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氧化膜性能测试及国家实用标准

阳极氧化膜性能测试及国家实用标准
阳极氧化膜性能测试及国家实用标准

阳极氧化膜性能测试方法

1. 光泽

1.1 目视法

目视检测法:包含对颜色、色差、表面光泽和表面表面缺陷的检测。其观察距离一般是0.5m;(GB/T14952.3-1994)

1.2 光泽仪

由于光泽目视时无法量化,所以采用了相应的仪器:光泽仪(目前的产品由于形状所限制,无法采用);(GB/T5237.4-2000)2. 色泽

2.1 目视法

在自然散射光或标准光源D65用目视法检测,视力达到1.0,与产品垂直或呈45°角;(GB/T14952.3-1994)

2.2 色差仪

目视法受到产品、环境和人的因素影响,判断的偏差较大,所以一般采用色差仪,色差仪一般采用D65标准照明体,测量400~700nm的可见光波;(ISO7724.1~3-1984、ISO/TR8125-1984和GB/T11186.1~3-1989)

3. 膜厚度(现有一个膜厚计)

3.1 显微镜测量横断面厚度

采用的方法是将产品截断,用金相显微镜测试,影响的因素有表面粗糙度、横断面的斜度、覆盖层变形和机加工缺陷;

(GB/T6462-1986和ISO1463-1983)

3.2 分光束显微镜测量法

仅限于银色阳极氧化膜的测量;(ISO2128-1976、GB/T8014.3-200X)

3.3 质量损失法

适用于膜厚大于10μm(GB/T8014.2-200X、ISO2016-1982)

3.4 涡流法(现有的膜厚计即为此种)

采用涡流法有快速、方便、非破坏性,因此应用很广,原理是采用涡电流,并要求金属非磁性且表面不导电,当侧头与试样接触时,测头产生高频电流磁场,在基体金属中会感应出涡电流,此涡电流产生的附加电磁场会改变测头参数,而测头参数的改变取决于与氧化膜相关的测头到基体的距离,然后经芯片分析得到数值。

(GB/T4957-1994和ISO2360-1982)4. 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

4.1 指印试验

用橡胶“手指”模拟人的手指进行试验,“手指”放在试样的待测表面上5min,然后移去并用丙酮擦干净检查,有指印为不合格;(BS1615-1945)

4.2 染色斑点试验

适用于检验在大气曝晒与腐蚀的环境下使用的氧化膜,特别适用于对耐污染性有要求得氧化膜:将产品在25mL/L的硫酸和10g/L的氟化钾溶液中浸泡1min,擦干,再在23℃、PH=5±0.5的染色溶液中浸泡1min。0-2级合格,5级最差。

具体操作详见(ISO2143-1981)

4.3酸化亚硫酸钠试验

先将产品放在18~22℃的1:1硝酸中浸泡10min,擦干,称重,再在90~92℃酸化亚硫酸钠溶液(10g/L,PH=2.5)中浸泡20min,擦干,称重,计算质量损失来衡量封孔质量;(ISO2932-1981、GB/T14592.2-1994)

4.4 乙酸-乙酸钠试验

先将产品放在18~22℃的1:1硝酸中浸泡10min,擦干,称重,再在沸腾的乙酸-乙酸钠溶液中(乙酸的浓度为0.5g/L,乙酸浓度为100mL/L,)浸泡15min,擦干,称重,计算质量损失来衡量封孔质量;(ISO2932-1981、GB/T14592.2-1994);

4.5磷-铬试验

适用于暴露在大气中以装饰和保护为目的、偏重抗污染的氧化膜,方法是擦干产品,称重,在38±1℃,20g/L的三氧

(ISO3210-1983,GB/T8753.1~.2-200X,化铬和35mL/L的磷酸混合溶液中浸泡15min,干燥,称重,失重为30mg/dm3为合格,

EN12373.7-1999);

4.6导纳试验

将产品擦干,导纳仪的一个电极接到产品上,再用橡皮圈做成的电解池粘到产品的测试部位,在电解池中注入35g/L的氯化钠溶液,并将另一个电极插入电解池,读取数据,国际上以低于400μS/t(t为膜厚)(ISO2931-1981,GB/T8753.3-220X)

5. 耐腐蚀性

5.1铜加速乙酸盐雾腐蚀试验(CASS)

在专用的盐雾箱进行,在50±2℃,PH=3.0-3.1条件下,用压缩空气将氯化钠50±5g/L、乙酸、氯化铜0.26±0.02g/L 溶液雾化,然后沉降在产品的表面;(GB/T5237.2~.5-2000、GB/T10125-1997、ISO9227-1990)

5.2含SO2潮湿大气腐蚀试验

先将产品在外观面用刀划深至基体的交叉线,再放入含有2L SO2、2L CO2的300±10L的气密箱中,温度控制在40±3℃。

(GB/T9789-1988、ISO3231-1997)

5.3马丘腐蚀试验

主要检测铝合金型材涂层产品的耐丝状腐蚀性能,为加速腐蚀,马丘试验的溶液成分为氯化钠50g/L、冰醋酸10g/L、30%的过氧化氢5mL/L、PH为3.0~3.3,温度为37±1℃,试验时间48h,试验前先画深至基体的交叉线,实验后要求0.5mm 以外不能有腐蚀现象。(Qualicoat-2000)

5.4 滴碱腐蚀试验

在35±1℃下,将10mg、1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在产品表面,目视观察滴处产生气泡,计算时间,(JIS H 8601-1992)6. 耐化学稳定性

6.1耐酸试验

A、盐酸试验

10滴10%(体积)的盐酸滴在产品表面,用表面皿盖住,在18~27℃的温度下放置15min,然后洗干净,无气泡和其他明显变化为合格(美国建筑生产商协会AAMA2603~2605)

B、硝酸试验

,产品放在有半瓶70%的硝酸的宽口瓶的瓶口,测试面朝下,30min后冲洗干净,放置1h后,有无变化。

6.2耐碱试验

(JIS H 8601-1992)

6.3耐灰浆试验

(美国建筑生产商协会AAMA2603~2605)

6.4耐洗涤剂试验

(美国建筑生产商协会AAMA2603~2605)

7. 耐候性(产品的使用寿命)

7.1自然暴晒耐候试验

选择合适的环境,将产品露天放置,测试面的底边离地面0.8m高,以月或年为检查周期,投试一年后,三个月为周期,检查变化情况。(ISO2810)

7.2人工加速耐候试验

我国主要采用荧光紫外灯人工加速耐候试验和氙弧灯人工加速耐候试验,日本、美国AAMA2603、韩国只是采用了碳弧灯人工加速耐候试验,英国Qualicoat只采用氙弧灯人工加速耐候试验,三个试验相似之处在于都是模拟自然气候,但是不同的环境材料的选择将导致试验的结果相处很大。荧光紫外灯人工加速是一套冷凝系统模拟雨露现象,荧光紫外灯模拟太阳紫外光照射和自动温度控制系统;氙弧灯人工加速采用氙弧灯辐射耐候仪模拟自然气候或在玻璃遮盖下的试验;

碳弧灯人工加速采用了模拟和强化自然气候的设备,由开放式碳弧灯光源、滤光、控温、控湿和喷水系统。

8. 硬度

8.1压痕硬度试验

采用巴克霍尔兹压痕仪检测,适用于膜厚要求较高的产品,温度23±2℃,相对湿度在50±5%;(GB/T9275-1988)

8.2铅笔硬度试验

(GB/T6739-1996)

8.3显微硬度试验

采用显微硬度计测定,以规定的试验力,有一定形状的金刚石以适当的速度垂直压入待测层,保持规定的时间卸除试验力,然后测量压痕对角线的长度,由公式计算维氏和努氏硬度;(GB9790-1988、ISO4516-1980E)

9. 耐磨性

9.1喷磨试验(GB/T12967.1-1991、ISO8252-1987)

9.2轮式磨损试验(GB/T12967.2-1991、ISO8251-1987)

9.3落砂试验

10. 阳极氧化膜绝缘性

(GB/T8754-200X、ISO2376-1976)

11. 抗变形破裂性

(GB/T12967.5-1991)

