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正弦波振荡器

目录

摘要 (1)

1.引言 (3)

2.Multisim 简介 (4)

3.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6)

3.1起振过程与起振条件 (6)

3.2平衡过程与平衡条件 (7)

3.3平衡状态的稳定条件 (8)

4.三点式LC振荡器 (9)

4.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9)

4.2克拉勃电路 (10)

4.3西勒电路 (11)

5.石英晶体振荡器 (12)

5.1 压电效应及其等效电路 (12)

5.2石英晶体的阻抗特性 (12)

5.3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 (13)

5.3.1并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13)

5.3.2串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14)

6.振荡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14)

6.1 主要原件参数设计 (14)

6.1.1振荡电路部分 (15)

6.1.2输出级部分 (17)

6.2 电路的仿真 (16)

7. 调试波形与实物图 (21)

8.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1.元件清单 (26)

石英晶体振荡器是一种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的振荡器,被广泛应用于彩电、计算机、遥控器等各类振荡电路中,以及通信系统中用于频率发生器、为数据处理设备产生时钟信号和为特定系统提供基准信号。石英谐振器因具有极高的频率稳定性,故主要用在要求频率十分稳定的振荡电路中作谐振元件,如彩电的色副载波振荡器、电子钟表的时基振荡器及游戏机中的时钟脉冲振荡器等,石英晶体成本较高,故在要求不太高的电路中一般采用陶瓷谐振元件。

本设计对利用石英晶体构成正弦波的振荡器的方法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对振荡器的原理及石英晶体振荡器原理做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Multisim 软件设计、仿真出串并联可交换的石英晶体振荡器,最后按照原理图进行实物的连接、调试和参数的计算。

关键词:晶体;振荡器;串并联;Multisim仿真

Quartz crystal oscillator is a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stability of the oscillator, is widely used in color television sets, computers, remote controls and other kinds of oscillator circuit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for the frequency generator, generate the clock for the data-processing equipment signal and reference signals for a particular system. Quartz resonators for very high frequency stability, it is mainly used in the required oscillation frequency is very stable as resonant circuit elements such as color TV color subcarrier oscillator, electronic watches and games when the base of the clock oscillator pulse oscillators, quartz crystal high cost, it is not too high in the required circuit components generally use ceramic resonators.

This design constitutes a sine wave on the use of quartz crystal oscillator method to do a more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oscillator principle and principle of quartz crystal oscillators mad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and adoption of Multisim software design, simulation a commutative series-parallel quartz crystal oscillator, and fin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chematic diagram for physical connections, debugging and parameter calculation.

Keywords:Crystal;Oscillator;Series-parallel;Multisim Simulation

1.引言:

正弦波振荡器是能量转换器件,是指不需要输入信号控制就能自动地将直流电转换为特定频率和振幅的正弦交变电压(电流)的电路。正弦振荡电路与非正弦振荡电路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正弦振荡电路具有选频网络。常用的正弦波振荡器有电容反馈振荡器和电感反馈振荡器两种。后者输出功率小,频率较低;而前者可以输出大功率,频率也较高。振荡器与放大器的区别在于无需外加激励信号就能产生具有一定频率,一定波形和一定振幅的交流信号。正弦波振荡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振荡频率的准确度和稳定度、振荡幅度的大小其稳定性、振荡波形的非线性失真、振荡器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振荡器输出的信号频率、波形、幅度完全由电路自身的参数决定。

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两大类:

1、正反馈振荡器:正反馈振荡器是利用反馈原理构成的,它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振荡器。它又可分为LC振荡器、晶体振荡器和RC振荡器三类。

2、负阻振荡器:负阻振荡器将负阻抗元件直接连接到谐振回路中,利用负阻器件的负阻抗效应去抵消回路中的损耗,从而产生出正弦波振荡。

正弦波振荡器广泛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此类应用中,对振荡器提出的要求是振荡频率和振荡振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正弦波振荡器的另一类用途是作为高频加热设备和医用电疗仪器中的正弦交变能源。这类应用中,对振荡器提出的要求主要是高效率地产生足够大的正弦交变功率,而对振荡频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一般不作苛求。

2.Multisim简介

NI Multisim软件是一个专门用于电子电路仿真与设计的EDA工具软件。作Windows 下运行的个人桌面电子设计工具,NI Multisim 是一个完整的集成化设计环境。NI Multisim计算机仿真与虚拟仪器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动手实验相脱节的这一问题。学员可以很方便地把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用计算机仿真真实的再现出来,并且可以用虚拟仪器技术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仪表。NI Multisim软件绝对是电子学教学的首选软件具。

(1)直观的图形界面

整个操作界面就像一个电子实验工作台,绘制电路所需的元器件和仿真所需的测试仪器均可直接拖放到屏幕上,轻点鼠标可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软件仪器的控制面板和操作方式都与实物相似,测量数据、波形和特性曲线如同在真实仪器上看到的;

(2)丰富的元器件

提供了世界主流元件提供商的超过17000多种元件,同时能方便的对元件各种参数进行编辑修改,能利用模型生成器以及代码模式创建模型等功能,创建自己的元器件。

(3)强大的仿真能力

以SPICE3F5和Xspice的内核作为仿真的引擎,通过Electronic workbench 带有的增强设计功能将数字和混合模式的仿真性能进行优化。包括SPICE仿真、RF仿真、MCU仿真、VHDL仿真、电路向导等功能。

(4)丰富的测试仪器

提供了22种虚拟仪器进行电路动作的测量: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瓦特表、示波器、波特仪、字符发生器、逻辑分析仪、逻辑转换仪、失真度仪、频谱仪、网络分析、测量探针、四踪示波器、频率计数器、伏安特性分析仪、安捷伦仿真仪器、安捷伦示波器、泰克仿真示波器、伏特表、安培表、电流探针、Lab VIEW仪器。这些仪器的设置和使用与真实的一样,动态互交显示。除了Multisim提供的默认的仪器外,还可以创建LabVIEW的自定义仪器,使得图形环境中可以灵活地可升级地测试、测量及控制应用程序的仪器。

(5)完备的分析手段

Multisimt提供了许多分析功能:直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瞬态分析、傅里叶分析、噪声分析、失真度分析、直流扫描分析、直流和交流灵敏度分析、参数扫描分析、温度扫描分析、传输函数分析、最差情况分析、零级分析、蒙特卡罗分析、线宽分析、嵌套扫描分析、批处理分析、用户自定义分析。它们利用仿真产生的数据执行分析,分析的范围很广,并可以将一个分析作为另一个分析的一部分的自动执行。集成LabVIEW和Signalexpress快速进行原型开发和测试设计,具有符合行业标准的交互式测量和分析功能。

