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损失及伤亡人数统计表

抗日战争损失及伤亡人数统计表
抗日战争损失及伤亡人数统计表

抗日战争损失及伤亡人数统计表

光看中国的大家的确觉得中国在2战中受害严重其实战争是残酷的被地面战争波及到本土的几个国家损失都很惨重

看看二站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伤亡大家可能就知道了另外的就是这个中国军队死亡的数字可能不太准其他资料显示的到中国军队伤亡的都是130万-180万之间不过当时很多是中国人民自发组建的人民抗日队伍(象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那样)很多后来也加入了我们的正规队伍难以清晰区分计算

世界上各国认可的官方统计中:在第二战中,全球军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受伤人数超过1.3亿,伤亡总数达1.9亿人。其中,平民死亡人数约2730万人。

盟军军队中,苏联军队死亡人数890万,中国军队死亡148万,英国军队死亡人数38万,美军38万。法西斯国家也受到重创:德国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士兵死亡人数达600万;日本军队伤亡人数为216.1万人。

也就是说中国平民死亡数占了世界总认输的的1/4 而军队死亡数只是苏联的1/7,德国的1/9,日本的1/2。以当时中国远远落后于这3个国家的军事科技(人家坦克飞机就几万辆中国抗战初期连机枪炮兵部队都没有)只损失这个数字我们就打败了有先进武器的日本的确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其中人民抗日起到了很大作用也付出了很多代价(应该里面还算上了国民党抗日部队的伤亡了)

要不说打的是日本是被我们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淹没的呢。。。哎

再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吧

各大战场死伤数:

苏德战场:苏联红军共死亡880万人。德军以及7个仆从国军队共死亡572万人。双方死亡比例1.54:1

北非和西南欧战场:盟军共死亡90万人(美军25万,英军35万,法军20万,其他国家10万人),轴心国军队共死亡55万人(德军50万,意军5万),双方死亡比例1.7:1

中国战场:中国军队共死亡148万人,日军死亡44万人,双方死亡比例约3.36:1

太平洋战场:日军死亡138万人,美军死亡12万人,英军3万,双方死亡比例约9.2:1

远东战场:日军死亡10万人,苏军死亡1万人,双方死亡比例10:

总表:

国名死亡受伤合计死伤

苏联2680万3300万6000万

中国1800万1700万3500万

德国800万2000万2800万

波兰650万100万750万

日本290万400万690万

南斯拉夫170万300万470万

美国38万150万190万

英国40万120万160万

意大利20万50万70万

法国30万20万50万

二战伤亡概况

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

(1)苏芬战争(1939年11月至1940年3月):苏军死亡4.9万,受伤15.9万人次。

(2)苏德战争(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苏军死亡681.7万,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病1832万人次。

附:苏德战争双方历年损失数:

1941年:德军损失85万人。其中死亡30万人、被俘或失踪数千人。

苏军损失447万人。其中死亡80万人、被俘或失踪234万人。

1942年:德军损失200万人。其中死亡50万人,失踪或被俘约10万人。

苏军损失737万人。其中死亡174万人、被俘或失踪152万人。

1943年:德军损失290万人。其中死亡70万人,被俘或失踪约20万人。

苏军损失786万人。其中死亡194万人、失踪或被俘37万人。

1944年:德军损失300万人。其中死亡123万人,被俘或失踪约60万人。

苏军损失688万人。其中死亡160万人、失踪或被俘17万人。

1945年:德军损失约300万人。其中死亡50多万人,被俘或失踪约70多万人。

苏军损失301万人。其中死亡73万人、失踪或被俘7万人。

合计:德军(含党卫队)在苏德战争中损失累计近1200万。其中死亡320多万人、被俘160万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后

苏军在苏德战争中的损失累计为2959.3万。其中死亡681.7万人、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病累计1832万人次。最终死亡人数为865.6万(含死亡的俘虏)。以上数据包括内务部队及边防军等,也包括与德国的盟军作战所遭受的人员损失,但不包括尚未到所在部队报到的在途新兵,如包括新兵,则死亡人数约为737万人,最终死亡人数为915.3万人。

