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制冷压缩机检修规程

螺杆制冷压缩机检修规程
螺杆制冷压缩机检修规程

螺杆制冷压缩机检修规程

一、总则

本规程适用于的螺杆制冷压缩机.广泛用于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和部门. 设备结构简述:?

氨用压缩机由电动机、油路系统、气路系统、控制系统、底架等组成。油路系统由分离器、油冷却器、油过滤器、油泵、油泵电机、油分配总管组成。其中油分离器、油冷却器分别单独装在机组附近。

气路系统由吸气过滤器、吸气止回阀、压缩机、排气截止阀、油分离器、排气止回阀等。

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仪表箱、仪表。

螺杆制冷压缩机主要技术特性.

型号:开启式单级喷油螺杆制冷压缩机。

转子公称直径:315mm

转子长度: 530mm?

转速:2960r/min

理论排量:4622m3/h制冷量标准工况(-15/+30℃)2497kw

吸气管口径Dg300

排气管口径Dg250

压缩机转向顺时针(自联轴器端看压缩机)

排气量:370I/min×Z

油泵配用电机功率(电机型号XB1325-4) ×Z?

主电机型号标准JB800S2-2

功率标准900KW

电源6000V

同步转速3000r/min

排油量:370L/min×2

润滑油:N46冷冻机油

首次加油量:2000kg

制冷剂:液氨.

机组噪声:≤99dB(A)

外形尺寸:7000×2045×2843(长×宽×高)

机组质量:标准(14000不含油分离器、油冷却器)

传动型式:联轴器直联

二、设备完好标准

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技术要求,零部件安装配合符合设计要求,磨损及密封性符合规程要求。

电器、仪表、自动报警,联锁装置及安全装置等齐全、完整、灵敏可靠。基础、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设计要求。

管道、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设计要求。

防腐、防冻设施完整有效、符合要求。

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设备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设备运转达平稳,无杂音,松动等不正常现象,电机振动和噪声符合设计要求。

各部压力、温度、电流、电机转达速等运行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设备润滑良好,油泵、油路畅通,油位、油压、油质符合规定。

冷却系统畅通,水温、水压正常。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设备制造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原始安装、试车及验收记录齐全、准确。主辅机总图及易损件图纸齐全。

设备运行时间记录齐全、准确。

设备检修、改造、事故记录齐全、准确。

设备的历次评级考核记录齐全、准确。

设备的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安全技术规程齐全。

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无跑、冒、滴、漏。

设备整体布局合理、整齐,基础及设备周围无油污、无结垢、环境清洁。机身、管道、阀门无跑、冒、滴、漏。各动、静密封点泄漏符合设备管理规定。

设备及管道油漆完好,无积尘、无油污。

三.设备维护

日常维护内容:

a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与停车,严格控制各项工艺指

标、严禁超压、超温、超电流运行。

b严格执行润滑管理制度,做到“五定”(定点、定人、定质、定时、定量)“三过滤”(领油大桶到固定贮油箱,贮油箱到自动加油,自动加油到润滑点过滤)。

c备用冰机,应排净积水,每周至少盘车两次。

d及时消除油、气、水管路、法兰等密封点的泄漏,不能消除的应挂牌示意。

e及时清除油污、灰尘,保持制冷机及环境整洁,做到文明生产。

f对松动的紧固件及时调整加固。

日常巡回检查内容:

a每小时检查一次温度、压力、电机电流、润滑油压力、温度等运行参数,并做好记录。

b每小时检查一次循环油泵、观察油位、油色、油压的变化情况。

c每小时检查一次气体冷却器的水压、回水量、回水温度的变化情况。

d按操作规程定时排放液气分离器的油水。

e每班定时检查各主要部位的温度、响声、振动情况。

定期检查内容:

a.每两个月取样化验一次循环润滑油质量。

b.每月检查一次信号联锁装置的接点、测点。

c.每六个月检查、校验一次压力表、温度计等仪表装置的灵敏度、准确度。

d.每月检查一次电器控制柜各接点、电机进线接头,绝缘接地线电副滑环。

e.每年校验一次安全阀超跳灵敏度。

f.压力管道的检测按《压力管道技术监察规程》执行。

g.按照本规程设备完好标准,每月考核评比一次冰机的完好状况,并做好记录。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故障分析处理方法

