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语言及逻辑思维比较研究

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语言及逻辑思维比较研究
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语言及逻辑思维比较研究

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语言及逻辑思维比较研究

吴新民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武汉430056)

世界古代三大逻辑的起源,都导源于哲学,都得益于论辩的刺激,也都得益于语法学的滋养与数学方法的借鉴。如果以人类为出发点,那么逻辑学思想普遍存在,逻辑学具有全人类性。然而,尽管逻辑无二,但逻辑体系不一。也就是说,虽然逻辑最基本的特征是间接性、抽象性和概括性,它对于思维的研究,着眼于形式结构。但“作为观念形态的逻辑思想,没有绝对的独立的发展历史,它总是这样那样的受到一定时候的政治、经济、科学的影响和制约。”①譬如,东西方哲学是有差异的,而逻辑在与哲学分离之前,为哲学所用,是哲学家手中的工具,而在与哲学分离之后,依然为哲学家所用,而且成为哲学家手中更重要和更强有力的工具。在这一点上,逻辑与哲学的关系与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有很大不同。自然科学的出现并不在哲学之后,也不是应哲学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随着其自身学科的成熟而从哲学中分离出之后与哲学就没有什么紧密的联系了。但是逻辑是在哲学的土壤上,并且是为了哲学的需要而产生的,虽然它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和特点,但是它一直是哲学家使用的工具,甚至当它从哲学分离出去以后仍是如此。

西方哲人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窗口,也是一个民族的徽识。历史上各国政治、文化、科技的差异,使得三大古老逻辑有着不同的个性,而要实现在历史纵深和文明广域之间,交错自如的穿越与个性的比较并不容易,但正是由于这种不容易,才展现了阅读的效用,拓展了思想的视野。像英语里所说的you can not compare an apple with an orange(你不能拿苹果来比橘子),并不是说它们不可比,而是说由于它们不一样,需要在不同的层次,用不同的标准来判断它们的差异。实际上,世界古代三大逻辑的比较,必须深入民族文化以及逻辑的不同体系,去发现它们是否可通约,可兼容。也正是在比较之后,我们才能看到它们的相同或是不可通约的地方。如:在数学方面,古希腊的数学本质上是几何学,它重论证,有联系紧密的数学体系。德国逻辑史学家亨利希?肖尔兹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真正成就是把逻辑尽量接近于作为典范的数学。也就是说,“对数的认知是某种与几何认知同样的知识,一切都可以通过数并且在几何学空间中得到理解。”②古希腊麦加拉学派的创始人欧几里德(公元前450-前380)的《几何原本》,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公理体系。但是,古代印度的数学就不同于古希腊,印度的数学著作大多著述的是计算实例,止于经验的内容较多。同为东方思维的古代中国,其数学也偏重于计算、经验与实践。公元前四世纪成书的《周髀算经》就是一部讨论天文测量的专著。大约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的《九章算术》也是致力于方田、商功、均输、勾股等这类应用问题的解法。又如:在哲学方面,古希腊哲学思维的主流是对本质与属性问题关系的思考,并且这种思考可以追溯到巴门尼德,在巴门尼德有关存在的学说中已经对本质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于属性问题的思考则是从柏拉图开始的。这些思考又深刻地影响着亚里士多德,成为古希腊逻辑产生的先导。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有个看不到的永恒世界,现实世界只是这个永恒世界的拷贝,但早期中国哲学绝未提到这种概念。基督教文化把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一分为二,但中国宗教传统也没有这种清楚的划分。中国的诸子百家也找不到任何类似的观点。而且古代中国哲人不象古希腊哲人那样,对抽象与本质一类形而上的问题特别关心,而是比较注重具像的事实,中国将哲学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基本上是魏晋以后的事情。也就是说,中国人只对不同的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兴趣,并不操心于它们后面的实体。中国的哲学发展是横向扩展型,故有“诸子百家”之称谓,而古希腊哲学则主要表现为纵向延伸型。中国古代哲学家无论是出世的还是入世的几乎都是政治学家、伦理学家;而古希腊哲学家或最重要的哲学家都是数学家。古代印度的哲学是不同于古希腊哲学的宗教哲学。印度“最高的哲学就是世俗的宗教”。公元前七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古印度教派兴起、诸道纵横,各种门派较多,它们大致分为正统派和非正统派,此时的佛教属于非正统派,而且,早期印度佛教文化极端的否定现实世界,将现实世界视为虚无。

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不仅数学、哲学有差异,而且语言的语法学方面亦不同。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学者们,已经在他们的诸多著述中用到了名词、动词;主语、谓语;格、数等语法概念。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将概念论推进到了命题论,特别是“不定式”的出现,成为西方语言高度形式化的一个标志。古希腊的形而上学,就是在这种高度形式化成熟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学者在论

