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艺术

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艺术
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艺术

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艺术

导读:本文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艺术,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艺术

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民间陶瓷艺术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陶瓷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的主要原因便是其外表涂有各类不同的彩绘,从而起到了相应的装饰作用。为此,人们便需要针对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艺术展开全面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其艺术价值。

关键词:传统陶瓷;彩绘;装饰;艺术

引言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陶瓷在呈现我国历史文化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一些西方人的眼中,其总是将陶瓷和我国文化联系在一起。因此,陶瓷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算是我们国家文化以及精神的重要代表。伴随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人们心中的审美元素也在持续增加。单从“装饰”的角度来说,传统陶瓷能够在多个方面予以体现,既有各类不同的图案展示,同时还能体现出多种不同的工艺和技法。

一、陶瓷的地域特色

(一)泥料的制约

陶瓷本身属于一种造物的活动,其本身的材料对于最终的器物有

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纵观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基本上所有知名的窑口全部都位于优质的瓷泥产地,然后再通过优良的技术才能制作出精美的产品。因此,泥质对于陶瓷的艺术性价值的整体影响非常大。例如我国景德镇,其使用的瓷泥主要以高岭土为主,可以算是全世界最为优秀的瓷泥。在一段时间内,高岭土一度成为了瓷泥的代表。正是由于瓷泥的高质量,景德镇地区的陶瓷艺术便取得了飞速的进步[1]。进入元代时期后青花瓷开始出现,其代表着我国陶瓷彩绘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此之后,其霸主地位一直都无法动摇。青花瓷的工艺要素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是白瓷胎、钴料以及釉下彩绘。虽然青花瓷的具体起源至今仍处于争议之中,部分人认为其受到了波斯文化的影响,另一部人则认为其全部都由我国创作,但是白瓷胎和钴蓝在搭配之后诞生的审美价值已经取得了全世界学者的认可。

(二)民风的渗透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本身的性质面貌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影响,分别是种族、环境以及时代。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一类艺术品的价值,便需要从其精神以及风俗的角度出发予以思考。只有基于这一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体会陶瓷装饰中包含的艺术价值。由于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一些新的文化形式逐渐进入我们国家,但其原本的保守型特点会一直存在。两种不同文化形式在交融的过程中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正是基于这一点,陶瓷彩绘文化也在持续改变。早期的陶瓷彩绘均以民间文化为主,其染料也由我国自己生产。然而伴随二战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许多地区的陶瓷染料全部来自于

德国和日本,因此其绘制的作品所呈现出的形态也独具特色,这就将时代的特点充分展现了出来[2]。

二、丰富的文化底蕴

(一)民间艺术的联系

所有民间的艺术形式都不是孤立发展而成,其总是与当地的其他艺术形式有着一定的联系,亦或者会对其题材以及元素有所借鉴。因此,不同地区的艺术作品虽然在外观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其内部经络以及艺术血液却完全一致。民间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基本上全部都以人们十分常见的纹饰为主,最为常见的便是瓜果、花卉以及动物。诸如桃子、石榴、牡丹、蝙蝠以及龙凤等。这类作品虽然整体画风较为粗放,但是主题内容却非常鲜明,体现出了广大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剪纸艺术还是家具艺术,基本上全部都运用了此类元素,这就对陶瓷彩绘的装饰艺术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无主题纹饰便是当时十分常见的一种陶瓷彩绘形式,其借鉴了当地的剪纸以及年画的艺术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再对整个画面重新进行安排和设计。虽然许多窑工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其仍然能够凭借自身经验以及对于美的独特感受,从而创造了许多极具特色的陶瓷艺术品。

(二)传统文化的展现

任何艺术形式的诞生和演变自然与其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在受其影响之后,再通过独特的形式在艺术作品中进行表现。所以,民间艺术一直都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分支。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文化的形式种类自然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其本质基本上完

全一致,几乎都是对于吉庆、繁荣、生育、长寿以及富贵等美好事物的追求。单以“鱼”作为案例,人们以此为基础创作了许多不同的图案形式,无论选用的材料是土质青花还是红绿彩,其装饰内容全部都将广大人民的精神寄托作为载体。诸如“吉庆有鱼”“连年有鱼”“富贵有鱼”以及“鱼跃龙门”等[3]。

三、彩绘的艺术特色探究

(一)从内容角度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传统陶瓷在外形主题方面涉及的题材种类非常多,诸如山水、花草、鸟、鱼、虫、人物以及宗教等。此类事物均能够通过不同的形式在彩绘的图案中进行体现,从而可以将社会中的点点滴滴呈现出来。不仅如此,对于相同的一项,还可以从多个方面予以表现。例如,为了能够将淳朴的民风体现出来,除了使用十分传统的小桥流水之外,还可以展现广大村民的热情好客,或者直接将田野中辛勤耕作的劳动人民以及周边打鱼的渔民展现出来,不同的场景带给人们的观感亦有很大的不同。而为了能够将美丽的风景呈现出来,可以尝试通过江河、高山、天地以及蓝天白云等来表现。一般而言,为了将同一题材展现出来,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画法进行展现,分别是釉上彩、青花以及古彩,如此呈现出来的题材同样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正是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题材形式,再借助陶瓷彩绘这种特殊技法,从而将多姿多彩的世界呈现出来。不仅如此,同时还能使得艺术工艺以及技法得到全面提升,进而不断增强陶瓷的美感价值。除此之外,传统的陶瓷彩绘还能将设计者的思想情感渗透其中,

在彩绘图案中将个人想法予以呈现,并为其后期的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从形象角度分析

相比于我们国家的传统国画,陶瓷彩绘在绘制形式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为了能够为后期的生产工作带来相应的便利,人们往往在进行陶瓷装饰的时候,会将其主体部分予以凸显,促使其变得更为整洁和形象。一般来说,彩绘者主要会通过一些较为简单的笔画和图画,以此将自己原本希望表达的主题内容以及思想意境展现出来。例如,在我国明代时期,民间中使用的青花盘子上往往会绘有大量树的图案,最为常见的便是八片树叶,以此将树木茂盛的形象展现出来。彩绘者可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仅仅只需几笔便可将树叶在风中摇曳的美景予以呈现。传统陶瓷在实际发展的时候,很多设计者经常会根据自己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从中获取灵感,并将其渗透到陶瓷彩绘作品之中。整个绘制过程并非刻意追求真实性,而是单纯地将神韵展现出来即可,以此呈现出独有的精神意境。也正是由于这一情况,后人看到的陶瓷彩绘基本上全部都是将真实的风景抽象化之后再进行体现。如此抽象化的体现,给予了观赏者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其根据个人感官对希望表达的意境进行体会。因此,具体的感受往往没有确切的方法,人们只能根据已有的人物和风景,再增加一些个人的想象。如此一来,陶瓷彩绘的主题将会变得更为形象。例如,青花瓷中经常能够看到荷花的图案,有些时候仅仅只呈现出了其中的一部分,单纯将主体部分展现出来,而没有其中连接的部分;有些时候则只是将荷