启动负荷大,不能启动或启动后立即停车1、能量调节未至零位。

2、压缩机与电机同轴度偏差过大。

3、压缩内磨损烧伤。

4、电源断电或电压过低(低于额定值勤10%以上)。

5、压力控制器或温度传感器调节不灵,使触头常开。

6、压差控制或继电器断开不复位。1、减载至零位。

2、重新找正。

3、拆卸。

4、排除电路故障。

5、按要求高速触头位置

6、接上复位键

压缩机运行中有异常声音1、联轴节的键松动

2、压缩机与电机不同心

3、吸入过量的液体制冷剂

4、压缩机内的异物

5、轴承过度磨损或损坏1、坚固螺栓或更换键

2、重新找正

3、调整供液量

4、检修压缩机及吸气过滤网

5、更换

排气温度过高1、压缩机喷油量或喷液量不足

2、油温过高

3、吸气温度过大1、调整喷油量或喷液

2、见油温高的故障分析

3、适当开大供液阀,增大供液量

压缩机机体温度过高1、吸气温度过高

2、部件磨损造成磨擦部位发热

3、排气压力过高

4、油温过高

5、喷油量或喷液量不足

6、由于杂质等原因造成压缩机烧伤1、适当调大节流阀

2、停车检查

3、检查高压系统及冷却水系统

4、见该故障分析

5、增加喷油量或喷液量

6、停车检查

蒸发压力过低1、制冷剂不足

2、节流阀开启过小

3、节流阀出现脏堵或冰堵

4、干燥过滤器堵塞

5、电磁阀未打开或失灵

6、蒸发器结霜太厚1、添加制冷剂到规定量

2、适当调节

3、清洗、修理

4、清洗、更换

5、开启、更换

6、融霜处理

预润滑油泵不能产生足够的油压1、油路管道或油过滤器堵塞

2、油量不足(未达到规定油位)

3、油泵故障

4、油泵转子磨损

5、压力传感器失准1、更换滤芯、清洗滤网

2、添加冷冻机油到规定值

3、检查、修理

4、检查、更换

5、调整、更换

故障现象故障分析处理方法

预润滑油泵有噪声1、联轴器损坏

2、螺栓松动

3、油泵损坏1、更换

2、重新坚固

3、检修油泵

油温过高1、对于水冷油冷却器

①冷却水温过高

②水量不足

③换热管结垢

2、对喷液油冷却系统

①喷液量不足

②对应一定高压的蒸发压力太高

③吸气过热度过大1、对于水冷油冷却器

①降低冷却水温

②增大水量

③清洗换热管

2、对喷液油冷却系统

①检查贮油器或冷凝器的液位和喷嘴前压力

②降低蒸发压力

③调整系统

油温过低1、油冷却器冷却水温过低

2、吸气带液

3、伺服阀控制器设置过低1、调节水量

2、减小供液

3、重新调整设定值

油温波动系统运行工况波动过大稳定工况

冷凝压力过高1、冷凝器冷却水量不足

2、冷凝器传热面积

3、系统中空气含量过多

4、冷却水温过高

5、制冷剂充灌量过多1、加大冷却水量

2、清洗换热管

3、排放空气

4、检修冷却水系统

5、适量放出制冷剂

油分离器中油位逐渐下降1、吸气过热度太小,压缩机带液,排温过低。

2、油分离器中滤芯没固定好1、关小节流阀

2、检查

停车时油分离器中油位急剧下降1、吸气止回阀止回动作不到位。2、压缩机补气口和经济器之间的单向阀损坏1、检修

2、检修

油位上升制冷剂溶于油内关小节流阀,提高油温

吸气压力过高1、节流阀开启过大

2、感温包未扎紧

3、压缩机轴承磨损后间隙过大

4、冷却水量不足或水温过高

5、蒸发器配用过小

6、蒸发器结霜过厚

7、膨胀阀开得过小

8、干燥过滤器阻塞

9、节流阀脏堵或冰堵

10、系统内有较多空气

11、制冷剂充罐量不足

12、蒸发器内有大量润滑油

13、电磁阀损坏

14、膨胀阀感温包内充罐剂泄漏?

故障现象故障分析处理方法

15、冷凝器或贮液器出液阀开启过小。

16、制冷剂泄漏过多。

17、能量调节指示不正确?

