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中国钢琴作曲家及他们的作品

10大中国钢琴作曲家及他们的作品
10大中国钢琴作曲家及他们的作品

10 大中国钢琴作曲家及他们的作品

1、贺绿汀钢琴代表作:《牧童短笛》、《摇篮曲》贺绿汀( 1903-1999)湖南邵东仙槎桥人,其创作的《牧童短笛》具有鲜明音乐形象和浓郁江南风的乐曲,在钢琴的本土化创作过程中,具有开拓性意义。至今仍是钢琴教学中的保留教材。QQ音乐并没有收录所有介绍的曲目,仅此将最著名的《牧童短笛》供大家聆听。

2、储望华钢琴代表作:《黄河钢琴协奏曲》《翻身的日子》《解放区的天》《二泉映月》《新疆随想曲》《南海小哨兵》《前奏曲》等储望华,1941 年出生于湖南蓝田。在音乐院校及业余考级或比赛中,储望华的作品非常多见。

3、王建中钢琴代表作:《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浏阳河》《绣金匾》、《翻身道情》,《百鸟朝凤》、《梅花三弄》。王建中(1933-2016)作曲家、钢琴家。祖籍江苏江阴,生于上海。

4、江定仙钢琴代表作:《摇篮曲》《变奏曲》《思情》江定仙,1912 年出身于湖北省武汉市。1930 年考入上海音专。

5、陈培勋钢琴代表作:《卖杂货》《思春》《旱天雷》《双飞蝴蝶》陈培勋( 1922 一2006)广西合浦人,出生于香港。

6、黎英海钢琴代表作:《夕阳箫鼓》《阳关三叠》《杂技素描》《动物园》

黎英海(1927 年--2007 年1 月5 日)四川富顺人。

7、汪立三钢琴代表作:《在阳光下》,《东山魁夷画意组曲》《他

山集(序曲与赋格五首)》

汪立三(1933~2013 ),四川犍为县人。自幼热爱音乐。1954 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1959 年毕业后到哈尔滨师范学院工作。曾任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8、丁善德钢琴代表作:钢琴曲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新疆舞曲第一号》、《托卡塔——喜报》等

丁善德(1911年?1995年),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苏昆山。

1928 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初学琵琶,一年后转习钢琴。

9、石夫钢琴代表作:《第一.二.三新疆组曲》、《数三章》、《娃哈哈变奏曲》、《陕北民歌变奏曲》、《山歌》等石夫(1929-2007),湖南湘潭人。

10 、瞿维钢琴代表作:《花鼓》、《洪湖赤卫队》幻想曲。瞿维,中国作曲家。原名瞿世雄,1917 年5 月9 日生于江苏常州。瞿维于1946-1948 年间完成的《花鼓》,是四十年代一部重要钢琴曲。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级曲目讲解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级曲目讲解第三项内容是复调性乐曲一共有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二部创意曲》(No.8)巴赫曲 这首二部创意曲在原来的考级中也有,因为它非常经典,所以,在这次的新版本教材中还是选用了。 首先,巴赫作品的处理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一下,由于这些作品的原谱上是很少有什么(除音符以外)标记的,所以,这个版本中的标记仅供大家参考,不限制各位教师和考生的音乐理解和个性发挥,只要是符合巴赫风格的处理,都是允许的。 这首作品,我们选用了一种很有精神、生动的处理,以做参考。主题是跳音和连音组合,而且,每次主题出现的时候都要保持相同的很精神、生动的性质。 根据乐谱上的标记,八分音符是断奏,要弹得干净利落;十六分音符相对来说连一些,手指积极主动,但不能弹得很连很粘,其实,是一种很颗粒的非连奏。对主题的处理,大家要特别注意处理最高音位置的八分音符“F”,不能和后面的十六分音符连着弹,而是要分开。这在后面主题多次出现的地方也要统一处理好。 第4到7小节这种音型弹奏的时候要强调节奏的点,每四个音把第一个音稍加强调。第5和6小节两只手同时的地方,要靠这个节奏点把两只手对齐,不能四个音都重。 这首曲子有一些很难的句子,要独拿出来仔细练习。比如,第10小节,右手的位置比较开张弹奏的时候手臂要用转动的动作,手掌和手指不能松懈,要有架子感,手掌像跷跷板一样左右转动。 类似的还有第19至20小节,右手又与第15小节类同。 大家还可以看到,这些部分十六分音符的地方有的加了跳音记号。但是,这种跳音不是要跳起来,而是要弹得干脆、颗粒、不拖泥带水,而且音点很清楚,就已

达到跳的效果了,不能因为弹奏跳音把手抬得很高,那样的话不但弹不出好的声音,还会因为离键过高而没有把握性。这种跳音如果弹得明亮、干净,会显出其中的旋律性,是很好听的。 这首作品作为二个声部的创意曲,大家一定要按照上面的原则先分手弹奏得很熟练,很清楚,节奏很统一了,再两只手合起来弹。 第二首《前奏曲》凯列尔曲 这是巴洛克时期的一首前奏曲,复调性很强,有着类似建筑物的那种结构形式感。 这首作品的主题性质是挺拔、神气的。一开始,右手、左手的主题隔两拍相继出现,交叉在一起,像建筑一样,有一种很平衡的感觉,两只手合在一起形式感很强。另外,交叉在一起的主题还出现了两遍,第一遍是mf,第二遍是mp,所以,均衡的感觉和明暗的对比就更加明显了。 大家可以想象建筑的话,是高低错落、有明有暗的,这首作品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对比,所以大家要仔细地做出来。尤其是强弱对比的地方,要弹奏出“阶梯力度”的层次与对比,巴罗克时期,有两排键盘的古钢琴,在一排上弹出了mf,另一排上弹出mp. 像第6小节的地方也可以做出一个强、一个弱。 在第10小节右手的第一拍,从前面的一拍四个音的十六分音符,变为一拍六个音的三连音,大家弹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持节奏和速度的统一性。 下面具体对装饰音进行一下说明。 designate a person responsible for periodically repaired, if significant quality problems, whether it's design or construction reasons, are required at the first meeting to study and propose solutions; 5) post through re-examination on the basis to resolve all