12. 氧化膜的连续性

(GB/T8752-200X、ISO2085-1976)

13. 附着力

13.1附着力划格试验(GB/T5237-2000、GB/T9286-1998、ISO2409-1992)

13.2附着力仪器试验(GB/T1720-1979)

阳极氧化国家标准

GB8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8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

UDO 669.715:620.197.2

GB8013-87

ISO7599-1983

Arodizing of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s_Gen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anodic

oxidation ciatings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膜。

本标准定义了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膜的特性参数,提出了这些特性参数的检验方法,规定了氧化膜的最低性能,及适用于阳极氧化所用的原铝级别。此外还阐明了预处理对加工制品外观及表面状态所带来的影响。

本标准不适用的范围有:

a.屏蔽型无孔氧化膜;

b.用于有机涂覆底层或金属度覆底层的氧化膜;

c.工程上应用的硬制阳极氧化膜。

1 定义

1.1铝

铝及铝基合金。

1.2阳极氧化铝

铝的阳极氧化膜是在阳极氧化过程中生成的,这层氧化膜具有防护、装饰和其它实用性能。

1.3无色阳极氧化膜

基本无色透明的阳极氧化膜。

1.4着色阳极氧化膜

铝的阳极氧化膜,靠吸附染料而着色。

1.5自发色阳极氧化膜

这种阳极氧化膜是某种特定铝材在某种合适的电解液(通常以有机酸为基)中在电解作用下,由合金本身自发地生成一种带色的阳极氧化膜。

1.6电解着色

阳极氧化膜的着色,通过氧化膜的空隙被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电沉积而着色。

1.7光亮阳极化

其主要特性是使铝的表面具有高的镜面反射率。

1.8防护性阳极化

阳极氧化后的特性为耐磨、耐蚀,至于外观是次要的或无关紧要的。

1.9装饰性阳极化

阳极氧化主要使外表均匀、美观。

1.10建筑业阳极化

建筑业阳极氧化要求的特点是外观和寿命至关重要,因为它的工作条件具有永久曝置性和静止性的特点。

1.11 封闭

铝在阳极氧化之后进行水合封孔处理,以减少氧化膜中的空隙及吸附能力。

1.12 有效表面

物件表面附有涂层及氧化膜的部分,这部分氧化膜的性能和外观都很重要。

1.13 测量面积

在有效表面上可供一次测试的面积。

“测试面积”的定义可作如下规定:

a.用重量法时,“测量面积”是指去掉氧化膜的这部分面积;

b.用于阳极溶解法时,该面积部分是指蜂窝状绝缘环所包围的面积;

c.用于显微法时,该面积是指可供一次性测试的部分;

d.用于无损检验法时,该面积是探针区或感应读数区。

1.14 参比面积

在参比面积内作一系列一次性试验。

1.15 局部厚度

所测厚度的平均值,这是指参比面积内测量的一系列厚度的平均值。

1.16 最小局部厚度

指局部厚度的最小值,它是在某一氧化件的有效表面上测得的。

1.17 最大局部厚度

指局部厚度的最大值,它是在某一物件的有效表面上测得的。

1.18 平均厚度

指用重量法所得的数据,或者指在有效表面上测得的一系列厚度的平均值。

2 铝阳极氧化分类须知

多数铝及铝合金都可以进行阳极氧化(参见2.4),阳极氧化后的许多特性数据有很大差别,这些特性数据如氧化膜外观、颜色、最大厚度、反射率、耐磨性、耐蚀性及击穿电压等等。铝的阳极氧化膜在许多工程应用上表现出了很好的防护性能,对于那些要求特殊外观的氧化膜(例如要求外观均匀、表面光亮的阳极氧化膜)便应选择一些特级铝材。生产这种特级铝材最主要的是要控制铝材的化学成分、冶金工艺和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以便提供一种高标准光亮的制造工艺和配合相应的阳极氧化工艺。铝的级别是很难划分的,因为为了不断满足特殊工业和用户之间的要求,在制的应用范围方面有了很大的扩展。另外,在各种铝材的品味等级方面也难有一个清晰的分界线。

下面提到的一些标准方法,仅适用于一般性的检验,而这些标准方法是根据铝的最终用途确定的。作为阳极氧化的生产单位,必须明确产品的最终用途,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铝材的生产厂家与用户之间要有良好的合作和明确的合同书。

2.1建筑材料的质量

这种材料半成品经阳极氧化之后,应在距离不小于3m处进行外观观察,其表面基本上要达到均匀一致。

同一材料,由于批次和形状不同,阳极氧化后的外观和颜色会稍有不同。有些缺陷,如亮斑、条痕及其他宏观缺

陷,有时需要通过严格检查或通过不同角度观察才能发现。上述所讲的这些缺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影响氧化膜质量。有关这类缺陷的验收标准可由用户规定(参见第45章)。

有些特殊合金已经发展到自然发色阳极氧化的方法,并且必须要拟订一些特殊的表面处理工艺。

2.2 装饰质量

对于装饰品的质量检验,当从0.5m距离去观察时应该由特别均匀的外观。根据材料和阳极氧化处理的特点,装饰性处理可以按毛面处理,亮度处理和半散射状的处理,但不应有其他缺陷。

2.3 光亮阳极化的质量

光亮阳极化的材质宜选用纯铝锭(99.7%)和高纯锭(99.99%)。尤其重要的是要控制金属的制造工艺。另外只有采用特殊的加工工艺,化学处理和电化学处理才能保证在阳极化后有着高镜面的表面质量。

2.4 一般工程的质量

绝大部分铝材是属于这类阳极化处理,这种阳极化处理要求氧化膜连续和有较好的防护性能,对它的外观无须十分注意。

高铜、高硅和高锌的铝合金在阳极氧化的质量方面是一个问题,因为有些协议需要征求供需双方意见,当铜含量超过3%时,所得氧化膜得防护性能是较差得的。

3 表面状态

3.1 阳极氧化前的表面预处理,对表面的最终外观及其状态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同的表面处理可以得到各式各样的图案花纹。

机械抛光使表面平滑而光亮。

化学抛光或电化学抛光可以使特殊铝材获得很光亮的表面。

在一般情况下,抛光材料和未经抛光的材料经过化学浸蚀工艺处理之后,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表面。

另外,机械加工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表面状态,例如采用机械磨刷,皮带磨光和旋论磨光等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有方向性的粗糙表面,而与浸蚀处理而得的无方向性粗糙面大不相同。机械加工比化学预处理的优点是具有交好的重现性。金属组织和化学成分对它的影响较小,另外机械抛光可以把不很深的表面缺陷去掉。

3.2

表面处理状态应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双方协定。必要时可以确定一个标准样片。它是指导生产的有力保证。但也应该承认这种标样有时并非完全可靠,因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材料所选用的参数也稍有不同。

4 氧化膜的特性数据

下面列出了阳极氧化膜的各种参数,这些参数都有待于订货时加以规定和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

有些参数仅仅是对某种特殊产品才有重要意义,因此阳极氧化厂家必须要明确材料的最终用途和使用时的特殊性能。

有些性能(如镜面反射率)只有特种合金才能实现,有些性能彼此之间还是矛盾的。

5 试验

5.1取样方法

取样方法必须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与用户双方尚定。取样形状按检验标准的规定执行。

5.2试样

一般情况下,试样只能是产品的一部分。为了便于仲裁试验和验收试验,如果双方同意,可确定一个标样,至于标样的制备条件应和生产上的条件相同。

5.3验收试验

验收试验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尚定。

5.4仲裁试验

当有争议时,应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仲裁试验。

5.5生产检验

控制产品生产检验可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自行决定。

6厚度

6.1总则

阳极氧化膜的厚度用微米(μm)表示。氧化膜厚度是一个最重要的参数,因此必须加以规定。

6.2分级

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分级,可按氧化膜的最小平均厚度进行分级。厚度分级的标志为:在字母AA后加厚度级别的数字。典型的分级法见下表。

为了表征阳极氧化膜的特殊性质,可以用较高的氧化膜厚度表示。如有需要,可以采用平均氧化膜厚度表示,但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氧化膜的最小局部膜厚低于最小平均膜厚的80%。有关氧化膜厚度级别的选择应该参照国家标准自行决定。

