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文学翻译必备的工具书

漫谈文学翻译必备的工具书
漫谈文学翻译必备的工具书

漫谈文学翻译必备的工具书

漫谈文学翻译必备的工具书

章克标先生的《翻译难》一文,其中谈到“在文化大革命中,我所有的藏书,全都被毁灭,片甲不留,我翻译所用的工具书,有很多字典、辞典、参考书、百科全书之类,工作遇到问题,就可查看,得到解决。人的知识有限,翻译离不开好辞典和各种参考书,这些都没有了,只好歇手。所以我是很明白翻译的难处的”。对此我深有同感,搞文学翻译这活儿确实需要许多工具书辅助才能较好地完成。就以我译英美文学作品的经验来说,除了尽量配备英汉、法汉、德汉和俄汉等多种双语辞典之外,以下几种工具书也是必不可少的。《新韦氏国际英语大辞典》(第三版)(Webster’s Third NewInternational Dictionary)。有些西方作家喜用冷僻古奥的词汇,如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就是其中的一位。布里恩·博依德新近写的《纳博科夫传》中收有一张纳氏坐在沙发上审视这部硕大的辞典照片,无疑他是在挑选适合自己心目中的词汇呐。译他的作品就非有这部十来斤重的大辞典不可。这第三版比较特殊,主编菲利普·巴布考克·戈夫博士打破常规,尽量收集了前两版不收的和新近流行的大批词汇,60年代初出版后曾受到一些思想较保守的辞书编纂家的贬斥,而实际上它经过时间的考验却对读者十分适用。我有幸在1964年花了50块钱(当时我的2/3月薪)买到了一部影印本,80年代起译纳氏的小说就真派上了用场。

我的经验是凡是别的辞典上查不到的词汇,十有九个能在这部收录齐全的辞典中找到。

《牛津引语大辞典》(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Quotation)。西方作家常在作品中摘引经

典名作的语句而并未交代出处,译者就得利用这部辞典了。譬如,我不是基督徒,虽读过《圣经》,却记不住每句出于何处。近译一本书时遇到“a pillar of a cloud”和“a pillar of fire”这两个词组,觉得像是出自《圣经》,一查这部辞典,果然是出现在《旧约》“出埃及记”第13章第21和22句:“日间耶和华在云柱中领他们的路,夜间在火柱中光照他们,使他们日夜都可以行走。日间云柱,夜间火柱,总不离开百姓的面前。”这样就可以在译文中加个注解,一清二楚。又如在译另一本书时见有“canst thou notminister to a mind diseas’d……”这一名句,不敢贸然就译,经查这部辞典的索引“minister”栏目,原来是莎翁《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中麦克白的一段道白:“你难道不能诊治那种病态的心理……”,遂注意引用了朱生豪的译文,无须再重译。看起来好像我熟谙莎翁的剧作,记得出处,随手掂来似的,其实我哪儿有钱钟书先生那样非凡的记忆力,据闻甭管你请教什么典故或名句出处,钱先生都能当场告知你到哪本书哪一章去查找,保险找到。我呢,则是全靠这部宝库般的词典帮的忙。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现在有了中文版,查找各种疑难问题十分方便,无须赘述。除此之外,我的书架上还有《布留沃英文成语与寓言词典》、《文学著作角色人名字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戏剧卷)、《希腊罗马神话词典》、《宗教词典》、《外国音乐辞典》、《20世纪外国文学辞典》、《美国名人词典》、《美国俚语大全》、《美国口语词典》和《苏联百科辞典》等等。冯亦代先生赠的原版《电影辞典》、李景端先生赠的译林版《当代美国文学词典》和《当代法国文学词典》、董乐山学长所赠他主编的《英汉美国社会知识小词典》,在我翻译过程中都起过很大的帮助作用。尽管如此,仍嫌不够,譬如纳氏的《微暗的火》中提到一位叫Thormodus Torfaeus的人,我遍查各辞书,还请教过几位学长,都未能找到答案,不知此公为何许人,只好在译稿上遗憾地加了个“不详,待查”这样蹩脚的注解。

以前我每月都要去北京图书馆跑一趟,利用那里的参考阅览室丰富的宝藏。前年不慎腿部骨折,再加年迈,跑不动了,只好依靠自己手边的工具书译书。日前逛书店,见到《综合科技大词典》,价格不便宜,心想当今科技日新月异,说不定哪天译书时将遇到科技新词汇就可用之。老伴屠珍在旁鼓励道:“你少抽几包烟,不就买下了吗?”一跺脚,我买下了。

