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情境的英语教学设计

基于问题情境的英语教学设计
基于问题情境的英语教学设计

基于问题情境的英语教学设计

基于问题情境的英语教学设计

扬州市一中高中外语教学组陈晓玲

【摘要】中学英语教学倡导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为目的的交际法教学,倡导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探讨基于问题情境的英语教学模式,即教师把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以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习知识从问题开始,以问题导向,英语的整个学习过程是在不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进行,这是中学英语教学实施交际教学法的有益实践探索。

【关键词】问题情境英语教学教学设计

一、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一般主观上不重视听说教学,而是把大量的精力放于读写上,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一味地注重讲语法、背句式、翻译课文等,这大大地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学生像鸭子一样被动地接受主人塞给的“食物”,没什么主动性可言。此外,在课外的学习中,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是大搞题海战术,缺乏应用英语交际的环境,更提不上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了。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堂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创设自然语言环境,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力求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活泼;教师可以适时采用开放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使他们学得容易并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杰斯珀森说过,教好一门外语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和使用外语。学外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get a sprinking of water now and then),学生必须潜到(be ducked down in)水里去。这样,他最后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able swimmer)那样乐在其中。如此看来,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游泳池”,更确切地讲是提供一种有助于大家交流互动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下,让学生尽可能多多参与,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是他们自己的课,而不是教师的课。为此,我提出一种基于问题情境的英语教学模式,即教师把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以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习知识从问题开始,以问题导向。整个学习过程是在不断探索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问题情境教学及其理论基础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知识所反映意义的深刻理解,最好的方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的介绍和讲解。即要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教师提供的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从而学习者就会具有更多德兴趣和动机投入学习之中。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正是从“以学习者为中心”出发,通过创设的真实问题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并掌握知识,最终达到学习目标要求。此外,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与教材的特点,不断激发、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这是保证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新颖有趣、逻辑性、系统性强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富有挑战性、探索性、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均可以不断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2.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有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观察智能八项智能,并且每个人的智能组合形式不同,每项智能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顺序。而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培养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方面有独到的作用。所谓语言智能就是有效地利用口头或者书面语言的才能,开发这种智能除了让学生“听”之外,还要让他们“说”。而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其中,并展开广泛的沟通交流,从而促使学生内容丰富的语言输出、促进学生较多地参与课堂活动、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用目标语进行交流,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在培养数理逻辑智能的策略中有两点是非常重要,一是学生要有思考的机会,二是学生能够讲出思考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角度思考,训练其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讲述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其思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3. 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系统可以分为认知系统和情意系统两部分,并且两者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认知承担着对知识的获取、吸收、存储和调节作用,健康的、积极的情感有助于促进认知活动的开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情境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变成切合学生心理水平的问题,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启发学生的好奇心(inquisitive minds),从而使他们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最终使得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轻松、愉悦、向上的状态下融入学习,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问题情境下英语教学的一般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情境,是指人的情绪、思维、动机等心理活动及其所形成氛围的具体体现。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巧妙地设置情境,给学生一个主题学习的“宏观背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为:

(1)提供知识背景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经获得的动作技能,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教师通过提问、现场操练、评讲练习或作业等帮助学生从记忆中提取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知识点或经验等,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某种意义联系,从而为新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此外,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告诉我们,通过这种情境的设置,可以促使学生确定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使学生在调动旧知识的过程中感到知识的匮乏,从而引发新旧知识间的矛盾,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知需要和认知动机。例如:学习《The Necklace》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比如拿出两条外表一模一样但却是不同材料做成的Necklace,然后让学生观察并用英语讲述他们的不同。当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肯定要用到以前所学的单词和语法,从而巩固了所谓的旧知识,但有可能会碰到有很好的观点却不会表达的情况,而这需要他们学了这几课的新单词或句法等才能实现,于是这就出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供文化背景

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有社会性、时代性等特征,总而言之是有其存在的独特的文化背景。比如在学习《Caught between Two Cultures》这篇课文时,可以在课前给学生看一段经典的视频片断,通过其中所润含的浓厚的文化美感,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其情感共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为新知识的学习做下铺垫,提高学习效率。