压缩机结霜严重或机体温度过低1、热力膨胀阀开启过大。

2、热负荷过小。

3、热力膨胀阀感温包未扎紧或捆扎位置不正确。1、适当关小阀门。

2、减小供液或压缩机减载。

3、按要求重新捆扎。

压缩机能量调节

及内容积比调节

机构不动作1、电磁换向阀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可以推动电磁换向阀上的故障检查按钮,检查滑阀是否工作,如果工作,则原因在电磁换向阀。

①电磁线圈烧毁。

②推杆卡住或复位弹簧断裂。

③检查出口和保险丝。

④阀内部太脏。

2、油活塞上密封环过度磨损或破损

3、滑阀或油活塞卡住。

4、电位器与传动机构脱离。1、电磁换向阀。

①更换。

②修理更换。

③更换。

④清洗。

2、更换。

3、拆卸、检修。

4、检查、调整。

压缩机轴封漏油

(允许值为6滴/分钟)1、轴封磨损过量。

2、动环、静环平面度误差过大或擦伤。

3、密封圈、O型环过松,过紧或变形。

4、弹簧座、推环销钉装配不当。

5、弹簧弹力不足。

6、压缩机和电机同轴度偏差过大,因引起校大振动。1、更换。2、研磨、更换。

3、更换。

4、重新装配。

5、更换。

6、重新找正。

停机时压缩机反转

时间太长(反转

几转属正常)吸气止回截止阀故障检修或更换

在压缩机运行中有异常声音或启动负荷大.机体温度过高.油温升高等不正常情况下采取紧急停车.

紧急停车处理方法:

a按下紧急停车按钮,使停止运转。

b关闭吸气截止阀。

c关闭供液阀。

d切断电源。

四、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

序号项目内容期限备注

1 压缩机拆卸、检修2年更换滚动轴承

2 电机轴承清洗换油5000小时参看电机维护说明

3 联轴器校验中心1年?

4 油冷却器清洗水垢、检漏3-12个月视水质而定

5 油泵检修1年?

6 油过滤器清洗6个月首次开车150小时后应检查和清洗

7 气体过滤器清洗6个月?

8 油压调节阀动作检查1年?

9 能量调节装置动作检查3-6个月?

10 压力表温度表校验1年?

11 压力、温度继电器校验6个月?

12 安全阀校验1年?

13 止逆阀检修2年?

14 吸、排气截止阀检修1年更换“O”形环

15 电气设备动作检查6个月?

小修及检查处理内容?

a.检查镜面的磨损程度,及表面缺陷。

b.校验安全阀、检查修理管线上的阀门。

c.校验仪表及联锁信号等装置。

d.对主电机进行吹灰、检测定子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及轴承与主轴之间的间隙。

e.检查冷却器及油冷。

大修包括中修处理内容:

a.检查更换主轴瓦、推力轴承等。

b.检查转子磨损程度及机腔磨损程度。

c.对机组排气端间隙,极限间隙超过值进行调整。

d.对机组后管道重新刷漆。

e.测量电机与主机的同心度。

f.检查处理基础的下沉情况等。

五.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拆卸方法:将排气端盖压紧螺钉等距拆掉3支,3支M12×160螺钉作为支脚,然后将压缩机立起,按先后顺序拆出(12)轴封压盖。(9)吸气端盖,(11)轴封部件,(10)轴封套及轴套、轴承挡圈、内容积比调节丝杆。再将压缩机平放,把M12×160螺栓换到吸气端,又将压缩机立起,按先后顺序拆除,(3)排气端盖,(26)平衡活塞,(25)平衡活塞套,(4)压盖,(6)止推轴承,调整垫片,阴阳转子套等,(7)排气端座,(24)转子,滑阀,机体。最后可用¢4销钉敲出吸、排气座内滚子轴承。至此,压缩机拆卸完毕。

