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

(总分:7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

1.论述问题解决的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并举例予以说明。【江西师范大学2017】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和启发法。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启发性策略包括:手段一目的的分析、逆向搜索和爬山法。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大量有关专家和新手问题解决的研究表明,知识经验在问题解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专家是指在某一领域具有丰富知识的人,如数学家、医学专家、律师、象棋大师等,他们比新手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要容易得多。无关信息的影响:在问题解决中,有些信息要与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但人们容易受到这种无关信息的影响,从而妨碍问题的解决。有效的问题解决需要考虑哪些信息是与问题解决相关的,哪些是不相关的。问题表征的方式:例如以九点连线图问题为例。实验要求人们用一笔连续画四条直线把九个点连接在一起。人们常常不能成功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九个点在知觉上组成了方形,人们总是试图在这个方形的轮廓中连线,这样,问题的表征方式阻碍了问题的解决。如果实验中告诉被试,连线时可以突破方形的限制,被试的成绩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定势: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的影响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积极的作用表现为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快速解决问题,消极的作用表现为用旧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妨碍新方法或简答方法的发现和运用。例如陆钦斯的量水实验。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如盒子是装东西的,笔是写字的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需要,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动机和情绪:人们对活动的态度、社会责任感、认识兴趣等,都可以成为发现问题的动机,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同。情绪对问题解决也有一定影响,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人际关系: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解决问题不仅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团体内的相互协作和互相帮助,是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的积极因素;相反,互不信任、人际关系紧张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解析:

2.什么是能力?评述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华南师范大学2013】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一般认为,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同时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个体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2)能力的影响因素。①遗传作用。一切生物的后代和前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上,总要表现出某些相似的特征。这种把生物具有的性状,相对稳定地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血缘关系接近的人在智力发展水平上确实有接近的趋势。心理学家一般认为,遗传对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但不起决定作用。②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a.产前环境的影响。胎儿在出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胎教);母亲怀孕的年龄常常影响到儿童智力的正常发展(年龄越大越危险,如唐氏综合征);怀孕期间母体营养不良,不仅会严重影响胎儿脑细胞数量的增加,而且还会造成流产、死胎等现象;母亲服药、患病等。 b.早期经验的作用。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母亲的爱抚能增强儿童的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喜欢探索环境,而探索环境是能力发展的前提。c.学校教育的作用。课堂教学的正确组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严师出高徒),另外,吸引

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小组、绘画小组、体操小组等,丰富校内外生活内容,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③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由于实践的性质不同,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能力。坚持不懈地参加某种社会实践,相应能力就能得到高度发展。④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人的能力的发展与其他心理品质的发展分不开。高尔基指出:“才能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对事业的热爱”;华罗庚说:“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能力发展还依赖于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的能力。总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遗传、环境、主观能动性在能力发展中缺一不可。)

解析:

3.试述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首都师范大学2014】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受到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 (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有些人能力表现较早,很小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这种叫早慧,在音乐、绘画、艺术领域比较常见(如莫扎特是音乐神童)。另一种是大器晚成,指能力的充分发展在较晚的年龄才表现出来(如达尔文早年被人认为是智力低下)。 (3)结构的差异:能力各种不同的成分及其不同的成分组合方式,就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如有人长于想象,有人长于记忆。

(4)性别的差异:性别差异并没有表现在一般能力上,而是反映在特殊能力中,如数学智力、言语智力、空间智力等。女孩言语能力普遍好于男孩,男孩操作能力普遍好于女孩。能力的影响因素。①遗传作用。一切生物的后代和前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上,总要表现出某些相似的特征。这种把生物具有的性状,相对稳定地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血缘关系接近的人在智力发展水平上确实有接近的趋势。心理学家一般认为,遗传对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但不起决定作用。②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a.产前环境的影响。胎儿在出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胎教);母亲怀孕的年龄常常影响到儿童智力的正常发展(年龄越大越危险,如唐氏综合征);怀孕期间母体营养不良,不仅会严重影响胎儿脑细胞数量的增加,而且还会造成流产、死胎等现象;母亲服药、患病等。b.早期经验的作用。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母亲的爱抚能增强儿童的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喜欢探索环境,而探索环境是能力发展的前提。 c.学校教育的作用。课堂教学的正确组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严师出高徒),另外,吸引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小组、绘画小组、体操小组等,丰富校内外生活内容,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③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由于实践的性质不同,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能力。坚持不懈地参加某种社会实践,相应能力就能得到高度发展。④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人的能力的发展与其他心理品质的发展分不开。高尔基指出:“才能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对事业的热爱”;华罗庚说:“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能力发展还依赖于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的能力。总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遗传、环境、主观能动性在能力发展中缺一不可。)

解析:

4.简述认知一评价理论,并说说该理论的发展意义。【华南师范大学2014;上海师范大学2014;曲阜师范大学2011】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来讲,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它主要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也就是一种控制判断。再评价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

上是一种反馈性行为。(2)发展意义。①认知一评价理论端正了西方传统心理学和哲学把情绪和理智看为绝对对立、互相排斥的观念。②认知一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任何社会都是通过对情景事件的认知评价而发生的。比如视错觉的敏感性、疼痛的生理心理反应,都可能有个人和民族的差异。人们由于认识的不同,情绪体验也有所不同。这种不同甚至从情绪性概念中得到体现。③该理论大大提高了对情绪复杂性的认识,把情绪和认知联系起来的观念开阔了人们的思路,也开辟了认知研究和情绪研究的新领域。特别是,它为情绪理论和实验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界碑的作用。)

解析:

5.结合情绪理论,说说我们如何在社会中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华南师范大学2015】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心态是对事物的认知和看法。心态和情绪之间相互影响,因此,培养理性平和的心态也需要我们培养平和的情绪。(1)情绪的早期理论。根据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理论,情绪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觉知,因为哭泣而悲伤,因此在生活中可以经常面带微笑,因为微笑而快乐;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多吃香蕉等令人愉快的水果,多运动,可以促进内脏活动向积极方向发展,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 (2)情绪的认知理论。根据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说”认为情绪的产生是经过刺激到评估再到情绪的过程。因此,在面临不同的刺激情境时,我们需要做的是正确的评估情境。培养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也就是要求我们客观地评价情境的优劣。沙赫特一辛格的情绪理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三个因素必不可少: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必须对生理状态进行认知性的唤醒和相应的环境因素。因此当环境特别具有感染性,生理状态又高度唤醒时,需要做的是对生理状态的正确认知,认知到这一点,就容易在这种状态下很好地控制情绪,理性地作出反应。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对环境与自己的利害关系进行正确的评价,然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再评价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经过这样的评价过程,就不会轻易愤怒,做出对他人,对自己有伤害的行为。(3)情绪智力理论。在社会中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根据梅耶一撒洛维的情绪智力理论,首先正确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而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以适应环境特点,还要能够敏感的知觉到他人的情绪状态,调适他人的情绪,使自己所在的群体环境是一个理性平和的状态,这样也能反过来,促进自己理性平和心态的保持。总而言之,从生理、认知和智力的情绪理论方面,我们可以总结出上述方法在社会中培养出理性平和的心态。)

解析:

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6.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7.卡特尔认为晶体智力是( )【西南大学2014】

(分数:2.00)

A.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

B.液体智力演变而来的

C.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发展起来的√

D.个性心理特征决定的

解析:解析:卡特尔把智力区分为流体智力(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属于人的基本能力,随年龄的增长先上升后下降。晶体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可以持续增长。

8.在整个成年期中( )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西南大学2014】

(分数:2.00)

A.流体智力√

B.晶体智力

C.一般智力

D.特殊智力

解析:解析:流体智力随年龄的增长先上升后下降。晶体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可以持续增长。

9.以下哪种智力类型不是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类型( )【江西师范大学2014】

(分数:2.00)

A.情境智力√

B.空间智力

C.言语智力

D.数理逻辑智力

解析:解析: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由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组成:言语智力、数学逻辑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和自然智力。情境智力是斯腾伯格的智力情境亚理论的内容,表现为智力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

10.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称为( )【西南大学2014】

(分数:2.00)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解析:解析:情绪是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态度体验或行为反应,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应激。心境是一种会影响人的整个情绪活动的情绪状态,特点是持久、微弱、非定向、弥散。激情是人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特点是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发作短促,冲动,但会迅速弱化,指向性较明显。应激是人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情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往往是当遇到危险情境而且要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发生应激。

11.一般认为原始的情绪包括( )【西南大学2014】

(分数:2.00)

A.激动与平静

B.高兴与悲哀

C.喜怒哀乐

D.喜怒哀惧√

解析:解析: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其中基本情绪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每一种基本情绪对应着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艾克曼通过跨文化研究发现,高兴、悲伤、恐惧、厌恶、愤怒或惊讶在不同文化下基本上是一样的。C选项中,“乐”并不是一种情绪,而是一种情感。

12.人在探索未知事件中,所产生的惊奇感、苦闷感是属于( )【西南大学2014】

(分数:2.00)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责任感

解析:解析:情感的种类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道德感是一个人根据一定的社会行为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与人的认识成就的获得,需要和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以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紧密相连。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美的特征的主观体验,是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愉悦、肯定、爱慕、满意的情感。

13.为什么人在森林里遇到熊会害怕,但在动物园里看到熊不会害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江西师范大学2013、2014】

(分数:2.00)

A.人对森林里的熊和动物园的熊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B.人对熊的情绪不仅仅因熊引起,还综合了对周围其他信息的分析

C.森林里的熊长得更凶,动物园里的熊长得更可爱√

D.人在森林里看到熊比较意外,在动物园里看到熊是早有期待

解析:解析: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认为情绪产生取决于人对情境的认知和评价,通过评价来确定刺激情景对人的意义。森林里的熊由于环境较为危险,所以对其的认知偏危险,而动物园里的熊由于环境较为安全所以对其的认知也偏安全。

14.情绪的基本成分是( )【中山大学2017】

(分数:2.00)

A.交感激活、副交感印制、认知标签

B.身体姿势、面部表达、心理驱力

C.表情行为、生理唤醒、主观体验√

D.认知、情感、行为

解析:解析: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是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它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表情行为)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

15.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叫( )【西南大学2014】

(分数:2.00)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爱好

解析:解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力的源泉。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是爱好的前提。当兴趣进一步发展成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爱好。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

16.下列不属于意志行为的是( )【华南师范大学2016】

(分数:2.00)

A.蜜蜂筑巢√

B.每天坚持早起

C.坚持每天阅读

D.修三峡大坝

解析:解析: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地心理过程。显然,蜜蜂没有意识。

17.首次提出“控制点”理论并根据这一理论将归因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的心理学家是( )【西南大学2014】

(分数:2.00)

A.海德

B.凯利

C.罗特√

D.维纳

解析:解析:罗特把强化的偶然性程度所形成的普遍信念称为控制点。内控型强调结果是由个体的自身行为所造成。外控型强调结果是由个体之外的因素造成的。海德指出,人会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与惩罚。维纳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因素,维纳也把成就行为的原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同时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凯利提出三维归因理论。

18.社会需要是( )【西南大学2014】

(分数:2.00)

A.物质需要

B.缺失性需要

C.生物需要

D.获得性需要√

解析:解析:物质需要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通过占有这些产品来获得满足。与之相反的是精神需要。缺失性需要是指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是获得性需要。生物需要也是自然需要,由机体内部某些生理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有重要的意义,与之相反的是社会需要。所以社会需要是指获得性需要。

19.某个厂长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因为这样可能会赚很多钱,但是因为坑害消费者,一旦被查到便会坐牢,这个厂长此时产生的冲突属于( )【江西师范大学2011】

(分数:2.00)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解析:解析:“赚钱”是趋,“坐牢”是避,所以为趋避冲突。

