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原因以亚洲四小龙为例

亚太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原因以亚洲四小龙为例
亚太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原因以亚洲四小龙为例

<<前言>>

近幾世紀以來,新興工業化國家(NICS)快速興起,且在世界經濟體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經濟潛力極被看好,在這些國家中,「亞洲四小龍」─台灣、韓國、香港、新加坡的表現尤其搶眼。在1970年代,這四國的平均年度經濟成長率是9.4%,比日本的3%,美國的6%都要高;在1980年代,即使面臨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仍以倍於先進國家的速度向前衝,到底是什麼樣的背景因素,造就了這四條龍的興起?這將是我們這篇報告要探討的重點。

壹、韓國

從1960年代開始,韓國經濟突發猛進,創造了所謂的「漢江奇蹟」,我們把它成功的因素歸納為以下五點:

一、政府政策的領導:韓國政府為求經濟的快速成長,實行了一連串的經濟政

策,包括了降低稅率,貶值韓幣,實行低利優惠貸款,補貼外銷…等,積極地保護國內新興工業、限制外國產品進口,以政策領導經濟的發展。

二、文官制度健全:在韓國,文官制度相當健全,因此所有的政策都是早就擬定

好的,不會因為換了經理或部長,而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制度和政策的推行,此點有助於維持經濟的穩定。此外,他們的分層負責做得相當好,在交涉事情時,科長級或局長級就相當有擔當,科長告訴你可以,就是可以;不必再拿給次長、部長核准,有相當完善的制度。

三、以大企業帶動經濟成長: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韓國政府集中資源,以關稅

保護、管制進口、低利又易得的融資,扶持大企業,使其鶴立雞群,帶動國家經濟快速成長。例表一,在1982年列名財星雜誌上美國以外的世界前五百大關係企業中,韓國就有十家,且全是民營企業,此時的台灣才只有兩家,且其中一家還是國營企業。

四、戰鬥精神:有人說「戰鬥精神」是韓國模式之所以能致勝的關鍵,不論一般

勞工或是民間企業,都秉持著「做了,就有成果」、「錯了,再改就好」的一

貫態度。以韓國上班族來說,他們可以在辦公室中熬夜加班,一天工作16個小時卻不以為苦。另一個例子是民間企業開發錄影機的實例,在1978年左右,韓國的三星、金星和日本各大公司接恰,希望能有技術轉移,但是日本對技術轉移給韓國非常猜忌,這幾家公司的研發人員,於是就買了錄影機,拆下來,自行研究開發成功,然後拿回給日本,請求技術合作,而且要以自己的廠牌外銷。這種勇往直前、不怕犯錯的精神為韓國的一大特色。

五、儒家文化的影響:韓國位於儒家文化圈中,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韓國工人

也自認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所以講求守法、禮貌,重視階級、倫理。

小結:

由上可知,所謂的「漢江奇蹟」,並不是一日造成的,而是在政府、民間企業和人民共同努力下的成果,或許有些地方,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並不是那麼的完美(例如:全力扶持大企業,扼殺了中、小企業的生機),但無可否認的,上述的這些因素的確為韓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不可抹滅的影響。

註:本表以各企業1981年實績為準。

資料來源:Fortune,1982.8.23

貳、台灣

一、生產力提高:(1)教育:一般說來,技術性工人比非技術性工人更具勞動生

產力,教育有助於適應技術工作,勞動人口的配置更容易,所得也會更平均,自1951年以來台灣在人力資源的投資相當多,國小就學率從1951年的81%到1971年的100%;國中從1951年的20%升高到1900年的85%;高等教育就學率在1951年時為1%,而1990年則有19%,這些迅速的轉變歸功於政府實施的教育政策能滿足經濟體系的需要和人民對教育需求的增加,其中最重要的政策包括:國民義務教育延長為九年、發展高等科技教育、提倡自然科學與應用工程科學、私人教育興起。(2)進口技術與研究發展:台灣出口導向和允許國外技術引進的開放政策,使的國外資本進口更容易,但國外技術對台灣的生產力貢獻在未來因會降低,產商自行發展高科技的成本將會小於進口技術的成本,當國進口技術趕上先進國家,技術進口的影響就會降低。研究發展帶動了近十年來生產力的提高,從1985年開始,總要素生產力和國內研究發展新技術有關,留學生所引進的國外技術、新產品、高科技工業對技術的發展也有很大的貢獻,新竹科學園區也推動的高科技的前進。

(3)勞動力重新分配:主要是農業人口移至非農業人口,教育水準也有助於勞

動流動性,增加勞動人口對經濟變遷的適應,而勞動市場的彈性也是高勞動流動性的原因,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容易進行多樣化生產。(4)出口:出口使台灣市場獲得更大的利益,世界性的需求就能使像台灣一樣的小國市場大幅提高,台灣實行自由貿易能大幅提昇生產力,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比內銷更能享受規模經濟的利益,開放性的企業不斷以更佳的要素分配來生產,或者使用更先進的科技,來提昇生產力。

二、有效率的財政政策:早年為了維持國家存續以及龐大的軍事支出,台灣的財

政政策相當僵化,直到對外貿易出現順差以及十大建設陸續興建,提供了基本所需的公共基礎建設,才開始活絡。在1950-1969的美援及經濟復甦時期,政治上的不穩定使財政運作遲滯,並沒有受到相當的重視,經濟發展的空間小。困境中美國對軍事以及基礎建設的援助,使台灣能逐步恢復活動力,台灣本身也在1949-1951推動土地改革,為政府提供了充足的稅收,特別是地主以及富有者必須負擔較大的稅賦,必僅重新分配所得,對後來的工商發展也有助益。1970年代台灣在石油危機的衝擊下創造了四十年來經濟發展的顛峰,「十大建設」奠定了日後現代化及工業化良好的基礎。到了1980年大經濟指標顯示台灣經濟成長趨於緩慢,全球經濟也欲振乏力,財政部門在這個時期扮演被動的角色,十大建設後台灣的經濟重心逐漸由政府主到轉向輔助私人企業。80年代末期社會結構快速改變,人口與貿易量大幅上揚,使公共基礎建設不足的問題日益嚴重,政治環境衝突也不斷產生。1990年政府更大刀闊斧的實行「六年國建計劃」,使財政收支起了根本的變化,從長期的盈餘狀態轉為入不敷出的窘境。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之後,台灣未來如何國際化是長期的考驗。

