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汽车节能标准标准体系 2015.9.14

3、汽车节能标准标准体系 2015.9.14

三、汽车节能标准

GB 19578—2014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GB 19578—2004 GB 20997—2007 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

GB 22757—2008 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

GB 27999—2011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

GB 30510—2014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

GB/T 12545.1—2008 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第1部分:乘用车燃

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 12545.1—2001、部分代替GB/T 12545.2—2001

GB/T 12545.2—2001 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 12545—1990(客车和

载货汽车部分)

GB/T 18386—2005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GB/T 18386—2001

GB/T 19233—2008 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 19233—2003

GB/T 19753—2013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GB/T 19753—2005

GB/T 19754—2005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GB/T 27840—2011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

GB/T 29125—2012 压缩天然气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QC/T 796—2008 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

QC/T 924—2011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一阶段)

汽车节能环保论文

创新研究设计方案 汽车节油技术 班级:11汽车营销(2) 姓名:许文 学号:111301241 科目:创新学

随着能源的日渐紧张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迫切,节能工作更加深入;同时,由于工业生产上经济效益需求的提高,作为降低作业成本的直接有效措施,节能工作也应更前进一步。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如何有效地利用和节约资源,使之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问题。目前,节油技术在汽车设计、制造以及使用方面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节油技术的分类与实施 一、优化设计燃烧系统 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燃烧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燃烧室结构是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它涉及到活塞顶和缸盖的形状,火花塞的位置,进、排气门的尺寸和数量,以及进气口的设计等一系列问题。设计者对燃烧室形状、燃烧室布置以及喷射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具体目标是: a)在全部工况下都能实现快速、稳定、连续的燃烧; b)在油门全开时有高的容积效率; c)由燃烧室壁传走的热量损失少; d)排放污染物低; e)抗爆燃性能好。 二、采用电子点火系统 一些现代新型汽油机已越来越多地采用优化的电子点火系统,代替了传统的分电器,最佳点火角可以根据发动机工作范围及一些附加要求(如排放、爆燃界限或驾驶性能等)计算出来,以实现点火提前角的多维优化调节。 燃烧稀混合气是改善火花点火式汽油机燃油经济性,降低CO排放量,特别是使NOx排放符合法规要求的另一有效途径,同时也能放宽所用汽油的种类。但使用稀混合气会降低火焰传播速度,因此,要对传统的结构进行改进,以使混合气加速燃烧。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有:高能点火系统、空气喷射燃烧系统、火焰喷射燃烧系统以及分层燃烧等。 三、优化供油系统 现代内燃机向着提高比功率、改善燃油经济性和符合环境保护法规的方向发展,使供油系统有了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a)采用增压技术。这样不仅能提高发动机升功率,还能降低燃油消耗和有害排放物。 b)改善燃油经济性。为达到这一目的,车用柴油机越来越多地采用直喷燃烧系统,并要求较高的喷油压力和喷油率。 c)精确控制喷油过程参数。随着电控技术在供油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内燃机在每个工况点上对喷油过程参数(喷油定时、喷油率、持续时间)的控制,从而达到了最低油耗,控制了排放污染和噪声污染,使供油系统达到最佳化。 四、降低机械损失 汽车的机械损失主要包括运动部件摩擦损失和驱动功率损失,这两大类损失约占总机械损失的90%以上,为此,汽车设计者在降低运动副的摩擦系数和提高传动效率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即主要通过减少活塞组、曲轴与连杆、配气机构、传动系统、各驱动装置的机械损失来实现。另外,使用时在润滑油中添加各种减摩剂,也可使各运动副摩擦系数降低。目前使用的减摩剂主要有二硫化钼、石墨和有机钼、有机硼、GRT、YGC 节能减摩剂等,还有一些摩擦改进剂,如磷酸脂、硫磷酸钼、油酸环氧脂等。 五、采用新材料 为适应汽车轻量化的要求,轻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在汽车制造上的使用量逐年增长,特别是轿车发动机更甚,这样可有效地改善车厢布置,缩小汽车外形尺寸。目前,在汽车制造上主要使用了一些高强度低合金钢、铝合金、镁合金、塑料、陶瓷以及一些纤维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设计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设计 1.1需求分析 1.1.1采购范围与基本要求 收集智慧园区建设涉及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和信息标准,编写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的接口规范、信息交换标准、元数据标准等。1.1.2建设内容要求 (1)编写 《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元数据信息标准》 《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代码规范目录》 《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交换方式》 《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交换内容标准》 《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接口标准》 《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采集规范》 《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处理规范》 《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质量规范》 《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管理制度》 《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系统运维管理规范》 《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文档管理制度》 《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标准》 (2)收集 (住建部智慧城市文件(2013年4月)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工信部,2013年4月)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GB/T21063-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GB/T21062-2007) 《信息技术大数据术语》(20141191-T-469) 《信息技术大数据参考架构》(20141191-T-469)

