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石油树脂现状与发展

C5石油树脂现状与发展
C5石油树脂现状与发展

1.1.1.1C5石油树脂现状与发展

1.1.1.2用途

C5石油树脂可与其他石油树脂混合使用,或是作为添加剂使用。由于其对油品油脂类及其它合成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溶解在许多溶剂中,与其他物

质配合耐水性、耐酸性好,熔点低,粘合性好,因而在许多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表22是典型的石油树脂的一般特性和用途。

(一)在胶粘剂中的应用

国外越60%的C5石油树脂用于胶粘剂,该产业已成为十分兴旺的新兴产业,涉及建筑业的结构与装饰、汽车组装、轮胎、木材加工、商品包装、书刊装订、卫生用品、制鞋业等领域。石油树脂是许多胶粘剂,特别是新型胶粘剂如热熔胶、压敏胶必不可少的增粘剂。

(1)热熔胶用增粘剂

热熔胶是加热熔化产生流动性,涂布在被粘接物体上,冷却后固化粘合的一种胶粘剂。热熔胶属工业胶粘剂,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主要包括:妇女卫生巾、婴儿纸尿裤等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制作;食品、饮料、啤酒的纸箱封箱;木工家具制作;书本的无线装订;标签、胶带的生产;香烟过滤嘴的制作;服装、粘合衬得生产;其他领域,如电缆、汽车、冰箱、制鞋业等。热熔胶在使用时必须配以

增粘剂才能粘接牢固。

[iv]

(2)压敏胶用增粘剂

压敏胶制品主要为压敏胶带、压敏标签等。压敏胶带可作为电绝缘胶带、各种包装密封胶带、印刷标签用胶带、医用外科创伤膏使用。所用胶粘剂可采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热熔胶,不管使用何种粘结剂,均需配以增粘剂。近年来,C5石油树脂以其剥离粘接强度高,快粘性好,价格较低的特点,开始逐步取代交割较高的萜烯树脂和松香树脂而占主导地位。

(二)涂料添加剂

在涂料工业方面,是由树脂常用于与其他物质混合,这样既降低了产品成本,又使涂料的光泽、硬度、防水性和耐化学性得以改善。石油树脂通常用来制造增强乳胶涂料,浅色的石油树脂可用于生产油溶性涂料,以提高其光泽和附着力。石油树脂作为尤其添加剂,可加快漆膜俄干燥速度,提高漆的耐水性、耐酸碱性以及表面硬度和光泽,可用于刚才的防锈漆、船底漆以及一般的家具漆等。

道路标志漆是石油树脂的主要用途之一,尤其是熔路标漆在国外发展很快,国外石油树脂路标漆的用量占路标漆总量的25%~30%。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高速公路的发展,熔接型交通路标漆已成为路标漆的主流。这种路标漆具有干燥速度快、耐久性好、无溶剂等特点,是由树脂、颜料、反射材料、增塑剂、无机填料等组成。含有10~30%加氢石油树脂的路标漆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候性。随着国内大量建设高速公路的一般道路,用于路标漆的石油树脂将大量增加。目前,我国公路总里程约为150万千米,根据公路建设的规划,到2020年,多有用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将由高等级公路连接形成网络,公路的总里程数达到300万千米,高速公路达8万千米,而公路漆的用量约为1.0吨/千米,由此可见,C5石油树脂的需求量是巨大的。目前年需求量为1.8万吨,预计每年涂料行业所需的石油树脂将超过2.5万吨。

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所用的热熔型路标漆,所用的树脂为C5石油树脂,软化点为97~110℃,色相为2~3,酸值<0.1,价格为1.2~1.3万元/吨[i]。

(三)油墨添加剂

石油树脂能溶于烃类树脂中,且软化点高、性能稳定,因而适用于印刷油墨。它对印刷油墨的流变性和连接料的稳定性影响很大,而且在组成中石油树脂只要达到松香的55~60%即可获得最佳的增塑作用。在配方中加入石油树脂能改进印刷油墨的光泽和耐磨性。预计我国用于油墨的石油树脂将超过1万吨/年。(四)合成橡胶添加剂

在橡胶中加入C5是由树脂可起到软化、补强、增粘等作用,从而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其用量为15%左右。目前最适合丁基内胎生产,对硫化干扰小,可使105℃热永久变形系数减小,提高丁基内胎的使用寿命。国外已在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等合成橡胶中大量使用C5石油树脂,预期将达到1万吨/年。

(五)纸张施胶剂

石油树脂经马来酸酐改性,再经碱化,即可溶于水中。在造纸工业中以前均用松香作为上浆剂,石油树脂与松香相比,有利于提高纸张的平滑度、疏水性、

适印性及耐起泡性。松香是现在用的最多的施胶剂,占全部施胶剂的80%以上。石油树脂比松香富有疏水性,取代松香作施胶剂效果更好。

(六)医用容器及包装材料添加剂

为了解决单独使用聚丙烯或聚定息作为医用容器及包装材料(如储血包、液体药物包装带、输液管等)时存在的耐热性差、透明性差和柔软性等问题,可用加氢石油树脂作为添加剂。此外,高新技术的发展将推进石油树脂在我国其他许多领域的应用,包括发展聚烯烃新品种、防震材料、光学记录材料、电影业的新应用等为石油树脂的应用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1.1.1.3市场分析

从市场需求看,我国石油树脂的应用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近几年将以12%的年增长率增长。2004年C5石油树脂在胶粘剂方面的需求量为3万吨/年,在橡胶加工方面需求量为1万吨/年,路标漆方面年需求量1.8万吨/年,在涂料、油墨、造纸等方面石油树脂的年需求量在2.5万吨/年左右,另外在油田化学品、沥青改性剂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用量,国内C5石油树脂的年需求量总计10万吨/年左右。

从供应情况来看,2001年C5石油树脂产量约5万吨,其中扬子-伊士曼公司的大部分产品用于出口。近年来石油树脂的进口量逐年增加,2000年达到 2.8万吨,进口产品均为高档专用级石油树脂,2001年C5加氢石油树脂国内用量总计约8万吨左右,而国内的生产量仅有2万吨左右,其余均为进口。

高档的油墨专用树脂在中国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我国的石油树脂生产企业应尽快占领这个市场。在油墨用DCPD树脂方面,除日本外,酚改性的DCPD树脂逐渐成为主流,如美国Lawter公司的AR-92,已成为打入中国市场的国外油墨专用树脂之一,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特点如下:软化点160~180℃,Gardner 色度15,酸值25以下,有较好的光泽和快干性能,软化点高,热稳定性和溶解性好,在高应力方面表现出稳定的流变性能,调色指数高。

从价格来看,国外石油树脂价格上涨速度为8~10%,国内市场因品种及质量不同,C5石油树脂的价格相差很大,国内C5石油树脂价格为7000~16000元/吨,其中混合C5石油树脂6000~8000元/吨,C5/C9共聚树脂9000~10000元/吨,C5加氢石油树脂根据其色度深浅价格在13000~16000元/吨。从价格趋势看,低档树脂价格上升有限,高档树脂的价格稳步上升。

石油树脂的价格也是根据石油树脂的品种和质量不同而变化,国产C5石油树脂价格范围为4000~16000元/吨,其中,混合C5石油树脂为4000~5000元/吨;C5/C9共聚树脂定价在9000~10000元/吨;C5加氢石油树脂根据色度深浅在8000~16000元/吨[ii]。

表 2 国外C5石油树脂的主要类别及厂商与品牌[iii]

[iv]

1.1.1.4生产工艺

(一)C5石油树脂的制造化学

C5石油树脂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类似的,包括原料预处理、聚合、产物的后处理、聚合物树脂的分离、溶剂回收和三废处理等步骤。脂肪族石油树脂和脂肪族-芳香族共聚石油树脂采用催化聚合方法,脂环族石油树脂则采用热聚合方法。

(1)C5烯烃的聚合化学

C5石油树脂(脂肪族石油树脂)是由C5馏分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阳离子聚合生成。以Lewis酸为催化剂的C5双烯烃阳离子聚合机理可概括地分为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等步骤:

(a)链引发:Lewis酸与给之子体(如水、醇等)或给正离子体(如氯代特丁烷)的化合物进行反应,生成的阳离子再与单体进行加成形成碳阳离子,这个过程就是链引发,也就是聚合反应的开始。

(b)链增长:在链引发阶段产生的碳阳离子通过单体分子的连续加成而不断增长,这个过程就是链增长。

(c)链终止:有很多种反应能导致阳离子聚合反应中生长链的终止,这个过程就是链终止。然而能终止链增长的大多数反应却不终止动力学链,而是在这过程中生成新的C5烯烃的链引发,这个过程就是链转移。

C5馏分是由链状二烯烃、环状二烯烃、单烯烃和饱和烃组成的混合物,其组成十分复杂。在反应过程中,参与聚合反应的主要是反应活性高的间戊二烯、异戊二烯、环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某些单烯烃也能不同程度地参与聚合反应,如环戊烯、2-甲基-1-丁烯等,而单烯烃聚合活性很低,所以C5石油树脂是一个多元共聚反应的产物。含量较高、反应活性高的双烯烃形成的结构单元组成C5石油树脂分子链的基本骨架,而含量较低、反应活性较低的一些单烯烃则部分嵌入树脂分子链中。

(2)催化剂

C5馏分阳离子聚合反应可采用多种催化剂,研究最多的是Friedel-Craft催化体系。催化剂主要有AlCl3、AlBr3、BF3、TiCl4、SnCl4等。工业生产中使用最多的是AlCl3、AlBr3、BF3催化剂。使用BF3催化剂得到的是液体树脂或低聚物;

而使用AlCl3催化剂得到的则是分子量较高、易碎的固体树脂。对于催化剂的浓度而言,AlCl3一般为反应物的1~2.5%(m/m,下同),BF3气体为0.3~0.78%,BF3乙醚络合物为0.6~1.5%,对这两种催化剂来说都是浓度越高,树脂分子量越低。

(3)溶剂

C5石油树脂制备过程中常用的溶剂为芳烃和烷烃,由于芳烃能够有效抑制C5馏分在聚合过程中的副反应——交联反应,因此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溶剂是芳烃或者是芳烃改性的石脑油(芳烃含量为5%)。

(4)原料要求

为了得到高质量的C5石油树脂(间戊二烯石油树脂),就必须对原料中基本组成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原料中间戊二烯的浓度为50~75%。为保证C5石油树脂的色度和热稳定性,要求间戊二烯原料中环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的含量越少越好,一般小于2%。若环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的含量高,会造成C5石油树脂的色度、热稳定性和粘性变差,并且容易产生凝胶。同时要求异戊二烯的含量不超过3%,因为异戊二烯含量高,其双键的活泼性会引起C5石油树脂的过度交联,使树脂的溶解性、配伍性变差,分子量也不易控制。此外,原料中间戊二烯的浓度不能超过85%,否则树脂体系将会变得不稳定。

