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经典习题集含答案

集合经典习题集含答案
集合经典习题集含答案

[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A .所有的正数

B .等于2的数

C .接近于0的数

D .不等于0的偶数

2.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

A .}33|{=+x x

B .},,|),{(22R y x x y y x ∈-=

C .}0|{2≤x x

D .},01|{2R x x x x ∈=+-

3.下列表示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是( )

A .()()A C

B

C U I U

B .()()A B A

C U I U

C .()()A B B C U I U

D .()A B C U I

4.下面有四个命题:

(1)集合N 中最小的数是1;

(2)若a -不属于N ,则a 属于N ;

(3)若,,N b N a ∈∈则b a +的最小值为2;

(4)x x 212=+的解可表示为{}1,1;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5.若集合{},,M a b c =中的元素是△ABC 的三边长,

则△ABC 一定不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6.若全集{}{}0,1,2,32U U C A ==且,则集合A 的真子集共有( )

A .3个

B .5个

C .7个

D .8个

二、填空题

A B

C

1.用符号“∈”或“?”填空

(1)0______N , 5______N , 16______N

(2)1______,_______,______2

R Q Q e C Q π-(e 是个无理数)

(3{}|,,x x a a Q b Q =+∈∈

2. 若集合{}|6,A x x x N =≤∈,{|}B x x =是非质数,C A B =I ,则C 的

非空子集的个数为 。

3.若集合{}|37A x x =≤<,{}|210B x x =<<,则A B =U _____________.

4.设集合{32}A x x =-≤≤,{2121}B x k x k =-≤≤+,且A B ?,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5.已知{}

{}221,21A y y x x B y y x ==-+-==+,则A B =I _________。

三、解答题

1.已知集合??????∈-∈=N x N x A 68|,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

2.已知{25}A x x =-≤≤,{121}B x m x m =+≤≤-,B A ?,求m 的取值范围。

3.已知集合{}{}22,1,3,3,21,1A a a B a a a =+-=--+,若{}3A B =-I , 求实数a 的值。

4.设全集U R =,{}2|10M m mx x =--=方程有实数根,{}()2|0,.U N n x x n C M N =-+=I 方程有实数根求

[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

1. C 元素的确定性;

2. D 选项A 所代表的集合是{}0并非空集,选项B 所代表的集合是{}(0,0) 并非空集,选项C 所代表的集合是{}0并非空集,

选项D 中的方程210x x -+=无实数根;

3. A 阴影部分完全覆盖了C 部分,这样就要求交集运算的两边都含有C 部分;

4. A (1)最小的数应该是0,(2)反例:0.5N -?,但0.5N ?

(3)当0,1,1a b a b ==+=,(4)元素的互异性

5. D 元素的互异性a b c ≠≠;

6. C {}0,1,3A =,真子集有3217-=。

二、填空题

1. (1),,;(2),,,(3)∈?∈∈?∈∈ 04=;

2==当0,1a b ==在集合中

2. 15 {}0,1,2,3,4,5,6A =,{}0,1,4,6C =,非空子集有42115-=;

3. {}|210x x << {

2,3,7,1064748,显然A B =U {}|210x x << 4. 1|12k k ??-≤≤???? 3,21,21,2k k --+6444744481442443,则213212k k -≥-??+≤?得112k -≤≤ 5. {}|0y y ≤ 2221(1)0y x x x =-+-=--≤,A R =。

三、解答题

1.解:由题意可知6x -是8的正约数,当61,5x x -==;当62,4x x -==; 当64,2x x -==;当68,2x x -==-;而0x ≥,∴2,4,5x =,即 {}5,4,2=A ;

2.解:当121m m +>-,即2m <时,,B φ=满足B A ?,即2m <;

当121m m +=-,即2m =时,{}3,B =满足B A ?,即2m =;

当121m m +<-,即2m >时,由B A ?,得12215

m m +≥-??-≤?即23m <≤;

∴3≤m

3.解:∵{}3A B =-I ,∴3B -∈,而213a +≠-,

∴当{}{}33,0,0,1,3,3,1,1a a A B -=-==-=--,

这样{}3,1A B =-I 与{}3A B =-I 矛盾;

当213,1,a a -=-=-符合{}3A B =-I

∴1a =-

4.解:当0m =时,1x =-,即0M ∈;

当0m ≠时,140,m ?=+≥即1

4m ≥-,且0m ≠ ∴14m ≥-,∴1|4U C M m m ??

=<-????

而对于N ,140,n ?=-≥即14n ≤,∴1|4N n n ??

=≤????

1. ∴1()|4U C M N x x ??

=<-????I

[综合训练B 组]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1)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2)集合{}1|2-=x y y 与集合(){}1|,2-=x y y x 是同一个集合;

(3)361

1,,,,0.5242-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

(4)集合(){}R y x xy y x ∈≤,,0|,是指第二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若集合}1,1{-=A ,}1|{==mx x B ,且A B A =?,则m 的值为( )

A .1

B .1-

C .1或1-

D .1或1-或0

3.若集合{}{}

22(,)0,(,)0,,M x y x y N x y x y x R y R =+==+=∈∈,则有( )

A .M N M =U

B . M N N =U

C . M N M =I

D .M N =?I 4.方程组?

