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865岩石力学二02-14年真题(03-09含答案)

重庆大学865岩石力学二02-14年真题(03-09含答案)
重庆大学865岩石力学二02-14年真题(03-09含答案)

重庆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要点

题型及其分值(自带计算器)(可以适当调整文字大小) 一.判断题(10分,+、-)二.不定项选择题(20分,混选)三.填空题(30分)四. 计算题(40分,5小题)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一.基本概念 1.体系的三种类型; 2.体系的性质(会判断广度、强度性质); 3.状态函数(会判断)及其重要特 征(2点);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三个变量(1.△U=Q-W;2.各自含义;3.Q、W正负取值;) 三.焓与热效应 1.H及其性质(广度、状态、焓大小); 2.△H及其与热效应的关系(表达式;Q p、Q v;)(几种△H (定义);盖斯定律) 四.熵及其初步概念(S定义;S及其比较;△S计算(注意单位)) 五.△G(含义;定义式;自发性判据;计算)H=U+pV G=H-TS 1 物理意义Q p= ΔH 混乱度的量度提供有用功的能力 2 基本性质 都是状态函数是体系的容量性质与物质的聚集态、所处的温度有关 3表示Δr Hθ kJ)与Δr Hθm(kJ·mol-1);S m(T) (J·K-1)与S mθ(T) (J·K-1·mol-1;Δr Gθm(kJ)与Δr Gθm(kJ·mol-1)注意点:标态的规定(对温度无规定)H,G的绝对值不知道,S的绝对值能够确定(热力学第三定律) 反应进度,1mol反应(与方程式写法有关) 计算Δr S mθ(T) (298.15K) (J·K-1·mol-1 )S mθ(298.15K)Δr Hθm(298.15K)(kJ·mol-1)Δr Gθm (298.15K ) (kJ·mol-1) 参考态单质: 1 参考态单质的Δf Hθm=0 Δf Gθm=0 S mθ(T) ≠0 2. Δf Hθm,Δf Gθm单位是kJ·mol-1,S mθ(T)的单位是J·K-1·mol-1。 对于化学反应aA+bB=dD+gG Δr Sθm (298.15K) ={d S mθ(D) +g S mθ(G)}-{a S mθ(A)+b S mθ(B)} Δr Hθm (298.15K)={dΔf Hθm(D) +gΔf Hθm(G) }- {aΔf Hθm(A)+bΔf Hθm(B)} Δr Gθm (298.15K)={gΔf Gθm(G)+dΔf Gθm(D)}-{aΔf Gθm(A)+bΔf Gθm(B)} 在等温、等压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体系由状态1变到状态2,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与过程自发性的关系如下:△G<0 自发过程△G=0 体系处于平衡态△G>0 非自发过程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Δr Gθm (T) =Δr Hθm (298.15K) -TΔr Sθm (298.15K) 如何计算Δr Gθm?在标准状态、温度为298.15K时,由Δf Gθm (298.15K)计算Δr Gθm (298.15K) ?在标准状态,指定温度下可由G-H公式计算Δr Gθm (T) T转= Δr Hθm (298.15K)/ Δr Sθm(298.15K) (上下单位要一致)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 用下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v = νB-1dC B/dt 单位:mol?m-3?s-1 (1)数值的大小与选择的物质种类无关,对同一反应,只有一个值; (2)对于反应物, v B与ΔC B 均为负值; 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

《岩石力学与工程》蔡美峰版总结

《岩石力学与工程》内容概要总结 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中的为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为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 地质软岩:单轴抗压强度小于25MPa的松散、破碎、软化及风化膨胀性一类岩体的总称。 工程软岩:工程力作用下能产生显著性变形的工程岩体。声发射:材料在受到外载荷作用时,其内部贮存的应变能快速释放产生弹性波,发生声响。 岩石岩石地下工程:地下岩石中开挖并临时获永久修建的各种工程。 围岩:在岩石地下地下工程中,由于受开挖影响而发生应力状态改变的周围岩体。 锚喷支护:锚杆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的简称。 边坡:岩体、土体在自然重力作用或人为作用而形成一定倾斜度的临空面。 岩石:自然界各种矿物的集合体,是天然地质作用的产物。 容重:岩石单位体积的重量。根据含水情况将岩石的容重分为天然容重、干容重、饱和容重。孔隙性:天然岩石中包含着数量不等、成因各异的孔隙和裂隙。 孔隙率:指岩石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分为总孔隙率、总开孔隙率、大开孔隙率、小开孔隙率、和闭孔隙率。孔隙率愈大,岩石力学性能越差。 水理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质。 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岩石强度:岩石在各种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岩石破坏形式: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这种破坏形式是最常见的破坏形式;单斜面剪切破坏。这两种破坏都是由于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超过极限引起的。 拉伸破坏:横向拉应力超过岩石抗拉极限引起的。 流变破坏: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岩石在三向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莫尔强度包络线:同一种岩石对应各种应力状态下破坏莫尔应力圆外公切线。直线型、抛物线型、双曲线型。 点载荷试验:试验所获得的强度指标值可以用做岩石分级的一个指标。点载荷实验装置是便携式的,可带到岩土工程现场去做实验。点载荷试验对试件的要求不严格。缺点是要根据经

