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外观质量验收标准及尺寸允许偏差.doc

焊缝外观质量验收标准及尺寸允许偏差.doc
焊缝外观质量验收标准及尺寸允许偏差.doc

焊缝外观质量验收标准及尺寸允许偏差

1.依据《YB3301-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制定本工程的角焊缝焊角尺寸,焊角高度Hf取0.6t1和1.52t中的大者,t1为腹板板厚,t2为翼缘板板厚。对于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角尺寸可比计算值减小1mm,焊接H型钢的最小焊角高度规定为4mm。且用于连接板的平角焊一般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焊缝测量。

2.依据《JGJ81-200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制定直角角焊缝厚度计算He,

1)当间隙b≤1.5时,He=0.7Hf,

2)当间隙1.5

综合上述公式得到角焊缝厚度计算He为0.42t1和1.052t之最大,t1为腹板板厚,t2为翼缘板板厚。用于龙门埋弧焊的船型焊的焊缝测量。

说明:埋弧自动焊焊角尺寸要求如下表:(注明:单位为mm)

规格腹板板厚翼缘板板厚焊角高度Hf 角焊缝厚度He BH600*400*16*30 16 30 10 8

BH500*400*14*2514 25 9 6

根据《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制定以下表表A.0.1一级、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

项目允许偏差

缺陷类型一级二级三级

未焊满(指不足设

计要求)不允许

≤0.2+0.02t,且≤

1.0

≤0.2+0.04t,且≤2.0

每100.0焊缝内缺陷总长≤25.0

根部收缩不允许≤0.2+0.02t,且≤

1.0

≤0.2+0.04t,且≤2.0

长度不限

咬边不允许≤0.05t,且≤0.5;连

续长度≤100.0,且焊

缝两侧咬边总长≤

10%焊缝全长

≤0.1t,且≤1.0,长度不限

弧坑裂纹不允许不允许允许存在个别长度≤5.0的弧坑裂纹电弧擦伤不允许不允许允许存在个别电弧擦伤

接头不良不允许缺口深度0.05t,且

≤0.5

缺口深度0.1t,且≤1.0

每1000.0焊缝不应超过1处

表面夹渣不允许不允许深≤0.2t 长≤0.2t,且≤20.0 表面气孔不允许不允许

每50.0焊缝长度内允许直径≤0.4t,

且≤3.0的气孔2个,孔距6倍孔径注:表内t为连接较薄的板厚

外观质量为:二级标准

对接焊缝及完全熔透组合焊缝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A.0.2的规定

表A.0.2对接焊缝及完全熔透组合焊缝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图 例

允 许 偏 差

1

对接焊缝

余高C

一、二级 三级 B <20:0~3.0

B ≥20:0~4.0

B <20:0~4.0

B ≥20:0~5.0

2

对接焊缝

错边d

d <0.15t ,且≤2.0 d <0.15t ,且≤3.0

部分焊透组合焊缝和角焊缝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A.0.3的规定

表A.0.3部分焊透组合焊缝和角焊缝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图 例 允 许 偏 差 1

焊角

尺寸h f

h f ≤6:0~1.5 h f >6:0~3.0

2

角焊缝

余高C

h f ≤6:0~1.5 h f >6:0~3.0

注:1 h f >8.0mm 的角焊缝其局部脚尺寸允许低于设计要求值1.0mm ,但总长度不得超过焊

缝长度10%;

2 焊接H 型梁腹板与翼缘板的焊缝两端在其两倍翼缘板宽度范围内,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得低于设计值。

C

B

d

h f

h f

c

h f

h f

c h f h f

c

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

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

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

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后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动别人。18、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任,而不是“权力”。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动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

19、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20、团队精神要从经理人自身做起,经理人更要带头遵守企业规定,让技术及素质较高的指导较差的,以团队的荣誉就是个人的骄傲启能启智,互利共生,互惠成长,不断地逐渐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21、一家企业如果真的像一个团队,从领导开始就要严格地遵守这家企业的规章。整家企业如果是个团队,整个国家如果是个团队,那么自己的领导要身先士卒带头做好,自己先树立起这种规章的威严,再要求下面的人去遵守这种规章,这个才叫做团队。

2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

24、做企业没有奇迹而言的,凡是创造奇迹的,一定会被超过。企业不能跳跃,就一定是(循着)一个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25、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

26、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教师节名人名言

1、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邹韬奋

2、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佚名

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6、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7、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8、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昆体良

9、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西蒙

1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11、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1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佚名

1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1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16、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7、假定美德既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苏格拉底

18、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莎士比亚

19、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康有为

20、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21、谁若是有一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幸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来的香饵。--大仲马

2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23、故欲改革国家,必先改革个人;如何改革个人?唯一方法,厥为教育。--张伯苓

24、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25、愚蠢的行动,能使人陷于贫困;投合时机的行动,却能令人致富。--克拉克

26、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罗素

27、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陶行知

28、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

29、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没有时机,这是弱者最好的供词。--佚名有关刻苦学习的格言

1、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2、勤奋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实际行动。

3、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4、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5、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6、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8、学问勤中得。学然后知不足。

9、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10、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1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骄傲是跌跤的前奏。

12、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1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14、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15、不听指点,多绕弯弯。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16、言过其实,终无大用。知识愈浅,自信愈深。

17、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18、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19、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20、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

21、试试并非受罪,问问并不吃亏。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

2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3、不要心平气和,不要容你自己昏睡!趁你还年轻,强壮、灵活,要永不疲倦地做好事。

24、说大话的人像爆竹,响一声就完了。鉴难明,始能照物;衡唯平,始能权物。

25、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6、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以人为师能进步。

