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所经营模式的探索

对会所经营模式的探索
对会所经营模式的探索

对会所经营模式的探索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是否具备楼盘住户会所已经成为购房人群选房的标准之一。

究竟什么是会所?会所原来是一个舶来品,意思是身份不凡人士聚会的场所。演变至今,会所已成为物业项目的配套设施之一,买房人在考察楼盘时,从关心项目的价格、位置、交通、户型等,进而开始注重社区的公共设施,会所也成为项目吸引买房人目光的必备武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健身休闲已成为时尚。在这种大环境下,会所已成为众人所关注的热点。

一.会所的表现形式

现在会所主要有两种形式:

1.以完善服务项目为目的的附属形式

这类形式的会所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适应整个物业规划的需要而设立的,以便适应市场,保证整个项目的运营。这类形式的会所包括住宅小区所属会所和综合大厦所属会所。

2.以盈利为目的的形式

即经济形式会所。这类会所可以与其他房地产配套设施并列存在,也可以独立存在,设立的目的偏向经济利益。这类会所也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只对内开放,即它只面向业主和会员;一种是即对内又对外开放。

我们这里谈到的会所是经济形式的会所。对于经济形式的会所能否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取决于相关的诸多因素。如果其中的某些主要因素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而且经过后续经营也不能得以有效改善,那么,这个会所就会形同虚设,影响物业的正常运行,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全面、详尽地搜集市场资料,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明确会所最合理的规模和最恰当的设备质量标准,并通过科学测算,判断会所所能带来的回报。

二.会所的可行性分析

会所的可行性分析一般包括

(1)该地区的经济因素、生活习惯、消费导向、文化层次。

(2)该地区同等物业市场竞争分析。

(3)地理环境、交通情况。

(4)法律法规制度、公用设施情况。

(5)拟建设施项目。

这些内容在物业规划建设的总体可行性分析中已经进行了研究和论证,应该利用原有的材料专门针对会所进行分析论证,有些资料还要针对性地进行调查补充,然后再作预测分析,以保证可行性分析的科学合理性。

三.会所内可设项目的内容

从功能与特点来看,我们可以把当前的会所项目分为三类,即康体项目、消闲项目、娱乐项目。下面分别对之做简单介绍。

(一)康体项目的种类

康体项目是人们借助一定的康体设施设备和环境,为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设的健身项目。康体项目有别于专业体育项目,它不需要专业体育项目那么强的专业性、技巧性,人们参与康体项目,只为达到锻炼目的,并从中享受到一定乐趣。

康体项目的特点是:

(1)须借助一定的设施和场所。如乒乓球室、游泳场等。

(2)不是以竞技为主,而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如健美、减肥等等。

(3)运动中讲究科学方法。即运动有一定规律性,时间和运动量适中等。

(二)消闲项目的种类

消闲项目是人们以趣味性的、轻松愉快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环境中进行各种类型的既有利于身体健康,又放松精神、陶冶情操的活动项目。这种项目往往既可以提高人的智力、锻炼毅力、培养兴趣,又可以达到放松身心、恢复体力、振作精神的目的。

消闲项目的特点:

(1)借助特定的设施和服务,如保龄球室、人工按摩等。

(2)运动不激烈,趣味性、技巧性强。如高尔夫球、保龄球等。

(3)寓享受于消闲之中,强调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三)娱乐项目的种类

娱乐项目是指利用一定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使人们能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的、得到身心快乐和精神满足的活动项目。娱乐项目往往由许多人聚在一起,在一定的环境气氛中体验个人乐趣。

娱乐项目的特点:

(1)环境氛围感要求强;

(2)文化气息浓;

(3)具有多样性,限制条件少,没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要求。

四.会所的三种经营模式

从当前市场上的会所的经营模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全封闭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房地产商或物业管理自主经营,会所是总公司的一个部门,财务由总公司一起核算,不计较盈亏。

2、半封闭模式。这类会所有独立型的,也有非独立型的,它既对内也对外,但对外必须办会员卡,是会员才可以消费,显然,这门槛也比较高,一般人是不会进来消费的。

3、全开放模式。这类会所比较“大众化”。大多数是以承包方式经营为主,会所一些项目设施都是外包给专业公司负责,或整体承包或单项承包,而物业公司只收租金和水电费,一般情况不搞会员制,都是现金交易,消费者也很杂,有本小区业主,也有非本小区业主,人员较杂,当然警力也得增加。相对来讲,就安全和档次问题要次于前两种。

这样的分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会所进行研究,以期找到更好的出路。有关专家

表示,现在会所的硬件设施都XX小异,基本上没什么差别。要想会所扭亏为盈,不再成为发展商的包袱,并且在营运中盈利。就务必从“软件”入手,要经营得有特色。

要经营的有特色,会所可以考虑多方位经营的模式。

五.会所的多方位经营的模式

多方位经营是指会所在一定的管理、技术和服务的条件下,同时提供两种以上具有协同效应的服务,以求达到最佳社会效应、经营效应的一种经营方式。这里的协同效应是指一个会所开展的各种项目之间通过一定的策划组织所达成的“配合性”。用数字表示就是产生2+2=5的综合效果,在经济上往往表现为综合投资报酬率高、成本低。因此,协同效应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会所是否采用多方位经营是一个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关系到会所、主业经营的成败,所以必须统盘规划、巧妙布置。

1.会所实施多方位经营的必要性

(1)激烈的竞争要求会所实施多方位经营。市场经济的突出特性之一就是竞争性。市场竞争必然使价值规律、优胜劣汰规律发挥作用。竞争将迫使会所在环境、设施设备、技术、服务项目创新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奋力拼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战略思维,未能实施正确的经营方式、经营战略,就会像没有航标的船只在海洋中飘荡,随时有被市场竞争淹没的可能。

