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育与教学、学习与训练的理念、模式和体系,是中国传统的“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的体现,是西方职业教育领域“行动导向”、“职业导向”、“做中学”、“双元制”等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概括和使用。

一、“知行合一”——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思想精髓

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论语》),王阳明心学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或是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中国教育思想十分强调“知行合一”(【附录1】)。尤其是人的品格的塑造,道德行为的养成,更理应“知于心而践于行”。

传统的“课堂教学”沿袭应试教育模式,“在黑板上讲道德,在挂图上说礼仪”,知行相悖。更何况,如前所述的中职“课堂教学”模式失效,导致中职生人文知识欠缺,价值观、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缺陷,无论对其人格完善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形成都极为不利。

在职业素养中,诸如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情感,服务礼仪、服务态度和服务语言,经营意识、管理理念及团队精神,无不蕴含着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在传统的“理实脱节”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职业素养的教育与培养的成效如何,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职业基本水平中,诸如导购技巧、顾客观察、商情预测、经营决策、团队建设,等等,岂是仅靠书本就能得以学成?正如《传习录》所言“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真知必能行,不能行则非真知。“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构建真实的职业情境,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学习-实践-顿悟”,才能将知识内化为思维,外化为言行,构建行事办事的水平。

可见,无论人文课程、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和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是获得教育教学成效的关键。

二、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目的——改善教学效果,实现培养目标

学生的学习品质即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是制约职业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中职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包括:

1、中职课堂教学情境与中学课堂教学情境并无明显差异,均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自然将中学期间对文化课程学习的态度,迁移到职教课堂中对人文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进入职校随即表现出“畏学”、“厌学”甚至“弃学”,导致中职教育教学失效率高。

2、对“知识与水平”关系的理解误区。“水平比知识重要”、“高分低能”等说法的误导,正好为中职生的学习挫折构建一道心理防御机制,“要水平,不要知识”成为拒绝学习知识的借口。很多教师对知识与水平的辩证关系也存有模糊理解,不敢理直气壮地强调知识重要性,不敢拒绝“理实脱节”的课程体系和教材,未能在教学中体现知识教育与水平培养一体化,等等。

3、中职生进入专业学习领域,缺乏必要的实践感知。中职专业课程的教材通常把专业概念、程序性、陈述性知识抽象化,学生对此感到陌生,而又缺乏“勤学好问”、“追根朔源”的精神,难于接收和理解。而且,当代普遍流行“功利性学习”,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时常会有学生发问:“老师,学这些有什么用?”理

实脱节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人文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目的缺乏理解,学习积极性缺失,不愿意学习和识记知识,学习效率和效果差。进入岗位实践后,“书到用时方恨少”,绝大部分知识用不上,要用的知识没学到。

以知识与水平的辩证关系,水平形成过程与构成来说,缺乏以知识为基础的“水平”属于低层次的水平。中职教育要实现以人文知识、专业知识为基础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与职业水平的培养目标。人文教育失效、专业知识的教学、学习的失败,意味着所谓“水平”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意味着专业培养目标落空和中职教育失败。

华东师大职成教研究所石伟平教授把“使学生真正‘学起来’,变普遍‘厌学’为普遍‘乐学’”作为职教课改的目标,作为职教课改成败的衡量标准。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通过构建融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和职业水平培养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有效地改善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勤于训练,达成职业教育和专业培养目标。

三、创建实质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企合作”交流、洽谈中,企业提出和期望的培养模式是“人文、专业知识教育(一年级,在校)è岗位实践和培训(二年级,在岗)è定向职业水平培养(三年级,工学交替)”的三段式培养模式。

这个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应以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前提,是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的探索和研究方向。其意义主要体现在:1、实现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革。当前“2+1”模式的培养定位不明确,无法摆脱传统的“学科体系”、“理实脱节”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使企业能够参与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合作培养,将人文素质教育、企业文化熏陶、专业知识学习、岗位技能培训、职业水平培养融入教育教学和实践实习过程,提升职业教育的实效。