27、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焊接外观质量检查要求

附件2:焊缝外观质量检查要求 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起重机械及其它钢结构的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的外观质量检查,当图样工艺或技术条件另有规定时不受本要求限制。 2、检查工具:(1)焊缝检验尺(2)钢直尺 3、检查方法: (1)焊工施焊完毕后,应将熔渣和两侧飞溅清理干净,进行自检,并按规定打上焊工代号钢印,然后交检验员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后道工序。 (2)应对焊缝表面缺陷,如裂纹、表面气孔、咬边、弧坑和焊瘤等进行宏观检查,必要时(可疑处)用五倍以上放大镜仔细观察。焊缝外形尺寸(焊缝宽度、宽度差、焊缝高度、高度差)应用焊接检验卡尺进行检查。 (3)测量咬边深度,用钢直尺测咬边长度。 (4)检查焊缝的错边量。如钢板焊后产生角变形,可用钢直尺量得空隙尺寸,用三角函数计算出角变形度数(可预先计算好,列出空隙尺寸与度数的对应值)。 (5)用钢直尺从基准线量至焊缝隙中心,经测量焊缝的不直度和中心偏移量。 4、表面质量要求: (1)焊缝外观形状、尺寸、平直度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纸的规定。 (2)焊缝表面和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气孔、烧穿和焊瘤。自动焊表面不得有未焊透、咬边和凹坑。焊缝上的熔渣和两侧的飞溅必须清除干净。 (3)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4)T形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样要求,外形应平滑过渡。 (5)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5%。 (6)焊缝不得有低于母材的凹瘤,低于母材的凹瘤深度不得大于0.5mm,凹瘤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mm,凹瘤的总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总长度的10%。 5、焊缝尺寸及其偏差的规定 (1)平焊缝余高应≤3mm,余高差≤2mm。 (2)对接焊缝的宽度,其下限以填满焊缝坡口而不产生边缘未熔合为原则,其上限为坡口宽度加4mm。宽度差≤3mm。 (3)焊缝的不直度不得大于3mm,且不应有明显突变,在1m长度上只允许一个

焊缝高质量检验实用标准化

1、目的: 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焊接质量、指导焊工及焊接检验人员工作,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2、适用围: 适用于集团在产底盘产品的焊缝质量检查。 3、引用标准: 《JB/T9186-1999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流程》 《GB/T3323-2005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GB/T6417.1-2005 金属熔化焊接头缺陷分类及说明》 《GB/T 324 焊缝符号表示法》 《GB/T 3375焊接术语》 4、焊接质量检验中常见名词: 缩孔:熔化金属凝固时收缩产生的孔穴; 气孔:熔化金属遇到高温,残留气体没有浮到表面,留在部的气体形成部气孔、留在表面上的气体形成外部气孔; 焊偏:焊缝未对准焊接件装配位置; 缺料,未焊到:焊接件匹配位置局部未被焊到、无焊缝; 虚焊:焊接后焊接件之间未融合为一体 咬边: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不规则沟槽或凹陷 夹渣:焊接后残留在焊缝中的熔渣 漏焊:焊道局部未被焊接到 烧穿:焊接熔池塌落导致焊缝的孔洞 未熔合:焊缝金属和母材之间或焊道金属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 焊渣飞溅:焊接或焊缝金属凝固时,焊接金属或填充材料崩溅出的颗粒 裂纹:焊缝区域产生的裂纹 焊瘤:覆盖在金属表面,但未与其融合的过多焊缝金属 未焊满:因焊接填充金属堆敷不充分、在焊缝表面产生纵向连续或间断的沟槽 焊缝表面氧化物:表面麻点,焊缝表面呈凹凸不平的粗糙面 弧坑缩孔:收弧处焊缝上有凹坑 断弧、焊丝粘连:焊丝粘连到母材表面导致焊缝成型差 焊缝凹陷:焊缝高度下陷 电弧擦伤:在坡口外引弧、起弧而造成焊缝临近母材表面处局部擦伤 未焊透:焊缝金属没有进入接头根部,未产生实际熔深 熔深不足:实际熔深与公称熔深有差异 5.焊接质量检验的容和要求: 5.1 检验方法 5.1.1 焊缝外观检验 焊缝外观检验主要包含以下三种: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1. 目的 指导焊工及焊接检验人员工作,确保焊接质量。 2. 适用范围 本基准适用于所有安徽山河矿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钢结构件焊缝外观检测。 3. 焊接部外观检查项目 3.1焊接缺陷: 3.1.1咬边: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工艺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 3.1.2焊缝表面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形成的空穴叫气孔。表面气孔指露在表面的气孔。 3.1.3未熔合:熔焊时,焊道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点焊时母材与母材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 3.1.4未焊透: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 3.1.5裂纹: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而产生的缝隙,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的长宽比的特征。 3.1.6未焊满:由于填充金属不足,在焊缝表面形成的连续或断续的沟槽。 3.1.7焊瘤: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 3.1.8烧穿: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 3.2焊缝形状缺陷: 3.2.1焊缝成形差:熔焊时,液态焊缝金属冷凝后形成的焊缝外形叫焊缝成形,焊缝成形差是指焊缝外观上,焊缝高低、宽窄不一,焊缝波纹不整齐甚至没有等。 3.2.2焊脚尺寸:在角焊缝横截面中画出最大等腰三角形中,直角边的长度。缺陷表现在焊脚尺寸小于设计要求和焊脚尺寸不等(单边)等。 3.2.3余高超差:余高高于要求或低于母材。 3.2.4错边:对接焊缝时两母材不在一平面上。