20.以下哪些不属于对意志品质的表述( )【江西师范大学2014】

(分数:2.00)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开放性√

D.坚持性

解析:解析:意志的品质有果断性和优柔寡断,坚定性(顽强性、坚持性、坚韧性)和动摇性,自制性和任性怯懦,独立性(自觉性)和受暗示性。开放性是对人格品质的表述。

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8.00)

21.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2.人们知觉自己情绪的线索包括( )【西南大学2014】

(分数:2.00)

A.生理唤起√

B.认识判断√

C.自愿行为

D.他人评价√

解析:解析: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理论认为生理唤醒是情绪体验产生的重要条件,沙赫特的情绪理论强调对生理状态变化进行认知性唤醒是情绪体验产生的重要条件。我们亦可以通过他人的评价知觉自己的情绪。

23.表情包括( )【江西师范大学2011】

(分数:2.00)

A.面部表情√

B.动作表情

C.身段表情√

D.言语表情√

解析:解析: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姿态表情是指由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又叫身段表情,不具有跨文化性,并受不同文化的影响。语言本身可以直接表达人的复杂情感,如果再配合以恰当的声调就可以更加丰富、生动、完整、准确地表达人的情感状态。

24.需要( )【西南大学2014】

(分数:2.00)

A.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

B.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C.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D.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解析: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所以CD都错。

四、名词解释题(总题数:7,分数:14.00)

25.流体智力【华南师范大学2014;华中师范大学2014;首都师范大学2011;上海师范大学2017;江西师范大学2014;河北师范大学2012】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流体智力也称液体能力或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基于先天禀赋和大脑的神经解剖机能,较少受后天文化教育的影响。流体智力还与个体的基本心理能力有关,几乎参与到个体的一切活动之中,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流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随生理成长而发生变化,先提高后降低,一般在20岁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解析:

26.应激【上海师范大学2016】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应激指的是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应激的适应性综合征包括动员、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解析:

27.心境【华中师范大学2016】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心境指的是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持续时间从几个小时到几个月甚至更长。)

解析:

28.情绪调节【首都师范大学2014】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情绪调节是指人们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①具体情绪的调节;②唤醒水平的调节;③情绪成分的调节。)

解析:

29.挫折【苏州大学2016;吉林大学2013】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地活动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与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或者说,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解析:

30.自我效能感【首都师范大学2014】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班杜拉将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有能力完成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自我效能感。若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一项活动,就是有高自我效能感;否则就是低自我效能感。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①个人自身的成败经验;②替代经验;③言语劝说;④情绪唤醒;⑤情景条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易引起个体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水平与强度。)

解析:

31.学习动机【四川师范大学2017】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的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包括学习需要和学习期望。)

解析:

五、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

32.请简述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上海师范大学2016】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他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智力内在成分、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1)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是指接受刺激,将信息保存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获得成分是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收新刺激,做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的编码和存储。在智力成分中,元成分起着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策略。 (2)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统称为情境智力。 (3)智力经验亚理论提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解析:

33.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北京师范大学2011;华南师范大学2015、2016,天津师范大学2012;苏州大学2014;浙江师范大学2011】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这八种成分分别是: (1)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和韵律表达的能力,如作曲。大脑的右半球对音乐的感知和创造起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脑损伤会造成人的“失歌症”或是音乐能力的丧失。 (2)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身体完成精密工作的能力,如打篮球。身体运动由大脑运动神经皮层控制,大脑的每一个半球都控制或支配对侧身体的运动。 (3)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比如,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或情绪。大脑前额叶在人际关系的知觉和处理方面起主要作用,这一区域受到损伤,虽然不会影响个体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但会引起性格的很大变化。 (4)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比如查阅地图等。大脑右半球掌管空间位置的判断。大脑的右后部受伤的病人,会失去辨别方向的能力,易于迷路,其辨别面孔和关注细节的能力明显减弱。 (5)言语智力: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日常会话的能力。大脑的“布洛卡区”负责产生合乎语法的句子。这个区域受到损伤的人,能够很好地理解单词和句子,但不能将单词组成句子。 (6)逻辑一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比如做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 (7)自然智力:包括认识、感知自然界事物的各种能力,如敏锐地觉知周围环境的改变,善于将自然界中看似无关的基本元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对生物和环境感兴趣,向往自然,关心环境和濒临物种等。(8)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像社交智力一样,大脑额叶对自知智力也起着重要作用。)

解析:

34.简述情绪的功能。【河北师范大学2014】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情绪是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情绪的功能有四种: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和社会功能。①适应功能。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婴儿在出生时,主要通过情绪来传递信息,与成人进行交流。另外,在成人的生活中,情绪与人的基本适应行为有关,包括攻击行为、躲避行为、寻求舒适、帮助别人等。这些行为有助于人的生存及成功地适应周围的环境。②动机功能。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激活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推动人们有效地

完成任务。③组织功能。情绪的组织功能是指情绪对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研究表明,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学习、记忆、社会判断和创造力。另外,情绪的组织功能还体现在人的行为上,当人处于积极、乐观状态时,易于注意到事物美好的一面;相反,则易于放弃愿望或者产生攻击性行为。④社会功能。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主要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如微笑表示赞赏和友好。情绪可以作为社会的黏合剂,使人们接近某些人,也可以作为阻隔剂,使人们远离某些人。人所体验到的情绪,对其社会行为有重大影响。) 解析:

35.请简述坎农一巴德关于情绪发生的理论。【江西师范大学2011、2014】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坎农和他的学生巴德提出了情绪的丘脑理论来解释情绪的产生。他认为,情绪的产生不能用生理变化的知觉来解释,而是大脑皮层解除丘脑抑制的综合功能,即外界刺激信息在作用于感官后引起的神经冲动首先传递到大脑的丘脑部位,再由丘脑进行加工后同时把信息传递到大脑以及机体的其他部分,即神经冲动上传至大脑皮层,同时又传递冲动到达内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信息引起情绪体验,传递到内脏和骨骼肌的信息激活生理反应引起相关的情绪表达。情绪体验和身体反应都作为丘脑活动的结果而在同一时刻产生。简言之,情绪中心不是在周围神经系统,而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当丘脑被唤起并活动时,情绪就产生了,情绪感觉是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系统共同激起的结果。)

