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7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7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7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分)如图《伦敦新闻画报》评述的是()

A.虎门销烟B.南京条约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辛丑条约》

2.(2分)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道路。“革命道路”是指()

A.打倒列强,除军阀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和平民主建国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3.(2分)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

A.使近代中国实现了统一B.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使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

4.(2分)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断发易服B.移风易俗C.实业救国D.践行民权

5.(2分)宣传画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映了我国()

A.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B.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C.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D.国有企业改革的经过

6.(2分)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1515~1547年在位)曾感叹道:“我希望看到亚当的遗嘱,他在遗嘱中将地球划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将地球划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是由于()A.文艺复兴的开展B.新航路的开辟C.“三角贸易”进行D.启蒙运动的兴起

7.(2分)“近代史上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最先建立民主政治,但在教育领域英国没有一项领先,现代大学、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现代学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现代教育制度没有一项由英国创立。因此,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落就不足为奇了。”可见,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落”是由于()A.民主政治改革滞后 B.科学技术的落后C.殖民地人民的抗争D.教育制度的落伍

8.(2分)如图所示内容是某次战役前的情报。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

A.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B.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

9.(2分)有学者指出:“反□□□在发达国家有,在发展中国家也有。前者主要是因为产业转移,外来移民增加;后者则是因为外国大公司垄断,大量排放污染等。”“□□□”应是()

A.工业化B.城市化C.多极化D.全球化

(6分)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回答10~12题。

10.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

A.《马关条约》的签订B.《九国公约》的签署

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1.20世纪60年代,“冷战”发展到高峰。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始终将中国国家利益放在最高地位。尤其是在70年代,他高瞻远瞩,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现代中国以一个负责人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来自他的设计,“他”是()

A.朱德B.毛泽东C.叶剑英D.邓小平

12.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高铁焊接师,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助力的“大国工匠”李万君;原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的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李保国。这些时代英雄共同的精神追求是()

A.科教救国B.献身国防C.报效国家D.消除贫困

二、非选择题

13.(6分)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所示史实都发生在哪一年?

(2)上述史实对当时的国际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14.(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所以军事建设最多。现就洋务派的军事建设,择其要者列表于下。

恭亲王奕、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新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动机”是中国在哪次战争战败后付诸实施的。

(2)据材料,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哪些。

(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哪一领域的落后局面?

15.(12分)探究问题。

材料

苏联解体二十六年来,中国学者对苏联解体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落后于时代是其垮台的根源。斯大林当政的最后几年,理论上的教条化、

内外政策的僵化,即社会主义体制的僵化,实际上成为苏联社会主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斯大林之后的30年间,经济上,苏联早期的高速工业化,被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并最后停滞的衰落景象所取代;政治上,曾经被看作是解放者和人类希望的苏联社会主义,开始到处推行扩张、干涉他国他党内政的霸权主义;理论上,苏联早起的马克思主义生气勃勃的局面,已经被远离实际、僵硬的死气沉沉的教条主义所取代。这为苏联最终走向解体准备了条件。

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解体是由其计划经济制度导致的。计划经济制度有着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在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的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但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

还有的观点认为,作为执政党的苏共及其领导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苏共正是由于长期脱离群众才最终为群众所抛弃。这首先表现为苏共失去了思想的先进性,脱离现实,人们对苏共的宣传失去了信任,从而对苏共也失去了信任。其次在苏共执政的70多年里,苏联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实际上是处于贫困状态,开放使人们看到了与西方国家的巨大反差,从而引起了强烈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对苏共来说是毁灭性的……加上戈尔巴乔夫改革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加速了苏联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危机,造成了全面的混乱和动荡。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维埃俄国的创始人是谁。

(2)从材料表述的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观点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要求: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16.(18分)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0~1870年世界铁路里程统计表(单位:英里)