张朝钢琴曲《皮黄》的演奏与欣赏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历史的磨难使中华民族变得坚强,深远的文化也因此保存和延续下来。在许多优秀的中国作品里都能展示出多元化的民族色彩和思想感情。这些作品里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意,也包含了激动、欢乐、纯净、天真、甜美、幽默与机智的情怀。 在美国钢琴界,随口都可以说出几个年轻中国钢琴家的名字,如郎朗、李云迪、张吴辰等。他们在国际比赛和西方的舞台上发挥出中国人对音乐的热诚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虽然中国钢琴作品还没有像中国钢琴家那样在国际上受到肯定,但近年来这些中国钢琴家都在努力把一些中国作品带到国外去,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与精神。 本文从亲身演奏的感受出发,把乐曲的结构概念、性格特征、文化内涵、版本问题和作曲家们的第一手访谈记录与大家分享,希望有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中国现代钢琴作品的发展。 一、《皮黄》的内容与情节 了解曲子的内容与文化背景有助演奏者更投入和更理解地去演奏。本人有幸采访了张朝,通过采访我了解到张朝是一位性格开朗、气势澎湃和博学多才的音乐家。他的童年经历是如此的纯真和浪漫,他对音乐是如此的执著和情有独钟。 1.故事情节 张朝使用京剧的板式结构,再加上童年的回忆以及对生命的希望作为题材创作了钢琴作品《皮黄》。内容讲述了作曲家儿时在云南滇池边的生活景象,不仅描述了滇池的壮丽景色,也反映出他对大自然的宁静和心灵自由的一种追求。 2.纯真的回忆 “随着年纪大了之后,我就特别喜欢追忆往事。作品中的(原板)是我五六岁时对世界的感知。对我来说一切事物都特别的新鲜,这是人最初的感知,是最可贵的东西。这种人的本质很有意思,所以我把它写成(原板)。 “少年时期,我生长在云南南部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红河地区。我13岁就离开红河到昆明去上艺校了。那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一个人到学校住宿,那时候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感觉。离开一个从小生长的环境到了另一个新的世界,而且又是自己掌握自己,完全是另外一种感受。那时滇池比现在美得多,水很清,水里的水草都能看见,而我们学校就坐落在滇池旁边,那实在是太美了,我们在教室就能看到滇池,琴房也能看到滇池。所以,我们入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滇池那里玩,很有意思,我们很热爱大自然,几 教学研究lR嘲mh帅ThchIng 29

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年级曲目讲解完整版

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年级曲目讲解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三项内容是复调性乐曲一共有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二部创意曲》()巴赫曲 这首二部创意曲在原来的考级中也有,因为它非常经典,所以,在这次的新版本教材中还是选用了。 首先,巴赫作品的处理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一下,由于这些作品的原谱上是很少有什么(除音符以外)标记的,所以,这个版本中的标记仅供大家参考,不限制各位教师和考生的音乐理解和个性发挥,只要是符合巴赫风格的处理,都是允许的。 这首作品,我们选用了一种很有精神、生动的处理,以做参考。主题是跳音和连音组合,而且,每次主题出现的时候都要保持相同的很精神、生动的性质。 根据乐谱上的标记,八分音符是断奏,要弹得干净利落;十六分音符相对来说连一些,手指积极主动,但不能弹得很连很粘,其实,是一种很颗粒的非连奏。对主题的处理,大家要特别注意处理最高音位置的八分音符“F”,不能和后面的十六分音符连着弹,而是要分开。这在后面主题多次出现的地方也要统一处理好。 第4到7小节这种音型弹奏的时候要强调节奏的点,每四个音把第一个音稍加强调。第5和6小节两只手同时的地方,要靠这个节奏点把两只手对齐,不能四个音都重。 这首曲子有一些很难的句子,要独拿出来仔细练习。比如,第10小节,右手的位置比较开张弹奏的时候手臂要用转动的动作,手掌和手指不能松懈,要有架子感,手掌像跷跷板一样左右转动。 类似的还有第19至20小节,右手又与第15小节类同。 大家还可以看到,这些部分十六分音符的地方有的加了跳音记号。但是,这种跳音不是要跳起来,而是要弹得干脆、颗粒、不拖泥带水,而且音点很清楚,就已达到跳的效果了,不能因为弹奏跳音把手抬得很高,那样的话不但弹不出好的声音,还会因为离键过高而没有把握性。这种跳音如果弹得明亮、干净,会显出其中的旋律性,是很好听的。 这首作品作为二个声部的创意曲,大家一定要按照上面的原则先分手弹奏得很熟练,很清楚,节奏很统一了,再两只手合起来弹。 第二首《前奏曲》凯列尔曲 这是巴洛克时期的一首前奏曲,复调性很强,有着类似建筑物的那种结构形式感。 这首作品的主题性质是挺拔、神气的。一开始,右手、左手的主题隔两拍相继出现,交叉在一起,像建筑一样,有一种很平衡的感觉,两只手合在一起形式感很强。另外,交叉在一起的主题还出现了两遍,第一遍是mf,第二遍是mp,所以,均衡的感觉和明暗的对比就更加明显了。 大家可以想象建筑的话,是高低错落、有明有暗的,这首作品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对比,所以大家要仔细地做出来。尤其是强弱对比的地方,要弹奏出“阶梯力度”的层次与对比,巴罗克时期,有两排键盘的古钢琴,在一排上弹出了mf,另一排上弹出mp. 像第6小节的地方也可以做出一个强、一个弱。 在第10小节右手的第一拍,从前面的一拍四个音的十六分音符,变为一拍六个音的三连音,大家弹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持节奏和速度的统一性。 下面具体对装饰音进行一下说明。

