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质谱法

(完整版)质谱法
(完整版)质谱法

第九章质谱法

一.教学内容

1. 质谱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发展概况及特点

2. 由质谱仪器结合质谱法的基本质谱仪的工作流程各主要部件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

及性能掌握联用技术

3. 质谱峰的类型、离子碎裂途径及有机化合物的质谱

4. 质谱法的图谱解析及基本应用

二.重点与难点

1.各种离子源的基本原理、特点及适应性

2.各种重量分析器的基本结构、分析原理、特点及适用性

3.各类离子的碎裂机理及规律

质谱法的基本应用(分子量、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4.

三.教学要求

1.较好地掌握质谱分析法的基本基本

2.掌握掌握仪的基本结构、工作流程及性能指标

3.在较深入掌握单、双聚焦质量分析器的基础上,比较其它质量分析器

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4.一般了建质谱联用技术

5.掌握简单图谱的解析,进行较简单化合物分子量、分子式及结构式的

分析

四.学时安排 3 学时

质谱法是通过将样品转化为运动的气态离子并按质荷比

(m/z)大小进行分离记录的分析方法。所获得结果即为质谱图(亦称质谱)。根据质谱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进行多种有机物及无机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复杂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样品中各种同位素比的测定及固体表面的结构和组成分析等。

质谱仪早期主要用于原子量的测定和定量测定某些复杂碳氢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等。

I 96 0年以后,才开始用于复杂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分析。实验证明,质谱法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有力工具。

第一节质谱仪

一、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质谱仪是利用电磁学原理,使带电的样品离子按质荷比进行分离的装置。离子电离后经加速进入磁场中,其动能与加速电压及电荷z有关,即

z e U = 1/ 2 m 2

其中z为电荷数,e为元电荷(e=1.6 0 x 10-19C) ,U为加速电压,

m为离子的质量,为离子被加速后的运动速度。

具有速度的带电粒子进入质谱分析器的电磁场中,根据

所选择的分离方式,最终实现各种离子按m / z进行分离。根据质量分析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将质谱仪分为动态仪器和静态仪器两大类。

在静态仪器中用稳定的电磁场,按空间位置将m/z不同的离子分开,如单聚焦和双聚焦质谱仪。

在动态仪器中采用变化的电磁场,按时间不同来区分m/z不同的离子,如飞行时间和四极滤质器式的质谱仪。

二、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1) 质量测定范围

质谱仪的质量测定范围表示质谱仪所能进行分析的

样品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通常采用原子质量单位(u)进行度量。

测定气体用的质谱仪,一般质量测定范围在2?100 ,而有机质谱仪一般可达几千,现代质谱仪甚至可以研究相对分子量达几十万的生化样品。

2. 分辨本领

所谓分辨本领,是指质谱仪分开相邻质量数离子的能力。

即:

对两个相等强度的相邻峰,当两峰间的峰谷不大于其峰高10%时,认为两峰已经分开,其分辨率为:

R = m i / ( m2-m 1) = m i/△ m

其中m i、m2为质量数,且m i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很难找到相邻的且峰高相等的两个峰,同时峰谷又为峰高的10%。在这种情况下,可任选一单峰,测其峰高5%处的峰宽W o. 05,即可当作上式中的△ m,此时的分辨率定义为

R = m / W 0. 05

如果该峰是高斯型的,上述两式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质谱仪的分辨本领由几个因素决定:

(1)离子通道的半径;

(2)加速器与收集器狭缝宽度;

(3)离子源的性质。

3. 灵敏度

质谱仪的灵敏度有绝对灵敏度、相对灵敏度和分析灵敏度等几种表示方法。

绝对灵敏度是指仪器可以检测到的最小样品量;相对灵敏度是指仪器可以同时检测的大组分与小组分含量之分析灵敏度则是指输入仪器的样品量与仪器输出的信号之比。

三、质谱仪的基本结构

质谱仪是通过对样品电离后产生的具有不同的m/z的离子来进行分离分析的。

质谱仪包括进样系统、电离系统、质量分析系统和检测系统

为了获得离子的良好分析,避免离子损失,凡有样品分子及离子存在和通过的地

方,必须处于真空状态。

通过进样系统,使微摩尔或更少的试样蒸发,并让其慢慢地进入电离室,电离室内的压力约为10-3Pa。由热灯丝流向阳极的电子流,将气态样品的原子或分子电离成正、负离子(但一般分析正离子),在狭缝A处,以微小的负电压将正负离子分开,此后,借助于A、B间几百至几千伏的电压,将正离子加速,使准直于狭缝刀的正离子流,通过狭缝B进入真空度高达10-5Pa的质量分析器中,根据离子质荷比的不同,其偏转角度也不同,质荷比大的偏转角度小,质荷比小的偏转角度大,从而使质量数不同的离子在此得

到分离。若改变粒子的速度或磁场强度,就可将不同质量数的粒子依次焦聚在出射狭缝上。通过出射狭缝的离子流,将落在一收集极上,这一离子流经放大后,即可进行记录,并得到质谱图。

质谱图上信号的强度,与达到收集极上的离子数目成正比。

1. 真空系统

质谱仪的离子产生及经过系统必须处于高真空状态(离子源真空度应达1.3 x 10-4-1.3 x 10-5Pa,质量分析器中应达1.3 x 10-6Pa)。若真空度过低,则会造成离子源灯丝损坏,本底增高、副反应过多,从而使图谱复杂化、干扰离子源的调节、加速极放电

等问题。

一般质谱仪都采用机械泵预抽空后,再用高效率扩散泵连续地运行以保持真空。现代质谱仪采用分子泵可获得更高的真空度。

2. 进样系统

进样系统目的是高效重复地将样品引入到离子源中并且不能造成真空度的降低。

常用的进样装置有三种类型:间歇式进样系统、直接探针进样、色谱进样系统(GC-MS、H PL C-M S)和高频感藕等离子体进样系统(I CP-MS)等。卡式进样系统卡式进样系统具有极好的抗腐蚀性和快速冲洗特征。由惰性多聚物材料构成的喷雾室以圆锥壮撞击球设计,以降低记忆效应。

雾化室由一个Pel t i er半导体制冷装置冷却和精确的温度控制,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最少的多原子离子形成。带有蓝宝石、氧化铝和铂制喷射管的半可拆式管矩。

3. 电离源

电离源的功能是将进样系统引入的气态样品分子转化成离子。由于离子化所需要的能量随分子不同差异很大,因此,对于不同的分子应选择不同的离解方法。通常称能给样品较大能量的的电离方法为硬电离方法,而给样品较小能量的电离方法为软电离方

