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

《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学分:2 总学时:36

说明

【课程性质】

《语用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必选课。

【教学目的】

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适合的语境中可以运用适合的语句的能力,从而摆脱单纯的对语言的静态研究,了解并建立语用规则,最终使自然语言取代符号语言,最大程度缩减语言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教学任务】

本课程主要通过语用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言语行为”和“语境”使学生掌握其相互作用和构成在话语交际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对语用学中“指示、预设、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则、话语逻辑”等若干论题的研究,使学生可以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知晓语言行为是受各种社会规约制约的行为,并可以运用社会规约结合语用知识去解释某些语言现象。让语言研究变成“语言—使用者—语境”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立体研究,对语言的认识从必然性跨越到自由性,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向分析向整体扩展,凝结出跨文化交际行为适合性的精髓。

【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指示、指称与推论,预设、会话合作原则和蕴涵,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讲授知识与培养语用学理论运用能力相结合,寓学于研。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着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语用能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维,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先修课程要求】

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学基础知识。

【学时分配】

序号内容

学时安排

小计理论

课时

实验

课时

习题

课时

上机

课时

1 绪论

2 2

2 指示现象 4 4

3 指称推论 6 6

4 预设 6 6

5 合作原则

6 6

6 言语行为 6 6

7 礼貌原则 6 6

总计36 36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Yule, George 《语用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

参考书: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Verschueren,Jef 《语用学新解》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Jaszczolt,K.M. 《语义学与语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大纲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语用学的起源和发展,并初步了解语用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语用学同其它交叉学科的关系与学习意义。

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语用学的定义、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及哲学起源与发展。【内容提要】

第一节哲学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语用学的定义

第三节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语用学的定义,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

教学难点:动态研究过程的多种角度定义

【复习思考题】

1. 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是什么?

2.如何理解语用学的概念?

第二部分指示现象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使学生从语用角度了解指示词语的功能,脱离结构主义对指示词语的狭义理解,把话语和周围的世界联系起来。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指示词语的功能,能够把话语与其语境关联起来。

【内容提要】

第一节指示词语的定义

第二节指示词语的分类:人称指、空间指、时间指、社会指,篇章指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例证话语同其语境的关联、指示词语的理解、指示词语的心理距离

教学难点:指示词语的文内照应和文外照应

【复习思考题】

1. 举例说明时间指、空间指、人称指。

2. 举例说明空间指与心理距离的词语选择。

第三部分指称与推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词语同客观世界及客观世界中实体的关系,即:“意义—所指—所指对象”这样一个三维关系。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词语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指称关系,及这种关系的推论。

【内容提要】

第一节意义和所指的哲学研究和理论:传统所指论和因果历史所指论

第二节确定性描述语的归属性用法和指称性用法

第三节语境的作用

第四节照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归属性用法和指称性用法的判断、前照应、后照应、零照应

教学难点:历史文化对所指对象的制约

【复习思考题】

1.判断下列话语属于归属需用法还是指称性用法?

(1) The 1984 Democratic presidential nominee

(2) There was no sign of the killer.

2.说明下列专有词语的指称意义。

(1)Shakespeare takes up the whole bottom shelf.

(2) I hated Shakespeare at school.

第四部分预设、前提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预设、前提的定义及前提的反射问题。培养学生对话语命题进行逻辑切分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要求:掌握预设、前提的定义,及映射关系,对话语命题能够进行逻辑切分和逻辑和推理。

【内容提要】

第一节蕴涵

第二节前提的定义

第三节前提的种类

第四节前提的映射问题

第五节预设的定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前提的定义、预设的定义、前提的判断

教学难点:前提、蕴涵、声言的判断、前提映射问题的推理

【复习思考题】

1. 说出前提的分类。

2. 举例说明前提的映射问题

第五部分会话合作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介绍会话合作四个原则,培养学生的语用分析能力。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会话合作原则,并能应用到话语交际中,在话语轮回中动态的判断信息量,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及谈话方式,发现话语的隐含意义。

【内容提要】

第一节会话合作原则—质、量、相关、方式准则

第二节违反合作原则产生的语用效果

第三节隐含意义的定义及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判断出话语所违反的某条合作原则及产生的会话涵义