3.2.5漏焊:要求焊接的焊缝未焊接。表现在整条焊缝未焊接、整条焊缝部分未焊接、未填满弧 坑、焊缝未填满未焊完等。 326漏装:结构件中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零件未组焊上去 327飞溅。 328电弧擦伤。 3.3复合缺陷:同一条焊缝或同一条焊缝同一处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缺陷。 3.4焊缝打磨。 焊缝打磨要求:打磨后焊缝符合本检验标准,焊缝圆滑过渡或焊缝与母材圆滑过渡,不允许破坏母材。 4. i>n级焊缝的划分。 4.1掘进机所有需要超声波探伤的焊缝外观质量按I级验收,其它焊缝按二级焊缝验收。 4.4不允许存在级焊缝,否则返工甚至报废,若报废须由焊接工程师确认。 5. 检验方法。 5.1本标准只作为焊接部位外观检查的标准,对焊缝内部质量进行评定时,不适用本标准,焊缝内部质量要跟据相应的其它检查方法评定。检验方法包括以下三种: 5.1.1肉眼观察。 5.1.2可使用放大镜检验,放大倍数应以五倍为限。 5.1.3采用渗透探伤。渗透探伤是指采用荧光染料(荧光法)或红色染料(着色法)的渗透剂的渗透作用,显示缺陷痕迹的无损检验法。 5.2复合缺陷的判定以最差的级别判定。 5.3缺陷判定后应作好标识,标明缺陷性质。 5.4标明的缺陷必须返工,缺陷返工后应重新对缺陷位置进行检验。 &检验标准(单位为mrh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基础15 钢尺检查独立基础10 墙、柱、梁8 剪力墙 5 垂直度层高 ≤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 查 >5m 10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 查 全高(H) H/1000且≤ 30 经纬仪、钢尺检查 标高 层高±1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 查 全高±30 截面尺寸+8,-5 钢尺检查 电梯井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25,0 钢尺检查 井筒全高(H)垂直度 H/1000且≤ 30 经纬仪、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8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10 钢尺检查预埋螺栓 5 预埋管 5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5 钢尺检查较大值。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8 ≥75 >8 ≥100 悬臂构件—≥100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绑扎钢 筋网 长、宽±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20 钢尺量连续三 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长±10 钢尺检查宽、高±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距±10 钢尺量两端、中间 各一点,取最大值排距±5 保护 层厚 度 基础±10 钢尺检查 柱、梁±5 钢尺检查 板、墙、壳±3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 钢尺量连续三 档,取最大值钢筋弯起点位置20 钢尺检查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焊接外观质量等级分等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工程机械结构件焊接部分的外观检验。 2.适用范围的限制 1)本标准只做为焊接部位肉眼检查的标准,对焊缝内部质量进行评定时,不适用本标准,焊缝内部质量要跟据相应的其它检查方法评定。但是,无损检测中表面浸透探伤也可适用本标准。 2)本标准检查项目中,对图纸中明确规定的缺陷,应满足图纸要求为原则。 3)图纸中未注焊接符号处,多余进行焊接的,原则上不允许。 4)对重复缺陷的判定 参考3.17)项检查项目 5)对超出检查标准的焊接缺陷,应进行必要的返修,返修结束后重新进行检查。 3.焊接部外观检查项目 1)焊角尺寸(LEG LENGTH) 2)咬边(UNDER CUT) 3)焊缝表面气孔(BEAD表面BLOW HOLE) 4)焊瘤(OVER LAP) 5)未焊透 6)背面余高(烧穿:BURN THROUGH) 7)未熔合 8)裂纹(CRACK) 9)弧坑(CRATER) 10)焊缝连接 11)电弧损伤(ARC STRIKE) 12)焊缝形状 13)焊脚不对称 14)飞溅(SPATTER) 15)连接部错边 16)漏焊 17)重复缺陷 18)焊缝打磨

4.检查标准 1)焊脚尺寸 a.图纸标有焊脚尺寸的焊脚尺寸公差:SPEC:+25.0% 0.0% (例:焊脚为10mm时,允许值为10~12.5mm,焊脚尺寸不允许有负公差) ——上述公差的情况对b项同样适用。 b.图纸未注焊脚尺寸时(单位:mm)

——焊缝表面连续出现的线状或群集状气孔,与它的大小和数量无关,均判为不合格。 ——点焊及弧坑气孔根据上述基准检查,对焊接下一到工序带来障碍时,不允许。 4)焊瘤(OVERLAP) 5)末焊透 ——适用外观上可以进行检查的角焊缝及对接焊焊缝末端部位(单位mm)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及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1目的 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焊接质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 2责任 生产部门,品质部门可参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 一、熔化极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C O2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看是否焊缝均 匀,是否有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烧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数量、长度以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评价标准详见下表 缺陷类型说明 评价标准 假焊系指未熔合、未连接焊缝中断等焊接缺陷(不能 保证工艺要求的焊缝长度) 不允许 气孔焊点表面有穿孔 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气孔 裂纹焊缝中出现开裂现象 不允许 夹渣固体封入物 不允许 咬边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度太剧烈 H≤0.5mm允许

H>0.5m m不允许 烧穿母材被烧透 不允许 飞溅金属液滴飞出在有功能和外观要求的区域, 不允许有焊接飞溅的存在 过高的焊缝凸起焊缝太大 H值不允许超过 3mm 位置偏离焊缝位置不准 不允许 配合不良板材间隙太大 H值不允许超过2mm 二、焊缝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1、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 烘焙记录。 2、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3、I 、II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 规范的规定,检验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表面I、II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II级焊缝不得有表面 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焊擦伤等缺陷,且I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基本项目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1目的 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焊接质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 2责任 生产部门,品质部门可参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 一、熔化极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CO2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看是否焊缝均匀,是否有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烧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数量、长度以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评价标准详见下表

二、焊缝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1、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 烘焙记录。 2、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3、I 、II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 规范的规定,检验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表面I、II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II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焊擦伤等缺陷,且I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基本项目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

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表面气孔:I、II级焊缝不允许;III级焊缝每50MM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气孔2个,气孔间距≤6倍孔径 咬边:I级焊缝不允许。 II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 III级焊缝:咬边深度≤0.1t,,且≤1mm。 注:,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三、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级焊缝不得存在未焊满、根部收缩、咬边和接头不良等缺陷,一级和二级焊缝不得存在表面气孔、夹渣、裂纹、和电弧擦伤等缺陷 2二级焊缝的外观质量除应符合本条第一款的要求外,,尚应满足下表的有关规定 3 三级焊缝应符合下表有关规定 焊缝质量等级 检测项目二级三级 未焊满≤0.2+0.02t 且≤1mm,每 100mm 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积长度≤25mm ≤0.2+0.04t 且≤2mm,每 100mm 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积长度≤25mm 根部收缩≤0.2+0.02t 且≤1mm,长度不限≤0.2+0.04t 且≤2mm,长度不限 咬边≤0.05t 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

