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郑永进

摘要:一度热情极高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在呈降温趋势,其实运用得好效果会非常好。要防止对其过度赞美,也要防止将其贬得一钱不值。小组合作学习有适用条件,需要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在试卷评讲中大有作为。

关键词:合作学习;条件;控制

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受到激烈批判,人们

认为其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运用恰当的方式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与学生有一对一接触的机会,

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并能有的放矢地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讲解。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形式,它对学生学习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适用条件

1.问题需要教师精心安排

首先,问题对学生来说,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靠单个学生的力量难以达到,教师直接讲授,学生理解不深,对该问题需要依靠几个学生或全班的合力,有一定的思考和认识后,学生才能弄明白教师的讲解。其次,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探究的结果有明显的层次。浅层次、中等层次、高等层次的结果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显示人的思考层次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问题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思考结果。教师把所有小组的意见在全班宣布,可起到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形成从不同角度包括反向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把自己当作

发表意见的一分子,向全班发表意见,当然教师的思考应该更深,更有新意,更有创造性。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不应该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问题,这也符合支架式学习的原则。该种类型教师在前面的上课中已经讲过,学生对要合作学习的问题不是完全一片空白,这才有了合作学习的起点。总之,问题不是空穴来风,前面教师已为小组合作学习做了充足的铺垫,这次小组合作学习更多的是学生的实战演练。它是由教师讲授,到学生单独完成问题之间的过渡。因为单个人完成难度大,几个人互助有利于开放思维。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时年龄相仿,所受教育程度差不多,因此小组成员更能够互相启发,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教师半放手的阶段。全部由教师讲解学生很难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因为他没有充分思考的过程,每次都是教师告诉结果,长此以往,会产生学生的依赖心理,也就不愿去独立思考问题了。难怪每次高考后,

有教师很高兴:这道题我讲过或讲过类似的题,但学生仍然不会做,教师空欢喜一场。因为平时被教师带着做题,已成了习惯,考试时,教师没在身旁,要自己独立作答,那就不会了。面面俱到的关心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思想,教师一讲就会,学生一做就不会。

2.小组中的分组很有讲究

人太多不能深入交流,人太少不能达到多方合作以解决问题

的目的。成绩相差太大,成为一言堂,成绩差的学生不敢发表意见,成绩好的学生听不进成绩差的学生的意见,或不屑于听,从而交流不畅,跟独立思考没什么差别。座位相差不能太远,座位塔得太乱,容易造成联谊会的效果。因而小组成员以四到六个人为最佳,座位顺序基本不变,还要注意男女生比例大体均衡,成绩大体均衡。

3.使用频率不能太高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使用太多,都会造成学生丧失新鲜感,从而投入不够。

小组合作学习是众多学习模式中的一种,没有一无是处的教学模式,也没有万能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对小组讨论要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愿意听从教师的指挥,相信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习效果的好坏。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要善于观察,要及时了解学生讨论的进度,每个学生在做什么,在谈哪一方面。曾经有一个教师在上公开课时,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讨论激烈。评课时,听课教师对这堂课上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给予了极高评价,讲课教师也很满意。但评完课

后,录像师交给一个录像带,录下了其中一组的讨论内容,原来他们讨论的话题与要求讨论的话题毫无关系,他们在讨论电视剧中的人物谁最酷。这样表面繁华的小组合作学习,告诫教师越

是小组合作学习,越需要教师的监督,督促学生尽快进入讨论,督促学生控制讨论的节奏。学生对教师深入基层的指导会非常感激,会产生一种被关注后的表现欲。当然教师不可过多干涉内容,尤其不能直接公布答案或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要兼顾到每一组的学生。在结束小组讨论后,教师要公布小组讨论的结果。总结时是全班总结,没必要点哪一组,教师赞同不赞同要表明态度,也可让大家一起评价。学生付出了劳动都希望能得到反馈,正确的希望得到认同,错误的希望明白原因,以便改正。其次,要把握好时间。小组讨论的时间过长,完不成进度,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也使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从而影响讨论的深入。最后,各组讨论的问题要一致。有的教师为节省时间,让这一组讨论这道题,让下一组学生讨论另一道题。各组讨论的题均不相同。然后小组讨论完毕后,讲这一题时让这一组的代表起来讲做题步骤,讲另一题时让另一组的