解析:

36.简述动机与作业的关系。【华南师范大学2014】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在的过程,因而对动机不能进行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个体对任务的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外部行为进行间接的推断。动机的功能包括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维持调整功能。激活功能指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推动个体产生某种行为。指向功能指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个特定目标。维持调整功能体现在行为的坚持性。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的动机维持下继续;反之行为动机就会下降。动机和作业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也就是耶克斯一道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作业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作业的完成;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作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作业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作业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解析:

37.如何增强挫折承受力?【南京师范大学2014】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增强挫折承受力是培养良好意志行为的重要方面。意志行为的重要特征是勇于克服困难和阻碍,而正确对待挫折是克服困难的一个方面。能否经受得起挫折涉及多方面因素,下面介绍几种重要的因素: (1)正确对待挫折:首先要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还应该认识到挫折具有两重性,挫折和磨难并不都是坏事,它促使人为了改变境况而奋斗,能磨炼性格和意志,增强创造能力和智慧,使人对生活、对人生认识得更加深刻、更加成熟。同时,遭受挫折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也是十分必要的,应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挫折。 (2)改善挫折情境:挫折情境是产生挫折和挫折感的重要原因,如果挫折情境得到改善和消失,挫折感也就会随着消失。 (3)总结经验教训:一方面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积极态度冷静地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及时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发现自己的弱点,力争改进。另一方面,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振作精神,鼓起战胜挫折的勇气,树立信心,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4)调节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指个体在从事活动前,对自己所要求达到的目标或成就的标准。抱负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过低的抱负水平下,即使成功了,人们也不能产生成就感;抱负水平过高,在达不到预定的目标时,就容易产生挫折感。所以要使个体在活动中产生成就感又不至于受到挫折,就要提出适合个体能力水平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增强挫折的承受力是有积极作用的。当一个人遭受挫折后,如果有几个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向他们倾诉自己的心里话,便能使自己从挫折中解脱出来,内心的紧张也会逐渐

减弱。同时,还可以从朋友那里得到鼓励、信任、支持和安慰,重新振作精神,战胜困难和挫折。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关心别人,与人友好相处。)

解析: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8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8 (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 1.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按记忆的内容将长时记忆分为( )。 (分数:2.00)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陈述性记忆 D.程序性记忆 解析:解析:按记忆的内容分类可以将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3.在下列选项中,“舌尖现象”属于( )。 (分数:2.00) A.不完全遗忘√ B.完全遗忘 C.暂时性遗忘√ D.永久性遗忘 解析:解析:“舌尖现象”指明明知道却一时想不起来的现象,即暂时性遗忘、不完全遗忘。 4.斯金纳认为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狗对刺激(铃声)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属于( )。 (分数:2.00) A.应答性行为√ B.经典性条件的行为√ C.第一信号系统引发的反应√ D.操作性条件作用 解析:解析:考查巴甫洛夫对行为信号系统分类和斯金纳对行为的分类。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刺激引起的,机体被动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经典性条件行为是S—R的联结,即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第一信号系统引发的反应是由物理刺激引起的。故答案为ABC。此题出题目的在于了解斯金纳、华生和巴甫洛夫对于行为及信号系统的分类,难点是容易漏选。 5.在下列语句中,可以用巴甫洛夫的理论来解释的是( )。 (分数:2.00)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B.望梅止渴√ C.小孩子怕打针,后来见到医生就害怕√ D.谈虎色变√ 解析:解析:选项A为泛化条件作用;选项B可用第一信号系统来解释;选项C为高级条件作用;选项D 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四个选项都是经典的例证,必须牢记。值得注意的是,巴甫洛夫的两个信号系统理论明确指出,人类由于有了以语言为主的第二信号系统,其学习与动物具有了本质的区别。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人类特有的。 6.华生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从而形成习惯,遵循( )。(分数:2.00) A.频因律√ B.近因律√ C.联系律 D.效果律

《心理学》练习题库新及参考答案

《心理学》练习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3.个性倾向性 4.观察法 5.实验法 6.反射 7.第一信号系统 8.第二信号系统 9.个性 10.需要 11.动机 12.兴趣 13.注意 14.有意注意 15.有意后注意 16、无意注意 二、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 A.人的心理现象B.人的行为C.人的想法D.人的思维2.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________ A.气质B.性格C.能力D.智力 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________ A.兴奋B.反射C.抑制D.操作 4.动力定型不具备哪一种特点________ A.定型化B.自动化C.概括化D.简约化 5.________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A.兴趣B.理想C.需要D.爱好

6.________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A.社会性需要B.生理性需要C.精神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级别的需要是________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8.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_______ A.兴趣B.需要C.爱好D.理想 9.兴趣发展的最高水平是_______ A.志趣B.有趣C.乐趣D.无趣 10.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___________ A.心理现象B.心理C.心理过程D.个性倾向性 11.______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 B、记忆 C、表象 D、想象 12.人在注意看一个物体时,视线集中在该物体上,即所谓“举目凝视”属于注意外部表现的______。 A.无关运动的静止B.呼吸运动的变化C.适应性运动D.调节 13.没有事先预定目的,也无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______。 A.有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无意后注意 14.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是注意的______。 A.稳定性B.分配C.转移D.广度 15.______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A.记忆B.感觉C.知觉D.思维 1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______的音波。 A.16—20000次/秒(赫兹)B.20—20000次/秒(赫兹) C.15—15000次/秒(赫兹)D.16—16000次/秒(赫兹) 1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_______。 A.味觉刺激B.听觉适应C.触觉刺激D.嗅觉适应 18.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是_______。 A.幻觉B.联觉C.错觉D.感觉 19.在_______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0.25—2秒。

