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习题与思考题(张明学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习题与思考题(张明学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习题与思考题(张明学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

习题与思考题(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

出版社,2010.08)

前言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是为资源勘查工程等非地球物理勘探专业编写的本科生通用教材。在剖析了国外及国内各院校所编相关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编写小组广泛开展了国内外文献、专著及科研成果的调查研究,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培养大学生、研究生的教学经验,建立新的教材体系,拟定了新的编写大纲。编者在多年教学和科研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地震勘探的现状和发展及石油工业生产与科研的需求,编写了此教材,它适用学时数约为48~64学时。

本教材主要介绍关于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与应用。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合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掌握;

(2)教材内容覆盖面广,讨论了地震勘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重点突出,根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特点,在必要的数学推导的基础上注重其在专业中的应用,并去掉了一些繁琐的公式推导;

(4)重点突出了如何利用地震资料解释有关石?由勘探中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以及可能

的油气储层的说明。

随着世界油气勘探的进展,石油工业形势日趋严峻,地质、地理条件较好的易找油气田越来越少,勘探难度日益增大,世界剩余石油可采储量及总可采资源量均呈下降趋势。这种勘探形势迫使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必须有巨大进展,才能适应世界油气勘探的持续发展。因此,本书增加了地震勘探新方法、新技术,使读者对地震勘探的发展动态有较全面的了解。使用本教材时,可针对教学对象和课程学时安排适当选择讲授内容。

本教材由东北石油大学张明学任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宋炜、西安石油大学苏海、东北石油大学胡玉双任副主编。编写人员分工如下:张明学编写前言、绪论、第一章、第六章;胡玉双编写第二章、每章习题与思考题;苏海编写第三章;宋炜编写第四章、第五章;胡玉双和长江大学杨飞共同编写第七章。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东北石油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和长江大学相关同仁以及石油工业出版社的热情帮助,编者在此深表谢意。

限于编写者水平,书中会存在不少问题,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0年5月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1页

目录

绪论.....................-.................................................................................“(1) 第一节油气勘探的基本方法 (1)

第二节地震勘探方法简述 (2)

第三节地震勘探的发展概况 (4)

习题与思考题...........................................................................一、.... (5)

第一章地震波运动学 (6)

第一节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6)

第二节地震波的传播规律 (12)

第三节一个分界面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 (16)

第四节多层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 (20)

第五节连续介质中地震波的运动学.........一m oil (24)

第六节折射波运动学....................................一. (29)

习题与思考题 (31)

第二章地震波动力学特征 (33)

第一节地震波的频谱 (33)

第二节地震波的振幅...............O U....Q OI (42)

第三节影响地震波传播的地质因素 (47)

习题与思考题……………………………………………·………………………………..(49)

第三章地震勘探数据的野外采集................................................................一(50) 第一节野外工作方法 (50)

第二节多次覆盖观测系统 (63)

第三节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 (72)

习题与思考题 (92)

第四章地震资料数字处理 (93)

第一节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概述.................. (93)

第二节预处理 (95)

第三节动校正与静校正 (99)

第四节数字滤波 (103)

第五节反滤波 (107)

第六节共反射点叠加 (110)

第七节地震波偏移成像·……………………………………………………………一(119)

习题与思考题………………………·…………………………………………………..(122)

第五章地震波速度 (123)

第一节几种速度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节地震波速度的影响因素与分布规律…·……………………………………··

第三节地震波速度的来源……………………………………………………………

习题与思考题 (138)

第六章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140)

第一节地震资料解释概述……………………………………………………………

第二节地震剖面的特点………………………………………………………………

第三节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第四节各种地质现象在时间剖面上的特征和解释…………………………………

第五节地震构造图的绘制……………………………………………………………

第六节三维地震资料解释……………………………………………………………

习题与思考题 (194)

第七章地震地层解释及储层预测 (197)

第一节地震反射信息的地震地层解释 (197)

第二节地震信息的岩性解释与烃类检测技术 (207)

第三节发展中的新技术 (225)

习题与思考题………………………………………………………………………·…一(234)

参考文献.................................一. (235)

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1~2页

第零章绪论

习题与思考题

1.什么叫地震勘探?

2.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地震勘探的生产过程分哪几部分?每部分的任务是什么?

4.简述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

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5页

第一章地震波运动学

习题与思考题

地震勘探的基本任务之一是确定地下的地质构造,这个任务的解决主要利用了波的运动学特性。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它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运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也叫几何地震学。在本章

首先介绍地震波传播的基本概念和传播规律,然后讨论均匀介质、层状介质以及连续介质中反射波和折射波的运动学。

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6页

1.名词解释

波前和波尾

波剖面和振动图

波线

地震子波

波阻抗

射线平面

有效波和干扰波

纵波和横波

运动学

时距曲线

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

共炮点

t0时间

回折波

视速度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地面与地下反射界面都是平面,界面以上介质为均匀介质,则地面上纵直测线观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为双曲线。( )

(2)单—平界面上覆为非均匀介质,纵直测线的反射波时距曲线是一条光滑的双曲线。( )

(3)岩性界面一定是地震反射界面。( )

(4)只有测线方向与地层走向垂直时,射线平面与铅垂面垂直。( )

(5)对折射波来说只要有高速层存在,就产生屏蔽现象。( )

(6)近炮点观测的水平层状介质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乎为双曲线。( )

(7)速度界面肯定是反射界面。( )

(8)沿着界面,波在两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相等的。( )

(9)地下界面埋藏越深,反射波时距曲线越平缓。( )

(10)当地面和地下反射界面为平面时,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极小点处的视速度为零。( )

3.简述题

(1)地震勘探原理。

(2)岩性界面是否为地震反射界面。

(3)费马原理。

(4)惠更斯原理。

(5)地震反射界面的地质意义。

(6)面波的特点。

4.反射波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当波垂直入射时,写出反射系数表达式。

5.折射波传播的规律和特点?

6.在同一坐标内定性画出下列时距曲线:

(1)水平界面I反射波,V av=2000m/s,to=1.0s。

(2)水平界面Ⅱ反射波,V av=4000m/s,to=1.5s。

(3)界面I折射波。

(4)面波,V av=800m/s。

7.已知波速V=1000m/s,利用虚爆炸点做下列各图:

(1)已知反射界面的位置定时距曲线的形状(反射界面的上倾方向与x正方向一致)。

(2)已知时距曲线极小点在x轴负方向,曲线上t0=1.000S,t0=0.865S,求反射界面的位置和产状。

8.推导水平界面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并画出射线路径、反射波时距曲线,说明时距曲线有什么特点?

9.推导当倾斜界面上倾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时的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绘出射线路径及时距曲线,并说明时距曲线特点。

10.连续介质情况下的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有何特点?射线和等时面有何特点? 11.常规的地震勘探中有哪些类型的波?试举例加以说明。

12.地震波的反射强弱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13.为什么地震波有强有弱,有正有负?

