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易错(难)单元测试题(A卷)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易错(难)单元测试题(A卷)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易错(难)单元测试题(A卷)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易错(难)单元测试题(A卷)及解析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b C.t1℃时,100g a、c两物质的溶液中,含a、c的质量相等

D.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0℃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9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哈尔滨卷)化学(带解析)

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来源】2012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

4.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

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来源】2015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舜耕中学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带解析) 5.右图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恰好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b >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来源】[首发]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5月)化学试题

6.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是

A.消耗锌粉的质量

B.溶液的总质量

C.生成氢气的质量

D.生成ZnSO4的质量

【来源】2012届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带解析)

7.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硝酸钾,常用降温结晶法

C.40℃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来源】【市级联考】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9届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8.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但不知它们分别对应哪条曲线。根据以下信息:

(1)甲和乙不可能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

(2)甲和丙中有一种物质,其接近饱和的溶液可通过升温达到饱和

(3)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Y代表丙

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甲>乙>丙

C.t2℃时,分别将X、Y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X析出的晶体一定比Y多

D.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来源】【区级联考】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9.配制一定溶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可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一定偏小的操作是

()

A.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水时俯视刻度

B.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称量时右盘忘记放纸片

C.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搅拌溶解时有液体溅出

D.用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3%的氯化钠溶液,量6%氯化钠溶液时仰视刻度

【来源】【市级联考】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10.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区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19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题

11.现有3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

C.降低温度至10℃

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

【来源】广西柳城县太平第二中学2019年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

12.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

B.t2℃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

C.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初中、江都三中等六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13.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A.2t℃时,M、N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由1t℃升温到2t℃时,N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

D.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兴隆一中2019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1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时仍是饱和溶液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相同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D.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a2℃将至a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沪科版(遵义专版)2018届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卷

15.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考虑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可用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D.50℃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降温,则乙溶液先成为饱和溶液。

【来源】山西省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16.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来源】2014届河北省唐山市开滦十中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17.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t2℃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

B.t1°C时,将20g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克饱和溶液

C.t2°C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1°C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来源】2013届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18.如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或a、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A.t2℃时,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

B.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b中都有晶体析出

C.从a→b:先将a降温到t1℃,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t2℃

D.从b→a:在b中加入M至刚好饱和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19.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g M和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

B.t2℃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

D.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

【来源】2013届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下)3月调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20.如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等

B.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或降温的方法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D.t2℃时,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0克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巨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2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甲溶液从t2℃时降到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来源】2013-2014福建省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卷(带解析)

2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或加水的方法

【来源】2019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初级中学二模化学试题(,)

23.“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入碘酸钾。如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易溶于水

B.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20 ℃时不可能制得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20 ℃时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来源】2018年春九年级人教版(安徽版)化学下册同步习题:第九单元滚动小专题(一)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2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

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泰州卷)化学

25.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

C.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

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启东东海中学初三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化学试卷(带解析) 26.将13.7g Na2CO3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然后向此固体

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117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A.2.3g B.4.6g C.6.9g D.9.2g

【来源】2015届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27.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卷(江苏连云港市)(带解析)

2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甲、乙、丙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固体甲中含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

C.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加水的质量甲>乙>丙

D.t2℃时,将甲乙丙等质量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所得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来源】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适应性化学试卷

29.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现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下列有关t2℃时的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C所含的溶剂最多

B.三种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C.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D.t2℃时B的溶解度最大

【来源】201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

30.将6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变化的是()

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

【来源】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友芝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D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A、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的溶解度,所以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大于c 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 不正确;

B 、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1℃升高到t 2℃时,溶解度不变,溶质不变,溶剂不变,所以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 <b ,故B 不正确;

C 、t 1℃时,100g a 、c 两物质的溶液中,溶液状态不能确定,所以含a 、c 的质量不能确定,故C 不正确;

D 、t 2℃时,a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 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等质量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c 溶液中的溶剂质量最大,所以温度降低到0℃时,溶剂质量不变,还是t 2℃时的溶剂质量,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 ,故D 正确。故选D 。