《老山界》知识点归纳

《老山界》归纳 《老山界》 2、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 火把还是星星。 写出了老山界山路的陡峭崎岖,表现了红军队伍的浩大壮伟 3、“不要掉队啊!”“不要落后做乌龟啊!”“我们顶着天啦!” 这句话写出了红军战士,团结一心,力争上游,勇于战胜艰险的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 4、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 “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语言异常朴实,赋予口语色彩,将红军战士纯朴的性格, 急于过山的心情表露无疑。 5、“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 去躲起来了”一句中“照着习惯”写出了:瑶民由于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有军阀队伍 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 6、“那女人哭起来了。”一句中“哭”写出了什么? “哭”既表明了瑶民被压迫、被欺侮的悲苦,又是因人民军队对他们的同情理解而哭。一 个“哭”字既含悲苦,又含憎恨,又含感激。 7、分析句中加点字“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 的地方” 这两个词语强调了红军队伍严禁拆瑶民篱笆当火把,充分表示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 保护。 8、“半夜突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肤,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的更紧些,把身 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和我们这样的接近哪!”一段中,前四个加点字写出了环境恶劣露宿条件差,表现了天气的寒冷,后两个加点字写 出了山高得几乎可以攀月摘星了。 9、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通过叙述红军途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10、“横着心”和“酣然入梦”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横着心”是因为四周环境恶劣,露宿条件差,战士们为了明天能够继续前进, 服从命令就地休息,表现了红军不畏困难的坚强气概。“酣然入梦”表现了红军太疲劳, 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乐观精神。 11、全文共分几段,分别说说这几段的作用 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介绍老山界,并点题(第一节) 第二段:介绍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2-32节) 第三段:介绍并指出老山界是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第33节) 12、而部分的字数特别多,能否再继续为第二部分分段呢?请再次概括每段作用,并完成表 格 段落时间地点事件目的 2-11下午-天黑之际山沟-山脚与瑶民攀谈交 红军纪律严明,瑶 往民信任红军

《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一

《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D) A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B心理过程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 C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由被试对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引起的反应是(B) A自变量B因变量 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 3.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年代是(B)A1897年B1879年 C1887年D1878年 4.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是(B) A.弗洛伊德B.华生 C.罗杰斯D.斯金纳 5.神经系统的基本机构与功能单元是(C) A.神经系统 B.周围神经系统 C.神经元 C.突触 6.大脑皮层上的枕叶是(A)中枢。 A.视觉 B.听觉 C.言语 D.感觉活动 7.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B)。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 8.下列选项属于无条件反射是(C)。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 9.刚刚能够引起同类感觉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是(A)。 A.差别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 10.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B)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1.教师在上课时,既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的注意特性是(B)。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12.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B)组块。 A.9+2 B.7+2 C.5+2 D.6+3 13.先前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后继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是(B)。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 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14.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B)。 A.想象 B.表象 C.映象 D.表征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1 (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总题数:22,分数:44.00) 1.单项选择题(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 )。 (分数:2.00) A.认知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 C.构造心理学√ D.神经心理学 解析:解析:构造主义学派强调用内省的方法去研究人的心理,将人的意识划分为基本元素。神经心理学是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学的问题。 3.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 (分数:2.00) A.电传导 B.化学传导√ C.反射 D.神经回路 解析:解析: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4.下列不属于大脑皮层的初级感觉区的是( )。 (分数:2.00) A.视觉区 B.听觉 C.嗅觉区√ D.机体感觉区 解析:解析:初级感觉区包括A、B、D三项,分别接受来自眼睛的光刺激,来自耳朵的声音刺激,以及来自皮肤表面和内脏的各种刺激。 5.正常人能够分辨出的最小视角约为( )。 (分数:2.00) A.1分度√ B.2分度 C.3分度 D.4分度 解析:解析:视角是相距一定距离的两个光点射人眼后交叉通过节点时形成的夹角。若视角太小,在视网膜上形成的两点像距太近,人眼就很难区分出来。一般正常人能够分辨出的最小视角约为1分度。 6.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知觉的理解性的作用的是( )。 (分数:2.00) A.理解有助于知觉的选择性 B.理解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预习复习材料--第6课《老山界》

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六课《老山界》 一、字音字形A版(汉字) 二、文学常识 1.《老山界》选自《》,作者:,江苏无锡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杰出的领导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共第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抽时间观看《长征》纪录片

一、字音字形B版(加点字注音) 不可捉.摸.攀.谈.咀.嚼.灌.输.酣.然.入梦峭.壁.呜.咽.满.望苛.捐.杂.税.骨.碌.督.促.瑶.族. 理解阅读《老山界》 2、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 星星。写出了老山界山路的,表现了红军队伍的。 3、“不要掉队啊!”“不要落后做乌龟啊!”“我们顶着天啦!”这句话写出了红军战士,,,气概和精神。 4、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语言异常朴实,赋予色彩,将红军战士的性格,的心情表露无疑。 5、“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一句中“照着习惯”写出了:瑶民由于的欺压,每有军阀队伍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 6、“那女人哭起来了。”一句中“哭”写出了什么?“哭”既表明了瑶民被压迫、被欺侮的悲苦,又是因人民军队对他们的同情理解而哭。一个“哭”字既含,又含,又含。 7 、分析句中加点字“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这两个词语强调了红军队伍严禁拆瑶民篱笆当火把,充分表示了红军对和。 8 、“半夜突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肤,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的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 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 ..的接近哪!” ..的宝石,它和我们这样 一段中,前四个加点字写出了,表现了,后两个加点