法,后一种方法适用于易破裂或易电离的样品。

使物质电离的方法很多,如电子轰击、化学电离、火花电离、场致电离、光致电离等。

(1)电子轰击源

电子轰击法是通用的电离法,是使用高能电子束从试样分子中撞出一个电子而产生正离子,即

M + e M ++2 e

式中M为待测分子,M +为分子离子或母体离子。

右图是典型的电子轰击源的示意图。在离子源内,用电加热锑或钨的灯丝到200 0 C ,产生高速电子束,其能量为10?70 eV 当气态试样由分子漏入孔

进入电离室时,高速电子与分子发生碰撞,若电子的能量大于试样分子的电离电位,将导致试样分子的电离:

M + e(高速)—M ++ 2e (低速)当电子轰击源具有足够的能量时(一般为70eV),有机分子

不仅可能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分子离子,而且有可能进一步发生键的断裂,形成大量

的各种低质量数的碎片正离子和中性自由基,这些碎片离子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化学电离源

在质谱中可以获得样品的重要信息之一是其相对分子质量。但经电子轰击产生的M +峰,往往不存在或其强度很低。必须采用比较温和的电离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化学电离法。

化学电离法是通过离子-分子反应来进行,而不是用强电子束进行电离。离子(为区别于其它离子,称为试剂离子)与试样分子按一定方式进行反应,转移一个质子给试样或由试样移去一个H +或电子,试样则变成带+1电荷的离子。

化学电离源一般在1.3 102?1.3 103Pa (现已发展为大气压下化学电离技术)压强

下工作,其中充满甲烷CH4 o首先用高能电子,使CH4电离产生CH5 +和C2H5+,

即:

CH4 + e CH4+ +2 e

CH4+? CH3 + +H-

CH4+和CH3 +很快与大量存在的CH4分子起反应,即:

CH4+ + C H4 CH5 + + C H3 ?

CH3++ C H4 C2H5 + +H2

CH5+和C2H5 +不与中性甲烷进一步反应,一旦小量样品(试样与甲烷之比为1 1000)导入离子源,试样分子(SH )发生下列反应:

CH5 + + S H SH2+ +C H4

C2H5 + +SH S + + C2H6

SH2+和S +然后可能碎裂,产生质谱。

由 (M+H ) 或(M-H ) 离子很容易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

(3)场离子源

应用强电场可以诱发样品电离。

场电离源由电压梯度约为1 07-1 08V ? cm-1的两个尖细电极组成。流经电极之间的样品分子由于价电子的量子隧道效应而发生电离。电离后被阳极排斥出离子室并加速经过隧道进入质量分析器。

场离子化是一种温和的技术,产生的碎片很少。碎片通常是由热分解或电极附近的分子-离子碰撞反应产生的主要为分子离子和(M+1 )离子,结构分析中,往往最好同时获得场离子化源或化学离解源产生的质谱图和用

电子轰击源的质谱图,而获得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结构的信

息。

(4)火花源

对于金属合金或离子型残渣之类的非挥发性无机试样,必须使用不同于上述离子化源的火花源。

火花源类似于发射光谱中的激发源。向一对电极施加约30 k V 脉冲射频电压,电极

在高压火花作用下产生局部高热,使试样仅靠蒸发作用产生原子或简单的离子,经适当加速后进行质量分析。

(5)高频感耦等离子体(ICP)

4. 质量分析器

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位于离子源和检测器之间,依据不同方式将样品离子按质荷比m/z分开。质量分析器的主要类型有:磁分析器、飞行时间分析器、四极滤质器、离子捕获分析器和离子回旋共振分析器等。

(1)磁分析器

最常用的分析器类型之一就是扇形磁分析器。

离子束经加速后飞入磁极间的弯曲区,由于磁场作用,飞行轨道发生弯曲(如右图所示),此时离子受到磁场施加的向心力Bze 作用,并且离子的离心力m 2r-1也同时存在,当两力平衡时,离子才能飞出弯曲区,即:

Bz e = m 2/r

其中B为磁感应强度,ze为电荷,为运动速度,m为质量,r 为曲率半径。调整后可得:

=Bzer/m

2 2

m/z =B2r2e/2U

通过改变B、r、U 这三个参数中的任一个并保持其余两个不变的方法来获得质谱图。

现代质谱仪一般是保持U、r不变,通过电磁铁扫描磁场而获得质谱图,故r即是扇形磁场的曲率半径,而使用感光板记录的质谱仪中,B、U 一定,r变化的。仅用一个扇形磁场进行质量分析的质谱仪称为单聚焦质谱仪,设计良好的单聚焦质谱仪分辨率可达5000。

若要求分辨率大于5000,则需要双聚焦质谱仪。一般商品化双聚焦质谱仪的分辨率可达15 0,00 0;质量测定准确度可达0.03 g ; 即对于相对分子质量为600的化合物可测至误差士0. 000 2 u。

(2)飞行时间分析器

这种分析器的离子分离是非磁方式达到的,因为从离子源飞出的离子动能基本一

气密试验控制程序

气密试验控制程序 1、目的: 1.1、检查设备、管道及其连接部位的工程质量,是否有泄漏。 1.2、检查设备及其密封点,管道及其附件在操作压力下的密封性,防止在正常生产中出现跑、冒、滴、漏现象。 2、实施总则: 2.1、在系统吹扫、清洗完成后进行; 2.2、装置在吹扫清理时所加临时盲板等均已拆除。 2.3、装置已恢复正常流程,吹扫、清冼所拆除的管件、调节阀、单向阀、阀心、过滤器都已复位无误。 2.4、装置所有的安全阀阀前法兰处加入临时盲板,所有仪器、仪表已复位,并处于完好状态,仪表风供给已正常。 2.5、气密试验所需器皿、肥皂水或检漏液已准备好。 2.6、气密试验要根据各系统操作压力划分不同压力等级逐段进行试验。 2.7、在高压系统进行气密试验前,必须将其与低压系统相接处盲板切至隔离侧(若无盲板加临时盲板),防止高压气体窜入低压系统而发生超压事故。 2.8、各系统气密试验中,若发现有泄漏,应视情况进行处理,需拆卸处理时必须在泄压后进行。 2.9、气密试验中若发现有异常响声,或管道出现变形等异常情况,应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做出处理。 2.10、气密试验中要严格认真检查,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可能泄漏点;升压时要逐级升压,一般在达到规定压力值以前,在每一压力段均要进行检查。合格后再升压,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力值。 2.11、系统试验合格后,试验介质应在室外合格地点排放,并注意安全。 2.12、试验完成后,应及时拆除所有临时盲板,核对记录,填写《管道系统气密试验记录》 3、检查和处理方法 3.1、气密试验要对所有密封点进行泄漏检查,尤其是检查管线与设备、管线与管线连接处的法兰、接头焊缝以及人孔处。 3.2、系统升压后,在每个压力段都要用浓度适宜的肥皂水或检漏液涂至各检查点上,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3.3、若试验确认有泄漏,应用记号笔等工具作明显标志,视情况处

