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概况导学案

自然资源概况导学案
自然资源概况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型并能举例说明。

2、记住自然资源的特征,了解其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3、阅读矿产分布图,记住主要矿产的分布,知道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重点:1、自然资源的特征。难点:2、主要矿产的分布。

课内探究

一、背景资料,创设问题情境:2分钟

出示四幅图片,判读人们正在利用哪些自然资源?

图片1________ 图片2_________ 图片3__________ 图片4_________

常见的自然资源还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知识梳理,构建框架:

模块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3分钟

自然资源是指________中对人类____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活动: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①天然宝石 ②煤油 ③羊毛衫 ④东北虎 ⑤沼泽 ⑥森林

⑦阳光 ⑧闪电 ⑨水泥 ⑩水稻 (11)河流水 (12)皮革

归类(填序号):

矿产资源_____. 土地资源_____. 生物资源_____. 水资源_____.气候资源_____

可再生资源______________. 非可再生资源_________

其中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2分钟 ① 自然资源是固定不变的吗?

②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模块二,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0分钟

1、 阅读P54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图,判断下列石油和天然气所在的省。

大庆________ 辽河________ 华北________ 中原________ 南阳________

玉门_______ 冷湖_______ 克拉玛依_________ 江汉_______ 泸州________

2、阅读P54中国主要煤矿分布图,判断下列煤矿所在的省。

鸡西、鹤岗_________ 伊敏河、霍林河__________ 开滦、峰峰_________

乌鲁木齐_________ 石嘴山________ 神府_________ 攀枝花________

六盘水________ 平顶山________ 大同、阳泉、西山__________

淄博、兖州________ 淮北、淮南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图,判断下列金属所在的省。

①黑色金属:鞍山、本溪________ 迁安、武安________ 大冶_______

马鞍山_______ 攀枝花________ 石碌________ 白云鄂博_______ 镜铁山________

②有色金属: 白云鄂博(稀土)_______ 招远

(金)________ 金昌(镍)_______

锡矿山(锑)________ 水口山(铅锌)_______ 德兴(铜)_______ 大余(钨)______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3分钟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钟 模块三,动脑筋: ①自然资源的利用存在哪些问题? ②结合实际,列举自然资源存在问题的事例。 ③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三、达标反馈,人人过关:5分钟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资源匮乏 B 、自然资源分布均衡 C 、自然资源品种单一 D 、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A 、水泥

B 、天然宝石

C 、水力

D 、天然树林

3、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

A 、森林水稻煤

B 、耕地 淡水 煤矿石

C 、石油闪电工矿用地

D 、野生动物 草地 噪声

4、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但是有限的

B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多,资源的人均量下降

C 、随着生产的发展,某些资源的总量会越来越少

D 、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地无差异

5、有人说:“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 、矿产种类少

B 、矿产总量多,但只集中在少数矿种上

C 、矿产埋藏太分散

D 、人均矿产资源少

二、填空题:

6、水、石油、森林、土地、铁矿、太阳能、煤等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

7、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三、读图分析: (1)主要煤矿a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

(2)主要铁矿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4)煤、铁、石油都丰富的省区______、_______、______。 (5) 煤、铁、石油_________居多,有色金属_________居多。

