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妙招促使孩子自觉主动学习

5大妙招促使孩子自觉主动学习
5大妙招促使孩子自觉主动学习

5大妙招促使孩子自觉主动学习!

孩子学习能够自觉主动,是内驱力的推动、兴趣的牵引、方法的得当等因素所致。父母首先要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确定合适的学习方法,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增加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最终使孩子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个案点击

皮燕珍今年上五年级。她以前成绩还算中上等,可上了五年级以后,她成绩下滑得很快,也不再主动学习,每次都是父母叫了很多次才去做作业。

皮燕珍现在如此厌恶学习,是由于父母对她严格要求却方法不当造成的。皮燕珍的父母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所以希望孩子珍惜每分每秒,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他们不懂得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一有时间他们就在孩子身边监督,不让孩子休息和玩乐。

由于皮燕珍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虽然看似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而成绩却在班里只是中上等。父母因为对她的期望值很高,所以从没有对皮燕珍表扬过,这也在另一方面削弱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皮燕珍升到五年级后,看见别的孩子都愉快地玩这玩那,她心里感到严重的不平衡,不再像以前那样听从父母的安排。现在经常是父母催促多遍,她才很不情愿地去看书,看时也心不在焉,所以成绩一落千丈。

案例解析

自觉主动地学习,即孩子不用父母和老师督促、监视,就能积极主动地求知和学习。这是每个父母都渴望的。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地求知,自觉主动地学习,就能够激发自身的潜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探索的精神,让学习充满快乐。而父母也会有精力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与孩子一起享受学习的乐趣。而不会像上例中皮燕珍的父母那样,天天纠缠于监督的低级行为中,却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父母想要孩子自觉地去学习,需要找出促使孩子能够自觉主动学习的因素,从这些因素着手,启发、引导和教育孩子,就会达到使孩子从内心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的目的,并且孩子也将因此取得不凡的成绩。

父母促使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首先要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孩子主动地去学习、探索,并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孩子有了兴趣的前提,父母还要注意孩子学习时应该劳逸结合,比如学习30分钟休息一下,以免造成大脑疲劳。不要像上例中皮燕珍的父母那样,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却没有注意到孩子如果没有合理的休息,就会影响学习的质量,同时还会使孩子对学习心生厌恶,这样孩子的成绩肯定得不到提高。

除了注意孩子劳逸结合,还要教给孩子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如:让孩子在学习时先预习,可以明白重点,知道疑点,以备上课时有针对性的听讲;让孩子知道上课注意听讲的重要性,教孩子学会记笔记;还要使孩子学会复习,让知识在大脑中留下长久的记忆,以免考试时手忙脚乱。孩子有了这些科学的学习方法之后,成绩就会大幅度地提高。

孩子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父母要做到及时表扬与鼓励,让孩子领会到付出就有回报的道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能像上例中皮燕珍的父母那样,孩子的成绩提高了,他们也好像没有看见,这会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孩子有了兴趣的牵引,科学的方法伴随,父母的赏识激励,成绩自然会越来越好,兴趣会越来越高,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不会像上例中皮燕珍那样,在父母不当的教育下,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成绩最终变得一塌糊涂。

建议父母的妙招

促使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需要父母更新家教理念,遵循启发引导的原则,巧妙运用先进的教子策略,更需要家长具备冷静的理智和匠心独具的教子智慧。那么如何让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呢?

妙招一: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方法例示

小聪今年6岁,是个可爱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有时候一块泥巴都能玩上半天,但就是对课堂学习不用心,每次的作业都需要爸妈催促多次才极不情愿地去做。小聪的父母想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但苦于不知从哪里入手。

有一次,小聪把自己用泥巴捏成的各种玩具、小人拿回家里,妈妈看见了,不仅没有嫌孩子弄得浑身是泥,还走上前去欣赏孩子的作品,并且称赞小聪捏得逼真,还给孩子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女娲造人”的传说,小聪听得如痴如醉。他没有想到自己喜爱的泥巴,竟然与这样一个美好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小聪的妈妈看着儿子高兴的神情,就势引导孩子说:“书本中有很多美好的故事,有很多让人陶醉的知识,而那些知识,需要你用心学习才能享受得到,需要……”“我会好好学习的!”小聪没有听完妈妈的话就急忙说。

从此以后,小聪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一放学就掏出书本主动学习,再也不用父母为他不爱学习的毛病费心了。

操作提示

父母希望孩子能够主动学习,但孩子大都没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对枯燥的学习方式不喜欢,却对课堂以外生动、鲜活的东西感兴趣,很好奇。父母要根据孩子的特点,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引导孩子与课堂知识相联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妙招二:教会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

方法例示

静静是初二的学生,成绩很好,每天放学后,不需要父母的督促,就能主动地去学习,成绩也较小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静静在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流水平,所以她对学习的兴趣也不大,从没有主动去学习过,每次都是妈妈催促着才去做老师布置的作业。

自从静静上了初中,她的父母感觉到孩子如果一直这样,将来肯定会面临很大的升学压力。通过向人请教和查资料,父母教给了孩子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课前预习,上课注意听讲,不懂的问题当时解决,学过的知识及时复习等等。静静通过初中一年的时间,在学习上运用并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方法,使成绩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静静的成绩提高了,学习的劲头也足了,以前需要父母督促才去看书,现在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父母看着静静现在的学习态度及成绩,别提内心有多高兴了。