(6)独特的射频(RF)模块

提供基本射频电路的设计、分析和仿真。射频模块由RF-specific(射频特殊元件,包括自定义的RF SPICE模型)、用于创建用户自定义的RF模型的模型生成器、两RF-specific仪器(频谱分析仪和网络分析仪)、一些RF-specific分析(电路特性、匹配网络单元、噪声系数)等组成;

(7)强大的MCU模块

支持4种类型的单片机芯片,支持对外部RAM、外部ROM、键盘和LCD等外围设备的仿真,分别对4 种类型芯片提供汇编和编译支持;所建项目支持C代码、汇编代码以及16进制代码,并兼容第三方工具源代码;包含设置断点、单步运行、查看和编辑内部RAM、特殊功能寄存器等高级调试功能。

(8)完善的后处理

对分析结果进行的数学运算操作类型包括算术运算、三角运算、指数运行、对数运算、复合运算、向量运算和逻辑运算等;

(9)详细的报告

能够呈现材料清单、元件详细报告、网络报表、原理图统计报告、多余门电路报告、模型数据报告、交叉报表7种报告;

(10)兼容性好的信息转换

提供了转换原理图和仿真数据到其他程序的方法,可以输出原理图到PCB布线(如Ultiboard、OrCAD、PADS Layout2005、P-CAD和Protel);输出仿真结果到MathCAD、Excel或LabVIEW;输出网络表文件;向前和返回注;提供互联网共享文件等功能。

3.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实际中的反馈振荡器是由反馈放大器演变而来,如图3。

+–v f

v o L

C

+–

+

v i K 12

R b2R e C e

+V CC

M +–

图3 自激振荡建立的物理过程

若开关K 拨向“1”时,该电路则为调谐放大器,当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放大器输出负载互感耦合变压器L2上的电压为vf ,调整互感M 及同名端以及回路参数,可以使 vi = vf 。此时,若将开关K 快速拨向“2”点,则集电极电路和基极电路都维持开关K 接到“1”点时的状态,即始终维持着与vi 相同频率的正弦信号。这时,调谐放大器就变为自激振荡器。

起始振荡信号十分微弱,但是由于不断地对它进行放大—选频—反馈—再放大等多次循环,于是一个与振荡回路固有频率相同的自激振荡便由小到大地增长起来。

3.1起振过程与起振条件

甲类无反馈放大器:

==f i o o V V V A

反馈放大器:

F A A A o o

f

?-=1

o f

v v F =

A

F

+–

v i +–

v o

图3.1 基本反馈环

若在某种情况下01=-F A o

时,此时即使没有输入信号(vi=0)时,放大器仍有输出电压放大器变为振荡器。要维持一定振幅的振荡,反馈系数F 应设计得大一些。一

般取81~21这样就可以使得1>F A o 时的情况下起振。

由上分析知,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的起振条件是:

1>F A o

??

?±==+>,...)

1,0(21

n n F A F A o π??

其物理意义是:振幅起振条件要求反馈电压幅度vf 要一次比一次大,而相位起振条件则要求环路保持正反馈。

3.2平衡过程与平衡条件

所谓平衡条件是指振荡已经建立,为了维持自激振荡必须满足的幅度与相位关系。 (1)反馈必须是正反馈

即反馈到输入端的反馈电压(电流)必须与输入电压(电流)同相。也就是说满足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是:

?

?=+=∑360n F K

??

?

其中,∑?为总相移,K ?为放大相移,F ?为反馈相移,n 为整数。 (2)反馈信号必须足够大

一般情况下,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1,反馈电路的反馈系数F<1。为了使反馈信号足够大放大器的增益必须补足反馈系数的衰减,即满足振荡的振幅平衡条件为: 1=AF

所以,振荡器的平衡条件为:

1=?F A ??

?±==+=...)

,1,0(21

n n AF F A π

??

在平衡条件下,反馈到放大管的输入信号正好等于放大管维持及所需要的输入电

压,从而保持反馈环路各点电压的平衡,使振荡器得以维持。

3.3 平衡状态的稳定条件

所谓平衡状态的稳定条件即指在外因作用下,平衡条件被破坏后,振荡器能自动恢复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

振荡器的稳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振幅稳定和相位稳定。 (1)振幅稳定条件

判断一个点是不是其稳定点,要看此点附近振幅发生变化时,是否能恢复原状。 在平衡点,在K-ce u 曲线中,K 曲线的斜率是负的,如下图3.3.1所示。 0K

A

F

1

ce u

图3.3.1 K 曲线与F

1曲线相交

(2)相位稳定条件

相位稳定条件的就是研究由于电路中的扰动暂时破坏了相位条件使振荡频率发生变化,当扰动离去后,振荡能否自动稳定在原有频率上。实质上,相位稳定条件和频

率稳定条件是一回事,因为振荡的角频率就是相位的的变化率(

dt d w ?=)

。 振荡器的相位稳定条件是:相位特性曲线在工作频率附近的斜率是负的,即:

00

<=f

f df

d ?

其曲线如下图3.3.2所示。

0?

2

π

0f 0f '

f

2

π

-

图3.3.2 谐振回路的相位稳定作用

4.三点式LC 振荡器

三点式振荡器是指LC 回路的三个断点与晶体管的三个电极分别连接而成而组成的一种振荡器。

4.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图2.1为电容反馈三点电路的原理电路图。图中,L2、C6、和C7组成振荡回路,作为晶体管放大器的负载阻抗,反馈信号从C7两端取得,送回放大器输入端。扼流圈ZL 的作用是为了避免高频信号被旁路,而且为晶体管集电极构成直流通路。

图4.1.1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如上图所示,假定在晶体管的基极和发射极间有一输入信号be U

,当振荡频率等于LC 回路谐振频率时,ce U

与be U 反相,电流I 滞后于ce U ο90。2C 上的反馈电压f U 滞后电流I

ο90,故f U 与be U 同相,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为分析方便,可把图4.1.1画成图4.1.2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中S R 为晶体管输出电阻;i R 为晶体管输入电阻;o C 为晶体管输出电容;i C 为晶体管输入电容;o R 为回路谐振电阻。

图4.1.2 等效电路

由图4.1.2,可得反馈系数:

i O C C C C F ++≈

21

令11C C C O '=+,22C C C i

'=+,则:

21C C F ''≈

其放大倍数为:

i R R K ∑

=

β

其中,i O

s R F R n R R 22111++=∑,212

C C C n '+''=

是回路接入系数。 为保证相位平衡条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o f 基本上等于回路的的谐振频率,即:

2

12

121

C C C C L

f o '+'''≈

4.2克拉勃电路

串联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如下图4.2所示。

s

R o

R n 22

F R i

c I

图4.2 克拉勃电路

克拉勃电路的特点是把基本型的电容反馈三点线路集电极--基极支路的电感改用LC 串联回路代替。

该电路的反馈系数为:

211

C C C F +=

电路接成共基极,b C 对交流短路,故基极接地。这种振荡器的频率为:

=LC f o π21 其中∑C 由下式决定:

i

o C C C C C C ++++=∑211111 4.3西勒电路

西勒电路如图4.3所示。此电路除了采用两个容量较大的1C 、2C 外,主要特点就是把基本型的电容反馈线路集电极--基极之路改用LC 并联回路再与3C 串联。

该电路的回路谐振频率o f 为: ∑

≈LC f o π21

其中回路总电容:

3

211111

C C C C C C C i o +

++++

=∑

图4.3 克拉勃电路

该电路的反馈系数为: 2

11

C C C F +=

5.石英晶体振荡器

5.1压电效应及其等效电路

压电效应是晶体的基本特性,它依靠这种效应,可以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反之,也可以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所谓压电效应就是在石英晶体打两个电极上加直流电场,晶体就会产生机械形变。反之,若在晶体的两侧施加一机械压力,则会在晶体相应的方向上产生电场,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若是晶体懒得两级上叫交变激励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样晶片的机械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且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为某一特定值时,振幅明显加大,比其他频率激励下的振幅大得多,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

图5.1是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等效电路。图中Co 是静电电容,代表石英晶体支架静电容量,一般为几至几百皮法;Lq 是动态电感,相当于机械振动的惯性,一般以几十毫亨至几百亨;Cq 是动态电容,相当于晶体的等效弹性模数,很小,一般以百分之几皮法计;Rq 是动态电阻。相当于晶体的的摩擦损耗,一般以几至几百欧计。易知:石英晶体的品质因数很高。

图5.1 石英晶体谐振器等效电路

5.2石英晶体的阻抗特性

石英晶体谐振器有两个谐振频率,当L 、C 、R 支路串联谐振时,等效电路的阻抗最小,串联谐振频率为fs=1/2πLqCq ,当等效电路并联谐振时,谐振频率为fp= fs Co Cq /1 ,显然,fs < fp ,但由于C << C0,因此fs 和fp 两个频率非常接近。

通过石英晶体的等效电路,我们可以得到它的电抗-频率特性曲线如图3-2所示,

当f <fs 或f> fp 时,晶体谐振器显容性;当f 在fs 和fp 之间,晶体谐振器等效为一电感,f=fs 时,是串联谐振点,等效阻抗最小;当f=fp 时,是并联谐振点,等效阻抗最大。

图5.2 晶体的电抗特性曲线

5.3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

5.3.1并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晶振电路工作在晶体并联谐振频率附近,晶体等效为电感的情况,称为并联晶振电路。这种电路由晶体与外接电容器组成,按三点线路的连接原则组成振荡器,晶体

Lq

Cq Rq Co

等效为电感。下图5.3.1(a)为一种并联型晶体管振荡电路,其工作频率由1C 、2C 、3C 及晶体构成的回路决定。图5.3.1(b )为晶体与外部电容的等效电路。

(a )

(b)

图5.3.1并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由图(b ),令

3

211

111C C C C L +

+=,则q q L o q L o C C C C C C C C ≈+++=∑)(,即 整个回路的电容值主要取决于晶体内部的q C ,外部电容的变化基本没影响,这就是其振荡频率保持稳定的原因所在。电路的振荡频率

∑=

C L f q o π21

,故:

L o q

q q

L o q

L o q

o C C C f C C C C C C L f ++=+++=

1)(21π

5.3.2 串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下图5.3.2(a )即为串联型晶体振荡电路,5.3.2(b)为其等效电路。

o C q

C q L

q R

(a)

(b) 图5.3.2串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当回路的谐振频率等于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时,晶体的阻抗最小,电路满足相位和振幅条件,振荡器的工作频率等于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反之,当回路的谐振频率距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较远时,晶体的阻抗增大,是反馈减弱,从而使电路不能满足振幅条件,电路不能工作。

6.振荡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如下图6为设计的高频正弦振荡器,通过拨码开关的选择,可以组成克拉伯电路、西勒三点式振荡、晶体串联振荡、晶体并联振荡四种正弦振荡器。

图6 总体电路设计原理图

图6中,C1为基极耦合电容,一般取0.1uF ;C3与C4、C5、L1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C7与射随器进行耦合,R1、R2确定基极电位;R4为滑动变阻器,改变阻值的大小可以改变Q1的静态工作点。Q2连接成射极跟随器,用于提高系统的带负载能力。

DSW1、DSW2是两个拨码开关,当DSW1上端打开时、DSW2中间打开,振荡器为克拉伯振荡器;当DSW1上端打开时、DSW2中间和最右边打开时,为西勒振荡器;当DSW1下端打开,DSW2中间打开时,振荡器为串联型晶体振荡器;当DSW1上端打开、DSW2最左边打开时,为并联型晶体振荡器。

6.1 主要原件参数设计

6.1.1 振荡电路部分

电源电压Vcc=5V,振荡器静态工作电流ICQ=2mA ,

Ω=-=-=

+k I U V R CQ CEQ CC c 22

1

5R e 为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同时又要兼顾放大倍数,可将R3适当取大,取R5=500Ω,则R3=2.5K Ω。

V A U EQ 1500m 2=?=

β

CQ

BQ I I =

A A I BQ m 33.060m 2==

BQ

BQ

I V R =

2 .70+=EQ BQ V V

可取Ω=K R 5.12,Ω=K R 201,R3用可变电阻来代替,用于控制集电极电流。 振荡回路元件的确定回路中的各种电抗元件都可归结为总电容 C 和总电感 L 两部分。确定这些元件参量的方法,是根据经验先选定一种,而后按振荡器工作频率再计算出另一 种电抗元件量。从原理来讲,先选定哪种元件都一样,但从提高回路标准性的观 点出发,以保证回路电容p C 远大于总的不稳定电容d C 原则,先选定p C 为宜。 若从频率稳定性角度出发,回路电容应取大一些,这有利于减小并联在回路上的晶体管的极间电容等变化的影响。但C 不能过大,C 过大,L 就小,Q 值就会降低,使振荡幅度减小,为了解决频稳与幅度的矛盾,通常采用部分接入。反馈系数2

1C C F =,不

能过大或过小,适宜 1/8—1/2。

因振荡器的工作频率为:

LC

π21f 0=

当LC 振荡时z 6f 0MH =,H L μ10=在本设计中,则回路的谐振频率0f 主要由1C 决定,即

1

21

21f LC LC

ππ=

=

故取5C =150pf,3C =100pf,4C =220pf 。

对于晶体振荡,只需和晶体并联一可调电容进行微调即可。

为了尽可能地减小负载对振荡电路的影响,振荡信号应尽可能从电路的低阻抗端输出。例如发射极接地的振荡电路,输出宜取自基极;如为基极接地,则应从发射极输出。

6.1.2 输出级部分

输出级部分由射极跟随器构成,用于带动

100的负载,以满足设计任务有缓冲级,在100欧姆负载下,振荡器输出电压≥ 1 V (D-P)的要求。

射极跟随器,是信号从发射极输出的放大器。其特点为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电压放大系数略低于1,负载能力强,常作阻抗变换和级间隔离用。

将三极管按共集方式连接,动态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并接近1,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但是输出电阻低,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所以有功率放大作用。它从基极输入信号,从射极输出信号。它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相位相同的特点。

6.2电路的仿真

1.克拉勃振荡电路仿真

图6.2.1(a)克拉泼仿真波形

图6.2.1 (b) 克拉泼仿真频率

由图6.2.1可以看出,克拉泼振荡电路仿真输出的正弦波形信号幅度约为1.172V,频率为6.675MHz。

2.西勒振荡电路仿真

图6.2.2(a)西勒仿真波形

Proteus与cadence实训(高频正弦波振荡器)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子1001班指导教师:韩屏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题目: 高频晶体正弦波振荡器 初始条件: 计算机、Proteus软件、Cadence软件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课程设计工作量:2周 2、技术要求: (1)学习Proteus软件和Cadence软件。 (2)设计一个高频晶体正弦波振荡器电路。 (3)利用Cadence软件对该电路设计原理图并进行PCB制版,用Proteus 软件对该电路进行仿真。 3、查阅至少5篇参考文献。按《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设计工作规范》要求撰写设计报告书。全文用A4纸打印,图纸应符合绘图规范。 时间安排: 2013.11.11做课设具体实施安排和课设报告格式要求说明。 2013.11.11-11.16学习Proteus软件和Cadence软件,查阅相关资料,复习所设计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 2013.11.17-11.21对高频晶体正弦波振荡器电路进行设计仿真工作,完成课设报告的撰写。 2013.11.22 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一、工作原理说明 (3) 1.1、振荡器概念 (3) 1.2、静态工作点的确定 (3) 1.3、振荡器的起振检查 (4) 二、电路设计 (5) 2.1、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 (5) 2.2、电路功能的仿真 (7) 2.3、Cadence部分原理图设计 (9) 三、PCB版图设计 (15) 四、心得体会 (18) 五、参考文献 (19)

正弦波振荡器设计multisim(DOC)

摘要 自激式振荡器是在无需外加激励信号的情况下,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具有一定波形、一定频率和一定幅值的交变能量电路。正弦波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频率稳定、幅度不变的正弦波输出。基于频率稳定、反馈系数、输出波形、起振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根据静态工作点计算出回路的电容电感取值,得出输出频率与输出幅度有效值以达到任务书的要求。 关键词:电容三点式;振荡器;multisim;

目录 1、绪论 (1) 2、方案的确定 (2) 3、工作原理、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参数的计算 (3) 3.1 反馈振荡器的原理和分析 (3) 3.2. 电容三点式振荡单元 (4) 3.3 电路连接及其参数计算 (5) 4、总体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 (6) 4.1组建仿真电路 (6) 4.2仿真的振荡频率和幅度 (7) 4.3误差分析 (8) 5、心得体会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0) 附录Ⅰ元器件清单 (10) 附录Ⅱ电路总图 (11)

1、绪论 振荡器是不需外信号激励、自身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凡是可以完成这一目的的装置都可以作为振荡器。一个振荡器必须包括三部分:放大器、正反馈电路和选频网络。放大器能对振荡器输入端所加的输入信号予以放大使输出信号保持恒定的数值。正反馈电路保证向振荡器输入端提供的反馈信号是相位相同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振荡维持 下去。选频网络则只允许某个特定频率0f能通过,使振荡器产生单一频率的输出。 振荡器能不能振荡起来并维持稳定的输出是由以下两个条件决定的;一个是反馈电压 U和输入电压i U要相等,这是振幅平衡条件。二是f U和i U必须相位相同,这是相位f 平衡条件,也就是说必须保证是正反馈。一般情况下,振幅平衡条件往往容易做到,所以在判断一个振荡电路能否振荡,主要是看它的相位平衡条件是否成立。 本次课程设计我设计的是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也叫考毕兹振荡器,是自激振荡器的一种,这种电路的优点是输出波形好。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是由串联电容与电感回路及正反馈放大器组成。因振荡回路两串联电容的三个端点与振荡管三个管脚分别相接而得名。 本课题旨在根据已有的知识及搜集资料设计一个正弦波振荡器,要求根据给定参数设计电路,并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验证,达到任务书的指标要求,最后撰写课设报告。报告内容按照课设报告文档模版的要求进行,主要包括有关理论知识介绍,电路设计过程,仿真及结果分析等。 主要技术指标:输出频率9 MHz,输出幅度(有效值)≥5V。

晶体振荡器课程设计

1石英晶体及其特性 (1) 1.1 石英晶体简介............................................... . ... 1.2石英晶体的阻抗频率特性...................................... 1 ... 2晶体管的部工作原理 (3) 3.晶体振荡器电路的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4) 3.1串联型谐振晶体振荡器........................................ 4…??… 3.2并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 6…??… 3.3泛音晶体振荡器................................................ 8 .. 4 确定工作点和回路参数(以皮尔斯电路为例) (10) 4.1主要技术指标 (10) 4.2确定工作点 (10) 4.3交流参数的确定 (11) 5提高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1 2 6.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Word 文档

1石英晶体及其特性 1.1石英晶体简介 石英是矿物质硅石的一种,化学成分是Sio2,形状是呈角锥形的六棱结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特性。按其自然形状有三个对称轴,电轴X,机械轴丫光轴Z。石英谐振器中的各种晶片,就是按与各轴不同角度,切割成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或棒型的薄片,如图1的AT、BT、CT、DT 等切型。不同切型的晶片振动型式不,性能不同 1.2石英晶体的阻抗频率特性 石英谐振器的电路符号和等效电路如图121。C0称为静态电容,即晶体不振动时两极板间的等效电容,与晶片尺寸有关,一般约为几到几十pF。晶体作机械振动时的惯性以Lq、弹性用Cq振动时因磨擦造成的损耗用Rq来等效,它们的数值与晶片切割方位、形状和大小有关, 一般Lq为10 3102H,Cq为10 410 1pF,Rq 在几一几百欧之间。它

