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设计

实验二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设计
实验二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设计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设计(设计性实验)一.设计题目:单极晶体管阻容耦合放大器的设计

(1)已知条件V

cc =+12V,R

L

=2.4KΩ,V

i

=10mV,R

s

=2KΩ

(2)性能指标要求A

v >40,R

i

>l KΩ,R

O

<2KΩ,F

L

<100Hz,F

H

>100kHz

二.设计步骤及要求

(1)根据已知条件及性能指标要求,确定电路器件,设置静态工作点,计算电路元件参数。

(2)在实验线路板上安装电路。调整并测量静态工作点,使其满足设计计算值的要求。

(3)测试性能指标,调整与修改元件参数值,使其满足放大器性能指标的要求。

三.实验方案与设计过程

1.工作原理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

R b1和R

b2

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

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

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2-1 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2.设计过程

首先,选择电路形式及晶体管。采用如图2-1所示的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可以获得稳定的静态工作点。因放大器的上限频率要求较高,故选用高频

小功率管,其特性参数I

cM =20mA,V

(BR)CEO

≥20V,f

T

≥150MHz。通常要求β的值大

于A

v

的值,故选β=60。

其次,设置静态工作点并计算元件参数。由于是小信号放大器,故采用公式

法设置静态工作点Q ,计算如下:

要求R i >l K Ω(R i ≈r be ),根据公式

26()26()

(1)

300()()be b eQ cQ mV mV r r I mA I mA ββ

=++≈+

26 2.21000300

cQ

I mA mA β<=- 取2cQ I mA = 若取3bQ V V =,由 1.15bQ be

e cQ

V V R k I -≈

=Ω,取标称值1k Ω

由120(5~10)

bQ b V R k β=

2157CC bQ b b bQ

V V R R k V -≈

为使静态工作点调整方便,2b R 由20k Ω固定电阻和100k Ω电位器串联而成。

26()

300 1.08()

be cQ mV r k I mA β

=+=Ω

由'

L o V i be

R V A V r β-==得 '

0.72L

be V r A R β≈= 则'

'

1L L

C L L

R R R k R R ==Ω-,综合考虑,取标称值2.4k Ω 由于()()S be C L R r R R +<+,比较

1

(3~10)

2()b L S be C f R r π≥+

1

(3~10)

2()

c L c L C f R R π≥+

由1

(3~10)

8.22()

b L S be C F f R r μπ≥=+,取标称值10F μ

取10c b C C F μ==,

由1

(1~3)

98.52(||)

1e s be L c C F R r

f R μπβ

≥=++,取标称值100F μ

设计的电路如图图

2-2

图2-2 设计的电路

四、实验设备与器件

1、+12V 直流电源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双踪示波器

4、交流毫伏表

5、直流电压表

6、直流毫安表

7、频率计

8、万用电表

9、晶体三极管3DG6×1(β=50~100)或9011×1 、电阻器、电容器若干 五、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2-2所示。各电子仪器可按实验一中方式连接,为防止干扰,各仪器的公共端必须连在一起,同时信号源、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的引线应采用专用电缆线或屏蔽线,如使用屏蔽线,则屏蔽线的外包金属网应接在公共接地端上。

放大器的设计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选择与调试等。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在图2-2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

+b1

B C

C b1b2

R U U R R

U CE =U CC -I C (R C +R E )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 i =0的情况下进行,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

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 B 、U C 和U E 。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

压U E 或U C ,然后算出I C 的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 E ,即可用 E E E C R U I I =

≈算出I C (也可根据C

C

CC C R U U I -=,由U C 确定I C ), 同时也能算出U BE =U B -U E ,U CE =U C -U E 。

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直流电压表。

2)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如工作点偏高,放

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u O 的负半周将被削底,如图2-3(a)所示;

(a) (b)

图2-3 静态工作点对u O 波形失真的影响

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u O 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如图2-3(b)所示。这些情况都不符合不失真放大的要求。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还必须进

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u i ,检查输出电压u O 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应调节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改变电路参数U CC 、R C 、R B (R B1、R B2)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如图2-4所示。

C

E

BE

B E I R U U I ≈-≈

图2-4 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置电阻R B2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R B2,则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等。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信

号的幅度而言,如输入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所以确切地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如需满足较大信号幅度的要求,静态工作点最好尽量靠近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 W 调至最大, 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接通+12V 电源、调节R W ,使I C =2.0mA (即U E =2.0V ), 用直流电压表测量U B 、U E 、U C 及用万用电表测量R B2值。记入表2-1。

表2-1 I C =2mA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加入输入电压u i ,在输出电压u O 不失真的情况

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 i 和u o 的有效值U i 和U O ,则 i

V U U A =

也可以用be

L

C V r R R β

A // -=计算

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 的正弦信号u S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旋钮使放大器输入电压U i 10mV ,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 O 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下述三种情况下的U O 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O 和u i 的相位关系,记入表2-2。

表2-2 Ic =2.0mA U i = mV

为了得到最大动态范围,应将静态工作点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为此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R W (改变静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u O ,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如图2-5)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 O ,则动态范围等于0U 22。或用示波器直接读出U OPP 来。

图 2-5 静态工作点正常,输入信号太大引起的失真

置R C =2.4K Ω,R L =2.4K Ω,按照实验原理2.4)中所述方法,同时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电位器R W ,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U OPP 及U O 值,记入表2-5。 表2-5 R C =2.4K R L =2.4K

