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实践技能第一站

中医实践技能第一站
中医实践技能第一站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实践技能第一站 )复习资料

,感冒证:

1. ---------------------------------------- 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 ---------------------------------------- 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 银翘散

3. ---------------------------------------------- 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4. ---------------------------------------- 气虚感冒证:益气解表 参苏饮

5. 阴虚感冒证: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咳嗽证:

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疏

风清肺,润燥止咳 健脾

燥湿,化痰止咳 清热肃

肺,化痰止咳 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滋阴润肺,止

咳化痰

桑菊饮 桑杏汤 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清金化痰汤 加减泻白

散合黛蛤散 沙参麦冬

三,哮证证:

1.发作期

1)冷哮证: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 射干麻黄汤

2)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 定喘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 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啸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 华盖散合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气,降气化痰 --------- 平喘固本汤

2.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 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 -------- 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 -------- 麻黄汤合华盖散

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 麻杏石甘汤

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 桑白皮汤

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 -------- 五磨饮子

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 -------- 生脉散合补肺汤

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 --------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痨:

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 -------- 月华丸

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 -------- 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表证

3.风燥伤肺证

4.痰湿蕴肺证

5.痰热郁肺证

6.肝火犯肺证

7.肺阴亏耗证

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

4)阴阳两虚证:滋阴补阳

六,心悸 1 )心虚胆怯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 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 归脾汤

3)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 桂甘龙牡汤合参附汤

4)水饮凌心证: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 苓桂术甘汤

5)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 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

6)瘀阻心脉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 桃仁红花煎合桂甘龙牡汤

7)痰火扰心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 黄连温胆汤

七,胸痹

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气滞心胸证: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痰浊闭阻证: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寒凝心脉证: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心肾阴虚证: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心肾阳虚证: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八,不寐

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痰热扰心证: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心肾不交证: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心胆气虚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 血府逐瘀汤 ---- 柴胡疏肝散 ----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 参附汤合右归饮

龙胆泻肝汤 黄连温胆汤 归脾汤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九,痫病

十,胃痛

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良附丸 饮食伤胃: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保和丸

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柴胡疏肝散 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清中汤

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 黄芪建中汤

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补天大造丸

风痰闭阻证 痰火扰神证 瘀阻脑络证 心脾两虚证 涤痰熄风,

清热泻火,

活血化瘀,

不益气血, 开窍定痫 化痰开窍 息风通络 健脾宁心 定痫丸 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通窍活血汤 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心肾亏虚证:补益心肾,潜阳安神 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

瘀血停胃 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胃阴亏耗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失笑散合丹参饮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一,呕吐

1)外邪犯胃证: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 藿香正气散 6)脾胃阳虚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 理中汤

7)胃阴不足证: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 麦门冬汤 十二,腹痛

1)寒邪内阻证: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 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证: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 大承气汤

3)饮食积滞证: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 枳实导滞丸

4)肝郁气滞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 柴胡疏肝散

5)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 少腹逐瘀汤

6)中虚脏寒证: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 小建中汤 十三,泄泻

1)寒湿内盛证:散寒化湿 -------- 藿香正气散

2)湿热伤中证:清热利湿 -------- 葛根芩连汤

3)食滞肠胃证: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 保和丸

4)肝气乘脾证: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5)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 参苓白术散

6)肾阳虚衰证: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 四神丸 十四,痢疾 1)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 芍药汤 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 白头翁汤 3)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 不换金正气散 4)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 驻车丸 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 桃花汤或合真人养脏汤 6)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 连理汤

五,便秘

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 - 麻子仁丸 气秘:顺气导滞 ------ 六磨汤

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 - 温脾汤 气虚秘:益气润肠 ------ 黄芪汤

阴虚秘:滋阴通便 ------ 增液汤

阳虚秘:温阳通便 ------ 济川煎

六,胁痛

1)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 -------- 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证:清热利湿 -------- 龙胆泻肝汤

2)食滞内停证 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保和丸 3)痰饮内阻证 4)肝气犯胃证 5)脾胃气虚证 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健脾

益气,和胃降逆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四七汤 香砂六君子汤

十七,黄疸

阳黄 1)热重于湿证:清热通腑 ,利湿退黄 --------- 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证: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 ----------- 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胆腑郁热证:疏肝泄热,利胆退黄 --------- 大柴胡汤

4)疫毒炽盛证(急黄) :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 《千金》犀角散

阴黄 1)寒湿阻遏证: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 茵陈术附汤

2)脾虚湿滞证: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 黄芪建中汤

消退后 1)湿热留恋证:清热利湿 ------- 茵陈四苓散

2)肝脾不调证: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 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

3)气滞血瘀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 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十八,头痛

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证:疏散风寒止痛 ---------- 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证:疏风清热和络 --------- 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证:祛风胜湿通窍 --------- 羌活胜湿汤

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证:平肝潜阳熄风 ---------- 天麻钩藤饮

2)血虚头痛证:养血滋阴,和络止痛 --------- 加味四物汤

3)肾虚头痛证: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 大补元煎

4)痰浊头痛证: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 半夏白术天麻汤

5)瘀血头痛证: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 通窍活血汤

6)气虚头痛证:健脾益气,升清 --------- 益气聪明汤

十九,眩晕

1)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 天麻钩藤饮

2)气血亏虚证: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 归脾汤

3)肾精不足证: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 左归丸或右归丸

4)痰湿中阻证: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 半夏天麻白术汤

5) ---------------------------------------------------- 瘀血阻窍证: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通

窍活血汤 二十,中风

中经络证: 1)风痰入络证:祛风化痰通络 ---------- 真方白丸子

2)风阳上扰证: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 天麻钩藤汤

3)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 镇肝熄风汤

中脏腑证:闭证: 1)阳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 ---------- 羚角钩藤汤

2)阴闭:化痰熄风,宣郁开窍 -------- 涤痰汤

脱证(阴竭阳亡) :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 参附汤合生脉散

恢复期证: 1)风痰瘀阻证: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 解语丹

2)气虚络瘀证: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 补阳还五汤

3)肝肾亏虚证:滋养肝肾 ------- 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水肿

阳水 1)风水相搏证: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 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证: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证: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 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证:分利湿热 -------- 疏凿饮子

3)瘀血阻络证:祛瘀通络

4)肝络失养证:养阴柔肝 ---- 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 ---- 一贯煎

阴水5)脾阳虚衰证:健脾温阳利水---------- 实脾饮

6)肾气衰微证: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7)瘀水互结证:活血化瘀,化气行水---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二十二,淋证1)热淋证:清热利湿通淋 ------- 八正散

2)血淋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

3)石淋证: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石韦散

4)气淋证: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沉香散

5)膏淋证: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程氏萆解分清饮

5)劳淋证:补脾益肾 ---- 无比山药丸二十三,阳痿

命门火衰证:温肾壮阳------- 赞育丸

心脾亏虚证:补益心脾------- 归脾汤

肝郁不舒证:疏肝解郁------- 逍遥散

惊恐伤肾证:益肾宁神------- 启阳娱心丹

湿热下注证:清利湿热---- 龙胆泻肝汤二十四,郁证

1)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证: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丹栀逍遥散