(5)共聚单体

研究表明制备高质量的C5石油树脂除了对三种烯烃的含量有严格要求外,还需要用单烯烃来改进,间戊二烯与异戊烯以一定比例共聚,可以得到分子量分布窄、色度浅、溶解性好、溴价低及稳定性好的聚合物产品,这是因为异构叔碳烯烃在聚合反应中起到链转移的作用,生成稳定的叔碳阳离子的缘故。同时它还具有终止聚合反应的作用,因为它会俘获AlCl3与间戊二烯接触产生的HCl,因而减缓了HCl的助催化作用,方程生成高分子量、溶解性差的高聚物。具有这种改进、调解C5石油树脂质量的单烯烃为一些含叔碳原子的单烯烃。这些单烯烃的含量越大,树脂的溶解性越好。而单烯烃的含量越低,树脂越硬,分子量越高,不溶性聚合物成分越多。此外在C5中的环戊烯的作用类似于芳烃溶剂,能促进生成熔点高且可溶解的聚合物。另一类共聚单体是萜烯类化合物,如α-蒎烯、β-蒎烯、苧烯和β-水芹烯等,可以提高树脂的增粘性,又不影响树脂的软化点,β-蒎烯的双环结构打开而成的两个叔碳烯烃起链转移剂的作用。它们对树脂溶解性的促进效果比2-甲基-2-丁烯等更强。萜烯在树脂聚合物中的比例可占到50%,这时可称作脂肪烃改性的萜烯树脂。

(二)C5石油树脂的生产

C5石油树脂生产过程包括原料的预处理、聚合反应、中和水洗、溶剂回收、脱低聚物、产品的成型包装及三废处理。

(1) 原料预处理

不同的C 5石油树脂需要不同的原料,尤其是对三个双烯烃含量有较严格的要求。为把这3种双烯烃分开,一般采用如图所示的流程。

图 1 一般采用的分离3种双烯烃的流程

分离越精细的原料得到的树脂质量越好。显然,抽提精馏法得到的间戊二烯馏分含量高,而得到的树脂收率高、分子量高且分布集中、色度及稳定性好,此时加作为改性用的单烯烃后效果更好。

(2) 聚合反应和处理

聚合反应和处理的流程如图14所示。

图 2 聚合反应及产品处理工艺流程图

溶剂进入反应釜后,加入催化剂,再加入间戊二烯馏分、共聚单体,反应温度一般为30~75℃,反应时间1~3.5小时。之后,反应产物送往中和水洗釜,用碱液中和聚合液中的催化剂,再水洗以除去聚合液中剩余的碱液并彻底除去催化剂。脱除未反应的原料和溶剂,最后通过水蒸气除去低聚物得到石油树脂产品。

1.1.1.5 碳五石油树脂的精制工艺开发[vi]

碳五石油树脂的生产多数采用间歇精制工艺,其原理是简单蒸馏,根据各组分的沸点差别较大,将聚合液蒸馏到不同的温度,从而将各组分分馏出来。其流程如下:洗涤合格后的聚合液用泵输送到蒸馏釜,蒸馏釜采用高压蒸汽盘管加热,将釜液温度加热到60℃时,未聚碳五蒸馏出来,并经冷凝器冷凝得到未聚碳五组分,然后再将釜液加热到200℃以下,溶剂油蒸馏出来,经冷凝后得溶剂油;液体树脂沸点比较高,故将系统调至负压(-0.093MPa),釜液温度维持在C5馏分 热二聚

除环

双环戊二烯馏分 精馏分离

间戊二烯馏分50~60% 异戊二烯馏分50~60% 间戊二烯馏分70~80% 异戊二烯馏分大于99% C5原料

改性剂或

200~210℃,并通入低压蒸汽进行汽提,将液体树脂蒸馏出来。釜中余液即为固体碳五石油树脂熔融液,将釜液放入树脂凝结池,经自然冷却得固体石油树脂,经破碎、包装、称量后送人仓库。碳五石油树脂间歇精制工艺原则流程见图15,连续精制工艺流程图16。

图 3 间歇精制工艺流程

图 4 连续精制工艺流程

1.1.1.6采用络合催化剂研制浅色C5石油树脂[vii]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电动搅拌器的1000ml三颈瓶中,加入适量的络合催化剂和一定量的甲苯,搅拌均匀,待体系温度达到预定值时,开始滴加经热聚切割精制的C5原料,滴加完毕后再一定温度下反应3~4小时。水洗后产物经减压蒸馏法除去未反应物和低聚物,得到透明度较高的浅色C5石油树脂。(1)原料精制

影响石油树脂色相的因素较多,除工艺条件外,原料中的环戊二烯含量是主要影响因素。当C5馏分中环戊二烯的含量较高时,聚合得到的石油树脂色相较高(7/Gardnar级)。因此在聚合前应对原料进行处理。根据环戊二烯容易发生

热聚和热聚生成的双环戊二烯沸点较高的化学性质,本工作采用热聚方法脱除原料中的环戊二烯。热聚温度120~125℃,压力0.65~0.70MPa,时间1h。将热聚后的原料经蒸馏切割即可除去环戊二烯,切割后的C5中双环戊二烯<1%,环戊二烯<5%。热聚后的原料切割70℃前的轻组分,聚合得到浅色C5石油树脂,大于70℃的重组分,聚合得到深色石油树脂。

(2)聚合工艺条件

采用极性较强的硝基化合物为络合剂与AlCl3生成络合催化剂,该催化剂为土黄色透明液体,不溶于反应溶剂和反应产物,催化活性强,易于分离。

(3)后处理工艺

后处理主要包括催化剂的脱除和树脂的精制。由于采用的络合剂与反应产物和溶剂均不互溶,反应液静置可除去大部分催化剂,剩余上层反应产物经5%NaOH溶液洗涤,再用清水洗至中性,脱除残余催化剂,通过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即可得浅色C5石油树脂。

1.1.2TAME(甲基叔戊基醚)

1.1.

2.1生产TAME

C5中的异戊烯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和甲醇反应生成甲基叔戊基醚(TAME),称为醚化反应。TAME是优良的汽油调和组分,其性能见表27。

—乙醇;ZMIB—2-甲基-1-丁烯

裂解C5馏分通过醚化工艺生产TAME,也可生产含有TAME的混合组分直接作为汽油调和组分。

(一)国外TAME技术

(1)CDTECH公司的催化蒸馏工艺

CDTECH公司(ICI和CR&L联营公司)最初是集中力量在MTBE的工业化生产中开发催化蒸馏技术。从1981年在首套MTBE装置上实现工业化以来,到目前已利用此技术建成了90套装置。该公司不断发展其技术,使技术适用于TAME、ETBE等的合成。

催化蒸馏工艺是目前合成TAME的最先进工艺。该工艺能耗低、投资少,但技术要求高。CDTECH公司拥有3种TAME合成技术,即CD-TAME、CDETHEROL、CDISOTAMWE。

(a)CDTANE工艺

该工艺把反应和精馏两个单元操作在一个固定床反应器内进行,利用反应的释放热直接进行醚的分馏,以降低能耗。催化精馏塔上部为精馏段,中部为催化反应段,下部为提馏段。未反应的C5和甲醇由塔顶蒸出,再经水洗、精馏回收。产品TAME由塔底不断分出,这就大大地抑制了逆反应,使异戊烯转化率提高到90%以上。

(b)CDETHEROL工艺

CDTECH公司把CETAME工艺和BP Etherol工艺结合,形成CDETHEROL 工艺。BP Etherol工艺是由EC Erdol Chemie 公司和Deutsche BP 公司联合开发的。该工艺采取常规的固定床醚化系统,并使用EC Erdol Chemie 公司和Bayer 公司联合开发的三功能催化剂。该催化剂是浸有少量钯的强酸性大孔径离子交换树脂,其烯烃醚化活性高,并具有双烯选择加氢和非活性烯烃异构化活性。

CDETHEROL工艺通过两种流程合成TAME。一种流程在催化蒸馏塔前面增加一个含有三功能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运行周期为2年;另一种流程在催化蒸馏塔前面增加2个固定床反应器,运行周期为4年。该工艺流程类似于CDTAME工艺,但异戊烯转化率可超过95%。

(c)CDISOTAME工艺

CDTECH公司将C5烯烃异构化过程加到CDETHEROL工艺中,形成CDISOTAME工艺。该工艺把C5馏分中的正戊烯烃异构化成异戊烯,使TAME 产率进一步提高。

(2)UPO Ethermax工艺

UPO Ethermax工艺(即HOLS-UOP-KOCH工艺),将常规固定床MTBE 工艺原理(HOLS工艺)和KOCH工程公司专用的反应蒸馏(RWD)技术相结合,使烯烃转化率高于常规固定床反应器的转化率,在TAME装置中,异戊烯转化率由传统工艺的70%提高到91%。

HOLS公司的常规固定床工艺特点是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原料组成,生产出各

种规格的产品。

HOLS-UOP联合的醚化工艺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可单独生产MTBE、ETBE、TAME,也可联合MTBE和TAME。

HOLS-UOP-KOCH工艺,即UOP Ethermax工艺采用RWD技术。该技术的关键是美国传质专家KOCH发明的含催化剂的塔式结构性填料,其商品名称为Katamax。该填料在两层波纹网板之间夹一层树脂催化剂,它即传质又可作催化剂的接触器。这种双功能的传质/催化剂体系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催化剂之间的高效传质传热,可使有效蒸馏和烯烃反应在一个区域内进行。结构性填料使该工艺克服了固定床反应器的单级平衡限制,提高醚的收率。

(3)ARCO公司的醚化工艺

ARCO公司的MTBE工艺适用于联产MTBE和TAME。

MTBE/TAME工艺采用两个串联的固定床反应器,将C4/C5混合物料与新鲜甲醇、循环甲醇混合送入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的MTBE/TAME液相固定床反应器。此时要控制混合比例使异丁烯和异戊烯能够与甲醇进行最佳反应。

(4)Snamprogetti工艺

该工艺的特点是采用两段反应器。第一段反应器流出物进入TAME分馏塔,塔底产品为TAME,塔顶则为含甲醇的残余C5物流。塔顶物流与补充甲醇混合进入第二段反应器以提高异戊烯转化率。第二段反应器流出物去甲醇脱出塔,用水逆流提取未反应的甲醇。含TAME的C5物流亦可直接掺和于汽油中。