(3)提供情感背景

有专家研究:长时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易使学生产生沉闷感、压抑感,造成学生注意力涣散、思维迟缓、产生消极被动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建立一种开放、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这样一种轻松活跃的气氛中传授知识或接受信息,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成功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在讲解《The Necklace》一课时,可以先组织学生5人一组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活动,然后鼓励学生自己自导自演,也可以邀请老师参加。在进行分组预演表演后,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语言奖、最佳创意奖等。这整个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在积极地运用语言,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了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确定问题,激发学习动机

确定问题,即在上述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真实情境下,选择出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任务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从而把学生引入到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去,培养其“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教师通过口述或采用其他方法(比如利用实物、图片、动作或交际、多媒体计算机等等)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由于真实情境中,学生了解了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同时问题本身不仅具有整体性,而且具有挑战性,解决

了它,就是一种奖励,从而容易激发起内部动机。问题还有必要的复杂性,比起简化了的课堂环境更容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它的多样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确定的问题情境要求包含以下四个要素:第一,问题的核心成分必须是新的、未知的且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即要从学习内容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出发;第二,问题的设计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范围,要达到诱导学生质疑,启发思维的功能。第三,问题必须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即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不足,产生探究新知识的愿望;第四,问题的设计和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难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通过思考能解决一定的问题,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另外,学生认真观察、理解问题情境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概括,自主提出情境所包含的基本问题,并呈现给学生以提醒其重视。

比如:在讲授《College Core English 》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What are common questions two Chinese people ususlly ask when they meet each other?”(回答是“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had your meal yet?”),接下来我又问道:“Can we ask western people the same questions?”,“What kinds of questions can we ask them?”,“Can we ask western ladies how old they are?”,这时,学生已经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急切希望找到答案,因而此时积极性和探究性极为强烈,思维也特别活跃,在这种情境下让学生主动去探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自主学习,解决具体问题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1)收集信息: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

(2)确定解决问题的具体问题:在提出基本问题后,学生在积极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原有知识的不足,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解决问题,这样就再次强化了学习动机。通过初步探索后,学生会对基本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设置一些新的问题分支,提出解决基本问题的具体问题或局部问题。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自己确定解决基本问题所需的具体问题清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至关重要,教师此时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要鼓励学生自主或合作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

(3)获取、利用并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源: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局部问题。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源,同时为学生提供事先准备好的学习资料和工具,引导学生在学习资料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及利用工具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一个个地解决局部问题。

(4)不断迁移问题情境:教学的关键在于在情境化与非情境化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的学习要能够脱离这一特定的情境,向其他情境迁移。因为,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会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真实的问题所提供的信息是非常复杂、非常丰富的。要想进一步深入探讨问题,教师可以再次呈现问题情境,自己或者让学生提出新的辅助性问题情境。提出辅助性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愿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

另外,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该鼓励教师、学生及同伴间的讨论或对话,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

比如:如课文《Tom Sawyer Paints the Fence》可设计以下问题:

①Aunt Polly had told Tom to wash the fence, hadn’t she? (Polly姨妈叫Tom洗篱笆吗?)

②Give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归纳第一段的大意)

③Have you ever painted a fence or a room? If you have, how did you do it?(你刷过篱笆吗?如果有,你是怎样做的? )

④What do you think of Tom Sawyer?(你对Tom Sawyer有什么看法? )

问题①是课文的一般性理解。是对课文信息的记忆.属于认知性问题;问题②要求学生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客现分析,归纳。属于分析性问题;问题③、④需要学生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主观想象、假使和重构等的思维过程才能回答.问题的答案经常是多元的.属于运作性问题。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所感知后。要求学生对问题做出回应.教师对学生的回应应加以引导.如问题④,有的学生回答He Was a clever boy(他是一个聪明的男孩)。这时教师就可因势利导.问:Which showed him a clever boy?(哪些方面表明他是聪明的男孩?)。以此引发学生踊跃发言。学生在活动中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语言得到训练,获得的并非是现在的结论和知识点.而是一种探索式和主动的认知体验。

(四)讨论反思

当学生最终经过一番努力解决了基本问题后,教师要及时地引导他们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反思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展开:“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什么方法?需要哪些相关材料?又到哪里找呢?”,“我能否独自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我用了哪些方法解决的?”,“是什么原因使我不能解决,是对有关知识没有掌握?还是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技能、技巧?”,“通过这次课的学习,我获得了什么?”通过反思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的归纳整理,并将之内化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