3)痰气郁结证: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半夏厚朴汤

4)心神失养证:养心安神,甘润缓急--------- 甘麦大枣汤

5)心脾两虚证: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归脾汤

6)心肾阴虚证:滋阴心肾------ 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二十五,血证

1.鼻衄

1)热邪犯肺证:清热泄肺,凉血止血--------- 桑菊饮

2)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玉女煎

3)肝火上炎证: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证:补气摄血------- 归脾汤

2. 齿衄

胃火炽盛证: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 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 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3.咳血

1)燥热伤肺证: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桑杏汤

2)肝火犯肺证: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证: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百合固金汤

4.吐血

1)胃热壅盛证: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证: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证:益气,健脾,摄血--------- 归脾汤

5.便血

1)肠道湿热证: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地榆散合槐角丸

2)气虚不摄证:益气摄血-------- 归脾汤

3)脾胃虚寒证: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黄土汤

6.尿血

1)下焦湿热证: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证:补脾摄血------- 归脾汤

4)肾气不固证: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无比山药丸

7.紫斑

血热妄行证: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十灰散

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茜根散

气虚不摄证:补气摄血------ 归脾汤二十六,消渴

1)上消(肺热津伤)证: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 消渴方

2)中消(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 玉女煎

(气阴亏虚)证: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七味白术散3)下消证:

肾阴亏虚证:滋阴固肾------- 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证: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金匮肾气丸

二十七,内伤发热

1)阴虚发热证:滋阴清热 ------- 清骨散

2)血虚发热证:益气养血 ------- 归脾汤

3)气虚发热证: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补中益气汤

4)阳虚发热证:温补阳气,引火归原---------- 金匮肾气丸

5)气郁发热证: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丹桅逍遥散

6)痰湿郁热证:燥湿化痰,清热和中---------- 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7)血瘀发热证:活血化瘀 ------- 血府逐瘀汤

二十八,虚劳

1.气虚

1)肺气虚: 补益肺气----- 补肺汤

2)心气虚: 益气养心----- 七福饮

3)脾气虚: 健脾益气----- 加味四君子汤

4)肾气虚: 益气补肾----- 大补元煎

2.血虚

1)心血虚:养血宁心-- --- 养心汤

3.阴虚

1)肺阴虚: 养阴润肺 ------ 沙参麦门冬汤

2)心阴虚: 滋阴养心 ------ 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 养阴和胃 ------- 益胃汤

4)肝阴虚: 滋养肝阴 ------ 补肝汤

5)肾阴虚: 滋补肾阴 ------ 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 益气温阳----- 保元汤

2)脾阳虚: 温中健脾----- 附子理中丸

3)肾阳虚: 温补肾阳---- 右归丸二十九、癌症

1 脑瘤:痰瘀阻窍证:息风化痰,祛瘀通窍--------- 通窍活血汤

风毒上扰证:平肝潜阳,清热解毒--------- 天麻钩藤饮合黄连解毒汤

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息风-------- 大定风珠

2 肺癌:瘀阻肺络证:行气活血,散瘀消结--------- 血府逐瘀汤

痰湿蕴肺证:健脾燥湿,行气祛痰--------- 二陈汤合栝楼薤白半夏汤

阴虚毒热证:养阴清热,解毒散结--------- 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

3. 肝癌:---------------------------------- 肝气郁结证: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

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消积--------- 复元活血汤

湿热聚毒证:清热利胆,泻火解毒----------- 茵陈蒿汤

肝阴亏虚证:养血柔肝,凉血解毒--------- 一贯煎

4. ------------------------------------------------------------------------ 大肠癌:湿热郁毒证:清热利湿,化瘀解毒---------------------------------------- 槐角丸

瘀毒内阻证: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膈下逐瘀汤脾肾双亏证:温阳益精

大补元煎

肝肾阴虚证:滋肾养肝------- 知柏地黄丸

5. ----------------------------------------------------------------------------------- 肾癌,膀胱癌:湿热蕴毒证:清热利湿,解毒通淋--------------------------------- 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

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桃红四物汤

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软坚散结--------- 大补元煎

阴虚内热证:滋阴清热,化瘀止痛--------- 知柏地黄丸

三十,痹症

风寒湿痹:1)行痹证: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防风汤

2)痛痹证: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乌头汤

3)着痹证: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薏苡仁汤

风湿热痹证: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白虎桂枝汤或宣痹汤

痰瘀痹阻证:化痰行瘀,蠋痹通络---------- 双合汤

肝肾亏虚证: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独活寄生汤三十一,痉证1)邪壅经络证:祛风散寒,和营燥湿 --------- 羌活胜湿汤

2)肝经热盛证:清肝潜阳,熄风镇痉 --------- 羚角钩藤汤

3)阳明热盛证:清泄胃热,增液止痉 --------- 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

4)心营热盛证:清心透营,开窍止痉

5)痰浊阻滞证:豁痰开窍,熄风镇痉

6)阴血亏虚证:滋阴养血,熄风止痉

三十二,痿病 肺热津伤证: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 清燥救肺汤

清营汤 导痰汤 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湿热浸淫证 脾胃虚弱证 肝肾亏损证 清热利湿,通利经脉 补

中益气,健脾升清 补益

肝肾,滋阴清热

加味二妙散 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 虎潜丸 脉络瘀阻证:益气养营,活血行瘀 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 三十三,腰痛

1)寒湿腰痛证: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 甘姜苓术汤

2)湿热腰痛证: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 四妙丸

3)瘀血腰痛证: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 身痛逐瘀汤

4)肾虚腰痛证:

肾阴虚证: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 左归丸

肾阳虚证: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 右归丸

三十四、乳癖 (止痛与消块是治疗本病之要点。 )

① ----------------------------------------------------------- 肝郁痰凝证:疏肝解

郁,化痰散结 -------------------------------- 逍遥蒌贝散加减。

② ------------------------------------------ 冲任失调证:调摄冲任 二仙汤

三十五、湿疮 (清热利湿止痒为主要治法。急性者以清热利湿为主;慢性者以养血润肤为主。 ) 湿热蕴肤证:清

热利湿止痒 ----------------------- 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

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止痒 ---------- 除湿胃苓汤

血虚风燥证: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 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丹参、鸡血藤、乌梢蛇

三十六、痔

① ------------------------------------------------------ 风热肠燥证:清热凉血祛风 凉血地黄汤

② -------------------------------------------------------- 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止血 脏连丸

③ ---------------------------------------------------------------- 气滞血瘀证: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止痛如神汤

④ ---------------------------------------------------------------- 脾虚气陷证: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补中益气汤

三十七、脱疽

① ------------------------------------------------------------- 寒湿阻络证: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阳和汤

② -------------------------------------------------------------- 血脉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桃红四物汤

③ -------------------------------------------------------------- 湿热毒盛证: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四妙勇安汤

④ -------------------------------------------------------------- 热毒伤阴证: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顾步汤

⑤ -------------------------------------------- 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 黄芪鳖甲煎

