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南设计100322

安徽省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南设计100322
安徽省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南设计100322

安徽省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南新材料是指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一般分为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智能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等。为提升我省新材料产业前沿领域技术水平,促进特色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特编制《安徽省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南》(2010—2015年)。

一、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社会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新材料的种类和数量需求不断扩大,新材料已占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15-20%。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主要特点是:向智能化、多功能化、复合化、长寿命及用户订制化等方向发展,上游基础产业与下游新兴产业之间技术一体化,技术标准全球化,新材料的创新研发周期缩短,多学科交叉趋势显著,更加重视与生态环境及资源利用的协调性。

安徽省在新材料产业上具有一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安徽有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现已查明非金属矿产79种,其中方解石型碳酸钙,凹凸棒石粘土在储量与质量上居全国前列,煤系高岭土、绢云母、膨润土、沸石等储量十分丰富。国风集团、铜化集团、中鼎集团、天润化学等一批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占有一定的知名度,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蚌埠玻璃设计院、中国科大等高校院所新材料

研发实力雄厚,建有国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建有合肥、蚌埠、马鞍山、巢湖无为等建立了新材料产业基地,非金属材料深加工、水性高分子材料和纳米材料应用等一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ITO (氧化铟锡)导电膜玻璃、TCO(透明导电膜)玻璃基板、球形石英粉、高纯超细硅酸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超级炭负极材料、纳米碳酸钙、陶瓷纳米粉体等产品性能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二、发展思路

1.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支持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玻璃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能源与节能等新材料产业,重点突破新材料的结构功能、集成器件和绿色制备技术,开发一批综合性能高、资源消耗少、环境负荷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产品,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促进我省新材料产业结构调整。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

2.技术路线。围绕玻璃新材料、大宗非金属矿深加工材料、磁性新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种电缆材料、LED(发光二极管)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纳米材料等重点领域,坚持传统材料产业技术升级和新材料产业培育并重,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实现新材料产业低碳与绿色生产。

三、优先领域及发展重点

1.新材料低碳与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围绕玻璃新材料生产,

开发富氧燃烧和全氧燃烧技术、玻璃配合料熔窑废气余热预热技术,开展熔窑燃烧空间、玻璃流体等有机结合的仿真模拟,缩短硅酸盐和玻璃形成时间,减少燃料使用量,提高熔化质量,增加熔窑产量和延长熔窑寿命,提高新材料企业能源利用率;开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提高热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研究磷石膏、粉煤灰等大宗非金属矿及工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循环再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纤维、塑料废旧复合高分子材料的增容共混改性、回收造粒及应用技术,在保持材料高性能基础上,实现高分子材料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研究水泥、环保建材、工业填料等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关键技术。

2.纳米技术及其在新材料中应用。研究材料的链结构、聚集态结构等多层次微观结构对材料使用性能的影响,开发纳米材料在通用材料品种及具有重大需求的聚合物材料中的应用技术,实现材料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开展纳米磁性材料研究,开发高红外光、电磁波吸收率的纳米吸波材料、电磁屏蔽材料以及体积小、功耗低的磁性传感器、微电子机械系统;开展纳米环保涂料制备技术研究,提高涂料耐磨、自洁性能;开展光学功能薄膜纳米涂层材料研究,为液晶显示器件提供增亮、偏光、防粘结等各种功能薄膜;开展纳米材料在改性塑料、阻燃塑料、改性橡胶、纤维材料等聚合物中的应用技术研究,提高橡塑材料机械强度,增加耐磨、耐油、耐热性能,扩展在机械、汽车等行业的产业化应用。

3.功能高分子材料开发及产业化技术。开发研究轻质、高性能、可回收的汽车、家电零部件用新型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及其配件成型工艺;开发国产汽车高档面漆生产成套技术,以水性技术和粉末涂料替代当前通用的汽车和家电化学品,达到欧IV环保标准;研究水性溶剂高分子替代体系,开发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实现高固含量(低VOC排放)、抗菌防霉、阻燃、耐久、耐寒、透气防水、易去污等高功能性和环保要求;研究超薄型耐高温聚丙烯薄膜、可金属化粗化膜、超高方阻金属化薄膜、聚烯烃微孔薄膜工艺技术及批量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耐温性能和耐压强度,满足电力电子电容器和锂电池行业高电压、长寿命需求;研究高性能活性碳纤维、复合活性碳纤维制造技术,开发广泛应用在电子、医药、建筑、航天及飞机制造业的碳纤维系列产品;研究生物可降解塑料核心技术,开发十万吨级规模化生产工艺。

4.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化开发技术。开展硅石、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硅片、硅烷等硅太阳电池行业关键材料研究,开发相关先进制备技术,实现硅太阳电池1000兆瓦的产能;开发低价、长寿命、原料来源丰富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和铜锌锡硫等新一代化合物薄膜太阳电池关键材料,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开展高性能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解决性能不稳定,能耗高等问题,实现万吨级生产规模,材料比容量≥150mAh/g,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不低于初始放电

