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下列关于“新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A.这一趋势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

B.它摆脱了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制约

C.它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D.它是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纷纷进行社会改革,其共同点不包括()

A.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B. 部分实行经济国有化政策

C. 一直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部分解决社会问题

3.在谈到当代某一制度时,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使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所说的“安全网”是指()

A.福利制度B.新中间阶层队伍壮大

C.资本社会化D.社会救济制度

4.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面对经济“滞胀”现象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实行股票分散化

B. 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5.“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理论的提出及被普遍认可的背景不包括()

A.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B.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C.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6.国家福利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B.福利资金由个人、企业和国家三方共同承担C.福利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D.社会福利主要针对少数贫困者救济

7.美国总统里根在首次就职演说中说:“就目前的危机而言,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为此.他采取促进生产复苏的主要措施是()

A. 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政策

B. 大规模减税,并大幅增加国防开支

C. 交替使用紧缩财政和赤字财政政策

D. 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政策

8.1991年后的十年,美国经济出现了持续增长,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政府推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

B. 美国政府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

C. 美国政府减少政府干预,削减政府开支

D.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9.直到2019年12月克林顿任期结束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特别是2019年起,年实际增长率达4%,而且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2019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2%和1.9%。支撑美国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模式的技术因素()

A. 经济全球化

B. 国家干预经济

C. 信息技术革命

D. 福利制度

10.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下列与此相关的措施不包括()

A. 建立福利国家

B. 刺激投资和消费

C. 限制私人资本发展

D. 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11.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总人口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业的人口从15%升到72%,造成这一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B. 美国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C.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D. 星球大战计划的影响

12.当前西方国家大部分新兴企业都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往往是各种基金会,如养老基金会、保险基金、工会基金和各种共同基金等,其中美国共同基金的总资产就高达几万亿美元,这些公司都把自己称为公共公司。这反映了二战后经济发展出现了()

A. 分配的福利化趋势

B. 资本的社会化趋势

C. 生产的国有化趋势

D.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3.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

A.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

B. 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C. 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 推行国有化政策

14.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 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 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15.二战后,资本家积极鼓励职工购买和持有本企业的股票,进一步打破了资本家垄断企业股份的局面。美国实施职工持股的企业,1974年为300多家,职工人数十余万人;2019年已达12019多家,职工1200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10%。这一现象()

A. 增强了资本的社会化趋势

B. 形成资本家、工人共管企业的局面

C. 完善和扩大“福利国家”规模

D. 使职工持股的企业成为现代企业主流

16.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

A、科学技术提高了生产力

B、进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改革

C、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D、政局稳定,经济实力雄厚

17.2019年9月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七次降息,至2019年4月已降到2.0%,利率水平总计下降了3.25个百分点,同时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A.加强了经济的宏观调控B.走上计划经济的轨道

C.通货膨胀,美元贬值D.市场调节作用的丧失

18.美国70年代发展呈“滞胀”状态的直接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

B. 70年代石油危机的影响

C. 国家干预经济的恶果

D. 长期奉行“赤字财政”的恶果

19.《资本主义大变形》一书中指出:“在凯恩斯主义刺激下,美联储承担管理国家经济重任,财政赤字、货币超发成为经济刺激主要手段,这导致政府和国会蜕变为权贵集团进行游说和相关博弈的‘纸牌屋’,自由市场和民主价值观受伤害,进行深刻变革才能挽救资本主义。”这一论点意在()

A. 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历史作用

B. 揭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缺陷

C. 阐明经济政策应该及时调整

D. 说明美国社会危机形成原因

20.《资本主义4.0:一种新经济的诞生》的作者卡列茨基认为,面对经济危机,民众普遍认为:未来会——也应该——比过去更美好。自1825年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历了三次较大变革发展,据所学知识推测,作者所指的第二次变革应是()

A.理性主义的确立B.自由资本主义的确立

C.“福利国家”制度的确立D.货币主义的确立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

——(美国)《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材料二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材料三前苏联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

——汪宁《苏联社会保障对象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材料四“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迅速增长,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现阶段,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主要是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对鳏寡孤独等特定群体给予照顾;第二主要是通过实施社会保险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保障;第三主要是国家发展商业保险,以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保障需求。

——尹蔚民《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求是》2019年第24期)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是什么。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关史实说明其影响。

(2)据材料二、三指出,前苏联社会保障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在内容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体制因素。