(2)需求的变化迫使会所实施多方位经营战略。过去那种只设一个兵乓球台、一个篮球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由于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需求也随着变化,在健身、娱乐之余更追求一种享受感、一种新奇感,时尚化、个性化已成为一种会所消费的潮流。因此,会所必须根据目标需求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经营理念,确立自己的服务项目,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

(3)实行多方位经营是会所进入战略管理阶段必需的一步。现代企业形成以后,从企业的发展阶段看,经历了传统的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阶段--战略管理阶段。不同的阶段始终将管理手段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作为管理

的侧重点。现代会所竞争优势的源泉已不仅是拥有低成本的特色服务,而且需要会所的应变能力。会所管理进入战略阶段,会所管理的重点由项目管理向战略管理发展。为实现会所的市场目标,会所需要制定各种对策,积极适应等问题进行谋划和决策,制定会所发展的方针、目标、项目结构、方向等,以实现会所环境、会所能力、会所经营目标的动态平衡和统一,谋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2.多方位经营的类型

多方位经营在经营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三种类型:

(1)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对市场进行渗透,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行市场渗透是会所在利用现有市场的基础上,通过改善设施设备和服务等经营手段、方法逐渐扩大会所的销售,以占领市场更大的市场面,这种方式的核心是充分利用原有资源提高原有项目的市场占有率。其具体的实施方法主要有:扩大宣传,增加客户对会所的了解,使老顾客增加消费的次数;提高服务质量,并通过降低价格的办法吸引新顾客,刺激老顾客更多地消费;会所可以尽力将竞争者的顾客吸引到自己的项目上来。

(2)利用拥有项目开发市场。市场开发多方位经营是企业利用原有项目和原有资源衍生的项目(我们统称拥有项目)来争取新的消费群,从而开拓新市场的一种经营方式。其中心是为拥有项目寻找新用户、新市场。其具体的实施方法主要有:在当地寻找潜在顾客,这些顾客目前尚未参与进来,但他们对项目的兴趣有可能被激发。如,会所以前一直把太极拳作为老年人的项目,可以根据太极拳修身养性的特点,加以渲染、包装,向中年人、青年人推广;会所可以考虑利用老主顾把会所介绍给亲戚朋友,邀他们加入,从而增加客流量,促进市场开发;会所还可以利用各种商机来开发市场。

(3)开发新项目。项目开发、多方位经营是以不断改进原有项目或开发新项目的方法进入原有市场的一种经营方式,它是会所创新的一个基本战略。由于人们的需求不断变化和提高,会所只有不断改进项目,以新的外观形式、服务质量和享受感满足人们的需要,巩XX有市场,并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如某会所所开

发的项目:①改进型:室内网球俱乐部、球拍出租和维修服务、先进的更衣室和沐浴室、风味小吃、日式餐厅。②新项目:电脑检测健身、旋式浴池、独立培训、网吧、钢琴吧、美式西部牛仔吧、池畔长廊(供应酒水、烧烤)、阳光泳池、情人岛。③多间兴趣室:可提供钢琴、芭蕾舞、插花、剑道等学习提高机会。

实践证明,这家会所利用新项目巩固了市场,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会所多方位经营是经营项目的扩展。扩展项目过程应科学地、理性地去发展,本着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或利用营销能力,或充分利用现有的开发能力,或利用现有顾客为基础的原则,以该项目能否使自己充分发挥并增强竞争优势为指导思想,首先判断自身现有的竞争优势是否能够延伸扩展至目标行业。

切忌:

(1)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开发项目。如果开发那些不熟悉的且各方面要求太高的项目,一方面由于自身的管理、服务跟不上,另一方面与消费者的兴趣和消费特点相适应需要较长时间,结果可能顾此失彼,造成被动。

(2)无所侧重,一窝蜂式地发展。多方位经营对那些非基本项目不宜赶时髦,即不宜发展偏向于古怪、刺激或许从短期来看收益率很高,但是从长期来看,随时可能遭受风险打击的项目。过分偏激的项目高潮来得快,消亡得也快,生命周期很短。

(3)主观确定项目,采取反导向策略。立项的程序应是:确定市场目标顾客--确定会所的各方面条件及可挖掘潜力--确定能否获得配套设施设备--确定能否立项。会所的经营并不拘泥于一种定式或局限于某一种经营方式。它要求会所在经营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去不断创新、开拓。会所既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设施设备,又不要被目前市场上针对小会所主题单一,大会所经营压力过重的情况,建筑规划设计师们提出“泛会所”概念

五.泛会所的三种模式

其一为联合式,主要是指除了集中设置中心会所外,将其他配套设施设置于社区

各部,或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以中小尺度的“零件式”形式为住户提供服务。也有些是在中心会所基础上与周边相邻的餐饮、娱乐等商业合作,组成“TOTOL-LIFE”式的消费网络,业主不用支付物业费且不会被干扰,就可以享受较好的折扣。

其二、半开放式,将游泳池、健身房、儿童乐园、老年活动中心等消费人员少、服务要求高的室内设施仍设在社区内部会所中,将餐厅、酒吧、美发厅、超市等大众化设施置于小区边缘生活街的底层商网,形成半开放格局。这样用外部赢利来弥补内部设施的亏损,用以保证业主的生活需要与私密要求,对社区安全非常有利,会所运营的良性循环也得以延续。

其三、分建式,指在小区不同部位根据不同使用功能设计几个小型会所,分别侧重于健身、商业和文化等,把健身运动型消费与咖啡餐饮等静态型消费分开,将小超市、美容美发等商业性消费放在小区边缘,阅览、棋牌等文化型消费放在小区内部,以保证业主生活氛围,会所的经营是一种文化,更是一门艺术。它不需要刻意地去修饰,但需要摸索、去充实、去开拓、去创新,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使所配会所最终实现赢利的目的。