1.新疆地形轮廓特点 。

地形区E D

2.矿产 B

3.邻国 A

4.新疆发展边境贸易的优势是 。

五、课堂小结,内化反思

八年级地理上册3.1丰富的自然资源导学案(无答案)晋教版

丰富的自然资源 【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通过阅读大量的数据资料,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种类多,类型全、分 布不均匀的特点。明确自然资源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3、懂得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4、根据我国自然资源特点,就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自然资源提出你的两条保护措施。 【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类型;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懂得节约利用和保 护资源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特点,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应如何节约、保护和合理 利用自然资源,树立自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阅读自学,归纳分析法 【教学过程】 预习思考题 一、认真阅读教材,深刻领会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思考下列问题: 秋凉了,岳阳市二中八年级的几个同学在谈论着热水器洗澡方便舒适的事。杨柳同学说:“五年前我家就安了天然气热水器,一个月用一灌天然气,八十元一灌”。家住君山区的张明同学说:“我家三年前建了一个沼气池,去年安了沼气热水器,不用花钱去买气”。李华同学说:“上个月我家安 了太阳能热水器,既不要买气,也不要建沼气池”。 ①三个同学所提到的天然气、沼气、太阳能,哪些是自然资源?说说你的理由。 ②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新开石煤矿 B、临湘市稻米 C湘阴县杉木D闪电 ③热水器在对天然气、太阳能的利用上有何不同特点?这种特点说明了天然气和太阳能在性质 上有何不同? ④由此可见,自然资源按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 ⑤根据自然资源一生产一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连线,并回答: (1)煤炭放牧书本

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媒体 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家庭小调查,现在谁能够告诉老师:你家现在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在你爷爷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在你爸爸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提问】刚才很多同学说到自己家现在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林地或者耕地。现在老师根据大家的调查结果绘制三幅示意图,每一幅示意图中只有一条趋势线是对的,你们能够判断出来吗? 【讲解】我们根据家庭小调查总结出了我县森林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不仅仅适用于我县的森林资源,它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全国各地的很多种资源状况可见我国自然资源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板书】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一、自然资源的概况 【讲授新课】 请大家看书中一组数据,你能否根据数据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板书】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多、人均少, 【提问】提据以前所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你能不能说说在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我国与日本、美国、加拿大相比有什么区别? 【提问】中国林木资源的应用是否也有如此问题? 【讲解】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利用不尽合理的问题,如有些资源利用不当或管理不善,还有些资源遭到了破坏和浪费,这样就更加重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板书】利用不尽合理 【提问】你身边有哪些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 【提问】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与重要性。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和积极地参与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行列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作文中经常用到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

地大物博。那么如何的地大,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都已经学到了。如何的物博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去认识我们物产丰富的伟大祖国。(板书课题) 一、自主探究 阅读学习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找出以下问题: 1.什么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 3.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归纳提升: 1.从衣、食、住、行和学习等方面,举例说明哪些是自然资源? 2.小组讨论:在我国东南沿海,小河中的水为什么总也流不完? (提示:水资源是一次性资源吗?从而引出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如煤炭、石油、铁矿等。https://www.360docs.net/doc/9a1852170.html, 3.过渡:引入教材3.1可循环使用的土地资源和3.2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煤炭资源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过程和速度的不同,明确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要区别对待)。 对于可再生资源: 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自然资源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 教学设计 48中学马玉梅 [教学容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商务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 本节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第二部分介绍我国目前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以及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的教学主要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提出质疑,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在教师引导下自行得出结论。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资源观。 第二部分是重点,特别是如何渗透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情感教育,是本节的难点。本节的知识点并不多,我认为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相对容易,而最难的是本节的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我是这样突破的:在学生拥有大量事实(课前查资料、课堂交流、教师出示自己资料进行交流)的基础上,即学生此时对我国资源国情的严峻性已有一定的体会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而且上课时教师必须有真情实感,再配以学生充满感情的诗歌朗诵,更增强了感染力。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我国资源破坏严重的基本国情,从而树立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节约保护资源的观念。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的课程,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自然资源已有一定的了解,课堂上让学生列举自然资源,并说出与生活的联系,应该难度不大,而且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查资料的能力,对我国的资源国情也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难度较大的是小品的表演,这要视学生情况而定,不一定非演小品不可,但我认为可让学生尝试一下,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进行了环保教育。 [设计思想] 1、鉴于学生对自然资源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和知识储备,教师应通过生活游戏、漫(动)画展示、实物联想、小组计论等活动形式,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储备,达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能力的目的。

