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数据传输DTU

无线数据传输DTU
无线数据传输DTU

无线数据传输DTU是基于GPRS、CDMA 、3G/4G、NB-IoT、LoRa等通信网络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加密和传输的智能终端设备。

一、无线数据传输DTU产品特点

◆ 7模全网通,网络全覆盖!

无线数据传输DTU打破了对运营商的限制,将配置升级到了7模全网通(市场上的无线数据传输DTU一般只支持5模),方便用户灵活选择运营商。

◆快速对接上位机软件,提供便捷对接工具!

为了降低现场监测数据的获取难度,无线数据传输DTU为对接上位机软件提供了两种便捷方式,即协议开发包(动态链接库)和网络转串口工具,大大降低了用户自主开发或对接第三方上位机软件的难度。

◆无需VPN专网卡即可实现点对点传输,岂止是方便!

以往,要想实现数据的点对点传输,VPN专网卡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许多地区的运营商并不支持这种业务;即使可以办理,手续也是相当繁琐。与无线数据传输DTU配套的平升云平台解决了此问题,实现了采用普通SIM卡即可点对点传输数据,极大的方便了用户。

◆多种设参方式并存,省时省力又省心!

目前无线数据传输DTU普遍都是通过电脑和数据线来设置参数。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提高工作效率,平升无线数据传输DTU还支持蓝牙和云平台设参,只需一部手机即可轻松完成操作。即使DTU安装在距离地面较高的地方,用户也不再需要登梯子、搬电脑,真正做到了省时、省力、又省心。

◆测试简单,一按一扫即可完成!

设备的检验、安装调试和维护都需要产品测试。无线数据传输DTU摒弃了同类产品繁琐、复杂的测试流程,只需一部手机,一按、一扫即可完成。

①一按:无线数据传输DTU配置了HOME键,轻轻一按即可连接到平升云平台。

②一扫:手机扫描DTU上的二维码,自动登录到平升云平台,即可在云端查看

DTU连接状态、进行数据收/发测试。

◆细微之处见真章,贴心设计显匠心!

各厂家的无线数据传输DTU在功能上差距不大、在外观的设计上也是大同小异,但我们

对无线数据传输DTU的细微之处花了许多心思,可以说是独具匠心:

银行卡大小的设计更方便运输、更节省安装空间;

一按一推”即可固定到导轨上,免去了其它家产品需要螺丝固定的麻烦,更节省了操作时间。

二、平升无线数据传输DTU4G DTU产品详细介绍

1、产品构成

2、现场设备接口:

3、传输方式

(1)纯透传

(2)带注册包、心跳包的透传

4、通信组网方式

(1) 平升云平台—转发给用户服务器

(2) 平升云平台—转发给其它设备

(3) 用户固定IP/域名

5、维护方式

(1) 现场电脑维护

(2)现场手机维护

(3) 现场云端维护(DTU需插入SIM卡并联网)

(4) 远程网络维护(DTU连接平升云平台)

6、运行模式

7、供电方式

三、无线数据传输DTU上位机软件支持工具

1、上位机软件类型

2、上位机软件支持工具构成

3、协议开发包

4、网络转串口工具

四、无线数据传输DTU使用及测试

1、设参工具软件

2、设参软件功能特点

(1)1个页面完成全部设置操作

(2) 自带参数解释说明和填写规范

(3) 参数自动关联,方便用户理解和填写。

(4) 与平升云平台配合,实现一键测试。

无线局域网是无线通信专业技术与网络专业技术相结合产物

无线局域网是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就是通过无线信道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并实现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宽带化。通俗地讲,无线局域网就是在不采用网线的情况下,提供以太网互联功能。 无线局域网概述 无线网络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5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陆军研发出了一套无线电传输技术,采用无线电信号进行资料的传输。这项技术令许多学者产生了灵感。1971年,夏威夷大学的研究员创建了第一个无线电通讯网络,称作ALOHNET。这个网络包含7台计算机,采用双向星型拓扑连接,横跨夏威夷的四座岛屿,中心计算机放置在瓦胡岛上。从此,无线网络正式诞生。 1.无线局域网的优点 (1)灵活性和移动性。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位置的限制,而无线局域网在无线信号覆盖区域内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无线局域网另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于其移动性,连接到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可以移动且能同时与网络保持连接。 (2)安装便捷。无线局域网可以免去或最大程度地减少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的局域网络。 (3)易于进行网络规划和调整。对于有线网络来说,办公地点或网络拓扑的改变通常意味着重新建网。重新布线是一个昂贵、费时、浪费和琐碎的过程,无线局域网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 (4)故障定位容易。有线网络一旦出现物理故障,尤其是由于线路连接不良而造成的网络中断,往往很难查明,而且检修线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无线网络则很容易定位故障,只需更换故障设备即可恢复网络连接。