钢琴曲《邀舞》演奏处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952224.html, 钢琴曲《邀舞》演奏处理 作者:华婧 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07期 【摘要】《邀舞》是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韦伯的一部钢琴曲,是一部具有技巧性的圆舞曲。钢琴曲《邀舞》虽然不长,只有短短十分钟,但这首短小的小品却将原来只作为伴奏音乐的圆舞曲融入到正式的音乐作品中,使得伴奏音乐的圆舞曲正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无形中丰富了音乐的形式和内容。同时,他还将世俗流行钢琴曲从实用性音乐提升到了拥有艺术价值的鉴赏类音乐的地位。 【关键词】韦伯;邀舞;演奏处理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十九世纪初的德国,音乐形式多以意大利歌剧为主,并且重要的职位也是由意大利歌手担任,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韦伯创立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将德国的民族歌剧拉上了音乐舞台。同时,韦伯所创作的钢琴曲也富有很浓的浪漫色彩,其中《邀舞》就是他的一部经典的传世之作。目前,对作品《邀舞》演奏处理方面也有很多的探索,通过阅读文献及相关书籍,结合我在实际弹奏中所遇到的问题,对该曲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索。 一、作品介绍 每一首钢琴作品都是作曲家的感情抒发,是他灵感的体现。所以,在弹奏每一首钢琴曲时,先要了解作者及他创作的背景,韦伯的《邀舞》是极具浪漫色彩的钢琴曲,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邀舞》是韦伯1819年所创作的一首旋律优美的钢琴曲,由于这首钢琴曲中包含了圆舞曲的曲调,所以又被称为《华丽回旋曲》。音乐具有典型的圆舞曲风格,是一种技巧的音乐,曲中轻柔的旋律,与同时期的奥地利和德国流行的圆舞曲的音调很相似,为西方浪漫派作曲家创作舞蹈音乐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生动地描绘出了欧洲上流社会十九世纪的男性和女性客人的舞蹈场面和风度。这首钢琴曲是韦伯大量作品中深受观众喜爱,最平易近人的作品。 二、作品演奏处理 在弹奏钢琴时触键的正确方法是发挥高质量声音的关键,适当的接触技巧是音乐表现的直接手段。《邀舞》钢琴曲中使用踏板的地方也很多,合理地使用踏板能够更生动形象地突出作曲家的创作感想。在演奏中,根据作者的标记,同时结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使用踏板。在本文中,我将该曲分为三部分来分析,即乐曲的引子、中段与尾声。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二级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二级(上) Explanations of the Piano Pieces for the National Grading Test New Edition,Grade 2 第二级共有四项内容 第一项基本练习一共有三组,第一组是D大调,第二组是A大调,第三组都要练熟,进入考场后,由评委老师任抽一组。 二级的这三组不同调性的基本练习,每一组里有三种内容。 第一种是双手弹两个八度的音阶。 首先,大家必须意识到,音阶练习是很重要的。我们每只手只有五个手指,但是钢琴有88个琴键,要想在琴键上跑动顺畅,除了手指均匀度的要求外,还要手指以大指为主导和轴心进行转动。因此,大指左右的动作是非常关键的。在音阶练习中,外向进行时大指从手掌下钻进去的穿指动作和内向进行时2、3、4指从大指上的跨越动作都能得到练习。因此,我们每一级都要练习音阶,大家更要把音阶作为每天的日常练习,来保证基本功的一贯性。不能到考试前几周才开始练习,那是肯定记不住的。 在一级中,我们学习了C大调和一升、一降的三个调性。在二级中,我们的范围扩大到二至四个升号,而且每一个调在形式上是和一级不同的——音阶是两个八度双手一起弹。这和单手弹相比是难了很多。因为一只手弹的时候,以右手为例,上行时主要是1指钻进去的动作,下行时主要是2、3、4指跨越的动作,动作比较单一,所以相对容易掌握。但是,两只手一起弹的话,两只手的动作刚好是相反的,尤其一开始两只手合起来是不太容易的,所以要进行分手的练习,把分手的动作弄清楚以后再合。 二级的音阶没有速度要求,大家可以自己进行选择,根据能力来决定速度。但是,不管快慢,都要弹得很均匀(包括声音上的均匀的速度上的均匀)。因此,在弹奏音阶时,要特别注意手的动作要很平稳。最忌讳的就是大指不做准备,到大指弹的时候猛然一拐,弄出明显的重音。 第二种是四个音一组的短琶音。 在原来“跨世纪新版”的二级中,有两种短琶音供选择,现在我们考虑到考生到了二级,已需要适应一些开张度相对大一些的曲子,所以,我们只保留了一种开张位置的短琶音(四个音一组)。 二级考生一般年龄都比较小,所以在弹张开位置的短琶音时,要注意手腕的左右调解,上行时,每四个音有一个由左到右的手腕动作。不然手小的学生,弹起来就会觉得有些勉强。具体来讲,手腕要帮每个手指达到一个最合适的位置,——直对键盘的位置,使手臂的力量直接通入键盘用力,就会比较舒服,顺畅。

中国钢琴曲演奏中“旋律”踏板法的运用规律解析

中国钢琴曲演奏中“旋律”踏板法的运用规律解析 中国钢琴曲与西方钢琴曲相比较,中国钢琴曲在融合了西方作曲技术的同时,注重对旋律风格韵味的把握。“在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中对于旋律线条的润色、渲染是中国风格钢琴曲的鲜明特征。”中国钢琴曲更加注重旋律线条的美感,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线性思维的特征,着意于音乐横向线条的流动与变化,并且使旋律在音色、力度、虚实的变化方面更富于鲜明的民族特色。钢琴踏板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中国钢琴曲演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对旋律的表现作用也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一般说来,中国钢琴曲建立在五声性调式基础之上,在实际演奏中其旋律往往存在着音程跨度大,装饰性强,乐谱中连线的标记与实际的旋律形态不完全一致的现象。合理运用踏板使旋律线条完整且更具音乐表现力是中国钢琴曲演奏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在中国钢琴曲演奏中,踏板的运用首先需要考虑到旋律线条的完整、清晰,并使钢琴曲在旋律的断连、虚实、强弱以及装饰音的运用方面更加准确,不仅使旋律线条产生曲折生动的变化,而且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作品的民族气质和神韵。笔者将以表现中国钢琴曲旋律“线条美”为目的钢琴踏板运用方法,称之为“旋律”踏板法。本文拟将踏板在表现中国钢琴曲旋律方面的特色加以研究,以期为其演奏实践提供参考。 一、钢琴踏板对旋律的连贯和层次的辅助作用 在中国钢琴作品中,有时单纯的从钢琴乐谱的层面很难发现乐句整体构成的形态,有些旋律线条往往因为音程跨度过大或奏法等方面的原因,无法仅凭手指弹奏来保持旋律线条的完整性。或者因为作品实际分句和乐谱标记不一致,仅依照乐谱中标记的连线来弹奏,有可能使乐句演奏的不够完整。合理地运用踏板,发挥钢琴右踏板的连音功能,可以使乐曲旋律的横向进行更加连贯清晰,在纵向上各声部旋律层次也会更加分明。这需要仔细分析乐谱中旋律的形态,并对相应

