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把字句

Microsoft Word - 把字句
Microsoft Word - 把字句

第二节 “把”字句及其教学

“把”字句是汉语中特有的句式,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无法回 避的高难度语法项目。我们之所以说“把”字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难 以攻克的堡垒,首先在于其本身的限制条件多,而且在外语中没有相 对应的语言形式。另外,我们在教学中尚未摸索出一条正确的有效的 途径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多年来“把”字句一直是中外汉语学界 的热门话题。

纵观各种教材, 对 “把” 字句的教学多侧重于结构形式上的描述, 比如“把”字句的词序、 “把”的宾语必须是确定的、动词的限制、 动词后可带不可带的补语、状语的位置等等。这些结构方面的特点不 是不重要,但不是“把”字句教学的全部。留学生在“把”字句上出 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把”字句的结构方面、语义方面、语 用方面等。下面我们分别介绍:

本节讲解内容:

一、 “把”字句的法意义

二、 “把”字句在使用中应注意的形式方面的特点

三、 “把”字句的教学

一. “把”字句的法意义:

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把”字句许多形式上的偏误都 可以从语法意义上得到解释。有时留学生仅仅掌握了这些形式特征, 还不能真正运用“把”字句,还会造出下面的句子:

*孩子把故事听高兴了

*我把饺子吃在五道口食堂.

留学生总是强烈的希望老师能告诉他们: 在什么情况之下一定要

批注 [U1]:原为:自居使用“把”字句,在什么情况之下一定不能使用“把”字句。可是对

这个问题,老师也感到很头疼。其实,这主要涉及到“把”字句的语

法意义。事实证明,许多结构形式上的偏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学生没

有准确把握“把”字句的意义造成的。因此,留学生学好“把”字句

准确掌握它的意义是个关键。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关于

“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影响最大的是“处置说” 。但因为它过于概

括抽象,外国留学生对“处置”这个概念本身就很难理解,感到无所

适从。因此,他们就容易退缩,要么干脆“敬而远之” ,该用不用买

造成“把”字句的回避现象;要么一用就错。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不

再采取理论语法的“处置说” ,而是把这一概念分解为概括程度不高、

稍微具体点的次类意义范畴。 即主语代表的人或事物通过动作行为使

某个人或事物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个变化可以是位置移动,可以是性

质发生变化,也可以是形式上发生变化,甚至可以是在别人的认识中发

生变化。 只有在上述情况之下才使用 “把” 字句。 那么上述偏误句 “高

兴”不是“故事”通过“听”发生的变化; “在五道口食堂”也不是

“饺子”通过“吃”发生的位置的变化。所以都不能适用“把”字句。

二. “把”字句在使用中应注意的形式方面的特点:

明白了“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我们再来看看其形式特点。这些

形式上的偏误大都可以从上文所谈到的语法意义上得到解释。 (1)光杆动词不可以充当“把”字句的谓语,或其后出现补语或其 前出现状语。如:

*请你把这封信寄. 请你把这封信寄给他.

*我恨不得把他杀. 我恨不得把他杀死.

*你把这辆自行车买吧. 你把这辆自行车买下吧.

这是因为多数“把”字句表示某确定的事物因为某动作而发生某 种变化,这一语法意义就要求“把”字句的谓语动词本身不能是一个 光杆动词,要表示结果或变化,动词后应该有表示该意义的结果补语 或趋向补语;要表示位移或关系的转移,动词后就应该有表示这种位 移或关系转移的相应词语等等。总之, “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决定了 其谓语动词不可能是个光杆动词,在动词前或后(主要是后)应该有 相应的词语来表示语动词有联系的其他相关意义。

(2)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不可单独充当“把”字句的谓语。如: *风把我的自行车倒了.

*他把被子破了.

*我把衣服干净了.

“把” 字句的基本语法意义要求其谓语动词必须是能涉及另一 对象的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都不能涉及另一对象,所以都 不可以充当“把”字句的谓语。

(3)存现动词(有、在)属性动词(是、属于)、心理动词(知道、 相信)趋向动词(上、下、下去)不可。如:

*他还没把那本词典有了.

*人们把玫瑰是爱情的象征.

*我至今还把西藏去过.

*我三年只把家回过一次.

因为这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都无法使所涉及的另一事物发生某

种变化,所以也不可以出现在“把”字句中。

“把”字短语和谓语之间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副词和时间词语

(4)

等,这些词语应该放在“把”的前面(时间词语也可以放在主语的前

面)。留学生在这方面定额偏误是相当普遍的。如:

*你把这件事不应该告诉妈妈。

你不应该把这件事告诉妈妈。

*我把今天的作业没带来。

我没把今天的作业带来。

*我把明天书还给图书馆。

我明天把书还给图书馆。

明天我把书还给图书馆。

因为在汉语中能愿动词、否定副词、时间词语最常见的位置就是

批注 [U2]:原为自居放在动词前边,学生很容易把这一规则过度类推到“把”字句,造成

偏误。

(5)