容量的80%;开展高比功率的超级碳材料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比表面积1800-2600m2/g,循环寿命超过10万次;进行功率型和容量型锂离子电池和超电容器等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在电动汽车和风、光发电储能系统等领域中成功应用。

5.磁性材料和稀土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技术。研发新型钙系永磁铁氧体及器件产业化技术,使其永磁特性高于目前传统的锶铁氧体及器件20%;研发高性能锰锌铁氧体与器件产业化技术,使其磁导率超过12000或功耗不大于410mW/cm3;研发抗干扰镍锌铁氧体及电感器件技术,链接安徽电子产业,在贴片式电感器实现产业化;研发各向异性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技术,主要生产工艺、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研发磁电阻自旋阀传感器技术,灵敏度在±5Oe范围内输出信号大小为5~20 mV/V?Oe;研究稀土荧光材料、电光源材料、长余辉稀土发光材料及其他杂化及纳米混合稀土在照明行业的运用,开发新型的无污染节能型环保储光材料,使照明产品性能更好、质量更佳。

6.玻璃新材料开发及产业化技术。研究TCO导电膜玻璃制备工艺及其在大型连续磁控溅射镀膜线上生产技术,满足太阳能电池产业需求;研究高世代TFT-LCD基板玻璃制备工艺技术,开发出成套TFT-LCD基板玻璃生产线;研究高强耐热硼硅酸盐玻璃,开发成套规模化连续生产高强耐热硼硅酸盐平板玻璃的浮法技术与装备;研究高密度ITO靶材成型、烧结工艺,实现

ITO靶材单相结构,提高相对密度。

7.大宗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立足我省优质非金属矿资源优势,开展蛇纹石、钾长石、膨润土、高岭土、凹凸棒粘土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钾长石-磷矿复合肥制备新工艺,提高K2O 和磷矿中P2O5利用;研究超细碳酸钙、活性氧化钙等工业化规模加工工艺及应用技术,开发凹凸棒粘土高粘剂、高效吸附剂等产品,形成产业化。

8.LED材料关键技术。研究碳化硅、蓝宝石、氮化镓等高端LED器件用衬底材料制备和加工工艺;研究超高亮度LED,实现150lm/W白光技术集成突破及全色系外延片、芯片产业化;开展汽车LED前照灯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开展新型硅基氧氮化物荧光粉等高效发光基质材料的制备、后处理和涂敷工艺研究及其产业化开发;开展以量子阱结构为基础的LED器件结构研究,实现从红色一直覆盖到紫外,满足大尺寸LCD背光源,实现带宽、色饱和度、效率及光束质量结构可控;开展新型封装树脂材料及封装工艺研究,解决晶片散热结构、量子保护芯片及驱动电路设计等关键技术。

9.特种电缆生产技术。通过纳米和复合技术等研制电缆用新型阻燃体系,制备无卤阻燃、低烟等环境友好型电缆护套材料,满足不同使用环境对电缆护套材料的要求;研发各类超高压、大规格、电磁屏蔽、耐高温等特种电缆用新型高分子材料,产品满足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核电等特殊行业需

求;

10.高性能金属材料和优质铜材料深加工技术另行发布指南。

四、创新公共平台建设

1.研发平台。充分发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作用,加强安徽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纳米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完善纳米材料应用研究和开发平台;整合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汽车关键部件塑料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家电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汽车与家电用高分子材料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安徽省非金属废弃物再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LED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国家平板玻璃热工测试中心、安徽省新型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公共服务系统等共享平台建设;新建安徽省新能源材料光电性能检测中心,构建新材料技术创新服务系统;建设新材料产业技术成果孵化基地,促进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

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新建化工新材料、纳米材料生产与应用和磁性新材料及器件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附件:新材料产业科技项目表

附件:

新材料产业科技项目表

化工新材料产业现状剖析与未来发展

化工新材料产业现状剖析与未来发展 以下是出guo实用资料栏目的化工新材料产业现状剖析与未来发展,供您参考,请点击出guo()查看。 化工新材料,即通过化学合成的手段生产的新材料,以及以化工新材料为基础通过二次加工生产的复合材料。从物质结构看,主要是有机材料,也包括部分无机材料(主要是无机非金属的纳米粉体材料);从产品工业类别看,包括:新领域的高端化工材料—工程塑料、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生物降解塑料、热塑性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有机氟硅材料、无机化工新材料等、传统化工材料的高端品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吸水性丙烯酸树脂等、通过二次加工生产的化工新材料—木塑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等。 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已成为世界化工新材料最活跃的市场,据测算xx年市场规模达3300亿元人民币,但是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尚未完全满足国内需求。为此,化工新材料相关产品被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基础原材料主题。 十一五期间发展成就 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经过“十一五”时期发展,已初步形成一个新兴的产业门类。xx年全行业总产值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企业和科研单位数量达2000家,从业人员在100万左右。化工新材料各个领域主要品种中国均有生产,所有小品种均开始着手进行了研究,