??=-=+9122y x y x 的解集是( ) A .()5,4 B .()4,5- C .(){}4,5- D .(){}4,5-。

5.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R R ∈+

B .{}Z x x x Z ∈≤?-,0|

C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D .{}φφ∈

6.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若A

B A B A =?I 则, B .若B A B B A ?=,则Y

C .)(B A I A )(B A Y

D .()()()B C A C B A C U U U Y I =

二、填空题

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1|,____2,1,2|______3+=≤x y y x x x

(2){}

32|_______52+≤+x x ,

(3){}31|,_______|0x x x R x x x x ??=∈-=???? 2.设{}{}34|,|,<>=≤≤==x x x A C b x a x A R U U 或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b a 。

3.某班有学生55人,其中体育爱好者43人,音乐爱好者34人,还有4人既不 爱好体育也不爱好音乐,则该班既爱好体育又爱好音乐的人数为 人。

4.若{}{}21,4,,1,A x B x ==且A B B =I ,则x = 。

5.已知集合}023|{2=+-=x ax x A 至多有一个元素,则a 的取值范围 ; 若至少有一个元素,则a 的取值范围 。

三、解答题

1.设{}{}(){}2,|,,,y x ax b A x y x a M a b M =++====求

2.设222{40},{2(1)10}A x x x B x x a x a =+==+++-=,其中x R ∈,

如果A B B =I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集合{}22|190A x x ax a =-+-=,{}2|560B x x x =-+=,{}2|280C x x x =+-=满足,A B φ≠I ,,A C φ=I 求实数a 的值。

4.设U R =,集合{}2|320A x x x =++=,{}2|(1)0B x x m x m =+++=;

若φ=B A C U I )(,求m 的值。

[综合训练B 组]

一、选择题

4.A (1)错的原因是元素不确定,(2)前者是数集,而后者是点集,种类不

同,

(3)361,0.5242

=-=,有重复的元素,应该是3个元素,(4)本集合还包括

坐标轴

2. D 当0m =时,,B φ=满足A B A =U ,即0m =;当0m ≠时,1,B m ??=????

而A B A =U ,∴11111m m

=-=-或,或;∴1,10m =-或; 3. A {}N =(0,0),N M ?;

4. D 1594

x y x x y y +==????-==-??得,该方程组有一组解(5,4)-,解集为{}(5,4)-;

5. D 选项A 应改为R R +?,选项B 应改为""?,选项C 可加上“非空”,

或去掉“真”,选项D 中的{}φ里面的确有个元素“φ”,而并非空集;

6. C 当A B =时,A B A A B ==I U

二、填空题

1. (1),,(2),(3)∈∈∈?

(12,1,2x y ==满足1y x =+,

(2 1.4 2.2 3.6=+=,2 3.7+=,

或27=+2(27+=+(3)左边{}1,1=-,右边{}1,0,1=-

2. 4,3==b a {}{}()|34|U U A C C A x x x a x b ==≤≤=≤≤

3. 26 全班分4类人:设既爱好体育又爱好音乐的人数为x 人;仅爱好体育

的人数为43x -人;仅爱好音乐的人数为34x -人;既不爱好体育又不爱好音乐的

人数为4人 。∴4334455x x x -+-++=,∴26x =。

4. 2,2,0-或 由A B B B A =?I 得,则224x x x ==或,且1x ≠。

5. 9|,08a a a ??≥=????或,9|8a a ??≤???

? 当A 中仅有一个元素时,0a =,或980a ?=-=;

当A 中有0个元素时,980a ?=-<;

当A 中有两个元素时,980a ?=->;

三、解答题

1. 解:由{}A a =得2x ax b x ++=的两个根12x x a ==,

即2(1)0x a x b +-+=的两个根12x x a ==, ∴12112,3

x x a a a +=-==得,1219x x b ==, ∴?

???????? ??=91,31M 2.解:由A B B B A =?I 得,而{}4,0A =-,224(1)4(1)88a a a ?=+--=+

当880a ?=+<,即1a <-时,B φ=,符合B A ?;

当880a ?=+=,即1a =-时,{}0B =,符合B A ?;

当880a ?=+>,即1a >-时,B 中有两个元素,而B A ?{}4,0=-; ∴{}4,0B =-得1a =

∴11a a =≤-或。

3.解: {}2,3B =,{}4,2C =-,而A B φ≠I ,则2,3至少有一个元素在A 中,

又A C φ=I ,∴2A ?,3A ∈,即293190a a -+-=,得52a =-或 而5a A B ==时,与A C φ=I 矛盾,

∴2a =-

4. 解:{}2,1A =--,由(),U C A B B A φ=?I 得,

当1m =时,{}1B =-,符合B A ?;

当1m ≠时,{}1,B m =--,而B A ?,∴2m -=-,即2m =

2. ∴1m =或2。

[提高训练C 组]

一、选择题

1.若集合{|1}X x x =>-,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为( )

A .0X ?

B .{}0X ∈

C .X φ∈

D .{}0X ?

2.50名同学参加跳远和铅球测验,跳远和铅球测验成绩分别为及格40人和31人,

2项测验成绩均不及格的有4人,2项测验成绩都及格的人数是( )

A .35

B .25

C .28

D .15

3.已知集合{}2|10,A x x A R φ=+==I 若,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4

B .4>m

C .40<≤m

D .40≤≤m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子集;

B . 若,A B φ=I 则,A B 中至少有一个为φ

C . 任何集合必有一个真子集;

D . 若S 为全集,且,A B S =I 则,A B S ==

5.若U 为全集,下面三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1)若()()U B C A C B A U U ==Y I 则,φ

(2)若()()φ==B C A C U B A U U I Y 则,

(3)若φφ===B A B A ,则Y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6.设集合},412|{Z k k x x M ∈+==,},2

14|{Z k k x x N ∈+==,则( ) A .N M = B .M N

C .N M

D .M N φ=I

7.设集合22{|0},{|0}A x x x B x x x =-==+=,则集合A B =I ( )

A .0

B .{}0

C .φ

D .{}1,0,1-

二、填空题

1.已知{}R x x x y y M ∈+-==,34|2,{}R x x x y y N ∈++-==,82|2 则__________=N M I 。

2.用列举法表示集合:M m m Z m Z =+∈∈{|,}101

= 。 3.若{}|1,I x x x Z =≥-∈,则N C I = 。

4.设集合{}{}{}1,2,1,2,3,2,3,4A B C ===则

A B =I U ()C 。 5.设全集{}(,),U x y x y R =∈,集合2(,)12y M x y x ?+?==??-?