代表起来讲做题步骤。殊不知,每一组都只讨论了一道题而已,对其他组讨论的问题都不甚了解,听别组说讨论结果,很多时候是如云坠雾。教师却无视其他组的学生,眼睛就只盯着发言的学生。这样,教学目标的完成就大打折扣了。笔者认为应把讨论的面撒开,让各组讨论同一有深度的问题。这样有比较,教师讲起来也有针对性。一道题弄懂了、透了,就能举一反三。与其对每一道题都一知半解,不如大家齐心协力弄懂一题。

三、以评讲试卷为例,谈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

现在每次发下试卷,我都会给一节课的时间,让前后四个学生,前面两个,后面两个,组成一组。如果有剩余的学生,视情况安插在各组中去,考虑男女比例和成绩的均衡性。实践证明,先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刚做过的,并有教师评分的试卷,然后教师再讲,效果显著,学生兴趣很高。每次教师发下试卷,学

生都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分数,接下来想知道自己错了的题为什么错了。如果教师马上就评讲,学生往往不能很快收回心思。与其强行把学生的心思拉回到听评讲上,不如顺应学生的需求,因势利导,让他们组成小组。让做对了这道题的学生给做错了题的学生讲一讲,做错的学生问做对的学生,做对了的学生会非常耐心地讲自己是如何思考做题的,做错的学生会听得非常认真。这很像一对一的辅导,听讲的一定要听明白为止,讲的学生责任感极强,一定要讲明白为止。这样既达到了学习目标,又培养了学生做人的原则,使学生之间更融洽,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总之,灵活性远远超过教师给全班统一讲。当然,学生在既没有讲又没有听的时候也不能闲着,要看自己错了的其他题。一点也不浪费时间。对全组成员,甚至是全班都没有做对的题,教师在学生讨论时也不可公布答案,让学生发挥全组成员的力

量去思索。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且,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教师控制得好,能够满足学生成为发现者的愿望。愿小组合作学习仍能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1997.

[3]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郑永进 摘要:一度热情极高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在呈降温趋势,其实运用得好效果会非常好。要防止对其过度赞美,也要防止将其贬得一钱不值。小组合作学习有适用条件,需要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在试卷评讲中大有作为。 关键词:合作学习;条件;控制 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受到激烈批判,人们 认为其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运用恰当的方式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与学生有一对一接触的机会,

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并能有的放矢地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讲解。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形式,它对学生学习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适用条件 1.问题需要教师精心安排 首先,问题对学生来说,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靠单个学生的力量难以达到,教师直接讲授,学生理解不深,对该问题需要依靠几个学生或全班的合力,有一定的思考和认识后,学生才能弄明白教师的讲解。其次,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探究的结果有明显的层次。浅层次、中等层次、高等层次的结果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显示人的思考层次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问题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思考结果。教师把所有小组的意见在全班宣布,可起到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形成从不同角度包括反向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把自己当作

发表意见的一分子,向全班发表意见,当然教师的思考应该更深,更有新意,更有创造性。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不应该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问题,这也符合支架式学习的原则。该种类型教师在前面的上课中已经讲过,学生对要合作学习的问题不是完全一片空白,这才有了合作学习的起点。总之,问题不是空穴来风,前面教师已为小组合作学习做了充足的铺垫,这次小组合作学习更多的是学生的实战演练。它是由教师讲授,到学生单独完成问题之间的过渡。因为单个人完成难度大,几个人互助有利于开放思维。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时年龄相仿,所受教育程度差不多,因此小组成员更能够互相启发,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教师半放手的阶段。全部由教师讲解学生很难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因为他没有充分思考的过程,每次都是教师告诉结果,长此以往,会产生学生的依赖心理,也就不愿去独立思考问题了。难怪每次高考后,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衡山县星源实验小学廖欢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己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而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学习效果课堂教学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我们班有51个人,分成了七个小组。老师选了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探索