部分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少量出口,中国已逐步成为世界化工新材料生产大国。 针对国内外下游市场需求,培育了一批化工新材料产业。如中国合成橡胶总生产能力由xx年的132.7万吨增长到xx的271.7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21.0%,超过中国合成橡胶40多年产能发展的总和。中国已成为世界合成橡胶生产大国,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二。国家多年来的引导和支持加速了中国功能膜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现在,全国从事功能膜研究的院所、大学近100家,膜制品生产企业有300余家,工程公司超过1000家,在功能膜几乎所有的领域中国都开展了工作。 针对国家重大工程及产业需求,突破了一批关键化工新材料产业化制备技术并发展了一批龙头企业。碳纤维一直是航空航天重要的配套材料,这一材料生产技术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产业化突破。威海拓展公司和中复神鹰公司均已建成千吨级碳纤维(相当於日本东丽T300级)生产线。丁基橡胶在汽车内胎、轮胎气密层、药瓶橡胶塞中大量使用,以往长期依赖进口。 “十一五”期间,中石化集团开发出聚合级异丁烯生产技术,形成了万吨级丁基橡胶生产能力,填补了国内紧缺的丁基橡胶生产空白,使中国七大通用合成胶种全部实现了国产化。聚苯硫醚(PPS)工程塑料在“十一五”期间也取得突破。四川得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十五”千吨级加压法合成线性高分子量PPS树脂生产线基础上,不断突破工程化放大技术,目前已形成超过3万吨的树脂合成规模,装置能力居世界第一。

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下面是有关于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一起来看看。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分析新材料作为二十一世纪三大关键技术之一,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已成为全球经济迅猛增长的源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新材料。新材料按组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砷化镓半导体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按材料性能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和理化性能,以满足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耐蚀、抗辐照等性能要求;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具有的电、磁、声、光热等效应,以实现某种功能,如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热敏材料、隐身材料和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核材料等。新材料在国防建设上作用重大。例如,超纯硅、砷化镓研制成功,导致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使计

算机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十万次提高到每秒百亿次以上;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工作温度每提高100℃,推力可增大24%;隐身材料能吸收电磁波或降低武器装备的红外辐射,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等等。 在新材料产业中分布情况 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新材料的研究,是人类对物质性质认识和应用向更深层次的进军。 信息材料是最活跃的新材料领域,微电子材料在未来10~15年仍是最基本的信息材料,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材料将以硅材料为主体,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新一代高温半导体材料共同发展。光电子材料将成为发展最快和最有前途的信息材料,主要集中在激光材料、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材料、红外探测器材料、液晶显示材料、光纤材料等领域。 XX年,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加速,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蓝光功率型LED芯片发光效率达到90mW,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封装的功率型白光LED发光效率超过30lm/W,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上海、大连、厦门、南昌4个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民营资本投资近37亿元人民币,我国LED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XX年我国推出了激光电视样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发泡材料行业报告

发泡材料产业调研报告 一、行业管理与法律政策 高分子发泡材料属于新材料行业,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承担主要的行业管理与监督职能,具有制定行业政策,提供技术改造指导等职能。行业引导及服务职能由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承担,行业协会主要负责技术指导与交流,供求关系调查,装备与原材料情况调研,经济评价与调研,协调行业内企业关系等方面。本行业内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产业的宏观调控,行业协会进行自律规范。 根据加工设备,我们主要进行发泡塑料和结构泡沫材料的开发。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9月2日颁布的《国家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国统字[2002]044号),我们拟将生产的软质发泡塑和结构泡沫材料属于塑料制品业(二级目录代码为30)下的泡沫塑料制造(四级目录代码3040)。 新材料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而高分子发泡材料是我国新材料发展的重点之一,国家已将其列为优先发展的鼓励项目并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 1、2000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修订发布《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目录指出:高分子材料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化领域。 2、2000年9月15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将“有机高分子材料”列为国家优先支持发展的新材料产品。 3、2005年12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目录指出:复合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及低成本化、新型塑料合金生产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 4、2007年1月23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修订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搞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指出当前高分子材料领域是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5、2007年4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发布《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指出:“新材料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围绕信息、生物、航空航天、重大装备、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需求,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产业群,建立和完善新材料创新体系。” 6、2008年4月,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将一系列高分新材料相关技术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 二、基本理论与行业简介 发泡材料的分类方法较多,常见的有3种分类方法。 (1)按硬度分类可分为软质、硬质和半硬质3类。在23℃和50%的相对湿度下,各类泡沫塑料的弹性模量如下:软质泡沫塑料,弹性模量小于70MPa;硬质泡沫塑料,弹性模量大于700MPa;半硬质泡沫塑料,弹性模量为70-700MPa。 (2)按密度分类可分为低发泡泡沫材料、中发泡泡沫材料和高发泡泡沫材料。

设备维护平台接口技术设计规范方案说明书[2013_05_13]