(3)据材料四概括“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答案

1.B2.C3.A4.C5.A6.D7.B8.D9.C10.C11.C12.B13.D14.B15.A16.A17.A

18.B19.C20.C

21.(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公共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影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提供范例。

(2)差异: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不同,前者完全来自政府和企业;后者则由政府、私人(雇主和工人)共同承担。

体制因素:前苏联实行的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3)成就: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构建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原因:①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③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完善。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人教部编2018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2020改编)下面一组图片呈现的是德国小伙儿威廉的生活片断。为他的快乐生活提供了如此便利的直接原因是() 打算去法国度假带上护照和欧元就OK了一国驾照各国通行哦计划去荷兰工作啦联合国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 欧洲联盟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 C. 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区域化合作 D. 世贸组织有利于成员国贸易自由化 2.(2019四川宜宾)下图反映了20世纪中叶到90年代初,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日本工业发展速度超过欧美 B.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C.西欧始终占据工业主导地位 D.美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下降 3.(2020改编)有关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有增长 B.法国经济增长率超过美国 C.美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 D.德国经济增长率居西欧诸国的首位 4.(2019河南)“美同私人企业体系的基木面还是完好的,但是需要来自政府的短期协助来度过大萧条,并且政府应该提供永久性的安全网,以此确保较弱的个体不会屈从激烈的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材料强调美国应() A.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 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 6.7% 5.6% 5.3% 2.9% 9.6% 3.5%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确保对较弱个体救助 D.实行计划经济模式 5.(2020改编)1948—1952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此时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A.西欧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 B.西欧各国在战争中破坏不大 C.战后世界秩序的和平稳定 D.马歇尔计划的扶持 6. (2019江苏扬州)某小组围绕下列两幅历史地图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他们研讨的主题应该是() A.联合国的建立 B.“冷战”的出现 C.苏联的解体 D.欧洲的联合 7.(2020改编)下图中,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推动 B.美国大力扶持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推行非军事化 8. (2019四川南充)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B.资产阶级认为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 C.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完美版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难点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材分析与教学过程 本课课文内容围绕“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展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发展不同,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表现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建立“福利国家”这两个子目所讲述的内容。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则是因为它所容纳的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过调节,它使科技和社会生产力仍能获得较快发展,即表现为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出现这一子目所讲述的内容,其出现的影响不局限于资本主义世界,而具有普遍性和全球性。 本课的引言部分是导入新课的重要内容,建议教师能用二战结束时和结束十年后德、日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引言,提出问题:战后这些国家为什么能从一片废墟中迅速发展?从而在探究历史问题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进行本课的学习。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讲述本子目时,建议教师能从总结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作用入手,使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加深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解,做到温故而知新。 教材叙述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1.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调节生产、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保证就业,就可以防止危机,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面临战后重建的任务;30年代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为特点的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在世界历史上头一次大规模创造性的成功试验,以上两点成为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的社会基础。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一改过去对经济自由放任,完全依靠经济规律调节的态度,纷纷采取了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不断调整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在一些基础工业和公用事业中推行国有化政策: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保证社会的安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战后的20多年被称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建议教师采用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具体材料(文字或数据),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在战后普遍出现,是垄断资本主义之后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20世纪70年代以后 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前一阶段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下,各国发展很快。然而,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也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有制的固有矛盾,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入了严重的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的“滞胀”状态,“滞胀”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简称,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英美等西方国家抛弃凯恩斯主义,转而实行鼓吹市场万能、反对国家干预、削减社会福利、维护企业利润的新自由主义政策。面对“滞胀”,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再次进行调整,实行了不同程度上改革经济政策,开始减少政府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干预,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国家干预,出现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在讲述本目内容时,建议教师注意以下一些问题:其一,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和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作用也是有限的。其二,教材中提到的“国有”经济和“公有制”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一点要特别向学生说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 二、建立“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的出现是战后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又一表现,也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形式之一。 本目的主要内容有: 1.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和福利国家的实质:二战后,西方社会流行着福利国家的思想。他们认为贫困和失业并不能完全归因于个人的无能或懒惰,是由社会不合理结构造成的。穷人和失业者是社会的受害者,理应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帮助。国家为那些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提供福利是社会正义的要求和应尽的义务,不是任意的施舍和恩赐,享受这种福利是个人的权利。为了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安全,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福利国家发展起来。