教学难点:规约含义与非规约含义

【复习思考题】

1.结合“荷恩级差”说出“I’m studying linguistics and I’ve completed some of the required courses”的隐含意义。

2.举例说明会话合作四原则。

第六部分言语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介绍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言语行为的本质。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明白语言的目的是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用语言表达就是完成了一个行为,及怎样用语言完成恰当有效的行为。

【内容提要】

第一节言语行为理论的内容: 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

第二节“言有所为”的恰当条件及语言特征:I + VP

第三节言外行为的分类

第四节言外之力

第五节实施言语行为的规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对言语行为理论的正确理解和表述教学难点:言外行为、命题内容和言外行为的区分

【复习思考题】

1. 举例说明什么是言外行为?

2. 列举言外行为的分类。

第七部分礼貌原则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介绍礼貌原则,培养学生恰当的表达自己,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合理的参照社会语言学因素、文化语用因素等,在交际中避免误会、摩擦,达到整体的“认知—语用”效果。

【内容提要】

第一节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

第二节面子和理性

第三节面子威胁论

第四节礼貌的积极与消极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礼貌原则的理解、面子的社会含义

教学难点:面子保全论:Wx= D(S,H) + P(H,S)+ Rx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礼貌原则?其语用功能是什么?

2.分析中西方文化对面子理论的贡献。

执笔人:梁蕾

审核人:

《英语语用学》课程考核大纲

【考核目的】

了解学生对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语言科学和使用方面的不足,考核学生语言使用和语言理论的形成情况,为以后的语用学理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课程学习的基础】

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语言学基础知识,在考试中须借助这些知识来帮助理解考试要求,考试中将涉及到语言学中的语用学概论知识。

【考核的内容范围】

指示、指称与推论,预设、会话合作原则和蕴涵,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

【考核方法】

期末开卷笔试,占60%,平时考核(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占40%。

【对试题的要求】

题型比例:

客观性试题占70%,包括单选题,判断题,概念题,填空题等;

主观性试题占30%, 包括简答题,论述题等。

难度等级:分为较易、中等、较难三个等级,大致的比例是25:55:20

【考核的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

知识点:

1. 句法学的概念

2. 语义学的概念

3. 语用学的概念

考核目标:

识记: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的区别

理解:(1)理解三者之间的区别; (2) 规律性

应用:使学生了解语用学的起源和发展,并初步了解语用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语用学同其它交叉学科的关系与学习意义。

第二部分指示现象

知识点:

1. 人称指

2. 空间指

3. 时间指

考核目标:

识记:指示现象

理解:指示词语的功能

第三部分指称与推论

知识点:

1. 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

2. 所指对象

3. 语境

4. 照应

考核目标:

识记:(1)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的概念(2)所指对象的意义

(3)语境的作用(4)照应的用法

理解:(1)指称性和归属性用法区别(2)所指对象在语境中的变化(3)照应的作用应用:词语同客观世界及客观世界中实体的关系

第四部分预设与蕴含

知识点:

1. 预设的定义

2. 预设的种类

3. 预设的映射问题

4. 蕴含

考核目标:

识记:(1)预设(2)预设的映射(3)蕴含

理解:(1)预设的定义(2)如何正确理解预设的映射问题(3)正确理解蕴含与预设的区别

第五部分会话合作原则

知识点:

1. 会话合作原则的概念

2. 规约会话含义

3. 荷恩等级理论

4. 特殊会话含义考核目标:

识记:(1)会话合作原则(2)规约含义(3)非规约含义

理解:(1)会话合作原则的理解与使用(2)如何正确理解规约含义与非规约含义

应用:使学生理解会话合作四原则,并应用到话语交际中,在话语轮回中动态的判断信息量,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及谈话方式,发现话语的隐含意义。

第六部分言语行为理论

知识点:

1. 言语行为理论的概念

2. 言外之的

3. 行为动词

4. 言语行为的分类

考核目标:

识记:(1)言语行为理论(2)言外之的的理解(3)言外行为的分类

理解:(1)对言外行为的理解(2)正确理解言外之的

应用:使学生明白语言的目的是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并能够正确使用语言完成恰当有效的行为。

第七部分礼貌原则

知识点:

1. 礼貌原则的概念

2. 面子和理性

3. 面子威胁论

4. 礼貌的积极与消极策略考核目标:

识记:(1)礼貌原则的意义与使用(2)面子需求(3)礼貌的积极与消极策略

理解:(1)礼貌原则的意义(2)正确使用礼貌原则,保全话语双方的面子

应用:使学生能够合理的参照社会语言学因素、文化语用因素等,在交际中避免误会、摩擦,以听话人为“利益中心”,使言语行为最大限度的偏向听话人,形成

良好的人际关系。

实用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实用英语写作是非英语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属于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语言技能类课程。本课程的开设旨在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基本英语写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英语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英语句子、段落及篇章写作方面的基本技巧,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及有关资料,写作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应用文等各类体裁的文章。 实用英语写作作为一种国际商贸活动和国际事务交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对贸易的缔结和双边关系的保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商务交往日益频繁,为了增强学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交际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本课程向学生提供了一个选材广泛和能体现各种情景的范文资料库,帮助学生了解英语中最常见的和最常用的各种文体的用途,使学生在学习各种文体的同时,不仅能够熟悉相关的英文表达法,而且能够广泛增加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书面交际的能力。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属于大学英 - 8 -

语的拓展课程系列。学生顺序修读完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课程后,在听力理解、口语表达和阅读理解等方面已经达到一般要求的英语能力,并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英语,然后可根据自身情况选修本课程。 本课程拟系统全面地讲述了英语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文稿格式部分简介文稿的安排、移行;字母的大写;标点的基本用法。措辞部分讨论词的类型:正式、非正式、俚语、地方语、口语、术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般和特殊、抽象和具体的词汇;习语;英语中主要的修辞手法。句子部分包括完整句和不完整句;句子的类型;句子的统一、连贯、简洁、直接、强调、多样化;句式变换。完整作文部分包括:写作步骤;组织结构;文章体裁。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实用英语写作为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系列的语言技能课程。学生顺序修读完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课程后方可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程后,学生能够掌握英语句群、段落及篇章写作的基本技巧,能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及有关资料,写作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各类体裁的英语文章。 2.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程后,学生能够掌握汉英两种语言写作篇章的特点;能够针对不同话题的写作任务写出说明文和议论文等各类体裁的文章;能够梳理出自己在英文写作过程中的难点,并找出相应的提高对策;在写作中体现出跨文化交际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化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认知,养成良好的英文写作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深化作为语言工 - 8 -

最新英语语用学教程教案

英语语用学教程 English Pragmatics: A Coursebook 1. Background and definitions Warming up activity What does the boy still need to learn about using language? A little boy comes in the front door. Mother: Wipe your feet, please. He removes his muddy shoes and socks and carefully wipes his clean feeton the doormat. 1.1Background of pragmatics 1.1Definitions of pragmatics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how the speaker produces and how the hearerunderstands the peculiar uses of language. 1.2Component vs. perspective分相论与综观论 1.2.1Component view of pragmatics Davis points out in his book Pragmatics: A Reader(1991) that pragmatics,likephonetics,phonology,morphology,syntaxandsemantics,isacomponent of linguistics. 1.2.2Perspective view of pragmatics Verschueren(1999) proposes that pragmatics is not a component oflinguistics, but a new way of looking at language. Pragmaticsisspecifiedas“ageneralcognitive,social,andculturalperspective on linguistic phenomena in relation to their usage in forms ofbehavior”(Verschueren,1999)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COLLEGE ENGLISH 执笔者:吴勇 审核人:易强 编写日期:2017年10月 二、课程简述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安排在第一、二学年的四个学期开设。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第一学期修读《大学英语1》,第二学期修读《大学英语2》,第三学期修读《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第四学期修读《大学英语(学术英语)》。大学英语课程每学期48学时,3学分,两学期合计96学时,6学分,四学期合计192学时,12学分。本课程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

际情况确定其教学内容和制订其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入学时他们应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词汇及语法知识,书面和口语表达具备一定的语篇组织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接近或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8级水平,少数学生超过8级以上水平。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所谓工具性,就是要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通用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及专门用途英语能力(学习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就是进行跨文化教育,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本课程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强调教学过程必须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为此,在分级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多媒体网络和外语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根据自己英语水平、语言能力和个人发展需要,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和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广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注意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完整版)心理学专业英语总结(完整)