近年来,Snamprogetti公司开发一种新的醚化工艺,即DET工艺。该工艺的原料是32-100℃的FCC轻汽油。为了减少胶质的生成,首先对原料进行选择性加氢以除去其共轭二烯烃,然后送入第一反应器进行醚化反应。部分异戊烯、异己烯和异庚烯转化成相应的醚,其中异戊烯转化率达到热力学平衡值。反应混合物进入脱戊烷塔。脱戊烷塔塔底产品是不含甲醇的C6、C7烃和醚的混合物,塔顶产品是C5与甲醇的共沸物,包括未反应的异戊烯(约为原料中异戊烯的30%)、非反应性戊烯及所有C5烷烃。加入一定量甲醇以后,塔顶产品进入一个由TAME合成、骨架异构化及烷烃分离组成的TAME组合工艺。在该组合工艺中,TAME合成采用水冷却管式反应器(WCTR),在这里未反应的异戊烯进一步转化为TAME。含有TAME、戊烯和戊烷的醚化产品经分离后,TAME进入脱戊烷塔产品中。戊烯和戊烷的混合物通过MPP选择性气相吸附分离分成戊烯和戊烷。分出的戊烷进入脱戊烷塔产品中,戊烯进入SISP骨架异构化工艺,反应后循环回到TAME合成反应器。

采用DET工艺后,FCC轻汽油中烯烃的质量分数下降28.71%,氧的质量分数达4.85%,调合蒸气压下降24.44kPa,辛烷值有较大提高。

(5)Nex TAME工艺

由芬兰Neste工程公司开发的对FCC轻汽油中C5-C6烯烃醚化工艺,即Nex TAME工艺,于1995年5月在芬兰实现工业化。该工艺由2-3台预反应器和蒸馏/侧线反应器组成。原料经选择性加氢把二烯烃转化为单烯烃后先进入装满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预反应器,2/3的TAME和甲基庚醚在预反应阶段生成。该工艺关键是下游蒸馏塔和侧线反应器,侧线馏分从蒸馏塔的进料点上方分出,异戊烯和重叔烯通过侧线反应器连续循环以增加醚产量。该工艺可在不停车的情况下更换塔盘和填料,并利用轻烃和甲醇形成的共沸物来精心控制塔的操作条件,不需要甲醇回收设施。该工艺异戊烯转化率可达90%,塔底产品含16%(w)TAME。

1.1.

2.2国内TAME技术

南京炼油厂研究所曾进行了催化裂化汽油轻馏分醚化工艺的开发研究,切取<100℃馏分(C4~C7),以氢型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进行醚化,把醚化后的轻馏分和塔底馏分调合,可使催化裂化汽油的醚含量达8~10%(w),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和马达法辛烷值分别提高0.5~2.6个单位和1.2~3.0个单位。

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研究的三功能催化剂,具有二烯烃和炔烃的选择加氢、非活性烯烃分子中双键转位及烯烃醚化等功能。用该催化剂醚化南阳原油的催化裂化汽油<100℃馏分时,醚化产品呈水白色,胶质含量合格。马达法辛烷值可增加2~6个单位,产品脱氮率达86%,脱硫率55%,烯烃饱和率20~30%。

抚顺石油学院石油化工研究所与石油二厂曾合作开发催化裂化汽油醚化工艺。该工艺切取C5~C7轻汽油中以初馏点~100℃馏分为原料,采用D-72型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膨胀床反应器进行醚化反应。醚化后催化裂化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提高1个单位以上。该工艺中试结果于1988年10月通过鉴定。

抚顺石油学院石油化工研究所以初馏点~75℃的轻汽油为原料,采用S-54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进行醚化反应,醚化后轻汽油与>75℃重汽油调合后亦可使催化裂化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提高1个单位以上。该工艺的工业生产装置于1994年6月在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一厂建成投产,处理量为25万吨/年。该装置是我国第一套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业化装置。

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与北京设计院合作,开发了一种筒式散装催化剂结构的催化蒸馏技术,称为CATAFRACT技术,国内使用该技术已建5套万吨级MTBE 工业装置。该技术可以在生产TAME的工艺中适用,工艺包括原料C5选择加氢脱双烯体、高转化率的醚化反应、水萃取法从剩余C5中回收甲醇等流程。该工艺叔戊烯转化率可达92.7~95.8%。水萃取后剩余C5中甲醇质量分数<1×10-4,TAME产品纯度达98%(w)以上。CATAFRACT百吨级中试技术已通过中石化

鉴定。

1.1.3异戊二烯[viii]

异戊二烯主要用于生产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IS)、丁基橡胶,也用于生产医药化学品、杀虫剂和香料等精细化学品。目前世界生产的异戊二烯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以美国、日本和西欧为代表的采用抽提法路线从乙烯装置副产C5中分离获得;二是采用合成工艺路线,包括俄罗斯的异戊烷和异戊烯脱氢以及俄罗斯和日本的异丁烯.甲醛法法合成生产工艺。

以合成法制备的异戊二烯因成本高、能耗高,因此目前采用合成路线工艺的装置半数被关闭;抽提法生产异戊二烯工艺的投资及生产成本低,美国、日本和西欧等以抽提法生产异戊二烯的装置具有竞争力,一直处于生产状态。我国快速发展的乙烯工业可提供大量含异戊二烯的C5馏分资源,为大规模抽提法生产异戊二烯创造了条件。

1.1.3.1世界异戊二烯供需状况

2004年世界异戊二烯生产能力85.05万吨/年,其中完全采用合成路线的俄罗斯产能占56%;2004年世界异戊二烯产量72.4万吨,消费量为70.8万吨。俄罗斯、美国和日本是异戊二烯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三国异戊二烯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93.4%,其中俄罗斯是最大的异戊二烯消费国,占总量的53.8%,2004年世界各地异戊二烯的供需情况见表28。

2004年世界消费的异戊二烯95%以上用于生产异戊橡胶、SIS和丁基橡胶,剩余少量部分用于维生素、医药和香料等精细化工产品。

俄罗斯生产的异戊二烯几乎全部用于生产异戊橡胶,2004年俄罗斯异戊橡胶产量37万吨,异戊二烯消费量38.1万吨。异戊橡胶也是美国、西欧和日本异戊二烯的第一大消费领域,2004年该领域消费异戊二烯13.8万吨,占其消费总量的43%。异戊二烯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耐热性,并具有较好的电性能和加工性能,甚至可以完全替代天然橡胶制造轮胎、胶带、胶管、鞋底等多种制品。但由于从1970年开始的石油危机导致国际市场上异戊橡胶价格高于天然

橡胶,使其产量和消费量处于下降趋势,近来因世界天然橡胶供应紧张,俄罗斯的异戊橡胶产量出现较大回升。

SIS热塑性弹性体是美国、西欧和日本异戊二烯的第二大消费领域,2004年该领域消费异戊二烯10.9万吨,占总消费量的34%。SIS具有优异的波纹密封性、高温保持性和粘着性,配制成的压敏胶和热熔胶广泛应用于医疗、电绝缘、包装、保护掩蔽等领域,特别是由其生产的热熔压敏胶具有环保、安全和低成本等特点,大量替代了传统橡胶为基础的粘合剂。

丁基橡胶是异戊二烯的第三大消费领域,2004年美国、西欧和日本该领域消费的异戊二烯1.7万吨,占其总消费的5%。丁基橡胶具有透气率低、气密性好等特点,是制造内胎及子午线轮胎内衬气密层的不可替代的优质材料,还大量用于医药密封用品、化工防腐衬里制品及防水材料等各种领域,丁基橡胶的市场发育相对比较成熟。

异戊二烯消费的其它领域包括用于维生素、医药和香料等多种精细化工产品,2004年美国、西欧和日本在这些部分消费的异戊二烯5.8万吨,占其总消费的8.2%。2004年世界主要地区异戊二烯的消费情况见表29。

1.1.3.2国内异戊二烯及下游衍生物供需状况

(一)供需现状

我国目前异戊二烯只有上海石化一家生产,1993年上海石化建成2.5万吨/年C5馏分分离异戊二烯工业试生产装置,按设计可生产包括异戊二烯在内的3个双烯烃产品,异戊二烯纯度达聚合级要求。2002年异戊二烯产量7710吨;2003年该装置的处理能力从2.5万吨/年提高到4万吨/年,装置运行稳定:2004年完成了15万吨/年C5馏分分离装置工艺软件包开发,将进一步推进现有装置扩能改造。2005年1~4月份上海石化产量为4385吨,预计全年产品产量将超过万吨。目前上海石化的异戊二烯大部分供国内下游用户生产SIS、丁基橡胶和其它精细化学品,小部分异戊二烯出口国外。

国内异戊二烯消费领域主要包括SIS、丁基橡胶和精细化工产品。巴陵石化是国内唯一SIS生产商,目前装置能力5000吨/年,2004年产量约5000吨,消耗异戊二烯约4000吨;燕山石化是国内唯一丁基橡胶生产商,目前装置能力3万吨/年,2004年产量为3.76万吨/年,消耗异戊二烯1100吨;精细化工产品如

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异戊烯醇、紫罗酮和柠檬醛等产品,估计消耗异戊二烯2000吨左右。

(二)国内异戊二烯下游衍生物供需状况

(1)异戊橡胶

目前我国尚没有异戊橡胶生产装置,但已经成功开发出了异戊橡胶的生产技术,并经过了中间试验和原型工业化考核。国内异戊橡胶未工业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异戊二烯的供应来源问题,另外处于低价位的天然橡胶使人们对异戊橡胶工业化的经济性持保留态度。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天然橡胶的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2004年我国天然橡胶产量59万吨,消费量185万吨,缺口126万吨,国内产量不足消费量的1/3;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很大。2004年国内天然橡胶的价格一路飙升,全年均价为14113元/吨,对国内轮胎等下游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根据世界橡胶研究组织预测,在未来的10~15年内,中国天然橡胶消费量将达到300~400万吨,到时将占世界天然橡胶消费总量(约12Mt)的1/4~1/3。而从国内可供植胶的土地考虑,我国干胶年产量的峰值也仅为70万吨左右,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而异戊橡胶与天然橡胶在分子结构和使用性能上十分类似,为天然橡胶的最佳替代品,如国内发展异戊橡胶将会降低对国际天然橡胶市场的过分依赖。

虽然我国尚未工业化生产异戊橡胶,但近年来由于国际天然橡胶价格处于高位,异戊橡胶进口量呈快速上升态势,从1998年1300吨上升至2003年4.05万吨和2004年3.71万吨。2004年进口产品中来自俄罗斯的异戊橡胶占81.2%,若有充足的异戊橡胶来源,估计国内异戊橡胶的进口量还会增加。2004年国内消费异戊橡胶折合异戊二烯约3.8万吨。