及古希腊的语言与逻辑关系时认为:正是由于亚里士多德将分析方法和格式要求引入语词的研究和应用之中,最终使得古代希腊的逻辑学说具有了强烈的形式化特征或风格。古代印度语言与古希腊语言相比,不象后来德语和英语那样有非常相近的语源,并且古代印度与古希腊也没有共同的语言前史,但它们的语法特征却有着相似之处。公元前四世纪古代印度就有语法性质的书问世,古代印度的语言学者此时已经将词分为名词、述词(动词)、近量词(本词)、投词(不变的词)等,在此之后的《波尔尼语法》又总结了前人及其同时代的语法成果,使之成为印度的语法经典。印度中世纪逻辑之父、新因明开创者陈那,就是在印度语法成果基础上,以语言材料为筹码,讨论了与现代逻辑相类似的诸多推论形式。与印度和希腊不同,中国古代典型的语言观是“得鱼忘筌,得意忘言”,只要意义明白了,形式并不重要,汉语的句法关系主要依靠词序和语义关系来表达。或者说,汉语没有繁复的变位、变格、形态变化,语言的结合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而主要取决于语义上的搭配是否合乎事理。美国汉学家赫大维?安乐哲认为:“在古典时代的中国,我们称为隐喻、形象、概念的东西都是同等的,其结果是,很少强调与关心确定意义句子的形式。由于不存在严格的逻辑的活动作为决定命题真假的手段,因而古典时代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可以认为是意象式和隐喻式地发生作用,虽然我们为了尽可能接近中国人的认识,对这些词的含义必须加以调整。”③如语言学者黎锦熙所说:国语的用词组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的确,世界古代三大逻辑的起源都得益于论辩的影响,但古代中国、印度与希腊在论辩运用方面亦有区别。公元前四世纪末,亚里土多德的逻辑还只是孕育阶段,古希腊人好辩的习性,对事情总是要求说出logos(说法)的做派,促使古希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智者们收费授徒,教人辩论演讲才能,但到智者末流却盛行诡辩。为了驳斥智者未流的诡辩,亚里土多德的逻辑逐渐产生。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激烈的思想论争时代,尤其是战国中期,辩论之风高潮迭起,诸侯间的各种利益纷争,除诉诸武力外,一般都借助于外交言辞。论辩的游说、辩难以及礼辩职能,在这一时期迅速地扩张。墨家学派算得上是先秦诸子中最具逻辑头脑的学派,墨家辩学的目的“要求他们必须精心选用恰当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意图与思想,……。”④墨子在论辩中早已认识到推论的目的和作用,《非攻》提出“以往知来,以显知隐”的思想。墨子本人就经常“言故”、“察类”。后期墨家将先辈的这种思考问题方法,发展成为较为完整的具有中国逻辑个性的推理论证,形成了相当科学和完整的中国古代推论学说。“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大取》)。“故”是成辞之因,“理”是成辞之法,而同因、同理立辞,则必同“类”。同类便可相比、相通;通而行之,思维便可流而转回,论证便可密而无隙。这一时期问世的《墨经》,被后世学者称为中国古代语法学、辩学等知识的智慧结晶,并且有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之誉。古代印度的论辩不完全同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论辩,而是最为完备的攻防型论辩。据《佛经》记载,当时印度的论辩之风久盛不衰,不论王室、寺院,还是市井街头,到处都可以见到辩论的场景,而且辩论的目的就是为了与外道争论,弘扬佛教教义。公元前327年问世的《政事论》末章,向世人展示了一个“论辩的科学体制”,讲述了论辩的系统程序,其中共涉及到三十多种论辩术。而成书于公元二世纪的《遮罗迦本集》,则专门论述了论辩的原则,阐述了因明立、破的形式与方法,还涉及论辩与逻辑的关系,以及论辩中的语义、语用等诸多问题。公元三世纪正理派的经典《正理经》,称得上是古代印度论辩术的第一份总结。逻辑学家刘培育先生在论及古代三大逻辑比较研究的状况时说:“20世纪将名辩与逻辑、因明作比较且贡献较大的学者,有孙诒让、梁启超、章太炎、谭戒甫、虞愚、章士钊、沈有鼎、张盛彬八位学者。其研究经历了一个由着眼于‘同’到着眼于‘异’的过程,且紧密围绕三个传统的推理进行比较。”⑤笔者曾就古代三大逻辑的比较问题,去信与张盛彬教授交流,张回信谦逊道:“我与他(逻辑学家刘培育)80年在成都会议上结识。我当时写了《论类比》,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内刊《未定稿》上。他与倪鼎夫(也是逻辑室的)次年署文批评我,文中提到因明、墨辩,我找来一看,正合我意,写了那文(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的“论因明、墨辩和西方逻辑学说推理理论之贯通”)。张盛彬教授认为:中国逻辑较侧重于概念、判断、推理等实质性的研究,较少注意形式方面的分析。所以说中国逻辑在这方面稍逊于印度逻辑。但中国逻辑研究结合汉语语言的特点,也有其独到之处。

事物的比较是异中可似同,同中可含异。世界古代三大逻辑是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的生成物(与三大逻辑密切相关的文化要素:语言、数学、哲学等差异之源孕育出的三大逻辑的推论个性),它们的推论功能与价值的认识不同,表述方式不同,作为主体的推理类型也有差异,系统化与理论化的水平亦不尽相同。以推理为例,如印度因明的三支论式:牛马为物(宗),牛马是四足兽(因),凡四足兽皆是物(喻体),如犬羊等等(喻依);与西方逻辑的三段论相比:凡四足兽皆是物(大前提), 牛马是四足兽(小前提) ,牛马为物(结论)。大多因明学者认为两者虽然在结构上有所不同,但实质上都是一种推理。然而,推理与论证是逆向运行的,推理是从前提到结论;而论证总是先有论题,然后引用论据加以确证。三支论式与三段论在某种意义上是一致的,但三支论式

是先示论题宗,后用论据因、喻去进行论证,而不是从喻、因到宗的思维进程,而亚氏三段论是由前提到结论的推理过程。凡推理规则只限于推理形式的正确性,但论证几乎都是规定论据和论题的真实性、确切性或同一性,以及论据与论题之间充分必然的内在联系。新因明的主旨就是用三支论式来表示和概括一切关于证明的形式,使一切证明都围绕论题“宗”的确立而提出充足的论据“因”。这也正如新因明开创者陈那在《集量论》中所说,言三支是形诸于语言文字用以开悟他人的“为他比量”即论证,而不是仅仅内心推度用以自悟的“为自比量”即推理。印度因明重在立、破,宗、因、喻三支论式就是甚为规范的论证形式。与亚氏逻辑相比,因明重实质,重内义,不研究量词,而亚氏逻辑重形式,重外形,讲究量词。另外,三段论推理规则与三支论式规则也不相同,三段论推理规则对其前提的内涵并没有做出任何规定,而三支论式规则略似论证规则,对其论据的因、喻内容有着全面而细致的约束。印度因明的“因”,既略似亚氏三段论的小前提,但实际的作用与意义,又远远大于小前提。尤其陈那的新因明,非常重视“因”的研究,陈那把“因”分为“狭义因”与“广义因”。狭义因指推理论证的依据,而广义因则研究得更为宽泛,广义因分为生因与了因。生因从立论一方而言:任务在于开悟论敌,它又分为言生因、智生因、义生因。了因则从敌论者一方而言:在立论者的启发下,加上主观能动作用,终于有所解悟,了因又分为智了因、言了因、义了因,如此等等。印度因明对“因”的研究,堪称一门广义的语义学。如果以因明与墨辩两家相比,它们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如:“相符极成”和中国名辩中的“辩,争彼也”、“彼,不两可”有相通之处,都是为了辩论提出的规则,在西方形式逻辑中没有此类谬误。从现存的文献看,印度因明对逻辑谬误的论述可能始于大乘论师。大乘论师在《如实论》中将过分为3类16种。陈那及高足商羯罗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删订、整理,提出了33种过失,其中宗9过、因14过、喻10过,分别从三支论式的宗、因、喻来研究它们各自产生谬误的形式及原因。而印度因明与中国墨辩的不同,则主要是在逻辑内容侧重点和体系建构方面。如中国墨辩的三物逻辑:辞:牛马为物(所立之辞),故:四足兽故(辞以故生),理:凡四足兽皆为物(辞以理长),类:若犬羊等(辞以类行)。中国墨辩以名辩为中心,先秦名辩学者对名与辩的讨论轰轰烈烈,无论是名学学者,还是辩学学者,几乎都参与其中。墨辩作为墨家的辩论理论,或曰中国逻辑理论,它与西方传统逻辑用抽象方法研究推理形式不同。墨辩用直观方法研究具体推理,由于没有判定推理是否有效的形式标准,推理取舍也以具体内容为准。“《墨经》中没有应用对象语言来表示的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而只有应用典型的具体推理来体现的推理方法。但《墨经》中却有不少应用元语言来表述的逻辑规律,虽然这些是不够精确的,但表明《墨经》中的逻辑已开始进入形式逻辑阶段。”⑥如:三物逻辑“故”的意义类同于三段论的小前提,但没有因明三支论式的“因”考察得那么广。墨辩的“故”更多地是从“义”的角度考察生“辞”之由。《小取》之所以能够从日常思维中识别一些有效和无效的具体推理,就是靠墨者的逻辑直觉。墨辩“故、理、类”是逻辑推理的组织形式,这一组织形式既不同于三段论,又不同于因明的“宗、因、喻”。与亚氏三段论相比,墨辩的直观方法所使用的表述工具是自然语言,用不含变项的自然语言只能表述不含变项的具体推理,而不可能刻画含变项的推理形式。虽然说墨辩的三物逻辑与印度因明的三支论式相比,有相通的地方,但三支论式在表述形式上更为具体和科学,实用性更强,而墨辩没有十分明确具体的规范论式。因此,就形式结构的研究而言,因明三支式的严谨科学性超过墨辩。又譬如:三物逻辑的“理”、三支论式的“喻”、三段论的“大前提”的差异:“喻”的作用胜于墨辩的“理”,是因果关系的带例说明,西方三段论的带证式大前提大致与“喻”相当,但“喻”的功能又胜于三段论的大前提,“喻”不仅提出了推论的普遍原则(喻体),还对这一普遍原则的来源进行了正(同喻)、反(异喻)说明(喻依)。同为东方文化的墨辩与因明,有许多推论可以贯通,而贯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演绎和归纳的结合,都具有明显的论辩特征。梁启超曰:《墨经》的论理学的特长,在于发明原理及法则,若论到方式,自不能如西洋和印度的精密。但相同之处亦甚多。