设备维护平台 接口技术规范说明书 (版本号V1.0) 杭州天梦科技有限公司

二?一?年五月

更改履历 注:更改人除形成初稿,以后每次修改在未批准确认前均需采用修订的方式进行修改

目录 1 概述 (2) 1.1编写目的 (2) 1.2预期读者 (2) 1.3参考文献 (2) 2 接口平台设计 (2) 2.1技术架构 (2) 2.1.1接口架构图 (2) 2.1.2业务流图 (3) 2.2部署方式 (4) 2.3接口标准 (4) 2.3.1技术标准 (4) 2.3.2数据规约 (5) 2.3.3 示例 (6) 3 WEBSERVICE 服务 (8) 3.1设备维护平台提供的服务 (8) 3.1.1接口服务清单 (8) 3.1.2接口服务设计 (8)

1概述 1.1编写目的 为设备维护平台的信息同步和共享,制定了统一的接口规范,用来指导各系统的接口设计、开发、联调及迁移工作。 范围:本文档主要是对设备维护平台与外围业务系统的数据交互需求进行说明。 1.2调试要求 强烈要求第三方调用者,先做测试库的接口调试,确保接口及参数调用正确, 否则将对正式库可能出现的系统故障承担主要责任。 1.3预期读者 项目组人员、各交互系统涉及到的开发厂家。 1.4参考文献 《智能交通设备维护管理系统设备接入标准》杭州天梦科技有限公司 2接口平台设计 2.1技术架构 2.1.1接口架构图 (暂缺)

2.1.2业务流图 说明:用户通过接口。 2.2部署方式 接口服务层包括 Webservice 服务、展现集成服务。 I 审權不逋i±l TT. 維修移交 是否塞俵底虽范国 「 人工确认 维楼反逮 [否 ] 稈序椎测 V 是否堆楼完工.A*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 要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特点 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世界各国均把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作为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美国提出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科学等新材料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日本、欧盟、韩国等也制订了促进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计划。我国新材料产

电子政务云平台设计指南

(一)“信息孤岛”的形成 由于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各自规划、分散建设、独立运行的,而且数据格式与标准互不相同,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组织、规划和互联。“数据王国”仍然存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本来可以向公众公开的文件、信息、资源依然被掌握在各个部门手中,不能由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及时共享造成了“信息孤岛”现象。 五、设计内容及重点 (一)需求设计 1.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是指由县级以上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运用云计算技术,统筹利用已有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应用支撑等资源和条件,统一建设并为各政务部门提供基础设施、支撑软件、应用功能、信息资源、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服务的电子政务综合性服务平台。 2.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紧紧围绕各级政务部门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提高履行职责能力的迫切需要,为各部门实现政务、业务目标提供公共的技术环境和服务支撑。 3.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有效支持政务部门灵活、快速部署业务应用,满足业务不断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4.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以及行业系统与地方应用条块结合的需要。 5.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大量数据访问、存储和智能化处理的需要。 6.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安全可靠运行的需要。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 QWB_2014智慧城市圈子专注产业链的概念普及、报告分析及趋势等的行业分享,致力于搭建IT大佬、政界、商界、学界的跨界智力及项目对接平台!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11﹞13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充分发挥既有资源作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潜能,开展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继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指南。 一、设计目的

新材料 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新材料产业概况新材料的分

新材料: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1.新材料产业概况 新材料的分类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中的、在性能上优于传统材料或者有特殊功能的一些材料;或者通过新技术的处理,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获得的性能显着提高或产生了新功能的材料;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一些关键材料也被纳入新材料的范畴。 作为新兴产业的基础和先导,新材料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它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样一起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跟传统材料一样,新材料可以按性能特征、材质和应用领域三个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从材料性能来看,新材料可以分为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两类。功能材料是指通过利用材料所具有的电、磁、声、光热等效应及其相互转化功能,以实现某种功能,如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热敏材料、隐身材料和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核材料等。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从而研发出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性能的材料。新型结构材料主要包括新型金属工程结构材料、先进陶瓷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 新型材料按材质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 从应用领域和当前新材料的研究热点出发,我们可以将新材料分为: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含高温超导材料、磁性材料、金刚石薄膜、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智能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等。 新材料: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

2009年11月,温总理发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将新材料产业列为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要求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绿色制造产业体系。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网络信息、海洋空间、生命科学及地质勘探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正在加速成形中。作为七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材料犹为瞩目。不难发现,新材料涵盖了其它六大新兴产业的大部分内容,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根基和先导。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将是国家顺利发展新兴产业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 从需求看,包括大飞机、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工程,以及三网融合、物联网、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都需要应用各种新材料,其市场需求正在不断扩大,新材料产品进出口额也逐年攀升。 政策方面,政府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等7个专项计划来支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材料领域的项目数和投资金额在各项科技计划中都占到15%~30%。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加之政策的支持,新材料将在新兴产业中得到优先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能源、生物、电子以及建筑等众多领域的飞速发展,新材料产业正进入一个充满机遇的黄金发展阶段。统计显示,近10年以来世界材料产业的产值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在经济强劲复苏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拉动下,未来我国新材料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重点行业分析 按照应用领域,我们把新材料分为信息材料、能源材料、建筑材料、化工材料、环境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六大类。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 1.1.标准规范建设 1.1.1.数据规范编制 1.1.1.1.数据标准 ?元数据标准。元数据是指对数据的描述,例如数据交换频率、数据字段、共享范围等信息。元数据标准制 定是为各监管部门数据收集、整合与应用时提供统一 的指引作用,本项目元数据标准定义市场监管信息资 源的核心元数据及扩展方法,分别定义关系数据表、 文件格式数据、服务数据三类格式数据的核心元数据 定义,为市场监管目录设计与资源目录模块开发奠定 标准模板基础; ?数据元标准。数据元是指数据库中字段的格式规定。 因历史原因,各监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没有 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开发规范,当前跨部门监管数据 资源不对称、格式不统一等问题严重,本项目在整合 数据过程中,数据元标准制定统一规范了跨部门监管 数据的字段与格式要求,向各监管部门明确提供数据 的统一格式要求,也是本平台数据ETL过程的重要标 准。 ?信用信息分类规范:为加强社会信用信息资源的记录、