三、金融部門的發展:在戲劇性的政治勢力轉換後,1949年一些大陸的銀行隨

國民黨特退來台,台灣的金融體系開始是日本接收的體系與大陸來台機構的綜合體,由於各種原因,金融機構最出受到政府嚴格管制,只有在為了促進經濟成長或因應環境變遷的需要下,偶而允許新種金融機構或市場建立。直到1980年代,台灣當局才對金融體系大幅放寬,使其更符合經濟社會的需要,除了管制性政策,財金部門也採行了多種的干預,充裕某些特定產業或經濟活動的資金、指引可貸資金流向,或促進經濟成長,在1950年代,曾利用提高存款利率來消除通貨膨脹,且提供了儲蓄動機,在1989年銀行法的修正後,使利率達到自由化目標,由市場來決定,但由於銀行多為政府所有,容易受中央銀行的影響。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主力,為了幫助成長,政府採用了設立中小企業銀行對中小企業提供中長期資金,設立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以分攤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風險,此外中小企業也能享受基於多種目的而設立的專案融資。

四、小結:

台灣的經濟奇蹟主要依賴資本累積,生產力的提高則有推波助瀾的功效,教育及鄉村發展促使勞動力由農業部門轉變為工業部門,1960年代出口導向的開放政策,使過剩的勞工被工業部門充分吸收,恰巧當時九年國教有助於提昇專業技術訓練,。美援彌補了初期發展儲蓄不足的困境,政府所推動的政策與建設架構有利發展的環境,雖然金融干預可能導致資金分配不當,但對於重點產業部門的優惠則有正面的效果,可以提高生產力與競爭力。1980年代金融自由化由市場來決定價格,擺脫了政府控制的局面,調適資金的配置效率,追求利潤的極大化。為了走向國際化,政府目前面臨了公共基礎建設不足民間部門成長後飽和的瓶頸,而污染問題也提高了生產成本,台灣又陸續推展各種社會福利政策勢必引起另一種經濟成本,如何在發展策略過程中建立進步而平衡的社會,如何設計適當的經濟政策與改革方案,顯然是台灣在邁向高度開發的經濟體系及成熟民主社會所應對的當務之急。

參、香港

一、轉口港的地位

自1841年香港割讓給英國後,一面宣佈為自由港,另一面亦因地理、人文等等因素,很自然的演變為中國與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貿易的轉口埠。1932年,英國宣布成立「帝國特惠稅制」,香港在此制保護下,開始發展出口工業,但規模極小。除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佔領期間外,香港一直保持轉口埠的地位,主要以轉口貿易為生,直至1950年韓戰爆發後,香港的貿易型態才發生巨大轉變。中國大陸於1950年底介入韓戰後,翌年,聯合國對大

陸實施戰略物資禁運,美國更對大陸實施全面禁運。香港與大陸之間的轉口貿易可說是於一夜之間崩潰。幸好美國實施「綜合來源證制」,准許港製品繼續輸美,奠定五○年代後香港工業革命的基礎。七○年代開始後,中國大陸與西方關係改善,1979年大陸與美國恢復邦交,美國解除禁運。大陸本身亦開始改革和開放政策,其對外貿易亦開始突飛猛進。香港轉口埠的地位亦因之全面恢復。但和1951年前不同的是,香港已有相當工業化的基礎,而且又已成為亞太區的重要金融和營運中心。

二、特殊政治背景

香港經濟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什麼?似乎沒有一個單一的原因可解釋,但是法治和自由讓香港的每一個人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事,進而全力以赴。香港為英國體制下的殖民地,雖一直擁有法治的統治,但是卻缺乏民主,人民擁有公正的法治自由精神,卻未曾講求過民意民主政治。

三、自由的經濟

香港的自由經濟有三個獨特點:一、貿易上的自由,進出口及外匯沒有管制。

二、沒有工會勢力。三、沒有反扥辣斯法。香港經濟成長最快速的時刻是

1976-1982年,也是最多難民湧入的時期。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要素,如內部政治與社會的安定,健全的法制,政府的積極不干預與穩健的財經和低稅政策,資金的完全自由出入與調度,有利的地理位置(位於亞太地區的中心點)和時區(和倫敦差7小時,紐約差12小時,便利國際金融天候的運作),現代化的基礎設施與電訊設備,英語的廣泛利用等,早已為人所熟知,較少為人知的是香港的「國民待遇」紀錄,可能是全世界最優者。

(國民待遇是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重要原則之一,意即外國商品一但輸入本國後,即應在法律上行政上與本國商品享有同等待遇。)

四、小結香港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之下,能夠自由不多加限制的讓經濟和貿易快速成長,其中也曾依賴過美援的保護制度,在種種的條件及有利的背景之下,香港得以自由快速的成長,並擠身亞洲四小龍之一。

肆、新加坡

新加坡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因素影響鉅大。這兩個因素就如新加坡的雙腳,使新加坡這個小巨人跑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前端。這究竟是哪兩個重要的因素呢?