三十八、精癃

四十一、闭经

1)气血虚弱证:补气养血调经 ----------- 人参养荣汤或圣愈汤或八珍汤 2)肾气亏虚证:补肾益气调经 -----------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3)阴虚血燥证:养阴清热调经 ----------- 加减一阴煎或补肾地黄丸

4)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 血府逐瘀汤

5)痰湿阻滞证:豁痰燥湿,调气活血通经 ---------- 苍附导痰丸或丹溪痰湿方 四十

二、痛经

1)气滞血瘀证:理气化瘀止痛 ----------- 膈下逐瘀汤

2)寒凝血瘀证:温经暖宫,化瘀止痛 ------------- 少腹逐瘀汤

3)湿热蕴结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 清热调血汤

4)气血虚弱证:益气补血止痛 ----------- 圣愈汤

5)肾气亏虚证:补肾肾气止痛 --------- 益肾调经汤 四十三、绝经前后诸症 1)肾阴虚证: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 左归饮

2)肾阳虚证:温肾扶阳,佐以温中健脾 -------------- 右归丸合理中丸 3)肾阴阳俱虚证:补肾扶阳,滋肾养血 -------------- 二仙汤 ①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消癃通闭 ---------- 八正散

②脾肾气虚证:补脾益气,温肾利尿 ----------- 补中益气汤

③ ------------------------------------------------------------- 气滞血瘀证:

行气活血,通窍利尿 ------------------------ 沉香散

④ -------------------------------------------------------------- 肾阴亏虚证:

滋补肾阴,通窍利尿 ------------------------- 知柏地黄丸

三十九、肠痈

瘀滞证:行气活血,通腑泻热 ------------ 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湿热证:通腑泻热,解毒利湿透脓 ------------- 复方大柴胡汤

热毒证: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 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

四十、崩漏

1、血热证

⑴虚热证:养阴清热,固冲止血

⑵实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2、肾虚证 ⑴肾气虚:补肾益气,固冲止血 ⑵肾阳虚:温肾益气,固冲止血 ⑶肾阴虚: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3、脾虚证 _:补气升阳,止血调经

4、血瘀证: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 上下相资汤 --------- 清热固经汤

------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 右归丸

------- 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 举元煎合安冲汤

---- 桃红四物汤

四十四、带下病

1. 带下过多

1)脾虚证: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 完带汤

2)肾虚证: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 内补丸

3)阴虚夹湿证:滋肾益阴,清热止带 ----------- 知柏地黄汤

4)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 ----------- 五味消毒饮

5)湿热下注证:清利湿热 ----------- 止带方

2. 带下过少

1)肝肾亏损证:滋补肝肾,养精益血 ----------- 左归丸

2)血枯瘀阻证:补血益精,活血化瘀 ------------- 小营煎

四十五、胎漏胎动不安

1)肾虚证:补肾健脾,益气安胎 ---------- 寿胎丸

2)血热证:滋阴清热,养血安胎 ---------- 保阴煎

3)气血虚弱证: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 胎元饮

4) ---------------------------------------------------------- 癥瘕伤胎证:祛瘀消癥,固冲安胎 --------------------------------------- 桂枝茯苓丸

5)跌仆伤胎证:补气和血安胎 ------------ 圣愈汤

四十六、产后发热

1)感染邪毒: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 解毒活血汤

2)外感:养血祛风 --------- 荆穗四物汤

3)血虚:补血益气 --------- 八珍汤

4)血瘀:活血化瘀 --------- 生化汤

四十七、不孕症

1、肾阳虚证:温肾补气养血,调补冲任 --------- 温胞饮或右归丸

2、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益精 --------- 养精种玉汤

3、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养血理脾 --------- 开郁种玉汤

4、瘀滞胞宫证:活血化瘀调经 --------- 少腹逐瘀汤

5、痰湿内阻证:燥湿化痰,理气调经 ----------- 启宫丸

四十八、癥瘕

1、气滞证:行气导滞,活血消癥 --------- 香棱丸

2、痰湿证:理气化痰,破瘀消癥 --------- 开郁二陈汤

3、血瘀证 : 活血散结,破瘀消癥 --------- 桂枝茯苓丸

四十九、肺炎喘嗽:

6、肺脾气虚证:补肺益气,健脾化痰 ----------- 人参五味子汤

7、心阳虚衰证:益气温阳,救逆固脱 -------------- 参附龙牡救逆汤 1、风寒闭肺证: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 三拗汤 2、风热闭肺证

3、毒热闭肺证

4、痰热闭肺证 辛凉宣肺,化痰止咳 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清热涤痰,宣肺降逆 -----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 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5、阴虚肺热证: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 沙参麦冬汤

8、邪陷厥阴证:平肝息风,清心开窍-------------- 羚羊钩藤汤合牛黄清心汤

五十、小儿泄泻

1、湿热泻证:解热化湿-------- 葛根黄芩黄连汤

2、风寒泻证: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 藿香正气散

3、伤食泻证:消食化滞,和胃止泻 --------- 保和丸

4、脾虚泻证: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 参苓白术散

5、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6、气阴两伤证:益气养阴 ------- 人参乌梅汤

7、阴竭阳脱证:回阳固脱 ------- 参附龙牡救逆汤

8、肝郁脾虚证:疏肝理气,运脾化湿 ----------- 痛泻要方合四逆散

五十一、厌食症

1、脾失健运证:运脾开胃 --------- 不换金正气散

2、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 --------- 异功散

3、脾胃阴虚证:养阴和胃 --------- 益胃汤

五十二、水痘

1、邪伤肺卫证: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 银翘散

2、邪炽气营证: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 清胃解毒汤

3、邪陷心肝证:清热解毒,镇惊息风 ----------- 清瘟败毒饮

4、邪毒闭肺证:清热解毒,开肺化痰 ----------- 麻杏石甘汤

五十三、痄腮

1、邪犯少阳证: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 柴胡葛根汤

2、热毒壅盛证: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 普济消毒饮

3、毒窜睾腹证: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 龙胆泻肝汤

4、邪陷心肝证:清热解毒,息风开窍 ----------- 清瘟败毒饮

中医实践技能考试中医操作

中医实践技能考试中医操作 真题一:请叙述并演示中医脉诊选指、布指的操作方法。(10分) ?答案: 约 (2)、食指按在关前定寸,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2分) (3)、布指疏密得当。(1分)

???4、三指成弓形,指头平齐,以指头与指腹交界处的指目按脉 ?????真题二、叙述并演示毫针捻转补法的操作。(10分)答案: 2 2分),操作时间长(2分),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进行捻转。(1分) 真题四叙述并演示舒张进针法的操作。(10分) 答案:

1、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 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5分) 2、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 刺入。(5分)? 真题六叙述并演示回旋灸的操作。(10分) 答案:

1、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4分) 2、持艾条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6分) (6 的薄片,中间针刺数孔。(3分)2、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3分)

3、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2分) 4、当艾炷 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 而不起泡为度。(2分)? 真题九叙述并演示掌摩法的操作。(10分) 12分) 2、另一侧手臂抬起,以掌部扶握屈肘侧拳顶以固定助力。(2分) 3、其施动过程与掌推法相似,以肩关节为支点。(2分)