性的个性化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从而减轻思想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任——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结果。 1、明确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 2、合作探究。确立学习任务之后,小组要通过研究学习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组员特点,分工工作,探索交流。在此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 3、交流学习。小组成员通过探究,阐述各自观点,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再在全班汇报自己的小组的交流成果。对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4、反馈结果。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得出结论,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我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落实新课标的需要!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我在教学中,常常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 1、创设情境 情绪心理学家利泊认为:“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是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他组织维持并指导工作,”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描述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或贴近儿

童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之中,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统计图》这一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明天下午第二节课是体育锻炼课,老师想安排一些你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到底安排哪些运动项目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与统计一下吧!孩子们明确了学习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 3、合作与探究 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并且学生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已经落实到个人,小组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

浅谈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3-06-08T08:38:49.53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徐少霞[导读]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改中凸显重要。 徐少霞广东省东莞市石碣袁崇焕中学 523000 摘要文章中对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初中语文 “小组合作学习” 能力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改中凸显重要。我省的一些中小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推动了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改革。21世纪的语文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语文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基本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活动的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呢?我的方法是将全班同学按不同成绩分若干小组,每小组5-8人,组员成绩好、中、差都有。上课按照小组坐在一块,方便讨论问题。选定一名成绩较好的同学作为组长,要求小组学习时,组员要听从组长的安排,而且事前对组长进行培训,要求组长要掌握安排组员的技巧,避免弄巧成拙。 一、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辨识字词能力 一般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一般都是读一读就算了,甚至有些懒点的学生根本不去预习。我认为用“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一个小组里,要求每个人都要把生字读一遍。一人读,其余的同学认真听,读完后对读错的字音进行更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这样的检查效果是“全班读”所远远达不到的!检查字形的掌握,组长让组员听写,对同学掌握生字的情况一目了然,如果有错,大家帮助分析出错的原因,这样既可以掌握字词,又可以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小组学习后,再进行全班交流,看哪个组学习的方法最好。这种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办法学习生字词,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学习效率高,又省时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我在教学“弥漫”和“撰写”等词语时,要是以前,很多同学肯定将“弥漫”读成“泥漫”,“撰写”的“撰”字写不出来,但是经过“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全班同学绝大多数可以准确地读准“弥漫”和写准“撰写”。这样的例子还很多,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期末考试同学们的字音和字形选择题的准确率达到95%以上! 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质疑释疑能力 不善于质疑的学生,学习态度往往是消极的,而善于释疑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强。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由单向传授知识,转向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和发展能力,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能力入手。 如我在教学冰心的《忆读书》一文,布置了以下几个问题给同学们合作讨论:如“作者认为什么书才是好书?”“我们现在又该读什么书?”“有一本好书,我们又该怎样读?”“读了好书,对我们又有什么用?”问题布置下去之后,各组同学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时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学们讨论完毕后,经过检查提问,学生不但对课本的知识了解得很清楚,而且还提出了很多课外的问题,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经过长期这样的合作训练,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朗读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训练,朱作仁教授说:“讲解是死的,如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文章中的字、词、句、段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怎样停顿,怎样重读,都不应该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应该由他们揣摩、品味、感悟出来的。 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一课,我先以文章第一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为例,全班提问该如何重读?很快大家统一了思想,重读“盼望”“来”“近”这几个词语。接着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学习余下文章,小组内一个人读,其余的认真听,听完后大家总结该如何读,再接着由其他同学一个个地朗读,发现问题的再提出解决,最后小组内统一意见。在小组读完互评的基础上,再采用组与组之间的朗读竞赛,看哪一组同学读得最好、最准确。学生对于这种竞赛,总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朗读的时候都会注意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语气的轻重,听的同学也非常专心,这样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听和读能力的培养。 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口语交际就是通过口语实践来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文实践的一个途径。口语交际课就是营造一个说话的氛围,给学生大胆发表见解的机会。 口语交际所谈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一次,我选择了《我们的生日应该如何过》这个话题。对于这个话题,学生日常就很关注,因此能够有感而发,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具体做法是:课前准备话题,让学生充分准备,引导学生做谈话准备,课上提出谈话要求,先让学生自由交谈,再集体交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自主设计生日怎样过。结果有的同学说生日要和父母一起过,有的说生日要过得有意义,有的说要将搞生日的钱节省下来,捐给有需要的同学等等。这节课既达到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又使学生懂得了要节约,要感恩。一举两得,远远超过了我预定的目标!