一、經濟發展背後的兩大支柱:

1.高效率而廉潔的文官制度:

新加坡的文官以高效率、不貪污聞名於世。當然,這並非單是靠一套良好的制度就能如此的,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有一群優秀而有效率的人,這些平均年僅35~40歲的管理員,在過去的二十幾年來不但推動了李光耀的建國理念,更鞏固了新加

坡經濟發展的基礎。這些官員能夠有效率且不貪污的行事作為乃因為政府給予相當優渥的待遇,並賦予責任重大的任務,使其在工作上能兼具穩定性及挑戰性。當然,為了徹底杜絕貪污的弊病,李光耀也設立了一個直屬於總理下的『貪污調查局』,在裡邊有34個探員,時時刻刻調查公務員有無違法的行為,就算是李光耀栽培的同僚犯罪也必須照樣接受偵察,在政府裡公務員沒有特權,沒有僥倖。在廉潔與效率的相互作用下,儘管別人送禮給公務員都必須送統一單位處理或自己照價收買。在這樣的情況下,使得新加坡因廉潔鎖住了權力的濫用,效率開放了建設之門。

2.建立在危機感上的法治社會:

新加坡由一個髒亂的熱帶港口,變成為世界上最乾淨、最安全的國家,政府透過公平而徹底的法治,強制給人民建立起社會紀律。在新加坡,法律嚴謹,處處做了必要的規範,一旦違反了紀律,便會接受相當嚴厲的制裁。這使得新加坡的人民有著濃厚的守法觀念,社會治安才得以良好。公平與徹底是新加坡法治真正成功的地方。由法律建立公平的環境,不讓任何人因本身職務的方便而獲利,避免民眾在不公平的環境下不願守法不願吃虧。

二、經濟發展成功的關鍵:

1.政策運用成功:

1965年,新加坡剛成立之初便在外交上採取不結盟主義。在國際間與所有人為友。於區域間則與鄰境的馬來西亞、印尼保持友善的關係,但一切事物仍以經濟和貿易的利益為前提。此外,內政上:實施恩威並施的政策,並推動多項運動、規劃且開放利多的規範。

2.決策快行動第一:

在新加坡的社會講求『法、理、情』,一切按照既定的程序來辦事,不講情不走後門。另外,新加坡的政府敢面對現實、重實際,一旦遇到問題便積極的尋求解決之道,不拖泥帶水。『行動』便是其政府的一項特色。

3.人才、教育:

新加坡不具天然資源,唯一可開發的便是『人力資源』,新加坡為了培養人才以政府獎學金廣納優秀人才,以最佳人才掌握政府。此外,新加坡也開放利益條件招攬國外優秀科技人才。

4.生產力:

為了加強產品的競爭能力、擴大產品市場、新加坡政府過去常發起全國運動,領導階層更親往全國各地努力宣傳生產力的重要。他們高深疾呼:提高生產力是新加坡唯一圖存的關鍵。新加坡沒有天然資源,唯一可開發的就是人力資源。60年代勞力密集,70年代工業教育計畫使工人的知識和技術水準提高,80年代面對新科技的挑戰。為了提高人力素質,政府與企業不斷加強在職訓練、提高工人的教育水準、道德教育,勞資雙方的溝通和諧有助生產力的提昇。

5.其他:其他相關配套措施。

三、經濟結構的改變

李光耀:『新加坡不力爭上游就會淪為過氣的新興的工業化國家。』雖然,新加坡過去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但是,勞力密集工業已落伍,經濟活動應適時改變為高技術工業,這樣才能面對未來的趨勢。當然,新加坡政府也知道如何改變自己的經濟結構,因此政府也想出了過渡的因應對策:

1.積極培養國內人力資源

2.大量技術人才的訓練

3.經濟掛帥、工業發展第一

4.減稅再減稅

5.經濟活動多元化

四、小結:

在李光耀政府強而有力的領導下,新加坡的政經發展受到了世界的矚目,更引起了許多學者專家的深入研究與探討。新加坡沒有豐富的天然資然,只有開發『人力資源』才是新加坡源源不絕的財富,以前這樣,現在這樣,以後更是這樣。當然,新加坡的經濟發展表現如此穩定,最主要的因素乃是國內的環境相當不錯,在新加坡政府清廉、責任、人才、行動、法治的作為下,開發了國內有利的發展條件。新加坡政府就如同一個企業公司,將國家視同一個企業般來經營,他們賣『服務』、『管理』給身為顧客的人民。在新加坡政府中是以實際主義為出發的,一切升遷的標準在於『績效』而非年資。新加坡政府積極又不失嚴謹的政策,主導了新加坡的發展,使新加坡一躍為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之林。

<<參考資料>>

1.亞洲的小巨人,天下,1984。

2.殷允凡,太平洋世紀的主人,天下,1985。

3.莊素玉、楊瑪利,高標挑戰新加坡,天下,1995。

4.汪康懋,世界新經濟格局下的亞太、中國和香港,三聯書店,1991。

5.趙伯雅,亞太地區繁榮之哲學,日本經貿專著選譯叢書,1990。

6.韓國---畏友兼勁敵,天下,23期,1983。

7.鄒堅:韓國已非吳下阿里郎,天下,87期,1988。

8.漢江奇蹟的重現,天下,23期,1983。

9.金德中:亞洲只有一條龍,天下,87期,1988。

10.台灣工業化之研究,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0。

11.經濟研究叢書----台灣經濟奇蹟的原動力,史邦強,許嘉棟,徐茂炫,1996。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 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1)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 (2)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3)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 (4)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与这四个阶段相对应,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以根据市场融合的程度,分为以下六类: 1.优惠贸易安排。即在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给予特别的关税优惠,这是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典型的有1932年英国与一些大英帝国以前的殖民地国家之间实行的英联邦特惠制。 2.自由贸易区。即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一个贸易区,在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区内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留对非成员国的原有壁垒。 3.关税同盟。即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同时协调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政策,建立对外的统一关税。这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典型的有欧洲经济共同体。 4.共同市场。即成员国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使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贸易自由化,而且实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典型的如欧洲统一市场。 5.经济同盟。即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成员国之间不但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起对外的共同关税, 而且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典型的如目前的欧洲联盟。 6.完全经济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在国家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 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等完全自由流动,使用共同货币。 经济一体化是关于成员间贸易壁垒的撤除和各种合作互助关系的建立。贸易壁垒的撤除被称为一体化中"消极"的一面,合作关系的建立则被称为"积极的"一面,因为合作的建立往往要求参加者改变现有的制度或机构,或建立新的制度和机构以使一体化地区的市场能适当而有效率地运转。在一体化的各种形式中,较初级的形式,如自由贸易区等主要是消极的一面,而较高级的形式,如经济同盟等则更充分地体现了积极的一面。消极的形式比较易于达到,因为消除关税和数量限 制易于做到,特别是在经过长期的多边贸易谈判后许多国家的关税水平本来就已经很低。积极的形式不易做到,因为它要求采取某种形式的共同行动,而且要求在关税以外的领域合作,而金融、货币和雇佣等方面的合作往往涉及国家主权的协调等更深一层次的问题。但对一体化的形式的划分只能是大体上的,实际上每个组织都不可能是标准