“把”字句动词后面不能带可能补语,因为可能补语表示的只是

一种可能,并不是动作的结果,而“把”字句的基本句义是表示某一

动作或行为对某一事物造成或带来某种确定的结果或变化。可见,二

者是矛盾的,所以“把”字句和可能补语不能共现于一个句子中。如

“把”字句要表示可能的意思,就要用能愿动词“能”或“可以”等

放在“把”的前面。如:

*我把衣服洗不干净。

我不能把衣服洗干净。

*我把这书看得懂。

*我把你的箱子打不开。

三. “把”字句的教学

各种“把”字句的出现顺序应该根据习得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重新

编排。如施家炜(1999 年)基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中介语语料库

系统” , 探讨了外国留学生习得 22 类现代汉语句式顺序及其成因与制

约因素。研究结果是,一些在语法等级大纲中比较容易的句式,学生

习得得较晚;而一些大纲中较难的句式,学生反而习得得较早。如同

“S+把+O+ V+ RC” (他把我打哭了)(标记位 T7) 样是“把”字句,

在大纲中是最早掌握的甲级语法项目,而“S+把+O1+ V(在/到/给)

+ O2” (我把书放在桌子上)(标记位 T8)在大纲中是应该晚一些掌 握的乙级语法项目。但事实上留学生习得的顺序正好相反,总是先习 得 T8,再习得别的一些句式,然后才能习得 T7。如果单从结构上看, T8 似乎比 T7 要复杂一些,好像习的难度也大一些,我们的大纲也许 正是根据这点给它们定级的。但实际上,T8 很难换成非“把”字句,

而 T7 却可以换成非“把”字句。也就是说 T8 留学生回避不了,只 能使用,自然习得得较快较早,而 T7 是可以回避的,他们尽量不用, 习得的过程就会长一些。(增)

有的教材甚至把所有 “把” 字句的教学内容放到一两课之内完成, 致使留学生“学完‘把’字句后,只是模模糊糊地记住一些使用‘把’ 字句的限制条件和规则,含糊不清地理解‘把’的处置义,困惑不解 地在主谓宾句和‘把’字句中变来变去。因此学生要么不用‘把’字 句,要么一用就错。 ”那么怎么解决“把”字句的教学呢?我们不能 知难而退,采取躲避的态度。 “解决‘把’字句教学的根本途径是要 揭示‘把’字句的语义特征,使学生掌握表达什么意义时须用‘把’ 字句,同时还要指出使用‘把’字句的语境背景,使学生掌握在什么 情况下用‘把’字句。 ”作为教学语法,我们还要考虑循序渐进的原 则,使学生在不同阶段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学习“把”字句。我们 可以采取从语义分析入手结合形式特征和语用的办法进行教学, 也可 以采取从形式特征入手, 结合语义和语用的办法或者从语用入手结合 形式和语义的办法, 下面我们采取第一种办法即从语义分析入手结合 形式特征对“把”字句的分阶段教学进行分析。

初级阶段:

1. 表达某确定的事物因为某个动作而发生位置的移动。可以使 用:

格式 1:S+把+N1+V 在/到+L(位置移动的处所)

如:他把书包放在地上了。

请你把这张地图挂在黑板上面。

2. 表达某确定的事物因为某个动作而发生关系的转移。可以使 用:

格式 2:S+把+N1+V 给+Sb(关系转移的对象)

如:我把作业都交给老师了。

我把照片发给妈妈了。

这两种格式的“把”字句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而且在这两种 “把”字句都是都是必需使用“把”的句子,也就是说没有办法用别 的主谓宾句去置换。所以我们应该首先让学生接触这两类句子。 3.表达某确定的事物因为某个动作而发生某种变化,产生了某种结 果。可以使用:

格式3:S+把+N1+V+RC(结果补语)

如:我把衣服洗干净了。

请你把窗户打开。

格式4:S+把+N1+V+(RC)+来/去(趋向补语) 如:他把书包拿来了。

请你把这词典带到教室去。

格式5:S+把+N1+V+RC(状态补语)

如:他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

她把课文记得滚瓜烂熟。

格式6:S+把+N1+V+Sb

如:我把这件事告诉妈妈了。

请你把他的电话号码给我。

据统计,格式3和格式4,即动词后带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 “把”字句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分别是23.3%和19.9%, 二者之和超过了整个“把”字句的一半以上。(吕文华1994)所 以也应该较早让学生接触,但因为受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限制,所 以应该出现在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教学之后。 以上6种格式的 “把” 字句占所有“把”字句的80%以上,是“把”字句的常用的基本格 式,代表了“把”字句所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和用法,基本上能够满 足初级学习者的交际需要。

中级阶段:

4.把某确定的事物认同为另一事物,或通过动作使某事物变化为在 性质特征上有等同关系的另一事物。可以使用:

格式7:S+把+N1+V成/作/为+N2

如:我把他当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我们常常把儿童比喻为花朵。

他的岳母把他看作了自己的儿子。

这种“把”字句常独立运用,表达主观判断,是必须使用“把” 的句子。

5.表达动作与某确定的事物发生联系,或者以某种方式发生联系。 可以使用:

格式8:S+把+N1+V(了/一)+ V(动词重叠)

如:请你把情况介绍介绍。

现在我把这次旅游的注意事项说一说。

他把名单对了对才离开。

格式9:S+把+N1+V着

如:他把眼睛闭着,一动不动。

他把头抬着,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格式10:S+把+N1+一 V

如:他把书一扔就出去了。

老师把桌子一拍,我们就都害怕了。

格式11:S+把+N1+A+V

如:你总是把东西乱扔。

她把头发略加整理就出去了。

格式12:S+把+N1+V+M(动量词语)

如:我们把这个问题研究好几遍了。

老师把这个语法又讲了一遍,我们才明白。

格式8到格式12主要表示事物与动作发生联系,描写动作与事 物发生联系的方式,并不表示结果,动词前后的成分表示动作的方式 或动作的量。

高级阶段:

6.表达一些不如意的情况,可以使用:

格式13:S+把+N+V+了

如:我把他的名字忘了。

快把它扔了。

7.表达一些致使意义,可以使用:

格式14:S(非生物体)+把+N+V+其他

如:外边的鞭炮声把孩子惊醒了。

绝大多数“把”字句的主语是人或有生命的东西,无生命的东西 充任的主语一般表示事件或自然现象或机械动力等, 这种无生命的东 西是N发生变化的原因。

在高级阶段,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比较复杂的 “把” 字句。 如N是复杂的成分,如为了准备这次考试,我把小学、中学和高中学 过知识又重新复习了一遍。

兼语句中包含“把”字结构,如:老师让班长把作业收上来。

连动句中包含“把”字结构,如:把这些旧书捆起来卖了吧。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 “把”字句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语义 语用上都是极其复杂的,所以在教学的安排上,我们不应该把“把” 字句这样的对外汉语教学的顽疾的教学内容圈定在初阶段, 而应该贯 穿在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的全过程。另外合理选取、编排各类“把” 字句句式可减少教学难度,促进教学。

至于具体教学方法和技巧,不同的格式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 法,比如,在教“把”字句的基本式即 Sb+把+N+V 到/在L时, 老师可以采取实物道具引入的办法,老师把一张地图挂在黑板上,然 后和学生进行对话。

老师: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地图,地图放在桌子上你们能看到吗?

学生:不能。

老师:那怎么办?

学生:挂在黑板上。

老师:谁来挂?

学生:班长。

老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给班长说:请你把地图挂在黑板上。(同时 老师把例句写在黑板上,便于最后总结格式)

根据刚才的句子总结格式:Sb+把+N+V 到/在L

前面我们说过,对于“把”字句仅仅掌握格式是远远不够的,还 应该让学生知道在什么场合使用“把”字句,即“把”字句的语义和 语用。我们知道“把”字句在话语中用于表达某种目的,或者为了达 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语用要求,我们可以 设计一些练习,比如提示目的,让学生说出运用的手段。比如:

老师:不要忘了老师的电话号码,怎么办?

学生:把它记在手机里。或者把它记在本子上。

老师:为了让学生看到地图,怎么办?

学生:把地图挂在墙上。

老师:老师讲的语法学生记不下来,怎么办?

学生:老师把语法写在黑板上就可以了。

无论是哪种格式的“把”字句,我们都应该设计合适的练习引导 学生注意语义和语用,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把”字句是对某人或某 事物的安排和处置,在总结了格式的基础上,可设计以某人或某事物 为话题,提出处置意见的练习:

老师:明天有晚会,我们怎么准备啊?

学生1:我们把教室打扫干净。

学生2:我们把桌子搬出去。

学生3:我们把教室装饰一下。

学生4:我们要把唱片准备好。

学生5:我们要把吃的东西摆好。

老师:下周期中考试,我们应该怎么复习?

学生1:老师把语法再讲一遍。

学生2:我们自己把课文复习一下。

学生3:我们把生词认真地写一遍。

当然, 这些不同格式的 “把” 字句的练习不是一次让学生说出来, 而是在学习哪一个格式就练习哪一个格式。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分析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分析 多重复句分析例句分析(2) 11、 如果一个人说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同时又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知道其他任何事物,那他就根本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并列/假设) 12、 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 (/条件//递进) 13、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并列/并列//并列/并列//并列) 14、 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给他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并列/转折) 15、 如果要缩短工序,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 (//并列/假设//并列) 16、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并/转) 17、 我对于玉皇大帝所做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因为“水满金山”一案,的确应该由法海负责。 (/转折//因果) 18、 这橘红的朦胧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勇敢、镇定、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转折//因果) 19、 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假设/转折//因果) 20、 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有认真做过一件事。 (//并列/转折) 21、只要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条件/因果) 22、 里面当然没有白娘娘了,/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 (/转折//转折) 23、