【点睛】

=100%+100g

溶解度饱和溶液质量分数溶解度 2.D

【解析】

【详解】

A 、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 、t1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t 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 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 、t 1℃时,向50g 水中加入甲可得80g 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 正确,因为该温度下50g 水溶解了30g 溶质,那么100g 是就恰好溶解60g 溶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 、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 、t 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当0~t℃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

解度,选项A错误;

B、t℃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选项B正确;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当0~t℃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选项A 错误;

B、t℃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选项B正确;

C、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不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选项C错误;

D、过10℃作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垂线,看垂线与曲线的交点高低,从图象可以看出,此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选项D错误。故选B。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图中看出,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故A不正确;

B、a℃时,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图中看出,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故A不正确;

B、a℃时,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无法确定,故B不正确;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剩余的溶液仍然是低温下的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

D、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4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32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为

32g

100%39%

32g+50g

?≈,故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

序是a>b>c,故A正确;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50g a物质(不含结晶水)

解析:C

【解析】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A正确;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50g 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50ga的饱和溶液,故B正确;

C.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物质次之,降低温度,a、b物质会析出晶体,c物质降低温度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50℃时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所以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C 错误;

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C。

6.B

【解析】

试题分析: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消耗锌粉的质量从0点开始逐渐增加,直至反应完全;因为稀硫酸也是溶液,故溶液的总质量应该从0点以上的某个数值开始增加,而不是从0点开始;随着锌粉与硫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消耗锌粉的质量从0点开始逐渐增加,直至反应完全;因为稀硫酸也是溶液,故溶液的总质量应该从0点以上的某个数值开始增加,而不是从0点开始;随着锌粉与硫酸反应的方式,生成氢气和硫酸锌的质量由0点开始逐渐增加。选B。

考点:化学反应中的数量变化曲线。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化学反应的过程,逐一分析各个数据的变化情况,最后得到合理答案。

7.C

【解析】

【详解】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饱和影响较小,所以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硝酸钾,常用蒸发结晶法,故B不正确;

C、40℃时,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饱和影响较小,所以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硝酸钾,常用蒸发结晶法,故B不正确;

C、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所以将35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

后,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63.9g

163.9g

×100%≈39.0%,故C正

确;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8.D

【解析】

【分析】

甲和乙不可能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说明甲和乙有一个是Z物质;甲和丙中有一种物质,其接近饱和的溶液可通过升温达到饱和,说明甲是Z;将

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甲和乙不可能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说明甲和乙有一个是Z物质;甲和丙中有一种物质,其接近饱和的溶液可通过升温达到饱和,说明甲是Z;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说明乙是Y,丙是X。据此解答。

【详解】

A、曲线X代表丙,选项错误;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乙>丙>甲,选项错误;

C、t2℃时,分别将X、Y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选项错误;

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选项正确。故选D。

9.B

【解析】

【详解】

A、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量水时俯视刻度,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

分数偏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量水时俯视刻度,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称量时右盘忘记放纸片,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此选项符合题意;

C、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搅拌溶解时有液体溅出,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3%的氯化钠溶液,量6%氯化钠溶液时仰视刻度,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6%氯化钠溶液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乙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由图甲可知,烧杯②中有未溶解的晶体,故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错误;

B、由图甲可知,烧杯①中没有未溶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乙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由图甲可知,烧杯②中有未溶解的晶体,故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错误;

B、由图甲可知,烧杯①中没有未溶解的晶体,但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恰好饱和,错误;

C、由图乙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且烧杯②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烧杯②

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5g

100

25g+100g

%=20%,错误;

D、由图乙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且在t1℃时所加入的质量相等,故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故选D。11.A

【解析】

【详解】

A 、因温度不变,虽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但溶质及溶液的质量未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故A 正确;

B 、因溶液的质量变了,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应发生变化,故B 不 解析:A

【解析】

【分析】

=

100%?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

【详解】 A 、因温度不变,虽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但溶质及溶液的质量未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故A 正确;

B 、因溶液的质量变了,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应发生变化,故B 不正确;

C 、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C 不正确;

D 、因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增大,故D 不正确。故选A 。

12.C

【解析】

【分析】

由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基本不变,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详解】

A 、乙的溶解度为35.7℃,则常温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基本不变,t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详解】