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模式 一、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 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说任何管理模型的构建仅仅是一种方式方法,只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才能衡量一种模式的优劣甚至是成立与否。因此管理目标的设定和管理模型的建立、操作有着决定性的关系。中师的学生在校三年,这期间正是他们的身心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性的关键阶段。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学校的管理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实际上,这个基本单位具备着多种功能,它既是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纪律规范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在这样一个具有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的组织单位中,班主任担任着多重的角色。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教者,又是指导者、联系者和参与者。同时,管理的对象和目标的终端实现者又是学生,而且不同年级的师范生有着不同的阶段特征。因此班级管理的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它相应的模式也应该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认为:在集体的教育目标中既有远景性的,又有中景性的和近景性的。这个理论启示我们,在班级管理的目标建立中,要考虑到其层次性和递进性。也就是说后一个目标的开始必须建立在前一个目标达到的基础上,前一个目标的实现又推进着更高层次目标的实现。例如,根据中师生培养规格,设定某班级一年级以“形成专业意识,打好专业基础”为管理目标;二年级以“巩固专业思想,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三年级以“树立教育理想,具备职业素质”为目标。这个目标体系的设定是以形成专业特色为主线,以形成集体意识为核心,以形成教育理想为最高境界。班级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班活动使这个群体组成的异质性班级过渡成为具有纪律性和共同目标的班集体。这就告诉我们,要避免把班主任仅仅看作是一个“管教者”,纠正学生违纪行为、对学生的日常活动进行监督,这只是班主任工作职责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通过集体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形成他们的崇高理想与职业信念。要使班级管理成为生动的、全面的、高层次的管理。 二、班级管理的“理论——操作”模型 为什么要称之为“理论——操作”模型呢?因为任何一种“模型”的建立都必须要有全面的实践基础和深刻的理论背景。本文提出的几种模型结构尚属初步认识。它主要是体现由实践认识到理论分析的一种思路。下面根据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结构和主要影响通道提出四种“理论——操作”型的模式。 1.树状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结构是以班主任为班级管理中的主干。班主任并不直接参与对全班学生的管理,他是通过对班委会的管理,再由班委会具体参与班级管理。并且由班委会将学校、班主任的管理意图渗透到学生中去。在这种模式中,班主任扮演着一个“导演”的角色。其主要特点是管理结构层次分明、程序清晰,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级。但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信息反馈。这种模式的操作要点是注重先行培养班委会成员的管理能力,正确看待和发挥班委会的中介作用,使他们成为管理过程中的“主角”。 2.网状模式在这种模式的结构中,班主任起着担纲作用,学生处在这个整体的管理网络中。它的实质是:班主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管教变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 探索与实践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436-34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 践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问题的提出 煤矿生产主要是井下作业,作为井下现场变化较大、危险因素较多、人员密集型的特殊行业,如何从本质上确保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经常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煤矿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可分两类:一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事故,如冲击地压事故等;二是虽然可以预防但因预防措施不到位、现场监督检查不力而发生的事故。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安全管理方式落后,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有的对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治表,不治本;有的抓安全管理只管结果、不管过程,只管物、不管人,只管一时、不管长远,只求过得去,不讲过得硬

等等;说到底是一个管理方法问题。实践证明,科学的管理方法就能有效地保证安全生产,反之就很难保证安全生产。为此,各煤矿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并创造和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安全管理工作正在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走向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对企业发展来讲,一个好的思路,就是发展出路;对安全工作来讲,一个好的管理思路,同样也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出路。枣庄矿业集团枣庄联创公司(原陶庄煤矿)联系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对“树”型安全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与实践,其主要思路是:把自然界中树的植物原理引用到安全管理工程,并将安全管理的各要素据其性质分类为根基、主干、分枝三大部分,通过其内在联系构建成“树”型网络体系,运用“根深干壮”、“本固枝荣”的科学规律,采取“固本强根”、“标本兼治”的科学方法,力求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如长青之树样的充满生机和活力,最终达到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的目的。 2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

最新教室班级文化布置点亮“教育梦”之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最新教室班级文化布置点亮“教育梦”之班级管理模式初 探 点亮“教育梦”之班级管理模式初探内容摘要:中国梦是由千千万万个 ___梦想立体组合而成,每一个人对自己的“中国梦”描绘也各不相同。那么,我们的教育梦是什么?如何实现教育梦呢?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梦就是:以在德育教育实践中探寻一种对中学生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的管理模式为途径,培养敢于追梦,敢于筑梦,成就未来的求知者。 因为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才会有追求。一切梦想皆由人去创造,“班级民主自治”这种管理模式,既打破了传统班级管理的局限,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条班级管理的科学之路。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管理学生为手段,以培养学生敢于追梦、筑梦的品德为主线,以提升学生管理能力为目的,陶冶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团队协调意识和服务意识,达到用教育梦助推中国梦的实践效果,是一种符合当代学生身心发展和能力发展水平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中国梦”教育梦班级管理模式民主自治的理念民主自治意识民主自治能力中国梦是由千千万万个 ___梦想立体组合而成,每一个人对自己的“中国梦”描绘也各不相同,对于军人来

说,中国梦就是强军梦,对于航天人来说,中国梦就是飞天梦,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中国梦无疑就是教育梦。 那么,我们的教育梦是什么?如何实现教育梦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梦就是:以在德育教育实践中探寻一种对中学生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的管理模式为途径,培养敢于追梦,敢于筑梦,成就未来的求知者。 一、“班级民主自治”的基本内涵和价值理念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大多用“管家式”、“保姆式”、“警察式”、抑或是“临门一脚”式的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的弊端是班主任对学生激励和期待不平等,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处于被动地位,而不是主体地位,而“班级民主自治”管理模式却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民主,即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具有相同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班级管理;二是指自治,班主任把一切机会均等的给予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班级。 “班级民主自治”的价值理念是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实践机会,人人都是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的主角,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及真诚、合作、宽容、友爱的价值观。