(5)易于扩展。无线局域网有多种配置方式,可以很快从只有几个用户的小型局域网扩展到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并且能够提供节点间"漫游"等有线网络无法实现的特性。 由于无线局域网有以上诸多优点,因此其发展十分迅速。最近几年,无线局域网已经在企业、医院、商店、工厂和学校等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无线局域网的理论基础 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的传输媒体主要有两种,即红外线和无线电波。按照不同的调制方式,采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媒体的无线局域网又可分为扩频方式与窄带调制方式。 (1)红外线(Infrared Rays,IR)局域网 采用红外线通信方式与无线电波方式相比,可以提供极高的数据速率,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设备相对便宜而且简单。但由于红外线对障碍物的透射和绕射能力很差,使得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都受到很大限制,通常IR局域网的覆盖范围只限制在一间房屋内。 (2)扩频(Spread Spectrum,SS)局域网 如果使用扩频技术,网络可以在ISM(工业、科学和医疗)频段内运行。其理论依据是,通过扩频方式以宽带传输信息来换取信噪比的提高。扩频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和隐蔽性强、保密性好、多址通信能力强的特点。扩频技术主要分为跳频技术(FHSS)和直接序列扩频(DSSS)两种方式。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大学毕设论文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作者:xxx 摘要:介绍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组成、AT89C51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及其与无线数字电台接口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方法。 一般的数字采集系统,是通过传感器将捕捉的现场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量化、编码后,为成数字信号,存入数据存储器,或送给微处理器,或通过无线方式将数据发送给接收端进行处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就是一套利用无线手段,将采集的数据由测量站发送到主控站的设备。 关键字:无线数据传输,A T89C51单片机,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采集,信号 【Abstract】: Introduction of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omponents, AT89C51 Serial port works and wireless digital radio interface with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Digital acquisition system in general, is to capture the scene through the sensor signal is converted to electrical signals by analog / digital converter ADC sampling, quantization, encoding, in order to digital signals into data memory, or sent to the microprocessor, or send the data wirelessly to the receiver for proces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is kind of a use of wireless means, to collect the data sent by the stations to the master control station equipment. 【Key words】: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AT89C51 Microcontroller,A / D converter,ADC sampling,Collection,Signal

MSM6948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

MSM6948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广泛应用的大量VHF/UHF电台多为模拟话音电台,通信手段仍以短波、超短波话音通信为主,不能适应当前数字化数据传输的要求,限制了现在众多的电台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方案,利用无线调制解调器芯片MS M6948做成的MODEM与电台的话音接口连接,同时还可与主控计算机或其他具有标准RS-232接口的数据设备相连,从而实现数据通过现有的电台进行无线传输,有效地利用了现有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日益增长的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 系统总体框图及其原理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作为数据的双向传输系统,每一方都必须具有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功能,因此通信双方的结构是等价的。它们都是由RS-232电平转换电路、单片机电路、无线调制解调器和超短波电台组成的。计算机发送数据时,首先由RS-232电平转换电路将计算机串口发送数据的RS-232电平转换为单片机所能接收的TTL电平,单片机接收到数据后,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将数字信号送入无线调制解调器芯片进行调制,调制后的模拟信号送往超短波电台的发送语音通道,并由超短波电台发射出去。接收方的超短波电台收到发射方的发射信号后,电台内的鉴频输出端将输出恢复后的模拟信号,此信号送到调制解调器芯片,解调出数字信号,将此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将收到的数字信号依次经RS-232电平转换电路将TTL电平转换为计算机串口所需的RS-232电平,并由计算机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 图1 系统框图 硬件电路设计 在硬件电路中,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可升级能力。在本系统中,单片机采用ATMEL公司的AT90系列单片机AT90S8515。无线调制解调器采用OKI公司的MSM6948芯片,RS-232电平转换电路采用MAX232。由于M AX232的应用已相当普遍,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主要介绍AT90S8515及MSM6948的特性以及具体的电路实现方法。 AT90S8515的特点 ATMEL 公司的90系列单片机是增强RISC内载FLASH的单片机,具有运行速度快、功耗低等特点。AT90S8515内含8K字节F LASH存储器和512字节SRAM,在一般情况下无需扩展外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它还具有高保密性,程序存储器FLASH 具有多重密码锁死(LOCK)功能,绝不可能泄密。在对程序存储器FLASH编程方面,可通过SPI串行接口或一般的编程器进行重新编程,因而可对用AT90S8515组成的系统进行在系统编程 (ISP-In System Programming),给新产品的开发、老产品升级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 MSM6848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MSM6948采用MSK调制方式、单5V供电、片内开关电容滤波、低功耗CMOS技术,具有内部晶振电路、传输速度为1200bps,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物联网中的几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电子教案