41) 输入电阻Ri 的测量

为了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按图2-6 电路在被测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串入一已知电阻R ,在放大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 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 S

和U i ,则根据输入电阻的定义可得

R U U U R

U U I U R i S i

R i i i i -===

图2-6 输入、输出电阻测量电路

测量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① 由于电阻R 两端没有电路公共接地点,所以测量R 两端电压 U R 时必须分别测出U S 和U i ,然后按U R =U S -U i 求出U R 值。

② 电阻R 的值不宜取得过大或过小,以免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通常取R 与R i 为同一数量级为好,本实验可取R =1~2K Ω。

2) 输出电阻R 0的测量

按图2-4电路,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出输出端不接负载 R L 的输出

电压U O 和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电压U L ,根据 O L

O L

L U R R R U +=

即可求出 L L

O

O 1)R U U (

R -= 在测试中应注意,必须保持R L 接入前后输入信号的大小不变。

置R C =2.4K Ω,R L =2.4K Ω,I C =2.0mA 。输入f =1KHz 的正弦信号,在输出电压u o 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 S ,U i 和U L 记入表2-6。 保持U S 不变,断开R L ,测量输出电压U o ,记入表2-6。

表2-6 I c =2mA R c =2.4K Ω R L =2.4K Ω

置R

C =2.4KΩ,R

L

=2.4KΩ, u

i

=0,调节R

W

使I

C

=2.0mA,测出U

CE

值,再

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u

足够大但不失真。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

分别增大和减小R

W ,使波形出现失真,绘出u

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I

C

和U

CE 值,记入表2-4中。每次测I

C

和U

CE

值时都要将信号源的输出旋钮旋至零。

表2-4 R

C =2.4KΩ R

L

=∞ U

i

=mV

六、实验总结

1、列表整理测量结果,并把实测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之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取一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原因。

2、总结RC,RL及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影响。

3、讨论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4、分析讨论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截止失真

饱和失真注意:斜体字可以不写,但要读懂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王剑晓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电03 王剑晓 2010010929 单管放大电路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放大电路直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3)了解直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动态特性的影响; (4)掌握发射极负反馈电阻对放大电路动态特性的影响; (5)掌握信号源内阻R S对放大电路频带(上下截止频率)的影响; 二、实验电路与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如课本P77所示。 图中可变电阻R W是为调节晶体管静态工作点而设置的。 (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与调整; 将图中基极偏置电路V CC、R B1、R B2用戴维南定理等效成电压源,得到直流通路, 如下图1.2所示。其开路电压V BB和内阻R B分别为: V BB= R B2/( R B1+R B2)* V CC; R B= R B1// R B2; 所以由输入特性可得: V BB= R B I BQ+U BEQ+(R E1+ R E2)(1+Β) I BQ; 即:I BQ=(V BB- U BEQ)/[Β(R E1+ R E2)+ R B]; 因此,由晶体管特性可知: I CQ=ΒI BQ; 由输出回路知: V CC= R C I CQ + U CEQ+(R E1+ R E2) I EQ; 整理得: U CEQ= V CC-(R E1+ R E2+ R C) I CQ; 分析:当R w变化(以下以增大为例)时,R B1增大,R B增大,I BQ减小;I CQ减小; U CEQ增大,但需要防止出现顶部失真;若R w减小变化相反,需要考虑底部失真(截 止失真); (2)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做出电路的交流微变等效模型: 则: 电压增益A i=U O/U i=-?(R C// R L)/r be; 输入电阻R i=R B1//R B2//r be; 输出电阻R O= R C; 其中r be=r bb’+(1+?)U T/ I EQ,体现了直流工作点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分析:当R C、R L选定后,电压增益主要决定于r be,受到I EQ,即直流工作点的影 响。由上面对直流工作点的分析可知,R w变化(以下以增大为例)时I CQ减小, 那么r be增大,电压增益A i减小,输入电阻R i增大,输出电阻R O基本不变,与直 流无关; 如果将发射极旁路电容C E改为与R E2并联,R E1成为交流负反馈电阻,电路的动态 参数分别变为 电压增益A i=U O/U i=-?(R C// R L)/[r be+(1+?) R E1];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 电路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实验二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式方法和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及放大器参数对放大倍数的影 响。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偏置电阻R B1、R B2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三、实验设备 1、信号发生器 2、双踪示波器 3、交流毫伏表 4、模拟电路实验箱 5、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 1.测量静态工作点 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它的静态工作点估算方法为: U B ≈ 2 11B B CC B R R U R +?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I E = E BE B R U U -≈Ic U CE = U C C -I C (R C +R E ) 实验中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为零的情况下进行。 1)没通电前,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接好电源线(注意12V 电源位置)。 2)检查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3)用万用表的直流10V 挡测量U E = 2V 左右,如果偏差太大可调节静态工作点(电位器RP )。然后测量U B 、U C ,记入表2—1中。 表2—1 测 量 值 计 算 值 U B (V ) U E (V ) U C (V ) R B2(K Ω) U BE (V ) U CE (V ) I C (mA ) 2 60 2 B2所有测量结果记入表2—1中。 5)根据实验结果可用:I C ≈I E = E E R U 或I C =C C CC R U U -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极分压式放大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 测量法。 3.熟悉简单放大电路的计算及电路调试。 4.能够设计较为简单的对温度稳定的具有一定放大倍数的放大电路。 二、实验要求:输入信号Ai=5 mv, 频率f=20KHz, 输出电阻R0=3kΩ, 放大倍数Au=60,直 流电源V cc=6v,负载R L=20 kΩ,Ri≥5k,Ro≤3k,电容C1=C2=C3=10uf。三、实验原理: (一)双极型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1.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 (1)基本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2)静态分析。I BQ=(V cc-U BEQ)/R B (V CC为图中RC(1)) I=βI BQ