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导论(占总分300分的100分), 参考书:《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导论》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在11年之前的考纲上这一部分就叫做“普通心理学”,从11年的考纲开始,在之前普通心理学的后面加入了一些社会心理学的内容,由此统称为“心理学导论”。 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导论》>90分) 我将心理学导论中除社会心理学之外的内容还是称作普通心理学,这一部分内容涉及《普通心理学》和《心理学导论》这两本书。其实《普通心理学》与《心理学导论》这两本书的主要内容基本是重叠的,可是仍然有许多不同的细节。我曾经分析历年的心理学统考真题,我把真题上的每一道选择题都找到它们在教材上的出处,我发现11年之前的真题中,普通心理学这一部分的选择题几乎全部能从《普通心理学》这本教材上找到出处,而11年和12年大变卦,几乎有一半的内容不是出自《普通心理学》,而是来源于《心理学导论》,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其实在11年之前个别不是出自《普通心理学》的题目,也都来源于《心理学导论》。由此可见,这一部分命题的趋势是将考试的主要内容从《普通心理学》转移到《心理学导论》,我知道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是被推荐最多的一本书,平心而论这本书也的确编得比《心理学导论》要好,可是按现在的趋势看,仅仅复习《普通心理学》这一本书真的不够。据传梁宁建是心理学统考命题组组长。《心理学导论》这本书的重要性更不可小视。这一部分内容在真题中包含17道单选,3道左右的多选,2 道简答,1道综合,分值在90分以上。可谓是统考中的绝对大头。真题对这一部分的考察很全面,所以上面提到的两本书, 只要是考纲涉及的内容,一定要扎扎实实的看,反复看。看知识点的时候一定注意细节,看理论的时候一定要理解,不然记忆会很困难。这一部分的内容,一定要熟悉到不用刻意去背,就凭看的变数都能将要点记下来的程度。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10分) 这一部分是从11年开始新增的,它在考纲上仅占心理学导论的一章的内容,可是却涵盖了几乎整个社会心理学教材整本书。我比较了几本社会心理学教材,发现只有金盛华编的那一本与考纲的内容交叉得最多,由于这一部分分值不大,而且内容太多,建议大家不要为了追求完美而去看更多的书了,就只看这一本吧! 这一部分内容在真题中包含2道单选,1道左右的多选,目前两年没有出现简答和综合题,不过12年真题比11年在这一部分的内容上的考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所以不排除以后也有会出大题的可能。因为这一部分的内容多,分值小,所以建议大家以浏览的形式来复习,每一个考点只需要翻一翻,有时间的话就多翻翻,而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上面。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很有趣的一个分支,相信大家也会很有兴趣看的。 实验心理学(占60分) 这是心理学统考中权重第二的一科,而事实上60分的分值只是一个底线,真题中这一部分考察的具体分值经常会远远超过60分。而这一科却又是最难复习的一科,因为没有 一本教材能涵盖这一科40%的考点,如果想全面的复习考纲上的考点,至少要用到以下四本教材,按照这四本教材在真题中的重要程度排列: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

奥鹏传媒2019年7月《心理学导论》课程考试作业考核试题

答案+我名字 传媒2019年7月《心理学导论》课程考试作业考核试题总分:100分 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 1 2分 “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 )。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 D人本主义 2 2分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3 2分 心理现象分为( )。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4 2分 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5 2分 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6 2分 下列选项属于无条件反射的是( )。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 7 2分 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 )。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 2分 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9 2分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年代是( )。 A1897年 B1879年 C1887年 D1878年 10 2分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11 2分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 2分 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心理学导论论述题简答题

心理学导论论述题简答题 记忆系统:记忆是一个系统,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其保持时间很短,大致不超过1~2秒,因而也称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约为20秒,一般不超过1分钟,除非积极加以复述,否则信息会很快在短时间内遗忘。长时记忆,保持信息的时间极长,从1分钟以上直至伴随人的终生。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构成了我们关于世界的各种知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三种记忆不仅在信息保持时间和信息保持量上有区别,而且在记忆系统中有着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并处于记忆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首先必须经过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加工;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则来自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1指示表征的方式(会影响问题的解决)2刺激模式(个体知觉到的问题组织形式,它对问题解决或起促进作用,或起阻碍作用)3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通常的功能,看不到它可能存在的其他方面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功能固着是一种将某种物体的功能固定化的心理倾向)4问题解决定势(是指问题解决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问题解决的心理准备状态。)5原型启发(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因受到某种客观事物的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过程叫做原型启发)6动机和情绪状态(一个人的动机状态,对问题解决骑着不同的影响作用。就动机的性质而言,如果一个人的动机越积极、越具社会价值,他对人的活动的推动力越大,就越积极)7人格特征(能否顺利解决问题与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再造想象的发展及形成条件: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形成的新形象是相对的,虽然对于想象者来说是新颖的,但实际上是在社会环境中已经存在的事物,只是根据某种图形提示或语言描述再造出来而已。再造想象对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尤其是学生在掌握和理解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再造想象对个体的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形成的条件:一是正确理解言语或词语的描述和图形或符号标志的事物的意义。二是丰富的表象储备。记忆表象的基础,记忆表象愈丰富,再造性想象的内容就愈多样。 注意及其基本特征: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总是与心理活动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注意是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注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表明注意具有方向和强度的特征。注意的指向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总是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事物,而离开或忽略其他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停留在被选择事物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离开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保证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知觉的四大基本特征: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并用语词加以概括与标志以赋予其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知觉的选择性(指人受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等因素的影响,有意或无意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知觉的整体性(指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加以识别过程。)、知觉的恒常性(指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其知觉映像的过程)。 思维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思维是人的重要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具有概括性(反映的不是个别事物或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以及事物的内在联系)和间接性(不是反映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而是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即通过一定媒介反映客观事物。)。