心理学专业英语总结——HXY 随意传阅·顺颂试安 注释:1.“*”在书上是黑体字,但感觉不重要背了也没什么卵用 2.“”背景色项表示答案恰好有三项,可能出选择 3. 人名已加黑,可能连线或选择 4. 每章节的末尾有方便记忆的单词表(只包括这篇总结中出现的关键单词) 5. 方便理解记忆,已在各项下方注明中文释义 6.“,”大部分都是作为点之间的分割,类似于逗号,前后不连成句子 Chapter 1——Perspectiv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纵览 Section 1: Approaches to psychology 心理学入门 ●What is psychology? 心理学是什么 Definition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behaviour and mental processes. 定义:对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Psychology come from: ①philosophy, ②biology ③physics. 心理学来源于:哲学、生物学和医学 When: 1879 as a separate scientific discipline. 形成于:1879年,作为独立学科 History (develop): structuralism, functionalism, psychoanalysis, behaviourism, cognitive psychology, humanistic approach, biological approach. 历史发展:结构主义,机能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人本主义,生理。 ●The psychoanalytic approach to psychology 精神分析理论 Origins & history: Sigmund Freud, unconscious mental causes, treat as the causes of mental disorders, built up an theory. 历史来源: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心理动机,把它视为心理疾病的原因,并建立理论。 Assumptions: unconscious processes, psychic determinism, hydraulic drives, psychodynamic conflict, stages of development. 假设:潜意识过程,精神决定论,驱力(攻击、性),心理动力冲突,发展阶段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case study (method), free association (tech), dream analysis (tech). 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方法,自由联想技术,梦的解析技术 *Areas of explanatio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moral/gender development, aggression, abnormality, memory. 可解释领域:人格发展,道德/性别发展,攻击性,异常,记忆 *Weaknesses: unrefutable, theoretically unscientific. 缺点:不可被其他事件驳斥,因此理论不具科学性 ●The behaviourist approach to psychology 行为主义理论 Origins & history: John Watson, empiricism, learning. 历史来源:华生,经验主义,学习 Assumptions: behaviour is learned from the environment, only observable behaviour should be studied. 假设:行为来源于环境,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Areas of explanation: language acquisition, moral development, attraction, abnormality.

《英语写作》教学大纲

《英语写作》教学大纲 1.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英语写作是人们使用英语互通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在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其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因此英语写作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英语写作是一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写作的专业技能课程。英语写作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写作能力,包括提纲、文章摘要、短文以及简单的应用文。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本课程为英语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英文写作课,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写作基础知识,培养熟练的英语写作能力,包括扩熟练掌握在信息时代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能力。 2.课程的任务 写作课是一门能力训练课,它不仅仅是通过理论指导来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将通过指导学生写作实践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写作的实际书面交际能力。在学习本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和写作提纲、图表、数据表等,在35分钟内写出一篇长度为150-2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能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写出60个单词左右的应用文;掌握概要、摘要的写作规范和一般要求;掌握读书报告或其他种类报告的书写规范。学生应能够了解英语论文写作,并初步掌握基本修辞方法进行高一级的英语写作。 3.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年级不开设写作课,写作基本技能训练渗透在综合英语课中。二年级单独开设写作课,要求学生进行从选词到写句子到段落到短文写作等一系列的训练,着重模仿实践。2000年3月颁布的英语专业教学新大纲对英语写作课是这样规定的: 通过写作课,使二年级的学生能在半个小时内根据作文题目、提纲或图表写出长度为200单词左右的短文,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同时还能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60个单词左右的应用文,如便条。 此外,还应训练学生掌握各种文体及其篇章结构,如描写文、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4.课程的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 课程学时: 开设学期:第一至第四学期 适用对象:非英语专业大专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是高校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英语教学以语言应用技能为先,融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一体,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合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国际化、大众化、人本化”,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特别是国际交流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必修基础课程。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教学模式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应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的教学模式;逐步将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为主转变为以听懂为主、以实用为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使教学对象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英语水平要求,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具有较高的听、说、写、译能力和较强的阅读能力。通过学习,使英语成为学生交流专业信息、发挥专业特长的有力工具,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用英语作为工具直接开展工作。大学英语教学应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1. 大学英语课程要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各种层次的要求。因此,课程必须多样化,要尽量多地向学生提供除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外的各种应用性课程和文化交际性课程,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多的自我发展的机会。 2.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要采用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