14.什么叫波的振动图?地震勘探中的地震波振动图指的是什么?

15.什么叫波的波剖面?地震勘探中的地震波波剖面指的是什么?

16.为什么利用地震折射波进行石油勘探的效果不如地震反射波?

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31~32页

第二章地震波动力学特征

习题与思考题

地震波的动力学理论是地震勘探最重要的理论基础。随着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的进步,地震波动力学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与地下的地层结构、岩石性质及流体性质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利用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来研究地下的地层、岩性及油气显示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地震波的动力学,主要是研究地震波在运动状态中的能量、波形与频谱等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所以在本章

里,首先讨论地震波的频谱,其次对地震波的能量、反射波的振幅等进行分析。本章的重点是讨论地震波动力学信息与岩石物性间的关系,并说明影响这些属性的主要因素。

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33页

1.名词解释

动力学

物理地震学

频谱

波的发散

波散

频散

介质的吸收

主频

2.频谱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地震波频谱的特点有哪些?

4.示意画出地震波的频谱图,指出频谱的主要特征。

5.为什么说大地对地震波有滤波作用?

6.什么叫地震波的频谱分析?频谱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7.地震波的振幅和频率等动力学特点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它们对解释地下岩性有什么作用?

8.影响地震波振幅的主要地质因素有哪些?说明这些地质因素影响规律和特点。

9.影响地震波传播的地质因素有哪些?

10.与地震勘探有关的一些波在频谱上有何差异?利用这些差别可以用什么办法消除哪些波? 11.影像地震波频谱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2.地震波的吸收衰减有何特点?

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49页

第三章地震勘探数据野外采集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三章地震勘探数据的野外采集

地震资料采集是整个勘探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地震记录的品质直接影响着地震勘探的

精度,因此分析、提取影响采集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提高地震勘探解决地质问题能力的关键。本章主要讨论地震勘探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干扰波分析、地震测线布置、观测系统和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等。

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50页

1.名词解释

规则干扰波

随机干扰

多次覆盖

观测系统

共反射点道集

检波器组合

2.填空

(1)检波器组合是利用有效波与干扰波的( )不同来压制干扰波的。

(2)在压制随机干扰方面,多次叠加比组合( )。

(3)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所有道的记录的集合称为( )。

(4)多次覆盖是通过( )和( )同时搬家,使其( )不变来完成的。

(5)对有效波来说n个检波器组合后振幅增加了( )倍。

3.简述题

(1)有效波与干扰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分别用什么办法压制干扰波效果好?

(2)组合的原理?

(3)为什么对压制随机干扰来说多次得叠加比组合效果好?

(4)采用6次覆盖时从哪一炮开始反射点满足覆盖次数?从哪一炮开始组成新的24个

共反射点道集?在12次覆盖的情况下又如何?

4.计算题

(1)野外数字地震仪的接收道数为120道,道间距为50m,偏移距为100m,若采用单边放炮30次覆盖观测系统,试问:

①观测线上炮点和排列分别向前移动多少米?

②满足30次覆盖的第一、第三个共反射点的道集分别由原来的哪些道组成?

③若偏移距变化时,上述各问的答案有何变化?

(2)O1, O2, O3 ,… , O21为时测线上等间隔的21个接收点,有一种观测系统,其炮点和接收段关系为:

炮点:O7 O9 O11 O13 O15

接收段:O13~O17 O11~O15 O9~O13 07~O11O5~O9

请完成下列工作:

①出该观测系统综合平面图。

②画出各炮所观测到的时距曲线(假设地下有一水平界面)。

③从观测系统综合平面图上看,这是多少次覆盖?

(3)某工区视速度最低的有效波Va1=7000m/s,Ta1=30ms;视速度最高的干扰波Va2= 1500m/s,Ta2=40ms。计划用9个检波器作线性组合。请问:组内距(δx)应取多大?

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92页

第四章地震资料数字处理

习题与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动校正

静校正

剩余时差

水平叠加

偏移归位

共中心点

叠加理想的地震记录

实际的地震记录

滤波

反滤波

2.简述野外采集得到的地震数据在计算机中存放的格式。

3.水平叠加流程包括了那几个处理模块?请画出水平叠加处理流程图。

4.简述动校正的作用和目的?

5.论述水平叠加时间剖面的取得过程。

6.简述反滤波的作用和目的。

7.什么是偏移归位处理?为什么要进行偏移归位处理?

8.论述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产生偏移的原因及偏移的特点。

9.进行偏移归位处理后得到的地震剖面叫什么时间剖面?它与水平叠加时间剖面有什么不同?

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122页

第五章地震波速度

习题与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平均速度

均方根速度

叠加速度

叠加速度谱

2.分别叙述利用地震测井和声波时差测井求取速度的工作原理?

3.影响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某一工区已有的原始资料是野外的多次覆盖地震记录(即未作地震测井、声波测井等),试问如何利用多次覆盖资料求得:

(1)叠加速度V d;

(2)均方根速度V rms(Φ=O,Φ≠0两种情况);

(3)层速度

5.已知三层水平层状介质,其厚度分别为h1=h2=h3=1000m,各层的速度分别为V1= 3000m/s,V2=5000m/s,V3=6000m/s,试求出这三层介质的平均速度和均方根速度。

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139页

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138页

第六章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习题与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地震同相轴

时间剖面的对比

剖面闭合

绕射波

层位标定

标准层

水平分辨率

垂直分辨率

构造图水平切片

2.地震资料中蕴藏着哪些信息?用地震资料能解决哪些问题?

3.水平叠加剖面的特点是什么?

4.波对比的原则是什么?

5.论述水平叠加剖面实际对比的方法。

6.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常见的特殊波有哪几种?请分别叙述。

7.断层在水平叠加剖面上的识别标志是什么?

8.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如何如确定断面的要素?

9.回转波产生的条件和特点是什么?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如何识别回转波?

10.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可能出现的假象有哪些?产生这些假象的原因是什么? 11.地震构造图一般分为哪几种?

12.提高分辨率的途径有哪些?

13.请论述断点平面组合的原则和方法。

14.在均匀介质情况下,对等t0图进行空间校正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15.勾绘等值线时应满足的构造规律有哪些?

16.作出附图6-1中两个模型中各个界面的理论自激自收剖面图。

附图6-1

17.断层在水平切片上的反映有哪些?

18.真深度、视深度和法线深度的关系?

19.真倾角、视倾角和方位角的关系?