短距离无线通信场指的是100m 以内的通信,主要技术包括Wifi、紫蜂(Zigbee)、蓝牙技术(Bluetooth)、超宽带技术(Ultra-wideband ,UWB)、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以及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类型。低功耗、微型化是用户对当前无线通信产品尤其是便携产品的强烈要求,作为无线通信技术重要分支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正逐步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各国也相应地制定短距离通信技术标准,特别是RFID 和NFC 在物联网、移动支付和手机识别方面的应用标准,例如主要的RFID 相关规范有欧美的EPC 规范、日本的UID(Ubiquitous ID)规范和ISO 18000 系列标准。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短距离通信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扶持短距离通信产业。例如科技部、工信部联合14 部委制订的《中国RFID 发展策略白皮书》等。此外,包括诺基亚、英特尔、IBM、东芝、华为、中兴和联想等众多企业也积极参与到短距离无线通信中各技术的研究中。 1、Wi-Fi技术 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高保真)是一种无线通信协议(IEEE802.11b),Wi-Fi的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1Mb/s,虽然在数据安全性方面比蓝牙技术要差一些,但在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方面却略胜一筹,可达100 m左右。 Wi-Fi是以太网的一种无线扩展,理论上只要用户位于一个接入点四周的一定区域内,就能以最高约11Mb/s的速率接入互联网。实际上,如果有多个用户同时通过一个点接入,带宽将被多个用户分享,Wi-Fi的连接速度会降低到只有几百kb/s,另外,Wi-Fi的信号一般不受墙壁阻隔的影响,但在建筑物内的有效传输距离要小于户外。 最初的IEEE802.11规范是在1997年提出的,称为802.11b,主要目的是提供WLAN接入,也是目前WLAN的主要技术标准,它的工作频率是2.4GHz,与无绳电话、蓝牙等许多不需频率使用许可证的无线设备共享同一频段。随着Wi-Fi协议新版本如802.11a和802.11g的先后推出,Wi-Fi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速度更快的802.11g使用与802.11b相同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调制技术,它也工作在2.4GHz频段,速率达54Mb/s。根据最新的发展趋势判断,802.11g 将有可能被大多数无线网络产品制造商选择作为产品标准。微软推出的桌面操作系统Windows XP和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都包含了对Wi-Fi的支持。 2、UWB技术 超宽带技术UWB(Ultra Wideband)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 UWB可在非常宽的带宽上传输信号,美国FCC对UWB的规定为:在3.1~10.6GHz频段中占用500MHz以上的带宽。由于UWB可以利用低功耗、低复

各种无线传输方式以及通信协议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要实现全球对无人驾驶智能车的监控,无线通信自然不能少。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无线通信技术有:红外线、蓝牙、UWB、以及我们早期使用的Zigbee、无线数传电台、WIFI、GPRS、3G等等。下面针对这些技术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1. 常见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红外数据传输(IrDA):IrDA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是由红外线数据标准协会(InfraredDataAssociation)制定的一种无线协议,其硬件及相应软件技术都已比较成熟。IrDA是第一个实现无线个人局域网(PAN)的技术。起初,采用IrDA标准的无线设备仅能在1m范围内以115.2kb/s速率传输数据,很快发展到4Mb/s(FIR技术)以及16 Mb/s(VFIR技术)的速率。在小型移动设备,如PDA、手机上广泛使用。事实上当今出厂的PDA以及许多手机、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产品都支持IrDA,多用于室内短距离传输,目前很多应用场合逐渐被蓝牙所取代。 其优点:IrDA无需申请频率使用权,因而红外线通信成本低。并且具有移动通信所需要的体积小,功耗低,连接方便,简单易用的特点。此外,红外线发射角娇小传输上安全性高。 其缺点:IrDA是一种视距传输,两个相互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对准,中间不能有其他的物体阻隔,也就是穿透能力差。其点对点的传输连接,也导致无法灵活地组成网络。 蓝牙(Bluetooth):蓝牙是我们生活随处可见的传输技术,蓝牙的数据速率为1Mbps,传输距离约10米左右。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点通信,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蓝牙较多用于手机,游戏机,PC外设,表,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汽车,家用电子等。 其优点:使得各种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也就是一点可以对多点,在10m范围内可以实现1Mb/s的高传输速率。 其缺点:芯片大小和价格难以下调、抗干扰能力不强、传输距离太短、信息安全问题等等。 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高保真技术):Wi-Fi与蓝牙一样,同属于短距离无线技术。wifi的频段很多,2.4G,也有用5G的,一般的传输功率要在1毫瓦到100毫瓦之间。根据使用的标准不同,WIFI的速度也有所不同。最高传输速率为54Mbps(Netgear SUPER g技术可以将速度提升到108Mbps)。虽然在数据安全性方面,该技术比蓝牙技术要差一些,但是在电波的覆盖范围方面则要略胜一筹,WiFi的覆盖范围则可达300英尺左右(约合90米),广泛的应用于机场、酒店、以及办公室等公共场合。 其优点:可以大大减少企业成本,提供WLAN接入,是目前WLAN的主要技术标准,不受墙壁等干扰物的阻隔。

