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教学标准

【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教学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机电技术应用,0513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检测、维修及营销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序号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 1 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修钳工 2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装配钳工 3 机电设备与产品维修机电产品维修

维修电工

4 自动生产线制造工具钳工自动化生产线运行

5 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6 设备管理员营销员、装配钳工机电产品营销

机修钳工、维修电工 7 营销员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信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1

3.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4.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6.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7.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基本能力。

2.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

3.具有根据图纸要求~进行钳工操作的能力。

4.具有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的能力。

5.具有运用PLC的基本指令和部分功能指令编制和调试较简单的控制程序的能力。

6.掌握典型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7.掌握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中采用的机、电、液、气等控制技术。

8.具有选择和使用常用工量夹具、仪器仪表及辅助设备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1.能识读机电设备的装配图~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机电设备组装。

2.能识读机电设备的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电气部分的连接。

3.能初步进行典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

专业,技能,方向——机电产品维修

1.能对机电产品进行常规维护~完成维护报告。

2.能对机电产品进行常见故障诊断~完成故障诊断报告。

2

3.能对机电产品的常见故障进行排除。

专业,技能,方向——自动化生产线运行

1.能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常规维护~完成维护报告。

2.能及时准确地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常见故障诊断~完成故障诊断报告。

3.能对自动化生产线的常见故障进行排除。

4.能读懂较复杂程序~能设计简单程序。

专业,技能,方向——机电产品营销

1.了解机电产品的性能和用途。

2.能进行一般机电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

3.能对机电设备进行简单的安装、调试、维修。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

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

八、课程结构

机电产品专业选机电设备自动化生产机电产品营修课维修方向安装与调试线运行方向销方向

1.电机方向与变压1.典型机床专业 1.典型机电1.典型自动1.机电产品

器电气故障诊(技设备安装与化生产线的营销 2.金属断与维修能) 调试组装 2.典型机电

2.机电产品工艺方向 2.机电设备2.典型自动产品售后服的安装与调

3.工厂化生产线的务课程及管理技术

供电试运行维护专4.自定

机机气传机机电电专电钳电课械械动感器床械工子项工工

制基与器与电拆技技实技电专

图础液应P 气装能能训能子业压用L 线技实实实技核传技C路能训训训术

动术控安实心与

制装训技课技与能程术维修

职职经哲语数英计体公

文学语业业济学算育共公共选生道政与机与艺公共修课术涯德治人应健生康规与与用1.自定基础课划法社基

律会础

4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参考

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号学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1 职业道德与法律并注重培养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树立社32

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等。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2 经济政治与社会并注重培养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32

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

注重培养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3 哲学与人生 32

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

并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能根4 职业生涯规划 36 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

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

养学生掌握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5 语文 194

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

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6 数学 162

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

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5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

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7 英语 194

英语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

握学习策略~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

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8 计算机应用基础 128 本技能~能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提

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并

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与体能素质~养成终身从事体9 体育与健康 132 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与综合职业

能力。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开设~10 公共艺术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鉴赏力和道德情感~丰富生36

活经验~开发创造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

根据地方区域发展状况和学校自身情况~自定公共选

修课程。如:心理健康教育、普通话、专业英语、应用11 公共选修课 60 数学、市场营销、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现代科学技术

及各类专题讲座,活动,等。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参考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号学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与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1 96 技能电器元件的使用方法~能识读电气原理图和电子线路

图。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开设~并注

重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掌2 机械制图握正投影法的原理和作图方法~能识读机械图样和简单128

装配图~能查阅公差配合表~能使用CAD软件绘制零件

图和简单装配图。

6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

重培养学生了解常用机构的结构和特性~了解常见机械

3 机械基础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选用方法~熟悉主96

要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特点~初步掌握其选

用的方法。

了解液压和气动系统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组成~了解常

用气动元件的结构、性能、主要参数~理解速度控制、

方向控制、顺序控制等基本回路的作用以及在机电设备

4 气动与液压传动 64 中的各种具体应用。会阅读液压和气动系统图~会根据

液压和气动系统图和施工要求正确连接和调试液压和

气动系统。

了解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相应的测量

电路和实际应用~了解新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方5 传感器应用技术 64 法~掌握常用传感器的测量方法~了解常用传感器进行

误差分析。

了解PLC编程与接口技术~了解常用小型PLC,60点

以内,的结构和特性~掌握常用小型PLC,60点以内,电器与PLC控制6 的I/O 分配及指令~会使用编程软件~会根据需要编写108

技术

简单的PLC应用程序~能对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进行

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

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使用规范~能对常用低压

电器进行安装及性能检测,理解常用普通机床电气控制机床电气线路安

7 线路的原理~并能完成其线路安装,能根据故障现象、108 装与维修电路图~运用万用表检测常用普通机床的常见电气故

障~并能修复故障。

掌握钳工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理论知识~会查阅有关

技术手册和标准~能正确使用和保养常用工量具~掌握8 钳工技能实训 56 钳工常用设备及工具的操作方法~掌握各类刀具相关知

识~能制作简单配合及镶嵌零件。

掌握维修电工常识和基本技能~能进行室内线路的安

装~能进行接地装置的安装与维修~能对各种常用电机

9 电工技能实训 56 进行拆装与维修~能对常用低压电器及配电装置进行安

装与维修~能对电气控制线路进行安装。

7

掌握焊接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电子线路调试与检测

基础~能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对有关线路进行调试与检10 电子技能实训 56 测~会依照电子线路原理图安装线路~会用仪器测量有