七年级语文老山界1

第8课《老山界》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积累词汇,巩固基础知识。 2.理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无畏、坚定、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学会通过精彩的环境描写来表现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字词积累:攀谈、苛捐杂税、奇观、绝壁、峭壁、骨碌、酣然入梦、蜷、缀、细切、澎湃。 2.关于作者:陆定一,长征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后曾任中共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本文是一篇回忆录,真实地记叙了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 3.课文背景资料: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经过14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连同后方机关8.6万余人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分别从江西的瑞金、雩都(今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出发,开始长征。其间经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后,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19日抵达陕北根据地保安县吴起镇,11月初与由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1936年10月,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至此,长征胜利结束。 4.收集、朗诵长征诗词,讲述长征故事,概括长征精神。 5.观看影片《长征》片段,体会并畅谈对长征的感受。 教学过程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9.doc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9 (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河内塔问题所用的策略是( )。(分数:2.00) A.算法 B.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C.逆向搜索 D.爬山法 3.陆钦斯(Luchins)的量水实验说明了( )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分数:2.00) A.知识表征的方式 B.定势 C.功能固着 D.情绪 4.看完小说《哪吒闹海≥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哪吒的形象这个心理过程是( )(分数:2.00)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表象 5.当回忆一位老朋友的时候,在头脑中出现老朋友的形象是( )。(分数:2.00) A.表象 B.想象 C.印象 D.幻想 6.根据社会心理学来解释各种社会现象,这里运用的思维是( )。(分数:2.00) A.经验思维 B.理论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思维 7.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中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下列属于原型启发的是( )。(分数:2.00) A.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 B.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实验 C.鲁班根据丝茅草叶边的毛刺制成了锯子 D.狗取悦人类获取食物 8.教学中一道题目可以有多种解法,是培养学生的哪种思维?( )(分数:2.00) A.经验思维 B.理论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9.学习数学有利于学习物理,这体现了( )的作用。(分数:2.00) A.变式 B.定势 C.正迁移 D.负迁移 10.平时看小说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分数:2.00)

心理学导论试题库

1.用“道德两难故事”引发儿童道德判断,了解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2.学生应以()为主要任务。 A.智育 B.德育 C.体育 D.学习 3.在学生所接受的各种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自我教育 4.教师的神圣使命是 A.提高升学率 B.以身示范 C.教书育人 D.奉献社会 5.“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体性 6.“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反映了德育的()原则 A.导向性 B.正面教育 C.知行统一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7.驱使个体产生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A.诱因 B.需要 C.思维 D.感觉 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认为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尊重的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9.根据维纳归因理论,运气属于影响成败的 A.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 B.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 C.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 10.“一白遮百丑”、“一坏百坏”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 11.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的心理活动主要是()。 A.感觉 B.知觉 C.思维 D.想像 12.在不同照明条件下,人们总是把国旗看成是红色的,这一现象表明人的知觉具有(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3.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这种知觉的特性称为( )。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选择性 14.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明确的含义,这种知觉特性称为(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选择性 15.“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征是()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6.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谢切诺夫 B.罗杰斯 C.华生 D.弗洛伊德 17.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是( ) A.实验室实验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自然实验法 18.成人与儿童对一幅图画的知觉有很大的差别,年龄较小的儿童只能说出图画中主要的部分,而成人能把握整个图画的意义,这说明了()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10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10 (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 1.简述布鲁纳提出的概念形成中的四种策略。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布鲁纳提出了概念形成中的四种策略。分别为:①保守性聚焦: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聚焦点)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而建立假设(整体假设),然后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属性或特征来对这个假设进行检验。②冒险性聚焦:是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而建立假设(整体假设),然后同时改变一个以上的属生来检验这个假设。这种策略带有冒险性,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现概念。③同时性扫描:是指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属性形成的多个部分假设,然后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验证。采用这种策略,记忆负担较重,难度较大。④继时性扫描:指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反馈,每次只检验一种假设,若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相比而言,保守性聚焦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概念形成策略。) 解析: 2.请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①知识表征的方式(九点连线图)。知识表征的方式不正确也会阻碍问题的解决。②定势(陆钦斯量水实验)。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也叫心向。近似于迁移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③功能固着(邓克尔盒子问题)。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了某种物体的倾向叫做功能固着,在它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克服功能固着叫功能变通。一方面要有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具有思维的灵活性。④动机。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之间的关系可用一条倒U型曲线来说明。中等强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超过一定水平反而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⑤情绪。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而积极情绪将有助于问题解决。⑥人际关系。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解决问题不仅受到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例如从众现象。) 解析: 3.简述Paivio(佩威奥)的双重编码理论。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佩威奥提出,脑中存在表象和语言符号两种信息编码和储存系统。一是表象系统,它对具体的事物或事件信息进行编码、存储、转换和提取,其表征类似于知觉;二是言语符号系统,主要用言语听觉、抽象概念或命题形式对信息进行加工。该理论认为,语言系统直接处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同时充当非语言对象、时间和行为的符号功能。双重编码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同时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够增强记忆和识别。该理论还定义了三种类型的加工: (1)表征型的,语言或非语言表征的直接激活。 (2)调用型的,通过非语言系统激活语言系统或反过来通过语言系统激活非语言系统。 (3)联合加工,在语言系统内部和非语言系统内部的表征的协同激活。) 解析: 4.简述想象的功能。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新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功能有以下几点: (1)想象有预见作用,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2)想象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对那些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尤其突出。 (3)想象有代替作用,当某些需要不能得到实际满足时,

0307心理学导论试题

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学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6049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德文“gestalt”的意思是__________。“gestalt”学派典型的观点是__________。 3.反射有两种形式,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个性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特征是__________,最为稳定的特征是__________。 5.对人类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他使用的材料是由无意义音节组成的字表,使用的统计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 6.接到老朋友的电话,知道对方是谁却叫不出名字,过一会儿就会想起来,这被称为__________现象,这是一种__________性遗忘。 7.视觉的适宜刺激是__________,味觉的适宜刺激是__________。 8.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9.发散思维程度由灵活性、流畅性和__________三个组成部分的能力来揭示。 10.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 11.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中智力的三个维度分别是操作、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2分) 1.“侏儒症”和“巨人症”是由下列哪一个腺体的分泌不正常造成的?( ) A.性腺 B.甲状腺 C.胸腺 D.脑垂体 2.证明了过滤器学说的实验依据是( )。 A.三耳人实验 B.双耳分听实验 C.分心技术 D.完全报告法 3.在读书时,遇到残缺字我们能根据经验将其补全,这是知觉具有(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4.“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心理属于( )。 A.本能活动 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系统 5.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形象,是一种(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无意想象 6.“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 A.接近——回避冲突 06049# 心理学导论试题第1 页共3 页