总之,古代逻辑是发现的科学。分析世界古代三大逻辑,既要关注它们的共同点,但更应认识它们的差异性。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创立古典逻辑体系后,亚里士多德学派和斯多葛学派又创立了命题逻辑,形成西方传统形式逻辑,到科学成为神学婢女的中世纪,逻辑受到了一定的宠爱,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些学说直接涉及到了现代形式逻辑。在中国,墨家初步构设名辩学体系后,墨家后学使之更加完善和系统化,但是,到了汉代,由于受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观念的影响,墨学逐渐沦为绝学,直到明末清初随着诸子百家学说的兴起才获得了新生。在印度,因明学也几乎同样遭受到了名辩学的命运,但在传入中国以后,因明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大约南北朝的后期,印度因明开始传入中国:公元472年北魏西域三藏吉迦夜与沙门昙曜译出《方便心l论》,公元541年北魏三藏毗目智仙与翟昙流支译出《迥净论》,南朝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如实论》。不过当时没有出现过有关这些印度因明著作的注疏和相关的著述,也就是说这次传入产生的影响不大。但公元645年玄奘从印度归来,在带回国的657部著作中,有36部因明著作,后由玄奘的嫡传弟子窥基的翻译而使印度因

明广为传播。据传,窥基以独受玄奘所讲陈那之论,而大善因明三支,“纵横立破,述义命章,前无与比”。因此,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的文化差异,一方面孕育着各自不同的逻辑传统,另一方面逻辑作为思维方式的基本要素,又深刻地影响着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的各自文化发展。而随着文化传播,印度因明和西方逻辑又先后影响中国。而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变动不居的时代,或者说是一个在途中的时代,探究和比较古代中国与印度和希腊逻辑推论的同与异,对于如何加强保有民族文化特征,与科技全球化有机契合方面的探讨,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注释:

①刘培育:“中国逻辑思想史研究论略” [J](天津)《南开大学学报》1981.3.P.12。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物的追问》[M]图宾根、1982年版、P.60。

③(美)赫大维?安乐哲:《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M]施忠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P.144。

④吴新民:“初论《墨辩》之‘诺’”[J](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4.P.19。

⑤刘培育:“20世纪名辩与逻辑、因明的比较研究” [J] (沈阳)《社会科学辑刊》2001.3.P15。

⑥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P.537。

中国与印度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比较研究

中国与印度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比较研究 (高等教育组) 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文献法、比较法 主要理论依据:1、比较教育的主客观基础。比较的主观基础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万事万物的存在及其运动。通过对两国高等教育的时间、空间上的考察,可以对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人们大脑中储存的知识单元及其知识单元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相似和差异,便是比较教育得以进行的主观基础。通过对中、印两国教育的过去、现在状况的比较分析,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2、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任务主要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通过对中、印高等教育各个方面的描述、解释,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对所能避免的问题和错误加以控制。 3、教育学理论。教育是在一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教育形态、教育目的、教育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它们之间具有可比性。 研究思路: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眼前的世界宛如一个活生生的大舞台,国家社会形形色色的生、旦、净、末、丑角,一幕幕地不停上演。我们期盼了解外国的教育,可是,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世界时,映入眼帘的图景却是那样令人眼花缭乱,那样扑朔迷离。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世界教育将何去何从?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两个超级人口大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四大文明古国之二,印度与我国内地经济发展水平相近,高等教育规模在世界上名列第三,它们有着自己优良的传统,在教育上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为教育体系中较有特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建立起了自己庞大而复杂的高等教育体系。 1、区域比较 (1)空间层次:从宏观(如地理位置等)、中观(如教育理 念、教育基础、习惯等)、微观(如各国不同的心理差 异等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2)时间维度:从两国的过去、现在、将来的教育状况进行 比较。 2、制度比较 (1)学制:印度的高校分两类:大学(237所,为世界之 最);学院有大学学院和附属学院(10600所),此外还 设有研究生院。印度的大学实行自治,可自行决定课程