句子成分划分

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划分句子成分 (一)知识要点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补语<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示例及练习部分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主干:鲁班是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主干:生产力落后。 3、xx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主干:鲁班接受任务。 4、xx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主干:鲁班得到启发。 5、xx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主干:蔡伦出生. 练习: 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11、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12、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集合及答案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一、划分句子成分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鲁班所处)的时代‖[距现在] [已经]好〈几千年了〉。 3、(那个时候))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4、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5、鲁班‖发现这种草叶的两边都长着锯齿状的刺。 6、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7、鲁班‖[用锯齿状的竹片] [在一棵小树树干上] [来回]拉﹤了﹥﹤起来﹥。 8],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9、[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10、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11],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12、蔡伦‖[苦苦]地思考﹤改进)的方法。 13、[地球上] [几乎] [每时每刻] [都在]发生﹤着﹥地震。(存现句、非主谓句) 14、(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 [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15、[当时]()灾害‖[十分]频繁。 16、[一天],(的(那条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下。17.我‖[从此] [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18.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19.干事‖]写广告。 20.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21.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22.(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23.我‖[默默]地站﹤﹥。 24.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25.这‖是()(别开生面)的场面。 26(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27.(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28.(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29.(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20.(一位)()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21.[许多原子能发电场] [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存现句、非主谓句) 22、[在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尖叫声]惊醒﹤了﹥。 23、(纽约市)()的帝国大厦‖[今晚]熄灭﹤了﹥灯光。 24、(袁隆平视为生命)的()田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还是] [被 那些造反派]扫荡﹤一空﹥。 25、[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通年] [没]吃过白米。 26、他‖[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留意]观察(日、月以及各行星)的运动。 27)的祖国‖[给科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如何划分句子成分

如何划分句子成分 一、句子成分的构成: 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1)大伙都散了。(《分马》) (2)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大自然的语言》)(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这几句的主语是 "大伙"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我最不能忘记的""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这几句的谓语是"都散了"" 并不出众"" 是他的背?quot;" 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可以的。如: (6)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驿路梨花》) (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可以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可以认为"铺""使用"是谓语。 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如: (1)桥脚上站在一个人,却是我们母亲。(鲁迅《社戏》) (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3)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分马》) (4)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纪念白求恩》) 字下有线的全是宾语。还有一种宾语叫做"双宾语",如: (5)现在人们叫它故宫。(《故宫博物院》) (6)我给她一本书。 "它""她"是近宾语(间接宾语),"故宫""一本书"是远宾语(直接宾语)。 (7)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荔枝蜜》) (8)我独自一人游荡< 在田野里 >。(《挖荠菜》) (9)从化的荔枝树多得< 像一片碧绿的大海 >,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 忘记早晚 >,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荔枝蜜》) (10)我那时真是聪明< 过分 >。(《背影》)

句子成分分析(学生版)

——句子成分的分析 the book on the desk (课桌上的那本书) 介词短语在这里是作定语修饰book,课桌上(on the desk)上的那本书,不是房间里的、凳子上的等等. 那么经常作定语的有哪些呢主要有:形容词、介词短语、冠词、代词(比如:his book 中his 是来作定语来修饰book的)数词。其中,形容词、介词短语作定语最常见,而且要注意其位置,形容词作定语一般在修饰词之前(前置定语),介词短语一般在修饰词之后(后置定语),你可以参见上面的例句。 现在来试试身手,请找出下面各句中所有的定语,并指出是由什么充当的定语。 1、The little boy needs a blue pen.小男孩需要一支蓝色的钢笔。 2、Two boys need two pens.两个男孩需要两支钢笔。 3、 His boy needs Tom's pen.他的男孩需要Tom的钢笔。 4、There are two boys of Toms there.那儿有Tom家的两个男孩。 5、The boy in the classroom needs a pen of yours.教室里的男孩需要你的一支钢笔。 6、The boy in blue is Tom.穿兰色衣服的孩子是汤姆。 7、There are two boys of 9,and three of 10.有两个9岁的,三个10岁的男孩。 到此为止,我们把绝大部分句子成分已经侃完(只剩下一个句子成分-----同位语,没介绍,感兴趣的同学可查阅有关资料),下面我们主要侃一侃在句子分析实践过程中我们可能常遇到的疑难问题。 1)是状语还是定语区别是定语还是状语关键是看修饰什么词的,一般来讲,定语是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状语是来修饰谓语动词的。例如; I like the book on the desk . 你说这里的划线部分on the desk 是作定语的还是作状语的呢显然,是作定语的,因为如果是作状语的,那么就是来修饰动词like的,他在课桌上喜欢那本书,显然讲不通。也就是说到底是定语还是状语一是根据它修饰的词二是根据句子意思看能否讲的通。

句子成分划分例子

句子成分划分(口诀符号及方法) 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 (5)“的”定“地”状“得”后补, (6)宾语只受谓支配。 划分句子成分 (一)知识要点 1. 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 [ ] 补语 <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 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 格式:“谁”+“干什么” (主语)(谓语)(宾语) 例:杨亚‖写字 主谓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主语)(谓语、宾语) 例:猫‖捉鱼 主谓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谓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完整word版)划分句子成分练习答案