英语专业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英语专业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英语专业社会实践报告总结》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英语专业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了。回想自己大一和大二的生活,我觉得自己没有充分利用平时的空余时间,白白浪费了很多的宝贵时间。大学跟高中给我提供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学习环境,进入大学以后,由自己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多,而不是像高中一样什么都由老师帮你安排;在大学里,完全要靠自己的努力,自觉地去学习。因此当我进入大学以后,接触到大学的学习方式时,没有立即改变,还是按照原来高中时候的习惯学习,所以一时无法适应,也就这样一天天地消磨时光。现在我觉得很后悔,人的大学生活一生就这一次,如果现在不好好利用,更待何时呢?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为自己订立明确的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奋斗,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自身规划:虽然我即将步入大三下学期,但从现在开始规划我未来的学习之路也不是太迟。过去的两年已经荒废了不少时间,从现在开始我要为自己的未来进行打算。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抓紧每分每秒,不再浪费宝贵的时间。在大四时还要面临专业八级的考试,所以我要不断增强自己在英语学习上的听、说、读、写能力,争取一次性就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热门思想汇报当然,现在的努力学习也是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好的工作并不是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得到,还要有好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才行。所以在学习的同时,我也要走进社会,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为自己今后的就业做准备。 实践调查:在这个寒假中我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了一些调查,发现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经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原本在大学期间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在毕业以后从事跟英语相关的职业,绝大多数选择从事其他行业。也有很多人抱怨说学习英语专业没什么优势,因为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把英语学得很好,而且他们还可以学习另外一门专业的知识。在我看来,每一门专业都有各自的用处,关键是要看你是否已经把它的相关知识彻底地掌握了。如

《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商务英语写作(英文)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专升本 学时:80 学分:5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课程作用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英语(方向:外贸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商务英语写作的基础知识,商务英语书信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能,了解主要的商务英语写作类型, 提高商务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为毕业后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涉外商务工作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方法 以课程讲授、案例分析法和课堂训练法为主, 辅以大量的课外练习。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 1)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商务英语写作, 学生应能独立撰写一般的英语商务函件(包括电子邮件)和简单的业务报告等,意思表达清楚,用词恰当,无重大语法错误。 2)基本要求 能够熟练使用基本的商务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 在规定时间内写出语法无重大问题、用词恰当、条理清楚、符合国际标准的商务英语信函和业务报告等。 4、课程类型:专业课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英语写作基础 教学要求:英语的基本写作知识和写作要求 第二部分商务书信写作 教学要求: 各种商业书信和业务报告的写法和形式, 重要的表达形式, 内容及格式等 教学内容: 第1章查询信 第2章复查询信 第3章销售信 第4章订购信 第5章催款信 第6章付款信 第7章投诉信 第8章复投诉信 第9章求职信 第10章查证信 第11章证明信 第12章社交信:便签和电子邮件 第13章会议记录 第14章通告 第15章业务报告 第16章年度报告 第17章业务建议及方案

第18章合同 第19章说明书 三、学时分配表 四、考核内容及要求 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考试内容:考核学期所教内容,包括英语写作基础知识和商业信函、业务报告等的写作知识及其格式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写出语法无重大问题、用词恰当、条理清楚、符合国际商务标准的商务英语信函和业务报告等。 3.考试题型:填空(例如表格填空)题、选择题、信函写作、说明书写作、业务报告写作等等中短篇的商务文本的写作题型。难度从易到难,分值随之提高。 五、课程参考资料 1、教材:《新编商务英语写作》(一、二)总主编:虞苏美主编:张春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2、参考书: (1)《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等编写,外语与研究出版社 (2)《商务英语写作》,羡锡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六、说明 1. 该课程属于实践性极强的教学,需要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加以实践;

语用学对英语教学的作用(1)