世界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及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定位

收稿日期: 2006-03-01 作者简介:任保平(1968—),男,陕西凤县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 钞小静(1982—),女,陕西佳县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方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2006年5月 第33卷第3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Shan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 Edition) May, 2006 Vo.l 33 No. 3 世界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及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定位 任保平,钞小静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069) 摘要: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各国工业化道路也各有其特点。目前在新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发达国家正在由旧工业经济时代向新工业经济时代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世

界工业化发展出现了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趋势。从中国工业化的现状出发,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和中国传统工业化发展中的经验教训,针对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挑战,努力做好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十分重要。 关键词:工业化道路;世界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图分类号: F4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5957(2006)03-0018-07 新型工业化是在中国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而又遇到以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工业革命挑战的背景下而提出的。新型工业化的“新”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新的;二是相对于中国的传统工业化来说是新的。因此,要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实质,并找出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路径,就必须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分析当前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作好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 一、世界各国的工业化道路及其特点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各国工业化战略的演变各有其特点。作为工业化发端者的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后工

全球工业化模式

全球工业化模式(资料) 英美模式 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内生型模式 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的背景和起始条件不同,因此工业化特点各不相同,并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综观世界各国工业化的道路可以发现,英国、美国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内生型工业可以归结为一种模式;其后,有德国、日本模式,特点是以较完善的市场机制为前提,通过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军事力量实现工业化;此外,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东亚模式的工业化道路自成体系,具有明显的特点。 虽然英国和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并不一致(英国是在19世纪上半叶以工业革命为开端掀起工业化浪潮,美国则在19世纪末开始工业化),但是,两者的工业化的动力机制具有类似性,都是依靠市场方式自发推进工业发展,是在经济系统内生地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变的。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自由放任”一直指引着英国的工业化进程。可以将英国的工业化路径总结为:“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市场经济完善,出口扩大———部门利润率变化(以毛纺工业为代表的工业利益大于传统农业部门利益)———生产结构转变的需求———圈地运动(土地 产权和农业经营方式、生产组织的变化;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本积累———工业革命(技术革新)———以纺织为先导的工业部门的扩张———工业化向其他行业的进一步扩散———经济结构的变化———实现工业化。美国的工业化可以看作是英国工业化模式的延伸。不过,美国作为稍后工业化的国家,在吸收英国的市场经验基础上,政府强有力的指导政策也具有一定作用。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工业化不但建立在市场基础上,而且是以工厂体制和生产组织的内部创新为起点和动力的,形成了“股份有限公司”、“通用制”等适合企业发展的大型生产组织,从而在较短时间内聚集资源,实现社会化大生产,以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从而完成了工业化。 德日模式 在不利的国内外环境下,通过政府主导的赶超政策实现工业化 德国、日本的工业化道路被认为具有类似性,都是在强调一系列政策重点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主导型模式推进工业化。 1871年德国统一后,仅仅用了30年时间,就完成了工业化,并成为工业强国,居欧洲之首,世界第二,重要原因就是德国政府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为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德国在社会军事组织基础上建立了强有力的政府官僚体系,成为实现产业保护、统一市场、投资科技的有效组织基础。在英、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压力下,德国通过强有力政府干预、通过适当的保护政策很快实现了经济赶超。 日本的工业化也是在政府强制基础上实现的。明治维新后,政府一方面通过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加速本国工业发展,实行出口导向型政策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发展教育科技,并在政府干预下迅速改革

新型工业化定义与概述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顺应新形势,新型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第二,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以说“先发展、后治理”,代价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为在加快发展中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 第三,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失业问题。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我们就是要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个国情,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既充分利用工业化来提升劳动生产率,又着眼于扩大就业,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 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1. 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 2.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 3.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新概念,反映了我党工业化理论的新发展。这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竞争而提出的适时方针。按国家计委有关负责人的解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点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注重信息化的作用。应该说,这是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发挥后发优势的现实选择:即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东盟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第四节、东盟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东盟的经济和贸易状况,要求其走向和实行东亚经济一体化。东盟的国际关系,使东盟能 够走向和实行东亚经济一体化,并成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最积极最有力的促进力量。 东盟的经济规模有限,实力单薄。1996年,东盟10国的国内生产总值7300亿美元,仅占世 界的2.65%,与欧盟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22.6%,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29 .2%相比较,差距悬殊。东盟如此单薄的经济实力,使其不能进入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强 手之列,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难以有效保护其各成员国的利益。 东盟内部贸易比重低,相互经贸联系不强。东盟成立至今已有30多年,历时不短。但由于 一系列客观条件的制约,东盟内部贸易比重现仅为20%左右。相当于欧盟内贸比重的1/3,不 足历时四、五年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内贸比重的1/2。东盟各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外资和技术,但东盟所需外资和技术的绝大部分来自东盟以外的东亚国家和地区。东盟各成员国相互 间的 融资所占比重是极小的。东盟如此薄弱的内部经济和贸易联系,使其难以实践有力地维护和 促进各成员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宗旨。 由于一系列客观条件的限制,东盟要在自身的范围内消除其经济规模不大,内部相互贸易 比重低的缺憾是极其困难的,甚至简直是不可能的。至少在数十年的时间内会是如此。而东 盟通过与东盟以外的东亚各国、地区组建东亚经济一体化组织,即可轻而易举的消除东盟的 上述缺憾。如果由东盟10国与东亚的其他国家、地区,如日本、中国、韩国、香港、台湾等 成立东亚经济一体化组织,其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超过欧盟,内部相互贸易额所占比重可以超 过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1/3左右的贸易市场在东盟以外的东亚各国和地区,东盟所需外资 的80%左右来自东盟以外的东亚各国和地区。一目了然,东盟要消除其经济规模小,内贸比 重低的缺憾,稳定和扩大其外贸市场,保证其所需大量外资来源的稳定,都需要建立东亚经 济一体化组织。 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不成功或成效甚微的。 历史将继续证明今后的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也是不遂人愿的。南南型经济一体化固 有的缺陷决定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作用和成效只能如此。东盟是南南型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南南型经济一体化的缺憾已在东盟身上得到验证。东盟及其各成员国要丢掉其南南型经济 一体化的缺憾,只有吸收经济发达国家加入其组织,或与经济发达国家组成新的经济一体化 组织两种可能的选择。东盟是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东南亚各国中无发达国家(新 加坡