拆卸注意事项:

a拆除止推轴承,调整垫片、转子套时,要留心先后顺序及反正,并用细绳串起,不可错乱。

b拆除的零件应仔细存放,不得碰撞、擦伤。

c机体几大件分离有困难时,可用M12螺钉拧入起盖孔内将贴合面顶开,不可硬敲。

d拆卸转子端部圆螺母时,注意阳转子为左旋螺纹。

检查内容:

a检查机体内表面,滑阀表面,转子外表,两端及吸、排气端座间是否有磨擦痕迹。

b用内径千分表及外径千分尺测量机体内圆、滑阀外圆、转子外圆、轴颈外圆、轴承内圆、平衡活塞等尺寸(取上、中、下三处)并作好记录。

c检查轴封动、静环磨擦情况及各种轴承状况。

d检查密封件及全部“O”形环。

修理内容:

a机体内表面有不太严重的磨损及拉毛时,可用砂石或油石磨光,若拉毛严重,可在机床上修光。

b阴、阳转子若有拉毛,可用油石磨光,上机床磨光时,必须把工件精度校正,转子轴颈及轴封部位,不许有锈斑、裂纹等缺陷,少许磨损可用砂布打光,并测量尺寸及椭圆度,以便决定轴承装订间隙。对于机体与转子任何一个零件磨损量大时,都必须按实际情况更换或单配,否则,因间隙过大,长期运转,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并有损坏机器的危险。

c主轴承的磨损量若超过与轴颈的配合间隙,应更换主轴承,修理必须保证与机体同心。

d止推轴承受磨损间隙增大时,必须更换(注意:止推轴承的滚珠保持器应耐氨,或耐氟,否则易引起事故)。

e轴封的静环,应用金刚砂研磨,密封与“O”形环老化时,应更换新的。f平衡活塞,油活塞因磨损而间隙增大时,应更换。

g转子与排气端面间隙若超过给定值,可由调正环(20)调正。装配注意事项:

修理完毕后,即可进行再装配。

再装配工作至关重要,关系到机器能否安全可靠运转,装配前应将所有零件彻底清洗,并用绸布擦干运动部位,配合表面涂上清洁的冷冻机油,橡胶圈、密封纸垫涂上黄油。装配步骤与拆卸时相反。装配时要特别注意转子的端面间隙、轴承压盖间隙、径向间隙及滑动轴承间隙,止推轴承应用螺帽并紧,防止松动。装配后,应用手能轻松转动主动转子,无卡阻现象。装配过程如下:

先在吸气端座上等距离旋入三根M12×160螺钉,将其立起,再将机体连接于其上,(不要忘了销钉及橡胶圈)然后放入可调阀、滑阀弹簧、卸载滑阀、阳阴转子,后放上排气端座。排气座与机体间暂时只用销钉定位,并上少数螺钉压紧,然后依次装入滚子轴承、各套圈、球轴承、调整垫片、球轴承、锁紧垫圈、圆螺母、轴承压盖、平衡活塞套等。

排气座内的装配,最为关键,各零件顺序正反千万不可弄错,圆螺母一定要拧紧,装配完这一部分要进行排气端面间隙的检查。具体作法如下:用

百分表测量转子与排气端面的间隙,应在型之间,,。轴承压盖间隙之间,测量时符合以上间隙,装配轴承端盖、拧紧所有螺钉。

装上平衡活塞、锁紧垫片,拧紧圆螺母,转动转子,试试是否灵活,如果平衡活塞套之间有磨擦,可稍稍拧松活塞套坚固螺钉,用木锤轻敲活塞套侧面,并转动转达子,到手感灵活时,拧紧螺丝钉。放平压缩机,换下长螺钉,转动转子轴,手感灵活,圆滑无卡阻,压缩机再装配即告完成。装配质量标准:

转子与排气端面之间的间隙:—㎜

轴承压盖间隙:—㎜

装配中应特别注意:

a自始至终保持清洁,切忌金属屑、木屑、棉纱落入机内。

b装入轴承时,要用铜棒或软铁棒,轻轻磕打到位,切忌用螺丝刀敲击,以免将轴承圈打毛,造成转子与排气端面间隙假象。

轴封相对于机器的其他部件来说,磨损可能性更大一些,压缩机的轴封,其拆装应按下述进行.?