2、实现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价值最大化。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获得岗位和职业的实践感知,乐于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勤于职业技能训练,提升学习和训练效率,学以致用,达成职业水平的培养目标。中职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的年龄阶段,通过工学结合,使其在企业文化和职业氛围中体验学习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实现良好道德情感建设和职业道德行为塑造的“社会化”、“职业化”过程。尤其是促使相当比例的在校“不学不练”、虚度年华的学生改变对学习、对职业、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有效防止其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嬗变。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和促动素质和道德、知识与水平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实现中职生学习生涯和接受职业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3、实现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效益最大化。“理实脱节”的培养模式对职业水平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学生对职业选择、职业实践缺乏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企业文化缺乏充足的情感积淀。很多实习生、毕业生对职业选择带有很大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尤其对学校推荐的实习单位或就业单位的信任度、评价值、认同感偏低,就业稳定性差,跳槽频繁。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企业直接介入职业教育,定向培养的机制,融专业知识教育、技能培训、岗位考核、职业素养和职业水平的培养为一体,使毕业生就业初期就能适合企业技术岗位、基层管理岗位,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效益。

四、构建和实施“理实相融”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型培养模式的内在要求相适合,构建和实施“理实相融”的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1、以岗位实践项目为框架,构建教学-训练-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为:

一年级:人文教育与专业知识(在校课程)

二年级:岗位实践与培训(在岗实践)

三年级:定向职业水平培养(工学交替)

与此相适合的课程并非沿袭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以合作企业的岗位(或岗位群)的知识、技能、素养与水平需求为内容,构建以岗位实践项目为框架,以典型任务为引领,以学习模块为载体,多学科渗透的“理实相融”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学-训练-实践一体化。

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策略(【附录2】),这种学习模块源于实践岗位需求,体现知识学习和岗位实践相结合,既使学生从中获得实践感知,所学即所用,又使之对学习目的认知清晰,改善学习品质和训练行为。学生通过特定模块的学习和实践,则掌握特定的岗位操作技能和职业水平;通过全部模块的学习和实践,则掌握岗位群操作技能,完善职业水平结构,从而达到知识学习、素养教育、技能训练和水平培养的目标。

“理实相融”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岗位实践需求和人才培养规律,研究和使用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从专业培养层面上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项目框架,从教学、学习和训练层面上,构建具有可行性、实效性的学习模块。这个任务是十分紧迫和艰巨的。

2、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建设。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是指知识学习与岗位实践相融的“教-学-做”一体化情境。

人文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环节,要通过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教学内容提炼、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构建现实岗位和职业的仿真情境,防止其落入简单的“知识灌输”的泥沼,而是体现知识的学习、使用与人文素养、职业水平的培养、形成过程相一致。

岗位实践与培训环节,虽然以企业岗位为平台,但其实践活动也并非简单的技能培训或职业活动,而要构建“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情景,贯穿专业知识、岗位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以丰富岗位实践和训练的内涵,促动职业水平的训练和养

成。

定向职业水平培养环节,实行工学交替。要从定向岗位或典型任务、学生所遇到的实践问题中,提炼知识教学、技能训练、水平培养的内容,构建“所学即所用”的理实相融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将学习内容使用于问题分析与解决过程,使教学-学习-训练形成良性循环。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建设包括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建设。认为实践基地建设就是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与培养模式,是一种理解误区。脱离知识教学、学习的技能培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失去职业教育存有的价值。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建设,包括导学案或引导文的设计和使用,教学媒体、网络课程建设等。教学资源的内容及其实施,与岗位实践、技能培训、职业素养和职业水平培养同步一致,相辅相成,才能体现教学资源的价值。

3、实施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

中职教育和专业培养能否实现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自能读书不用老师教,自能作文不用老师改”,即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理想境地?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教学资源建设和实施、岗位实践的科学性,能够实现或基本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体系中,教师要提升专业水平、教学水平和教学组织管理水平,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设计科学的导学案或引导文,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要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推动小组互动学习,使用现代信息和网络资源,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支持其创造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

尤其是课堂教学要重视选择和培养学习骨干,这是教学和实践中推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要通过即时评价反馈,控制矫正,避免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流于形式;要通过评选学习标兵,设置学习进步奖等措施,诱发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和好胜心,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4、建立科学课程评价体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考核方法主要是单一的笔纸测试,缺乏激励功能。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要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能够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包括学习和实践的态度和表现,团队精神和贡献,知识测试、知识竞赛、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小组管理和领导水平评价等。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工具,学生能够通过自我对照,自我评价,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改善学习品质,扭转学风。

五、学案导学法——知识性教学与学习的基本模式

职业水平是“操作性技能”和“心智型技能”的融合。在物流、连锁经营专业所定向岗位的职业技能中,所涉及的“心智型技能”如商品识别,顾客观察,商品推介以及服务礼仪、服务态度、服务语言及沟通,以及对消费趋势、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的预测等经营技能,团队精神和管理技能等,均属于“心智型技能”范畴。显然,这些“心智型技能”是职业水平的重要构成并占主导地位。