拉拉杂杂写来,归根结蒂,还是章克标先生那句话:“人的知识有限,翻译离不开好辞典和各种参考书”。本文中推荐的若干辞书供译苑中青年一代译家参考,兴许会有点助益吧。

文学翻译报告模板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翻译报告(文学翻译2012秋季) 姓名:XXX 学号:XXX 方向:笔译(英语) 任课教师:黄际英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Times New Roman, 小二号,居中,加粗 The Application of Free Transl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Dawn 空一行 “意译法”在《拂晓》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黑体三号,居中,加粗, 位于本页上四分之一处 姓名:XXX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a translation project. Dawn is an inspirational short novel in America.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most crucial element in our lives, and shows his attitude for life.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author expresses his opinion about marriage through the conversation of a couple. There is also complicate emotion with a quirky twist due to the pass of wife and the birth of dawn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language of the first chapter is simple but powerful, including lots of philosophical views and implied meanings. The translation of Dawn is meaningful both in education and in language study.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sentence patterns, expressions, and in thinking mod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which leads to in-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sometimes can causes mechanical translation and mistransla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essay mainly talks about in which three circumstances a translator should adopt free transl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of Dawn, giving a general idea to readers when to adopt free translation. (a) When literal translation is difficult to be understood. (b) When literal translation is unable to express implied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c) When the source language comes down to religion cultures. In this three circumstances, the application of free translation make readers get a comprehension understanding of original novel, which is difficult for readers to reach with literal translation. Key Words : D awn ; Translation project; free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空一行 空一行 Times New Roman 小二号,加粗,居中 每段 开头 空4个 字母 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 空一行 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加粗 Times New Roman 小 四号,中间用分号隔开

中国文学翻译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中国文学翻译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文学翻译对于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没有优秀的文学翻译,中国的文化无法“走出去”,外国的优秀文化也无法“走进来”,有人说,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翻译的作用居功甚伟。由此可见,文学翻译对中国了解世界文化,并让世界了解中国是多么的不可或缺。但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文学翻译这方面的确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中国文学翻译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发展缓慢。 那中国的文学翻译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在北京主办的以此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就有译者对于葛浩文提出了猛烈的批判。不可否认的是,葛浩文常年从事于中国文学的翻译,对于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传播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是葛浩文的翻译风格已是改写和摘译。虽然翻译界普遍认可为了本国读者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而采取的意译手法,但是葛浩文在翻译的时候经常会删去原作中的某一部分,或者增加原文中所没有的表现,他们认为这样的翻译手法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是很不利的。可见,合适的翻译手法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文学翻译事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了。 中国的翻译文学在国外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有人用日本举例说明了一下。目前在日本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多是在本国被禁止发行的;有着过激的性描写;以诺贝尔文学奖为主的文学奖获得者(或候补者)的作品;电影的原作。这种出版呈现出恣意性和零散性,没有系统性可言。要知道,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时候,日本对于中国文学的介绍远比现在更加全面、规模更加庞大。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这种情况呢?第一个是受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影响,很多大的图书出版社因此而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图书出版。而另一个原因是中国文学界自身造成的。现在的中国文学界发展更加的多样化,尤其是网络文学的发展,更是变化多端。面对这些铺天盖地涌来的文学作品让出版社头疼了,他们不知道那本书能够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心,而相当一部分文学作品过于冗长的篇幅也让翻译工作难以进行。 以上这些都是影响到中国文学作品走错国门的因素,想要让中国的文化被世界受接受和认可,文学翻译是很必须做好的工作。而先要做好文学翻译,就必须针对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进行解决,只要这样我们中国的文化才能更快的“走出去”。 文章来源:天和汇佳青岛翻译公司

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

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 1、林纾,字琴南。1852年生。福建闽县人。清末民国初年学者、翻译家、光绪举人。曾任教京师大学堂。因不懂外文曾借助他人口译,用古文翻译欧美等国小说180余种,其中以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司各德《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最为有名,译笔流畅,对文学界有较大影响。专译欧美小说,收入《说部丛书》出版,先后译介了司各脱、迭更斯、美国欧文斯吐话(今译斯陀) 等作家的名作。清末民初,“林译小说”风靡于世。他能诗、工画,并曾从事小说,戏曲创作。著有《畏庐文集》、《畏庐诗存》及传奇、小说、笔记等多种。1924年10月9日逝世。 林琴南又与魏易、王庆骥、王庆通、陈家麟等人合作,翻译了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作家的作品一百八十余部,其中世界文学名著有四十多部。有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汤姆叔叔的小屋》)、兰姆的《吟边燕语》(《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狄更斯的《块肉余生录》(《大卫·科波菲尔》)、《孝女耐儿传》(《老古玩店》)、《贼史》(《雾都孤儿》),以及司各德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艾凡赫》)等。 由于林琴南不懂外文,无法选择作品翻译,林琴南说:“鄙人不解西文,但能笔述,既有讹错,均出不知。” 林琴南的翻译小说无异于开启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让晚清的中国人从这里瞥见了西方的文化与人生。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的一代人,很多现代作家对西方文学的兴趣,就是从读林译小说开始的。