注:1英里=1.609344公里材料二:19世纪末,世界铁路发展到65万公里,到20世纪20年代翻了一番,达到127万公里,成为世界陆路运输的垄断性工具。铁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社会,不仅体现在成百倍增加的运输量、数十倍提高的运行速度上,还进一步教会了人们遵守时间和纪律,守时守纪成为了现实生活的准则。

材料三:21世纪初,我国开始大力发展高速铁路。2008年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如今,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铁核心技术,中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80公里CRH380A型动车组是我国高铁的标志性产品,也是世界上运营时速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综合性能最好的高速列车,成为代表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国际名片。中国高铁项目已遍及亚、欧、南美等大洲,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推动了世界高铁技术发展。

(1)据材料一,指出世界铁路起源的地区,并概括1830~1870年世界铁路发展的特点。综合材料一、二,归纳铁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21世纪以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特点。

(3)据材料三,简析我国哪些方针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我国高铁发展。

(4)由中外铁路发展看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2分)如图《伦敦新闻画报》评述的是()

A.虎门销烟B.南京条约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辛丑条约》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以《伦敦新闻画报》评述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

【解答】由“它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结合所学,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赔款2100万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可知它指的南京条约.故选B.

【点评】本题以鸦片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2分)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道路。“革命道路”是指()

A.打倒列强,除军阀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和平民主建国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考点】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分析】本题考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知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解答】据题干“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2分)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

A.使近代中国实现了统一B.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使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

【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解答】由材料“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可知,这充分说明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故选C.

【点评】注意识记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及其胜利的历史意义.

4.(2分)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断发易服B.移风易俗C.实业救国D.践行民权

【考点】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了近代社会习俗.辛亥革命在对旧制度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冲击了与封建制度相伴随的一些陈规陋习.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近代社会习俗变化即移风易俗.辛亥革命在对旧制度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冲击了与封建制度相伴随的一些陈规陋习,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大人”、“老爷”之类的称谓,代之

以“先生”“君”的平等称呼.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观点.

5.(2分)宣传画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映了我国()

A.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B.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C.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D.国有企业改革的经过

【考点】土地改革;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析】本题以宣传画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解答】观察题干图片《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毛泽东的话?我自愿入社》、《人民公社好幸福万年长》、《如今农家喜事多》可知,这四幅图片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农村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土地改革、农村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了建国后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的相关史实.

6.(2分)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1515~1547年在位)曾感叹道:“我希望看到亚当的遗嘱,他在遗嘱中将地球划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将地球划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是由于()A.文艺复兴的开展B.新航路的开辟C.“三角贸易”进行D.启蒙运动的兴起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本题以将地球划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为切入点,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解答】依据所学,最先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因此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1515~1547年在位)曾感叹道:“我希望看到亚当的遗嘱,他在遗嘱中将地球划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故选B.

【点评】本题以新航路开辟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2分)“近代史上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最先建立民主政治,但在教育领域英国没有一项领先,现代大学、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现代学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现代教育制度没有一项由英国创立。因此,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落就不足为奇了。”可见,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落”是由于()A.民主政治改革滞后B.科学技术的落后C.殖民地人民的抗争D.教育制度的落伍【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以材料评述切入考查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落”的原因.

【解答】“近代史上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最先建立民主政治,但在教育领域英国没有一项领先,现代大学、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现代学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现代教育制度没有一项由英国创立.因此,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落就不足为奇了.”材料强调的是“现代大学、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现代学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现代教育制度没有一项由英国创立”据此可知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落”是由于教育制度的落伍.

故选D.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观点.

8.(2分)如图所示内容是某次战役前的情报。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

A.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B.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

【考点】太平洋战争.

【分析】本题以某次战役前的情报为依托,考查日本偷袭珍珠港.