焊接外观检验标准参考模板

焊接外观检验标准 目的:统一焊接外观检验标准,确保焊接质量和检验的一致性

5.有铅焊接和无铅焊接焊点的要求与区别: 要求与区别1.无铅焊接要求焊点焊料量适中,与元器件焊端和焊盘有良好的润湿,在焊接处形成总体连续但可以是灰暗无光泽或颗粒状外观的弧形焊接表面,其连接角不大于90°,焊点牢固可靠(下图中连接角θ1和θ2小于或等于90°为可以接受,连接角大于90°为不可以接受。) 2.无铅焊接焊点的焊接表面外观和锡铅焊接不同;无铅焊接焊点表面光泽黯淡并呈颗粒状外观,锡铅焊点表面均匀连续而光亮光滑;除此之外,其他焊接质量检验判定条件相同。 3.以下内容中对于焊点的“光滑”要求均是对于锡铅焊接焊点之要求;对于无铅焊接焊点,不可接受条件中的“灰暗,无光泽”不再作为不可接受条件。 图例

6.内容: 描述项目 检验标准描述 目标条件可接受条件不可接受条件 焊接清洁度 表面外观 清洁的金属表面无钝化(氧化)现象。清洁的金属表面有轻微的钝化(氧化)现象。 1.在金属表面或安装件上存在有色焊接残留物或 锈斑。 2.存在明显的侵蚀现象。 颗粒状物体 清洁。清洁。表面残留了灰尘和颗粒物质,如:灰尘、纤维丝、 渣滓、金属颗粒等。 氯化物、碳酸 盐和白色残 留物 清洁,无可见残留物。清洁,无可见残留物。 1.在PCB表面有白色的残留物 2.在焊接端上或焊接端周围有白色残留物存在 3.金属表面有白色结晶 注:当确定其其化学性是合格的,且是文件允许的, 则是可以接受的。 残留物 残留物 侵蚀或锈斑

描述项目 检验标准描述 目标条件可接受条件不可接受条件 焊接清洁度助焊剂残留 物-免清洗 过程外观 清洁,无可见残留物。 1.助焊剂残留在连接盘、元器件引线或导线 上,或围绕在其周围,或在其上造成了桥连。 2.助焊剂残留物未影响目视检查。 3.助焊剂残留物未接近组装件的测试点。 1.助焊剂残留物影响目视检查。(2、3级缺陷) 2.免清洗残留物上留有指纹。(3级缺陷) 3.潮湿、有粘性或过多的焊接残留物,可能扩展到其 他表面。 4.在电气配件的表面,有影响电气连接的免清洗焊接 的残留物存在。 助焊剂残留 清洁,无可见残留物。 1.对需清洗焊剂而言,应无可见残留物 2.对免清洗焊剂而言,允许有焊剂残留物。 有需清洗焊剂的残留物,或者在电气连接表面有活性 焊剂残留物。 描述项目 检验标准描述 理想状况允收状况拒收状况 毛刺导线连接式 元器件 焊接点光滑饱满无毛刺,焊点大小均匀焊接点光滑饱满无毛刺,焊点大小均匀焊接点有毛刺,拒收 残留物 焊剂残留物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基础15 钢尺检查独立基础10 墙、柱、梁8 剪力墙 5 垂直度层高 ≤5m8 经纬仪或吊 线、钢尺检查>5m10 经纬仪或吊 线、钢尺检查全高(H)H/1000且≤30 经纬仪、钢尺 检查 标高 层高±10水准仪或拉 线、钢尺检查全高±30 截面尺寸+8,-5 钢尺检查 电梯井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25,0 钢尺检查 井筒全高(H)垂直度H/1000且≤30 经纬仪、钢尺 检查 表面平整度8 2m靠尺和塞 尺检查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10 钢尺检查预埋螺栓 5 预埋管 5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5 钢尺检查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江苏省经纬建设监理中心 驻伊监理部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构件跨度 (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 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的百分率(%) 板 ≤2≥50 >2,≤8≥75>8≥100 梁、拱、壳 ≤8≥75 >8≥100 悬臂构件—≥100 江苏省经纬建设监理中心 驻伊监理部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江苏省经纬建设监理中心 驻伊监理部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 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长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5 保护 层厚度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板、墙、壳 ±3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 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塞尺 检查

钢结构焊缝外观检验标准

钢结构焊缝外观检验标准 1适用围:本标准叙述了钢结构产品焊缝外观检验所需条件、?适用围和合格标准。 2产品焊缝包括定位焊缝、完工焊缝及返修焊缝。 3焊工钢印和焊缝标识的要求 3.1 钢印须采用低应力钢印,钢印标记的打印应清晰完整,严禁用凿子、冲头等锋利工具进行打印。 3.2 打印深度为0.3mm~0.5mm。 3.3所有对接焊缝要求打焊工钢印和焊缝标识,焊工在完成焊缝焊接后应立即打上自己的代号钢印及焊缝标识(焊缝标识具体参考附件1)。 3.4一条焊缝如有数人同时施焊,应分别打上各人钢印,返修焊缝如非本人直接返修者,在返修焊缝旁适当位置打上返修焊工钢印,若因返修而去除了原焊工钢印,则应补打原焊工钢印。 3.5当产品图样对打焊工钢印另有规定时,应按图样要求打上焊工钢印。 4焊缝外观检验标准 4.1焊缝表面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a)不得在坡口外母材上引弧; b)焊后清除掉所有的松散的焊接飞溅及焊缝上的熔渣; c)焊缝尺寸、位置符合图纸; d)焊道间或焊道和母材上没有焊瘤或未熔合;