因此,从上述步骤可以看出,问题情境式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而且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地解决复杂背景中的真实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虽然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独立思考、自主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但这离不开教师事先所做的、精心的教学设计以及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很少,但是对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四、问题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情境创设要真实、开放、贴近生活

对情境的创设要尽可能真实,尽量提供与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有关的、和现实生活类似的或真实的情境。只有真实才富有感染力,才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主题认识和意义的建构。情境的创设还要有吸引力,开放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此外,情境的创设还不能脱离学习主题内容,否则任何情境都没有存在意义了。

(二)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识结构水平

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存在差异,因此在创设情境时,应尽量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水平,力图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提供多变和多样化的设计,从而努力使不同能力的学生相应地获得成功。

(三)问题的提出要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必须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同时要求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挑战性、探究性等,以争取在最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教师不应过多地指责学生在语言中出现的错误

皮格马力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应该不断地帮助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努力寻找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有意识地找出他们的积极因素。而不是指责其所犯的错误。当取得成绩时,教师要适时适度地表扬,使他们信心倍增。当出现错误时,教师要体谅,态度和蔼、委婉地指出错误,此时,一个鼓励的眼光,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在课堂内,对问题的处理还要掌握一个“度”,以实际的教学需要为准,不能一概而论。

(完整版)英语情景教学法

英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是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情景来学习和使用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景教学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思维和顿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自觉活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情景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中,巧用情境教学法不失为一条锦囊妙计。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现行的中学英语教学由于缺乏语言环境,课堂40分钟的利用率如何,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开发。因此,应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主动应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消除他们因为缺乏语言环境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几种创设情景境的教学策略: 第一、运用游戏创设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人类从儿童成长为成人的过程,是极自然的事,游戏注重过程的体验,在赋予儿童娱乐体验的同时,也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生活技能的发展,使学生在笑声中更有效地学习,更快地吸收知识,它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备受学生欢迎。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巧妙运用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能使学生达到乐、学、练的结合及思维与想像的发挥。在适宜的情境中,用较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多种能力,启发思维和想像力,对培养情感与个性都有很大的作用。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无锡市张泾中学谢华 一、教学内容 1(教材:江苏省中学生英语口语等级测试纲要(试行)初中部分。 2(主要内容:?朗读短文:第22、23篇。?回答问题:第1—163题。?情景对话: 第11、12篇。?话题简述:第15篇。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基本掌握了阅读文章的技巧,即会运用连读、重音、意群的停顿、升调、降调、音的同化、不完全爆破等朗读技巧,在此基础上要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本节课应把学生分成小组,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地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 四、教学策略 实施“让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教学策略,即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等影响学生,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位的天地,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换言之,把学生作为沟通与活动的主体,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同学的沟通和活动展开指导。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进一步掌握朗读技巧,能流利、准确、有感情的朗读短文。能利用所学内容进行回答问题、情景对话和话题简述。 2(方法与过程目标:改变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用讨论的形式请学生划出情景对话中的五个要点,并用类似的内容进行替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口语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力争人人口试成绩都得满分。 六、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录音自读短文第22、23篇,准备课上抽读; 2(学生背熟第1—163个问题,准备课上进行系列问答; 3(教师做好多媒体课件,对情景对话第11、12篇进行替换。 七、教学流程 任务一:掌握“朗读短文”中第22、23篇的阅读技巧。

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案例

初探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泗塘新村小学徐丽娜一、项目学习的概述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究性学习,一方面,项目活动的设计通常围绕某个问题而展开,另一方面,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究来解决这一实际的问题。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项目化学习就其本质来讲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要经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评价等几个阶段。 《21世纪技能》一书对PBA是这样定义的:“项目学习强调运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从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出发,通过组织学习小组扮演特定的专业角色并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并将研究结果以作品或绩效的形式展示出来。” 二、项目的设计 1.项目的背景分析。项目学习可以运用于学科的某一课时教学,或是单元的的整体设计教学、复习。因此根据所教学校整体的实际学情,结合客观存在的家庭因素,即父母并非是精通英语之人,从而导致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很少的情况。我尝试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运用在有一定语言基础的五年级课堂教学。而小学阶段高年级的英语课程任务是: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并且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