完整版重庆大学岩石力学总结

重庆大学岩石力学总结第一章 1岩石中存在一些如矿物解理,微裂隙,粒间空隙,晶格缺陷,晶格边界等内部缺陷,统称微结构面。2岩石的基本构成是由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和结构两大方面来决定。3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相互之间的关系,包括颗粒的大小,形状,排列,结构连接特点及岩石中的微结构面。其中以结构连接和岩石中的微结构面对岩石工程性质影响最大。4岩石中结构连接的类型主要有两种:结晶连接,胶结连接。5岩石中的微结构面是指存在于矿物颗粒内部或矿物颗粒及矿物集合体之间微小的弱面及空隙。它包括矿物的解理,晶格缺陷,晶粒边界,粒间空隙,微裂隙等。6矿物的解理面指矿物晶体或晶粒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的光滑平面。7岩石的物理性质是指由岩石固有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所决定的比重,容重,孔隙率,岩石的密度等基本属性。8岩石的孔隙率是指岩石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

比值。9岩石的水理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质称为岩石的水理性。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10 岩石的天然含水率w m w m w表示岩石中水的质量,岩石的烘干质量m rd m rd 11 岩石在一定条件下吸收水分的性能称为岩石的吸水性。它取决于岩石孔隙的数量,大小,开闭程度和分布情况。表征岩石吸水性的指标有吸水率,饱和吸水 率和饱水系数。岩石吸水率w a m o m dr. m dr为岩石烘干质量,m o为岩石浸 m dr 水48 小时后的总质量。 12岩石的饱水率是岩石在强制状态下(高压,真空或煮沸)岩石吸入水的质量与岩石烘干质量的比值。13岩石的透水性:岩石能被水透过

的性能。可用渗透系数衡量。主要取决于岩 石孔隙的大小,方向及相互连通情况。q x k dh A K 为岩石的渗透系数,h 为 dx 水头的高度,A为垂直于X方向的截面面积,qx 为沿X方向水的流量。透 水性物理意义:是介质对某种特定流体的渗透能力,渗透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岩石的物理特性和结构特征。 14岩石在反复冻融后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1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矿物的胀缩不均而导致岩石结构的破坏。2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岩石孔隙的水结冰,体积增大约%9,会产生很大的膨胀压力,使岩石的结构发生改变甚至破坏。15进行岩石强度实验选用的试件必须是完整岩块,而不应包含节理裂隙。16岩石强度指标值受下列因素影响:①试件尺寸②试件形状③试件三维尺寸比例④加载速率(加载速率越多,所测岩石强度指标值越高⑤湿度

物理化学重庆大学版练习1答案

练习1答案 1.指出下列各过程中,物系的?U 、?H 、?S 、?A 、?G 中何者为零? ⑴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 ⑵ 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 ⑶ 理想气体由(p 1,T 1)状态绝热可逆变化到(p 2,T 2)状态; ⑷ H 2和Cl 2在刚性绝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HCl ; ⑸ 0℃、θp 时,水结成冰的相变过程; ⑹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 (1) ΔU = ΔH = 0; (2) ΔH = 0; (3) ΔS = 0; (4) ΔU = 0; (5) ΔG = 0; (6) ΔU 、ΔH 、ΔS 、ΔA 、ΔG 都为 0。 2.a mol A 与b mol B 的理想气体,分别处于(T ,V ,p A )与(T ,V ,p B )的状态,等温等容混合为(T ,V ,p )状态,那么?U 、?H 、?S 、?A 、?G 何者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 ΔU 、ΔH 、ΔS 、ΔA 、ΔG 均为0 ; 3.一个刚性密闭绝热箱中,装有H 2与Cl 2混合气体,温度为298K ,今用光引 发,使其化合为HCl(g),光能忽略,气体为理想气体,巳知)HCl (θm f H ?= -94.56kJ·mol -1,试判断该过程中?U 、?H 、?S 、?A 、?G 是大于零,小于零,还是等于零?ΔU = 0,ΔS > 0,ΔH > 0,ΔA < 0,ΔG 无法确定 ; 4.在一绝热恒容箱内,有一绝热板将其分成两部分,隔板两边各有1mol N 2,其状态分别为298K 、θp 与298K 、10θp ,若以全部气体为体系,抽去隔板后,则Q 、W 、?U 、?H 、?S 中,哪些为零? W 、Q 、ΔU 、ΔH = 0,ΔS > 0。V 1 = RT /10 ,V 2 = RT 判断和改错 5. P 1V 1γ= P 2V 2γ的关系式只能用于绝热可逆过程。×;只能用于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过程. 6. 因为Q,W 不是系统的性质,而与过程有关,所以热力学过程中(Q -W)的值也应由具体过程决定。6.×; ∵Q -W = ΔU 是状态函数的改变值 ∴(Q -W)只由始终态所决定而与过程无关. 7. 熵差ΔS 就是过程的热温商。7. ×; 熵差ΔS 是可逆过程的热温商. 8. 在孤立系统中发生的任何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9. 可逆绝热过程必定是等熵过程。√ 10. 同一物质,当温度升高时,熵值增大。√ 11. 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12. 熵增加的放热反应是自发反应。√ 13. 孤立系统中的熵值总是有增无减。√ 14. 系统的混乱度越大,则其熵值越大。√ 15. 在标准压力及指定温度下,任何稳定单质的焓值为零。√ 16. 在两个不同温度的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以卡诺热机的效率最大。√ 17.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外压,作绝热膨胀时,内能总是减小。√ 18.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所作的功只由系统的始末态决定。√ 19. 内能是状态的单质函数,所以两个状态相同时,其内能值必然相同。√

