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赏析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山水篇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三中学张利梅

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一方面,她们对传统文化有一定得了解,特别就是通过语文与历史课得学习,积累了一定得古诗词知识与历史知识。这对中国画得欣赏、体悟非常有利。另一方面,她们具备了较强得分析归纳能力。在新课改后,小组协作学习已经成为大家喜爱得学习方式。这为本课得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必备得基础。RVVwHu8

教材分析:这一课内容宽、知识面广,涉及到了高中学生学过得历史知识、语文知识等,知识得综合性不仅学生感兴趣,我也喜欢研究,一节课讲完学生绘画知识了解得有点肤浅,于就是我从中国古代绘画分类把本科整理成3节,深入浅出得从多角度给学生展示中国画得魅力。e4ZLIyV

教学目标:了解代表性作品,探究各种山水画画风格特点,加深对中国传统绘画得了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得热爱。ic6IOtY

教学重点:山水作品得时代特色及其风格演变。

教学难点:山水作品时代特色得归纳及其风格演变。

教学策略:采取探究式学习得方法,让大家仔细地、反复地品读作品。通过比较、分析,共同探究不同时代作品得特色,并联系历史、语文知识,来加深对作品得艺术特色理解,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转变得角度来发现这些艺术特色得深层原因,使大家获得较为深刻得审美体验,同时,还可

以欣赏体会诗、画等传统文化贯通交融所形成得中国文化,激发起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得热爱,产生民族自豪感。另外,引导大家通过探究,瞧到文化得变迁与时代背景之间得联系,鼓励大家养成尝试利用自己掌握得各种知识去探索与研究艺术、了解作品,获得较深层次得了解与感悟得学习习惯。JXS2XwC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古代绘画原大挂图若干宣纸毛笔墨汁盘子笔洗。

生:美术书纸笔

教学过程:导入(周围作品)——两宋作品品鉴对比(学生活动)——诗词与两宋绘画风格之对比(学生活动)——山水画特点——老师示范课堂练习——课堂小结XQ2XePg

导入:

师:中国古代绘画得三大画科分别就是人物、花鸟与山水。中国山水画得成就超过了其她许多艺术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罕见得瑰宝。这些附着中国人敏感心灵与微妙哲学得千古佳沉默不语却光华万丈,荡涤心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们得魅力。0bPLba7

出示课题:中国古典绘画赏析

(通过幻灯片欣赏北宋作品《溪山行旅图》)

师:我们先来瞧北宋得这幅《溪山行旅图》。这幅作品高度有两米多,在古代绘画中应该就是画幅较大得了。在这幅巨作中描绘了怎样得景物呢?让我们先来通过一段视频初步了解一下。2S2IqO9

(瞧视频。)

瞧一瞧画面上描绘了哪些景物,又采用了怎样得构图。小组交流一下,一会儿请各组代表来回答

(学生瞧画。分两阶段,先自己瞧,再与小组内成员交流、探讨。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师:北宋得山水作品给您留下了什么样得印象?请您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学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瞧这幅作品,南宋马远得《踏歌图》,都描绘了哪些景物。(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答:马远得山水画在构图上多用对角形式,一半景物,一半留取空白,以表现广阔得空间,故有“马一角”之称。

描绘得就是幽静得山湾里,老少农民醉意正酣地踏歌而行。走在前面得老翁,胡须花白,手持短杖,作回首状,与道间桥上得老农互相唱与。四周环境就是峭峰嵯峨,古木多姿,充满了盎然生机。JKWsoUH

师:比较一下前两幅作品得不同。

(学生活动同前。观察画面、讨论、回答问题、总结南宋、北宋绘画得感觉。)

师:中国画就是诗性得艺术,说到画我们就不能不提到诗。我知道大家学过一首诗叫《望岳》,一起来瞧一下这首诗。0k0PjGY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请学生朗读并思考:如果给这首诗配画,您会选北宋山水画还就是南宋山水画?为什么?)

师:“我们来瞧这首诗,语文书刚学得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请学生朗读并思考:如果给这首诗配画,您会选北宋山水画还就是南宋山水画?为什么?)

师:然后我们了解一下这幅作品

(幻灯展示倪瓒得《六君子图》)

这幅画称之《六君子图》。“六君子乃松、柏、樟、楠、槐、榆。”师:以上我们欣赏得几幅作品在中国画技法表现上为浅绛山水与水墨山水。(展示特点,学生朗读)

师:山水画中我们还见过这样得。

瞧这幅王希孟(北宋)《千里江山图》作者以“咫尺有千里之趣”得表现手法与精密得笔法,描绘了祖国得锦绣河山。O7WWQdr

这就是青绿山水(展示特点,学生读)

师:山水画就是怎样画得呢,下面老师演示,有兴趣得同学跟老师一同完成。

二、课堂练习:

学生描画,师生完成作品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了几幅中国山水画,从画到画家生活历史背景,还有画意引出得诗情做了全方面得了解,

课后反思:

本课就是我认为就是学生知识拓展得一课,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中国古代山水绘画,从绘画引申得历史背景,诗歌都从深处教会了

学生如何欣赏中国山水画,并且认识了中国画就是什么样得,同时教会学生画简单得山水,许多同学很感觉收获很大。当然,如何深入浅出得讲解与激发学生兴趣还需要多下功夫。6apLgSr

案例评析

评析教师: 闫梅(邯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就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五课得教学内容。IjD4hCa

本节课内容就是继第三课《走进具象艺术》、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之后美术绘画作品类型中第三种类型——抽象艺术。在所有得美术作品中,只有抽象艺术作品使用得就是纯粹得美术语言来进行表达。oiBEPNp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得把握

1、根据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所确定得教学目标,决定教什么,不教什么,以及怎么教,呈现出与教学目标无关得或不利于实现教学目得得讲授内容与教学方法,做了大胆得舍弃。反之,对教学目标有利得作品或想帮助学生更好得认识掌握本课目标,又补充了一些素材就是这节课得亮点。这节课能使学生具体了解与认识抽象艺术(三大美术类型之一),也能简

单回顾意象、具象艺术,起到温故知新,并能让学生对抽象艺术得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与热抽象),美术作品走向抽象得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得语言与代表作品及作者有一个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能适当补充相关知识,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或完善教材内容得作用。老师多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背景音乐来营造氛围等起到一定作用。4PKgT7K

2、本课课时建议为1课时,内容为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康定斯基发现抽象艺术得过程及与其她两种艺术类型得区别。这一点老师把握得很到位,甚至都能拿具象或意象得作品与抽象作品形成对比,使