综述古代印度与古代中国数学发展及其联系

综述古代印度与古代中国数学发展及其联系 摘要:翻开任何一部中国数学发展史,都不难发现,华夏祖先们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奋斗的汗水。中国数学起源于上古至西汉末期,中国数学的全盛时期是隋中叶至元后期。接下来在元后期至清中期,中国数学的发展缓慢。就在中国数学发展缓慢的时候,西方数学已大跨步超前,于是在中国数学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个中西数学发展的合流期。印度数学和近东,特別是中国的数学便在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中发展。尽管中国目前在世界数学的赛场上已处落后地位,然而,路遥识马力,今后鹿死谁手,仍然未可知。 关键词:数学发展联系记数四则运算法二次方程代数学 引言印度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印度数学的起源和中国古老民族的数学起源一样,是在生产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印度数学的发展也有一個特殊的因素,便是它的数学和历法一样,是在婆罗门祭礼的影响下得以充分发展的。再加上佛教的交流和贸易的往來,印度数学和近东,特別是中国的数学便在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中发展。本篇论文通过比较古代印度与古代中国数学发展研究数学的历史。 印度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印度数学的起源和其他古老民族的数学起源一样,是在生产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印度数学的发展也有一個特殊的因素,便是它的数学和历法一样,是在婆罗门祭礼的影响下得以充分发展的。再加上佛教的交流和贸易的往來,印度数学和近东,特別是中国的数学便在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中发展。另外,印度数学的发展始终与天文学有密切的关系,数学作品作品大多刊载于天文学著作中的某些篇章。印度数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重要时期,首先是雅利安人入侵以前的达罗毗茶人时期(约公元前3000一前1400年),史称河谷文化;随后是吠陀(Vedas)时期(约公元前10世一前3世纪);其次是悉檀多(siddhanta)时期(约公元5世纪一12世纪)。悉檀多时代是印度数学的繁荣鼎盛时期,其数学内容主要是算术与代数。 印度数学最早有文字记录的是吠陀时代,其数学材料混杂在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经典《吠陀》当中,年代很不确定,今人所考定的年代出入很大,其年代最早可上溯到公元前10世纪,最晚至公元前3世纪。吠陀即梵文veda,原意为知识、光明,《吠陀》内容包括对诸神的颂歌、巫术的咒语和祭祀的法规等,这些材料最初由祭司们口头传诵,后来记录在棕榈叶或树皮上。不同流派的《吠陀》大都失传,目前流传下来仅有7种,这些《吠陀》中关于庙宇、祭坛的设计与测量的部分《测绳的法规》(sulva sūtrus,又译成绳法经),有一些几何内容和建筑中的代数计算问题。如勾股定理、矩形对角线的性质、相似直线形的性质,以及一些作图法等,在作一个正方形与已知圆等积的问题中,使用了圆周率的以下近似值:,此外还用到π= 3.004和π= 4 (8÷9)2 = 3.16049的近似值。在关于正方形祭坛的计算中取2π= 1 + 1/3 + 1/ (3×4) -1/ (3×4×34) = 1.414215686。由几何计算导致了一些求解一、二次代数方程问题,印度用算术方法给出求解公式。耆那教的经典由宗教原理、数学原理、算术和天文等几部分构成,流传下来的原始经典较少,不过流传一些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后2世纪的注释。其中出现了许多计算公式,如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等。 关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后3世纪的印度数学,可考资料非常少,值得庆幸的是1881年在今天的巴基斯坦西北地区发现了这一时期的,书写在桦树皮上的所谓“巴克沙利(bakhshali)手稿”。其数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分数、平方根、数列、收支与利润计

中国与印度引进外资比较分析

中国与印度引进外资比较分析 之文献综述 摘要:中国和印度不仅在地理位置上相邻,在基本国情上也极为相似。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与印度的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成为最具吸引外资魅力的国家,但两者利用外资格局具有明显不同。FDI在中国主要流入到加工制造业,在印度则更多流向离岸服务业。比较两个国家引进外资的现状,中国在流入量上大于印度,但在流入的产业结构和侧重点,及对外资的利用效率上印度都是优于中国的。因此,中国应当借鉴印度的经验,以便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关键词:中国印度引进外资比较 引言 在发展国内经济的要求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参与到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是本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资本的跨国流动性大大增强。于是,各发展中国家对引进外资方面都采取积极态度,大力支持外商投资,提供优惠政策,改善国内投资环境。中国与印度也开始把引进外资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途径。 中印两国在历史、地域、社会发展水平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两国在吸引外资的方面却大有不同。中国利用FDI的规模远大于印度,印度近几年在利用外资方面更具有自身特色。中国和印度同位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但两国在利用外格局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点,本文就两国引进外资作一个比较分析。 一、中国和印度吸引外资的原因及特点 (一)中印吸引外资的原因 引进外资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国外资本,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就中国引进外资的原因,张静在《中国与印度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比较分析》中指出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使外商看好中国市场。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持续快速地增长,极大地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而一国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吸引能力,正取决于经济发展程度,所能创造的国际直接投资激励结构也在

古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古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印度和中国都是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古国,二者的文化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宗教性、延续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印度文化是一种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化,并且印度人以善于内省和沉思而著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多种宗教长期存在,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就发祥于这片土地。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前7世纪,它的兴起是列国时代印度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在宗教和思想领域的反映。佛教在阿育王时代开始急剧想外传播,在东汉时代,佛教传入中国。在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于中国各地。至隋唐时代,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推崇和扶持,佛教在中国继续传播,并与儒、道相鼎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可以说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魏晋南北朝为例) 一、印度佛教对哲学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使得中国佛教哲学成为一只单独的思想流派。这影响到中国人是世界观、时空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佛教与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由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发展壮大成完备成熟的宗教。道教的教义是以道家对儒家的反动思想,也就是“无”的世界观思想为基础,此外又由于不满东汉王朝的政治,转而以宗教表现其志向。道教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除各种行事外,又在各地建立义舍,以便利信徒,于是逐渐成为庞大的反儒家、反佛教的宗教。但不可否认的是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部分佛教教义。 佛教与道教,一个是外来宗教,一个是本土宗教,但是二者在我国的兴起处于同一个时期,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但是结果却是双方共同得益,共同发展。佛道二者能够共生共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二者具有共同点,例如在教义上,佛教和道教都主张离欲脱俗,去追随现实生活以外的东西。从哲学上看,佛教与《道德经》也有契合点。 2、佛教与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中国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深深扎根于政治制度,深入统治阶级和民众心中,其地位不可动摇。因此佛教只能够避其锋芒,采取迂回的方式进行传播。但是即使是采取这样的方式,还是引起了三武一宗事件”(“三武”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是后周世宗),又称“灭佛事件”。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次不得不提有关于佛与儒之间的辩论:关于神灭与神不灭的辩论。在南齐事情范缜的《神灭论》对佛儒两家都是一个大的冲击。这篇文章是以儒家的无神论的思想来批驳佛教的根本思想。但是最后却在梁武帝时期进行了一次对无神论的大规模的绞杀。 从以上二个事例可以看出来,佛教在中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3、玄学 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自然与真言意与形神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从玄言到理趣。魏晋时期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的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形成和老庄思想有明显的关系,东晋以后又吸取了佛学的成分,步入新的阶段。这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它和两汉的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魏晋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对于打破汉代繁琐经学的统治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转折。 二、印度佛教对诗歌的影响