R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设计及仿真

《电子设计基础》 课程报告 设计题目: R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设计及仿真学生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 成绩: 西南xx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一.设计题目及要求 R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设计及仿真,要求: (1)设计完成R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 (2)仿真出波形,并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得出频率。 二.题目分析与方案选择 在通电瞬间电路中瞬间会产生变化的信号且幅值频率都不一样,它们同时进入放大网络被放大,其中必定有我们需要的信号,于是在选频网络的参与下将这个信号谐振出来,进一步送入放大网络被放大,为了防止输出幅值过大所以在电路中还有稳幅网络(如图一中的两个二极管),之后再次通过选频网络送回输入端,经过多次放大稳定的信号就可以不断循环了,由于电路中电容的存在所以高频阻抗很小,即无法实现放大,且高频在放大器中放大倍数较小。 三.主要元器件介绍 10nf电容两个;15kΩ电阻一个;10kΩ电阻三个;滑动变阻器一个;2.2k Ω电阻一个;二极管两个;运算放大器;示波器 四.电路设计及计算 电路震荡频率计算: f=1/2πRC

起振的复制条件:R f/R i>=2 其中R f=R w+R2+R3/R d 由其电路元件特性 R=10KΩ C=10nF 电路产生自激震荡,微弱的信号1/RC 经过放大,通过反馈的选频网络,使输出越来越大,最后经过电路中非线性器件的限制,使震荡幅度稳定了下来,刚开始时A v=1+R f/R i >3。 平衡时A v=3,F v=1/3(w=w0=1/RC) 五.仿真及结果分析 在multisim中进行仿真,先如图一连接好电路,运行电路,双击示波器,产生波形如下图 图2 刚开始运行电路时,输出波形如图2,几乎与X轴平行,没有波形输出。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正弦波振荡器

.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信息13-1 学号2013101269 姓名 指导教师颖

实验名称 正弦波振荡器(L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 专业班级 信息13-1 学号 2013100 0 成绩 实验2 正弦波振荡器(L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 2-1 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振荡器是指在没有外加信号作用下的一种自动将直流电源的能量变换为一定的波形的交变振荡能量的装置。 正弦波振荡器在电子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信息传输系统的各种发射机中,就是把主振器(振荡器)所产生的载波,经过放大、调制而把信息发射出去。在超外差式的各种接收机中,是由振荡器产生的一个本地振荡信号,送入混频器,才能将高频信号变成中频信号。 振荡器的种类很多。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振荡器的特性来看,可以把振荡器分为反馈式振荡器和负阻式振荡器两大类。我们只讨论反馈式振荡器。根据振荡器所产生的波形,又可以把振荡器氛围正弦波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我们只介绍正弦波振荡器。 常用正弦波振荡器主要是由决定振荡频率的选项网络和维持振荡的正反馈放大器组成,这就是反馈振荡器。按照选频网络所采用的元件不同,正弦波振荡器可以分为LC 振荡器、R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等类型。 一、反馈型正弦波自激振荡器基本工作原理 以互感反馈振荡器为例,分析反馈型正弦自激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其原理电路如图2-1所示; 当开关K 接“1”时,信号源Vb 加到晶体管输入端,这就是一个调谐放大器电路,集电极回路得到了一 ……………………………………装………………………………………订…………………………………………线………………………………………

高频实验2:LC与晶体振荡器

实验二:LC与晶体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 2.掌握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熟悉其各元件功能。 3.熟悉静态工作点IEQ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 4.熟悉LC谐振回路的电容变化对振荡器振荡频率的影响。 二.实验预习要求 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 * 三点式LC振荡器 * 克拉泼电路 * 静态工作点值对振荡器工作的影响 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 * LC与晶体振荡模块实验板 * 双踪示波器 * 频率计 * 万用表 三.实验电路原理 1.概述 LC振荡器实质上是满足振荡条件的正反馈放大器。LC振荡器是指振荡回路是由LC元件组成的。从交流等效电路可知:由LC振荡回路引出三个端子,分别接振荡管的三个电极,而构成反馈式自激振荡器,因而又称为三点式振荡器。如果反馈电压取自分压电感,则称为电感反馈LC振荡器或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如果反馈电压取自分压电容,则称为电容反馈LC振荡器或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在几种基本高频振荡回路中,电容反馈LC振荡器具有较好的振荡波形和稳定度,电路形式简单,适于在较高的频段工作,尤其是以晶体管极间分布电容构成反馈支路时其振荡频率可高达几百MHZ~GHZ。 2.LC振荡器的起振条件 一个振荡器能否起振,主要取决于振荡电路自激振荡的两个基本条件,即:振幅起振、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 3.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频率稳定度表示:在一定时间、或一定温度、电压等变化范围内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程度,常用表达式:Δf0/f0来表示(f0为所选择的测试频率;Δf0为振荡频率的频率误差,Δf0=f02-f01;f02和f01为不同时刻的f0),频率相对变化量越小,表明振荡频率的稳定度越高。由于振荡回路的元件是决定频率的主要因素,所以要提高频率稳定度,就要设法提高振荡回路的标准性,除了采用高稳定和高Q值的回路电容和电感外,其振荡管可以采用部分接入,以减小晶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对振荡回路的影响,还可采用负温度系数元件实现温度补偿。 4、LC振荡器的调整和参数选择 以实验采用的改进型电容三点振荡电路(西勃电路)为例 (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合理选择振荡管的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器工作的稳定性及波形的好坏,有一定的影响,偏置电路一般采用分压式电路,如实验电路图12-1所示。

1KHZ桥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目录 摘要 (2) 1.系统基本方案 (2) 1.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选择与论证 (2) 1.2. 运算放大器的选择 (3) 1.3最终的方案选择 (3) 2.正弦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3) 2.1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 (3) 2.1.1 RC选频网络 (3) 2.1.2放大电路 (6) 2.1.3正反馈网络 (6) 2.2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 (6) 2.3.判断电路是否可能产生正弦波的方法和步骤 (7) 3.系统仿真 (7) 4.结论 (8)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3)