花内部的经络绘制出来,整个画面仅仅只有几个叶片和花瓣,再将“水”这一事物添加其中,人们很快便能想象出荷花原本真实的形象。这种表达方式十分简洁且形象,因此可以算是艺术美感与日常生活之间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将人们的生活内容呈现出来,而且还能展现出陶瓷彩绘本身的艺术价值[4]。

(三)从图案角度分析

从图案方面来说,我国陶瓷彩绘的图案和中国国画方面有着非常多的联系,诸如具体绘画的笔法和线条。通过对于我国历史多个朝代生产的陶瓷产品进行观察便能了解,不论是元明清时期的古彩,还是早年汉代的彩绘,其基本上都选择使用毛笔的方式进行勾勒。也正是由于这一方面的原因,陶瓷绘图很多时候都结合了国画绘制的形式。诸如,在明代的青花瓷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竹子”的形象。从整体角度来说,早期的陶瓷绘制方式所使用的颜色种类与我国国画几乎非常相近,但是在图案的选择方面却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当青花瓷进行“竹叶”展示时,其主要将其完整性的特点表现出来,也就是尽可能将每一片竹叶全面清晰地呈现出来。而国画进行“竹叶”展示时,其图案通常都并不完整,而且叶子之间还会有一定的相互交错、重叠。虽然两种艺术形式在表现手法方面有着角度的差异,但其均能将竹子本身的坚强、挺拔以及不畏严寒的精神体现出来。因此,也可以说陶瓷彩绘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国画中的笔法以及线条。例如,当陶瓷彩绘在对于“树”这一形象进行呈现的时候,其主要依靠几条简单的线条将整个树干全部展现出来,以此呈现出大树伟岸挺拔的形象,之后

再使用一些排线进行补充,从而对树皮予以描绘。尽管这种呈现方式和国画中大树的描绘方式有着比较大的区别,但是陶瓷彩绘显然已经将国画的绘制精华予以吸收,依靠简洁、苍劲的笔法,将工笔画原有的神韵全部展现了出来,从而使得其外部的“装饰”更为形象[5]。

(四)从工艺角度分析

传统陶瓷的整体生产时间非常长。如果从广义的角度而言,整个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主题的设计、彩绘以及烧制,只有以上的步骤全部完成之后所诞生的陶瓷产品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称之为艺术品,从而向世人展示。事实而言,从某种角度来说,传统陶瓷在进行彩绘的过程也可以算是一种绘画展示的过程。只是相比于在纸面上进行创作,其主要在陶瓷上面进行绘画,因此其创作的难度便大幅度增加。对于设计者来说,不仅需要懂得绘画的艺术理念,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单从这一角度来看,陶瓷彩绘为了能够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装饰形式,其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材料内容以及工艺手法。例如,当前蓝色的青花瓷主要选用的是钻石材料,再使用“勾线分水”的形式,将材料内容和手法本身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其蓝色变得更为形象和逼真,而粉彩所使用的材料以及手法就与之有着非常大的差别。从严格意义的角度来讲,粉彩主要是釉上彩绘,但凡选用不同的手法、材料,其呈现出的颜色以及触摸的手感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在传统陶瓷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陶瓷彩绘的工艺手法种类也在持续增加,诸如勾、填以及吹等。将这些新工艺和传统工艺结合在一起,就能将陶瓷彩绘的装饰形式多样化表现出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国家的陶瓷彩绘在进行装饰的时候,主要通过确定主题、设计形象、突出意境、图案绘制以及手法运用等方式进行展现。其中,既有传统艺术形式的继承,也有新文化的产生。在未来,人们还需要针对陶瓷的“装饰”继续展开研究,以此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并将其逐渐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张雯羽.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艺术研究[J].明日风尚,2018,(1).

[2]吴琼,毛晓东.博山传统陶瓷彩绘装饰研究(一)[J].山东陶瓷,2015,(2).

[3]夏徐玲,陈敏.浅谈中国传统绘画对陶瓷装饰的影响[J].陶瓷研究,2015,(2).

[4]黄毅,段忠熠.论现代艺术设计融入陶瓷绘画(装饰)的意义[J].陶瓷研究,2016,(3).

[5]张红霞,孙晨.景德镇传统加彩雕塑瓷与中国当代彩绘陶瓷雕塑艺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陶瓷,2017,(4).

作者:傅旭单位: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浅谈中国陶瓷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285183.html, 浅谈中国陶瓷艺术 作者:司忠辉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8期 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而在中国,陶瓷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品之一。陶瓷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中国的陶瓷艺术也一直是颇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历经千年,仍盛而不衰。本文将从中国陶艺的发展历程,现当代陶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浅谈中国 的陶瓷艺术。 一、中国传统陶艺的发展历程 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始了最原始的活动。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或继承发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共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后,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那便是黑陶艺术。 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尽管在商代制陶工艺没有明显进步,艺术性也没有明显提高,但是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度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瓷器的前身“原始青瓷”。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经历了西周和春秋战国到东汉,逐渐的走向成熟,出现了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而且它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同时,在秦汉时期,制陶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秦朝时的陶俑造型逼真,深刻揭露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彩陶方面,汉代彩陶一改奔放热烈的作风,转而崇尚凝重精雅的神韵,艺术表现力强。 到了隋唐时期,经济的高度发达,民族的大一统使得唐朝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空前繁荣。而在陶瓷艺术中,最能代表这种盛唐气息的便是唐三彩。它多用于陪葬,作为一种冥器,它的实用性远不如当时的青瓷、白瓷。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的白瓷,到隋朝时,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至唐朝更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陶瓷装饰工》复习题

本题库为本人自己答案,只做参考使用. 《陶瓷装饰工》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 B 为主。 A.三角纹 B.宽带纹C.折线纹 D.辫形纹 2、庙底沟型彩陶纹饰的特色是 B 。A.寓人于鱼B.黑白双关C.内彩 D.螺旋纹 3、 D 是用一定的轮廓外形,划分出装饰面,使它成为主要的部位。A.分割法 B.对比法C.双关法D.开光法 4、下面哪种粉彩颜料为透明色 D 。A.茄色 B.广翠 C.淡翡翠 D.墨绿 5、下列哪项不是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 D A.满纹饰B.内彩C.点和螺旋纹D.形体双关 6、马厂型彩陶盛行陶衣,即在陶器表面涂一层 C 。A.赤铁矿颜料B.锰化物颜料C.泥浆D.低温铅釉 7、灰陶主要以 B 和弦纹作装饰。 A.回纹 B.绳纹 C.篮纹 D.饕餮纹 8、商代出现 C ,釉色青绿而带褐色,胎亦较硬,呈灰白色。A.白陶B.灰陶C.釉陶D.黑陶 9、商代青铜器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以作主花,以 D 回纹作为地纹。 A.龙纹 B.夔纹 C.凤鸟纹 D.饕餮纹