操作提示

父母希望孩子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就要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教给孩子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因为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孩子学习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感觉比较轻松,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妙招三:表扬孩子的进步,激发孩子学习动力

方法例示

优优今年10岁,是四年级的学生,平时的成绩不是很好,从没有进入班级前十名。有一次,优优期中考试,成绩一下提高到班里第五名,这是破记录的事情。优优很兴奋,小脸高兴得通红,她想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

放学了,优优回到家,快步跑到妈妈的面前,大声对妈妈说:“妈妈,我这次考试升到班里第五名了!”优优的妈妈高兴地抱着她转了一圈,在她小脸上狠狠亲了几下,表扬了她学习上的进步,晚上还给优优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妈妈的赞赏更激发了优优学习的热情,她从此后开始刻苦学习。

操作提示

每个孩子都需要家长的赏识,都愿意听到父母的赞扬,赞赏会使孩子更加积极努力,以后也会做得更好。因此,在孩子有了进步时,父母应该对孩子及时进行表扬,这样才能提高孩子学习的动力,增加孩子学习的热情,促使孩子更加主动自觉地去学习。

妙招四:增加孩子学习的信心

方法例示

小校是个不自信的孩子,尤其在学习方面,总感觉自己学得不好,成绩很难提高,因此在学习上很被动。小校的妈妈为了增加他学习的信心,辞去了工作,每天专门陪伴小校学习,并教给他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他提前预习,及时复习,有不懂的问题尽早问老师。

这样学习了半学期,在学校的期中考试中,小校的成绩提高了十个名次。妈妈表扬了小校,并且鼓励他一直坚持这样学习下去。小校也十分开心,同时增加了信心,对学习也主动了起来。

操作提示

自信是愿意去做事情的前提,是做好事情必须条件,学习也是如此。所以,父母要想办法增加孩子的学习信心,在成绩提高后及时鼓励,促使孩子以后自觉主动地学习。

妙招五:与孩子一道设计学习目标

方法例示

柔柔是二年级的学生,对学习没有什么目标,又加上孩子天性爱玩,所以除了课堂上听讲的时间,柔柔其它的时候几乎都是在玩,所以她的成绩一直都不理想。

柔柔的爸爸为了提高她的成绩,与她一起设计了学期学习目标,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柔柔开始时还有些不太愿意按计划去做,觉得约束太多,但在爸爸的督促下,柔柔坚持按计划去做了,在学期末时达到了学习目标,提高了成绩。柔柔因此对学习的兴趣增加了,自觉地减少了玩的时间,开始主动去学习了。

操作提示

孩子因为天性爱玩,通常不会给自己制定学习目标。父母为了促进孩子主动学习,就应该与孩子一道设定一个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实可行,经过努力能够达到,这样才会使孩子增加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孩子不爱上幼儿园怎么办

宝宝不愿去幼儿园怎么办? ●孩子焦虑是正常表现,家长不必紧张 教育学硕士、学前教育专家、联大教学督导牛金芳老师说,幼儿园刚开学,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有些孩子被父母抱进幼儿园时,脸色一下子变了,拉着父母往外走,不愿待在幼儿园。有些孩子当家长踏进教室门时便搂住家长又哭又闹,死活不肯进门。同时,在幼儿园里,这些孩子会出现饮食减少、睡眠不安、情绪不稳、少言寡语甚至是拒绝进食的情况。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入园分离性焦虑”,其实是孩子离开父母时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家长不要因此而焦虑或过于紧张。 这种“入园分离性焦虑”外在表现上有很多种情况,每个孩子因为个性特征的差异,其表现也不相同,活泼好动、性格开朗的孩子可能适应会快一些,而内向、敏感的孩子表现则可能会强烈一些,但这都是正常的心理表现。有效的方法可以消除幼儿分离焦虑,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 ●不要看到孩子伤心就跟着抹泪 对出现“入园分离性焦虑”的孩子,牛老师说,家长如果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做,就能够帮助孩子尽快度过这段适应期。 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态度要坚决,尤其是妈妈,不要看到孩子撕心裂肺地哭闹,自己也在一旁抹眼泪,把不良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在孩子哭闹时,家长表现得不要太上心,要让孩子知道,哭闹也是不行的,在这个阶段必须要去幼儿园。为了安慰孩子,家长可以在去幼儿园之前,与孩子做一些约定,对他进行心理暗示。“比如,在去幼儿园之前,家长可以允诺孩子做一些事情,然后与孩子‘拉钩约定,再盖个小印章’,说到的必须做到。这样每天都有一种暗示,会慢慢减缓孩子的焦虑心理。”牛老师建议说。 ●根据孩子个体差异,入园可以循序渐进 还有些孩子因为比较内向、敏感,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牛老师建议家长可以与幼儿园老师沟通,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环境。比如家长每天可以陪孩子半天,坚持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等到孩子对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别的小朋友熟悉了再离开。或者,家长可以先让孩子去幼儿园半天时间,待午饭结束后接回家,适应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再让孩子全天都去。“我们现在都提倡人文关怀的入园方式,不提倡硬性、强暴的方法。有的幼儿园老师说,孩子哭了,没事就让他哭吧,等哭够了就不哭了,这种听之任之的方法也是不可取的。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老师,都要想办法解决孩子适应幼儿园的问题。”牛老师说。