e)焊缝和相邻母材上没有裂纹; f)焊缝表面应没有粗糙的波纹或沟槽,并与被连接表面圆滑过渡; g)不得有焊接弧坑,收弧点不得有裂纹。 h)返修焊缝表面,应修磨成与原焊缝基本一致,并打上返修焊工钢印。 4.2缝的质量等级划分应按照表1进行,未做规定的其他焊缝质量等级为三级,当有特殊要求时按照图纸或技术条件执行。 表1焊缝的质量等级划分 4.3焊缝的外观检查应符合如下规定: a)焊缝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和本标准的要求,焊缝余高和错边允许偏差按照表2要求,焊缝表面应为均匀的鳞片状,不应有焊瘤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1.目的 指导焊工及焊接检验人员工作,确保焊接质量。 2.适用范围 本基准适用于所有安徽山河矿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钢结构件焊缝外观检测。 3.焊接部外观检查项目 3.1 焊接缺陷:

3.1.1咬边: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工艺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 3.1.2焊缝表面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形成的空穴叫气孔。表面气孔指露在表面的气孔。 3.1.3未熔合:熔焊时,焊道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点焊时母材与母材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 3.1.4未焊透: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 3.1.5裂纹: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而产生的缝隙,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的长宽比的特征。 3.1.6未焊满:由于填充金属不足,在焊缝表面形成的连续或断续的沟槽。 3.1.7焊瘤: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 3.1.8烧穿: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 3.2焊缝形状缺陷: 3.2.1焊缝成形差:熔焊时,液态焊缝金属冷凝后形成的焊缝外形叫焊缝成形,焊缝成形差是指焊缝外观上,焊缝高低、宽窄不一,焊缝波纹不整齐甚至没有等。 3.2.6 漏装:结构件中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零件未组焊上去。

3.3 复合缺陷:同一条焊缝或同一条焊缝同一处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缺陷。 3.4 焊缝打磨。 焊缝打磨要求:打磨后焊缝符合本检验标准,焊缝圆滑过渡或焊缝与母材圆滑过渡,不允许破坏母材。 4.Ⅰ、Ⅱ级焊缝的划分。 4.1掘进机所有需要超声波探伤的焊缝外观质量按Ⅰ级验收,其它焊缝按二级焊缝验收。 4.4不允许存在Ⅲ、Ⅳ级焊缝,否则返工甚至报废,若报废须由焊接工程师确认。 5.检验方法。 5.1本标准只作为焊接部位外观检查的标准,对焊缝内部质量进行评定时,不适用本标准,焊缝内部质量要跟据相应的其它检查方法评定。检验方法包括以下三种:5.1.1 肉眼观察。 5.1.2可使用放大镜检验,放大倍数应以五倍为限。 5.2复合缺陷的判定以最差的级别判定。 5.3缺陷判定后应作好标识,标明缺陷性质。 5.4标明的缺陷必须返工,缺陷返工后应重新对缺陷位置进行检验。 6、检验标准(单位为mm)

焊缝质量标准和焊缝等级分类

焊缝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4.1.1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 4.1.2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4.1.3 Ⅰ、Ⅱ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焊缝探伤报告。 4.1.4 焊缝表面Ⅰ、Ⅱ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Ⅱ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Ⅰ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基本项目 4.2.1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4.2.2 表面气孔:Ⅰ、Ⅱ级焊缝不允许;Ⅲ级焊缝每50mm 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且≤3mm 气孔2 个;气孔间距≤6 倍孔径。4.2.3 咬边:Ⅰ级焊缝不允许。Ⅱ级焊缝:咬边深度≤.且≤.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Ⅲ级焊缝:咬边深度≤.且≤lmm。注:t 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允许偏差项目.见表5-1。 5 成品保护。

焊后不准撞砸接头.不准往刚焊完的钢材上浇水。低温下应采取缓冷措施。 不准随意在焊缝外母材上引弧。 各种构件校正好之后方可施焊.并不得随意移动垫铁和卡具.以防造成构件尺寸偏差。隐蔽部位的焊缝必须办理完隐蔽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隐蔽工序。 低温焊接不准立即清渣.应等焊缝降温后进行。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尺寸超出允许偏差:对焊缝长宽、宽度、厚度不足.中心线偏移.弯折等偏差.应严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对位置尺寸.合格后方准焊接.焊接时精心操作。 焊缝裂纹:为防止裂纹产生.应选择适合的焊接工艺参数和施焊程序.避免用大电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缝接头应搭10~15mm.焊接中 木允许搬动、敲击焊件。 表面气孔:焊条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焙.焊接区域必须清理干净.焊接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熔池中的气体完全逸出。 焊缝夹渣:多层施焊应层层将焊渣清除干净.操作中应运条正确.弧长适当。注意熔渣的流动方向.采用碱性焊条时.上须使熔渣留在熔渣后面。

焊缝外观缺陷检验标准规定

焊缝外观检验标准 1、目的 指导焊工及焊接检验人员工作,确保焊接质量。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钢结构件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自检和专检)。 3、焊接部外观检查项目 3.1 焊接缺陷: 3.1.1咬边: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 工艺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 3.1.2焊缝表面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 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形成的空穴叫气孔。表面气孔指露在表面的气孔。 3.1.3未熔合:熔焊时,焊道与母材之间或 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点焊时母材与母材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 3.1.4未焊透: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 的现象。 3.1.5裂纹: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 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而产生的缝隙,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的长宽比的特征。 3.1.6未焊满:由于填充金属不足,在焊缝 表面形成的连续或断续的沟槽。 3.1.7焊瘤: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 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 3.1.8烧穿: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 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 3.2焊缝形状缺陷: 3.2.1焊缝成形差:熔焊时,液态焊缝金属冷凝后形成的焊缝外形叫焊缝成形,焊缝成形差是指焊缝外观上,焊缝高低、宽窄不一,焊缝波纹不整齐甚至没有等。 3.2.2焊脚尺寸:在角焊缝横截面中画出最大等腰三角形中,直角边的长度。缺陷表现在焊脚尺寸小于设计要求和焊脚尺寸不等(单边)等。 3.2.3余高超差:余高高于要求或低于母材。 3.2.4错边:对接焊缝时两母材不在一平面上。 3.2.5漏焊:要求焊接的焊缝未焊接。表现在整条焊缝未焊接、整条焊缝部分未焊接、未填满弧坑、焊缝未填满未焊完等。 3.2.6 漏装:结构件中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 零件未组焊上去。 3.2.7飞溅。