A 、乙的溶解度为35.7℃,则常温下,乙易溶于水,故A 正确;

B 、t 2℃,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为100%+100g

?溶解度溶解度,则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故B 正确;

C 、从t 2℃降至t 1℃,甲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故C 不正确;

D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故D 正

【点睛】

=100% 溶质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

13.D

【解析】

【详解】

A 、在t2℃时,M 的溶解度大于N 的溶解度,则在t2℃时,M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N 大,此选项错误;

B 、由于N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如果把N 的饱和溶液由t1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在t 2℃时,M 的溶解度大于N 的溶解度,则在t 2℃时,M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N 大,此选项错误;

B 、由于N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如果把N 的饱和溶液由t 1℃升温到t 2℃时,N 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此选项错误;

C 、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高于t 1℃时的某一温度,M 的溶解度才大于N 的溶解度,此选项错误;

D 、由N 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N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此选项正确。 故选:D 。

1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溶解度曲线,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时成为不饱和溶液,错误;

B 、根据溶解度曲线,乙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溶解度曲线,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 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 2℃时成为不饱和溶液,错误;

B 、根据溶解度曲线,乙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然后又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错误;

C 、根据溶解度曲线,0~a 1℃,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而在a 1~a 2℃,甲的溶解度小

于乙的溶解度,错误;

D ,根据溶解度曲线,在a 1℃、a 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相等,故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a 2℃将至a 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故选D 。

1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B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即具有相同的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B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g

溶解度溶解度+100×100%,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即具有相同的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

C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 ,所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g 125g

×100%=20%,所以没有25%的甲溶液,故不能用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配制溶质10%的甲溶液,符合题意;

D 、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甲和乙各30g 分别加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等速降温,则乙溶液先成为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C 。

16.B

【解析】

试题分析:由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溶液析出晶体,所以溶液变浑浊,故A 不符合题意;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由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溶液析出晶体,所以溶液变浑浊,故A 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溶解度减小,溶液还是饱和溶液,故选B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溶解度减小,溶液析出晶体,所以溶液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C

和D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7.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看出:将t2℃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t1°C时,将20g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60克饱和溶液;t2°C时,a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看出:将t2℃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t1°C时,将20g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60克饱和溶液;t2°C 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t1°C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故选D.

考点:溶解度及其曲线

18.B

【解析】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图中点所对应的溶液:曲线下方的点所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对应的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会随温度升降而左右平行移动,温度升高向右平移,温度降低向左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图中点所对应的溶液:曲线下方的点所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对应的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会随温度升降而左右平行移动,温度升高向右平移,温度降低向左平移,直到移动到曲线上形成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随温度变化的移动会受曲线的影响,当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上升时,曲线上的点在温度升高时向右平移,温度降低时沿曲线下移;当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下行时,曲线上的点在温度升高时沿曲线下移,温度降低时向左平移。A、t2℃时,a是曲线上的点,是饱和溶液;b点在曲线下方,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B、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点沿曲线下移,表现为析出晶体;b点平行向左移,t1℃时恰好移至曲线上,即刚好饱和没有晶体析出,该项判断错误;C、从a→b即温度不变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结晶后再升温实现.先将a降温到t1℃,析出晶体后成为t1℃时的饱和溶液,过滤,滤出晶体后升温,点会平行向右移动,温度至t2℃到达b点,因此从a→b的转化方法正确;D、从b→a即温度不变把不饱和溶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增加溶质M至饱和即可,转化方法正确,故选B。