惩罚孩子10个科学方法,太好了!(老师家长收藏~)

作文 写作素材、范文赏析、写作技巧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有效惩罚孩子,下面十个方法科学又智慧。还请老师转发给家长~ 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打手心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罚坐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 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做家务时学习到什么。 画画 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 罚站 案例: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看书、写字 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 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没收心爱的东西 案例:吵闹不休、乱丢东西、不收玩具……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是我们每个家庭的未来,特别是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健康尤为关注。但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包括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极为关注,但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却被忽视了。这也不能怪大家,很多家长都不懂得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这么小,能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其实,据心理学家们统计:人们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少儿时期的一些经历有关。因此,心理学家呼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从小抓起。因为一个人的个性是从幼儿阶段到青少年阶段逐步发展成型的,假如我们忽视了孩子在成长时期的心理问题,任由孩子的种种不良习惯或是心理问题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消极影响。 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会给孩子带来相当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当的亲子教育方式有以下几点:一种叫做“树大自然直”的放任式,这样的家长认为孩子不需要管教,自己长大就是了;一种叫做“有钱走遍天下”的溺爱式,父母认为自己赚钱让孩子吃好穿好就算尽了责任,只要有钱孩子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一种叫做“棍棒之下出才子”的严厉式,孩子只有严厉管教,才会有出息。在这些教育模式下的孩子容易出心里问题。 有些家长也许会说:教育是学校的事情,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不懂,应该交由老师来处理。其实不然,孩子在校和老师相处的时间,和孩子在家庭社会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来比,太少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由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才能做好。很多问题的产生还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有句话说得好:“儿时,父亲是山;成长中,师友是山;工作中,伙伴是山。”父母应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那么,我们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呢?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家庭教育中处罚孩子的正确方法

家庭教育中处罚孩子的正确方法 惩罚,是每个父母培养孩子、纠正孩子错误的方式之一。下面为你整理了家庭教育中处罚孩子的正确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处罚孩子的正确方法方法一:打手心 打骂孩子固然是不适当的管教方法,但是巧妙的利用就可以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可以在孩子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与孩子讨论用废旧的报纸制作一根警醒棒,并让孩子了解制作它的原因和用途。在处罚孩子的时候,不要什么都不说直接打孩子手心,而是要问他自己错在了哪里,只有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处罚才能奏效。平时也可以将这个道具放在家里比较显眼的地方,起到提醒孩子的作用。 方法二:罚坐 孩子做错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可以在家中找一张离家人活动的区域较远的椅子,也不要太远,免得不知道孩子正在做什么。当宝宝不乖的时候,可以让他坐到那张椅子上去,告诉他到了一定时间才能起来,可以按照孩子的年龄设置时间长短如果孩子提前站起来了,那就要重新计时,他必须从来再来一次。 方法三:一些家务活 有的孩子会为了躲避他不喜欢的家务活,就选择服从于父母的规矩,表现得很合作。当然,给孩子加的家务活要与他造成的后果相联系比较好,别让孩子认为家务本身是一种惩罚。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

他以前没有做过的家务,当作对他不良行为的一种惩罚。例如事先准备好一列家务清单,罗列出3~4个孩子最不喜欢的家务活;:扫地或者把玩具分类收拾好等等,那么孩子就能预先知道自己的不良行为将会招致哪种后果。 方法四:暂时禁止某些权利、要求 如果孩子不听话,可以暂时的“剥夺”他的一些权力和要求。但是对于那些6岁以下的孩子,使用这种处罚方式仅限于1天,而不是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1天的处罚是让孩子每天都约束自己,知道该如何选择,是选择和同伴打架呢,还是选择和睦相处。处罚时间不宜过长的另一个原因是,通常父母在几天过后就心慈手软了,这就会危害到处罚方式的有效性了。 惩罚孩子最科学的10个方法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的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不爱说话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不爱说话 在家里唧唧喳喳说个不停的宝贝,一进幼儿园却突然缄口不言了。宝贝为什么会这样呢?怎样让宝贝在幼儿园也活泼开朗、爱说爱笑呢? 菁菁的奇怪表现 菁菁的表现让妈妈很纳闷:她在家里跟爸爸妈妈很爱说话,一句一句说得清清楚楚,但是在幼儿园里不爱说话。老师跟她说话,她总是不回答,只是看着老师点点头或者摇摇头。妈妈让她说“老师好”,她要么不说,要么低着头用很小的声音说。她跟小朋友倒也合得来,但是很少交流。妈妈问她为什么在幼儿园不说话,本来正说话的她就又不说话了。 宝贝的选择性缄默现象必须关注 选择性缄默是指孩子已获得基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但因为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却沉默不语的现象。其实质是孩子出现了社会适应困难,而不是语言本身出现了障碍。当孩子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孩子主要借助眼神、手势、点头、摇头等肢体语言进行交流。调查统计发现,孩子3岁左右开始出现这种现象,并且女孩比男孩更加常见。 选择性缄默的宝贝有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是害羞、胆怯、退缩;另一种是冲动、攻击、暴躁。个别幼儿可能还有其他反应,例如遗尿、遗粪等,这与他们不用语言及时向成人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状况有关。 如果宝贝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选择性缄默,需要到医院做专业治疗。但大多数孩子都是暂时的,属于社会适应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家长发现之后积极想办法帮助孩子,选择性缄默就会渐渐消失。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选择性缄默现象,就会担心孩子是不是患有自闭症,因为自闭症的孩子也不爱说话。二者最大的区别是选择性缄默的孩子已经获得了基本的语言能力,只是在某些场合默默不语;而自闭症患儿没有获得基本的语言能力,无论跟家人还是外人都缺乏正常交流中的目光对视或一问一答的互动现象。例如问他一个问题,他通常是不回答或者只是重复你的问题。自闭症患儿需要早期发现和早期专业治疗。 让宝贝在幼儿园快乐开口的策略 1、不要急于逼迫宝贝开口 只要宝贝在家里或者比较熟悉的场合说话正常,就不要太担心他的语言发展有障碍,也不要过分强调宝贝没有礼貌等品德问题。如果家长心情急切,强迫宝贝说话,他会更加紧张,说得磕磕巴巴的再被误解