关参数。

了解车床典型部件的拆装及测绘、调试检验~熟悉机

床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装配关系~能正确使用

机械拆装技能各种常用工具和量具~能对各机床机构、总成、机件进11 56 实训行拆装测绘~掌握各机构装置机件名称、作用和结构特

点~会判断、分析、处理机械的常见故障~掌握机床装

配后的调试及其故障排除方法。

本课程针对学生所要取得的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进12 专项实训 168 行强化技能实训。

2.专业,技能,方向课

,1,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序参考

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号学时

掌握较复杂的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

作用~能运用工具熟练对机电设备的机械部分进行组

典型机电设备安装~能识读电气原理图或接线图及气路原理图~能对电1 120 装与调试气控制线路及气路进行连接与调试~能读懂较复杂的控

制程序~能设计简单的PLC程序使系统正常运行~能排

除系统的机械及电气故障。

了解通用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参数、应用特点

机电设备及管理和工作过程~了解通用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2 120

技术基本方法和工作程序~掌握通用机电设备的操作方法~

会正确选择、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通用机电设备。 ,2,机电产品维修

序参考

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号学时

了解典型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

典型机床电气故理~了解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思路、基本方1 120 障诊断与维修法和基本原则~能阅读各类机床操作、调整、维修说明

书及技术资料~会使用机床电气维修常规工具、量具、

8

仪器、仪表~能分析并排除典型机床电路常见电气故障。

了解机电设备的组成与结构~理解机电设备机械传动

机电产品的安装的常用控制方式~能进行典型机电设备的机械装配与检2 120 与调试测~能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能进行气动与液压系

统回路连接~初步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调试方法。

,3,自动化生产线运行

序参考

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号学时

理解自动化生产线机械传动的常用控制方式~能进行

典型自动化生产典型生产线的机械装配与检测~能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1 120 线的组装安装~能进行气动与液压系统回路连接~初步掌握典型

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方法。

了解一般装配生产线的运行要求~熟悉自动化生产线

典型自动化生产

2 的传动方式~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组织管理~能进行典120 线的运行维护

型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管理与日常维护。

,4,机电产品营销

序参考

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号学时

掌握机电产品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实用的机电

产品营销手段与方法~具备从事机电产品营销职业的基1 机电产品营销本技能与技巧~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客户服务意识及120

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具备适应企业变化和终身学习的

能力~具备营销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了解工业产品的售后服务规定~熟悉机电产品的售后

典型机电产品售服务内容及程序~能与用户签订产品验收书和售后服务2 120 后服务合同~能进行机电产品技术培训安排和维修安排~熟悉

典型机电产品零配件的选型与配送。

3.专业选修课

序参考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号学时

掌握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原理、1 电机与变压器主要特性、使用和维护知识~了解同步电机和特种电机48

的基本概念~能进行电动机的故障处理、判断和分析。

9

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组织、性能和应用~了解毛坯制

造和零件加工的主要方法、工艺特点和应用~了解制造2 金属工艺毛坯、加工零件所用的主要设备和主要附件的种类、型32

号、规格、特性~了解常用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加工工

艺和应用。

了解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了解电力系统及发电厂的3 工厂供电基本知识~

掌握一定的运行维护知识~能初步分析解决72

供配电技术问题。

可以根据各个地方区域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和机电4 自定技术发展趋势~结

合学校自身情况~自定任意选修课程。126

如:电机与变压器~单片机等。

4.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实习训练~放在专业课程学完之后~集机械技术、液压气动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PLC技术等为一体~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5.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巩固、锻炼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了解机电设备的类别、使用和生产过程~提高对机电技术的认识~开阔视野。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社会责任。

十、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1周一般为28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

10

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原则上为一学年。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专业教学标准的课程设置中应设立选修课程~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11