考点: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19.C

初三化学第9单元(溶液)测试卷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温馨提示:1、 认真审题, 独立思考, 准确作答, 体验成功! 2、相对原子质量:Cl —35.5,Ag —108,Na —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B.水是一切溶液中的溶剂 C.溶剂量不变时,加入的溶质越多,溶液质量一定越大 D.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溶液温度一定不变 3、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 】 A.把固体研细 B.加热 C.搅拌 D.振荡 4、将40℃时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有少量晶体析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0℃时的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 B.溶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C.20℃时的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 D.2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40℃时小 5、在一瓶NaCl 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 晶体,则…………………【 】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6、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10% B.热糖水降低温度后有固体析出,则原热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C.可以用冷却海水的方式得到氯化钠固体 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7、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氢氧化钠溶液(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钠固体置于滤纸上称量 B.俯视量筒刻度读出所取水的体积 C.将氢氧化钠固体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砝码置于左盘称量 D.将94mL 水倒入盛有6g 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搅拌溶解 8、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液体可加快过滤的速度 B .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C .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D .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得分 评卷人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2.“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外做功。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分子机器 B.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 D.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相同 3.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4.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 碳 点燃 B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水,搅拌 C除去混在木炭粉中的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 D鉴别空气、氮气、氧气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A.A B.B C.C D.D 5.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点燃 CO2+H2O+CO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量过氧化氢在密闭容器中分解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 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3.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风力发电C.光合作用D.牛奶变质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C.烧木材取暖 D.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 7.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 A.防止试剂腐蚀胶管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防止试剂挥发D.防止液体流出 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设计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对上述实验设计思路的描述有以下几点: ①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利于燃烧产物的汇集;②用冷的烧杯可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迅速凝结; ③将烧杯迅速倒置可避免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散逸;④振荡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对描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B.③④正确①②错误C.①②③正确④错误D.①②③④都正确 10.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就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 D.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 11.下列有关纸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B.难溶于水C.可燃性D.易撕碎 1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初三化学综合复习选择题专题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练习 1. 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用糯米、酒曲和水酿制甜酒 D.用双氧水杀菌消毒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要加热就能够在表面生成MgO B.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固体 C.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D.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3. 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金刚石和石墨的质地较软,常用来做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都是C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4.重铬酸钾(化学式为K2Cr2O7)是一种红色固体,用于制铬矾、火柴、铬颜料、并供鞣革、电镀、有机合成等用,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C ) A.+4 B.+5 C.+6 D.+7 5、实验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做“酸的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取用碳酸钾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C )

A. A B. B C. C D. D 6.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2 ① 2H ② 2NH3③ SO2④ CuO ⑤ Mg2+⑥ 2OH-⑦ H2O A.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7. 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 ) A. Fe + MnSO4 = FeSO4 + Mn B. Mg + MnSO4 = MgSO4 + Mn C. Mn + H2SO4 = MnSO4 + H2↑ D. Mn + CuSO4 = MnSO4 + Cu 8.下列对一些现象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A )序号现象或事实解释 A 铁锅不宜长时间储存酸性食品铁易与酸性溶液反应 B 蜡烛一吹即灭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 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或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 用洗洁精清洗盘子上的油污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A. A B. B

初三化学溶液试题与答案

初三化学溶液试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溶液是[] A.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均一、稳定、透明的化合物 D.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 2.浓溶液在用水稀释的过程中, 保持不变的量是[]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的浓度 3.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 A.溶质的量 B.溶剂的量 C.温度 D.压强 4.在下列溶液中,水作为溶质存在的是[] A.25%的硝酸钾溶液 B.96%的酒精溶液 C.37%的盐酸 D.5%的食用醋 5.将m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从50℃冷却到0℃时,溶液保持不变的是[] A.溶液质量 B.溶液浓度 C.溶质质量 D.溶剂质量 6.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硝酸钾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时,不能再溶解硝酸钾 B.饱和溶液在温度升高时,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 C.一定温度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D.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7.t℃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分别是n克和m克,则t℃时该物质 的溶解度是[] 8.t℃时,在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m克中,再加入该物质n克,或蒸发掉P克水,都恰好使溶液 变为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在t℃时溶解度为[]