4、上臂部主动施力(2分),使肘部做单向直线推进。(2分) 真题十一叙述并演示三指拿法的操作。(10分) 答案: (2 2 4 5 答案: 1、患者取坐位,头稍前屈,术者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屈曲成弧面。(2分) 2、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附于项部。(2分)

中医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必须熟记的知识

中医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必须熟记的知识 本文介绍了中医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必须熟记的相关知识! 1、感冒【风寒证】 风寒外袭,郁于外表,卫阳不能温煦肌表,则恶寒,正邪相争则发热。邪束肺系,肺气失宣,则鼻塞流涕。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联络头部,故头痛。寒主收引,全身肢节紧束,故酸重。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为风寒在表之象。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荆芥15羌活10防风19川芎10柴胡6桔梗10枳壳10茯苓15前胡15杏仁10甘草6)。 2、感冒[风热证] 风热外袭,卫表失和,热邪与卫阳相加,故发热汗出,微恶风。风热束表,邪束肺系,肺气失宣,故鼻塞喷嚏,肺气上逆,故微咳。风热邪气熏于清道则咽痛。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为风热袭表之象。辛凉解表。银翘散合葱豉桔梗汤(银花15连翘15桔梗6杏仁10芦根10甘草6薄荷6山栀10豆豉10荆芥10防风10牛蒡子10)。 3、咳嗽[内伤咳嗽肺阴亏耗] 外感邪热犯肺,肺气不利,故咳嗽:热灼胸络,津凝为痰,邪热伤津,故胸痛,咳声重浊,咳吐黄痰,口渴。咳嗽日久,损伤肺阴,肺失润降,故咳痰量少,且不易咳出。肺阴不足,津液不能濡润,故口干咽燥。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阴伤则肠津不足,故大便干。阴虚则火旺,故五心烦热。热扰心神,则夜寐不安。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门冬汤(沙参麦门冬玉竹桑叶生甘草花粉生扁)。 4、咳嗽【痰湿蕴肺】 肺为娇脏,易感外邪,外邪袭肺,肺失宣降,津液不布,津凝为痰,故咳嗽,咳痰量

多。肺病日久损及于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故咳嗽痰多,色白而稠厚长期不愈。痰湿内停,气机不畅,故胸闷不舒。痰湿阻于中焦,故见纳呆,食少,大便不爽。舌苔白腻,脉濡滑为痰湿内停之象。燥温化痰,理气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哮证[发作期寒哮] 寒痰伏肺,为病之宿根。伏邪遇感引触,痰随肺气升,气因痰湿阻,气道不畅,故呼吸困难而哮鸣有声。肺气郁闭,不得宣畅,故胸膈满闷。阴盛于内,阳气不能宣达,故面色晦滞。病因于寒,内无郁热,故口不渴而喜热饮。舌苔白滑,脉弦紧皆为寒盛之象。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细辛甘草干姜早冬花法夏五味子) 6、哮证发作期热哮 宿痰久蕴化热,痰热伏肺。伏邪遇感引触,肺失宣降,故呼吸困难,喉中痰鸣如吼,咳嗽。胸部气机不展,故胸闷。热灼津液,津聚成痰,痰热胶结,故痰黄黏稠,咯吐不利,痰火郁蒸,故汗出,面赤,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热内蕴之象。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白果麻黄桑白皮款冬花法夏杏仁苏子黄芩甘草)。 7、胸痹气阴两虚 年过花甲,心气渐衰,心血运行不畅,气血痹阻不通,故胸闷胸痛。劳则气耗,故劳累诱发。胸痹日久,气阴两虚,气虚则无以行血,阴虚则脉络不利,更使血行不畅,气血瘀滞,故胸闷胸痛时作时止,持久不愈。气虚则倦怠乏力,气短;血不濡面则面色不华,心失所养,又阴虚火旺,故见心悸。血虚不能滋养清窍则头晕。口干为阴虚之象。舌红少苔,脉细弱无力为气阴两虚之征。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天王补心丹(党参15黄芪15二冬五味子白术茯苓当归白芍丹参川芎炙甘草)。 8、胸痹心血瘀阻

实践技能考试答题技巧

实践技能考试答题技巧 一、病史采集 病史采集题是根大纲要求的病症综合起来的,一般有50多道题让考生抽。回答很有技巧,在实行任何症状的采集都应用以下“公式”,即可得80%的分值。 1.问病史:包括以下5部分。 (1)病因、诱因。 (2)主要症状的特点。 (3)伴随症状。 (4)全身状态,即发病后一般状态。 (5)诊疗经过。. 2.即往史: (1)相关病史。 (2)药物过敏史、手术史(一定要提及,每年的的评分标准都有此项)。 3.问诊中一定要条理性强,想好了再写,不要过后再乱加,所以失分。 4.围绕主述来询问单靠一个主诉是不能作出诊断的,但还是有倾向性的,如:24岁女发热咳血结核的可能性较大,而45岁男发热咳血则考虑为肺癌,两者采集的倾向则有所区别,这些还是要靠知识积累的,总知,采集时如按照上面的方式,绝大部分分值已到手 .二、病历分析

一般会有60个病历供考生选择,病历分析中重点抓分要注意三点:诊断、诊断依据和进一步检查。 1.诊断一定要写全,要主次有序。如慢支的病历诊断要写: (1)慢性支气炎合并感染。 (2)阻塞性肺气肿。 (3)肺原性心脏病。 (4)心功能几级。 总之,诊断一定要写全。一些基本化验值也应知道,如血钾低,则在诊断中应加上低钾血症;一些疾病的基本特征是要掌握的,如膈下游离气体,则为消化道穿孔;外伤后出现昏迷及中间清醒期,则为硬膜外血肿,如有瞳孔的改变则考虑有脑疝出现,注意诊断前面还要加上脑外伤;脾破裂能够有被膜下出血,能够在伤后一周才出现出血性休克症状,要加以注意。 2.诊断依据:一定要用病史及辅检中给的资料,按诊断的顺序对应列出。上面提到的一些具体疾病特征就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3.鉴别诊断:要围绕着病变的部位及特征写出几种疾病,一般有 三、四种,如果你真是不了解,那就将相近的疾病多写几种吧。 4.近一步检查:举几个例子供大家体会一下:胃癌:进一步作CT (看一下肝、腹腔转移)。胸片:有无肺转移。 心绞痛:24小时动态心电图、动态监测血清心肌酶。闭合性腹部损伤(脾破裂):腹腔穿刺、腹部B超、腹部X线。 5.治疗:重点写治疗原则,要主,意不要忘记支持治疗,及预防复发、健康教育等项目。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基本操作常考内容汇总精选文档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基本操作常 考内容汇总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基本操作常考内容汇总 在的考试中,第二站中基本操作里,中医操作经常考查的内容无非就是涉及针灸这一部分的内容,那么在考试中常考的是哪些内容呢,在此,根据往年考试常考的内容进行了汇总。 中,针灸操作技术常考查的内容汇总: 1.毫针刺法:此部分内容常考察的的有体位选择,对于此部分内容要知道哪些部位的腧穴适宜何种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2)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3)俯卧位:适宜于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头、颜面何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行针手法:此部分内容要掌握基本的手法提插法及捻转法的基本操作情况。 提插法:使用提插法时指力药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 捻转法: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药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左右,不能单向捻针。 6种辅助手法: 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法。(要知道其具体的内容。) 捻转补泻: 【操作方法及步骤】:

1.选取腧穴部位。 2.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消毒应针刺的腧穴部位。 3.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者为泻法。 提插补泻: 【操作方法及步骤】 1.选取腧穴部位。 2.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消毒应针刺的腧穴部位。 3.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以上提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2.灸法操作: 此部分内容常会让演示艾灸中直接灸及间接灸中一些常见灸法的操作。 常见的有: 隔姜灸: 【操作方法及步骤】 1)选取部位。

2016年中医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真题

第一站真题 1.肺痨,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与肺痿鉴别。 2.痹症,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3.喘证,虚喘,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和参蛤散与哮病鉴别。 4.咳嗽,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4.内伤发热,血瘀发热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相鉴别。 5.水肿,脾阳虚衰: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加减与鼓胀相鉴别。 6.胃痛,胃阴亏耗: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与真心痛鉴别。 7.中风-中脏腑-痰火淤闭证:熄风清火,豁痰开窍——羚羊钩藤汤,可另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 8.哮病,缓解期(肺脾气虚)——六君子汤加减。(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半夏)。 9.痢疾,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 10.黄疸,阴黄,寒湿阻遏证: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与萎黄鉴别 11.咳嗽,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12.中风-中经络-阴虚风动-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 13.腹痛,湿热壅滞,通腑泄热,行气导滞——大承气汤 14.尿血-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与血淋鉴别, 15.不寐,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加减,与一时性失眠鉴别。 16.虚劳,肺气虚证:补益肺气——补肺汤。 17.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múlì)汤合参附汤与奔豚鉴别。 18.泄泻,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19.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气不摄血?)自己考虑与痔疮鉴别。 20.血淋。> 21.痉证,阳明热盛——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 22.消渴(中消)气阴亏虚: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 23.心悸-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合参附汤。 24.癃闭-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济生肾气丸与淋证鉴别。 25.便秘-阳虚秘-温阳通便——济川煎(非气虚秘)-与肠结鉴别。 26.黄疸-阳黄-胆腑郁热,疏肝泻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与萎黄鉴别。 27.癌病-肺癌-阴虚毒热证-养阴清热解毒散结——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与肺痈相鉴别。 28.胃痛-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29.头痛-肝阳上亢-平肝潜阳熄风——天麻钩藤饮。 30.胸痹: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楼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与心痛鉴别。 31.吐血: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与咳血相鉴别。 32.呕吐-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 33.胸痹-寒凝血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34.水肿-阳水-风阳相搏:疏风清热,宣肺利水——越婢加术汤-跟鼓胀鉴别。

中医实践技能考试中医操作

中医实践技能考试中医操 作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中医实践技能考试中医操作 真题一:请叙述并演示中医脉诊选指、布指的操作方法。(10分) 答案: 选指(5分) (1)、医生选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手指的指目。(2分) (2)、手指指端平齐,手指略呈弓型倾斜,与受诊者体表约45度角。(2分) (3)、不得三指平按或垂直下按。(1分) 布指(5分) (1)、先用中指定关。(2分) (2)、食指按在关前定寸,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2分) (3)、布指疏密得当。(1分) 4、三指成弓形,指头平齐,以指头与指腹交界处的指目按脉 真题二、叙述并演示毫针捻转补法的操作。(10分) 答案: 1、进针得气后,再行捻转。(1分) 2、捻转角度小(2分),用力轻(2分),频率慢(2分),操作时间短(2 分),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进行捻转。(1分) 真题三、叙述并演示毫针捻转泻法的操作。(10分) 答案: 1、进针得气后,再行捻转。(1分) 2、捻转角度大(2分),用力重(2分),频率快(2分),操作时间长(2分),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进行捻转。(1分)

真题四叙述并演示舒张进针法的操作。(10分) 答案: 1、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 肤绷紧。(5分) 2、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5分) 真题五叙述并演示提插补法的操作.(10分) 答案: 1、进针得气后,再行提插。(1分) 2、先浅后深(2分),重插轻提(2分),提插幅度小(2分),频率慢(1 分),操作时间短(1分)。 以下插用力为主(1分)。 泻法则相反: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以上提用力为主者 为泻法。 真题六叙述并演示回旋灸的操作。(10分) 答案: 1、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4分) 2、持艾条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6分) 真题七叙述并演示雀啄灸的操作。(10分) 答案: 1、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在一定距离, 并不固定(4分) 2、持艾条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6分) 真题八叙述并演示隔姜灸的操作。(10分)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体格检查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体格检查 一、体格检查 1、血压(间接测量法) 被测者安静休息5分钟。正常血压数值: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 mmHg. (1)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 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 (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 对光反射(间接、直接):瞳孔反应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 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1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1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 (1)颈部淋巴结检查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最新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第一站例题28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第一站例题 28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试题 17 答案 男,28岁,发热,恶风头痛2天;伴鼻塞、喷嚏、咽痛,微咳。 患者2日前因涉外工作而淋雨后即感恶寒,次日体温升高,微恶风,头痛且胀,汗出,鼻塞,流涕,咽痛,微咳,无痰,周身痠痛,遂来就诊。查体:T:38.6℃,P:97次/分,R:19次/分,BP:110/85mmHg。神志清,精神可,咽部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无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舌尖红,苔薄白而微黄,脉浮数。胸片:心肺未见异常。血常规:WBC 6.0×109/L,中性67%。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60分钟。 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风热犯表,卫表失和,故见发热汗出,微恶风;风热束表,肺失宣散,鼻窍不利,故见鼻塞流涕,微咳;风热上扰清窍,则头痛而胀;热熏清道则咽痛;舌尖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为风热之邪在表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1.发热,恶风头痛2天,伴鼻塞、喷嚏、咽痛,微咳。 2.咽部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无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3.胸片:心肺未见异常。 4.血常规:WBC 6.0×109/L,中性67%。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感冒 风热证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金银花15g 连翘15g 山栀12g 豆豉9g 薄荷12g 荆芥9g 竹叶15g 芦根12g 牛蒡子12g 桔梗6g 甘草6g 服法: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2018年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 第二站基本操作试题答案