焊接外观质量检查要求

焊接外观质量检查要求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附件2:焊缝外观质量检查要求 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起重机械及其它钢结构的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的外观质量检查,当图样工艺或技术条件另有规定时不受本要求限制。 2、检查工具:(1)焊缝检验尺(2)钢直尺 3、检查方法: (1)焊工施焊完毕后,应将熔渣和两侧飞溅清理干净,进行自检,并按规定打上焊工代号钢印,然后交检验员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后道工序。 (2)应对焊缝表面缺陷,如裂纹、表面气孔、咬边、弧坑和焊瘤等进行宏观检查,必要时(可疑处)用五倍以上放大镜仔细观察。焊缝外形尺寸(焊缝宽度、宽度差、焊缝高度、高度差)应用焊接检验卡尺进行检查。 (3)测量咬边深度,用钢直尺测咬边长度。 (4)检查焊缝的错边量。如钢板焊后产生角变形,可用钢直尺量得空隙尺寸,用三角函数计算出角变形度数(可预先计算好,列出空隙尺寸与度数的对应值)。 (5)用钢直尺从基准线量至焊缝隙中心,经测量焊缝的不直度和中心偏移量。 4、表面质量要求: (1)焊缝外观形状、尺寸、平直度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纸的规定。 (2)焊缝表面和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气孔、烧穿和焊瘤。自动焊表面不得有未焊透、咬边和凹坑。焊缝上的熔渣和两侧的飞溅必须清除干净。 (3)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4)T形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样要求,外形应平滑过渡。 (5)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5%。 (6)焊缝不得有低于母材的凹瘤,低于母材的凹瘤深度不得大于0.5mm,凹瘤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mm,凹瘤的总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总长度的10%。 5、焊缝尺寸及其偏差的规定 (1)平焊缝余高应≤3mm,余高差≤2mm。 (2)对接焊缝的宽度,其下限以填满焊缝坡口而不产生边缘未熔合为原则,其上限为坡口宽度加4mm。宽度差≤3mm。 (3)焊缝的不直度不得大于3mm,且不应有明显突变,在1m长度上只允许一个S型弯曲,且弯曲度不得大于3mm。 (4)焊缝错边量应<10%S(S为板厚)

钢结构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钢结构焊接外观检验规范 1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a :角焊缝的公称喉厚(角焊缝厚度); b :焊缝余高的宽度; d :气孔的直径 h :缺陷尺寸(高度或宽度); s :对接焊缝公称厚度(或在不完全焊透的场合下规定的熔透深度); t :壁厚或板厚; a) K :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在直角等腰三角形截面中K=2 C :焊缝宽度 2 焊缝分类及质量等级 2.1 焊缝分类 根据产品构件的受力情况以及重要性,把焊缝分为A、B、C、D 等四大类。具体分类见表1。 表1 焊缝分类 2.2 焊缝质量等级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要求表中所列项目,每个项目分三个等级:其中Ⅰ级为优

秀,Ⅱ级为良好,Ⅲ级为合格。 3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则 3.1 焊缝按对接焊缝和角接焊缝的外观质量要求分别进行检验。 4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项目和要求对接焊缝见表2,角接焊缝见表3。 表2 对接焊缝外观质量检验项目和要求 N o.项 目项目说明(图示)质 量等 级 焊缝类型 A B C D 1表面气孔I不允许可视面不允许,非可视 面允许单个小的气孔,气孔 直径d≤0.25t≤1.5 II III 2表面夹渣I不允许 II不允许50 焊缝 长度上,只允 许单个夹渣, 且直径不大 于1/4板厚,最 大不超过2(密 封焊缝不允 许夹渣) 50 焊 缝长度上, 只允许单个 夹渣,且直 径不大于1/4 板厚,最大 不超过3 III不允许50 焊缝 长上,只允许 单个夹渣,且 50 焊 接长上,只 允许单个夹

直径不大于1/3板厚,最大不超过3(封焊缝不允许夹渣)渣,且直径不大于1/3板厚,最大不超过4 3飞溅 沿焊缝方向100× 50 中Φ1以上的飞溅数 量 I不允许可视面不允许有飞溅, 非可视面在100×50的范围 内,Φ1 以上的飞溅数量不 超过一个 II III 4裂纹 在焊缝金属及热影 响区内的裂纹 I不允许 II III 5弧坑缩孔I不允许 II不允许①0.5≤t≤3之间,弧坑 深度h≤0.2δ; ②t≥3,弧坑深度a≤ 0.1h≤2 III 6电弧擦伤 由于在坡口外引弧 或起弧而造成焊缝邻近 母材表面处局部损伤 I不允许在焊缝接头的外面及母材表面 II不允许在焊缝接 头的外面及母材表面 局部出现应打磨,打磨 后呈光滑过渡,打磨处的实 际板厚不小于设计规定的最 小值 III局部出现应打磨,打磨后呈光滑过渡,打磨后实 际板厚不小于设计规定的最小值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1