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总计为185万人:(1)对美英等国作战死亡129万人(包括飞虎队在中国战场打死的日军)。主要分布于菲律宾(52万)、缅甸(18万,包括中国远征军打死的1万多日军)、冲绳(10万)等等。(2)在中国战场死亡44万多人(1937年7月-1945年10月,伤、亡、俘累计则为133万。另外1931年9月-1937年7月间损失累计为17万,其中死亡2.6万)。(3)苏日战争死亡8.3万人(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21日)等等。

5.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伤亡情况(不含俘虏):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员总计为101.3万。其中死亡40.5万人(阵亡占29.1万人)、受伤累计60.8万人次。美军伤亡人员约70%分布于欧非战场,其中仅西欧战场(1944年6月-1945年5月)便有13.5万人阵亡、45.1万人(次)受伤。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欧非战场约占三分之二,欧非战场死亡人员中的三分之一是死于纳粹集中营或是被纳粹行刑队集体屠杀的,占二战中遭刻意屠杀的平民及战俘总数的80%以上),其中苏联死亡2660万人(1941年-1945年,军人占35%,苏联方面因战争造成的伤病人数也是及其巨大的,仅在册军人的伤病累计数便高达1830多万人次),中国死亡约1850万人(1937年-1945年,其中军人约占15%,另外因战争造成的伤病者累计约1600万人次,因此伤亡累计约为3500万人)。但第二次世界大战还不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是13世纪的蒙古扩张战争,13世纪的蒙古战争可称得上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战场覆及欧亚两洲,面积达2500万平方公里,造成上亿人死亡,仅仅在中国,人口便从战前的11000多万降至战后的5000万人(人口减少与死亡还不是同一个概念,因为它已抵消了出生的人口,因此实际非正常死亡人数要比人口减少数大得多),其中中原地区从768万户降至87万户,南方则从1267万户降至900万户,而当时世界人口不过4亿左右。

可见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中国的抗日战争

中国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1.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东北辽宁沈阳过程:日本驻中国东北关东军(日本陆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因侵驻中国的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段南满铁路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贼喊捉贼),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说明日本人蓄谋已久。) 日军发动的九一八事变①对日本:是日本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开始。②对中国: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③对世界:中国人民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要以东北三省为目标开始侵略中国?(原因、背景) ①地理位置上: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隔海相望的国家)。当时日本已经占领朝鲜,日本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与朝鲜相望,而朝鲜与我国东北三省接壤。从东北三省开始进攻中国易于日本陆军的推进及后勤补给,而且东北三省资源丰富,适合做侵略中国的战略基地。 ②日本国: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经济遭沉重打击。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日本统治集团发动了对外战争,把矛头指向中国。 ③中国:国共处于分裂状态,当时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忙于在南方围剿共产党,无暇顾及东北。(国内分裂给日本侵华有机可乘) 3. 九一八事变的结果: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军不战而溃。9月19日,日军占领了沈阳。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4.东北三省迅速全部沦陷的原因 ①.日本为侵华作了长期准备。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来已久,在清朝末年,它就曾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等侵略扩张行为,并把中国东北部分地区划为势力范围。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经济遭沉重打击。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日本统治集团发动了对外战争,把矛头指向中国。日本在中国东北加紧进行武装侵略的一系列政治、军事部署。 ②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是东北三省迅速全部沦陷的主要原因。九一八事变前,日军已在东北制造多起事端,但是蒋介石要张学良“隐忍自重”,“不予抵抗,力避冲突”。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日本侵华气焰日益嚣张东北三省迅速全部沦陷。 5.失去东北三省会给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东北三省人民或流亡关内(山海关)、或在日本铁蹄下呻吟,遭受极大痛苦;东北大量资源被日本掠夺,为其进一步侵略中国提供资源;助长了日本侵华日益嚣张的气焰,使中国对侵略中国的企图更加强烈;华北失去屏障,日本加速进攻关内,使其全面侵华加快等。 6.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1)民族危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其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侵华日军在华北不断制造事端,制造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妄图把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全国各阶层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①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935年12月17日陕西省瓦窑堡会议)②学生: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北京)学生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史称“一二·九运动”。③东北人民: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自发组织抗日武装——抗日义勇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同敌人进行殊死顽强的斗争,涌现出像杨靖宇(书本p78)

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

大学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适用于大学、高中、初中生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公元前539年 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 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73-71年 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 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 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 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 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年 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 新罗统一朝鲜