10、下面哪种粉彩颜料为不透明色B 。A.石头绿B.锡黄 C.淡苦绿 D.淡古紫 11、 A 原名“洋彩”,是受外来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彩绘方法。 A.粉彩 B.新彩 C.青花 D.古彩 12、下列新彩颜料中不能混合调配的是C 。A. 海碧+艳黑B.海碧+玛瑙红C.西赤+薄黄D.西赤+艳黑13、晚清道光、咸丰年间,出现了一种与粉彩装饰工艺、风格相近的釉上彩瓷新品种—— C 。 A.墨彩 B.新彩 C.浅绛彩 D.古彩 14、 B 是印刷技术在陶瓷装饰上的运用。A.刷花B.贴花 C.瓷相D.墨彩 15、粉彩在传统五彩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 D 的制作工艺。A.青铜器B.漆器 C.染织D.珐琅彩16、《陶雅》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是对下列哪种陶瓷装饰的称赞。 A A.粉彩 B.新彩 C.五彩 D.古彩 17、 C 又称为原始瓷器,是瓷器的萌芽。A.白陶 B.灰陶 C.釉陶 D.黑陶 18、下面哪种粉彩颜料为透明色 A 。A.赭石 B.松绿 C.茄色 D.广翠 19、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装饰纹样最主要的是 B 。A.饕餮纹 B.蟠螭 C.窃曲纹 D.环带纹 20、B是在青铜器上嵌饰其他物质材料,或松石、或红铜、或金银丝,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装饰手法。 A.镶嵌 B.金银错 C.焊接 D.拼接

陶瓷工艺彩绘技法制作经历及

浅谈陶瓷工艺彩绘技法制作经历及研究摘要:江西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工艺作品,历史悠久。从古至今陶瓷彩绘工艺是我国宝贵的艺术形式之一,对引领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陶瓷彩绘艺术是我国社会文化符号的一种表现。本研究通过对陶瓷工艺彩绘技法与制作经历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研究陶瓷工艺彩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温色釉彩绘技法亚光颜色釉 引言 中华红釉修改“铮骨傲梅”瓶(清香满乾坤)高30厘米,作为我国陶瓷彩绘工艺的代表作品。其傲尽寒霜透铮骨,芬香馥郁惹人醉的文化性和工艺美,成为文化符号之一。“铮骨傲梅”瓶介绍:“兹瓶以高温色釉施绘,是于1330度高温还原焰烧製而成,萃集绘、刻、堆、填等诸多工艺於一身,面目臻臻,予人满目琳琅之感。中华红釉发色鲜秾悦目,光澄若镜,骄灿若阳,虽明丽亦不艳媚,热火邈不张扬,炳炳麟麟,莫不懿哉。梅枝虬干俱以窑变花釉为之,黟黑若铁,苍劲嶙峋,兼之白梅皓洁似雪、历历鲜目,真乃富丽雍容之雅阁陈设也。” 1、陶瓷彩绘的工艺技法特征分析 我国传统的彩绘主要有:彩绘、粉彩绘、颜色釉等几种形式,这几种形式的彩绘体现了我国陶瓷文化和技法的成就。陶瓷彩绘其瓷器细腻、胎骨晶莹;青花清新、高雅。其釉光亮洁净,白中泛青。颜色青翠欲滴,永久保持。陶瓷彩绘作为我国的艺术瑰宝,受到了

中外人们的广泛欢迎。常见的彩绘工艺有:手绘、贴花、印花等三种形式。手绘的陶瓷,其画面表现的生动活泼,属于陶瓷中的珍品。贴花的彩绘陶瓷,图样非常清晰,而且有着统一的规格。印花的陶瓷,其线条简练、画面非常规整,整个陶瓷的纹饰丰富,品种全面。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70年代以后,通过使用色釉作釉料进行具体形象和内容的表达,成为重要的创新技法。综合装饰指的是使用各种类型的坯、釉、彩等类型的材料。通过喷、涂、绘、刮等手段,创造出崭新的多种样式和风格的装饰艺术。其特点为“形式多样,灵活,互为补充,映衬,各臻奇妙,蕴含丰富”。综合装饰就是利用各种坯、釉、彩等多种材料,运用喷、涂、绘、刮等多种手法,创造出崭新的多种样式和风格的装饰艺术。其特点为“形式多样,灵活,互为补充,映衬,各臻奇妙,蕴含丰富”。 2、陶瓷工艺彩绘技法制作过程分析 2.1 绘制装饰图稿 陶艺的装饰,为了准确地描绘形象,可用铅笔或红、蓝墨水打轮廓稿,待定稿之后再用颜色釉或陶瓷颜料进行装饰,用陶瓷釉料进行装饰时,不可随便修改。 2.2 按稿绘制步骤 根据绘制用的颜色釉特点及色泽,可先用较薄的色釉画出一个大体的画面。先把颜色浅的花瓣画出,然后再用黑料画出主干和梅枝,当画面上色绘制定稿后,就可以逐渐加厚。 2.3 颜色填绘

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十一月底,我们来到江西最富盛名的城市——景德镇寻访陶瓷意蕴。景德镇是江西的代表,这是得到国际上的认可的,陶瓷让景德镇名传千古,曾创造中国陶瓷史辉煌的景德镇,其陶瓷创作的立身之本和“根”是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大量接触现代美术的我们来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文化根源的洗礼,大量的传统手工艺作品提醒我们景德镇之所以久盛不衰——因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 陶瓷的制作是一件艺术品精雕细琢的极致体现,陶瓷作为一种艺术载体,与其他艺术品相比,具有制作材料特殊、制作工艺特殊、生产工艺的难以掌握性等特点。古时的陶瓷产品制作,要经过72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瓷工流下的汗水,拉坯、上釉以及将瓷坯送入窑中进行煅烧,其辛苦远非创作国画作品所能比拟。一件陶瓷精品的出炉,并不亚于人类十月怀胎孕育新生命的过程,它是经过艺人用生命在进行创造、并经历火之升华才得以完成。过小明称景德镇仅凭陶瓷制造这单一产业,便可让老镇的兴旺与盛名延续千年之久,足可证明陶瓷的不凡之处。 我们这次的旅程,幸得一位景德镇陶瓷学院的研究生陪同讲解,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许多家庭作坊,并且详细的介绍了瓷器的四大构成要素:坯、釉、彩、法。例如釉上彩综合式是将两种以上釉上彩绘方法综合运用的方式。例如新彩与粉彩的综合、墨彩与刻瓷的综合。釉下彩有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釉下褐彩、釉下黑彩等。如果任意将上述两种形式和技法结合起来,形成两种艺术效果的综合效应,即是釉下彩综合式。我们常常在电视节目上听到的名词,清华釉里红,到那里才得到讲解:实际上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青花料和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釉里红色料所绘制的釉下彩综合式的装饰,它既有青花青翠品澈、幽靓素雅的特色,又有釉里红瑰丽而沉静、艳媚而不浮躁、热烈而又含蓄的特色。两者的长处有机融合,既素雅又艳丽,形成了青红相间、冷暖相衬、动静相映的审美特征。 而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却不是传统的技艺的精湛,而是景德镇陶瓷学院里的留学生工作室,那里的陶瓷作品没有束缚,充满了趣味,毛主席可以是陶瓷做的,头与身体的比例失衡,陶瓷也可以组合成一个远古的生物,仅凭印花,也可以制作出几十上百种陶瓷的组合,这让我们想到,景德镇的传统会不会受到冲击? 显然,通过几天的观察,传统技艺在景德镇占据了主导,瓷器的创意,可能在表面的装饰上比较显见,景德镇是陶瓷综合装饰艺术诞生和发展的地方,同时也是产生和造就陶瓷综合装饰的摇篮,景德镇拥有陶瓷综合装饰艺术辉煌的昨

