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09级微生物学期末考试拉丁文名及解释

南开大学09级微生物学期末考试拉丁文名及解释
南开大学09级微生物学期末考试拉丁文名及解释

拉丁文名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 ) 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有“嗜肉菌"的别称,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肠埃希氏菌(E. coli)通常称为大肠杆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

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俗称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简称肺炎球菌(pneumococcus)。为革兰染色阳性,菌体似矛头状,成双或成短链状排列的双球菌,有毒株菌体外有化学成分为多糖的荚膜。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原称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本菌存在。本菌存在的重要条件是潮湿的环境。

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 tetani)是引导起破伤风的病原菌,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

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是人类霍乱的病原体,霍乱是一种古老且流行广泛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一种能产生伴孢晶体和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有些亚种还能产生α和β外毒素。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遗传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对此菌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途径与其调节机制研究较清楚。广泛分布在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中,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

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属于沙门氏菌B群。O抗原有1,4,5,12,H抗原单相为1,双相为1,2。它是引起食物中毒而发生炎症的有名的细菌。

根瘤菌属(Rhizobium Frank)杆状,0.5~0.9μm×1.2~6.0μm。好氧,以氧为末端电子受体的严格呼吸型。

固氮菌科(Azotobacter)内的一属无芽孢、产荚膜、形成厚壁孢囊、好氧和能自生固氮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盐杆菌属(Halobacterium Elazari-V olcani)细胞杆状,运动。有些菌株具有气泡囊。革兰氏阴性,好氧,化能异养型。

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 弯、扭曲到直杆,形成长丝,宽度约0.5~1.0 μm。不产生芽孢。革兰氏染色可变;细胞壁含假胞壁酸。不运动。细

胞产生缘毛。极端严格厌氧。

詹氏甲烷球菌(Methanococcus jannaschii)属于古生菌。

放线菌属(Actinomyces)无芽孢、无运动性、非抗酸性、呈分枝状或棍棒状的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

诺卡氏菌属(Nocardia)是好气菌,革兰氏阳性,抗酸或部分抗酸,大部无气丝,有些之中生气生菌丝体,基丝分枝,横隔断裂成杆状体和球状体。

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griseus)链霉菌的一种,其外在表现色为灰色。灰色链霉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但其生产抗生素的最适温度为28℃。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又称面包酵母或者出芽酵母。酿酒酵母是与人类关系最广泛的一种酵母。

白色假丝酵母(Canidia Albicans)又称白色念珠菌,是一种真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

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黄曲霉,半知菌类,一种常见腐生真菌。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它霉腐的有机物上。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

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属于脉孢菌属(Neurospora)的一种常见真菌。产黄青霉属(Penicillium chrysogenum)无性型真菌。分布于土壤、空气及腐败的有机材料等基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C。产生青霉素、多种酶类及有机酸,是重要的工业用真菌,也产生真菌毒素。

米根霉(Rhizopus oryzae)菌落疏松或稠密,最初呈白色,后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菌丝匍匐爬行,无色。假根发达,分枝呈指状或根状,呈褐色。

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菌门接合菌亚门的根霉属,菌丝无隔,常利用它的糖化作用,

毛霉属(Mucor),单细胞霉菌,毛霉属隶属于毛霉目,其菌丝白色,腐生,极少寄生。

档案学概论复习题精修订

档案学概论复习题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档案学概论模拟试卷1 一、填空题(20分) 1、档案中的“实物档案”确立的标准是其所记录的内容、信息的清晰性与确定性。 2、撰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档案,称__简牍档案______。 3、东周以后,石刻档案逐渐增多,最着名的当首推东周初年的十块__石鼓文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有系统内容的刻石文字记录。 4、档案整理的任务是将文件由杂乱状态转化为_ 系统______状态。 档案工作服务方向,是档案工作_ 政治性______的集中表现。 5、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本动因是传统的档案工作_ 手段和方式___越来越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和尖锐化。 6、音像档案也被称为声像档案或新型载体档案。 7、根据档案价值实现领域和效果的不同,可分为凭证价值和__情报价值___。 8、我国档案馆主要可分为各级国家档案馆、专业档案馆和__企事业____档案馆。 9、企业档案馆具有综合性、__专业性____特点。 10、所谓“四分法”基本模式,即把档案学学科体系分为“理论档案学”、“应用档案学”、“叙述档案学”和辅助档案学档案学等四个部分。 11、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既有区别,又有___联系____。 12、档案学基础理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 __档案__与档案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性认识;二是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 13、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经历的三个阶段是现行、__半现行_和非现行。 二、选择题(15分) 1、“档案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而都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档案具有(D) A.社会性 B.历史性 C.确定性 D.原始记录性 2、据现有资料分析,中国对文书和档案最早的称呼,叫做(A) A.册 B.简 C.案 D.卷 3、"档案"一词,见诸于文字材料记录是始于( B ) A.明代 B.清代 C.民国时期 D.建国后