【解答】据题干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9.(2分)有学者指出:“反□□□在发达国家有,在发展中国家也有。前者主要是因为产业转移,外来移民增加;后者则是因为外国大公司垄断,大量排放污染等。”“□□□”应是()

A.工业化B.城市化C.多极化D.全球化

【考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全球化趋势加快.此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解答】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进行生产力的全球大分工,使得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

生活,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也给发达国家带来外来移民增加的问题.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境地.经济全球化把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把国际经济风险传递给发展中国家,如外国大公司的垄断和大量排放污染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反全球化的现象.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6分)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回答10~12题。

10.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

A.《马关条约》的签订B.《九国公约》的签署

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考点】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

【分析】本题以“《露营之歌》”为切入点,考查了九一八事变的有关内容.

【解答】依据“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可知与九一八事变有关.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也是中华民族局部抗战的开始.故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故选C.

【点评】注意九一八事变的识记.

11.20世纪60年代,“冷战”发展到高峰。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始终将中国国家利益放在最高地位。尤其是在70年代,他高瞻远瞩,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现代中国以一个负责人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来自他的设计,“他”是()

A.朱德B.毛泽东C.叶剑英D.邓小平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分析】本题以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始终将中国国家利益放在最高地位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毛泽东的成就.

【解答】据“在70年代,他高瞻远瞩,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现代中国以一个负责人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来自他的设计”可知,“他”是毛泽东.毛泽东在位时期,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的相关史实.

12.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高铁焊接师,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助力的“大国工匠”李万君;原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的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李保国。这些时代英雄共同的精神追求是()

A.科教救国B.献身国防C.报效国家D.消除贫困

【考点】中国近现代科技教育文体事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以模范人物事迹切入考查时代精神.

【解答】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高铁焊接师,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助力的“大国工匠”李万君;原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的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李保国.这些时代英雄都是发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涉及科技、国防和农业等领域,他们身上共同的精神追求是报效国家.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题干相关内容,寻找共同之处,确定主题.

二、非选择题

13.(6分)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所示史实都发生在哪一年?

(2)上述史实对当时的国际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考点】北约和华约;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以两幅图片切入考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题目比较简单.【解答】(1)图一下方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图二下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注释,它们都发生在1949年.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8月24日各国完成批准手续,该组织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力量.

故答案为:

(1)1949年.

(2)图一:推动了两极格局的形成;图二: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及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14.(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所以军事建设最多。现就洋务派的军事建设,择其要者列表于下。

恭亲王奕、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新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动机”是中国在哪次战争战败后付诸实施的。

(2)据材料,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哪些。

(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哪一领域的落后局面?

【考点】洋务运动.

【分析】(1)本题以“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的背景.

(2)本题以“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等为切入点,考查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

(3)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目的.

【解答】(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恭亲王奕和地方官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这些人被叫做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2)依据表格“恭亲王奕、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水师”、“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等可知,洋务派

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聘请外国技术人才、开设工厂、开办学校、派官员出国学习等.

(3)依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得出,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军事方面的落后局面.

故答案为: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方式:聘请外国技术人才、开设工厂、开办学校、派官员出国学习等.

(3)军事方面.

【点评】本题以“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为线索,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等.

15.(12分)探究问题。

材料

苏联解体二十六年来,中国学者对苏联解体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落后于时代是其垮台的根源。斯大林当政的最后几年,理论上的教条化、内外政策的僵化,即社会主义体制的僵化,实际上成为苏联社会主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斯大林之后的30年间,经济上,苏联早期的高速工业化,被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并最后停滞的衰落景象所取代;政治上,曾经被看作是解放者和人类希望的苏联社会主义,开始到处推行扩张、干涉他国他党内政的霸权主义;理论上,苏联早起的马克思主义生气勃勃的局面,已经被远离实际、僵硬的死气沉沉的教条主义所取代。这为苏联最终走向解体准备了条件。

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解体是由其计划经济制度导致的。计划经济制度有着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在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的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但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

还有的观点认为,作为执政党的苏共及其领导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苏共正是由于长期脱离群众才最终为群众所抛弃。这首先表现为苏共失去了思想的先进性,脱离现实,人们对苏共的宣传失去了信任,从而对苏共也失去了信任。其次在苏共执政的70多年里,苏联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实际上是处于贫困状态,开放使人们看到了与西方国家的巨大反差,从而引起了强烈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对苏共来说是毁灭性的……加上戈尔巴乔夫改革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加速了苏联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危机,造成了全面的混乱和动荡。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维埃俄国的创始人是谁。

(2)从材料表述的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观点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要求: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苏联解体.