(完整版)重庆大学-博士、硕士岩石力学考题2

重庆大学二零零五年博士生(秋季)入学考试试题一、论述岩石的流变特性以及蠕变变形曲线特征。 (20分) 二、论述摩尔判据的基本内容,并简要评述摩尔判据的优缺 点。(20分) 三、什么是初始地应力?试论述初始地应力的成因及其分布 规律。(20分) 四、评述岩石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的变形特性。 (20分) 五、论述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时岩石试件的端部约束效应。 (20分) 重庆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一、论述岩石的流变特性以及蠕变变形曲线特征(20分) 所谓岩石的流变性质就是指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与时间因素有关的性质,包括蠕变、松弛与弹性后效三个方面。所谓蠕变是指当载荷不变时,变形随着时间而增长的现象;所谓松弛是指当应变保持不变时,应力 随着时间增长而减小的现象;所谓弹性后效是指当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岩石的蠕变变形特性曲线可以通过单轴或三轴压缩、扭转或弯曲等蠕变实验来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在恒定载荷作用下,只要有充分长的时间,应力低于或高于弹性极限均能产生蠕变现象。但在不同的恒 定载荷下,变形随时间增长的蠕变曲线却有差异。岩石的蠕变曲线不仅与应力大小、性质及岩石种类有 关、而且还与其所在的物理环境如温度、围压、湿度等因素有关,上图为岩石的一典型蠕变曲线。当在 岩石试件上施加一恒定载荷,岩石立即产生一瞬时弹性应变ε e (OA段)。这种变形往往按声速完成,可 以近似认为在t=0完成,其应变为ε e =σ/E。若载荷保 持恒定且持续作用,应变则随时间缓慢地增长,进入到 蠕变变形阶段,将蠕变变形一般可分成三个阶段:(1)第 一蠕变阶段(AB段),也称过渡蠕变阶*段,在这个阶段内, 蠕变为向下弯曲的形状,也就是说曲线的斜率逐渐变小, 若在这一阶段之中(曲线上某一点E)进行卸载,则应变沿 着曲线EFG下降,最后应变为零、其中EF曲线为瞬时弹 性应变之恢复曲线,而FG曲线表示应变随时间逐渐恢复 为零;(2)第二蠕变阶段(BC段), 也称稳定蠕变阶段,蠕 变变形曲线近似一倾斜直线,即蠕变应变率保持常量, 一直持续到C点。若在这一阶殷中进行卸载,则应变沿 曲线HIJ逐渐恢复趋近于一渐近线,最后保留一定永久应变;(3)第三蠕变阶段(CD段),也称加速蠕变阶段,应变率由C点开始迅速增加,达到D点,岩石即发生破坏,这一阶段完成时间较短,严格地说,这 一阶段可分为两个区间:即发育着延性变形但尚未引起破坏的阶段(CP段)和微裂隙剧烈发展导致变形剧 增和引起破坏的阶段(PD段),它相当于褶皱形成后的断裂形成阶段。 同一种岩石,其载荷值越大,在第二阶段持续的时间也就越短,第三阶段破坏出现也就越快。在载 荷很大的情况下,几乎加载之后立即产生破坏。一般中等载荷,所有的三个蠕变变形阶段表现得十分明 显。任何一个蠕变变形阶段的持续时间,都取决子岩石类型、载荷值及温度等因素。 二、论述摩尔判据的基本内容,并简要评述摩尔判据的优缺点(20分)。 摩尔假定是摩尔于1900年提出的一种剪切破坏理论,该理论认为岩石受压后产生的破坏主要是由 于岩石中出现的最大有效剪应力所引起,并提出当剪切破坏在一平面上发生时,该破坏平面上的法向应 力σ和剪应力τ由材料的函数特征关系式联系: |τ|=f(σ) 按摩尔假定可以看出:①岩石的破坏强度是随其受力条件而变化的,周向应力越高破坏强度越大; ②岩石在三向受压时的破坏强度仅与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有关,而与中间主应力无关;③三向等压条件下,摩尔应力圆是法向应力σ轴上的一个点圆,不可能与摩尔包络线相切,因而岩石也不可能破坏;④岩石 的破裂面并不与岩石中的最大剪应力面相重合,而是取决于其极限摩尔应力圆与摩尔包络线相切处切点 的位置,这也说明岩石的破裂不仅与破裂面上的剪应力有关,也与破裂面上出现的法向正应力和表征岩 性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有关。 摩尔判据的优点是:①在判断复杂应力状态下岩石是否发生破坏以及破坏面的方向时,很简单,也 很方便;②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岩石的抗剪特性;③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三向等拉时会发生破坏,而在三向 等压时不会发生破坏。但其缺点是:①只考虑了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对岩石破坏强度的影响,而忽 略了中间主应力的作用,实验表明中间主应力对岩石破坏强度是有一定程度影响的;②摩尔判据不适用 于含有结构面的岩石试件,尽管岩石中的结构面会严重地影响岩石试件的破坏强度;③摩尔判据只适用 于剪切,对受拉区研究不够充分,不适于膨胀或蠕变破坏。 三、什么是初始地应力?试论述初始地应力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20分)。 回答要点: 初始地应力 初始地应力是指未受到任何工程扰动的岩体在天然状态下所具有的内应力,主要由岩体自重及地质 构造作用所引起,地形、地质构造、地震力、水压力、热应力等也会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一定程 度上影响到岩体中的初始地应力。