20.构造解释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21.写出制作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过程(包括数学公式)。

22.写出地震记录形成的物理机制和数学公式。

23.示意绘制附图6—2所示的自激自收时间剖面。注意各种波的相互关系,并说明使用什么方法可使水平叠加剖面的形态与地质模型尽量对应。

附图6-2地垒式模型

24.附图6—3是什么类型的地震剖面?该地震剖面上包含哪些波动特征?可看到哪些可能的地质现象?根据该地震剖面的特征示意绘制其地质模型。

附图6-3一条实际的地震剖面

25.附图6—4是根据岩性录井资料,采用零相位子波制作的合成地震记录。假设不考虑各类岩性的密度差异,只考虑其速度变化,如果页岩的速度为2900m/s,含气砂岩的速度为2600m/s,含水砂岩的速度为3000m/s,泥质砂岩的速度为3100m/s,含砾砂岩的速度为3000m/s,灰岩的速度为3800m/s,请完成下列工作:

①析在各岩性分界面上产生反射波的极性和反射系数的相对大小。

②分析合成地震记录与岩性分界面的对应关系。为什么反射波的同相轴与分界面不一定存

在良好的一一对应关系?

③如何利用这样的合成记录实现层位标定?实际工作中的层位标定应该具有哪些基本资料?

完成哪些工作步骤?

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194~196页

第七章地震地层解释及储层预测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分辨率、成像准确性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由于地震资料包含大量地下地质信息,覆盖面积广,具有三维特性,所以这项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受到石油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利用地震资料研究地下地质构造、地层?如何进行储层预测、油藏描述?如何进行油藏、含油气层的预测?这些问题促使地球物理学家、地质学家开发应用了一系列地震地层解释方法和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如地震资料反演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AVO分析技术,这些技术充分利用测井、钻井、地震的长处,大大提高了钻探成功率,有效地指导了油田开发。

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197页

第七章地震地层解释及储层预测

习题与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地震层序

地震相

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地震属性

地震属性技术

地震反演技术

四维地震

AVO

2.如何进行地震相分析?

3.如何划分地震层序?

4.请论述地震相命名的原则和方法。

5.地震地层参数有哪几种类型?请指出各种类型中主要的参数及特点。

6.目前常用的地震相地质解释有哪几种?

7.论述正在发展中的新地震技术。

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234页

石油工业概论习题库

石油工业概论习题库 第一部分综合、地质勘探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石油 2.天然气 3.凝固点 4.天然气水合物 5.石油工业 6.风化 7.剥蚀 8.搬运 9.沉积 10.压实作用 11.胶结作用 12.重结晶作用 13.沉积构造 14.沉积岩的韵律 15.地质构造 16.变质岩 17.沉积岩 18.地质圈闭 19.生油岩 20.储集层 21.孔隙度 22.渗透率 23.含油饱和度 24.地层水矿化度 25.有效圈闭 26.干酪根 27.还原环境 28.石油勘探 29.射孔 30.地质储量 31.探明储量 32.控制储量 33.预测储量 34.油气苗 35.地震勘探技术 36.高分辨率地震勘探 37.物探 38.化探 39.遥感技术 40.岩屑录井

41.气测录井 42.完井测试 43.含油气盆地 44.拗陷 45.隆起 46.正断层 47.逆断层 48.平移断层 49.沉积盆地 50.生油门限 51.岩性圈闭 52.褶皱构造 53.断裂构造 54.地质年代 55.油气初次运移 56.油气二次运移 57.油气藏 58.生物化学气 59.油型气 60.煤型气 二、问答题 1.油气聚集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对每项条件进行分析。 2.油气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并对每项条件进行分析。 3.油气生成的三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4.“油气田首先是在地质家的头脑里”是一句至理名言,其实质是什么? 5.石油勘探过程的主要顺序有哪些? 6.“野外石油地质调查”的含义是什么? 7.野外石油地质调查经过的三个步骤是什么? 8.野外地质调查要经过三个步骤?简要说明野外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 9.什么是预探井,打预探井的目的是什么? 10.油气测试能得到什么信息? 11.“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是生、储、盖、运、圈、保多种地质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句话中的“生、储、盖、运、圈、保”是什么意思? 12.世界上大型油田主要都是什么类型的油气藏?画出该类油气藏的剖面和平面示意图。 13.中国今后的发展不能走“以煤为主”或“以油气为主”的能源供应路线,具体原因是什么?可行的能源供应路线是什么? 14.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天然气? 15.油气生成后在地下是如何运移的? 16.储集层具有什么条件才能存储油气? 17.石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石油有什么用途? 18.我国目前的石油产量大约是多少,能否满足需要?进口的来源通道? 19.我国的石油能源战略是什么? 20.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寻找构造主要有哪些主要方法,使用的最多的是那种方法?为什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一(含答案)

试题一 课程名称:《石油地质基础》适用班级: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岩石: 2、矿物: 3、沉积岩: 4、地质作用: 5、构造运动: 6、沉积相: 7、油气的运移: 8、石油: 9、油气藏: 10、圈闭: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地球的形状为的椭球体。 2、外力地质作用是指以为主要能源而引起地表形态和发生 变化的地质作用。 3、成岩作用的方式主要有:、、。 4、矿物在形成过程中有趋向于的习惯,晶体的这种习惯称结晶 习性或简称晶习。 5、深成侵入作用形成的岩体主要呈、产出。 6、促使岩石变质的外在因素主要有、及。 7、层理由、、等要素组成。

8、生物演化的特点是:、、。 9、年代地层单位包括、、、、时间带六级。 10、通常根据构造运动的方向将构造运动划分为运动和运动两 类。 11、断层的要素有:、、、。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岩石是否发生变质的标志是要看其有无重结晶现象或有无形状的改变。() 2、在碳酸盐岩中,方解石含量大于50%的为石灰岩类,白云石含量大于50%的 为白云岩类。() 3、湖成三角洲亚相属于碎屑湖泊相。() 4、地层接触关系通常指上下地层的产状变化关系。() 5、采收率是可采储量与剩余可采储量的比值。()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碎屑岩的结构与储油物性的关系如何? 2、粘土岩的研究意义是什么? 3、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是什么? 4、简述断层的分类。

5、油气藏有哪些类型? 五、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绘图示意断层的产状要素 2、绘图示意褶曲根据形态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述油气生成的外在条件有哪些?