,二,教学安排建议

学期

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 1 2 3 4 5 6 备注

16/4 16/4 16/4 18/2 15/5 18

1 职业道德与法律

2 32 2

2 经济政治与社会 2 32 2

3 哲学与人生 2 32 2

4 职业生涯规划 2 36 2

5 语文 12 194 4 2 2 2 2

6 数学 10 162 2 2 2 2 2 公

必修课 7 英语 12 194 2 2 4 2 2 共

基8 计算机应用基础 8 128 4 4 础9 体育与健康 8 132 2 2 2 2 课 10 公共艺术 2 36 2

11 入学教育 1 28 1周

12 军训 2 56 2周

小计 32.4% 63 1062

1 自定 4 60 4 选修课小计 2.1% 4 60

公共基础课小计 34.5% 67 1122 16 14 12 12 10

1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6 96 4 2

2 机械制图 8 128 4 4

3 机械基础 6 96 6

12

4 气动与液压传动 4 64 4

5 传感器应用技术 4 64 4

6 电器与PLC控制技术

7 10

8 6

7 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维修 7 108 6

8 钳工技能实训 3 56 2周

9 电工技能实训 3 56 2周专业核心课 10 电子技能实训 3 56 2周

11 机械拆装技能实训 3 56 2周

12 专项实训 3 56 2周

13 社会实践 1 28 1周专

14 毕业教育 1 28 1周业

小计 30.4% 59 1000 技

1 典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7 120 8 能机电设备安

2 机电设备及管理技术 7 120 8 课装与调试小计 7.2% 14 240

典型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专业1 7 120 8 维修机电产品维,技

2 机电产品的安装与调试 7 120 8 护与维修能,

小计 7.2% 14 240 方向

课 1 典型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 7 120 8

自动化生产典型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线维护与维2 7 120 8 维护修

小计 7.2% 14 240

13

1 机电产品营销 7 120 8 机电产品营

2 典型机电产品售后服务 7 120 8 销

小计 7.2% 14 240

1 电机与变压器 3 48 3

2 金属加工 2 32 2 专业选修课

3 工厂供电

4 72 4

4 自定 8 126 4 2 2

小计 8.8% 17 278 专业技能课小计 46.4% 90 1518 10 13 16 16 18 综合实

训 3.6% 7 112 4周顶岗实习 15.5% 30 540 18周

周学时 26 27 28 28 28

194 3292 总计

14

十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生产与生活实际~大力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合理规划划~集综合项目、任务实践、理论知识于一体~强化技能训练~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和知识点~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实用性与实践性。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十二、教学评价

,一,专业课程的考核

专业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实现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既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又关注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既要加强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核~又要加强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督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1.过程性考核

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技能的掌握及

15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完成具体的学习(工作)项目的实施过程来进行评价。具体从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参与项目的态度和职业素养及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同时,从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和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工作任务或项目完成情况、安全意识、操作规范性和节能环保意识等方面来进行考核评价。

2.终结性考核

主要用于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期末考试或答辩等方式来进行考核评价。

3.课程总体评价

根据课程的目标与过程性考核评价成绩、终结性考核评价的相关程度~按比例计入课程期末成绩。

,二,顶岗实习课程的考核评价

成立由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或班主任,组成的考核组~主要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任务完成等方面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本专业校内实训实习必须具备钳工实训室、机械拆装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等~主要实施设备见下表。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序号实训室名称

名称数量,台/套,

台虎钳、工作台 40

钳工工具、常用刀具 40

通用量具 10 1 钳工实训室

台式钻床 4

摇臂钻床 1

砂轮机 2

16

平板、方箱 2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装置 20 2 电工实训室

万用表、双踪示波器等 20

电子实训台、电烙铁、架 20 3 电子实训室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

20 生器等

减速器实物或模型 8 4 机械测绘实训室

计算机及CAD软件 40

液压实训台、相关元件 10 5 液压与气动实训室

气动实训台、相关元件 10

传感器实训台 10 6 传感器实训室

各种类型传感器 10

减速器或其他供拆装设备 20

机械零部件实物,螺纹连接、键1

连接~轴承~传动机构~联轴器等, 7 机械拆装实训室机械机构演示装置 1

通用拆装工具 40

万用表 40

电气控制实验板 20 8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

钳形电流表 40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装置 10

可编程控制器实训装置 4

通用变频器 4 PLC与变频器应用 9

实训室各种机床电气控制电路模板 4

计算机及软件 20

万用表、转速表、钳形电流表、4

功率表、兆欧表

压线钳、组套工具、电锤、喷灯、

20

弯管器

10 维修电工实训室常用低压电器 20

电工操作台、教学网孔板、低压

配电柜、照明控制箱、照明灯具、

20 管件、桥架、槽道、电缆、固定卡

17

模拟机床电气排故实训装置 4

机床,旧,及其他典型通用机电

4 通用机电设备装调与维设备 11

修实训室

各种工具、量具及电工电子仪表 8 12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机电一体化生产

线 2

典型机电设备 4

计算机 20

机电设备管理与营销 13 市场营销模拟平台软件 20

实训室

市场调查与客户管理软件 20

市场营销沙盘演练软件 20

说明:主要设施设备及工量具数量按照标准班40人/班配置。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和机电技术发展特点~应在企业建立两类校外实训基地:一类是以专业认识和参观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反映目前专业技能方向新技术~并能同时接纳较多学生学习~为新生入学教育和认识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条件,另一类是以社会实践及学生顶岗实习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专业技能方向综合实践轮岗训练的工作岗位~并能保证有效工作时间~该基地能根据培养目标要

求和实践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和教学大纲~按进程精心编排教学设计并组织、管理教学过程。