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之音色处理初探

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之音色处理初探 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之音色处理初探 内容简介: 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之音色处理初探 摘要: 中国钢琴曲表现的特殊音色多半属于对民族乐器音色的模仿,所以演奏好中国钢琴作品最重要的是对音色的处理,音色是突出中国钢琴作品韵味和意境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说音色是塑造中国钢琴作品音乐形象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之音色处理初探 摘要: 中国钢琴曲表现的特殊音色多半属于对民族乐器音色的模仿,所以演奏好中国钢琴作品最重要的是对音色的处理,音色是突出中国钢琴作品韵味和意境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说音色是塑造中国钢琴作品音乐形象的灵魂。主要对演奏中影响音色的触键和装饰音两个重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夕阳箫鼓》与《百鸟朝凤》中的音色处理作了分析。钢琴是一件外来乐器,在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大批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的涌入而出现在中国。我国第一首正式出版的钢琴作品是1915年赵元任创作的钢琴曲《和平进行曲》。1934年贺渌汀创作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是第一首成熟的中国钢琴作品,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近几十年,中国作曲家创作了如《第一新疆舞曲》、《二泉映月》、《夕阳箫鼓》《百鸟朝凤》等一大批优

秀的中国钢琴作品。这些作品的问世说明中国的作曲家们已经开始了尝试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钢琴作品的道路,这也给后来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留下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对于演奏中国钢琴作品,要突出中国音乐风格意境,符合中国音乐审美美学,音色的处理与把握是决定演奏成败的关键。 一、音色是塑造中国钢琴作品音乐形象的灵魂中国钢琴作品多是带标题的乐曲,且大多是根据民歌或其他民族乐曲改编而成。中国钢琴曲表现的特殊音色多属于对民族乐器音色的模仿,演奏好中国钢琴作品最重要的是对音色的处理,音色是突出中国钢琴作品韵味和意境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说音色是塑造中国钢琴作品音乐形象的灵魂。如《夕阳箫鼓》这首由民族器乐曲改编成的钢琴曲,要用钢琴演奏出中国传统乐曲的风格意境,需要我们用钢琴模仿民族乐器的音色。该曲模仿了萧、古琴、琵琶、古筝等多种民族乐器,在演奏上需要敏感的音色变化。箫的音色比较暗淡悠远,古筝的音色偏于清亮高远,琵琶音色结实慷概,古琴音色有虚有实。该曲对特定中国乐器音色的模仿,使其具备了明显的中国音乐的风格意境。音色是塑造音乐形象、体现音乐效果的媒介。音色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审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百花齐放的中国钢琴艺苑中,根据传统音乐改编的钢琴曲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现代气息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体现古琴演奏虚、实相间的特色,钢琴模仿古琴时要联想到古琴演奏时手臂张弛有度的悬浮移动,弹奏虚音时手臂要轻提轻放,使重量轻柔地传递到指尖,轻放到底,达到飘逸的效果。比如作曲家黄虎威根据茂县藏族民歌《山上的积雪,好似一朵花》改编的《空谷回声》,之中模仿的雪域高原上寓柔情于豪放之中的回声,弹奏时触键速度应该稍

浅谈中国主调钢琴曲的创作特点(一)