探索小学班级管理方法的有效方法

探索小学班级管理方法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19-11-28T10:31:11.497Z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2月总第334期作者:赵婵[导读] 山东省青岛莱西市泰安路小学266600 一、班级管理“民主化” 真正的民主教育或者民主管理,是要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的,民主不单单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的本身。所以,在教育与管理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个性教育,不以分数论英雄。为了搞好班级管理,笔者采用了“民主化”的管理方式,让学生们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1.教学实例 为了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发扬班级民主精神,我特意在我执教的班级(小学五年级)开过一次主题班会:“有奖征谏”——为教师提建议。并提醒同学们不要错失良机。小学生们比较单纯,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先是笑了一阵子,不过一会就活跃了。一段时间过后小学生们陆陆续续地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学生甲说:“老师,你刚教我们的时候和我们一起玩,没有界限,但是后来你越来越爱发脾气了。”学生乙说:“老师,咱们班的班规几乎都是你自己定的,我们都觉得不好。”学生丙说:“老师,你现在变的很冲动,我们犯点小错都要受到严厉的批评。”提建议的同学越来越多……教师总结说:“谢谢同学们的直言不讳,原来老师有这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我相信在未来的一年里只要我们精诚团结,必定能和谐相处,打造一个健康、有爱的班级体。” 2.教学反思 让学生给自己提意见,就是在班级管理中发扬了民主式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老师是可以放下架子的,是可以丢下面子的,这样的班级才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才是民主的班级。但是,无原则的民主是不可取的,教师在管理时要注意把握分寸、掌握火候,促进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班级管理“法制化”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改一改自己一人说了算的“人治”管理,实施“法制化”的管理化的模式,让全班同学共同制定班级班规,这样才能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 1.教学实例 为了让班级管理走上正轨,笔者和小学生共同商量,制定了本班级的班规。在班会上,我对学生说:“咱们班里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班规。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当话音一落,学生们纷纷讨论了起来。学生甲说:“老师,我觉的不应该制定班规,那样就会限制我们的自由。”学生乙说:“老师,我觉的制定班规更好,如果玻璃被人打坏了,由谁来赔偿。”这时候,笔者抛出一个问题:“大家想不想让我们的班级体变得更优秀?”学生们纷纷点头,说:“想。”“既然大家都想让我们的班级变得更优秀,那就应该制定相应的班规。但是在制定班规的时候,我们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广泛性。就是这个班规尽可能包括同学和老师今后可能发生的任何违纪现象,不能有遗漏。二是可行性。就是说我们的班规制定出来要能够落到实处,不能是一纸空文。三是制约性。就是说这个班规不是老师和班干部拿来管学生的而是应该约束每一个人,这个班规对任何一个人包括班主任也奏效。”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表示可以制定班规,一周后,笔者的班级有了“法律条文”。 2.教学反思 三、班级管理“爱心化” 爱是教育的基础。我们必须从内心深处爱所有的学生,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们才能在在言行和举止上发扬民主、实现民主。作为班主任要想用爱心去管理班级体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多理解,少批评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严禁指责和批评。这种理解包括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需要。小学生年龄小,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要理解作为独特个体的学生的行为总是有情可原的,这样,教师就能真正理解学生、真正赢得学生的爱。 2.掌握交流技巧 爱的教育不是一味的爱就能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想使学生爱老师、老师爱学生,教师就应该掌握交流的方法。在学校里,班主任是和学生打交道较多的一个人,所以班主任要讲究说话的方式,比如:“循循善诱”、“欲擒故纵”的交流方式。好的交流方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直截了当、竹筒倒豆子式的教育,更能让学生接受。所以说,班级管理不仅是“民主化”“法制化”,也是“爱心化”。 四、班级管理“勇敢化” 班级管理“勇敢化”主要指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如果出现错误,要勇于承担。要想实施民主教育,教师不能摆架子,更不能无缘无故的爱面子,犯了错误就要承担与反省。 1.教学实例 笔者曾经接手的一个班级里有一个特别差的学生,在接手之前就听到很多教师议论过这个学生。当我教了他几个星期后,他又被指认偷了本班一个小女生的钱,当得知此事后,我气急败坏,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了他一顿“粉条炖肉”。结果,几天过后,那个丢钱的小女孩告诉我,她的钱放在自己的书包夹层里了,现在找到了。当时笔者就放下架子,把那个那个被冤枉的学生找来了,承认了错误。 2.教学反思 这个事件,一直在我心底埋藏着,现在想想,如果当时自己不那么冲动,如果当时对学生多一些接纳,事情可能会是另一种可能。不过,幸亏当时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才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没再恶化下去。教育与班级管理是一项漫长的工作,孩子们的成长也是漫长的,在漫长的工作中,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付诸爱心、耐心、勇敢来“静等花开”。

调研报告:关于“路长制”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路长制”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路网体系不断庞大。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管理养护工作难度逐步加大的问题。从2016年9月开始,该市在全省首推全面综合管理的“路长制”,对城乡全域公路实行“一路一长”管理,实现全市公路“路长”全覆盖,形成了“路联管、路全管、路共管、路长管”的模式。 一、实施“路长制”的缘由 管理难度逐年加大。我市面积5007平方公里(占长沙市的42.43%),地形复杂,多为山区、丘陵地带,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227.31公里,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630公里,居全省县(市)第一。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600公里,公路分布呈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加上近年来公路建设的持续发力,庞大的路网体系给公路管理养护、公路秩序维护等带来压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部分群众法治观念淡薄,爱路护路意识较差。车主、乘客随意投掷垃圾,给公路日常保洁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部分沿路居民存在“要想富、占公路”的想法,以各种方式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立非公路标牌、摆摊设点、占道经营,不仅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也严重影响公路容貌。另一方面,随着违法超限行为日益趋于隐蔽,货运司机大多选择绕道乡村小路等方式避开检测站点和巡查人员,仅依靠原来有限的公路部门执法人员远远不够。由于治超工作涉及公安、交通、工商、质监、安监等多个部门,虽然职责有分工,但由于部门法规衔接不畅,甚至相互“打架”,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取舍,若无有效的管理机制协调,各方难免产生冲突,势必影响治超效果。