2010年第2期(总第74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THEBORDERECONOMYANDCULrllJRE No.2.20lO GeneralNo.74 【教育纵横】 语用学对英语教学的作用 于松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英语教学都采取传统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学生词汇、语法以及句子分析的能力,造成了学生的满腹理论而不知如何应用的结果。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语言的应用并已被应用到众多领域。在英语教学中结合语用学的理论不但可以教会学生学会基本的语言知识,更可以促使其掌握语用知识,正确的使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 关键词:语用学;语用学理论;英语教学;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409(2010)02-0156-02 一、引言 当代英语教学大都将英语视为一种语言知识进行传授,只注重孤立地对学生进行英语单词、语法、句法、翻译、写作等方面的教学,却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的培养。通过以上教学,学生可以在应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然而在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却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交流。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各方面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掌握了具体的语言形式所具有的功能并结合一定的语境,才能真正掌握和使用一门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应重视对英语听说读写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应注重语用方面的教学,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二、语用学对英语教学的作用 英语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书面阅读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理解,并在理解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并不仅仅是教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还应对语言环境、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进行语用分析。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明确提出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贯彻执行这一目标。 1.语用学对词汇教学的作用 传统英语词汇教学往往注重词汇本身的意义和语法意义,孤立地讲词义而不是将词汇放人具体语境去教词义,然而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也会有不同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很好的记住某一单词的各种意义,但到了实际应用时却一头雾水,常常出现语用错误。由于同一单词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只知道该词的基本意义,因此在理解文本时产生障碍,不能有效的进行认知。例如good一词,简单的定义为“好的”是不合适的,例如:“heisagoodboy”并不一定表示“他是个好男孩”。如果在前面加上“hehasstolen10,000bicycles.”则表示“他是个坏男孩。”此外,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让学生注意到某些词汇用法的局限。 例如,conference一词简单的定义为会议,但它往往不能与我们较熟悉的meeting互换。原因是前者用法较正式通常指较大型的会议。后者指一般的、较小型的、常见的会议。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tIleteacheraskedMarytoattendthecIass.roommeetingat120’clock.”而不是用“theteach.eraskedMarytoattendtheclassroomconference.” 2.语用学与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也同样采用孤立的教学方式。语法教学的常规模式通常是教师以一本语法书为基础,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向学生罗列语法知识,而学生在课堂上主要的任务就是不停地记笔记,课后花费大力气记住老师所讲的语法要点。这种教学方法的后果往往是学生有着很好的理论基础,可是实际应用时却错误百出。另一种结果是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进行大量的练习,考试时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可考完试后所学的语法知识便忘在脑后。教授语法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语用能力,掌握语法知识和句型是正确运用英语的前提,但有了这一前提并不代表有了语用能力,如果把语法教学与语用知识结合起来无疑会收到更好的 收稿日期:2009-09.15 作者简介:于松(1985一),女,黑龙江尚志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围删一舢Jw哪蝴 万方数据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学大纲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编写。 学时:第一学期 64 学时,第二学期72学时,每周授课4学时,开设两个学期,共计 136 学时。 适应专业:高职高专各个专业。(商务英语专业除外)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公共必修课。 课程任务: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完成《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一至二册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翻译和阅读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相关课程:根据各专业自行设计安排,部分专业在修完本课程后开设专业英语。(计算机英语、秘书英语、汽车英语等)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词汇 认知 2500 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 1000 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 1500 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能进行英汉互译。 2、语法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3、听力 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 120 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能理解具体信息,理解所听材料的背景,并能推断所听材料的含义。 4、口语 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模拟或套用常用口头交际句型,就日常生活和有关业务提出问题或做出简单回答,交流有困难时能采取简单的应变措施。 5、阅读 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 3% 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 50 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等,理解基本正确。并且掌握以下阅读技巧: 1)理解文章的主旨或要点; 2)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意思; 4)根据上下文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见解和态度等; 6)就文章内容做出结论; 7)快速查找有关信息。 6、写作 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出简单的短文;能用英语填写表格,套写便函、简历等,词句