(2)SIS

SIS是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高档产品,其生产工艺过程与SBS基本相同,因此世界上许多SBS装置都同时具备生产SIS的能力。但从生产技术来讲,生产SIS的难度高于SBS,加上异戊二烯的供应问题,因而并非所有SBS生产装置都在生产SIS。我国SBS生产企业共三家总能力24万吨/年,其中巴陵10万吨/年(具有SIS产能5000吨/年),燕化9万吨/年,茂名5万吨/年,2004年国内总产量24.23万吨,其中巴陵石化产量12.85万吨。目前世界SIS产量占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21%,而国内仅占总能力的2%。目前国内三家SBS生产厂中只有巴陵石化一家生产SIS。巴陵石化公司1994年开始研究SIS,1996年成功实现工业试生产,装置能力5000吨/年,若有充足的异戊二烯供应,巴陵还可在现有SBS装置上生产更多的SIS,巴陵石化拟在近期内,使SIS的产量达到1万吨,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国内SIS生产量较低,主要原因是国内C5馏分分离能力较小,聚合级异戊二烯单体供应匮乏。

由于国内SIS产量有限,大部分国内消费市场由进口产品占据,估计2004年进口量在1万吨左右,绝大部分是从美、日等国进口,供应商有美国Shell公司、Dexco公司,日本JSR公司、Zeon公司,意大利的Enichem公司等,估计2004年国内SIS消费量约1.5万吨左右,折合异戊二烯消费1.2万吨。

国内SIS主要用于热熔胶,特别是高档热熔压敏胶的生产,如标签、胶带、一次性卫生制品等。根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我国大陆热熔胶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另外,随着我国环保法规的实施,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污染型的氯丁橡胶粘合剂产量和消费量将减少,环保型SIS粘合剂增长迅速。SIS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在我国的消费量将会迅速增长,我国SIS市场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3)丁基橡胶

中国石化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意大利PI公司生产技术,于1999年建成了国内第一套丁基橡胶工业装置,设计产能3万吨/年。该装置在投产以来,经过多项的技术攻关和改进,聚合生产周期延长,产量上升,质量提高,2004年生产量3.76万吨,超过装置设计能力。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子午胎产量的快速增长,国内丁基橡胶消费量也急剧增长。随着国内产量增长的同时,国内丁基橡胶进口量从1999年3.01万吨上升到2004年9.9万吨(其中卤化丁基橡胶5.7万吨)。国内丁基橡胶消费量从1999年2.19万吨增加到2004年12.5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41.7%。但仍有国内许多企业,因缺少丁基橡胶供应,仍在生产天然胶内胎。2004年全国消费丁基橡胶12.5万吨,折合异戊二烯4000吨。

(4)精细化工产品

国内异戊二烯还用于生产多种精细化工产品,如用偏氯乙烯加成法制备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国内已建设该杀虫剂装置多套,总能力约1000吨/年,其中广东建成一套生产能力为400吨/年的装置,南京建成一套生产能力为200吨/年的生产装置:由异戊二烯合成甲基庚烯酮进而生产芳樟醇的技术已有突破,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形成了2500吨/年的成套工艺技术软件包,装置正在建设中;上海等地一些合资企业已引进由芳樟醇合成植物醇进而生产维生素E的技术;由异戊二烯生产集成电路用的光刻胶已投入批量生产,其它还有一些精细化工产品处在开发中。估计目前精细化工领域消费的异戊二烯消费量约2000吨左右,随着未来异戊二烯供应量增长,异戊二烯消费量还将进一步发展。

1.1.3.3国内异戊二烯发展研究及建议

目前国内异戊二烯产量仅1万吨左右,异戊二烯供应不足严重限制了SIS等下游产品的市场开发,同时制约了异戊橡胶的工业化。根据专家预计,未来仅以替代目前国内天然橡胶需求量的20%计,国内异戊橡胶市场容量就在20万吨以

上,将会缓解我国橡胶消费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的状况。

相比于戊烷和异戊烯脱氢以及异丁烯.甲醛生产工艺,从乙烯副产的裂解C5馏分中抽提分离异戊二烯是生产成本最低的工艺技术路线,我国拥有丰富的乙烯副产碳五资源,未来生产异戊二烯的工艺路线必定采用抽提法工艺。目前上海石化C5分离装置运行平稳,北京化工研究院最近又完成了“聚合级异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产品新工艺”的开发,我国抽提法生产异戊二烯技术己达到相当水平,为进一步规模化生产异戊二烯提供了技术基础。

由于我国主要以石脑油和轻柴油为原料制取乙烯,C5馏分产量较大,目前国内C5馏分大部分作为燃料。2004年中国乙烯产量627万吨,副产C5约82万吨,可抽提异戊二烯约13万吨以上,国内产量仅1万吨左右,异戊二烯资源化工利用率不足10%,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利用率70%和50%相比还差的很远。我国正处于乙烯工业发展的高峰时期,现有多套乙烯装置将继续扩建,还有多套新建大乙烯装置正在计划或规划中。继2005年3月份上海赛科90万吨/年乙烯工程投产,南京扬巴60万吨/年乙烯工程和广东惠州80万吨/年乙烯联合生产装置也将陆续投产。根据目前正在改造和新建及扩建规划的乙烯工程状况,预计今后几年我国乙烯工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量将有较大提升,为进一步开展规模利用异戊二烯创造较好资源条件。

综上所述,国内未来不但对异戊二烯需求量较大,而且资源也很充分,同时国内异戊二烯生产技术也比较成熟,下游产品也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规模化发展异戊二烯有较好的前景。

1.1.3.4异戊二烯低聚[ix][x]

碳五馏分是石油烃类裂解乙烯工艺中的副产物,其产量约为乙烯产量的20%,其中异戊二烯的含量最高。近年来,随着精细化工研究的深入,异戊二烯低聚物的应用尤为引人注目。异戊二烯的二、三聚体可制备香料、涂料、颜料、粘合剂、硫化剂等,用途十分广泛,特别是可以非常经济地合成萜烯类香料。

(1)工艺过程

在氮气保护下,用氢化锂铝,在低温精制异戊二烯,反应时间4小时。

在氮气保护下依次加入甲苯、烷基铝、四氯化钛和异戊二烯,控制一定温度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快速冷却至室温,加入无水乙醇终止反应。采用减压蒸馏法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分别截取40~60℃/1.3kPa、115~140℃/1.3kPa两个馏分。

(2)最佳工艺条件

催化剂体系:Al(C2H5)2Cl和Al(C2H5)Cl2中Al(C2H5)2Cl的摩尔组成为44~80%;

工艺条件:铝钛摩尔比为5~10,反应温度30~60℃,反应时间2~6h,低聚物的收率达90%以上,环三聚体的收率和选择性均超过81%。

1.1.3.5化学级异戊二烯的精制[xi]

化学级异戊二烯(IPE)是C5分离装置主要产品之一,随着加工原油来源的多样化和在C5分离时各种化学辅料的使用,导致C5原料中存在许多结构不明的微量杂质,这些杂质及其进一步反应后的生成物导致IPE产品色度经常出现不合格现象。

通过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滤渣组成,采用色谱/质谱法定性微量杂质,以及淡绿色IPE固体微粒的大小和分布的测定确定导致IPE产品色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IPE中混入由铁硫化物组成固体微粒,这些微粒悬浮在IPE中,但并没有真正溶解于IPE,溶液为假溶液。略带绿色黑色固体微粒是在C5分离时所加入的DMF、化学试剂A、B、C,S2-和Fe2+之中的两种或多种相互作用的结果。IPE呈淡绿色是由本体的淡黄色和悬浮在IPE之中的绿黑色固体微粒相互作用所致,而IPE呈淡黄色则由所含杂质的烯酮共轭结构引起。由于固体微粒平均直径都大于100μm,故只需过滤就可使IPE澄清,滤液色度分析值为20~30,达到产品质量指标要求。

1.1.3.6由裂解C5与苯乙烯合成SIS嵌段共聚物的研究[xii] [xiii]

苯乙烯与异戊二烯的嵌段共聚物(SIS)是以苯乙烯(St)与异戊二烯(IP)为单体,烷基锂(RLi)为引发剂,在烃类溶剂中采用阴离子溶液聚合工艺生产的产品,是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系列产品之一。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流变性、波纹密封性和高温保持力,与其它调合树脂相容性也很好,因此是生产压敏胶和热熔胶的理想原料,其用量占SIS总产量的90%。随着粘合剂生产的发展,SIS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自SIS问世以来,一直采用高纯度异戊二烯为原料生产,由于难以廉价地得到高纯度异戊二烯,致使SIS的价格居高不下。从七十年代末起,国外一些公司相继考虑采用混合C5为原料,直接合成异戊橡胶及SIS嵌段共聚物。

利用乙烯装置副产裂解C5经精制得到了适用于合成SIS的精制C5(即低纯度异戊二烯,其中异戊二烯含量为45~55%)与苯乙烯合成了SIS,降低了SIS生产成本,为SIS的合成和C5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合成SIS的裂解C5精制工艺研究

采用如图17所示的装置流程,精制裂解C5馏分的处理过程主要步骤包括采用热聚合方法,使C5中环戊二烯尽可能二聚成双环戊二烯;热聚后C5馏分经精馏,收集富集异戊二烯的中间馏分;用化学方法处理富集异戊二烯的C5馏分中的少量环戊二烯,脱除水、炔烃、氧等微量杂质。

图 5 裂解C5精制装置流程示意图

表9 适合于合成SIS的混合C5规格

(二)裂解C5合成SIS工艺条件

在100~110℃下热聚合1~2h;简易分离塔板数为30,回流比为5~10;化学脱除少量环戊二烯的酸酐/环戊二烯质量比为2.0,反应时间大于3h;宜采用5A 分子筛脱除C5馏分中微量杂质,分子筛用量大约为馏分量的0.15倍,停留时间不小于1h。

(1)实验方法

在釜式聚合装置中进行两步法合成线型SIS、偶合法合成星型SIS。

(a)两步法合成线型SIS

以高纯氮置换聚合釜数次,室温下依次加入计量的环己烷和苯乙烯,以引发剂消除体系内的杂质,然后加入一定量的丁基锂,在50~70℃下反应30~60分钟,待苯乙烯单体全部聚合后,同时加入定量的已消除杂质的苯乙烯和富含异戊二烯的精制C5溶液,利用苯乙烯和异戊二烯竞聚率的差异,异戊二烯优先接在PS-活性链上,在45~65℃下反应90~150分钟以后,生成苯乙烯-异戊二烯阴离子(PSI-),直到溶液中异戊二烯消耗完毕,苯乙烯继续接在活性链上,生成三嵌段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阴离子(PSIS )。待反应完全完成后,加入终止剂和防老剂,凝聚后得白色弹性体,剪碎,于40℃下真空干燥得最终产物。