学生初步了解与感受抽象艺术;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两位抽象艺术家,两

种抽象艺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能把握到位,对蒙德里安与康定斯基都进行了作者及作品分析,从而提出“冷抽象”与“热抽象”这两种抽象类型。并且都能以蒙德里安得“树”作为从具象到抽象得艺术变化过程。赵老师匠心独运,还找到了蒙德里安早期绘画作品,更鲜明地引起了作品对比及作者思想变化。第三部分主要讲述“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其艺术美有哪些表现?”在这一环节里老师能很好地利用音乐得类比,加深学生理解认识。在这里降低了抽象艺术具有得分析性这一特点。老师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形式与色彩。第四部分就是“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老师就是提前讲解与第三部分互换了一下,无论哪种方式都说明了美术鉴赏不仅就是对知识得学习,更重要得就是对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得能力、审美得眼睛与健康得审美情趣以及未来人生发展,却具有十分重要得意义。Gb37wLV

二、教与学活动设计得恰切性

人美版教材得1—8课都就是在讲授怎样才能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呢?重点就是增加美术鉴赏得基础知识,难点就是了解各门类美术得艺术特点及其不同派别得艺术语言,才能与之交流与对话,进而知道怎样从感性入手进行美术作品分析,理解作者得表达意图,并对美术作品进行价值判断。这节课基本做到了重难点突出,体现教师得主导作用,同时也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中,师生之间与谐得情感交流就是教学产生审美功效得一个标志。教师不能过多说教,审美也不能依靠灌输,师生双方应该就是平等得关系。建立这种良好得教与学得关系得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该创造民主与谐得教学气氛。nEeHdRt

赵晓娇老师《走进抽象艺术》导课轻松自然,采用音乐与美术作品同时呈现给学生,带着问题以耳朵听与眼睛瞧引出不表现具象形象得艺术——抽象艺术,让学生很快就明白要学一种“说不清楚就是什么得艺术形式”。在教学内容得进一步探讨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捕捉感觉,用摄影作品启发,用美术作品对比讲解,以美术家创作美术作品得历程做示例,一步一步使学生在思考、讨论、观察、探究得过程中深刻体会抽象艺术就是“说得清得”。赵晓娇老师时时刻刻观察学生,对学生迷茫得眼神及时回应,对学生明白道理后喜悦得表情给以鼓励,对学生回答问题及时给以肯定,完整得课例说明课堂中得教与学就是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得。MoRBbmt

三、师生互动得生成性体现

教师整体素养得高低就是在课堂授课时体现出来得,要呈现出一节精彩得课堂,则需教师首先从课堂定位开始,而教师理念得高度决定了课堂得广度。高中美术鉴赏课就是国家基础教育体系中实施与体现素质教育得有效途径,与此同时,新课程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也改变了学生得学习方式。因此,这一阶段得鉴赏课程,就就是使学生具有初步得科学与人文素养,并养成健康得审美情趣与生活方式;为学生终生享受艺术奠定良好得基础。换而言之,就就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这节美术鉴赏课授课老师都从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反映出教师在课堂作用就是主导,学生就是主体,也就是学习得参与者这一定位。教师有三次以上得全体学生讨论或动手绘画得过程,并逐渐由浅到深,由直观感悟到抽象理性上升,达到了鉴赏得目得。在师生互动中也能立足学情实际,较好地把握了课堂新理念,并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如赵老师与学生一起用不同得线条体现不同得四种情绪,就很好地体现这一点。DmmJ7Op

四、课堂设计与实施中评价工具得运用

评价就是非常有效得方法,可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跟上教学得步伐。学生课上得掌握程度归功于教师如何设计课程,也关乎教师如何评价。评价得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瞧到教与学得优点,以便坚持与发扬,也可以让我们瞧到问题以便克服与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同时,评价也能够培养学生得反思能力,从而不断完善自身学习。aQ0VCXw

赵晓娇老师设计得课堂环节与实施为五个层面,走进抽象艺术——音乐引导、感悟抽象艺术——联想体验、欣赏抽象艺术——分析对比、学习抽象艺术——教师讲解、创作抽象艺术——自主实践。从案例中可以瞧到最后有一个小练习,请同学们回答四个选择题,这种方式应该就是教

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得一种评价。7km6rLB

五、教师教学技能呈现

教学行为得把握:这节课得授课教师语言很有激情,能影响与感染学生

得学习行为,音乐导入新课,达到先声夺人得目得,借助感性知识得支持,引导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在课件制作方面,精心设计,图文并茂。在课堂提问与随堂训练方面,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尤其就是随堂训练得知

识题,能很好地起到知识巩固得作用,能将美术鉴赏知识文字化体现,就是很好得转化。在课堂小节方面,就是老师自己归纳总结,如果换成学生个体总结或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补充总结,效果会更理想。lQ5fq7C

总之,课堂教学永远就是遗憾得艺术,最完美得课堂总就是在下一节课

出现,我们通过呈现得这节课,即能欣赏领略到美术鉴赏课得魅力,又能感受到这位年轻老师具有一定得个人素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抛砖引玉也希望更多得高中美术鉴赏课堂精彩纷呈。LgmFzCS

中国古代绘画

中国古代绘画 中国古代绘画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遗迹可上溯到远古的岩画和新石器时代彩陶上丰富的装饰纹样。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运用线造型的方法表现物象的能力已经相当熟练,以线描的绘画技法成为民族传统的绘画风格,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绘画逐步成了完成的体系,文明于世界。 中国古代绘画根据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类。(分三大类阐述中国古代绘画的成就。) 人物篇 展示《人物龙凤图》,帛画战国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的画在丝织物上的绘画作品《人物龙凤帛画》。侧身站立的女子双手合掌视乎在祈祝什么,女子形象的上方是一只腾空飞舞的凤鸟,在女子和飞鸟的前画是一只向上升腾的龙,这些描绘说明这些作品的用途和后来在湖南马王堆汉墓发现的帛画一样,表示引导死者的魂魄升入天国。虽然这是一幅勇于丧葬仪式的道具,但作画者在布局、造型、描绘技法等方面都经过一番苦心经营,特别画中的形象都以流畅的勾勒,线条遒劲有力,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绘画以线条作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传统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 东晋时期被称为才杰、画杰、诗杰的著名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可以看到我国魏晋时期的绘画风貌。 《洛神赋图》原系曹操之子、著名文学家曹植所作,以他经过洛水时梦中遇见洛神互相爱恋的故事,寄托他在爱情生活时的痛苦。《洛神赋》文词凄切,是赋文中的杰作。顾恺之依赋作图,以长卷形式描绘曹植赋文中这段浪漫的故事。《洛神赋图》既有装饰画的手法,又有写实梦幻般的意境,画中景色的描绘更是开中国山水画的先河。