宝宝装病不愿去幼儿园家长如何做 怎么开导孩子让他去幼儿园

宝宝装病不愿去幼儿园家长如何做怎么开导孩子让他去幼儿园 孩子装病不想去学校怎么办,孩子装病不想去幼儿园不想起床怎么做比较好呢,小编就来 说说吧。 宝宝装病不愿去幼儿园家长如何帮助他? 宝宝为何不愿去幼儿园 第一:孩子在幼儿园里面产生了一种不愉快的人际关系,可能前一天和某个宝宝产生了争执,他觉得今天去的话,碰到那个孩子,他会耿耿于怀,他不想面对这个事情。因为他在 处理这件事上,已经有挫折感了。他在心理上难以逾越这种感受,他要回避了。 第二:这两天孩子身体真的不舒服,在幼儿园里有不舒服的印象,他想回避这件事情。 第三:幼儿园里的某些事情,宝宝处理得不够好,所以在过程中他的心理压力较大。所以 他也会不想去幼儿园。或者在幼儿园中,宝宝受到批评、或者某一种轻视。其他的孩子做 得好,都表扬了,宝宝却没有表扬到,他在社会领域中,受到了一定的约制,他感觉到自 己矮化了,他心理造成压力了。 劝导宝宝继续去幼儿园是否有效 所以不论是那种情况的话,宝宝去幼儿园是有压力了。对于父母而言,常会劝导宝宝你顶 着压力也要把事情做掉。但事实却是越是顶的时候,宝宝越是害怕。他积累的东西越深。 哪怕宝宝真的去了,也是迫于父母、害怕父母不开心去的那种,迫于责任感,才去做那些 东西。 宝宝在心理上有些东西没有排解掉,会变得更加的脆弱,他哪天再爆发出来的时候,就会 产生更严重的不想去的问题。所以父母就应该了解原因在哪里,可以和宝宝聊天:到底是 什么原因不想去。让宝宝有困难的时候,找出真实的原因。这种原因对宝宝来讲,有时候 也说不清楚,他也很难回应:那到底是什么。 有些东西可能是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于是不想去了。可能并没有很明显的一种思想状态,父母也可以启发他,大家一起聊一聊,到底真实影响你心情的根源问题,是在哪件事情上,当这样一件事情找到形成因素的话,也互相分享一些感受,感受的分享有利于找到心理的 认同,宝宝的压力就下去了。 如何找到解决方案 接下来,就要找到一种方法:父母可以和孩子讨论:宝宝的想法是怎么样的,妈妈的方法 是怎么样的,是不是我们一起找一个好的方法,一起去面对,于是宝宝在这个过程中,得 到了方法,宝宝就会觉得:我这样去做可能就没什么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宝宝就会更 自信的面对自己的生活。

惩罚孩子的十个科学方法及智慧

惩罚孩子的十个科学方法及智慧 惩罚宝宝,是每个父母培养孩子、纠正孩子错误的方式之一。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犯错误,自然需要父母的教育和惩罚。但惩罚宝宝也要讲求科学方式,一旦惩罚不当,不但对宝宝的行为起不到规范作用,更可能使宝宝的行为逆向发展。 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罚坐。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 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4、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5、画画。 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 6、罚站。 案例: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清楚处罚的原因,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7、看书、写字。 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情绪。 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读后感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读后感 李峰 前几天很晚回家,不经意地看到桌子上有一篇儿子从学校带回来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阅读材料,材料从理论方法到现实事例,做了简明而透彻的讲解。我读了以后心情好久不能平静,虽然经常在网上看到类似的内容,每次看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文章,心理都会引起不少共鸣,但这次感触很深,同时也会更加关注自己孩子心理的健康。我本人因为工作方面的原因每天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与其交流、沟通的时间更少,其实有时我们做大人的深思一下,在教育孩子上,有关孩子心理健康方面,自己做的怎么样?对照《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每人做家长的心里都有数,努力提高自己吧,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只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就能感受到道路两旁有五彩芬芳的花,就能感受到的天空上也有温馨的阳光。 许多父母、特别是爷爷奶奶们总是担心孩子营养不良,现实却是许多孩子营养过剩。其实父母对于孩子健康的关心,更多的是生理健康方面,而心理健康这一块内容是许多家长容易忽略的,通过材料的学习,加深了我们对健康的理解,引起我们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我的孩子是男孩子,我的父母和儿子的外公、外婆都很高兴,他们有