4.3.3微生物学实验三微生物测微技术 南开大学

(三) 微生物测微技术和计数 及T4噬菌体的效价测定 (实验6,10) 一)微生物测微技术 目的要求: 1. 掌握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的使用方法。 2. 学习在显微镜下测量微生物细 胞的大小。 实验原理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由于菌体很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来测量。 用于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工具有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片,其中央刻有精确等分的刻度,有刻成为50等分的,或刻成100等分的。 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不同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同,同一显微镜在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下,其放大倍数也不相同,而目镜测微尺是处在目镜中,每格实际表示的长度不随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的放大而放大,仅与目镜的放大倍数有关,只要目镜不变,它就是定值。 显微镜下的细胞物象是经过了物镜、目镜两次放大成象后才进入视野的。即目镜测微尺上刻度的放大比例与显微镜下细胞的放大比例不同,只是代表相对长度,所以使用前须用置于镜台上的镜台测微尺校正,以求得在一定放大倍数下实际测量时的每格长度。

镜台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是中央刻有精确等分线的一块载玻片,一般将1mm 等分为100格,每格长0.01mm( 即10微米)。 目镜测微尺的标定 目镜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 操作步骤 ? 目镜测微尺的标定: (1)将目镜测微尺刻度朝下,置入目镜内。(2)将镜台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 (3)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镜台测微尺。(4)旋转目镜测微尺并移动镜台测微尺,使 两者的刻度平行,并使其中一垂线重合,然后由这条线向右观察,直到找到另一重合垂线,并数出两重合垂线间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5)用同样的方法求出在高倍镜和油镜下目 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 例如目镜测微尺10小格等于镜台测微尺4小格,已知镜台测微尺每小格为10微米则4小格的长度为4×10微米=40微米,那么相应地在目镜测微尺上每小格长度为:4×10微米/10 =4微米 教学内容 1. 低倍镜下,高倍镜和油镜下: 目镜测微尺(?)格数等于镜台测微尺(?)格数 2. 低倍镜下,高倍镜和油镜下,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 3. 球菌、杆菌、酵母菌大小的测定 二)微生物计数目的要求: 1.了解血球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2.掌握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冯惠玲

《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 冯惠玲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档案学概论”听课笔记 论:对DA概念(定义)的理解:P5 1、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性):DA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与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原始记录物不同,如年轮 2、历史性(或后时性):从时态上讲,DA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所谓“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非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部,而是其中只有基础性支持意义的重要部分 3、确定性:DA内容信息的清晰、确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或:DA所记录的内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而且这些清晰、确定的信息内容又是以固化的物质载体形式存在的,二者缺一不可。这是DA区别于最为临近的事物——文物的根本点。 4、原始记录性:这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简:DA的本质特性:P6 “原始记录性”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还从根本上决定着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对DA的管理无论怎样简便、有效,均不能以伤害DA的本质特性为代价,只能以充分实现其对以往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价值为轴心。这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管理方法必须维护被管理对象的本质特性。因此现在各国均以“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方法作为DA管理(尤其是实体管理)的基本方法。 简:DA的实存形态: DA的实存形态是DA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中,只有具有DA属性者,才是DA.根据定义,尤其是DA的本质特性,其实存形态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目前DA的实存形态主要仍是各种文书,尤其是文书的定稿——唯一的且可信赖程度最高的稿本。 简:制作时是否有意,对档案的日后管理和档案的功能、价值具有不同的效应。 1、有意看作的优点:为久存,制作材料较好,格式规范,留存较齐全、完整。 缺点:内容往往难以做到客观、真实,常有虚假不实甚至有意作伪,易产生抑恶扬善、报喜不报忧等内容上的偏差、错误。 2、无意制作的优点:无意中留下真实客观的记录,较好地体现DA的原始记录性。 缺点:制作材料的质地不好,耐久性差,书写格式往往不规范,且留存状况不好,不易齐全完整。不利于DA的保存和日常管理使用。 论:准确理解DA的真实可靠性: DA,尤其是它内容的真实可靠性不是绝对的,准确、客观、真实、正确是相对的不能因此全盘否定DA的真实可靠性。种种不客观、不真实、甚至伪造的DA本身也是一种历史的真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DA的真实可靠性有至少2层含义: 1、如DA的内容无失实、歪曲、作伪之处,对同一历史事实均有记载的各种信息中它就是最真实、可靠的。因为档案是直接的原始记录,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考博书目考试重点考博试题解析分析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考博书目考试重点考博试题解析 一、专业的设置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4人,含深圳研究生院2名。本院仅招全脱产博士研究生。下设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体育学五个专业。 社会学专业下设八个方向:李强的城市社会学;罗家德的组织社会学;刘精明的社会分层;张小军、景军的文化人类学;孙凤的消费社会学;孙立平、郭于华、王天夫的转型社会学;李正风、刘立、吴金希、洪伟的科学社会学;樊富珉、彭凯平、付世敏、孙沛的社会心理学。 二、考试的科目 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①101英语②629社会学综合考试③501综合考试。 组织社会学:①101英语②629社会学综合考试③501综合考试。 社会分层:①101英语②629社会学综合考试③501综合考试。 文化人类学:①101英语②630人类学综合考试③501综合考试。 消费社会学:①101英语②629社会学综合考试③501综合考试。 转型社会学:①101英语②629社会学综合考试③501综合考试。 科学社会学:①101英语或102俄语或103日语②627自然辩证法研究③501综合考试。 社会心理学:①101英语或104德语②631社会心理学综合考试③501综合考试。三、导师介绍 李强,男,汉族,北京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长期担任社会学系主任。 罗家德,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清华大学社会网络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信义社区营造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暨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兼任教授 刘精明,男,1966年出生,湖南省人。博士研究生学位,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与教育社会学、社会学研究方法。 张小军,男,1954年12月31日生于北京市,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所在院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所教课程:文化人类学概论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历史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