十四、专业师资

建立适应本专业教学改革发展要求~符合本专业教学要求的“双师”结构专兼职师资队伍。

专业专任教师应具有本专业或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获得本专业相关工种中级以上职业资格。专业带头人应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具有高级职称和较高的职业资格~在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教师业务能力要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参加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

18

聘请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应具有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能够参与学校授课、讲座等教学活动。

十五、其他

19

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精)

1总则: 1依据《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制定。 2、以服务为宗旨, 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教学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3、德育为首,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发挥课程以及各类教学管理制度, 借鉴先进的企业文化,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 培养良好的育人氛围。 4、学校应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积极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5、学校应树立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教学质量观, 推进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2专业、课程教材管理: 7、公共基础课程(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课和专业技能课程。德育、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艺术为必修课; 安全教育、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现代科学技术为选修课。学校应当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积极开展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提高就业能力。学校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取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内容应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 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学校应当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专业建设的需要,积极开发教学资源, 编写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教材。 3教学计划大纲管理: 9、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或全国行业教育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省教育厅制定和颁发的指导性教学计划, 制定本校具体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实施性教学计划包括: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相应要求,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实习教学计划以及对教学计划的说明。实习教学计划包括:实习教学目标、教学实习课题和实施要求、实习安排、时间分配。公共占三分之一, 技能占三分之二, 顶岗实习安排半年或一学年。 10、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基本信息部分:课程名称、总学时数、理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 所谓分层次教学,即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对其实行分类排队, 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借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实施分层次教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所决定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动素质教育所必须的。它决非权宜 之计,而是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按国家计划招生,学生毕业国家包分配、包当干部(简称双包)。虽然中专学历层次低,但对众多的农村、特别是农民子女来说,同样 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1998年招生并轨改革后,逐步地实行了“两包”改“两自”(自费上学、自主择业)的改革,而且随着科技 发展的日新月异,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社会对 人才需求的层次越来越高,在激烈的人才市场就业竞争中,中专生由 过去的走俏变为现在的“坐冷板凳”。这其中固然有就业宣传上的误 导和人才市场上过份的“高消费”等原因,但毋庸置疑,中专的黄金 时代已经是昨天的故事。虽然中专教育的发展还会出现转机,但当前的"阵痛"也足以使部分中专学校纷纷“落马”,这已经成为近年中专 教育发展实践所证明了的不争的事实。招生难、就业难、收费难、管 理难已经成为制约中专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因为招生难,中专学生 由过去的挑挑捡捡,变为现在的“一窝端”。在一个教学班中,个体 素质差异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同一标准、同 一个模式组织教学,必然造成“吃不饱”与“吃不了”并存的局面, 难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的“产品”进入人才市场,可能 更不受欢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怎样才能使中专生招得来、学得进,能成才呢?比较现实的选 择就是实行分层次教学。具体可概括为“四分”,即分层教学、分类 辅导、分段提升、分批推动。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定

教学管理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教学点能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地适应办学需要,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教学点教学管理应坚持以德治校、以人为本、以质量管理为核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强化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三条教学点教学管理应以“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第四条教学点必须重视文化建设。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发挥学科课程、环境课程、活动课程以及各类教学管理制度的育人功能,引入先进的企业文化,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培育良好教学风气,便学校持续健康向上发展。 第二章专业建设管理 第五条教学计划规定专业培养目标、业务范围、课程设置、授课时数和教学要求,是教学点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教学文件。 教学计划分指导性教学计划和实施性教学计划。指导性教学计划由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和颁发;实施性教学计划由校本部依据指导性教学计划及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点实际制定。 教学点教学计划由校本部教务科拟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 第六条为了使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学点应深入进行教育改革与教学改革,应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要求,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并及时调整方向,创办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专业。 第七条教学大纲规定开设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纲目和教学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各门学科的知识、能力的范围和结构。 教学点开设的每门课程 (含实习及单独开设的实验和实训课)均应有教学大纲。教学点原则上应采用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行业部门颁发的通用教学大纲。对无通用教学大纲的课程,教学点应制定试用性教学大纲,并报校本部审批。 教学大纲(教学纲要或教学基本要求)应在课程开设前备齐。任课教师必须认真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执行中允许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增删,但需经校本部批准,并不得减少实践教学时数。 第八条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的要求,系统地表述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