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 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 1066年 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 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 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纪 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 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 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 1381年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十五世纪桑海兴起 十五世纪晚期 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圈地运动开始 1480年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 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1497-1498年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年 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航地球 十六世纪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亚、美强占殖民地 1524-1525 德意志农民起义 1588年 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592-1598年朝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卫国战争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07年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32年沙俄在西伯利亚修建侵略扩张的基地—雅库次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 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89年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

浅谈抗日战争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浅谈抗日战争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历程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和影响。而这些影响一直延续到了当代的社会,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经济、生活、思想和文化等各方面,并且这些方面是相互交织,互相作用的。它对文化的影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思想,并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关键词:影响巨大、相互交织、持续、发展 抗日战争,这场对近代中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卫国保卫战是是20世纪中期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全面战争,战场主要在中国大陆。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拉开了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中共领导的敌后力量逐渐发展壮大,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中国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在抗日战争后,虽然还经历了内战。但是,共产党的星星之火从抗日战争中就已得到了很好的积累,为接下来共产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抗日战争也可以说是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中国的成立;抗日战争也改变了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我国从此开始以大国的身份走向世界舞台;抗日战争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从而为民族的复兴和腾飞造就了一定的前提条件。 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历程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和影响。而这些影响一直延续到了当代的社会,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经济、生活、思想和文化等各方面。 在政治上,“抗日战争”就如同一个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的领导人,要勿忘国耻,要领导中国不断发展,使得中国不断壮大,屹立于民族之林,同时也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努力! 也是因为这场战争,深深的影响着当代的中日关系,使得在政治上中日之间大国关系变得尤其敏感。当代的中日关系,可以说是重要的、紧密的和不可或缺的。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对于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当代,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日本已连续11年保持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日本来说,中国也是位居前列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给中日双方带来了互惠、双赢的巨大利益,进而加深了两国经贸关系的相互依赖程度。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1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为877.2亿美元,2002年为1019亿美元,2003年为1335亿美元,2004年为1680亿美元,2005年为1845亿美元,2006年为2073.6亿美元。同时,据日本海关统计,2010年1-6月日本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1384.9亿美元,增长35.3%。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684.7亿美元,增长47.9%;自中国进口700.2亿美元,增长24.9%。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和得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日两国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但是,两国之间虽然有着如何密切的经济联系,却由于日本对于抗日战争的态度和一些日本政界发出的不当言论,多次深深的伤害了我们,中日关系始终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其实,抗日战争影响我们的这几个方面是相互交织,互相作用的。它对文化的影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抗日战争对于文化以及其连带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它传递了爱国、团结、坚韧、宁死不屈、不畏艰难险阻等的一系列充满正能量的思想,也是我们爱国教育绝好的教材。当今的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中国已作为一个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大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但抗日战争所体现的民

抗日战争事件时间表-个人整理

1921年7月23日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1921年9月广东海陆丰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农民运动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1924年5月黄埔军校创办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上海一二八事变,淞沪抗战,十九路军蒋光鼐、蔡廷锴奋起抵抗 1933年5月31日国民党签订塘沽协定,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对东三省和热河省的占领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中旬华北事变开始 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解决了军事和组织问题,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一二九学生运动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1935年12月17日瓦窑堡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5月宋庆龄等发起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5月31日成立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8月中国红军正式改编为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总指挥、副总指挥 1937年8月13日上海第二次事变,即八一三事变 1937年8月22日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并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抗日民族统计战线正式成立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平型关大捷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叶挺、项英任正副军长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38年3月16日台儿庄战役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叛国投敌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0年5月16日枣宜会战,第五战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南瓜店殉国 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8月到12月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标志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到达顶点 1941年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1月1日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43年11月22日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商讨对日作战问题和日本战败后的处理问题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正式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德国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9日美国在川崎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9日苏联军队开进中国东北,对日作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在密苏里军舰) 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正式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1951年8月13日周恩来总理签署通告,规定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及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及影响 伟大的抗日战争作为自鸦片战争爆发100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快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为人类和平、进步与正义事业做出了彪炳千秋的历史贡献。 对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屈辱的历史,是伟大的胜利。非正义的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失败。 一、中国人民的彻底觉醒 抗日战争是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一场战争。这种命运的改变,首先得益于民族的觉醒。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与重大的牺牲,但同时也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起了极大的召唤、促进作用。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与国民党的软弱,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中华民族要复兴,不仅要驱逐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要推翻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在“亡国灭种”的危险处境中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出路,为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严国群说,这种民族的彻底觉醒,是抗日战争之前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不屈斗争所无法比拟的。毛泽东主席曾风趣地说:“日本的南乡三郎见我时,一见面就说:‘日本侵略了中国,对不住你们。’我对他说,我们不这样看,是日本军阀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因此教育了中国人民,不然不会觉悟,不会团结,那么我们到现在也还在山上,不能到北京来看京戏。就是因为日本皇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别无出路,才觉悟起来,才武装起来进行斗争,建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所以日本军阀、垄断资本干了件好事,如果要‘感谢’的话,我宁愿‘感谢’日本军阀。” 这让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毛主席说过的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不忘历史,牢记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唯有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才可以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如果每个有志的青年都这么做了,那么我们就不会让历史重蹈覆辙,祖国的前途将是一片光明。 二、中国获得了政治大国地位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此后世界