2015-2016学年《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

第21课时中国的自然资源 1.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含义及其主要类型。 2.运用资料叙述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运用实例,叙述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4.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的观念,增强资源保护意识。 1.课前依据《知识体系梳理》,预习自学教材内容,勾画教材并写上提示语,力求全部掌握。 2.在学习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资源的数值,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在学习土地资源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如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以及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并通过网络、电视等了解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我国的水资源内容的学习,要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分析其特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要注意两个角度(一个是时间、空间角度,另一个是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通过教材插图了解农业、工业、生活节水的措施。 3.在学习土地和水资源的分布时,联系前面学过的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的知识对本课时的内容加以分析、掌握。 4.在自学教材内容后,闭卷完成《预习效果检测》,检查预习效果。 1.我国资源基本国情;土地资源分布及基本特点,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危机的有效途径。 2.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与我国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关系,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征及利用中相应的对策。 1.本课时内容中的一些简单易学的东西,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 2.在讲解本课时的两个难点如土地资源分布、水资源的分布时,可先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地形、气候知识,另外,重点指导学生读图,如教材中的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以及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3.通过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土地、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并树立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4.《知识体系梳理》和《预习效果检测》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课内探究完成《互动探究》,课堂最后组织完成《技能应用与拓展》,《固学案》可作为课后作业或课堂巩固练习(视授课情况而定)。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这些自然资源与我们生产和生活有何关系?在数量上有何特征?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对待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呢?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① 1.自然资源与我们 (1)用途: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学习生活。 (2)分类 ②:如③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等。 ④:如⑤。 (3)利用与保护:可再生资源要注意保护和培育,使其能够永续利用;非可再生资源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2.资源丰富,人均不足(基本国情) (1)⑥: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2)人口众多: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二、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的利用 (1)类型 特点: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 分类: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2)影响

“自然资源概况(1)”教学设计(湘教版)-2019年文档

自然资源概况(1)”教学设计(湘教版) 一、教材分析“自然资源的概况”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特征。本章是学习、研究人地关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而本节又是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基础。因此必须使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特征有清晰的认识。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着重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四个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了解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随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加深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正确面对我国的资源现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和养成合理利用资源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难,最:自然资源的范畴是不断变化的;自然资源数量巨大但又 有限 四、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等。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列举知道的自然资源(越多越好) 。 六、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多媒体展示几幅日常生活照片) 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生产离不开土地、阳光、水、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这些都是自然界赐予人类的无价之宝,与人类关系密切。从本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自然资源。 2 小组探究,了解新知 任务一:了解自然资源概念、主要类型 (2) 小组间通过比赛方式说出各种自然资源,越多越好,并且相互指出错误。同时,思考为什么是或不是,加深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 (3) 提出探究问题:台风、地震、闪电等都具有巨大的能量,它们是不是自然资源,为什么? (4) 各小组把列举的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自然资源的类型。 (5) 完成P54 活动题,强化自然资源分类,为后面各节内容学习奠定基础。 任务二:总结自然资源的特征

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

2017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和分类。 2.运用相关资料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能够在图上指出我国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 4.结合相关图文资料理解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及我国的土地国策。 5.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6.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7.运用资料说明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预习要点 自然资源的特征,土地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保护 三、预习内容 考点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________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2.自然资源可分为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资源两大类。它们的区别在于该自然资源是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可更新、再生或循环使用。 3.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总量丰富,______不足。 考点2:土地资源 1.土地利用类型 根据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差异,我国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________用地。 2.基本国情 (1)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2)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一少一多一不足”——耕地______,难以利用的土地______,后备耕地不足。 3.土地资源的分布 (1)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南方耕地以________为主,北方耕地以________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

(2)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______。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 4.土地资源的利用 (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________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尤为突出。 (2)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我国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考点3: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1)我国水资源短缺。 (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南丰北缺,东多西少;从时间分配来看,________多,________少。 2.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 (1)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________或水利枢纽工程。 (2)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之一是________。目前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工程主要有引滦入津、引黄入晋、南水北调等。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探究案 探究点一、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读“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图”,完成(1)~(2)题。