基于WIFI 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2014—2015学年第2 学期) 课程名称:基于WIFI 模块的无线测温传输系统 班级:电子1204班 学号: P1402120404,P1402120430 姓名:陈磊周艳奎 指导教师: 武晓光胡方强包亚萍袁建华毛钱萍 2015年07月

1.系统总体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是论述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方案论证。本系统由单片机、温度信号采集与A/D转换、人机交互、电源系统单元、通信单元五部分组成,功能模块具体实现的器件的不同,将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及成本,为了达到高效、实用的目的,在系统设计之前的方案论证是十分重要的。 2.本系统工作流程 单片机:该部分的功能不仅包括向温度传感器写入各种控制命令、读取温度数据、数据处理。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及数据处理核心。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本部分的主要作用是用传感器检测模拟环境中的温度信号, 温度传感器上电流将随环境温度值线性变化。再把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使用A/D转换器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成单片机能够进行数据处理的数字电压信号,本设计采用的是数字温度传感器,以上过程都在温度传感器内部完成。 电源系统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功能是为单片机提供适当的工作电源,同时也为其他模块提供电源。在本设计当中,电源系统输出+5 V 的电源。 3.单片机主控单元 本部分主要介绍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单片机系统的扩展,一般是以基本最小系统为基础的。所谓最小系统,是指一个真正可用的单片机最小配置系统,对于片内带有程序存储器的单片机,只要在芯片外接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就是一个小系统了。小系统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石。本电路的小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块AT89S51芯片、复位电路及时钟电路。 AT89S51单片机:AT89S51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8051指令系统及引脚。4K字节可系统编程的Flash程序存储器,128字节内部RAM,32个I/O口线,看门狗(WDT),两个数据指针,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S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它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P0是一个8 位双向I/O 端口,端口置1时作高阻抗输入端,作为输出口时能驱动8 个TTL电平。对内部Flash 程序存储器编程时,接收指令字节;校验程序时输出指令字节,需要接上拉电阻。在访问外部程序和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0口是分时转换的地址(低8 位)/数据总线,访问期间内部的上拉电阻起作用。 P1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准双向I/0 端口。输出时可驱动4 个TTL电平。端口置1 时,内部上拉电阻将端口拉到高电平作输入用。对内部Flash 程序存储器编程时,接收低8 位地址信息。 P2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准双向I/0 端口。输出时可驱动4 个TTL电平。端口置1 时,内部上拉电阻将端口拉到高电平作输入用。对内部Flash 程序存储器编程时,接收高8 位地址和控制信息。在访问外部程序和16 位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口送出高8 位地址。而在访问8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其引脚上的内容在此期间不会改变。 P3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准双向I/0 端口。输出时可驱动4 个TTL电平。端口置1 时,内部上拉电阻将端口拉到高电平作输入用。对内部Flash 程序存储器编程时,

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89C51)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完成人: 班级:11 学制: 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1总体设计 (2) 1.1设计技术背景 (2) 1.1.1 AT89S51单片机简介 (2) 1.1.2 AT89S51主要功能特点 (2) 1.2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 (3) 1.2.1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概述 (3) 1.2.2 无线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方式 (3) 1.2.3 无线数据传输解码 (5) 1.2.4 无线数据传输调制和解调 (6) 2无线数据收发模块 (7)