?,{}(,)4N x y y x =≠-, 那么()()U U C M C N I 等于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若{}{}{}.,,|,,M C A M A x x B b a A B 求=?==

2.已知{}|2A x x a =-≤≤,{}|23,B y y x x A ==+∈,

{}2|,C z z x x A ==∈,且C B ?,求a 的取值范围。

3.全集{}321,3,32S x x x =++,{}1,21A x =-,如果{},0=A C S 则这样的

实数x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x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设集合{}1,2,3,...,10,A =求集合A 的所有非空子集元素和的和。

[提高训练C 组]

一、选择题

1. D {}01,0,0X X >-∈?

3. B 全班分4类人:设两项测验成绩都及格的人数为x 人;仅跳远及格的人

为40x -人;仅铅球及格的人数为31x -人;既不爱好体育又不爱好音乐的 人数为4人 。∴4031450x x x -+-++=,∴25x =。

3. C 由A R A φφ==I 得,240,4,0,m m ?=-<<≥而∴04m ≤<;

4. D 选项A :φ仅有一个子集,选项B :仅说明集合,A B 无公共元素,

选项C :φ无真子集,选项D 的证明:∵(),,A B A S A A S ???I 即而, ∴A S =;同理B S =, ∴A B S ==;

5. D (1)()()()U U U U C A C B C A B C U φ===U I ;

(2)()()()U U U U C A C B C A B C U φ===I U ;

(3)证明:∵(),,A A B A φφ???U 即A 而,∴A φ=;

同理B φ=, ∴A B φ==; 6. B 21:,44k M +奇数;2:,44

k N +整数,整数的范围大于奇数的范围 7.B {}{}0,1,1,0A B ==-

二、填空题

1. {}|19x x -≤≤

{}{}22|43,|211M y y x x x R y y x ==-+∈==--≥-()

{}{}22|28,|199N y y x x x R y y x ==-++∈==--+≤()

2. {}9,4,1,0,2,3,6,11---- 110,5,2,1m +=±±±±或(10的约数)

3. {}1- {}1I N =-U ,{}1I C N =-

4. {}1234,,, {}12A B =I ,

5. (){}2,2- :4(2)M y x x =-≠,M 代表直线4y x =-上,但是

挖掉点(2,2)-,U C M 代表直线4y x =-外,但是包含点(2,2)-; N 代表直线4y x =-外,U C N 代表直线4y x =-上,

∴{}()()(2,2)U U C M C N =-I 。

三、解答题

1. 解:{}{}{},,,,,x A x a b a b φ?=则或,{}{}{}{},,,,B a b a b φ= ∴{}{}{},,B C M a b φ=

2. 解:{}|123B x x a =-≤≤+,当20a -≤≤时,{}2|4C x a x =≤≤,

而C B ? 则1234,,20,2

a a a +≥≥-≤≤即而 这是矛盾的; 当02a <≤时,{}|04C x x =≤≤,而C B ?, 则1234,,22a a a +≥≥≤≤1即即2

; 当2a >时,{}2|0C x x a =≤≤,而C B ?,

则223,3a a a +≥<≤即 2; ∴

132

a ≤≤

3. 解:由{}0S C A =得0S ∈,即{}1,3,0S =,{}1,3A =, ∴32213320

x x x x ?-=??++=??,∴1-=x 4. 解:含有1的子集有92个;含有2的子集有92个;含有3的子集有9

2个;…,

2. 含有10的子集有92个,∴9(123...10)228160++++?=。

高中数学集合典型例题

-- -- 集 合 1.集合概念 元素:互异性、无序性、确定性 2.集合运算 全集U:如U =R 交集:}{B x A x x B A ∈∈=且 并集:}{B x A x x B A ∈∈=?或 补集:}{A x U x x A C U ?∈=且 3.集合关系 空集A ?φ 子集B A ?:任意B x A x ∈?∈ B A B B A B A A B A ??=??= 注:数形结合---文氏图(即韦恩图、Ve nn 图)、数轴 典型例题 1. 集合(){}0,=+=y x y x A ,(){}2,=-=y x y x B ,则=B A 2. 已知集合{}R x x y y P ∈+-==,22,{}R x x y x Q ∈+-==,2,那么Q P 等于 3. 设(){}R b b x b x x A ∈=++++=,0122,求A 中所有元素之和. 4. 已知集合{}24,3,22++=a a A ,{}a a a B --+=2,24,7,02,且{}7,3=B A ,求a 的值. 5. 已知(){}011=+-=x m x A ,{}0322=--=x x x B ,若B A ?,则m 的值为 6. 已知{}121-≤≤+=m x m x A ,{}52≤≤-=x x B ,若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7. 设全集{}32,3,22-+=a a S ,{}2,12-=a A ,{}5=A C S ,求a 的值. 8. 若{}Z n n x x A ∈==,2,{}Z n n x x B ∈-==,22,试问B A ,是否相等. 9. 已知(){}a x y y x M +==,,(){}2,22=+=y x y x N ,求使得φ=N M 成立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0. 设集合{}R x x x x A ∈=+=,042,(){}R x R a a x a x x B ∈∈=-+++=,,011222,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1. 设R U =,集合{}R x a ax x x A ∈=+-+=,03442,(){}R x a x a x x B ∈=+--=,0122,{}R x a ax x x C ∈=-+=,0222,若C B A ,,中至少一个不是空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2. 设集合(){}01,2=--=x y y x A ,(){} 05224,2=+-+=y x x y x B ,(){==y y x C ,}b kx +,是否存在N b k ∈,,使得()φ=C B A ?若存在,请求出b 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集合典型例题