石油化工(习题答案)

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燃料油(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焦炭。原油最主要的元素是碳和氢,其余的是硫、氢、氧和微量元素。 是有种烃类包括烷烃、芳香烃、环烷烃。 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以及胶状沥青物质。 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给石油加工过程以及石油产品质量带来的危害: 1、腐蚀设备;2影响产品质量;3、污染环境;4、在二次加工过程中是催化剂中毒。 F:燃料S:溶剂和化工原料L:润滑剂以及有关产品W-蜡B-沥青C-焦炭 车用汽油的主要性能:1-抗爆性;2-蒸发性;3-安定性;4-腐蚀性 评价汽油抗爆性的指标为辛烷值(ON),我国车用汽油的牌号按其RON的大小来划分。柴油抗爆性通常为十六烷值(CN)表示。 柴油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轻柴油按凝点分为10、5、0、-10、-20、-35、-50号7个牌子。重柴油为10、20、30. 馏程:指油品从初镏点到终镏点的温度范围。 10%蒸发温度:温度越低则起动性能越好,但不是越低越好; 50%蒸发温度:越低则加速性能越好,过高会燃烧不完全; 90%蒸发温度:越低润滑性能越好。 润滑油的作用:1-降低摩擦2-减少磨损3-冷却降温4-防止腐蚀。 三大合成材料:1-塑料2-橡胶3-纤维 原油含盐含水的危害:1-增加能量消耗2-干扰蒸馏塔的平稳工作3-腐蚀设备4-影响二次加工原料的质量 精馏过程的实质:就是迫使混合物中的气、液两相在塔中做逆向流动,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在相互接触过程中,液相中的轻组分转入气相,而气相中的重组分则逐渐进入液相,从而实现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热加工工艺:1-减粘裂化2-延迟焦化3-高温裂解 二次加工是为了改善产品质量。 催化裂解的条件下,原料中的各种烃类进行着错综复杂的反应,不仅有大分子裂化成小分子的分解反应,也有小分子生成大分子的缩合反应,同时还进行着异构化、氢转移、芳构化等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分解反应是最主要的。 石油馏分也进行分解、异构化、氢转移、芳构化等反应。 催化裂解装置一般由1-反应再生系统2-分馏系统3-吸收稳定系统4-再生烟气能量回收系统组成。 再生器的作用是使空气烧去催化剂上面的积炭,是催化剂恢复活性。 分馏系统的作用:冷却油气、提高分离精度、减小分馏系统的压降,提高富气压缩机的入口压力。 吸收稳定系统的作用:利用吸收和精馏的方法将富气和粗汽油分离成干气、液化气和蒸汽压合格的稳定汽油。 催化重整就是一种双功能催化剂,其中铂构成脱氢活性中心,促进脱氢、加氢反应:而酸性载体提供酸性中心,促进裂化、异构化等正碳离子反应。 催化重整工艺流程:1-原料处理过程2-重整反应过程3-抽提过程4-分离过程 加氢精制催化剂需要加氢和氢解双功能性。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doc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5x2=10分) 1、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也可理解为油 母质。 2、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 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 3、沉积岩:是在近地表条件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及其它物质,经搬运、沉积及成 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0 4、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并使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溢散的岩 层。 5、石油:储存在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由碳氢化合物及少量杂质组成的呈液态或稠态的可燃 有机矿产。 二、填空题(30x1=30分) 1、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 、高原、平原等。 2、年代地层单位:、界、是—、统。地质年代单位:宙、宙、纪、世。 3、地层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4、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5、摩氏硬度从1到10的矿物依次是:划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 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6、地质年代从早到晚依次是: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 二、泥盆纪、志留纪、、三叠纪、二叠纪、侏罗纪、白 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O

三、选择题(10x2=20分) 1、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c )、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 A.沉积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物理风化作用 D.岩浆作用 2、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a )、重结晶作用。 A.胶结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 3、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c )。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 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d )。 A.氧和铝 B.铝和硅 C.铁和镁 D.氧和硅 5、石油和天然气与(c )关系最为密切。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火山岩 6、下列岩石中,储油条件最好的是(d )o A.火成岩 B.变质岩 C.粘土岩 D.沉积岩 7、沉积岩一般可分为(b )o A.碎屑岩、粘土岩、石灰岩 B.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 C.碳酸盐岩、碎屑岩、变质岩 D.粘土岩、碳酸盐岩、砾岩 8、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b )。 A.风化■—搬运一剥蚀一沉积一成岩 B.风化一剥蚀一搬运一沉积一成岩 C.剥蚀一风化一搬运一沉积一成岩 D.剥蚀一搬运一沉积一成岩。 9、不同的沉积相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 )o A.生物发育 B.气候状况 C.地球化学条件 D.自然地理条件 10、在沉积相的分类中,湖泊相属于(a )相。 A.陆 B.海 C.滨海 D.浅海 四、简答题(5x5=25分) 1、以下胶结类型分别属于哪一?类?

石油地质学教案 考试题及答案

A 卷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期末考试试题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教学系油气资源系 考试日期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1.石油的旋光性 2.含油气盆地 3.门限温度 4.生物化学气 5.石油地质储量 6.有效渗透率 7.油型气 8.油气二次运移 9.干酪根 10.油气田

二、填空(每题1.5分,共15分) 1.石油的颜色取决于的含量;相对密度受 影响;影响粘度的因素有 。 2.油田水中的主要无机离子有;按苏林分类油田水可分为四 种水型;常见的油田水类型是。3.烃源岩的特点是;储集岩的特性是;盖层的特征是。4.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5.凝析气藏形成的条件是:, 。 6.背斜油气藏的成因类型有、、 、、。 7.含油气盆地内次一级构造单元可以划分为。8.评价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的常用指标有、 、等。 9.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包括:、、。油气运移的区域指向为 。 10.地层异常高压主要成因有、、 、、。

三、判断题(命题正确者画√,错误者画×,每题1分,共5分)1.烃源岩只要具备巨大的体积、高有机质丰度、优越有机质类型,就可以生成大量油气。()2.地下某处流体的压力越大,其具有的压能越大,因此流体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3.随着埋藏深度增大岩石的压实作用愈加强烈,岩石愈加致密。因此随埋深增加,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物性总是越来越差。()4.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与天然气的成分有关,其重烃含量愈高,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愈大。()5.用饱和压力确定的油藏形成时间代表油藏可能形成的最晚时间。 ()四、简述题(共20分) 1.油气生成的阶段性及其特征(8分); 2.油气初次运移动力及作用机理(7分); 3.油气藏中油气聚集机理(5分) 五、论述题(共23分) 请阐述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富集条件(13分);如果欲在前期盆地区域勘探基础上对陡坡带开展圈闭预探,请阐述工作部署和技术方法(10分)。 六、图件分析题(共17分) 下图为某砂岩储集层顶界面构造图,储层平均厚50m,上覆有良好盖层;已探明的南部区块各井钻遇含油高度分别为:01井120m,02井50m,03 井25m。 (1)请在图中确定圈闭的溢出点,画出闭合范围,求出闭合高度;画