2018年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 第二站基本操作试题答案与评分要点 试题编号001 试题一:叙述并指出丰隆、神阙、三阴交的定位。(10分) 答案与评分要点: 丰隆:在小能外侧,外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1寸,(考官判断:条口定位是否准确)(4分) 神阙:在腹部,肚脐中央。(3分)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骤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3分) 试题二:演示鼻窦的压痛检查方法 答案与评分要点 1.鼻实包括额窦、上颔实、筛实、蝶窦,体表可以查到的是额实、上颌窦、师实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立位。(2分) 2,检查额实压痛:检查者一手扶住被检查者枕后,另一手拇指或示指置于眼上缘内侧 用力向后上方按压,(1分 3.检查上领突压痛:检查者双手揖指置于被检查者颗部,其余手指分别置于被检查者的 两侧耳后,固定其头部,双得指向后方按压。(1分) 4.检查筛窦压痛:检查者双手扶住被检查者两侧耳后,双手拇指分别置于鼻根部与眼内 眦之间,向后方按压,(1分) 试题三:演示拉塞格征的检查方法,并回答阳性表现。(5分) 谷案与评分要点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两下肢伸直。(1分) 2.检查者一手压在一侧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仲直,另一手将该侧下肢拍起。(2分) 3.正常可拍高70°以上,如不到30°即出现由上而下的放射性疼痛为阳性。(2分) 试题四:演示手术区皮肤消毒的全过程。(10分) 答案与评分要点 1.准备好消毒用品(卵圆钳、消毒剂、棉球或纱布),(1分) 2.用碘伏(或0.%安尔碳)棉球或小纱布团进行皮肤消毒,从手术区中心向四周皮肤顺

序涂擦三遍,第二、三遍不能超出上一遍的范围。(3分) 毒范围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半径15cm的区域,(2分 对感染伤口或肌门等处的手术,应自外周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胆门处涂擦。(2分 对腹部手术,可先滴少许碘伏于脐孔,以延长消毒时间。消毒皮肤时涂擦应稍用力 防向应一不可空白或自外周返回中心部位,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药物纱布不应 擦清洁处,(2分) 第二站基本操作试题答案与评分要点考试级别:140/240/340/440 试题编号:002 试题一1叙述并指出公孙、膈俞、孔最的定位,(10分) 答案与评分要点 公孙:在距区,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3分)膈: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3分 孔最: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考官判断:尺泽太渊定位是否准确)(4分) 试题二;演示甲状腺触诊(前位)的检查方法,(5分) 答案与评分要点: 1.被检查者取坐位,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者对面。(1分) 2.检查甲状腺峡部时,用拇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无增厚。(1分) 3.触摸甲状腺侧叶时,一手拇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食指中指在对侧病锁乳突肌后 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甲状腺(2分) 4.触到肿大的甲状腺时,让被检查者作吞咽动作,甲状腺随吞咽上下移动,可助判断(1分) 试题三:请演示肾区中击痛的检查方法(5分) 答案与评分要点 1.嘱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2) 2.检查者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肾区(肋脊角处),右手握拳用轻到中等力量叩击左手手背(3分) 试题四:演示心脏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方法。(10分) 答案与评分要点 1.患者仰卧于地面或硬板上,抢救者跪在患者身旁或站在床旁。(1分 2.抢教者按压时上半身向前倾,双肩位于患者正上方,保持前臂与患者胸骨垂直两肘关节伸直,以上半身力量 用力垂直向下按压,(2分) 按压部位是胸骨中下1/3处(或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或胸骨的下半段)(2分)

中医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一、医患沟通 二、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二)病证诊断 (三)鉴别诊断 (四)确立治法 (五)选方与用药 (六)预防与调护 三、中医技术操作技能 (一)中医四诊 (二)针灸常用腧穴 1.尺泽 2.孔最 3.列缺 4.鱼际 5.少商 6.商阳 7.合谷 8.手三里 9.曲池 10.肩髃

12.地仓 13.下关 14.头维 15.天枢 16.梁丘 17.犊鼻 18.足三里 19.条口 20.丰隆 21.内庭 22.公孙 23.三阴交 24.地机 25.阴陵泉 26.血海 27.通里 28.神门 29.后溪 30.天宗 31.听宫 32.攒竹

34.肺俞 35.膈俞 36.胃俞 37.肾愈 38.大肠俞 39.次髑 40.委中 41.秩边 42.承山 43.昆仑 44.申脉 45.至阴 46.涌泉 47.太溪 48.照海 49.内关 50.大陵 51.中冲 52.外关 53.支沟 54.翳风

56.肩井 57.环跳 58.阳陵泉 59.悬钟 60.行间 61.太冲 62.期门 63.腰阳关 64.命门 65.大椎 66.百会 67.神庭 68.水沟 69.印堂 70.中极 71.关元 72.气海 73.神阙 74.中脘 75.膻中 76.四神聪

78.定喘 79.奔脊 80.十宣 (三)针灸技术 1.毫针法 2.艾灸法 3.拔罐法 4.其他针法 (1)三棱针法 (2)皮肤针法 5.针灸异常情况处理(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断针 (5)血肿 (6)皮肤灼伤及起泡6.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1)偏头痛 (2)落枕 (3)中风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一) 1.第一站:崩漏血热(实热) 第二站:下颌淋巴结的触诊,列缺、气海、悬钟的定位。主治病症,操作演示穿隔离衣 第三站:胁痛肝络失养型的症状、治法、方药。问病史是个阑尾炎。还有一道医德题。 2.第一站:郑某,男,40岁,干部,已婚。发现慢性乙型肝炎6年,近半年常觉两胁胀痛,胁下触及肿物,刺痛,固定不移,消瘦,面色黝黑,舌紫暗,脉涩。血生化:ALT :110U/L ,AST120U/L B 超:肝,脾光点增强,肝硬化,脾大。 第二站:1)请演示右肾触诊2)请说出内庭,手三里,角孙的定位与主治3)请演示胫骨中1/3骨折的夹板固定 第三站:请说出淋证的治疗原则。 3.第一站:经断前后诸症;肾阴虚。 第二站:颈项强直。阳陵、中极的位置,主治,刺灸。胸外心脏按压。 第三站:水肿的病史;心悸、心虚、胆怯的主证,治法,方药。 4.第一站:暑湿感冒(有人抽到小儿惊风、阑尾炎、崩漏、着痹、中消、湿热痢。) 第二站:第一题是脊柱的叩诊;第二题是头维、阳陵泉、太溪的定位和主治作用;第三题是穿脱隔离衣。

第三站:1、解黏液浓血稀烂便1天。要求围绕主诉问诊。2、心悸心虚胆怯的主证、治法、方药。(有人抽到了崩漏、着痹、梅核气、风寒感冒、阳黄和阴黄鉴别、阳水和阴水鉴别)。 5.第一站:病例:感冒,暑湿型,新加香薷饮 第二站:1.脾脏触诊2.针灸:尺泽,主治、位置;昆仑,中极,位置、主治、禁忌3.无菌手套的戴法操作(不仅要按规范戴,还要描述清楚) 第三站:1.病史采集:患者出现心悸,发热,关节肿痛,请围绕主述进行相关的病史采集。 2.湿热痢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6.第一站:消渴(上消) 第二站:肺部语颤触诊;心脏胸外按压;针灸操作:头维、阳陵泉、太溪,定位与主治第三站:问诊题:心前区憋闷性疼痛10天;主证题:肠痈的淤滞型,主证和治法。眩晕(肝阳上亢),液波震颤,腰椎骨折的搬运。 7.第一站:辨证论治:于某,50岁,女,工人。患者既往平素肥甘食物,体形肥胖。近一个月来多食易饥,每次进食500克,食后易饿,近来渐进消瘦,伴心烦,喜渴冷饮,小便多。舌红苔黄,脉数。T、P、R、BP均正常。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2.9mol/L,餐后血糖18.7mmol/L尿糖(++++)。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中医辩病依据、中医辨证论治、中医病因及病机、中医鉴别诊断、西医辩病依据、初步诊断、中医病名、中医证型、西医病名、治法、方剂及药物成分、剂量服法(还有考了瘿病-甲亢,湿热痢疾,小儿腹泻,崩漏,暑湿感冒,湿热血淋等)