(b)偶合法合成星型SIS

以高纯氮置换聚合釜数次,室温下依次加入计量的环己烷和苯乙烯,以引发剂消除体系内的杂质,然后加入一定量的丁基锂,立刻形成苯乙烯阴离子,于50~70℃下反应30~60分钟,待苯乙烯单体全部聚合后,加入定量的已消除杂质的富含异戊二烯的精制C5溶液,在45~65℃下反应约90~150分钟,待异戊二烯转化完毕生成PSI-活性链后,再加入偶合剂四氯化硅,于60~80℃下反应40~90分钟,加入终止剂和防老剂,凝聚后得白色弹性体,剪碎,于40℃下真空干燥得最终产物。

(2)工艺条件

(a) 聚合温度对苯乙烯聚合速率的影响在100ml聚合瓶中配制苯乙烯单体浓度为0.2g/g的溶液,加入浓度为0.37mol/1的丁基锂引发剂,设计分子量为5×104,在合成SIS的第一阶段,聚合温度选择为50~70℃。

(b) 聚合温度对C5馏分中异戊二烯聚合速率的影响在100ml聚合瓶中,加入异戊二烯含量为0.55g/g的精制C5馏分,因此,在第二阶段,温度应控制在50~60℃。

(c) 聚合反应时间的确定在50~70℃的反应温度下,苯乙烯完全聚合所需时间为30~60min,故第一段反应时间定为30~60min。在50~60℃的反应温度下异戊二烯完全转化需90~150min,故第二段反应时间定为90~150min。

(d) 异戊二烯浓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设计分子量为5×104,聚合温度为50℃,丁基锂浓度为0.4mol/l,异戊二烯浓度确定为15~20%,太大反应热难以及时撤去。同时,在搅拌和传热良好的系统中,可以通过调节异戊二烯浓度来控制适当的聚合反应速度。

1.1.4间戊二烯

间戊二烯在C5馏分中的含量一般在10%~15%,也是含量较多的组分之一。间戊二烯有顺、反式两种结构,主要用于制造石油树脂,萜烯类树脂、制造环氢树脂固化剂、涂料油墨和粘合剂等。

1.1.4.1间戊二烯用途[xiv]

间戊二烯除用在石油树脂外,另一较大用途是固化剂:甲基四氢苯酐、甲基六氢苯酐、甲基环己烯、四羧酸酐等,间戊二烯还可用于合成香料,可生产叶醇,进一步可合成17种酯类,都是非常珍贵的效果料。生产不饱和醇、酯、醚类,可用作涂料及不饱和聚酯的原料。间戊二烯的液体低聚物可用于环氧树脂和热硬化丙烯酸粉未涂料、酚醛树脂、胶粘剂,环氧树脂、油墨、水性涂料,路标漆原料、润滑脂及合成油中,间戊二烯与苯乙烯及丙烯腈的三元共聚物与SBR混用可制造多孔性合成革。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发展现状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总公司简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CNOOC,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公司成立于1982年,注册资本949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现有员工6.85万人。涉及业务包括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化工化肥炼化、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综合服务与新能源等六产业板块。2010年,公司全年完成油气产量6494万吨油当量,实现营业收入3548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977亿元人民币,年末总资产达到6172亿元人民币。 二、组织结构概览: 上游业务中上游业务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辖)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销售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化工供销(集团)总公司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专业技术金融服务 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中海石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保险有限公司 中国近海石油服务(香港)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其他 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基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中化建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中海油信息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报社 中国海洋石油东海公司中海实业公司 公司文化以人为本,担当责任,和合双赢,诚实守信,变革创新;及对社会要节能减排,公益事业的责任。 二、进入外国市场的方式及公司的经营策略 进入外国市场的方式 (1)出口进入方式。 (2)合同进入方式。 (3)投资进入方式。 开展海外投资应主要采取以下几种途径[1]: 1 与东道国的石油公司联合 2 与有经验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联合 3 无风险服务合同 4 购买储量 5 获得勘探开发股份的转让

国内外C5石油树脂现状与发展

1.1.1.1国内外C5石油树脂现状与发展 1.1.1.2用途 C5石油树脂可与其他石油树脂混合使用,或是作为添加剂使用。由于其对油品油脂类及其它合成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溶解在许多溶剂中,与其他物 质配合耐水性、耐酸性好,熔点低,粘合性好,因而在许多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表22是典型的石油树脂的一般特性和用途。 (一)在胶粘剂中的应用 国外越60%的C5石油树脂用于胶粘剂,该产业已成为十分兴旺的新兴产业,涉及建筑业的结构与装饰、汽车组装、轮胎、木材加工、商品包装、书刊装订、卫生用品、制鞋业等领域。石油树脂是许多胶粘剂,特别是新型胶粘剂如热熔胶、压敏胶必不可少的增粘剂。 (1)热熔胶用增粘剂 热熔胶是加热熔化产生流动性,涂布在被粘接物体上,冷却后固化粘合的一种胶粘剂。热熔胶属工业胶粘剂,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主要包括:妇女卫生巾、婴儿纸尿裤等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制作;食品、饮料、啤酒的纸箱封箱;木工家具制作;书本的无线装订;标签、胶带的生产;香烟过滤嘴的制作;服装、粘合衬得生产;其他领域,如电缆、汽车、冰箱、制鞋业等。热熔胶在使用时必须配以 增粘剂才能粘接牢固。 [iv] (2)压敏胶用增粘剂 压敏胶制品主要为压敏胶带、压敏标签等。压敏胶带可作为电绝缘胶带、各种包装密封胶带、印刷标签用胶带、医用外科创伤膏使用。所用胶粘剂可采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热熔胶,不管使用何种粘结剂,均需配以增粘剂。近年来,C5石油树脂以其剥离粘接强度高,快粘性好,价格较低的特点,开始逐步取代交割较高的萜烯树脂和松香树脂而占主导地位。

(二)涂料添加剂 在涂料工业方面,是由树脂常用于与其他物质混合,这样既降低了产品成本,又使涂料的光泽、硬度、防水性和耐化学性得以改善。石油树脂通常用来制造增强乳胶涂料,浅色的石油树脂可用于生产油溶性涂料,以提高其光泽和附着力。石油树脂作为尤其添加剂,可加快漆膜俄干燥速度,提高漆的耐水性、耐酸碱性以及表面硬度和光泽,可用于刚才的防锈漆、船底漆以及一般的家具漆等。 道路标志漆是石油树脂的主要用途之一,尤其是熔路标漆在国外发展很快,国外石油树脂路标漆的用量占路标漆总量的25%~30%。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高速公路的发展,熔接型交通路标漆已成为路标漆的主流。这种路标漆具有干燥速度快、耐久性好、无溶剂等特点,是由树脂、颜料、反射材料、增塑剂、无机填料等组成。含有10~30%加氢石油树脂的路标漆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候性。随着国内大量建设高速公路的一般道路,用于路标漆的石油树脂将大量增加。目前,我国公路总里程约为150万千米,根据公路建设的规划,到2020年,多有用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将由高等级公路连接形成网络,公路的总里程数达到300万千米,高速公路达8万千米,而公路漆的用量约为1.0吨/千米,由此可见,C5石油树脂的需求量是巨大的。目前年需求量为1.8万吨,预计每年涂料行业所需的石油树脂将超过2.5万吨。 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所用的热熔型路标漆,所用的树脂为C5石油树脂,软化点为97~110℃,色相为2~3,酸值<0.1,价格为1.2~1.3万元/吨[i]。 (三)油墨添加剂 石油树脂能溶于烃类树脂中,且软化点高、性能稳定,因而适用于印刷油墨。它对印刷油墨的流变性和连接料的稳定性影响很大,而且在组成中石油树脂只要达到松香的55~60%即可获得最佳的增塑作用。在配方中加入石油树脂能改进印刷油墨的光泽和耐磨性。预计我国用于油墨的石油树脂将超过1万吨/年。(四)合成橡胶添加剂 在橡胶中加入C5是由树脂可起到软化、补强、增粘等作用,从而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其用量为15%左右。目前最适合丁基内胎生产,对硫化干扰小,可使105℃热永久变形系数减小,提高丁基内胎的使用寿命。国外已在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等合成橡胶中大量使用C5石油树脂,预期将达到1万吨/年。 (五)纸张施胶剂 石油树脂经马来酸酐改性,再经碱化,即可溶于水中。在造纸工业中以前均用松香作为上浆剂,石油树脂与松香相比,有利于提高纸张的平滑度、疏水性、