管理模式存在弊端。一是传统自养模式存在不足。其一,养护人员数量有限,且老龄化现象严重。目前,市公路管理局实有一线养护人员63人,平均每人养护里程已达国家标准的10公里。随着公路总里程的持续增长,人均养护里程将很快突破国家规定的上限。养护人员平均年龄47岁,未来五年内退休人员达54人。由于编制制约,加之待遇偏低、条件艰苦等原因,新养护人员无法及时足量地补充,将影响日常养护工作的开展。其二,基层养护缺乏竞争活力。自2013年起,市养护人员工资薪金由财政统一发放,养护资金由省、市公路主管部门发放。由于上级公路主管部门通过计划、审批等手段,对公路养护诸多环节、其他从事路桥建设的企业进入各级公路养护领域等进行了严格控制,地方财政、审计的严格又使基层养护难以实行有效的奖励制度,导致部分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竞争活力。二是社会化模式存在局限。其一,实行社会化外包难以实现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部分公路养护曾使用社会化外包模式,对干线公路日常养护实行合同化管理。但每年外包费用远远超出政府自养模式下的日常养护费用,加上水毁抢险、小修保养等,原本养护费用的紧张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同时,外包企业对公路的养护以盈利目的为主,难以达到所预期的社会效果,少数承包企业不担责任、巧立名目、偷工减料,道路养护质量难以保证。其二,现在推行的社会化外包,将公路养护推向市场,在管养分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无法形成一个“无缝隙、全覆盖”全面综合的公路管理体系。作为具有公共属性的公路,社会化外包模式能否落实好政府主体职责,能否发挥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在管理方面还有待完善。 二、全面综合管理“路长制”模式剖析

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目前,人们对我国大学普遍实行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满意度并不高,这既与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改革力度不恰当有关,也与高校之间相互模仿、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有关。各高校在运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时面对的很多核心问题具有相似性,但是校院模式也不是千校一面,各高校只有将“借鉴”与“校情”结合起来进行探索与实践,才能找到适合于本学校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文章就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以西南科技大学10年来对校院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例,就地方本科高校如何探索与校情相符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院模式,两级管理 高校施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既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也是各高校理顺内部管理机制,实现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需要。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1992年高校开始合并调整后学科门类迅速增多,特别是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加快了大学内部结构从建国之初的校、系二级制向校、院、系三级制的转变。所谓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以下简称“校院模式”)是指大学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原则,整合和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层次,通过学校分权和管理重心下移,转变学校职能部门的职能,明确学校和学院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学校宏观上决策、学院实体化运行的管理模式。[1] 校院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充分发挥学院作为办学主体的作用,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提高大学的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面对国内各高校学生人数迅猛增加、学科门类与专业数量不断增长和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国际化的现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深化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众多高校把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作为现代大学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之一,开始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从目前来看,人们对我国大学普遍实行的校院两

乐园式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乐园式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最直接的成长环境是班级,而班级是学校组织的基本单元,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群体,是一个最为核心的学习成长群体,且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所以,班级管理的好坏对于班级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对于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和共建者,经过多年的工作,我深刻意识到,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心,一颗公正心,一颗民主心,一颗发展心,要有对学生的挚爱之情和为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而全面地成长的乐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班级建设中去,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一、让班级成为师生互动发展、快乐成长的亲情家园。 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学生在认知能力、道德风貌和精神力量等诸方面和谐发展,培养 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升师生作为鲜活生命个体的生命价值,推进师生个体精神生命的相互创造与主动发展。 1、班级成为学生个体发展的场所。 班级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说教,而是形成使人向上、向善的积极氛围。风气是无形的力量,它能引导人、陶冶人、教化人,塑造美好的人格。学生在班级里,通过集体的共同学习与生活,养成行为规范,积累社会经验,逐步培养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2、让班级成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主阵地。 一是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为师者首先是为人者,一个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会把自己的精神融人教育事业中,与事业一起成长、成功,与学生一起提高、升华,因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人格榜样。二是以班级的主题教育活动影响学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往往能将抽象的道理、空洞的说教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活动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育的过程。任何班级都有形成积极班级精神的潜能,任何学生都有通过教育获得积极发展的需求。 二、让班级成为师生互助发展、共同成长的文化佳园。 班级的每项活动,都应努力渗透和弥漫文化气息,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 1、以爱国主义凝聚人。

班级管理渗透心育教育模式研究实验方案

班级管理渗透心育教育模式研究实验方案 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 2006-6-24 11:52:00发布浏览 105 次发送给好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从2000年秋季起,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直接承担者,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班主任接触班内学生的机会最多,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导师,也是学生的朋友。在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中,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班主任都具有独特的优势。现代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标志,这一新概念拓展了班主任的视野,使其对班主任有了新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班主任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愿望和积极性。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班主任的工作职能,挖掘班主任工作的潜能,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问题; 2、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班主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方法、评价等,从而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问题; 3、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构建班级-年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实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的问题。 4、通过研究,寻找如何经过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诱导及班级学生间的心理互动等有效途径,解决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父母对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的溺爱而使青少年怕艰苦,少韧性,