中职语文下册教案

中职语文下册教案 【篇一:职业中专_语文_教案(基础模块下册) - 副本】语文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学设计 一合欢树 教学目标 1.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 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 导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那么,史铁生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巨大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二、检查预习 1.关于作者(主要由学生阐述,教师做补充和点评) 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后发高烧,其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 2.关于母子情 请学生根据课前阅读(《秋天的怀念》和《我与地坛》节选)谈谈 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归纳总结:从不理解到理解,怀着爱与愧疚。 三、感知课文 (一)在预习的基础上迅速再读课文,与《秋天的怀念》、《我与 地坛》比较,找出三篇文章的共同点。(提示:从情感基调、情感 内容上去归纳) —— 2 情感基调——忧伤。 情感内容——对母亲从不理解到理解,深深怀念又深深愧疚。 (二)是什么样的母亲让作者如此深深怀念又深深愧疚?文章前半 部分以时间为序,追忆了哪些事情? 10岁时“我”作文竞赛获奖;20岁时“我”双腿残废;30岁时“我”的 小说发表。 (三)这些事情刻画了怎样的母亲形象?作者对母亲又是什么样的 情感? 1.10岁时作文竞赛获奖 ⑴诵读第1自然段。 ⑵归纳母亲的形象特点。 母亲:“年轻”、“聪明”、“最好看”、爱美、爱生活 ⑶母亲对“我”获奖持什么态度? 故作轻慢、警戒勉励 ⑷说说此时的“我”对母亲的态度怎样。 “我”:对母亲不理解,“扫兴”、“故意笑”、“装作”——倔强、好强、怄气。 2.20岁时“我”双腿残废后 ⑴诵读第2、3自然段。 ⑵说说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 ①一心给“我”治病。 “不年轻”“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各教学科(室)和教研组的教学工作计划分别由科(室)主任和教研组长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科(室)、组具体情况按学期制订。 第六条教务处应在放假前编制完毕新学期校历和学期教学进程表。其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学校整体安排和各专业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计划),也应结合实习、实验条件等具体情况。校历和学期教学进程表经教务例会讨论、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后,以学校名义印发至各科(室)实施。 编制校历应注意: (1)新学年开始为9月1日(逢双休日顺延);(2)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共42个教学周,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入学与毕业教育、公益劳动、考试和机动时间等(含公休); (3)寒暑假每学年共10周,一般寒假3周(含春节),暑假7周。 学校在编制校历时,因特殊原因要延迟开学或减少教学周数,应事先征得学校主管部门(指区、县教育局,各委、局、控股集团公司及其他主管

部门,下同)的同意。 第七条教务处在学校印发校历和学期教学进程表的同时,下达新学期的教学任务(学期课程设置及教师任课计划)。各科(室)应根据统筹兼顾、新老结合、择优安排、合理负荷等原则对新学期的教师任务作出初步安排,并报教务处。教师教学任务须经教务例会讨论调整,分管校长批准后正式确定。教务处应于放假前颁发教师教学任务书,开学后制成各班教师任课一览表,印发各科(室)。 第八条教务处编制课程表一般应于放假前一周完成,经分管校长审定后在放假前将教师课表先分发至每一位任课教师。课程表包括学校总课程表,分班课表和教师课表等。课程表一经排定公布不允许轻易变动。学校应建立“排课、调课、代课及停课制度”。 第九条教务处应经常检查各班级教学日志填写情况,用以考核学生出缺勤情况、教师授课情况以及统计教师工作量。

新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雍阳中专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第—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的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适应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本市中职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条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应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校特点,要以社会需要和学生的成才愿望为出发点,提高工作效率,维护教学秩序,推动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第四条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要有利于推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拓展其实践创新能力;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工作,有利于深化改革,有利于与各类教育的沟通与衔接,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现代手段,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二章教学事务管理 第五条每学期学校均应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学目标管理的基本要求,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科(室)及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等。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用以确定学校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由分管校长提出,经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后,于新学期开学前下达贯彻。 教务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教学工作的进展情况拟定月教学工作计划。 各教学科(室)和教研组的教学工作计划分别由科(室)主任和教研组长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科(室)、组具体情况按学期制订。 第六条教务处应在放假前编制完毕新学期校历和学期教学进程表。其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学校整体安排和各专业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计划),也应结合实习、实验条件等具体情况。校历和学期教学进程表经教务例会讨论、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后,以学校名义印发至各科(室)实施。 编制校历应注意: (1)新学年开始为9月1日(逢双休日顺延); (2)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共42个教学周,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入学与毕业教育、公益劳动、考试和机动时间等(含公休);