《关系数据管理系统技术要求》(GB/T28821-1012)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住建部2005年) 《城市地下空间开法利用管理规定》(建设部59号、第108号) 《电信建设管理办法》(国发委第20号)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1.2设计方案 XX高新区智慧园区是一个大规模的建设工程。该工程以业务系统的相关数据为业务处理核心,以其它相关部门为信息交换对象,实现跨机构的大型综合与分布式的信息化系统。 面对这样一个大型的信息系统,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和相关制度。保障XX高新区智慧园区生态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标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 1.2.1标准在系统建设中的作用 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与标准规范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生态XX高新区智慧园区各项内容的建设必须遵循标准和规范,其设计、开发和实施等需要标准和规范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和维护离不开生态XX高新区智慧园区的建设实践,标准和规范必需符合实际需求,随着生态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的不断建设和推广,标准和规范也要根据生态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的进展不断完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态XX高新区智慧园区及其配套体系的建设需要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指导。标准和规范具有以下指导作用:

汽车与节能

汽车与节能 节能环保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外如此,我国更会这样,尽管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但节能环保问题正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积极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符合我国能源供给实际和大众消费水平,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护环境,对于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节能还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欧洲、日本认为全球变暖是地球最大的环境威胁之一,CO2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而传统汽柴油车大量排放CO2。因此,汽车节能也就是控制了CO2排放,节能也可算作广义环保。 什么样的汽车才算节能呢?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汽车能耗是指模拟道路工况运行条件下的油耗,发达国家定义的先进汽柴油车的节能目标是小于5 L/100km,许多国家规定了一个及格线,不达标就罚款或公布于众。 我国于2004年发布了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9578-200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分两阶段规定了乘用车分别在2006年、2008年必须达到的油耗目标。目前正在制定轻型商用车油耗限值标准。 节能环保型汽车早已成为世界汽车消费的主流。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节能型小汽车占绝大多数。随着油价不断上涨,我国节能小汽车增长迅速,但比例仍然偏低,中国汽车节能还任重道远。 汽车与空气污染 汽车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未燃碳氢、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前三种为气体气态污染物是肉眼看不见的。尽管柴油机在特定工况下会产生可见的颗粒物排放,如黑烟,但通常的颗粒物也是看不见的。汽油机在润滑油燃烧或富油燃烧(如冷启动)也会产生可见的颗粒物。

这些污染物排放与油耗没有直接的联系。 汽车污染物排放水平主要取决于车辆的技术水平和保养情况。其它因素诸如驾驶习惯、行驶工况和环境温度也会影响污染物的排放。 汽车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如下: CO—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人体关键组织缺氧。CO浓度较高,例如室内煤炉的排烟管堵塞将是致命的;较低的CO浓度就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对有心脏病的人群。 HC—碳氢化合物能增加地表臭氧的形成,对人类的呼吸系统有危害。另外,一部分HC 是致癌物质,而且也是间接的温室气体。 NOx—氮氧化物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化学反应生成NO2,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对那些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由于呼吸疾病的原因,暴露在高浓度的氮氧化物环境中将会导致医院就诊率的增加,长期的暴露可能影响肺功能,并增加敏感人群的过敏反应。NOx能导致光化学烟雾、酸雨的产生,能破坏植被、导致地表的臭氧形成,并且能与大气反应形成颗粒物(‘二次颗粒物’)。 颗粒物—颗粒物能危害人体的健康,尤其是对那些患有呼吸紊乱疾病的人群。由于呼吸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颗粒物与医院就诊率的增加有联系,它会导致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提前死亡,并且降低预期的寿命。 国外汽车是城区和靠近繁忙公路地带的最主要空气污染物,随着我国汽车的普及也呈现同样的趋势,为此国内外非常重视汽车污染物的控制。通过提高燃料质量和逐步加严新车的排放限值,上述污染物的排放正在降低。举个例子,目前80辆电喷车的排放可能与1995 年之前的一辆化油器车排放相当。 我国于1989年首次发布工况法排放标准,2000年大幅度降低新车排放限值(通常称为欧Ⅰ标准),促使了先进排放控制技术的采用,例如汽油电喷技术、催化转化器。更加严格的排放限值分别在2004年(欧Ⅱ)和2008年(欧Ⅲ)开始实施,而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经提前实施第三阶段排放标准。