中国的自然资源_区域地理学案

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习目标:我国自然资源概况,矿产资源、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和保护。 学习重点:我国自然资源和特点及分布地区。 自主学习: 一、我国资源基本特征: 1、读教材P158表格归纳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点,并在书上标记 2、自然资源的类型有哪些?如何分类的?在书上标记 3、能源分类 (1)按能量来源分: 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有、; 来自太阳的能源有:(至少七种); 来自天体引力的有: (2)按利用程度分:常规能源有:写5种 新能源:写5种 (3)按性质分: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等属于;矿产资源属于 二、土地资源 1、读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填出ABC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并说出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的特点、存在问题: 2、读图,填写我国土地利用类型: (1)A ;B ;C ;D ;E 。 (2)写出我国耕地和林地分布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3)思考:我国耕地与草地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线一致? 3、土地资源在利用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哪些问题?如何应对? 三、水资源 1、读教材P160我国河流流量示意图,归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在书上标记. 2、读教材P160我国南北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占全国比例表,分析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缺水的原因? 3思考: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有何特点?为什么?在书上标记 4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有哪些? 四、水能资源: 1我国水能资源有何特点?看书并标记 2、将下列水电站在教材P161《我国水电站分布示意图》描黑并写出所在的干支流名称:白山、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二滩、龚嘴、三峡、葛洲坝、天生桥、岩滩 五、矿产资源 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什么?书上标注 2、我国煤炭资源特点是什么?在地图中找出教材P163我国主要煤矿的位置 3、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油田 4、我国铁矿:我国铁矿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三),但贫矿多,优质富铁矿少。我国铁矿分布广泛,其中、、最多。著名的铁矿有:河北、内蒙古、辽宁、、湖北、四川、安徽、海南等。在上图中用铁矿图例标出铁矿的位置 5、读《我国有色金属分布图》说出我国有色金属分布的特点? 6、渔场形成有利条件:第一,宽浅大陆架,与适宜;第二,河流注入带来丰 富、;第三,交汇,也使营养盐类丰富。这样就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饵料。 高二地理学案第1页,共2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自然资源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并能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区分可再生 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2.能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现状。 3.了解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方式。 【重点难点】 1.举例区别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现状。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一:自然资源的含义和分类 1.结合生活请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分为哪两类?请举例说明。 3.读图3.1和图3.2,回答:如何区分可再生资非可再生资源? 4.利用方式不同。对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而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更应当。 探究学习二: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1.读课本64页的数据资料,归纳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是。 2.读课本65页阅读材料“石油进口大国”,通过该材料可以看出我国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的。 3.结合图3.4回答:面对中国资源短缺现状,为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你有什么对策? 探究学习三:中学生应如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1.4月22日是“”,通过各种活动以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 是近些年我国进行地球日宣传活动的主题。 2.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合作探究】 1.阅读图3.2完成教材 63页“活动”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并说出理由。

2.结合教材64页图 3.3提供的图文资料,思考回答: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请谈谈你的看法。你还能举出哪些事例? 当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超过了其再生速度,在一定条件下就成了“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对于可再生资源我们要科学合理的利用,并注意保护和培育,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有人说“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你赞同吗?说出你的理由。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土地、水、水能、森林、矿产等等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居世界前列。所以说是 “资源大国”。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说又是“资源小国”。 4.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中能为节约资源做出哪些力所能及的贡献?结合教材66页“活动”回答。 【知识构建】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含义。 分类:分为和。 利用:对于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和, 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当和使用。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现状:。 保障资源供给的措施。 中学生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为有等。 【拓展延伸】 能源分类你知道吗? 【优化训练】 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钢铁 B.两极冰川 C.小麦 D.森林 2.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森林 B.河流 C.煤炭 D.阳光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设计说明: 建设和谐高效课堂必须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二是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安排是否合理、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否愉快、教学方式是否恰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1、设计理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着,在教学中 教师因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学探究为基础, 大力提倡自主探究与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 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2、通过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小组合作 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采用知识抢答、问题答辩等形 式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依据《标准》,这是一节 向学生传授“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的一课。本节选用了“自然资源和 我们”、“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两个标题,表述了自然资源与 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 严重的国情,为后面具体学习各种资源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满足从 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探究新知识的要求。 2、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 环境有了了解,为本章节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的归类分析 3.知道怎样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