亚太经济一体化路径浅析

亚太经济一体化路径浅析 摘要:2015年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立的第26年,距离实现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缩小亚太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并实现全面发展的茂物目标第一个时间表到期也已经过去了5年。但是,发达国家2010年实现贸易投资的自由和开放的目标仍未实现,实现发展中国家贸易投资的自由和开放第二个时间表也即将在2020年到期。APEC虽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上具有宏大而又极富前瞻性构想,但是却得不到有效执行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仍然缺少一个统一的开放过程具体设计和标准,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①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这一APEC长期目标的路径仍在亚太区域内存在着很大争议,区内一些国家为在亚太经济合作中把握主导权也出现了激烈的争夺。 关键词:APEC;FTAAP;TPP;RCEP;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亚太经济区 亚太作为一个经济区域是在二战后逐步形成的。二战后美国成为全球经济霸主,也成为亚太地区资金、技术和市场的重要主要来源。亚太地区战后突出的经济表现和区内最大的发达经济体美国的经济转型转型密不可分,东亚的后起经

济体在冷战格局形成后凭借地缘优势成为美国主要的制造业转移对象。不仅如此,美国还以投资、援助计划、借债的方式向这些经济体大量注资,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除产业转移之外,美国还通过对东亚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和实施较低的关税增强了贸易联系。美国的消费品需求随着制造业的转移越来越依赖于东亚的供给,美国与东亚地区的贸易额在90年代初期超过了其与传统贸易伙伴欧洲的贸易额。日本在完成经济腾飞后对东亚地区的投资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后对中国及东南亚的投资更促进了美国和东亚地区之间跨太平洋的紧密经济连接的形成,亚太地区逐渐形成“美国消费,东亚生产”的相互依赖模式。 二、亚太经济一体化现状 (一)区域内各类FTA 交叉重叠 亚太区域内各国经济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地增强,区域性利益产生并不断扩大,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亚太经济合作与开放越来越成为区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共识。在这种需求之下,APEC作为一个跨层次和跨区域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成立,除美国和东亚之外还包括了来自拉丁美洲和澳洲的经济体,它以促进亚太地区的市场开放与经济合作为目标,也为此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茂物宣言》,提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在2010和2020年前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与开放。APEC成员国家和地区共占据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WTO练习题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WTO练习题

第四章国际经济一体化与WTO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一体化 2、优惠贸易安排 3、自由贸易区 4、关税同盟 5、共同市场 6、经济联盟 7、完全经济一体化 二、填空题 1. _________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通常被称为战后经济“三大支柱”。 2.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大体有如下五种形式:、、、、。 3. 为了实现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目标,以实现四大自由流通,必须消除的三大障碍是:、、。 4.二次大战结束后出现的第一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是,继该组织出现后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建立起来的两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5.“乌拉圭回合”谈判之所以迟迟不能达成协议,其焦点是围绕问题的矛盾十分尖锐。 6.签订贸易条约所依据的法律原则主要有两个,即:、。 7.经济一体化最低级和最松散的形式是。 8. 指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的基础上,成员国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措施。 9.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有、贸易创造和贸易扩大。 10. 是世界上幅员最广泛、参加成员差异最大的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国也是该组织的成员。 三、判断题 1.WTO《政府采购协议》是多边贸易协议,要求全体世贸组织成员参加。( ) 2.《保障措施协议》要求非歧视地实施保障措施,它适用于来自所有国家的同类产品,而不应带有选择性。() 3. 《农产品协议》要求世贸组织成员立即取消对农产品的出口补偿。( ) 4.最惠国待遇原则含义是:一成员就任何一项原产于另一成员的进口产品给予另一成员在关税或其它方面的优惠,必须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原产于其它成员和相同或类似的进口产品。( )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摘要:近年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日渐活跃,各种类型的双边或多边协议迅速扩散,“意大利面碗”效应出现,建立统一的一体化组织的诉求呼之欲出。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中国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相互较量。2010年日本举行的APEC部长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亚太自贸区(FTAAP),2014年11月份在中国举行的APEC会议提出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并通过了《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路线图》。如何在TPP和RCEP 的博弈中实现亚太自贸区的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 关键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FTAAP;TPP;RECP 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上世纪以来,区域经济合作浪潮席卷全球,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合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后来居上。截至2015年2月底,亚太成员国内部之间签订一体化协定50个。一体化协议错综复杂而缺乏统一的标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日渐步入“意大利面碗”的泥潭而举步维艰,APEC作为松散的组织,缺乏约束性,试图通过APEC升级为FTAAP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种背景下,通过美国主导的TPP或东盟主张中国支持的RCEP来实现APEC提出的FTAAP成为实现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亚太经济贸易发展的优选路径。 1.美国主导的TPP TPP于2005年由新西兰、智利、文莱和新加坡发起成立,随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秘鲁等国家的加入而迅速扩张,旨在建立高标准、综合性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所涉及领域包含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劳动标准、金融服务、技术壁垒等。采用负面清单形式,完全的一揽子协议,进入门槛较高。 2.东盟主导的RCEP RCEP由东盟发起,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支持并参与的旨在原有的一体化协议基础上,建立更深层次的经济合作。RCEP的谈判采用正面清单,所涉及领域主要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可以渐进式的税收减免来实现既定目标,门槛较低。 二、通往FTAAP:TPP还是RCEP TPP和RCEP被认为是走向亚太自贸区的实现路径,目前很多学者提出将TPP和RCEP进行融合从而建立统一的一体化协定。但是,TPP和RCEP在规则制定、条款内容、涉及领域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TPP的高标准是RCEP所不能达到的,其负面清单形式会给RCEP部分国家带来冲击。目前加入TPP谈判的多是发达国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市场,而RCEP的成员国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其谈判更多