南开大学微生物及生化药学2012-2019真题-703分子与细胞生物学

一、名解 1. Continuous cell line 连续细胞系 2. Plant protoplast 植物原生质体 3. Snp 单核苷酸多态性 4. CDNA library cDNA文库 5. Intron 内含子 6. Apoptosis 细胞凋亡 7. Meiosis 减数分裂 8. RNA interference RNA干扰 9. PD-1 程序性死亡受体1 10. Gluconeogenesis 糖异生 11. Cytoskeleton 细胞骨架 12. Extracellular matrix 细胞外基质 13. Oncogene 癌基因 14. Mitochondria 线粒体 15.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半保留复制 16. Epitope 表位;抗原决定部位;抗原决定基 17. Metastasis 转移灶 18. Pseudogene 假基因;假性基因 19. Transposon 转座子 20. Endocytosis 内吞作用 二、简答 1.制备目的基因的方法和过程。 2.影响mRNA稳定性的因素 3.顺式作用原件和反式作用因子是如何影响基因表达的。 4.G蛋白偶联受体分类和作用机制 5.同源重组的分子机制 6.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7.细胞内微管的功能有哪些? 8.简述细胞凋亡的途径有哪些? 9.密码子的偏好性。 10.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过程。 三、论述 1.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以及转录后的加工过程。 2.什么是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为什么基因工程中既需要克隆载体也需要表达载体?他们各需要哪些功能元件? 3.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在肿瘤诊断及个性化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4.结合信号假说,蛋白分选信号介绍糖基化分泌蛋白翻译后转运的过程。

档案学概论

档案学是一门应用学科。1、三个二级学科:图书、情报、档案学管理 “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创成一级学科,档案管理学 2、是档案管理学的基础课程 是从事文员、秘书的技能课程,以下是8大技能 技能: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档案保管期限登记、编目)、检索、利用(用于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科技建设、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编辑研究、统计做公务员的总的要求:档案学管理、秘书学、办公室管理 档案学概论 第一章、档案 第一节、档案的起源与沿革 一、中国档案的起源 二、我国档案的形式和名称的演变与沿革 第二节、档案的定义 一、档案的定义 定义: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社会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音等不 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产生的条件 档案的产生是逐渐历年产生的。恩格斯说:蒙昧、野蛮、文明。今天的文书,明天的档案。 条件如下: 1、进入文明时代后,记录符号、文字记录 2、随生产实践发展,语言文字完善,出现了有条理的信息记录 3、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有条理信函及应用 4、有条理的信息用完后为了日后查考保存起来,形成档案 二、档案的基本含义 (一)、档案是各种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二)、档案是保存备查的历史记录。 注: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归入档案。 (2)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活动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 (3)按照一定的规律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 (三)档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档案信息的载体 载体形式:甲骨档案、简牍档案(竹简+木椟,这在战国至两晋产生最多,尤其是秦汉)、金石档案(青铜+石刻)、缣帛档案(细绢档案)、纸质档案 2、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 (1)从档案信息的处理技术即档案信息记录在载体上的方法看 刀刻、手写、印刷、晒制、摄影、录像、激光扫描等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题——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考题2010

2010年博士入学社会学专业课——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题 1.结构主义对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2.试论“社会学中国化”或“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中应坚持的原则,路径和注意的问题。 3.试述我国社会学界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理论成果,并谈谈你对中国目前社会分层的看法。 4.以经济发展与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的关系研究作为主题,设计研究框架(理论模型),设计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进行5000份问卷调查的抽样方案,并说明其设计原理。 2010年博士入学社会学专业课——法社会学考题 1.如果你认为法社会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请你列举出当前中国法制建设中你最为关注的几个学术问题,并解释理由。 2.如果你认为法社会学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则请你谈谈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相比主要有哪些不同? 3.“清官崇拜”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重要现象,请你谈谈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中国 传统法制的影响。 内容提要 法律是现实社会的调节器,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确认人的不同社会地位的有力杠杆,它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且真实地反映现实的要求。因而透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法律制度,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当时人们关于人、社会、入与人的关系、社会组织以及哲学、宗教等诸多方面的思想与观点。同时,法律是一种具有国家强制力、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它以一种最明确的方式,对当时社会成员的言论或行动作出规范与要求,因而也清楚地反映了人类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对于不同的人所作出的种种具体要求和限制。因此,从法律制度的发展变迁中,同样可以看到人类自身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历史轨迹。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国家文明发展历史已经无可争辩地证明,法律制度乃是维系社会、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的工具。同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体现。 目录 第一篇法社会学的概念、框架和方法论 第一章法社会学的概念和框架 第一节法社会学的概念 第二节法律与社会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法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法社会学的产生及发展概况