心智型技能有赖于人文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识记、使用和积淀(内化)。较之操作性技能,其训练和培养过程更为复杂,难度更高。专业培养如果仅局限于简单的岗位基本操作技能培训,而缺乏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使用,缺乏职业相关的“心智技能”的培养与发展,意味着未能有效达到职业素养和职业水平的培养目标。

从主观上看,中职生普遍存有畏惧、或鄙视和拒绝知识学习的“非智力障碍”,不善于聆听、理解和识记的“心智障碍”、缺乏实践感知的“认知障碍”,对知识的学习和识记、理解和内化、再现和应用有多层障碍。从客观上讲,教学情境和教材科学性、适用性也是影响知识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中,为改善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建议根据“学习金字塔”模型(【附录3】),引用普通教育领域“教学案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成果,推行“学案导学法”,作为知识性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模式,作为在岗位实践中贯穿知识教育与学习的重要载体。

“教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传统的教案模式,实际上是课堂所要传授、灌输知识的概括,教师根据教案组织教学进程,传授知识,提问学生。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准备,其教学和学习效果就大为折扣。而与“学案导学法”相配套的教案,则是体现“理实一体化”的基本原则,构建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学习,其内容和结构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教案模版。

“学案”则是教师为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设计的学习方案,通过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自主学习和思考。其学习和思考的问题能够是教材中与实践相关的内容,也能够是与岗位实践相关的问题,或与社会、生活相关的问题。教材的功能是陈述知识,无法替代“学案”的引导知识学习的功能。无论教材改革和建设结果如何,“学案”都不失为引导知识学习的重要载体。

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中,各类人文课程、专业基础知识课程理应以“理实一体化”作为基本原则和理念,根据课程内容,结合教学和实践活动,做好教案建设,开发学案,持续总结和提升。

习题也是“实践”的一种方式。现行中职教材所附习题或配套习题集,往往缺乏实践内容,其逻辑主线也不适合“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模式。所以,在“学案导学法”教学方式改革中,设计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配套的习题,是“学中做,做中学”的重要内容。

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学案导学法”通过构建和实施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科学科学性的学案、配套习题,能够有效协助学生克服在知识学习、实践、思考过程的障碍,改变学习态度,改善课堂效果,提升知识教学和学习质量,对人文素养和职业水平的培养和形成具显著的促动意义。

六、因材施教,分类教育——实现中职生个性化发展

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要根据“因材施教”的传统教育思想和西方多元智能理论(【附录4】),体现“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原则,适合“中高职衔接”的新趋势,实行“因材施教,分类教育”,使每个学生受到最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最恰当的发展。

1. 文化课程或新型课程体系中渗透的人文知识的教学,要承认中职生与普高生之间的群体智能类型和学习目的的差异,以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和职业基本水平的培养与改善为教学目标,选择最适当的教学内容,采用最适当的教学方法,制定学习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标准,使学生乐于学习,学有收获,学以致用,持续改善其学习品质,而不要使文化课教学成为压垮中职生学习信心和学习乐趣的“最后一根稻草”。

2. 专业基础知识课程教学要根据实践岗位的应知应会的要求,编写实践活动相符合的学习手册或培训手册,即符合素质素养和职业水平培养的要求,有能使学生易学易懂,易于识记。

3. 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性格和智能类型,安排妥善的实践岗位;要定期实行轮岗实践,使学生得到多种智能类型和多种岗位技能的训练,并且得到多方位的水平培养,并对学生实行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协助设计适合个人特质,符合社会需求的就业计划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4. 职业资格或技能鉴定证书多样化。按照职业教育的现行相关规定,必须通过一本职业技能证书鉴定才能获得中职毕业资格,所以将物流员或销售员职业鉴定证书课程列为学生必修课程。但在证书课程中,尽量结合实训加以理解,以补充职业证书或技能鉴定脱离实践的缺陷。在制定教学计划中,理应增加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证书鉴定种类,让学生根据自身意愿、条件和情况,选择不同的证书项目。

5. 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就业意愿和突出的智能类型,展开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培养,设置与专业相关或非相关的专项技能培训项目,如促销解说员培训、电工培训、水电工培训、美妆技艺培训等,组织棋琴书画兴趣活动。将学生的兴趣、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实践、专项技能、益智文体活动上来,有效矫正迷恋网络、手机和电子游戏的行为习惯。