其实质是把国家看作是全社会增加福利的工具,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积极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福利国家的动机既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又出于对社会矛盾加深的恐惧。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决定了福利国家的实质。 2.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制度的完备及作用:二战以后,福利措施从零星的、局部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了一种公民的“权利”。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20世纪六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指导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目标】 1.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课标解读 (1)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2)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 (3)能够运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来理解战后出现的新变化 【学习方法】 1.自主探究法:通过网络、报纸等方式收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西方福利制度、美国新经济的当前状况,并与本课知识相联系。比较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探究西方福利制度给我们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2.结构图示法:绘制本课知识网络体系 3.感悟发: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调整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正确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整;并培养自身历史使命感,增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 【名词解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融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总体利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做的局部调整。 【基础知识考查】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理论:________________经济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____________,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2.特点:普遍奉行____________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作用:出现了经济发展的“____________”。 4.调整:70年代初,欧美各国出现“______”现象,各国进行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现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____________”。 二、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____________ ,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发展:二战后普遍实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日渐完备,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作用:使穷人受惠,对____________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_____________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 (3)作用:促进劳动生产率和__________ 的提高,扩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发展趋势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发展趋势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了解;考查的可能性较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 1.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1)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2)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的性质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关系。 2.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1)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手中,法人股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2)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①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②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3)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仍体现着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识记;易考选择题)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从进入生产过程开始已经隶属于资本,表面是平等的交换关系,背后是资本对劳动的实际支配和控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此外,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考点: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识记;易考选择题) 1.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人为生。 2.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3.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级、阶层结构的新变化】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识记;易考选择题) 1.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考点:资产阶级国家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 2.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1)危机对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何谓新资本主义新资本主义有三个主角:跨国公司,参与者,与作为旁观者、伙伴和人质的国家。这里主要讲跨国公司、参与者这两个角色,国家这一主角就自然明了了。跨国公司我们注意到跨国公司的几个要点:(1)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它到世界各地寻求市场份额取得市场地位;它收购兼并企业。但是收购和兼并的目的不在于获利和增加生产能力,而是为了增加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2)跨国公司不是自然而然产品的社会化。80年代跨国公司主要是扩大生产领域,铺开经营阵线。现在则是想搞专业化生产,发挥自己的核心能力和优势,扬长避短。这就意味着风险也增大了。这样一来,跨国公司就面临一对矛盾的两个诱惑:获利的专业化和减少风险的多样化。 (3)跨国公司也会涉足到金融业务。生产性跨国公司也拥有自己的金融部门,它们就在做着股票买进卖出的工作。参与者主要的参与者有如下几类:一是国际投资者。他们占有世界58%的金融资本,控制了按世界平均人数计算每人四千美金的财力。其主要分布于保险、退休养老基金、互冲基金等领域。二是家庭式资本主义。三是二战后繁荣过30年的资本主义。如福特公司的流水作业线、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等。这类公司的管理人员其理念是,利润不是唯一目的,目的是把业绩做上去,扩大量。四是我们指称的新资本主义。这类资本主义是建立在信贷基础上而不是直接把钱投进去。新资本主义的基础就是直接金融。据资本市场的直接需求而决定策略。新资本主义的另一特点是资本股权的高度分散。所以公司的精力放在股票价值上而不是公司的眼前利润上,通过发行股票而占有资本,获利更大。投资人关心股价升涨。因此,体制性投资人想取得最大的收益。对于新资本主义的反对意见新资本主义的特征就是把自己大众化。即搞人民资本主义。但是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这不可能,反对意见如下:金融市场制造了不平等。大投资者制造市场;大投资者投资引导大家的投资;因此我们面临的是垄断而非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反对对企业认知的肤浅,及对整个经济认知的肤浅。这种肤浅导致他们对经济的评估是从外部去看经济的运作。金融资本的银行评估企业则是从资金进出账情况来评估。这样,作为体制性投资者的银行往往就大错特错。另外也存在一些金融委员会,只是听企业领导的话,他们对子公司的内幕也是不了解的,知之甚少。第二种就是经济审计部门。搞审计可能对公司的状况也知之不多。审计师对跨国公司的作弊防不胜防。第三种就是金融顾问(分析师),如会计事务所。可分析师对于企业资产的评估也是没有太大客观依据的。直接金融投资总的来讲成本要贵得多。因为在金融市场中需要中介人。而中介人的收费是令人咋舌的。他们需要的报酬比公司上层所要花的费用还大。因此,金融市场实际上是高风险的市场。投资人有风险,企业也有风险。为了保护自己,就需要一个衍生产品。问题是,当今世界上衍生产品市场经济已经到了非常大的规模。只要把金融市场参与者加起来,他们每一环节都要捞一把。有一个提法是,这种金融投资的回报达20%-50%。但买股票的人可能只能拿到5%,甚至5%都拿不到,所以直接投资方法要比信贷的成本大得多。现在的金融市场助长了腐败。投资人买不买股票决定因素是什么呢?是对股票的预期。生活中有一个现象,因特网上股票还很热门,而企业实际已经开始亏本了。往往在买股票时有很高的期望值。因为买股票的人是指望将来升值的可能性。这样一来,腐败和贿赂就不可避免了。企业的领导人对公司情况再清楚不过了。但他们越做假对他们的好处越大。只要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特色教案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特色教案】 教学目标: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新经济”。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 重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难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德、意、日三个战败国的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由于战争的蹂躏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面临着严峻的战后重建任务。特别是德国,有人悲观地估计,仅仅清除柏林市区的瓦砾,就需要20年的时间。然而令人惊叹的是,战后仅仅十年左右的 时间,这些国家的 经济发展水平就 远远超出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前,进 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1、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链接思考:传统的经济理论是什么?自由主义经济思想。1776亚当斯密《国富论》。