可见,“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识字解词、提难析疑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这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能带动其它学科的学习,方便学生交流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经历、经验和体验。初中语文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更完善,更有效地提高我们东莞的语文教学质量。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至今的重要动力,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竞争越加激烈的21世纪社会,合作意识更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意识。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生素质的发展,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如何设置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的课题研究,通过研究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3.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程淑芬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程淑芬 发表时间:2016-02-01T16:19:36.99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8期作者:程淑芬[导读] 吉林省双辽市永加乡中心小学校新课程改革就像一股清新的风,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数学课堂,不时地带给我们新鲜与活力。 吉林省双辽市永加乡中心小学校136412 摘要:新课程改革就像一股清新的风,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数学课堂,不时地带给我们新鲜与活力。新课改以来,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已走进当今课堂。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 数学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性学习的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小组合作的兴趣 皮亚杰认为,对于智慧发展来说,儿童之间的合作十分重要。在小组学习讨论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程度的思维相互碰撞,往往会引发创造的火花,从而开阔学生思路,同时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简单的、复杂的各种认识差异都展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交锋中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这个过程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并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兴趣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获取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首先应营造一种学习氛同,创设教学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 二、加强教师的引领作用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应重视“引”,大胆“放”,抓住合作契机及时引导。可以在新知探就的过程中引导;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引导;在灵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中努力丰富文本和自我中引导;在小组合作的有效方法和形式上加以引导等。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积极采取讨论、举例、引证、实验、归纳、演绎等探究形式,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自始至终营造民主、和谐的合作气氛,既不失时机地点拨,又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完善,教师通过观察、参与、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参与调控,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 三、重视小组合作情况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同样,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合作学习材料既要“新、活、趣”,使学生感到新奇,又要有探究的价值。另一方面,此时的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要运用教育评价鼓励合作,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讨论结束时,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即对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如开展比“哪个小组得红旗多”,评“最团结小组”“红星小组”等活动,由此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励的场面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每节探究活动结束时,针对纪律、组织探究活动等情况,教师表扬最好的小组,同时也可对一些小组存在的问题给予批评,从而可以在下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不再出现或少出现这类问题,可使数学探究活动日趋好转。如有些组的学生组织得较好,很快就可以把探究的问题研究完了;而有些组则由于组内分工不合理,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探究问题,教师指出来后,可以促进各小组在下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引起注意,从而使得这类表扬和批评成为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催化剂。 四、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要“关注学生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我们采用“二次评价”或者叫“延时”评价的方法,就是说,不要轻易、草率地评价学生的作业和发言,而是适当延长时间,待信息二次反馈甚至多次反馈后再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产生思维的触角。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我们不能看到学生知道了结果就急于作肯定的评价,而要看学生是否亲身经历了探索公式的形成过程:是操作了学具,还是画了图形;是通过独立思考的,还是参与了合作交流得出的等等,再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积极地投身于探索之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好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尝试成功的喜悦,能培养团体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张扬个性,放飞生命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广州市海珠区培红小学赵璇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较多的老师会选择这种教学形式,但现今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存在着很大一个弊端——无效参与。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中,有意识地进行补救和纠正。结果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果的,它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外,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语文学习能力自主学习 信息时代的现实表明,单纯追求知识的量是不可取的,知识剧增使得人们不可能在数量上进行追逐。教育部吕福源副部长多次强调,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创新人才的最重要的特征不是掌握更多的已有知识,而是具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会运用知识去创新。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革命”,是发现一种更有效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模式,提倡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放到一定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里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并且在语文“课程总目标”里,专门设立了一个目标:“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以下是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几点收获,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 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性科学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另外,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实验中发现,探究科学的奥秘,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