着封建的思想,很宠他("长辈包围晚辈"),我不怪他们。我还经常看见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打凳子,是凳子让宝宝摔跤了;打爸爸,是爸爸没有扶好宝宝…,长大后,那么多的不如意,你说你们让孩子打谁啊?其实阅读材料上告诉了大家答案,这些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是不对的。 长辈们也不是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而是他们不懂得怎么去关心。其实跟孩子用心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心甘情愿的把内心的想法告诉你。作为父母,有时只要做一个倾听者就好了。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要让孩子的不好情绪有个宣泄的途径。而不是当大人自己心情不好时,极度愤怒的时候(忙人无计,怒人无智),对孩子大吼大叫,其结果,可想而知,孩子也很烦躁。孩子不懂事,他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后果可想而知,马克思说“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这就是说,家长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教育方式。 阅读材料上既举了成功的例子,也举了失败的例子。留学生汪某与母亲因学费问题发生争执,一怒之下,连刺母亲9刀!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其实不少,这就是心理健康问题。相信每位阅读过的家长都能认识到心理不健康的危害性。躯体疾病的危害大多是一个人,而心理的疾病危害范围有时要大得多。我们应该尽早高度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虽然每位孩子的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但是对自己孩子的爱没有差异。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可以多陪他看书、

幼儿常见问题

问题一:幼儿分离焦虑怎么办 答: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前,一般是整天和亲人在一起。进入幼儿园以后,突然和亲人分离,加上老师、小朋友、周围环境都是陌生的,所以,孩子在初入园时,很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现象,甚至可延长到一两个月之久。许多妈妈在送孩子入园之初,也同样出现“分离焦虑”。为解决“分离焦虑”问题,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前带孩子去熟悉幼儿园;也可以在初入园的日子里,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当孩子真正体验到妈妈还是十分爱他,家庭还是“安全基地”;并且,也感到幼儿园老师喜欢他,小朋友都愿意和他玩时,“分离焦虑”就会消失。 问题二:回家以后发脾气 答: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后,变得爱发脾气、闹情绪,家长就以为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天大的委屈,对此不知所措。孩子在家里习惯了任性而为,到了幼儿园,对于诸多规矩难以适应,如想玩玩具时老师不让玩,不想睡觉时老师非让上床。而回家后,就彻底放松了,发一点小脾气也很正常。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先不要去管他,让他把脾气发出来,然后再去安抚,并讲清道理。如果孩子哭闹得异乎寻常,家长要主动与老师沟通一下。 问题三:不爱午睡怎么办 答:我们的幼儿园都要求小朋友午睡2个小时。因为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每天需要十几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仅仅靠夜间的睡眠是不够的,午睡是很好的睡眠补充,即使对那些精力充沛、没有困意的孩子也是必要的。而且,处在一个集体中,孩子要学会遵守规则,如果别人都睡,只有他例外,对他的个性培养没有好处。我们班的潇潇就是不爱午睡且入睡困难,所以节假日在家时,我们建议家长积极地配合并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要求孩子按时午睡。 问题四:不爱分享怎么办 答:当两个宝宝在抢玩具时,他们往往简单地认为这个玩具抢过来就是我的,抢不过来就是别人的,可以轮流玩的想法就根本没有想到过。这时我尝试建议宝宝轮流试试看,并向宝宝保证分享并不是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而是大家一起玩。还要向宝宝指出,“把玩具与人分享,别的宝宝也会更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我们要慢慢耐心的引导。 问题五:对于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幼儿怎么办 答:在家里,孩子一切生活行动随随便便,在幼儿园,要服从集体生活活动规则;在家里,孩子稍有表示,成人会马上满足其要求,而幼儿园很难做到这点;在家里,孩子几乎可以占有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在幼儿园需要分享和轮流使用。 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种种要求,主动配合幼儿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晚上按时停止游戏或看电视,按时漱洗,按时睡觉等。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要注意让其改正,如让孩子懂得分享和轮流,并找机会操作和实践。 问题六:尿湿裤子怎么办 答:我们班孩子很容易出现尿裤子属于正常的情况。我们教师要对孩子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教孩子学会说“我要小便”,“我要拉臭臭”;告诉孩子如果老师工作忙,没听见,要拉着老师的衣角,引起他的注意;如果孩子总是尿湿裤子的话,提示家长要准备一套干净衣裤给孩子备用。 问题七:幼儿经常积食怎么办 答:1.不要让孩子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生冷、油腻。 2.晚餐不要过量。 3.适当加强运动。 4.晚饭休息十五分钟后散步。 5.睡前不吃东西。 6.每天喝杯益生菌酸牛奶,帮助消化。 7.饮食注意干稀搭配。适量吃蔬菜水果。 8.保持大便通畅。 问题八:缺乏朋友孤独少语的幼儿怎么办