新兴工业化国家

新兴工业化国家

新兴工业化国家(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简称NICs),是指经济发展程度介于发达国 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又称“半发达国家”、“半工业化国家”,这一定名是在70年代末期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报告书》里提出的。总的说来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具有一定资本主义基础 的发展中国家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克服了社会经济的落后性并在工业化进程中一定程度上接近 于发达国家水平的国家和地区。例如亚洲的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和南斯拉夫等。 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 拉美借贷拉动模式:依赖借贷 拉美殖民地国家独立较早,有很强的城市传统,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非常突出的地区。由于拉美在工业化进程中普遍采取依赖借贷的货币、金融政策及发展战略,导致到上世纪80年代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进入90年代,拉美国家实行经济结构调整,普遍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模式。在前期,经济发展是比较迅速的,但不久这种经济模式的负面作用也逐渐暴露出来了。到了90年代的后期,拉美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当然,债务危机还与其严重的产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相脱节有关。可以说,过分依靠国际力量,超过本国经济发展承受能力的经济政策,虽

然促进了城市化发展,但其背后的负面作用很大,也制约了发展的潜力。 韩国 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增高企业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战后30多年,韩国引进国外技术3000多项,所花资金占同期外国直接投资的55%,引进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3.65%。 台湾 注重更新传统技术。对于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的农业和传统工业实行技术改造。大规模推广水稻、甘蔗、玉米、大豆、水果的优良品种,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等收复明显效果,农业机械、遥感、核能、计算机、生物调节剂等现代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农业,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新加坡 优化产业结构,由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产业发展。1965-1973年改变过去主要依靠转口贸易的经济结构,建立起劳动密集型的轻工、纺织工业,1974-1978年大力发展重化学工业。1979-1989年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出口产品中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产品所占比例从1965年的87.4%下降到1982年的59.9%。 香港 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以出口为主导发展加工业 多元化外向型发展模式:各主要经济部门走向国际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趋势给各国带来机会,也提出挑战。它的存在使成员国之间的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贸易壁垒。简单的来说,它的存在相当于给来自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区域、不同种族的国家提供了一个相互发展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加强合作,建立共同的商品贸易市场和生产要素贸易市场或是两者兼备的综合性贸易市场,实现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并协调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及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相对区域外国家更加优惠的贸易、投资政策,为谋求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了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组织或国家集团。可以说各国经济间相互开放和融合的程度大大加深。但由于各国在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达到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还需要较长的发展过程。如何趋利避害、争取主动,是各国应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影响、发展中国家、贸易壁垒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协商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议,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消除商品,要素,金融等市场的人为分割和限制,以国际分工为基础来提高经济效率和获得更大经济效果,把各国或各地区的经济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成 员国之间在经济政策上实现一定程度的统一,实质上是成员国经济主权一定程度的限制和让渡.这种经济主权限制和让渡程度的区别,意味着成员国之间经济结合程度的高低,从而可划分出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经济主权限制和让渡出来的部分,需要有一个组织机构来管理及行使.因而在较高层次和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一般都有一个根据条约或协议而组成的超国家机构,并赋予该超国家机构一定的权力和职能.随着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各成员国逐步向该机构让渡更多的经济主权,由该超国家机构行使更多的共同内部经济政策和一致的对外经济政策.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1、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1957年,法国等西欧6国签署条约,1958年条约生效,宣布欧洲经济共同体(EEC)正式成立,至今欧共体已有15个成员国。 2、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是在原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区基础上的扩大和延伸,自1994年1月1日开始生效实施。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文献综述 摘要: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显著特征,至2011 年,中国已经与五大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5个自由贸易区,已签署了10个自由贸易协定,加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本文对经济一体化代表性理论及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现状进行评述,最后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战略性对策。 关键词:中国;国际经济一体化;综述 国际经济一体化正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拓展,各国集团与宏观经济主体的区域合作趋势也在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初级形态,也是一种局部性的全球化,自此过程中,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中国已成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本文将对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文献作出回顾与评述。 1.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含义界定: 对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界定,国内外学者持不同意见。主流表述如下: 从手段角度,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 从状态过程角度,经济一体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的差别的各种举措;就状态而言,其表现为各国间的各种不公平的差别待遇的消除。 从目的角度,应定义为自由贸易、统一市场、共同繁荣等等。 2.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基础 2.1 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即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是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该理论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强调自由贸易可以给各国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在同盟内部的关税减免,必然导致成员国的福利增加,就世界范围而言,总体福利也是增加的。 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在其著作《关税同盟理论》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并认为任何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成员国以及外围集团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具体得益取决于“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最终结果。继维纳之后,米德、维纳克、科登等人在其基础上提出了3*3模型,后经麦克米兰、麦克兰和劳埃德对该模型进行了总结与归纳。 除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个效应外,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还包括贸易扩大效应、减少行政开支、减少走私、增强集团的谈判力量等。此外,关税同盟建立之后,会对成员国经济结构产生较大影响,就是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会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是成员国获得规模经济利益,以及有利于扩大投资促进技术进步。

经济一体化

2中国参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欧会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东盟10+3,东盟10+1,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曼谷协议,中泰蔬菜水果免关税协议 中国-南非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区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原因:: 首先,中国加入APEC是改革开放的需要。在中国进行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经过了艰苦奋斗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又经历了正反两种实验之后才找到的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从康梁的变法到洋务运动,在列强的欺辱之下,中国人民便开始了寻找一条能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其后孙中山的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中国皇帝,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面貌,没有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振兴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浴血奋斗之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制度,才从制度上解决了为中国经济发展与振兴的根本问题。 其次,也是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 1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以区域为单位的经济增长模式日益受到关注。世界经济中心垄断地位的维护在全球化趋势下日益艰难,加强区域内经济合作几乎是全球每个国家的一种普遍性发展道路选择。为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国必须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需要,进入21世纪,国 际政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政治环境向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提出新的外交战略,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实现睦邻、安邻、富邻的战略目标。但实现的手段只能采取加强双边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 3、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中国推动亚洲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是亚 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亚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明显落后于欧洲和美洲,这就对亚洲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要积极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为亚洲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成功的实践及原因 战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以较大的热情建立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或称之为地区经济集团)。目前,世界上的地区经济集团已达125个左右,参加的国家或地区达140多个。以欧盟(原欧共体)为代表的工业发达国家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大大扩展了一体化组织各成员国的贸易空间,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经贸和社会的发展。但是,从40年代末期即开始的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其经贸实绩却迥然相反。截止目前,发展中国家组建的一体化组织已近百个,却几乎找不到成功的例子。造成上述现象的