周作人在《关于鲁迅》里介绍鲁迅所受晚清文化维新的影响时说,在南京求学时,鲁迅就注意林琴南的译书,在《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后,也都陆续收罗。至于周作人自己,在《我学国文经验》里说:“严几道的天演论,林琴南的茶花女,梁任公的十五小豪杰,可以说是三派的代表。我那时的国文时间实际上便都用在看这些东西上面,而三者之中尤其是以林译小说最喜看,从茶花女起,至黑太子南征录止,这其间所出的小说几乎没有一册不买来读过。”韩迪原在《近代翻译史话》说:“当时确实有不少人因读林译小说,才接触到西洋文学”。韩迪原对林琴南还有一个很中肯的评语,她说:“因为那时国人对整个西洋文明毫无认识,必得用东方已有的事物,去‘附会’西方的观念,像林译所用的方式,才能达到早期沟通东西文化的任务。”林琴南“还打破旧中国小说的章回体,使中国的文学形成向前迈一大步。” 胡适曾说:“古文不曾做过长篇小说,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一百多种长篇小说。古文里很少有滑稽的风味,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欧文与迭更司的作品。古文不长于写情,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茶花女》与《迦茵小传》等书。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种大的成绩。” 2、严复,原名宗光,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1871年(同治十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光绪三年)派赴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大学学习,其间广泛接触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1879年回国,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次年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任总办。甲午战争后,深感国势日危,先后发

高级文学翻译胡显耀——复习资料

Chapter 1 1. ?学翻译的内容:对?学作品的语?形式、艺术?法、情节内容、形象意境等的再现; 2. ?学翻译作品的语?特征:想象性、审美性、创造性、抒情性; 3. ?学翻译作品的特点:审美性、形象性、创造性、抒情性和模糊性; 4. 奈达对翻译的定义:翻译等值论(意义和?体的等值); 5. ?学翻译的双重含义:?学翻译作品(构成“翻译?学”体裁)、?学翻译?为(创造翻译?学的过程); 6. 翻译?学与?学系统的关系本质:翻译?学的地位问题; 7. 20世纪70年代以?列学者 埃?-佐哈?:多元系统论 —— 明确提出翻译?学是本民族?学多元系统的?部分(a.多元系统“萌芽”/“年青”状态 b.多元系统“边缘”/弱势状态 c.多元系统“危机”/转折点/真空状态); 8.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 谢振天等?:创造性叛逆 —— 译者主体创造性和?学翻译作品的汉语属性是这?论断的主要依据; 9. 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者 傅雷:神似论; 10. 中国学者 钱钟书:化境论; 11. 前苏联学者 费道罗夫:等值论翻译标准(思想内容、修辞、作用等值); 12.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 奈达:等效标准(源语和目标语读者反应?致); 13. 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 林语堂:忠顺美标准; 14. 严复的三字翻译标准:信(?学翻译的基本伦理,本质上是?种维持翻译存在的必然因素和基本伦理)、达(?学翻译的必要条件)、雅(译者的主体选择); 15. 严复主张雅的理由:a. 为让译本符合当时的?章正轨,流传久远 b. 为更通顺流畅的传达原作之深义; 16. 实践中的翻译?本选择:看似是译者选择了个别?本,实际往往是社会?化通过奖励和提?译者声望等?式对译者进?筛选; 17. 对原作的研究:对原作和作者其他作品的检索和研究、对作者居住地的考察、历史研究、版本研究、?学研究、评论; 18. ?学译本的创造:a. 译者考虑如何实现?本目的,尤其再现语?艺术形式 b. 考虑当时的?学翻译规范对译?的接受或排斥 c. 译者正视自?的主体作用,协调自?与?本目的和翻译规范的关系; 19. 翻译可能受到外?的删减和改变; 20. 林纾:25年里翻译了11个国家98位作家的163部作品,其翻译更恰当的称呼是“译述”或“改写”; Chapter 2 1. ?学翻译是?种富于创造性的,?度复杂的艺术形式,它要求译者准确的理解作为艺术品的原作,并创造出同为艺术品的译作。这对译者的职业道德(从事任何职业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语?资源(扎实的双语语?功底/熟练地语?驾驶能?/?屋建瓴的语?视野)、?学修养(丰富的?学知识/较?的?学造诣/了解相关?学知识)、艺术感悟(认清自?擅长的?学派别——傅雷多译巴尔扎克作品)和知识面(杂学)等?面的要求极?; 2. ?学翻译者基本素质的培养是从事?学翻译必须进?的?项长期的准备?作; 3. ?学翻译的准备?作:拟定翻译计划(拟定质量要求、?作报酬、翻译时间)、收集?具资料(硬件和软件双重准备)、研究作家作品、研究其他译本、分析读者对象; 4. 分析读者对象的基本原则:根据读者群体的需要选择原作、根据读者知识?平使用恰当的语?、根据译本读者对象群体的不用层次调整翻译策略; 5. 现代?学翻译时常用的?具:字词典、?具书、翻译辅助软件、?络资源和各种参考资料; 6. 越来越多的译者已经开始在?学翻译中利用机器辅助翻译?具。