陶瓷装饰工大赛决赛题库300道

陶瓷装饰工大赛决赛试题300道一、判断题180道(对的打“√”,错的打“×”) 说明:基础知识(第1-40题)、工艺设计(第41-100题)、制作和检验部分(第101-180题) 1.元代江西景德镇已发展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所烧青花及釉里红,开创了彩绘瓷新局面。(√) 2.青花瓷是以含钴元素的矿物质为着色剂,在瓷器坯体上进行装饰,再覆盖一层玻璃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 3.釉下五彩是江西景德镇湖田窑的首创。(×) 4.半刀泥,陶瓷刻花技法名称。景德镇称一边深一边浅的刻花技法为半刀泥。“半刀泥”刻花,是在继承景德镇宋代刻花装饰工艺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图案纹饰则简练明快,手法以印花、刻花和堆塑为主。其中“半刀泥”法的刻划纹样,每根线条都具有深浅变化,虚实相间,使图案有凸起之感。刀法灵动跳脱,奔放潇洒,轻快酣畅如行云流水,可谓鬼斧神工。其“如冰似玉”的艺术效果,成为当时陶瓷装饰的一种主流。(√) 5.明代的陶瓷工艺,在装饰上主要有青花和粉彩两大类。(×) 6.最早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在商代年代烧制成功。(√) 7.唐代的“唐三彩”是指以黄、绿、褐三色为主的彩色釉陶瓷。(√) 8.龙凤麒麟是元代陶瓷最具有时代特点的装饰题材,流露出汉族文人对于异族统治的不满情绪和高洁心情。(×) 9.综合装饰是指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装饰方法同时出现在装饰画面上的装饰复合方法,它可使陶瓷装饰花样更加丰富,装饰风格更具特色。(√) 10.粉彩瓷器釉上彩的一种。又名“软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品种,以雍正时制作最精,故又有“雍正粉彩”之称。(√) 11.古彩:又名硬彩,为别于清代粉彩,一般称明代五彩和清代康熙五彩为古彩。(√)

陶瓷胚胎装饰

陶瓷胚胎装饰 胚胎成型后,匠师们根据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人物的审美需要进行装饰绘纹,方法多种多样,技法有化妆土、划花、刻花、贴、印花、剔花、镂空、彩绘、雕塑等。 ①化妆土装饰 指用上好的瓷土加工调和成泥浆,施于质地较粗糙或颜色较深的瓷器坯体表面,起瓷器美化作用的一种装饰方法。化妆土颜色有灰色、浅灰色、白色等。施用化妆土可使粗糙的坯体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坯体较深的颜色得以覆盖,釉层外观显得美观、光亮、柔和滋润。 ②划花 在半干的器物坯体表面以竹、木、铁杆等工具浅划出线状花纹,然后施釉或直接入窑焙烧。划花手法灵活,线条自然、纤巧、整体感强。 ③刻花 在尚未干透的器物坯体表面以铁刀等工具刻制出花纹,然后施釉或直接入窑焙烧。

④贴花 又称“模印贴花”、“塑贴花”。是将模印或捏塑的各种人物、动物、花卉等纹样的泥片用泥浆粘贴在已成型的器物坯体表面,然后施釉入窑焙烧。贴花纹样生动、逼真,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这种技法出现于中国汉代并流行于三国两晋南北朝及至唐代,如唐代长沙窑瓷器。 ⑤印花 将有花纹的陶瓷质料的印具,在尚未干的器物坯体上印出花纹,或用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坯体上留下花纹,然后入窑或施釉入窑烧制。 ⑥剔花 现在表面施釉或施化妆土,并刻划出花纹,然后将花纹部分或纹样以外的釉层或化妆土层剔去,露出胎体,施化妆土的部分罩以透明釉。器物烧成后,釉色、化妆色与胎地形成对比,花纹具有线浮雕感,装饰效果颇佳。 ⑦镂空 也叫镂雕、透雕,在器物坯体未干时,

将装饰花纹雕通,然后直接或施釉入窑烧制,镂空的纹样一般较为简单,多为三角形,圆孔、四边形等几何图案。 ⑧彩绘 用毛笔蘸各种颜料,在陶瓷器上绘制纹饰。彩陶上的彩绘是在器物坯体或涂施陶衣的坯体上绘画花纹,入窑一次烧成。彩绘瓷器有釉下彩绘和釉上彩绘之分,釉下彩绘是用颜料在坯体上绘画花纹,然后施釉入窑高温烧结;釉上彩一般是以颜料在施釉后高温烧过的器物釉面上绘画,再入窑以600~900℃的低温烘烧。彩绘纹饰主要有人物纹、动物纹、花卉纹、山水纹、诗文纹、故事纹等,使瓷器更加绚丽多彩,惹人喜爱。 ⑨雕塑 是将以手捏或模制的立体人物、动物等密集而又规律的粘贴在器物坯体上,然后直接或施釉入窑烧制。 上釉-将装饰完毕的坯胎表面覆盖一层釉料。施釉的目的是在陶瓷坯体表面覆以适当厚度的硅酸质材料,并在熔融后与坯体能密

陶瓷图案装饰的分类与构图形式

陶瓷图案装饰的分类与构图形式 翻开中国陶瓷发展史,无论是宋代的刻瓷,元代的青花瓷,明代的五彩(古彩)瓷,清代的粉彩瓷,还是近现代的艺术陈设瓷、陶瓷壁画都会看到图案艺术的魅力。它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它以其精美的造型、合理的构成、美丽的色彩装饰着美伦美焕的陶瓷。培养人们的审美趣味,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它还非常广泛地、深入地影响着人们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并对推动陶瓷文化艺术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陶瓷图案的概念 陶瓷图案是工艺和装饰相结合的一种工艺美术形象。它是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经过艺术加工,使其在造型、构成、色彩等方面适合于陶瓷工艺和审美目的一种设计形象或装饰纹样。它既是自然形象的“浓缩”和“升华”,又是一种受陶瓷用途、造型特点、瓷土、釉彩烧制温度等工艺限制和规律性极强的艺术形象。就陶瓷这种工艺载体应用来说,可分平面体图案和立体图案。平面体图案通俗讲的是指在平面物体上所设计的装饰纹样。如在瓷板、瓷盘、陶瓷壁面等等上面的设计图案。立体图案是指具有三维空间的瓷器物体上所作的图案造型、构成、色彩设计。如在瓷瓶、陶艺、镶器、瓷柱等上面所设计的图案。 陶瓷图案装饰按照其所装饰纹样主题来分为:几何图案、花卉图案、人物图案、动物图案、风景图案。 几何图案是用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的图案纹样。从大量的传统青花瓷、粉彩瓷上的装饰可以看出,装饰在口沿、颈、足部连续式的辅助纹。如回纹、龟背纹、菱形方格纹被大量地采用,它与器物的造型很协调,具有统一而又变化丰富的艺术效果。 花卉图案主要是把大自然的花卉进行变形和换色,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想象力,创造性地加以夸张、减化、取舍、修饰使形象更简练、完美、生动、特征更明显,使其造型和色彩更富于理想化。如我们常在瓷瓶、罐腹部或肩部绘变形牡丹、莲花、菊花、并配缠枝卷草纹。 人物图案是把人物形象、动态、服饰进行概括提炼、夸张、和谐有机的配合,设计出的装饰图案。在设计人物图案时,我们不但要了解人物的自然属性,如男、

