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贞观之治

七年级历史贞观之治
七年级历史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教案1

贞观之治教案 衡阳市衡南县茅市镇斗山初级中学:蒋鑫 教学内容:贞观之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唐太宗、如何看待历史上出现的盛世现象 教学方法:采用分析、讨论的方法教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教师指出:在隋朝统治土崩之际,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员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 一:玄武门之变 1. 唐朝的建立 时间: 618年;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 2. 玄武门之变 627年,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可以先由教师讲清“贞观之治”这一概念。然后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指出他亲眼目睹隋朝的覆灭,亲身参加反隋斗争,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 讨论 1、谈谈你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 2、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二、轻徭薄赋 1.原因:客观原因:唐初经济凋敝。 主观原因:吸取隋亡教训。 2.作用: 三、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1.表现: 材料辨析:讨论这段话的含义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

贞观之治练习题

贞观之治 一、选择题: 2.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 B ) A. 权臣当道 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 D. 隋末农民起义 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A ) A. 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3.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A ) 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 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见证了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登上皇位的一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以至于在他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鉴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现在失去一面好镜子啊。”那么这位大臣是:( D ) A. 长孙无忌 B. 杜如晦 C. 狄仁杰 D.魏征 5.“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谁的统治:( D ) A.唐高祖 B. 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 6.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C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C.继承唐太宗的政策,重用人才,发展农业,为唐朝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 D. 创造了一个新字“曌”(Zhao)。 7.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相似点有:( A ) ①都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②都实行选拔贤才的政策 ③都虚心采纳谏言④都注意戒奢从简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对“房谋杜断”中的“房”解释正确的是:( D ) A. 帐篷 B. 房间 C. 内室 D. 宰相房玄龄 二、填空题: 9.公元_________年,隋朝灭亡。同年,在太原起兵的贵族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动脑筋 11.“明察秋毫”:小明特别喜欢历史,因而历史知识颇为丰富,有“小历史学家”的称号。而他的朋友小奇则是个小马虎,常常将历史人物张冠李戴,假设你是小明,请找出小奇的错误。 ①小奇:唐太宗可真是慧眼识英才呀。 小明:怎么说? 小奇:因为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杜如晦和善断大事的房玄龄做宰相,人称“房断杜谋”。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奇:唐太宗与汉武帝可太像了。他们都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享受的欲望。汉武帝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同步练习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同步练 习题 第二课“贞观之治” 知识点梳理: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用人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措施。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 民族关系上: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加强国内民族的友好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用人方面: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因为推行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唐朝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了发展,由于唐太宗年号为“贞观”,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措施,被尊称为“天可汗”;他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实质上反映了他重视农业生产;他重用的人才有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因为他采取的种种措施,他被称为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贞观之治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 文成公主入藏 世纪初,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他仰慕中

原文化,几次派使者到长安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传播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注: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朝时期吐蕃是独立的政权,不是唐朝的一部分。 唐太宗步辇图 巩固练习: 小明将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创立科举制度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庶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大伟大 B.认识到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想一想,促使唐太宗徐心纳谏、轻徭薄赋的主要原因是 A.隋亡之鉴 B.有自知之明c.爱民如子D.想树立威信 吐蕃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 A.可汗 B.赞普c.单于D.皇帝 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唐太宗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练习题第2课 “贞观之治”

第2课贞观之治 一、选择题 1.618年,建立唐朝的是() A、李渊 B、李世民 C、李建成 D、李元吉 2.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是()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C、武则天 D、唐玄宗李隆基 3.吸取隋亡教训,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并“戒奢从简”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C、武则天 D、唐玄宗李隆基 4.唐太宗实行的下列措施中,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是() A、轻徭薄赋 B、 C、重视纳谏 D、加强中央权力 5.下列被唐太宗重用的人才是() ①魏征②房玄龄③杜如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大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A、魏征B、杜如晦C、姚崇D、李靖 7.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A、笼络人才 B、维护封建统治 C、做一代名君 D、减少决策失误 8.中国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时期为()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9.“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减轻人们负担②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唯才是举③开通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④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加强行政职能⑤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0. 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唐宗”指的是 (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高宗 11.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曾有人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历史贞观之治练习题