6. 实施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实行“选学制”。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中,要使得文化课、专业基础知识课、专项技能培训、特长训练、专业

技能实践之间能够实现学分互换。同时,允许学生跨专业选择课程学习,或选择技能项目训练。通过实施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使得“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思路和方案得以顺利实施。

7. 开设高职高专文化预科班,满足部分学生升学的愿望。对有升学愿望的学生开设高职高专文化预科班,有针对性地实行初中文化的补缺补漏,组织相对应的高中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学,夯实文化基础,有助于提升高职高专入学率,提升学生在高职高专学习中的竞争力,有助于提升学校声誉和招生吸引力。

8. 组织远程教育,满足学生提升学历的愿望。与开放教育学院(省电大)联合,组织在学学生免试入学,参加远程教育。学校能够承担部分或全部的课程教学,改善远程教育的学习效果和质量,提升通过率,使学生获得高学历的期望得到满足,并创建远程教育示范点。尤其是学生通过远程教育、成人教育通道,还能够获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为学生开辟职业教育以外的发展通道。

【附录1】中国传统的“知行合一”教育思想简录

《论语·学而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韩诗外传》,孔子曰:“君子有三忧:弗知,可无忧与?知而不学,可无忧与?学而不行,可无忧与?”(释义:君子有三种忧虑:不懂做人的道理,能不忧虑么?知道自己不明白道理却不去学习,能不忧虑么?学了却不去身体力行,能不忧虑么?)

《传习录·答顾东挢书》,“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能够谓之学孝乎?。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能够言学者”

【附录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借鉴

建构主义理论是在西方教育领域和我国职教领域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学习理论。其中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的教学策略,为我们探索解决职业教育难题的途径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I.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

n 【理论概要】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头脑里已有知识结构及价值观和观点体系。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一旦建立又成为其学习新知识的极重要的能量或因素,学习和迁移的重要变量。

n 【借鉴启示】中职生对知识学习的理解偏差,文化基础薄弱,实践感知缺乏,是学习新知识的“负能量”,将会导致学习的“负迁移”——抵触或拒绝、或阻滞对新知识、专业知识的接收与学习。必须通过构建职业情境,使学生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自身知识的欠缺,激发其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II.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n 【理论概要】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即现有的认知结构,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指通过学习,接收新知识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然后在此基础上实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n 【借鉴启示】中职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基础的语数英、理化、生物、地理、历史,生活经历和经验)与可能的发展水平(物流、连锁经营的专业基础知识、岗位基本技能、职业敏感性、职业基本水平)之间,缺乏实践感知,即存有“断裂区”。必须在职业情境和实践岗位中,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构建“最近发展区”,成为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水平培养(“下一个发展区”)的基础。

III. “支架式”教学策略

n 【理论概要】根据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是为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由浅入深的概念框架(将其形容为“支架),即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由浅入深,诱导学习者对较复杂的问题的逐步深入理解的教学策略。学习者自己沿着“支架”逐步攀升,完成对复杂概念的意义建构(认知与理解)。

n 【支架式教学环节】

(1) 搭脚手架——概念框架构建;

(2)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 独立探索——教师由多至少的启发引导,学生由少至多的自行分析,探索;

(4) 合作学习——小组协商、讨论;

(5) 效果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水

平;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贡献;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n 【借鉴启示】支架式教学策略和环对职业教育教学组织的启示:

(1) “支架”构建——包括课程体系,由“理实相融”的教学和实践模块构建等。

(2) “教学情境”构建——起初以职业情境为主,使学生获得感性认知;之后能够采取简明易懂的案例和项目作为教学情境,使学生实现由浅入深的学习。

(3) “独立探索”——教师是设计者、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专业知识不足时,教师能够施以较多的指导、干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水平时,教师施以较少的指导,直至让学生自主学习。实施“独立探索,自主学习”,逐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能读书不要老师教,自能作文不要老师改”的境界。

(4) “小组学习”——无论如何配置,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的辅导都是精力有限,顾此失彼。能够采用“骨干先行”的策略,先培养若干学习骨干,以其为核心构建“学习小组”,学生之间互帮互学,“比学赶超”。选好学习骨干,实行“组长轮值”,防止学习小组成员“越俎代庖”、“滥竽充数”,评选学习标兵,设置学习进步奖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和好胜心,是“小组学习”的教学组织方式获得成效的必要策略。

(4) “效果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方式能够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包括学习和实践的态度和表现,团队精神和贡献,知识测试、知识竞赛、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小组管理和领导水平评价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