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⒈容器气密性试验应在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对设 计图纸要求作气压试验的压力容器是否需要作气密性试 验,应在设计图纸中规定。气密性试验人员必须做到持证 上岗。 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压力相等于容器设计压力。 ⒉进行试验前,必须按有关规定严格做好以下准备 工作,并进行确认: ⑴试验场地应划定安全防护区,要有明显的安全 标志和可靠的防护设施,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0米; ⑵试验用的安全装置应安放在安全可靠、便于操 作控制的地方;压力表的量程精度与刻度,必须与试验要

求匹配,并便于观察和记录; ⑶可拆部件应拆卸,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牢固; ⑷采用妥当的方法将容器内部剩余的介质全部清理干净; ⑸不参与试验的设备或管线、仪表应用盲板隔离或拆除后暂以短管相连,并有明显标记和记录,以便试验后能拆除复位。 ⒊试验介质应为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气体温度不低于15℃。具有易燃介质的在用容器,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和置换,否则严禁用空气作为试验介质。 ⒋试验升压程序及检查: ⑴首先应使试验系统压力保持平衡; ⑵缓慢通气,达到试验压力的10%(不小于1个表

第五章质谱分析法(教案)

第五章质谱分析法 质谱法是通过将样品转化为运动的气态离子并按质荷比(M/Z)大小进行分离并记录其信息的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以图谱表达,即所谓的质谱图(亦称质谱,Mass Spectrum)。根据质谱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进行多种有机物及无机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复杂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样品中各种同位素比的测定及固体表面的结构和组成分析等。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质谱法更加普遍地应用到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化学家们认识到由于质谱法的独特的电离过程及分离方式,从中获得的信息是具有化学本性,直接与其结构相关的,可以用它来阐明各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正是由于这些因素,质谱仪成为多数研究室及分析实验室的标准仪器之一。 质谱仪 (一)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质谱仪是利用电磁学原理,使带电的样品离子按质荷比进行分离的装置。离子电离后经加速进入磁场中,其动能与加速电压及电荷Z有关,即 (二)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1.质量测定范围 质谱仪的质量测定范围表示质谱仪所能够进行分析的样品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通常采用原子质量单位(unified atomic mass unit,符号u)进行度量。原子质量单位是由12C来定义的,即一个处于基态的12C中性原子的质量的1/2。 而在非精确测量物质的场合,常采用原子核中所含质子和中子的总数即“质量数”来表示质量的大小,其数值等于其相对质量数的整数。 测定气体用的质谱仪,一般质量测定范围在2~100,而有机质谱仪一般可达几千。现代质谱仪甚至可以研究相对分子质量达几十万的生化样品。 2.分辨本领 所谓分辨本领,是指质谱仪分开相邻质量数离子的能力,一般定义是:对两个相等强度的相邻峰,当两峰间的峰谷不大于其峰高10%时,则认为两峰已经分开,其分辨率

有机质谱仪及MS的发展与应用

有机质谱仪及MS的发展与应用 ……专业聂荣健学号:………指导老师:…… 摘要:质谱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质谱仪器和光谱仪、色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等仪器,都是能用一台仪器分析多种物质的谱仪,都是不可缺少的近代分析仪器。有机质谱仪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特别是在化学及生物领域。本文介绍了质谱仪的主要组成离子进样系统及质量分析器,以及MS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有机质谱离子进样系统质量分析器应用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mass spectrometry and MS Name Nie Rongjian Abstract: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is an effective separation of analysis method. Mass spectrometer、 Optical measuring equipment、Chromatographic instrument、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l instrument and so on are all the equipments that indispensability. Organic mass spectrometry has a very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in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field.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major composition of Mass spectrometry about Ion Injection system and Mass Analyz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S. Key words:Organic Mass SpectrometryIon Injection System Mass Analyzer Application

仪器分析第9章 质谱分析法

第9章质谱分析法(MS) 1概述 质谱法是通过将样品转化为运动的气态离子并按质荷比(M/Z)大小进行分离并记录其信息的分析方法。 ?分析对象:样品离子 ?质谱不是光谱,而是带电离子的质量谱。 根据质谱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进行多种有机物及无机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复杂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样品中各种同位素比的测定及固体表面的结构和组成分析等 1.1分类 1有机质谱仪: 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3)其他质谱仪:傅立叶变换质谱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变质谱仪 2无机质谱仪:ICP-MS 3同位素质谱仪:轻元素同位素,重元素同位素 4气体分析质谱仪 1.2质谱分析基本术语 1.2.1质量数和质量范围 ?在质谱分析中,被测定的分子和原子都是以离子形式记录的,如果离 子只带一个电荷,则离子的质荷比在数值上就等于它的质量数 ?质谱仪的质量范围是指仪器所能测量的离子质荷比范围.气体分析用 质谱仪的质量范围一般从2~100,而有机质谱仪的质量范围一般从几 十到几千,如果离子带的电荷增多,则,质量范围也增大。 1.2.2分辨率:表示仪器分开两个相邻质量数离子的能力 对两个相等强度的相邻峰,当两峰间的峰谷不大于其峰高的10%时,可认 为此两峰已经分开(图9-6),这时,仪器的分辨率R用下式计算 1.2.3灵敏度: ?灵敏度对于不同用途的质谱仪有不同的表示方法.有机质谱常用绝对 灵敏度,无机质谱常用相对灵敏度,而同位素分析质谱常用丰度灵敏 度。 ?绝对灵敏度是指仪器能检测的最小样品量.目前,有机质谱仪灵敏度 可优于10-10g

?相对灵敏度:仪器可以同时检测的大组分与小组分含量之比 ?分析灵敏度:输入仪器的样品量和输出仪器的信号之比 1.3质谱基本原理: 加速电场中所获得的势能转化为动能:Vz=v2 在磁场中运动,向心力等于离心力:Hzv= 联立上述两式,可得: 质核比:,运动半径R:R2= 加速电压V,磁场强度H,离子电荷z,离子速度v,离子质量m,R离子运动半径 (1)固定H、V,改变R:离子的m/z大,偏转半径也大,通过磁场可以把不同离子分开 (2)固定R,连续改变H、V。在一定磁感应强度B下,改变加速电压V可以使不同离子先后通过检测器,实现质量扫描,得到质谱。 2质谱仪器——质谱仪 质谱分析的一般过程:通过合适的进样装置将样品引入并进行气化,气化后的样品进入离子源进行电离,电离后的离子经过适当加速后进入质量分析器,按不同质核比进行分离,然后到达检测系统,将生成的离子流变成放大的电信号,并按照对应的质核比记录下来。 2.1进样系统 ?进样系统一般由管道、阀门、压力表、样品贮存器和漏口组成. ?它适用于室温下气体或易挥发液体样品的分析 ?有机质谱仪常与色谱仪联用.色谱仪是质谱仪的进样系统,由色谱柱流出的 样品经喷射式分子分离装置将载气分离后进入质谱仪 ?用于无机物分析的质谱仪,没有专门的进样系统,一般是把要分析的样品制 成电极,置于离子源中,靠高频高压使它电离 2.2离子源:用于产生离子的装置(把样品分子或原子电离成离子) 主要有电子电离源、化学电离源、火花电离源和高频火花源等