汽车标准体系研究报告

汽车标准体系研究报告 篇一:中国专用汽车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战略研究报告XX-2021年 中国专用汽车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战略研究报告XX-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1章:中国专用汽车行业发展综述 1.1 专用汽车的相关概述 1.1.1 专用汽车的定义 (1)国外对专用汽车的定义 (2)中国对专用汽车的定义 1.1.2 专用汽车的分类 (1)厢式汽车 (2)罐式汽车 (3)专用自卸汽车 (4)仓栅式汽车 (5)起重举升汽车 (6)特种结构汽车 1.1.3 专用汽车的应用领域 1.1.4 专用汽车的地位和作用 1.1.5 专用汽车与改装汽车的区别

1.2 中国专用汽车发展环境分析 1.2.1 专用汽车政策环境分析 (1)准入管理制度 (2)宏观调控政策 (3)行业法律法规 (4)行业标准体系 (5)“十三五”发展规划 1.2.2 专用汽车经济环境分析 (1)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专用汽车出口流向分析 2)南美洲经济环境分析 3)亚洲经济境分析 4)非洲经济环境分析 (2)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3 中国专用汽车发展模式分析 1.3.1 主机厂纵向发展模式 1.3.2 改装厂横向兼并模式 1.3.3 典型底盘企业发展模式 第2章: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状况分析2.1 国外汽车市场发展状况 2.1.1 日本汽车市场发展状况 2.1.2 美国汽车市场发展状况

2.1.3 欧洲汽车市场发展状况2.2 中国汽车行业总体运行状况2.2.1 中国汽车总体产销情况(1)汽车产量分析 (2)汽车销量分析 (3)汽车产销率走势分析 2.2.2 中国汽车的进出口情况(1)汽车商品进口分析 (2)汽车商品出口分析 (3)汽车零部件进口分析(4)汽车零部件出口分析 2.2.3 中国汽车总体经营情况(1)行业总产值分析 (2)行业销售收入分析 (3)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4)行业销售利润率分析(5)行业总资产报酬率分析2.3 中国分车型汽车发展状况2.3.1 中国乘用车发展情况(1)轿车销量情况 (2)mpv销量情况 (3)suv销量情况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 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 编制说明 一、背景与概述 (一)定义与内涵 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Connected Vehicles,简称“ICV”)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二)国内外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汽车与信息、通信等产业跨界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典型应用,智能网联汽车代表了汽车技术和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国际汽车产业未来竞争的重要阵地。包括欧、美、日在内的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加强共性技术研发、示范运行、标准法规、政策鼓励等综合措施引导和促进产业发展,并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方面构建了协调、协作机制。 在规划和战略层面,美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通过实施

“智能交通系统(ITS)”项目,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2009年和2014年分别以网联化和自动驾驶为重点发布战略研究计划,并于2016年发布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指南。欧盟议会早在1984年即通过关于道路安全的决议,并于1988年正式启动了“车辆安全专用道路设施(DRIVE)”项目,持续资助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2015年,欧盟发布GEAR2030战略,聚集汽车、IT、通信、保险和政府等方面,重点关注高度自动化和网联化驾驶领域等推进及合作。日本政府也将自动驾驶和车车通信作为重要方向和目标,通过车辆信息与通信系统(VICS)、先进安全汽车(ASV)等项目支持技术研发与应用。2014年,日本发布《战略性创新创造项目(SIP)》,将自动驾驶作为十大战略领域之一。 在技术和产品层面,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整车企业,如奔驰、宝马、沃尔沃、通用、福特、特斯拉、丰田、日产等已经实现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正在普及推动PA级自动驾驶产品的商业化,部分高端品牌已计划推出CA级自动驾驶产品;各国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合作日益加强,相互持股与并购的情况日益普遍,通信、信息、电子、整车等行业深度融合发展。美国在网联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芯片技术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产业上、中、下游实力均衡,欧洲拥有强大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日本则在智能安全技术应用上较为领先。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及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先后安排专项资