U CEQ=V CC-I CQ R C (3)动态分析。A U=-β(R C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跟随器)。 (1)基本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2)静态分析。I BQ=(V cc-U BEQ)/(R b +(1+β)R e)(V CC为图中Q1(C)) I CQ=βI BQ U CEQ=V CC-I EQ R e≈V CC-I CQ R e (3)动态分析。A U=(1+β)(R e管共基极放大电路。 (1)基本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2)静态分析。I EQ=(U BQ-U BEQ)/R e≈I CQ (V CC为图中RB2(2)) I BQ=I EQ/(1+β) U CEQ=V CC-I CQ R C-I EQ R e≈V CC-I QC(R C+R e) (3)动态分析。AU=β(R C极管将输入信号放大。 2.两电阻给三极管基极提供一个不受温度影响的偏置电流。 3.采用单管分压式共射极电流负反馈式工作点稳定电路。 四、实验步骤: 1.选用2N1711型三极管,测出其β值。 (1)接好如图所示测定电路。为使ib达到毫安级,设定滑动变阻器Rv1的最大阻值是 1000kΩ,又R1=3 kΩ。

实验1单管放大

模拟电子实验—01 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及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2.研究静态工作点和负载电阻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进一步理解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工作的意义。 3.观察放大器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 4.熟悉低频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及晶体管毫伏表的使用方法。 二.电路原理简述 单管放大器是放大器中最基本的一类,本实验采用固定偏置式放大电路, 如图2-1所示。其中R B1=100KΩ,R C1 =2KΩ,R L1 =100Ω,R W1 =1MΩ,R W3 =2.2k Ω,C1=C2=10μF/15V,T1为9013(β=160-200)。 图1-1 为保证放大器正常工作,即不失真地放大信号,首先必须适当取代静态工作点。工作点太高将使输出信号产生饱和失真;太低则产生截止失真,因而工作点的选取,直接影响在不失真前提下的输出电压的大小,也就影响电压放大倍数 (A v =V /V i )的大小。当晶体管和电源电压V cc =12V选定之后,电压放大倍数还与 集电极总负载电阻R L ’(R L ’=R c //R L )有关,改变R c 或R L ,则电压放大倍数将改变。 在晶体管、电源电压V cc 及电路其他参数(如R c 等)确定之后,静态工作点 主要取决于I B 的选择。因此,调整工作点主要是调节偏置电阻的数值(本实验 通过调节R w1 电位器来实现),进而可以观察工作点对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

三.实验设备 名称数量型号 1.直流稳压电源 1台 HY1711-3S 0~30V可调2.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 SG1646A 3.示波器 1台 4.晶体管毫伏表 1只 5.万用电表 1只 6.电阻 3只 100Ω*1 2kΩ*1 100 kΩ*1 7. 电位器 2只 2.2 kΩ*1 1MΩ*1 8.电容 2只 10μF/15V*2 9. 三极管 1只 9013*1 10.短接桥和连接导线若干 P8-1和50148 11.实验用9孔插件方板 297mm×300mm 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 1.调整静态工作点 实验电路见9孔插件方板上的“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单元,如下图2-2所示。 方板上的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入电压为+12V,用导线将电源输出分别接入方板 上的“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12V和地端,将图2-2中J 1、J 2 用一短线相连, J 3、J 4 相连(即Rc 1 =5kΩ),J 5 、J 6 相连,并将R W3 放在最大位置(即负载电阻 R L =R L1 +R W3 =2.7kΩ左右),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图1-2 使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电压V CE ,同时调节电位器R W1 ,使V CE =5V左右,从而 使静态工作点位于负载线的中点。 为了校验放大器的工作点是否合适,把信号发生器输出的f=1kHz的信号加到放大器的输入端,从零逐渐增加信号υ i 的幅值,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输出 电压υ 的波形。若放大器工作点调整合适,则放大器的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应 该同时出现,若不是同时出现,只要稍微改变R W1 的阻值便可得到合适的工作点。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得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得调式方法与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得测试方法及放大器参数对放大倍数得影响。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得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偏置电阻R B1、R B2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得静 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得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后,在放大器得输出端便可 得到一个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得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了电 压放大。 三、实验设备 1、信号发生器 2、双踪示波器 3、交流毫伏表 4、模拟电路实验箱 5、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 1.测量静态工作点 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它得静态工作点估算方法为: UB≈

图2—1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I E=≈Ic U CE=UCC-I C(RC+RE) 实验中测量放大器得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为零得情况下进行。 1)没通电前,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接好电源线(注意12V电源位置)。 2)检查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3)用万用表得直流10V挡测量UE =2V左右,如果偏差太大可调节静态工作点(电位器RP)。然后测量U B、U C,记入表2—1中。 表2—1 测量值计算值UB(V) UE(V) UC(V)R B2(KΩ)U BE(V) UCE(V) I C(mA) 2、6 2 7、2 60 0、6 5、2 2 B2 量结果记入表2—1中。 5)根据实验结果可用:I C≈I E=或I C= UBE=U B-U E U CE=U C-UE 计算出放大器得静态工作点。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电子课程设计-二级晶体管放大电路Word版