中医执医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

2014年中医执医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 001:肺痨-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汤-与肺痿鉴别, 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 方药:二弟卖草药百元皆归母、请教弟母才知家规。(生熟地黄麦冬甘草;芍药;百合;元参;桔梗;当归;贝母) 鉴别:肺痨与肺痿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两者病位均在肺,但肺痿是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久嗽等导致肺叶痿弱不用,俱可成痿。肺痨后期可以转成肺痿,但必须明确肺痨并不等于就是肺痿,两者有因果轻重的不同。若肺痨的晚期,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症者,即已转属肺痿之候。 肺痿:是由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久咳等导致肺叶萎弱不用;以咳吐浊延沫为主症。肺痨:因正气虚弱,感染唠虫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形体消瘦为特点。 002:痹症-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方药:薏苡仁苍术甘草独活羌活防风桂枝当归 鉴别:痹证与痿证的鉴别:痹证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痹阻筋脉关节而致。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003:喘证-虚喘-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和参蛤散-与哮病鉴别, 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 方药:附子肉桂山茱萸冬虫夏草当归熟地 哮:指声响而言,为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 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种症 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004:内伤发热-血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咳嗽-痰热郁肺证这应该是助理的题目) 005:水肿-脾阳虚衰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治法-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加减 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 方药:干姜,附子,草果仁,桂枝,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泽泻,车前子,木瓜,木香,厚朴,大腹皮, 与鼓胀鉴别:两病均肢体水肿,腹部膨隆,鼓胀主症见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全身,面色白,腹壁无青筋暴露。鼓胀是肝脾肾,水肿是肺脾肾 006:胃痛-胃阴亏耗-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胃阴亏耗,胃失濡养 方药:麦冬,生地,枸杞,当归,川楝子,芍药,甘草 与真心痛鉴别,真心痛是心经病变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多刺痛,动则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有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体格检查(试题与标准答案) 1.演示颈部淋巴结查体及胸部间接叩诊法。 答:检查颈部淋巴结时可站在被检查者背后,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或肌肉松弛,有利于触诊。检查顺序为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检查者一手的中指第1和第2指节作为叩诊板,置于欲叩诊的部位上,另一手的中指指端作为叩诊锤,以垂直的方向叩击于板指上,判断由胸壁及其下面的结构发出的声音。 2.请演示肺部听诊。 答:肺部听诊时,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听诊的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的部位进行对比。被检查者微张口作均匀的呼吸,必要时可作较深的呼吸或咳嗽数声后立即听诊,这样有利于察觉呼吸音及附加音码改变。 3.请指出标志胆囊炎的压痛点并进行操作。 答:医师以人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不敢继续吸气)称Murphy征阳性。 4.病人诊为肝硬化腹水,怎样进行移动性浊音的检查? 答:患者向左侧卧时,左侧腹部呈更大范围的浊音,而在上面的右侧腹部转为鼓音。 再向右侧卧时,左侧腹转为鼓音,而浊音移至在下面的右侧腹部。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如果腹水量少,用以上方法不能查出时,可让患者取肘膝位,使脐部处于最低部位,由侧腹部向脐部叩诊,如由鼓音转为浊音,则提示有腹水的可能。也可让患者站立,如下腹部积有液体而呈浊音,液体的上界呈一水平线,在此水平线上为浮动的肠曲,叩诊呈鼓音。 5.请演示角膜反射和腹壁反射的操作方法。 答:角膜反射:嘱被检者向内上注视,以细棉签纤维由角膜外缘向内轻触被检者角膜,正常时双侧眼睑迅速闭合。腹壁反射:被检者仰卧,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然后用钝头竹签分别沿肋缘下(胸7~8)、脐平(9~10)及腹股沟上(胸11~12)的平行方向,由外向内轻划腹壁皮肤。正常反应是局部腹肌收缩。 6.请按听诊顺序示范操作并叙述心脏的五个听诊区以及听诊内容。 答: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②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③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④主动脉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又称Erb区;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肋间。 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和额外心音、杂音以及心包摩擦音。 7.请演示肝脏单手触诊法。 答: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随患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肝缘。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逐渐向肋缘移动,直到触到肝缘或肋缘为止。需在右锁骨中线上及前正中线上,分别触诊肝缘并测量其肋缘或剑突根部的距离,以厘米表示。 8.请演示语音震颤的检查方法。 答: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的强度重复发“yi”长音,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异常,注意有无增强或减弱。 9请演示锁骨上淋巴结的触诊。 答: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让被检者取坐位或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

(完整版)中医实践技能考试中医操作要点及步骤

中医实践技能考试中医操作 ?内容少,最容易!决不可丢分! ?例题:请描述并操作中医寸口脉脉诊选指、布指要点 ?答案:1、最好在患者处于平静状态下诊脉,以每手不少于50动为宜 ?2、医生和患者相对而坐,以左手切患者右手脉,以右手切患者左手脉 ?3、先用中指定关,食指于关前定寸,无名指于关后定尺 ?4、三指成弓形,指头平齐,以指头与指腹交界处的指目按脉 ?5、布指疏密适度,要和病人身长相宜 ?6、小儿一般用拇指一指定关法 中医操作2——单手进针法 ?1、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运指力于针尖而刺进皮肤,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弯曲 ?2、刺入到预定深度后,中指离开皮肤,三指配合进行提插捻转弹刮 中医操作3——指切进针法 ?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进针 中医操作4——夹持进针法 ?左右拇食指消毒,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穴位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刺入腧穴。 中医操作5——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中医操作6——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 中医操作7——捻转补泻 ?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者为补法(顺时针)。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者为泻法(逆时针)。 中医操作8——提插补泻 ?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以上提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中医操作9——瘢痕灸 ?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 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 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l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而留下瘢痕。因此,施灸前必须征求患者同意合作后方可使用本法。 中医操作10——隔姜灸 ?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 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中医(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考试(打印版)解析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考试分三站:辨证论治40分、临床操作30分、问答30分,60分合格。 一、辨证论治40分 也就是根据提供的病史写份病历,每个人的均不一样,大概有100道试题, 主诉:1分,得全1分的并不多。要精炼,症状不要多,最突出的症状+时间 现病史:2分,基本白送,直接照抄提供的病史即可,但要注意现病史与既往史区别,凡与本病直接相关,并要下诊断的,不管病史多长,均为现病史,比如发现高血压2年,但最近1月出现头痛,应从2年前写起,而不要把高血压防在既往史里,如果这样,现病史与既往史的得分都没有了。 既往史:简单的很,1分。病史没有提供相关内容的不写。 体格检查:1分,给你列了需要写的项目,一一对应填写,一定要记得填写所提供的病史里的阳性体征,照抄就行。 实验室检查:1分。完全是送分,照抄就行。 西医诊断依据:4至5分(随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而不同):这个基本是送分,照抄病史里的阳性体征、主要症状、理化检查即可,很差的得3分也不成问题。 中医辨病依据:(就是中医诊断依据)3分:就是说你为什么诊断为这个病,比如:发现高血压2年,但最近1月出现头痛就诊,因为这个人主症为头痛,所以诊断为头痛。一句话就行,有很多人加上色脉,画蛇添足。 中医辨证依据:4分。居然有一考生(助理)举手问我,“中医辨病依据”与“中医辨证依据”是一样,怎么分两段写,我说不知道,我看他疑惑样子,只好说肯定不一样,自己去想。看样子肯定答不上。这里的答题要点是要分析症状色脉,得出证侯诊断或者病机,一定要加上“所以均为气滞血淤之像”之类的结尾,否则没分。 病因病机分析:4分-5分。一定要有病因,而且提供的病史里面肯定有,比如情志、肥甘、久病等,中医一定要讲个病因出来的,编都要编一个。还要加上病位病性。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考试真题{第二站}