南开大学微生物学历年考研真命题

南开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微生物遗传学部分共50分) 一.名词解释(6分) 1.Cointegrate 2.lsogenic Strain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一株E.coli经一种诱变剂处理后,表型为lac-pro-,可能的原因是(1)或(2),如果要证明是哪一种,可检测这株菌的(3)。 2.无论是(4)还是(5),所有的原噬菌体都与寄主染色体同步复制。 3.真核微生物基因中有(6)和(7)之分,证明基因是不连续的。 4.严格的讲,应将能引起普遍性转导的噬菌体称为(8),能引起特异性转导的噬菌体称为(9)。5.在微生物中,突变型的诱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紫外线诱发突变为例,至少有五个步骤,它们依次是: (10)、(11)、(12)、(13)、(14)。 6.S.Benzer巧妙的利用了噬菌体T4rII突变型的(15),及(16)与野生型的T4有明显的区别而设计了互补实验。通过比较突变基因的(17)和(18)的表型效应来确定一个(19),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20)。 三.问答题(34分) 1.以粗糙麦孢菌为例,叙述其在有性生殖方面与高等生物的区别及其用于遗传学研究的优越性。(8分) 2.在进行λ噬菌体感染实验时,通常加入微量的麦芽糖培养细菌,请解释实验原理。(5分)3.有一株F+的E.coli,基因型为lac-/F-lac+,将其涂布在含有IPTG和X-gal的平板上,将平板分别放置 30°C和42°C培养,培养48小时后观察两组的实验结果发现:30°C培养的平板,其菌落大小正常均为蓝色菌落,而在42°C培养的平板中仅发现极少的菌落,虽然也是蓝色,但菌落很小。请从遗传上解释这些蓝色小菌落形成的原因。(5分) 4.Lederberg能发现并解释E.coli的接合重组现象,原因是设计出了第一流的实验,请从客观和主观上分析他成功的关键。(6分) 5.控制沙门氏菌鞭毛相变异,即鞭毛蛋白成分由H1型变为H2型或反之的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基因调节方式,解释这一调节机制的学说称为翻转机制(flip-flop mechanism),请描述这一机制。(图是亦可)(5分) 6.E.coli的局部二倍体细胞laxA-/laxA+,仍然无SOS应答能力,说明laxA-在这一局部细胞中呈显性。解释这一实验结果,并解释laxA 基因的作用机制。(5分) 南开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微生物生理部分共50分) 一.解释下列词语及缩写(16分) 1.CspA 2.SRPR 3.RNaseD 4.CheA 5.Cold box 6.PapC 7.Eucaryotes 8.Cooperative feedback inhibition 二.问答题(20分) 1.肠膜状明串珠菌经何种途径利用葡萄糖?此途径的特点和终产物是什么?

南开大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_2007_参考答案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考试卷 2007-2008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操作系统A卷(共16页)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成绩▁▁▁▁ 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空白的答题纸上,答题时标明题号。 第一部分:简答题(共30分,每题6分) 得分 答题要求:请用简洁精练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1.进程调度的策略分为剥夺式调度和不可剥夺式调度,请简要解释两 种策略的含义以及差别,并对每种调度策略列出至少两种对应的调度算法。 剥夺式调度:操作系统按照进程调度算法控制多个进程分享CPU,使得CPU在多个进程之间进行切换,这种机制叫做剥夺式调度。(定义1分) 而非剥夺式调度是指:进程一旦占用CPU,就会一直运行到结束,其他进程只能等待该进程释放CPU后才能依次占用CPU,这种机制叫非剥夺式调度。。(定义1分) 剥夺式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优先级调度,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等。(每个1分) 非剥夺式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等。(每个1分) 2.请简要解释DMA机制的工作方式,并分析DMA驱动I/O与中断驱 动I/O的差别。 DMA,即直接存储器存取,是指在外设和存储器之间开辟一个直接 1

的数据通道,数据传输由另外的DMA控制器来完成(2分)。 DMA控制器在开始传输之前获取目的地址,由DMA控制器控制外设将数据写入存储器。(2分) 这种方式驱动I/O和中断驱动I/O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不再需要CPU的参与。(2分) 3.虚拟存储管理的内在思想是什么?从技术角度如何实现这种思想? 虚拟存储器的思想是:程序、数据、堆栈的总大小可能超过可用的物理内存的总大小。操作系统通过某种方案来将当前使用的那部分数据方法内存中,而将其他部分放在磁盘上。虚拟存储器管理的本质是利用了程序数据的局部性原理。(3分) 采用分页(Paging)、分段(Segment)一类技术,通过对内存面面的调度来实现。(1分)(具体解释略。)(2分) 4.文件的逻辑结构分为几种形式?文件的磁盘布局分为几种形式? 文件的逻辑结构主要分两大类:字符流式的无结构文件和记录式的有结构文件。(2分)字符流式的文件管理简单,用户操作较为简单,常见的如源代码文件、目标代码文件等。记录式文件将文件中的记录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从而形成不同的逻辑结构,用户方便对其进行修改、追加、查找等功能。(1分) 文件的磁盘布局是指文件存储在磁盘上的具体实现方式,主要有连续分配、链表分配、在内存中采用表的链表分配(索引文件)、i结点等几种方式。(3分) 5.请列出至少6种你认为合理的CPU性能评价参数。 主频、倍频、外频、指令集、流水线条数、前端总线频率、一级数 2