抗战胜利相关知识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一复习抗战 二抗战的胜利1945 ⑴中共七大(1945年4月23日—6.11 延安) 背景: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是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党的政 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 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这次大会,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⑵抗战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⑶抗战胜利的原因 中国方面: ①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主要原因); ②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倡导和建立统一战线、敌后根据地和抗日游击战争、《论持久战》等; ④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国民党台儿庄战役) [放手发动群众,实行人民战争,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国际方面: 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二战)相互配合加速了日本的投降。Eg 白求恩Canada ⑷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1国内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维护了国家主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2国际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1935,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5,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1936,12/12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形成; 1937-9,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正式形成。

抗日战争前后会议

瓦窑堡会议 中国国情-中国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b10397428.html, 时间: 2012-08-30 发表评论>> 1935年12月17日—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召开的。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我国东北后,又发动了“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而国民党政府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淫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先后与日军签订了“秦土协定”和“何梅协定”,实际上把包括北平、天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了日本。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10月1日正式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公开发表。这个宣言是根据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反法西斯人民统一战线的精神提出的。宣言呼吁各党派各军队和各界同胞停止内战,集中力量一致抗日,并建议组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在国防政府领导下的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爆发了“一二九”运动,1万多名学生举行抗日示威游行,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在此期间,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11月下旬,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所派代表张浩(林育英)回到陕北,向中共中央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和八一宣言的内容。 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迫切要求对日本进攻以来的国内形势作一次正确的分析,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策略和政策,纠正严重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为此,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决议,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有: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秦邦宪(博古)、彭德怀、邓发、凯丰(何克全)、李维汉、吴亮平、张浩(林育英)、杨尚昆、郭洪涛等10多人。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要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那种认为不可能争取民族资产阶级与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左”倾关门主义的观点,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会议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指出: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和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并指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 会议还通过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提出红军行动的战略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和猛烈扩大红军。 会后,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的精神,于12月27日,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历史转折时期,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治策略方面的基本经验,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遵义会议只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作出决议,而瓦窑堡会议则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