历史贞观之治练习题 1.唐朝建立的时间是( ) A.589年 B.581年 C.605年 D.618年 2.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3.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吸收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C.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D.人口大幅度增长 4.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bull;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唐宗”指的是(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高宗 5.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间起了承前启 后的作用

D.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能力提升 1.下列统一王朝中,定都长安的是( ) ①秦朝②西汉③西晋④东汉⑤隋朝⑥唐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2.下列关于武则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②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③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④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为宰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称赞 ( ) A.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4.下列史实中不属于唐太宗在位时发生的是( ) A.任用姚崇、宋王景为相 B.重视文化教育,设州县学校 C.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D.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5.比较隋文帝和唐太宗,其相似之处有 ①都是开国皇帝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③提倡节俭④都比较有作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推行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轻徭薄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像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历史杰出人物的人格品质的感悟。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 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评价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言: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你是否知道在唐朝前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做出了哪些贡献?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师: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师: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 师:请同学们了解一下魏征 师:魏征(580—643年)字玄成。唐初政治家。他好犯颜直谏,前后陈谏二百余事,深为太宗器重,迁为尚书左丞。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精品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

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个人物,也可以让学生讲述有关魏征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强趣味性。)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资料和注释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资料和注释 李渊的家世和在隋朝的职位 李渊的先世本为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祖父李虎在北周代魏之际,有“佐命功”(辅佐帝王创业之功),故北周建立后,李虎虽死,仍追封为唐国公。父李昞袭爵,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柱国大将军等。李渊生于长安,7岁时袭封唐国公。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所以李渊和隋炀帝是表兄弟,是“隋室之近亲”。隋炀帝继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615年,李渊受命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次年拜太原留守。(太原郡治所为晋阳,在今山西太原。) 李渊起兵的酝酿和经过 隋末农民起义遍及全国,隋朝政权摇摇欲坠。613年征高丽之役,李渊督运于怀远镇,路过涿郡,与宇文士及深夜密论时事,开始有起兵反隋夺取天下之志。616年李渊奉诏为太原留守,以王威、高君雅为副。太原是军事重镇,兵源充足,粮饷丰沛,可以“食支十年”。李渊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于是将长子建成留在河东,命其“潜结英俊”;携次子世民至太原,命其“密招豪友”,积极准备起兵。李世民结交晋阳宫监裴寂、晋阳令刘文静等暗自部署力量。617年初,李渊使刘文静伪造敕书,说炀帝要发太原、马邑等几郡民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全部当兵,年底集中涿郡,将攻打高丽。于是群情激愤,马邑刘武周乘机起兵,引突厥攻占汾阳宫。李渊借机募集新兵,并密召长子建成、四子元吉等急赴晋阳。炀帝派遣监视李渊的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虽迫于非常形势同意李渊自行募兵,但眼看上万新兵云集,怀疑李渊有异志,便暗中策划晋祠祈雨大会,想把李渊父子诱骗至晋祠,伏兵杀害。晋阳乡长刘世龙得知此事,因感李渊不以其出身微细,以礼相待,立即将此事报告李渊。李渊父子决定先发制人,于617年五月起兵晋阳。旧史所说李世民暗中在晋阳部署宾客,准备起兵,而李渊不知其事。等到李世民把计划告知李渊,李渊大为惊骇,甚至要执李世民送官治罪。这是不可信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把李世民说成李唐王朝的真正奠基人,使他的皇位获得合法性。这一点是必须注意的。当然,年轻的李世民见事敏速,行动大胆,劝李渊早日举兵,可能纠正过李渊行动过于迟缓的弱点。在李渊的授意下,他在组织起兵方面也起了不小的作用。这些我们也是应该承认的。 李渊父子得知王威、高君雅“欲因晋祠祈雨,为不利。”(《资治通鉴》卷183)617年五月伏兵于晋阳宫城外。次日清晨李渊和王威、高君雅同坐视事,刘文静引开阳府司马刘政会进来,说有密状告人谋反。李渊故意示意王威取状先看。刘政会说:“所告乃副留守事,唯唐公得视之。”李渊看状,上写:“威、君雅潜引突厥入寇。”高君雅发现已陷入对方圈套,大呼:“此乃反者欲杀我耳。”刘文静等立即执王、高二人入狱。恰巧突厥数万人扰晋阳,众人以为是王威、高君雅所勾引,李渊于是斩王威、高君雅,铲除障碍,公开起兵。六月,建成、元吉等始至晋阳。 起兵后,李世民倡议北结突厥,以解后顾之忧,并凭借突厥兵马壮大声势。李渊亲笔致书突厥,卑辞厚礼,遣使驰送始毕可汗。向突厥称臣,请始毕出兵相助,约定“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突厥送马千匹来太原互市,并答应出兵相助。七月,李渊以李元吉为太原太守,留守晋阳宫,自己与建成、世民率领三万大军誓师南下。时瓦岗军在李密领导下与困守洛阳的王世充激战方酣,李渊乘机进兵关中。沿途队伍不断壮大,十一月,李渊命建成、世民四面进攻,遂克长安。 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617年11月李渊攻克长安,与民众约法十二条,除去隋朝苛政,迎代王侑即皇帝位,是为隋恭帝,改大业十三年为义宁元年,遥尊炀帝为太上皇。隋恭帝以李渊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次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今江苏扬州)杀隋炀帝。五月,隋恭帝禅位,李渊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唐,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定都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练习题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审签: 1.孟宪实教授说:“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最有魅力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的建立者是( ) A .李渊 B .李世民 C .李治 D .李隆基 2.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 A .重视发展生产 B .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提倡节俭 D .注重任用贤才 3.制度创新是巩固统治的有效保证。如图反映的隋唐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是 ( ) A .分封制 B .三省六部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4.“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重视纳谏 B .吸取隋亡教训 C .轻徭薄赋 D .结束割据混战 5.“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她改名为‘曌’,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她”是( )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6.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历史上,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7.某校七年级的孙丽同学想制作一期“开元年间名臣榜”的手抄报,下列人物能够入选的是( ) ①姚崇 ②房玄龄 ③宋璟 ④魏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这个盛世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 D .开皇之治 9.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 ) A .虚心纳谏 B .轻徭薄赋C .科举选才 D .微服私访 10.《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 .重用有才能的人 B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D .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 11.(2018·岳阳)“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是评价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的统治( ) A .武则天 B .唐太宗C .唐中宗 D .唐玄宗 12.(2018·甘肃)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经常以隋亡为诫,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到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材料二: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哪些贤臣的辅佐?(至少写出两位) (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在她的统治期间,她采取了哪些举措来巩固统治和推动社会进步? (3)材料三中的诗歌是对唐朝哪个繁荣盛世局面的描述?材料二中人物在材料一和材料三两个治世局面中间起什么作用? (4)上述材料中涉及的三位唐朝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上有何共同之处?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