第二章 翻译的性质 策略和方法

第二章翻译的性质、策略和方法 2.1 什么是翻译? 定义林林总总,可谓太多,但有一点很明确,翻译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转换过程,它牵涉到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内容,是一种跨语言(cross-linguistic)、跨文化(inter-culture)、跨社会(cross-social)的交际活动,是把“原语”SL(Source Language)的语言、文化信息用“的语”TL(Target Langue)的语言形式进行转达的活动,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一种媒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是一种更换语言形式和转移信息内容(包括思想、意义、情感、修辞、文体、风格、文化等)的复杂的思维及表达活动(毛荣贵)。而对这一活动规律的探讨和研究必然牵涉到哲学、美学、思维学、文化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说,翻译是一门科学。 翻译还是一门艺术。在翻译实践中,离不开直觉(instinct)、推敲(word-weighing)、灵感(inspiration)、顿悟(insight)等艺术思维方式,离不开各种艺术手段和技巧的运用。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展示的是一种语言表达艺术,在不悖原文的基础上,力求尽量完美地再现原文的语言艺术风采。 翻译更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积累,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见识。译者虽不需通晓各门专业,但至少应是一位“杂家”。翻译离不开原文文本和译文读者,否则成为无本之木、无的之矢,谈不上“翻译”二字,因为它离不开原文的限制。因而有人说它是“戴着镣铐跳舞”,不能长袖舒展,随心所欲。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常常为一词一句的理解和表达而煞费苦心,固有“一名之立,旬月踌躇”之说。 从形式上看,翻译有口译、笔译之分。口译又可分为交传(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和同传(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两种形式。各自的标准和要求也不一样。口译强调“快捷、准确”(quick and accurate response)和“通顺”(smoothness),笔译则要求在“准确”与“通顺”的基础上,还要深究原文内涵,讲究行文用字自然得体、通顺地道。 而按体裁划分,翻译又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经贸翻译、时政翻译、法律翻译、旅游翻译、公文翻译、医学翻译以及广告宣传翻译等等。除文学翻译外,其它体裁大多归属于应用翻译的范畴。 2.2 什么是应用翻译? 应用翻译,英语又称为pragmatic translation,practical translation或applied translation。(方梦之[M],2003:前言),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它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其范围几乎涵盖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大不同于强调艺术审美与文学欣赏的文学翻译。就内容来看,它几乎囊括了除文学翻译以外的所有作品,“包括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方面面”。而就文本体裁而言,它“包括政府文件、告示、科技论文、新闻报道、法律文书、商贸信函、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广告、技术文本、科普读物、旅游指南等各类文本”(方梦之[J],2003),甚至还包括各种通俗读物。 从文体特征来看,“信息性、诱导性和匿名性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特点”(方梦之[J],2003)。信息性是指突出传递真实世界的客观信息和现象,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它往往重内容而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_郑海凌

·翻译理论与技巧·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郑海凌 文学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究竟应该怎样描述它的本质特征,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当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那么,文学翻译果真是艺术吗?如果它是艺术,为什么它没有像其它艺术形式那样得到普遍的、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艺术,为什么人们给它冠以艺术的美名?如此追问下去,我们便会发现,求证这一命题并不那么简单。在翻译领域里,由于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认识模糊,人们有时陷入重艺术轻语言,或者重语言轻艺术的倾向,造成翻译实践的随意性和翻译批评的极端化。本文拟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问题做初步探讨,同时求教于翻译界同行和前辈。 (一) 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译论里。古罗马修辞学家西塞罗关于“演说家式的翻译”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并没有单独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尽管大诗人谢灵运、李白都曾涉足翻译活动,刘禹锡也曾有诗句:“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从汉末佛经译者的文、质之争,到严复的“信达雅”理论,都涉及文学翻译的本质问题,却没有旗帜鲜明地标举它的名目。也许先辈们要寻找一种能涵盖一切的翻译原则,忽略了翻译的对象。在中外翻译史里,混淆翻译文体的现象很常见,讨论翻译时往往不加分类,不区别待遇,把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熔于一炉,甚至拿文学翻译的理论来对待一切文体。严复的“信达雅”理论,指导文学翻译实践最为贴切。严复却用来指导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还在“尔雅”上大做文章,岂不画蛇添足!这种误会在当代也不鲜见。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一度认为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后来又说翻译不是科学只是艺术,强调翻译才能是天赋。他并没有把翻译分门别类。科技翻译机器人即将出世,哪里需要什么“天赋”。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夫拉姆·威尔斯在其《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一书中指出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却仍然把它和其它文体的翻译放在一起研究,试图建立包容一切文体的翻译学。俄国的翻译家们似乎明智一些,很早就分成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森严壁垒地相互对峙,但他们往往各自强调一个极端,甚至把语言和文学隔离起来。当然,这些现象与当时当地的译学风气或文化传统分不开,不能妄加批评。各国翻译家的理论无疑得到他们本国人的认同,在本国文坛上独领风骚,我们列举这些无非是指出人们以往在研究方法上的疏漏或者个性。 西方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虽早,其界说却显出自发的天真。从西塞罗、贺拉斯到当代的列维、加切奇拉泽,都强调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学创作,注重它的创造性,随意性,忽视它的局限性。我国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较晚,但其内涵透视出自觉的严谨,有师法:“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引自茅盾于1954年8月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国翻译界对文学翻译的界定,注重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把读者的反映作为衡量翻译效果的依据,其审 4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文一:接受美学视阀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一、审美特征 首先,儿童文学相较成人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独有的稚拙性。为适应儿童的口味,儿童文学作品往往稚嫩、淳朴、清新自然,具有成人文学所没有的原初本真的“傻里傻气”。这种稚拙之美通过的作家的笔深入作品中,折射出儿童内心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其次,提及儿童文学,人们就会联想到浪漫与想象、梦幻与诗意、神秘与瑰丽的意境。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往往与幻想联系起来。没有幻想就没有儿童文学。儿童的理性思维偏弱、现实感不强,分不清现实与想象,也不懂得事物的内在联系。为接近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文学主张要张扬幻想。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能为儿童打开通往幻想世界的大门。再次,寓言这种文学形式被儿童常态化适用。在童趣审美意象组成的单纯简约的外层结构下,儿童文学浓缩着创作主体的复杂深厚的社会文化积淀。单纯想象的审美符号体系下,寓言形态的儿童文学容易被儿童接受,引发共鸣。蕴含于作品中关于社会、人类、自然等复杂的深层内涵可以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释放能量,帮助儿童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健康人格的建立。 二、语言特征