高职高专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高职高专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 教发[200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推进,原国家教委 1996年发布实施的《核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办学条件标准》和《“红”、“黄”牌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教计[1996]154号)已不再适应当前普通高等学校发展的需要。为此,在委托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充分征求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和部分高等学校意见的基础上,对上述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现将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主要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确定限制、停止招生普通高等学校,并对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进行监测。《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发布实施,有利于加强宏观管理,逐步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有利于促进办学条件改善和保证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各地、各部门和各普通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以及本《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要求,合理确定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以维护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保证普通高等教育基本的教学质量和规格。 三、根据指标的用途及其重要性,新修订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1、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包括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这些指标是衡量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 2、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包括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生均年进书量。这些指标是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补充,为全面分析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和引进社会监督机制提供依据。同时这些指标还可反映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改善、更新情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高等学校信息化程度等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四、限制招生、暂停招生普通高等学校的确定: 1、凡有一项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低于限制招生规定要求的学校即给予限制招生(黄牌)的警示,以维持基本办学条件不再下滑,并促进其尽快改善办学条件。限制招生的学校其招生规模不得超过当年毕业生数。 2、凡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低于限制招生规定要求,或连续三年被确定为黄牌的学校即为暂停招生(红牌)学校。暂停招生学校当年不得安排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笔者深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中迫在眉睫的问题。对此笔者有几点拙见以供讨论。 一、改变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开展积极的“双向互动”,诱导学生的主动投入,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充当“导演”,发挥主导作用。 有人认为,课堂上让学生站起来读一读,讲一讲,到黑板上写一写,就算是双向互动了,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被动的“互动”。所谓真正的互动应要做到: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积极地回应,并养成这种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使语文课堂能时时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比如教学《再别康桥》一文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学过《天净沙·秋思》一文,对比很熟悉,一起背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然后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判断、讨论: 1.“夕阳西下”是怎样的一种色彩? 2.“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两种观点,其一是“小桥流水人家”是温馨的,反衬出身在异乡的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其二是“小桥流水人家”是冷冰的,表现的是游子们孤苦伶仃和内心的孤独。 3.最后一句可否去掉“断肠”二字,有什么不同? 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学生兴趣高涨,回答问题十分积极。比如,第三个问题,有同学说:“‘断肠’两字去掉好,去掉之后与上句“夕阳西下”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有同学说:“怎能去掉‘断肠’两字?自古到今的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断肠”两字,如成语“肝肠寸断”、“断肠草”等,可见“断肠”两字在形容“伤心欲绝”的程度时非常贴切,去掉“断肠”两字就不能很好地体现这种情感。 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学生在这些感兴趣的问题的诱发下,形成了争鸣的局面,群体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自然而然地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中解决了问题,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主参与解决课堂问题的习惯。 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一次《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能准确把握鲁迅在听到“左联”五烈士被枪杀的消息时的情感,教师采用了层层铺垫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做法如下: 运用多媒体切换以下画面:①鲁迅送书给白莽;②柔石睁大眼睛听鲁迅讲“人心惟危”说;③柔石小心翼翼地扶着鲁迅行走;④柔石与白莽同时被捕;⑤柔石在狱中学德文;⑥龙华枪杀烈士现场;⑦鲁迅提笔在悲愤中写文章;⑧鲁迅抬头望着漆黑的夜空……。 与此同时,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看着一幅幅画面,伴着雄浑的旋律,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与讲解,营造出一个悲壮的气氛,学生完全沉浸在无比悲愤的情境之中。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鲁迅写完文章后做了什么事?学生一个个发言,众说纷纭,却不乏创新精神:如鲁迅背着手在房间里踱着;鲁迅手抓着短短的头发,痛不欲生;鲁迅坐在书桌前,点燃一支烟,久久凝望着漆黑的夜空,一言不发,等等。学生这些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是得益于教师营造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提升教师自身能力 校内交流的步骤分为课堂观察→书面记录→组员点评→深度交流→改进建议→自我反思。组员点评:在课堂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组员褒长贬短,旨在提升授课者的教学品位。 深度交流:进一步听取授课者的不同想法和教学追求,以谋求双方的深度沟通。 改进建议:组员面对授课者的不足或特点,在沟通基础上给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处方”。 自我反思:授课者认真消化吸收组员意见,在内省的基础上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和怎样落实大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深入贯彻《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V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重庆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管理的意见》《重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管理规程(试行)》,进一步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教育部、市教委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办、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 第二章专业与课程设置 第三条设置专业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工作。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发展规划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第四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应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为促进专业发展,学校应制定专业发展的三年或五年规划。包括指导思想,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目标、建设思路、工作目标、改革及工作重点、专业设置条件和保障机制等。

第五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冃录》范围内专业,应使用目录规定的专业名称;设置《目录》以外专业,可选定相近专业名称或自定名称,专业名称应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第六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须向区教委申报,区教委初审同意后,向市教委申报,经市教委评估审批后,方可进行招生。 第七条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基本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与社会生活和工作岗位的联系,培养具有德技双馨、身心双健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学校应按照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明确各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要求培养目标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措施具体、适应市场。 笫八条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计算机、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校要将实习实训纳入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统筹安排。课程设置合理,符合国家、市区规定要求,符合市场、岗位和技术发展需要。 第三章教学计划 第九条教学计划是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工作指导性文件,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的总纲领。教学计划分为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学期、学年任课教师制定)。 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是由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国家级市专业指导性教学计

高职高专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高职、高专;职业院校 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根据XX教育部等部门XX文件的要求,为充分利用校外人才资源,优化我校师资队伍的结构,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加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保障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以“按需聘用、保证质量、合约管理、权责分明、分类管理、注重实效”为基本原则,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兼职教师是指,根据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面向社会、行业、企业聘任的,与学校只签订聘任协议(不纳入学校编制),兼职担任专业课、讲座、实习指导课教学任务的专业人员、高技能人才。 第二条聘请兼职教师应重点满足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特色专业的教学需要。 第二章兼职教师的聘任条件 第三条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身心健康。 第四条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第五条聘请的兼职教师一般应为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专业教学急需的也可聘请退休人员。