重庆大学07生物化学真题

重庆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生物化学 一、概念题(每题3分,共24分) 1.有关限速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A.催化代谢途径第一步反应的酶多为限速酶 B.代谢途径中相对活性最高的酶是限速酶,对整个代谢途径的流量起关键作用 C.分支代谢途径各分支的第一个酶经常是该分支的限速酶 D.限速酶是受代谢物调节的别构酶 2.有关蛋白质变性作用的论述错误的是: A.变性作用指的是蛋白质在某些环境因素作用下,高级结构破坏,丧失其生物学活性 B.某些变性蛋白在去掉变性因素之后,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原有构象和活性C.许多变性蛋白水溶性降低,易被蛋白酶降解 D.蛋白质变性之后,多处肽链断裂,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3.有关酶的概念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所有的蛋白质都有酶活性 B.其底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C.其催化活性都需要特异的辅助因子 D.酶不一定都是蛋白质 4.下列不是操纵子的组成部分的是: A.结构基因 B.启动子 C.操纵基因 D.阻遏物 5.(G+C)含量愈高,Tm愈高的原因是: A.G-C之间形成了1个共价键 B.G-C之间形成了2个氢键 C.G-C之间形成了离子键 D.G-C之间形成了3个氢键 6.有关酮体的论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酮体是肝脏输出脂肪类能源的一种形式 B.脂肪动员减少时,肝内酮体生成和输出增多 C.酮体的生成和利用是一种生理现象 D.酮体输出时,不必与血浆蛋白结合也较容易通过血脑屏障 7.不是蛋白质合成的终止密码子的是: A.UGG B.UAA C.UAG D.UGA 8.在动物细胞中,下列物质不能转变为糖的是: A.草酰琥珀酸 B.甘油 C.乙酰辅酶A D.3-磷酸甘油醛

(完整版)重庆大学岩石力学往年题

这是我自己搜集的,答案可能不全,仅供参考。 1. 试论述岩石的水理性 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质称为 岩石的水理性。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A 天然含水率 天然状态下岩石中水的质量m w 与岩石的 烘干质量m dr 的比值,称为岩石的天然含水率,以百分率表示,即: %100?= dr m m ω ? B 吸水性 定义:岩石在一定条件下吸收水份的性能。 影响因素:孔隙的数量、大小、开闭程度和分布情况等。 表征岩石吸水性指标吸水率、饱和吸水率、饱水系数。 (1)吸水率a ω是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质量与其烘干质量dr m 的比值,即 %1000?-= dr dr a m m m ω 式中,0m 为烘干岩样浸水48小时后的总质量。 (2)饱和吸水率是岩石在强制状态下岩石吸入水的质量与岩样烘干质量的比值,即 %100?-= dr dr sa sa m m m ω 式中,sa ω为岩石的饱和吸水率;dr m 为真 空抽气饱和或煮沸后之间的质量(kg )。 (3)饱水系数w k 是指岩石吸水率与饱和率的比值,即 %100?= sa a w k ωω C 透水性 透水性:岩石能被水透过的性能 达西定律:当地下水沿着岩石中的孔隙或裂隙流动时,其水流速度与水力梯度成正比,即 dl dh k l h h K -=?--=12ν D 软化性 定义: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的性能 软化系数:c cw c σση= 式中:c η为岩石的软化系数 cw σ为饱水岩样的抗压强度(MPa) c σ为自然风干岩样的抗压强度(MPa) E 抗冻性 定义: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岩石的抗冻性常用抗冻系数来表示。 抗冻系数: %100?-= c cf c f c σσσ 式中,f c 为岩石的抗冻系数,c σ为岩石动容钱的抗压强度(kpa )。cf σ为岩样冻融后的抗压强度(kpa )。 2.论述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A )水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地下水包括结合水和重力水。对岩石力学性质影响的5个方面:连接作用、润滑作用、水楔作用、孔隙压力作用、溶蚀及潜蚀作用 (B )温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增高,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峰值强度也降低。 (C )加载速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随着加荷速度的降低,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峰值强度也降低。 (D )围压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随着围压的增高,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增加,峰值强度也增加。 (E )风化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产生新的裂隙、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 3.试论述岩体中的初始地应力及分布规律 a.定义: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 b.组成:自重应力、构造应力、热应力、地震应力、扰动应力 c. 地应力的成因 大陆板块边界受压、地幔热对流、地心引力、岩浆侵入、地温梯度、地表剥蚀等引起的地应力场。 d.地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归纳) 1)地应力是一个具有相对稳定的非稳定应力场,它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2)实测垂直应力基本等于上覆岩层的重量 3)水平应力普遍大于垂直应力

(完整版)重庆大学岩石力学总结

重庆大学岩石力学总结 第一章 1 岩石中存在一些如矿物解理,微裂隙,粒间空隙,晶格缺陷,晶格边界等内部缺陷,统称微结构面。 2 岩石的基本构成是由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和结构两大方面来决定。 3 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相互之间的关系,包括颗粒的大小,形状,排列,结构连接特点及岩石中的微结构面。其中以结构连接和岩石中的微结构面对岩石工程性质影响最大。 4岩石中结构连接的类型主要有两种:结晶连接,胶结连接。 5 岩石中的微结构面是指存在于矿物颗粒内部或矿物颗粒及矿物集合体之间微小的弱面及空隙。它包括矿物的解理,晶格缺陷,晶粒边界,粒间空隙,微裂隙等。 6 矿物的解理面指矿物晶体或晶粒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的光滑平面。 7 岩石的物理性质是指由岩石固有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所决定的比重,容重,孔隙率,岩石的密度等基本属性。 8 岩石的孔隙率是指岩石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9岩石的水理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质称为岩石的水理性。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10 岩石的天然含水率rd w m m w = w m 表示岩石中水的质量,岩石的烘干质量rd m 11 岩石在一定条件下吸收水分的性能称为岩石的吸水性。它取决于岩石孔隙的数量,大小,开闭程度和分布情况。表征岩石吸水性的指标有吸水率,饱和吸水率和饱水系数。岩石吸水率dr dr o a m m m w -=. dr m 为岩石烘干质量,o m 为岩石浸水48小时后的总质量。 12 岩石的饱水率是岩石在强制状态下(高压,真空或煮沸)岩石吸入水的质量与岩石烘干质量的比值。 13岩石的透水性:岩石能被水透过的性能。可用渗透系数衡量。主要取决于岩石孔隙的大小,方向及相互连通情况。A dx dh k q x = K 为岩石的渗透系数,h 为水头的高度,A为垂直于X方向的截面面积,qx 为沿X方向水的流量。 透水性物理意义:是介质对某种特定流体的渗透能力,渗透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岩石的物理特性和结构特征。 14 岩石在反复冻融后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1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矿物的胀缩不均而导致岩石结构的破坏。2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岩石孔隙的水结冰,体积增大约%9,会产生很大的膨胀压力,使岩石的结构发生改变甚至破坏。 15 进行岩石强度实验选用的试件必须是完整岩块,而不应包含节理裂隙。 16 岩石强度指标值受下列因素影响:①试件尺寸②试件形状③试件三维尺寸比例④加载速率(加载速率越多,所测岩石强度指标值越高⑤湿度