五邑大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二级晶体管放大电路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AP10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黄东 完成日期 2 0 1 2 / 1 / 7

一、设计题目:晶体管放大电路 (1)设计一级晶体管放大电路,输入信号幅度≥20mv, 频率为1KHz,电源电压+5V,要求完成下面的技术指标: a. 电压增益A u ≥20 b. 输入电阻Ri ≥2KΩ c. 输出电阻Ro ≤50Ω (2)测量出输入电阻值,并说明该值于那些元件有关系。 (3)可选用的器件与元件 二、方案的论证和设计 1)工作原理: 输入信号加到前级的输入端,经过前级放大后加到后级的输入端,再经后级放大。在两级放大器中,放大器的输入端事实上就是前级的输入端,前级的输出也就是后级的输入,后级的输出也就是两级放大的输出;前级是后级的信号源,后级是前级的负载。因此,两极放大的线性电压放大倍数就等于前后两级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就是前级的输入电阻;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就是后级的输出电阻。 2)设计电路的主要功能 该电路具有实现输入信号放大的功能,能将较小的输入信号通过二级放大电路实现信号放大,从而获得必要的电压幅值或足够的功率,最终达到推动负载工作的使用要求。 3)设计原理图

4)参数的设定 1.计算后级电路电阻参数 节点B 电流方程为 1R I =2R I +B I 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令参数满足1R I >>B I 因此,B 点位为 CC B B B BE U R R R U 2 12 +≈ 取1E I =1.mA ,并选β=91,则 1 26) 1(200E be I r β++= =200+(1+91)*26/1=2.592k 第一级的放大倍数是 be L C r R R A //u1β -= 取1U A =120,取Ω=5101E R ,代入公式求出=C R 3.6k ? C C CE CC E R I U U R --= 1, 取CE U =2V, 求得1E R =500? 所以1E R 、1C R 取标称值 Ω=Ω=500,6.311C E R K R

实验二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实验二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及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2.理解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3.熟悉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及晶体管毫伏表的使用方法。 二.电路原理简述 单管放大器是放大器中最基本的一类,为保证放大器正常工作,即不失真地放大信号,首先必须建立适合的静态工作点。工作点太高将使输出信号产生饱和失真;太低则产生截止失真,因而工作点的选取,直接影响在不失真前提下的 输出电压的大小,也就影响电压放大倍数(A v =V /V i )的大小。本实验电路采用 固定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如图2-1所示。其中R W1=470kΩ,R B1 =47KΩ,R B2 =10K Ω,R C1=2KΩ,R L=2kΩ, C1=C2=10μF/15V,T1为9013(β=160-200)。 在晶体管、电源电压V cc 及电路其他参数(如R c 等)确定之后,静态工作点 主要取决于I B 的大小。因此,调整工作点主要是调节偏置电阻的数值(本实验 通过调节R w1 电位器来实现),就可以观察工作点对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三.实验设备

名称数量型号 1.直流稳压电源 1台 0~30V可调 2.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 3.示波器 1台 4.晶体管毫伏表 1只 5.万用电表 1只 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 1.调整静态工作点 实验电路按图2-1所示在9孔插件方板上接好“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单元。 调整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2V,将R W3 放在最大位置(逆时针),检查无误后用导线将电源输出分别接入“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12V和地端。 调节电位器R W1,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的V CE 电压,使V CE =6V左右,从而使静 态工作点位于负载线的中点。 为了校验放大器的工作点是否合适,把信号发生器输出的f=1kHz正弦波信号加到放大器的输入端,从零逐渐增加信号υ i 的幅值,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 输出电压υ 的波形。若放大器工作点调整合适,则放大器的截止失真和饱和失 真应该同时出现,若不是同时出现,只要稍微改变R W1 的阻值便可得到合适的工作点。 此时把信号V i 移出,即使V i =0,用万用表分别测量晶体管各点对地电压Vc、 V B 和V E ,填入表2-1中。 2、测量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观察R L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在放大器工作点调整合适之后,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f=1kHz、5mv(20db、40db 衰减均需按下)正弦波信号加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在输出电压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用豪伏表分别测出不带负载(空载)及带负载时的输出电压V o、V’o并填入表2-2中。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王剑晓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电03 王剑晓 2010010929 单管放大电路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放大电路直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3)了解直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动态特性的影响; (4)掌握发射极负反馈电阻对放大电路动态特性的影响; (5)掌握信号源内阻R S对放大电路频带(上下截止频率)的影响; 二、实验电路与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如课本P77所示。 图中可变电阻R W是为调节晶体管静态工作点而设置的。 (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与调整; 将图中基极偏置电路V CC、R B1、R B2用戴维南定理等效成电压源,得到直流通路, 如下图1.2所示。其开路电压V BB和内阻R B分别为: V BB= R B2/( R B1+R B2)* V CC; R B= R B1// R B2; 所以由输入特性可得: V BB= R B I BQ+U BEQ+(R E1+ R E2)(1+Β) I BQ; 即:I BQ=(V BB- U BEQ)/[Β(R E1+ R E2)+ R B]; 因此,由晶体管特性可知: I CQ=ΒI BQ; 由输出回路知: V CC= R C I CQ + U CEQ+(R E1+ R E2) I EQ; 整理得: U CEQ= V CC-(R E1+ R E2+ R C) I CQ; 分析:当R w变化(以下以增大为例)时,R B1增大,R B增大,I BQ减小;I CQ减 小;U CEQ增大,但需要防止出现顶部失真;若R w减小变化相反,需要考虑底部 失真(截止失真); (2)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做出电路的交流微变等效模型: 则:

电子课程设计--二级晶体管放大电路

电子课程设计--二级晶体管放大电路

五邑大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二级晶体管放大电路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AP10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黄东 完成日期 2 0 1 2 / 1 / 7

一、设计题目:晶体管放大电路 (1)设计一级晶体管放大电路,输入信号幅度≥20mv, 频率为1KHz,电源电压+5V,要求完成下面的技术指标: a. 电压增益A u ≥20 b. 输入电阻Ri ≥2KΩ c. 输出电阻Ro ≤50Ω (2)测量出输入电阻值,并说明该值于那些元件有关系。 (3)可选用的器件与元件 二、方案的论证和设计 1)工作原理: 输入信号加到前级的输入端,经过前级放大后加到后级的输入端,再经后级放大。在两级放大器中,放大器的输入端事实上就是前级的输入端,前级的输出也就是后级的输入,后级的输出也就是两级放大的输出;前级是后级的信号源,后级是前级的负载。因此,两极放大的线性电压放大倍数就等于前后两级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就是前级的输入电阻;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就是后级的输出电阻。 2)设计电路的主要功能 该电路具有实现输入信号放大的功能,能将较小的输入信号通过二级放大电路实现信号放大,从而获得必要的电压幅值或足够的功率,最终达到推动负载工作的使用要求。

3)设计原理图 4)参数的设定 1.计算后级电路电阻参数 节点B 电流方程为 1R I =2R I +B I 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令参数满足1R I >>B I 因此,B 点位为 CC B B B BE U R R R U 2 12 +≈ 取1E I =1.mA ,并选β=91,则 1 26) 1(200E be I r β++= =200+(1+91)*26/1=2.592k 第一级的放大倍数是 be L C r R R A //u1β -= 取1U A =120,取Ω=5101E R ,代入公式求出=C R 3.6k ?

实验二 焊接的技术训练(自制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实验二焊接技术训练(自制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焊接技术。 2.掌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整。 3.掌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动态指标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通频带的测量。 二焊接工艺和方法 焊接是电子设计制作中很重要的环节,关系到作品的成功与否以及性能指标的优劣。 1.焊接工具 (1)电烙铁 电烙铁是焊接的主要工具,作用是把电能转换成热能对焊接部位进行加热,同时熔化焊料,使熔化的焊料润湿被焊金属形成合金。 电烙铁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新电烙铁使用前,首先给电烙铁上一层松香,然后给电烙铁上一层薄锡。 ②电烙铁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维护,保证烙铁头挂上一层薄锡,当烙铁头上有杂物时,用湿润的耐高温海绵或棉布擦拭。 ③在使用电烙铁时,不要向外甩锡,以免伤到皮肤和眼睛。 ④电烙铁使用后一定要稳妥放于电烙铁架上,并注意导线等物不要碰到电烙铁头。 (2)其它工具 吸锡器—用于拆焊。剥线钳—用于剥离导线上的护套层。 2.焊接材料 (1)焊料—焊料是一种易熔的金属及其合金,它能使元件引线与电路板连接在一起,形成电气互连。焊料的选择对焊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锡(Sn)是一种质地柔软、具有很大延展性的银白色金属,熔点为2320C,在常温下化学性能稳定,不易氧化,不失金属光泽,抗大气腐蚀能力强,所以常被用作焊料。(2)助焊剂—焊接的原理是使焊件和被接合金属之间的距离达到金属原子相互作用的距离时两者间就开始产生润湿和扩散现象。但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污垢是影响润湿最有害的物质,所以焊接时必须采取防止金属表面氧化的措施,助焊剂的作用就是用来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污垢。另外助焊剂在焊接加热时包围金属的表面,使之和空气隔绝,防止金属在加热时氧化,助焊剂还可降低焊锡表面张力,有利于焊锡的湿润。常用的助焊剂为树脂系列的助焊剂—松香。松香的熔化温度为520C~830C,加热到1250C时变为液态。但松香经过反复加热后就会失效,发黑的松香实际已经不起什么作用,应及时更换。有的焊锡制成丝管状,管内夹带固体松香。 3.焊接工艺和方法 (1)焊接要求 ①焊点的机械强度要足够。 ②焊接要可靠,以保证导电性能。为使焊点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必须防止虚焊。虚焊是指焊料与被焊物表面没有形成合金结构,只是简单地依附在被焊金属表面上。这种焊点在短期内也能通过电流,用仪表测量也很难发现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形成合金的表面将会被氧化,此时便会出现时通时断的现象。 ③焊点表面要光滑、清洁。 (2)焊接步骤 焊接材料、焊接工具、焊接方法和操作者是焊接的四要素。操作者在焊接实践过程中应用心体会,不断总结,保证每个焊点的质量。