1KHZ 桥式正弦波震荡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摘要 本设计的主要电路采用文氏电桥振荡电路。如图1-1文氏桥振荡电路由放大电路和选频网络两部分组成,施加正反馈就产生振荡,振荡频率由RC 网络的频 率特性决定。它的起振条件为: ,振荡频率为: 。运算放大 器选用LM741CN,采用非线性元件(如温度系数为负的热敏电阻或JFET )来自动调节反馈的强弱以维持输出电压的恒定,进而达到自动稳幅的目的,这样便可以保证输出幅度为2Vp-p ;而频率范围的确定是根据式RC f π21 0= 以及题目给出的频 率范围来确定电阻R 或电容C 的值,进而使其满足题目的要求。 关键词:文氏电桥、振荡频率、LM741CN 1.系统基本方案 1.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选择与论证 本设计选用文氏电桥振荡电路。

图1 RC 桥式振荡电路 这种电路的特点是:它由放大器即运算放大器与具有频率选择性的反馈网络构成,施加正反馈就产生振荡。振荡频率由RC 网络的频率特性决定。它的起振条件为: 12R R f > 。它的振荡频率为:RC f π21 0= 。 1.2. 运算放大器的选择 考虑到综合性能和题目要求的关系这里我们选用LM741CN 作为运算放大。 1.3最终的方案选择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适用的频率范围为几赫兹到几千赫兹,可调范围宽,电路简单易调整,同时波形失真系数为千分之几。很适合我们题目的要求。故采用文氏电桥振荡电路. RC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是以RC 选频网络为负载的振荡器. 这个电路由两部分组成,即放大电路和选频网络。放大电路由集成运放所组成的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取其输入阻抗高和输出阻抗低的特点。而选频网络则由Z1、Z2组成,同时兼做正反馈网络。 2正弦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2.1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 放大电路 选频网络 正反馈网络 2.1.1 RC 选频网络

(完整)高频课程设计_LC振荡器_西勒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LC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 2014年1月10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 二、设计方案 (1) 2.1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1) 2.2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2) 2.3克拉波电路振荡器 (3) 2.4西勒电路振荡器 (4) 三、设计内容 (5) 3.1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5) 3.2西勒电路原理图及分析 (6) 3.2.1振荡原理 (7) 3.2.2静态工作点的设置 (7) 3.3西勒振荡器原理图 (8)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8) 3.4.1软件简介 (8) 3.4.2进行仿真 (9) 3.4.3仿真结果分析 (11) 四、总结 (11) 五、主要参考文献 (13)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在本课程设计中,为了熟悉《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着眼于LC正弦波振荡器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哈特莱振荡器)、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考毕兹振荡器)以及改进型电容反馈式振荡器(克拉波电路和西勒电路)的分析、对比和讨论,以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在课程设计中,为了学习Multisim软件的使用,以及锻炼电子仿真的能力,我选用的仿真软件是Multisim11.0版本,该软件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电子仿真设计界面和方便的电路图和文件管理功能。 本课程设计中要求设计的正弦波振荡器能够输出稳定正弦波信号,输出频率可调范围为10~20MHz。本设计中所涉及的仿真电路是比较简单的。但通过仿真得到的结论在实际的类似电路中有很普遍的意义。 二、设计方案 通过对高频电子线路相关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LC正弦波振荡器主要有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以及改进型电容反馈式振荡器(克拉波电路和西勒电路)等。其中互感反馈易于起振,但稳定性差,适用于低频,而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稳定性好,输出波形理想,振荡频率可以做得较高。由所学知识可知,西勒电路具有该电路频率稳定性非常高,振幅稳定,频率调节方便,适合做波段振荡器等优点。所以在本设计中拟采用并联改进型的西勒电路振荡器。 下面对几种振荡器进行分析论证: 2.1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又称哈特莱振荡器,其原理电路如图所示:

RC正弦波振荡器设计实验

综合设计 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运用Multisim 设计RC 振荡电路的设计方法 2. 掌握RC 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3. 熟悉RC 正弦波振荡器的调试方法 4. 观察RC 参数对振荡器的影响,学习振荡器频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一要反馈信号能够取代输入信号,即电路中必须引入正反馈;二要有外加 的选频网络,用以确定振荡频率。正弦波振荡的平衡条件为:.. 1AF = 起振条件为.. ||1A F > 写成模与相角的形式:.. ||1A F = 2A F n πψ+ψ=(n 为整数) 电路如图1所示: 1. 电路分析 RC 桥式振荡电路由RC 串并联选频网络和同相放大电路组成,图中RC 选频网络形成正反馈电路, 决定振荡频率0f 。1R 、f R 形成负反馈回路,决定起振的幅值条件,1D 、2D 是稳幅元件。 该电路的振荡频率 : 0f =RC π21 ① 起振幅值条件:311 ≥+ =R R A f v ② 式中 d f r R R R //32+= ,d r 为二极管的正向动态电阻 2. 电路参数确定 (1) 根据设计所要求的振荡频率0f ,由式①先确定RC 之积,即 RC= 21f π ③ 为了使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尽量不受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i R 和输出电阻o R 的影响,应使

R 满足下列关系式:i R >>R>>o R 一般i R 约为几百千欧以上,而o R 仅为几百欧以下,初步选定R 之后,由式③算出电容C 的值,然后再算出R 取值能否满足振荡频率的要求 (2) 确定1R 、f R :电阻1R 、f R 由起振的幅值条件来确定,由式②可知f R ≥21R , 通常 取f R =(2.1~2.5)1R ,这样既能保证起振,也不致产生严重的波形失真。此外,为了减小输入失调电流和漂移的影响,电路还应满足直流平衡条件,即: R=1R //f R (3) 确定稳幅电路:通常的稳幅方法是利用v A 随输出电压振幅上升而下降的自动调节作用实 现稳幅。图1中稳幅电路由两只正反向并联的二极管1D 、2D 和电阻3R 并联组成,利用二极管正向动态电阻的非线性以实现稳幅,为了减小因二极管特性的非线性而引起的波形失真,在二极管两端并联小电阻3R 。实验证明,取3R ≈d r 时,效果最佳。 三.实验任务 1.预习要求 (1) 复习RC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2) 掌握RC 桥式振荡电路参数的确定方法 2. 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RC 正弦波振荡电路。其正弦波输出要求: (1) 振荡频率:接近500Hz 或1kHz 左右,振幅稳定,波形对称,无明显非线性失真 (2)* 振荡频率:50Hz~1kHz 可调,其余同(1) 四.实验报告要求 1. 简述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元件的作用 2. 电路参数的确定 3. 整理实验数据,并与理论值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4. 调试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五.思考题 1. 在RC 桥式振荡电路中,若电路不能起振,应调整哪个参数?若输出波形失真应如何调整? 2. 简述图-1中21D D 和的稳幅过程。 六.仪器与器件 仪器: 同实验2 单管 器件: 集成运算放大器μA741 二极管 1N4001 电阻 瓷片电容 若干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概念: 采用RC选频网络构成的振荡电路称为RC正弦波振荡电路;它试用于低频振荡,产生1MHZ以下的低频信号。 电路原理图: 电路由放大电路和选频网络组成。放大电路是由集成运放所组成的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取其输入阻抗高和输出阻抗低的特点。选频网络由电阻电容串并联组成,同时兼作正反馈网络。 电路元件参数: 电阻4个(10K欧2个、4.95K欧、10K欧各一个)、电容2个10nF、LM358集成块一个、直流电源+12V、-12V。 RC串并联选频网络 RC串并联选频网络如下图(a)所示,它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既 为选频网络,又为正反馈网络,所以其输入电压为,输出电压为。 当信号频率足够低时,,因而网络的简化电路及其电压