级别最小平均膜厚,μm最小局部膜厚,μm

AA554

AA10108

AA151512

AA202016

AA252520

从实际角度出发,耐蚀性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因此阳极氧化生产厂家与用户应该对氧化膜的最小局部厚度加以规定,对平均膜厚可不作任何规定。

6.3氧化膜厚度和单位面积质量(表面密度)的测量

氧化膜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可采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

a.横截面显微法;

b.涡流法;

c.分光束显微法;

d.重量法。

当碰到争议时,如果氧化膜厚度等于或大于5μm时,应以显微测厚法a.作为仲裁方法。如氧化膜厚度小于5μm 时,一般不采用显微法,而采用重量法d.,并计算出单位面积的最小质量,应用上述方法时,应该征求生产厂家与用户的同意。

测量膜厚必须在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距阳极接触点5mm内以及边角外都不宜选作测膜厚的部位。

7 封闭质量

7.1总则

氧化膜的封闭质量极为重要,无须加以说明,氧化膜都须加以封闭,只有对那些特殊声明的氧化膜才不予封闭。

7.2封闭质量的评价

7.2.1 仲裁试验

当有争议时,应以磷铬酸浸渍重量损失法作为封闭质量的仲裁试验方法。如每平方分米氧化膜的重量损失不超过30mg的话,封闭质量是合格的。

7.2.2交替式的耐酸试验

在试验中,如每平方分米氧化膜的重量损失不大于20mg,则这种封闭工艺是理想的。

7.2.3导钠试验和阻抗试验

氧化膜未经染料着色,只经蒸汽和水封闭如果其导钠值小于20μs(以20μm氧化膜厚作为标准)。则可以认为这种封闭质量是合格的。但对于所有的暗色氧化膜,导钠值要达到20μs是不可能的。另外,如精确测量的阻抗值大于50kΩ,同样也可以认为这种封闭方法是合格的。

对于有些种类的着色氧化膜,其数据可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尚定。

热水封闭槽液中加入某些添加剂后,必然要影响封闭氧化膜的导钠值和阻抗值,这时应采用仲裁法(7.2.1)鉴别封闭质量。

7.3封闭氧化膜吸附损失率的检验

如在颜色标尺上,染料吸附的额定值为1或2时,则此封闭工艺是合理的。在热水封闭槽液中添加适量添加剂之后必然影响染料的吸附能力,此时应用仲裁方法(7.2.1)鉴别封闭质量

8 外观和颜色

8.1 阳极氧化零件,从双方同意的某一距离去观察,在有效表面上应没有肉眼可观察到的缺陷。如果用户认为外观颜色至为重要,那么这些缺陷部位和尺寸大小应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之间提出的一个标样。

8.2 有关颜色、表面缺陷和公差都应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与用户协商,有必要的话,最好建立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标样。

8.3

除了另有规定之外,颜色的观察都须放站散射的日光下进行观察。光线照射的方向作如下规定,在赤道北部,光线从北方照射,在赤道南部,光线从南方照射。

如果着色氧化膜在人造光下使用,则应在人造光下进行比较。

协议标样应贮藏在暗而干燥的地方。

8.4 为了控制生产过程,对颜色的记录和分级,一般采用颜色的测量仪器。

9 耐蚀性

如果用户需要对阳极氧化膜作耐蚀试验,可采用ASS法和CASS法。试验方法的选择和试验的周期,应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商定。

10 耐磨性

如用户需要阳极氧化膜的耐磨性试验,仪器选用和试验方法应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商定。

11 耐变形破裂性

如用户需要对阳极氧化膜作耐变形破裂性试验,应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实施方案可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商定。

12 耐晒度及耐紫外线辐射性

12.1为了评定外观颜色的牢固度,应当采用与真实条件相同的户外曝晒试验。快速试验法只适用与着色阳极氧化膜的生产试验,但是这种快速试验法事先已经对这种着色介质在户外作了对照性的曝晒试验。

阳极氧化铝材的着色牢固度取决于着色的方法和使用的着色介质,在一些特殊的应用条件下,一定的着色范围比较理想,因此最好征求阳极氧化生产厂家的意见。

12.2 耐晒度

耐晒度方法是一种着色氧化膜耐晒度的快速试验法。当采用本试验方法时,对着色阳极氧化铝材的试验作如下规定:

a. 室内使用:至少为6;

b. 室外使用:至少为10。

12.3 耐紫外线辐射性

紫外线辐射方法是一种着色氧化膜耐紫外线辐射的试验方法。和其他耐晒度试验相比,该方法是一种较严格的试验方法。它在很短的曝晒时间内就会使着色阳极氧化膜发生颜色变化。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建筑业方面的着色阳极氧化膜的耐晒度试验,因此适用于作生产检验。

13 光的反射性能

13.1总则

可以对下列特性数据进行测试:

a.全反射率(全反射能力)

b.高光泽度表面的镜面反射率

…………………………45°

…………………………30°

…………………………20°

c.中等或低光泽度表面的镜面反射率

c.…………………………60°

…………………………35°

…………………………45°

d.散射反射率

这些参数可用各种光学仪器测量,各种光学仪器的差别取决于结构、价格及表面放置的方式。不同的仪器具有不同的照明系统,不同的入射角度,不同的反射角度及不同的聚光系统。因此,所测得的这些数据与选用的仪器有关。

有些数据的测定必须准备一个特别光滑的表面,并且测试工作只能在特制的试样上进行。用户应将预测量之特性数据通知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双方还应规定测试使用的仪器及试验方法。想要获得高光泽度表面的产品,必须采用高纯度铝锭。

13.2全反射率

全反射率的测量方法有:

a. PRS探头测试法

b. 积分球法,

13.3镜面反射率(高光泽度)

光亮阳极氧化表面的镜面反射率是一个主要的特性参数。它是在平面上测定的,测定方法有:

a. 45°测量镜面反射率。本方法所用的仪器价格便宜,分辨率高,但只能测量一个参数;

b. 30°测量镜面反射率。试验中采用的简易测角仪,价格昂贵,仪器先进,能测量一系列的精确数据。

c. 20°测量镜面反射率。

13.4镜面光泽度(中、低级光泽度)

所测量的镜面光泽度是在半散射的表面上测得的,测量方法有:

a. 60°测量镜面光泽度

b. 35°测量镜面光泽度

c. 45°测量镜面光泽度

60°方法的关键在于选用一种合适的通用仪器、测量范围在30-70之间。度数的选用是根据表面的高、低光泽度决定的,表面光泽度低于30,一般选用45°,高于70时宜选用13.3中所规定的方法。

13.5散射反射率

根据定义,全反射率为散射反射率和镜面反射率之和。因此,散射反射率不是一个独立的特性数据。它可以采用

积分球法测量,或者用13.4中规定的方法所测得的镜面反射率进行计算。

14 击穿电压

当需要时,可用氧化膜绝缘性测试方法测量阳极氧化膜的击穿电压。击穿电压规定值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商定。

15 氧化膜的连续性

当需要时,可用硫酸铜试验法测试阳极氧化膜的连续性。氧化膜连续性的测试方法,只在对氧化膜厚度小于5μm 时才适用。

氧化膜连续性的程度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协商而定。

16 氧化膜单位面积上的质量(表面密度)

当需要时,可用重量法(参见本标准6.3)测定氧化膜单位面积上的质量。

如果已用其他方法精确测量出氧化膜厚度,则可计算出氧化膜的表面密度。

在已知表面密度的前提下,用该法还可确定膜厚。一般常用的阳极氧化膜实在20℃硫酸溶液中阳极氧化而得到的。封闭后的氧化膜密度约为2.6g/cm3,未经封闭的氧化膜的密度约为2.4g/cm3。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东北轻合金加工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亢之、王子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7-.4-22批准 1988-05-01实施。