汉语划分句子成分练习答案 一、用符号法标出下列句子的主干。 1)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 2) 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 3) 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 4) 消息在乡下传得特别快。 5) 他们对这位来自基层的女干部和她乡人民坚持不懈的治沙精神所感动。 6) 我一直沉醉在世界的优美之中。 7) 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8) 理想中的女儿应该是个淑女。 9)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 10)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 11)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12)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1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14)写文章是交流思想、传播经验的一种方法。 15)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有若干主要的关节。 16)他们是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17)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8)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19)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20)一切活的生物都离不开食物。 二、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谓成分。 1、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在一天夜里,他||被一陈尖叫声惊醒了。 3、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帝国大厦||今晚熄灭了灯光。 4、袁隆平视为生命的四分田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还是被那些造反派扫荡一空。 5、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通年没吃过白米。 6、他||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留意观察日、月以及各行星的运动。 7、我们的祖国||给科学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8、她||教给了我生活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

句子成分划分练习题

句子成分划分练习题 1 She cried loudly in the living room. 2 They is my best friend in my class. 3 The teacher came into the classroom with a smile. 4 Do you know the boy playing basketball over there? 5 I don’t know where to go now. 6 My father bought me a pair of shoes. 7 I want to make you happy every day. 8 I have a pen pal from Japan. 9 He ate too much. 10 When he was young, he lived with his grandparents in Shanghai. 11. It is very happy to talk with you 12. All of us considered(认为) him honest. 13. ---I love you more than her,child . 15 They kept the door open. 16 Grandma told me an interesting story last night. 17.We will make our school more beautiful. 18. She showed us her many of her pictures. 10 At last he got home, tired and hungry. 20. Do you know the latest news about him? 句子的种类

英语句子成分分析菜鸟自学版(精华版)

英语句子成分只是英语语法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平时的考试也不会考,试卷上不会考你什么是宾语,什么是状语,这个单词是作什么成分,但是它是学英语的基础或者说是你学习其他语法的工具(比如学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等等)。学会它最直接的作用是对阅读和写英语句子有帮助,有很多人单词都知道,但是,读句子的时候,就是不知道哪些单词和哪些单词是组合在一起的;写句子的时候,就是不知道该把把哪个单词放在前,哪个单词放在后。句子成分就是帮你来分析单词和单词的关系,让你能比较容易地看懂句子和写出符合英语表达的英语句子。 第一章英语句子结构的简单认识 那么,什么是句子结构呢说白了,就是在一个句子内部,一个个单词是怎么组织在一起的,为什么有的单词放在句子前面,有的单词放在句子的后面;在一个复杂的句子中各个句子是怎么组合起来的。曾见过这样的句子:I very like English (我非常喜欢英语) I at home had supper(我在家吃的晚饭),上面的两个句子是常见典型错句,你能看出来他们错在哪里吗 那么,对于英语句子结构来说,我们要掌握什么呢首先你头脑中要有词类的概念(每一个单词都是什么词性),然后学会简单句五种基本句型及句子成分的分析,再然后就是并列句和复合句的分析。 第二章词类概念建立以及词类分析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词类分析能力的自我培养之秘笈 一个词的词性不止一个,通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如work 可以作名词或动词,但这个词一旦放在句中,它的词性就确定了,(如: His work is good ,本句中的work 肯定是名词.) 基于以上原因,词类概念的建立以及词类分析能力的建立,说白了就是指:看到一个词,立刻就能反应出这个词属于哪个词类;看到句子中的单词,立刻就能确定出这个词的词性,这是一项能力,你不可能通过死记硬背学会的. 为什么需要你知道一个个单词属于哪个词类,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呢要知道,理解掌握词类是理解句子结构及成分的基础,大脑中没有词类的概念,一切都无从谈起,,想想看,它是何等的重要.

划分句子成分(教案)

划分句子成分 一、句子成分及其划分符号: 1.主语 2.谓语 3.宾语 4.定语 5.状语 6.补语 二、如何划分句子成分 第一步可先从句子中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 第二步再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词与谓语部分的中心词 第三步分析有沒有宾语及定语、状语、补语等各种成分。例句: 1、我家的猫最怕陌生人。 我家的猫最怕陌生人。 我家的猫.最怕.陌生人。 (我家的)猫[最]怕陌生人。 2、祖父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 祖父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 祖父 ..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 祖父 [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 三、句子成分划分方法归纳: 1.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2.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3.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4.定语:用在主语、宾语前面,起限定作用 5.状语:用在谓语前面,起修饰作用 6.补语:用在谓语后面,起补充作用

例如: 1、(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2、[一大早],(勤奋的)同学们[就安静地在教室里认真地]复习(各门)功课。 3、今天星期五。 四、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常在主宾前, 谓前状语、谓后补。 五、分析下列句子: 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2、(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 。 3、乔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4、我//[已经]读<过><两遍>了。 5、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 6、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 六、练习:划分下列句子成分。 1.一切生物都离不开食物。 2.会变色的花很多。 3.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4.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5.一斤苹果五角钱。 6.小李这个人性格非常好。 7.爷爷一句话都没说。

