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传统糕点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传统糕点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传统糕点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传统糕点的调查报告》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的课业要求,我们要对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进行一个实地考察,从饮食、建筑等方面进行选择。我的家乡是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家乡有许多传统美食,于是我就选择了离我最近的饮食这一块中的方糕和家乡称作寿桃的两种糕点来进行重点考察,让我更加了解在自己身边的传统美食以及工艺。我家在一个小乡村,虽说并不发达,但是这里的老一辈对一些不为人所熟知的传统工艺较为了解,所以在十二月中旬,我从学校回了一趟家,向奶奶讨教方糕和寿桃的制作方法,奶奶也十分愉快地在我的陪同下制作了这两种传统的美食,并且制作了两段视频来作为纪念。接下来我便介绍一下这中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

一是方糕,先要准备好自家的米粉或番薯粉,前者是用糯米和香米掺杂,然后磨成米粉,后者是将番薯去皮,刨成丝,晒干,再炒,最后拿去磨成粉。再将这些原材料放在我家乡俗称的匾中用阳光充分晒干,去除异味,可以在米粉中加入少量的食用香精,增加甜度。然后是和面和搓面,以米粉为例,加入适量水,用手揉搓,可以看到面粉变成一个一个细小的球,然后用筛子筛米粉,筛出来的面细腻均匀,如果是番薯粉做的糕,在筛好后可以加上一些红糖来增加糕点的甜度。接下来便将面粉倒在一个正方形的模具中,然后用木条将模具中的米粉推平,然后用小号的筛子,乘上一些米粉,将模具米粉上的不平整填满,显得更加平整。用小碗装好之前准备好的另一小份米粉,滴入几滴食用红色素并加入少量水搅拌,成品是紫红色的米粉,将这个粉用羽毛刷在两块印花模具上,保证花纹板上的凹槽处能够填满。然后将印花模具平稳地盖到乘有米粉的正方形模具上,然后用木棍在上面敲打两下,让紫红色的花纹完整地附着在米粉上,这一步十分考验制糕者的工艺,再拿起印花模具,用刀将整块米粉切成4*4格局,最后撤去正方形模具四周的木条,再将其放入蒸笼,蒸笼中需要用水架空。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便是等待出笼了。制作番薯粉方糕也是同样的步骤。方糕可以平时在家中当做糕点来食用,可以放在米粥中,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家乡,嫁娶时也会用上方糕,将方糕垒成塔状,再在上面插上柏树枝,象征着吉祥如意。

二是寿桃,要做两种颜色的小寿桃,一种是青的,一种黄的。做寿桃的原材料也是用糯米和香米掺杂然后磨出的米粉,加水,筛面的程序是跟上面讲到的方糕一样的。青色寿桃的制作,先准备好南瓜叶子,在热水中焯一下,捞出后在水中冷却,然后加入一些石灰揉一下,放在瓮中腌制一个月左右,便可拿出来使用。将腌制好的南瓜叶在和面时加入,面团便呈青色了,然后捏一团小面团下来,捏成窝窝头的形状,在里面加上豆沙馅,再将其揉成一个圆子,将馅藏在其中,最后把圆子按如一个桃子形状的模具中,上面有一个寿字,按紧之后在桌角上一敲,小寿桃就会掉下来。黄色寿桃的制作,要准备好红南瓜,在锅中烧,然后再揉面团的时候把烧好的汤和一些熟南瓜肉和入面中,这样的话,面团就会呈黄色了,接下来的步骤便和青色寿桃制作是一样的了。将前期工作做好之后,把它们放到蒸架上,在锅底放上一些水,架空进蒸笼,蒸上一段时间就可以出笼了。出笼后,在一根筷子上一些食用红色素,点到寿字上,寿字上便会有一个紫红色的圆点,便更加呈现出一种喜庆了。这样的寿桃和其它地区一个立体的寿桃是不一样的,它是一个扁平的寿桃,而且是一种糕点。在我的家乡,这种寿桃在人家做寿或者婚嫁这样喜庆的场面上都可以见到,它和上面讲到的方糕总会一同出现在喜事里。所以方糕和寿桃在我家乡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美食,更有着其深厚的文化含义以及象征。

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我目睹了这两种传统工艺的的魅力,这样的传统工艺在大城市中或许已经看不到了,经过这次的考察,我觉得我们年轻一辈需要更多的去了解像方糕和小寿桃这样的充满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我相信,不只是我的家乡,其他地区有更多不为人所知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去挖掘,有许多可能已经快失传,而这些十分值得我们去传

承和发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