陶瓷装饰工

《陶瓷手工彩绘工》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明代的陶瓷工艺,在装饰上主要有青花、两大类。A.粉彩B.五彩C.斗彩D.青花斗彩 2、陶瓷装饰从工艺手段上可分为釉上彩、釉下彩和。A.青花釉里红 B.釉中彩 C.综合装饰 D.釉下五彩 3、中国陶瓷的釉上装饰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主要可分为古彩、粉彩和三大类。 A.五彩 B.斗彩 C.填彩 D.新彩 4、明代青花的装饰,各个时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下列哪项的描述是错误的。 A.宣德青花多用缠枝花、一束莲、牡丹、腊梅、三友图等。 B.成化青花多用婴戏、人物仕女、草虫小景、棕榈、葡萄等。 C.宣德青花多用婴戏、人物仕女、草虫小景、棕榈、葡萄等。 D.弘治、正德青花多用缠枝莲、八宝、连理牡丹、栅栏树石等。 5、素三彩是用等色施以彩绘,是康熙时期的创造。A.黄、绿、红 B.黄、红、紫 C.绿、紫、红 D.黄、绿、紫 6、珐琅彩始制年代是,最早是用进口原料,所以也称“洋瓷”。A.乾隆B.雍正C.康熙D.嘉靖 7、下列哪项不是新彩颜料。 A.西赤 B.海碧 C.净黄 D.川色 8、釉里红是以为着色剂的矿物质材料,在坯胎上彩绘装饰,再施釉高温烧制成瓷后,呈红色纹饰的瓷器品种。 A.氧化钴 B.氧化铜 C.氧化锌 D.氧化铁 9、根据调配方法以及使用的需要,新彩颜料有两种。 A.透明料和不透明料 B.油料和水料 C.油料和珠明料 D.水料和珠明料 10、是在瓷胎上进行彩绘后,再覆盖一层玻璃釉,经高温一次烧成。A. 粉彩 B.釉下彩C.新彩 D.釉上彩 11、始于康熙,至雍正时期最为发达。A. 粉彩 B. 五彩 C.古彩 D. 新彩 12、磁州窑窑址在河北磁县的观台及彭城,以烧制为主。A. 青瓷B.白瓷C.白地黑花瓷D.黑瓷 13、明代德化窑生产一种专门外销的,因以红色为其特点,日本人称之为“赤绘”。 A.青花瓷 B.红釉瓷 C.绿彩瓷 D.彩绘瓷 14、青花瓷是以含的矿物质为着色剂,在瓷器坯体上进行装饰,再覆盖一层玻璃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 A.铅元素 B.锰元素 C.钴元素 D.铁元素 15、新彩油料的乳香油不宜,否则在烤花时颜色会流动,影响画面效果。A.过稀B.过稠C.过少D.过多 16、釉上彩的烧成温度一般在。A.450~600℃ B.650~800℃ C.850~1000℃ D.950~1100℃ 17、始于康熙,至雍正时期最为发达。A. 粉彩 B. 五彩 C.古彩 D. 新彩 18、釉里红瓷器的彩绘方法和制作工艺与相同。A.粉彩 B.古彩 C.青花 D.五彩 19、是用已调好的粉彩透明或不透明颜料,根据画面需要均匀地平涂纹饰。 A.洗染法 B.平填法 C.打底法 D.接色法 20、釉下五彩是的首创。A.湖南长沙铜官窑B.江西景德镇湖田窑 C.河北邯郸磁州窑 D.陕西同官耀州窑 21、景德镇调制青花分水料时通常使用。A.清水 B.茶叶水 C.淡墨水 D.黄篾水 22、粉彩是根据画面表现需要,用不同的粉彩颜料渲染出画面纹饰明暗层次。 A.打底法 B.平填法 C.洗染法 D.接色法 23、呈不透明的白色,烧后为乳白色,且能堆积凸起,是粉彩颜料中的重要基本色。 A.宫粉 B.玻璃白 C.溶剂 D.雪白 24、调和干粉状青花料时,须将青花料置于磨料钵加清水研磨,研磨的时间取决于。 A.青花料的粗细程度 B.青花料吸水程度 C.所加入清水的量 D.都无所谓 25、为青花彩绘工序中特制的毛笔,因笔头似鸡头,俗称“鸡头笔”。A.箍线笔B.分水笔C.描线笔D.调料笔 26、粉彩和五彩的区别正确的是。 A.五彩用“玻璃白”涂底。 B.粉彩用渲染的表现方法,五彩则多用单线平涂。 C.粉彩和五彩没有软硬之别。 D.粉彩烧制温度为800℃左右,五彩则为700℃左右。 27、将已干燥的青花料置于磨钵内重新研磨,。A.需加茶水调匀 B.无需加水C.需加清水调匀 D.也不能再使用 28、下列新彩颜料中不能混合调配的是。 A. 海碧+艳黑 B.海碧+玛瑙红 C.西赤+薄黄 D.西赤+艳黑 29、彩绘前调制青花料,加入可避免纹饰在彩绘过程中受到磨损。A.清水B.茶叶水C.胶水D.黄篾水 30、坯胎上的纹饰用青花料描线后,在纹饰的轮廓线内,以含不同分量青花料的浓淡料水,分出深浅不同色调的过程,称为。A.填色 B.分水 C.搨料 D.涂料 31、传统青花分水料调配成五个色调,由浓到淡依次是:。 A.正浓、头浓、浓水、淡水、影淡 B.浓水、正浓、头浓、影淡、淡水 C.浓水、正浓、头浓、影淡、淡水 D.头浓、正浓、浓水、淡水、影淡 32、在特定的形状内布满并适合之一特定的形状的装饰纹样叫。A.回旋纹B.连续纹C.散点纹D.适合纹 33、晚清道光、咸丰年间,出现了一种与粉彩装饰工艺、风格相近的釉上彩瓷新品种——。 A.墨彩 B.新彩 C.浅绛彩 D.古彩 34、粉彩在传统五彩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的制作工艺。A.青铜器B.漆器C.染织D.珐琅彩 35、《陶雅》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是对下列哪种陶瓷装饰的称赞。 A.粉彩 B.新彩 C.五彩 D.古彩 36、是在胎上先用青花釉料画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的加以彩绘,使青花与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A.彩绘 B.斗彩 C.填彩 D.开光 37、明代青花装饰,从艺术风格看,下列哪项的描述是正确的。 A.宣德的“浓”,成化的“淡”,弘治、正德的“暗”,嘉靖、万历的“紫”。 B.宣德的“淡”,成化的“浓”,弘治、正德的“暗”,嘉靖、万历的“紫”。 C.宣德的“浓”,成化的“淡”,弘治、正德的“紫”,嘉靖、万历的“暗”。 D.宣德的“淡”,成化的“浓”,弘治、正德的“紫”,嘉靖、万历的“暗”。 38、古彩又称,是康熙时期重要的彩绘品种。A.软彩 B.硬彩 C.填彩 D.斗彩 39、古彩是继承明代的传统技法而发展的彩绘。A.粉彩 B.斗彩 C.填彩 D.五彩 40、所谓康青五色,是指。 A.青花渲染的次数加多,更富层次感。 B.康熙时期的青花有五种颜色。 C.青花渲染了五次,更富层次感。 D.康熙时期的青花料有五种。 41、调制新彩胶水料时,,烧成前或烧成后水料会出现裂纹甚至脱落。 A.加入的的水过多 B.加入的胶水过多 C.加入的水过少 D.加入的胶水过少 42、烧制新彩前,应擦干净作品的空白部分,以免,影响作品效果。A.浮料 B.皱色C.起刺 D.色脏 43、青花的烧成温度一般在。A. 750~900℃ B.850~900℃ C.950~1000℃ D.1250~1300℃ 44、釉中青花作画工艺程序正确的是:。 A.在装饰面喷薄釉;刮削足沿釉;在坯胎上作青花装饰。 B.在坯胎上作青花装饰;在装饰面喷薄釉;刮削足沿釉。 C.坯胎施罩内外釉;刮削足沿釉;在釉面作青花装饰;在装饰面喷薄釉。 D.坯胎施罩内外釉;在釉面作青花装饰;在装饰面喷薄釉;刮削足沿釉。 45、为粉彩的基本颜料之一,呈无色透明的玻璃体,用来覆盖珠明料所绘的纹饰和作配色之用。 A.溶剂 B.雪白 C.宫粉 D.玻璃白 46、进行青花彩绘时,判断好的线条的依据是。 A.越细越好 B.线的两边凸起,中间略有凹下的槽。 C.越粗越好 D.线的两边有凹下的槽,中间略有凸起。 47、青花绘制过程中,的工序叫“升图”。 A. 把黄篾灰描绘的图样拓印在绵纸上 B.根据设计图,在坯胎上进行临摹起稿 C.用淡黄篾水在坯胎上勾绘大体轮廓 D.在坯胎上描绘一个单元纹饰 48、是以一个纹饰为单位向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伸展、延长,在传统青花装饰中被大量采用。 A.回旋纹 B.连续纹 C.散点纹 D.适合纹 49、是在纹饰的某个细部或器物的某个局部,为强调细部特征而作的。A.轮廓线B.装饰线C.铁线D.鱼骨线 50、景德镇享誉世界的四大名瓷是。 A.粉彩、玲珑、颜色釉、新彩 B.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 C.青花、粉彩、新彩、颜色釉 D.青花、粉彩、新彩、颜色釉 51、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的工序叫。A.刻花B.印花C.划花D.贴花 52、是指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在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A.印坯 B.拉坯 C.利坯 D.练泥 53、,粉彩绘画的主要颜料,主要成分与青花的色料相同,在1300℃呈蓝色,在750℃~850℃呈黑色。 A.艳黑 B.珠明料 C.麻色 D.油红 54、是以枫松脂蒸馏而成,为新彩调料的主要油料之一。其性质柔润,有粘性,不易干。 A.樟脑油 B.乳香油 C.煤油 D.汽油 55、雪白在未烧前是粉白色,烧后呈。A.乳白 B.鹅黄 C.无色 D.浅灰 56、下面哪种粉彩颜料为透明色。A.翡翠 B.锡黄 C.松绿 D.苦绿