【分析】本题以一段材料为背景,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

【解答】(1)据所学知,1917年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

埃俄国.

(2)本题是开放性题目,任选一观点即可,如我认同苏联解体是由其计划经济制度导致的这一观点.斯大林时期建立起了高主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短期内使苏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后来的领导人虽然进行了改革,但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故答案为:

(1)列宁.

(2)观点:苏联解体是由其计划经济制度导致的.理由:斯大林时期建立起了高主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短期内使苏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后来的领导人虽然进行了改革,但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识记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16.(18分)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0~1870年世界铁路里程统计表(单位:英里)

注:1英里=1.609344公里材料二:19世纪末,世界铁路发展到65万公里,到20世纪20年代翻了一番,达到127万公里,成为世界陆路运输的垄断性工具。铁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社会,不仅体现在成百倍增加的运输量、数十倍提高的运行速度上,还进一步教会了人们遵守时间和纪律,守时守纪成为了现实生活的准则。

材料三:21世纪初,我国开始大力发展高速铁路。2008年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如今,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铁核心技术,中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80公里CRH380A型动车组是我国高铁的标志性产品,也是世界上运营时速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综合性能最好的高速列车,成为代表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国际名片。中国高铁项目已遍及亚、欧、南美等大洲,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推动了世界高铁技术发展。

(1)据材料一,指出世界铁路起源的地区,并概括1830~1870年世界铁路发展的特点。综合材料

一、二,归纳铁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21世纪以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特点。

(3)据材料三,简析我国哪些方针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我国高铁发展。

(4)由中外铁路发展看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概括能力;明确世界铁路起源的地区是欧洲以及铁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相关史实.

(2)本题考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特点;理解: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呈现出速度快,运输量大等特点.(3)本题考查我国实施的促进我国高铁发展的方针政策;理解我国重视科技的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等措施促进了我国高铁发展.

(4)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围绕科技、创新的意义等内容分析合情合理即可.

【解答】(1)据材料一可知,世界铁路起源的地区是欧洲;据表格内容可知,1830~1870年世界铁路发展里程长,覆盖范围广等;据“成为世界陆路运输的垄断性工具.铁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社会,不仅体现在成百倍增加的运输量、数十倍提高的运行速度上,还进一步教会了人们遵守时间和纪律,守时守纪成为了现实生活的准则”可知,铁路运输大大促进了原料、商品的流通和工业化进程;便于人们出行,扩大交往范围;培养了人民遵守规则的习惯等.

(2)据“世界铁路发展到65万公里,到20世纪20年代翻了一番”“铁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社会,不仅体现在成百倍增加的运输量、数十倍提高的运行速度上,还进一步教会了人们遵守时间和纪律”可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呈现出速度快,运输量大等特点.

(3)据“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铁核心技术”等描述可知,我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促使科技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些因素促进了我国高铁发展.

(4)中外铁路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所以,我国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视科技的发展,重视创新能力的增强.故答案为:

(1)欧洲;里程长,覆盖范围广等;铁路运输大大促进了原料、商品的流通和工业化进程;便于人们出行,扩大交往范围;培养了人民遵守规则的习惯等.

(2)呈现速度快,运输量大等特点.