中国自然资源教学设计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情况。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3.通过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以及正确的资源观。 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构成特点、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对土地基本国策的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土地公公的对话视频:唐僧一行四人取经回国途中,悟空从空中看到祖国高楼林立,公路、铁路线密如蛛网,企业厂房随处可见,非常兴奋,遂唤来土地公公寻问:“土地老儿,俺老孙这些年没在家,一向可好?”土地公公面带难色:“回大圣,你随我一起看看,如何?” [过渡]今天我们同齐天大圣孙悟空,随土地公公一起来看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如何。 第一站:看国情 【活动】土地公公:“大圣,请看图,思考” 1、看下面几幅景观图,你能说出他们是哪种土地类型吗?

2、根据提供图表和我国耕地与其他国家耕地面积比较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992年我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 ①从表格中,你能看出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 ②从柱状图中,你能了解到什么信息? 设计思路:从世界的角度看待我国的土地资源总体情况,树立学生的忧患意识。 第二站:知特点 【引导读图】土地公公:请圣僧们结合“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百分比图”,分组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复习学案(带答案)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案(带答案)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一、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1.金、铂等极少数金属以________形式存在。 2.绝大多数金属以________形式存在。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都显______。 二、金属的冶炼方法 1.热分解法 适用于________金属的冶炼。 (1)加热分解Hg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分解Ag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解法 适用于______金属的冶炼。 (1)冶炼金属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冶炼金属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冶炼金属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高温还原法 适用于大多数中等活泼金属的冶炼,常用的还原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高炉炼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热反应炼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他方法 (1)湿法炼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法炼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铝热反应实验探究

2021届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环境与发展第29讲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教学案

★第29讲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选修Ⅰ-3) 一、耕地资源与国家安全 1.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1)耕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不足。 (2)耕地资源整体质量欠佳。 (3)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4)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2.我国的粮食安全 (1)人均粮食占有量较少。 (2)粮食增产难度较大。 (3)粮食种植收益较低。 (4)粮食总体质量偏低。 二、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1.我国水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缺水问题突出。 (2)水污染问题严重。 (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2.我国水资源安全保障措施 (1)兴修水利,优化水资源配置。 (2)节约用水,构建节约型社会。 (3)防治水污染。 三、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1)种类多,储量丰富。 (2)贫矿多,富矿少,共生矿多。 (3)区域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2.保障我国矿产资源的安全措施 (1)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开源”。 (2)健全政策法规,科学“节流”。 (3)完善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体系。 (4)推进资源供给国际化战略。 (5)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1.海洋空间资源: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地理区域,包括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和海岸四部分。 2.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1)海域上空 海域上空是指沿海国管辖海域上空的空域空间,是国际航空飞行的重要空间,影响着一国的空域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海面及水体 ①海面及水体是重要的海洋空间资源。 ②海上通道是大量物流船舶运输通过的海域,是连接世界主要经济资源中心的通道。 ③海岛散布于海洋中,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 (3)海底空间 ①海底隧道不仅能够提高跨海交通速度,还能避免海面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 ②海底光缆以大容量、抗干扰的优势,在国际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4)海岸带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资源丰富,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微点1 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生活三废污染;自然环境恶化等。 微点2 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1)确保耕地数量。 (2)提高耕地质量。 (3)防止耕地污染。 (4)提高耕种积极性。 (5)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微点3 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表现