碳五石油树脂合成技术及发展趋势

碳五石油树脂合成技术及发展趋势 徐迪静,李 伟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浙江 宁波 315800) 摘 要:概述了C 5石油树脂种类及制备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生产C 5石油树脂的主要企业和产品牌号,着重评述了合 成工艺及改进合成工艺的提高C 5石油树脂质量方法,通过对C 5石油树脂应用的介绍,对我国C 5石油树脂发展及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C 5石油树脂;合成工艺;技术发展;应用 Synthesis Technology and D evelop m ent T rend of C 5Petroleu m R esi n XU D i -jing,LI W ei (N ingbo Vocati o na l and Techn ica l College ,Zhejiang N i n gbo 315800,Ch i n a) Abst ract :The type and status of preparation o f techno logy of C 5petro leum resi n w ere over v ie w ed .The m a i n produc ti o n busi n ess and pr oduct brandsw ere intr oduced at ho m e and abr oad about C 5petroleum resi n .The re m arks on synthesis of techno l o gy and i m pr oved synthetic process to i m prove the qua lity of C 5petro leum resin m ethod w ere focused on .Through t h e i n troduction of app lication o fC 5petroleum resi n ,suggesti o ns w ere proposed about the deve l o p m ent and appli ca ti o n of C 5petro leum resin in China K ey w ords :C 5petro leu m resin ;synthetic techniques ;techno l o gy deve l o pm en;t applicati o n 作者简介:徐迪静(1982-),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 C 5石油树脂是以乙烯装置副产的裂解C 5馏分为原料,进行分离聚合后制得的固态或粘稠状液态、相对分子质量低于2000的聚合物,具有酸值低、混溶性好、熔点低、粘合性好、耐水和耐化学品等特点。根据原料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混合C 5石油树脂,原料为经过初步分离或未经分离的混合C 5馏分; (2)脂肪族C 5石油树脂,以浓缩间戊二烯为主要组分;(3)双环戊二烯脂环族C 5石油树脂,以双环戊二烯(DCPD )为主要原料;(4)共聚树脂,分为C 5/C 9共聚树脂、C 5和其他物质的共聚树脂、双环戊二烯(DCPD )与其他物质的共聚树脂;(5)加氢改性石油树脂。表l 为典型C 5石油树脂的一般特性及用途。 表1 典型C 5石油树脂的一般特性及用途 C 5石油树脂品种特性 用途 脂肪族C 5石油树脂色浅,耐热耐候性好,软化点,与非极性聚合物相容,与极性聚合物不相容。 热熔胶、胶带及橡胶增粘等脂环族C 5石油树脂软化点高,有臭气,氧化稳定性较差,反应性好,共聚性好 油墨、涂料、胶粘剂、沥青改性、橡胶增粘 C 5/C 9共聚树脂极性和非极性聚合物都相容油墨、涂料胶粘剂、橡胶增粘 加氢C 5石油树脂 色浅,无臭,价高,氧化稳定性好 胶粘剂、聚合物改性 1 国内外C 5石油树脂的生产现状 1.1 国外C 5石油树脂的生产发展状况 石油化工的发展为石油树脂生产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原 料,因此石油树脂在一些石油化工发达国家的生产迅速发展,如美、日、德、俄、法、英和荷兰等。目前世界生产能力约400kt/a ,美国和日本分别约占57%和20%,欧洲约占22%。美国主要生产厂家有Exxon 、Am oco 、P icco 、U e lsi co l 等十几家化工公司,其中最大的生产厂家是Exxon 公司,C 5石油树脂能力达到150kt /a 。日本的生产厂家有瑞翁、三井石油化学、日本石油化学、富士兴产公司等。西欧主要生产C 5石油树脂的公司有4家,生产能力约为80kt/a 。国外厂商生产的C 5石油树脂主要类别见表2。 1.2 国内C 5石油树脂的生产状况 我国C 5石油树脂开发研制方面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中科院有机所、中科院化学所、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化工所、淄博化 工研究所等分别开发了C 5系列石油树脂。目前在黑龙江、辽宁、山东、江苏等地均建立起一定规模的C 5、C 9石油树脂生产装置。近年来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和美国Exxon 公司,扬子石化实业公司和美国伊士曼公司分别合资建设的25万吨/年和18万吨/年C 5石油树脂装置的建成投产,为国内石油树脂的发展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目前我国石油树脂生产企业约50家,总生产能力在200万吨/年以上,可以生产C 5树脂、C 9树脂、C 5/C 9共聚树脂、加氢树脂,生产装置以C 9石油树脂为主,占总生产能力的70%,C 5石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与现状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与现状 1.石油起源与世界石油工业诞生 石油多生成于浅海的沉积岩中,见于内陆湖盆之沉积层甚少。其起源是由于海中含有大量微细浮游生物及海藻等类有机物,死亡之后埋藏在水底的厚层沉积物中,逐渐受到埋藏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使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机质分解转变而成。 人类在数千年前就已经知道石油,3000多年前的我国古书《易经》就记载了有关石油和天然气的情况,其中有“泽中有火”之说。到后汉时期,我国已开始使用石油。据后汉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记载,在今陕西北部延安、延长一带发现有石油,当地人民把它用作燃料和润滑剂。宋朝时期,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石油”这一名称。也就在这一时期,我国已开始对石油进行加工使用。我国最早的石油加工厂一一“猛火油作” 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它已能炼制出称之为“猛火油”的石油产品。这期间我国已能用沥青作为控制火药燃烧速度的原料,并能用石油制作炭黑。明代,我国已能从石油中提炼灯油,在四川等地还发现了凝析油井进行有组织的开采和利用。 PETROLEUM & NATURAL GAS FORMATION 11世纪末,我国已在陕北的延安、延川和宜君等地钻了第一 批采油井,它比1859年美国正式大规模开采石油要早700多年。虽然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发现并使用石油,但是就世界范围来说,这些发现和使用只不过是人们一时一地的偶然所得,即使已进行了有组织Tiny we 护宙nd died and buried on the oceAn floor Ov^r itm^ they covered by layers of sand jtnd 审毗 禺縣莎耶 Plant & Animal Remains Over mill I ions of yriirs B the rrmrnin% were buried deeper and dee*p?r F The enormotn ^nd pre^ture turned them into oil and Today, we drill down through layer% o-f znd# 口九.ind rock the rock fc-FmaKioni that can旧爪eil gaf depotiu.

论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论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 发展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武汉工程大学08级化工02班,湖北武汉430073)摘要: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我国石油化工的发展规模和面临的挑战两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通过对石油化工行业现状的仔细分析,阐述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即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发展趋势 China'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bei Wuhan 430073,China) Abstract: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is the basis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is to promote the country's economy continued to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at present our country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hallenge of the two briefly and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rough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areful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rend in Chin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hat is, the road of the future. Keywords: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石油化工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认真分析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利于保持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趋势、确定行业发展规划,有利于应对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能源形势,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1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修改)

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分析报告 (杨婧刘璐胡馨月娄姚荣) 第一节、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行业现状 (一)行业概况 1、国际石化产业运行情况 近年来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特点:一是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与布伦特原油价格倒挂日渐频繁;二是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价差缩小;三是石油的金融属性更加明显,投机商继续青睐石油期货市场;四是石油需求大幅下降,但降幅逐季收窄;五是欧佩克减产履约率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剩余产能大幅增加;六是石油库存居高不下。 通过对市场、贸易、油价、运输和劳动成本等方面的分析,鉴于欧美严格的环保要求,以及市场的成熟度,欧美等地区对基础化学品和大宗石化产品的需求已趋于饱和,这就迫使西方发达国家紧缩本国石化生产,全球化工行业发展的重心逐步向原料产地(中东)和产品市场(亚洲)转移。中东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将是全球炼油和石化产能增长最快的地区,亚洲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石化市场。同时,世界石化工业发展趋向大型化、基地化和炼化一体化,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2009 年,排在前10位国家的炼油能力占世界总炼油能力的比例有所提高,亚洲的中国、日本、印度、韩国4国,占世界10 大炼油国总能力的比例已上升到39.9%(见表1),炼油能力占全球的比例也上升到23.1%。

表1 各国炼油能力表 2、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状况 (1)炼油工业逆势上扬。2009 年,中国新增原油一次加工能力4 500万t,全国炼油能力增至4.83 亿t/a,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炼油国。截至2009 年年底,全国千万吨级炼油厂已达到17家,全年全国原油加工量约为3.75 亿t,比上年增长7.9%。 (2)产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2009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46 万家,实现总产值6.63万亿元,同比增长0.3%,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2.13%,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实现销售产值6.35万亿元,增长0.15%。20 多种大宗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的消费量保持世界领先地位。2009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数据见下表2: 表2 石油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数据表 (3)市场需求持续回升。2009年,国内主要石化产品表观消费量持续回升,全年原油表观消费量为3.88亿t,同比增长6.2%;乙烯表观消费量达1 165.6 万t,同比增长10.1%;硫酸表观消费量增长21.4%,烧碱增长13.4%,纯碱增长8.9%,甲醇增长35.9%,合成树脂

碳九石油树脂生产厂家

碳九石油树脂生产厂家 近两年,C9/C5石油树脂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石油树脂行业一直寻求转型发展的突破点,加氢C9、C5、C5/C9或者DCPD石油树脂将会成为行业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投资热点。国内C9石油树脂厂家主要采用催化聚合(也称为冷聚合)、热聚合工艺。对于高双环戊二烯(DCPD)含量的C9馏份,采用连续压力热聚工艺生产出的树脂品质较高,较大规模的C9石油树脂厂家一般都建有热聚、冷聚两条以上生产线,分别生产深、浅色全系列石油树脂。那么这些厂家中哪些生产厂家比较靠谱呢? C9石油树脂是石油裂解所副产的 C9 馏份,经前处理、聚合、蒸馏等工艺生产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它不是高聚物,而是分子量介于 300-3000 的低聚物。它具有酸值低,混溶性好,耐水、耐乙醇和耐化学品等特性,对酸碱具有化学稳定,并有调节粘性和热稳定性好的特点。石油树脂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作为促

进剂、调节剂、改性剂和其它树脂一起使用。 应用领域: A、油漆 油漆主要使用高软化点的C9石油树脂,油漆加入石油树脂能够增加油漆光泽度,提高漆膜附着力、硬度、耐酸、耐碱性。 B、轮胎和橡胶 轮胎和橡胶主要使用低软化点的C9石油树脂。此类树脂和天然橡胶胶粒有很好的互溶性,对橡胶硫化过程没有大的影响,轮胎和橡胶中加入石油树脂能起到增粘、补强、软化的作用。 C、粘合剂行业 C9石油树脂具有很好的粘接性,在粘合剂和压敏胶带中加入石油树脂能够提高粘合剂的粘合力、耐酸性、耐碱性以及耐水性,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D、油墨行业 油墨用石油树脂,主要是高软化点石油树脂。油墨中加入石油树脂能起到展色、快干、增亮的效果,提高印刷性能等作用。 E、其它:树脂具有一定的不饱和性,可用于纸张上胶剂,塑料改性剂等。 以上为恒泰石油为大家提供的有关于C9石油树脂的相关内容,如有疑问,欢迎点击咨询恒泰石油! 濮阳市恒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石油化工技术研发、生产、销售贸易为一体的高科技新型民营企业。位于国家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优秀旅游城—河南省濮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属于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中原经

热聚法合成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工艺分析

热聚法合成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工艺分析 双环戊二烯,普遍应用于树脂生产。现代工艺,常用热聚法,将双环戊二烯馏份与溶剂油混合,通过一定的高温以及压力合成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产品。本文对合成双环戊二烯石油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双环戊二烯树脂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标签:热聚法;双环戊二烯;树脂 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有良好的耐碱性、耐水性,极易与有机物质相溶,因此广泛应用于塑料、油漆、涂料、橡胶制造行业中。但是,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也存在例如产品易脆、颜色深等缺陷。近年来,国内双环戊二烯的产量逐年增加,生产企业遍布全国各地,例如上海石化、大庆华科、齐鲁鲁华等。 1 合成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实验 在进行合成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实验前,必需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备好实验用原材料以及实验用设备。普通的实验方式并不能得到高纯度的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而应用热聚合法则可以合成高纯度的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通过对碳5馏分进行精馏、再聚合,则可以得到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对双环戊二烯应该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通过性能测试报告分析该次热聚法合成实验的效果。 1.1 实验用原材料 合成实验的过程就是各种原材料共同作用聚合成为树脂的过程。在对实验结果进行不断测试、报告的进程中,对实验用原材料的成分、比例进行不断的探索。对实验用的原材料的浓度進行分析,对同时对比不同质量分数下的实验测试报告的数值,通过对实验用原材料进行不断的分析和归类,以确定合成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的原材料成分和比例。 1.2 严格遵循实验步骤 在合成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实验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实验步骤,规范使用实验器材。首先,将提前准备好的双环戊二烯的馏分与溶剂油混合,然后放入充满氮气的实验反应器皿之中。同时,为防止发生氧化反应影响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应隔绝空气。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经常会出现即使做了隔绝空气工作,但是混合物仍然出现氧化反应的情况,因此,还应该在两种液体的混合物中添加用于抗氧化并且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添加剂。最后,对两种液体的混合物进行老化反应,以获得最终产物石油树脂。 1.3 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在热聚法合成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实验结束后,应该对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