唐代的人物画在传统的基础上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以恢宏大度的形象,充实明快的线条,辉煌灿烂的色彩,卓越的艺术成就,写下了中国美术史上的辉煌之页。 唐代初期著名画家阎立本所作的《历代帝王图》描绘了两汉甚隋代十三个帝王的肖像,画家通过形象的塑造细致的刻画了每个帝王的相貌、个性和气质。对于开国创业的英明君主,在表现他们的貌宇堂堂——晋武帝司马炎像。而对丧权辱国的昏庸君主,则重在表现他们的萎靡不振——陈后主陈叔宝像。这些帝王肖像还有明显的政治见解。 阎立本传世的最重要作品是《步辇图》,它取材于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与当时藏族土番王的联姻的文件,文成公主入藏,不仅加强了中原与西藏的联系,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团结,而且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西藏的发展,画面上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往长安迎娶文成公主的使者禄东赞的情景。唐太宗乘坐在以人力抬起的步辇上,不仅具有帝王风度,还使人感到亲切真诚,前后左右的宫女有的抬辇、扶辇,有的张伞、持伞、玉质花容、姿态不一。 盛唐时期著名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是描绘一群雍容华贵的唐代贵族妇女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全画大致可分为采花、赏花、闲步、戏犬四个段,简练的线条和明丽的色彩,典雅的风格,塑造的盛唐时期贵族女的典型形象——丰颊体肥,也是研究唐代服饰的重要资料。 唐代著名画家韩干,善画人物,尤精画马,《牧马图》画一马倌骑在白马上,另一黑马随之缓行,不用画任何背景,黑、白二马各部分比例匀称,透视解剖也很准确,用色虽是浅设色,但由于在黑白对比色中加上少量的朱红使人感觉并不单调,马倌的形象威武有力,双眼炯炯有神,显示了高超的写实能力。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著名画家顾闳中唯一的传世作品,也是我国绘画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高度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他是画家受南唐李后主之命,亲身观察了韩熙载的家庭生活而画成的,对于此画的产生,传统的说法是画家如实表现了韩熙载为逃避尖锐政治斗争而故意纵情声色,也有人认为是李后主想中庸韩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山水篇》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山水篇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三中学张利梅 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一方面,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通过语文和历史课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古诗词知识和历史知识。这对中国画的欣赏、体悟非常有利。另一方面,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在新课改后,小组协作学习已经成为大家喜爱的学习方式。这为本课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必备的基础。 教材分析:这一课内容宽、知识面广,涉及到了高中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语文知识等,知识的综合性不仅学生感兴趣,我也喜欢研究,一节课讲完学生绘画知识了解得有点肤浅,于是我从中国古代绘画分类把本科整理成3节,深入浅出的从多角度给学生展示中国画的魅力。 教学目标:了解代表性作品,探究各种山水画画风格特点,加深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山水作品的时代特色及其风格演变。 教学难点:山水作品时代特色的归纳及其风格演变。 教学策略:采取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让大家仔细地、反复地品读作品。通过比较、分析,共同探究不同时代作品的特色,并联系历史、语文知识,来加深对作品的艺术特色理解,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转变的角度来发现这些艺术特色的深层原因,使大家获得较为深刻的审美体验,同时,

还可以欣赏体会诗、画等传统文化贯通交融所形成的中国文化,激发起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产生民族自豪感。另外,引导大家通过探究,看到文化的变迁与时代背景之间的联系,鼓励大家养成尝试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去探索和研究艺术、了解作品,获得较深层次的了解和感悟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古代绘画原大挂图若干宣纸毛笔墨汁盘子笔洗。 生:美术书纸笔 教学过程:导入(周围作品)——两宋作品品鉴对比(学生活动)——诗词与两宋绘画风格之对比(学生活动)——山水画特点——老师示范课堂练习——课堂小结 导入: 师:中国古代绘画的三大画科分别是人物、花鸟和山水。中国山水画的成就超过了其他许多艺术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瑰宝。这些附着中国人敏感心灵和微妙哲学的千古佳沉默不语却光华万丈,荡涤心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们的魅力。 出示课题:中国古典绘画赏析 (通过幻灯片欣赏北宋作品《溪山行旅图》)

中国古代绘画鉴赏论文

北宋山水画的辉煌与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宋朝前后延续了300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山水画发展到宋代,出现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达到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顶峰水平。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从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都更加的多样化,出现了一批有杰出成就的画家,他们以古人为师,以自然为师,以吾心为师,创作了具有丰富审美特色,面貌各异的山水画杰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典范,在美术史上树立了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北宋山水画坛在五代的基础上人才辈出,风格技法多彩纷呈,成就突出,这一时期宫廷美术全盛,画院规模齐备,名家层出不穷,佳作硕果累累。画坛上山水画最为突出,水墨格法空前发展,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技法程式,山水画造景重造化、重理性,审美特色由政教、宗教精神逐渐转向人文精神,这一时期美学著述独到、艺术思潮活跃、绘画作品精湛,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发展源头。下面就两幅名画作说明。 《情恋萧寺图》是流传在国外一幅影响较大的传为李成的作品。此图作为高山峻岭,深沟巨壑,前景突兀巨石,以边平缓,一边峭拔,产生一种体积感和重量感。岩石的轮廓线,用笔坚实有力,所组成的表面结构具有质感。中景山涧瀑布飞流直下前景深潭,与远景处一悬瀑形成互相呼应之势。途中造型曲尽变化的“蟹爪树”,树干枝杈笔法稳健有力,树态展枝摇曳,显得生动活泼。亭台楼阁的飞檐很有特色,是李成山水画的特点。纵观全图,笔法娴熟老健,用墨层次分明,浑

厚苍劲。构图呈自然开合状,节奏明快,气势雄逸,使观者犹如身临其境。 《溪山春晓图》作者惠崇 此图画江南平远山水景色。画面前后始终以重山叠岭为背景在这山溪河流中间,岗峦起伏,平渚相牵,其上林木葱郁,花开烂漫,竹林深幽,垂柳依依。画中布局取平远之势,但崇山叠岭,云气蒸腾,亦显境界深幽,而萦绕于山间的河流、湖水与云气融为一片,又使其境空灵渺远。画中笔法温和平淡,近山、林木等勾皴外,山石多以染法,随形变化,浓淡相宜。其敷色简淡,醒目异常,增强了画面春日融融的明丽气氛。在这些平凡的景物里,画家感受到万物复苏的欢欣。苏轼咏惠崇《春江晓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在欣赏诸多山水画名作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的经典之作都是以寒林、雪景为题材,而这种情景较集中地出现在北宋时期,在其他时期则比较少见。只有北宋时期稳定的文化氛围才能使得一种绘画题材稳定化、持久化。毫无疑问,北宋山水画的艺术水平及成就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顶峰。南宋山水的“一角半边”似乎是当时残山剩水的真实写照,作品的完整性无法与之比拟。元代由于汉族文人士大夫没有进入仕途的机会,所以并没有太多展示他们艺术才华的机会,他们的艺术也只是“在野”的。明清时期更是趋向于笔墨技巧自身而渐渐忽略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技法和艺术内涵本末倒置是无法使他们的作品达到最高水平的。只有在北宋时期,统治者崇文抑武,使得文化和