浅谈中国主调钢琴曲的创作特点(一)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是对中国主调钢琴作品的题材、体裁、音乐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力求对中国主调钢琴音乐创作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法与吸取中国传统音乐语言上的特点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国主调钢琴音乐题材创作手法创作特点 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是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前期的主调音乐创作手法,①主调音乐形式的创作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主流。另外,无论在接受程度上还是影响上,主调钢琴作品也都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因此对于中国主调钢琴音乐作品进行梳理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中国主调钢琴音乐的题材分类 反映战争题材这些作品不仅激发了我们爱国热情,且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这类题材的作品有《红星闪闪放光彩》、《映山红》、《小红军》、《放牛娃盼红军》、《松花江上》、《叙事曲〈游击队歌〉》、钢琴协奏曲《黄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军民大生产》、《翻身道情》、《翻身的日子》、《解放区的天》、《红头绳》、《白毛女》、《大路歌》等。 反映社会主义主旋律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了大量歌颂党的光辉业绩以及表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的音乐作品。如《我的祖国》、《浏阳河》、《火车向着韶山跑》、《我爱祖国大油田选曲三首》、《社员都是向阳花》、《公社社员喜洋洋》、《南海小哨兵》等。 反映各民族生活这类题材的作品具有旺盛生命力,它们贴近生活,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抒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如《牧童之乐》、《欢乐的牧童》、《花鼓》、《巴蜀之画》、《第一号新疆舞曲》、《第二号新疆舞曲》、《火把节之夜(云南风俗纪事)》、《新疆组曲》、《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新疆随想曲》、《新疆果园》、《喜丰年》、《东兰铜鼓舞》等。 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的一颗璀璨瑰宝,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如《梅花三弄》、《百鸟朝凤》、《蝶恋花》、《夕阳箫鼓》、《阳关三叠》、《三六》、《平湖秋月》、《十面埋伏》、《彩云追月》、《二泉映月》、《空山鸟语》、《良宵》、《光明行》、《金蛇狂舞》、《采茶扑蝶》、《春江舟影》等。这些作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养分,将民族文化的精华融入到创作之中。题材丰富多彩是钢琴作品的特点之一,作品题材选取的角度不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自然而然在创作手法、创作特点上就会有所不同。 二、中国主调钢琴音乐的创作手法分类 中国主调钢琴音乐的创作手法丰富多样,甚至在同一部作品上可能兼具双重性或多重性,所以在分类上具有一定的不可区分性。下面参考每部作品中最为显著的创作手法特点,对钢琴音乐进行归类,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1.以优秀民歌为创作素材 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的基础,要创作出我国“本土化”的主调钢琴音乐,专业作曲家必然要从民歌之中汲取营养。作曲家在民歌曲调的基础上结合钢琴音色创作的同时,在民歌素材的选择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按照从易到繁的顺序可分为: 单纯民歌引用黎英海编曲的《民歌小曲五十首》作品就有一定的代表性,曲调上既保持了“原生态”的基本特点,又丰富了传统民歌的表现力,使之散发出新光彩。除此以外,为初学者演奏所创作教材类的一部分简易钢琴作品多为此类。这些作品在原有的民歌旋律基础上,配以简单的伴奏织体支撑旋律,易于演奏。如《中国民歌幼儿钢琴曲》②、《儿童钢琴小曲——中国各民族民歌56首》③、《中国民歌儿童钢琴曲30首》④、《中国民歌儿童钢琴曲集》⑤等曲集中收录的主调钢琴曲。 在完整民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变化这类作品在中国主调钢琴曲的创作中占的比例很大,代表作品有《摇篮曲》、《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变奏曲》、《农作舞变奏曲》、《儿童小组曲》、《卖杂货》、《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旱天雷》、《思春》等。这类作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下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下) 周铭孙 第二首《F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K494)莫扎特曲 首先要解释一下选用这首奏鸣曲的原因。在第三级至第七级中,复调性乐曲是作为单独的一个项目出现的,而从第八级开始,复调性乐曲不再是单独的一项,而是放在了“巴洛克古典风格乐曲中了。复调性乐曲在钢琴演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巴赫平均律的赋格中有的声乐达到了五年声部之多,这在其他乐器中是难以做到的,所以钢琴演奏中练习复调思维和技能是很重要的,我们在考虑巴洛克时期作品的安排中也必须要考虑到复调乐曲的练习和比重。这首奏鸣曲复调性很强,是一首较特殊的奏鸣曲,其中运用了大量卡农式的手法,两只手错综交叉,模仿、问答、呼应,要弹清楚必须有复调思维,所以在第九级中选用了这首奏鸣曲既做复调又是大型乐曲,兼而有之。 要弹好这首奏鸣曲,有几个问题需要处理好。 首先是结构。到了九级的程度,对奏鸣曲式(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等结构的划分)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清楚了,在此就不再赘述。 其次前面说到了这首奏鸣曲运用了复调性和卡农的手法,就应该把运用卡农手法——好像你一句我一句,两只手互相模仿、互相呼应的地方找出来,以便在练习的时候头脑能更加清楚,两只手弹得很均等。比如,在第28小节左手的第二拍开始和第29小节右手的第二拍开始,以及第30小节左手的第二拍开始和第31小节的右手第二拍开始等等,都是模仿和卡农的作法。类似的地方在乐谱中还有很多,到了这个级别大家要能够有很好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不是简单把音符弹出来就可以的。 再次,在乐曲中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地方不容易弹好。比如第83小节的右手,上行的音要颗粒性清楚而有动力感,不能拖泥带水弹成连奏了,第84小节的下行的音又要连贯一些,稍微舒缓一点的感觉。类似的第85小节至第88小节的地方也是一样的,要弹出区别来。 从第90小节开始的音流要注意把轮廓的音弹得很清楚,一般来说,每三个音的第一个音要弹出一点音头的感觉来,让呈示部动力性地结束。 最后,莫扎特的快板要不急不慌,因为并不是非常快。在曲首有速度标记二分音符: =80---84.速度方面需大家可按照提示来弹,弹奏出稳当潇洒并流畅优美的感觉。 第三首《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Op。10,)贝多芬曲 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第五首的第一乐章。 C小调是贝多芬表现英雄主义的一种调性,比如他很多有名的作品——《“命运”交响曲》、《“悲怆”交响曲》、最后一首奏鸣曲(第三十二首奏鸣曲,作品111)都是c小调的,非常英雄主义的作品。这首奏鸣曲同样表现了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不过,这首曲子是贝多芬二十多岁、比较年轻的时候写的,所以,表现出一种非常朝气蓬勃、奋勇向上的精神。 乐章开始的第一主题就是非常有活力、向上的。要想让音乐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来的话,和弦就要很有力。在开始的这个和弦中,除了要协调用力以外,还必须要有一个爆发力。紧接着的附点音型要从弱到强,声音干脆直率,不要加踏板。这里的附点节奏不管是在弱的时候还是强的时候都要弹得非常有棱角。手的架子很牢靠。弹奏的关键是:附点音符要强调并站稳,一定要弹够时值才行,十六分音符不要太强,只是经过即可。渐强要一气呵成,最强的降e音是非常亮的。第3小节的第三拍弱下来,是一种抒发性的对比,第4小节双手的小连线有点叹息的语气,第5小节又突然的再爆发,到第7小节的第三拍开始又是弱奏对比,和前面一句子相同的处理。 第9小节开始是一个新的句子,前面是P的力度,这里延续下来,没有改变,还是p。第9至10小节和第11至12小节是两次一样的语气,先渐强再渐弱。这个语气经常出现,

世界最难演奏的十大钢琴曲

世界最难演奏的十大钢琴曲 说起最难演奏的钢琴曲,尽管目前没有公认的标准(当然,似乎也没这个必要),但如果从一开始可以了解一些这样的曲子,对理解古典音乐还是很有趣的一个过程。下面小编带您一起盘点世界上最难演奏的十首钢琴曲。1. 拉赫玛尼诺夫| 《第三钢琴协奏曲》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3 in D minor, Op.30 - 3. Finale (Alla breve) Lilya Zilberstein;Berliner Philharmoniker;Claudio Abbado -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s Nos.2 & 3 作品简介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简称“拉三”),完成于1909年9月,是作曲家为赴美演出而创作的一首大型作品,以其浓烈的情感表达和艰深的演奏技术而闻名于世。该作品在钢琴协奏曲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钢琴协奏曲之王”。该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黄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作曲家简介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一位出生于俄国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他19岁时编写了著名的《升c小调钢琴前奏