物理化学模拟卷 重庆大学

《物理化学》模拟题 一、选择题(30分%) 1. 1mol 液态水在100℃及101.325kPa 下全部蒸发为相同温度压力下的水蒸气,则该过程( )。 A 、0=?U B 、0=?H C 、0=?S D 、0=?G 2. 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 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3. 组分A 和组分B 形成完全互溶液态混合物。在一定温度下,若纯B 的饱和蒸气压大于纯A 的饱和蒸 气压() * *A B P P >,则系统达气液平衡时,有( )。 A 、B B x y > B 、B B x y < C 、B B x y = D 、无法确定 4. 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 2SO 4·H 2O (s )、H 2SO 4·2H 2O (s )、H 2SO 4·4H 2O (s ),在P θ下,能与硫 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5. 丹尼尔电池(铜 - 锌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锌电极分别称为:( ) A 、 负极和阴极 B 、 正极和阳极 C 、 阳极和负极 D 、 阴极和正极 6. 某一基元反应,2A(g) + B(g) → E (g),将2mol 的A 与1mol 的B 放入1升容器中混合并反应,那么反 应物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与反应起始速率间的比值是:( ) A 、 1∶2 B 、 1∶4 C 、 1∶6 D 、 1∶8 7. 对于1mol 理想气体,其=??? ????T P V ( ) 。 A. P V - B. PV R C. PV R - D. P V 8. 下列各式中为偏摩尔量的是( )。 A 、B c n n P T B n U ≠? ??? ????,, B 、B c n n V T B n U ≠? ??? ????,, C 、B c n n P S B n H ≠? ??? ????,, D 、B c n n P T B B n U ≠? ??? ????,,

岩石力学总结

第一章 岩块:是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结构面:是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结构面根据地质成因不同分为原生,构造和次生结构面)(结构面对工程岩体的完整性、渗透性、物理力学性质及盈利传递等都有显著地影响) 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石单元体(或称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予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第三章 渗透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介质对某种特定流体的渗透能力,岩石的参透系数表征的就是岩石对水的渗透能力,其取决于岩石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例如岩石中孔隙和裂隙的大小 岩石遇水后体积增大的特性成为岩石的膨胀性 岩石的膨胀性大小主要通过膨胀力和膨胀率两个指标来体现,测定方法由平衡加压法,压力恢复法和加压膨胀法 第四章 弹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当撤除外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性质(线性,非线性) 塑性是指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不可逆变形的性质 脆性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变形很小时即发生破坏的性质 延性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破坏前能够发生大量的应变的性质,其中主要是塑性变形 黏性指的是在力的作用下物体能够抑制瞬间变形,使变形因时间效应而滞后的性质 岩石单轴压缩试验的目的:通过测定岩石试件在单轴压缩应力条件下的应变值,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岩石的变形特性,并计算岩石的变形指标 岩石的应变可分为三种:轴向应变εa(试样沿压力方向长度的相对变化)、横向应变εc(试样在垂直于压力的方向上长度的相对变化)和体应变εv(试样体积的相对变化) 岩石典型的全应力-应力曲线:1.微裂隙闭合阶段(OA段)2.弹性变形至微破裂稳定发展阶段(ABC 段)3.裂隙非稳定发展和破坏阶段(CD段)4.破坏后阶段(D点以后) 岩石典型的全应力-应力曲线决定于岩石的矿物质成分和结构特征 岩石记忆:逐级一次循环加载条件下,其盈利-应变曲线的外包线与连续加载条件下的曲线基本一致,说明加、卸过程并未改变岩石变形的习性,这种现象成为~ 回滞环:每次加荷、卸荷曲线都不重合,且围成一环形面积,成为~ 疲劳强度:岩石的破坏产生在反复加、卸荷曲线与应力-应变全过程交点处。这时的循环加、荷试验所给定的应力,成为疲劳强度。 岩石流变力学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蠕变现象:当应力保持恒变时,应变随时间逐渐增长的过程(2)应力松弛:当应变保持恒定时,应力随时间逐渐减小的过程(3)流动特征:时间一定时,应变速率与应力大小的关系(4)长期强度:在长期何在持续作用下岩体的强度 蠕变是指岩石在恒定的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逐渐增大的性质 蠕变分为稳定蠕变和非稳定蠕变稳定蠕变型是岩石在较小的恒定应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趋于稳定,最后变形保持一个常数,不在随时间增大。非稳定蠕变型是岩石承受的恒定荷载比较大,当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变形随时间的增加不仅不会保持常数,反而变形速率逐渐增加,最终导致岩体的整体失稳破坏了 一个典型的非稳定型蠕变曲线分为瞬间弹性变形阶段、一次蠕变阶段、二次~、三次~ 岩石的强度是指岩石对荷载的抗力,或者成为岩石抵抗破坏的能力 岩石的强度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抗剪强度又有抗剪断强度,抗切强度和弱面的剪切强度三种。 岩石的破坏形式:脆性、延性、弱面剪切破坏 岩石的抗压强度是指岩石试件在单轴压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极限能力,他在数值上等于破坏时的最大压应力