(完整word版)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划分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划分练习及答案 语法教学在初中教学中历来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句子成分的划分,老师教时费尽口舌,而学生掌握起来仍很困难。上篇文章详细的说到了“语文句子成分划分教案”,接下来,将带来“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划分练习及答案”,以便您能够更加熟悉句子成分这一知识店。本文章仅供参考,更多精彩内容尽在。 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划分练习及答案 一、把下面各词填入下表: 校园繁忙北京积蓄三万豁亮诚实中间哪里瞻仰战场颓唐 夜晚二分之一斤朵驾驶那里自己坚固起来大伙政治希望 二、用符号法标出下列句子的主干: (1)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 (2)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 (3)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 (4)消息在乡下传得特别快。 (5)他们对这位来自基层的女干部和她乡人民坚持不懈的治沙精神所感动。 (6)我一直沉醉在世界的优美之中。 (7)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

的主要因素了。 (8)理想中的女儿应该是个淑女。 (9)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 (10)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 (11)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12)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1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14)写文章是交流思想、传播经验的一种方法。 (15)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有若干主要的关节。 (16)他们是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17)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8)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19)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20)一切活的生物都离不开食物。 (21)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22)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23)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24)那些模样最像武士脸形的蟹就得天独厚地生存下来。

划分句子成分和提取句子主干

划分句子成分及提取句子主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单句各成分及其语法功用。 2、能够对一般性单句作正确的成分划分并掌握其基本方法步骤。 3、能准确提取句子主干,领会句子基本要义。 【教学重、难点】 1、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步骤。 2、宾语的判定。 3、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交流疑难。 2、练习中总结方法规律。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单句成分简表。 1、温故预热:判断短语类型竞答游戏。 心潮澎湃能够战胜困难非常高兴三番五次激动人心 激动不已管得很紧红旗飘飘浮绿泛金茫茫风雪 2、结合实例揣摩各成分的语法功用,勾画疑难。 3、就疑难问题互相交流解疑,教师着重讲清宾语与补语的辨析。 4、两人一组,任选句子中的某一成分进行提问比赛,定时两分钟,答对多者胜,及时纠错。 二、在实例综合划分中总结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步骤。 1、师生共同用符号为以下两个句子划分成分: 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 在那次著名的试验中,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同时落到地上。 2、总结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 划出主谓界线,分清主谓两部分。 第二步:找出主谓部分各自的中心语。 第三步:依照谓语动词是否支配后面内容判定是否有宾语,如有宾语,就划出宾语及宾语中心语。 第四步:依照与中心语的关系,划出中心语之外的其它成分。 3、总结认识句子主干: ①主干就是去掉定状补等修饰限制补充成分后剩余的中心语的组合。 ②主干是这个句子基本要义的表达,它是通顺合理的。 4、运用方法进行练习。 ①选出对下边句子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A.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在眼前”。 B.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C.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D.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十几年来”,谓语是“延安机场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 ②两人一组,任选两个句子各自划分,而后交流。 ③用符号法标出下列句子的主干。

划分句子成分(2)

句子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律组成的,表达一个清晰完整的意思。一个句子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即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这两部分也叫做句子的主要成分。句子的次要成分包括宾语,定语,状语,表语和补语。句子成分是在句子中起一定功用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谓、宾、定、状、补、表等。句子本身的结构是很简单的,只不过是结构套结构。 英语句子成分和英语句子结构 主语(subject): 句子说明的人或事物。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名词) He likes dancing. (代词) Twenty years is a short time in history. (数词) Seeing is believing. (动名词) To see is to believe. (不定式) What he needs is a book. (主语从句)It is very clear that the elephant is round and tall like a tree. (It形式主语,主语从句是真正主语) 谓语(predicate): 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和特征。 We study English. He is asleep. 表语(predicative): 系动词之后的成分,表示主语的性质、 状态和特征。

He is a teacher. (名词) Seventy-four! You don’t look it. (代词) Five and five is ten. (数词) He is asleep. (形容词)His father is in. (副词) The picture is on the wall. ( 介词短语) My watch is gone / missing / lost. (形容词化的分词)To wear a flower is to say “I’m poor, I can’t buy a ring. (不定式)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they will come. (表语从句)(常见的系动词有: be, sound(听起来), look(看起来), feel(摸起来,smell(闻起来), taste(尝、吃起来), remain(保持,仍是), feel(感觉) ... 宾语(object):1)动作的承受者-----动宾 I like China. (名词) He hates you. (代词) How many do you need? We need two. (数词)