汽车节能环保论文 浅谈汽车产业的节能与环保

汽车节能环保论文: 浅谈汽车产业的节能与环保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汽车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目前,汽车产业环境污染状况严重,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环境污染将日趋严重,而且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日益减少的石油资源也将成为最大的矛盾,因此,积极推动汽车产业的节能与环保势在必行。 关键词: 节能环保发展新能源汽车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5000万辆,汽车在我国能源消耗和大气排放中均占较大比重。其年耗油量已接近全国成品油总量的60%,汽车尾气已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数量最大、累积性最强的毒气。汽车尾气中的CO、HC、NO、NO2等,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也极大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按照近年来的汽车增长速度和油耗水平,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5亿大关,年耗油量将突破2.5亿吨,大气污染也将更加严重。能源和环境将受到更严峻的考验。我国政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曾作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一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无疑对在生产、销售及售后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碳排放的汽车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汽车企业将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肩负着重大使命。 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符合我国能源供给实际和大众消费水平,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护环境,对于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既要有汽车企业的自身努力,又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更需要全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1 汽车企业自身要实现节能与环保 1.1努力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发展节能环保车 传统燃油汽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汽车企业要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与实际投入,采取有力措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培育自主品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新能源车型的研究。近年来,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锂动力电池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车用燃料电池技术不断进步。奥运期间,我国已成功示范使用了新能源电动汽车。接着,国家在公交、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示范使用了新能源电动车。车企应重点推进小型电动轿车的产业化发展。小型电动轿车符合我国国情以及电动汽车本身的发展规律。我国有丰富的锂资源、稀土资源和镁资源,可以为电动汽车关键部件原材料提供资源保障。而且我国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轻型电动车的生产历史和技术经验,为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目前虽已量产,但市场接受程度偏低。和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能耗优势不言自明。但是一谈到价格,这款车显然并不占优势。过高成本导致目前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难以推广应用, 混合动力汽车除了以往的动力装置外, 至少还必须安装电池, 其成本不可能降至普通汽车的水准。因此,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发展的首要难题是降低成本, 这也是有待车企解决的最大课题, 特别是必须降低动力电池、电机驱动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的成本。这样,混合动力车的销售量才会提高,才会真正为节能和排放做贡献。在研发锂动力电池技术方面,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容量大、无记忆性、性能好等优点,得到各汽车企业的一致认可,是目前车用电池的产业化热点。锂电池根据正极材料不同,主要有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锂锰氧化物和磷酸铁锂四种。由于我国铁资源丰富、铁价格低廉并且无毒,因此,磷酸铁锂是目前最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而且长远来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2009年解决了磷酸铁锂材料改性和规模生产方面的难题,自主设计建成了年产500吨的磷酸铁锂生产线,在国内率先实现磷酸铁锂的规模化生产,推动了我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在动力电池这一新兴领域占据技术和市场先机。锂电池的价格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车用燃料电池性能好,环保,但价格昂贵,尚未产业化,有待继续研发。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电池的安全性是首要指标,研发出安全性高、容量大、循环寿命长、成本低的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电池技术的根本性突破,才会有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商品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动力电池性能的竞争。谁掌握了动力电池的领先技术并将其产业化,谁就会在未来汽车市场占领先机。 当今,传统燃油汽车仍占据主流地位。就核心技术和研发水平来说,新能源汽车还难以与其抗衡。但是在低碳环保大势所趋的环境下,积极研发新能源汽车是我国车企应该坚持的战略选择。因此,汽车企业应保持清醒头脑,把产品技术研发作为重中之重,从为吸引受众眼球和争取政策补贴的忙碌中摆脱出来,认认真真地投入技术研发。新能源汽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能源管理体系 引言 本标准是规范组织的能源管理,旨在降低其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管理标准。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一项战略性决策。该标准的成功实施有赖于组织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全员参与。通过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组织可以: ——应用系统的管理手段使其能源管理工作满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利用过程方法对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实现对能源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持续改进。 ——为应用先进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方法、挖掘和利用最佳的节能实践与经验搭建良好平台。——提高能源管理的有效性,并改进其整体绩效。 ——使相关方确信其已经建立了适宜的能源管理体系。 组织采用“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lan-Do-Check-Act, PDCA)”方法,有助于其实现管理承诺和能源方针,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其中: ——策划:包括识别和评价组织的能源因素;识别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通过分析确定能源管理基准,可行时,确定标杆;建立能源目标、指标,制定能源管理方案等。——实施:包括提供所需的资源;确定能力、培训和意识的要求并进行培训;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实施信息交流和沟通;建立所需的文件和记录;实施运行控制并开展相关活动等。——检查:包括对能源管理活动和能源目标、指标实现情况的监视、测量和评价;识别和处理不符合;开展内部审核等。 ——处置:基于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结果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对实现管理承诺、能源方针、能源目标和指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达到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基于“PDCA”方法的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 能源管理体系的详细和复杂程度、文件的多少、所投入资源的多少等,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体系覆盖的范围,组织的规模,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能源消耗的类型及消费量要求等。 实施本标准能够改进组织的能源管理绩效,但能源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还需要相关技术和方法的支持。因此,组织应在适宜且经济条件许可时,考虑采用最佳可行的节能技术和方法,同时充分考虑采用这些节能技术和方法的成本效益。 本标准提出了对组织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管理要求,并未对其所提供产品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提出要求。 本标准并未对能源管理绩效提出具体指标值的要求,也不包含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如