整合、应用,规范和指导各部门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 设,将制定信用信息分类规范。规范是在梳理市信用 信息资源基础上,参照省、国家信用信息相关标准规 范编制而成。 1.1.1. 2.目录标准 ●信息资源目录编码标准。根据资源提供部门、数据类 型等提出社会信用信息目录、资源、市场监管号、资 源目录版本的统一编码规则; ●社会信用信息共享目录。基于数据标准与信息资源目 录编码标准制定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共享目录》,通过定期更新发布方式提供各监管部门使用。 1.1. 2.技术规范编制 1.1. 2.1.开放接口接入规范 为方便第三方系统接入,以加快数据实时共享性,提供丰富的数据应用方式本期为第三方系统提供开放接口,开放接口包括第三方系统向《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平台》提供数据的接口,以及第三方系统应用《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平台》的数据接口。数据交换接入规范提出数据开放接口的提供与应用规范,为第三方接入单位提供标准的指引技术文档。 1.1. 2.2.信息资源公开技术规范

广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和招商重点

广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和招商重点 (2018年11月) 广州市作为全国首批7 个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全市新材料研发范围已基本覆盖国家重点支持的新材料高新技术领域,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垄断性的骨干企业和独创性新材料产品,产业特色优势突出。 一、发展情况 截至2017 年底,全市拥有新材料企业300 多家、总产值2900 多亿元,其中产值超百亿元企业有2 家、超十亿元企业有25 家、超亿元企业有120 多家,形成了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多个优势产业集群。集聚了金发科技、白云化工、广州聚赛龙、LG 化学、陶氏化学、高氏涂料等一批国际新材料龙头企业。 (一)产业基础发展良好 广州新材料产业科技实力较为雄厚,初步形成了一个企业技术中心、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在内的新材料研发和科技创新体系。目前,广州具有国家钛

及稀有金属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3 家新材料领域国家级研发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产业配套条件优越 在黄埔、南沙、白云、花都等地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度较高的新材料产业群,其中,南沙钢铁基地、广州开发区拥有高端金属材料生产及深加工基地;广州科学城、从化明珠工业园已形成国内技术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先进改性塑料产业基地;而在广州民营科技园、白云化工新材料基地,对标国际水平的日用化学品、胶粘剂、涂料等精细化学品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三)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强 当前,广州以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有利契机,大力实施NEM 计划,明确将新材料列为《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广州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的重点发展产业,在资金、用地、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还专门成立“广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促进会”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二、未来三年招商计划 (一)广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招商工作目标 到2019 年底,新材料产业高端化、品牌化取得明显成效,产值达到3600 亿元,推动新材料产业智能化、绿色化、

2021年上海市新材料发展指南项目征集填报表

附件1 2021年上海市新材料发展指南 项目征集填报表 项目名称: 材料(产品)主要应用领域: 申报单位: 单位负责人:职务:电话: 项目负责人:职务:电话: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电话:

填表说明 1、新材料应用研发类项目指为实现材料自主保障,围绕关键基础材料开展的研发和中试的创新项目,新材料首批次项目指新材料产品的首批次销售业绩,相关定义及要求可参照已发布的《上海市工业强基专项支持实施细则》(沪经信法〔2017〕232号)和《上海市首批次新材料专项支持办法》(沪经信规范〔2020〕3号)文件相关内容。本征集表是作为编制2021年度这两个支持指南的前期信息收集,请根据贵单位实际新材料的研发、产业化、市场化销售情况进行填写。具体专项支持申报还将根据当年度发布的支持指南和申报通知进行相应的正式申报。 2、《2021年上海市新材料发展指南编制项目征集填报表》共有四个部分。在建或拟建应用研发类项目和首批次新材料产品均需填写表格的第一、二部分。第三部分仅在建或拟建应用研发类项目填写,第四部分仅首批次新材料产品填写。 本表格第一页的“材料(产品)主要应用领域”,请优先在以下领域选择填写“信息技术材料、航空航天及轻量化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装备及军民融合材料、节能环保及绿色化工材料、前沿新材料”,如均不符合请自主填写。 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参考GB/T 37264-2018《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具体分级说明:1级:材料设计和制备的基本概念、原理形成;2级:将概念、原理实施于材料制备和工艺控制中,并初步得到验证;3级:实验室制备工艺贯通,获得样品,主要性能通过实验室测试验证;4级:试制工艺流程贯通,获得试制品,性能通过验室测试验证;5级