句子成分及划分方法

句子成分及划分方法 ?语素 ?词语 ?短语 ?句子(单句、复句) 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法单位 ?语言的因素 ?语法单位的基本特征:人类的语言是有声音、有意义的,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 ?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汉语的一级语法单位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至少是一个音节 (声母+韵母+调值) 词语: 词语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特征: ①是能够独立运用 ②二是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句子也能独立运用)当中最小的。 短语 也叫词组,是由词语与词语组合而成的、能够独立运用语言单位。 特征: ①由词语与词语组成 ②能够独立运用。 短语与词语和句子有相像之处。 像词语——有些短语具有词语的语法功能 像句子——短语只是书面上没有标点 比如“多么迷人的九寨沟”这是短语,可口语里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句话——“多么迷人的九寨沟哇!” 句子: 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使用单位。 句子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口头表达上有一个较长的停顿,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来表示。 ◆单句: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的句子是单句。 网络世界陷入最大危机。 我是中国人。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构成的句子是复句。 网络世界陷入最大危机,互联网公司该何去何从。 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陈述句 述说一件事情,末尾的语调是平的,句末用句号,在意义上是告诉别人一件事情。 我很累。 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昨天下午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幕。 ◆疑问句:提出一个问题,末尾的语气是上扬的,句末加句号,在意义上是询问别人一件事情。 ?你们聊了些什么?(特指问) ?你身体好吗?(是非问) ?你去?还是我去呢?(选择问) ?能不能再快一点?(反复问)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反问) ◆祈使句:表示要求或禁止的语气,末尾的语调是下降的,可以带表示祈使的语气词,句末用句号 或感叹号,在意义上表示要求别人一件事。 ?禁止吸烟! ?滚! ◆感叹句: 表示自己的某种强烈的感情,末尾的语调是下降的,可以带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句末用感叹号。 ?好球! ?太精彩了! ?真有意思! ?祖国,我爱你!

英语划分句子成分知识点总结

英语划分句子成分知识 点总结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英语句子成分 (一)句子成分的定义: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做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有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主要成分有主语和谓语;次要成分有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足语和同位语。(二)主语:主语是一个句子所叙述的主体,一般位于句首。但在there be结构、疑问句(当主语不疑问词时)和倒装句中,主语位于谓语、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后面。主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不定式、动名词、名词化的形容词和主语从句等表示。例如: During the 1990s, American country music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名词) We often speak English in class.(代词) One-third of the students in this class are girls.(数词) To swim in the river is a great pleasure.(不定式) Smoking does harm to the health.(动名词) The rich should help the poor.(名词化的形容词) When we are going to have an English test has not been decided.(主语从句) It is necessary to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it作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为后面的不定式)(三)谓语:谓语说明主语所做的动作或具有的特征和状态。动词在句中作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谓语的构成如下: 1、简单谓语:由一个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如:He practices running every morning. 2、复合谓语:(1)由情态动词或其他助动词加动词原形构成。如:You may keep the book for two weeks. He has caught a bad cold. (2)由系动词加表语构成。如:We are students. (四)表语:表语用以说明主语的身份、特征和状态,它一般位于系动词(如be, become, get, look, grow, turn, seem等)之后。表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分词、数词、不定式、动名词、介词短语、副词及表语从句表示。例如: Our teacher of English is an American.(名词) Is it yours(代词) The weather has turned cold.(形容词) The speech is exciting.(分词) Three times seven is twenty one(数词) His job is to teach English.(不定式) His hobby(爱好)is playing football.(动名词) The machine must be out of order.(介词短语) Time is up. The class is over.(副词) The truth is that he has never been abroad.(表语从句) (五)宾语: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或承爱者,一般位于及物动词和介词后面。例如: They went to see an exhibition(展览)yesterday.(名词) The heavy rain prevented me form coming to school on time.(代词) How many dictionaries do you have I have five.(数词) They helped the old with their housework yesterday.(名词化形容词)

划分句子成分及复句关系.

划分句子成分及复句关系: 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单句: (1)单句分类:按句子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 (3)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 (4)如何区分单、复句: ①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复句的 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 ②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 ③凡是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 ④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单句中。如:只有热爱工作的人,

才能热爱生活。(单句) (5)复句的类型:主要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这几种类型。判断复句关系,关联词很重要,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不是”“而是”是并列, “不是”“就是”是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 “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 “即使”配“也”是假设, “无论”“除非”和“不管”, “只有”“只要”讲条件。 (6)多重复句: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并且具有两个以上的结构层次的复句是多重复句。 句子成分的构成: 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主语和谓语: 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1)大伙都散了。(《分马》) (2)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大自然的语言》)

句子成分划分和病句修改 (1)

句子成分划分和病句修改 汤继良 一、导入 病句在考试中常常出现,但是很多同学做这类题时往往跟着感觉走。只有从语法的角度来审视病句才能彻底分析出病句的根源,把辨析病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句子成分划分和病句修改。 二、句子成分 所谓句子成分:是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之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按照不同的语法关系可分为六种句子成分,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1.首先来看句子的主干成分: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一般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要说明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主要有名词和代词来充当,举个例子:“狗啃骨头”,在这句话中名词“狗”作主语。 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来充当。例如:在“狗啃骨头”中动词“啃”作谓语。一般而言,主语与谓语是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因此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多为名词或代词。在“狗啃骨头”中名词“骨头”作宾语。 划分主语、谓语和宾语的符号分别为 分别划在他们的下面即可。 2.句子的枝叶成分有定状补。 定语是句子里名词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说明事物的领属、数量、状态、性质等。多由数量词、形容词、名词等来充当。定语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比如:形容词“小”修饰主语“狗”,数量词“一个”修饰宾语“骨头”作定语。 状语是句子里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时间、处所、程度等。状语一般由副词、形容词来充当,用在谓语的前面。例如:狗高兴地啃骨头。形容词“高兴地”作“啃”的状语。 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状态。由动词、形容词、副词来充当。多用在谓语后面。如:狗啃完了骨头。动词“完”作“啃”的补语。 在划分句子成分的时候,定语、状语和补语分别用()[ ] < >