SMT质量检验标准 1、目的: 明确 SMT焊接外观检验标准,为品质判定提供接收和拒收依据。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PCBA的SMT焊点的质量检验标准,绝大部分属外观检验标准。适用于公司内部工厂及PCBA外协工厂的回流焊后和波峰焊及手工焊后对PCBA上SMT焊点的检验 3、权责: 3.1 品保部: 3.1.1QE 负责本标准的制定和修改, 3.1.2检验人员负责参照本标准对产品SMT 焊接的外观进行检验。" 3.2 生产部:生产作业员参照本标准对产品进行自检或互检。 3.3维修工:参照本标准执行返修" 4.标准定义: 4.1判定分为:合格、允收和拒收 合格(Pass):外观完全满足理想状况,判定为合格。(个别现象做讲解) 允收(Ac):外观缺陷不满足理想状况,但满足允收条件,且能维持组装可靠度,判定为允收。 拒收(Re):外观缺陷未能满足允收条件,且影响产品功能和可靠度,判定为拒收。 4.2缺陷等级 严重缺陷(CRITICAL,简写CR):不良缺陷,使产品在生产、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危及人身财产安全之缺点,称为严重缺点. 主要缺陷(MAJOR,简写MA):不良缺陷,使产品失去全部或部分主要功能,或者相对严重影响的结构装配的不良,从而显着降低产品使用性的缺点,称为主要缺点. 次要缺陷(MINOR,简写MI):不良缺陷,可以造成产品部分性能偏差或一般外观缺陷,虽不影响产品性能,但会使产品价值降低的缺点,称为次要缺点. 5.检验条件 5.1在正常室内日光灯灯管的照明条件(灯光强度为 1 支 40W或 2 支 20W日光灯),被检测的 PCB与光源之距离为:100CM 以内. 5.2将待测 PCB置于执行检测者面前,目距 20CM内(约手臂长). 6.检验工具: AOI, X-RUY ,放大镜、40X 显微镜、拨针、平台、静电手套 7.专业生产术语 7.1 SMT: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简称SMC/SMD,中文称片状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再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 7.2 丝印:其作用是将焊膏或贴片胶漏印到PCB的焊盘上 7.3 贴装:其作用是将表面组装元器件准确安装到PCB的固定位置上 7.4 回流焊接:其作用是通过高温将焊膏融化,使表面组装元器件与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 7.5 波峰焊接:其作用是通过高温将锡条融化流动,使管脚元器件与PCB板焊盘通过锡炉上锡冷却形成焊点达到焊接效果 7.6 PCB主面(A面):总设计图上规定的封装互连构件面。(通常为最复杂,元器件最多的一面。

焊接外观质量检查要求

焊接外观质量检查要求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附件2:焊缝外观质量检查要求 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起重机械及其它钢结构的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的外观质量检查,当图样工艺或技术条件另有规定时不受本要求限制。 2、检查工具:(1)焊缝检验尺(2)钢直尺 3、检查方法: (1)焊工施焊完毕后,应将熔渣和两侧飞溅清理干净,进行自检,并按规定打上焊工代号钢印,然后交检验员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后道工序。 (2)应对焊缝表面缺陷,如裂纹、表面气孔、咬边、弧坑和焊瘤等进行宏观检查,必要时(可疑处)用五倍以上放大镜仔细观察。焊缝外形尺寸(焊缝宽度、宽度差、焊缝高度、高度差)应用焊接检验卡尺进行检查。 (3)测量咬边深度,用钢直尺测咬边长度。 (4)检查焊缝的错边量。如钢板焊后产生角变形,可用钢直尺量得空隙尺寸,用三角函数计算出角变形度数(可预先计算好,列出空隙尺寸与度数的对应值)。 (5)用钢直尺从基准线量至焊缝隙中心,经测量焊缝的不直度和中心偏移量。 4、表面质量要求: (1)焊缝外观形状、尺寸、平直度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纸的规定。 (2)焊缝表面和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气孔、烧穿和焊瘤。自动焊表面不得有未焊透、咬边和凹坑。焊缝上的熔渣和两侧的飞溅必须清除干净。 (3)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4)T形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样要求,外形应平滑过渡。 (5)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5%。 (6)焊缝不得有低于母材的凹瘤,低于母材的凹瘤深度不得大于0.5mm,凹瘤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mm,凹瘤的总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总长度的10%。 5、焊缝尺寸及其偏差的规定 (1)平焊缝余高应≤3mm,余高差≤2mm。 (2)对接焊缝的宽度,其下限以填满焊缝坡口而不产生边缘未熔合为原则,其上限为坡口宽度加4mm。宽度差≤3mm。

钢结构焊缝的检验标准

焊缝检验标准 1.0适用范围 金属材料熔化焊外观检验。它也可以用于接头的焊前外观检验。 2.0要求 3.1外观质量 3.2.1验货方法说明 照明设备 表面光照度至少应达到350LX,建议应达到500LX。 出于直接实施检查的目的,在将实施检查的表面600mm之内,应给外观检测备好足够的空间,而且其检测角度不应小于大约30°(见图1)。 范围 图1 检测范围 当不能根据图1的检测范围或有应用标准规定时,应采用放大镜间接检查。 4. 焊后外观检验 4.1 清理和修磨 此类焊缝应进行检查以确定: a)应以人工或机械的方式除去所有的焊渣,这样可避免掩盖任何缺陷; b)不应有工具碰撞或击打的痕迹; c)当需要进行焊缝修磨时,避免打磨引起的接头过热和打磨痕迹,以及不平坦的收尾; d)角焊缝和对接焊缝应进行齐平打磨,接头部分应与母材金属处于平滑状态,不应有不平整之处。 如果造成缺陷(由于打磨或其他导致的),应提出来,以便进行补救。 4.2 外形和尺寸 焊缝应检测下列内容: a)焊缝面的外形和超出焊缝金属的高度是否符合验收标准的要求(见4.4.1); b) 焊接表面是否规则,焊波的形状和节距是否均匀一致,是否有满意的视觉外形, c)焊缝的宽度应与整个接头的宽度相一致,应符合焊接图纸中或验收标准的要求 4.3在对接焊缝的情况下,应检查焊缝坡口是否完全填满。 4.4 焊脚和表面 焊缝视觉可接近部分,比如单边对接焊缝的焊脚和焊缝表面,应被检验以确定与 验收标准之间的偏差(见4.4.1)。 应检测焊缝以确定下列内容: a)在单面对接焊缝的情况下,整个接头的焊透性,根部凹状,烧穿和收缩沟槽是否处在验收标准的规定限度;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范实施日期:2014年6月1日