中国美术史画论专题

中国画论专题 一、魏晋时期: 1、背景缘起:艺术史论的发展是和艺术创作的繁荣密切相关的。两汉以来文艺创作的长足进步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既需要理论的总结和指导,也需要提出文艺评论(批评)的标准,这更促进了文艺理论的发展。同时,魏晋以来玄学的兴盛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为社会生活带来新的风气。玄学清议和人物品藻直接影响到文学艺术,首先是在文学中出现了第一批理论文章和专著。理论探讨的氛围和文学作品的风气引起了人们对于绘画理论的关注。以顾恺之的论画和谢赫的画品为代表的著述,是绘画史上最早出现的理论专著。 2、顾恺之的画论: 顾恺之的画论著述流传下来的有《画云台山记》和《论画》两篇。 《画云台山记》是篇绘画创作构思性笔记,《历代名画记》征引《论画》和《魏晋胜流画赞》两篇文字,实际上均是顾恺之《论画》中的不同段落,前面是画评,后面是摹写要法。顾恺之明确地提出了绘画表现对象的要求,“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尔,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里他继承了战国时期朴素的唯物主义而有了进一步的发挥。 顾注重人物画的“传神”,认为“四体妍媸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在阐明传达人物神情气质的同时,又强调绘画技巧的重要性,其认为临摹时要对原作进行深刻理解,才能自然而准确地再现,提出“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 顾恺之论画的功绩在于把对绘画的一般性论述提高到独立的理论认识高度,从而开创了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研究的领域,是继卫协之后极重神韵的画家,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绘画“六法”的产生,古代绘画千余年来对气韵、神采的追求,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他的理论相关。 3、谢赫的《画品》 谢赫是南齐(479-502)前后的画家、理论家,以时装人物和肖像画为题材进行创作,但主要贡献在绘画理论方面。 《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分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画品》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即“六法”,同时也对曹不兴以来的27为画家分别品第高下。 提出绘画的功能:“明劝诫,著深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承继了曹植“存乎借鉴者,图画也”的理论思想,十分明确地概括出绘画创作与政教密切相关的理论主张。 “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气韵生动是把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骨法用笔是指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应物象形、随类赋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1,中国画的分类: 技法不同:工笔画,写意画 题材不同: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2,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点: 人物画:传神写照 山水画: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知识补充]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鉴赏(一) 在人类早期活动中,文字还远未形成以前,就已有了绘画的萌芽。大约在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彩色陶器上画上各种图案花纹,或一些动物的形象。把过去的历史记载和近年来考古发掘中出上的文物对照来看,我国的绘画艺术在战国时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最突出的例子便是1949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陈家大山楚墓中 出土的一帼晚周帛画。画着一个侧身而立的细腰长裳的女子,合掌敬礼,左上方为乘龙跨凤升天之像。画家运用细劲有力的线条,生动地描绘了仪态端庄的女子,矫健腾飞的龙凤,表现了作者杰出的艺术才能。但汉以前的绘画,笔墨简略,构图还未臻复杂。

秦汉时代,对画工和画家作了不少记述。汉元帝时的 御用画工毛延寿,就是一个很好的肖像画家,把人物的像貌和年龄特质都能画得很逼真。同时汉代石刻如画像石、画像砖等,存世很多,所以汉代又可以石刻艺术为其特征。另外在辽宁的辽阳、营城子,河北望都等地发现许多汉墓壁画,说明汉朝的壁画也开始盛行。从汉墓壁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来看,大都以朴实的墨线,勾出形象的轮廓,然后用朱、青、黄等明快的原色加以点染,具有技法古拙而风格鲜明的特点。 东晋时期顾恺之的《文史箴图》,是为西晋诗人张华《女史箴》一文作的几段插图,在我国是最早的卷轴绘画,在中国和世界画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魏晋南北时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勃兴期。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西等大画家,蔚然并起,他们继承秦汉艺术的传统,并大大发扬创造,后人对他们的评语是:“张得其肉,陆得 其骨,顾得其神。”说明三人各有其独特的绘画风格。顾画中的线条,具有连绵不断、悠缓自然、非常匀和的特点。历代画家称顾的用笔“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或是“青云浮空,流水行地”。陆是顾的学生,画中的线条有连绵不断之状,而被人称为 “一笔画”。从文献记载获知张僧繇作画时,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有点像后来的速写法,后来人将此种画法与顾、陆连绵不绝的一笔画加以比较,则

中国古代美术课程简介

《中国古代美术》课程简介 一、课程号:04122580 二、课程名称:《中国古代美术》(Ancient Arts of China ) 三、周学时:3-0 学分: 预修课程:素描、博物馆学 课程主要内容: 从博物馆学与艺术学的角度,学习中国古代美术品和实用美术品的发生、发展、演变流程。掌握古代美术的重要文献纪载,古代各类美术作品的源起及传承和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历史地位。熟悉古代美术家和工艺美术家及理论。了解宋元以后文人绘画的传播。比较古代美术品和工艺美术品的艺术特点。 六、推荐材料: 《中国美术史》王伯敏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国书画》杨仁恺主编,上海古藉出版社出版 《中国古代美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美术(Ancient Arts of China) 一、课程号:04122580 二、周学时:3-0 学分:3 三、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从研究博物馆学与艺术学专业的角度,学习中国古代美术的发生、发展。 2.基本要求: (1)掌握工艺器皿、雕塑、建筑、墓室、石窟等装饰绘画艺术发展演变流程。 (2)掌握有关于美术作品的古代文献记载。 (3)掌握古代各朝代绘画艺术各种画种、画派的源起和传承及其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历史地位。 (4)熟悉中国古代著名美术家以及绘画理论。 (5)了解宋代以后文人绘画的传播。 (6)比较古代美术品与工艺美术品的艺术特点,以便于懂得全面欣赏中国古代艺术作品。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每周3学时,共17周 主要内容: 第一章史前及先秦美术(5学时) 第一节史前美术(3学时) 一、旧石器时期晚期的装饰品 二、石器时期陶文化产生的奥秘 三、从陶塑、陶绘上看新石器时期的雕塑艺术与绘画艺术 四、装饰的形成 第二节先秦美术(2学时) 一、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大庆市第五十八中学李金燕 课时:1课时(第十六周)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绘画、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和特点,学生并尝试如何欣赏古代美术作品。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作业要求: 每人根据所学知识,试析一件古代艺术作品(欣赏过的或者从"自学教材"中选择均可)。要求从体裁、内容、表现方法、历史背景以及个人的感受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文字限定500字左右。 课业类别:欣赏课。 教学重点: 1。中国古代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主要特点; 2。中国古代陶俑、陵墓雕刻、宗教雕塑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古代雕塑欣赏;古代美术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作品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表扬认真搜集古代美术作品和资料的学生(2分钟) 二、导入新课:可以复习观赏艺术品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进行导