包装标准

湖南达美程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包装规范 1 目的 规范公司产品的包装,降低运输流通过程对产品造成损坏,保障产品的安全,方便储运装卸。 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包装,主要针对纸箱包装的质量标准并给予合理规范。 3 包装材料分类 3.1 PE缠绕膜 PE缠绕膜又称为拉伸膜、热收缩膜。用缠绕膜将产品进行分类、分量打包,可使产品均匀受力、防尘、防潮、防水。 3.2 气泡薄膜 气泡薄膜又称气垫薄膜,在运输过程中可以起到缓冲外力的作用,并使产品的边缘得到保护。 3.3 雨蓬布 雨蓬布在运输过程中可以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但其抗戳穿强度较差。 3.4 胶带 胶带的规格为50mm±2mm,厚度为0.03mm~0.04mm,要求粘性强。 3.5 塑料打包带 塑料打包带为白色PP材质,规格为宽11mm-13mm,厚度0.8mm-1.0mm,要求其抗拉力至少达到130kg。 3.6 纸箱 纸箱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对包装产品进行保护,方便储运等功能。要求纸箱各面厚度均应大于6mm。 4 包装流程及要求 4.1 基本包装 4.1.1 基本包装为对产品分类、分量包装,即分类对产品用缠绕膜进行包装保护,避免产品的印刷面划伤,要求分量产品的每个面都有缠绕膜的保护。此项包装适用于仓库入库包装及短途客户自取包装。 4.1.2 基本运输包装为对产品进行基本包装后为达到运输过程中保护产品不受外力的破坏的目的而进行的包装,即在基本包装后用气泡薄膜进行再包装,并用雨蓬布对产品进行防水防潮保护。此项包装适用于面积较大的产品的包装及中短途运输包装。 如客户有提出包装要求,按客户要求进行包装。 4.2 装箱包装 装箱包装适用于国内国际长途运输,按产品的性质不同分为内箱包装和外箱包装。 4.2.1 内箱包装 用胶带将内箱底部的中缝封牢,要求封箱胶带切口要整齐,内箱两侧缝不用封口,按内箱要求有规则的排列产品。纸箱超高允许公差为±3mm,超出公差范围应对装箱内容或是纸箱尺寸进行调整,然后用胶带将箱盖中缝封牢 (封箱位置如图1所示) ,封好后的纸箱要平整端正,若有不平的必须用手抹平。

阳极氧化膜性能测试及国家标准

阳极氧化膜性能测试方法 1. 光泽 1.1 目视法 目视检测法:包含对颜色、色差、表面光泽和表面表面缺陷的检测。其观察距离一般是0.5m;(GB/T14952.3-1994) 1.2 光泽仪 由于光泽目视时无法量化,所以采用了相应的仪器:光泽仪(目前的产品由于形状所限制,无法采用);(GB/T5237.4-2000)2. 色泽 2.1 目视法 在自然散射光或标准光源D65用目视法检测,视力达到1.0,与产品垂直或呈45°角;(GB/T14952.3-1994) 2.2 色差仪 目视法受到产品、环境和人的因素影响,判断的偏差较大,所以一般采用色差仪,色差仪一般采用D65标准照明体,测量400~700nm的可见光波;(ISO7724.1~3-1984、ISO/TR8125-1984和GB/T11186.1~3-1989) 3. 膜厚度(现有一个膜厚计) 3.1 显微镜测量横断面厚度 采用的方法是将产品截断,用金相显微镜测试,影响的因素有表面粗糙度、横断面的斜度、覆盖层变形和机加工缺陷; (GB/T6462-1986和ISO1463-1983) 3.2 分光束显微镜测量法 仅限于银色阳极氧化膜的测量;(ISO2128-1976、GB/T8014.3-200X) 3.3 质量损失法 适用于膜厚大于10μm(GB/T8014.2-200X、ISO2016-1982) 3.4 涡流法(现有的膜厚计即为此种) 采用涡流法有快速、方便、非破坏性,因此应用很广,原理是采用涡电流,并要求金属非磁性且表面不导电,当侧头与试样接触时,测头产生高频电流磁场,在基体金属中会感应出涡电流,此涡电流产生的附加电磁场会改变测头参数,而 (GB/T4957-1994和ISO2360-1982)测头参数的改变取决于与氧化膜相关的测头到基体的距离,然后经芯片分析得到数值。 4. 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 4.1 指印试验 用橡胶“手指”模拟人的手指进行试验,“手指”放在试样的待测表面上5min,然后移去并用丙酮擦干净检查,有指印为不合格;(BS1615-1945) 4.2 染色斑点试验 适用于检验在大气曝晒与腐蚀的环境下使用的氧化膜,特别适用于对耐污染性有要求得氧化膜:将产品在25mL/L的硫酸和10g/L的氟化钾溶液中浸泡1min,擦干,再在23℃、PH=5±0.5的染色溶液中浸泡1min。0-2级合格,5级最差。 具体操作详见(ISO2143-1981) 4.3酸化亚硫酸钠试验 先将产品放在18~22℃的1:1硝酸中浸泡10min,擦干,称重,再在90~92℃酸化亚硫酸钠溶液(10g/L,PH=2.5)中浸泡20min,擦干,称重,计算质量损失来衡量封孔质量;(ISO2932-1981、GB/T14592.2-1994) 4.4 乙酸-乙酸钠试验 先将产品放在18~22℃的1:1硝酸中浸泡10min,擦干,称重,再在沸腾的乙酸-乙酸钠溶液中(乙酸的浓度为0.5g/L,乙酸浓度为100mL/L,)浸泡15min,擦干,称重,计算质量损失来衡量封孔质量;(ISO2932-1981、GB/T14592.2-1994); 4.5磷-铬试验 适用于暴露在大气中以装饰和保护为目的、偏重抗污染的氧化膜,方法是擦干产品,称重,在38±1℃,20g/L的三氧化铬和35mL/L的磷酸混合溶液中浸泡15min,干燥,称重,失重为30mg/dm3为合格,(ISO3210-1983,GB/T8753.1~.2-200X,EN12373.7-1999); 4.6导纳试验 将产品擦干,导纳仪的一个电极接到产品上,再用橡皮圈做成的电解池粘到产品的测试部位,在电解池中注入35g/L的氯化钠溶液,并将另一个电极插入电解池,读取数据,国际上以低于400μS/t(t为膜厚)(ISO2931-1981,GB/T8753.3-220X)5. 耐腐蚀性 5.1铜加速乙酸盐雾腐蚀试验(CASS) 在专用的盐雾箱进行,在50±2℃,PH=3.0-3.1条件下,用压缩空气将氯化钠50±5g/L、乙酸、氯化铜0.26±0.02g/L溶液雾化,然后沉降在产品的表面;(GB/T5237.2~.5-2000、GB/T10125-1997、ISO9227-1990) 5.2含SO2潮湿大气腐蚀试验 先将产品在外观面用刀划深至基体的交叉线,再放入含有2L SO2、2L CO2的300±10L的气密箱中,温度控制在40±3℃。

最新金属的力学性能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金属的力学性能 一、填空题 1、金属工艺学是研究工程上常用材料性能和___________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课。 2、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_____________,反映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另一类叫__________,反映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3、金属在力作用下所显示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力—应变关系的性能,叫做金属________。 4、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常用的强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断裂前金属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成为塑性,常用的塑性判断依据是________和_________。 6、常用的硬度表示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维氏硬度。 二、单项选择题 7、下列不是金属力学性能的是() A、强度 B、硬度 C、韧性 D、压力加工性能 8、根据拉伸实验过程中拉伸实验力和伸长量关系,画出的力——伸长曲线(拉伸图)可以确定出金 属的() A、强度和硬度 B、强度和塑性 C、强度和韧性 D、塑性和韧性 9、试样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为() A、抗压强度 B、屈服强度 C、疲劳强度 D、抗拉强度 10、拉伸实验中,试样所受的力为() A、冲击 B、多次冲击 C、交变载荷 D、静态力 11、属于材料物理性能的是() A、强度 B、硬度 C、热膨胀性 D、耐腐蚀性 12、常用的塑性判断依据是() A、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B、塑性和韧性 C、断面收缩率和塑性 D、断后伸长率和塑性 13、工程上所用的材料,一般要求其屈强比()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大些,但不可过大 D、小些,但不可过小 14、工程上一般规定,塑性材料的δ为() A、≥1% B、≥5% C、≥10% D、≥15% 15、适于测试硬质合金、表面淬火刚及薄片金属的硬度的测试方法是() A、布氏硬度 B、洛氏硬度 C、维氏硬度 D、以上方法都可以 16、不宜用于成品与表面薄层硬度测试方法() A、布氏硬度 B、洛氏硬度 C、维氏硬度 D、以上方法都不宜 17、用金刚石圆锥体作为压头可以用来测试() A、布氏硬度 B、洛氏硬度 C、维氏硬度 D、以上都可以 18、金属的韧性通常随加载速度提高、温度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加剧而() A、变好 B、变差 C、无影响 D、难以判断 19、判断韧性的依据是() A、强度和塑性 B、冲击韧度和塑性 C、冲击韧度和多冲抗力 D、冲击韧度和强度 20、金属疲劳的判断依据是() A、强度 B、塑性 C、抗拉强度 D、疲劳强度 21、材料的冲击韧度越大,其韧性就() A、越好 B、越差 C、无影响 D、难以确定 三、简答题 22、什么叫金属的力学性能?常用的金属力学性能有哪些?