实验一 单管放大电路_68260459

实验一单管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试方法。 2.掌握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了解静态工作点对动态性能的影响。 3.掌握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的测试方法。 4.掌握晶体管输出特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参数的仿真测试方法。 5.了解发射极电阻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必作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说明:图1中u S、R s分别代表信号源及其内阻,信号源输出正弦交流信号。 1.测试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 测试晶体管9011输出特性曲线及在静态工作点Q附近的β值。 2.调整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调节R W,测量U CQ、U EQ,使I CQ=1mA。测试I CQ=1mA下的R b1值。 3.测试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在I CQ=1mA时,测试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R i、输出电阻R o和幅频特性。 4.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的影响 调节R W,使I CQ=2mA,测试R b1值、测试、R i、R o、。 测试中,输入信号有效值U i ≈ 5mV,频率为10kHz。 三、实验选作内容 1.发射极电阻对动态性能的影响 改接电容C e,使之与R e2并联,测试I CQ=1mA下的、R i、R o。与上面测试结果相比较,总结发射极电阻对电路动态性能的影响。 2.静态工作点对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影响 分别在I CQ=1mA和2mA情况下,失真度为10%时测试放大电路的,并与理论值比较(该题只做仿真实验)。

四、实验要求 1.对实验内容先进行仿真测试再搭建硬件电路测试。 2.仿真实验使用Multisim软件。图1电路中,晶体管型号为MRF9011L,仿真时需将模型参数中的BF(β ) 修改为实用晶体管9011的实测β值。 3.记录实验内容中各项仿真与硬件测试数据。 五、预习要求 1.复习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2.学习放大电路、R i、R o、的测试方法。 3.测试9011的输出特性曲线。“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的测试”方法见课程文件。 4.计算图1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R i、R o。 计算中?取实测值。设晶体管U BEQ≈0.7V,若?在150~260、I CQ为2mA~1mA间,则r bb’取值范围650 ?~950 ?。 5.拟定各项测试内容的操作步骤,设计好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6.学习使用Multisim软件测试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动态参数的方法。请利用课下时间搭接电路,对电路进行仿真。第5周实验课上老师将检查学生的仿真结果。 《Multisim仿真应用手册》、《Multisim V7使用说明书》见课程文件。 六、实验注意事项 1.测试静态工作点和放大电路动态参数时放大电路要与仪器仪表共地。 2.放大电路输入信号U i应无直流分量即上、下半周对称的信号,信号幅值以示波器测试值为准。 3.、R i、R o、的测试方法见附录。 4.测试时首先要保证静态工作点符合要求。用示波器监视放大器输出波形, 在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测试。 七、实验报告 1.整理实验数据,对数据进行理论分析,并将仿真数据、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其误差及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2.实验中若电路出现故障,请分析故障原因。 3.总结、分析发射极电阻对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影响。 4.总结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5.回答思考题。 八、思考题 1.R b1为什么要由一个电位器和一个固定电阻器串联组成?电解电容两端的静态电压方向与它的极性应该有何关系? 2.测试放大电路R i时,若串联电阻的阻值比其R i的大得多或小得多,对测试结果会有什么影响?请对测试误差进行分析。 3.能否用数字万用表测试图1所示放大电路的R i、R o、,为什么?

模电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一BJT单管共射电压放大电路 实验报告 自动化一班 李振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调试方法。 (2)掌握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基本分析方法。(3)进一步熟练电子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仿真电路图

静态工作点变化而引起的饱和失真与截止失真 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量 : 调节RW1,使Q 点满足要求(ICQ =。测量个点的静 态电压值 RL =∞及RL =2K 时,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 保持静态工作点不变!输入中频段正弦波,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交流毫伏表测出有效值。 装 订 线

RL=∞时,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omax(有效值)≥3V : 增大输入信号幅度与调节RW1,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交流毫伏表测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omax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 : 采用分压法或半压法测量输入、输出电阻。 放大电路上限频率fH、下限频率fL的测量 : 改变输入信号频率,下降到中频段输出电压的倍。 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 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同时出现。 三、主要仪器设备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12V稳压源、万用表、实验电路板、三极管9013、电位器、各种电阻及电容器若干等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准备工作: 修改实验电路 将K1用连接线短路(短接R7); RW2用连接线短路; 在V1处插入NPN型三极管(9013); 将RL接入到A为RL=2k,不接入为RL=∞(开路) 。 开启直流稳压电源,将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调整到12V,并用万用表检测输出电压。 确认输出电压为12V后,关闭直流稳压电源。 用导线将电路板的工作电源与12V直流稳压电源连接。

晶体管两级耦合放大电路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书 晶 体 管 两 级 耦 合 放 大 电 路 姓名:陈德炳 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 班级:电力1101 学号:0403110114

目录 第一章设计要求与目的 (2) 1.1 设计要求 (2) 1.2 设计目的 (2) 第二章设计原理 (3) 框图及基本公式 (3) 第三章两级放大电路设计 (4) 3.1第一级放大电路 (4) 3.2 第二级放大电路 (5) 3.3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 (6) 第四章整体设计及工作原理 (7) 4.1 估算A值 (7) 4.2放大管的选择 (7) 元器件清单 (8) 实验结论 (9) 心得体会 (9)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设计要求与目的 1.1设计要求 1、两级放大器应由2只NPN型晶体管及其他元件构成; 2、单电源供给,电压应为12VDC; 3、?值为80-100左右; 4、电压放大倍数为1000左右 5、输入电阻>10kΩ、输出电阻低<500Ω 1.2 设计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设计方法。 (2)掌握两级耦合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估算,掌握静态工作点的合适调试。 (3)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设计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制图能力以及查阅手册、使用国家技术标准的能力和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第二章 设计原理 框图及基本公式 图2-1负反馈放大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X 表示电压或电流信号;箭头表示信号传输的方向;符号¤表示输入求和,+、–表示输入信号 Xi 与反馈信号是相减关系(负反馈),即放大电路的净输入信号为: id i f X X X =- 基本放大电路的增益(开环增益)为: /o id A X X = 反馈系数为: /f o F X X =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闭环增益)为: /f o i A X X =