入,针对不少学生面对一件古代美术作品不知如何欣赏,不知好在哪里的情况入手,激起学生兴趣。(1分钟) 三、讲授新课: (一)扳书课题: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二)出示本课学习提要: 1。中国古代绘画分为哪几类?各类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中国古代绘画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3。欣赏古代绘画的一般方法。 4。中国古代雕塑包括哪几部分? 5陶俑、陵墓雕刻、宗教雕塑的艺术特点及其作用。 (三)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 1、请学生读第18页第一自然段"中国。。。三大类",让全班同学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下波纹线。 2、请学生读课本有关自然段"中国。。。根本要求",让学生在"线条、传神"下画波纹线。 3、依次欣赏二幅人物画 《韩熙载夜图》《历代帝王图》 人物、题材、内容、形象特征、造型。 以传神为塑造形象的基本要求,分析人物动态表情及相关关系。 提炼主题思想。 概括地讲,基顺序为:题材内容--形象分析--造型--提炼主题--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史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史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史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美术鉴赏课,学习了陶瓷绘画等方面的知识,我自小对绘画就小有兴趣,这门课满足了我对绘画艺术鉴赏方面的需求。下面就来谈谈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方面的一些知识,我国的绘画历史悠久,它的发源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至少有七千余年历史。在漫长的艰苦岁月中,我们古代的人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在发展生产、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才能,从而创造了绘画这一门艺术。 最初的中国绘画,是画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的,渐而发展到画在墙壁、绢和纸上。使用的基本工具是毛笔和墨,以及天然矿物质颜料。在无数知名和不知名的画家不断探索、创新的努力之下,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并有着自己独立的绘画美学体系,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存世量之大,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是我们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 商、周时期的绘画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绘画应用的范围主要是帛画,壁画、章服以及青铜器、玉器、牙骨雕刻、漆木器等的纹饰。早期基本上是装饰性图案,到西周以后,开始有以表现人物活动为主的纪事性绘画作品,绘画的作者是百工。从风格上看,商代庄严神秘而缛丽,西周趋于典雅,春秋以后绘画内容逐渐更多地反映社会生活,形象活泼生动,技巧上有着巨大的飞跃。 秦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早期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国势强盛,疆域广阔,这时期的绘画重视绘画的政治功能和伦理教化作用。具有雄厚博大、昂然向上的总的统一的时代风格,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高潮。汉代习俗事死如生,以厚葬为德,薄殓为鄙,这就是使得装饰坟墓,为死者表彰功德的绘画活动规模和数量都达到了空前高涨的程度。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除了绘画的技术技巧渐趋成熟外,著名的画家成批涌现,开始对绘画整体认识作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品评。随着佛教的传播,宗教绘画也乘势兴起,这些都是其发展的标志。这个时代在绘画的创作理论总结、作品的评论上,较之前代再不是只言片语了,而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有了专门的著述。这是一种开创,石窟寺的开凿,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兴盛起来的。石窟中除了石雕或泥塑造像以外,还有大量的壁画。

(小学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绘画欣赏

中国古代绘画欣赏 小学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感受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绘画的概况,提高对古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美术的分类。(美术大致分:绘画和工艺美术) 2、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古今中外的绘画的一些特点。 二、新授 1、中国古代绘画从题材上分: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 2、你了解中国古代哪位或哪几位画家?他们是哪个朝代的?有什么代表作?(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回答。)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纠正边补充。 4、教师把中国古代绘画的内容再疏理一遍: 曹不兴(东吴)是第一位有记载的有影响的画家

顾恺之(东晋)代表作有《洛神赋图》 魏晋和南北朝是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萌芽时期。 隋代历时不长,但绘画创作已出现向新的高峰发展的迹象。 唐代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尤其是人物画获得了重大的发展。唐初有阎立本,盛唐时期有画圣”吴道子,在仕女题材画方面有周肪(专门表现贵族阶层生活)。 五代两宋是唐代之后中国绘画史上又一灿烂辉煌的鼎盛时期。五代南唐有顾闳中画的《韩熙载夜宴图》。 宋代画风流派多样化,最具代表的是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宋代山水继五代之后继续变得更为成熟,代表作有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元代出现了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明代后期有徐渭,多才艺,《黄甲图》便是代表作。 清代初期清初四僧”之一朱耷,别号八大山人”明皇室后裔,笔墨功夫很有艺术魅力。 5、学生讲述自己对书本范图的理解及艺术魅力。 6、学生自习〈〈韩熙载夜宴图〉赏析〉

7、师生共同分析〈韩熙载夜宴图〉 第一段:听琵琶演奏 第二段:观舞 第三段:宴毕休息 第四段:听笛子合奏 第五段:送客 作品在用笔设色等方面达到了很高水平,人物造型线条准确流畅,色彩变化丰富,色调绚丽雅致。

中国美术史简述

中国美术史简述 中国美术史经典资料 晚期马家窑文化(马厂、半山、马家窑) 二、彩陶文化的特征: 1、型制 2、纹饰:典型纹饰与作品 3、手法:线描平涂综合 陶器----人类利用泥土的烧制造的实用器皿或陶艺品,是史前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按用途分3: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按陶质分4:红、灰、白、黑;按器表装饰分4:拟形陶,彩陶,印纹陶,素陶 装饰纹样分3:动物纹、植物纹、人形纹。山大本课题 拟形陶----指将器外形做成某种事物形象的陶器,如狗形陶,鹰形陶等。就功能说,它具有同类器皿的实用功能;从外表看,它又是一种史前雕塑。 彩陶----指器表带有彩绘纹样装饰的史前陶器。多以红黑白黄赭等颜色绘成纹样,色彩沉稳浑朴,纹样造型概括简练,并具有较强的主观抽象性。有几何、植物、动物、人物纹样,是史前美术品中装饰最精美,内容最丰富,艺术成就最高的艺术形式。山大本科题陶塑的创作手法分为:模仿性、幻想性、抽象性山大本科题 (一)青铜器概述 青铜器类别“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器、车马器”功用及其文化内涵 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 (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如鼎、鬲、尊等。 (三)战国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画中人物为一宽袖长裙,合掌侧立的上流社会的女性形象。其上方画一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只张举双足,身姿劲健,尾部卷曲的龙。所表现的是此女子的“灵魂”在被想像为具有神异力量的龙、凤引导下,升往仙境的情景。画面上墨笔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结合,使形象既有一定的重量感而又生意盎然。理想化的凤鸟形象,是综合了自然界的雉、孔雀等羽毛华丽的鸟类特点创造而成,并赋予作为神灵的凤鸟形象以雄健奔放,轩昂非凡的气势。 《人物御龙帛画》画中是一位头戴高冠,身穿长袍,一手握剑,一手拉缰,驾龙升天的中年男子形象内容与上一《人物龙凤帛画》相仿,形式也近似,帛画,标志着中国古代绘画的独特风格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是中国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战国时期帛画:都表达了,死者生前立场景或死后生者对死者的美好寄托,女的景物的为雉、孔雀等华丽的鸟类,男的舞剑、龙升天)。 西汉马王堆帛画:天地人神混杂的图象山大本科题 汉代绘画遗存中最精彩的当数帛画,而其中最令人动魄惊心的便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T字形“非衣”,系驮侯利仓之妻盖棺的吉祥物。