首先,儿童文学的语言浅显易懂。儿童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思维能力弱,语言能力在逐步完善,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浅显、简洁、准确、流畅,能够被儿童读者理解接受,并未儿童的语言习得提供范本。其次,儿童文学的语言具象化。由于儿童抽象思维差,以形象思维为主,儿童文学的语言是形象、生动、具体、动态的。运用儿童熟悉、常见的具体形象进行描述,把人物和事物的声音、色彩、形状、神态等具体、直接的表现出来,与儿童闹钟的形象相吻合。再次,儿童喜游戏玩乐的特点决定了儿童文学语言的幽默性。幽默有趣的东西符合儿童的心理要求,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启发他们快乐的情趣。有经验的儿童文学作者往往把“引起兴趣和引人发笑”作为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receptionaesthetics)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也是文学研究领域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方法论。由于它主要探讨读者能动的接受活动在文学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也被称为“接受理论”、“接受研究”。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hansrobert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iser)。这一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使西方文论实现了从“作者中心”和“作品中心”向“读者中心”的现代转向。文学作品要以读者为中心,读者为导向,相应的,儿童文学的翻译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儿童的审美要求、视野期待是译者翻译活动的重要指导指标。 四、接受美学理论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1.以儿童读者为中心

文学翻译与艺术的区别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日期:[2004-9-10 17:45:50] 作者:[anikin] 转于《中国翻译》 文学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究竟应该怎样描述它的本质特征,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当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那么,文学翻译果真是艺术吗?如果它是艺术,为什么它没有像其它艺术形式那样得到普遍的、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艺术,为什么人们给它冠以艺术的美名?如此追问下去,我们便会发现,求证这一命题并不那么简单。在翻译领域里,由于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认识模糊,人们有时陷入重艺术轻语言,或者重语言轻艺术的倾向,造成翻译实践的随意性和翻译批评的极端化。本文拟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问题做初步探讨,同时求教于翻译界同行和前辈。 (一) 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译论里。方罗马修辞学家西塞罗关于“演说家式的翻译”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并没有单独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尽管大诗人谢灵运、李白部曾涉足翻译活动,刘禹锡也曾有诗句:“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从汉未佛经译者的文、质之争,到严复的“信达雅”理论,都涉及文学翻译的本质问题,却没有旗帜鲜明地标举它的名目。也许先