曲》,成为他于乐坛上的代表作。他的作品颇富俄国色彩,充满激情、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作品难点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第三钢琴协奏曲》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传记影片《闪亮的风采》描写过钢琴家因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而导致精神崩溃,我们可以籍此想象出这首钢琴曲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2. 普罗科菲耶夫| 《第二钢琴协奏曲》Prokofiev : Piano Concerto No.2 in G minor Op.16 : I Andantino - Allegretto Vladimir Krainev - Prokofiev : Piano Concertos Nos 1 - 5 作品简介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913年,由普罗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创作此曲是因为其挚友的英年早逝对他造成了极其深重的打击,普氏在一种神经质般的沮丧与压抑中完成了创作,写得难度如此恐怖是一种愤懑和抑郁的发泄。新颖的和弦和配器、具有浓重普氏风格的乐思,也是此曲的一大特征。作曲家简介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原苏联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自幼学习音乐,后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1918--1936年寄居美国、法国,从事创作和演出,1936年回国。6次获苏联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级曲目讲解

第三项内容是复调性乐曲一共有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二部创意曲》(No.8)巴赫曲 这首二部创意曲在原来的考级中也有,因为它非常经典,所以,在这次的新版本教材中还是选用了。 首先,巴赫作品的处理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一下,由于这些作品的原谱上是很少有什么(除音符以外)标记的,所以,这个版本中的标记仅供大家参考,不限制各位教师和考生的音乐理解和个性发挥,只要是符合巴赫风格的处理,都是允许的。 这首作品,我们选用了一种很有精神、生动的处理,以做参考。主题是跳音和连音组合,而且,每次主题出现的时候都要保持相同的很精神、生动的性质。 根据乐谱上的标记,八分音符是断奏,要弹得干净利落;十六分音符相对来说连一些,手指积极主动,但不能弹得很连很粘,其实,是一种很颗粒的非连奏。对主题的处理,大家要特别注意处理最高音位置的八分音符“F”,不能和后面的十六分音符连着弹,而是要分开。这在后面主题多次出现的地方也要统一处理好。 第4到7小节这种音型弹奏的时候要强调节奏的点,每四个音把第一个音稍加强调。第5和6小节两只手同时的地方,要靠这个节奏点把两只手对齐,不能四个音都重。 这首曲子有一些很难的句子,要独拿出来仔细练习。比如,第10小节,右手的位置比较开张弹奏的时候手臂要用转动的动作,手掌和手指不能松懈,要有架子感,手掌像跷跷板一样左右转动。 类似的还有第19至20小节,右手又与第15小节类同。 大家还可以看到,这些部分十六分音符的地方有的加了跳音记号。但是,这种跳音不是要跳起来,而是要弹得干脆、颗粒、不拖泥带水,而且音点很清楚,就已达到跳的效果了,不能因为弹奏跳音把手抬得很高,那样的话不但弹不出好的声音,还会因为离键过高而没有把握性。这种跳音如果弹得明亮、干净,会显出其中的旋律性,是很好听的。 这首作品作为二个声部的创意曲,大家一定要按照上面的原则先分手弹奏得很熟练,很清楚,节奏很统一了,再两只手合起来弹。 第二首《前奏曲》凯列尔曲 这是巴洛克时期的一首前奏曲,复调性很强,有着类似建筑物的那种结构形式感。 这首作品的主题性质是挺拔、神气的。一开始,右手、左手的主题隔两拍相继出现,交叉在一起,像建筑一样,有一种很平衡的感觉,两只手合在一起形式感很强。另外,交叉在一起的主题还出现了两遍,第一遍是mf,第二遍是mp,所以,均衡的感觉和明暗的对比就更加明显了。 大家可以想象建筑的话,是高低错落、有明有暗的,这首作品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对比,所以大家要仔细地做出来。尤其是强弱对比的地方,要弹奏出“阶梯力度”的层次与对比,巴罗克时期,有两排键盘的古钢琴,在一排上弹出了mf,另一排上弹出mp. 像第6小节的地方也可以做出一个强、一个弱。 在第10小节右手的第一拍,从前面的一拍四个音的十六分音符,变为一拍六个音的三连音,大家弹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持节奏和速度的统一性。 下面具体对装饰音进行一下说明。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七级下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七级(下) 第项内容是乐曲一共四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山娃》张朝曲 这首作品描写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孩子,他们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生活非常自由自在,性格非常活泼开朗。他们光着脚,在山里跑来跑去,感觉非常自如愉快。 乐曲一开始的2个小节就要给人一种在山上远望的旷远意境与感觉。四次延长音的先后出现都要很好地加以想象,才能恰如其分地加以延长,整个人仿佛置身于南方的山林之中。开始两个小节两次的一低一高,营造出很好的音乐空间感,2个小节的一强一弱也很仔细的做出来的话,更会增强其色彩的反差与对比。 紧接着是一句快速的从上向下的跳动句好像孩子们活跃的、欢天喜地的从山上跑下来。这一句听起来很难的,是快速两只手的交叉。但实际上大家只要把两只手的规律找到的话,不但有助于视谱,还有助于准确地弹奏。首先要把左手的减五度(e----降b)找好了,用整体的感觉来弹,再加上右手的a-----g-----e,这个句子就会弹奏得非常顺利了。 第6小节开始进入乐曲的主体部分我们把它当作A段,两个小节的过门要适当地强调每一小节第一个音,并认真地弹好连-----跳------跳-------跳的处理,让人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主题的活泼性质。从乐谱上,大家也可以看到一个渐弱的记号,但是渐弱不能降低连跳处理的棱角,而是作为伴奏必须比右手的活泼曲调轻一点才行。 从第8小节是乐曲的主题出现,这个八小节的主题展现要弹得非常生动活泼,倚音要感觉很调皮的,连,断,保持音等都要弹得很分明。 第16小节开始,主题升高了十一度,音量变为mf,音乐的性质和第一遍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更明亮。 从第24小节开始是B段,曲调明显与A段有了不同,触键可以稍微的温柔和有一些控制的感觉。 接下来的乐句在前一句的下方五度,好像有人响应了前一句,这四个小节的后两小节和前面的第26、27小节比,音的进行是反向的。 下面的8个小节,和前面8个小节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在第32、33、37小节的第一个音上加了一个倚音,音乐比前面8个小节显得更活跃和调皮。 后面是两只手的跳进,要抓住中心音降d并把不同高度的降d要看得很清楚才能弹得准确。 接下来的3个小节又是一个两只手的交叉跑动句,视谱和开头第3至5小节类似,左手要抓住减五度的距离(a---降e)其中加进右手的跑动,位置的感觉才能比较牢靠,只不过这里与曲首不同的是从下面跑到上面此处需做一个渐强引出主题的再现。 这一次主题的再现不仅比第一次主题的出现提高了八度还进行了一些变奏,加了一些倚音、加花、并把第24小节的音乐曲调也运用在第55小节的左手部分,好像更多的人聚在一起,比前面更加热闹,声音也更丰富了。 第63小节到67小节的连接句把减五度放在了右手(第63、65小节的a----降e,第64、66小节的e----降b),后面又是开头引子那样加倚音和延长音的高低音区对比,最后3个小节一次比一次轻,画面好像又渐远去了,大山又恢复了宁静和深远。 这首作品在全国的钢琴比赛中得过一等奖,是一首非常成功的作品。大家在弹奏的时候要把握好音乐表现的情景,好像是一幅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小景,要弹奏得很生动。 第二首《e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H.34)海顿曲 这是一首海顿的非常着名的奏鸣曲,在原来的“跨世纪新版”考级中也先用了。尤其在第一乐章中,有着非常丰富的音乐表现。 乐章的开始是两个形象的交织,两种性格的人物。左手是生动的跳音,右手是温柔的连线,如相像为孩子和母亲的话,孩子非常活泼,母亲则是非常爱护孩子、安慰孩子、的一种对话与互动。 从上面谱例中,大家可以看到,右手的双音应看作两个声部,在弹奏的时候,高声部应该稍微突出一些。练习时,可以先两个声部分别弹奏来体会一下,再合起来,这样有助于更加清楚声部