惩罚熊孩子的9个好方法Word版

惩罚熊孩子的9个好方法 排豆子 适用情况:针对耐心不足,乱丢东西等情况 孩子三分钟热度,无论什么新鲜事儿都想尝试,用不了几分钟就腻了,这样朝秦暮楚的习惯非常不好,可以适当培养耐心。 具体做法:准备一个盒子盘子,里面有红色绿色等彩色的珠子,几个塑料罐子,让孩子在处罚桌上,将各种颜色的珠子,摆放在正确的位置。 禁止某些权利要求 适用情况: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 孩子屡教不改,真的是非常头疼的一件事 具体做法: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家长切忌,惩罚孩子要注意安全,事后安抚孩子。 打手心 适用情况:丢三落四,屡教不改 这样的习惯可是不太好,但是打骂有什么用呢?除了孩子身上疼外,任何帮助,长此以往,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打手心是个不错的选择,既起到作用,也有教育意义。 具体做法: 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包装纸,赋予它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哪里;提醒处罚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规劝 适用情况:与他人吵架,争执 规劝是最好的办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让他明白道理的同时,也学会了解决自己和他人的矛盾。 具体做法: 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训斥或者暴力是最垃圾的方法。

罚坐 适用情况:无理取闹,吵吵闹闹……与他人吵架 有没有觉得这个孩子很可爱呢?当他熊起来的时候,你可能就不这么认为了。熊孩子真的烦人,整天在你跟前叽叽喳喳,怎样改掉坏毛病呢?罚坐是个不错的方法,既能安静下来了又能反思自己,一举两得。 具体做法: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以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的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者让孩子讲处罚多久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看书、写字 适用情况: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有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什么的孩子可不好管,而且教的不好,就有可能走上歧途,看书识字是休养生息的好办法,可以罚孩子看书。 具体做法: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如果你不能马上放下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画画 适用情况: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具体做法: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当孩子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帮忙做家务 适用情况: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不得不说,有孩子在的放的还真乱,你刚扫了地,转眼可能就脏了,干干净净的墙,可能他一过就画满了各种图案。怎样解决呢?貌似是个不错的办法。 具体做法: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务。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到什么。 罚站 适用情况: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5-6岁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年龄段特点电子教案

5-6岁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年龄段特点

(一)身心状况 目标1 具有健康的体态 1.身高和体重适宜。 (参考标准:男\女孩:身高:1-1.25m体重:15-27公斤) 2.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1.饮食:多样化,均衡、少煎、烤、腌(参照《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2.睡眠:11~12h\天,午睡:2h。(时间随年龄、季节和个差适减)。 3.体态:提醒形成正确站、坐、走姿(若有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及时就医矫治;椅高:坐时双脚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桌高:坐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耸肩,床:不宜过软)。 4.每年体检。 目标2 情绪安定愉快 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并努力缓解。 2.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 3.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转换情绪和注意。 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安全感、信赖感。 老师: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 欣赏、接纳、发现优点 做错事冷静处理,不打骂呵斥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 老师:榜样——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生气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 允许幼儿表达情绪 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 情绪平复后引导幼儿用可接受的行为表达情绪 一察二问,帮助化解消极情绪。 目标3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h以上。 2.天气变化时较少感冒,能适应车、船等交通工具造成的轻微颠簸。 3.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换新幼儿园或班级) 1.保证户外活动时间,提高适应季节变化能力。 {户外活动时间:2h\天(其中体育活动时间:1h\天)季节交替时要坚持(过热或过冷季节或地区因地制宜,选择温度适当时段开展,也可根据气温变化和幼儿个体差异,适当减少活动时间)}。 2.平衡机能的发展:经常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适应轻微摆动、颠簸、旋转。 3.锻炼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观察: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情况,

正确惩罚孩子的方式

教育孩子的正确惩罚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应该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宝宝正确、健康的成长。但是,什么样的惩罚方式才最有效、孩子最易接受?七种新鲜、有效的惩戒方式帮您培育优秀宝宝。 1、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 每次6岁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之前,依依的妈妈都会告诉她,如果她们两个有一个人哭闹耍赖,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不能再一起玩了。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她的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娱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她的妈妈认为这是因为依依知道妈妈肯定会说到做到。 理论上讲,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上执行,决不能缓行。比如说,你带儿子去超市买东西,他总是在货架的过道跑来跑去。此时错误的做法是,对他说:“下一次买东西你必须坐在购物车里了!”,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就把他抱进购物车里,告诉他这一次就必须坐在里面了。 2、失去某些特别待遇 3岁的乐乐非常喜欢看书,他的妈妈说,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觉前把故事书拿走,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他妈妈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一到,她就把乐乐喜欢看和想让妈妈讲的那几本书堆放在一起,告诉乐乐:“如果你按时刷完牙,洗漱完毕,按时上床,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他的妈妈就拿走一本书。 你的孩子是否也有他最喜欢的一些特别待遇呢?比如看哪一个动画片,玩某个玩具,或者想晚上9点上床睡觉而不是8点半?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你也可以剥夺这个特权。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剥夺太多,时间过长。 对于那些6岁以下的孩子,使用这种处罚方式仅限于1天,而不是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1天的处罚是让孩子每天都约束自己,知道该如何选择,是选择和同伴打架呢,还是选择和睦相处。处罚时间不宜过长的另一个原因是,通常父母在几天过后就心慈手软了,这就会危害到处罚方式的有效性了。 3、事不过三 如果想让孩子事先认识到一个重大的必须承担的后果,比如得不到他最喜欢的玩具,失去他的最爱,那么“事不过三”处罚方式的效果就会更好。每次孩子调皮捣蛋了,不必说教,只要告诉他:“我们都不该打人。这是第一次!”,然后明确警告孩子重大的后果是什么。当他下一次又打人的时候,就告诉他:“这是第二次!”,第三次打人的时候,告诉他:“这是第三次!”,然后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 也有人尝试过对于3到6岁的孩子有效方式是:在一张纸上画3个笑脸,然后把它贴在墙上显眼的地方或者其他孩子能够经常看见的地方。当孩子有了一次不好的行为,就在一个笑脸上画个'X',并且在下面