石油工业概论重点复习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1.石油:石油是储藏在地下岩石空隙内的不可再生的天然矿产资源,它主要是以气相、液相和固相烃类为主的,并且含有少量非烃类物质的混合物,具可燃性。 2.石油基本性质: ①主要化学成分:C和H,其中C占84%~87%,H占11%~14%。烃类化合物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②非烃类化合物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 ③密度:比水轻,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 ④颜色浅的原油一般密度小,粘度低,油中含轻烃成分较多;含胶质和沥青质少,密度小。 ⑤粘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随密度的减小而减小。含烷烃多的原油黏度较小;含胶质、沥青质多的原油粘度较大。 ⑥凝固点:原油含蜡越多,凝点越高。 ⑦闪点、燃点、自然点:原油和成品油越轻,其闪点和燃点月底,而自燃点却越高。 ⑧溶解性: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苯、醇等)。 ⑨原油中的有害物质。 3.天然气的成分:主要是气态烃,以甲烷为主,其中还有少量的C 2-C 5 烷烃成分 及非烃气体。气密度一般在0.5-0.7之间,比空气轻。 4.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环境下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冰状的水合物。 5.液化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经经净化处理后,通过低温冷却而成的液态产物,气体积为原气态体积1/600。 6.天然气分类:按照矿藏特点,可分为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藏气;按烃类的组成,可分为干气、湿气;按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可分为酸气、净气。 7.石油工业: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等的生产部门统称为石油工业。 8.对外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原油净进口量占本国原油消费量的比例,表现一个国家原油消费数量对国外原油的依赖程度。常用来描述原油安全的程度。

石油化工概论

1、石油化学工业由哪几部分组成?石化工业可分为石油炼制工业体系和石油化工体系。 2、简述石油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工业血液之称的石油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跃居在世界能源消费的首位,石油及其产品作为重要的动力燃料和化工原料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石油资源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石油化工已成为化学工业中的基干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3、“三大合成”、“三苯”、“三烯”各指的是什么?塑料、橡胶、纤维。笨、甲苯、二甲苯。乙烯、丙烯、丁二烯。 4、石油的一般性质如何? 大部分原油是暗色的,通常呈黑色,褐色。少数为暗绿色、黄色并且有特殊气味、原油在常温下多为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相对密度在0.800~0.980之间。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60摄氏度),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物。 5、组成石油的主要元素有哪些最主要元素是碳氢,占96%-99%,其中碳占83%-87%,氢占11%-14%。其余的硫、氮、氧和微量元素含量不超过1%-4%。 6、石油中有哪些烃类化合物? 烷烃、环烷烃、芳烃。 7、石油中非烃化合物有哪些? 对石油加工及石油产品有何危害? 包括含硫、含氮、含氧气化合物一起胶状沥青状物质。酸性含硫化合物是活性硫化物,对禁书设备有较强的腐蚀;原油中的氮化物性质不稳定,易被氧化和聚合生成胶质,中碱性氮化物会使催化剂中毒;中性含氧化合物包括酮、醛和酯等,可氧化生成胶质,影响油品的实用性能。 8、概念:蒸气压、馏程、密度与相对密度、凝点、闪点、自燃点 馏程:指油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凝点:只试样在实验规定的条件下,冷却至液面不移动是的最高温度。蒸汽压:指在标准仪器中测定的38℃蒸气压。自燃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燃油在规定结构的容器中加热挥发出可燃气体与液面附近的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可被火星点燃时的燃油温度。密度与相对密度:密度是质量与体积之比,相对密度:油品密度与标准温度下的水的密度之比。 9、石油产品分哪六大类?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及有关产品、蜡、沥青以及焦。 10、简述四冲程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过程。 柴油:进气(空气)-压缩气化-作功-排气汽油:进气-压缩-作功-排气 11、汽油馏程、蒸气压指标的含义及其使用意义是什么? 馏程:指汽油馏分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航空汽油的馏程范围要比车用汽油的馏程范围窄。蒸气压。指在标准仪器中测定的38℃蒸气压,是反映汽油在燃料系统中产生气阻的倾向和发动机起机难易的指标。给汽油提供使用领域的标准。 12、什么是汽油的抗爆性?评定指标有哪些? 汽油在各种实用条件下抗爆震燃烧的能力称为抗爆性。评定指标为辛烷值(ON),有研究法(RON)与马达法(MON) 13、柴油的抗爆性用什么指标来评定?柴油抗爆性通常用十六烷值(CN) 14、我国车用汽油、柴油、石蜡商品牌号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我国的柴油产品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轻柴油按凝点划分为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七个;重柴油则按其50摄氏度运动粘度划分为10号、20号、30号。(RON的大小划分) 15、石油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指标的使用意义是什么? 反映沥青的抗裂开性能,软化点反映沥青的高温性能,针入度是对沥青质量控制保证了沥青的潜在品质。 16、简述润滑油的作用。降低磨檫、减少磨损、冷却降温、防止腐蚀 17、原油加工方案有哪几个类型?直溜汽油、煤油、轻柴油或重柴油及各种润滑油馏分和渣油等 18、精馏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石油工业概论在线考试

石油工业概论》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油气藏工程 2、油气储运工程 3、辛烷值 4、油气勘探工程 5、沉积盆地 6、油气井工程 7、原油稳定 二、简答题 1、1986 年的石油危机产生的原因。 2、石油化工包括哪三大生产过程? 3、合成纤维的种类有哪些? 4、如何打定向井? 5、石油与天然气成本组成有什么区别? 6、简述温室效应及其危害。 7、为什么要进行不同油品的管道顺序输送? 三、论述题 1、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原油产量大幅提高的原因。 2、论述二十一世纪的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方向。

石油工业概论》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油气藏工程油气藏工程是石油天然气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研究油气田开发方法的一种综合技术学科。它综合应用地球物理、油气藏地质、油气层物理、渗流理论和采油采气工程等方面的成果及其提供的信息资料,对油气藏开发方案进行设计和评价,以及应用有效的开采机理、驱替理论和工程方法来预测和分析油气藏未来的开发动态,并根据这种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采收率。油气藏工程是一门认识油气藏,运用现代综合性科学技术开发油气藏的学科。它不仅是方法学,而且是指导油田开发决策的学科。 2、油气储运工程油气储运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主要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环节。油气储运系统石油工业内部是连接产、运、销各个环节的纽带,在石油工业外部是能源保障系统的重要一环。 3、辛烷值 所谓辛烷值就是人们一般所说的汽油的牌号值。将抗爆性能较好的组分工业异辛烷的辛烷值定为较差的正庚烷 100,的辛烷值定为0,将两者按不同的比例混合,组成标准燃料,用来对比各种汽油的抗爆性。在测定汽油的辛烷值时, 将待测汽油试样与一系列辛烷值不同的标准燃料在标准的实验用单缸发动机上进行比较,试样汽油的辛烷值等于与其具有相同爆震倾向的标准燃料中所含异辛烷的体积分数。从烃类组成看,异构烷烃和芳香烃具有良好的抗爆性;正构烷烃最容易产生爆震。辛烷值越高,表示汽油的抗爆震性能越好,耗油也越省,油价也越高。 4、油气勘探工程 油气勘探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是根据石油地质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和勘探技术,通过一定的勘探方法和管理方法,以最佳方式探明油气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油气勘探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高水平、高效率地探明油气储量,按照一定的勘探程序,分阶段地、逐级地进行地质和经济评价,筛掉无工业价值的地区,逐步集中勘探研究的“靶区”,直到发现和探明工业油气田,收集齐全准确的资料,并计算出油气储量,为评价和开发油气田创造条件。 5、沉积盆地 地壳上在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内,曾经稳定下沉,并接受了巨厚沉积物的统一沉降区称为沉积盆地。沉积盆地是地球表面或者可以说岩石圈表面相对长时期沉降的区域,换言之,是基底表面相对于海平面长期洼陷或坳陷并接受沉积物沉积充填的地区。 6、油气井工程油气钻井工程就是快速高效地破碎井底的岩石、取出破碎的岩屑、保护井壁等一系列的工艺技术,以建立起一条开采油气的永久性通道的应用科学。(2分)它是勘探开发地下油气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探明油气 储量和提高油气田产量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钻井、固井、完井等多种工程技术,涉及地质学、岩石矿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力学、机械工程、系统工程和遥测遥控等各种学科,是一项多学科、多工种、技术复杂、造价昂贵的地下基建工程。 7、原油稳定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8f