八年级地理上册 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并能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举例说出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从生活实际出发,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意识。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1.定义: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_______的物质和能量,称为自然资源。 2.分类: 种类定义利用方式 可再生资源自然界中可以在____________时间内 更新、再生,或者可以___________的 自然资源利用合理, 注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 形成、再生过程非常________ ______,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 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的自然资源 更应当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使用 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我国自然资源现状: 名称世界位次人均值占世界平均水平陆地面积三不足______ 耕地面积______ 2/5 森林面积六______ 矿产资源三不到1/2 河流年径流量______ 1/4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的原因: (1) _____________增长,人均占有量将持续减少。 (2) _____________发展迅速,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举例说出自然资源的作用。 2.有人说我国是“资源大国”,有人说我国是“资源小国”,你同意哪一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达标检测】 1.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 2.下列哪组资源只要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A.土地、森林 B.耕地、天然气 C.水、煤炭 D.森林、铁矿 3.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储量大,利用合理 B.种类多,地区差异大 C.人均占有量大 D.空间分布均衡 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国,完成4、5小题。 4.上图反映出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多

【精品】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

学案13 中国的自然资源(一)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2、我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分布地区。 3、根据各类资源分布图,分析说明该类资源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能结合相关自然因素分析 其形成原因。 【学习过程】 一、矿产资源 (一)煤炭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南方除省外,几乎没有大煤矿分布。其中,、、、内蒙古等四省区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1.3%。省区主要产地省区主要产地 黑龙江、、山西 辽宁、河北 河南安徽、 贵州 (二)石油 我国大陆上已开发的油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地区。海上油气区包括东南沿海大陆架和南海海域。快速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量剧增,我国已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省区主要产地省区主要产区 黑龙江新疆、 河南、山东山东 (三)天然气 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及东部浅海大陆架地区。(四)非能源矿 非能源矿包括: (1)黑色金属矿:、锰、铬、钒、钛等; 铁矿 主要产地 辽宁的、; 内蒙古;安徽;四川。 (2)有色金属矿:(储量少)、铅锌、钨、锑、锡、钼、镍、铝土等;(3)贵重金属矿:、银等; (4)稀有金属矿:稀土矿,分布于内蒙古的(储量世界第一);(5)非金属矿:、钾盐、菱镁矿、石棉、石墨等。 总结: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①矿产资源总量,种类; ②分布广泛,相对; ③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 ④人均占有量,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⑤日渐枯竭。

二、其他能源资源 1、风能 思考:归纳我国风能较丰富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分析这些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例:我国可开发风能超过10亿千瓦,风能是我国潜力巨大的新能源。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_ _、__等地区(填 出二个省级行政单位)为风能资源丰 富区。从整体上看,我国风能资源最 丰富的季节是_________。 (2)简述甲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 因。 (3)乙省工业、经济发达,大力发 展风电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是可减 少大气中的_危害。 (4)试从资源、经济两角度,分析 乙省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原因。 (5)简述乙省大力发展风电的生态环境效益。

初中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媒体 挂图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家庭小调查,现在谁能够告诉老师:你家现在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在你爷爷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在你爸爸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提问】刚才很多同学说到自己家现在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林地或者耕地。现在老师根据大家的调查结果绘制三幅示意图,每一幅示意图中只有一条趋势线是对的,你们能够判断出来吗? 【讲解】我们根据家庭小调查总结出了我县森林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不仅仅适用于我县的森林资源,它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全国各地的很多种资源状况可见我国自然资源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板书】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一、自然资源的概况 【讲授新课】 请大家看书中一组数据,你能否根据数据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板书】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多、人均少, 【提问】提据以前所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你能不能说说在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我国与日本、美国、加拿大相比有什么区别? 【提问】中国林木资源的应用是否也有如此问题?