第2课 贞观之治

教案:第2课贞观之治 学习目标 1、掌握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 2、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水平 3、引导学生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培养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水平。 本课重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 本课难点如何协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知道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的皇帝是谁吗?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吗? 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请大家读课文思考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 探究一:唐朝的建立 学生看课本7——8完成下列问题 【小组讨论】1、李世民如何当上皇帝? 学生自读楷体字辅助文,了解在唐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功勋显赫,教师补充“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2、你认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活动一分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 A、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多媒体展示文献资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 小结: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他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深刻理解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贞观年间的很多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个开明思想而制定的。 B、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政策 学生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政策,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政治上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 【点播】:这些开明的治国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C、唐太宗善于任贤纳谏 学生解释“房谋杜断”。 相关最著名的谏臣魏征,由学生表演一段课本剧,加深印象,增强趣味性。 【归纳】:这些贤才谏臣为唐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对治世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归纳】A、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B、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政策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政治上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 C、唐太宗善于任贤纳谏 【点播】这些开明的治国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为唐朝的盛世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治世局面的形成 学生观察敦煌壁画“唐朝雨中耕作图”,感受经济繁荣景象,理解到治世局面的形成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作。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点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点复 习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点复习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就是唐高祖。 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626年,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1)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敢于直言的魏征(镜子)、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2)措施: 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②制定法律,减省刑法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贡献: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他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 汉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人才 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经济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理黄河,重视兴修水利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和徭役 军事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