读、写得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基于此课程标准,围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问题,本案例选择了M4U2 Western holidays作为此次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单元。旨在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拓展他们的视野,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如下: 5B Module4 Unit2 Western holidays 单元学习内容 2.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步骤的设计。根据单元教学的设计,本单元分为4课时进行,而在每一个课时,都设计了相应的教学目标:(见下表)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创设实验研究方案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创设实验研究方案 洋浦干冲小学林秀丽 一、研究背景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国成为WTO成员,无疑也对外语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学习某种语言的最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该语言进行实际交际,学习英语也正是为了能运用它来完成交际的任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因此,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小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法国心理学家、外语教学家古恩在研究婴儿习得母语的过程后总结:学生学习外语要像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一样,要在自然环境中按思维动作的先后顺序模仿操练习得。因此,学习英语要像学习母语那样,在语言环境中,潜意识的、无意识的,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方式获得。而我们的孩子正是缺少这样真实的语言环境,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当尽力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情境。

英语课堂上又该如何设计恰如其分的情景呢?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创造,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和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可见,好的情景设计能够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美妙的学习氛围,感受语言,享受到运用语言沟通的快乐,而且和谐的富有创造性的情景,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然而反观我们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往往不尽人意,大致有以下几种现象:(1)教师在设计情景时,仅仅为了创设情景而创设情景,或者只是简单地把教师主观认为比较好的情景让学生去感受、会话,无视学生的体会,如此情景设计只会将学生强制性地纳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去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情景设计过于虚假,教师在情景设计时没有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发现、摄取适当的场景,而是人为地编制了一些单一重复,令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的情景;(3)中下学生参与交际时心中有疑虑,好的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大家越学越没劲。为改变这一现状,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在新的情景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与别人交际,我们提出了《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概念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一)概念界定 情景(Situation)就是指英语交流的社会情景,包括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社会语言情景和用实物、图画、手势、动作及课件创设

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洞泾学校朱翠红【摘要】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等。达到这一总体目标,小学英语教学势必要实现情境化、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有效性。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从情境教学法的习惯理念出发,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教学策略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西方文化的诧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等。故而,英语教学应具有趣味性、娱乐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有效性。《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 外籍主编亚历山大说过,生活是学习语言最好的老师,环境是最佳的助手。小学英语教学强调情境化、生活化,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这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从执教小学三年级英语一年的实践及各级教研活动中,我尝试运用以下几种方式与角度,使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化、生活化,提高课堂有效性。 一、重构文本,创设文本情境 小学英语强调情境化、生活化,讲究方式方法,创设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情境。2009年,上海市教研室英语教学专家、资深教研员、特级教师朱浦老师提出了“文本再构”教学理念。文本再构就是教师基于教材的同时,结合学生已有

英语口语课程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八年级英语口语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运用简单的日常英语进行对话;能就所听、读的材料回答问题及复述,做到语音、语调、语法基本正确; 能就熟悉的话题经一定的准备后,作2分钟左右的连贯的发言。 二、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孟坝初中2013级学生。 三、教学内容 英语口语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时应重视面授与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面授重点为每单元的口语技能训练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表达模式 通过四个简短的对话展示一至二种功能项目的不同表达方式。 2.口语技能训练 通过大量的口语技能训练和语言实践活动,巩固和扩展所学语言功能的常用句型,强化交际技能。 3.话题讨论 通过对不同话题的讨论加深对英、美等主要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的了解,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进行正确得体的交际。 4.趣味英语 通过内容生动、形式多样、文体不同的素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综合语言技能。 七、教学组织计划 1.面授辅导 学习英语口语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下工夫勤学苦练。建议教学时应从技能学习、技能运用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技能学习 在面授过程中应着重语言基本功的训练、重视语感的培养。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指语音、语调正确,词法、句法规范,表达得体。引导学生练好基本功,应从朗读、连读、分辨语调、反应、提问等微技能着手。教学生多模仿、多朗读、多背诵,通过朗读、背诵来学习比较纯正的语音语调,培养英语语感;通过句型操练、朗读、背诵和复述等半机械性练习方式熟记语言结构和形式。

英语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

一、 教材分析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二、教学目标:Teaching alms and demands: 三、教学重难点 :Teaching keys and difficulties: 四、教学方法 :Teaching methods: 五、教学工具 :Teaching aids : 六、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s: 七、板书设计 : Blackboard Design. 八 教学评价与反思 一份正规的高中英语教案主要应该包含上面的八个要点,也是作为一份教案应该具有 的基本格式。 课题: 《My name ’s Gina! 》教学设计 科目: 英语 教学对象: 初一( 3)班: 1 课时 提供者:单位: 江 西南 昌经开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该 部分学 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谈 论 的主题 是 结 交 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熟识新伙。 二、教学目标 采用 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和 Role playing 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 己、 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 What's your/his/her name ?My/His/Her name is ? 。 ”培养学生结交新朋友的 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