高二地理《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导学案

高二地理《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导 学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用约20分钟时间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掌握课本基本知识,并能够建构基本知识体系。 完成本节的教材助读中的问题,并用红笔标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 预习中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归纳,并注意联系实际。 学习目标: 知道自然资源的含义及类别。 知道水资源问题的基本情况及产生的原因。 知道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以及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知道我国矿产资源问题的主要特征。 教材助读: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和的总称。 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将自然资源分为和两大类。 的迅速增加和的加速增长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基本因素。水资源在和上的分布不均,是水资源危机的客观因素。

、和等,是对水资源及其再生功能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 土地资源问题突出表现在和两方面。、、和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及等,使土地资源严重退化,农业生产空间趋于萎缩。 预习自测: .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生物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 c.非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 .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天然气B.稻谷c.土地D.液化气 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 结合课本P20页文字,完成课本P21页活动第1题。2、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思考课本P22页活动1—2题。 我国土地资源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怎样保护土地资源?4、预计到XX年,,我国20种主要矿产有半数以上不能满足建设需求,特别是一些基础性矿产和大宗支柱型矿产,

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学案

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时1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概况 1.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资源的优势。 2.了解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1)地形:既有①高原、山地、丘陵,又有②盆地和平原。 (2)气候:多数地区属③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水文:水量居我国④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 (4)流域:干流横贯我国⑤东西,支流呈⑥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大。2.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铁矿和⑦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2)水能资源:流经我国三大阶梯,⑧落差大,水能丰富,集中在⑨上游地区。 (3)森林资源和⑩旅游资源丰富。 思维活动

1.水量大的河流,水能一定丰富吗?如何判断某条河流水力资源是否丰富? 答案不一定。水量大且落差大的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某条河流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水量和落差的大小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思路如下: 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1.经济发展快,形成了三大经济区:上游以?重庆为中心,中游以?武汉为中心,下游以?上海为中心。 2.城市化水平较高:?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中下游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 思维活动 2.长江流域哪一河段的城镇较为密集?请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原因。答案下游。原因:下游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河网密集,水流平缓,河流通航能力强。 探究点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探究活动读教材图4-1-2、图4-1-3、图4-1-4,结合“长江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3.1自然资源概况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8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教学目标 1.态度目标: 使学生能通过了解我国资源的国情,懂得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自身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并能实施具体行动督促他人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能够经过讨论后制定本组、本班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具体措施。 (2)使学生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辨证关系。 3.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辨证关系 (2)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 1.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2.使学生明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法、比较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自制图表(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基本特征示意表)、小黑板(环境意识测试题、课堂练习题)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教师讲解]前几章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它们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知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我们又怎样利用它们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板书】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复习提问】1.在初一时我们曾经学习过自然资源,请大家回忆一下,自然资源分为几大类,是哪几大类?(两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请大家再回忆,自然资源又具体分为哪几种?(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多种) 我们也知道学习地理应遵循总——分——总的学习顺序,所以,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板书】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2.讲授新课 【出示图表】请大家先看下面的图表,你能否根据该图表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吗? (1)当前土地资源利用多,爱惜保护不够,造成耕地日益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2)用水量大量增加,水资源遭到污染,浪费水现象严重。 (3)对森林滥砍滥伐,使地球上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失去调节作用,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4)对矿产资源乱采乱弃,既浪费矿产资源,又破坏环境。 (5)生活中的有害废物(如:废旧电池、塑料袋等)乱丢乱放,造成环境污染。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本来就很少,再加之对资源利用不当或管理不善,还有些资源遭到了破坏和浪费,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不能合理开采和利用,不仅使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导致资源短缺,而且还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这样就更加重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板书】2.利用不尽合理 【提问】针对你身边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污染环境的现象?我们自身的环境意识如何呢?【出示小黑板】下面请大家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自测一下。 遇到以下情况,你将如何做 1.在一个没有垃圾桶的公共场所,你对你的食品袋、果皮等废弃物的处理是 A 放在自己提兜或书包里带回去处理 B 随手扔掉 C 在僻静处扔掉 D其他 2.在你上学的路上,看到有正在向河中排放的污水或向空中排放废气,你会 A 去上学,不理睬 B 顺路向有关部门反映 C 当面提出反对意见 D 其他 3.人送你家一条活的大娃娃鱼(国家保护动物),你父母准备用它为辛苦学习的你做一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