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认识

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及工作设想 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部

目录 一、新区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3) (一)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基础 (3) (二)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布局 (11) (三)项目推进情况和重点推进项目的落地选址 (12) 二、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初步认识 (15) (一)新能源与新材料概念的界定 (15)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16) (三)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19) (四)新区产业发展优势 (20) 三、工作设想 (22) (一)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定位 (22) (二)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 (22) 1、总部类 (24) 2、研发类 (25) 3、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重点企业 (27)

4、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 (29) (三)打造产业集群 (30) 1、光伏太阳能装备制造示范基地 (31) 2、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区 (31) (四)产业发展建议 (31) 1、对于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认识的前瞻性 (31) 2、对于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促进的扶持性 (32) 3、明确产业发展的基础空间 (32) 4、加强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应用的规划工作 (33) 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工作设想一、新区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一)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基础 根据统计,目前新区现有新能源与新材料企业74家,其中大兴区相关企业32家(见表1),开发区相关企业42家,初步形成了风力发电(见表2)、燃料电池(见表3)、太阳能光伏(见表4)、环保设备(见表5)四大领域。新能

源与新材料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4亿元和90亿元,占大兴区工业总产值的7.8%,税收的5.7%。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4.5%,税收的2.1%。 开发区从1992年建区以来一直坚持高端发展定位,2009年万元GDP能耗为0.16吨标煤,远低于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和北京市的平均水平。先后成为国家工业节水示范园区、ISO14000国家环境管理示范区、国家太阳能光伏产业集中应用示范园。 从目前已入区企业的运营情况来看,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科技含量高、资金投入大、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高,对技术突破和经济发展带动明显。新区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风电、光伏等产业链集群雏形初步显现。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经典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特点 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世界各国均把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作为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美国提出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科学等新材料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日本、欧盟、韩国等也制订了

促进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计划。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强劲发展的阶段,有关资料表明,未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20%以上。随着新能源、光电子、微电子、航空、汽车等产业的发展,纳米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新型平板显示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三)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2008年,全省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达4881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15.09%提高到2008年的24.03%,其中,10类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达2000亿元,拥有国家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18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近80家。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目前,我省已在金属材料、纺织材料、化工材料等传统材料产业方面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功能陶瓷材料和纳米材料等新材料产业迅猛发展。苏州南大光电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金属有机源(MO 源)产业化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达70%。我省纳米技术研究和应用总体发展已达全国先进水平,骨干企业近20家。东海县是我国最大的石英材料集散中心,已初步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硅材料产业集群。中复神鹰是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企业。2008年,我省已形成年产4000吨原丝和1320吨T300碳纤维的生产能力,实现了碳纤维生产的完全国产化。我省玻璃纤维总量居全国第4位,年收入超亿元的玻璃纤维企业有8家,江苏九鼎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型玻璃纤维企业。特纤、电子布、增强基材、织物等产品全国领先,全国玻璃纤维名牌产品中我省占38%。 3.企业支撑不断增强

新材料与绿色制造体系

新材料与绿色制造体系 目录 新材料的发展、地位及其影响 (2) 绿色制造系统 (9) 绿色产品设计与评价 (17) 绿色制造业与绿色再制造工程 (26)

新材料的发展、地位及其影响 大纲 一、材料科学概述 1.材料科学的地位及其影响 2.材料科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新材料发展的迫切性 4.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分类 二、新材料产业现状 1.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及其现状 2.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思考 三、新材料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 1.新能源 2.生物医药 3.国防新科技 4.电子制造业 5.汽车制造业 6.绿色制造业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材料 C02:新材料 C03:纳米材料 原理和观点 K01:新材料发展的趋势 K02:新材料领域发展面临的挑战 K03:新材料的特点 K04:我国新材料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重要信息

I01: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及其现状 正文 一、材料科学概述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如燃料和化学原料、工业化学品、食物和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 1.材料科学的地位及其影响 “材料科学”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它是一门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生产流程和使用效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材料科学的地位及其影响表现在: 它是人类生活和从事生产的物质基础; 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程度及劳动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社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与先导。 2.材料科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首先,我们要从历史发展进程中看材料的发展。 100万年以前,原始人以石头作为工具,称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人类对石器进行加工,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年,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1200年,人类开始使用铸铁,从而进入了铁器时代;18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19世纪中叶,现代平炉和转炉炼钢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真正进入了钢铁时代;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作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的新材料又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探讨材料科学的发展现状与新趋势。 材料学科研究的重点在于新材料及其新材料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就新材料的发展而言,其主要趋势有:一、继续重视高性能的新型金属结构材料;二、结构材料的复合化、功能化,低维材料正扩大应用;三、非晶材料日益受到重视;四、功能材料迅速发展——多功能集成化、智能化、材料和器件一体化;五、特殊条件下应用的材料;六、依靠计算材料科学设计新型材料。 3.新材料发展的迫切性 我国材料领域面临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传统材料产业亟待振兴,更为重要的是相关新材料领域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这其中包括:一、关键新材料