和电流的向量如图(b)所示。超前,当频率趋于零时,相位超 前趋近于+900,且趋近于零。 当信号频率足够高时,,因而网络的简化电路及其电压 和电流的向量如图(c)所示。滞后,当频率趋近于无穷大时, 相位滞后趋近于-900,且趋近于零。 当信号频率从零逐渐变化到无穷大时,的相位将从+900逐渐变化到-900。因此,对于RC串并联选频网络,必定存在一个频率f0, 当f=f0时,=同相。通过计算可求出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频 率特性,如下图所示,其谐振频率。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从幅频特性曲线可得, 因为正弦波振荡器的起振条件是 当f=f0时,F=1/3,所以当A>3时,即RC串并联选频网络匹配一个电压放大倍数略大于3的正反馈放大器时,就可构成正弦波振荡器。 从理论上讲,任何满足放大倍数要求的放大电路与RC串并联选频网络都可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但是,实际上,所选用的放大电路应具有尽可能大的输入电阻和尽可能小的输出电阻,以减小放大电路对选频特性的影响,使振荡频率几乎仅仅决定于选频网络。因此,通常选用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的放大电路,如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由RC串并联选频网络和同相比例运算电路所构成的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所示。 正反馈网络的反馈电压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压,因而要把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作为整体看成电压放大电路,它的比例系数是电压放大倍数,根据起振条件和幅值平衡条件

高频课程设计_LC振荡器_克拉泼.(DOC)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高频正弦信号发生器 2015年 1月 6 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 二、设计方案 (1) 2.1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2) 2.2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2) 2.3克拉波电路振荡器 (6) 三、设计内容 (8) 3.1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8) 3.2克拉泼电路原理图 (9) 3.2.1振荡原理 (9) 3.3克拉泼振荡器仿真 (10) 3.4.1软件简介 (10) 3.4.2进行仿真 (10) 3.4.3电容参数改变对波形的影响 (11) 四、总结 (17) 五、主要参考文献 (18) 六、附录.................................................................................... .. (18)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为了熟悉《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本课程设计中,我和队友(石鹏涛、甘文鹏)对LC正弦波振荡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几种常见的振荡器(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改进型电容反馈式振荡器)进行分析论证,我们最终选择了克拉泼振荡器。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设计要求产生10~20Mhz的振荡频率。振荡器的种类很多,适用的范围也不相同,但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都由放大器和选频网络组成,都要满足起振,平衡和稳定条件。然后通过所学的高频知识进行初步设计,由于受实践条件的限制,在设计好后,我利用了模拟软件进行了仿真与分析。为了学习Multisim软件的使用,以及锻炼电子仿真的能力,我们选用的仿真软件是Multisim11.0版本,该软件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电子仿真设计界面和方便的电路图和文件管理功能。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NI Multisim软件结合了直观的捕捉和功能强大的仿真,能够快速、轻松、高效地对电路进行设计和验证。 最后我们利用了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一写的仿真分析,如改变电容的参数,分析对电路产生的影响等,再考虑输出频率和振幅的稳定性,得到了与理论值比较相近的结果,这表明电路的原理设计是比较成功的,本次课程设计也是比较成功的。 二:设计方案 通过学习高频电子线路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LC正弦波振荡器主要有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以及改进型电容反馈式振荡器(克拉波电路)等。通过老师所讲和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克拉泼振荡电路具有该电路频率稳定性非常高,振幅稳定,适合做波段振荡器等优点。所以在本设计中拟采用改进型电容反馈式--克拉泼电路振荡器。 下面对几种振荡器进行分析论证: 2.1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实训报告正弦波振荡器设计multisim

实训报告正弦波振荡器设计multisim

高频电路(实训)报告 项目:正弦波振荡器仿真设计班级:级应电2班 姓名:周杰 学号: 14052 2 摘要

自激式振荡器是在无需外加激励信号的情况下,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具有一定波形、一定频率和一定幅值的交变能量电路。正弦波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频率稳定、幅度不变的正弦波输出。基于频率稳定、反馈系数、输出波形、起振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根据静态工作点计算出回路的电容电感取值,得出输出频率与输出幅度有效值以达到任务书的要求。 关键词:电容三点式;振荡器;multisim;

目录 1、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方案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工作原理、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参数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反馈振荡器的原理和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电容三点式振荡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电路连接及其参数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总体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组建仿真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仿真的振荡频率和幅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参数调整对比/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Ⅰ元器件清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Ⅱ电路总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频课设报告(高频正弦波振荡器)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XXX 专业班级:电信1102 指导教师:刘运苟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一:高频正弦波振荡器 初始条件: 具较扎实的电子电路的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对电路器件的选型及电路形式的选择有一定的了解;具备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能力及基本调试能力;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路的调试与检测。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采用晶体三极管构成一个多功能正弦波振荡器; 2、额定电源电压5.0V ,电流1~3mA; 输出频率 6 MHz (频率具一定的变化范围); 3、通过双变跳线可构成克拉勃和西勒的串、并联晶体振荡器; 4、有缓冲级,在100欧姆负载下,振荡器输出电压≥ 1 V (D-P); 5、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应包含电路图,清单、调试及设计总结)。 时间安排: 二十周一周,其中4天硬件设计与制作,3天调试及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1.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2) 1.1自激振荡的平衡 (2) 1.2 振荡的建立和振荡条件 (2) 1.3 振荡器的稳定 (3) 2.三点式LC振荡器 (4) 2.1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4) 2.2串联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克拉泼电路) (5) 2.3 并联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西勒电路) (6) 3.石英晶体谐振器 (7) 3.1 压电效应及其等效电路 (7) 3.2石英晶体的阻抗特性 (8) 3.3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 (8) 3.3.1并联型晶振电路 (8) 3.3.2 串联型晶体振荡器 (9) 4.振荡电路的总体设计及其仿真 (10) 4.1 主要原件参数设计 (11) 4.1.2 振荡电路设计部分 (11) 4.1.3 输出级 (13) 4.2 电路的仿真(multisim) (14) 5. 实物制作图 (18) 6.实践总结和心得 (19) 附录1.元件清单 (20) 参考文献 (21)