本单元的主题是熟识新伙伴,同时引导学生采用 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和 Role playing 的学习策略,学习一些新词汇,掌握一些重点句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 之间的相互了解。 四 、 教 学策与设计 采用 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和 Role playing 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学会 打招呼和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 What's your/his/her name ?My/His/Her name is ? 。” 培养学生结交新朋友的能采用 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和 Role playing 的 学习策略,使学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 What's your/his/her name ? My/His/Her name is ? 。”培养学生结交新朋友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specific information Role playing 六、教学过程、 教学 找出在预备篇中所学的单词,学习打招 利用插图或实物卡片让学生找出在预备篇 呼和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 中所学的单词, 然后教师引导学习打招呼和 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 “What ’ s your/his/her name? My/His/Her name is ? "---What's your /his /he name? My/His/Her name is ? ”. 熟练掌握句型 2.让学生听对话,练习对话并模仿对话,结 2.练习对话并模仿对话,结识班级的其他同 识班级的其他同学 学。 一 1、播放 2a 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听, 引导学生通过 1.通过听对话熟悉人名 "Ton 》Tom 听对话熟悉人名 "Tony TomJenny Bob Bruce Jim" , Jenny Bob Bruce Jim" ,完成 2a, 2b 部分 完成 2a,2b 部分的教学任务。 的教学任务。 2. 引导学生重复他们所听到的, 模仿对话结识班级 的其他同学,完成 2c 部分的

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案例讲课稿

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 案例

初探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泗塘新村小学徐丽娜一、项目学习的概述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究性学习,一方面,项目活动的设计通常围绕某个问题而展开,另一方面,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究来解决这一实际的问题。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项目化学习就其本质来讲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要经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评价等几个阶段。 《21世纪技能》一书对PBA是这样定义的:“项目学习强调运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从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出发,通过组织学习小组扮演特定的专业角色并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并将研究结果以作品或绩效的形式展示出来。” 二、项目的设计 1.项目的背景分析。项目学习可以运用于学科的某一课时教学,或是单元的的整体设计教学、复习。因此根据所教学校整体的实际学情,结合客观存在的家庭因素,即父母并非是精通英语之人,从而导致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很少的情况。我尝试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运用在有一定语言基础的五年级课堂教学。而小学阶段高年级的英语课程任务是: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并且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得

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基于此课程标准,围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问题,本案例选择了M4U2 Western holidays作为此次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单元。旨在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拓展他们的视野,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如下: 5B Module4 Unit2 Western holidays 单元学习内容 2.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步骤的设计。根据单元教学的设计,本单元分为4课时进行,而在每一个课时,都设计了相应的教学目标:(见下表)

英语情景化教学之我见

小学英语真实化情景教学 刘大青刘荣鑫 山东省诸城市昌城小学 摘要:小学英语创设“情景”组织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用英语进行练习的可能,从使用最多的实物、动作、图片、幻灯、录音、录象、表演以及师生会话、歌曲、游戏、比赛等手段到运用电脑软件进行情景教学我们在设计情景时,要让学生在真实的语用情景中理解单词、运用单词,将单词学习与学生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了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对话情景、游戏情景、生活化情景。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举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要使小学生能够在40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我对真实化情景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的。 一、设计真实对话情景,复习巩固对话内容。 对于第五册Module 9 Unit2表达个人情感这一课,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创设出这些情感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切实体会到happy .sad .angry .hungry等情感。比如教师在上课时一改往日开朗的样子,表情沉重,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好奇,教师对学生说:“I'm sad. I lost my bag yesterday.”这时学生能够很深刻地体会到sad的感觉,这决不是一个哭脸能代表的。再比如教师举行小组比赛,在两组回答差不多的情况下,给了一组高分,而给了另一组零分,这时得零分的组会很生气,这时教师再引入angry这个词就会给学生很深刻的印象。当一个小组获胜的时候,教师问:“Are you happy?”,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Yes!”。教师在涉及到让学生表达情感和感觉的时候,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从自己真实的情感状态出发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设计真实游戏情景。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获取知识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我在讲授How much is it? It's ...yuan.的句型用法时是这样射击游戏活动的。 (1)几件新的物品,如:鞋、小电器、衣服、手表等,并预设出其价格。