2.1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简介 (7) 2.2 nRF905无线模块特点 (7) 2.3 工作模式及芯片结构 (7) 3系统软硬件设计 (8) 3.1 硬件设计 (8) 3.1.1 概述 (8) 3.1.2 电路原理 (9) 3.1.3 SPI接口配置 (9) 3.2 软件设计 (12) 3.2.1 概述 (12) 3.2.2 发射程序 (13) 3.2.3 接收程序 (17) 4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2) Abstract (23)

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作者: 指导教师: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迫切的期望能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信息交互。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也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是区别于传统的有线传输的新型传输方式,系统不需要传输线缆、成本低廉、施工简单。现在,有很多的电器产品(如一些家用电器)的操作控制也都采用了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一些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相对简单的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接收识别往往采用与编码调制芯片配套的译码芯片。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比较复杂的一些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识别与译码多采用单片机,其编码调制方法也有多种。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以及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案,以及用单片机对其进行识别的程序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AT89S51单片机,nRF905模块,无线数据传输; 引言 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比如智能化小区部的无线抄表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安全防火系统等,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水文气象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等等,都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可以说,数据信息传输系统是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当中,数据的传输载体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在一些单片机监测系统中,数据采集装置是安装在环境条件恶劣的现场或野外。采集到的数据通信传输到手持终端, 然后通过手持终端送到后台机(PC机) 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这样,数据采集装置与手持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解决通信问题。若采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相比于传统的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可以不考虑传输线缆的安装问题,从而节省大量电线电缆,并且降低施工难度和系统成本,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研究课题。无线数据传输因其传输距离远和受障碍影响小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各种专用无线数据传输集成电路和无线数据传输发射和接收专用集成电路的不断涌现,使许多复杂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变得愈来愈简单,而且工作稳定性可靠。本文介绍利用单片机以及发射/接收

M无线模块数据传输

M无线模块数据传输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315M无线模块数据传输常用的近距离无线传输有很多种方式:1)CC1100/NRF905433MHz无线收发模块;2)NRF24012.4GHz无线收发模块;3)蓝牙模块;4)Zigbee系列无线模块;以上1/2/3模块,一个大概要几十块钱,一套加起来要一百多块,4就更贵了,单个就要上百块钱。 而常用的315M遥控模块就便宜很多了,收发一套淘宝上才卖8块钱。这种模块用途极其广泛,例如遥控开关/汽车/门禁/防盗等,大部分是配合2262/2272编解码芯片实现开关的功能。如果能够利用315M模块实现数据传输,透明传输串口数据,那将是无线数据传输最廉价的方式。 就是这种模块,不带编码解码芯片的,淘宝价一套8块钱: 发送电路图,使用声表,工作稳定: 接收电路图,超外差接收,用了一片LM358:试验一:单片机串口发送端TX直接接315M发送模块的TXD,另外一个串口的接收端RX直接接315M 接收模块的DATE输出端: 结果如上图所示,串口发送单字节0x50的时候,串口TX端的波形如上图上半部分所示,一个开始位,一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低位在前高位在后)。下半部分是通过315M模块无线传输之后,在串口接收端RX收到的波形。接收下来之后,发现数据传输错误,发送0x50,收到的是 0x05,发0x40收到0x01,发送0x41收到0x50,发送0x42收到0x28。传输错误的原因:在有数据时候,波形是正确的。但是串口TX端在空闲的时候,是高电平状态,而通过315M无线传输之后,空闲时候却是低电平状态!结果就是接收电路读出的数据错开了一位,数据传输错误。试

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

无线局域网之解决方案 课程名称网络工程 指导教师杨朝斌 组员:范浩雍 0943041092 胡熠寒 0943041100 杨肖剑 0943041084 王鑫 0943041001 报告提交时间 2012年5月30日

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 使网络的扩展超越桌面电脑 在今日的业务环境中,企业局域网在提供企业资源规划应用程序、公司内部网和电子邮件等关键资源的服务方面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和手持设备的广泛使用,公司员工的流动性也大为提高,而剩下的唯一制约就是线缆。 本站的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解决了现代网络急需解决的这个问题。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您需要,便可提供简单可靠的连接。其结果是实现对网络设备的不间断访问,进而增强通信和合作,改进决策制定过程,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利用世界网络的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用户可以最高11Mbps的速度发送和接收信息,比过去的无线局域网快5倍。本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还可以与现有的有线以太网相结合,可以很容易地为您的网络增加无线局域网的能力并降低总成本。 没有线缆,却有可靠的普通以太网的性能 本站的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能够提供与传统以太网相媲美的性能、可靠性和可管理性。每个无线访问节点可在半径为100米的最大覆盖范围内同时为多达63个用户提供服务。(实际覆盖范围取决于所处特定建筑的无线电环境。) 利用本站的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用户能够以高达11Mbps的速率发送和接收信息,为今天对带宽要求极高的应用提供必要的通信量和高性能。其结果是,通过对因特网/内部网数据、合作与决策支持工具和电子邮件的无限制的即时访问,提高了公司的效率——所有这些既无线又'无忧'。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样本