新人教版五年级美术:《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doc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教学难点: 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导入: 提问: 1. 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 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灯(贯耳瓶)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三.讲授新课:(出示课题)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 (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 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

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 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 “钧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可多了!我一下子还说不完,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中国的陶瓷艺术吧!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尤见装饰匠心。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形式,大体上有刻镂、堆贴、模印、釉色、化妆土、彩绘六类型。图案纹样装饰于陶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上就已出现。先民们感受生活的自然现象创造出波拆纹、圆形纹、编织纹等图案,以二方连装饰形式呈现在陶瓷器物上,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一件绘有精美的人面和鱼纹的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彩陶中的精品。陶器上的纹饰体现了先辈们对于自然和人自身观察的结果,陶工们对于点、线、面的熟练融合,对于花纹繁密的组合,以及对于旋纹与孤线的审美感,不但表明了他们对于自然和人类自身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还表明了自然界已经脱离了他们的原貌,增加了人的思想和人的想象力,以及人对自然的美化和崇拜。商、周时代是以青铜器为时代标志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陶瓷纹饰和青铜器饰相似,刻纹白陶的烧制成功是制陶工艺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用高岭土制坯,烧成的温度达1000多摄度,素洁可爱的造型与优美的纹饰相结合,逗人喜爱。追溯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陶瓷产品,陶瓷装饰有两大特点:一类是以适合陶瓷器皿上进行工艺转换表现形式;另一类是以中国绘画形式在陶瓷器皿上进行工艺转换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的艺术——陶瓷的故事是多么有趣啊!陶瓷还是我国最为大的创造呢! 中华传统文化——剪纸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但我最感兴趣的是剪纸。 舅妈会剪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窗花,非常漂亮,我很羡慕,于是缠着舅妈教我剪一些简单又漂亮的窗花。那天,舅妈拿出两把剪刀和两张白纸,要教我剪一个“喜”字。舅妈让我把纸对折,再写上半个“喜”字,然后慢慢地剪下来。一开始,我怎么剪都剪不好看,在舅妈的帮助下,我终于剪出了一个大的“喜”字,我喜出望外。舅妈不但会剪“喜”字,还会剪“凤凰”、“喜雀”、“蝴蝶”、“小鱼”、“小鹿”……个个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妈妈还特意让我上网查找了一些有关剪纸的资料。原来剪纸艺术是从唐代一直流传到今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有些人,还能把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剪成一张张“花草树木”、“山山水水”、“活泼的小孩”、“年迈的老人”等等,真是太神奇了。 剪纸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还训练了我的动手能力,更发挥了我的想象力,设计出一张张美丽的剪纸。 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然而,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工业与商业的全球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消解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濒临消失。 首先是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艺术的根脉——教案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古代石器、玉器、陶瓷、青铜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2、能力目标:体会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3、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爱国热情。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古代石器、玉器、陶瓷、青铜器的艺术成就。 2、难点:理解“君子比德于玉”,对夏商周时代社会历史环境陌生及古代青铜器名称生僻字较多,用途不明确。 三、教学过程: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展示导学案的内容: 1 组:玉是怎样鉴定的吗? 2 组:玉与玉器有何区别?玉器的设计创作采用怎样的方法? 3 组:中国最早的玉在那个时代吗? 4 组:为何中国人特别喜欢玉? 5 组: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6 组: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7 组: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有何特色? 8 组:什么是青铜器?青铜器是怎样分类的? 9 组:春秋战国青铜艺术有何特点?秦汉青铜艺术的代表作品是? (一)古代玉与玉器艺术 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去读课文、分析讲解玉的相关知识: 同学们知道玉是怎样鉴定的吗? 玉:石之美”的说法,致使“玉”这个字,广义的成为美石的统称。强调光泽、透明度、声响等物理特性以区别玉石层次。中国历代玉器温润圆熟,晶莹剔透,中国古人对玉的解释除了物质的特性——质地温润缜密,光泽柔和外,还赋予它以“德”的含义。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称:“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所谓的五德是指仁、义、智、勇、洁。意思是色泽温润,表里一致,敲击声音舒畅悦耳,坚韧而不被折弯,可以雕琢的棱角凌厉,却不会割伤人的美石。 你理解玉吗?何为玉器? 古人有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佩玉以求避邪除凶,食玉以求长生不死,穿玉衣以求尸体不朽。玉有硬玉、软玉、碧玉、水晶等,用玉原料制作的工具、装饰品、祭器、陈设品等通称为玉器。A货就是天然翡翠,B货就是染色处理过后的翡翠,C货就是树脂、玻璃仿冒的翡翠饰品。玉根据其硬度、色彩有红色玉有火玉或赤玉之名;水晶又称水玉;白色大理石则称汉白玉;带红的称翡、绿色的称翠,合称翡翠 你能给“宝”一个解读吗? 你知道完璧归赵中的“和氏璧”这个故事吗? 学生讨论 你知道中国最早的玉在那个时代吗? 中国最早的玉器出现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在已发掘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文化遗址中,均有精美的玉器出土。之后,历经商、周直至明、清,持续