中国古代美术欣赏《墨竹图》郑板桥

本科生论文 题目墨竹图郑燮 学院 系别年级 专业名称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职称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3) 前言 (3) 正文 绘画背景 (5) 绘图风格和绘图功能认知 (5) 创作立意和创作手法 (5) 绘画过程 (5) 作者思想 (5) 提拔诗文 (6) 书法形式 (6) 文人画 (6)

结束语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墨竹图》郑燮 摘要 郑板桥的绘画艺术在清代中期我国书画艺坛上,闪耀着无比灿烂辉煌的光芒。作为画史上著名的“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在继承我国古代书画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我国的文人画,积极倡导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从而开创了我国绘画崭新的画风,为中国绘画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郑板桥的绘画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究其渊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师古人,主要宗法郑思肖、徐渭、陈淳、石涛和高其佩,但不为陈法所拘,而是活学活用。二是更多的是向大自然学习,他在《墨竹图》中题记:“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学习社会.宗法自然,但不搞纯自然主义,而是把从自然中搜集的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反复地分析对比,找出其中的规律来,然后进行创作。 关键词郑板桥、墨竹、清代中期、扬州画派、文人画 前言 通过这学期的课堂学习及课后查阅资料,我对中国古代美术有了些

许了解与思考。 历史长河浩瀚无垠,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灿烂辉煌。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作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之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源远流长,从远古至今留下了丰富的艺术文明。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的反映,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即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对具体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是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明清时期的美术成就颇丰,扬州画派创作了美术史上的辉煌。 《墨竹图》的作者是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画家、书法家,其诗、书、画世称“三绝”。传世代表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处的《墨竹图》轴、《兰竹图》轴等。有诗文集行世。他的诗书画作品皆清新雅致、内涵蕴籍、格调超人。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他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他的画,竹子劲秀挺拔,兰花秀妍柔美。有时竹石相间,有时兰竹相伴,但无论哪幅画,都是充满“空山新雨后”的自然气息,却丝毫不见半点媚态,一如他的性格。 正文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韩熙载夜宴图》从一个生活的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画家用惊人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创作出的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们永久回味。 泼墨仙人图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 今杭州) 。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 《泼墨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可以说是梁楷与画院画风决绝后,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在绘画创作中所创“减笔”画之杰作。画面上的仙人除面目、胸部用细笔勾出神态外,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笔笔酣畅,墨色淋漓,豪放不羁,如入无人之境。 作者在构造人物形象时,有意夸张其头额部分,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的面积上,垂眉细眼,扁鼻撇嘴,既显得醉态可掬,却又诙谐滑稽,令人发笑,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极尽嬉笑怒骂之态。据画史记载:梁楷为人不拘小节,好酒,自得其乐,狂放不羁,且任性高傲,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创见,不肯随波逐流,因而有“梁疯子”之称。应该说梁楷所画的不是“仙人”,而是他自己的写照。梁楷在他艺术生涯的前期,曾受画院“格律”的严格训练,人物画继承李公麟之画风,后因作者本人的素质和历史因素,梁楷凭着这股“疯”劲,反对因循守旧,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造发展,因而他在中国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秋江渔隐图 轴,绢本,墨笔,纵:37厘米,横:29厘米 此图画面单纯,一老渔翁怀抱木桨,蜷伏在船头酣睡。小舟停泊在芦苇丛中。这幅作品体现了马远人物画创作的造诣,画处于静态的人物,已达到妙化入境的地步。老渔翁头部处理很见功底,眉、发、胡须的画法用的是传统的线描法,但对脸颊、鼻尖、眉宇、下唇、眼窝的晕染,却富有体积感,这在古代传统绘画里是一个突出而少见的表现手法,即使在马远其它人物画作品里也没这幅画运用得这么成功。另外,他能娴熟地用线条表现物象的质感,如水的轻盈、布衣的皱褶和船板的木质等。几枝将枯未枯的芦苇轻轻摇摆,秋风萧索,细波粼粼,渲染出一片静谧的秋意,画面气氛烘托较为成功。

美术作品赏析

美术作品赏析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赏析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古代美术的门类及其艺术特征: 2.难点:用语言和文字评述经典作品。 3.兴趣点:优秀作品表现出的强烈美感。 三、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辨别本课作品的画种,并说出该画种的特点。 2.较高要求:临摹某件古代作品,并说出它的画种.做几点美术评述。 四、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表扬认真搜集古代美术作品和资料的学生。 五、导入新课:可以复习观赏艺术品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进行导入,针对不少学生面对一件古代美术作品不知如何欣赏,不知好在哪里的情况入手,激起学生兴趣。

六、讲授新课 (一)扳书课题: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二)出示本课学习提要: 1。中国古代绘画分为哪几类,各类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中国古代绘画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3。欣赏古代绘画的一般方法。 4。中国古代雕塑包括哪几部分, 5陶俑、陵墓雕刻、宗教雕塑的艺术特点及其作用。 (三)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 1、请学生读第18页第一自然段"中国。。。三大类",让全班同学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下波纹线。 2、请学生读课本有关自然段"中国。。。根本要求",让学生在"线条、传神"下画波纹线。 3、依次欣赏二幅人物画 《韩熙载夜图》《历代帝王图》 人物、题材、内容、形象特征、造型。 以传神为塑造形象的基本要求,分析人物动态表情及相关关系。 提炼主题思想。 概括地讲,基顺序为:题材内容--形象分析--造型--提炼主题-- 评价感受。 4、依次欣赏山水画 《溪山行旅图》板书:山水画特点:灵活性,概括性、情景交融。

中国古代美术史教案范文整理

中国古代美术史教案 中国美术史教案之史前美术 教学内容:史前美术 教学日期: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史前美术。 教学重点:彩陶 授课过程: 史前美术 节概述 史前美术的概念是指没有确切文字历史记载之前的历史。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空间。目前学术界较为通行的分类方法是将其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就现有的出土文物来看,宽泛意义上的美术已初见端倪。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于这一时期所使用的石器工具上。新石器时代的美术则转向了器用。陶器的发明,在实用性的前提下,发展了美的造型和装饰。所以新石器时代的美术绝大部分都与陶器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也在陶器的造型和装饰上得到表现。另外,岩画、地画、壁画、玉石雕刻等工艺也得到了发展。

第二节时代分期和主要遗址 目前我国所知出土有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 址大约有两百多处,下面仅介绍其中较为重要部分:旧石器时代早期 西城西侯度文化遗址,距今约180万年,是中国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发现有石器工具、动物化石和火烧遗迹。 云南元谋人文化遗址,距今约为170万年,发现有中国已知最早的人类化石以及石器工具、动物化石和火烧遗迹。 此外,河北阳原小长梁、东谷坨文化遗址,距今约100万年;陕西蓝田公王岭蓝田人文化遗址,距今约10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文化遗址,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均发现有人类化石、石器和火烧痕迹。 旧石器时代中期 西襄汾丁村人文化遗址,距今20万年,发现有人类化石、石器工具和动物化石。 陕西大荔甜水沟大荔人文化遗址,距今10万余年,有人化石、石器工具和动物化石。 西阳高许家窑人文化遗址,距今19万余年,有人类化石、石器工具,骨角器和动物化石。 旧石器时代晚期 辽宁海城小孤山文化遗址距今4~2万年;山西朔县峙峪人文化遗址,距今2.8万年;宁夏灵武水洞沟文化遗址,距万