阳极氧化检验标准

阳极氧化检验标准 1、目的 规范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批不良品输入下道工序。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引导及接收标准。 2、范围 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的检验接收及顾客退货的挑选检验。 3、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变形铝及铝合金以保护和装饰为主要目的,在阳极氧化膜表面涂装有机聚合物膜得到的阳极氧化复合膜。 4、职责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和标识,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采购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5 性能要求 外观 阳极氧化复合膜的外观应均匀、平整,不允许有色差、皱纹、裂纹、气泡、流痕、夹杂、发黏和漆膜脱落等缺陷,(喷绘类产品的外观检验可参照样件)。 表面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值。 阳极氧化复合膜厚度 阳极氧化复合膜厚度由阳极氧化膜厚度和漆膜厚度两部分组成。阳极氧化膜厚度和漆膜厚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漆膜附着性 漆膜的干附着性、湿附着性和沸水附着性均应达到0级。 耐化学品性 耐盐酸性 耐盐酸试验后,用肉眼观察试样表面,应无起泡、变色及其它明显变化。 耐洗涤剂性 耐洗涤剂试验后,用肉眼观察试样表面,应无起泡、脱落及其它明显变化。 耐沸水性 耐沸水试验后,用肉眼观察试样表面,应无皱纹、裂纹、气泡、脱落及变色等现象。表1 注1:表中的膜厚指平均膜厚,最小局部膜厚应不小于80%的平均膜厚; 注2:A、B、C采用不同厚度的有光漆或哑光漆,S采用彩色漆。 6 取样 试样的选择与制备 阳极氧化复合膜的试样从制品的有效表面选取。当不能用制品进行试验时,必须使用能够代表 制品的试样。试样表面制备后,应放置24h后进行试验。 取样数量 产品取样应符合表2的规定。

金属力学性能测试及复习答案

金属力学性能复习 一、填空题 1.静载荷下边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主要有拉伸试验、弯曲试验、扭转试验和压缩试验等。 2. 一般的拉伸曲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均匀塑性变形阶段和非均匀塑性变形阶段。 3. 屈服现象标志着金属材料屈服阶段的开始,屈服强度则标志着金属材料对开始塑性变形或小量塑性变形能力的抵抗。 4. 屈强比:是指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比值,提高屈强比可提高金属材料抵抗开始塑性变形的能力,有利于减轻机件和重量,但是屈强比过高又极易导致脆性断裂。 5. 一般常用的的塑性指标有屈服点延伸率、最大力下的总延伸率、最大力下的非比例延伸率、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 6. 金属材料在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称为金属材料的韧性。一般来说,韧性包括静力韧性、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7. 硬度测试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有三种方法:布氏硬度测试方法、络氏硬度的试验方法和维氏硬度实验法。 8. 金属材料制成机件后,机件对弹性变形的抗力称为刚度。它的大小和机件的截面积及其弹性模量成正比,机件刚度=E ·S. 9. 金属强化的方式主要有:单晶体强化、晶界强化、固溶强化、以及有序强化、位错强化、分散强化等(写出任意3种强化方式即可)。 10. 于光滑的圆柱试样,在静拉伸下的韧性端口的典型断口,它由三个区域组成:纤维区、放射区、剪切唇区。 11. 变形速率可以分为位移速度和应变速度。 二、判断题 1.在弹性变形阶段,拉力F 与绝对变形量之间成正比例线性关系;(√) 若不成比例原因,写虎克定律。 2.在有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中,其试样在拉伸试验过程中力不断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的应力,也称为抗服强度。(×) 不增加,称为屈服强度。 3.一般来讲,随着温度升高,强度降低,塑性减小。(×) 金属内部原子间结合力减小,所以强度降低塑性增大。 4.络氏硬度试验采用金刚石圆锥体或淬火钢球压头,压入金属表面后,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主实验力,以测量压痕的深度来计算络氏硬度。压入深度越深,硬度越大,反之,硬度越小。(×) 络氏硬度公式 5.金属抗拉强度b σ与布氏硬度HB 之间有以下关系式:b σ=KHB ,这说明布氏硬度越大,其抗拉强度也越大。(√) 6.弹性模量E 是一个比例常数,对于某种金属来说,它是一种固有的特性。(√) 7.使用含碳量高(含碳量为)的钢,不能提高机件吸收弹性变形功。(×) 8.脆性断裂前不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即断裂产生在弹性变形阶段,吸收的能量很小,这种

阳极氧化、着色型材检验与技术标准

阳极氧化、着色型材检验与技术标准 简介: 阳极氧化、着色型材的检验项目有化学成分、室温力学性能、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氧化膜厚度、颜色色差和氧化膜的性能。氧化膜的性能包括封孔品质、耐蚀性、耐磨性和耐候性。由于部分项目的试验时间较长,操作复杂,试验成本高,如耐蚀性、耐磨性、耐候性等,因此,阳极氧化、着色型材的检验项目分为出厂检验项目和定期检验项目。阳极氧化、着色型材检验项目分类和取样规定见表6—3—1。氧化膜的封孔品质、耐蚀性、耐磨性和耐候... 阳极氧化、着色型材的检验项目有化学成分、室温力学性能、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氧化膜厚度、颜色色差和氧化膜的性能。氧化膜的性能包括封孔品质、耐蚀性、耐磨性和耐候性。由于部分项目的试验时间较长,操作复杂,试验成本高,如耐蚀性、耐磨性、耐候性等,因此,阳极氧化、着色型材的检验项目分为出厂检验项目和定期检验项目。阳极氧化、着色型材检验项目分类和取样规定见表6—3—1。氧化膜的封孔品质、耐蚀性、耐磨性和耐候性应在封孔完毕72 h小时后才能进行。 表6—3—1阳极氧化、着色型材检验项目分类和取样规定表

阳极氧化、着色型材的化学成分、室温力学性能和尺寸偏差检验方法见本书第6篇第l、2章。检验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化学成分检验的试样应先去除表面氧化膜后再进行检验。因为表面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氧化铝的成分与铝合金不同,若试样表面有氧化膜,当采用化学分析法时检验时,由于表面氧化膜的存在会影响分析的准确性;当采用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法(测光法)检验时,由于表面氧化膜不导电,无法激发或很难激发,对检验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在化学成分检验之前可先用涡流测膜仪测量试样表面的阳极氧化膜是否完全去除。对于铝合金型材生产企业内部品质控制,阳极氧化、着色型材的化学成分检验可在阳极氧化、着色工序之前进行检验,不存在表面氧化膜问题。 2)室温力学性能检验的试样也应先去除表面氧化膜后再进行检验。对于拉伸试验用试样,可进行机械脱膜或化学脱膜后再进行试样加工。用于生产车间检验的韦式硬度检验试样,也应去除表面氧化膜,或直接在氧化之前检测基材的硬度。 3)在检测阳极氧化、着色型材的截面尺寸时,可直接检测,不应去除表面氧化膜。不去除表面氧化膜的主要原因是阳极氧化膜不同于其他涂膜,膜的生成不是外来有机材料的简单附着。阳极氧化膜的生成是以铝合金型材为阳极置于电解质溶液中,利用电解作用,使其表面形成的氧化铝薄膜。产品的有效尺寸应包含表面氧化膜。由于阳极氧化、着色型材一般需经过酸、碱预处理,型材经阳极氧化后,其截面尺寸由于腐蚀的原因比未处理前的基材尺寸会减少,因此,截面尺寸的检测应在阳极氧化、着色处理完毕后(即成品)进行,不能仅仅用阳极氧化前基材的检验来代替最后成品的检验(阳极氧化前基材的检验是必要的,是企业质量管理中工序过程品质控制的手段)。不同的前处理工艺,型材的截面尺寸减少的程度都不同。倒如仅采用碱蚀作为氧化前处理的一般银白色型材,其截面尺寸减少为0.02~0.04 mm,但若采用酸(氟化氢铵NH4HF2)和碱(NaOH)进行砂面效果处理的银白色型材,其截面尺寸减少为0.03~0.06 mm。