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

中印各方面的比较 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是多大差距,经济上从汇率GDP 比较印度大约是中国的40%,另外,印度的农业占GDP 的28%,中国占12%。而印度粮食产量大约是中国的40%到45%,印度的农业产值从好的方面估计也不会超过中国农业产值的30%,差的估计大约也就20%到25%。中国实际上GDP 应该超过印度至少4倍。工业生产中国占GDP 的56%,印度占5 30%左右。但实际上中国的工业超过印度大约6到8倍。中国在1978年其主要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能源产业都远远超过2000年印度的产量。 在军事上,首先看军事技术。印度的导弹技术大约相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当时中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和核潜艇,而印度到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这两项技术的能力。 10 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 事技术领域。因为中国主要精力投入导弹方面,相对航空技术投入少,独立能力比较导弹和航天技术差一些。但是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先进战斗机,15 因此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印度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是印度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在开放以后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后,最近10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这是综合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的差距。 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造船工业,因此印度强大的海军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印度的国产军舰必须依靠外国提供全部技术,包括设计、船体材料和建造工艺、20 动力、武器、雷达以及总体等等。一旦失去外国技术援助印度立即一筹莫展。如核潜艇是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但外国由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限制无法提供印度技术援助,几十年印度只好干等这毫无办法。中国核潜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达到欧洲的水平,超过俄罗斯。 一. 在陆军技术方面,印度到现在还不能生产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陆军不想要。 25 进口重炮还要进口炮弹。总之在低技术的陆军武器装备上印度仍然没有自主生产能 力。 二. 总体上看,印度的军事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只是在个别的方面如计算机方面可以自 己生产,当然IC 还要进口。 印度的军事能力,依靠进口装备和技术,印度保持了与中国相当的军事技术装备。但是印30 度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极度不平衡。中国军费使用上大致装备采购、人员开支、训练和装备维护各占三分之一。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员和训练、装备维护的开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军费开支主要是人头费和装备采购费,而训练和装备维护费占比例不和理。海军航母舰队基本上是驻港舰队,空军飞机事故率居高不下,陆军坦克等装备的完好率极低都是这种情况的体现。印度的装备体系非常混乱,表现出缺乏军事管理能力。 35 从历史上看,印度从来是在战争发动前突击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采购弹药和武器零部件来提高装备的完好率和战备率。这样的情况使得印度非常难以应付突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从这种情况来看,印军虽然装备比较先进,但后勤和管理非常落后,印军没有能力进行一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从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实力比中国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长期竞争的潜力方面差距更大。40 局部冲突中双方的技术差距不明显。但可以运用的战术方面的差距和后勤能力仍然存在着显著差距。 印度这些年发展很快,尤其是军事方面。但是我认为不必太把印度放在心上。原因如下: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

本文摘抄赛迪IT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一文目录纲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更了解印度有所帮助。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 上篇国民经济比较篇 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2001年11月26日,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全国军校联合会成立52周年纪念会上说,印度将在下个世纪成为世界领袖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印度的最大竞争对手。 一、地理位置与资源环境 (一)地理位置 1.印度:盘踞在南亚次大陆的雄狮,扼印度洋咽喉 2.中国:太平洋西岸最大的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 (二)资源与能源 1.印度:印度自然资源潜力大,海洋资源丰富 2.中国:中国能源蕴藏量大,但开发程度较低,人均量少 二、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概况 (一)中国比印度经济起点低,发展速度快,规模总量大 1.1950年印度经济水平比中国高(印度国民收入为美国的 2.3%,中国为美国的1%) 2.1980年两国GDP总量几乎差不多,而且印度还稍领先 3.2001年,印度GDP为4980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一半 (二)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共性 1.人口负担重,经济结构层次低 2.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中印同为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生产水平高于印度 1.印度是农业大国,但生产率水平低,增长速度慢 2.中国农业生产水平略高于印度,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四)提高工业生产水平是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核心 1. 中国和印度共性是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装备和技术水平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2. 印度30多年来工业平均增长率5.8% 3. 中国从1952年以来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1.5% 三、中印对外经贸情况比较 (一)对外贸易规模中国占绝对优势 1.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32位;2001年提升至第6位 2.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而印度不到1% (二)对外经济活动能力中国远胜印度 1.2001年中国直接利用外资(FDI)468亿美元 2.印度利用外资不足,2000年利用外资2 3.2亿美元 3.中国外汇储备多,抗国际风险能力强(200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2001年底突破2000亿美元 4.印度外贸长期处于逆差,积累的外汇极为有限(2001年印度外汇储备约450亿美元

中国历史思维的特征

【专题名称】历史学 【专题号】K1 【复印期号】2013年07期 【原文出处】《史学理论研究》(京)2013年2期第127~133页 【英文标题】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 【作者简介】黄俊杰,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教授 【内容提要】由于浸润在深厚的历史意识之中,从任何意义上说,中国人都可以说是“历史人”。在中国文化中,所谓“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历史的”人,这 意味着人要遵从过去的典范而生活。因此,在传统中国,历史思维在很大程 度上就是某种道德思维,中国的历史道德思维是以“道”这个概念为中心, 这个概念既是宇宙论意义上的“规律”,又是伦理学意义上的“规范”。 中国历史思维在实际操作上一方面是“具体性思维”;另一方面,也是“模拟性思维”。中国人通过具体和模拟的思维方式,既能够与过去交 流,也能够从历史中开发其意义。因此,历史经验在中国文化中就成为一所 巨大的图书馆,现代读者可以在历史的图书馆里与过去进行各种形式的对 话。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中国以历史意识之深厚而著称于世,中国 人和中国社会生活在历史的教导与启示之下。为了使王朝统治具有合法性,中华帝 国的历代开国皇帝总是从历史中寻找统治之合法性的依据。基于同样的倾向,中国 人总是从历史中为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寻求正当性。 一、历史学在中国的重要性 从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人的历史记载就没有中断。从那时起,中国人 就以过去的理想作为指导以评判并规划现实,观今而思古,鉴古而知今,并以盱衡 现实而建立的理想,作为指导以评判过去。历史的批判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绝对的严 肃性。传统中国历史学家的全部热情就在于寻求并保存历史的真实,为了达到存真 的目的,中国史学家甚至为了对抗统治者逼迫他们写与事实不符的历史,而牺牲自 己的生命。例如,公元前548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史官记载“崔抒弑其君”。崔 抒大怒,处决了史官。随后,其弟接替了史官职位并做了同样的记载,同样被处决。 再以后,史官的另一个弟弟接替了史官职位,他再次写了同样的陈述,继续被处决, 直至其第四个弟弟执掌史官职位。此时,崔抒只得放弃窜改历史事实的想法。①在 中国,史官的确是良心的化身,史官即使牺牲性命也要记录并保留历史的真相,所 以在传统中国,史官的记述极为严肃。正如在《文心雕龙》中,文学批评家刘勰(约 465-约532)所说,“褒见一字,贵踰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②。 在传统中国的历史中,世运兴衰常由人物贤奸所决定,所以20世纪中国伟 大的史学家钱穆(1895-1990)在《中国历史精神》中呼吁以国史唤醒国魂,他强调 “历史是我们过去整个生活的全部经验,通过参考历史我们能够理解我们的生活,