9.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15克;B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而浓度为 15%的C物质溶液100克蒸发掉15克水,恢复到20℃,析出1克晶体.那么,这三种物质在 20℃时的溶解度 10.20℃时,两杯饱和的硫酸铜溶液,甲杯盛溶液100克,乙杯盛150克.在下列条件下,甲乙两杯 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相同的是[] A.两杯溶液都降温至15℃ B.同温下,甲杯蒸发掉10克水,乙蒸发掉60克水 C.同温下,两杯都蒸发掉30克水 D.甲杯加25克溶液,乙杯减25克溶液 11. 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约是[] A.23.26% B.26.36% C.32.66% D.36.26% 12.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食盐溶液,蒸发掉a克水,则析出b克固体,再继续蒸发掉a克水, 又析出c克固体.则该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是[] 13.13℃时,将50克某溶液加热蒸发溶剂9克,有3克不含结晶水的溶质晶体析出; 再蒸发掉9克溶剂,有4克晶体析出;若继续蒸发掉9克溶剂,将析出晶体的克数为[] A.2克 B.4克 C.9克 D.3克 14.在下列条件下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最大的是[] A.20℃的不饱和溶液 B.20℃的饱和溶液 C.80℃的不饱和溶液 D.80℃的饱和溶液 15.85克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5克食盐后成为[] A.100克19.25%的溶液 B.100克20%的溶液 C.85克20%的溶液 D.85克15%的溶液

九年级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章末测试(二) [范围:第二章时间:3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 ms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 B.糖水 C.冰水 D.泥水 3.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Z-2-1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图Z-2-1 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b=8 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2- C.硫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16 D.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g 4.[上海中考] 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下列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 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5.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6.[威海中考] 对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7.结合图Z-2-2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Z-2-2 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硅原子属于金属元素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8.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Z-3)。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图Z-2-3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二、填空题(共42分) 9.(8分)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要求用序号填空。 (1)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是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常见的酸和碱一、选择题1.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这是因为盐酸中含有大量的 D 氯离子 B 氢分子 C 氢离子 A 氢原子2.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 B C D 食物牛奶鸡蛋清柠檬番茄 pH~~~~ 3.以下情况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B 干冰制造出舞台云雾 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用盐酸除去热水瓶内胆壁上的水垢 4.学习化学我们要经常做实验。根据你的经验在实验室中的下列四个操作正确的是 5.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的酸碱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B 向食盐水中加入稀盐酸 C 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6.根据下图所示物质的pH,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厨房清洁剂显碱性 B 肥皂是中性物质 C 牛奶酸性比酱油强 D 胃酸过多的人可以多吃 橘子 7.化工厂一试剂罐的标签上有右图所示的图标, 该试剂罐中装的可能是 A NaOH B NaCl C CuO D CaCO3 8.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 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 分别滴加稀盐酸 D 分别长期露置于空气中9.甲、乙、丙、丁分别是HNO、Ba(OH)、NaCO、NaOH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已3232知乙和丙可以反应。乙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一定是HNO B 丁一定是NaCO332 C 丙不可能是Ba(OH) D 甲不可能是HNO3210.下列类别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只含有两种元素的是 A 氧化物 B酸 C 碱 D

初三化学综合测试试题

2016年初三化学综合测试试题(一)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4至8页,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全卷共30个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Cl-35.5 Fe-56 H-1 C-1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 选,漏选均不能得分) 1.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矿矿井里的煤层气发生爆炸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盐酸除去铁制用品表面的锈 2.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的是 A.白色污染B.酸雨C.臭氧层被破坏D.温室效应 3.锌铬黄(化学式为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6 D.+7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 B.Zn C.Cl2 D.H 5.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净化水时,常会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用它作杀菌、消毒 B.过滤是通常净化水必须采纳的基础工序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6.下列各图所示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读取液体体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溶液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答 题栏内) 1.下列物质分别投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蔗糖 B .食盐 C .碘 D .高锰酸钾 2.关于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 .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 3.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C .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D .用食醋除去水垢 4.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①降低温度;②升 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相同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能达到目的的有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 B .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C .不饱和溶液:还能溶解溶质的溶液 D .溶解度: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溶质的最大值 6.下列物质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能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 .氯化钠 B .硝酸铵 C .氢氧化钠 D .蔗糖 7.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 B .在t 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 .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 8.将60℃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溶剂的质量 B .溶液的质量 C .溶质的溶解度 D .溶质的质量分数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B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度大的溶液 C .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析出晶体 D .不饱和溶液一定比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小 10.不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有 ①温度 ②固体物质的种类 ③水的质量 ④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 A .①④ B .② ③ C .①② D .③④ 11.常温下,在两只各盛100mL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 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常温下,甲、乙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 .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D .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12.20℃,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 ,分别加入到四个盛5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 其溶解情况如右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 丁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 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丙>乙>甲>丁 D. 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1