第六条聘请的兼职教师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高级工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职务),特殊情况也可聘请具有特殊技能,在相关行业中具有一定声誉的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和省级传人。个别特殊行业条件可以适当放宽,但必须具备五年及以上对口专业的工作经验。 第七条初次聘请的退休人员,离开原工作岗位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特殊情况可据学校需要而定。 第三章兼职教师的聘任程序 第八条院部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建立《兼职教师聘任标准》。 第九条兼职教师授课前需进行评议。每学期末由院部组成兼职教师评议组,根据《兼职教师聘任标准》对拟聘兼职教师及拟承担的课程进行评议。 第十条评议通过后,由院部通知拟聘兼职教师带相关证书到本部门,审核兼职教师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技能等级证、工作经历等材料,并填写《兼职教师聘任申请表》,于开课前上报教务处审核。对通过资格认定、符合兼职教师条件的人员,经教务处批准,签订《兼职教师聘任协议书》,颁发聘书。 第十一条由院部根据教学需要制定兼职教师任务书,每学期期末前将下一学期兼职教师任务书上报教务处审核。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

数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2.基础模块分上下两册,分两学年学习,每学年128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教学要求用语的表述 1. 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2. 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分为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 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 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 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 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 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顶岗实习学生的教学管理研究

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顶岗实习学生的教学管理研究 作者:邵长友 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8年第4期 文/潍坊市技师学院邵长友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相关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都是通过理论的学习进行培养,很少进行实践的锻炼,导致学生空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能力,在工作的时候缺乏实践经验。针对这种情况,出现了顶岗实习这一项目,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本的实践经验,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顶岗实习过程中有专门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更快地领会基本的实践要求和实习工作,将实践和理论进行结合,完成基本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的顶岗实习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学生的实习教学管理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职高专;机械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管理 顶岗实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实习方式,主要是在高职高专院校与实习单位签订相关的协议,通过安排学生进行实习,以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进行了解,并且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评价和整理,完成基本的评分。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有更深程度的理解,通过实践积累一定的经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高职高专院校机械类专业顶岗实习现状 (一)基本的学习设定和培养方案。机械类专业基本包括机械制造、机电制造以及数控的相关专业,高职高专院校中对学生的培养一般在校学习两年半,剩余半年开始顶岗实习,进行实践的接触和操作,在两年半的时间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解,基本完成学习和认识,了解机械类专业的主要知识和操作,在最后半年可以进行实习,可以跟学校合作的单位进行实习也可以自己找单位进行实习,完成基本的实习任务和要求。 (二)高职高专机械类的顶岗实习情况。现阶段,顶岗实习的推出,学生都会选择在学校推荐的单位进行实习,完成基本的实习任务。在整个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实践操作,尽量把知识融入实践中。当前学生的实习都比较顺利,能够独立地完成实习期间的基本要求,完成实践的操作和理解,在理论的基础上加深对实践的理解和掌握。整体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参与率高达95%,说明机械类的顶岗实习状况良好。 二、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顶岗实习学生的教学管理策略 (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基本,提升综合管理和实习评价。在实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实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得到实践经验,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快速适应,完成基本的工作。因此,在学生进行实习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实习的评价,让学生拥有更好的能力和素质,进而帮助学生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首先,在实习前,高职高专院校先进行实习前动员大会,把具体的实习考核和评分体制进行宣读,提出实习过程的具体要求,对于相关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确认,之后向学生发放相关的实习资料,完成基本的情况了解,在评分细则里进行详细阅读,最后整体的实习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负责老师10%、实习单位80%、带队老师10%。其中对于实习期间表现比较出色的学生进行额外的加分,但是加分情况不能超过实习单位成绩的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 为160~180学时。 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 3.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 做统一规定。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1.阅读与欣赏 正确认读并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和管理专业教学标准(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旅游服务与管理(代码:1302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旅游社、旅游景区、主题饭店、展览场馆、文博院馆、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旅游社服务及其他旅游企业服务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发证机构 专业(技能) 方向 1 导游员 导游资格证书 国家旅游局 旅行社导游、 旅行社计调、 外联 2 旅行社计调员 旅游计调师(助理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 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3 旅行社外联员 旅游咨询师(助理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4 景区讲解员 景区讲解员(初级) 地方旅游行政主管部门 5 展览讲解员 展览讲解员(初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则、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主动、热情、甘于奉献的服务意识,诚信守信、爱岗敬业。 3.具有良好的旅游行业行为规范、礼仪素养和美学素养。 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节约资源,倡导绿色消费。