[浅谈陶瓷综合装饰]陶瓷综合装饰

中国拥有悠久的陶瓷历史,陶瓷承载着我国丰富的文化背景,其中陶瓷装饰随着工艺的不断发展,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魅力,丰富了陶瓷的表现力并赋予了更多的艺术人文内涵。陶瓷装饰是陶瓷艺术整体中,表现最为直观,视觉效果最为显著的构成部分。陶瓷综合装饰作为陶瓷装饰领域中重要的一个门类,所涉及的范畴是较广的,艺术效果独特,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在陶瓷装饰领域独树一帜、独具魅力。 一、陶瓷综合装饰的概念 所谓“综合装饰”是指在一件整体构思和综合思考的陶瓷作品中,综合运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属性的装饰工艺和技巧,例如使用刻、填、喷、彩等多种工艺装饰手段;或使用釉料、泥料、彩料、色料等不同装饰材料;或采用釉上、釉下不同的彩绘技法等,使多种装饰工艺和技术相互映衬、各臻其妙,以形成赏心悦目的综合艺术效果,展现意趣横生的陶瓷艺术魅力。它是现代陶瓷艺术中被广泛运用的装饰艺术形式。 二、综合装饰的构成要素 综合装饰将各构成要素,诸如创意美、形体美、纹饰美、色彩美、肌理美、材质美、工艺美、技巧美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审美特征。它最忌讳各构成要素的分离对抗和个体突出,因此,综合装饰比其他装饰类型更注重整体性。综合艺术的美是各构成要素之美,而无和谐统一的整体,也难有综合装饰艺术的综合之美。 三、陶瓷综合装饰的审美特点与材料特性 1、陶瓷综合装饰的审美特点 任何艺术形式和审美特点都与它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相联系。陶瓷综合装饰由于大量运用了坯釉材质的特性以及工艺处理技法,对主要是以“做”为主的陶瓷综合装饰来说,形象塑造更为抽象、内涵更为深沉、形式美感更为突出,即有自然本质的美和人为的创造美。陶瓷综合装饰的创意更具有装饰艺术的独创性、装饰艺术的新颖性,陶艺家往往借助各种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含蓄地、独特地抒发和流露自己的人生观、历史观和审美观。 2、陶瓷综合装饰的材料特性 陶瓷综合装饰材料美就是材料所给予人视觉和触觉的审美心理感受,材料的不同对综合装饰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不规则、色彩、肌理、质感等形式要素表现出来。综合装饰一般使用四种类型的材料土质材料、釉质材料、装饰材料、异质材料。陶瓷综合装饰材料总是以自己特有的天然美而表现美,是指利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处理,组合编排后所展现的美。但大多数情况往往同时具有自然美和表现美,而且总是在对比中求得和谐。材料的不同不仅能表现其自身的天然质感,同时巧妙利用适当釉料、颜料来发挥装饰材料的特性,从纹饰、肌理、质感、层次的对比、衬托,才能将装饰美发挥到极致。因为质地的对比、肌理的对比、色彩的对比、光泽的对比能赋予材料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不同的颜色釉料、泥料、色料等装饰材料装饰陶瓷,不仅要求创作者要有娴熟的绘画技巧,还要掌握配料,雕刻技艺并熟悉颜料釉料的发色效果。把握釉料、颜料的浓淡、厚薄,安排画面的层次,尽量使工艺达到完美的效果。

陶瓷装饰工

《陶瓷装饰工》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 B为主。 A.三角纹B.宽带纹C.折线纹D.辫形纹 2、庙底沟型彩陶纹饰的特色是 B。A.寓人于鱼B.黑白双关C.内彩D.螺旋纹 3、D是用一定的轮廓外形,划分出装饰面,使它成为主要的部位。A.分割法B.对比法C.双关法D.开光法 4、下面哪种粉彩颜料为透明色D。A.茄色B.广翠C.淡翡翠D.墨绿 5、下列哪项不是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DA.满纹饰B.内彩C.点和螺旋纹D.形体双关 6、马厂型彩陶盛行陶衣,即在陶器表面涂一层 C。A.赤铁矿颜料B.锰化物颜料C.泥浆D.低温铅釉 7、灰陶主要以 B和弦纹作装饰。 A.回纹B.绳纹C.篮纹D.饕餮纹 8、商代出现 C,釉色青绿而带褐色,胎亦较硬,呈灰白色。 A.白陶B.灰陶C.釉陶D.黑陶 9、商代青铜器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以D作主花,以回纹作为地纹。 A.龙纹 B.夔纹 C.凤鸟纹 D.饕餮纹 10、下面哪种粉彩颜料为不透明色B。A.石头绿B.锡黄C.淡苦绿D.淡古紫 11、B原名“洋彩”,是受外来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彩绘方法。 A.粉彩B.新彩C.青花D.古彩 12、下列新彩颜料中不能混合调配的是。A.海碧+艳黑B.海碧+玛瑙红C.西赤+薄黄D.西赤+艳黑 13、晚清道光、咸丰年间,出现了一种与粉彩装饰工艺、风格相近的釉上彩瓷新品种——。 A.墨彩 B.新彩 C.浅绛彩 D.古彩 14、是印刷技术在陶瓷装饰上的运用。 A.刷花B.贴花C.瓷相D.墨彩 15、粉彩在传统五彩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的制作工艺。A.青铜器B.漆器C.染织D.珐琅彩 16、《陶雅》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是对下列哪种陶瓷装饰的称赞。 A.粉彩 B.新彩 C.五彩 D.古彩 17、又称为原始瓷器,是瓷器的萌芽。A.白陶B.灰陶C.釉陶D.黑陶 18、下面哪种粉彩颜料为透明色。A.赭石B.松绿C.茄色D.广翠 19、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装饰纹样最主要的是。A.饕餮纹B.蟠螭 C.窃曲纹D.环带纹 20、是在青铜器上嵌饰其他物质材料,或松石、或红铜、或金银丝,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装饰手法。 A.镶嵌 B.金银错 C.焊接 D.拼接 21、下列哪项不是春秋战国青铜器加工方法。 A.金银错 B.脱胎 C.失蜡法D.鎏金 22、是指用一种工具在陶坯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这种压花线纹不深,仅在有光线的时候隐约可见,又称为砑花陶。A.印纹陶 B.彩绘陶C.暗纹陶D.黑陶 23、是战国时期较为杰出的一种陶器,它的装饰方法是在烧成的陶坯上画花。 A.印纹陶 B.彩绘陶 C.暗纹陶 D.几何印纹硬陶 24、下列哪项不是战国时期彩绘陶常见的装饰纹样。 A.几何纹B.夔纹C.云纹 D.花瓣纹 25、用刻花的印模在瓷坯未干时压出各种装饰花纹,它是青瓷装饰方法中常见之一。A.压印 B.刻花 C.划花 D.画花 26、六朝时期,最具时代特色的陶瓷装饰纹样是莲花纹和。A.几何纹B.花瓣纹C.祥云纹D.忍冬纹 27、是商代制陶工艺中的一种特殊产品,用高岭土制成,商代以后,不复发现。A.白陶 B.灰陶 C.釉陶 D.黑陶 28、又称卷草,是六朝时期流行的一种植物纹。A.莲花纹 B.荷花纹C.忍冬纹D.铺首纹 29、唐代的青瓷是当时陶瓷中的一个主要品种,其中最著名而有代表性的是。A.耀州窑 B.磁州窑C.邢窑 D.越窑 30、唐代陶瓷中,与青瓷同样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品种是的白瓷。A.邢窑 B.吉州窑C.越窑D.磁州窑