一年级上册英语口语复习课教案

一年级上册英语口语复 习课教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一年级上册英语口语主题1-9复习课 【课型】复习课 【课时】一节课 【授课时间】 【教授内容】复习已学过的单词和句型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并能认读以下单词:classroom blackboard window door desk; red yellow blue green black white; schoolbag ruler eraser pencil case pencil pen book crayon 2.学生能用What’s your name来询问别人的名字;会用What colour is it 来询问身边物品的颜色。 3.学生能根据老师的口令准确做出相应的动作,能根据老师的动作说出相对应的口令。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游戏形式复习已学的单词和句型,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听懂、会说并能认读以下单词:classroom blackboard window door desk; red yellow blue green black white; schoolbag ruler eraser pencil case pencil pen book crayon 2.学生能用What’s your name来询问别人的名字;会用What colour is it 来询问身边物品的颜色。 【教学难点】 3.学生能根据老师的口令准确做出相应的动作,能根据老师的动作说出相对应的口令。 【教具准备】 PPT课件、单词卡片、实物

英语口语课教案

一、教学名称:少儿手英语口语课家庭人物介绍 二、教学目标:Let’s learn 能听、说、认读本课有关家庭成员的主要单词man: brother,,father(dad), grandfather(grandpa); woman: sister, mother(mom), grandmother(grandma)。 三、教学重点:英语口语的发音 四、教学难点:新词grandfather(grandpa), grandmother(grandma) 新句子:This is my family. There are 5 people in my family. 五、教学准备(Teaching aids):一张家庭照(包括grandpa、grandma、dad、mom、brother、sister)、5张家庭成员照片、单词卡片、在黑板画一个家庭树。 六、教学流程: 1、直接导入课题 (1)、热身/复习(Warm-up/ Revision) a、日常口语练习: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 Good morning, Miss Cheng T: Hi, boy. I’m from Chongqing. Where are you from? S1: I’m from Zhejiang. T: Nice to meet you. S1: Nice to meet you, too. T: Hello, girl. What’s your name? S2: My name is A. ………………

b、老师拿出自己的家庭照介绍:This is my family photo. Look, this is my dad, this is my mom, this is my grandpa and this is my grandma, this is my brother. Oh, it’s me.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 a、出示5位家庭成员照片,如下自己的照片:My family Grandfather(grandpa) grandmother(grandma) father(dad) mother(mom) sister I brother b、老师指着黑板的家庭树说:This is my family. There are 7 people in my family: my grandpa, my grandma, my dad, my mom, my sister, my brother and me. c、然后指着本课要学的单词教读grandfather,反复几遍后,将grandfather的单词图卡贴于黑板上,向学生指出grandpa,grandma 象dad, mom一样更多地用于日常口语中。用同样的方法教读grandma, father, mother,(brother, sister不属于我们该课掌握的内容。)并将相应的单词图卡贴在黑板上。 (3)游戏:看谁拿得快 a、分组比赛,分别请两组的两位同学上台比赛,老师做出某个单词的口型,但不出声。台下的同学根据老师的口型分辨出单词并大声的说出来,台上的两位同学一个要迅速的取下黑板上相应的图卡,一个要迅速重复一遍单词。反应快,读得准的同学可为该组赢得一分。 b、图卡取下后,黑板上就只下单词了,老师指着单词,让学生分组认读,读对的得一分,分数最多的组为胜。