重庆大学博士研究生试题岩石力学2006年春

一. 试述库仑准则和莫尔假定的基本内容。(20分) 二. 论述岩石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类型,并阐述其在工程岩 体稳定性研究中的意义。(20分) 三. 论述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20分) 四. 什么是岩石的水理性?如何描述岩石的水理性?(20分) 五. 什么是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研究应力-应变全过程 曲线的意义是什么?(20分)

一. 试述库仑准则和莫尔假定的基本内容 该准则是1773年由库仑引入的,他认为趋于使一平面产生破坏的剪应力受到材料的内聚力和乘以常数的平面的法应力的抵抗,即 |τ| = S 0 + μσ 其中,σ和τ是该破坏平面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S 0可以看作是材料的固有剪切强度的常数,μ是材料的内摩擦系数的常数。根据该理论可以推论出,当岩石发生破坏时所产生的破裂面将有两个可能的共轭破裂 面,且均通过中间主应力的方向,并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成夹角(φπ2 141-),这里的内摩擦角μφ1tan -=。 莫尔假定是莫尔于1900年提出的一种剪切破坏理论,该理论认为岩石受压后产生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岩石中出现的最大有效剪应力所引起,并提出当剪切破坏在一平面上发生时,该破坏平面上的法向应力σ和剪应力τ由材料的函数特征关系式联系: |τ| = f (σ) 按莫尔假定可以看出:①岩石的破坏强度是随其受力条件而变化的,周向应力越高破坏强度越大;②岩石在三向受压时的破坏强度仅与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有关,而与中间主应力无关;③三向等压条件下,莫尔应力圆是法向应力σ轴上的一个点圆,不可能与莫尔包络线相切,因而岩石也不可能破坏;④岩石的破裂面并不与岩石中的最大剪应力面相重合,而是取决于其极限莫尔应力圆与莫尔包络线相切处切点的位置,这也说明岩石的破裂不仅与破裂面上的剪应力有关,也与破裂面上出现的法向正应力和表征岩性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有关。 总之,莫尔假定考虑了岩石的受力状态、周向应力约束的影响和岩石的本身性能,能较全面的反映岩石的破坏强度特征,但该假定忽视了中间主应力对岩石破坏强度的影响,而事实证明中间主应力对其破坏强度是有一定程度影响的。 二. 论述岩石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类型,并阐述其在工程岩体稳定性研究中的意义 在关于岩石破裂的所有讨论中,破裂面的性质和描述是最重要的,出现的破裂类型可用下图中岩石在各种围压下的行为来说明。 在无围压受压条件下,观测到不规则的纵向裂缝[见图(a)],这个普通现象的解释至今仍然不十分清楚;加中等数量的围压后,图(a)中的不规则性态便由与方向倾斜小于45度 角的单一破裂面所代替[图(b)],这是压应力条件下的典型破裂,并将其表述为剪切破坏,它的特征是沿破裂面的剪切位移,对岩石破裂进行分类的Griggs 和Handin(1960)称它为断层;因为它符合地质上的断层作用,后来有许多作者追随着他们;然而,更可取的似乎是限制术语断层于地质学范围,保留术语剪切破裂于试验范围更好;如果继续增加围压,使得材料成为完全延性的,则出现剪切破裂的网格[图(c)],并伴有个别晶体的塑性。 破裂的第二种基本类型是拉伸破裂,它典型地出现于单轴拉伸中,它的特征是明显的分离,而在表面

重庆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答案第八章

第八章 8-1、在293.15K及101.325kPa下,把半径为1×10–3m的汞滴分散成半径为1×10-9m的小汞滴,试求此过程系统的表面吉布斯函数变。已知293.15K汞的表面张力为0.470N·m–1。 解: 8-2、293.15K时,乙醚–水、乙醚–汞及水–汞的界面张力分别为 0.0107、0.379及0.375N·m–1,若在乙醚与汞的界面上滴一滴水,试求其润湿角。 解:根据杨氏方程 即润湿角为 8-3、293.15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37kPa,密度为998.3kg·m–3,表面张力为72.75×10–3N·m–1,试求半径为10–9m的小水滴在293.15K时的饱和蒸气压为若干? 解:对于小液滴 利用开尔文公式 8-4、已知100℃时水的表面张力,,试计算在101325Pa下,在水中产生半径为5×10–7m的水蒸气泡所需的温度。 解:由拉普拉斯方程 根据克劳休斯-克拉贝龙方程 T r=411K 8-5、在20℃,将半径,完全被水润湿的毛细管插入水中,试求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 解:根据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高度公式 8-6、在正常沸点时,水中含有直径为0.01mm的空气泡,问需过热多少度才能使这样的水开始沸腾?已知水在100℃时的表面张力为 0.0589N·m–1,摩尔汽化焓。 解:由拉普拉斯方程 根据克劳休斯-克拉贝龙方程 T r=379.19K △t=T r-373.15=379.19-373.15=6℃ 8-7、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7N·m–1,水银的表面张力为 0.483N·m–1,水银和水的界面张力为0.415N·m–1。请分别用角及铺展系