a 检查轴封须先拆下联轴器,其方法为:拧下压板螺钉,拿出(13)传动芯子,拆下(18)螺钉,将(17)飞轮滑向电机侧,然后拆下(20)螺栓、(21)挡圈板,用专用拆卸工具取下(19)压缩机联轴器,拿下(22)键,便可拆修轴封了。

b 拆下(1)轴封盖,拿出(3)静环,用钢丝塞入轴封内拿出(4)动环。

c 检查(9)传动螺钉有无松动,(5)动环密封圈、(2)静环密封圈有无损伤,如有损伤应予以更换。

d 检查动环、静环密封面,有无划痕、烧伤、拉毛等现象,如有需重研磨。

e 重装时,检查(8)弹簧组件的压缩量并注意四个销孔是否有卡阻现象,如有,更换弹簧组件。

f 轴封装配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g 重装时应检查轴封压盖上的垫,不能有破损裂缝现象。

h 轴封装好后,应以的气压进行试验不允许有漏气现象。

机体密封:

本机器的平面密封与某些接头的密封是采用厌氧胶或O形环密封,厌氧胶具有一定粘性,使贴全面粘得很牢,而起密封作用。机器拆卸后,应将表面一层薄胶刮净,并用汽油清洗干净。

装配时将密封面平放,表面清洗干净,不能有任何油污,待表面干燥后,在密封面上涂一层很薄的厌氧胶,装配原轴封部件后,应静放4小时以上,待厌氧胶干燥后,才能将机器平放,否则,未凝固的厌氧胶将流到机器的运动部位,影响运转。

压缩机平放以后,再装能量调节部件,并用0。3MPa的气压吹动滑阀增、减载,指针应指示正确。

在进行以上装配定要准确调整各间隙值,不得有任何假象产生。

六试车与验收

试车组织.

a.小修和大修由车间组织化工及检修人员试车

b.修由机动科组织试车

试车前准备

a检查机组的几个自动保护项目的设定值是否符合下表要求。正确的设定值见电控使用说明。

b检查各开关装置是否正常。

c检查油位是否符合要求,油位应保持在油分离器的上视油镜中心处。

d检查系统中所有阀门状态,吸气截止止回阀、加油阀、旁通阀应关闭。其它油、气循环管道上的阀门都应开启,特别注意压缩机排气口至冷凝器之间管路上所有阀门都必须开启,油路系统必须畅通。

e检查冷凝器、蒸发器、油冷却器水路是否畅通,且调节水阀、水泵是否能正常工作。

试车

微机控制机组将“手动/自动”旋钮旋至“手动”位置。

a打开冷凝器供水阀,启动水泵,使水路循环,蒸发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盘动压缩机联轴器,看压缩机转子是否可用于轻易转动,能轻易转动属正常,否则应检查。也可先启动油泵,使油循环几分钟,停止油泵运行,再用手盘动联轴器检查。

注意:盘动压缩机联轴器时要切断电源。

b检查电压是否正常。

c检查各阀门状态是否符合要求。

d合上电源控制开关,检查控制灯指示是否正确。

e按下“油泵启动”按钮,将“增载/减载”旋钮旋至“减载”使能量显示为0%,按下“压缩机启动”按钮,开启吸气截止阀。

f分数次增载,并相应调节供液阀,注意观察吸气压力、排气压力、油温、油压、油位及机组是否有异常声音,若一切正常可增载到满负荷。

注:若油温低于30℃时,应空载地运行一段时间,待油温升高到35℃时,开始增载。

g初次运转,时间不宜过长,可运转30分钟左右,然后将“增载/减载”旋钮旋至减载,关闭供液阀,关小吸气截止阀,待能量显示为0%时,按下压缩机停止按钮并关闭吸气截止阀,待压缩机停止转动按下油泵、水泵停止按钮,关闭电源开关。

正常开车

a 启动水泵使水路循环。

b 检查排气截止阀是否开启,检查表阀是否已开启。

c 打开电源控制开关,检查电压、控制灯、油位是否正常。

d启动油泵检查能量显示是否为0%。

e 启动压缩机,开启吸气截止阀。

f分数次增载并相应开启供液阀,注意观察吸气压力,机组运行是否正常,若正常可继续增载至所需能量位置,然后将“增载/减载”旋钮旋至“定位”,机组在正常情况下继续运转。

g调节油分底部回油阀,阀的开启度以保证油分后段视油镜中油面稳定为准,不允许油布超出视油镜,视油镜中无油亦属正常。

h正常运转时,应注意并每天定时按记录表记录。

正常停车

a将“增载/减载”旋钮旋至减载位置,关闭供液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