汽轮机直接空冷凝汽器气密性试验

汽轮机直接空冷凝汽器气密性试验 由于汽轮机的直接空冷系统是在负压下工作的,因此要尽最大努力防止空气进入真空系统,要求在直接空冷系统安装完毕后和系统运行时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直接空冷系统的真空系统由下列部分构成:汽轮机及其辅机的真空系统、直接空冷系统的真空系统。 气密性试验的定义 直接空冷停运时的气密性试验是指在设备安装完毕后或在任何需要时进行的“气压试验”。 直接空冷运行时的气密性试验是指电厂在运行期间进行的真空衰减试验,用以检查密闭气压试验,即真空严密性试验。 1.气压试验 进行气压试验的范围 直接空冷系统在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气压试验。进行试验的部件:汽轮机后面的主排汽管道和蒸汽分配管道,空气冷凝器的换热器管束,尽可能多的凝结水管道、抽真空气管道,尽可能多的水箱(疏水箱,凝结水箱),在进行试验时相邻的系统和管路应进行密封隔离,比如:应将主排汽管道的爆破片取出,并将管口封盖、应用端板密封主排汽管道管口、其他所有进入蒸汽管道、抽真空系统、汽轮机系统的管路和

管口、蒸汽减压的旁通及其附属设备、凝结水泵等。 进行气压试验所需材料 隔离各种管口所用的端板、空气压缩机,要求压缩空气应不含油和水,可以在气压试验的压力下(通常为1.5bar(abs))使压缩机完全卸载的安全阀、气压软管、根据附图的连接设施、两只压力表,-1到0.5barg,或0到1.0barg、环境空气温度计、装有肥皂泡液体的容器、连接空气压缩机的接口位置应放在易于安装和维护的地方,比如:排汽管道上。 气压试验程序 安装完毕后,被隔离的系统将进行气密性试验: 1) 应将正常测量仪表拆除或用球阀将它们密封隔离。 2) 如果试验仪表继续用于气密性试验,则它们必须可以承受试验压力。 3) 相连的管路和管口都被端板密封。 4) 相应阀门应开关完毕。 5) 将系统充压至0.5bar。 6) 再次检查系统以确保已经按照规定的边界线将系统隔离。 7) 检查易损的连接位置、法兰、和焊缝。 8) 将管道充压至最终试验压力。 9) 关闭球阀以便将充压的系统与空气压缩机隔离开。 10) 在最初的两小时内每隔15分钟观察记录两只压力表的压力变化,记录下可能的环境温度的变化。

第五章 有机质谱习题说课讲解

第五章有机质谱习题

第五章有机质谱 一、判断题 [1]质谱图中质荷比最大的峰不一定是分子离子峰。但分子离子峰一定是质谱图 中质荷比最大的峰。(T) [2]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与化合物的类型有关,一般含有芳环的化合物分子离子峰 的强度最大。(T) [3]分子离子峰可以是奇电子离子,也可以是偶电子离子。(F) [4]当分子离子峰的稳定性较低时,可以通过增加轰击电压,使分子离子峰强度 增大。(F) [5]双聚焦磁场分离器实现了能量和方向的双聚焦,所以分辨率较高。(T) [6]在目前的各种质量分析器中,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量分析器具有最高 的分辨率。(T) [7]由于产生了多电荷离子,使质荷比下降,所以可以利用常规的质谱检测器来分析大分子质量的化合物。(T) [8]根据氮律,由C﹑H﹑O﹑N组成的有机化合物,N为奇数,M也一定是奇数;N为偶数,M也为偶数。(T) [9]当化合物分子中含有C=O基团,而且与这个基团相连的链上有γ-氢原子,该化合物的质谱出现麦氏重排离子峰。(T) [10]化学电离源属于软电离技术,因此在CI-MS中最强峰通常是准离子离子 峰。(T) [11]由于不能生成带正电荷的卤素离子,故在质谱分析中无法确定分子结构中 是否有卤元素存在。(F)

[12]在标准质谱图中,醇类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很小或不出现。(T) [13]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适合分析中等极性的化合物,而且产生的碎片离子很少,主要是准分子离子。(T) [14]通过研究亚稳离子峰,可以找到某些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T ) [15]在EI-MS中,产生的碎片离子很少,分子离子峰通常是基峰。(F ) [16]含奇数个电子的离子重排断裂后产生的离子一定含有奇数个电子;而含偶数个电子的离子重排断裂后产生的离子一定含有偶数个电子。(T ) [17]奇数个离子断裂后产生的奇电子离子。也可以产生偶电子离子;偶电子离子断裂后只能产生的偶电子离子。(T ) [18]简单断裂仅有一个键发生开裂,并脱去一个自由基;而重排断裂同时发生几个键的断裂,通常脱去一个中性分子同时发生重排。(T ) [19]在质谱中,一般来说碳链越长和存在支链有利于分子离子峰裂解,所以分 子离子越强。(F ) [20]在质谱中离子在断裂中若能产生H2O﹑C2H4﹑CO﹑CH2=C=O﹑CO2等点中性小分子产物,将有利于这种断裂途径的进行,一般产生比较强的碎片离子峰。(T ) 二、单选题 [1]判断分子离子峰的正确方法是(D) A. 增加进样量,分子离子峰强度增加; B. 图谱中强度最大的峰; C. 质荷比最大的峰; D. 降低电子轰击电压,分子离子峰强度增加 [2]在质谱中,CH2Cl2的M:(M+2):(M+4)的比值约为(C)