集合·典型例题 能力素质 例用符号∈或填空1 ? 1________N , 0________N , -3________N , 0.5N N ,;2 1________Z , 0________Z , -3________Z , 0.5Z Z ,;2 1________Q , 0________Q , -3________Q , 0.5Q Q ,;2 1________R , 0________R , -3________R , 0.5R R ,;2 分析元素在集合内用符号∈,而元素不在集合内时用符号. ? 解∈, ∈,-,,; 1N 0N 3N 0.5N N ???2 1Z 0Z 3Z 0.5Z Z 1Q 0Q 3Q ∈, ∈,-∈,,;∈,∈,-∈,??2 0.5Q Q 1R 0R 3R 0.5R R ∈,; ∈,∈,-∈,∈,; 22?? 说明:要注意符号的规范书写. 例2 (1)用列举法表示不超过10的非负偶数的集合,并用另一种方法表示出来; (2)设集合A ={(x ,y)|x +y =6,x ∈N ,y ∈N},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 分析 (1)中集合含的元素为0、2、4、6、8、10;(2)中集合所含的元素是点(0,6),(1,5),(2,4),(3,3),(4,2),(5,1),(6,0). 解 (1){0,2,4,6,8,10};用描述法表示为{不超过10的非负偶数},或|x|x =2n ,n ∈N ,n <6}. (2)A ={(0,6),(1,5),(2,4),(3,3),(4,2),(5,1),(6,0)}. 说明:注意(2)中集合A 的元素是点的坐标.

1.高考数学考点与题型全归纳——集合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第一节 集 合 ? 基础知识 1. 集合的有关概念 1.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 1. 2.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1.3.元素与集合的两种关系:属于,记为∈;不属于,记为?. 1.4.五个特定的集合及其关系图: 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N 表示自然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2.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A ?B(或B ?A). 2.2.真子集: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但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B 或B A. A B ?? ???? A ? B ,A≠B.既要说明A 中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B ,也要说明B 中存在一个元素不属于A. 2.3.集合相等:如果A ?B ,并且B ?A ,则A =B. 两集合相等:A =B ?? ??? ? A ? B ,A ?B.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符合B 中元素的特性,B 中任意一个元素也符合A 中元素的特性. 2.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A 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 ?∈{?},??{?},0??,0?{?},0∈{0},??{0}.

3.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A∩B ,即A∩B ={x|x ∈A ,且x ∈B}. (2)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即A ∪B ={x|x ∈A ,或x ∈B}. (3)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记作?U A ,即?U A ={x |x ∈U ,且x ?A }. 求集合A 的补集的前提是“A 是全集U 的子集”,集合A 其实是给定的条件.从全集U 中取出集合A 的全部元素,剩下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即为?U A . ? 常用结论 (1)子集的性质:A ?A ,??A ,A ∩B ?A ,A ∩B ?B . (2)交集的性质:A ∩A =A ,A ∩?=?,A ∩B =B ∩A . (3)并集的性质:A ∪B =B ∪A ,A ∪B ?A ,A ∪B ?B ,A ∪A =A ,A ∪?=?∪A =A . (4)补集的性质:A ∪?U A =U ,A ∩?U A =?,?U (?U A )=A ,?A A =?,?A ?=A . (5)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共有2n 个子集,其中有2n -1个真子集,2n -1个非空子集. (6)等价关系:A ∩B =A ?A ?B ;A ∪B =A ?A ?B . 考点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典例] 1. (2017·全国卷Ⅲ)已知集合A ={(x ,y )|x 2+y 2=1},B ={(x ,y )|y =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2 C .1 D .0 2. 已知a ,b ∈R ,若? ?? ? ??a ,b a ,1={a 2,a +b,0},则a 2 019+b 2 019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1 [解析] (1)因为A 表示圆x 2+y 2=1上的点的集合,B 表示直线y =x 上的点的集合,直线y =x 与圆x 2+y 2=1有两个交点,所以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2. (2)由已知得a ≠0,则b a =0,所以 b =0,于是a 2=1,即a =1或a =-1.又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 知a =1应舍去,因此a =-1,故a 2 019+b 2 019=(-1)2 019+02 019=-1. [答案] (1)B (2)C [提醒] 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常常容易忽略,求解问题时要特别注意. [题组训练]

集合-基础知识点汇总与练习-复习版

集合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标:理解集合、子集的概念,能利用集合中元素的性质解决问 题,掌握集合问题的常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 一)主要知识: 1.集合、子集、空集的概念; 2.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 种表示方法; 3. 若有限集A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2n个,真子集有2n 1,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二、集合的运算 教学目标:理解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运算性 质,能利用数轴或文氏图进行集合的运算,进一步掌握 集合问题的常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交集、并集、补集的求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 一)主要知识: 1. 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概念; 2. AI B A A B,AUB A A B; 3. C U AI C U B C U (AUB),C U AUC U B C U(AI B). 二)主要方法: 1. 求交集、并集、补集,要充分发挥数轴或文氏图的作用;

2.含参数的问题,要有讨论的意识,分类讨论时要防止在空集上出 问题; 3.集合的化简是实施运算的前提,等价转化常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考点要点总结与归纳 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概念:能够确切指定的一些对象的全体。 2. 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 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 b、c, …表示。 3. 集合中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确定性:一个元素要么属于这个集合,要么不属于这个集 合,绝无模棱两可的情况。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个体,相同的元素只能 出现一次。如:由HAPPY 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 3)无 序性:集合中的元素在描述时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 女口:{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4.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记做a€ A,读作“ a属于集合A”; (2)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记做a?A,读作“a不属于集合A”。 5. 集合的表示方法:自然语言法, 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 1)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描述集合。如大于等于2 且小于等于8 的偶数