企业节能标准体系表编制通则

《企业节能标准体系表编制通则》 制订(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标准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为了保障我国节能目标的实现,国务院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把“十一五”时期单位GDP能耗降低20%作为约束性指标实施。为确保“十一五”规划节能目标的实现,发挥标准化在企业节能工作的作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了制定《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国家标准的任务,以帮助和指导企业建立或完善企业节能标准管理体系。 标准化工作的长期实践证明,技术标准作为实行科学和定量化管理的技术依据,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目标,是节能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任务。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务院文件多次强调要做好节能标准化工作,这包括国家层面的标准化工作,更包括基础的企业层面的节能标准化工作。运用标准化这一基础和支撑手段,通过标准化的引领和协调作用,从意识、法规、政策、制度、技术以及组织行为、机制、措施等各个方面入手,明确企业节能工作发展目标,将企业节能工作纳入标准化管理,促进企业节能工作的程序化、定量化和系统化,提高企业节能技术水平,将全面促进企业在各个环节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减少损失浪费,进而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工作的深入开展。 目前,在我国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造成这种盲目性主要原因是企业不能将国家、行业、地方节能目标及政策与企业的节能技术管理有效的结合起来,不能确定一个系统的、符合各级政府节能政策要求的企业节能管理体系。也是由于企业节能标准化缺失所造成的。 企业节能标准化的运行离不开节能标准体系,具有一个完整、合理的标准体系是企业节能工作纳入标准化管理的必要保障,而企业节能标准体系表是实施企业节能标准化的基础性文件。 2.工作过程

国家电子商务标准体系框架简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电子商务标准体系框架综述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2007-09 北京

主要内容 一、背景和编制思路 二、对国外EC标准化态势的认识 三、对我国EC标准化状况的诊断 四、对我国EC标准化需求的分析 五、对国家电子商务标准体系的定位 六、对策和措施

1、编制背景 国办[2005]2号文的要求:建立并完善国家电子商务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抓紧完善电子 商务的国家标准体系;鼓励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 机构研究制定电子商务关键技术标准和规范,参与国际标准 的制订和修正,积极推进电子商务标准化进程。 国家标准委的要求:围绕国办[2005]2号文的要求,尽快提出《国家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并会同国信办、发改委、科技 部、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等,力争在3~5年的时间里,完成 以发展我国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标准。

2、编制思路 摸清国际态势 把握我国现状、问题和产生问题的根源 分析我国发展对标准化的需求 提出标准体系框架,编制明细表 指出未来标准化工作重点

1. 国际主要EC标准化组织 ISO/TC154商业和行政中的业务过程、数据元和文档格式 UN/CEFACT联合国贸易便利与电子业务中心 OASIS国际结构化数据标准组织 RosettaNet ISO/IEC/JTC1/SC32数据管理与交换 W3C/IETF 电子业务谅解备忘录ISO、IEC、ITU、UN/CEFACT、OASIS

2、标准化思路 参考模型(ISO/IEC 14662) 业务交易 业务交易的信息技术方面 功能服务视图业务操作视图开放式edi 参考模型视作业务标准支撑技术标准 符合被…涵盖 业务交易的业务方面 符合被…涵盖 相互关联