凯恩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934年,他曾到华盛 顿,这时罗斯福正在采取与自由放任不同的国家干预政 策,以应对大危机。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的思想不谋而 合。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 他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 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 分就业。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 论的一次革命,二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盛行,并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 2、70年代以后: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主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演变:产生于19世纪末;一战间加强;一战后削弱;20年代末30年代初经济危机爆发后,加强(美、德、日、意);二战中,高潮;二战结束至70年代,普遍发展;70年代以来,减少干预,发展为干预与市场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无法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其理论来源是凯恩斯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主要特点是福利国家政策在分配领域中的集中表现。 二、建立“福利国家” 1.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和福利国家的实质: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第六讲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范文

第六讲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重要经济基础是() A.垄断 B.剥削 C.国家调节 D.对外掠夺 2.要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关键是() A.实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扩大国家关系的民族化 C.发展世界政治多极化 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3.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 A.内容 B.作用 C.表现形式 D.作用后果 4.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 A.参与制 B.公私合营 C.建立垄断银行 D.相互联合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6.金融资本是由()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成的 D.垄断的银行资本和中小银行资本融合成长而成的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是代表和维护() A.极少数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B.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C.中小资本家的经济利益 D.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8.资本主义在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A.物质资料生产 B.生产社会化 C.固定资产更新 D.资本主义私有制 9.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可分为()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C.国家资本输出和借贷资本输出 D.私人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 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 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11.垄断时期垄断的银行资本() A.和中小资本有固定的联系 B.和大企业有短期联系 C.是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 D.是存贷款的普通中介人 12.“个人联合”是金融寡头实现其在() A.政治上统治的主要方式 B.经济上统治的主要方式 C.生产中统治的主要方式 D.流通中统治的主要方式 13.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即() A.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B.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C.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 D.国家掌控的中小资本 14.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大量“过剩资本”的根源是() A.生产社会化 B.生产国际化 C.垄断统治的形式 D.国内经济部门投资饱和 15.作为国际垄断组织具体形式的跨国公司一般是() A.由一国垄断组织为主建立的多国公司 B.由多国垄断组织共同建立的经济联盟 C.由一个国际组织为主建立的多国公司 D.由多个国家共同建立的经济联盟 16.垄断资本主义经济() A.只有迅速发展趋势,没有停滞趋势 B.只有停滞趋势,没有迅速发展趋势 C.停滞和发展并存,但没有迅速发展趋势 D.既有迅速发展趋势,也有停滞趋势 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 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 B.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秀教案

(封面)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 变化》优秀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战后初期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条件;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快速发展;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欧洲共同体的影响;欧洲联盟的建立及其地位。 2.战后初期美国成为经济超级大国;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表现; 3.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由削弱转变为扶植;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的恢复及其原因;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战后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分析,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 2.通过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的教学,引导学生概括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3.通过对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内因与外因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全面辩证的思维方法,阐释历史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是西欧特别是联邦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从而使学生认识科教兴国、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意义。 2.通过“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主要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振兴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3.通过对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军事力量膨胀,右翼势力抬头的介绍,提醒学生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增强反