思想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 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民族关系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 3.女皇武则天: (1)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2)农业措施: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这是对她最恰当的评价) (4)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4.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1)名臣:姚崇、宋?Z 2)措施:①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③文化: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贡献:唐玄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在他统治的前期,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5.唐朝兴盛的原因 原因:1)国家统一;2)统治者励精图治、善于用人;3)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4)民族关系友好;5)对外交往友好;6)注重创新等。2 6. 唐朝兴盛的启示 (1)国家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2)注重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3)处理好民族关系、对外积极主动交往是社会繁荣的重要因素。(4)注重人才培养和选用是社会发展的保障。21co 7.思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①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残暴道,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经济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练习题(含答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贞观之治”

( 1 )即位: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 2 )统治措施 3.局面: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知识点2 女皇帝武则天 4.地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统治措施 ( 1 )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 2 )经济上: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6.历史功绩: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3 “开元盛世” 7.概况:唐玄宗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8.改革措施:

9.局面: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某校七年级( 1 )班的几位同学在讨论“百家姓”时,李涛同学说:“如果处在某朝代,我的姓氏属于国姓( 皇帝的姓氏 )。”李涛所指的“某朝代”是( B ) A.隋朝 B.唐朝 C.秦朝 D.汉朝 2.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与摘要内容相符的皇帝是( A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高宗 知识点2 女皇帝武则天 3.“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C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初中历史贞观之治

初中历史《贞观之治》教案 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内容,即“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的出现是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的政策,并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它上乘繁盛一时的隋朝下启开元盛世,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也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盛世局面,这一时期中国与外国友好往来,中国文化转播世界,影响深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学习本课中我们要掌握的知识有:唐朝建立的时间及建立者,“贞观之治”的含义,“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及对唐太宗有一定的了解,和这种盛世局面的表现,最后对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认识及评价。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能力等等。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贞观之治”这一课程中,我们要对唐朝的建立有一定得了解,同时对于“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同学们自主探索,让学生假设如果自已是唐太宗,你会怎样治理国家;最后对女皇武则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应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看问题,多角度的去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次课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任人为贤的气度,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告诉学生应该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时也要关注民生、节约自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社会的方展贡献一份力量,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的含义及出现的原因,和“贞观之治”这种盛世局面的表现。 难点:如何客观的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 四、教法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不包含答案)

“ 第 2 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选择题 1.电视剧《大明宫词》很受观众喜爱,下面是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大明宫含元 殿再现的是哪座古代都城的富丽堂皇?( ) A. 唐朝长安 B. 隋朝洛阳 C. 北宋东京 D. 明朝北京 2.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 武则天 B. 杨坚 C. 李世民 D. 慈禧 3.中共中央颁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 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从简”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 体力行、虚心纳谏,这位皇帝是( ) A.隋炀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这 首诗赞扬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 A.戒奢从简 B.整顿吏治 C.重视农业 D.变法图强 5.武则天于 684 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 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 体现了武则天( ) A. 严惩贪官污吏 B. 重视农业生产 C. 善于纳谏 D. 提倡节俭 6.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人治理国家时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 A. 善于纳谏 B. 轻徭薄赋 C. 重用人才 D. 减轻刑罚 7.“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所反映的经济发展 盛况是在( ) A .唐太宗时期 B .武则天时期 C .唐玄宗前期 D .唐玄宗后期 8.新华网推出中国各省(区市)形象大型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10.4%的山

“ 西人将唐太宗李世民和女皇武则天并推为山西省代言人。这两位皇帝能获得 10.4%的支持率的共同原因是( ) A .改革税制 B .完善三省六部制 C .创设殿试和武举 D .开明君主,重用人才 9.太宗曰: 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妖媚耳。”唐太宗“觉其妖媚” 是因 为魏征( ) A .多谋善断,助皇帝处理朝政 B .高三省六部,提高行政效率 C .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 D .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 10.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势,史称( ) A .“贞观遗风”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11.毛泽东曾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评价四位古代 帝王。下列史实与“唐宗”有关的是( ) 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贞观之治 D. 陈桥兵变 12.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下列言论体现他“以民为本”思想的 是( ) A.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 B.治安之本,唯在得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3.下列关于武则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贞观之治历史教案