(3)重视科技的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所以,我国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视科技的发展,重视创新能力的增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铁路起源、发展以及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10浮力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10浮力

2017中考试题汇编——浮力 一、选择题 1.(2017衡阳,6,2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 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 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 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 B.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D.鸡蛋在乙杯中收到的浮力较大 2.(2017郴州,18,2分)如图所 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 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 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 、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甲P乙,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別为F A、F B.则()A.P甲<P乙,F A=F B B.P甲<P乙,F A>F B C.P甲>P乙,F A=F B D.P甲>P乙,F A<F B

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又改变了460Pa.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ρ铝=2.7g/cm3,g取10N/kg.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是0.8N B.铝块的体积是100cm3 C.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4.6N D.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5.(2017广东,7)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 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m甲>m乙>m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 系是F 甲=F 丙 p乙>p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辽宁省含答案)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辽宁省含答案) 2017年大连市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I、II两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各部门之间既相互配合,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 中央集权。”下面体现这一特点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公九卿制 D.行省制 2. 商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古代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出现在 A.夏朝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 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在促进民众文化素质提高方面贡献最大的发明是 A B C D 4.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批判矛头在思想文化领域主要指向 A.腐朽的宋明理学 B.拜金逐利的风气 C.反动的君主政体 D.董仲舒的新儒学 5.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疯狂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对中国传统经济的重大影响是 A.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6. 近代航运业是中国较早出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 行业,也是外国侵略者操纵中国近代国民经济的重要据点性行业之一。中国近代航运业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 A.轮船招商局成立 B.安庆内军械所成立 C.福州船政局成立 D.江南制造总局成立 7. 谭嗣同在《仁学》中大胆抨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纲常礼教,提出了“男女内外通”的主张。据此判断,谭嗣同是主张 A. 民族平等 B.国家独立 C. 男女平等 D. 发展资本主义 8. 纵观孙中山先生一生的奋斗历程,辛亥革命无疑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篇章。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性质的是 A.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结束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D.颁布了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 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是()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 873 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 103 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4.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5.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6. 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7. 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2017年河北省年中考文综真题试题与答案

2017 年河北省中考文综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12 题, 1-10 题,每题 2 分; 11-12 题,每题 3 分,共 26 分 1.冀华中学准备举办“图说时政”专题展览,小亮同学搜集到的下列图片,适宜归入“厉害了,我的国” 这一主题的是() 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阴雨天,在有积水的路上,大多数机动车驾驶员看到路上有行人会主动减速慢行,生怕将路上的脏水溅 到行人身上。对这样的驾驶员我们会心生敬意,其原因是他们() ①尊重他人 ②尊重劳动 ③讲公德 ④有教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近年来,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利用健康讲座、夸大效果、赠送礼品的手段,诱导老人高 价购买质量低劣的保健品,引发较多消费投诉。为了让更多老人认清不法经营者的真实面目,小亮和同学 们准备到附近居民小区举办公益宣传活动。小亮他们应揭露不法经营者() ①虚假宣传 ②价格欺骗 ③践踏诚信 ④侵犯知识产权。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 河北省雄县有“中国温泉之乡“的称号,全县的六成面积蕴藏地热资源,这里的地热水储量丰富富,埋藏较 浅,出水温度较高,回答4? 5 题。 4.过去,雄县冬季取暖主要靠烧煤,自2009 年开始,这里实施地热代带煤取暖,地热代带煤取暖()

①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②说明自然资源取之不尽 ③解决了我国协调发展问题 ④符合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的要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雄县在利用地热资源过程中,应该() ①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利用效率 ②强化节约意识 ③坚持各项工作都服从经济效益 ④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回答 6? 7 题。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滋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启发我们与人为善、平等 待人;“群己合一”,启示我们要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和而不同”,启迪我们尊重不同文化并与之 和平共处 ,, 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影响我们的道德情操 ②影响我们的思想观念 ③凝聚中华民族的智慧 ④决定我们的行为方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④ 7.四大发明传入西方,被英国哲学家培根誉为“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75 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 年前,去孔子那里 汲取智慧”。培根和75 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观点共同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 A.对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 B.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方向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 13内能