第八章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 一、名词解释 构造运动升降运动水平运动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水平岩层直立岩层褶皱要素背斜向斜节理劈理断裂断层断层要素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二、判断题 1.褶皱与断层是岩石变形产生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地质构造,它们总是相互独立产生的。() 2.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既记载了剥蚀作用发生的时间也记载了一次沉积间断。() 3.斜歪褶皱与倾伏褶皱是完全不同的类型,因此,一个褶皱不可能既是斜歪褶皱又是倾伏 褶皱。() 三、选择题 断层的上盘是指 a.断层相对向上运动的一盘 b.断层面以上的断盘 c.相对向上滑动的一盘 d.断层主动一盘 °”中的35°代表 地层产状符号“35°27 a.地层的走向 b.地层的倾向 c.地层的倾角 d.以上答案都不对 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该岩层的 a.走向 b.倾向 c.没有特定意义的几何线 d.露头线 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a.整合 b.平行不整合 c.角度不整合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确定岩层产状的两个基本要素 a.走向和倾向 b.倾向和倾角 c.走向和倾角 d.以上都不对 岩层的真倾角 a.大于视倾角 b.小于视倾角 c.等于视倾角 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过程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 a.平行不整合 b.角度不整合 c.整合 d.假整合 褶皱枢纽是指 a.单一褶曲面往上凸的最高点连线 b.单一褶曲面往下凹的最低点连线 c.单一褶曲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d.褶曲轴面与地面交线

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直交的断层是 a.横断层 b.倾向断层 c.走向断层 d.顺层断层 四、填空题 1.断层面倾斜,上盘上升者称( )断层;上盘下降者称为( )断层;逆断层的断层面近 于直立且断盘作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者叫做( )断层. 2.将褶皱大致平分的一个假想的面称(),该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做()、它的方 向代表了褶皱的()方向。 3.当褶皱轴面大致呈水平状态时,这种褶皱称为()褶皱,这种褶皱两翼地层层序 一定是一翼()而另一翼则为() 4.隔挡式褶皱的特点为是:背斜();向斜();隔槽式褶皱的特点 是背斜();向斜()。 5.岩层的真倾角总是()于视倾角;真厚度总是()于视厚度。 五、问答题 1.在野外工作中如何确定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存在? 2.何谓产状?岩层的产状要素之间有什么样的几何关系? 3.为什么在野外测量岩层倾角一定要垂直岩层的走向?试证明真倾角恒大于视倾角? 4.如何确定褶皱构造的存在? 5.向斜和背斜其本质区别何在? 6.在野外确定一条断层是否存在有哪些标志? 7.何谓岩层的厚度?如何识别岩层的真厚度与视厚度? 8.简述褶皱的形态分类、褶皱的组合分类。 9.简述断层的形态分类,断层的组合分类。 10.节理(裂缝)发育的影响因素如何? 11.断层存在的地面标志和井下标志有何异同? 12.断层和褶曲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六,读图题 1.下面的褶曲名称分别是什么?