对战争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重点】 欧洲的联合;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实力膨胀和八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复苏繁荣的原因;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教学难点】 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由削弱转变为扶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后果?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恢复经济的?由此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一)欧洲的联合 1.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①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技术素质高;②各国政府不同程度地实行干预经济和推行社会福利政策;③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大量“美援”涌入西欧。 2.西欧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①恢复的时间:战后至50年代初 ②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50—70年代 3.欧洲共同体的成立:1967年 4.欧盟成立:1993年 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

5.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思路: 课程标准: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 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讲述战后美国经济从黄金时期——滞胀——复苏连续增长——持续增长的新经济时代的全过程。教材主要通过三目讲述美国在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过程。罗斯福新政中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对美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战后,美国针对经济发展的时代和情况的变化,对经济政策不断加以调整,实际是对罗斯福新政干预经济的形成和策略的调整。本课还介绍了二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的经济概况,这些国家二战后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不同程度上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促使经济复兴并持续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教学中只要讲透美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新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模式依托美国经济模式,教学中可采取略讲。 重点: ⒈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达的原因及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⒉二战后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及历届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 ⒊战后的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难点: ⒈理解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理论。 ⒉美国“新经济”时代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刻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达的原因和表现,知道二战后美国重要的经济政策和重要历史人物,了解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的过程,认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机制的新特点。 认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是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达的主要原因,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不断变化和调整实际上是对新政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认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深刻认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和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本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 比较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的经济运作模式,培养学生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深入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根据教科书和收集的资料,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图片材料、数字材料)获取信息,知道二战使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分析国家的调节和干预是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达的主要原因,理清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变化调整至20世纪90年代经济出现新特点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进而加深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变化调整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 2、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料,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精心设计针对性、启发性和互动性强的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考虑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适当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二战后美国不同历史阶段美国经济政策的不断变化调整的了解、探究和认识,理解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变化调整实际上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形式和策略的变化。 2、认识美国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充满生机和活力,进一步认识美国国家全面干

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 (2)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能列表归纳; (3)通过对本课学习,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看音像资料,懂得提取有效信息、锻炼分析能力 (2)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认识改革和发 展之间的关系。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自我完善。通过 学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有益启示。 2.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干预经济,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 教学难点 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 标签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面对1929-1933年的大萧条,罗斯福实施新政,使美国走出了危机的阴影,并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战后严重的经济困难,资本主义国家的改变会如何呢?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 2 讲授新课 【思考一】二战结束后,面临着战后的重建,假如你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你认为怎样才能尽快恢复经济呢? (1)调整政策(2)发展科技 【思考二】在调整政策方面,你认为有哪些成功经验和理论可以借鉴呢? 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 【幻灯片】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在消费不足等弊病。提出:当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政府就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利率等刺激消费和增加 投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就采取相反的措施。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 【结论】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19世纪末产生,经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到二战后有了进一步发展。 【思考三】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主要有哪些? 材料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产生了一系列私人垄断资本难以克服的矛盾,私人垄断资本不得不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19课_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特色教案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德、意、日三个战败国的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由于战争的蹂躏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面临着严峻的战后重建任务。特别是德国,有人悲观地估计,仅仅清除柏林市区的瓦砾,就需要20年的时间。然而令人惊叹的是,战后仅仅十年左右的时 间,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远远超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 时期”。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1、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链接思考:传统的经济理论是什么?自由主义经济思想。1776亚当斯密《国富论》。 教学目标: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新经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 重点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难点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哪一点?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 义经济理论,即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又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