重庆大学采矿工程考研真题全总结

岩石力学历年考题(2013考研) 一、名词解释 1、矿物与岩石(2003,2009) 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岩石是自然界各种矿物的集合体,是天然地质作用的产物,是构成岩体的基本单元。 2、地质体与岩体(2003)岩石与岩体(2004)p75 地质体是指地壳内占有一定的空间和有其固有成分,并可以与周围物质相区别的地质作用的产物。 岩体是指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含有诸如节理、裂隙、层理和断层等地质结构面的复杂地质体。 3、岩石的容重(2006,2010)天然容重、干容重与饱和容重(2003)p24-25 岩石的容重:岩石单位体积(包含岩石内孔隙体积)的重量。g v w ργ== ,式中r 为岩石容重,w 为被测岩样的重量,v 为被测岩样的体积。 天然容重:天然状态下岩石的容重。 干容重:在105-110°烘干24小时的的岩石的容重。 饱和容重:饱水状态下岩石的容重。 4、岩石的天然含水率(2010),岩石的比重(2010) 岩石的天然含水率:天然状态下岩石中的水的质量与岩石的烘干质量的比值。 岩石的比重:岩石固体部分的重量与4摄氏度时同体积纯水重量的比值。 5、岩体完整性(龟裂)系数(2003,2006,2007,2009,2010)p110 岩体完整性系数又称裂隙系数,为岩体与岩石的纵波速度平方之比,用来判断岩体中裂隙的发育程度。(附上书上的公式) 6、岩石(芯)质量指标RQD (2003,2004,2005,2006,2007,2009,2010,2011)p119 岩石质量指标(RQD ):将长度在10cm (含10cm )以上的岩芯累计长度占钻孔总长的百分比。(附上书上公式) 7、岩石的流变性(2003,2006,2010,2011)与蠕变、松弛和弹性后效(2003)p198 流变性: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关系与时间因素有关的性质,包括蠕变、松弛和弹性后效。 蠕变:应力不变时,变形随时间增加而增长的现象。 松弛:应变不变,应力随时间增加而减小的现象。 弹性后效: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8、岩石的透水性与渗透系数(2003)p29 岩石的透水性:岩石能被水透过的性能。透水性的大小可用渗透系数来衡量,它主要取决于岩石中孔隙的大小,方向及相互连通情况。 渗透系数: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单位流量,它表示岩体被水透过的难易程度。 9、(岩体)结构面的裂隙度和切割度(2003)p88-89 岩体裂隙度:沿取样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的节理数量。 切割度:岩体被节理割裂分离的程度。 10、岩石的抗冻性(2004,2009)p30 岩石的抗冻性是指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通常用抗冻系数表示。抗冻系数指岩石试样在±250C 的温度区间内,反复降温、冻结、融解、升温,其抗压强度有所下降,岩样抗压强度的下降值与冻融前的抗压强度的百分比。 11、抗剪切强度(2004) p43

岩石力学实习报告

岩石力学实习报告 试验一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 一.试验目的 岩体的点荷载试验是将岩石块体置于一对点接触的加荷装置上, 岩石破坏主要是呈劈裂破坏的性质,破坏的机理是张破坏。用来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又根据岩石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由点荷载试验结果换算出岩石的抗压强度。 二.试验原理 试件在一对点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iao,主要是由于加荷轴线上 的拉应力引起的,其破坏机制为张破裂。试验表明,不同形状的试件在点荷载作用下,其加荷轴附近的应力状态基本相同,这为采用不同形状的试件在点荷载作用下,其加荷轴附近的应力状态基本相同,这为采用不同形状及不规则试件进行点荷载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点荷载试验得出的基本力学指标是点荷载强度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Is?p2De 式中: P——作用于试件破坏时的荷载值(KN); De——等效岩芯直径(mm),对于采取的钻孔岩芯径向试验, De2==D2(D——岩芯直径),对于岩芯的轴向试验,方块体以及不规则岩块试验De?24A ?(A=DW,D

——试件上、下两加荷点间距离,W——试件破裂面垂直于加荷轴的平均宽度)。 试验表明,同一种岩石当试件尺寸不同时,对点荷载强度会产生影响,因此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以D=50mm时的点荷载强度为基准,当D值不等于500mm时,需对点荷载强度进行修正,其修正公式为: Is(50) 式中: F——尺寸修正系数; M——修正指数,由同类岩石的经验值确定,1985年国际岩石力学协会(ISRM)建议m=0.45,近似取m=0.5。?De?F??FIs??50??M 由点载荷强度指数可进一步计算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c)及抗拉强度(?t)计算公式如下: .75?c?22.8210 s(50)?t?K1Is(50) 三.试验步骤 (一)试件制备 1.试样应取自于工程岩体,具有代表性。可利用钻孔岩芯,或在基岩露头、勘探抗槽探硐、巷道中采取岩块。试件应完整,在取样及制备过程中避免产生裂缝。 2.试件尺寸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采用岩芯试件作径向试验时,试件的长度与直径之比不应小于1.0;作轴向试验时,加荷两点距离与试件直径之比为0.3~1.0;