舒曼钢琴曲冲动的演奏米恒

>学术论坛?音乐与舞蹈 艺术教育78ART EDUCATION 2012 · 10谈舒曼钢琴曲《冲动》的演奏【内容摘要】文章结合19世纪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和舒曼的创作特征,以钢琴作品《冲动》的曲式结构为主线,在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 舒曼 钢琴作品《冲动》 回旋曲式 ◆ 米恒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资产阶级民族和民主革命时期,以奥 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和德国作曲家韦伯的歌剧为标志开始 形成浪漫主义形式,一直延续到19世纪20年代。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音乐的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 节制不同,首先,在浪漫主义音乐作品中重视和反映民族的特点, 在民间艺术中寻取创作素材。其次,作曲家联系现实生活,在作品 中用民间传说、神话史诗中的题材和形象来体现自己的理想和愿 望。同时,在创作手法上做了许多革新。因此,鲜明的民族风格、 强调主观性、注重个人情感表达、偏重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感情热 烈而奔放、形式不拘一格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 舒曼是19世纪浪漫派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舒伯特和韦伯 一脉相承的传人,他的音乐创作同海涅的诗歌相似,号召人们进入 一个具有崇高博爱的精神境界,歌颂感情的丰富和美妙,视音乐为 取之不尽的源泉。无限的热情、激烈的冲动、兴奋的浪漫想象是他 的音乐特色。他是大胆的革新者,力图在音乐中更精确、更具体地 反映现实生活,极力将音乐作品写得同诗歌更为接近,他也是最伟 大的钢琴作曲大师之一,在作品中把古典的结构和浪漫的情趣融为 一体,集中表现了许多日后成为浪漫主义钢琴风格的语汇特征。舒 曼常说:“一切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印象,都可以用音乐传达出 来。”所以,他的钢琴曲中,有些是写景、写物、写情的小品,既 有抒情的,也有戏剧性的。它们连接成为套曲或曲集,套曲的新颖 之处在于音乐形象异常的鲜明和突出,并且自由地结合运用了组曲 和主题变奏的原则。 幻想小品集(作品第12号)是由8首乐曲组成,是他独特风格 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传世名作,在钢琴家的音乐会曲目单中经常出 现。这集钢琴小品创作于1837年夏天,8首有标题的小品在内容上 没有什么连贯性,但各具不同的浪漫色彩和幻想情调。 《冲动》是曲集的第二首,f小调、6/8拍,急快板 Molto vivo ,回旋曲式结构。A段是基本主题(1—16小节),由8+8反复 乐段构成,其中第一乐段分为两个乐句,每个乐句又由两个乐节构成。 谱例1:主旋律从第5拍的弱拍进入,开始出现在左手,右手用八分音 符与主旋律同节奏的断奏和弦为之伴奏。左手旋律从Ⅳ级音的断音 上行级进开始,再向上大六度跳进后,停在Ⅶ级导音上,形成了两个急速起伏的波浪,其力度应按“?、s ?”的标记演奏,并要注意附点及连音与断音的对比变化。第2小节左手从大字组的Ⅴ级音C,向上两个八度用踏板的渐强琶音,导引出反复的乐节,反复时仍由左手为主演奏旋律,强弱起伏同前,但是由于左手在第3小节标有“s ?”记号的Ⅴ级音持续八度的长音上使用了踏板,使主题处在内声部之中,所以演奏时,应使其突出些才能听清楚。第4小节左、右手快速交替,用Ⅴ级音C,向上八度的渐强,把明亮的第二乐句交给了右手,第二乐句前面乐节实际从第5拍Ⅴ级音C 1,向上两个八度至C 3音形成主题的高音点后,再音阶式的下行至C 2音;第二乐节由带短倚音的Ⅳ级音向上四度至标有“s ?”的Ⅶ级音,再向下六度跳进后的反向级进构成。左手伴奏是分解的和弦音型,但是每小节的第1拍、第4拍上都标记“?”记号,并用踏板强调,使低音声部隐伏的线条非常清晰,加之左右手交错的节奏型和音区音色的对比变化,所以演奏时,应仔细地处理好伴衬的三声部复调效果。第一乐段在第8小节终止在平行大调 A的主和弦上。乐段原样反复一遍后,结束在第16小节的第3拍。基本主题要演奏得起伏而连贯、急速又激情。总之,热情奔放和汹涌澎湃是其鲜明的特点。第一插部B段(16—40小节),是单主题三部曲式结构。把 A 大调的主和弦作为新调的属和弦,直接转入 D大调。