中国云南与印度古代交流史述略_上_

中国云南与印度古代交流史述略(上) 周智生 中国和印度是东方两个著名的文明古国,二者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贸易交流和文化联系。事实上,除了人们熟悉的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外,中国西南还有一些以云南为桥头堡和联系链的对印交通道路。以这些通道为桥梁,曾形成了云南与印度历史上较密切的往来关系,对双方特别是云南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产生过重要影响。二者间的这一交流关系也曾对中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过一定的贡献和影响。本文拟以历史发展为线索,以商贸和科技交流为中心,对中国云南与印度的交流历史作一粗略的梳理。一、滇印间交流通道的开辟 云南与南亚次大陆地理相近,两者间的众多山脉、河流大都为南北走向,沿河两岸的地形较为平坦,因此横断山脉条条纵列的河谷地带便成为自古以来连接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交通纽带。 我国历史上最早知悉滇印间往来通道的存在是在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奉命出使西域归来的博望侯张骞向汉武帝上书报告:“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又居 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①这是我国古代发现从西南地区可通往印度的开始。 事实上,这是一条早已存在的道路。印度学者H .拉伊(H arap rasad R ay )指出:“从印度东北至中国的商道,中国称作‘丝绸之路’,其存在甚至早于中亚丝绸之路的推广和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和中国布(C inap atta )早在公元前第4世纪已为印度所知。当时只有通过阿萨姆陆路,印度和中国有 直接的贸易联系。”②另一位印度学者巴鲁阿(B aruah )也认为,“除水路之外,也有陆路通过上缅甸 和云南到中国南方。事实上,印度支那血统的成员,在基督诞生以前好几世纪,就通过缅甸和阿萨姆 的河谷地带及阿萨姆缅甸边界的山口到达了印度。” ③中国学者则对这条道路的开辟时间持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是公元前6世纪; ④有的认为应在公元前5世纪;⑤更有人指出公元前二千多年就已开通;⑥有的学者则较谨慎地认为应在公元1世 ①②③④⑤⑥任乃强:《中西陆上古商道——蜀布之路》,《文史杂志》1987年1、2期。 向达:《中西交通小史》,商务印书馆,1933年。 丁山:《吴回考》,《齐鲁大学季刊》第1卷第2期。 S .L .巴鲁阿:《关于南方丝绸之路的印度历史证据》,载《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 (第二辑)。H .拉伊:《从中国至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载《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 (第二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史记?大宛列传》卷123。

中国与印度的比较 政治经济文化

中印比较 1.政治 中印政治文化的相似性 中国和印度均被西方称为“崛起国家”,中印的政治文化也伴随着国家崛起而逐步扩大影响。中国和印度新兴经济体身份和特殊文化蕴育的政治文化必然异于西方式的主流政治文化,中印现代政治文化有着多方面的相似之处。 ①中印现代政治文化多元化特点显著。 ②中印政治文化均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 中印政治文化的差异性 政治文化对各自公民的政治态度,政治生活习惯,决策思维模式,甚至对国家与民族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国际政治斗争中,政治文化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或工具,抑或被用来宣传、推行本国的对外战略和政策,政治文化的差异被认为是引起国家间对立关系和冲突的动因之一。中国和印度基于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外来影响,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治文化,中印现代政治文化既有相似性,也存在着差异性,对中印两国的政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①中印政治文化结构不同。印度现代政治文化始终处于世俗主义与宗教教派(主 要是印度教)主义的博弈中。中国的现代政治文化从结构上可以概括为“一元指导,多元并存”。 ②中印政治文化本质属性的差异。印度现代政治文化在其形成中近乎全盘接 受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政治文化传统,政治体制上也实行着类似西方的政治制度。中国现代政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文化,这是其本质属性和基本政治价值 (一)中国政治的主要原则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唯一执政党 2、人民民主专政 3、社会主义制度 4、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国家的根本任务和目的 6、民主集中制 7、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8、依法治国 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印度政治 印度为联邦国家,实行民主议会制;印度总统是国家元首;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协助总统并向总统提供建议,总统根据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或授权从属官员行使行政权利;国会行使立法权’联邦司法权属于以最高法院为主的联邦司法机构.)

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 时空定位 框架结构 思维导图 经典训练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A项;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 C项;材料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2.(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答案】A 【解析】“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里面的“孝”“悌”“乐”“礼”都是宗法制的内容和服务于宗法制的内容,故选A项;“禅让制”更强调继任者的“才”,不强调“血缘”,不会突出“孝”“悌”,排除B项;“郡县制”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管理制度,和伦理道德无关,排除C项;“察举制”里的一项内容是“孝”,但其制度本身是服务于君主专制即服务于宗法制的,排除D项。3.(2019.4·浙江高考·1)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 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在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都有较为较为成熟的制度进行规范约束,故①正确;根据材料“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明显的宗法血缘色彩,故②正确;根据材料“孔子、孟子、荀子”,儒家思想得以创立并发展,故③正确;根据材料“井田制”,使用耒耜生产,简单大规模协作,并且日益走向瓦解,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4.(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

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2014年5月印度新任总理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经济增长逐步走出低谷,GDP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中国(2014财年增长7.3%,2015财年增长7.6%),且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 总量已位列世界第三,21世纪的“中国龙”与“印度象”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为前瞻性开展战略研判,谋划对策,我们从中印两国的发展基础、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共11大类指标)进行全面对比,分析了上一轮中印竞争中印度落败的原因,梳理了莫迪改革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来中印发展中双方各自的优势、以及竞争与合作的领域,并选取高、中、低三种假设情景对到本世纪中叶两国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得出印度到本世纪中叶难以在经济规模上超越中国,但全球仍将形成中、美、印三个大国角力的新“G3”格局的结论。 一、发展基础对比:中国发展基础总体占优,印度具有特色优势 (一)中国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和更多样的地理条件 中国的国土面积约是印度的3倍,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中印两国在区位上各有优势,中国是欧亚大陆上唯一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及俄罗斯直接为邻的国家,是亚太各地区间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的纽带;印度则位于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和印度洋的核心位置,是东西方沟通的桥梁和扼守印度洋航线的枢纽。中国的气候与地形条件比印度更具多样性,使得中国同时适于发展内陆与海洋经济,并能够形成全面的产业结构,发挥互补优势;印度气候为南亚地区独有的热带季风气候,更适于发展农业与外向型海洋经济。 (二)中印自然禀赋相当,各具优势 从自然资源看,中印两国水资源与森林资源均较为稀缺,2013年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2072.4立方米/人和1130.1立方米/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5左右;森林覆盖率分别为21.9%和23.7%,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左右。得益于多样复杂的地理