浅议C5石油树脂的用途和工艺

浅议C5石油树脂的用途和工艺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C5石油树脂已经成为石油化工行业的一颗新星,C5 石油树脂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产量最大、品种最多、发展最快的一个产品系列,近年来的年均增长率在5%左右,本文主要介绍了C5石油树脂的用途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C5石油树脂现状发展前景方向用途工艺 1 C5 石油树脂用途 C5 石油树脂除了单独的使用外,也可以和其他的树脂共同使用。C5 石油树脂有很好的相容性,能和很多的石油树脂融合在一起,同时,它的耐水性、耐酸性非常好,而且熔点非常的低,具有良好的粘合性,正因如此在许多方面它的用途非常的广泛。 1.1 用作胶粘剂 C5 石油树脂可以用作胶粘剂。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建筑业中,可以用作结构的建筑与装饰中,在汽车行业中,可以用作汽车零件的组装和轮胎上,当然还有更多的领域,在木材加工、商品包装、书刊装订、卫生用品、制鞋业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石油树脂是许多胶粘剂,特别是新型胶粘剂如热熔胶、压敏胶必不可少的增粘剂。 1.2 用作涂料添加剂 C5 石油树脂可以用作涂料的添加剂。C5 石油树脂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增加涂料的光泽度、硬度、防水性和耐化学性。C5 石油树脂可以用作新家的防锈漆、船底漆以及一般的家具漆。C5 石油树脂可以加快漆的干燥速度、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提高漆的水性、抗酸碱的能力和油漆的硬度。经济的发展,国内高速公路在不断的兴建,C5 石油树脂可以用作道路标志漆。 1.3 用作油墨的添加剂 C5 石油树脂用作油墨的添加剂。C5石油树脂具有软化点高、性能稳定的特点。C5 石油树脂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油墨流变性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同时,C5 石油树脂还有一定的增塑性。C5 石油树脂可以再一定的情况下加强油墨的光泽度和耐磨性。 1.4 用作橡胶合成添加剂 C5 石油树脂用作橡胶合成添加剂。C5石油树脂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改变橡胶的性能,起到软化、补强、增粘的作用。在目前的市场上主要用在丁基内胎的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1.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现状 经过50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形成了完整的石油化工工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石油化工产业经过几次改革重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已经跻身世界石油化工大国行列。整 体实力较强、配套比较完整,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一定的竞争能力。原油加工能力、乙烯和三大合成材料生产能力均居世界前列。2003年底,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04亿吨/ 年,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乙烯生产能力达到578万吨/年,居世界第三位;合成树脂 生产能力1720万吨/年,居世界第五位;合成纤维生产能力1150万吨/年,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橡胶生产能力139万吨/年,居世界第四位。 2.我国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近几年来,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和技 术改造的力度,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明显改善,形成了一批大型石油化工骨干企业,其中部分企业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主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 通过近几年的调整改造,我国石油化工的产业布局进一步改善,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2003 年我国千万吨级以上规模的炼厂已从1998年的2座增加到7座,乙烯装置在普遍完成第 一轮改造的基础上,燕山、上海、扬子、大庆等乙烯装置成功地进行了第二轮改造,生产能力均达70万吨/年以上,齐鲁、茂名乙烯正在进行第二轮扩能改造。天津、中原、广州和独山子等中型乙烯也进行了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扩能改造,装_______ 置生产能力均达到 20万吨/年以上。为减少成品油及石化产品的长距离调运,重点扩建了石油化工产品需求旺 盛地区的炼油能力和乙烯能力。2003年长江三角洲和华南沿海地区炼油能力占全国炼油能 力的比例比1998年上升2个百分点,乙烯生产能力所占比例上升了4个百分点,缓解“北 油南调、西油东运”给交通运输带来的压力。目前,我国已建成镇海、大连、金陵、高桥、 抚顺等一批大型炼油基地,以及燕山、上海、扬子、齐鲁、大庆、茂名、吉林、兰州、辽阳、仪征等一批大型石油化工基地,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二、装置结构 通过不断调整装置结构,已基本趋向合理,已基本适应了资源和市场的需要。技术改造,提高高含硫原油加工能力,适应进口原油加工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油加工能力已达到4300万吨。还增加了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和催化重整能力集团公司加氢裂化占原油一次加 工能力比例继续保持 比例已从1998年的质 量不断提高的需要。 三、产品质量国执行了国家新的汽、 量从5000ppm降到 Z000ppm,从今年起北 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炼油产业通 过,2003年高硫原 1998年时的5%,加氢精制能力所占12%上升到24%,催化重整比例从1998 年的6%上升到7%,满足油品 与前几年相比,我国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已显著提高。2003年全柴油标准,汽油硫含量从原来的1SOOPPm降到SOOPPm,柴油硫含

石油行业产业链

石油行业产业链 一、行业市场现状 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计这种趋势仍将延续,经济发展必将推动能源需求增长。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2014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全球消费量的23%和全球净增长的61%。中国的能源结构持续改进,煤炭占比创历史新低。中国石油净进口增长8.4%至700万桶/日,创历史最高水平,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1995-2013年中国原油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变化趋势单位:万吨 2010-2014年我国原有产量及石油消费量单位:亿吨

2005年-2013年我国原油出口、进口及对外依存度情况单位:万吨 油气对外依存度提高给国家能源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决定了我国必须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以提高油气资源的自给率。同时国内油气开采已逐步进入难动用油藏阶段,对技术要求更高,单位产量的资本支出也将随之提高。近年来,中石油、中石化石油勘探与生产资本性支出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2014年,中石油、中石化勘探与生产资本性支出分别达到2,214.79亿元和801.96亿元。 近年中石油石油勘探与生产资本性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近年中石化石油勘探与生产资本性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带动了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的发展,一般而言,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在勘探开发投资中的占比达到50%以上,根据中石油、中石化2013年勘探与生产支出数据推算,其市场规模在1,650亿元以上。 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结构 衡量钻井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的指标还包括钻井数量、钻井进尺。由于中石油集团、中石化集团占据国内钻井工程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从其历年钻

石油树脂CC应用区别

石油树脂是以石油裂解过程中副产物C5/C9馏分为原料,经前处理、聚合、蒸馏等工艺生产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石油树脂具有调节黏性和热稳定性好的特点,主要功能为提供增黏及润湿效果。石油树脂一般不单独使用,而作为促进剂、调节剂、改性剂和其他树脂一起使用。石油树脂根据原料的不同分为C5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C5/C9共聚石油树脂及加氢石油树脂。不同种类的石油树脂具有一定的互通性,在某些领域可以互相替代,但在各个应用领域也有其独特性。 C5石油树脂:软化点低,颜色浅,不饱和度偏低,与其他树脂、橡胶等相容性好;主要应用在压敏胶、热熔胶、路标漆、合成橡胶、子午线轮胎等领域,也用在油漆、油墨等领域。 C9石油树脂:软化点高,颜色深,不饱和度较高,耐候性较好,与橡胶、SIS等相容性较差;主要应用在油漆、油墨等领域,在热熔胶、路标漆、橡胶等领域也有应用。 热聚主要用于粘合剂、橡胶、子午线轮胎等行业。 冷聚主要用于油漆、油墨、粘合剂/冷聚的价格一般要比热聚的贵上几千块 C5/C9共聚石油树脂:兼具C5C9石油树脂的特性,软化点相对较高,相容性相对较好;主要应用于热熔胶、合成橡胶、轮胎等领域。 加氢石油树脂:不饱和度低,无色,无特殊气味,耐候性、稳定性、相容性较好;主要应用在高档的涂料,彩色油墨、胶黏剂、马路标线漆等行业。 综上所述,C5石油树脂软化点低、气味小,粘结力高,主要应用在压敏胶、热熔胶、路标漆等领域;C9石油树脂气味相对较大、软化点高、相容性较差,主要应用在油漆、油墨和防腐涂料等领域; 经过加氢改性的石油树脂,使原有的双键和苯环饱和,并脱除树脂在聚合过程中残留的卤化物和硫、氮杂质。加氢后可以变成白色或透明,透明性在热熔胶、胶黏剂和PP薄膜改性剂等应用中十分重要,另外,加氢还可以改进粘合性、耐候性及用于热熔胶的EV A的相容性。因此,加氢石油树脂广泛应用于热熔胶、尿布及卫生用品的胶黏剂、新型涂料、油墨、高速公路路标漆等领域。

碳五石油树脂的合成技术与发展分析

碳五石油树脂的合成技术与发展分析 摘要:乙烯工业中产量的13%左是碳五馏分,这种副产品主要用来裂解碳五,不但充分有效的利用了石油资源、降低了乙烯的生产成本,同时促进了碳五石油树脂的广泛应用,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它主要以碳五馏分为生产加工的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工艺,最终合成无凝胶碳五石油树脂。碳五石油树脂可以作为粘合剂、橡胶增粘剂和各种涂料的添加剂,且随着工艺的逐步发展,市场潜力巨大。本文主要讨论碳五石油树脂的合成技术,介绍其原料来源、加工工艺等,而且对我国碳五石油树脂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并分析其在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碳五石油树脂合成技术发展阳离子聚合 碳五石油树脂(图一)是石油化工行业的产物。它的形态为或固态或液态(粘稠状),其分子质量低于2千,其特点为:色泽较浅,熔点较其他化学物低,耐水性好,酸值也低,粘结性超强等。我国对碳五石油树脂的开发研究起步比国外要晚很多,但是凭着新技术和创新,发展速度并不慢,目前在一些省份已经建立了碳五石油树脂的生产公司。并且与国外先进的化学公司合作建厂,使得我国石油树脂的发展更上一层。 一、碳五石油树脂的简单分类 碳五石油树脂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主要根据原料的不同而划分的,具体有:脂肪族碳五石油树脂,一般色泽较浅,耐热性能较好,其原料为浓缩间戊二烯;双环戊二烯脂环族碳五石油树脂,一般有臭气,稳定性较差点,原料为DCPD;共聚树脂系列,一般与极性和非极性聚合物都相容,原料为DCPD等;加氢改性石油树脂,一般无臭,价格比较昂贵,稳定性比双环戊二烯脂环族要好。 1.碳五石油树脂的合成技术 1.1第一步——聚合 聚合是一个连续操作过程,它以脱环碳五为原料,催化剂为无水三氯化铝,以此进行阳离子催化聚合,然后再进行中和水洗,把催化剂去掉。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按照一定比例将原料和溶剂放到容器内,同时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打开聚合釜进行搅拌,并且同时注入冷却水,当溶剂在聚合釜中达到一定量时,再加催化剂,等到温度上升达到一定时,加入戊二烯单体。当聚合液洪的催化剂完全中和后就停止搅拌,此时,聚合液与水形成分层,将废水排除,然后加入一定冷水再继续搅拌,大约几十分钟左右,再次将废水排除,再重复一次水洗,将之后的聚合液再次分层。 1.2第二步——后处理单元