金属材料机械性能检测

金属材料机械性能检测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 试样拉断前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 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对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符号为RM,单位为MPA。 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材料经过屈服阶段后进入强化阶段后随着横向截面尺寸明显缩小在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Fb),除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或者强度极限(σb),单位为N/mm2(MPa)。它表示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最大能力。计算公式为: σ=Fb/So 式中:Fb--试样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N(牛顿);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抗拉强度(Rm)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 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 单位:kn/mm2(单位面积承受的公斤力)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 抗拉强度=Eh,其中E为杨氏模量,h为材料厚度 目前国内测量抗拉强度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抗拉/压强度的测定! 屈服强度(yield strength) 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将会使零件永久失效,无法恢复。如低碳钢的屈服极限为207MPa,当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将会产生永久变形,小于这个的,零件还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yield strength,又称为屈服极限,常用符号δs,是材料屈服的临界应力值。

复合纸检测方法及标准

无尘纸复合纸质量验收标准 Q/SP-WY03-05A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尿裤尿片用SAP无尘纸复合纸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储运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XX生活用品有限公司采购的,不含荧光剂,以无尘纸、蓬松无纺布及SAP 高分子吸水性树脂为原料经喷胶复合工艺而成的300gsm、270gsm及160gsm高分子无尘纸。 2、引用标准 GB/T 2828-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GB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GB/T 22905-2008 纸尿裤高吸水性树脂 3、技术要求 3.2尺寸、定量要求

4 、试验方法 4.1 取样方法:去掉表面两层,再截取若干层进行规格、理化性能以及微生物指标检测。 4.2 外观、尺寸及定量测试,目测项目需在自然光下进行。其它项目所用的直尺精度为0.5mm。定量测试使用精度为0.01g的电子天平。 4.3吸水量及保水量的测量: 4.3.1仪器和试剂 (1)电子天平,感量为0.01g; (2)金属网筛,尺寸为300mm*120mm*120mm,网筛目数100至250目; (3)A4裁纸刀; (4)离心脱水机,直径200mm,转速1500r/min(可产生约250g的离心力); (5)纯净水或蒸馏水23℃; (6)0.9% NaCl溶液; (7)塑料水槽,尺寸为400mm*200mm*200mm; (8)纯棉滤袋; (9)直径为110mm中速定性滤纸; (10)重量为2.5kg标准压块,直径为100±5mm,能够产生3.75kPa的压力; (11)秒表:精确度为0.01s。 4.3.2测定步骤 4.3.2.1吸水量测定 (1)用裁纸刀裁取250mm长度试样,称量重量,准确至0.01g,并将该质量记作m1; (2)将纯净水或蒸馏水倒入塑料水槽中,水位高度不低于150mm; (3)将金属网筛放入塑料水槽中浸泡5秒,取出在自然状态下滴水1分钟,称量重量,准确至0.01g,并将该质量记作m2; (4)将试样放入金属网筛中,将其完全浸没在纯净水或蒸馏水中,浸泡1′后提起滴水90″,最后称其重量记作m3。在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目录 摘要 (1) 1引言 (1) 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简介 (2) 2.1 强度 (2) 2.2 塑性 (2) 2.3 硬度 (2) 2.4 冲击韧性 (3) 2.5 疲劳强度 (3) 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3) 3.1拉伸试验 (3) 3.2压缩试验 (6) 3.3扭转试验 (8) 3.4硬度试验 (11) 3.5冲击韧度试验 (16) 3.6疲劳试验 (19) 4常用的仪器设备简介 (20) 4.1万能试验机 (20) 4.2扭转试验机 (23) 4.3摆锤式冲击试验机 (28) 5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 (30) 参考文献 (30)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摘要:金属的力学性能反映了金属材料在各种形式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某些能力,它与材料的失效形式息息相关。本文主要解释了金属材料各项力学性能的概念,介绍了几个常见的测试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试验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最后阐述了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仪器设备,发展趋势 Test Methods fo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Abstract: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which reflect some abilities of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resistance under various external forces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failure form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some concept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common experiments test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and apparatuses use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est methods f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is also discussed. Keywords:metal material,mechanical properties,test methods,apparatuses,development trend 1引言 材料作为有用的物质,就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某种性能,所有零部件在运行过程中以及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都在某种程度上承受着力或能量、温度以及接触介质等的作用,选用材料的主要依据是它的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性,其中使用性能是首先需要满足的,特别是针对性的材料力学性能往往是材料设计和使用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材料性能测试与组织表征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和获知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人们要有效地使用材料,首先必须要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各种因素。因此,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是所有测试项目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过程中,人们已经建立了许多反映材料表面的和内在的各种关于力学、物理等相关材料性能的测试和分析技术,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已使材料性能测试分析从经验发展并建立在现代物理理论和试验的基础之上,并且

包装相关标准

我所收集的纸箱及相关包装标准(2007.3.25) 1、瓦楞纸箱 GB/T 5033—1985 出口产品包装用瓦楞纸箱* GB/T 6543—1986 瓦楞纸箱* GB/T 12986—1991 纸箱制图* GB/T 16717—1996 包装容器重型瓦楞纸箱* GJB 1109A—1999 军用瓦楞纸箱* GJB 2555—1995 军用木框架瓦楞纸箱规范 SN/T0262-93出口商品运输包装瓦楞纸箱检验规程* 2、瓦楞纸板及其用纸 GB/T 5034—1985 出口产品包装用瓦楞纸板* GB/T 6544—1999 包装材料瓦楞纸* GB/T 13023—1991 瓦楞原纸* GB/T 13024—1991 箱纸板* GB/T 16718—1996 包装材料重型瓦楞纸板* QB/T 1011-91单面涂布白纸板* QB/T 1012-1991 胶版印刷纸* GB/T 10335.4-2004 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白纸板* GB/T 10335.3-2004 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白卡纸* GB/T 10335.2-2005 涂布纸和纸板轻量涂布纸* GB/T 10335.1-2005 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美术印刷纸(铜版纸)* QB/T 2250-2005 单面白纸板* QB/T 3523-1999 白卡纸* QB/T 3524-1999 凸版印刷纸* QB/T 3517-1999 单面胶版印刷纸* QB/T 2693-2005 彩色胶版印刷纸* 3、瓦楞纸板及其用纸试验方法 GB/T 450—2002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 GB/T 450.1—2002 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 GB/T 450.2—2002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 GB/T 450.3—2002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 GB/T 452.1—2002 纸和纸板纵横向的测定 GB/T 452.2—2002 纸和纸板正反面的测定 GB/T 453—2002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恒速加荷法)* GB/T 454-2002 纸耐破度的测定* GB/T 455—2002 纸和纸板撕裂度的测定 GB/T 456—2002 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别克法) GB/T 458—2002 纸和纸板透气度的测定(肖伯尔法) GB/T 460—2002 纸和纸板施胶度测定(墨水划线法) GB/T 461.1—2002 纸和纸板毛细吸液高度的测定(克列姆法) GB/T 461.2—2002 纸和纸板表面吸收速度的测定 GB/T 461.3—1989 纸和纸板吸收性的测定法(浸水法)* GB/T 462 8212;1989 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 GB/T 463—1989 纸和纸板灰分的测定