(完整版)《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冯惠玲

“档案学概论”听课笔记 论:对DA概念(定义)的理解:P5 1、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性):DA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与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原始记录物不同,如年轮 2、历史性(或后时性):从时态上讲,DA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所谓“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非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部,而是其中只有基础性支持意义的重要部分 3、确定性:DA内容信息的清晰、确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或:DA所记录的内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而且这些清晰、确定的信息内容又是以固化的物质载体形式存在的,二者缺一不可。这是DA区别于最为临近的事物——文物的根本点。 4、原始记录性:这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简:DA的本质特性:P6 “原始记录性”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还从根本上决定着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对DA的管理无论怎样简便、有效,均不能以伤害DA的本质特性为代价,只能以充分实现其对以往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价值为轴心。这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管理方法必须维护被管理对象的本质特性。因此现在各国均以“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方法作为DA管理(尤其是实体管理)的基本方法。 简:DA的实存形态: DA的实存形态是DA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中,只有具有DA属性者,才是DA.根据定义,尤其是DA的本质特性,其实存形态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目前DA的实存形态主要仍是各种文书,尤其是文书的定稿——唯一的且可信赖程度最高的稿本。 简:制作时是否有意,对档案的日后管理和档案的功能、价值具有不同的效应。 1、有意看作的优点:为久存,制作材料较好,格式规范,留存较齐全、完整。 缺点:内容往往难以做到客观、真实,常有虚假不实甚至有意作伪,易产生抑恶扬善、报喜不报忧等内容上的偏差、错误。 2、无意制作的优点:无意中留下真实客观的记录,较好地体现DA的原始记录性。 缺点:制作材料的质地不好,耐久性差,书写格式往往不规范,且留存状况不好,不易齐全完整。不利于DA的保存和日常管理使用。 论:准确理解DA的真实可靠性: DA,尤其是它内容的真实可靠性不是绝对的,准确、客观、真实、正确是相对的不能因此全盘否定DA的真实可靠性。种种不客观、不真实、甚至伪造的DA本身也是一种历史的真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DA的真实可靠性有至少2层含义: 1、如DA的内容无失实、歪曲、作伪之处,对同一历史事实均有记载的各种信息中它就是最真实、可靠的。因为档案是直接的原始记录,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 2、如有失实、歪曲、作伪乃至伪造之处,其不实之客观事实,也恰是由DA这一实存形态来予以记录、固化并示之世人的。DA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假”的也是“真”的。 简:DA与信息的关系: 逻辑上是种、属概念的关系。 DA是一种最真实、可靠、最具权威性与凭证性的原生性固化信息。从根本上体现着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而信息理论认为: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是信息的根基所在,没有或确定性、可靠性程度差的信息没有什么价值。所谓“错误、混乱或不可靠的信息还不如没有信息人类社会对信息的依赖、需求程度越高,对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的要求程度也就越高。从信息理论的角度看,DA是一种最重要的信息,是信息之根——确定性与可靠性的最高体现形式和实存形态。

南开大学 18秋学期(1703)《微生物学》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8秋学期(1703)《微生物学》在线作业 细菌的形状取决于() A.它们染色体中含有的遗传物质 B.它们细胞壁的构成成分 C.是否形成芽孢 D.它们细胞质中的细胞骨架位置 正确答案:A 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形态学特征在以下几类微生物中的哪一类分类鉴定中显得更加重要( ) A.病毒 B.细菌 C.酵母菌 D.霉菌 正确答案:D 病毒复制过程中可产生RNA-DNA杂交体的是 A.dsRNA病毒 B.+ssRNA病毒 C.dsDNA病毒 D.逆转录病毒 E.-ssRNA病毒 正确答案:D 芽孢是芽孢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结构,属于( ) A.无性孢子 B.繁殖体 C.休眠体 D.营养体 正确答案:C 连续培养时培养物的生物量是由( )来决定的。 A.培养基中限制性底物的浓度 B.培养罐中限制性底物的体积 C.温度 D.稀释率

正确答案:D 将裸露的噬菌体DNA转入其天然受体菌中 A.会包装出完整的噬菌体 B.转入的噬菌体DNA能复制但不能组装噬菌体 C.转入的噬菌体DNA不被降解但不能复制 D.所有转入的噬菌体DNA被细菌降解 正确答案:A 大肠杆菌的鞭毛类型属于( ) A.单端极生鞭毛 B.两端极生鞭毛 C.周生鞭毛 D.丛生鞭毛 正确答案:C 微生物代谢中,何时硝酸盐和硫酸盐可作为电子受体() A.无酶时 B.无ATP时 C.无氧时 D.由细胞色素时 正确答案:A 对于治疗菌群失调症,应使用 A.类毒素 B.抗毒素 C.生态制剂 D.维生素 E.抗生素 正确答案:C 大规模液体深层通气搅拌培养技术的成功是由于以下有一种发酵的推动,即 A.谷氨酸 B.单细胞蛋白

