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3038《税务会计实训》-彭春艳

20013038《税务会计实训》-彭春艳
20013038《税务会计实训》-彭春艳

《税务会计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20013038课程类别:教学实践课

总课时数:0+15学分:0.5

适用专业:会计编写日期:2014-02-28

选用教材:梁伟样著.税务会计实训.科学出版社,2013年2月

制/修订人:彭春艳审核人:罗智颖

专业小组长:刘淑珍系部主任:徐群飞

1.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与作用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实践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利用税务会计理论知识,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税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以纳税操作为主线,从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和会计处理三个方面进行实训,使学生对税务会计的整个核算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务操作技能。

课程作用:本课程对会计处理能力的培养起着综合提升的作用,对涉税事务处理能力的培养起着主体作用,是将会计知识、技能与税务处理知识、技能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基础会计》、《经济法》、《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根据本专业相关的应职应岗能力的要求,本课程提供了从事会计职业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是涉税会计知识体系的主要应用,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税收筹划》、《审计》、《电算化会计》、《企业综合实训》的学习和学生今后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2课程设计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基本理念:采用“每个税种为一个项目”的教学模式,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紧紧围绕完成纳税申报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以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实际操作技术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设计思路:本课程开在第四学期的期末,共计15课时,均为实践教学。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涉税会计账务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解决税务登记、涉税会计凭证的填制、涉税账簿的登记、税款的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

2.课程目标

通过以项目为单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应用的基础上掌握涉税会计账务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解决税务登记、涉税会计凭证的填制、涉税账簿的登记、税款的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对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知识目标:

1)对我国现行税制概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理解主要税种的含义及征税范围。

3)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金的计算方法。

4)熟悉税务会计处理中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账簿的登记方法。

职业技能/能力目标:

1)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

2)能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种类判断应纳的税种。

3)能正确计算相关税费应纳金额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4)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申报。

3.课程内容设计与要求

4.课程实施

4.1教师基本要求

本课程对专任教师的要求是熟知税法的法条内容及解释,能够运用案例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式教学训练;同时应了解证券、会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4.2教学方法建议

1)团队合作工作法: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课程教学中完成“增值税计算申报与核算”等

8个学习项目的教学工作。每个学习项目都要完成与实际工作相同的从分散的经济业务原始凭证到最终纳税申报表的数据判断和归集处理过程,这种数据判断和归集处理涉及到税收法规和会计核算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按照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项目学习工作任务,一方面可以适当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课堂讲授法:课堂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税务会计的教学中我们将其进行改进,根据不同的知识模块充分利用教学场所的多媒体设备,将以语言表述的题目转化为以凭证、账薄、报表等与现实相近的资料,提高课堂讲授的形象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对经济业务的税务核算处理教学,我们以现实的原始凭证来替代教材中的理论题目阐述,提高理论教学的仿真性,尽可能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对纳税申报这种工作过程教学,通过多媒体演示向学生展示每个项目的基本流程更加形象化。

3)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案例演示能够较好地引导课程内容的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加深对税收理论的理解。通过对不同内容案例的运用能达到普通说教所无法做到的效果,如通过违法案例的警示作用,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意识。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其表现形式生动活泼。

4.3教学评价、考核方法

教学评价:

1)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以教学任务模块为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训练活动、阶段测验等进行综合评价。

2)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3)评价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在评定时给予鼓励。

考核方法:根据学生实训任务完成质量进行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4.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教材编写与选用原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或选用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企业会计岗位业务的各项任务为

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3)教材在内容上应既实用又开放,注重税务会计操作技能训练,在形式上应适合高职学生的

认知特点,文字表述要深入浅出,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

建议选用教材:

1)税务会计实训,梁伟样著,科学出版社,2013年2月

2)企业税务会计实训教程,李霞林、梁瑞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

教辅材料选用:

1)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每年都有新版)

2)税务会计实务,曾英姿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信息化、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

1)国家税务总局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918260602.html,

2)财政部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918260602.html,/

3)中国会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918260602.html,/

4)东奥会计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9918260602.html,/

5)中华会计网校:https://www.360docs.net/doc/9918260602.htm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