第九章 质谱法

第九章质谱法 9.1 概述 质谱分析法(mass spectrometry)是通过样品离子的质量和强度的测定,来进行成分和结构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1.质谱过程与光谱过程对比 图9-1 质谱过程与光谱过程对比 质谱与光谱的过程类似,但基本原理不同(图9-1) 图9-1(3)显示了质谱的全过程:样品通过进样系统进入离子源,由于结构性质不同而电离为各种不同质荷比(m/z)的离子碎片,而后带有样品信息的离子碎片被加速进入质量分析器,在其磁场作用下,离子的运动半径与其质荷比的平方根成正比,因而使不同质荷比的离子在磁场中被分离,并按质荷比大小依次抵达检测器,经记录即得样品的质谱(mass spectrum MS)。 2.质谱分析法的特点和用途 质谱是定性鉴定与研究分子结构的有效方法。主要特点是: (1)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目前有机质谱仪的绝对灵敏度可达5 pg(pg为10-12 g),有微克量级的样品即可得到分析结果。 (2)分析速度快:扫描1~1000u①一般仅需1~几秒,最快可达1/1000秒,因此,可实现色谱-质谱在线联接。 (3)测定对象广:不仅可测气体、液体,凡是在室温下具有10-7Pa蒸气压的固体,如低熔点金属(如锌等)及高分子化合物(如多肽等)都可测定。 质谱法的用途: (1)求准确的分子量:由高分辨质谱获得分子离子峰的质量,可测出精确的分子量。 (2)鉴定化合物:如果事先可估计出样品的结构,用同一装置,同样操作条件测定标准样品及未知样品,比较它们的谱图可进行鉴定。 ①u=原子质量单位,1u=1.6605655×10-27kg

(3)推测未知物的结构:从离子碎片获得的信息可推测分子结构。 (4)测定分子中Cl 、Br 等的原子数:同位素含量比较多的元素(Cl 、Br 等),可通过同位素峰强度比及其分布特征推算出这些原子的数目。 9.2 质谱仪及其工作原理 9.2.1 原理 图9-2是质谱仪的示意图。质谱仪由离子化、质量分离和离子检测等三部分组成。 被气化的分子,受到高能电子流(~70eV )的轰击,失去一个电子,变成带正电的分子离子。这些分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又碎裂成各种不同质量的碎片离子、中性分子或自由基。 在离子化室被电子流轰击而生成的各种正离子,受到电场的加速,获得一定的动能,该动能与加速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zV mv 212 = (9.1) m ——正离子质量,v ——正离子速度 z ——正离子电荷,V ——加速电压 图9-2 质谱分析仪示意图 加速后的离子在质量分析器中,受到磁场力(Lorentz 力)的作用,作圆周运动时,运动轨迹发生偏转。而圆周运动的离心力等于磁场力: m · R v 2 =Hzv (9.2) 式中H —磁场强度,R —离子偏转半径。 经整理: V 2H R z m 2 2= / (9.3) z m H V 2R 2 ? = (9.4) 后边两式,为磁偏转分析器的质谱仪方程。式中单位m ,原子质量单位;z ,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H ,高斯;V ,伏特;R ,厘米。 在上式,依次改变磁场强度H 或加速电压V ,就可以使具有不同质荷比m/z 的离子按次序沿半径为R 的轨迹飞向检测器,从而得到一按m/z 大小依次排列的谱—质谱。 9.2.2 离子源 离子源的功用是将样品分子或原子电离成离子。质谱仪的离子源种类很多,其原理和用途各不相同,离子源的选择对样品测定的成败至关重要,尤其当分子离子不易出峰时,选择适当的离子源,就能得到响应较好的质谱信息。下边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离子源。 1.电子轰击源(Electron impact Source EI ) 电子轰击源由离子化区和离子加速区组成(见图9-3)。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用(8~100ev )的热电子流去轰击样品,产生各种离子,然后在加速区被加速而进入质量分析器。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离子化方法。

气压试验与气密性试验的区别

气压试验与气密性试验 的区别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气压试验与气密性试验的区别气压试验属于校核强度性试验,气密性试验属于致密性试验! 1、试验压力目的 气压试验主要是为了检验设备的强度和密封性, 气密性试验是主要为了检验设备的严密性,特别是微小穿透性缺陷; 气密性试验更侧重于设备是否有微小泄露,气压试验侧重于设备的整体强度, 2、使用介质 气压试验实际操作时一般采用空气,气密性试验除了空气外,如果介质毒性比较高,不允许有泄露或易渗透,采用氨,卤素或氦气。 3、安全附件 气压试验时,不需要在设备上安装安全附件;气密性试验一般情况下在安全附件安装完毕方可进行(容规)。 4、顺序 气密性试验需要在气压或水压试验完成后进行。 5、试验压力 气压试验压力为1.15倍的设计压力,内压设备还需乘温度修整系数;气密性试验介质为空气时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如采用其他介质,还应根据介质情况来调整。 6、使用场合 气压试验:优先采用液压试验,如果由于设备结构或支撑原因不能用液压试验时,或设备容积较大时一般采用气压试验气密性试验:介质为高度或极度危害介质,或不允许有泄露。 7?应力校核

气压试验时,容器壳体的环向薄膜应力值不得超过试验温度下材料屈服点的80%与圆筒的焊接接头系数的乘积。 8?安全性 由于气压试验的危险性比液压试验高,气压试验比液压试验对安全防护的要求高,除了要有必要的保护措施外,还要有试验单位的安全部门人员在现场监督。 另外还需注意气压试验的具体要求:行气压试验的容器,对其A、B类焊接接头,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根据《容规》95条,气压试验时,容器壳体的环向薄膜应力值不得超过试验温度下材料屈服点的80%与圆筒的焊接接头系数的乘积。 水压试验和气密试验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是: 试验的目的不同,水压试验的目的是容器或管道的强度试验;而气密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容器或管道整体的密封性,如盛装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时要在水压试验后还得进行气密试验。 2.试验压力不同,水压试验的压力比气密试验要高,而气密试验一般取1.0倍的设计压力。? 3.通常情况,气密性试验是在强度试验(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的。 容器的耐压试验又称强度试验,其目的是通过超压试验,对容器整体强度进行的一次全面综合检验,是对容器选材、设计计算、结构以及制造质量的综合检查,同时通过容器的短时超压作用,有可能减缓某些局部区域的峰值应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消除或降低残余应力、边缘应力,使容器中的应力趋于均匀。耐压试验包括液压实验和气压试验,由于气压试验比液压试验存在较大的危险性,主要是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气压试验一旦发生破坏事故,不仅要释放积聚的能量,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在升压过程中被压缩的体积,其破坏力极大,相当于爆炸时的冲击波。所以能采用液压试验的必须采用液压试验,在不能采用液压试验的条件下才允许采用气压试验。采用气压试验的容器的对接焊接接头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焊接接头系数应取1.0。