金属力学性能

1、名词解释 (1)比例极限:比例极限σp是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的最大应力,即在应力 -应变曲线上开始偏离直线时的应力;σp =Pp/Fo(MPa)Pp----比例极限的载荷,N;Fo ----试样的原截面积,m2或 mm2 (2)变动载荷:指载荷的大小、方向、波形、频率和应力幅,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一类载荷; (3)平面应力状态:如果在某种情况下,三个主应力中的一个为零。例如σ3=0那么这一点的应力状态,我们就称为平面应力状态。 (4)应力腐蚀断裂:由拉伸应力和腐蚀介质外加敏感的材料组织联合作用而引起的慢长而滞后的低应力脆性断裂称为应力腐蚀断裂(SCC)。 (5)弹性比功:又称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6)冷脆:刚在低温冲击时其冲击功极低:这种现象称为钢的冷脆。 (7)循环硬化:指金属材料在应变保持一定的情况下,形变抗力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增高的现象。 (8)循环软化:金属材料的应变保持在一定的情况下,材料的形变抗力在循环过程中下降,即产生该应变所需的应力逐渐减小,该现象称为“循环软化”。 (9)刚度:在弹性范围内,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Q=P/ε=бA/ε=EA (10)固溶强化:把异类元素原子溶入基体金属得到固溶合金,可以有效地提高屈服强度,这样的强化方法称为固溶强化。 需掌握的知识要点: 冲击韧性: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冲击吸收功用符号Ak表示,单位为J。 2、洛氏硬度有几种,其各自的符号及适用范围。P25 布氏硬度:表示符号HB,适用范围:不适宜零件表面测量,薄壁件或表面硬化层 洛氏硬度:表示符号HR,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不同硬度材料的检验,不适用于具有粗大组成相火不均匀组织材料的硬度测定 维氏硬度:表示符号HN, 适用范围:常使用于测定表面硬化层仪表零件的硬度显微硬度:表示符号HK, 适用范围:适用于细,线材料的加工硬化程度。 3、断裂的基本过程的组成:裂纹形成,扩展 4、S-N曲线的测定方法,对于一般疲劳极限和有限寿命部分的测试方法分别是什么:分别是升降法和成组试验法 5、变形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 弹性变形:a,有可逆性(外力作用下弹性变形产生,外力去除弹性变形消失)b,单值性(应力和应变保持线性)c,全程性(弹性变形在金属受力到断裂以前全程伴随)塑性变形:1,单晶金属塑变是位错运动的结果2,单晶体金属位错滑移的切应力极小3,单晶体金属切变强度由位错原开动四个阻力组成4,塑变中伴随有弹性变形和形变强化5,位错运动阻力对温度敏感 6、断裂韧度的测试方法分别是什么:三点弯曲法,紧凑拉伸法 7、静拉伸实验能够获得的强度性能指标有哪些?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实验 报告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材料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拉伸和弯曲一、实验原理 拉伸实验原理 拉伸试验是夹持均匀横截面样品两端,用拉伸力将试样沿轴向拉伸,一般拉 至断裂为止,通过记录的力——位移曲线测定材料的基本拉伸力学性能。 对于均匀横截面样品的拉伸过程,如图 1 所示, 图 1 金属试样拉伸示意图 则样品中的应力为 其中A 为样品横截面的面积。应变定义为 其中△l 是试样拉伸变形的长度。 典型的金属拉伸实验曲线见图 2 所示。 图3 金属拉伸的四个阶段 典型的金属拉伸曲线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如图 3(a)-(d)所示。直线部分的斜率E 就是杨氏模量、σs 点是屈服点。金属拉伸达到屈服点后,开始出现颈缩 现象,接着产生强化后最终断裂。 弯曲实验原理 可采用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方式对试样施加弯曲力,一般直至断裂,通过实 验结果测定材料弯曲力学性能。为方便分析,样品的横截面一般为圆形或矩形。 三点弯曲的示意图如图 4 所示。 图4 三点弯曲试验示意图 据材料力学,弹性范围内三点弯曲情况下C 点的总挠度和力F 之间的关系是 其中I 为试样截面的惯性矩,E 为杨氏模量。 弯曲弹性模量的测定 将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放置于弯曲装置上,施加横向力对样品进行弯曲, 对于矩形截面的试样,具体符号及弯曲示意如图 5 所示。 对试样施加相当于σpb0.01。 (或σrb0.01)的10%以下的预弯应力F。并记录此力和跨中点处的挠度,然后对试样连续施加弯曲力,直至相应于σpb0.01(或σrb0.01)的50%。记录弯曲力的增量DF 和相应挠度的增量Df ,则弯曲弹性模量为 对于矩形横截面试样,横截面的惯性矩I 为 其中b、h 分别是试样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也可用自动方法连续记录弯曲力——挠度曲线至超过相应的σpb0.01(或σrb0.01)的弯曲力。宜使曲线弹性直线段与力轴的夹角不小于40o,弹性直线段的高度应超过力轴量程的3/5。在曲线图上确定最佳弹性直线段,读取该直线段的弯曲力增量和相应的挠度增量,见图 6 所示。然后利用式(4)计算弯曲弹性模量。 二、试样要求

喷塑、发黑、电镀、磷化、阳极氧化-定义和标准

目录 喷塑喷漆检验标准 (1) 磷化处理(金属)检验标准 (4) 表面电镀(金属)检验标准 (5) 发黑处理(金属)检验标准 (7) 阳极氧化检验标准 (8) 高频淬火检验标准 (11)

喷塑喷漆检验标准 1、目的 规范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批不良品输入下道工序。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引导及接收标准。 2、范围 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的检验接收及顾客退货的挑选检验。 3、定义 喷塑、喷漆件检验过程的参照标准。 4、职责 4.1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和标识,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采购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5、工作程序 外观(目测) 5.1 喷涂种类(如:塑粉或漆)、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5.2 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在使用时要求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进料、外协回厂或过程验收则采用抽检,抽检操作方式依据《抽检规范》。特殊产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检验。 5.3 外观缺陷:有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桔皮、花斑、凹坑等。 5.4 外观和颜色检验的环境: 5.4.1 色板采用客户样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 5.4.2 应在标准光源对色灯箱CAC-600箱内(无设备条件时则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照度不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以目视方法进行。光照度通常在D65(特殊情况下用F/A,其次高标准要求时用CWF/TL84),背景颜色为中灰色。 5.4.3 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检验时在±15°范围内旋转。 5.5表面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值。 涂膜附着力(划格实验) 5.6 涂膜附着力检验(基体金属为铁、钢、铝及铝合金): 5.6.1 采用划格—胶带粘贴法测定漆膜附着力,每批次以一件或两件检验则可。不合格时可用 加严检验。 5.6.2 检验方法:使用锋利刃口的刀片(刃口宽要求0.05mm,刃口达到0.1mm时必须重新磨刃 口),沿能确保得到直线切口的导向器,刃口在相对涂面35-45度角,均速划线。划线位置距产品边缘最近距离不应小于2mm,切口要保证切到基体,在涂膜上,切出每个方向是6至11条切口的格子图形,切口以1mm间隔隔开,长度约20mm。对于涂膜厚度大于50μm,小于125μm(喷塑要求厚度80--150μm,喷漆要求厚度20--26μm),切口以2mm的间隔隔开。在将格子区切屑用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目录 摘要1 1引言2 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简介2 2.1 强度3 2.2 塑性3 2.3 硬度3 2.4 冲击韧性4 2.5 疲劳强度4 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4 3.1拉伸试验5 3.2压缩试验8 3.3扭转试验11 3.4硬度试验15 3.5冲击韧度试验22 3.6疲劳试验27 4常用的仪器设备简介29 4.1万能试验机29 4.2扭转试验机34 4.3摆锤式冲击试验机40 5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42 参考文献42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摘要:金属的力学性能反映了金属材料在各种形式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某些能力,它与材料的失效形式息息相关。本文主要解释了金属材料各项力学性能的概念,介绍了几个常见的测试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试验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最后阐述了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仪器设备,发展趋势 Test Methods fo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Abstract: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which reflect some abilities of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resistance under various external forces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failure form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some concept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mon experiments test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and apparatuses use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est methods f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is also discussed. Keywords:metal material,mechanical properties,test methods,apparatuses,development trend