真实的中印对比:穷印度让我们中国无地自容

真实的中印对比:穷印度让我们中国无地自容 2011年11月23日07:30华声在线 最近网上有一帖子“印度最新人口12亿,将为1.2亿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这不免让身在教育行业大半生的笔者内心再起波澜。医疗、教育是国民两大基本的人权保障,可时至今日我们还在用“国情”来搪塞。中国大陆的国人知情权有限,无关于特权阶层利益的知道的也许比自由的美国人知道的都多,可是一涉及特权阶层利益的想知道点就难了。笔者也不想用臆测的一家之说来娱乐读者。就整理一下被允许国人知道的信息,看看我们的那刀枪不入的国情究竟是什么国情吧! 全民免费医疗,听起来是很难的一件事。中国十三亿人口,似乎根本不现实。是这样吗?印度1947年才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就在1949年通过的宪法中确立了全民免费医疗的政策。虽然当时的全民免费医疗还未能完全落实,重大疾病还需要个人负担一部分,可是却规定先看病后补交费用,所以大多数困难患者补交不上的费用,也就都由政府买单了。人家经过与我们“新中国”同样的时间,全民免费医疗已经实至名归了。并且政府办的医院对于所有在印度的人都不收费,无论你是外国人还是印度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都享受免费医疗。我们的以人为本是折腾人,人家的以人为本是服务人。被咱们整天吹嘘的医疗保障政绩,是要国民先得忍着病痛,迟误最佳的治疗时机,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自筹昂贵的医疗费,没钱就只能等死。筹到钱后也很难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且要被折腾个六门到底去报销。还常常被以没钱为由一推六二五,最终也只能报销实际费用中的一小部分。 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的国人大概不知道让许多国人蔑视的穷印度却已经几十年以前就做到有病先看病,治好病再谈钱,而且困难的国民,实际上还都由政府买单,医疗费用的麻烦都留给政府了。即便如此,人家也没有敢称“人民政府”! 德里大学一名社会学教授很为印度这种福利制度感到骄傲,他说:“谁都可能生病,但大部分起初只是得一些小病。如果小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则可有效防止发展成大病,这对于国家来说可以节省更多医疗支出,对于民众来说可以减少对其它相关开支的担忧。从长远来看,是一项小投入大回报的利国利民的好事,最终的结果是人民健康得以保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 印度独立以来,尽管人均收入在世界上排名仍不靠前,但全国人口预期寿命已增长了一倍,婴儿死亡率也下降了70个百分点。民选政府拼命讨好民众,印度财政部一位官员对记者说:“政府每年用于免费医疗的费用占政府支出的比例很大,但政府为了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一直在尽力而为。再说,政府的钱也是取之于民,现在以这种形式用之于民,也是用得其所。”他认为,人民的健康高于一切,政府应该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不惜代价、不遗余力。这与我们顽固地用“国情”搪塞国民的健康保障需求形成鲜明的对比。 许多中国特色的阿Q们甚至不惜到印度的犄角旮旯拍些设备简陋的医疗环境来给自己没有医疗保障找借口。笔者有时也比较理解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不这样怎么活呀!与印度比我们的国人特色是什么?难道是没有被完全殖民过(中国只是半殖民地)? 印度虽然不太富裕,并且人口众多,但医疗保障体系还是比较完善的。除了国家级医院、邦(省)级医院、地区级医院、县级医院和乡级医院之外还有各级医疗中心。据统计,印度共有1.2万所医院、2.2万个初级医疗中心、2000多个社区医疗中心和2.7万个诊疗所。固定数量的民众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这些遍布全国的政府医疗机构满足了大多数国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印度的医疗体制也与大锅饭时代的中国不同,医疗保障照顾到不同层次的需要。是即遵循价值规律,又兼顾全体国民的福利体制。印度人认识到,医疗卫生体制如果完全按商业化、市场化运作,难以实现医疗保障的公平,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印度医疗保障制度始终坚持“两手抓”:既扶持政府医院稳定运转,又鼓励私立医院健康发展。政府医院不以营利为优先目的,条件相对较差;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很自然地“分流”到条件更好的私立医院。 政府设立的医院条件虽然相对较差,但这种差别是相对的,不是一些国民臆测的简陋得无法保障国民对于医疗保障的需求。距离全印医学院几公里远的私立阿波罗医院看上去就好像一座五星级宾馆,院子里绿草如茵,病房宽敞明亮,各种先进医疗设备一应俱全。私立医院拥有高水平的医务人员,很多医生持有英国皇家医学院等著名医学院校颁发的高级资质证书。在高水准的私立医院就诊,当然比公立医院费用高,但按照一般国际标准衡量,价格仍然是相对便宜的。因此常有大批西方国家的患者不远万里到印度求医。 2008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印度同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3.41倍,印度以中国三分一的国土,负担与中国相当的人口,以中国近三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在相同的时间内,都能为十多亿人口免费医疗,免费义务教育,哪怕这些福利再不完善,我们有脸再去找人家的瑕疵么?然而每当有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上提到教育与医疗问题时,国人的耳旁就时常响起官员们:全民免费义务教育不符合中国国情,全民免费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现状和前景分析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现状和前景分析 摘要:自2000年我国政府正式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取得了很大成效,成为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家之一。但是,我国对外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很大的不均衡性,依旧有大的发展空间。文章选取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这一角度,从近几年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首先简单介绍了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现状,接着分析了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存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上,简单的对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前景做了预测分析,提出中国对印直接投资不可盲目乐观,两国因政治互信度低以及两国不同的经济体制,法律等制约因素,中国对印直接投资依旧困难重重。 关键词:直接投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前景预测 一、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现状 (一)中印两国的贸易发展迅速、直接投资比例加大 近几年,中印两国的经贸合作发展更为迅速,从两国双边贸易额的数字变化可以看出显著变化。2000年中印的双边贸易额仅仅只有29亿元,而到了2010年,竟翻了20倍之多,突破600亿元。据商务部统计显示,在2012年中印双 边贸易总额为644.72亿元,2013年贸易额达到654.7亿元。

虽说每年相对上年,同比都有所下降,但是中印双边贸易额整体发展趋势向好。两国较好的经贸合作间接反映出,中印两国的相互投资比例也在不断提升。贸易是投资的先导因素,贸易与投资是相互依存、相互伴生的国际经济活动。 (二)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的集中与分散 从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来看,中印两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双边贸易和投资的空间很大。印度的发展并没有遵循传统国家意义上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即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的一般发展规律。印度的基础设施差,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中国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在制造业等实业方面的发展优于印度,并且鉴于和印度的地缘优势,近些年,我国在印度大力发展了工程承包和以钢铁业为主的印度较为落后和缺少的行业领域。 在近几年,中国企业投资印度的家电等轻工业的比例飙升。除此之外,中国在通讯行业对印度的投资比例也较大。比如中国华为、中兴等通讯行业已经在印度建立起自己的海外市场。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公司计划在印度建立一个全球网络运营中心(GNOC),该中心将努力实现在亚洲和非洲的多个电信运营商网络和无线业务。 二、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有利条件 (一)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中印两国宏观经济形势向好 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两国人口