有机质谱解析

有机质谱解析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引言 质谱,即质量的谱图,物质的分子在高真空下,经物理作用或化学反应等途径形成带电粒子,某些带电粒了可进一步断裂。如用电子轰击有机化合物(M),使其产生离 子的过程如下: 每一离子的质量与所带电荷的比称为质荷比(m/z ,曾用m/e)。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质量分离器一一分离后,由检测器测定每一离子的质荷比及相对强度,由此得出的谱图称为质谱 质谱分析中常用术语和缩写式如下: 游离基阳离子,奇电子离子(例如CH4) (全箭头) 电子对转移 钩)单个电子转移 α断裂αY ;与奇电子原子邻接原子的键断裂(不是它们间 的键断裂) “A”元素只有一种同位素的元素(氢也归入“A”元素)。 “A+1”元素某种元素,它只含有比最高丰度同位素高1amu 的同位素。 “A+2”元素某种元素,它含有比最高丰度同位素高2 amu的同位素。 A峰元素组成只含有最高丰度同位素的质谱峰。 A+1峰比A峰高一个质量单位的峰。 分子离子(M)失去一个电荷形成的离子,其质荷比相当于该分子的分子量。 碎片离子:分子或分子离子裂解产生的离子。包括正离子(A+)及游离基离子(A+.)。 同位素离子:元素组成中含有非最高天然丰度同位素的离子。 亚稳离子(m*)离子在质谱仪的无场漂移区中分解而形成的较低质量的离子。 质谱图上反应各离子的质荷比及丰度的峰被称为某离子峰。 基峰:谱图中丰度最高离子的峰 绝对丰度:每一离子的丰度占所有离子丰度总和的百分比,记作%∑。 相对丰度:每一离子与丰度最高离子的丰度百分比。

第二章谱图中的离子 第一节分子离子 分子离子(M+)是质谱图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它不但是测定化合物分子量的依据,而且可以推测化合物的分子式,用高分辨质谱可以直接测定化合物的分子式。 一、分子离子的形成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分子离子。一般来讲,从分子中失去的电子应该是分子中束缚最弱的电子,如双键或叁键的π电子,杂原子上的非键电子。失去电子的难易顺序为: 杂原子> C = C > C —C > C —H 易难 分子离子的丰度主要取决于其稳定性和分子电离所需要的能量。易失去电子的化合物,如环状化合物,双键化合物等,其分子离子稳定,分子离子峰较强;而长碳链烷烃,支链烷烃等正与此相反。有机化合物在质谱中的分子离子稳定度有如下次序:芳香环> 共轭烯> 烯>环状化合物> 羰基化合物> 醚>酯> 胺> 酸> 醇>高度分支的烃类。

第八章债法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债法 一、单项选择题 1、郭某将自有房屋一套出租给林某,双方约定租金月付。租赁期内,郭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将该房屋出卖给吴某,且办理了过户手续,林某未主张优先购买权。吴某向林某提出的下列请求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向吴某交付租金 B、解除租赁合同 C、缩短租赁期间 D、增加房屋租金 2、著名钢琴家艾伦与上海某大剧院签订合同,应邀2月10日到该大剧院演出。当天晚上众多粉丝慕名而来,希望享受这场音乐盛宴,但是因当天晚上艾伦食物中毒而住院治疗,无法到场演出,使众多粉丝失望而归,该剧院则要求艾伦承担违约责任,那么关于艾伦给付义务的违反,其应当属于()。 A、给付不当 B、给付拒绝 C、给付不能 D、不完全给付 3、甲、乙两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在合同履行期间两公司合并,该买卖合同因此终止。此种合同终止的方式是()。 A、免除 B、抵销 C、混同 D、提存 4、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债是以请求债务人给付为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B、债务不具有期限性,债务可以附随义务 C、不当得利、侵权是事实行为,不会引起债的关系 D、债权的权能不包括抗辩权 5、根据民法理论,下列关于不当得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向银行贷款,银行的工作人员向甲多支付了5000元,甲未将这5000元归还银行,甲构成不当得利 B、甲外出,家中无人看管,邻居乙主动帮甲看管房屋,甲构成不当得利 C、甲以拾得的100元偿还了欠乙的债务,乙构成不当得利 D、甲替丙向乙清偿债务,乙构成不当得利 6、下列关于行纪合同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事务 B、行纪人低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卖出的,未经委托人同意,行纪人补偿其差额的,该买卖对委托人发生效力 C、行纪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行纪人对该合同不直接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是指为防止压力容器发生泄漏而进行的以气体为加压介质的致密性试验的一种。这是对那些内盛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压力容器,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必须在液压试验合格才能进行。已作气压试验合格的容器一般可免做气密性试验,或按设计图纸的规定。气密性试验所用气体同气压试验的要求。 实验要求: (1)气密性试验应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对设计要求作气压试验的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可与气压试验同时进行,试验压力应为气压试验的压力。 (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成的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5℃,其它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按设计图样规定。 (3)气密性试验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清洁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4)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安全附件应安装齐全。 (5)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规定试验压力后保压不少于30分钟,然后降至设计压力,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涂刷肥皂水进行检查,以无泄漏为合格。如有泄漏,修补后重新进行液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试验程序:

(1)受压容器需经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气压试验合格后是否做气密性试验按图样规定执行。试验前安全附件应装配齐全,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0倍或按图样规定。 (2)试验时,应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30分钟,对所有焊缝及连结部位进行检查。如有泄漏,应将压力降至零,再进行处理。查明原因,消除隐患后再继续重新进行试验。 (3)合格要求:无泄漏为合格。 其他: 气密性试验与气压试验是不一样的。首先,它们的目的不同,气密性试验是检验压力容器的严密性,气压试验是检验压力容器的耐压强度。其次试验压力不同,气密性试验压力为容器的设计压力,气压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5倍。 我们生活当中的许多产品都需要做气密性试验,在北京主要有航天环境可靠性与检测中心;梓恺环境可靠性与电磁兼容试验中心;航天3院3部,无线电厂、各级特种设备检验所等可以做。 CJJ33-2005 严密性试验介质宜采用空气,试验压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1.设计压力小于5 kPa时,试验压力应为20 kPa。 2.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5 kPa时,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且不得小于0.1 MPa。 3.试验时的升压速度不宜过快。对设计压力大于0.8Mpa的管道试压,压力缓慢上升至30%和60%试验压力时,应分别停止升压,

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一、操作规程用于对本公司进行气压或气密性试验的压力容器。 二、本操作细则按《GB150-1998》和《容规》制定。 三、安全措施: 1、在试验场地四周围有防护护栏,并经公司工程技术部和公司安全部门负责人检查认可。 2、 3、气压、气密性试验时,禁止无关人员在场。 每次试验时,应通知公司安全人员到场。 四、操作步骤: 1、 2、每一台产品在试验前,应在总体检验合格后进行。 压力容器进行气压或气密性试验时,一般应将安全附件装配齐全,各连接部位的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紧固妥当。 3、气源要求:试验所使用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 4、领用压力表:领用两只相同量程且经校验的压力表,压力表量程应是试验压力的1.5~2倍,最好是2倍,表盘直径不小于100mm;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5级。 5、 6、压力表的安装:压力表应装在被试验容器顶部便于观察的位置。 试验温度要求:碳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5℃,其它材料制压力容器按设计图样规定。