终端产品托盘集合化包装技术规范

一、操作指导概述: 托盘集合化包装能够提高物流效率,规范物流操作,保障产品运输安全,节约运输成本,提升产品包装形象。 本指导书适用于华为终端公司物流业务部、自制车间、华为终端公司外协加工厂的物流包装工艺;质量管理部指导、规范和检验其它环节(物流业务部、自制车间、华为终端公司外协加工厂)物流包装质量;以及生产技术部外协支持团队指导外协工厂生产。 二、操作指导说明 1、术语和定义: 2、托盘集合化物料以及其技术要求 2.1 托盘,其尺寸应根据所包装产品具体堆码面积的大小而定,发往欧洲通常 采用欧洲标准托盘为800*1200mm,托盘技术标准按照《终端托盘应用工艺

规范》执行; 2.2 纸护棱6个,规格为70mm*70mm*9mm,纸护棱技术要求按照《终端产品纸 护棱技术规范》执行; 2.3 PET打包带,经过挤出单向拉伸成型的包装用塑料捆扎带,规格为 16mm*0.75mm,具体的技术要求按照《终端产品打包带技术规范》执行;2.4 缠绕膜,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薄膜材质,厚度为0.018mm±0.002, 宽度为450mm±2mm,长度为450m,不允许有负偏差,其他技术要求按照《缠绕薄膜技术标准》执行; 2.5 胶合板为集合件顶部的垫板,也叫木衬板,厚度为6±0.4mm,其技术要求 参照GB/T9846.4-88《普通胶合板通用技术条件》相关规定执行; 3、托盘集合包装操作要求 3.1 堆码方式及打包带使用要求,华为终端公司主要有四种堆码方式,见图 3.1-1集合件堆码方式示意图,通常采用简单重叠式堆码,当由于某原因, 需要采用其他堆码方式时,需要经物流工艺确认或其他书面指导文件方可,包装箱集合件须居中分布在托盘表面,不得偏移、歪斜堆码; 图3.1-1集合件堆码方式 3.2 当车厢内可以装载两层以上集合化体时,下层集合包装件须放置一块胶合 板材质的木衬板;见图3.2-1所示,木板长宽与集合化体长宽等同。

阳极氧化检验标准2016-4-16

1 目的 本检验规范之订定,提供品质人员在执行铝合金阳极氧化检验工作时之检验依据,确保本公司所有外协阳极氧化物料及成品皆能达到客户期望之品质水准。 2 范围 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对铝合金阳极氧化层的设计规范、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验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外协加工铝合金阳极氧化的设计、加工和检验。 本标准同时适用于铝合金阳极氧化工艺的鉴定和批量生产的质量检验依据。 3 术语和定义 3.1 主要表面 零件表面必须覆有氧化膜的部分,这部分氧化膜的外观和性能都很重要。 3.2 局部厚度 在主要表面内,选择平均分布的十个点进行厚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3.3 最小局部厚度 在一个工件主要表面上测得的局部厚度的最小值。适用于能被直径为20mm的球接触的主要表面部分进行测量 3.4批 同一供方在同一时间或大约同一时间提供的、按同一规范在相同条件下生产的并按同一质量要求提交检查的一组产品。 4 分类、适用条件及膜层设计表示 4.1 硫酸阳极氧化 硫酸阳极氧化:硫酸阳极氧化工艺获得的氧化膜外观为无色透明,膜厚约为5~20微米,硬度较高,孔隙多(孔隙率平均为10~15%),吸附力强,有利于染色。经封闭处理后,具有较高的抗蚀能力,主要用于防护和装饰目的。 硫酸阳极氧化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溶液稳定,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适用范围广。除不适用于松孔度大的铸件、电焊件和铆接组合件外,对其他铝合金都适用。 4.2 铬酸阳极氧化 铬酸阳极氧化工艺得到的氧化膜较薄,一般厚度只有1~5微米,膜层质软,弹性高,具有不透明的灰白色至深灰色外观。氧化膜空隙极少,染色困难。其耐磨性不如硫酸阳极氧化膜,但在同样厚度条件下,它的抗蚀能力比不经封闭的硫酸阳极氧化膜高。该膜层与有机涂料的结合力良好,是涂料的良好底层。 由于铝在铬酸氧化液中不易溶解,形成氧化膜后,仍能保持原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铬酸阳极氧化工艺适用于容差小,表面粗糙度低的零件以及一些铸件,铆接件和电焊件等。不适用于含铜量大于4%和硅含量较高的铝合金零件。 4.3草酸阳极氧化 草酸阳极氧化工艺获得的氧化膜比较厚(一般约8~20微米,最厚可达60微米),弹性好,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它的抗蚀能力和硬度不亚于硫酸阳极氧化膜,改变工艺条件可以获得性质不同的氧化膜。在不含铜的纯铝及其合金上可以得到银白色、黄铜色或青铜色的装饰性膜层。不同合金层份对膜层影响较大,在纯铝和铝镁合金上所获得的氧化膜比较厚。 草酸阳极氧化成本较高,电力消耗大,应用受到限制。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例如:电器绝缘保护层,日用品的表面装饰等。 4.4硬质阳极氧化

SMT收线和开线管理规范

XXXXXX有限公司 受控编号:XXXX/QE-CX14/ZY59 版本号:V1.0 SMT收线和开线管理规范 2017-09-01发布 2017-09-01实施 XXXXXX有限公司发布

1.目的: 为使SMT车间节假日收线时避免能源损耗和提高开线时设备嫁动率。 2.范围: SMT车间 3.定义: 3.1收线是指节假日休息时,SMT车间各线体,各区域需要进行人员离岗整理,确保设备安全、无资源浪费、现场整齐。 3.2开线是指节假日休息时,SMT车间各线体的正常启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物料齐套、人员准时到岗。 4.职责: 4.1生技部负责制定此规范和电源总开关的关闭和开启; 4.2生管部负责各线体设备可视开关的关闭和开启,及生产现场的5S整理; 4.3质量部负责监督和稽核。 5.程序: 5.1 SMT线内收线: 5.1.1 印刷岗位: 5.1.1.1将钢网和前后刮刀上的锡膏回收到锡膏瓶内,并退回备件房,交由 备件管理人员放回冰箱储存。 5.1.1.2将钢网和前后刮刀拆下进行清洗,确保钢网孔无堵塞,变形, 刮刀座两端耳朵没有残留锡膏,刮刀片表面无划伤和锡膏。

5.1.1.3将搅拌刀、酒精瓶、擦拭纸、胶带、报表等工具和辅料用品归位, 有序摆放; 5.1.1.4提前4小时确认所生产的PCB是否有OSP板,防止多拆或单面板 生产过剩; 5.1.1.5按作业规范文件关闭送板机、印刷机、接驳台电源开关。 5.1.2操机岗位: 5.1.2.1将机器内抛料盒物料进行回收整理,并确保抛料盒摆放正确,无 翘起现象; 5.1.2.2确认产线有无湿敏感器件,如BGA,烧录IC,LGA芯片,CMOS镜头等, 需要退回仓库真空包装或放回防潮箱进行管控。 5.1.2.3确认废料回收箱内是否有抛弃物料,并清理废料箱位置机器下面纸 带、接料带、料盘等垃圾。 5.1.2.4检查机器轨道、台面上有无未过炉的板子及散料进行整理,报表和料 站表有序摆放。 5.1.2.5按作业规范文件关闭贴片机、接驳台、炉前LED照明灯电源开关。 5.1.3 AOI目检岗位: 5.1.3.1 检查工单的尾数不良板是否有维修OK,核对炉后PCBA数量与操机投 入数量是否一致。 5.1.3.2 AOI电源关闭,并对机器内部进行清理,周边的帽子、垃圾进行清扫, 报表和状态卡有序摆放归位,炉后工作桌的照明灯电源关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