东亚一体化与欧洲一体化的比较

东亚一体化与欧洲一体化的比较 当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成为各个国家的必争高地,经济是基础,经济的霸权也会进而带来政治和军事的优势。区域一体化旨在促使各成员国在经济方面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东亚国家一方面继续从1997年的金融危机中复苏,同时要适应中国作为世界和地区贸易大国的崛起,他们面临着保持收入增长和减贫的严峻挑战,当经济一体化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东亚一体化也应运而生。 不同于东亚一体化面临的外部问题,欧洲一体化更多的是为了消除战争的威胁。欧洲一体化开始于二战以后。当时的欧洲刚刚经过战火的洗礼,百废待兴,局面微妙。一方面,欧洲的主要战胜国在胜利的喜悦尚未消退之际,就感受到了来自前苏联东欧集团的军事威胁。另一方面,德国虽然投降,但仍然具备东山再起的实力。战争虽然结束了,欧洲人却仍然没有安全感。而美国已经逐渐开始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争演主角,为了保障欧洲人的自身利益,欧洲一体化也在1951年正式开始。 一、机制差异 欧洲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实际是一条制度建设的道路,欧盟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超国家机构,欧盟理事会、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欧盟还将政体改革提上日程,谋求增强自身的合法性,2009年底《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盟选出了具有“欧洲总统”性质的理事会常任主席,欧洲一体化也进入了新的纪元。 与欧盟的超国家性质相比,东盟更像一个松散的政府间组织,东盟成立20多年之后,东盟首脑会议在1996年才开始固定化和经常化,而所谓的“东盟10+3”更多的意味是3个“10+1”,中日韩三国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东亚三国并没有为东盟各国带来更实质的利益。相较之下,APEC实际上属于半官方性质的政府间论坛。 二、本质差异 欧盟可以颠覆地理版图而联结紧密,根源在于欧洲各国有着一脉相承的共同文化积淀,因此无论风土人情、政治制度还是文化传统都有极大的同质性,而且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给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给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班级:2010212105,姓名:周红艳,学号:10212321,序号:52) 论文摘要: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速度加速,经济全球化作用日益加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不稳定性增大,各国在获得机遇的同时,也碰到了许多挑战,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探讨,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字:区域经济一体化,机遇,挑战。 前言:在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离开国际经济社会而使本国经济独立的生存和发展,任何国家都必须参与并利用国际分工,发展国家之间长期而稳定的经济贸易关系。从全世界范围看,世界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 自新中国成立开始的对外经济合作,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国际政治经济和国内不同指导思想的影响,所取重点与采用的方式区别较大。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事业始于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支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由单纯对外提供援助,发展为“有进有出、有给有取”多种形势的互利合作,国际经济事业开始发展起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国际经济合作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合作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要继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之间通过谈判和磋商达成协议,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如相互间采取减少或取消贸易壁垒的贸易政策、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等,最终实现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比多边贸易体制更快的实现局部的自由贸易,但同时对外具有歧视性和排他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既是一种目标,又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同的水平和范围,不同的水平和范围只是整个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应包括的内容是:第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在经济上的联合;第二,需要国家对经济联合进行调节;第三,经济一体化会对成员国产生有利结果并产生新的经济机制;第四,经济一体化是一个综合系统,会对国家在政治上产生影响;第五,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看,通常由初级向高级过渡,即由贸易一体化到货币一体化,再到经济政策一体化或经济计划一体化等。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猛,并多次掀起高潮。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90-2005年,已经生效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从50个猛增到250多个。截至2007年10 月底,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通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达214项,其中有60%是2000年以后才实施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在各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进行的。 按照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类型分类,目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有3种类型:第一种是北北型,即成员国全部来自发达国家,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截至2006年10月底,在世贸组织成员通报的214项区域贸易中,有22个是北北型的。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欧洲经济联盟、美加自由贸易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澳新自由贸易区等。第二种是南南型的,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向该组织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新选择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新选择-经济学阶梯教室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新选择 点击数:【字体:小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一位外交官把实现东亚经济共同体这个目标比作“梦想桃花源”——渴求是强烈的,但企及的道路却是艰难的。人们设想出了很多路径,却发现没有一条容易行得通 “当我将几十厘米厚的EPA行动计划放在小泉首相的面前时,他发出了‘哎呀’的惊叹声。”这是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在国会演讲时提及的一个小细节,这是在2006年3月。5个月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于8月23日作为日本政府代表,向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的东盟经济部长会议正式提出建立东盟与中日韩和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10+6”自由贸易区(FTA)。这是一个包括了日本以往所有的EPA设想、旨在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一揽子”计划。 日本的东亚EPA构想 事实上,早在2002年,日本就在东亚地区启动了EPA谈判。所谓EPA(Economic Partner Agreement,经济伙伴协定),简单说,就是日本政府提出的带有自己鲜明特色的“FTA”(Free Trade Agreement,自由贸易协定)。以“日本—新加坡EPA”——日本EPA计划中的第一个成功案例为例,它不仅包括了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还包含投资规则、服务贸易规则、人员自由移动以及资本市场的共同规则,甚至规定了日新贸易、投资以日元标价、结算的规则。概括之,EPA是促进合作以及经济活动能够达到一体化的范围较广的一种协定。 日本的EPA计划,将包括东盟十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6个国家。拟议中的自由贸易区总人口将达31亿人,涵盖全球半数人口,将超过欧盟加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约国的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近1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1/4,逼近美国12.5万亿美元的规模。 根据这个行动计划的战略步骤,日本将争取于2007年3月与东盟、印度尼西亚达成EPA 协议,于2007年前争取与越南、文莱、印度以及澳大利亚开始EPA谈判;同时争取在2008年后研究日中韩自由贸易区,缔结一个高水平的EPA;最终努力于2008年开始东亚EPA谈判,争取在2010年达成协议。 自2002年,日本与东亚国家的EPA谈判一直在进展之中(表略)。 从EPA具有的更广泛内容来看,日本之所以选择EPA而非简单的FTA,是因为EPA所涵盖的投资、服务贸易、人员自由移动以及资本市场等新领域,正是日本具备优势的领域,这将有利于日本在EPA缔结过程中,获得在这些领域的规则制定权,从而在东亚自由贸易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而从EPA谈判进展表中也可以看出,日本安排与之谈判的国家先后次序很有“讲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季风研究员对《商务周刊》解释说,日本选择新加坡作为第一个“突破口”,是因为“后者完全是一个城市化的国家,双边不存在农产品市场开放的问题”,这对日本这个农业保护方面极其敏感审慎的国家来说,无疑是缔结EPA的首选。而此后展开与菲律宾、马来西亚进行谈判,用张季风的话来说,则是“与中国赶跑‘与东盟经济关系合作’”的结果,因为在2001年11月,中国宣布在未来10年内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这一举动让日本大为吃惊,所以在随后的几年内,日本将与东盟的EPA 谈判放在了其“经济外交”政策的首位。 日本与中国的EPA谈判日程在所有东亚国家中被日本放在最后。“这不仅仅是因为中日