语法学习 英语句子成分分析实例讲解资料

语法学习英语句子成分分析实例讲解 一点号洛基英语8小时前 Protect your innocence. Our innocence allows us to do what the practical mind prohibits. 保护你的纯真,它让我们有勇气去做实际心态所不允许的事。 喜欢小洛,点击上方【洛基英语】即可关注小洛的微信 英语句子成分分析是学好英语的一大难点。英语句子主要成分有主语和谓语;次要成分有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足语和同位语。从句子结构上可以将句子分为简单句、复合句和并列句。小编下面将举例分析,帮助大家区分理解。 英语句子成分分析 1. 主语: 主语是一个句子所叙述的主体,一般位于句首。主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不定式、动名词、名词化的形容词和主语从句等表示。 例如: Smoking does harm to the health. 主语是动名词smoking It is necessary to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 形式主语是it,真正主语是不定式 to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

谓语说明主语所做的动作或具有的特征和状态。谓语的构成如下: 简单谓语:由一个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 例如: He practices running every morning. 动词practices作谓语。 复合谓语: (1)由情态动词或其他助动词加动词原形构成。 例如: You may keep the book for two weeks. He has caught a bad cold. 谓语是may keep (2)由系动词加表语构成。 例如: We are students. 谓语是are students 3. 表语: 表语用以说明主语的身份、特征和状态,它一般位于系动词(如be, become, get, look, grow, turn, seem等)之后。表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不定式、动名词、介词短语及表语从句表示。

句子成分及其划分符号

句子成分及其划分符号: 1.谓语 2.宾语 3.定语 4.状语 5.补语 6.主语 句子成分划分方法: 1.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2.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3.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4.定语:用在主语、宾语前面,起限定作用 5.状语:用在谓语前面,起修饰作用 6.补语:用在谓语后面,起补充作用 例如: 1、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例如: 2、一大早,勤奋的同学们就安静地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复习各门功课。 例如: 3、今天星期五。 请问什么叫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文言文中,虚词“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时,我们把它的词性界定为“结构助词”,把它的作用界定为“取消句子独立性”。 那么,何谓“取消句子独立性”呢?说白了,就是取消作句子的资格。作为独立的句子的资格被取消了,那么这时只能有两种出路:一是降级作短语,成为更大句子的成分;二是降级成为分句,隶属于一个复句。下面分别阐述。 一、句子独立性被取消,降级作句子成分。 汉语有五级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这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不能作句子了,那么,降一格就是短语,然后这个短语作更大句子的成分。 例如下面下面这些句子: 1、句子独立性被取消后作主语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如果没有句中的“之”字,“师道不传”(从师的风尚不流传)这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主谓句,但是,有了这个“之”以后,作句子的资格就没了,成了大句子的主语。 成分划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主语谓语 2、句子独立性被取消后作谓语 例如:焉用完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上句中的两个“之”分别取消了两个句子的独立性,让前者作主语,后者作谓语。

句子成分划分和病句修改_(1)

句子成分划分和病句修改 一、导入 病句在考试中常常出现,但是很多同学做这类题时往往跟着感觉走。只有从语法的角度来审视病句才能彻底分析出病句的根源,把辨析病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句子成分划分和病句修改。 二、句子成分 所谓句子成分:是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之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按照不同的语法关系可分为六种句子成分,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1.首先来看句子的主干成分: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一般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要说明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主要有名词和代词来充当,举个例子:“狗啃骨头”,在这句话中名词“狗”作主语。 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来充当。例如:在“狗啃骨头”中动词“啃”作谓语。一般而言,主语与谓语是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因此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多为名词或代词。在“狗啃骨头”中名词“骨头”作宾语。 划分主语、谓语和宾语的符号分别为 分别划在他们的下面即可。 2.句子的枝叶成分有定状补。 定语是句子里名词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说明事物的领属、数量、状态、性质等。多由数量词、形容词、名词等来充当。定语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比如:形容词“小”修饰主语“狗”,数量词“一个”修饰宾语“骨头”作定语。 状语是句子里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时间、处所、程度等。状语一般由副词、形容词来充当,用在谓语的前面。例如:狗高兴地啃骨头。形容词“高兴地”作“啃”的状语。 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状态。由动词、形容词、副词来充当。多用在谓语后面。如:狗啃完了骨头。动词“完”作“啃”的补语。 在划分句子成分的时候,定语、状语和补语分别用()[ ] < >来标示,把它们相应的内容括起来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