科信学院 CDIO二级项目 设计说明书 ( / 第一学期) 题目 :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 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 学号 : 指导教师 : 贾少瑞 设计周数 : 1 周 设计成绩 : 1月8日

目录 1、引言 (2) 2、设计要求 (2) 3、概述 (2) 4、 CDIO设计目的 (3) 4.1 总体设计目的 (3) 4.2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3) 5、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4) 5.1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4) 5.1.1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重要器件介绍 (4) 5.1.2 无线传输系统电路图 (6) 5.1.3发射模块图 (8) 5.1.4接收模块图 (8) 5.1.5发射模块电路图 (9) 5.1.6接收模块电路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无线遥控开关的特点 (10) 7、设计总结 (11) 8、参考文献 (13)

1、引言 近十几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而无线通信技术又有着集成化、低功耗、易操作的发展趋势。当前一些只由微控制器和集成射频芯片构成的无线通信模块不断推出这 种微功率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工业、民用等领域得到应用广泛。无线射频技术作为本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信息技术之一已经得到业界 的高度重视。该技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能够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精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强、操作快捷等许多优点。 2、设计要求 利用315M无线发射头和315M无线接收头, 以及编解码芯片PT2262和PT2272设计实现一个无线遥控电器控制器能对电器( 电扇、电灯、电机等) 进行遥控控制其开和关, 每组要求设置的地址码不同, 进行 遥控式互不干扰。 3、概述 无线遥控器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来远程控制机器的装置。现代的遥控器主要是由集成电路电板和用来产生不同讯息的按钮所组成。时至今日无线遥控器已经在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 极大的便利。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遥控器也扩展到了许多种类简单来说

18春北理工《无线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在线作业

------------------------------------------------------------------------------------------------------------------------------ 北理工《无线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单选题)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采用()。 (满分 A分组交换技术 B电路交换技术 C报文交换技术 D存储转发交换技术 正确:B 2.(单选题)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 (满分 A个域网 B局域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 正确:D 3.(单选题)在无线网络中,通常采用微波进行信息传输,其频段为()。 (满分 A3GHz~300GHz B300MHz~300GHz C300MHz~30GHz D500MHz~500GHz 正确:B 4.(单选题)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属于()。 (满分 A无线个域网 B无线局域网 C无线城域网 D无线广域网 正确: 5.(单选题)无线网络的传输媒介是()。 (满分 A同轴电缆 B光纤 C无线电波 D双绞线 正确: 6.(单选题)下列选项不是按照方向性对天线进行分类的是()。 (满分:) A全向天线 B定向天线 C扇形波束天线 D接收天线 正确: 7.(单选题)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是()。 (满分:) A提供数据业务 B安全性低 C通信质量高 D业务量大

------------------------------------------------------------------------------------------------------------------------------ 正确: 8.(单选题)下列对Zigbee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 A数据传输速率高 B功耗低 C传输距离近 D高容量 正确: 9.(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是()。 (满分:) ATD-SCDMA BIS-95 CCDMA2000 DWCDMA 正确: 10.(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按照应用角度对无线网络分类的是()。 (满分:) AWi-Fi B蓝牙 CVPN DHomeRF 正确: 二、多选题: 11.(多选题)CDMA20001XCS的始呼流程中的增强信道指配消息ECAM中,所包含()(满分:) APN B频点 CWalsh码 D帧偏置 正确: 12.(多选题)无线局域网安全认证的作用是()。 (满分:) A请求建立数据传输连接 B实现网络中的身份认证 C对无线接入的安全管理 D数据传输路由选择 正确: 13.(多选题)下面属于EVDO系统的多用户调度准则的是() (满分:) A等时间轮询(RoundRobin)调度准则 B最大信干比(C/I)调度准则 C比例公平(ProportionalFairness)调度准则 DALOHA调度准则 正确: 14.(多选题)天馈系统为了防雷,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采取哪几种措施。() (满分:) A三点接地 B馈线在避雷带内布线 C室外地阻测量

基于WIFI模块和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附代码)..