建立道路运输节能标准体系 促进道路运输节能降耗

建立道路运输节能标准体系促进道路运输节能降耗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标准是指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我国经济建设实践证明,标准化是实行科学管理、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及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推广应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制造技术及提高产品质量,有效消除浪费、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道路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服务性行业,在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时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已成为一个资源占用型和能源消耗型行业。道路运输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迫切需要研究建立道路运输节能标准体系来规范和促进节能降耗工作,保障道路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道路运输行业实现党和国家提出的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目标。 一、道路运输节能标准现状 面对公路运输燃消耗量的不断增长,交通行业一直对道路运输节能工作长抓不懈。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根据国家提出的“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战略方针,有计划、有组织地先后制定、实施了《交通行业节能管理实施条理》、《节能奖励办法》、《交通行业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全国在用车船节能产品(技术)推广应用管理办法》、《车船节能产品(技术)公布规则》、《交通行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增列节能篇的规定》、《交通行业实施节约能源法细则》等部门规章。2006年,交通部又相继发出了《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交规划发[2006]140号)、《关于交通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指导意见》(交体法发[2006]592号)两个指导性文件,继续推动公路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为配合上述管理规章的有效执行,交通行业在长期的道路运输节能工作中组织制订一系列道路运输节能标准(表1),根据标准的使用可分为运输管理标准、车辆技术性能标准及汽车使用性能改进方面的标准。运输管理标准有GB/T4352-1984《载货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GB/T4353-1984《载客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GB/T 7607-2002《柴油机油换油指标》、GB/T 8028-1994《汽油机油换油指标》,其中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在计划经济时代作为考核驾驶员节油标准得到广泛使用,目前仍作为车辆承包经营成本核算的一个依据;机油换油指标标准也是大型运输车队机务管理的依据。车辆技术性能标准主要是 GB/T18566-2001《运输车辆能源利用检测评价方法》,作为对车辆燃料经济性方面的评定依据,是目前车辆维修行业、车辆技术管理执行的重要标准。汽车使用性能改进方面的标准主要有JT/T306-1997《汽车节能产品使用技术条件》、GB/T14951-1994《汽车节油技术评定方法》等,是对在用汽车节能产品节能效果评定及国家推广汽车节能产品的唯一依据,目前得到广泛应用。

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框架

附件: 1.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框架 2.养老服务领域已发布、制定中及待制定标准目录

附件1 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框架 通用基础标准标 准 化 导 则服务提供标准 术语与缩略语符 号 与 标 志 分 类 评 估 数 据 质 量 管 理 其 它 支撑保障标准 医 疗 护 理 精 神 慰 藉 健 康 管 理 安 宁 服 务 社 会 工 作 休 闲 娱 乐 文 化 教 育 权 益 保 障 其 它 生 活 照 料 人 力 资 源 服 务 商 管 理 服 务 管 理 服务提供者管理信息化建筑、设施设备与用品环境、安全与卫生 师 资 培 训 与 考 评 服 务 人 员 培 训 管 理 人 员 岗 位 设 置 标 准 家 庭 照 护 人 员 培 训 管 理 其 它 人 才 分 类 标 准 信 息 资 源 服 务 信 息 化 平 台 建 设 与 运 维 其 它 设 施 设 备 建 筑 场 所 老 年 用 品 其 它 服 务 安 全 环 境 保 护 食 品 安 全 消 防 安 全 劳 动 保 护 应 急 管 理 职 业 健 康 其 它 服 务 风 险 管 理 合 同 管 理 服 务 绩 效 考 核 卫 生 防 疫 信 息 安 全 其 它 2

附件2 养老服务领域已发布、制定中及待制定标准目录 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框架的指导下,根据我国养老服务发展趋势和需求,将已发布、制定中和待制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集合成养老服务体系目录。 分布领域序号标准名称标准号(计划号) 标准 级别 标准 性质 标准 类别 标准 状态 通用基础标准1老年人能力评估MZ/T 001-2013行标推荐管理已发布2养老机构分类与编码20120699-T-314国标推荐管理制定中3养老服务图形符号标识MZ2016-T-041行标推荐管理制定中4养老机构照护等级划分MZ2016-T-042行标推荐管理制定中5养老机构标准体系建设指南MZ2017-T-012行标推荐管理制定中6养老服务基本术语MZ2017-T-013行标推荐管理制定中7养老机构服务风险评估通则MZ2017-T-016行标推荐管理制定中 3

汽车维修标准体系

汽车维修标准体系 (2015年)

目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一、汽车维修标准体系结构图 100 基础标准 101术语 102 分类与编码200 服务标准 201 企业条件 300 技术标准 301 汽车修理 303 汽车检测与诊断 400 产品标准401 维护与修理设备 402 检测与诊断设备 403 教学与培训设备 404 汽车用品900 相关标准 汽车维修标准体系 202 从业人员 203 服务质量 304 节能与环保 305 安全应急 306 信息化302 汽车维护

注:标准体系类别说明 100 基础标准 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类别内容说明101 术语汽车维修术语等标准。 102 分类与编码汽车维修相关的分类与编码规则等标准。 200 服务标准 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类别内容说明 201 企业条件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摩托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和综合性能检测站的通用要求等标准。 202 从业人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和资格条件的标准。 203 服务质量维修业服务规范和考核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等标准。 300 技术标准 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类别内容说明 301 汽车修理汽车维修竣工要求和修理技术条件等标准。 302 汽车维护汽车的日常检查和各级维护技术规范等标准。