内能--13年中考试题汇编2017. 2017中考试题汇编——内能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76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山东枣庄,.(,

)正确的是( A .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B0 ℃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C .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D .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答案】C 【解析】解: A、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非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故A错误;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0℃

时,所有物质的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正确; D、任何分子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者同时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其它内容及应用.2201732)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江苏无锡,)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 A B .分了间有相互作用力.分子非常小C D .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分子是可分的【答案】D

【解析】解: 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是桂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D 正确.故选D. 【考点】扩散现象. 3201733分)如图所示,瓶内有一贵州遵义,,.(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

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 A B.瓶.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C D.瓶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答案】A 【解析】解:向瓶内打气,瓶塞跳起时,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一部. 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故A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江苏省灌云县实验中学2018届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灌云县实验中学 2018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政史共100分钟试卷分值:60分) 一、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7每题2分,共24分,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的表格内) 1.下列图片符合半坡人生活特征的是() 第3题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秦朝这些措施实质上()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C.掌管国家军事权力 D.实现了国家统一 3. 历史地图直观地再现历史,右上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分封制 B.春秋诸侯争霸 C.战国诸侯争霸 D.三国鼎立 4.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其中尚书省的主要职责是() A.起草政令 B.执行政务 C.负责审核 D.考核官吏 5.“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6.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学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单元,小华归纳了 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7.毛泽东在1949年元旦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此时解放战争的形势是() A.战略反攻打响 B.战略决战即将开始 C.三大战役胜利在望 D.渡江战役已经开始 8.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C.土地改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9.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希腊“极盛时期”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 (开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017·河南)1.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洛阳白马寺洛阳龙门石窟日本唐招提寺内鉴真塑像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 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C.文化传播者的坚韧 D.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 (2017·河南)2.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7·河南)3.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2017·河南)4.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2017·河南)5.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这次会议()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2017·河南)6.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斗争历程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下面属于这一历程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台儿庄战役 D.西藏和平解放 (2017·河南)7.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 D.标志着解 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2017·河南)8.右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 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2017年河北省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201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英语试卷 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I(选择题,共75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 答卷I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 在试卷上无效。 3.听力部分共包括两小节:第一节在卷I,第二节在卷II。完成第一节后,请根据录音指令,在卷II完成第二节。 听力部分(第一节) I.听句子,选出句子中所包含的信息。(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5分) 1. A. cat B. cap C. cup 2. A. try on B. turn on C. put on 3. A. September 2nd B. November 22nd C. December 27th 4. A. I’ll invite him to the party. B. I like the drinks at the party. C. I’ll provide drinks for the party. 5. A. People were angry with the players. B. People were happy to join the players. C. People were excited to see the players. II. 听句子,选出该句的最佳答语。(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5分) 6. A. I’m fine. B. I’m reading. C. I’m nineteen. 7. A. Sure. B. Good idea. C. Many thanks. 8. A. That’s great. B. Never mind. C. You’re welcome. t. 9. A. It’s clean. B. It’s getting dark. C. It’s very ho B. Yes, I think so. C. No, I don’t feel well. 10. A. Sorry, I don’t know. III. 听对话和问题,选择正确的选项。(共8小题,每小题1分,计8分)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小说阅读)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小说阅读 潘德高老师整理提供 1.(2017·福建省福州市)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点燃一个冬天 游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走.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甩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士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蒌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甩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家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唉唉地应看,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采烤烤,剐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浙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卦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旱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姜。背姜里是满满的一背蒌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末了呀。”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抽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哔哔啵啵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呗。”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训练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训练 ()1、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的“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 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D百家争鸣 ()2. 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这是为了纪念 A.鉴真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3.“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所述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传播新思想 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 .筹建海军 ()5.“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变 化应出现在 A.戊戌变法后 B .洋务运动后 C .辛亥革命后 D.护国运动后()6.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因为这场革命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7.从1995年起,沈阳市每年都会在某日的夜晚鸣响防空警报,以示国耻。这一做法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那么这一做法所特选的日子应是: A.1月1日B.9月18日C.8月13日D.7月7日 ()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他们应去的城市是 A.北京B.上海C.济南D.长沙 ()9、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施第六个五年计划D.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开始 ()10、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C.基本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D.消灭了地主阶级 ()11、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A.农业合作化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C.手工业合作化D.没收官僚资本 ()12.依据所学知识判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是英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公民权利的变化? A.“光荣革命”期间B.权利法案》颁布后 C.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D.英国共和时代 1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影响 14、唐朝实行民族政策。西北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 15、1727年,清雍正时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16、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清朝时设置(1684年),隶属福建省,巩固了我国的海防。 17、北伐战争:目的:时间:1926年主要 对象:主战场: 18、西安事变:时间:目的: 结果: 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明治维新主要措施: (1)政治上: (2)经济上: (3)在社会生活方面:

安徽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 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2.图1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3.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4. 20世纪2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暴力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

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这次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5.九一八事变后,《生活画报》刊载了《东北义勇军喋血苦战情形》和《沦亡一年后东北情况》等图片,真 实记录了日军的侵华暴行和东北军民的英勇抗战。这反映了 A.日军侵华蓄谋已久B.日本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C.全面抗战已经开始D.中国是最早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6.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 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科学引领未来。最早提出图2原理的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B.瓦特C.牛顿D.爱迪生 8.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作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A.现实主义B.人文主义C.浪漫主义D.蒙昧主义 9.“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A.普法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10.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史实结论 A 欧洲人称0—9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B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粮食税苏俄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

(完整版)2017年河北省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2017年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煮鸡蛋B.小米粥C.凉拌黄瓜D.白面馒头 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闻气体气味C.熄灭酒精灯D.稀释浓硫酸4.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KNO3是一种复合肥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5.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B.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D.硫、氧两种元素形成的SO3中硫元素为+4价6.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OH)2CO3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

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丁D.丙和丁 7.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M N P Q t1时的质量/g519317 t2时的质量/g233x51 A.x的值小于3B.Q可能是单质 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8.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 A.加大对核能的利用B.在田野里焚烧秸秆 C.用水后,随手关闭水龙头D.推广使用以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铁用于制作暖气片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C.稀盐酸用于除铁锈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0.下列科学家与他的贡献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侯德榜﹣﹣﹣ 联合制碱法 元素周期表 B.门捷列夫﹣﹣﹣ 杠杆原理:F1l1=F2l2 C.阿基米德﹣﹣﹣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Q=I2Rt D.欧姆﹣﹣﹣ 11.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D.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 12.下列四种物质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石墨B.干冰C.沥青D.陶瓷

201718年各地中考真题汇编声音专题(含解析)

专题1 声现象 一、选择题 1.【2017?泰安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C.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答案】B 【解析】 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故A错误;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能量.故B正确;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阻断噪声的传播.故C错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故D错误;故应选B。 【考点定位】声音的综合利用 2、【2017?自贡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答案】D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3.【2017?长沙卷】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真空也能传声 【答案】C 【解析】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各种介质”中,A错误;