高频石英晶体振荡器仿真报告

燕山大学石英晶体振荡器设计报告 题目: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李飞虎 指导教师:李英伟 院系站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4年11 月17 日 高频石英晶体振荡器仿真报告

1.振荡器电路属于一种信号发生器类型,即表现为没有外加信号的情况下能自动生成具有一定频率、一定波形、一定振幅的周期性交变振荡信号的电子线路。振荡器起振时是将电路自身噪声或电源跳变中频谱很广的信号进行放大选频。此时振荡器的输出幅值是不断增长的,随着振幅的增大,放大器逐渐由放大区进入饱和区或者截止区,其增益逐渐下降,当放大器增益下降而导致环路增益下降到1时,振幅的增长过程将停止,振荡器达到平衡,进入等幅振荡状态。振荡器进入平衡状态后,直流电源补充的能量刚好抵消整个环路消耗的能量。 2,串联晶体振荡器 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中,晶体接在振荡器要求低阻抗的两点之间,通常接在反馈电路中。图1-1和图1-2显示出了一串联型振荡器的实际路线和等效电路。可以看出,如果将石英晶体短路,该电路即为电容反馈的振荡器。电路的实际工作原理为:当回路的谐振频率等于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时,晶体的阻抗最小,近似为一短路线,电路满足相位条件和振幅条件,故能正常工作;当回路的谐振频率距串联谐振频率较远时,晶体阻抗增大,是反馈减弱,从而使电路不能满足振幅条件,电路不能正常工作。串联型晶体振荡器只能适应高

次泛音工作,这是由于晶体只起到控制频率的作用,对回路没有影响,只要电路能正常工作,输出幅度就不受晶体控制。 图1-1 图1-2 设计参数在仿真图上,首先进行静态分析,根据仿真,各元件参数符合要求。对于振荡器,当该电路接为串联型振荡器时,晶体起到选频短路线的作用,(与三端电容振荡器相同)输出频率应为3MHZ. L1,C1,C2组成谐振回路,参数符合要求,即f0=3MHZ。 3.并联晶体振荡器 并联振荡器分为c-b型和b-e型。前者相对稳定。所以我设计的是c-b型。 参数分析与前者类似。交流参数确定时,并联振荡电路中晶振接在谐振回

高频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摘要........................................................... I 1 绪论 (1) 2.1 反馈振荡器的原理 (2) 2.1.1 原理分析 (2) 2.1.2 平衡条件 (3) 2.1.3 起振条件 (3) 2.1.4 稳定条件 (4) 2.2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4) 3 设计思路及方案 (6) 3.1 总体思路 (6) 3.2 设计原理 (6) 3.3 单元设计 (7) 3.3.1 电容三点式振荡单元 (7) 4 电路仿真与实现 (10) 4.1 基于NI.Multisim.V10.0.1软件的电路仿真 (10) 5 心得体会 (14)

摘要 在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通讯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高频信号发生器主要用来向各种电子设备和电路提供高频能量或高频标准信号,以便测试各种电子设备和电路的电气特性。高频信号发生器主要是产生高频正弦振荡波,故电路主要是由高频振荡电路构成。振荡器的功能是产生标准的信号源,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中。所以,振荡器是电子技术领域中最基本的电子线路,也是从事电子技术工作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的基本电路。 本次课设要求制作高频电容三点式正选拨振荡器,采用晶体三极管或集成电路,场效应管构成正弦波振荡器,达到任务书所要求的目标。并介绍了设计步骤,比较了各种设计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不同振荡器的性能特征。使用实验要求的电源和频率计进行验证,实现了设计目标。 关键字:通信高频信号电容正弦波振荡器

1 绪论 在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通讯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振荡器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频率源,一般用在锁相环中能将直流电转换为具有一定频率交流电信号输出的电子电路或装置。详细说就是一个不需要外信号激励、自身就可以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的装置。一般分为正反馈和负阻型两种。所谓“振荡”,其涵义就暗指交流,振荡器包含了一个从不振荡到振荡的过程和功能。能够完成从直流电能到交流电能的转化,这样的装置就可以称为“振荡器”。 一个振荡器必须包括三部分:放大器、正反馈电路和选频网络。放大器能对振荡器输入所加的输入信号予以放大使输出信号保持恒定的数值。正反馈电路保证向振荡器输入端提供的反馈信号是相位相同的,只有这样才能使震荡维持下去。选频网络则只允许某特定频率能通过,使振荡器产生单一频率的输出。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也叫考毕兹振荡器):自激振荡器的一种。图1.1中的L、C1、C2组成谐振回路,作为晶体管放大器的负载阻抗。反馈信号从电容器C2两端取得,送回放大器的基极b上,而且也是将LC回路的三个端点分别与晶体管的三个电极相连,故将这种电路成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由串联电容与电感回路及正反馈放大器组成。因振荡回路两串联电容的三个端点与振荡管三个管脚分别相接而得名。 这种电路的优点是输出波形好、振荡频率可达100兆赫以上。缺点是调节频率时需同时调CC1、CC2不方便。适宜于作固定的振荡器。 图1.1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高频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子 指导教师:吴皓莹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高频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初始条件: 具较扎实的电子电路的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对电路器件的选型及电路形式的选择有一定的了解;具备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能力及基本调试能力;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路的调试与检测。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采用晶体三极管或集成电路,场效应管构成一个正弦波振荡器; 2.额定电源电压5.0V ,电流1~3mA; 输出中心频率 6 MHz (具一定的变化范围); 3.通过跳线可构成发射极接地、基极接地及集电极接地振荡器; 4.有缓冲级,在100欧姆负载下,振荡器输出电压≥ 1 V (D-P); 5.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应包含电路图,清单、调试及设计总结)。 时间安排: 1.2011年6月3日分班集中,布置课程设计任务、选题;讲解课设具体实施计划与课程设计报告格式的要求;课设答疑事项。 2.2011年6月4日至2011年6月9日完成资料查阅、设计、制作与调试;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3. 2011年6月10日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进行课程设计验收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反馈振荡器的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原理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平衡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起振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稳定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设计思路及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总体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设计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单元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电容三点式振荡单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输出缓冲级单元.....................................................................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电路仿真与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基于...................................................................................................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硬件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心得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Ⅰ总电路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Ⅱ元件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