国共十年对峙与抗日战争时间表文档

国共十年对峙时间表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 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广州起义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一二.九运动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时间表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1年10月12日黑龙江沦陷 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 1935年5月29日梅津美治郎就华北问题提出备忘录,7月6日,何应钦复函全部承认日方要求,《何梅协定》 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 1935年11月24日冀东内蒙脱离中央 1936年5月5日国共初步议和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月2月15日中共接受国民政府改编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事变后,国军最高统帅蒋介石即宣示求战必应战战略原则,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7月26日平津沦陷 1937年8月7日国民政府决议抗战 1937年8月13淞沪会战 "八一三"事变,又称"八一三"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 事变以后,1937 年8 月13 日上海军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壮烈战斗,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1937年8月13日爆发,即第二次上海事变 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1937年11月5日上海沦陷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 1937年9月11日-11月8日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1]、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 国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艺术与设计学院 20091080075 颜廷飞 摘要: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大的一个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亚洲最大的陆地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始终如一地承担了自己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义务,在战争的第一线,从未停止过战斗。 关键词:二战;中国;影响 前言 二战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中国军民在二战中的巨大牺牲和非凡的贡献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各国已对中国另眼相看,尤其是战后,中国的命运已不再操纵于列强之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帽子已经甩掉。此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也渐渐加快。雅尔塔会议确立了中国在联合国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 一、对中华民族团结的影响 二战对参战各国城市和乡村社会结构的破坏和重塑无法回避。比如中国清末社会的封建因素,由于抗战在辛亥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上进一步被破坏和重构,二战抗日期间,我国大量城市平民、农民及乡村地主阶层被迫向大后方迁移,原先稳定而单一的社会结构被打乱,乡村宗族统治势力被破坏,原先农民和妇女身上的精神枷锁因战争一定程度消失了,人民在战争迁徒中增长了阅历,增进了社会各阶层的了解和团结,为将来平民式社会结构重建和经济发展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抗战前所谓“旧军阀”势力导致国家政权实际四分五裂,但二战中都能统一接受了国民党政府指挥进行抗战,在国难当头之时,这些军阀都能舍弃小我,毅然为国热血捐躯,颇令人感动! 二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击了法西斯势力,但抗战胜利带给中国的不仅于此,还有更加内在的收获,那就是一扫百年来中华民族屡战屡败的精神积弊和悲观阴霾,鼓舞着我们这个民族走出了屈辱幽暗的历史低谷,重新找回了自尊与自信。这种久违了的自尊与自信,使中华民族获得了足够的信心去重新缔造一个崭新的国家。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明,觉醒了的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古老民族,并不畏惧战斗和牺牲,她有决心有能力在“亡国灭种”的“最危险的时候”救祖国于危亡,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并在救亡图存的基础上迈向伟大的复兴。从此以后,任何帝国主义国家都不敢再像近代列强那样把中国视为一个欺压的对象,中华民族开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抗日战争的确堪称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点。 勇敢的中国人民面对凶恶的敌人没有屈服,他们举起反法西斯战争的义旗,奋起抗击侵略者,最先开创了世界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在这个地域和规模都十分浩大的东方反法西斯战场上,只有中国单独地和日本侵略者进行着决斗。在国内外重重困难的条件下,中国承担着日本侵略战争的全部压力,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坚持全国抗战长达4年之久。中国的抗战粉碎了日本的战略企图,打乱了日本发动战争的时间表,使日本陆军主力陷于中国。 二、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的香港