303 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检测试验方法等标准。 304 节能与环保新能源汽车应用、维修能耗控制、汽车维修废弃物处理以及维修节能评价等方面的标准。 305 安全应急安全评价、安全规程和安全生产建设要求等标准。306 信息化汽车维修行业的统计、数据分析及信息化应用等标准。 400 产品标准 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类别内容说明 401 维护与修理设备汽车维护和修理相关的设备标准,如汽车举升机、汽车喷烤漆房、轮胎拆装机等产品类标准。 402 检测与诊断设备汽车检测和诊断相关的设备标准,如汽车排气分析仪、前轮定位仪、汽车底盘测功机、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等产品类标准。 403 教学与培训设备汽车维修教学及维修培训设备类的标准,如汽车电器教学设备等产品类标准。 404 汽车用品汽车清洁、保养、维护用品类的标准,如电喷汽车喷油嘴清洗液、汽车上光蜡、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等产品类标准。 900相关标准 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类别内容说明 900 相关标准汽车维修行业经常使用到的相关标准,主要有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汽油以及柴油机油换油指标、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评价方法等标准。

小议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

小议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 陈山 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在汽车行业中,减少破坏环境的汽车的生产和使用是现在节能减排的当务之急,而相应的互补对策则是尽可能的开发绿色能源去补充动力能源,满足工业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的使用和需要。本文主要对汽车节能环保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汽车;环保控制;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的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元凶。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更加严厉的排放法规,而汽车生产商为了自身发展,迎合消费者日益增加的环保意识,也投入巨大的精力进行汽车环保方面的研究,采用了许多新技术。从环保技术的分类来说,可以分为在现有燃料(汽油/柴油)汽车领域的技术和在利用新能源开发新汽车方面的技术。 1从汽车生产设计开始建立环保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过大量实践探索和深刻反思形成的突破性共识,汽车设计也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产品开发阶段对其整个生命周期予以评价, 最大限度地消除对制造和使用环境乃至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并对产品的可回收性、再生性以及不可回收时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予以充分考虑。 1.1汽车设计者应更新观念树立环保意识。汽车开发的传统方法是以人的需要为中心,无视后续的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污染和能源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只有改变这种意识,树立新的观念,才能适应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2汽车设计应选用利于环保的零部件及机器总成。(1)选用已经达到先进排放标准的发动机。目前,国内发动机制造技术与国际上差距较大。(2)选择采用先进技术的发动机,例如选择采用均质稀燃技术、进气系统改进技术、复合涡流控制技术及点火系统改进技术的发动机。(3)选用已知对环境无污染的汽车

汽车节能环保装置

节能减排 项目实施 (车辆环保节能装置) 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项目 荣获台湾智慧财产局专利项目 一、实施摘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出台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奖励政策措施修订通过,公共机构应当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带头使用节能产品、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许多城市都在加大环保力度,尽量减少汽车大量增加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不仅需要良好的汽车产业政策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要重视每一个汽车拥有者后顾之忧。 ※要推动“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实现,必须借助法律手段。最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推进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推进有利于节能的行业结构调整,优化用能结构和企业布局。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煤炭等主要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政策,推动企业节能技术改造。 ※国内市面上节油产品盛多,节油产品的认证需要有一套严格的实验标准,多年来清华大学在对各种节能产品(应用在进气、进油管路)进行的实验中,有近100种节能产品的实验显示没有任何省油的效果。 ※本次项目(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历经七年时间努力所研制出的成果。此项技术经由香港环保署测试、北京理工大学国家专业实验室测试,证实可达到节能减排的功效。 二、项目名称

※实用新型专利(车辆环保节能装置) 三、产品发明人 ※专利技术申请人:任柏谚 ※专利技术创作人:任柏谚 四、实用新型专利 ※台湾专利申请号:097202030 专利批准号: 实用新型第M340205号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20003180.9 专利号:ZL 2008 2 003180.9 ※台湾专利权的有效期限2008年9月11日至2018年1月29日 ※中国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十年 (附件图表) 五、专利技术领域: ※是有关于一种节能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改善车辆废气排放的车辆环保节能装置。 六、专利技术摘要:

关于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全球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先进柴油、醇类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各国政府和各主要汽车厂商均不约而同地将新清洁环保汽车技术视为未来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一、未来节能环保汽车技术发展的若干趋势与前景判断 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至少到2020年前),全球节能环保汽车的技术格局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多种技术相互融合、阶段性不均衡发展、强强联合、政府扶持的态势。 一是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国际汽车新能源技术的总体格局是不同技术路线(先进柴油、醇类、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生物质能等)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百花齐放”格局。对于国际汽车厂商而言,多元化发展也意味着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种可能的技术路线。 二是多种技术融合发展。不同技术路线之间并不是绝对的相互排斥,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与互动关系。如汽油与电动的混合动力技术、柴油与电动的混合动力技术、混合动力与燃料电池技术相融合。 三是阶段性不均衡发展。从时间序列来看,短期内(2010年前),