数列知识点总结及题型归纳

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n a ,在数列第一个位置的项叫第1项(或首项),在第二个位 置的叫第2项,……,序号为n 的项叫第n 项(也叫通项)记作n a ; 数列的一般形式:1a ,2a ,3a ,……,n a ,……,简记作 {}n a 。 例:判断下列各组元素能否构成数列 (1)a, -3, -1, 1, b, 5, 7, 9; (2)2010年各省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 (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 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①:1 ,2 ,3 ,4, 5 ,… ②:5 14131211 ,,,,… 数列①的通项公式是n a = n (n ≤7,n N +∈), 数列②的通项公式是n a = 1 n (n N +∈)。 说明: ① {}n a 表示数列,n a 表示数列中的第n 项,n a = ()f n 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 ② 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例如,n a = (1)n -=1,21 ()1,2n k k Z n k -=-?∈? +=?; ③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例如,1,1.4,1.41,1.414,…… (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 序号:1 2 3 4 5 6 项 :4 5 6 7 8 9 上面每一项序号与这一项的对应关系可看成是一个序号集合到另一个数集的映射。从函数观点看,数列 实质上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f n 当自变量n 从1开始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 (1),(2),(3),f f f ……,()f n ,…….通常用n a 来代替()f n ,其图象是一群孤立点。 例:画出数列12+=n a n 的图像. (4)数列分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单调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例:下列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1)1,2,3,4,5,6,… (2)10, 9, 8, 7, 6, 5, … (3) 1, 0, 1, 0, 1, 0, … (4)a, a, a, a, a,… (5)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1 1 (1)(2)n n n S n a S S n -=?=?-?≥ 例: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22+=n s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完整版)集合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集合期末复习题12.26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 ) A 7 B 8 C 9 D 10 3、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6 B. 7 C. 8 D. 9 4、若U={1,2,3,4},M={1,2},N={2,3},则C U (M ∪N )= ( ) A . {1,2,3} B. {2} C. {1,3,4} D. {4} 5、方程组 1 1x y x y +=-=-的解集是 ( ) A .{x=0,y=1} B. {0,1} C. {(0,1)} D. {(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00∈,{}0??,Q ?3.0, N ∈0, {}{},,a b b a ? , {}2 |20,x x x Z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7、点的集合M ={(x,y)|xy≥0}是指 ( )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D. 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8、设集合A=}{ 12x x <<,B=}{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2a a ≥ B }{1a a ≤ C }{1a a ≥ D }{ 2a a ≤ 9、 满足条件M U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10、集合{}|2,P x x k k Z ==∈,{}|21,Q x x k k Z ==+∈, {}|41,R x x k k Z ==+∈,且,a P b Q ∈∈,则有 ( ) A a b P +∈ B a b Q +∈ C a b R +∈ D a b +不属于P 、Q 、R 中的任意一个 二、填空题 11、若}4,3,2,2{-=A ,},|{2A t t x x B ∈==,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 2+x-6=0}, B={x| ax+1=0}, 若B ?A ,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 22,3,23a a +-,A={}2,b ,C U A={}5,则a = ,b = 。 14、集合{}33|>-<=x x x A 或,{}41|><=x x x B 或,A B ?=____________. 15、已知集合A={x|20x x m ++=}, 若A ∩R=?,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16、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 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高中数学集合基础知识及题型归纳复习

集合基础知识及题型归纳总结 1、集合概念与特征: 例:1.下列各项中,不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A .所有的正数 B .等于2的数 C .接近于0的数 D .不等于0的偶数 例: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1)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2)集合{}1|2-=x y y 与集合(){} 1|,2-=x y y x 是同一个集合; (3)36 11,,,,0.5242 -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 (4)集合(){}R y x xy y x ∈≤,,0|,是指第二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 元素集合的关系:∈?或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或 例: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R R ∈+ B .{}Z x x x Z ∈≤?-,0| C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D .{}φφ∈ 3、集合的子集:(必须会写出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 例:若集合}8,7,6{=A ,则满足A B A =?的集合B 的个数是 4、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 例1:已知全集}{5,4,3,2,1,0=U ,集合}{5,3,0=M ,}{5,4,1=N ,则=N C M U I 例2:已知 {}{}=|3217,|2A x x B x x -<-≤=< (1)求A ∩B ; (2)求(C U A )∪B 例3:已知{25}A x x =-≤≤,{121}B x m x m =+≤≤-,B A ?,求m 的取值范围 例4:某班有学生55人,其中体育爱好者43人,音乐爱好者34人,还有4人既不爱好体育也不爱好音乐,则该班既爱好体育又爱好音乐的人数为 人 例5:方程组? ??=-=+9122y x y x 的解集是( ) A .()5,4 B .()4,5- C .(){}4,5- D .(){}4,5-

集合经典例题总结

集合经典例题讲解 集合元素的“三性”及其应用 集合的特征是学好集合的基础,是解集合题的关键,它主要指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这些性质为我们提供了解题的依据,特别是元素的互异性,稍有不慎,就易出错. 例1 已知集合A={a ,a +b ,a +2b },B={a ,a q ,a 2q },其中a 0≠,A=B,求q 的值. 例2 设A={x∣2x +(b+2)x+b+1=0,b∈R },求A中所有元素之和. 例3 已知集合=A {2,3,2a +4a +2},B ={0,7,2a +4a -2,2-a },且A I B={3,7},求a 值. 分析: 集合易错题分析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2.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3.求不等式(方程)的解集,或求定义域(值域)时,你按要求写成集合的形式了吗? 1、忽略φ的存在: 例题1、已知A={x|121m x m +≤≤-},B={x|25x -≤≤},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分不清四种集合:{}()x y f x =、{}()y y f x =、{},)()x y y f x =(、{}()()x g x f x ≥的区别. 例题2、已知函数()x f y =,[]b a x ,∈,那么集合 ()()[]{}(){}2,,,,=∈=x y x b a x x f y y x I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1(B )0(C )1或0(D )1或2 3、搞不清楚是否能取得边界值: 例题3、A={x|x<-2或x>10},B={x|x<1-m 或x>1+m}且B ?A ,求m 的范围. 例4、已知集合{}R x x y y P ∈+-==,22,{}R x x y x Q ∈+-==,2,那么Q P I 等于() A.(0,2),(1,1)B.{(0,2),(1,1)}C.{1,2}D. {}2≤y y 集合与方程 例1、已知{}φ=∈=+++=+R A R x x p x x A I ,,01)2(2,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例2、已知集合(){}(){}20,01,02,2≤≤=+-==+-+=x y x y x B y mx x y x A 和,如果φ≠B A I ,求 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例3、已知集合()(){} 30)1()1(,,123,2=-+-=??????+=--=y a x a y x B a x y y x A ,若φ=B A I ,求实数a 的值。 集合学习中的错误种种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集合学习中,由于对概念理解不清或考虑问题不全面等,稍不留心就会不知不觉地产生错误,本文归纳集合学习中的种种错误,认期帮助同学们避免此类错误的再次发生. 一、混淆集合中元素的形成 例 集合{}()|0A x y x y =+=,,{}()|2B x y x y =-=,,则A B =I 忽视空集的特殊性 例 已知{}|(1)10A x m x =-+=,{}2|230B x x x =--=,若A B ?,则m 的值为 没有弄清全集的含义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经典题型总结高分必备