南开大学《信息处理技术》期末考试备战考题全集

《信息处理技术》课程期末复习资料《信息处理技术》课程讲稿章节目录: 第1章信息处理技术基础 信息与信息技术基本概念 初等数学基础 信息处理与信息处理实务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知识产权与标准法规 第2章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多媒体基础知识 第3章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因特网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常用网络通信设备的类别和特征 常用的上网连接方法 电子邮件的收发和管理 网上信息的浏览、搜索和下载方法 第4章文字处理基础知识 文字处理基本概念 文档排版 对象插入及图文混排 表格设计与应用 文字处理应用

第5章电子表格基础知识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 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运算 数据管理和统计 图表制作 电子表格应用技术 第6章演示文稿基础知识 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演示文稿应用技术 第7章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 数据库应用的基本概念 Access数据库基础 Access 2007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数据库应用技术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计算机中信息一般有4种形态:数字、文本、声音、图像。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s): (1)可供利用并产生效益、与社会生产和活动有关的各种文字、数字、音像、图表、语言等一切信息的总称 (2)无限的、可再生的、可共享的; (3)其开发利用可大大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是反应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知识,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有用的数据。 信息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1)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2)信息是数据的本质含义。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处理: (1)包括信息收集、加工、存储、检索、传输等环节; (2)通常也称为数据处理。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运动: (1)三个要素:信源、信宿与载体; (2)信源是信息的发生者(客体);

南开大学考博参考书

南开大学会计学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一:英语(包括:基础外语、听力,不包括专业外语)。 考试科目二:会计理论与方法(含财务会计学、审计学),其中财务会计部分大致占70%,审计部分大致占30%。 参考书目 1.威廉姆.R.司可脱著,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11月。 2.夏恩.桑德著,方红星、王鹏、李红霞译《会计与控制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ISBN:711107896 3.王光远,《审计学》,(会计大典系列,第十卷;总主编,葛家澍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1-6章。 考试科目三:会计综合基础(含财务管理、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其中财务管理大致占60-70%,微观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占30-40%。 参考书目: 1.詹姆斯.范.霍恩著,刘志远主译《财务管理与政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2.计量经济学指定参考书及要求 ●指定参考书:张晓峒主编,《计量经济学基础》(第3版),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该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要求: 第1章绪论 第2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第3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第4章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化 第5章异方差 第6章自相关

第7章多重共线性 第8章模型中的特殊解释变量 本章只要求: §8.3 虚拟变量 第11章模型的诊断与检验 本章只要求: §11.1 模型总显著性的F检验 §11.2 模型单个回归参数显著性的t检验 3.微观经济学参考书目待定。 除以上参考书目外,考生还需要阅读了解《会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审计研究》等专业期刊近两年来有关财务、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实证研究的有关成果。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南开大学微生物专业历年生物化学试题

(生物科技行业)南开大学微生物专业历年生物化学 试题

南开大学壹九九九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试题 1.举例说明垂体激素和其它内分泌腺的关系如何?(10分) 2.试述K m的意义及常用的求K m的方法。(10分) 3.B族维生素缺乏将影响哪些代谢?为什么?(10分) 4.脂肪酸β-氧化的产物及其代谢的命运如何?用代谢途径表示其中的俩条代谢去路。(20 5.某同学在用醋酸纤维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时没有得到预期的分离效果,请帮助他分析原因。(10分) 6.何谓联合脱氨基作用?用结构式表示出联合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10分) 7.为什么说电泳法,离子交换纤维素层析,分子排阻层析可用于分离蛋白质?(10分)8.DNA体外重组的理论基础及主要的方法步骤是什么?(10分) 9.试比较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10分) 南开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试题 壹.壹双链DNA分子的壹条链中的[A]=0.3,[G]=0.24,问 1.该条链中[T]和[C]是多少? 2.该条链的互补链中,[T],[C],[A]和[G]应是多少?(10分) 二.按下表要求比较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和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10分)

三.请举俩例说明反馈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10分) 四.壹线性双链DNA分子中的胞嘧啶由于脱氨基而转变为尿嘧啶,问进行壹次半保留复制后所产生的子代DNA分子中该部位的核苷酸对应是什么?俩次复制后呢?(10分)五.根据下列资料推出某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10分) 1.完全酸水解得到Phe,Pro,Glu,(Lys)2,Met,NH3 2.用FDNB试剂处理得到DNP—Phe 3.用溴化氰水解此肽得到壹个以高丝氨酸内酯结尾的四肽和壹个二肽 4.用胰蛋白酶水解可产生俩个三肽 5.用羧肽酶A或羧肽酶B处理都不能得到阳性结果。 六.DNA重组技术中使用的工具酶有哪些?详述它们的作用特征。(10分) 七.用反应式表示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是如何产生的?(10分) 八.用代谢途径表示出甘油在肝脏中可能的代谢去路。(15分) 九.下表数据是在没有抑制剂存在或有2mM的抑制剂存在时测得的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