第二课 (1)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

第二课 (1)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 第一部分: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 教学目的: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玉器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生活中或者市面上,同学们经常都能见到玉,所以玉这个概念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在语文词汇里也有很多关于玉的词汇,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不琢不成器”、“金玉满堂”、“金枝玉叶”、“金口玉言”、“金玉良缘”、“锦衣玉食”、“抛砖引玉”等等这些词语中,那个玉字不是代表美好的、高尚的字眼?那么玉为什么能够如此运用呢?它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二、新授 1、玉的定义P8:是石之美者。“美”字不止外在美,还带内在之美,给人感受之美。 玉器在人们心目中有两种不同的审美追求:一是突出玉的天然美。如课文的“大圭不琢”,圭:是古代帝王或诸侯朝聘或祭祀时所执的丁字形玉器。它没有经过繁琐的磨制,保持着玉石本身的那种天然美。所以有“大圭不琢,美其质也”的这种说法。另一种是追求华丽之美。就是将玉石经过加工磨制,使之更加华丽秀美。 2、玉的历史及其重要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的,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可见玉在中国很早以前就已经诞生。 课文P5。旧石器时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玉就是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在磨制石器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石头质地坚硬,色彩与光泽漂亮,让人看了有一种愉悦的感觉,然后就把这些石头区分开来,把“石之美者”称为“玉”,起先是把玉作为装饰品或祭祀神灵的礼器,后来在磨制过程中,对于玉的审美逐渐超出实用目的,使玉成为“财富、权威和精神”的象征,甚至把对于玉的审美比附于社会道德规范。如:东周、西汉时期提出的“君子比德于玉”。P7 孔子曰:“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慎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许慎(《说文解字》)中有:“玉乃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也。鲤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也。其声舒扬远闻,智也,不挠而折,勇也。廉而不技,洁也。” 解释:“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温和滋润具有光泽,表明玉善施恩泽,富有仁爱之心; “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玉有较高的透明度,从外部可以看出来其内部具有的特征纹理,表明玉竭尽忠义之心;

我国传统及现代陶艺介绍

我国传统及现代陶艺介绍 中国陶瓷艺术年代久远,以下是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及陶艺发展介绍。 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样貌繁多,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 传统陶艺 一般指年代较久,使用传统技法来从事创作的陶瓷器,此种陶瓷器与官方的需求有相当程度的关系,同时在用途上大多以生活使用为主,若以釉彩来分类约可分为釉上彩与釉下彩釉下彩 -青花(青花是一种釉下彩,就是在坯体完成干燥后,在表面上上用蓝色的色料(例如氧化钴)画上各式图案。之后再淋上透明釉,即可进行釉烧。因为蓝色的色料是用在透明釉之下,所以名为“釉下彩”,此种方式通常色料的烧成温度不能与透明釉相差太大)、釉里红…等。 釉上彩 -粉彩(明朝年间研发出来的明“五彩”,对陶艺色彩的表现更上一层楼。在坯体上先施用一层色釉(通常为白色)后,先釉烧一次,再以有颜色的釉药绘上各种花纹图案,以低温烧第二次,通常第一次釉烧的底色烧成温度较色釉为高,由于色彩在底釉上,所以称为釉上彩。因为需要釉烧两次或是多次,故亦称为“二次烧”。)、康彩…等。在经验上,在进行多次烧时,应从最高温烧到最低温,以确保发色准确。 现代陶艺 随着朝代及制陶技术的演进,陶瓷品在人类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实用的价值,同时因为文化的演变,陶瓷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文化,多样化的风格及不同的型态用途,所代表的是人类审美观及生活品质的改变。 生活陶艺 - 陶艺类生活用品如,花器、餐具、茶具…等。 传统创新 - 运用传统技法,釉彩表现现代精神、瓶、罐、等容器或功能性得实用作品。 现代陶艺 - 表现造型结构与思想理念的创作,与其他艺术型态的结合,让陶瓷艺术已不再是单纯的拘泥于土与釉的结合,融合更多的人文与空间因素,使得陶瓷艺术更加有内涵。 由于现代对于化工原料知识的进步,与釉烧技术的发展,加上工业化后机器的制造与发明,陶瓷艺术已经渐渐分家,实用陶瓷与艺术陶瓷各有不同的发展空间,而釉上彩与釉下彩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的绝对,所以硬要用任一种分类的原则来规范陶艺的种类,都不是非常周延的方法。 陶艺发展 目前国外陶艺发展非常快,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陶艺课,而且许多家庭建成了陶艺作坊,还出现了一些个人经营的陶艺工作室,许多休闲场所也摆放陈设着陶艺家的作品,这样既能很好地发展陶艺事业,又增近了与陶艺家的学习和交流。 随着陶艺热的逐步升温,陶艺制品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亲手做陶艺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之余放松精神释放自我的又一休闲方式。 中国陶艺正处于发展中,从几年前各地陶吧的兴起,逐渐让人们了解了陶艺,陶艺正在走进家庭。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关的教育部门从素质教育出发,把陶艺列入了教学课程,这样从小就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非常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