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编织袋》质量标准

《塑料编织袋》质量标准
《塑料编织袋》质量标准

《塑料编织袋》质量标准

第一节制订塑料编织袋质量标准依据

1、依据

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塑料编织袋》、《复合塑料编织袋》的产品技术要求和塑编行业质量标准。

⑵、根据产品包装袋的要求,以及本公司生产编织袋设备、工艺特点、性能等。

⑶、根据公司塑料编织袋产品工艺配方的标准。公司聚丙烯塑料编织袋产品主要原材料配方:2

3

坤羽四梭圆织机:60~70mm

恒力四梭圆织机:70~80mm

恒力六梭圆织机:90~100mm

赛奥六梭圆织机:80~90mm。

第二节塑料编织袋质量标准规范

1、外观质量

2、袋的型号、允许装载质量、线密度、经纬密度

3、袋规格和袋的允许偏差

4、物理性能

GB/T8946-1998《塑料编织袋》和GB/T8947-1998《复合塑料编织袋》均为1998年生效的老标准,我们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往往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1、取样。以GB/T8946-1998《塑料编织袋》为例,在5.5.3中规定,要求在编织袋经向、纬向、缝边向、缝底向各取试样两块,长300mm,宽约60mm,再修正到50mm,如果最后一根超过半根则留之。缝向试样的两边缝线应适当留长,各打三道结。

该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试样宽度要从60mm修正到50mm,最后一根是否超过半根很难判断。有时候这根单丝可留可不留,造成对检测结果影响很大,往往一个检测员取样时留,另外一个不留。经常造成检测结果的偏差,以兰德梅克实验室接受西北塑料编织袋厂的委托检验为例,其编织袋要求拉伸强度大于1470N,每一根单丝强度要求大于160N,这根单丝是否保留对拉伸强度检测结果影响达到了10%,显然这其中的误差难以控制。另外,用剪刀的烦琐修正过程使得工作效率降低,往往取一个试样要经过10-30分钟才能完成。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这种情况,兰德梅克实验室专门开发了一种双刃取样刀,配合钢板尺,一刀下去,几秒钟内完成取样,不但绝对光滑,而且正好是50mm的宽度,这样基本避免了因为取样造成的人为误差。经过多次应用,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取样后要按GB/T1039要求,需在23±2℃,常湿状态稳定试样4小时。

2、拉伸试验

按照标准要求,将稳定好的试样置于LDX-200电子拉力机的上下两夹具中(上下夹具距离为200mm),使试样纵轴与上、下夹具中心连线相重合,并且要松紧适宜,以防止试样滑脱和断裂在夹具内。

在微电脑操作面板处设定试验的参数:试验速度为200mm/min、试样长度为200mm,并且按照仪器说明输入要求的输出结果,应该选择强度、最大力值、断裂伸长率参数。

按“试验”键,此时设备会自动运行,试样断裂后夹具会自动回归原位,这时电脑上会显示运动曲线和各种结果。此时可以打印结果。

3、剥离试验

对于复合编织袋来说,涂膜与编织布之间的强度是很重要的,这就是“复合”的意义。那

么何谓剥离强度,又如何测定呢

所谓“剥离”形象地说就像宰杀牛羊时剥皮那样,把两个被粘的层互相剥开来。剥离力和拉伸力、剪切力都不同,它不同时施加于整个粘接面上,而是只加于一条线上。所以剥离强度的定义不是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而是:“使粘接件破坏时,单位宽度所能承受的最大剥离力。其单位是牛顿/米(N/m)。根据被粘物性质的差异,剥离强度的测定法包括:(a)T 形剥离;(b)180℃剥离;(c)90℃剥离;(d)爬鼓剥离等。180℃剥离用于刚性材料(如钢板)与挠性材料试片的测定;90℃剥离专用于钢板与橡胶试片的测定;爬鼓剥离则用于蜂窝夹心材料的测定。对于压敏胶还有专门的剥离测试(GB/T2792—1998)。对于复合编织袋来说来说,剥离强度主要指挠性材料所用的T形剥离;

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和笔者的实际操作经验,复合编织袋的剥离强度测试方法如下:

制样将样品分经向和纬向各取两块宽度30.0±0.1mm,长度200mm的试样。用手或者胶粘带将膜与布预先剥开50mm,被剥开部分不得有明显损伤。

取样后要按GB/T1039要求,需在23±2℃,常湿状态稳定试样4小时。

测试将试样剥开部分的两端分别夹在LDX-200(材料试验机)电子拉力机的上、下夹具上,使试样剥开部分的纵轴与上、下夹具中心连线重合,并松紧适宜。试验时,未剥开部分与拉伸方向呈T型。

设定试验参数,其中速度为300mm/min。

按“试验”键,设备自动运行,屏幕会显示结果和曲线。结果可以打印。

参考标准:德国国家标准DIN 53357—82《塑料带和薄膜测试—膜层剥离试验》,GB 8808—88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

LDX-200(材料试验机)电子拉力机除了剥离强度外,也可以测试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热封强度、耐刺穿强度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