档案学概论 复习题()

档案学概论模拟试卷1 一、填空题(20分) 1、档案中的“实物档案”确立的标准是其所记录的内容、信息的清晰性与确定性。 2、撰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档案,称__简牍档案______。 3、东周以后,石刻档案逐渐增多,最着名的当首推东周初年的十块__石鼓文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有系统内容的刻石文字记录。 4、档案整理的任务是将文件由杂乱状态转化为_ 系统______状态。 档案工作服务方向,是档案工作_ 政治性______的集中表现。 5、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本动因是传统的档案工作_ 手段和方式___越来越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和尖锐化。 6、音像档案也被称为声像档案或新型载体档案。 7、根据档案价值实现领域和效果的不同,可分为凭证价值和__情报价值___。 8、我国档案馆主要可分为各级国家档案馆、专业档案馆和__企事业____档案馆。 9、企业档案馆具有综合性、__专业性____特点。 10、所谓“四分法”基本模式,即把档案学学科体系分为“理论档案学”、“应用档案学”、“叙述档案学”和辅助档案学档案学等四个部分。 11、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既有区别,又有___联系____。 12、档案学基础理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 __档案__与档案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性认识;二是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 13、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经历的三个阶段是现行、__半现行_和非现行。 二、选择题(15分) 1、“档案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而都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档案具有(D?) A.社会性? B.历史性 C.确定性? D.原始记录性 2、据现有资料分析,中国对文书和档案最早的称呼,叫做(?A) A.册? B.简 C.案? D.卷 3、"档案"一词,见诸于文字材料记录是始于( B ) A.明代 B.清代 C.民国时期 D.建国后 4、目前我国档案学界普遍使用的一种“官方”分法所形成的三个档案种类概念是建国后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 D )

南开大学微生物考研初复试经验分享

南开大学微生物考研初复试经验分享 我2011年被南开大学微生物专业录取,现在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复习心得吧,希望对2012年想考南开大学微生物专业的学弟学妹有帮助。 南开大学微生物虽然在其研究生网站上公布的参考书目只有沈萍版的《微生物学》,但实际南开大学微生物考试的范围和内容远不止这些。即使你把沈萍版《微生物学》看得再透彻,复习得再仔细,充其量你最多拿个50分。因为南开大学本科生所开的课程还有真菌学、生理学、遗传学和免疫学,它们各占25分,沈萍版《微生物学》占50分,总分150分。所以,要真想考上南开大学的微生物专业,必须有它的课件,否则,说实话,很难。 南开大学生物化学所用参考书是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自己出版的《普通生物化学》,由黄熙泰、于自然等编写。但是2008年又增加了王镜岩的《生物化学》第三版作为参考,但我觉得2009年生物化学试题基本上没有出《普通生物化学》这本书的范围,只要看看它的生物化学课件还有这本书,问题不大。 再说说复试。今年参加复试的总共有43人,最终录取21人,保送11人。复试是3月31号下午2:30报名,4月1号复试。南开今年复试形式与为往年相似,分为三环节:笔试、面试、实验操作。笔试就是翻译nature上的某篇文章上的一部分内容,挺简单的,专业词汇不是很难。但是,今年的面试似乎加大了比重。去年面试总共只有5分钟,1分钟英语自我介绍,4分钟包括本科学习成绩,本科实验等等。 今年复试面试时间明显加长,分两组,每组进行8min。一组进行英语口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测试,另一组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测试。英语口语能力测试是1min自我介绍,我当时还一个老师用英语问到说说对南开有什么印象,我简单的用英语做了回答。至于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因为有一位老师曾来过我的学校,所以对我的学校的课题比较感兴趣,他问我本科做什么毕业论文,我都一一给了比较详细的回答,我当时还听到一个老师说我思维能力非常清楚,当时心里还挺高兴的。在这组中,我是第3个进去的,所以我只知道前面两个人被问的问题,一个被问到怎么样降解农药,另一个被问到转基因植物方面的问题。 另一组面试中,我觉得很轻松,四个老师,大概跟我聊了5分钟就完了,问我哪个学校的,什么专业,学校在哪个城市,本科学习成绩如何,喜欢自己原来的学校么,为什么选择南开,家乡哪里,如果录取,想做哪方面的研究等,我也觉得很奇怪,一点专业问题都没有问我。其他人有被问到PCR原理的,有被问到蓝白斑筛选的,有被问到HIV病毒入侵过程的,有被问到如何从土壤中筛选目的菌的等,问题都比较简单。面试顺序是根据初试成绩顺序确定的,一组按单数顺序,一组按双数顺序。下午,我进行实验考核。实验是测菌体大小,用的是酵母菌。主要考查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使用、接种操作、制片操作、显微镜操作等,比较基础。 复试成绩第二天上午就出来了,我当时是上午9点到的生物楼,成绩就已经出来了。我觉得南开大学很公平,大家想考南开大学的话,只要付出努力,肯定没有问题!最起码,不会因为暗箱操作而被刷掉。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05-21 11:35 共 145人浏览[大] [中] [小]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2、作为价值实体的劳动是(抽象劳动)。 3、准确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指标是(剩余价值率)。 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垄断经营有限的较优等土地);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 6、在股份制中,实行一股一票,体现的是(出资者)主权;在合作制中,实行一人一票,体现的是(劳动者)主权。 7、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是由其(处于主体或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 8、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企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因而被称为不变资本。另一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可变资本。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由于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会发生价值增值,所以被称为可变资本。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基本方式。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即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的一种方式。而资本集中则是由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的过程。 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 (1)资本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因而单个资本增大的同时,也使社会总资本增大;而资本集中是原有资本的重新组合,虽然使单个资本变大,但不能使社会总资本增大。 (2)资本积聚的规模和速度最终受到原有资本积累速度和社会财富增长限制,因而其增长是缓慢的;而资本集中可以不受资本积累速度的限制,可以在较短时间有效资本合并为大资本,所以增大速度很快。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档案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档案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客观题 一、判断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依据档案的定义,档案与图书的根本区别在于档案的原始记录性。() 2.档案的价值与档案作用的区别之一,是价值往往揭示档案对社会的积极意义,而档案作用则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含义。() 3.谢伦伯格所指的文件的第二价值具体包括文件的证据价值和文件的情报价值()。 4.中国最早的档案教育始于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先设档案管理教习,后办档案管理讲习班,1940年以后改为档案专科班。() 5.我国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规定,上级档案馆对下级档案馆即具有业务上指导和监督的权利,又具有行政领导权。() 6 国际档案理事会1950年正式成立,我国国家档案局1980年正式成为该会的甲类会员。( ) 7. 我国《档案法》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 8“来源原则”的起源归功于“荷兰手册”。() 9“自由来源原则”的创始者是德国的布伦内克。() 10德国档案学者迈斯奈尔档案鉴定思想的核心是“高龄案卷应该受到尊重”。() 11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文件运动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为文件的全过程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12档案鉴定的相对价值标准告诉我们,文件个体的价值的大小与其群体数量和完整程度成反比。()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1.档案的真实性可分为为档案的()()()()() A.内容真实 B.载体真实 C.信息真实 D.历史真实 E.价值真实 2.谢伦伯格所指的文件的第一价值具体包括文件()()()()() A.行政管理价值 B.法律价值 C .财务价值 D.科研价值 E.咨询服务价值 3.广义的档案工作是指整个档案事业,具体包含()()()()() A.档案的管理 B.档案的行政管理 C.档案教育 D.档案宣传 E.档案科学研究 4.在我国新型的档案机构包括()()()()() A.文件中心 B.专业档案馆 C.档案寄存中心 D.档案事务所 E.信息管理中心 5.档案工作的性质包括()()()()() A.管理性B.服务性C.政治性D.科学性E.文化性 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 1档案室的业务范围包括哪几个方面?(9分) 2简答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9分) 3档案价值的扩展律有哪几种表现形式?(10分)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共33分) 1.综述中国档案学的建设历程(18分)