先进柴油技术是技术相对成熟、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先进适用技术,混合动力处于产业化初始阶段,而燃料电池、纯电动等技术还无法实质性地进入产业化阶段。中期来看(2010年左右),混合动力汽车有望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成为产业化条件相对成熟的替代性技术,市场份额会出现较快的增长。长期来看(2020年以后),燃料电池有可能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但市场化前景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燃料电池堆和氢存储系统的成本降低方面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是强强联合。强强联合正在成为节能清洁发动机技术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巨大,如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投入都在10亿美元以上,为了分摊研发成本并提高该项技术上的竞争优势,一些大型的跨国汽车公司开始强强联合,组成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技术联盟。 五是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与扶持也是节能清洁发动机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节能环保汽车技术不仅需要大量投资,而且充满了市场风险,单纯依靠汽车厂商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为此,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汽车生产大国政府都通过各种渠道对于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给予大力扶持。 二、对未来节能环保汽车技术应用前景的基本判断 汽车业界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是,燃料电池技术是内燃机技术最好的替代物,代表了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如果将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几个制约因素考虑进来,则会发现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和今后一段

建立道路运输节能标准体系 促进道路运输节能降耗

建立道路运输节能标准体系促进道路运输节能 降耗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过程。标准是指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统一规定,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准则和依据。我国经济建设实践证明,标准化是实行科学管理、现代化管理基础及现代化大生产必要条件,有利于推广应用先进生产组织、制造技术及提高产品质量,有效消除浪费、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道路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性和服务性行业,在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已成为一个资源占用型和能源消耗型行业。道路运输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迫切需要研究建立道路运输节能标准体系来规范和促进节能降耗工作,保障道路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在道路运输行业实现党和国家提出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目标。 一、道路运输节能标准现状 面对公路运输燃消耗量不断增长,交通行业一直对道路运输节能工作长抓不懈。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根据国家提出“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能源战略方针,有计划、有组织地先后制定、实施了《交通行业节能管理实施条理》、《节能奖励办法》、《交通行业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全国在用车船节能产品(技术)推广应用管理办法》、《车船节能产品(技术)公布规则》、《交通行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增列节能篇规定》、《交通行业实施节约能源法细则》等部门规章。2006年,交通部又相继发出了《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交规划发[2006]140号)、《关于交通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决定指导意见》(交体法发[2006]592号)两个指导性文件,继续推动公路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为配合上述管理规章有效执行,交通行业在长期道路运输节能工作

1-151203汽车标准体系

2016版汽车标准体系介绍
汽车事业部 项义东 YTOAUTO@https://www.360docs.net/doc/9911946201.html, 2015年12月
1

汽车标准法规贯穿汽车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等全部环节,是汽车生产经营企业的 技术基础性工作。其中,汽车产品强制性标准是汽车标准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产业技 术发展的起着引领作用。汽车产品公告、3C强制性认证、环保公告、节能公告等系列认证管理 的基石。 汽车标准法规具有多重性。由于我国汽车多头管理的特点,在汽车产品强制性标准之外, 还有一定的行业管理标准也是汽车生产经营中必须执行的标准。因此,以强制性标准为基础, 相关行业标准为补充,构成汽车标准法规体系。 汽车标准法规具有时效性。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标准法规新制定或者修订,并得以执行。 汽车标准法规部分具有强制性。
为此,全面掌握相关汽车标准法规,保持标准的及时性和准确应用,是汽车制造企业的重 要基础性技术工作。
本文所涉及标准范围:结合集团公司汽车生产资质的实际情况,本次标准体系涉及全系列 载货汽车、挂车及半挂车、专用汽车车型。
2

交通行业标准 汽车强制性国 家标准体系 行业标准体系
公安行业标准
汽车 标准体系
3C认证规则
汽车行业标准
环保行业标准
3

汽车强制性标准组成
主动安全 (25) 照明 与光 信号 汽车 19 (94) 摩托 6 车 (24)
被动安全 (29)
一般安全 (31) 指示 与信 号装 置 6 1 车辆 结构 与防 盗 16 3
环保与节能 (24) 污染 物排 放 8 5 噪声 燃油 经济 性 4 2 电磁 兼容 回收 利用 与再 制造 0 0
总计
合计
制动、 座椅、 车身、 防 视 转向、 门锁、 碰撞、 火 野 轮胎 安全带、 防护 凸出物 7 2 11 1 13 0 3 1 4 1
1 2
2 0
94 24 118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