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史及著名画家

发展史 国绘画又名国画,是现代人为区别于西洋画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泛称。它包括卷轴画、壁画、年画、版画等各种各样的门类。有时特指以中国独有的笔墨等工具材料按照长期形成的传统而创作的绘画。中国画现分为三大画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有工笔与写意两大种画法;有卷、轴、册、屏等多种装裱形制。 一、中国绘画发展概况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仅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如果从内蒙古、甘肃、山东、新疆以及东北各地的原始岩画及1986年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原始地画来看,它的历史已不下5000年。以汉族为主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采的形式手法,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绘画。明清以来,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崩溃,外来绘画艺术不断传入,丰富了中国绘画的体裁。中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使画家从中得到吸收和借鉴,中国绘画创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油画、水彩画、漫画、宣传画等相继发展起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各个画种都展示出新的面貌。 (一)中国古代绘画 中国绘画的最早遗迹可上溯到远古的岩画和繁荣于新石器时代彩陶器上的装饰纹样。黄河上、中游是彩陶繁盛的地区。分布在渭水、泾水流域一带的老官台文化(距今约7000~8000年间)已有绘着简单纹样的彩陶。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彩陶。新石器时代的绘画,技巧上尚处于稚拙阶段,但已具有初步造型能力,对人物、鱼、鸟等外形动态亦能抓住主要特征,并表现作者的信仰、愿望,用以美化生活,犹如一片绚丽的彩霞,映现了中国绘画史的黎明。 商、周时期的绘画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绘画应用的范围主要是壁画、章服以及青铜器、玉器、牙骨雕刻、漆木器等的纹饰。早期基本上是装饰性图案,到西周以后,开始有以表现人物活动为主的纪事性绘画作品,绘画的作者是百工。从风格上看,商代庄严神秘而缛丽,西周趋于典雅,春秋以后绘画内容逐渐更多地反映社会生活,形象活泼生动,技巧上有着巨大的飞跃。 秦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早期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国势强盛,疆域广阔,丝绸之路沟通着中外艺术交流,秦汉王朝与相邻各族也有密切的接触,这时期的绘画更加重视绘画的政治功能和伦理教化作用。具有雄厚博大、昂然向上的总的统一的时代风格,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高潮。这时期的主的绘画形式是纯绘画的宫殿壁画、地上建筑壁画、墓室壁画及与此相关的画像石、画像砖等。秦代为了宣扬秦始皇统一大业及其拥有的无上权威,而建造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内部,绘制有许多壁画。汉代,从宫室殿堂到贵族官僚的府邸、神庙、学堂及豪强地主的宅院,几乎无不以绘画进行装饰。汉代习俗事死如生,以厚葬为德,薄殓为鄙,这就是使得装饰坟墓,为死者表彰功德的绘画活动规模和数量都达到了空前高涨的程度。东汉赵岐甚至在活着的时候,就为自己的坟墓准备壁画。画像石是东汉时期重要的美术作品。因以刀代笔施于石材平面上的绘画,因此称石刻画。其题材内容与墓室壁画大致相同。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四川、陕北等地区,江苏、陕西、山西、安徽、河北、湖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宋元山水鉴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二、以大观小的北宋山水画 播放《溪山行旅图》视频。 出示投影《溪山行旅图》。 提问:(1)“行旅”在哪里? (2)为什么人画得这么小? 1.以大观小 这就是中国画中所说的“丈山尺树,寸马豆人”,是中国画表现宏大空间时常用的“以大见小”的方法。 2.构图 提问: (1)天空与山哪个是描绘的主题?(投影上以线画出天与山的分界。) (2)那一部分山体面积最大?(投影上演示山的层次分 割。) (3)这样的画面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处于画面的这个区域被大山占据了。山顶天立地,构图非常饱满。我们把画面最中心的这个区域叫做1号区域。请大家记住这个区域。 北宋时期其他山水又是什么样呢?(出示投影李成、关仝的作品。) 提问: (1)你能看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吗? (2)这些作品你感觉像雄强的男性还是柔和的女性呢? 北宋时期的作品,无论是范宽的雄强,李成的旷远,还 是关仝的峭拔,都给人一种雄阔、浑厚、整体的感觉, 努力表现天地之无限,宇宙造化之壮观。然而南宋的山 水就完全不同了。 在画面上找 到人物。 为了显示山的高大。 山是主体。 最远处的。 有气势。 山或作为主体的树在画 面的正中央,顶天立地,构 图饱满。 1号区域被山或树占据。 男性。 三、以小显大的南宋山水画 出示《深堂琴趣图》。伴随着优美的琴声,请你仔细看一看,画中画了些什么? 1.留白:明明什么都没画的空白,为什么会让人想到是天空呢? 留白的手法是国画所特有的。南宋的山水画尤其注意留 白。留白给了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如同文学中的“言外 房屋、树木、弹琴的人、桥、仙鹤、远山、天空等 想像出来的。

之意”,音乐中的“弦外之音”。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一句“此时无声胜有声”。在画中叫“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是一种境界的提升。 2.构图:画中的留白比北宋的山水画大还是小?景物画 在什么位置?1号区域有没有被顶天立地的山占据? 南宋的山水舍弃了繁杂的景物,“取其繁华,采其大要”,摒弃一切无用的景物,以一当十,高度集中,却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 这种局部特的写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3.意境:绿树环抱中的精美房舍里,一位雅士正在抚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南宋山水追求诗一般的意境。 (看视频,了解更多的南宋山水作品。) 提问:请你用一个词概括你对南宋山水的印象。 与北宋山水不同,南宋山水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秀丽优雅、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格。南宋的雅士们在画中表现了他们的精神追求,他们或临流抚琴,或泛舟湖上,或秉烛夜 游,或倚窗赏瀑,向往着一种幽闲的生活。 4.发达的小品画:我们看到许多南宋的山水画都是圆形的,为什么是圆形的?(出示团扇。) 虽然在扇面上作画的传统早已有之,但南宋的秀美精巧的画风在团扇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形式与风格结合的更加完美。因此南宋画扇、卖扇、藏扇之风盛行, 并出现了扇铺和画商。(出示不同扇面投影) 提问:这些扇面画有何相似之处? 画家马远、夏圭因构图的形式特点而得“马一角”“夏半边”之名。(出示马远《踏歌图》) 南宋的作品除了小品,也有大画,不过,依然是喜欢采 用边角构图,画风秀丽,充满抒情诗意。 没有。 景物画在一角。 优雅,有情调。 秀美、优美、幽静等。 是团扇的扇 面。 构图相似, 景物都在边角上。 四、诗词与绘画的意境 南宋作品充满诗的意境。我们常说诗情画意。诗和画是分不开的。 提问: 1.大家学过一首古诗《望岳》,(出示投影)你觉得它的 北宋。有气势。 学生思考作