班级管理模式初探语文论文

班级管理模式初探语文论文 目前中师班级管理中有哪些常见类型?怎样进行理性的思考?对于这样一类问题,有必要从实践的认识到理论的分析进行深入探讨。 一、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 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说任何管理模型的构建仅仅是一种方式方法,只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才能衡量一种模式的优劣甚至是成立与否。因此管理目标的设定和管理模型的建立、操作有着决定性的关系。中师的学生在校三年,这期间正是他们的身心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性的关键阶段。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学校的管理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实际上,这个基本单位具备着多种功能,它既是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纪律规范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在这样一个具有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的组织单位中,班主任担任着多重的角色。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教者,又是指导者、联系者和参与者。同时,管理的对象和目标的终端实现者又是学生,而且不同年级的师范生有着不同的阶段特征。因此班级管理的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它相应的模式也应该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认为:在集体的教育目标中既有远景性的,又有中景性的和近景性的。这个理论启示我们,在班级管理的目标建立中,要考虑到其层次性和递进性。也就是说后一个目标的开始必须建立在前一个目标达到的基础上,前一个目标的实现又推进着更高层次目标的实现。例如,根据中师生培养规格,设定某班级一年级以“形成专业意识,打好专业基础”为管理目标;二年级以“巩固专业思想,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三年级以“树立教育理想,具备职业素质”为目标。这个目标体系的设定是以形成专业特色为主线,以形成集体意识为核心,以形成教育理想为最高境界。班级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班活动使这个群体组成的异质性班级过渡成为具有纪律性和共同目标的班集体。这就告诉我们,要避免把班主任仅仅看作是一个“管教者”,纠正学生违纪行为、对学生的日常活动进行监督,这只是班主任工作职责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通过集体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形成他们的崇高理想与职业信念。要使班级管理成为生动的、全面的、高层次的管理。 二、班级管理的“理论——操作”模型 为什么要称之为“理论——操作”模型呢?因为任何一种“模型”的建立都必须要有全面的实践基础和深刻的理论背景。本文提出的几种模型结构尚属初步认识。它主要是体现由实践认识到理论分析的一种思路。下面根据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结构和主要影响通道提出四种“理论——操作”型的模式。 1.树状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结构是以班主任为班级管理中的主干。班主任并不直接参与对全班学生的管理,他是通过对班委会的管理,再由班委会具体参与班级管理。并且由班委会将学校、班主任的管理意图渗透到学生中去。在这种模式中,班主任扮演着一个“导演”的角色。其主要特点是管理结构层次分明、程序清晰,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级。但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

班级小组量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班级小组合作量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姜际龙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作为班主任,班级常规管理的头绪多,事务杂。学生的学习情况、日常行为规范及教室卫生、文体等,往往要花去我们许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为此疲于奔命,甚至感到心力交瘁,但一有疏忽就会出现漏洞。因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班主任必须要积极思考和改进班级管理的模式和工作的方法。在多年的班级常规管理实践中,我不断思考和摸索新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由“教师一人管”为“学生人人参与”、从班级管理的人治到法治的管理形式,且已经形成并实施了班级小组合作量化评比的管理模式,有效地克服了以往班级管理的弊端,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班级小组合作量化管理的意义 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但班级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

都处在成长过程中,每位学生个性差异都很大。班级小组管理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既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班级小组合作量化管理是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在学习、卫生、纪律、文体等方面制定出统一的目标和考核标准(即班级小组量化评比细则,见附表),对小组成员进行定性、定量考核,个人考核成绩纳入小组总成绩,每周利用班会对小组在上一周考核结果小结一次,每月(结合段考)总结每学段得分并评出优秀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适当的奖励,每学期总结学期总分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小组及个人进行奖励。在这班级小组量化管理评比中,制定统一的目标和考核标准,体现了班级小组管理的目标指向性和可操作性;每周小结、每月、学期总结有效的预防了学生的反复性与狡辩心理,既增加了学生的主人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也体现了班级小组管理的时效性、综合性、系统性。考核标准的制度化和细化,改变过去人为性考核的主观性,体现了班级管理考核的公平性、科学性。总之,实行这一管理制度,体现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和人的动态成长规律,调动了班级每位学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克服人为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总目标,开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班干部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探索

班干部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探索 从第一天走上讲台起,做班主任工作至今已有18年零两个月了。魏书生老师 的“民主”班级管理思想影响了我16年。他的“改变自我,改变命运”“学生素质培 养”“学习效率提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极大的帮助了我。新课程改革开始后《新课程 标准》告诉我:“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也让我充 分认识到: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 学生为主体,全体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宏观调控的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此观念指导下,我曾对初中的学生进行过大胆的尝试,收到了一定成效。现在的小学班级管理,我也一直在探索适合于新时期农村小学生班级管理的特有模式。我感觉:现在正在运行的“班主任调控引导,班干部自主管理”的班级模 式效果不错。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向各位同仁总结汇报一下,以期共同探索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一竞选演讲,明确班委职责 要想实现学生自主管理,首先要具备一套得力的班委成员。邓小平同志告诉我们:“事情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发现人才,提拔人才。”所以在班委成员的组建上,我 采取了同学自愿报名,鼓励全班参与的竞选演讲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而且可以让同学们大胆展示自我。小学中年级学生虽然不能像中学生那样有精彩的演讲,但是已经能八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让同学们明白。这就足够了。于是我在接班初,在班会上,说明班委会成员及职责,让同学们对班委的组成及重阳的职责具体明确。便于学生选准自己竞选的目标,利于个人准备演讲。例如,本学期初,我刚接这个四年级时,在动员大会上,我宣读了“班委会成员及职责”(补 插入)。在竞选演讲中,选手必须要阐明履行职责、工作方法、特长优势、具体目标,以便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同时也能加深老师同学对他的了解,以便分配适宜的工作。竞选演讲完毕,要求全体同学参考竞选者的平时表现及演讲情况仔细斟酌,选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班委成员。由于班委成员是尊重学生意愿,民主选举产生,而非班主任指定,所以必然会得到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拥护,而那些少数也就只能服从多数了。明确各自职责后,班委成员就可走马上任,参与班级管理了。(本学期班委有变动的、没变的,都做了具体说明)为给班委成员增加压力,增强责任感,本班内对班委随时进行“考评”,由学生投票选出工作负责者予以褒扬,而不负责者 则随时更换,这不但给了在任者以危机感,促使其加倍努力工作,同时也给其他候选人创造了机会,增强了他们积极进取的信心。 二值日班长,开展创新工作 班干部只能由少数同学担任,为了让全体同学都能参与班级管理,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主人翁意识,我们采取了“值日班长轮换制”来配合班委工作。每天的值 日班长由同桌两人同时担任,共同协助班委开展工作,同时值日班长也应独立开展