慧诚教育2017年秋季高中数学讲义 必修一第一章复习 知识点一集合的概念 1.集合 一般地,把一些能够________________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________构成的集合(或集),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来表示. 2.元素 构成集合的____________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来表示. 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

知识点二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1.属于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________集合A ,记作a ________A . 2.不属于 如果a 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就说a ________集合A ,记作a ________A . 知识点三 集合的特性及分类 1.集合元素的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________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________元素的集合. 3.常用数集及符号表示 知识点四 1.列举法 把集合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2.描述法 用集合所含元素的 ________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知识点五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1.子集与真子集

2.子集的性质 (1)规定:空集是____________的子集,也就是说,对任意集合A,都有________. (2)任何一个集合A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________. (3)如果A?B,B?C,则________. (4)如果A?B,B?C,则________. 3.集合相等 4.集合相等的性质 如果A?B,B?A,则A=B;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六集合的运算 1.交集

高考数学题型归纳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节集合 题型1-1 集合的基本概念 题型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题型1-3 集合的运算 第二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题型1-4 四种命题及关系 题型1-5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 题型1-6 求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中的参数取值范围 第三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题型1-7 判断命题的真假 题型1-8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题型1-9 结合命题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第二章函数 第一节映射与函数 题型2-1 映射与函数的概念 题型2-2 同一函数的判断 题型2-3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第二节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最值) 题型2-4 函数定义域的求解 题型2-5 函数定义域的应用 题型2-6 函数值域的求解 第三节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题型2-7 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题型2-8 函数单调性(区间)的判 断 题型2-9 函数周期性的判断 题型2-10 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第四节二次函数 题型2-11 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题型2-12 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及 条件 题型2-13 二次函数“动轴定区间” “定轴动区间”问题 第五节指数与指数函数 题型2-14 指数运算及指数方程、指 数不等式 题型2-15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题型2-16 指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 第六节对数与对数函数 题型2-17 对数运算及对数方程、对 数不等式 题型2-18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题型2-19 对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 第七节幂函数 题型2-20 求幂函数的定义域 题型2-21 幂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第八节函数的图象 题型2-22 判断函数的图象 题型2-23 函数图象的应用 第九节函数与方程 题型2-24 求函数的零点或零点所 在区间 题型2-25 利用函数的零点确定参 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2-26 方程根的个数与函数零 点的存在性问题 第十节函数综合 题型2-27 函数与数列的综合 题型2-28 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 题型2-29 函数中的信息题 第三章导数与定积分 第一节导数的概念与运算 题型3-1 导数的定义 题型3-2 求函数的导数 第二节导数的应用 题型3-3 利用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 系判断图像 题型3-4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 和单调区间 题型3-5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的求解 题型3-6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或 不单调,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3-7 讨论含参函数的单调区间 题型3-8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图象的

集合典型题总结和方法分析

集合类型题 一、有关参数类集合关系问题 1、已知集合{x A =|}0232=+-x ax 至多有一个元素,则a 的取值范围 ;若至少有一个元素,则a 的取值范围 。 2、(2013山西运城模拟题) (1)已知A={x |-30,R x ∈},B={x|02=+-p x x },且A B ?,求实数p 的范围。 7、已知集合A={x|0232≤+-x x },B={x|1≤x ≤a },且≠B ?。 (1)若B A ?,求a 的取值范围; (2)若A B ?,求a 的取值范围。 8、集合A={x|-2≤x ≤5},B={x|m+1≤x ≤2m-1}. (1)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当Z x ∈时,求A 的非空真子集个数; (3)当R x ∈时,不存在元素x 使A x ∈,且B x ∈同时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9、已知{}33,)1(,222++++=a a a a A ,若A ∈1,求实数a 的值. 10、已知集合{}{} 012,082222=-++==--=a ax x x B x x x A ,当A B ?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二、有关参数类集合基本运算问题 1、(2013年浙江温州统考)已知集合A={x|-2≤x ≤5},集合B={x|m+1≤x ≤2m-1},

高一数学集合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 ) A 7 B 8 C 9 D 10 3、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6 B. 7 C. 8 D. 9 4、若U={1,2,3,4},M={1,2},N={2,3},则C U (M ∪N )= ( ) A . {1,2,3} B. {2} C. {1,3,4} D. {4} 5、方程组 1 1x y x y +=-=- 的解集是 ( ) A .{x=0,y=1} B. {0,1} C. {(0,1)} D. {(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00∈,{}0??,Q ?3.0, N ∈0, {}{},,a b b a ? , {}2|20,x x x Z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7、点的集合M ={(x,y)|xy≥0}是指 ( )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D. 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8、设集合A= }{12x x <<,B=}{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a a ≥ B }{1a a ≤ C }{1a a ≥ D }{2a a ≤ 9、 满足条件M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10、集合{}|2,P x x k k Z ==∈,{}|21,Q x x k k Z ==+∈,{}|41,R x x k k Z ==+∈,且,a P b Q ∈∈,则有 ( ) A a b P +∈ B a b Q +∈ C a b R +∈ D a b +不属于P 、Q 、R 中的任意一个 填空题 11、若}4,3,2,2{-=A ,},|{2A t t x x B ∈==,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 2+x-6=0}, B={x| ax+1=0}, 若B ?A ,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 {}22,3,23a a +-,A={}2,b ,C U A={}5,则a = ,b = 。 14、集合{}33|>-<=x x x A 或,{}41|><=x x x B 或,A B ?=____________.