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合作学习有助于形成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这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所积极倡导和当前课堂教学所必需的。 一、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定义 尽管合作学习在三十年前就开始了,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合作学习的确切定义,国内外却有着不同的表述方法。其中,我国教育家王坦将其表述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这个定义国内运用较多。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是指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

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与合作竞争,从而掌握数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形式 (一)合作讨论,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为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并且在一个小组中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要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不但要发挥组内每个人的作用,还要发挥集体的作用,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习惯,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努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学生已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但尚未得出结论之前组织讨论,这样可以通过讨论互相启发,分析综合,在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探索出所要掌握的结论。 (二)合作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具有不定性、探索性的开放性练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而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开放性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以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乐于交流,从而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天地。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很快掌握了新知,有的学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走进课堂,是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的一种新举措,是素质教 育的重要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可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培养集体合 作的精神,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那么怎样使学生在组内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验、观察和总结,我得出一些经验。 1 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 1.1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通常以4 至6 人为宜。组内设小组长一名。小组长 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指令下组织全组人员一起合作学习,组织动手操作,开展讨论探究学 习过程,完成小组学习任务。确保合作时小组的所有成员都能有效的进行合作。对小组长人 选的确定,既要考虑组内成员的意见,还要看是否有个人能力。为使全体成员得到锻炼的机会,同时建立组内成员的平等关系,小组长亦可实行轮换制。组建好的合作学习小组间应力 求均衡。 1.2 小组内分工明确。在小组中,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体,要培养组内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分工一定要明确。由谁组织?以哪种方式发言?同学发言时其 他同学做什么?由谁进行归纳总结?总之,要求合作小组成员任何时候都要明白自己现在该 在合作中做些什么?只有分工细致明确,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才能得以培养,学习任务 也才能顺利完成。 2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 2.1 小组合作学习时机的选择。一项需要分工且需要大家共同完成的任务是促成合作行为的 最基本条件。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乍一看, 学生人生鼎沸,似为积极,但仔细一听却不尽然,虽有分工,但各人的工作基本能独立完成,缺少讨论、帮助和支持。这样的合作学习对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培养意义不大,所以教师选择好合作学习的切入点是有效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这种形式是不求答案统一,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目的是在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探究中使学 生的认识更清楚。兴趣是促学的动力,是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 教师首先应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合作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 2.2 选拔培养小组长至关重要。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很差,贪玩好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组织纪律散乱,教学只能 是事倍功半。因此,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选拔并培养小组长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确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其次,对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第一,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 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第二,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进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三,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当出现意见 分歧时,组长应问个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发言,起表 率作用;第四,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道题目所作出的不同解答,并及时准 确地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有效进行。 3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3.1 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的基 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 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

.小组合作56个策略读后感

浅谈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读《小组合作学习56个策略》体会 李牧小学王凯 这个寒假,我们读了《小组合作学习56个策略》,受益颇多。《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小组合作学习一般以 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现在广大教师都在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假期读书所得来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小组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