辈们要寻找一一种能涵盖一切的翻译原则,忽略了翻译的对象。在中外翻译史里,混淆翻译文体的现象很常见,讨论翻译时往往不加分类,不区别待遇,把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熔于一炉,甚至拿文学翻译的理论来对待一切文体。严复的“信达雅”理论,指导文学翻译实践最为贴切,严复却用来指导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还在“尔雅”上大做文章,岂不画蛇添足!这种误会在当代也不鲜见。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一度认为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后来又说翻译不是科学只是艺术,强调翻译才能是夭赋。他并没有把翻译分门别类。科技翻译机器人即将出世,哪里需要什么“天赋”。撼国翻译理论家沃尔夫拉姆·威尔斯在其《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一书中指出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却仍然把它和其它文体的翻译放在一起研究,试图建立包容一切文体的翻译学。俄国的翻译家们似乎明智一些,很早就分成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森严壁垒地相互对峙,但他们往往各自强调一个极端,甚至把语言和文学隔离起来。当然,这些现象与当时当地的译学风气或文化传统分不开,不能妄加批评。各国翻译家的理论无疑得到他们本国人的认同,在本国文坛上独领风骚,我们列举这些无非是指出人们以往在研究方法上的疏漏或者个性。 西方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虽早,其界说却显出自发的天真。从西塞罗、贺拉斯到当代的列维、加切奇技泽,都强调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学创作,注重它的创造性,随意性,忽视它的局限性。我国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较晚,但其内涵透视出自觉的严谨,有师法:“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引自茅盾于1954年8月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国翻译界对文学翻译的界定,注重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把读者的反映作为衡量翻译效果的依据,其审美原则与我国传统文论中的“意境说”一脉相传,并呼应清末马建忠的“善译说”。意境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与情调,是作家审美理想的最高层次。要求译作传达原作的艺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翻译策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11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翻译策略 作者:蒋新亮 摘要:文学翻译的策略,是文学译者不可回避的问题。究竟是采用“归化”策略,还是采用“异化”策略,成为众多翻译理论工作者非常关注的话题。介绍了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归化”和“异化”的对立及“归化”和“异化”的统一。通过关于“归化”和“异化”策略关系的分析,提出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会对文学翻译造成不利影响,不能简单地采用这种或那种策略;文学译者应根据文学翻译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从事翻译活动,在“归化”和“异化”策略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策略;归化;异化 在人类文明史上,翻译一直是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翻译,不但能促进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还能给这种文化输入新的血液。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英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因此,从文化交流的高度来认识翻译活动,无疑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次来把握翻译活动的本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处理出发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这一问题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提倡“异化”,即以出发语为导向;另一种观点提倡“归化”,即以译入语为导向。“归化”和“异化”是文学翻译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这两个术语最初是由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基于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rcher)的理论在他的著作《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Schleiermarcher认为,“要帮助译作的读者在不脱离译入语的情况下正确而完全地看懂原作,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打扰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但是对这两种翻译,他并没有用专门的术语来概括。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Schuttleworth和Cowie在著作《翻译研究词典》中明确提出“归化”和“异化”(“domestication”和“foreignization”)这一对翻译策略术语。此后,许多翻译家及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这个课题。 一、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 现在的“归化”和“异化”之争就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归化”的主旨以译入语文化为中心,而“异化”的主旨是以出发语文化为中心。翻译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双语转换的原则应以译出语文化为依托,以译入语文化为基础,以两种语言的最佳结合为追求目标。中西方分别对归化与异化做了大量的研究。 1.西方研究“归化”和“异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归化”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交际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他提出了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和其他一些翻译理论。根据这些理论,“归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使目的语读者做出与出发语读者一样的反应,它强调的是译文的交际功能,只有译入语读者获取了与出发语读者一样的信息才能说这个翻译文本是忠实的。 正如“异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劳伦斯·韦努蒂(Venuti)指出的,试图把结构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并提出了阻抗式翻译来反对传统的、通顺的翻译。阻抗式翻译可以有助于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译出有陌生感和疏离感的文本。然而,就交流而言,“异化”翻译也有不足。由于存在不熟悉的表达方法和语法结构,在交流中会对译入语普通读者产生信息传递的障碍。 2.中国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中国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始于直译与意译之争,在历史上可分为三个时期:

现代国内文学翻译的建议

现代国内文学翻译的建议 归化与异化之争自翻译活动出现就一直存有。最初的直译与意译之争 使归化与异化之争初现端倪。大规模翻译活动出现之后,归化与异化 的交锋日趋激烈。归化与异化之争雏形乃是佛经翻译中的“文质”之争。佛经翻译关于文质的讨论大致可分为3种意见:一种主张直译 (偏于质),如道安;一种主张意译(偏于文),如鸠摩罗什;一种 是折中(主张文质相兼),如慧远。从中古时期佛经翻译的发展看, 基本上是由质趋文的。 也就是说尽量的用汉语习惯的表达方式传递佛经的意义,从文化角度 来说就是趋向于归化。19世纪70至90年代,是我国翻译外国文学的 初始阶段,以严复、林纾为代表的人物掀起了翻译出版西洋文学的高潮。甲午战争之后,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深重,文人志士意 识到救国必先强民的道理,并将译介西洋小说视为教育民众的工具。 当时林纾等人虽然看到了西方列强在物质层面的强大,不过他们内心 仍然保持着本土文学和文化上的优越感,把西方看作是未开化的“蛮夷”。这样的文化态度反映在文学翻译上,就是高度归化式的翻译盛 行一时。1919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我国文学翻译进 入了第二个高潮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学文化的落后地 位已经有了深刻的体察,他们也在思考中国在这个关键的转折时期文 化的何去何从问题。当目的语文化处于国际文化的边缘,属于弱势文 化时,翻译文学在目的语文化中占主要地位,翻译者多采用异化式翻 译策略,为引进新的文化因素甚至不遵守目的语文化的语言规范。这 个时期,在鲁迅等文化巨匠的带领下,很多翻译家和作家从外国文学 作品中吸取营养,以达到改造文化、丰富汉语语言、改造社会的目的。鲁迅主张译语要保持原作的洋味,“宁信而不顺”。他的这些见解具 有很大的超前性,在当时实行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也产生了很多副作用,导致一定水准的生硬翻译风。因为语言上过度注重欧式的结构, 令人难懂,鲁迅的译作在当时没有得到主流读者群的认可。相反,和 他实行翻译理论论战的梁实秋,以及张谷若、朱生豪、傅东华则采用