南京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Project3课程设计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浦电子1203 组员姓名: 组员学号: 指导老师:武晓光,胡方强,包亚萍 袁建华,毛钱萍 2015年7月8日

目录 第一章阶段任务 第二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原理 1.1 时钟模块 1.2 最小单片机系统的原理 1.3 温度传感器DS18B20 1.4 串口 1.5 WIFI模块 第三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实现 2.1 WIFI模块设置 2.2 串口部分设置 2.3 调试与运行过程 第四章程序与框图 第五章小结

第一章阶段任务: 第一阶段(1天)1、了解课程所给的WIFI模块,并详细研读其说明书 2、复习单片机知识 (2天)1、了解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并设计其硬件模块 2、了解lcd1602显示模块,并设计其硬件模块 (2天)1、设计整合电路:5v转3.3v电路 2、串口通讯电路 第二阶段(4天)1、链接并完成整体电路图的设计,并检查 2、焊接电路并调试。 第三阶段(3天)1、根据设计的硬件模块设计程序 (1):温湿度传感器模块 (2):串口通讯模块 (3):WIFI传输与接收模块 (4):显示电路模块 (3天)2、将设计好的模块程序烧录到单片机内,调试 第四阶段:2天(2天)写报告

第二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原理 1.1时钟DS1302模块: 电路原理图:DS1302与单片机的连接也仅需要3条线:CE引脚、SCLK串行时钟引脚、I/O 串行数据引脚,Vcc2为备用电源,外接32.768kHz晶振,为芯片提供计时脉冲。 读写时序说明:DS1302是SPI总线驱动方式。它不仅要向寄存器写入控制字,还需要读取相应寄存器的数据。控制字总是从最低位开始输出。在控制字指令输入后的下一个SCLK时钟的上升沿时,数据被写入DS1302,数据输入从最低位( 0位)开始。同样,在紧跟8位的控制字指令后的下一个SCLK脉冲的下降沿,读出DS1302的数据,读出的数据也是从最低位到最高位。数据读写时序如图

无线局域网(WLAN)的MAC协议探讨

无线局域网(WLAN)的MAC协议探讨 胡萍王长林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以下简称WLAN)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无线数据通讯网。MAC作为无线局域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决定WLAN的网络性能。本文探讨了WLAN中MAC协议的网络工作方式,介绍了MAC典型技术CSMA/CS,最后提出WLAN中MAC发展趋势。 关键词:媒体访问控制无线局域网 IEEE802.11 Research on MAC Protocol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 Hu Ping Wang Chang- lin (School of Computer &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ichuan 610031,China) Abstract: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ireless LAN) is the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which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MAC, as one of the pivotal technologies, decides the quality of WLAN. First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twork operating mode of MAC in WLAN. Secondly CSMA/CA, the typical technology of MAC is analyzed. Finally,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MAC in WLAN is pointed out. Key words:MAC WLAN IEEE802.1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通信的需求不断提高,无线局域网(WLAN)作为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利用无线多址信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来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让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多媒体应用得以实现。 媒体访问控制(MAC)作为局域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完全决定局域网的网络性能(诸如吞吐性能与迟延性能)等等。而无线局域网(WLAN)由于其传输介质以及移动性等特点,采用与有线局域网有所区别的MAC协议。 1OSI七层协议中数据链路层(DLL)内LLC层和MAC层OSI将网络通信协议体系区分为7个层,体系的最底层称为物理层,网络所采用的不同的传输介质,对应不同的物理层,如双绞线或同轴线。体系内第二层为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Sub-layer),数据链路层的上半部为LLC(Logical Link Control Sub-layer)逻辑链路控制子层,负责将数据正确的发送到物理层,在数据链路层的下半部为MAC(Media Access Control)子层,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

无线传输技术及应用.

无线传输技术及应用 本选修课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无线传输技术远程操作方便的特点,选择了 TC35i无线传输方案。 一.课题用途: 在工业方面:操作员用手机和电脑远距离监测、操作和控制工厂的设备。在农业方面:进行植物生长发育的远程控制。在生活方面:进行远程的LED宣传语控制。 二.课题方案: 用传感器接收要测的数据,传到单片机上,通过TC35i通信模块传输数据到操作人员的手机或者电脑上,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现场的上位机进行监测和操作。 三.无线通信模块: 3.1 TC35I介绍