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间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时更高级的行为。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都能从中受益。可见小组合作通常采用异质分组是有着它的科学性的。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我们每小组由4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1-2名、中等生1-2名、和学困生1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如在教学《春联》一课时,我与学生共整合出了三个问题:"春联的内容有哪些?""春联有什么特点?""春联有什么作用?"然后,请小组自由选择自己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组内合作交流。然后以小组交流汇报的形式在班内展示。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自由的活动学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 衡山县星源实验小学廖欢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己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而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学习效果课堂教学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我们班有51 个人,分成了七个小组。老师选了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探索性的个性化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从而减轻思想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任——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结果。 1、明确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的容和目标。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 2、合作探究。确立学习任务之后,小组要通过研究学习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组员特点,分工工作,探索交流。在此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 3、交流学习。小组成员通过探究,阐述各自观点,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再在全班汇报自己的小组的交流成果。对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4、反馈结果。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得出结论,并对各小组和组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进行学习,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例如,在学习“找规律”一课时,学生在小组找到规律时有的用表演,有的唱歌,有的画画……找到了许多教师都没想到的规律,使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每个学生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

浅谈数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数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在今天已经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而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生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特点 1.合作学习是课堂互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小组合作能

够增进生生合作,提高合作能力,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为了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每个小组的人数以4到6人为宜。以我们班为例,我班共有62人,按各自学习接受能力,合作探索精神语言表达能力为标准,争取每个小组都有优等生,也都有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这样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优等生锻炼了能力,稍差的学生也有近距离学习的榜样,而且也有大胆展示的小范围平台。让一些生性腼腆不爱表达的孩子也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以优带差还可以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水平。 2.小组内分工 每个大组选择思想品质好、学习成绩拔尖、具有专长、反思灵敏、口齿清楚、说话流利,有一定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做为固定的组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小组发言时,可以让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当汇报员,书写工整的当书写员,思维缜密的为小组补充。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学习组长外,我还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了除了学习组长之外的负责其他事物的组长。比如有专门管理小组成员卫生情况的卫生组长,还有管理标志佩戴情况的标志组长,另外还有负责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监督规范小组行为的纪律组长。这样可以让班级中的每个人,小组内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做。努力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样不仅孩子们能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找到自己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变被动为主动。下面是我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小组发言人是学习结果的展示人,小组发言人可以就本组的学习情况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换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在小组讨论阶段,组内每个成员都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探讨学习情况等。我在指导同学们学习《一路花香》一文中,我出示了这样三个问题供各小组讨论:一是破水罐为什么感到自卑;二是挑水工是怎样教导破水罐的;三是你想对破水罐说什么?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先自由默读课文,然后在小组讨论,这样每个同学都有了发言的机会,时间一久,同学们的口语及思维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教学,“读”是很重要的,“读”是理解讨论的基础,但大多数学生认识不到“读”的重要性,在课文朗读的过程中,我是这样让各小组轮流上台分自然段、分角色、男女生搭配朗读。同时在朗读后让同学们即兴谈谈读后感或想法,这样口语也得到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自然也涨了。 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自从有了小组合作学习,作文教学不再是难事,反而变得是一场演讲比赛。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作文中,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表现在自己的作文中。比如,我在引导小组学习《我真棒》这篇习作中,各小组先自由学习范文,明确习作的要求后,各小组派人上台即兴演说,原本枯燥的作文一下子变成了一堂演讲比赛课。同学们的热情提高了,当然作文也就完成了。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的源头,要引导同学们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素材,用活生活,作文自然就活了。小组合作学习作文就是要让同学们在合作学习中探讨生活,寻找生活,做生活的观察者和寻路人,把自己生活中的素材组装到作文中去,那么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写作高手。 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后,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的主人,课堂气氛一下子沸腾了起来,活力四射。在高效的学习方式下,知识的传授变得了容易、快捷、易接受,易消化。学习不再成为同学们的负担,而成为同学们快乐的伙伴。小组合作学习倡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探讨的方法、合作的方法、小组成员的成绩影响到团队的成绩,每个组员都要为所在的团队负责,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影响到整个团队。因此,合作学习提高了同学们的团体协作精神,培养了良好的团体意识,对他们的成长有利而无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