B.物体振动一定产生了声音,并不代表一定听到了声音,人听到声音,还需要传播到人的耳朵里,B错误;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正确; D.真空中不能传声,D错误;故选C 考点:声速声音的产生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声。 4. 【2017?菏泽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 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D 【解析】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水中传播的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故A错误。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光传播的较快,故B错误。 C.喇叭播放的歌曲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也是噪声,故C错误。 D.振动发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为答案。 考点:声现象 5.【2017?枣庄卷】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 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答案】C 【解析】 A、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故A错误; B、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故B 错误; C、当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由此可以推论,当罩内是真空时,声音将完全消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正确; D、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2017年广东省历史中考真题(有答案)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 ●瓦子(舍)在城市出现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句子长短不一的新诗歌体裁的出现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中考历史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 )1.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 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朝代 D .铁器时代 (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 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 读源于(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分封制 ( 史实 推论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 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 )5.题5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 )6.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 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控制军队 B .强化皇权 C .钳制思想 D .改革科举 ( )7.《中国历史十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 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 .闭关锁国 B .休养生息 C .轻徭薄赋 D .重文轻武 ( )8.观察题8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 D .协定关税影响 ( )9.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 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 .舰船数量劣势 B .洋务运动贡献 C .甲午战败原因 D .维新变法成效 ( )10.林伯渠说:“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 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A .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 .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 .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 .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 )1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 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 .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C .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12.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 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 A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 .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 )13.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 会。”这个人是( ) A .张謇 B .张之洞 C .詹天佑 D .李鸿章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解析及2018河南中考预测1.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洛阳白马寺洛阳龙门石窟日本唐招提寺内鉴真塑像

6.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斗争历程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下面属于这一历程的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 B .南昌起义 C .台儿庄战役 D .西藏和平解放 7.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 A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 .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 .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D .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8.右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 .大力发展重工业 C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9.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増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 A .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B .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 .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10.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大 C .中共十三大

11.近年来,华为、中兴、航天科工、中芯国际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领跑“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使中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 A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B .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C .努力维护周边地区安全 D .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12.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国;而其它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 ) A .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B .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 C .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D .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13.“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理性”、“自然法”等是当时思想家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汇。启蒙思想家热衷“理性”一词是由于( ) A .自然科学的发展B .新航路的开辟 C .人文主义的出现D .资本主义兴起 14.恩格斯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象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这里强调了拿破仑( ) A .受到德国人民的欢迎B .损害了德国的利益 D .有利于德国的统一 15.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降低为一个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 .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 .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2017年河北省中考真题数学

2017年河北省中考真题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2分.1~10小题各3分,11~16小题各2分,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运算结果为正数的是( ) A.(-3)2 B.-3÷2 C.0×(-2017) D.2-3 解析:A、原式=9,符合题意; B、原式=-1.5,不符合题意; C、原式=0,不符合题意, D、原式=-1,不符合题意. 答案:A. 2.把0.0813写成a×10n(1≤a<10,n为整数)的形式,则a为( ) A.1 B.-2 C.0.813 D.8.13 解析:把0.0813写成a×10n(1≤a<10,n为整数)的形式,则a为8.13. 答案:D. 3.用量角器测得∠MON的度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根据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进行选择即可. 答案:C. 4. 2 3 222333m n ????++?+6474814243 个个=( ) A. 23 n m B.23m n C. 3 2m n D.23m n 解析:根据乘方和乘法的意义即可求解. 答案:B. 5.图1和图2中所有的小正方形都全等,将图1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①②③④的某一位置,使它与原来7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当正方形放在③的位置,即是中心对称图形. 答案:C. 6.如图为张小亮的答卷,他的得分应是( ) A.100分 B.80分 C.60分 D.40分 解析:根据绝对值、倒数、相反数、立方根以及平均数进行计算即可. 答案:B. 7.若△ABC的每条边长增加各自的10%得△A′B′C′,则∠B′的度数与其对应角∠B的度数相比( ) A.增加了10% B.减少了10% C.增加了(1+10%) D.没有改变 解析:根据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判断出两个三角形相似,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解答. 答案:D. 8.如图是由相同的小正方体木块粘在一起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是( )

广东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机密★启用之前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在答题卡上填写字迹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 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 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 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 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体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 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 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 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 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 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朝代 题1—1图石斧题1—2图骨耜(复原图)D.铁器时代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3、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A 公元前138 年,张骞出使西域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4、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5、题5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 现的朝代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