单管放大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 单管放大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放大电路支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电流主要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3、了解支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动态特性的影响。 4、掌握发射极负反馈电阻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5、了解信号源内阻Rs 对放大电路频带(上限截止频率f H )的影响。 二、实验电路与实验原理图

2、直流通路 VCC 12V 将基极偏置电路用戴维南定理等效成电压源,得到支流通路。开路电压:V BB = V CC*R B2/(R B1 + R B2) 电源内阻:R B = R B1 // R B2 三、实验内容 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预习计算

直流工作点的调整 I CQ =1.0mA 时 3.3c R C CQ V R I V ==, 1.95BQ E CQ BE V R I V V ≈+= 12 '11 75.4//55.4CC BQ B CQ BQ B W B B V V R K I V R R R R K β-= =Ω +=-=Ω -7.5C CEQ CC BQ R BE V V V V V V =-+= I CQ =2.0mA 时 6.6c R C CQ V R I V ==, 3.15BQ E CQ BE V R I V V ≈+= 12 ' 1140.8, //20.8CC BQ B CQ BQ B W B B V V R K I V R R R R K β-= =Ω+=-=Ω -3C CEQ CC BQ R BE V V V V V V =-+= 由此可以得到扫描参数时的大致范围 要求:调节RW ,在ICQ=1mA 和2mA 时,测量VCEQ 的值,并记录RB1的值。 操作:对R W 进行参数扫描,通过观察Rc 上的电压变化 可以得到 CQ I ( c CQ c U I R = ), Uc 可以通过V (Vcc )-V(4)得到,从而可以在扫描参数设备时通过跟踪Uc 得到CQ I 为一 定值时对应的V CEQ 以及相应的R W 。 仿真结果(设备参数扫描):

实验三_晶体管共射级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实验三晶体管共射级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学号:姓名: 一、题目:晶体管共射级单管放大器 二、实验原理: 下图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 器实验电路图。晶体管共射电路是电压反向放大器。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o,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实验电路图 三、实验过程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测试 ①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置输入信号U i=0,将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万用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U和U。通过I=(U-U)/R 由U确定I。 ②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U i,检查输出电压U o的大小和波形。若工作点偏高,则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后易产生饱和失真,若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 2.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将静态工作点调在交流负载的中点。在放大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逐步加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R w,用示波器观察U o,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用示波器直接读出U opp。 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加入输入电压U i,在输出电压U o不失真的情况下,测出U i和U o的有效值, A u=U o/U i 4.输入电阻R i的测量

在被测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串入一已知电阻R,在放大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用毫伏表测出U s和U i。 根据输入电阻的定义可求出R i。 5.输出电阻R o的测量 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出输出端不接负载的输出电压U o和接入负载的输出电压U L。 U L=R L U O /(R O+R L) 计算出Ro。 在测试中保证负载接入前后输入信号的大小不变。 四、实验数据 1.调试静态工作点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实验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实验总结 篇一: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放大电路直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方法;2.掌握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3.了解直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动态特性的影响;4.掌握射极负反馈电阻对放大电路特性的影响;5.了解射极跟随器的基本特性。 二、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图中可变电阻Rw是为调节晶体管静态工作点而设置的。 三、实验原理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将基极偏置电路Vcc,Rb1和Rb2用戴维南定理等效成电压源。 开路电压Vbb? Rb2 Vcc,内阻

Rb1?Rb2 Rb?Rb1//Rb2 则IbQ? Vbb?VbeQ Rb?(??1)(Re1?Re2) ,IcQ??IbQ VceQ?Vcc?(Rc?Re1?Re2)IcQ 可见,静态工作点与电路元件参数及晶体管β均有关。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通过改变上偏置电阻Rb1(调节电位器Rw)来调节静态工作点的。Rw调大,工作点降低(IcQ 减小),Rw调小,工作点升高(IcQ增加)。 一般为方便起见,通过间接方法测量IcQ,先测Ve,IcQ?IeQ?Ve/(Re1?Re2)。 2.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与输入、输出电阻 ?u? ??(Rc//RL) Ri?Rb1//Rb2//rbeRo?Rc rbe 式中晶体管的输入电阻rbe=rbb′+(β+1)VT/IeQ ≈rbb′+(β+1)×26/IcQ(室温)。 3.放大电路电压增益的幅频特性 放大电路一般含有电抗元件,使得电路对不同频率的信

号具有不同的放大能力,即电压增益是频率的函数。电压增益的大小与频率的函数关系即是幅频特性。一般用逐点法进行测量。测量时要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信号的频率,逐点测量不同频率点的电压增益,以各点数据描绘出特性曲线。由曲线确定出放大电路的上、下限截止频率fh、fL和频带宽度bw=fh-fL。 需要注意,测量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必须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进行,因此输入信号不能太大,一般应使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波形。 三、预习计算1.当??????=??????时 由实验原理知计算结果如下: IeQ=IbQ= β+1β1β IcQ=1mA IcQ=4.878μA ucQ=Vcc?IcQ×Rc=8.7VueQ=IeQ×Re=1× 1.2=1.2VuceQ=ucQ?ueQ=8.7?1.2=7.5V rbe=rbb′+1+β uT26 =650+206×=6.006kΩeQubQ=ueQ+0.7=1.9VVcc?ubQubQ =IbQ+wb1b2 可以解出Rw=40.78kΩ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设计