贞观之治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 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 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 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 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 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 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 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 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贞观之治 优秀教案

贞观之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繁盛的时代——唐朝早期的情况,贞观之治和文成公主入藏等基本史实。 2.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从成因和结果去思考分析历史问题,逐渐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3.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唐太宗的开明思想及其政策是非常进步的。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思想及政策对于唐朝的繁荣以及中华民族的融合,起了重要作用,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讲述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导入新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引导学生寻找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异同,逐步落实本课的知识点。 3.本课教材有些与历史地理相关的知识点,可结合《地图册》中《唐朝前期疆域及边疆各族分布图》讲解,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以他的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为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唐太宗的功绩和文成公主进藏。 2.难点:本课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如何评价“贞观之治”对于唐朝的重要影响。二是如何正确地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起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同学们并不陌生,通过影视剧我们对他了解很多,那与他相关的影视剧有哪些呢? 生:《秦王李世民》、《贞观长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隋唐英雄传》、《大唐飞歌》、《隋唐演义》……

师:想一想:你熟悉的历史人物和真实的一样吗?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怎样的评价?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来了解历史上的李世民是怎么的一位君王。 板书:“贞观之治”。 二、讲授新课。 板书:1.唐朝的建立。 问题:唐朝是怎样建立的?建立者是谁?时间是哪一年?都城在哪里? 教师总结: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公元617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 过渡: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是谁?(生:李世民。)那他是怎么当上皇位的?(生:通过玄武门之变。) 板书:2.“贞观之治”。 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玄武门之变是怎么一回事? 生:玄武门之变——626年,由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死了自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当时的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为唐太宗,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师:高祖窦皇后四长子——李建成。(太子:589-626年。) 次子:李世民——秦王598-649。 三子:李玄霸——早夭。 四子:李元吉——齐王603-626。 背景:在双方的较量中,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略占优势,因此,李世民决定发动政变。 时间: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 人物: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 经过:李世民得知李建成和李元吉共谋削弱他的力量,他与亲信策划,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在玄武门射杀李建成、李元吉。 结果:李世民即位。 师:谈谈你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 生:(一)武门之变是皇室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 (二)但是从历史的影响来看,应该持肯定的态度; (三)李世民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杰出的政治才干以及他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说明李世民为君是正确的选择。

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题卷: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唐太宗“轻徭薄赋”的措施体现的思想是( ) A.仁政爱民 B.有教无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 2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曾对群臣说:“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 ( ) A.替皇帝起草诏令 B.审核诏令内容 C.负责诏令的执行 D.负责监察百官 3.“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有名的治世局面。下面对这一局面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B.唐的统一与安定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繁荣局面出现的基础 4《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B.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5.孟宪实教授说:“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最有魅力的一个朝代。”唐朝的建立者是 ( ) A.李世民 B.杨坚 C.李渊 D.李隆基 6.“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唐太宗喻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 A.房玄龄 B.魏征 C.姚崇 D.杜如晦 7.“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这句话介绍的是(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 8.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9.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在位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开皇之治” D.“文景之治” 10王谠在《唐语林》中写道:“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下列对史料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上留心理道”中的“上”即唐玄宗②“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开元盛世”③“河清海晏”指唐朝贞观年间政治清明④“革去弊讹”指唐太宗革除前朝弊病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初一历史 第2课贞观之治

初一历史第2课贞观之治 一、尝试导入引定目标 学习目标 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二、尝试预检引导发现 一、唐朝的建立 _____年,隋朝灭亡。李渊进入_________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后传位________,即唐太宗,年号_________。 二、“贞观之治” (一)、贞观之治的原因 1、唐太宗治国思想 唐太宗认识到 。 2、唐太宗治国政策和措施(贞观之治的内容) ①经济上:发展生产、轻徭薄赋、戒奢从简。 ②政治上:合并州县、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房谋杜断”:房谋是________,杜断是________,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_________。(二)唐太宗治国政策和措施的结果(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经济、国力。历史上。 三、女皇武则天 1、______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国号______。 2、武则天统治政策和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则天统治政策和措施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尝试探究引导解惑 1.列举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 2.为什么说武则天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比较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共同之处。 四、尝试练习引导提升 阅读下列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