谱例2:第一乐段a(16—24小节),采用新的音乐材料,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均分为两个乐节。第一乐句右手从标记“P ”记号处,以柔和而滚动的十六分音符华彩音型的渐强开始,由带变化音的向上音阶,再向上三度跳进后的重音回落属音上所构成的乐节,又重复一次组合而成。左手低音部是主属交替的长音,但次中音声部并非消极的陪衬,而是从属音向上带变化经过音的副旋律与 之伴随。第二乐句右手的旋律,从20小节第4拍Ⅲ级音华彩音型的隐伏下行音阶开始,至主音的长音上形成了第一乐节;再从主音继续下行停在Ⅴ级音的长音上。左手演奏的两个旋律对比清晰,次中音声部在第20小节第6拍进入时,与主旋律形成低十度的自由模仿,演奏这里应稍渐强,把声音透出来,而第二乐节则是低十度的平行进行,终止在减弱的主和弦上。主、复调互为交织渗透的织体写法,音响形象各异,色彩鲜明。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十级(全)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十级(上) 第十级一共有四项内容。在乐曲分组上,第十级和第八九级是一样的,分别是“基本练习”、“技巧性练习曲”、“巴洛克——古典风格乐曲”和“浪漫——近现代风格乐曲”。 第一项内容是基本练习。 第十级的基本练习一共有六组,包括了从一个降号到六个降号的大小调音阶和琶音,是六组“降号调”。弹奏时音阶和琶音需要向与反向相结合。 和第七级、第八级相比,第九级和第十级取消了属七和弦琶音和减七和弦琶音,但音阶和琶音扩展为同向和反向的结合以及增加了两只手四个音大和弦的练习。在弹奏同向反向音阶和琶音之前,可以找一下规律:音阶和琶音的跨度是四个八度,上行的前两个八度是同向,到中间时双手开始反向,回中间后,两只手再同向上行两个八度,从高点下来两个八度到中间之后,反向两个八度,回到中间之后再共同向下行。找到规律后就不会太难了。希望大家在准备第九级的阶段中,都把同向与反向练得非常熟练。 另外,第九级、第十级和第一级、第二级有相呼应之处,是增加了主和弦的考核。第一级、二级时曾练过小和弦;到第九级、十级就该练大和弦了。因为在高的级别中会遇到较多大和弦类的技术,在基本练习中练了主要的大和弦,知道基本的弹奏方法,对作品的演奏会有很大的好处。 大和弦的弹奏方法和要领与演奏小和弦在主要方面是一样的。弹奏时身体要挺拔,上身可略前倾,以协调使用身体的力量。全身和全手臂的力量都要协调用到,手指在弹奏的瞬间可以“抓”一下,把四个音同时抓到一起,使之声音集中。由于弹和弦的时候下键很快,给了键盘一个作用力,键盘也就有一个反作用力,传回手臂,因此,在和弦发生的同时,手肘要略放开一点儿,以释放反作用力,使声音具有弹性。在这个瞬间肘关节往外的动作,开始练习时可以夸张一些,以体会力量的通畅和反作用力的释放,等熟练以后就要使动作逐步简练和自然,只需要保留很小的手肘动作,起到减震作用即可。因为弹和弦时,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把反作用力,压回键盘,造成声音没有弹性而发不出来;也有学生把反作用力顶回肩膀,既难看且声音难听。另外,弹和弦时,手不要离键过远过高,触键的位置要靠近键盘一点儿为好,尤其手不是特别大的学生,靠近键盘一点儿弹比较牢靠,过高容易出现敲击的动作和声音。除了弹奏和弦的要领以外,指法也要很清楚,1、2、5指以外的音用3指还是4指,要根据音的距离而定。同时,此时暂不用的手指不要碰键,不出杂音,音响才能比较干净。 主和弦是用二分音符写成,每音两拍,可用相同的速度弹奏。 减去了大调属七和弦琶音和小调减七和弦琶音,增加的是双手四个音一起的大和弦转位进行(具体弹法可参阅第九级中的相关说明)。不过在第十级中速度要求更加提高了一点,是每分钟126拍,而且所有音阶和琶音都是用十六分音符写成,要同速弹奏。在考试的时候,不能低于这个速度。 第二项内容是技巧性练习曲,一共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练习曲“博士”》(选自《儿童园地》)德彪西曲 这首曲子选自德彪西的《儿童园地》。德彪西的《儿童园地》是由六首曲子组成的一个组曲,是德彪西为自己的女儿写的。其中的第一首《练习曲“博士”》,描绘了小孩子们整天练琴练得十分枯燥,好像“克列门蒂”都弹成“博士”了,当然这不是真的博士,而是带有嘲讽意味的。曲子开头是模仿克列门蒂《名手之道》的练习曲方式来写的。但是德彪西写得很有意思,他把规整的织体变出好多花样,好像小孩在弹这首曲子的时候,弹着弹着就想入非非,开始重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了,把练习曲弹出这样那样的变化,像玩儿似的非常高兴,越发挥弹得越兴奋。所以,相比于一些较刻板的练习曲而言,这首乐曲完全是一个艺术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