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通过多年的自主与创新,我国石油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拥有一批完善的炼油技术和较大的产业规模。我国能源现状为:富煤、贫油,这就导致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不仅对国家能源安全带来隐患,也使石油工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利用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煤制油技术与炼油技术的创新,保证我国石油工业的高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石油工业能源炼油技术发展趋势现状 一、前言 石油工业诞生150多年以来极大地推动了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取代木柴和煤成为世界最为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迄今为止,石油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不可或缺的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中国能源现状为:富煤、贫油、有气,面对石油的紧缺,长期过多依赖进口对国家的能源安全也极为不利,政府对此也做了大量相关的努力。表1列出了2011年中国、美国与世界总计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1和图2分别为2009年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 据以往数据统计表明,自石油取代煤成为主要的一次能源之后,其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保持在40%左右,而根据以上2009年与2011年的数据统计显示,石油所占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在30%左右,比例有所下降,而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所占比例没有较大变化。这一方面是由于石油资源的短缺和开采成本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天然气等其他清洁能源的发展。虽然能源消费结构有所变化,但煤炭和石油仍然占据能源消费总量的50%以上,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石油仍然是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前炼油技术发展简介 世界炼油工艺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1]: 1.出现阶段 1861年,美国冰夕法尼亚州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炼厂。当时是将一个直径约7ft的铸铁罐密封,安装在烧木柴的火炉炉膛中,从顶部释放出的蒸汽通过1圈浸在流水中的管子冷凝获得产品,通常1次操作可持续3d,煤油是唯一的产品。 2.发生阶段(1911~1950年)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汽油的需求迅速增加,促进了提高汽油产量的裂化工艺技术的发明,并迅猛发展,1914年出现热裂化工艺,1930年标准石油公司发明了延迟焦化工艺,1942年Exxon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FCC工艺装

C5石油树脂现状与发展2014调查报告

1.1.1.1C5石油树脂现状与发展 1.1.1.2用途 C5石油树脂可与其他石油树脂混合使用,或是作为添加剂使用。由于其对油品油脂类及其它合成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溶解在许多溶剂中,与其他物质配合耐水性、耐酸性好,熔点低,粘合性好,因而在许多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表22是典型的石油树脂的一般特性和用途。 (一)在胶粘剂中的应用 国外越60%的C5石油树脂用于胶粘剂,该产业已成为十分兴旺的新兴产业,涉及建筑业的结构与装饰、汽车组装、轮胎、木材加工、商品包装、书刊装订、卫生用品、制鞋业等领域。石油树脂是许多胶粘剂,特别是新型胶粘剂如热熔胶、压敏胶必不可少的增粘剂。 (1)热熔胶用增粘剂 热熔胶是加热熔化产生流动性,涂布在被粘接物体上,冷却后固化粘合的一种胶粘剂。热熔胶属工业胶粘剂,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主要包括:妇女卫生巾、婴儿纸尿裤等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制作;食品、饮料、啤酒的纸箱封箱;木工家具制作;书本的无线装订;标签、胶带的生产;香烟过滤嘴的制作;服装、粘合衬得生产;其他领域,如电缆、汽车、冰箱、制鞋业等。热熔胶在使用时必须配以增粘剂才能粘接牢固。 [iii] (2)压敏胶用增粘剂 压敏胶制品主要为压敏胶带、压敏标签等。压敏胶带可作为电绝缘胶带、各种包装密封胶带、印刷标签用胶带、医用外科创伤膏使用。所用胶粘剂可采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热熔胶,不管使用何种粘结剂,均需配以增粘剂。近年来,C5石油树脂以其剥离粘接强度高,快粘性好,价格较低的特点,开始逐步取代交割较高的萜烯树脂和松香树脂而占主导地位。

(二)涂料添加剂 在涂料工业方面,是由树脂常用于与其他物质混合,这样既降低了产品成本,又使涂料的光泽、硬度、防水性和耐化学性得以改善。石油树脂通常用来制造增强乳胶涂料,浅色的石油树脂可用于生产油溶性涂料,以提高其光泽和附着力。石油树脂作为尤其添加剂,可加快漆膜俄干燥速度,提高漆的耐水性、耐酸碱性以及表面硬度和光泽,可用于刚才的防锈漆、船底漆以及一般的家具漆等。 道路标志漆是石油树脂的主要用途之一,尤其是熔路标漆在国外发展很快,国外石油树脂路标漆的用量占路标漆总量的25%~30%。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高速公路的发展,熔接型交通路标漆已成为路标漆的主流。这种路标漆具有干燥速度快、耐久性好、无溶剂等特点,是由树脂、颜料、反射材料、增塑剂、无机填料等组成。含有10~30%加氢石油树脂的路标漆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候性。随着国内大量建设高速公路的一般道路,用于路标漆的石油树脂将大量增加。目前,我国公路总里程约为150万千米,根据公路建设的规划,到2020年,多有用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将由高等级公路连接形成网络,公路的总里程数达到300万千米,高速公路达8万千米,而公路漆的用量约为1.0吨/千米,由此可见,C5石油树脂的需求量是巨大的。目前年需求量为1.8万吨,预计每年涂料行业所需的石油树脂将超过2.5万吨。 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所用的热熔型路标漆,所用的树脂为C5石油树脂,软化点为97~110℃,色相为2~3,酸值<0.1,价格为1.2~1.3万元/吨[i]。 (三)油墨添加剂 石油树脂能溶于烃类树脂中,且软化点高、性能稳定,因而适用于印刷油墨。它对印刷油墨的流变性和连接料的稳定性影响很大,而且在组成中石油树脂只要达到松香的55~60%即可获得最佳的增塑作用。在配方中加入石油树脂能改进印刷油墨的光泽和耐磨性。预计我国用于油墨的石油树脂将超过1万吨/年。(四)合成橡胶添加剂 在橡胶中加入C5是由树脂可起到软化、补强、增粘等作用,从而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其用量为15%左右。目前最适合丁基内胎生产,对硫化干扰小,可使105℃热永久变形系数减小,提高丁基内胎的使用寿命。国外已在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等合成橡胶中大量使用C5石油树脂,预期将达到1万吨/年。 (五)纸张施胶剂 石油树脂经马来酸酐改性,再经碱化,即可溶于水中。在造纸工业中以前均用松香作为上浆剂,石油树脂与松香相比,有利于提高纸张的平滑度、疏水性、

C5石油树脂生产厂家排名

排名公司名称联系人职位地址主营产品 1 山东齐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殷进超技术支 持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 冯北路7号 改性石油树脂系列;高效减水剂专用萘;分散剂专用甲基萘;甲基环戊二烯二聚体;双环戊二烯;碳九馏分稀释剂;高沸点 系列;富马酸;L-天门冬氨酸;等30多个品种; 2 德州普乐化工有限公司范清鑫大区经 理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 新华工业园 C5石油树脂;碳九石油树脂;碳五石油树脂;C5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沥青用增粘树脂,轮胎用石油树脂,热熔胶用 树脂,热熔标线漆用增粘树脂。 3 佛山齐隆化工有限公司毛潇英销售技 术总监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大塘工业园A区53-1 碳五石油树脂; 4 山东齐邦树脂有限公司冯燕总经理石油树脂树脂;碳九石油树脂;冷聚石油树脂;9#石油树脂;10#石油树脂;11#石油树脂;12#石油树脂;13#石油树脂;橡胎专用树脂;1#三甲苯富集液;2#三甲苯富集液;三甲苯富集液;重碳九; 5 浙江恒河石油化工股份有限 公司 碳九石油树脂;碳五石油树脂;碳五加氢树脂;碳五碳九共聚树脂;萜烯树脂; 6 杭州聚亿化工有限公司于海林经理浙江省杭州市登云路 518号西城时代商务 中心3幢2020室 碳五加氢石油树脂;碳九深色石油树脂;古马隆树脂;碳九石油树脂;碳五石油树脂;石油树脂;碳五改性石油树脂;碳五 性石油树脂;碳九浅色石油树脂;浅色石油树脂;深色石油树脂;油漆专用石油树脂;路标漆专用石油树脂;胶黏剂专用石 脂; 7 天津市金业化工有限公司王金芝主任天津市大港区港西工 业区 石油树脂;碳九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溶剂油;重碳九; 8 宁波甬华石油树脂有限公司孙向东副经理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溶剂;石油树脂;C5石油树脂; 9 山东鑫海达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杨鑫泽 销售经 理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 滨州经济开发区 石油树脂; 10 抚顺鑫宏盛化工有限公司佟俏经理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 马金工业园 自产;58#半精炼;颗粒蜡;化工蜡;硬脂酸;棕榈油;凡士林;石油树脂(碳五;炭九); 11 池州市中成化工有限公司王海永经理上海市金山区石化欧 洲城142号 石油树脂;萜烯树脂;松香改性树脂;橡胶;甲基四氢苯酐;溶剂;轻油制造; 12 浙江恒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王建鹏经理C5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 13 上海市立森化工有限公司冯生勇经理上海市宝山区宝山区 上大路1288弄35号 102室 松焦油;无味松焦油;脂松香;萜烯树脂;妥尔油;松香改性树脂;SD再生胶助剂;138;145;松香树脂;c5;c9石油树脂;环烷 芳烃油;古马隆树脂;黑松香; 14 山东省蓝盾石油树脂有限责 任公司天道酬 勤 销售经 理 C5;C9;C5;C9石油树脂;C5溶剂油;C9溶剂油;渣油; 15 广州市博亿科技有限公司郑金金销售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工业大道南118号 橡胶;乳胶促进剂;间接法与直接法氧化锌;硫磺粉;干酪素;橡胶防老剂BHT;264;RD;防老剂丁;MB;4010;乳胶专用分 胶粘厂用NNO;平平加;乳胶专用水性色浆;精C5;C9石油树脂;膏状;片状平平加;活性;透明氧化锌;植物油酸;钛白粉 防腐剂卡松;防霉剂; 16 武汉欣宝化工有限公司李新忠 先生 总经理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汉口火车站西21号怡 景商务大厦b座902 室 氯丙烯环己烷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己内酰胺尼龙6二甲胺环己醇;环己烷正己烷二乙胺乙二胺己二酸甲基环己烷S 油树脂C5;C9萜烯树脂二氯丙烷二氯乙烷6#溶剂油; 17 齐隆(佛山)化工有限公司吴继良CEO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东圃商业大厦705 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水性粘合剂;废纸脱墨剂;造纸施胶剂;纸品抗水剂;SB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