小学英语口语教案1

设计意图: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要通过适合儿童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把学习英语与用英语做事情联系起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用环境,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语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这是我们贯彻“新课程标准”,运用“新课程标准”教学的关键所在。 我将本课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课前寻找、激发兴趣 本课涉及的生词不多,但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提出问题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马上就想知道平常我们口中称呼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英语叫法。我没有告诉他们答案,让他们自己去找。象dad(爹地), mom(妈咪)这些称呼在他们接触英语前都从港台电视上所熟知。上课时百分之百的同学会说dad(爹地), mom(妈咪),大多数同学会说(uncle)安可,(aunt)安娣。从一开始就刺激了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歌曲导入、初步感知 唱英语歌是学习英语的一种好方法。课前一首歌,可以使学生精神饱满,思想集中,做好上课准备。课中一首歌,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荷,减少疲劳,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新词、新句型。课外几首歌,有利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巩固所学知识。例:教学本课时,我们以歌曲导入,播放“Boy and Girl”:“I’m a boy and you are a girl. I’m a girl and you are a boy.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根据歌词中提到的boy, girl出示男孩,女孩的图片,并让说到该性别单词的学生站起来大声说。在这种活泼欢快的气氛中,在这种互动的形式下,既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又让他们初步感知了有关他们性别的英语单词。 三、近交流,借物练说 用“振救大行动”的游戏进行比赛,男女同学各一组,老师走到一个同学前问“Are a boy/girl?”如果他/她回答正确了,就可以从“鳄鱼”嘴里挽救回他们组的一个人[把这些虚拟的人和鳄鱼都画大黑板上],否则就被“鳄鱼”吃掉。 在学生充分练说的基础上,让几组同桌同学试说,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们说得是否符合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练说内容层层深入,范围逐步扩大,为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课题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Unit 2: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Time of Lesson: 45 minutes Students: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grade nine 一.教材依据: 本课是新目标英语九年级英语第二单元阅读。 二.设计思想: 1. 指导思想:新概念理论突出“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外语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重视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最终达到所制定的三维目标。本节课教学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基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在做种学,在做中练。 2. 教材分析:本单元通过人物外貌及性格变化的描写,以be afraid of 结构为框架,以used to 结构的表达为主要容,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反映人的成长方面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反复地实践和练习。教学容与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容易引发学生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际和交流。本节课主要是在听说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 3. 学生分析:我校学生都来自农村,这里的学生天性纯朴,但知识面非常狭窄,缺少与外界交流,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尤其是用英语表达对他们来说确实困难,但经过两年的英语学习,部分同学已有一定的英语自学能力,当然还有部分学生学习不积极,还有待老师的进一步的引导。 4. 设计理念:本节课结合教材的实际,尽量用英语教学,为学生创造英语氛围,利用图书和网络,制作课件,增加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密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进行讨论和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Let students master new vocabulary, phrases and sentences of the lesson. (2)Eight percent students are able to use the vocabulary ,

情境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目的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获得英语学习的经验。为此,笔者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创设趣味性、直观性、音乐化的教学情境,以达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创造力,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传统的课堂教学小学英语情境教学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其实践性的主要表现。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运用英语口语进行有效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从中加深理解、熟悉运用、牢固掌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情境教学的含义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采用“情境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二、情境教学法的优势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如何让知识走向学生,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何种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其实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探究性不重视,甚至被忽略了,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就难以得到真正的、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个性也就难以得到发展与解放。 情境教学符合语言获得的规律,关于语言获得的环境论认为,儿童不是在隔离的环境中学习语言,而是在交往中学习。所以,我们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就应该遵循它,在语言课堂中创设具体的语境,设计真实的言语交流,使学生在运用的语言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可以把英语课堂设置成生动活泼、色彩斑斓的社会活动舞台,模拟真实情境再现生活,将枯燥、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生的需要,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

情境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

情境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教育发展越来越国际化和现代化,英语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人士的重视。英语教学是打开国门与外国文化交流接触的最基本途径。因此,当代初中英语教学应该更注重生活化、情境化的应用,让中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仅能够停留在初中应试教育的试卷上,更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得到合适的应用。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初中英语;方法途径 在我国广大的初中英语教学体系中,很多初中英语教师能够明确知晓情境化英语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却很少有教师知道如何对学生实施情境化教学。情境化教学的作用显而易见,但是实际教学应用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本文根据目前初中英语情境化教学的现状,浅谈如何应用这一教学方法。 一、明确情境化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不是单一的背诵做题,而是一门需要被灵活运用于各种情境中的语言。但是随着当代教育的功利化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英语教师忽略了英语学习的初衷目的,让英语变成了一门死记硬背的枯燥学科。作为初中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初中英语情境化教学的影响,明白情境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将英语学习运用到不同的情境环境中,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把英语学习从死板转化为灵活的状态。再者,情境化英语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面对不同场合的英语运用,还有利于学生在情境化教学中寻找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信心。总而言之,情境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改善教学方法