中国古代绘画鉴赏 小论文

《历史瑰宝———唐宋山水画》 唐宋元的山水画世人瞩目。 “隋唐山水定乾坤”,隋唐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唐代的山水画形成风格不同的两大主要流派。一是以武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代表的青绿山水;一是以文臣王维为代表的水墨山水。青绿山水以勾勒为法,用笔细密烦琐,颜色以石青、石绿为主;有时为了突出重点,勾以金粉,使画面产生金碧辉煌的装饰效果,亮丽壮观,工致动人。如传为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等,色彩富丽,情感外露,十分耐看。水墨山水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以之来表现景物的体和面。即便设色,也讲究自然清淡,追求含蓄、悠远、纯净的境界,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为高。 宋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画坛上山水画最为突出,水墨格法空前发展,各种技法日趋完善,完全脱离了隋唐以来“先勾后填”之法,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技法程式,山水画造景重造化、重理性,院体格法法度赅备,审美特色由政教、宗教精神逐渐转向人文精神,这一时期美学著述独到、艺术思潮活跃、绘画作品精湛,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发展源头。荆浩、关同、董源、巨然、董源,巨然他们对北宋山水画坛影响重大北宋初期的山水画在五代基础上长驱直入。当时荆浩、董源已经谢世,关同、巨然李成等进入宋朝。荆关山水画影响深远,在宋朝继续“流长”,其中范宽最具影响。 唐代 李思训的山水画创作,在我国山水画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以他为代表的青绿山水一派。 李思训的《明皇幸蜀图》和《春山行旅图》一为横幅,一为立轴,可以说是一件作品的两制。图中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重青绿的设色增强了“春”的气氛,作者于这一气氛下,在布局上却安排了巍耸峻险的山岭,迂回盘曲的山径,色临绝壑的栈道,白云缭绕的天际……这样来经营位置,就巧妙地从侧面写出了这支帝王逃难的庞大队伍,跋涉在“蜀道难”上的狼狈景象;作者也许是有意识的,把一群负管行李的侍从放置在两幅的中心,组成了 一个生动有趣的歇晌场面,而把骑马吃惊的唐明皇和他的嫔妃、侍臣们压缩在画幅的右角。作对这群远途劳顿的“贵人”们是描绘得相当深刻的。这一细节的描写,对突出画面的 中心人物,对观众联想到唐明皇的复杂情绪,是很有帮助的。这一作品在艺术表现上的成就,可以说明具有情节内容的山水画在这时所达到的水平。 李思训所画《江帆楼阁图》是古代绘画中早期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品,本图绘长松高岭,桃竹掩映,山路殿廊曲折,数人乘马或步行游赏。山外江天空阔,风帆飘渺。山石赋青绿重彩,以细笔勾勒山石轮廓,富有装饰意趣。山石有勾而无皴,杂树或枯枝,或有叶,枝叶都用双勾线描,而松树则更具特色,此前的展子虔画松不画松针,只用绿色点染,画法古朴,而此图则先用石绿点染,而后又用石青加上两笔交叉的线,以示松针。然而树木山石的刻画则比以前细密、老成。 宋代 范宽,字仲立,又名中正,因性情温厚,人称“范宽”,是我国山水画成熟时期北派的一代宗师。现存范宽的作品仅两件,《雪景寒林图》,《溪山行旅图》。 《雪景寒林图》,气势磅礴,境界深远,动人心魄,为范宽代表作之一。此画由三条绢拼接而成,整幅绘画气势恢弘,层次丰富,深谷寒林间山势高耸,生动地描绘出雪后

中国绘画史

《中国绘画史》读书报告 09美术史陈碧琪 作者简介:俞剑华(1895—1979),我国着名的中国绘画史论家、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对我国现代美术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先生毕生奉献于中国美术史和中国画论研究,成就卓着,着作等身, 出版有近千万字的美术史论方面的着作,如《中国绘画史》、《中国画论类编》等,对推动我国美术 史论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前,俞剑华先生着《中国绘画史》,由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上世纪30年代初版 之时,书林盛传,举世瞩目,受到广受欢迎。先生亦于“凡例”中,论述各类绘画史着都略有偏差, 无法达到完美。因此,在作书之初先生就以“采古今诸家之所长,去诸家之瑕疵,斟酌损益,商讨繁简”为理想而作。随后简述了本书写作的特点,与其原因目的。 内容简介:本书从上古时期之绘画开始至清朝,记叙了各个朝代的历史背景,绘画,重要的画家,及 简要介绍,当朝的画论,并以图表的形式,概括每一朝代的绘画状况,绘画特点,流派系表图等等。 另一方面,在几个特别的朝代,有对与别国文化的交流,中西文化之间影响略有介绍。以时代划分, 以朝代为标准,对于画家的介绍重点而广泛,如散落一张星点密布的大网;然章节之末将之梳理归类,条理清晰,分类明确,让人一目了然。 有观点认为,此书有两根主线构成,一条是在“新史学”倡导者梁启超所提出的进化论影响下的 中国画文学化发展路线,另一条是中西绘画观念比较下的写实写生发展路线。这两条线索发展趋向正 好相反,一进一退、一明一暗、一扬一抑……然在我看来,书中虽有论述中国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碰撞, 但于全书之中,皆为简要的集中论述。在南北朝之绘画的最后一节,论述“中国绘画之东渐与日本画 家之西来”,在清朝之绘画一章的第九节论述“西画之东渐与中画之东渐”,且论述简明扼要,并无 长篇大论,而在这两章节除外,并无对西方影响有穿插介绍,或对比提及。因此并非以此为主线。① 然而该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分析透彻,十分具有参考价值。如影响俞氏的“新史学”以历史进化论 取代历史循环论的合理性,与对书中俞氏关于西方影响的论述的看法:在论述日本以中国相互间的影 响时,因为微妙的民族自尊心理,单方面突出了中国画对日本的影响而对吸收了日本文化的中国画派 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对于中国学习西画并不看好。 回归原书,我对于此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感兴趣。“中国绘画在元以前为创作与写生之时代,故 光华灿烂,发展甚速;元朝以后,则变为临摹时代,故每况愈下,日渐消沉,画坛至今,临摹之弊, 已登峰造极,陈陈相因,千篇一律,只有临古之躯壳,毫无自己之精神。”这个以元朝为分水岭,以 创作于临摹为关键,论述中国古代绘画兴与衰原因的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将对此 进行研究。 元朝前后的兴衰 书中论述在元朝以前,各朝各具特色。 三国以前主要为器皿上的彩绘与少量绘画,三国唯曹不兴为真正画家;西晋多人物故事与圣贤神 仙之像,亦有风俗人物与曹不兴佛画之余波;东晋有近于山水之画者;南北朝佛教盛至极点,绘画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