初三化学上册综合练习题

九年级上期化学综合练习题 冯志红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 Cu-64 一、选择题 1.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空隙2.最近在我国河北省的海陆交界处发现了大储量的油田。油田中的石油属于(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3.“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 2O 4 将航天员呼出的CO 2 转化为O 2 ,而NiFe 2 O 4 的质量和化学性 质都不变。则NiFe 2O 4 在该过程中是(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消毒剂 D.催化剂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5.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 ) A.隔绝空气 B.隔绝可燃物 C.改变可燃物性质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6.下列做法或认识科学的是( ) A.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 B.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好 C.防煤气中毒,煤炉上放一盆水 D.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 7.气相合成金刚石薄膜被誉为20世纪的炼金术。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制造金刚石薄膜的原理 为:CH 4 →C(金刚石)+2H 2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金属单元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Zn:65 Fe:56 H: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共40分)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下列物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 A、保险丝 B、医疗器械 C、潜艇外壳 D、眼镜架 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主要是因为() A、钨的导电性好 B、钨的熔点高 C、钨的硬度大 D、钨的密度大 4.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为纯净物 B、含碳量不同 C、机械强度不同 D、铸造性不同 5.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投入足量地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且有金属不溶物残留的是 ( ) A.铁 B.黄铜 C.碳酸钙 D.生石灰 6.公元二世纪我国炼丹专家魏殃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在的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A.很稳定 B.很活泼 C.易氧化 D.易还原 7.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①镁②硫③铁④磷⑤铜 A、①③ B、③ C、③④⑤ D、③⑤ 9.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A、氯化镁 B、硫酸锌 C、氯化亚铁 D、硫酸铜 10.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11.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下列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铁门表面喷漆 B.冰箱保存食物 C.用扇子扇煤炉火,火会更旺 D.将木头电线杆埋入地下的部分用火微微烧焦 12.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锈蚀的速率最慢的是()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 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13、在车船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A.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 B.可以增大硬度防止撞坏 C.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D.改变铁的颜色 14.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A.铁矿石 B.金属或合金 C.氧化物 D.非金属单质 15.下列每组金属是按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A.K、Hg、Zn B.Ag、Al、Au C.Mg、Fe、Cu D.Pt、Pb、Na 16.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 不反应;如果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综合试题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2.“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 3.“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4.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5.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6.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D.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7.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试题以及答案

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共30分,1~6小题每空1分,7~8小题每空2分) 1.将3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水分后仍然恢复至30℃,则杯底有______________,溶液为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除与溶质和溶剂性质有关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0℃时,Cl2的溶解度为2.5,其意义是:在20℃时,压强为____________时,在____________水中,最多可溶解Cl2____________。 3.在溶解性、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三个概念中,与温度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质____________的定量表示。要增大Na2SO4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____________方法。 4.将饱和的石灰水变为不饱和的石灰水的三种方法是: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或“=”符号填空。 (1)V1 mL水和V2 mL酒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____________(V1+V2) mL (2)t℃时,NaCl的溶解度为5 g,则t℃时,10 g NaCl饱和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5% (3)同一温度下,分别将100 g KCl饱和溶液和200 g KCl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析出的晶体质量分别为m g和n g,则m______________n (4)将5 g CuSO4完全溶于95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5% 6.60℃时将36 g硝酸钾溶于204 g水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将此溶液平均分成三等份: (1)取第一份,将温度升高到90℃,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取第二份,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原来增加一倍,需加入硝酸钾固体____________g。 (3)取第三份,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____________g。 7.存放汽水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放在阴凉的地方,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盛放汽水的玻璃瓶盖必须密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汽车、电动车一般要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用1 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 1 g/cm3)_____________________L,配制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_kg。 二、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9.下列物质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A.酒精 B.熟石灰 C.二氧化碳 D.硝酸钾 10.下列组成为无色溶液的是 A.白酒 B.牛奶 C.碘酒 D.蒸馏水 1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里,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乳浊液的是 A.面粉 B.植物油 C.高锰酸钾 D.蔗糖 12.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初三化学上册试题及答案