1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a :角焊缝的公称喉厚(角焊缝厚度); b :焊缝余高的宽度; d :气孔的直径 h :缺陷尺寸(高度或宽度); s :对接焊缝公称厚度(或在不完全焊透的场合下规定的熔透深度); t :壁厚或板厚; a) K :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在直角等腰三角形截面中K=2 C :焊缝宽度 2 焊缝分类及质量等级 2.1 焊缝分类 根据产品构件的受力情况以及重要性,把焊缝分为A、B、C、D 等四大类。具体分类见表1。 表1 焊缝分类 2.2 焊缝质量等级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要求表中所列项目,每个项目分三个等级:其中Ⅰ级为优秀,Ⅱ级为良好,Ⅲ级为合格。 3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规则 3.1 焊缝按对接焊缝和角接焊缝的外观质量要求分别进行检验。 3.2 质量检验部门按图样、工艺文件,判断焊缝类别和质量等级,对焊接件是 否合格进行检查和验收。 4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项目和要求对接焊缝见表2,角接焊缝见表3。 表2 对接焊缝外观质量检验项目和要求 说明焊缝类型 序号项 目项目说明(图示) 质 量等 级 A B C D 1 表 面气 孔 I不允许可视面不允许,非可视 面允许单个小的气孔,气孔 直径d≤0.3t≤2;(密封焊缝不允 许有气孔),其中t为板厚。 I I I II 2 表 面夹 渣 I不允许 I I 不允许 50 焊缝长 度上,只允许 单个夹渣,且 直径不大于1/4 板厚,最大不 超过2(密封焊 缝不允许夹 渣) 50 焊缝 长度上,只 允许单个夹 渣,且直径 不大于1/4板 厚,最大不 超过3 I II 不允许 50 焊缝长50 焊接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标准58879

1.目的 指导焊工及焊接检验人员工作,确保焊接质量。 2.适用范围 本基准适用于所有安徽山河矿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钢结构件焊缝外观检测。 3.焊接部外观检查项目 3.1 焊接缺陷: 3.1.1咬边: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工艺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 3.1.2焊缝表面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形成的空穴叫气孔。表面气孔指露在表面的气孔。 3.1.3未熔合:熔焊时,焊道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点焊时母材与母材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 3.1.4未焊透: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 3.1.5裂纹: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而产生的缝隙,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的长宽比的特征。 3.1.6未焊满:由于填充金属不足,在焊缝表面形成的连续或断续的沟槽。 3.1.7焊瘤: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 3.1.8烧穿: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 3.2焊缝形状缺陷: 3.2.1焊缝成形差:熔焊时,液态焊缝金属冷凝后形成的焊缝外形叫焊缝成形,焊缝成形差是指焊缝外观上,焊缝高低、宽窄不一,焊缝波纹不整齐甚至没有等。 3.2.2焊脚尺寸:在角焊缝横截面中画出最大等腰三角形中,直角边的长度。缺陷表现在焊脚尺寸小于设计要求和焊脚尺寸不等(单边)等。 3.2.3余高超差:余高高于要求或低于母材。 3.2.4错边:对接焊缝时两母材不在一平面上。 3.2.5漏焊:要求焊接的焊缝未焊接。表现在整条焊缝未焊接、整条焊缝部分未焊接、未填

焊缝外观标准(1)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手工电弧焊、钨极氩弧焊的焊缝外观质量要求。 2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b :焊缝余高的宽度; d :气孔的直径; h :缺陷尺寸(高度或宽度); t :壁厚或板厚; C :焊缝宽度; 3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项目和要求 NO. 项目项目 说明 判定标准 说明 可视面不可视面 1 表面 气孔不允许 可视面不允许,非可 视面允许单个小的 气孔,气孔直径 d≤1 2 表面 夹渣不允许 3 焊滴 附着不允许 可视面不允许有 飞溅,非可视面在 100x50的范围内, φ1不超过一个

4 电弧 擦伤 不允许在焊缝接 头外面及母材表 面 焊缝接头的外面 及母材表面局部 出现应打磨,打磨 后呈光滑过度 5 焊缝 高度 h≤0.5 允许局部超高 h≤1 允许局部超高 非可视 工面打 磨平整 6 未焊 满或 凹坑 不允许 h≤0.5且 总长度不超过全 长的10% 7 沿长 度方 向的 宽窄 差 焊缝宽窄差值,且在整个焊缝长度范 围内ΔC≤2 任意 300mm内 8 焊缝 超厚 允许局部超高; 焊高≥5mm, h≤1mm; 焊高≤5mm, h≤0.5mm; 允许局部超高; 焊高≥5mm, h≤1.5mm; 焊高≤5mm, h≤1mm; 参考现 场工艺 指标

9 焊缝 减薄 不允许低于规定 高度 允许局部减薄; 焊高≥5mm h≤1.5; 焊高≤5mm h≤1; 参考现 场工艺 指标 10 凹度 过大 或凸 度过 大 凸凹不得超过焊 高的1/4 凸凹不得超过焊 高的1/3 参考现 场工艺 指标 11 焊缝 宽窄 差ΔC 焊缝指定范围内宽窄差不得超过焊高 的1/4 任意200 范围内 12 焊缝 边缘 直线 度f f≤1mm (焊高≤5mm,允 许有1mm的直线度 误差) f≤1.5 (焊高≥5mm,允 许有1.5mm直线度 误差) f≤1mm (焊高≤5mm,允 许有1.5mm的直线 度误差) f≤1.5mm (焊高≥5mm,允 许有2mm直线度误 差) 任意 300mm内 13 咬 边不允许 连续缺陷h≤0.5, 局部缺陷h≤0.5, 全长10%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