石油加工概论试卷

一、填空(30,每题0.5分) 1、石油主要由___C__ 、____H____ 、_O_______ 、__N______ 、_____S___ 五种元素组成。 2、与国外相比我国原油的特点_凝点高_______ 、__蜡含量高______ 、_庚烷含量低_______ 。 3、经_催化裂化焦化_______ 等二次加工得到的馏_分或产品,成为___二次加工产品_____ 。 4、石油中烃类的类型___烷烃_____ 、___环烷烃_____、 __芳香烃______ 、___烯烃_____ 。 5、低温下失去流动性的原因___粘温凝固___ 、___构造凝固___ 。 6、原油中含硫化合物一般以__硫醚类____ 和___噻吩类___ 为主。 7、原油中大部分S、N、O都集中在渣油的____胶质__ 、__沥青质____ 中。 8、减压蒸馏常分离成___饱和分___ 、__芳香分____ 、___胶质___ 、____沥青质__四组分。 9、常用的简单的流程测定方法有___恩式蒸馏___ 、___ASTM蒸馏___ 。 10、烃类混合物蒸汽压随___温度___ 和__气化率____ 变化。 11、同一种原油随流程增大,粘度相差___越大___ 。烃类分子中环数相同,其侧链越长,粘度___越大___ 。 12、烃类燃烧的三个条件___烃类蒸汽__ 、___氧气__ 、___明火火源__ 。 13、测定轻质油品、重质油品闪点的方法为___闭口杯法__ 、测定润滑油、重质油品闪点的方法为__开口杯法___。 14、发动机接点方式分为____点燃式引擎____ 、____压燃式引擎____ 。 15、汽油机一般是以四冲程工作的,四冲程分为___进气_____ 、___压缩_____ 、____做功____ 、____排气____ 四个过程。 16、汽油蒸发性指标是____馏程____ 、___蒸汽压_____ ,柴油蒸发性指标____馏程____ 、___闪点_____ 。 17、同碳数各种烃类的特性因数大小顺序为____烷烃____ >____环烷烃____> ____芳烃____ 。 18、同一种油品,随着沸点升高,相对密度越来越____增大____ ;闪电越来越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5×2=10分) 1、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也可理解为 油母质。 2、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 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 3、沉积岩:是在近地表条件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及其它物质,经搬运、沉积及成 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4、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并使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溢散的岩 层。 5、石油:储存在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由碳氢化合物及少量杂质组成的呈液态或稠态的可 燃有机矿产。 二、填空题(30×1=30分) 1、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 盆地、高原、平原等。 2、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地质年代单位:宙、宙、纪、世。 3、地层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4、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5、摩氏硬度从1到10的矿物依次是:划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 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6、地质年代从早到晚依次是: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 二、泥盆纪、志留纪、石炭纪、三叠纪、二叠纪、侏罗纪、白 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三、选择题(10×2=20分) 1、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 c )、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A.沉积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物理风化作用 D.岩浆作用 2、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 a )、重结晶作用。 A.胶结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 3、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c )。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d )。 A.氧和铝 B.铝和硅 C.铁和镁 D.氧和硅 5、石油和天然气与( c ) 关系最为密切。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火山岩 6、下列岩石中,储油条件最好的是( d )。 A.火成岩 B.变质岩 C.粘土岩 D.沉积岩 7、沉积岩一般可分为( b )。 A.碎屑岩、粘土岩、石灰岩 B.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 C.碳酸盐岩、碎屑岩、变质岩 D.粘土岩、碳酸盐岩、砾岩 8、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b )。 A.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 B.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C.剥蚀—风化—搬运—沉积—成岩 D.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9、不同的沉积相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A.生物发育 B.气候状况 C.地球化学条件 D.自然地理条件10、在沉积相的分类中,湖泊相属于( a )相。 A.陆 B.海 C.滨海 D.浅海 四、简答题(5×5=25分) 1、以下胶结类型分别属于哪一类?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 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第一部名词解释 1.石油:石油是储蓄在地下岩石空隙内不可再生的天然资 源,主要是气相,并含有少量的非烃类物质,具有可燃 性。 2.天然气:是以气态存在的石油。 3.石油的凝固点: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遇冷而失去流动能 力的最高温度。 4.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的条件下,相互作 用而形成的冰样水合物。 5.石油工业:指的是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 和运输的生产部门。 6.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遇冷而变成的岩石。 7.变质岩:是原来的岩石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新岩 石(大理岩,石英岩)。 8.沉积岩:沉积岩就是原来的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 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 岩石。 9.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岩(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 在空间上的搭配而形成。 10. 有效圈闭:地质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有效圈闭的“有效“是指形成时间和分布位置能够有利于捕获有气。 11. 石油勘探:就是根据石油地质学介绍的有关油气田分布的知识规律,才有各种合适的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方法寻找油气的全部过程。 12. 地质储量:地下原始条件下,油气层中所有存在的原油 和天然气总量。 13. 预测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取了油气流 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 在的油气藏,估算求的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14. 控制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的工业油 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 性较大的地质储量。 15. 探明储量:是指在油气藏评估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 气藏可供开采,并且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的,确定性 很大的地质储量。 16. 油气苗:是指地下已经生成的天然气,或在运移过程 中,或已经储机后又遭破坏,沿一定通道跑到了地面的产 物。 17. 地震勘探技术:就是人工激发地震波,利用弹性震动研 究地层中不同岩石的弹性差异,以认识地层的分布情况和地 质构造的一种有效的地质探方法。 18. 物探:利用地震,重力,磁力,等物理办法勘探油气的 方法。 19. 化探:就是利用化学手段,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手段来 研究与油气相关的气体生成,烃类含量,稀有金属,细菌种 属的异常方法。 20.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就是根据电磁波理论,应用现代技 术,不直接与研究对象接触,从高空或远距离,通过遥感器 对研究对象的特殊处理方法。 21. 含油气盆地:具有生储盖的组合的很有工业开发价值的 油气藏盆地。 22. 坳陷:坳陷就是盆地内在发展史上的以相对下降的优 势的构造单元,是一定地质时期的沉降中心。 23. 隆起:隆起是盆地内在发展史上的以相对上升的优势的 构造单元,沉积厚度较薄。 24. 断层:断层就是发生了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25. 沉积盆地:含有沉积物的盆地。 26. 生油门限: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数值,有机质才能大量 的向石油转化,这个温度就叫做生油门限。 27. 构造:地质学上岩石的构造,为专用名词,指组成岩 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所反 映出来的岩石构成的特征。 28. 地质年代:表明地质历史时期的先后顺序及其相互关系 的地质时间系统。包括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龄。是研 究地壳地质发展历史的基础,也是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和编制 地质图的基础。 29. 油气初次运移:从生油岩转移到储集岩的过程叫做初次运移。 30. 油气的二次运移:进入储集岩后的运移。 31. 油气藏: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统一油气,水 界面的油气聚集叫做油气藏。 32. 生物化学气:沉积有机质在生物催化阶段没有细菌的厌 氧发酵使纤维素降解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这种以甲烷为主 的气体称为生物化学气。 33. 油型气:主要由来自低等生物的沉积有机质生成,或者 由石油在高温下裂解而成。 34. 煤型气:在形成煤的过程中,来自高等生物的沉积有机 质形成的气体。

石油加工概论习题

自测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石油是一种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呈黄色、褐色甚至黑色的可燃性粘稠液体,常与天然气共存。 2、炼制工业经历的三个时期:灯油时代、动力燃油时代、石油化工时代。 3、我国原油的主要特点是:大多数原油属较重原油,凝点高,含蜡量高,庚烷沥青质低,含硫量较低,含氮量偏高。 4、轻质原油相对密度小,含硫量低,轻油收率高,渣油含量少。 5、一般来说,轻质原油或石蜡基原油氢碳原子比较高。 6、我国原油馏分组成的特点:汽油馏分含量低,渣油含量高。 7、石油中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烃和在分子中兼有这三类烃结构的混合烃构成。 8、随着沸点的增高,石油中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的含量逐渐降低。 9、对于减压渣油:一般分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 10、重油或渣油的结构族组成用密度法。 11、石油中非烃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以及胶状沥青状物质。 12、低硫原油:S?0.5%,高硫原油S>2.0%. 13、硫的分布总趋势是,随沸点升到,硫含量增加。氮含量增加。 14、石油及其馏分中的碱性含氮化合物主要有吡啶系、喹啉系、异喹啉系、吖啶系。 15、石油中的氧元素都是以有机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16、一般来说,在含硫及相对密度较高的海相成油的石油中含钒较多,而在低硫、高氮及陆相成油的石油中镍含量较高。 17、石油和石油产品的蒸发性能用蒸汽压、沸程来表示。 18、石油的燃烧性能用闪点、燃点和自燃点来描述。 19、汽油按用途分为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两类,生产汽油的工艺以催化裂化为主。 20、汽油的抗爆性用辛烷值表示。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石油化工概论复习题

石油化工概论复习题091126 一、填空题 1.我国已建成的炼油厂按产品结构可以分为、、和 四类。 2.石油主要由、两种元素组成,此外,还含有、、及微量元素。 3.蜡又分为和。 4.环烷烃是饱和的环状碳氢化合物,也是石油的一种主要组分。石油中主要含员环和 员环的环烷烃及其同系物。 5.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化合物和物质。 6.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为和两类。 7.石油中含氧化合物以酸性氧化物为主,其中和最重要。 8.我国规定℃时密度为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标准密度,以ρ20表示。 9.油品的闪点愈低表明其着火危险性愈。 10.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当到达临界点时,表面张力为。 11.烃类与溶剂分子结构愈相似,其溶解度;升高体系温度,也能溶解度。 12.汽油按用途分为和两类。我国车用汽油以作为其牌号。 13.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即、、和。 14.影响汽油使用的主要性能有、、、、 等。 15.组成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类。在石油和直馏产品中含有、和,一般不含烃。 16.香烃是含有苯环的烃类,也是石油的主要组分之一。石油中除含有环芳香烃外,还含有环、环和环芳香烃。 17.烯烃按双键数目和结构不同,分为烯、烯和烯烃。 18.石油中含硫量小于0.5%的称为石油、大于2.0%的称为石油,介于