TC35i新版西门子工业GSM模块是一个支持中文短信息的工业级GSM模块, TC35i由供电模块(ASIC)、闪存、ZIF连接器、天线接口等6部分组成。作为 TC35i的核心基带处 理器主要处理GSM终端内的语音和数据信号,并涵盖了蜂窝射频设备中的所有模拟和数字功能。 TC35i模块工作在EGSM900和GSM1800双频段,电源范围为直流3.3~4.8V ,电流消耗—休眠状态为3.5mA,空闲状态为25mA,发射状态为300mA(平均),2.5A 峰值;可传输语音和数据信号, 功耗在EGSM900(4类)和GSM1800(1类)分别为 2W和1W ,通过接口连接器和天线连接器分别连接SIM卡读卡器和天线。SIM电压为3V/1.8V,TC35i的数据接口(CMOS电平)通过AT命令可双向传输指令和数据,可选波特率为300b/s~115kb/s , 自动波特率为1.2kb/s~115kb/s。它支持Text 和PDU格式的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消息),可通过AT命令或中断信号实现重启和故障恢复。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TC35i模块内部结构图 3.2 TC35i硬件设计 1.发射端 发射端的模块TC35i模块有40个引脚,通过一个ZIF(Zero Insertion Force,零阻力插座)连接器引出。这40个引脚可以划分为5类,即电源、数据输入/输出、SIM卡、音频接口和控制。TC35i的第1~5引脚是正电源输入脚采用+4.2V,第6~10引脚是电源地。15脚是启动脚IGT,它与89C51的P1.3口相接,给IGT加一个大于100ms的低脉冲, 使TC35i进入工作状态。18脚RxD0通过2.2K电阻隔离和单片机的第11脚TXD相连;19脚TxD0为TTL的串口通讯脚,通过2.2K 电阻隔离和单片机的第10脚RXD相连。TC35i使用外接式SIM卡, 24~29为SIM卡引脚,SIM卡同TC35i是这样连接的:SIM上的CCRST、CCIO、CCCL、CCVCC和CCGND通过SIM卡阅读器与TC35i的同名端直接相连,ZIF连接座的CCIN引脚用来检测SIM卡是否插好,如果连接正确,则CCIN引脚输出高电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 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无线数据传输

无线数据传输:从模拟数传电台到数字数 上一篇/ 下一篇 2007-08-10 10:52:20 / 天气: 晴朗/ 心情: 高兴/ 个人分类:数传电台 查看( 276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自十九世纪末马可尼发明无线电以来,采用电台(英文RADIO即无线电)通过无线电波传递信息已与人 类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从航海、军用、广播电视到移动电话都是电台的范畴,传输的信息从模拟信息的电码、话音、图像到全部数字化的各种数据流,电波工作的频段从长波、短波、超短波到微波、红外线和光(纤),采用的通信技术从模拟调制到数字调制、从单信道到多信道、从常规固定频道到跳频、从单载波到多载波、从频分(FDMA)到时分(TDMA)再到码分(CDMA)、从窄带64Kbps到宽带几十Mbps,采用的器件(技术)从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单片机、DSP到软件无线电…… 调制(即把要传输的信息调整到与传输的通道匹配)是电台的关键技术,没有调制,任何信息都搬不到空中成为电波,亦就没有电台。更重要的是,先进的调制方式可以在有限的射频带宽内更远更可靠地传输更高速的数据。调制方式根据调制信号是模拟的(如音频信号)还是数字的(如RS232异步串行数据)的,分为模拟调制(如FM调频和AM调幅)和数字调制,目前大量民用的对讲机和第一代大哥大手机是模拟调频的,还有调频广播等。数字调制分为线性幅度调制和频率相位调制(参1:P333,下同)。数字频率调制有FSK(如低速1200bps无线寻呼,参1:P335)、CPFSK(如数字数传电台,参1:P336)、GMSK(如GSM第二代数字手机,参1:P337)、四电平调频(高速FLEX寻呼,参1:P337)。数字调频的调制可以通过VCO压控振荡(参1:P251)实现,亦用数字式调频(参1:P252)实现。数字调频的解调分相干解调(参1:P253)和非相干解调(参1:P266)。 1、模拟数传电台 数传电台是无线数据传输电台的简称,而数据传输最早出现的应用是数据遥控遥测,有别于目前无线微波电台、无线以太网、GPRS手机等先进数据传输设备,习惯上,数传电台就指传遥控遥测数据用的电台,我国无线电管理部门把223~235M/821~825 M/2.4~2.4835GHz等频段指配给数传业务(参2)。数据遥控遥测是随着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而应生的业务,而六、七十年代只有模拟FM调制技术的音频(300~3400Hz)通信电台,因此把101010……数据流通过单频(如FSK的1=1200 Hz,0=1800 Hz)来代表,再作为音频信号进行模拟FM调制就实现了早期的数传电台,其本质是预FSK(或MSK、GMSK)调制加FM调频这样的二次调制(参3),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