“双班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双班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师教育论文 “双班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常玉玺 原平市范亭中学从2011年秋季开始进行“双班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经过近四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双班制”管理模式的推进使我校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双班制”的提出背景 现在国内高中学校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走读学校,一种是寄宿制学校,一种是半寄宿制学校。走读学校学生在校时间最短,不上早操和早晚自习,也没有住宿和吃饭问题,管理难度最小。寄宿制学校学生是全天候在学校生活,班主任必须承担超长时间和超负荷的工作量,管理难度明显加大。虽然不少学校配备了宿舍管理员,但他们不是教师,管理和教育效果不佳。 班主任配备难几乎是所有寄宿制和半寄宿制高中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有管理经验的中年教师不愿意当,缺乏管理经验的年轻教师不敢当,而既有管理经验又愿意当班主任的总是不能满足需要。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高中阶段班主任工作难度很大,又十分辛苦,往往顾此失彼,需要全身心投入。 要减轻班主任管理负担,让更多优秀教师乐意承担班主任工作,同时使学生生活和学习都取得进步,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显然很不适应,必须寻求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在权衡得失、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校于2011年下半年开始创新性地试行“双班制”管理模式。 二、“双班制”的基本形式

“双班制”,即在学校同时设立“教学班”和“生活班”两种班级,每个学生都同时属于两个班集体。教学班由在同一个教室上课的学生组成,一般为50人左右;生活班按住宿场所编排,一般6~8个宿舍的学生组成一个生活班,人数在50~70人之间;走读生单独编为一个生活班。 教学班和生活班各自单独设立班主任,分别称为“教学班主任”和“生活班主任”。两类班主任工作任务不同,但各方面待遇都完全相同。“教学班主任”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学习行为;“生活班主任”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生活行为。 “教学班主任”负责上课、自习、两操和课间时间学生的管理,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行为管理,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工作如检查学生的笔记本、作业本、典题本等“三本”,负责教室文化建设,组织班集体,建设学习小组,负责学生成绩考核和评价,等等。教学班内设班委会,班委会由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卫生委员等组成。“生活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早、午、晚三餐和午、晚休息以及宿舍内生活行为的管理,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班设团支部,团支部由团支书、生活委员、卫生委员、安全委员等组成。每一楼层有一位“生活班主任”住校管理。学生就餐以生活班为单位,在指定餐厅、指定座位就餐。餐厅有“生活班主任”陪同用餐。走读生上学和放学时间由“生活班主任”在校门口迎送学生。 三、“双班制”的逐步发展 “双班制”经过一年的运行,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果,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我校通过及时研究分析,不断进行实践探索,针对问题多次进行了调整优化。 1.优化两类班主任管理时段。早上的早操和早自习原来由“生活班主任”