云计算资源池平台技术设计规范方案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增值业务系统基础资源统一平台一期工程 技术规书 2012年7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1综述 (5) 1.1定义 (5) 1.2标准和性能 (6) 1.3卖方供货围、服务围和应用案例 (6) 1.4技术建议书容要求 (7) 1.5技术附件 (8) 2工程描述 (9) 2.1背景 (9) 2.2建设目标 (10) 2.3建设规模 (10) 2.4界面 (10) 3总体技术要求 (10) 3.1总体要求 (10) 3.1.1 设计标准 (11) 3.1.2 安全性 (11) 3.1.3 扩展性 (11) 3.1.4 兼容性 (11) 3.1.5 易用性 (11) 3.1.6 易实施性 (11) 3.2云平台功能要求 (11) 3.2.1 用户管理 (12) 3.2.2 门户系统 (12) 3.2.2.1 服务门户 (13) 3.2.2.2 CI管理门户 (13) 3.2.3 视图管理 (13) 3.2.3.1 资源视图 (13) 3.2.3.2 业务视图 (14) 3.2.4 资源管理与监控 (15)

3.2.4.1 资源管理 (15) 3.2.5 资源控制 (17) 3.2.5.1 资源申请与部署 (17) 3.2.5.2 资源配置变更 (17) 3.2.5.3 资源回收 (17) 3.2.6 设备管理 (18) 3.2.6.1 计算设备管理 (18) 3.2.6.2 存储设备管理 (18) 3.2.6.3 网络设备管理 (18) 3.2.7 虚拟化管理 (18) 3.2.8 通用功能 (19) 3.2.8.1 日志管理 (19) 3.2.8.2 统计分析 (19) 3.2.8.3 设备监控和告警 (20) 3.3组网要求 (21) 3.3.1 组网方案建议 (21) 4项目管理要求 (21) 4.1进度控制 (21) 4.2人员要求 (21) 4.3质量控制 (21) 5设备厂验、安装调试、开通及试运行 (21) 5.1交货 (21) 5.2安装和调试 (22) 5.3验收 (22) 6系统维护服务 (23) 6.1.1 基本维护服务 (23) 6.1.2 升级支持服务 (24) 6.1.3 新需求开发服务 (24) 6.1.4 7×24小时技术咨询服务 (24) 6.1.5 技术资料支持 (24)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十五”期间,在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十五”期间发布的《国家计委关于组织实施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公告》,通过100多个产业化专项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在电子信息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电池材料、磁性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商性能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形成了一批高技术新材料核心产业。“十一五”期间又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按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趋势预计,新材料需求增长速度将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按10%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10年我国新材料市场可达6500亿元。新材料产业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新材料产业在国际产业布局中正处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随着对外开放和与全球业界的广泛交流合作,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状态,在一些重点、关键新材料的制备技术、工艺技术、新产品开发及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一批新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1.新一代钢铁结构材料 迄今为止,钢铁结构材料依然是国民经济各支柱产业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撑材料和应用范围最宽、使用量最大的材料,其生产和应用过程对全球资源、能源和人类生存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去年为例: 2007年生产钢材46719.3万吨,比去年增长16.2%。同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品种钢材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年生产冷轧薄宽钢带1740.27万吨,同比增长31.8%;冷轧薄板1563.83万吨,同比增长25.2%;镀层板(带)1754.58万吨,同比增长37.9%;涂层板(带)317.21万吨,同比增长36.1%;电工钢板(带)415.57万吨。同比增长23.5%。以上5个品种钢材合计生产5791.487吨,比上年增长31.28%,高于钢材生产总量增幅8.59个百分点。全年生产不锈钢720.6万吨,比上年增加190.6万吨,增长35.96%,居世界第一位。其中,世界一流工艺装备的生产量达到7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5%,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全行业已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体系,形成了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投入增加的良好格局。全行业在高效采选技术、钢铁冶炼技术、轧钢新技术、高端产品开发、大型冶金成套装备技术集成、节能节水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新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和进步。 2007年宝钢试制成功X120管线钢,实现电镀锌机组全面无铬化生产,年产150万吨生铁的COREX3000熔融还原工艺装置投产;鞍钢继续完善冷连轧自主集成成套工艺技术,开发成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在相关企业投入使用;武钢新一代取向硅钢、高效电机硅钢的研发和装备技术集成,高强度桥梁钢生产技术提高;太钢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不锈钢生产基地;攀钢转炉铁水提钒和半钢炼钢连续工业性试生产成品钒渣等均取得了工艺技术的新突破。 2007年在研发和扩大生产市场需求的短缺产品方面,船用高强度宽厚板、高强度海洋结构用钢板、高档汽车用板和汽车零部件用钢、工程机械和高层建筑用高强度厚钢板、X80以上高等级管线钢板、百米在线热处理钢轨和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钢轨、高速动车组用钢、高端压