历史纵横 凯恩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934年,他曾到华盛顿,这时罗斯福正在采取与自由放任不同的国家干预政策,以应对大危机。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的思想不谋而合。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他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二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盛行,并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 2、70年代以后: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 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主导。 二、建立“福利国家” 1.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和福利国家的实质: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历史纵横 “福利国家”制度是在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下,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这些政策目标的总称。 2.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制度的完备及作用:随着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演变:产生于19世纪末;一战间加强;一战后削弱;20年代末30年代初经 济危机爆发后,加强(美、德、日、意);二战中,高潮;二战结束至70年代,普遍发展;70年代以来,减少干预,发展为干预与市场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无法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其理论来源是凯恩斯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主要特点是福利国家政策在分配领域中的集中表现。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1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课程标准】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概况和影响 2、掌握美国经济政策不断调整地原因、内容和效果 3、掌握美国“新经济”出现的背景、概况和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 1、归纳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 2、按时间顺序分阶段掌握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内容 3、通过辩证法分析理解“新经济”出现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体会经济政策的变化依据经济发展形势而变化 3、体会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性 【重难点突破】 重点:1、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达的原因及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2、二战后美国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及历届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 难点:1、理解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等经济理论。 2、美国“新经济”时代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刻变化。 教学过程 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美国资本主义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首先开始进行国家干预经济的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何发展?在不同时期,美国经济政策是如何变化的?所谓的“新经济”是什么? 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子目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关系新调整 子目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经济方针新变化

子目三:美国的“新经济”(知识经济)--经济运行机制变化 凯恩斯主义: 核心内容: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核心) 实践措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兴衰原因: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一、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

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论述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变化。认识这些新变化,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100分) 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变化。认识这些新变化,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如下。 所谓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就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新发展、新变化,尤其是指20世纪80—90年代以后的新发展、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及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由以所有权和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的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以私人资本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兴起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表面平等的交换关系背后,是资本对劳动具有实际的支配和控制权。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其一,职工参与决策。其二,终身雇佣。其三,职工持股。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特别是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剧烈的冲突和动乱,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劳动者的安全和保障需求,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劳动者的社会状况。工人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水平也都有所提高。 3.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即农业比重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即工业由20世纪50--60年代的上升到逐渐下降,总的方向是缩减传统工业,发展新兴的尖端工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迅猛发展。到了20世纪末期,从第二产业中崛起了新兴的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群,并逐步成为主导性产业。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就业结构也依次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倾斜。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表明,它们的经济结构开始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倾斜与过渡,即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 4.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产阶级表现为复杂化和多层次化,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工人阶级表现为扩大化与多层次化。三是新中间阶层的地位与作用在扩大。四是其它的阶层与集团的发展。 5.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对经济和生产的干预和调节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规模与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发展趋势

新疆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第一、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是开创社会生产新时代的必要前提。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建立在对直接生产者小私有制剥夺基础上的。它从一开始就以货币和财富的集聚为前提,它能够把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结起来,组织社会化的生产过程,从而成功地把个人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在所有和雇佣劳动相结合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它适应了自发分工的商品生产所具有的生产要素全面流动的客观要求,因此能有效地组织社会化的商品生产过程。 第二、资本主义具有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使命 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生产者为决定条件的,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市场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因为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 题目: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 姓 名 艾力卡木.阿斯卡 夏伊麦尔旦.约麦尔 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 专业: 动物科学专业 班级: 动物科学143班 学号: 220141031 220141036 成 绩:

市场的交换,才能把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才能确定和实现商品的价值,从而确定是否为其生产者带来物质利益。所以,市场的需求状况同商品生产者的物质利益和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品生产者才能获利,这样商品生产者之间必然会为争夺有利的生产销售条件展开剧烈的竞争。同时,由于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就必然要使自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展开竞争。再者,由于商品交换的比例是以价值为基础,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必然使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生产者又必然为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展开竞争。可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社会经济到处都是剧烈的竞争,生气勃勃,蕴含着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动力。这既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也是它历史进步性的重要体现。 从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来看,由于资本使用的是自由劳动才能够以财富积累为目的,由于资本追求的是财富的一般形式和一般的社会权力,由于剩余价值质的无限性和量的有限性的矛盾的刺激,由于资本的无止境的致富欲望及其唯一能实现这种欲望的条件不断地驱使劳动生产力向前发展,因此,资本是生产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的关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的使命就是发展生产力。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为创造新的生产力和广泛应用自然力和科学技术开辟了道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在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小私有制的个体经济。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分散为条件的,它不仅排斥协作和分工,而且排斥对自然的统治和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只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产生出资本主义经济,又经过资本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样,社会生产力便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一方面,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必然反过来推动社会分工的更大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扩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自由竞争时期所经历的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是资本主义劳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阶段。简单协作的劳动者协同劳动本身就创造出了新的生产力——集体力。以分工为特点的工场手工业使工具专门化、劳动操作简单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推动劳动工具的改进及革新,而且为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使生产过程中利用巨大的能源和动力、广泛运用科学成就有了可能,从而扩大了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