岩石力学重点总结

岩石岩体区别:岩石可以瞧作就是一种材料,岩体就是岩石与各种不连续面的组合体;岩石可以瞧作就是均质的,岩体就是非均质的(在一定的工程范围内);岩石具有弹、塑、粘弹性,岩体受结构面控制,性质更复杂,强度更低;岩体通常就是指一定工程范围内的地质体,岩石则无此概念。 岩石力学就是一门研究岩石在外界因素■(如荷载、水流、温度变化等)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破坏、稳定性及加固的学科。又称岩体力学,就是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目的在于解决水利、土木工程等建设中的岩石工程问题。它就是一门新兴的,与有关学科相互交叉的工程学科,需要应用数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地质学、土力学、土木工程学等知识,并与这些学科相互渗透。 研究对象[对象:岩石一对象一岩石材料一地壳中坚硬的部分; 复杂性:地质力学环境的复杂性(地应力、地下水、物理、化学作用等)

研究方法:物理模拟T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常规实验,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数学模型T如有限元等数值模拟; 理论分析T用新的力学分支,理论研究岩石力学问题; 由于岩石中存在各种规模的结构面(断裂带、断层、节理、裂隙)7致使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T不连续、不均匀、各向异性T因此,有必要引入刻划不均一程度的参数。 各向异性:指岩石的强度、变形指标(力学性质)随空间方位不同而异的特性。 岩石力学问题的研究首先应从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研究入手, 1.岩石的容重:指单位体积岩石的重量。2、比重(Gs)指岩石干重量除以岩石的实体积(不含孔隙体积)的干容重与4无水的容重的比值。3、孔隙率(n%)指岩石内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4、天然含水量:指天然状态下,岩石的含水量与

岩石干重比值的百分比。5、吸水率:指岩石在常温条件下浸水48小时后,岩石内的含水量与岩石干容重的比值。6、饱与含水率:指岩样在强制状态(真空、煮沸或高压)下,岩样最大吸水量与岩石干重量比值。7、饱水分数:指岩石吸水率与饱水率的比值百分率。8抗冻系数。9、软化系数。10、渗透系数K与吕容系数Lu。 岩体的工程分类:岩体质量指标RQD,RQD值的大小,反映了岩体完整程度T岩体分类。 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遇水后会引起某些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的改变,岩石的这种性质称为岩石的水理性。 1、岩石的吸水性 2、岩石的软化性 3、岩石的膨胀性 4、岩石的崩解性 5、岩石的抗冻性 6、岩石的透水性岩石的碎胀性、 岩石的强度:重要性(工程安全、经济效益)【岩石由固体,水,空气等三相组成。】 复杂性:岩石的强度包括岩块的强度与结构面的强度,以及耦合效益+地质环境因素影响(地应力、地下水等) 岩石的破坏形式:1、脆性破坏:岩石发生破坏时,变形很小,明显声响,一般发生在单轴或低围压坚硬岩石。 2、塑性破坏:破坏时,变形较大,有明显的“剪胀”效应,一般发生在较软弱岩石或高围压坚硬岩石 3、沿软弱结构面(原生)剪切破坏。

论述题-重大-岩石力学-历年

三、论述题 1、结合岩石力学与工程实际,简要叙述工程岩体结构面的基本力学属性(2003)(看ppt) 结构面是指岩体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同成因和不同特性的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不连续面如节理、片理、断层、不整合面等。其工程力学性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法向变形、剪切变形、抗剪强度。 2、论述岩石的流变性以及蠕变变形曲线特征(2004,2006,2009)或:简要说明岩石的流变性(2005,2008)或:简要论述岩石的蠕变特征(2003) 岩石的流变性:就是指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与时间因素有关的性质,包括蠕变、松弛与弹 性后效三个方面。 蠕变:当载荷不变时,变形随着时间而增长的现象; 松弛:当应变保持不变时,应力随着时间增长而减小的现象; 弹性后效:当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当岩石在某一较小的恒定载荷持续作用下,其变形量虽然随时间增长而有所增加,但蠕变 变形的速率则随时间增长而减小,最后变形趋于一个稳定的极限值,这是稳定蠕变。当荷载较 大时,蠕变不能稳定于某一极限值,而是无限增长直到破坏。这是不稳定蠕变,根据应变速率 不同,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附上图) 1减速蠕变阶段(ab段):应变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2等速蠕变阶段(bc段):应变速率保持恒定 3加速蠕变阶段(cd段):应变速率迅速增加直到岩石破坏 稳定蠕变和不稳定蠕变的临界应力为岩石的长期强度。 3、论述岩石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类型,并阐述其在工程岩体稳定性研究中的意义(2004) 在关于岩石破裂的所有讨论中,破裂面的性质和描述是最重要的,出现的破裂类型可用下图中岩石在各种围压下的行为来说明。 在无围压受压条件下,观测到不规则的纵向裂缝[见图(a)],这个普通现象的解释至今仍然不十分清楚;加中等数量的围压后,图(a)中的不规则性态便由与方向倾斜小于45度角的单一破裂面所代替[图(b)],这是压应力条件下的典型破裂,并将其表述为剪切破坏,它的特征是沿破裂面的剪切位移,对岩石破裂进行分类的Griggs和Handin(1960)称它为断层;因为它符合地质上的断层作用,后来有许多作者追随着他们;然而,更可取的似乎是限制术语断层于地质学范围,保留术语剪切破裂于试验范围更好;如果继续增加围压,使得材料成为完全延性的,则出现剪切破裂的网格[图(c)],并伴有个别晶体的塑性。 破裂的第二种基本类型是拉伸破裂,它典型地出现于单轴拉伸中,它的特征是明显的分离,而在表面间没有错动[图(d)]。 在较为复杂的应力条件下出现的破裂,可以认为上述类型之一或其它。如果平板在线载荷之间受压[图(e)],则在载荷之间出现一个拉伸破裂,如果这些载荷是由环绕材料的外套挤入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