俄罗斯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浅析

俄罗斯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浅析 王兵银、周延丽 2013-3-10 16:39:53 来源:《和平与发展》2011年第4期[内容提要] 俄罗斯积极推动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其前景依然看好,不排除它同该地区国家启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俄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也存在许多障碍和不利因素,主要是俄对外开放的心态准备还不足,最主要是俄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其政治、经济重心也一直在欧洲。 [关键词] 俄罗斯;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 [作者简介]王兵银,男,辽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辽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周延丽,女,辽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 D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6241(2011)04-0055-05 一、俄罗斯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展 普京出任俄罗斯领导人之后,继承了其前任的“新东方政策”,开始了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2000 年 11 月普京在《俄罗斯:新的东方前景》一文中称“:我认为,我们同亚太国家一起从言论转向行动去发展经济、政治和其他联系的时刻到了。在今天的俄罗斯,这种可能性完全具备了。”[1]梅德韦杰夫出任俄罗斯总统之后,进一步推动俄罗斯参与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并一再强调其重要战略意义。他在 2010 年的《国情咨文》中表示,“俄罗斯与亚太经济

空间实现地区一体的任务非常迫切”,“扩大与该地区国家的联系对我们具有战略意义。”[2]自普京出任俄罗斯领导人至今,俄罗斯同亚太国家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积极参加并支持亚太经合组织的工作 自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之后,俄罗斯积极参加该组织的各种会议和活动,赞同和支持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在俄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投资交易会,以及交通、能源、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论坛的专业工作组会议。在 2007 年 9 月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俄罗斯提出在俄远东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举办 2012 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并获得了批准,俄罗斯准备花费 62 亿美元用于建造会议设施。[3]正如普京所言“,积极地、多层次地参加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如今成了俄罗斯东线外交十分重要的方向。”[4]为了实现“更加积极地参与亚太合作的愿望”,梅德韦杰夫在 2010 年的《国情咨文》强调,俄罗斯“应充分利用俄参与前不久刚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及其他论坛的潜力”。 (二)为参加东亚峰会做出不懈努力,今年将成为其正式成员 针对中日韩相继参加东盟及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机制的正式启动,俄罗斯总统普京 2004年 7 月签署了俄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联邦法律,为俄参加东亚峰会创造了条件。在 2005 年 12月 14 日举办的首届东亚峰会上,普京以观察员身份参加。此后,在俄罗斯的努力下,2010 年 10 月第五届东亚峰会同意于 2011 年接纳俄美为东亚峰会正式成员。东亚峰会原有 16 个成员,加上俄美两国,今年参加东亚会议的将达 18 个国家。 (三)同东盟举办“10+1”会议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及形成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伙伴国家之间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向经济政策的统一逐步深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21 年,当时的比利时与卢森堡结成经济同盟,后来荷兰加入,组成比荷卢经济同盟。1932 年,英国与英联邦成员国组成英帝国特惠区,成员国彼此之间相互减让关税,但对非英联邦成员的国家仍维持着原来较高的关税,形成了一种特惠关税区。 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并形成三次较大的发展高潮。 第一次高潮发生在20 世纪50 ~60 年代。 第二次高潮发生在20 世纪70 ~80 年代后半期。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1 、联合一致抗衡外部强大势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动因 2 、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 3 、维护民族经济利益与发展及其政治利益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其根本原因都在于维护自身的经济、贸易领利益,为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4 、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并持续发展的经济源泉。 5 、贸易创造等各种积极的经济效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并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途径 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主要依靠三条途径: 一是不断深化、升级现有形式; 二是扩展现有集团成员; 三是缔结新的区域贸易协议或重新启动沉寂多年的区域经济合作谈判。 三、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构建思路 (一)区域政府合作必须构建一个统一协调的市场竞争规则。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是市场竞争规则的一体化。欧共体创建和欧盟运行的实际经验表明, 一个统一的协调的市场竞争规则对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 没有它的支撑,就无法在区域大市场范围内,协调各地方的政府行为,无法限制地方政府主 导的盲目重复建设的冲动,无法使区域内市场主体进行充分、有效的和公平的市场竞争,无 法防止市场竞争被各地区行政权力和垄断势力扭曲,无法实现区域范围内的资源有效配置。 因此,区域内各政府应实行统一的非歧视性原则、市场准入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原 则,清理各类法规文件,逐步取消一切妨碍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制度与政策规定,取消一切妨 碍商品、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壁垒和歧视性规定,促进市场的发育与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