第五讲 抗日战争时期的香港 一,内地抗日战争对香港的影响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对中国东北的突然袭击,并迅速占领整个东北地区.日本关东军阴谋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地区南满铁路,反诬是中国军人所为,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的北大营.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不顾国际舆论的谴责,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向上海闸北进攻,中国第5军和19路军奋起抵抗,使日军受到沉重打击。 在美英等国调停下,中日停战并签订《凇沪停战协定》。 1935年日本提出“广田三原则”: 1,实现“中日亲善提携”; 2,中、日承认“满洲国”,建立中、日、“满”经济合作; 3,中、日共同防共和防俄. 1936年日本发表声明,不受华盛顿会议规定的美、英、日主力舰吨位比例的约束, 企图排斥美英在华势力,打破太平洋均势,确立其优势. 1936年德日签订《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意大利加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正式形成; 1937年日本在中国制造“七七事变”.日本相继占领了的经济中心上海和政治 中心南京,同时也损害美英在华的最大“利益”. 1、香港临近战争状态. 1938年10月日军登陆大亚湾,随后深圳、广州相继陷落,香港已经处于孤立地区。 港府不得不采取一些备战措施:征召适龄英籍男子服役,编组战斗补充团;粮食统配,每年储备粮食75万包;邮电检查;征收新税项如战争特别税;一年时间修筑近百个防空洞等。 1939年英国对德宣战,香港进入战时状态. 1941年9月军人出身的杨慕琦出任总督.港府颁发战时紧急法令冻结日本在港资产. 1941年11月16日盟军2个营的加拿大兵团抵达香港. 2、中国抗日战争与外界联系的窗口. 1938年1月,中共中央派廖承志、潘汉年为代表,在香港皇后大道中18号,设立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1942年1月该办事处撤出香港。 1938年6月14日宋庆龄在香港成立“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简称“保盟”》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周恩来于1938年2月在武汉请新西兰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带一封信,交给在香港的宋庆龄,建议成立一个组织,为八路军、新四军伤病员提供一些急需的医疗物资。以宋庆龄为主席的“保盟”,工作重点是援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如援助一些大型医疗设备等;应宋庆龄之邀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宋子文曾出任“保盟”的会长。姐第共同发表宣言,联名签署文件,这是1927年之后他们的再度合作。 宋家姐妹当时曾相聚在香港.宋霭龄、宋美龄同住在沙逊路;宋庆龄、宋子文皆住在九龙嘉运边道.1940年3月31日三姐妹同机从香港飞回重庆,引起国内外政界和舆论界的极大关注,她们的行动从特殊的层面,体现全民族团结一致,坚决抗战的精神.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一、对中华民族团结的影响 二战对参战各国城市和乡村社会结构的破坏和重塑无法回避。比如中国清末社会的封建因素,由于抗战在辛亥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上进一步被破坏和重构,二战抗日期间,我国大量城市平民、农民及乡村地主阶层被迫向大后方迁移,原先稳定而单一的社会结构被打乱,乡村宗族统治势力被破坏,原先农民和妇女身上的精神枷锁因战争一定程度消失了,人民在战争迁徒中增长了阅历,增进了社会各阶层的了解和团结,为将来平民式社会结构重建和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抗战前所谓“旧军阀”势力导致国家政权实际四分五裂,但二战中都能统一接受了国民党政府指挥进行抗战,在国难当头之时,这些军阀都能舍弃小我,毅然为国热血捐躯,颇令人感动! 二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击了法西斯势力,但抗战胜利带给中国的不仅于此,还有更加内在的收获,那就是一扫百年来中华民族屡战屡败的精神积弊和悲观阴霾,鼓舞着我们这个民族走出了屈辱幽暗的历史低谷,重新找回了自尊与自信。这种久违了的自尊与自信,使中华民族获得了足够的信心去重新缔造一个崭新的国家。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明,觉醒了的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古老民族,并不畏惧战斗和牺牲,她有决心有能力在“亡国灭种”的“最危险的时候”救祖国于危亡,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并在救亡图存的基础上迈向伟大的复兴。从此以后,任何帝国主义国家都不敢再像近代列强那样把中国视为一个欺压的对象,中华民族开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抗日战争的确堪称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点。 勇敢的中国人民面对凶恶的敌人没有屈服,他们举起反法西斯战争的义旗,奋起抗击侵略者,最先开创了世界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在这个地域和规模都十分浩大的东方反法西斯战场上,只有中国单独地和日本侵略者进行着决斗。在国内外重重困难的条件下,中国承担着日本侵略战争的全部压力,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坚持全国抗战长达4年之久。中国的抗战粉碎了日本的战略企图,打乱了日本发动战争的时间表,使日本陆军主力陷于中国。

抗日战争时间表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抗日战争时间表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1年10月12日黑龙江沦陷 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 1933年1月1日日军占领热河 1933年4月15日日军进犯冀东 1935年5月29日梅津美治郎就华北问题提出备忘录,7月6日,何应钦复函全部承认日方要求,《何梅协定》 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 1935年11月24日冀东内蒙脱离中央 1936年5月5日国共初步议和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月2月15日中共接受国民政府改编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事变后,国军最高统帅蒋介石即宣示求战必应战战略原则,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7月26日平津沦陷 1937年8月7日国民政府决议抗战 1937年8月13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首次对日作战 1937年9月中苏合作 1937年9月2日日军进攻山西 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1937年11月5日上海沦陷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1938月1月日军进攻山东 1938年3月15日台儿庄战役 1938年4月20日徐州会战 1938年5月10日厦门沦陷 1938年5月29日中国空军向日本空投传单 1938年6月武汉沦陷 1938年10月12日广州沦陷 1939年3月17日南昌沦陷 1939年5月1日随枣会战 1939年9月14日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11月15日南宁沦陷 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另立国民政府

1940年5月1日枣宜会战 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 1940年9月17日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0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0年12月23日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月5日皖南事变 1941年2月16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1年3月15日上高会战 1941年8月1日美军援华飞虎队成立 1942年1月1日盟军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 1942年4月18日美军轰炸东京 1942年5月1日反扫荡作战 1942年5月15日浙赣会战 1943年5月5日鄂西会战 1943年11月1日常德会战 1943年12月21日滇西缅北会战 1945年1月27日两军会师,中印公路完全打通。 1944年4月豫中会战 1944年5月26日长衡会战 1944年10月28日桂柳会战 1945年3月豫西鄂北会战 1945年4月9日湘西会战 1945年5月27日日军后撤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 War) 。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大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又一次,把中华民族带入了灾难的深渊。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最终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但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中国洋务运动走向破产。在这以前的中法战争中,李鸿章创办的福建水师在马尾海战中已全军覆没,在威海卫战役中李鸿章创办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说明了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没有成功。从而标志着其破产。 二、从政治上来看,《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开放新的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了长江上游地域;巨额的赔款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进程,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确立。 三、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扩大了列强在中国的资本输出,对中国的自然经济起到进一步瓦解的作用。再加上清政府为了偿还战争赔款,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都对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随着自己力量的壮大,在19世