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 课程编码: 209009 课程英文名称: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Evaluation 课程类别:英语专业学科基础选修课开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学分:2 总学时:32 教材: 王蔷,2000.《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 Jeremy Harmer. 1983.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2. Tang Lixing. 198 3. TEFL in China: Methods and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 Richards, J. C. & David Nuan. 2000.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 Fang Yi & Rui Yuping. 1998. Way Out. Chongqing: Chongqing Publish House.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是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课程之一,主要内容为英语教学与测试理论、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课堂教学技巧等。本课程还介绍与英语教学法与测试相关的假设、热点论题和现有的教学模式。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教学与测试的主要理论,掌握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操作技巧,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的学生、根据特定的学生备课和教学。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了解英语教学和测试的基本方法,了解有关的重要理论和其主要内容,熟悉一些主要术语;了解英语教学和测试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前沿动态。掌握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应用到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去。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 1.The Development, system and present statu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it and other disciplines (2h); 2.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 (2h); 3.Contrast analysis and error analysis (2h); 4.Major school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world (2h); 5.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h); 6.ELT and mental development (2h); 7.English teaching syllabus and textbook in middle schools (2h); 8.Principles of ELT in middle schools (2h); 9.Classroom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0.Teaching of English knowledge (2h); 11.Practice methods of English linguistic competence (2h); 12.Electrical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3.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of English (2h); 14.Artistic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5.English test and evaluation (2h); 16. Research of ELT (2h).

专业英语课程总结

专业英语课程总结 《计算机专业英语》是综合计算机知识和英语运用能力的一门课程,它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软件知识、计算机硬件知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它注意与计算机专业课的协调性;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收获颇多,下面就我个人看法,谈谈如何学好这门课。 还记得高中的时候学英语吗?每天都是语法、时态、句型、阅读等等,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我们只是能够应对考试,却无法将学到的应用到生活当中,对于专业英语,我们要做到的不仅仅是能够考试,我们要做到真正的理解与运用,那个样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才有帮助。 众所周知,学英语无非四个方面:听、说、读和写,专业英语亦是如此。 多听一些专业的单词,它与我们四六级接触的词汇不同,这些词汇都是我们在计算机领域中经常见到的,比如:Bandwidth、Broadband、Client等等,多接触这些单词。当我们见到磁盘的时候,我们知道它的英文名字叫Diskette。 对于我们计算机人员而言,说的机会是相当少的,所以我们就要寄希望于读,把文章读出声来。 你能听懂不代表你知道它怎么用,多读一些计算机相关的文章,并不是要你读出声,二是默读,通过这个角度,我们可以了解单词的用法,知道一句话怎么去解释,知道不同语境下代表的不同意思。 最后一步就是写了,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计算机人才,要具有较强的英语书写能力,尤其是编程人员,我们在开发一个项目的时候会考虑到项目的国际化,那么,我们在定义变量名、方法明的时候就会考虑用英语,那样能够很好的应高我们程序的规范性。 学好专业英语,对我们后面的工作有什么好处呢?据我了解,很多应用开发的官方文档都是英文的,eclipse API虽然有中文,但也只是部分,没有英语的支撑还是看不懂,而ios开发官方文档几乎是全英文。在我们平时的开发过程中,很多时候是要查阅这些文档的。 由此可见,学好专业英语,不仅仅可以让我们通过考试,更多的好处是给我们后面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让我们在专业领域走的更加顺利。

专升本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专升本公共课-《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辽宁省高职高专应往届毕业生升入本科学校继续学习招生考试公共课 学时:48学时(基础班)24学时(冲刺班)分数:150分 适用范围:参加辽宁省专升本考试的应往届毕业生 一、课程说明 1.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英语》是专升本考试的一门基础课程,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是考生必备的要素之一。英语单科总分:150分。占考试总分数的25%。只有基础课(英语+计算机)成绩达到一定的分数线,并总分(公共基础课+专业)达到录取分数线,才能被报考院校录取。 2. 本课程的教学特点 本课程采用基础班+冲刺班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倡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树立必胜的信心。 本课程按照《专升本英语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我省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现状,根据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划分为“基础班”和“冲刺班”两个教学层次,各层次课程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采用不同的教学进度,教学重点各有侧重:基础班重点讲解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教学时数长、进度相对较缓,本着实用的原则,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循序渐进,稳步提高。冲刺班突出实践和临场答题策略,通过真题和模拟题的实战,熟练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和策略,教学时数短、进度快,快速提高考试成绩。 二、课程的任务 经过48+24学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应试能力。通过该课程系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英语考试的基本形式和内容,并对考试大纲中的重点和难点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各种知识点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一定的翻译和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和专升本考试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为专升本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大幅提高专升本英语考试成绩、实现顺利考上理想大学的最终目标。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总体教学目标: 参照辽宁省专升本英语科目的《考试大纲》,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和答题技巧,包括英语词汇、语法知识、应用技能、学习方法和答题策略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具备词汇、语法正确运用、综合阅读、翻译和英语应用文写作的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提高考试成绩。 具体教学目标:

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semantics can be simply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meaning, which studies literal, structural or lexical meaning conveyed by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What we concerned with is the denotation of the word, nam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s , phrases and sentences not the possible connotations. It is context independent, de-contextualized.and it deals with what is said. while pragmatics is a study which can be defined as the analysis of meaning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which studies non-literal, implicit meaning. It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and context that are basic to language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is context dependent, contextualized. What we concerned is what is communicated by a speaker and interpreted by a listener. 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we can see that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both concern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But they research the different sides of language,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study methods. The study objects of semantics is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what we need to know is their meaning, sense , reference and presupposes. Different words may have the same or similar meaning, the same one word may have more than one meaning. And one word may belong to another word. So we can conclude the words to these relations, Such as synonymy, polysemy, homonymy,hyponymy and antonymy. And when we talk about the sense relations between sentences ,we may think of presupposes. Whether it is right under the presupposes. All those are semantics. It would not change with the

最新《综合英语1》 教学大纲资料

《综合英语》1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1510112 2.课程中文名称: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 3.总学时数:64 4.学分:3 5.适用专业:英语本科专业一年级学生 7.先修课程:无 6.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通过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语法及写作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该课程的教学要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课程的特点是以课本为基础,进行全面拓展,并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使学生通过课文及相关的课外知识的学习,或课文中语法的应用,或文中的独特语言结构的研究,或文章的翻译技巧的归纳总结,获得可以进行相关英语读物的独立阅读能力。并能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和锻炼,对英文的整体鉴赏能力和把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综合英语课是整个专业课中的重中之重,贯穿着整个英语教学。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其他课程的顺利进行,本课程以培养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阅读综合能力为宗旨,是英语专业低年级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也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独立学习和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形成牢固的知识基础,奠定正确的阅读技法、基础知识、语法、句法和

专业英语总结及论文

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英语结课论文

一学习总结 1理论课程学习总结 人说,“走进大学就一只脚踏进了社会”,这句话没说错。上大学之前,我们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学校认真学习科学知识,缺乏自理能力,不懂人情世故。而上了大学之后,不仅要学习,还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处理好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所有这些都不是老师和爸妈能教会的,要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 在大学里,有些人刻苦专研专业知识,希望将来在专业方面有所突破或能继续深造;有些人则在学好功课的基础上,发现了自己某方面的潜力,比如:较强的社交能力、体育比较好等。而大学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正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的舞台。因此,在大学里,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的学习科学知识,还可以在业余时间挖掘自身的潜力和增强自身的特长。但不管将来你从事什么工作,首先要学好英语和用好计算机,这是形势所迫,也是现实。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进行各项工作的主要工具,而学好英语是用好计算机的基础,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不会英语和计算机,我们将寸步难行。 但有很多同学说,英语很难学,就是学不好。其实并不是不能学好,我认为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除非你不去努力或方法不对。说句实在话,学语言确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尤其是在一个没有相关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去学。因为学语言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要想做到这四个方面都强确实不容易。但我们可以先掌握好基础知识,再根据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决定在哪个方面进行提高。比如,你决定以后从事软件开发的工作,那你可以多看看这方面的英文版的书籍。 可是,尽管英语是如此的难学,很多同学还是不以为然。许多同学进入大学后就想着如何去玩,觉得初中、高中这六年憋得实在不行了。可是放松也要有限度,不能荒废了学业,难道辛辛苦苦考上大学就是来玩的吗?因此,当我们在享受大学生活给我们带来新鲜和刺激时,不要忘了花点时间去读读单词,看看英语文章。把英语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不仅仅是应付学校的考试和通过四六级。 其次,就要说到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了,对于我们信息管理专业来说,计算机就是我们谋生的工具。首先,我们应学会最基本的使用电脑的操作,如开机、关机、软件的安装、office的使用、电脑的日常维护等。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日常生活、交友、娱乐还是工作,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因此我们还要学会上网,学会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