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成语中只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A.沙里淘金B.刀耕火耨C.釜底抽薪D.百炼成钢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铁还是植物制造叶绿素不可缺少的催化剂。这里的“铁”是() A.铁分子 B.铁单质 C.铁元素 D.铁离子 4、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解决人民饮水安全问题,需对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B.经过吸附作用可使硬水变为软水 C.用肥皂水能区别硬水和软水D.长期饮用纯净水对身体健康有利 5、过硫酸铵【(NH4)2S2O8】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广泛地用于蓄电池等行业;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期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过硫酸铵中硫(S)元素的化合价() A.+7 B.+6 C.+4 D.-2 6、如右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可看出:从着火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势跑出 C.伏低身子逃出D.淋湿衣服爬出 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1L黄豆和1L芝麻混合,体积小于2L,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8、涉及核武器问题,铀浓缩技术是国际社会严禁扩散的敏感技术。铀235是可裂变核元素,在中子轰击下可发生链式核裂变反应,可用作原子弹的核装料和核电站反应堆的燃料。铀235的质子数为92,那么其核电荷数为() A.235 B.143 C.92 D.51 9、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 + 6HCl ===== 2FeCl3 + 3H2↑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 Fe3O4 点燃 C、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OH)2 + CO2 === CaCO3 + H2O D、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CO + O2 === CO2 10、乙酸乙酯(CH3COOCH2CH3)存在于许多酒以及菠萝、香蕉等果品中。白酒中主要成分乙醇与少量存在的乙酸缓慢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使白酒带香味,这也是陈酿越陈越珍贵的原因。下列关于乙酸乙酯说法

初三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第一二三单元能力测试题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分×16=32分) 1、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C、汤姆生 D、爱迪生 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4、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 B、推理 C、测量 D、实验 5、人们的习惯性动作中也大有学问,例如: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子、锅盖、酒瓶、饮料瓶的盖子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在桌面上,才符合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 A、翻放 B、正放 C、随意放 6、用酒精灯加热,被加热的试管(或其它器皿)部分应对位于( ) A、火焰的内焰 B、火焰的外焰 C、火焰的焰心 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8、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9、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10、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中考综合试题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中考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向质量为m的Zn和Fe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的颜色一定呈无色 B.滤渣中的物质一定有3种 C.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答案】D 【解析】Zn +CuCl2= ZnCl2 +Cu 65 64 Fe+CuCl2= FeCl2 +Cu 56 64 由此可知,锌的反应使固体质量减少,铁的反应使固体质量增加,质量为m的Zn和Fe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说明锌、铁都参与反应,因此溶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选D 点睛: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A.Fe(NO3)2 B.Fe(NO3)3 C.Cu(NO3)2、Fe(NO3)2 D.AgNO3、Cu(NO3)2、Fe(NO3)2 【答案】A 【解析】 根据金属银、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银被置换完剩余的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过滤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说明加入的铁有剩余.因此,滤液中只含有Fe(NO3)2、滤渣中一定含有Ag、铜、铁的结论.选A 点睛: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现有一包由5.6g铁、7.2g镁、1.0g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定量的CuCl2溶液中。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可能是 A.26. 2g B.26.6g C.26. 0g D.25. 8g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 1.试管中分别盛装甲、乙的饱和溶液,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后,A试管中变浑浊,结合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试管中是甲溶液 B.t1℃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将t3℃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D.t3℃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于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升高,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后A试管中变浑浊,说明了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试管中是乙的溶液,故A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的溶解度是10g,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9%,故B错误; C、将t3℃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成为t2℃的饱和溶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成为t2℃的不饱和溶液,与t3℃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由于在t2℃甲的溶解度大于t3℃时乙的溶解度,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在故C错误;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故D正确。故选D。 2.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 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答案】B 【解析】A、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故A错误;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故B正确; C、t2℃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不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不一定大于乙,故D错误。 3.将100g 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为5%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 A.100g B.200g C.300g D.400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100g×20%=(100g+x)×5%,解得x=300g,故选C. 4.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而量筒中水的体积偏大,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错误;④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故选A。 5.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适量的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掉过量的溶剂。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