(完整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点及题型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x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不等式 考点一、不等式的概念 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不等号包括 . 题型一 会判断不等式 下列代数式属于不等式的有 . ① -x≥5 ② 2x -y <0 ③ 2 + 5 ≥ 3 ④ -3<0 ⑤ x=3 ? x 2 + xy + y 2 ⑦ x≠5 ⑧ x 2 - 3x + 2>0 ⑨x + y ≥ 0 题型二 会列不等式 根据下列要求列出不等式 ①.a ②.m 的 5 倍不大于 3 可表示为 . ③.x 与 17 的和比它的 2 倍小可表示为 . ④.x 和 y 的差是正数可表示为 . ⑤. x 的3 5 与 12 的差最少是 6 可表示为 . 考点二、不等式基本性质 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逆定理: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若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则这个数是正数. 基本训练:若 a >b ,ac >bc ,则 c 0.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逆定理: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若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则这个数是负数。 基本训练:若 a >b ,ac <bc ,则 c 0. 4、如果不等式两边同乘以 0,那么不等号变成等号,不等式变成等式。 练习:1、指出下列各题中不等式的变形依据 ①.由 3a>2 得 a> 2 理 3 由: . ②. 由 a+7>0 得 a>-7 理 由: -1 . 5 ③.由-5a<1 得 a> 理

由:. ④.由 4a>3a+1 得 a>1 理 由:. 2、若x>y,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A.x-3>y-3 B.x > y 3 3 3、判断正误 ①. 若a>b,b<c 则a>c. () ②.若a>b,则ac>bc. () ③.若ac2>bc2,则a>b. () ④.若a>b,则ac2>bc2. () ⑤.若 a>b,则a(c2+1)>b(c2+1) C. x+3>y+3 D.-3x>-3y () ?. 若a>b,若c 是个自然数,则ac>bc. () 考点三、不等式解和解集 1、不等式的解: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任何一个适合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值,都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 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2 是不等式x+3<2 的解 B.x =3 是不等式3x<7 的解。 C.不等式3x<7 的解是x<2 D.x=3 是不等式3x≥9的解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等式 x<2 的正整数解只有一个 B.-2 是不等式 2x-1<0 的一个解 C. 不等式-3x>9 的解集是 x>-3 D.不等式 x<10 的整数解有无数个 2、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题型一会求不等式的解集 练习:1、不等式x-8>3x-5 的解集是. 2、不等式x≤4的非负整数解是. 3、不等式2x-3≤0的解集为. 题型二知道不等式的解集求字母的取值范围 2、如果不等式(a-1)x<(a-1)的解集是x<1,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x< 1

(新)高中数学集合总结题型分类完美解析

集合 【知识清单】 1.性质:确定性、互易性、无序性. 2.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属于“∈”、不属于“?”. 3.集合和集合的关系:子集(包含于“?”)、真子集(真包含于“≠ ?”). 4.集合子集个数=n 2;真子集个数=12-n . 5.交集:{}B x A x x B A ∈∈=且| 并集:{}B x A x x B A ∈∈=或| 补集:{}A x U x x A C U ?∈=且| 6.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题型一、集合概念 解决此类型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要时刻不忘运用集合的性质,用的最多的就是互易性; ②元素与集合的对应,如数对应数集,点对应点集. 【No.1 定义&性质】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方程022=++-y x 的解集为{}2,2- ②集合{} R x x y y ∈-=,1|2 与{}R x x y y ∈-=,1|的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是{}1,0 ③集合{}01|<-x x 与集合{}R a a x x ∈>,|没有公共元素 A.0 B.1 C.2 D.3 分析:①中的式子是方程但不是一个函数,所以我们要求的解集不是x 的值所构

成的集合,而是x 和y 的值的集合,也就是一个点. 答案:A 详解:在①中方程022=++-y x 等价于? ??=+=-020 2y x ,即???-==22y x 。因此解集应为 (){}2,2-,错误; 在②中,由于集合{} R x x y y ∈-=,1|2的元素是y ,所以当R x ∈时,112 -≥-=x y .同 理,{}R x x y y ∈-=,1|中R y ∈,错误; 在③中,集合{}01|<-x x 即1,|,画出数轴便可知这两个集合可能有公共的元素,错误.故选A. 2.下列命题中, (1)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则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 (2)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则集合A 的元素少于集合B 的元素; (3)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则集合A 的元素不多于集合B 的元素; (4)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则集合A 和B 不可能相等. 错误的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分析:首先大家要理解子集和真子集的概念,如果集合M 是集合N 的子集,那么M 中的元素个数要小于或等于N 中元素的个数;如果集合M 是集合N 的真子集,那么M 中的元素个数要小于N 中元素的个数. 答案:C 详解:(1)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则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故(1)正确; (2)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则集合A 的元素少于或等于集合的B 元素,故(2)不 正确; (3)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则集合A 的元素不多于集合B 的元素,故(3)正确; (4)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则集合A 和B 可能相等,故(4)不正确.故选C . 3.设P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P 中含有0,2,5三个元素,Q 中含有1,2,6三个元素,

复数高考题型归类

复数高考题型归类解析 一、基本运算型 二、基本概念型 三、复数相等型 四、复数的几何意义型 练习: 1.如果复数z=1+ai满足条件|z|<2,那么实数a的取值 范围是[ ] A.() 22,22 - B.(-2,2) C.(-1,1) D.(3,3 - 2.在平行四边形OABC中,顶点O,A,C分别表示0,3 +2i,-2+4i.则对角线CA → 所表示的复数的模为; 3.已知复数z1=i(1-i)2,|z|=1|z-z1|的取值范围 是;

五、技巧运算型 六、知识交汇型 七、轨迹方程型 练习: 1.已知复数z 满足|z |2-2|z |-3=0,则复数z 对应点的轨迹是( ) A .1个圆 B.线段 C.2个点 D.2个圆 2.如果复数z 满足|z +2i|+|z -2i|=4,那么|z +i +1|的最小值是( ) A.1 B. 2 C.2 D. 5 3.若|z -2|=|z +2|,则|z -1|的最小值是 .