7、试压: 1)、气压试验:先缓慢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保压5~10min,并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初次检查。如无泄漏可继续升压到规定试验压力的50%,如无异常现象,其后按规定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直到试验压力,保压30min。然后降到规定试验压力的87%,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 2)、气密性试验:容器在液压试验后,方可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时压力应缓慢 上升,达到规定试验压力后保压10min,然后降至设计压力,对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泄漏检查。 3)、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 4)、试验过程中严禁带压紧固螺栓。 8、气压、气密性试验后的压力容器,符合下列条件为合格: 1)、试验过程中无异常响声; 2)、无可见变形; 3)、经肥皂液或其它检漏检查无漏气。 9、如有泄漏,按相应要求采取措施处理后,需重新进行试验。

气密性试验完全版

一、工程概况 (一)简介 循环系统位于熄焦炉与余热锅炉之间,它是熄焦炉与余热锅炉之间惰性气体循环装置。主要由循环风机、一次除尘器械、二次除尘器、热管换热器等设备以及与这些设备连接的管道、补偿器和阀门等组成的密闭系统,是熄焦炉用的惰性气体全部通道,其作用是降低惰性气体中的含尘量,提高熄焦装置热交换效应,以实现节约能源,消除环境污染,提高焦炭质量和产量。 (二)循环系统主要设备 循环系统主要设备有循环风机、一次除尘器、二次除尘器及热管换热器等组成。 1、循环风机 型式:双吸入涡轮型 风量:233000m3/h 风压:14000Pa 2、一次除尘器 型式:重力除尘式(1DC) 处理风量:233000m3/h 3、二次除尘器 型式:立式多管旋风分离式(2DC) 处理风量:233000m3/h 4、热管换热器 型号:PD145 冷却能力:89t/h 二、试验的目的 熄焦用的惰性气体在经过循环系统设备和管道时,系统中所有的法兰连接面、人孔门密封面和壳体焊缝等在运行中是不允许泄漏。因此,在干熄焦装置安装完毕后,需进行全体气密性试验,以保证装置安全稳定地运行。气密性试验是干熄焦装置的一种严密性试验,它是循环系统安装完毕后和烘炉前的一种重要工序,其目的是在冷态下检查设备管道制造质量和系统是否严密,以便对气密性试验检查出的缺陷及时消除,,同时为系统烘炉创造先决条件。气密性试验是保证干熄焦装置日后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气密性试验是检查,处理所有法兰连接面的泄漏,而那些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必须进行连续抽吸,排出或允许少量泄漏的部位不在检查,处理之列。

1、漏风检验法 鉴于装置各系统构成诺大的封闭空间而又有些部位是开放的,在构造上就不可能绝对的密封的,如干熄炉炉口、一次除尘器放散装置、预存室放散装置、炉口水封槽和耐火砖砌体之间空隙(填塞松软耐热纤维)等。这就不可能向管道、容器那样用“压力降”的方法来判定“装置气体气密性试验”合格与否,鉴于装置在正常运行时,设计是按零压处理的,因此只能采用漏风试验方法来检测严密性。即在指定位置保持试验压力并利用循环风机向系统鼓风,使系统形成压力。通过循环风机电机变频调速使系统内静压力上升并保持在5000Pa,在此压力下,利用喷涂或刷涂肥皂水方法,对系统中各结合面和焊缝处进行漏风检查,若各系统无漏风现象或者漏风鼓泡为螃蟹泡状,即可认为气密性试验合格。 2、试验设备 试验风机:利用本装置所设置的循环风机自身送风,通过循环风机电动机变频调节压力。 试验仪表:倾斜式微压计、U形水柱气压计。压力表设置见图一 四、干熄焦全体气密试验流程:见下图所示。

第十五章 质谱法 - 章节小结

1.基本概念及术语 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利用多种离子化技术,将物质分子转化为离子,选择其中带正电荷的离子使其在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下,按其质荷比m/z的差异进行分离测定,从而进行物质成分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相对丰度:以质谱中基峰(最强峰)的高度为100%,其余峰按与基峰的比例加以表示的峰强度为相对丰度,又称相对强度。 离子源:质谱仪中使被分析物质电离成离子的部分。常见的有电子轰击源EI、化学电离源CI、快原子轰击源FAB等。 分子离子:分子通过某种电离方式,失去一个外层价电子而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用m·+表示。 碎片离子:当分子在离子源中获得的能量超过其离子化所需的能量时,分子中的某些化学键断裂而产生的离子。 亚稳离子:离子(m1+)脱离离子源后,在飞行过程中发生裂解而形成的低质量离子(m2+),通常用m+表示。 同位素离子:质谱图中含有同位素的离子。 单纯开裂:仅一个键发生开裂并脱去一个游离基,称单纯开裂。 重排开裂:通过断裂两个或两个以上化学键,进行重新排列的开裂方式。重排开裂一般脱去一中性分子,同时发生重排,生成重排离子。 2.重点和难点 (1)离子化机理及其特点 ①电子轰击电离(EI):气化后的样品分子进入离子化室后,受到由钨或铼灯丝发射并加速的电子流的轰击产生正离子。轰击电子的能量大于样品分子的电离能,使样品分子电离或碎裂。电子轰击质谱能提供有机化合物最丰富的结构信息,有较好的重现性,其裂解规律的研究也最为完善,已经建立了数万种有机化合物的标准谱图库可供检索。其主要缺点在于不适用于分析难挥发和热稳定性差的样品。 ②化学电离(CI):引入一定压力的反应气进入离子化室,反应气在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流的作用下电离或者裂解。生成的离子和反应气分子进一步反应或与样品分子发生离子-分子反应,通过质子交换使样品分子电离。化学电离属于软电离方式,通常准分子离子峰强度大,易获得有关化合物基团的信息。其主要缺点是重现性较差,且不适合于难挥发、热不稳定样品的分析。 ③快原子轰击(FAB):将样品分散于基质(常用甘油等高沸点溶剂)制成溶液,涂布于金属靶上送入FAB离子源中。将经强电场加速后的惰性气体中性原子束(如氙)对准靶上样品轰击。基质中存在的缔合离子及经快原子轰击产生的样品离子一起被溅射进入气相,并在电场作用下进入质量分析器。此法优点在于离子化能力强,可用于强极性、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差和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样品及EI和CI难于得到有意义的质谱的样品。FAB比EI容易得到比较强的分子离子或准分子离子;不同于CI的一个优势在于其所得质谱有较多的碎片离子峰信息,有助于结构解析。缺点是对非极性样品灵敏度下降,而且基质在低质量数区(400以下)产生较多干扰峰。FAB是一种表面分析技术,应注意优化表面状况的样品处理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FAB离子化过程中,可同时生成正负离子,这两种离子都可以用质谱进行分析。样品分子如带有强电子捕获结构,特别是带有卤原子,可以产生大量的负离子。负离子质谱已成功用于农药残留物的分析。 (2)质谱中的主要离子及其在质谱解析中的作用 ①分子离子: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分子通过某种电离方式,在离子源中失去一个电子而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z=1),即分子离子。由于确认了分子离子即可确定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因而分子离子峰的正确识别十分重要。由CI、FAB等软电离方式获得的准分子离子,其作用与分子离子相当。分子离子峰一般位于质谱图中质荷比的最高端,但有时最高质荷比峰不一定是分子离子峰。其原因为: M+n(n=1、2…)同位素峰可能出现在质荷比最高处;杂质峰可能出现在最高质荷比处;当样品分子的稳定性差时,分子离子峰很弱甚至不出现,此时最高质荷比的离子是碎片离峰子。 确认分子离子峰时应依据分子离子的稳定性规律及质量数的奇偶规律,即由C、H、O组成的化合物,