2011年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最后一个中转站是 A.丘脑 B.下丘脑 C.海马 D.桥脑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心理学导论—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中枢神经系统 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 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 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 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 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心理学导论—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大脑皮层 3.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耳蜗对高频声波反应的敏感区域位于 A.顶部 B.中部 C.背部 D.底部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心理学导论—感觉—听觉—听觉理论 4.“甜蜜的嗓音”、“温暖的色彩”这种感觉现象是 A.适应 B.对比 C.后像 D.联觉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心理学导论—感觉—其他感觉

5.故地重游往往令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许多在其他情况下不太容易想起的事情,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A.层次网络模型 B.逆行性遗忘 C.编码特异性原理 D.激活扩散模型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心理学导论—记忆—记忆编码 6.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个体对初次识记的无意义材料进行复习的时间应在识记后 A.1小时内 B.2-12小时 C.13-24小时 D.24小时后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心理学导论—记忆—遗忘—遗忘曲线 7.小明在游戏中把凳子当马骑,这种活动反应的想象功能是 A.再造 B.补充 C.替代 D.预见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心理学导论—思维—想象—想象功能 8.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的思维特征是 A.间接性 B.抽象性 C.概括性 D.理解性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心理学导论—思维—思维概述—思维的特征 9.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是 A.音位 B.语素 C.词 D.句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老山界》知识点复习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老山界》知识点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陆定一(1906 — 1996)江苏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7年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长征途中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为建设和发展我军的政治宣传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故事背景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 三、多音字 盛chéng :盛饭 shèng :茂盛 嚼jué:咀嚼 jiáo :细嚼慢咽 觉jué:觉得jiào :睡觉 四、理解词语 惊惶:惊慌,恐惧。 苛捐杂税: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姓上缴的各种税费。 缴:①交纳,交付,缴公粮。②迫使交出:缴了敌人的械。 攀谈:本文是找些话题与他人交谈的意思。 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蜷:弯曲。 呜咽: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 五、课文结构 第1部分: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第1段)。 第2部分: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2—33段)。 第3部分:说明翻越老山界的意义(第34段)。 六、句子分析 1.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抢”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2.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 “鼓着勇气”含有战胜自身某种弱点,从而迎战某种艰难险阻的意思,表现了红军的坚毅顽强和无畏精神。

0204心理学导论试题

浙江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学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6049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来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意志过程。 2.神经冲动在单个神经纤维中是________传导的;而在神经系统内则是________传导的。 3.记忆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 的心理过程。 4.1956年,英国心理学家________发表论文,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________个组块。 5.________的________实验证明了表象是信息贮存和加工的一种形式,说明了表象的这种作 用的不可替代性。 6.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一、________;二、________。 7.在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做________。 8.韦伯定律揭示了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的强度之间存在着的定比例关系,用公式来表示即 为________。 9.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________;感觉相互作用的规律是________。 10.意志对行为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对人的行为的________和________ 两个方面。 11.动作技能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灵活性。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 内。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哪一种动物处在心理发展的知觉阶段?( ) A.蚯蚓 B.水母 C.蜜蜂 D.青蛙 2.19世纪中叶,( )提出了“神经特殊能”学说。 A.缪勒 B.赫尔姆霍茨 C.费希纳 D.艾滨浩斯 3.我们坐火车时,会觉得远处的物体向相同的方向运动,而近处的物体向相反方向运动,这 是哪一种视觉线索起作用?( ) A.空气透视 B.运动级差 C.结构级差 D.双眼视差 4.“潜移默化”是通过哪一种识记进行的?( )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5.“忆苦思甜”是下列哪一种联想?( )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类似联想 D.因果联想 6.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的创立者是( ) A.斯皮尔曼 B.达斯 C.斯顿伯格 D.吉尔福特 7.在个性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特征是(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需要 8.下列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和情感是( ) A.害羞 B.厌恶 C.恐惧 D.兴趣 9.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 )

长春版初一语文《老山界》的知识点梳理初一语文知识点梳理

长春版初一语文《老山界》的知识点梳理初一 语文知识点梳理 1.字词惊惶(huáng):惊慌,恐惧。 苛(kē)捐杂税: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姓上缴的各种税费。 缴(jiǎo):①交纳,交付,缴公粮。②迫使交出:缴了敌人的械。 攀谈:本文是找些话题与他人交谈的意思。 酣(hān)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蜷(quán):弯曲。 呜咽(yè):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 ┏jué 咀嚼┏shèng 盛开嚼盛 ┗jiáo(口语)嚼口香糖┗chéng 盛饭 2.内容结构 老山界,是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半内所发生的事情。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一开头就点出“30里高”,表明老山界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第二部分(第2-32段),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这是课文的主体,按时间顺序和地点的变化又可以分为四层。 第1层(第2一ll段),从当天下午写到天黑之际,从山沟写到山脚,记叙“我们”同瑶民的攀谈交往,表现红军纪律的严明和瑶民对红军的支持帮助。 第2层(第12—22段),从天黑以后写到黎明之前,从山脚下写到半山腰,记叙陡山峭壁的高、险和红军在雷公岩前露宿,表现登山的艰苦和红军的乐观精神。 第3层(第23—30段),从次日黎明写到下午两点多钟,从雷公岩写到老山界山顶,记叙山路的崎岖难走和红军的坚强意志,点明红军翻山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 第4层(第31—32段),在山顶休息以后,从山顶写到山下,记述了红军下山的情景,表达了胜利到达营地的喜悦。 第三部分(第33段),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WTT为大家提供的初一语文老山界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