幼儿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原因

幼儿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原因 相信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孩子要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们变得很抗拒。那么如何处理孩子不去上学呢?你想知道吗?接下来告诉你:如何处理孩子不去上学。让你学会如何处理孩子不去上学。 1、孩子上幼儿园哭闹,有的是因为性格孤僻,不能恰当的和周围朋友交流;有的是因为习惯了父母在身边,一时很难去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还有的是由于独立性差,走到学校就产生恐惧感。 2、不想与爸爸妈妈分开。对宝宝来说,爸妈在身边,心里会有无比的安全感。而上幼儿园后,要肚子面对、处理问题,不难想象孩子会产生失落感、焦虑与不知所措的感觉。 3、小孩子都渴望友情,原本希望在幼儿园里可以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然而,真的上了幼儿园后,如果被其他小朋友稀饭、排挤,孩子就可能不想去了。 二、如何处理孩子不去幼儿园1、要在孩子入园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即便是孩子已经入园,那些没有进行的准备事项也要尽可能地弥补。培养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语言表达能力、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能力,让孩子养成独立吃饭、独自午睡、独自上厕所的习惯。多陪孩子一起玩,如果幼儿园放学后有开放时间,要带孩子在幼儿园里尽情玩耍。 2、要在孩子入园之后表现坚决态度。既然决定送孩子上幼儿园

了,家长就不要太去在意孩子的哭闹,不要让孩子认为上不上幼儿园是有可以能的。很多孩子是被家长宠大的,任何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想用哭闹来改变家长的态度。家长要做的,是事后多向老师询问孩子在园的情况,家长离开后是否还哭闹,哭闹的时间有多长,一天的表现如何等等,以便家园携手帮助孩子尽快适应。 3、在孩子回家之后给予亲情关怀。让孩子感受到家了的温馨感,儿童心理是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家长可以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感受,鼓励他把心中的所思、所想全部说出来,还可以不时地送给孩子一件小礼物作为鼓励。家长要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游戏活动,如夏令营,培养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也让孩子不至于在情感上过份依赖父母。 幼儿园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新生”宝宝,帮TA去适应 造成宝宝不肯上幼儿园的原因很多,对于新入幼儿园的宝宝来说,首先是因为不熟悉环境,特别是所接触的人的改变,会使宝宝感到陌生、不习惯,从而产生恐惧的心理。其次是因为生活方式不适应,宝宝从个体活动过渡到有规律的集体活动,当然会觉得别扭。所以,对于这样的宝宝,妈妈要做的首先是帮助宝宝去适应幼儿园。 这种适应也可以相应地从环境和生活方式两方面来着手。环境方面,可以提前带宝宝去幼儿园附近多看看,可能的话提前让宝宝熟悉一下班级和老师。妈妈还可以和宝宝讲讲幼儿园里有趣的事儿,让宝宝心生向往。生活方式方面,妈妈就要更提前一些开始做准备了,比如调整作息时间,教宝宝学会吃饭、如厕、洗手等生活常规,尽量别

家庭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

家庭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影 响(总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家庭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父母则是家庭中最早、最直接与孩子接触的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亲情使其对父母怀有高度依恋,也使得父母亲成为子女教育最直接、最权威的力量。通过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时时事事来进行的。家长的个性品质、受教育程度、言谈举止、价值取向、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等都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儿童心理素质形成的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家庭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国家栋梁的重要保证。在儿童身心健康的形成和发展中,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多层次、多侧面的。 一、家庭关系、家庭结构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夫妻双方多会用一致的积极行为方式对待孩子的行为。相比来说,家庭不合的父母往往由于受到婚姻的困扰,在与孩子相处时可能会带有更多的负面情绪和行为,生活中常会忽略儿童的感受与需求,更多是运用提问、命令及强制性的建议来控制或干扰孩子的活动,有时

甚至会把孩子作为“出气筒”,过后感觉到自己的过失时又想通过溺爱来补偿孩子,这种教养方式不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多易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倾向,同伴关系发展较差。 不同家庭结构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家庭结构可根据其特点分为三大类:核心家庭、大家庭及特殊结构家庭。 1.核心家庭,即独生子女家庭。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在认知方面具有优势。独生子女特别是男孩,任性、怯懦等不良习性较严重。 2.大家庭,即几代同堂的家庭。这种多代人同住家庭的优点是孩子受爱抚和受成人教育的时间多,但不同辈份的人教养方式与教育观念常常会存在分歧,易出现隔代溺爱,从而形成家庭矛盾,使孩子产生无所适从、不安、恐惧等现象,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也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3.特殊结构家庭。包括不良的婚姻关系的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及离散家庭。 离异家庭和单亲家庭是指只有父母一方和孩子所组成的家庭。不良婚姻关系家庭指父母婚姻关系恶劣的家庭。离散家庭则指那些因特殊原因父母与子女分居多地的家庭,如不同类型的留守家庭等。在这类家庭中,或因父母角色的暂时或长久缺失,或因社会舆论的不良影响,或由