晶体管放大器的设计与调测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晶体管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2、研究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及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 3、掌握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的测试方法; 4、研究大信号激励下信号源内阻对波形失真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在晶体管放大器的三种组态中,由于共射极放大器既有电流放大,又有电压放大,所以在以信号放大为目的时,一般用共射极放大器。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是共射放大器广为采用的偏置形式,如图3-1所示,由于负反馈的引入它的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较高。这里就以该电路为例介绍单管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1、确定静态工作点电流I CQ I CQ 的选取,在不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1)小信号工作情况时,非线性失真不是主要矛盾,因此,以其他因素来考虑,若以少耗电为主,工作点应选得低些,如图3-2中的Q 1点;如果耗电不是主要矛盾而需要放大倍数大些, 那么工作点可选得高些,如图3-2中的Q 2点。一般小信号放大器取I CQ =0.5~2mA 。 图3-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图3-2 不同的工作 点 (2)大信号工作情况时,非线性失真是主要矛盾,因此,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尽量大的动态范围又尽可能小的失真。此时,应设计选择一个最佳负载,工作点尽量选在交流负载线的中央,如图3-2中的Q 3点。 如果设计指标中对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 i 有要求,也可以根据对R i 的要求来确定静态工作点I CQ 。由图3-1可见 21////B B be i R R r R = (3-1)

CQ b b CQ b b be I r I r r 2626)1(ββ+≈++=′′ (3-2) 对于小功率低频管r bb '的典型值为300?,小功率高频管r bb ',的典型值为50?,由于一般r b 比R B1∥R B2要小得多,因此在初选I CQ 时,可以近似认为R i =r be ,则由上式可确定I CQ 。 2、确定偏置电阻R B1,R B2的值 根据这个电路的工作原理,只有当I 1远远大于I BQ 时,才能保证U BQ 恒定,;这是工作点稳定的必要条件。一般取I 1=(5~10)I BQ ,由于锗管I CBQ 大,因此锗管的I 1取大一些。 βCQ BQ I I = (3-3) 负反馈愈强,电路的稳定性愈好。若U BQ 取大一些,则容许的R E 较大,反馈较深,电路较稳定,但考虑电源供电电压的大小,折衷选定。U CC 大,容许的U BQ 也可以大一些,一般取U BQ =(1/3~1/5) U CC 。 由电路图可得 BQ BQ BQ B I U I U R )10~5(12== (3-4) 211B BQ CC B R I U U R ?= (3-5) 实际中R B1通常有一固定电阻与电位器串联,便于调整工作点。 3、确定的R E 、R C 值 21B BQ CC E R I U U R ?= (3-6) 据对电压放大倍数的要求确定R C 的值 'L R r A be U β ?= (3-7) 式中R ’L =R C // R L ,电路所接负载R L 为已知,Au 是设计指标要求的,于是可计算出R C 。 4、核算管子工作点电压 各电阻值取定后再反过来核算一下管子的工作点电压U BQ ,U CQ 和U EQ ,看管子是否处于放大状态,否则学要重新设计。 电容C B 、C C 的作用是隔直流,对交流信号应是近似短路,所以电容C B 、C C 的阻抗应远小于与之串联的电阻。电容C E 的作用是减小发射极交流负反馈,C E 与R E 并联的阻抗应小于与之并联的等效电阻。与电容C B 、C C 、C E 所对应的等效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材料

单管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放大电路直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3.了解直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动态特性的影响; 4.掌握射极负反馈电阻对放大电路特性的影响; 5.了解射极跟随器的基本特性。 二、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图中可变电阻R W是为调节晶体管静态工作点而设置的。 三、实验原理 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将基极偏置电路CC V ,1B R 和2B R 用戴维南定理等效成电压源。 开路电压CC B B B BB V R R R V 2 12 += ,内阻 21//B B B R R R = 则 ) )(1(21E E B BEQ BB BQ R R R V V I +++-= β, BQ CQ I I β= CQ E E C CC CEQ I R R R V V )(21++-≈ 可见,静态工作点与电路元件参数及晶体管β均有关。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通过改变上偏置电阻R B1(调节电位器R W )来调节静态工作点的。 R W 调大,工作点降低(I CQ 减小),R W 调小,工作点升高(I CQ 增加)。 一般为方便起见,通过间接方法测量CQ I ,先测E V ,)/(21E E E EQ CQ R R V I I +=≈。 2.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与输入、输出电阻 be L C u r R R ) //(β-= A be B B i r R R R ////21= C O R R ≈ 式中晶体管的输入电阻r be =r bb ′+(β+1)V T /I EQ ≈ r bb ′+(β+1)×26/I CQ (室温)。 3.放大电路电压增益的幅频特性 放大电路一般含有电抗元件,使得电路对不同频率的信号具有不同的放大能力,即电压增益是频率的函数。电压增益的大小与频率的函数关系即是幅频特性。一般用逐点法进行测量。测量时要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信号的频率,逐点测量不同频率点的电压增益,以各点数据描绘出特性曲线。由曲线确定出放大电路的上、下限截止频率f H 、f L 和频带宽度BW =f H -f L 。 需要注意,测量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必须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进行,因此输入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