0.5%-2.0%之间的为石油。 19.石油中的氧均以有机化合物形式而存在,可分为和氧化物两类。 20.随石油馏分沸点升高,所含各族烃类的分子量随之、碳原子数,环状烃的环数,分子结构趋于化。 21.随着油品沸点升高,密度增大。相同碳数的不同烃类,其密度有明显差别,各种烃的密度大小顺序为正构烷烃(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环烷烃(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芳香烃。 22.温度是粘度的重要影响因素,随温度升高,油品粘度迅速。 23.当温度、压力升高时,气化潜热逐渐,当达到临界点时,气化潜热为。 24.水在油品中的溶解度受其化学组成制约。一般来说,水在烃和烃中的溶解度比在烃和烃中的大。 25. 评定汽油腐蚀性的指标有、、、或等多项。 26.润滑油通常是根据其使用要求,选择不同和各种调合而成。 27.油漆工业用溶剂油对油漆必须有很强的能力。 二、名词解释 1.石油加工工业 2. 干气 3.蒸气压 4. 浊点 5. 比热 6. 潜热 7. 汽油发动机爆震现象 8. 溶剂油 9. 石油 10.湿气 11 碱性氮 12 密度 13. 结晶点 14.压缩比 15.残炭 16. 摩擦 三、简答题 1.含硫化合物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石油地质基础题库完整

《石油地质基础》题库 第一章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 1、地球的形状是指大地水准面所圈闭的形状。 2、所谓大地水准面是指:由平均海平面所构成、延伸通过陆地的封闭曲面。 3、地球的形状为:扁率不大的三轴椭球体。 4、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地表形态可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地形单元。 5、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可划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单元。 6、根据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可分为大陆边缘、深海盆地及大洋中脊三部分。 7、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地球的密度、地球的重力、地球的磁性、地球的内部温度、地球的弹性及塑性。 8、常温层以下,温度随深度而逐渐增加。 9、地温梯度: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时所升高的温度值称为地温梯度。 10、地温级度:常温层以下,温度每升高1℃所增加的深度值称为地温级度。 11、地球的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构成。 12、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 13、由于软流层温度约为700~1300℃,已接近地幔物质熔点。据推测,地幔物质已部分熔融,故此认为软流圈是岩浆的发源地。 14、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即地壳中元素的丰度),称为克拉克值。 15、自然界中岩石种类虽然很多,但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三大类型。

16、地质作用:把自然界引起地壳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过程,称为地质作用。 17、地质营力:把引起地质作用的各种自然动力称为地质营力。 18、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可将地质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大类型。 19、内力地质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的能量(高温、高压)和地球自转的动能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20、内力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 21、外力地质作用:是指以外能为主要能源而引起地表形态和物质成分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22、外力地质作用主要在地球表面进行,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23、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下,由于气温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物活动等因素的作用,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的过程。 24、根据风化作用的性质及其结果不同,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25、按风化产物物质成分、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碎屑物质、残余物质、溶解物质。 26、剥蚀作用:自然界中各种地质营力,对地表岩石产生破坏作用,并把破坏产物搬离原地的作用称为剥蚀作用。 27、按地质营力的形式,剥蚀作用分为河流的侵蚀作用、地下水的溶蚀作用、湖泊的剥蚀作用、海洋的剥蚀作用、冰川的刨蚀作用和风的吹蚀作用等。

油气田勘探复习题——填空题(含答案)

《油气田勘探》习题—填空题 绪论 1.石油地质学与油气田勘探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石油地质学是找油的理论指南,而油气田勘探是找油的方法论。 2.油气勘探是一项特殊的科研活动,具体表现为,油气勘探具有地区性强、预测性强、探索性强的显著特点。因此,对于一个勘探工作者而言,具有成油模式、找油信心、创新思维三者尤为重要。 3.作为一项高科技的产业,油气勘探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风险高、利润高的特征。 4.油气勘探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地质风险、技术风险、工程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等。 5.原始找油理论发展阶段,找油的依据包括油气苗、地形地貌特征等。 6.圈闭聚油理论的形成,说明地质勘探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局部的油气聚集规律。 7.盆地找油理论的实质,是油气分布的源控理论与圈闭找油理论的有机结合。 第一讲油气勘探技术 1.油气勘探工程技术主要包括:调查技术、油气井钻探技术、实验室分析测试等三大类. 2.油气勘探综合评价技术主要包括:盆地分析、盆地模拟、区带评价、圈闭评价、油气藏描述等。 3.油气调查技术主要包括:地面地质调查、油气资源遥感、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 4.非地震物化探是: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的简称。 5.剩余重力异常是布格重力异常经过区域场校正后得到的,可用于划分盆地构造单元。 6.重力勘探检测的主要参数是重力加速度;而磁法勘探检测是主要参数是磁

化率。 7.总体上,在三大类岩石中岩浆岩的磁化率较高,而沉积岩的磁化率较低。 8.在岩浆岩中,从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酸性岩,岩石的磁性具有依次降低的特点。 9.为求得相当于垂直磁化条件下的磁异常,需要对采集到的磁法勘探资料进行化极处理。 10.磁法勘探资料的向上延拓处理,可以压实浅部干扰,突出深部信息。 11.地震勘探根据部署目的和测网的差别可以分为概查、普查、详查、精查(三维地震)四个主要阶段。 12.资源调查时期的探井通常称为区域探井,早期的称为科学探索井、后期的称为参数井。工业勘探时期的探井包括:预探井和评价井。 13.录井技术依据其学科原理的差别,可以分为基于地质学原理的录井、基于物理学原理的录井、基于化学原理的录井三大类。 14.综合录井采集的基本信息包括岩石可钻性信息、钻井液信息、随钻测量信息三大类。 15.随钻测量信息主要用于几何导向和地质导向等方面。 16.根据测试时机的差别,测试工作可以分为:中途测井和完井测试。根据取样方法的差别,测试又可以分为:钻杆测试和电缆测试等。 第二讲油气勘探程序 1.勘探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包括:勘探对象、地质任务、资源-储量目标。 2.资源调查时期(或区域勘探时期)可以根据任务和目标的差别进一步细分为三个阶段:大区概查、盆地普查、区域详查。 3.油气勘探的对象包括不同级别的含油气地质单元,从大到小可以分为:大区、含油气盆地、含油气系统、含油气区带、油气田、油气藏。 4.资源调查时期的目标是提交不同级别的资源量,而工业勘探时期是提交不同级别的储量。 5.资源调查时期的地质任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择盆、选凹、定带。 6.工业勘探时期的地质任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发现油气田和探明油气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