湖南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2010-2015年湖南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发展现状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研发的、比传统材料性能更加优异的一类材料,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我国一直将新材料产业列为重点支持领域,新材料产业增长态势良好,虽离材料强国还有一定差距,但已成为一个材料大国。我省新材料产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新材料总量位居全国的第一方阵,2009年全省新材料产值1826亿元,实现增加值4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28%,占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40.6%;其中,归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约1000亿元、增加值290亿元。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中,新材料企业188家,占全省高新企业总量的20%,居第1位。 一是产业基础良好。形成了先进储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硬质材料、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五个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其中先进储能材料品种最齐全、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硬质合金产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炭/炭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异军突起,名列全国前茅,以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等为基础的新材料开发取得长足发展。拥有科力远新能源、时代新材、有色控股、华菱集团、巴陵石化等龙头企业,形成了长(沙)株(洲)(湘)潭“3+5”城市群为密集区的产业布局。 二是创新能力较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材料创新体系,拥有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等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19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中心,两院院士10多名,研发能力较强,近三年取得国家和省级科学技术奖励70多项,居全国前列。炭/炭复合材料、先进储能材料、高性能铝材制备技术及铝源高效利用技术等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超硬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居国内前列,硬质合金工具产品等新材料技术规范由我省株洲硬质合金集团参与制定。 三是市场空间广阔。近几年来,国家的汽车、工程机械、风电装备、大飞机、高速铁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我省新材料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我省新材料产业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关键核心技术较少,技术集成度较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少且规模小。 二、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以装备制造、交通运输、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信息等高技术领域对新材料的需求为牵引,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重大工程为抓手,以量大面广和重大工程亟需的高性能材料为重点,巩固和提高我省优势新材料产业的地位和水平,大力培育新兴材料,培育具有领先全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新生长点,促进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累计投入500亿元,新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23%左右,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率保持在40%以上。先进储能材料、先进硬质材料保持现有领先地位,先进复合材料、金属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培育年销售收

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发展经验汇编

经验汇编: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发展动态 新材料是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去年底国务院成立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新材料发展规划指南》,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出目标、方向和任务。现梳理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发展动态,供参 一、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全球新材料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新材料不信息、能源、生物等高技术加速融合,大数据、数字仿真等技术在新材料研发设计中作用不断突出,“互联网+”、材料基因组计划、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模式蓬勃兴起,新材料创新步伐持续加快,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日本新材料产业发展目标是占据世界市场,目前其保持领先优势的领域有:精细陶瓷、碳纤维、工程塑料、非晶合金、超级钢铁材料、有机EL材料、镁合金材料。美国将新材料列为影响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的六大类关键技术之首,凭借其强大的科技实力,新材料产业全面发展,幵注重“官产学研”有效结合推动新材料发展。俄罗斯在航空航天材料、能源材料、化工材料、金属材料、超导材料、聚合材料等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幵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工业、通讯设斲、计算机产业等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防实力有重要影响的材料领域。 二、国内发展速度加快 我国新材料产业处于发展黄金期,市场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预计“十三亓”期间年均增速达20%。一是东中西部协调互补的整体布局初具雏形。东部地区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已形成综合性新材料产业集群;中部地区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方面潜力巨大;西部地区正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二是发展目标明确。到2020年,先进基础材料总体实现稳定供给,关键战略材料综合保障能力超过70%,前沿新材料取得一批核心技术与利,部分品种实现量产。三是发展方向清晰。突破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等领域技术装备制约,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高品质特殊钢、先进轻合金材料等领域实现70种以上重点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建成不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工艺装备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军民共用特种新材料,促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 三、各省份发展动态 山东省新材料产业领域覆盖国家划定的六大领域,在全国新材料产业基地数量区域分布统计中占10%,新材料产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左右。目前已形成以聚氨酯、氟硅材料、高性能纤维、新型隔热保温等涉化工新材料为主导,稀土功能材料、石墨烯、高端晶体、纳米材料等前沿材料为新增长点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是国内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主要做法:一是龙头带动。以烟台万华、山东东岳、鲁西等年产值百亿元以上的化工新材料巨头企业为龙头,培育出一批成长性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小巨人”企业,应用扩大到碳纤维、芳纶、玻纤等新材料下游市场。二是研发创新。自主开发出全氟离子膜、碳纤维、高强超薄大型铝合金材料、间位芳纶纸等一批新材料产品;石墨烯、晶体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创新成效明显。三是依托智能制造打造核心竞争力。如泰山玻纤的全链条全系统智能化使生产效率提高20%,运营成本下降20%。 江苏省是新材料制造和需求大省,在新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和多晶硅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16年全省新材料产值达1.18万亿元,产业规模占长三角的一半以上,约占全国规模的15%。主要做法:一是优化布局。结合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