2011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真题解析【第二站】 01.商阳、行间、肺俞,诊脉,踝反射,无损伤呼吸道通畅 商阳:食指末節橈側,指甲角旁開0.1寸 行间:当第1、2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诊脉: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灵敏。 踝反射:患者仰卧,下肢外展及外旋,髋、膝关节稍屈曲,医师左手将患者足部背屈成直角,右手用叩诊锤叩击跟腱。正常为腓肠肌收缩,表现为足向跖面屈曲。反射中枢在骶髓1~2节。 无创伤颈部怎样保持呼吸道通畅: 首先使患者仰卧于坚固的平地或平板上,使头颈部与躯干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假牙松动时要取下,用手指清理口咽部,解开患者衣扣,松开裤带。再将手置于患者前额部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示、中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使下颏角、耳垂与平地垂直。(仰头抬颏法)。 02.膈俞、悬钟、十宣定位,脉诊布指,巴氏征及无创伤颈部的气道开放 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悬钟: 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脉诊布指: 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灵敏。 Babinski(巴宾斯基)征: 检查时用用钝尖物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缘,至小趾跖关节处转向趾侧,引起拇趾背屈,其余四趾扇形分开。 颈部无创伤如何保持呼吸通畅: 首先使患者仰卧于坚固的平地或平板上,使头颈部与躯干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假牙松动时要取下,用手指清理口咽部,解开患者衣扣,松开裤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无颈部创伤,再将手置于患者前额部假牙,使头后仰,另一手示、中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使下颏角、耳垂与平地垂直。(仰头抬颏法) 03.1、胃俞、迎香、太溪的定位;2、诊脉的选指布指,3、心脏听诊(顺序),4、口对口人工呼吸。 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太溪: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诊脉选指布指: 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灵敏。 心脏听诊顺序:

中医实践技能大纲2019年版

附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具有规定学历)实践技能考试大纲(2016、2019共用版) 一、医患沟通 二、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辨证论治(二)病证诊断(三)鉴别诊断 (四)确立治法(五)选方与用药(六)预防与调护 三、中医技术操作技能 (一)中医四诊 (二)针灸常用腧穴 1.尺泽 2.孔最 3.列缺 4.鱼际 5.少商 6.商阳 7.合谷 8.手三里 9.曲池10.肩髃 11.迎香12.地仓13.下关14.头维15.天枢16.梁丘17.犊鼻18.足三里19.条口20.丰隆21.内庭22.公孙23.三阴交24.地机25.阴陵泉26.血海27.通里28.神门29.后溪30.天宗31.听宫32.攒竹33.天柱34.肺俞35.膈俞36.胃俞37.肾俞38.大肠俞39.次髎40.委中41.秩边42.承山43.昆仑44.申脉45.至阴46.涌泉47.太溪48.照海49.内关50.大陵 51.中冲52.外关53.支沟54.翳风55.风池56.肩井57.环跳58.阳陵泉59.悬钟60.行间61.太冲62.期门63.腰阳关64.命门65.大椎66.百会67.神庭68.水沟69.印堂70.中极71.关元72.气海73.神阙74.中脘75.膻中76.四神聪77.太阳78.定喘79.奔脊80.十宣(三)针灸技术 1.毫针法 2.艾灸法 3.拔罐法 4.其他针法(1)三棱针法(2)皮肤针法 5.针灸异常情况处理(1)晕针(2)滞针(3)弯针(4)断针(5)血肿(6)皮肤灼伤及起泡 6.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1)偏头痛(2)落枕(3)中风(4)哮喘(5)呕吐(6)泄泻(7)痛经(8)扭伤(9)牙痛(10)晕厥(11)虚脱(12)高热(13)抽搐(14)内脏绞痛

实践技能考试知识点

【口腔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知识点口腔助理实践技能考试是考验考生们对于基本操作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测试,是医师资格考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很多考试综合笔试部分很有自信,但是在实践技能考试部分确是个短板,为了帮助这部分同学,小编搜集了实践技能考试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口腔助理知识点:雪口病 为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是白色念珠菌急性条件性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口腔念珠菌病。 (1)以新生婴儿最多见,多在出生后2~8日内发生;亦可见于患慢性、消耗性、恶性疾病患者或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病人。 (2)起病时患儿常表现为烦躁、啼哭、拒食,但全身反应较轻,有时有轻度发热。成人患者多感觉口干及黏膜灼痛。 (3)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唇处,患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白色的柔软小斑点。 (4)白色小斑点不久即融合为白色丝绒状斑片,并可扩大蔓延以致满口皆白。斑片附着不十分紧密,稍用力可擦掉,创面为黏膜糜烂面,有轻度出血。 (5)少数病例可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肺念珠菌病或幼儿泛发性皮肤念珠菌病。 (6)假膜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的菌丝和孢子。 二、口腔助理知识点:下颌下腺 下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位于下颌骨下缘及二腹肌前、后腹所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内,被颈深筋膜的浅层包绕。其导管自腺内侧面发出,沿口底粘膜深面前行,开口于舌下阜。 下颌下腺表面有面静脉、面神经的分支通过;深面有下颌下腺床,包括1导管(下颌下腺导管)、2动脉(舌动脉、面动脉)、3神经(舌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 三、口腔助理知识点:探诊 采用改良握笔式握持探针,用中指或无名指支靠在邻近牙上,先对主诉牙与可疑牙进行检查,然后按一定的顺序检查。检查时先探颌面再探邻面,然后探颊舌面。探诊时用力要轻柔,切不可用暴力。探针小弯可以检查牙齿邻面有无龋坏。 四、口腔助理知识点:创口放置引流 (1)感染或污染创口:感染创口必须放置引流,脓肿切开后的创口及脓液尚未形成的感染创口均需如此;对污染创口,为防止感染,也应考虑放置引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