想家还是普通百姓,都将先王视作完美无缺的人格象征。而中国最初的国家是由血缘家庭脱胎而来的,这使国家一开始就具有伦理意义。维系宗族成员的伦理道德规范,成了政治的核心问题。在此条件下,每个人依据自己在一定血缘或政治关系中所担任的不同角色承担相应的道德义务;而理想的统治者应靠自己完美道德的示范作用,靠对子民的道德教化,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从而实现德治。由于先王崇拜的普遍存在和深远影响,先王被圣化为道德的先觉者和德治的楷模,“法先王”也就是要像先王一样实行德治。 2.德治思想系统化、理论化开端 德治思想系统化、理论化的时代,应该是殷周之际。商周之交,殷商的统治接近崩溃的边缘,人们开始反思天命与政权之间的关系,怀疑天命对于统治权的必然的绝对性,而在政治事务中融入道德的理性原则。周公总结历史经验,指出:夏、商虽然曾经受命于天,其结果之所以“不其延”的原因,正在于“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意思是:因为他们不敬重德行,才早早地丧失了从上天那里接受的大命。因此,尽管周公没有摆脱“神”的观念,但是他已经把政治得失点从“天”开始向“人”转移。强调不一味依靠“天命”而是依靠“人为”。认为只有施“德政”才能把民众治理好,才能巩固政权。在周公那里,“德”已经开始被提到治国安邦的高度。大力宣扬“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德治思想,告诫统治者要以自身的道德品格来证明自己是“天”的合格代表,是天命的合法承载者。 3.春秋战国大变革下的德治 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奴隶制走向衰落、灭亡,而封建制正在萌芽、崛起的时代。在这种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诸侯割据,为争霸诸侯连年混战不休,社会政局动荡不安。人们在反思现实生活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天命神学进一步动摇,出现了重民轻神的思想。在思想领域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人们对于道德的起源、道德的本质、道德规范等问题都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在德治思想方面也有了新的认识,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德治思想发展为较成熟的形态。孔子所处的时代,礼乐崩坏,为了医治千疮百孔的社会,孔子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开出了自己的救世良方——以“克己复

转中英文论文写作的最大不同

转:中英文论文写作的最大不同 _点击查看 >> https://www.360docs.net/doc/9813802862.html,/ 转:中英文转:中英文论文写作的最大不同写作的最大不同 以前跟博士老板写文章的时候,老板面授机宜,说了一些写作要点。大体知道宏观上怎么安排文章了。然后跟博士后老板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自我感觉总体上的把握没有问题,结果却发生如下对话: 我写(为了说明简单,这样都翻译成中文): A是由于B的存在造成的, 而C会产生B, 为了减少A,我们必须减少C。 老板说:你这样写,我不知道第二句为什么要提C呢? 我一愣,很奇怪:因为C会产生B啊?(心想这不是很明显吗?) 老板改成了: A是由于B的存在造成的, B会被C所诱发, 所以减少C,就会减少A。 我一看,换了个表述而已,有什么不同吗?百思不得其解。问老板为什么要这么改,老板还是那句话,按原先的写法,她不知道为什么要提C。我最后还是不明白。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这篇文章《The Science of Scientific Writing》by George D Gopen and Judith A Swan。 原来,句子有所谓的the stress position,就是读者期望看到重要的信息和新信息的位置,所以写作的时候要把你重要的东西放在这个位置。句子还有所谓的the topic position,它建立了读者对这个句子的期望。更奇妙的是,不同的语言,由于阅读习惯的不同,它的the stress position是不太的:中文的the stress position是在句子的前面,英文是在句子的后面,这 叫save the best for the last。对英文来说,它的the topic position是在句子的前面,而中文没有the topic position。最理想的英文句子的组织方式是用前面的the topic position来提到前面的旧信息,这样读者就知道这个句子是要跟旧信息相关的,而用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