中国文化对印度有何影响

古代中国的物质、技术条件优越,诸如丝绸制品、瓷器、茶、糖、造纸术、印刷术、炼钢技术等都享誉世界,并先后传入印度及欧亚各国,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远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期便开始养蚕,并织出华美的丝绸和多彩的锦绣。到了战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驰名世界,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称中国为“丝国”。在公元前四世纪左右,中国的丝绸已输入印度,而且很受欢迎。在《利论》(Arthasastra)中有“Cinapatta”这个字,意思是“产在中国的成捆的丝”,梵文里还有“Cinamsuka”这个字,意思是“中国衣服”、“丝衣服”。这些同丝有关联的字都有“Cina”(支那,中国)这个字眼儿,可见,丝是出产于中国。中国的丝绸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更络绎不绝地运往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印度。除了丝绸,产丝的技术也是从中国传到印度,但碍于缺乏史料,产丝技术是何时传入,怎样传法,通过甚么道路,至今还是无法确定。 九世纪以后,中国瓷器出口已见诸阿拉伯著作。伊本?郭大贝(约公元830─912年)写的《省道志》中,提到中国瓷器外销各国的情况,其中多处提到印度。印地语(Hindi)中有“Cini Mitti”一词,指的是“中国泥土”(瓷器)。而在印度科罗曼德海岸的阿里卡曼陀遗址附近,即罗马时代南印度的对外贸易港口,曾出土过公元九至十世纪越窑瓷器、龙泉青瓷小壶、青白瓷残片、宋瓷等中国瓷器,可见中国的瓷器早就传到了印度。除了瓷器制品外,中国制瓷技术也传到了印度。 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早在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就发明了以麻头、破布、树皮、废鱼网等为原料的造纸方法。此后,造纸术很快就传播开来。印度古代没有纸,主要是用贝叶、树皮之类的东西作为书写材料。中国的纸最晚在七世纪末叶就已经传到了印度。唐代义净在公元671─695年侨居印度,他在印度看到了纸,接触到“梵文”的“纸”字。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也记载了印度当时已使用纸。中国的纸和造纸术到底是如何传到印度,学者对此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可能是先由内地传到新疆,然后再从新疆传到印度,这种说法的可能性很大;有的认为,是在公元650年由内地传到西藏,再从西藏传到尼泊尔,后来又从尼泊尔传到印度;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在公元751年,中亚发生过一场名为“怛逻斯之役”(Talas)的战争,在这次战役中有中国造纸工人被俘,造纸术因而传入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入印度。

中国与印度的优劣势比较

在未来竞争中,中国与印度的优劣势比较 姓名:班级:学号: 一、中国主要优势 1、庞大外汇储备和稳定的货币体系,世界上最强大的中央地方财政体系; 2、主要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国内消费市场巨大; 3、城市建设兴旺,农村居民生活整体在改善; 4、吸引外资居世界首位,对外开放逐步向内陆省份拓展; 5、在航天、计算机、医药等领域取得快速进步;6对外贸易相对稳定成长,国际合作不断深化;7、西部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和水能资源、北方有丰富的煤炭资源;8、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逐步向经济政治、军事联盟方向发展。 二、中国主要劣势 1、中国受到台湾、西藏、新疆分裂势力的威胁和西方的牵制; 2、贫富分化显著,局部地区社会矛盾尖锐; 3、集成技术和超大规模制造业集成技术体系薄弱; 4、航空工业、先进制造业与发达国家有差距; 5、房地产泡沫威胁经济健康发展,影响了向科技和制造业的投资; 6、一党执政缺乏监督,政务缺乏公开透明和社会监督,造成贪污受贿、公款挥霍; 7、中国缺乏对南海、东海、印度洋的制海权,海军仍薄弱,中国周边国家军事实力都在显著增长对中国构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三、印度主要优势 1、铁矿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2、钢铁、汽车、IT、软件、化学工业已成规模有国际竞争力; 3、距离欧洲和波斯湾比中国日本近,有控制印度洋制海权的前景; 4、在航天、软件、计算机科技领域有突出的成果和产业集群; 5、通用英语的人口众多,与西方经济技术融合有显著优势; 6、是民主国家,不存在严重的国际意识形态冲突对抗; 7、没有邻国构成重大军事威胁,对邻国有比较多的威胁; 8、与阿拉伯国家、欧洲、美国、日本、俄罗斯等主要强国和重要经济体都有良好合作关系。 四、印度主要劣势 1、部族宗教种姓势力过强,文化一致性差,通用语言过多过杂; 2、 地主阶级仍存在,束缚劳动力的解放,,农村人口贫困;3、缺乏推进现代化的政党和明确的国家发展战略体系;4、现代制造业薄弱重工业基础差,装备制造业落后;9、西部地区严重的干旱缺水,贫困人口多;11、国民教育基础差,儿童入学率低,成人识字率也低;12、医疗卫生设施落后,民间缺医少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过高,人均寿命过低。

中国古代史(按朝代整理).

中国古代史 ·原始时代(新石器时代)(~前2070) 经济:农业:刀耕火种 纺织:纺织技术萌芽 原料:麻、葛 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冶炼:黄河流域,小件铜器(小工具、生活用具),使用金属器具 陶瓷:山东蛋壳黑陶,釉陶,原始青瓷 商业:早期交换 政治:出现城 禅让制 贫富分化产生 文化:文字:刻画符号(文字起源) 绘画:陶器图形、壁画 ·夏(前2070~前1600) 政治:启继禹禅让制→世袭制“家天下”始 传贤→传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政治关系 ·商(前1600~前1046)都:朝歌 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 纺织: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文物:玉蚕甲骨文:祭祀蚕神 冶炼:铸铜生产规模大,青铜器为礼制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政治:祭祀:奴隶为祭祀祖先神灵之“人牲” 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宗族为政治实体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政治事务占卜决策 文化:文字:甲骨文(较成熟的文字) 金文(商周) ·西周(前1046~前771)都:镐京 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 纺织:国有六职,纺织业地位重要 商业:交易频繁,币需数增,流通骨铜贝 政治:制度:宗法制: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分封制:同姓王族:召公之子:燕(蓟),姬 周公长子伯禽:鲁(曲阜),姬 晋:后三分为韩(郑)赵(邯郸)魏(梁),姬 功臣:姜尚:齐 先代贵族:亲周商旧贵族微子:宋(商丘) 特点: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文化:文学:《诗经》 ·东周(前770~前256)[此处泛指春秋战国] 经济:农业:铁犁牛耕(黄河中下游地区)

文化:火药:具有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春秋(前770~前476) 经济:冶炼:中国最早人工冶炼铁器 文化:儒:孔子:“仁”、“礼”、“德治”、敬鬼神而远之 “有教无类”,培养六艺,注重全面发展 创儒家学派,以六经为基本文献 道: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老子:“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 转化是无条件的,“弱者道之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小国寡民” 战国(前476~221) 经济:土地制度:商鞅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 水利:李冰都江堰(川) 郑国郑国渠(关中,汜水和洛水) 冶炼:淬火的钢件 商业都会:出现市井(商业区) 政策: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政治:行政单位: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 文化:儒:孟子:“仁政” “君轻民贵”为早期民本思想之基础。 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精华,丰富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天行有常”(天人关系) “制天命而用之”(人道有为)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庄子:“道”为最高原则,“道”无所不在 “齐物”:万物没有界限和差别 法:形成重“法”、重“术”(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重“势”(权势)的不同学派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秦统一全国起到重大作用 汉代,其法治思想被儒学体系吸收,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李悝:“尽地力之教”,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国家田租收入 用严刑确立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秩序 《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商鞅: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 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 加强中央集权 韩非子:集法家思想之大成 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墨:结成的学术团体纪律严密 推崇夏朝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兼相爱、交相利”,与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针锋相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