如何惩罚小学生较有效

如何惩罚小学生较有效 教师的成长是由一个一个平凡而动人的教育场景组成的。在这些场景里有温暖热情,当然也有严厉惩罚。对学生的处罚,这也一定是一个教师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体验内容之一。那么,如何惩罚小学生较有效呢? 如何惩罚小学生较有效 1、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 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 上执行,决不能缓行。比如说,你带儿子去超市买东西,他总是在货架的过道跑来跑去。此时错误的做法是,对他说:“下一次买东西你必须坐在购物车里了!”,正确的做法是,马上 就把他抱进购物车里,告诉他这一次就必须坐在里面了。 2、失去某些特别待遇 你的孩子是否也有他最喜欢的一些特别待遇呢?比如看哪 一个动画片,玩某个玩具,或者想晚上9点上床睡觉而不是8 点半?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你也可以剥夺 这个特权。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剥夺太多,时间过长。对于那些6岁以下的孩子,使用这种处罚方式仅限于1天,而不是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1天的处罚是让孩子每 天都约束自己,知道该如何选择,是选择和同伴打架呢,还 是选择和睦相处。处罚时间不宜过长的另一个原因是,通常父

母在几天过后就心慈手软了,这就会危害到处罚方式的有效性了。 3、事不过三 如果想让孩子事先认识到一个重大的必须承担的后果,比如得不到他最喜欢的玩具,失去他的最爱,那么“事不过三”处罚方式的效果就更好。每次孩子调皮捣蛋了,不必说教,只要告诉他:“我们都不该打人。这是第一次!”,然后明确警 告孩子重大的后果是什么。当他下一次又打人的时候,就告诉他:“这是第二次!”,第三次打人的时候,告诉他:“这是 第三次!”,然后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也有人尝试 过对于3到6岁的孩子有效方式是:在一张纸上画3个笑脸,然后把它贴在墙上显眼的地方或者其他孩子能够经常看见的地方。当孩子有了一次不好的行为,就在一个笑脸上画个‘X’,并且在下面写明他的不良行为是什么。如果所有的笑脸上都画了叉,那么孩子就会失去他的一个最爱。一些父母尝试这种做法后,惊奇地发现在笑脸上画叉,对孩子来说效果太强大了。 4、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 也有的父母把奖励方法和画3个笑脸的方法结合起来了:他们先把一些奖励品放在盒子里,如果一天下来三个笑脸全都被画了叉,就拿走一个奖励品。目的是让孩子有一种渴望, 期望自己一天的行为使所有奖励品都完整无缺。总而言之,无论父母选择哪种奖励方法,都必须确保奖励的物品适宜孩子 的年龄,而且能够足够吸引孩子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给孩子奖品的时候,不要忘记表扬他的好的行为。 5、对于不好的行为开罚单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以使他明白好的行为会有奖励的含义,那么他也就会懂得自己要为不好的行为支付罚金。通常5岁以

造成孩子不肯上幼儿园的原因很多

造成孩子不肯上幼儿园的原因很多,对于初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首先是因为不熟悉环境,特别是所接触的人的改变,会使孩子感到陌生、不习惯,从而产生恐惧的心理。其次是因为生活方式不适应,孩子从个体活动过渡到有规律的集体活动,难以适应。 对于上过幼儿园已有一段时间的孩子来说,原因就比较复杂了。可能因为他在幼儿园做事遇到了困难或受到批评,也可能是因为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身体不舒服,还可能是因为生病或其他原因,隔了一段时间没上幼儿园,对幼儿园产生了陌生感。 以上两种情况,父母要分析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动员孩子上幼儿园。 对初上幼儿园的孩子,主要应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一、多给孩子讲幼儿园有趣的事,引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 二、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熟悉老师,熟悉环境,感受幼儿园生活的快乐,培养孩子初步的适应能力。 三、了解幼儿园提出的有关教育孩子的具体要求,培养孩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给孩子安排与幼儿园相应的作息时间,缩短家庭与幼儿园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距离,使孩子对幼儿园有一定间接经验。 四、讲明道理,并给孩子以鼓励,使孩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初步理解上幼儿园的意义,从而能自愿地上幼儿园。 对已上过一段时间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要深究原因,对症下药: 一、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做事遇到了困难或受了批评,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或找出做错事的原因,教育孩子要勇于克服困难,承认并改正错误,做个坚强的孩子。 二、孩子若向父母提要求,对于合理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对不合理的或虽合理但一时无法满足的,要向孩子讲明原因。若发现孩子身体不舒服,可暂时不上幼儿园,在家观察;也可送孩子去幼儿园,但要和老师说明情况,以便老师在必要时给予照顾。 三、对于因病或其他原因间隔一段时间没上幼儿园的孩子,父母事先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孩子对重返幼儿园有一个心理准备。同时,送孩子上幼儿园要持之以恒,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随意中断。

10种惩罚小孩的好方法

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罚坐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 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4、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5、画画 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6、罚站 案例: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7、看书、写字 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 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