1.演绎法 初中英语课文的用途不仅是讲解语法知识、分析句型结构,还需要学生加以一定的熟悉理解,深入了解每个情境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初中英语课本中的课文内容和情节布置大多数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在生活日常中经常看见和应用到的情节对话,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加以一定的练习。为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对课文中的文本内容分角色演绎,再现文章中的情境,让学生在演绎中增强对文章的了解和吸收。比如说,在7 A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的教学中,我安排了一场“时尚购物”的情境,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购物的对话练习,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句子进行编排对话,这样既能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对话更加熟悉,也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不同的对话安排不同的顺序,以达到不同的意思表达。这些过程,都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情境化教学成为推动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 2.游戏法 为了更好地将情境化教学融入初中英语课堂中去,作为初中英语教师,首先要对中学生的特征加以研究。中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满热情。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引入课堂中去。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大对课本学习内容的熟悉程度,对不同的情境能做出不同的反应。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卡片,让学生抽取不同卡片上的关键字或者是提示内容,进行一定要求的情境演绎,比如餐厅里或者问路等,这样的表演比照搬课本原文更加有难度,学生需要将所学过的内容加以整合和适当的提取,利于复习旧知识,并培养学生的

旅游英语口语课程教案

旅游英语口语教案 Week One I. T eaching aim 1. Introduce the Practical Oral English Course and the learning schedule of this term to students. 2. Review the basic expression of oral English from Unit one to Unit three. II.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 How to introduce oneself or somebody. 2. How to greet formally or casually. 3. How to ask for and offer help. 4. How to ask for information and make inquiries. III. T eaching procedure 1. Greeting. 2. Share with Ss the pictures I took in Hainan this winter holiday. 3. Introduce the Practical Oral English Course and the learning schedule of this term to students. 4. Basic Expressions(Unit one to Unit three) Review the basic expression of Part One (Unit one to Unit three) and tick some important sentences for Ss to recite. 4. Do pair work. Ⅳ. Homework: 1. Preview Part One Unit Four to Unit Six. In next period,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英语教学设计模板

英语教学设计模板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Module 5 Unit 2 It’s too big for you. 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 2.学情分析 五年级下册第五模块学习的重点是巩固用形容词说明事物特性的用法。这是形容词的重要用法之一,难度相对不大,但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形容词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多运用和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习了一些表达事物特性的形容词,为本节课奠定了一定基础。 3.教材分析 第2单元课文情境是Amy和Lingling在商场买衣服,Amy和Lingling觉得一件带有熊猫图案的T恤衫很漂亮,不过这件衣服的尺码对Lingling来说太大了。Lingling询问售货员是否有尺码小一些的,售货员拿出一件白色的,Amy觉得这件衣服很漂亮,建议Lingling带这件衣服回中国。本单元的任务要求学生为朋友的生日选择礼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自然拼读、跟读、个人试读、同桌互助等活动,能正确认读本单元单词:too, try, lovely,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单词的能力。 2.通过呈现活动、练习活动、交际活动等学习本模块中描述事物特性的句型:It’s too...for...运用这些句型来描述事物的特性。 3.通过对话教学与情境教学等方法学习会话内容,能正确朗读本单元的课 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认读本单元单词,正确朗读课文。 难点:能够运用所学习的句型:It’s too...for...来描述事物的特性。【课时安排】1课时 【评价任务】 1.借助幻灯片、图片认读本单元新单词。(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况) 2.班内汇报、展示目标语言的运用情况。(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3.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班内进行展示表演,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检测目标3的达成情况)

中职英语情景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中职英语情景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推行向纵深发展,我校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为了更进一步落实好《新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拟以《中职英语情景教学方法研究》为课题研究方案,进行本轮课题研究。 二、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主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积极创设情景,以培养学生“能做某事” 为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由机械的、被动的学习转变为通过自身体验、参与、实践、合作与交流,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研究目标 1、引导教师进一步提高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反思教学行为,不断积累和提高对所教内容的教学设计,使其更具真实性,实用性,从而改变以往英语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 2、培养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景之中的能力,理解情景所传递的信息,从而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 3、通过情景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教师可更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并同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基本内容 1、研究对象: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法。 2、研究问题:面对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如何开展情景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克服新教材由于容量大而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使英语学习成为生活实践中的工具。结合教学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分析研究中职英语教学的情景设计,使其更具真实性、实用性、生动性、活泼性。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激发出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成绩。 3、概念界说: (1)中职(职高):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 (2)英语教学:教师把有关英语方面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3)情景教学:就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