6.具有适应行业变化、自我提升的潜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必需的旅游业知识,达到岗位服务要求。 2.掌握旅行社运营知识,熟悉各部门分工,能胜任旅行社基层岗位。 3.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4.掌握服务心理知识,能与客人有效沟通并获得认可。 5.掌握汉语相关知识,能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服务,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6.掌握常用旅游英语知识,能进行常用旅游英语口语表达。 7.掌握现代办公设备技术,能使用岗位设备和业务软件。 8.取得导游、旅游咨询师、旅游计调师、景区讲解员、展览讲解员、计算机操作员等1或2种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导游 1.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带团业务。 2.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人文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3.掌握旅游应急处理知识,能处理旅游突发事件。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计调、外联 1.掌握旅行社计调、外联、网点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岗位业务。 2.掌握旅游电子商务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工作。 3.能掌握旅游产品知识,能开展业务洽谈,能采购、组合、销售产品。 七、主要持续专业 高职: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本科:旅游管理 八、课程结构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60~180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1. 阅读与欣赏 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 理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初中及社会青年,他们的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很大一部分是不想学习的学生,家庭背景也差别各异。由于中职教育的特殊性,教学管理一直成为困扰中职教育教学的难点。如何实现有效的教育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中等职业 学校教育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目前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现状 (一)教学管理观念陈旧,教学目标不明确。建国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教学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的教育体制下,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当干部型技术人才,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培养的是自主择业的技能型人才。在计划经济时代,教育部门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有统一的课程安排,每一门课程都有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只要认真贯彻这部“大纲”,就等同于走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不会有任何风险和偏差。在那个年代,任何一个自然人都可以搞教学,都可以当教育处长。很多中职学校只能沿袭“大纲”照搬照抄过去老一套做法。直到现在,有很多学校仍然走不出那种教学管理模式的阴霾,缺乏对现代职业教育趋势的了解和驾驶现代职业教学管理的能力。在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时,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观念陈腐,全凭主观意志,教学管理没有明确目标,就像在黑夜中走路一样,走到哪里算到哪里,使中职教育的管理滞后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些中职学校虽然向面向市场改变,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教学目标也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没有明确的定位。 (二)教师能力不强,教学管理缺乏推助器。就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状况看,由于长期没有补充年轻教师,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严重断层已是普遍现象。相当一部分老教师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学管理思想的束缚,教学方式方法多是沿用过去旧的教学管理模式,不善于探索和总结,造成很多老师从事一辈子的教育教学,到头来没有总结和发表属于自己独到见解和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和教学论文。教师“关门教书”,学校“封闭管理”,不仅使中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规范

绥芬河市职教中心教学工作规范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特制定以下常规要求。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1、任何教师都要在备好课的前提下上课,如果不备好课上课应视为渎职行为,对不认真备课而上课的教师应予以批评与处罚(如果无教案上课即视为不认真备课)(由教导处及值班领导按月检查或随时抽查)。 2、备课应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个人备课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手段,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写好教案。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教法,统一教学目标,统一作业、统一测试内容。集体备课应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重点发言人,各备课组每周应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做好记录,并在备课组内所有教师教案附记中标记。 3、开学前一周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先阅读全教材,了解教材全貌,按单元进行备课,明确章、节、单元教学目的,弄清“双基”具体内容。制定学期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 4、教学目的分为知识目的、能力目的、德育目的(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找出具体的重点、难点、关键,明确它们在全单元、全书中的地位与内在联系,确定教学方法,重视板书设计等。 5、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兴趣需要、知识基础、知识缺陷、接受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潜力生学习的困难和问题。 6、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包括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教学语言、教具的使用、提问的内容、板书的安排和技能的训练、实习的程序、作业的选择布置等。 7、教学中的教具使用,尽可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要提高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要提倡每人自己设计教学软件,提高使用计算机教学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8、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老师备课时应先做一遍,做出标准答案;专

(完整版)安徽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

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高职高专教育健康稳步地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高职高专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第三条教学及其管理工作的地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学校其他各项管理工作都要服务和服从于教学工作,为教学第一线服务。教学管理是对教学工作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调节、监督和评价,在学校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第四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坚持正确的教学思想,树立现代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研究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和教学管理规律,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制,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办出高职特色;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条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师资队伍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等。 第二章教学管理组织 第六条健全教学工作的领导体制。学校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院(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分管教学的副院(校)长协助院(校)长主持教学日常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院(校)长办公会议或院(校)务会议讨论决定学校有关教学及其管理的指导思想、长远规划、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措施等。要建立健全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和各级领导定期听课、学习、调研督查、考核等制度,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 第七条建立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熟悉教学工作、有经验的教学管理人员组成,在院(校)长领导下,研究和决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第八条建立教学工作督导组织。选聘一批热爱教育事业、教育思想先进、有丰富教学经验、工作认真负责的老教师(包括退休教师) 、教育专家和有专业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组成教学工作督导组织,配合系(部)和教务处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 第九条建立院(校)、系两级教学管理机构。学校应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健全教学管理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充分发挥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在整个教学管理系统中的职能作用,建立协调的工作关系。 1、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应配备得力人员,以保证教学工作稳定、有序地运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2、系(部)组织是学校教学管理机构的基本单位。系(部)主任全面负责本系(部)教学及其管理工作。系(部)可根据情况设教学秘书或教务员,处理日常教学管理的具体工作。 3、教研室是按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其主要任务是按教学计划规定实施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及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