文学翻译文化信息处理

文学翻译文化信息处理 自人类开始翻译活动,尤其是文字翻译活动以来,对翻译的研究便从 未中断过。翻译活动的高潮每兴起一次,翻译研究便更深入一步,翻 译研究中的争论也就愈加激烈。翻译研究作为当前一个崭新的学术领域,正在经历一次洗礼般的转向。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已成为一种互 动转向的关系。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翻译研究的范式从纯语言层 面走向探讨文化层面的相互影响上。“文化转向”将翻译研究从语言 层次的规定性研究转向文化观下的描述性研究。这种翻译理论不再把 翻译仅仅看成是一种简单的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或是一种单纯两种语 言文本的交互,而是把翻译放在一个大文化的视野空间里予以探讨和 研究。作为文化翻译学派的领军人物,苏珊?巴斯奈特(SusanBassenet)的翻译思想在国际译坛具有长远影响。而在《翻译、历史与文化》一 书中,巴斯奈特和列弗维尔第一次提出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发 展方向,由此开始,翻译研究领域开始了又一次突破性进展,并最终 形成了西方翻译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流派———文化翻译学派。 这个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翻译应该以文化为单位,而不是停留在以前 的语篇之上;翻译不但仅是简单的解码—再编码过程,更重要的还是 一个交流的行为;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文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 文化里功能的等值;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翻译原则和规范,但这些 原则和规范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翻译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 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当前,以英语为载体的强势文化席卷 世界,文化群体只有通过翻译,才能展示原语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不 同文化的人们了解和理解彼此的传统文化。文化翻译观主张,在文化 传播与交融的过程中,通过译介新词术语和传播异族文化,使之经过 长期广泛的流行,逐渐融入本族语言,从而成为本民族主流文化的有 机组成部分。同时,从文化翻译观来看,在文化趋同过程中,文化交 流总是交互的,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应是双向的。正因为如此“,磕头”(kowtow)和“功夫”(kungfu)这样的汉语词汇已进入了英语 词典,作为正式词汇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翻译要注

文学翻译本质

文学翻译本质问题探讨 一.文学翻译与艺术 文学翻译,从字面意思理解:文学翻译即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许多人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翻译的核心是语言,因此当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所谓艺术,即是存在美学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的创造在形式上具有创造性和美感,这一点与文学似有共同之处:文学作品的内容总体上是虚构的、想象的;其目的是审美;文学关注的重点不是语言的意义,而是语言本身,表达的是人类的情感;文学的语言具有丰富的内涵,与语言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在形式上富于美感和创造性,具有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节奏和韵律。简言之,文学的想象性、审美性、创造性、抒情性是它与非文学(科学与日常语言)的显著区别。当然,我们也必须明白:“艺术与非艺术、文学与非文学在语言用法之间的区别是流动性的,没有绝对的界限。”总之,从内容上讲,文学翻译是对文学作品语言形式、艺术手法、情节内容、形象意境等的再现;从语言特征上讲,文学翻译作品的语言也应具有想象性,审美性,创造性和抒情性。 在于艺术本质的对比过程之中,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显得更为明晰。文学翻译相对于非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并不能说明它是一门艺术。要判定它是不是艺术,还得将它与真正的艺术本质相比较来进行概念的界定。谈到艺术,具有感性形象的绘画、雕塑、舞蹈、音乐和诗歌等艺术作品往往会第一时间跳入人类的脑海之中。并且人们常常把它们与艺术等同起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艺术与艺术作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艺术是人类的一项活动,而艺术作品则是这项活动的产物。那么艺术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活动呢?关于艺术的定义,自古以来说法很多,“艺术是一种愿望的想象性表现”(弗洛伊德),“艺术即情感语言”(杜卡斯),“艺术是对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用形象思维”(别林斯基),等等。尽管说法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艺术是一种创造,具有审美的属性,也就是说,是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翻译策略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翻译策略 作者:蒋新亮 摘要:文学翻译的策略,是文学译者不可回避的问题。究竟是采用“归化”策略,还是采用“异化”策略,成为众多翻译理论工作者非常关注的话题。介绍了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归化”和“异化”的对立及“归化”和“异化”的统一。通过关于“归化”和“异化”策略关系的分析,提出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会对文学翻译造成不利影响,不能简单地采用这种或那种策略;文学译者应根据文学翻译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从事翻译活动,在“归化”和“异化”策略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策略;归化;异化 在人类文明史上,翻译一直是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翻译,不但能促进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还能给这种文化输入新的血液。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英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因此,从文化交流的高度来认识翻译活动,无疑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次来把握翻译活动的本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处理出发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这一问题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提倡“异化”,即以出发语为导向;另一种观点提倡“归化”,即以译入语为导向。“归化”和“异化”是文学翻译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这两个术语最初是由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基于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rcher)的理论在他的著作《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Schleiermarcher认为,“要帮助译作的读者在不脱离译入语的情况下正确而完全地看懂原作,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打扰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但是对这两种翻译,他并没有用专门的术语来概括。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Schuttleworth和Cowie在著作《翻译研究词典》中明确提出“归化”和“异化”(“domestication”和“foreignization”)这一对翻译策略术语。此后,许多翻译家及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这个课题。 一、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 现在的“归化”和“异化”之争就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归化”的主旨以译入语文化为中心,而“异化”的主旨是以出发语文化为中心。翻译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双语转换的原则应以译出语文化为依托,以译入语文化为基础,以两种语言的最佳结合为追求目标。中西方分别对归化与异化做了大量的研究。 1.西方研究“归化”和“异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归化”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交际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他提出了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和其他一些翻译理论。根据这些理论,“归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使目的语读者做出与出发语读者一样的反应,它强调的是译文的交际功能,只有译入语读者获取了与出发语读者一样的信息才能说这个翻译文本是忠实的。 正如“异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劳伦斯·韦努蒂(Venuti)指出的,试图把结构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并提出了阻抗式翻译来反对传统的、通顺的翻译。阻抗式翻译可以有助于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译出有陌生感和疏离感的文本。然而,就交流而言,“异化”翻译也有不足。由于存在不熟悉的表达方法和语法结构,在交流中会对译入语普通读者产生信息传递的障碍。 2.中国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中国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始于直译与意译之争,在历史上可分为三个时期:

近代文学

近代文学 绪论 第一节:西学东渐的狂飙。介绍中国近代社会最突出的现象——西学东渐。如教育体制的变革、留学事业的发展,翻译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传媒的进步。 第二节:作家主体的转型。介绍中国近代作家在历史脚步急遽,文化思想更迭迅速,尤其是西学东渐狂飙的吹打下,其知识结构的变化,创作主体发生了转型,并指出近代文学的基本任务是反帝爱国。 第三节:文学观念与作品形态的变化。介绍翻译文学的发展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多方面影响,促进文学观念的变化,带来新的文学类型,丰富了文学表现技法。 第四节:文化下移与文体革命。介绍中国近代文体变革即文体通俗化和提倡白话文的要求。 第五节:近代文学流程。介绍近代文学的过渡性质,近代文学的分期及不同阶段的特点。 (一)要点 1、中国近代社会性质:近代文学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为开端,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为止。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中国在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文化战线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 2、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作家的影响 在西学东渐狂飙的吹打下,近代作家呈现新旧错综的复杂状况,既有文艺思想和政治倾向较保守的学古、拟古的文学流派,又出现了一部分受进步思潮激荡的进步作家。他们以内容新颖的创作,活跃于近代文坛上。如受时代思潮影响、西学冲击,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三代作家。第一代:鸦片战争前后的龚自珍、魏源,还基本未脱传统的士大夫型;第二代:戊戌变法时期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是新旧学的混合型;第三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柳亚子、秋瑾等,已是具有现代气息的知识分子。还出现了半专业化的新型作家群,如林纾、李伯元、吴趼人等。 3、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影响 近代,随着西学东渐,西方文学作品逐渐被翻译过来,尤其在戊戌前后,因维新派的重视,有力推动了翻译作品的兴盛、翻译文学直接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变化,提出了改良小说与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小说地位空前提高。也因翻译文学而使西方文学中较流行的悲剧观念也被吸收进来;翻译文学也给近代文学带来一些新的类型,尤其是小说方面,如侦探小说、言情小说、政治小说、科幻小说等;翻译文学还带来了一些新的文学表现技法,如第一人称的限制性叙事、逆时性的倒叙、人物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不同程度地为中国作家所吸取。 (二)重点和难点 1、近代文体革命 适应近代斗争形势的要求,需要广泛的民众思想文化启蒙,使文化向更广大的范围内普及,近代文体改革伴随着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而逐渐展开。龚自珍曾提出文学语言不必避俗,资产阶级改良派黄遵宪主张言、文合一,期望文章能接近通行的口语;梁启超亦强调“民智”,并带头创造了更自由更适应广大读者接受的新文体,有力地促进了文言向白话的转化。虽然文学语言和文体的变革是一种必然趋势,但由于传统观念、审美习惯的作用,其步履也是艰难的。总之,近代文体变革毕竟对文言有所冲击,为“五四”白话文体革命创造了一定条件。 2、近代文学的分期近代文学创作呈现出罕见的复杂状态与过渡状态,是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新文学演变的重要阶段。近代文学发展的流程,依社会变革的阶段,大体以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西学的影响还不够明显,文学总体面貌变化不够显著,在诗文词领域较为敏感,反映出文学与现实趋于紧密的关系,反帝爱国思想得到突出表现。此外,出现了个别带有新时期色彩的作家,如龚自珍、魏源。 后期,西学输入达到高潮,种种资产阶级观念涌入,士大夫知识分子进入转型期,整个社会思想风气和文学面貌都发生了转折性变化,新的文学风气与充满新思想的作品成为文坛主流。小说被推到了文学的中心地位,在文学革命的影响下,种种新小说,新散文,新传奇杂剧纷纷诞生,白话文形成相当大的声势。康有为,梁启超、秋瑾、柳亚子、李伯元、吴趼人等纷纷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总之,文学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向新文学过渡的征兆。 第一章龚自珍与近代前期的诗文词 第一节:介绍龚自珍的思想和创作道路。 第二节:介绍龚自珍散文创作的成就。 第三节:介绍龚自珍诗、词创作的成就。 第四节:介绍了广泛汹涌的反帝爱国诗潮及其核心人物魏源、林则徐。 第五节:介绍了近代前期文坛上的一些传统风格流派:宋诗派、桐城派、常州派及其他词人。 (一)要点 1、近代前期反帝爱国诗潮 西方国家的入侵,引起中华民族的极大愤怒与震惊,一大批经历了鸦片战争的诗人如魏源、林则徐、张维屏、朱琦、金和等,以诗作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