(整理)南开大学微生物学期末试卷.

南开大学微生物学期末试卷专业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英文名词先译成中文再作解释,每个2分,共16分) 1.化能无机自养型微生物 2.微生物群落 3.准性生殖 4.抗原决定基(簇) 5.protoplast 6.endospore 7.plasmid 8.strain 二、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 目前医用抗生素大多数是由放线菌中的链霉菌属产生的,其属名拉丁文名称是__________。该属放线菌有生长发达的菌丝体,其菌丝按功能分化成__________菌丝、__________菌丝和__________菌丝。 2. 匐枝根霉(黑根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其拉丁文名称是__________;该菌主要用菌丝特化成的_________吸收营养物质,菌丝在__________部位延伸生长;该菌主要以孢子进行繁殖,其无性孢子名称为 _________,其有性孢子名称为__________。 3. 根据与氧的关系硝酸盐还原细菌(反硝化细菌)属于__________,在有氧条件下该类细菌以__________方式产生ATP,在无氧而有硝酸盐的条件下该类细菌以__________方式产生ATP。 4. 经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细菌协同作用将氨氧化成硝酸,它们的营养类型是__________,在微环境中这两类细菌的生态关系是__________。 5. 所有化能自养微生物和大部分光养细菌经卡尔文循环同化CO2的途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阶段。 6. 许多细菌为在转录水平上进行调控以适应环境变化,可经过最简单的二组分调节系统进行环境信号传导,该二组分调节系统是由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两种蛋白质组成。 7. 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在B、T淋巴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表面能特异性传递抗原决定基特异性免疫信息的三类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三、是非判断题(请在题后括弧中用“√”或“×”表示是或非,每题1.5分,共9分) 1. 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及产能方式与动、植物相比极具多样 性。() 2. 反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是+ssRNA,它可直接作为 mRNA。() 3. DNA的G+C%含量相似的微生物种类其亲缘性关系一定相 近。() 4.分子氧对专性厌氧菌的抑制或致死作用是因细胞内缺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 酶。() 5. 蓝细菌和光合细菌(紫色细菌、绿色细菌)皆属原核光氧细菌,其光合营养中皆是放氧 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