管道系统气密性试验相关国家标准与规范

管道系统气密性试验相关国家标准与规范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管道系统气密性试验 请看(SH3501-2011 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规范太多,都有相应说明,出楼上的SH和GB20801外, 还有GB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50517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看你执行哪个,差别都不大。 GB50517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规定达到试验压力后,停压10min,用涂刷中心发泡剂的方法,巡回检查所 有密封点,无泄漏为合格。 GB50235-2010。是管道安装施工规范的基础,建议你看看里面的气密部分,说的很详细,这我们这油气输送管道,当时气密了6个小时 你是问实际操作还是竣工资料的填写啊 实际操作呢就是空压机打压或者氮气打压或者水压 竣工资料呢,你要想知道详细点,就查查规范 CJJ33-2005《城镇天然气输配送管道验收规范》,下面是我粘贴的 严密性试验介质宜采用空气,试验压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设计压力小于5 kPa 时,试验压力应为 20 kPa 。 2. 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 5 kPa 时,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倍, 且不得小于 MPa 。 试验时的升压速度不宜过快。对设计压力大于的管道试压,压力缓慢上升至 30%和60%试验压力时,应分别停止升压,稳压30min,并检查系统有无 异常情况,如无异常情况继续升压。管内压力升至严密性试验压力后,待温 度、压力稳定后开始记录。

气压试验与气密性试验的区别

气压试验与气密性试验的区别 气压试验属于校核强度性试验,气密性试验属于致密性试验! 1、试验压力目的 气压试验主要是为了检验设备的强度和密封性, 气密性试验是主要为了检验设备的严密性,特别是微小穿透性缺陷; 气密性试验更侧重于设备是否有微小泄露,气压试验侧重于设备的整体强度, 2、使用介质 气压试验实际操作时一般采用空气,气密性试验除了空气外,如果介质毒性比较高,不允许有泄露或易渗透,采用氨,卤素或氦气。 3、安全附件 气压试验时,不需要在设备上安装安全附件;气密性试验一般情况下在安全附件安装完毕方可进行(容规)。 4、顺序 气密性试验需要在气压或水压试验完成后进行。 5、试验压力 气压试验压力为1.15倍的设计压力,内压设备还需乘温度修整系数;气密性试验介质为空气时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如采用其他介质,还应根据介质情况来调整。 6、使用场合 气压试验:优先采用液压试验,如果由于设备结构或支撑原因不能用液压试验时,或设备容积较大时一般采用气压试验气密性试验:介质为高度或极度危害介质,或不允许有泄露。 7 应力校核

气压试验时,容器壳体的环向薄膜应力值不得超过试验温度下材料屈服点的80%与圆筒的焊接接头系数的乘积。 8 安全性 由于气压试验的危险性比液压试验高,气压试验比液压试验对安全防护的要求高,除了要有必要的保护措施外,还要有试验单位的安全部门人员在现场监督。 另外还需注意气压试验的具体要求:行气压试验的容器,对其A、B类焊接接头,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根据《容规》95条,气压试验时,容器壳体的环向薄膜应力值不得超过试验温度下材料屈服点的80%与圆筒的焊接接头系数的乘积。 水压试验和气密试验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是: 试验的目的不同,水压试验的目的是容器或管道的强度试验;而气密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容器或管道整体的密封性,如盛装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时要在水压试验后还得进行气密试验。 2.试验压力不同,水压试验的压力比气密试验要高,而气密试验一般取1.0倍的设计压力。 3.通常情况,气密性试验是在强度试验(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的。 容器的耐压试验又称强度试验,其目的是通过超压试验,对容器整体强度进行的一次全面综合检验,是对容器选材、设计计算、结构以及制造质量的综合检查,同时通过容器的短时超压作用,有可能减缓某些局部区域的峰值应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消除或降低残余应力、边缘应力,使容器中的应力趋于均匀。耐压试验包括液压实验和气压试验,由于气压试验比液压试验存在较大的危险性,主要是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气压试验一旦发生破坏事故,不仅要释放积聚的能量,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在升压过程中被压缩的体积,其破坏力极大,相当于爆炸时的冲击波。所以能采用液压试验的必须采用液压试验,在不能采用液压试验的

气压法气密性试验程序

TUOKETUO,CHINA 04/0860Tuoket/014/05 2×600MW机组 空冷凝汽器 汽密性试验(文件号:No.41_86_1527_04)

气密性试验程序 用于凝汽器系统 1. 介绍 (3) 2.安全信息 (3) 3.气密性试验样表 (4) 4.进行气压法气密性试验的部件 (6) 4.1. P & I 图 (6) 4.2.描述和数据 (6) 5. 准备工作 (6) 5.1.临时设备 (7) 5.2.阀门的设置 (7) 6.冷凝系统的气密性试验 (8) 6.1.试验结果 (8) 7.泄压和拆卸 (9) 8.临时设备-图纸 (9) 9.图纸 (9)

1. 介绍 整个设备安装完成之后才能按照此程序进行气压法气密性试验,其目的是检验ACC系统的气密性。 为了进行气压试验,必须将一条管路与系统相连以便充入空气。至少需要安装两个具有出厂检验质量证书的压力表,以便检测充气和试验过程中的准确压力数据。 2.安全信息 危险! 在系统加压和试验期间,附近区域必须被隔离,只有进行试验人员允许进入该区域。 在加压期间不正确的操作或者忽视安全范围都可能导致系统受损或人员伤亡。 危险! 在空气压缩机上必须安装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必须设定在所检测系统的安全压力值。 压缩机上必须有安装工厂认可的安全阀,以保护机器。 保证压缩机充入系统中的空气不含油。 所有所测系统中未使用的压力仪表必须使用各自独立的密封阀隔离出去,如果需要也可先拆卸下来,以避免试验过程中被损坏。

3.气密性试验样表 23374954.doc Page 4 of 9 Rev.0 / 24.02.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