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初探 徐少婷

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初探徐少婷 发表时间:2017-10-17T13:57:21.35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10月总第243期作者:徐少婷[导读] 班主任要构建自主管理模式,要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热情,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六小学510800 摘要:班主任要构建自主管理模式,要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热情,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主模式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既要教学,又要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传统的家长式、保姆式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事必躬亲、百事缠身,教育教学难以兼顾。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学生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实施“学生自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实现自我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因此,班主任应摒弃家长式、保姆式的管理方式,把自主权、自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作为一名五年级班主任,我在这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实践。我认为,要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班主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打破常规,创新管理,构建自主管理模式 要落实班级自主管理,班主任必须大胆革新,打破原有的班级管理框架,构建管理新模式。 1.撤编班干部、取消班委会。班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助手,是班主任权力的延伸,班干部往往是由教师钦定的。班干部权力加身,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平等,有了管人者与被管者的分层。班干部由于教师的重视以及行使权力,很容易产生优越感,甚至由于权力得到某些便利和好处而滋生出特权意识。被管的学生则隐隐有些“凭什么被你管”的不服和抵触。这些都对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对良好班风的形成、对建设民主、平等、和谐、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极为不利。可以说,通过班干部管理学生,弊大于利。自主管理的实质是学生自我管理,取消班委会,不设班干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全面参与班级事务,才能使自主管理落到实处。 2.提供平台、组建小组。班级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班队会、班级常规管理、学校各种大型活动。让学生接替教师,成为班级工作的主导者、组织者、实施者,以班级事务类别建立各种小组,学生全员参与,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才能建立起一个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主管理机制。 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热情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力只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他们的能力可发挥80%-90%。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参与班级事务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小学生好奇、好胜、喜欢新鲜事物的年龄特点,我采取以下三种激励手段。 1.积分制。每周一的班会课,抽十分钟时间,各小组派一个成员上台发言,汇报工作。班主任对各小组一周表现做出评价,确定小组排名,打分,按周次累计。 2.柱形统计图。在墙报栏绘制柱形统计图,各小组积分可通过统计图柱子的高低直观体现出来。 3.制造惊喜。根据积分,每月颁奖一次,奖品不固定,原则是“别出心裁,制造惊喜”。如每人一颗糖,让获奖学生在全班同学的目光下骄傲地吃下去,用多媒体放一段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只给获奖小组看,其他学生只能背过身听声。 积分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统计图上的柱子有着神奇的魔力,总能吸引一群学生在它前面叽叽喳喳、指指点点。为做好工作,学生互相督促、互相鼓劲,都想让自己小组的柱子长得更高、更快。每月的颁奖是学生最期待的一刻,他们想知道教师这次又会制造什么惊喜。积分奖励制给学生提供了努力的目标,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得到激发,各种潜在的能力得到挖掘,班级自主管理得以一步步实现。 三、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为自主管理领航护航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班主任是否可以做甩手掌柜呢?不,小学生年纪小,能力有限,经验不足,班主任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当好顾问和后盾,为学生领航护航。我认为班主任可以在以下三方面发挥作用: 1.营造氛围。实行自主管理之初,班主任要做热情洋溢的动员,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热情鼓动学生做班级主人,为自主管理奠定思想基础和舆论氛围。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做一个倾听者、发现者,捕捉他们的一言一行,遇到困难及时鼓励,做得好及时表扬,不断打气鼓劲,维持舆论热度,使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得到保护和强化。 2.出谋划策。强调小组自主开展工作,不等于班主任可以不管不问。学生年纪小,考虑问题不成熟、不全面,班主任应该经常和各个小组交流沟通、了解情况,及时指导工作。在小组制定方案的时候指出漏洞,提出建议;履行职责的时候创造条件,提供帮助;遇到困难的时候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3.协调裁决。班级自主管理采取“自主选择、自主行动、分工合作”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难免在一些环节出现不匹配的情况,班主任要发挥协调的作用。如在组建小组的时候,对于超额报名的小组,班主任要先让报名学生召开竞选会,然后无记名投票,最后班主任把各组筛选出的富余人员进行合理调配。每次评分、颁奖,班主任要当好裁判的角色,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点评各小组工作的成绩和不足。毕竟来自教师的肯定和奖励,是学生做好工作最大的动力。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4,2。 [2]董奇周勇论学生的自我监督.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探索班级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探索班级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发表时间:2014-12-09T14:28:17.590Z 来源:《教育学》2014年9月总第70期供稿作者:权立[导读] 总之,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要想带好一个班级确实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多想想方法。权立广西宜州市第一中学546300 学生上了初中,由于身心的迅速发展,进入青年初期的学生的独立心理、批评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他们中有的人情绪不稳定,多变化,不易控制,可以说软硬不吃;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向老师闭上心扉,这给初中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我探索了一些方法和措施,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团结和睦的集体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在培养班集体方面,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设。开学初,由于班级教室的重新调整,我组织全班学生把教室布置好,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在具体布置时,针对班内学生的特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制定班级文明公约,张贴名人名言,使学生行有可依,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并设立评比栏。班组设置由专人管理的“图书角”,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及时反馈学生情况,设置了班级日记,由班长负责记录。 2.注意班干部的培养。对待班干部,我积级引导,大胆使用,定期培训,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这样,由于班干部积级配合,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全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3.注意养成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的结合 (1)加大学习、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我借助主题班会、演讲会、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执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且配合政教处严格要求学生佩戴校牌,穿好校服,不穿拖鞋,每天自行检查、督促规范养成的效果。 (2)注意树立榜样。班主任言行举止特别重要,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班主任事先要做到,平时注意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时时提醒自己为人师表。 (3)注意寓教于乐,以多种形式规范学生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接受心理由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认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心理因素构成,因此,教育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单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合人的接受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中正好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提升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 二、突出重点,抓好开头 班级管理应走简洁制度的路子。沉冗繁杂、朝令朝夕改的班纪班规都不利于学生自觉的形成、习惯的形成,更不利于班级整体精神的建设。在班级走上正轨前,班主任手把手地教,勤勉地督查,且责任到人,实行班干部分工管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协助管理,不出一个月,学生就慢慢地形成了习惯。制度不变,重点突出,狠抓学生容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如自习、就寝纪律、迟到现象、清洁卫生等,然后要做的就是确立良好的班风,创建班级精神等决策性的工作了。 三、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是心灵的耕耘,必须讲究教育有艺术。在实践工作中,我感受最深的便是马卡连珂的一句名言:“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的确,只有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不教不导要变坏。”我班有几个非常调皮的学生,在教育转化他们的时候,我曾有过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先前,我对他们时常板着一副面孔,严加管教,结果学生表面上对我产生敬畏感和服从感,其实,并不是心悦诚服地接受我的教育和管理。一段时间后,我改变了方法,对他们给予了大量的爱心,却忽视了严格要求,结果班风涣散,面对这种局面,我苦苦地思索,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请教,明白了对学生应严中有爱,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给予最大的尊重。 四、“三位一体”的互促法 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单靠班主任显然是不够的,而要先靠各种力量的齐抓共管。通过班主任的工作,可以把学校、社会、家庭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教育的合力,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我通过定期家访,或电话联系,及时和家长沟通,一方面通过家长可以尽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和脾气,另一方面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调动科任老师的积极性,发掘积极因素的教育 班级并不是班主任的班级,是全体同学与全体科任老师的班级,光靠班主任是管不好班级的。我很相信“三人成虎”这个成语的效果,当然,这个比喻可能不恰当,但我很清楚,表扬班级仅从班主任口中说出来与从各位科任老师口中说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总之,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要想带好一个班级确实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多想想方法。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方式变革对策研究.《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中国期刊网。 [3]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