复数高考题型归类解析 一、基本运算型 二、基本概念型 三、复数相等型 四、复数的几何意义型 练习: 1.如果复数z=1+ai满足条件|z|<2,那么实数a的取值 范围是[ ] A.() 22,22 - B.(-2,2) C.(-1,1) D.(3,3 - 2.在平行四边形OABC中,顶点O,A,C分别表示0,3 +2i,-2+4i.则对角线CA → 所表示的复数的模为; 3.已知复数z1=i(1-i)2,|z|=1,则|z-z1|的最大值. 五、技巧运算型 六、知识交汇型

七、轨迹方程型 已知复数z 满足|z |2-2|z |-3=0,则复数z 对应点的轨迹是( ) A.1个圆 B.线段 C.2个点 D.2个圆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z |-3)(|z |+1)=0, 即|z |=3或|z |=-1. ∵|z |≥0,∴|z |=3. ∴复数z 对应的轨迹是1个圆. 5.如果复数z 满足|z +2i|+|z -2i|=4,那么|z +i +1|的最 小值是( ) A.1 B. 2 C.2 D. 5 答案 A 解析 设复数-2i,2i ,-(1+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分别为Z 1,Z 2,Z 3,因为|z +2i|+|z -2i|=4,Z 1Z 2=4,所以复数z 的几何意义为线段Z 1Z 2,如图所示,问题转化为:动点Z 在线段Z 1Z 2上移动,求ZZ 3的最小值. 因此作Z 3Z 0⊥Z 1Z 2于Z 0,则Z 3与Z 0的距离即为所求的最小值,Z 0Z 3=1.故选A. 8.若|z -2|=|z +2|,则|z -1|的最小值是 . 答案 1 解析 由|z -2|=|z +2|,知z 对应点的轨迹是到(2,0)与到(-2,0)距离相等的点,即虚轴.|z -1|表示z 对应的点与(1,0)的距离.∴|z -1|min =1. 12.集合M ={z ||z -1|≤1,z ∈C },N ={z ||z -1-i|=|z -2|,z ∈C },集合P =M ∩N . (1)指出集合P 在复平面上所表示的图形; (2)求集合P 中复数模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 (1)由|z -1|≤1可知,集合M 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集是以点E (1,0)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的内部及边界;由|z -1-i|=|z -2|可知,集合N 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点集是以点(1,1)和(2,0)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l ,因此集合P 是圆面截直线l 所得的一条线段AB ,如 图所示.

集合知识点总结

集合知识点总结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辅导讲义: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集合: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集合的常用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那么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 A ? B ,或B ?A ,读作“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 即:若A a ∈则B a ∈,那么称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 注: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3、真子集:如果A ?B ,并且B A ≠,那么集合A 成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A ?B 或B ?A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如:}{}{b a a ,?。 4、补集:设A ?S ,由S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 的子集A 的补集,记为A C s ,读作“A 在S 中的补集”,即A C s =}{A x S x x ?∈且,|。 5、全集:如果集合S 包含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S 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全集记作 U 。 6、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 B A ?(读作“A 交B ”),即:B A ?=}{B x A x x ∈∈且,|。 B A ?=A B ?,B A ?B B A A ???,。 7、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集,记作 B A ?(读作“A 并B ”),即:B A ?=}{B x A x x ∈∈或,|。 B A ?=A B ?,?A B A ?,?B B A ?。 8、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用包含、真包含

集合典型例题

1。集合得含义及其表示 (一)集合元素得互异性 1、已知,则集合中元素x所应满足得条件为 变式:已知集合,若,则实数得值为_______ 2。中三个元素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得三边长,那么此三角形可能就是 ①直角三角形②锐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④等腰三角形 (二)集合得表示方法 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已知a,b,c为非零实数,则得值组成得集合为___ (2) ____ 变式1: 变式2: (3)集合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4)已知集合M=,则集合M中得元素为 变式:已知集合M=,则集合M中得元素为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得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直角坐标平面中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得点______________ (2)能被3整除得整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集合,, (1)用列举法写出集合;(2)研究集合之间得包含或属于关系 4。命题(1) ;(2);(3);(4)表述正确得就是、 5、使用与与数集符号来替代下列自然语言:

(1)“255就是正整数” (2)“2得平方根不就是有理数” (3)“3、1416就是正有理数” (4)“-1就是整数” (5)“不就是实数” 6、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不超过30得素数(2)五边形得对角线 (3)左右对称得大写英文字母(4)60得正约数 7。用描述法表示:若平面上所有得点组成集合, (1)平面上以为圆心,5为半径得圆上所有点得集合为_________ (2)说明下列集合得几何意义:; 8。当满足什么条件时,集合就是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9、元素0、空集、、三者得区别? 10. 请用描述法写出一些集合,使它满足: (i)集合为单元素集,即中只含有一个元素; (ii)集合只含有两个元素; (iii)集合为空集 11.试用集合概念分析命题:先有鸡还就是先有鸡蛋? 解释:表述问题时把有关集合得元素说清楚,大有好处。先有鸡还就是先有鸡蛋?让我们运用集合概念来分析它。设地球上古往今来得鸡组成一个集合,孵出了最早得鸡得蛋算不算鸡蛋呢?这就是关键问题。设所有得鸡蛋组成集合,要确定得元素,就得立个标准,说定什么就是鸡蛋,一种定义方法就是:鸡生得蛋才叫鸡蛋;另一种定义方法就是:孵出了鸡得蛋与鸡生得蛋都叫鸡蛋。如果选择前一种定义,问题得答案只能就是先有鸡;选择后一种定义,答案当然就是先有鸡蛋。至于如何选择,不就是数学得任务,那就是生物学家得事。 (三)空集得性质 1.若?{x|x2≤a,a∈R},则实数a得取值范围就是________ 2、已知a就是实数,若集合{x| ax=1}就是任何集合得子集,则a得值就是_______.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