纪末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从而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四从国际上来看,中国战败国际地位大大下降,从而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汗潮。使中国面临空前的亡国灭种的危机, 五、从军事上来看,清政府为挽救危机,首先进行了军事改革。1895年,清政府鉴于湘军和淮军在战争中一败涂地,先后派胡和袁世凯到天津小站采用西洋方式编练新军,即后来的北洋新军,这支军队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也是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统治的军事基础。 六、甲午战争彻底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促使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各阶层纷纷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表现有三:一是促使了维新运动的兴起。《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以后,正在北京会试的康有为联合各省的举人1300多名联合进行了有名的公车上书,把改良主义思潮推到具有实际意义的政治运动阶段。在以光绪皇帝为首的一部分封建贵族的支持下,掀起了变法运动。二是各地民众进行反抗斗争,表现为对侵略的愤慨和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自卫本能。如甲午战争中及战后山东就遭受列强侵略特别严重,首先在山东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台湾人民从台湾被割以后就进行了连绵不断的反割台斗争,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从制度上进行变革,仿照美国样式建立起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来摆脱民族危机,振兴中华。四、从1901年起,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也推行“新政”来维护统治 原因:依靠战争来争夺在华利益,扩大市场,保证日本国内的资源供应。

初中历史知识点-抗日战争

初中历史知识点: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主要原因:中国军民的长期抗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给日本的。1945年10月25日,中国受降代表在台北主持受降仪式,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50年殖民统治的结束,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1)联合国制宪会议。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2)法西斯的末路。 第一,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第二,1945年8月上旬,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猛烈攻击日本关东军。 第三,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等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3)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一,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日本大本营的代表在东京湾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向同盟国的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第二,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4)中国抗日战争的原因 战争的正义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了全民族的共同抗战(根本原因);国共爱国官兵的浴血奋战;海外华侨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援助等。 1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2)中国是在亚洲大陆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伟大贡献。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的。 (考试重点:通常命制选择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在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1)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2)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3)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了日军大部分陆军和大量空军,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太平洋战场美英的压力,有力的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第一部分总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参战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是无限的。 第二部分国际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曲折。虽然中国是抗战胜利的四大国之一,但是中国的地位依旧可怜。抗战结束时,美英俄绕过中国举办雅尔塔会议,将中国的利益随意分配。直到后来才有所改善,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执行主席马立克举起手中的木槌,果断地裁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就意味着台湾已丧失联合国席位,无需对台湾席位问题再进行表决。”23国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和立即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议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经过22年的斗争终于得到了恢复。 总的来说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不仅确立了自身在世界范围的大国地位,并为成立联合国、重建战后国际秩序发挥了重大作用。 虽说如此,但是在在二战结束71年后的今天,西方社会仍然严重存在着低估中国抗战地位的意识,这样的意识是错误的。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所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它从一个侧面充分显现了中华各族儿女以抗战之血,铸就了民族自卫之剑,撰写了世界军事宝库中的辉煌篇章。 本部分作为小插曲第三部分故事与战争下面分享在抗战中的两个小故事(这部分演讲不超过30秒,几句带过,PPT上几张图就好) 1、辣椒炮弹八路军385旅指挥员赵章将迫击炮弹里的一部分炸药换成辣椒,辣椒炮弹在敌碉堡周围爆炸时一股股浓烈的辛辣气味呛得敌人落荒而逃 2.也许日本也降服中国的国威,在投降时,日本外相重光葵一瘸一拐的走到签字桌前,坐下时不小心碰到桌子腿,差点踢倒用餐桌改成的签字桌,让站在一旁的穆勒上校吓了一大跳。在抗战中,中国共产党起着先锋队、壮士军的作用,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下面具体看一下抗日战争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第四部分,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主战场地,在神州大地上,日军深陷泥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