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自闭症ASD诊断标准

泛自闭症ASD诊断标准
泛自闭症ASD诊断标准

泛自闭症ASD诊断标准

美國精神醫學協會DSM-IV診斷標準2在下列(1),(2),(3)中,合計要有六項,其中至少二項屬於(1),一項屬於(2),一項屬於(3)

在社會性互動方面有質的障礙2至少有下列二項以上的情形

在運用下列各種非口語的行為上有著顯著的障礙:例如在用以規範社會互動的眼睛注視、面部表情、身體姿勢、手勢等

1、有困難看他人的眼睛。

2、說話時很少使用手勢。

3、臉部表情不多或與眾不同。

4、不清楚與人距離的遠近。

5、異常的聲調或音質。

不能發展出與其程度相當的友誼

1、很少或沒有朋友。

2、只與年齡較大或較少之或家人發展出人際關係。

3、與人關係的發展都是基於特殊興趣。

4、有困難在團體中與人互動,並有困難遵守遊戲中的團體規則。

不能自發地與人互享喜悅、興趣、或成就(例如不會向人展示個人所帶來的東西或指向個人所感興趣的物品)

1、獨樂樂於喜愛的活動、電視秀、或玩具,而不想與人與眾樂樂。

2、沒有意圖引起他人對其活動、興趣,或成就的注意。

3、對他人的讚美少有反應或少有興趣。

缺乏社會的或情感上的互動

1、對他人沒有反應:〝好像聾子〞。

2、沒有意識到他人的存在;忽視他人的存在。

3、極喜歡單獨行動。

4、當他人受害或沮喪時未能注意到,不會安慰他人。

在溝通上有質的障礙

2至少有下列一項的情形

口語發展遲緩或毫無語言(並未嘗試經由其他的溝通管道來加以補救,例如手勢或啞劇手勢)

1、二歲以前不會用語言進行溝通。

2、三歲以前不會用簡單句子(例如,〝還要牛奶〞)

3、語言發展出來後,文法不成熟或反覆應用錯誤的文法。

就已發展出適當語言的兒童來說,他們在與人交談時仍有相當大的困難打開話頭或者使交談持續下去。

1、有困難開始、維持、結束談話。

2、談話很少有來有往,常獨自談個不停

3、不會回應他人的看法,或不會回應他人直接的問題。

4、有困難與人交談對他們沒有特別興趣的主題。

刻板地或反覆地使用語言,或者以其個人專屬的特別方式使用語言。

1、會重覆他人所說的話(仿說)。

2、在不適當的時間與情境,重述錄影帶、書籍、或廣告的內容。

3、會使用自創的詞句,或對他本人才有意義的詞句。

4、說話過於正式、咬文嚼字(聽起來好像是〝小教授〞)。

缺乏與其發展程度相當的各式各樣的自發性的假扮遊戲及模仿性的社會遊戲

1、很少玩玩具。

2、很少有假裝性遊戲。

3、喜好以具體的方式使用具(例如堆積木、佈置娃娃屋),而不是假裝性

遊戲。

4、年幼時,對於社會性遊戲少有興趣,例如躲貓貓、扮家家酒。

在行為、興趣、活動方面有狹窄的、重覆的、刻板的型式

2至少有下列一項以上的行為

偏好一種或多種刻板且狹窄的興趣,然而不論就興趣的強度或興趣的集中度來說都是不正常的

1、強烈聚焦於特定主題,排除其他主題

2、對於特別有興趣的主題/活動難停下

3、其特殊的興趣會干擾其他活動(例如:延遲吃飯或如廁,聚精會神於活

動上)。

4、有興趣的主題與其年齡不相稱(電影評等、占星術、飛機班次等等)。

5、對於特殊興趣的主題與細節有絕佳的記憶力。

很明顯地,他們毫無彈性地執著於特定的、非功能性的日常事務或者儀式。

1、想要依一定的順序進行某些活動(例如:依一定的順序關車門)。

2、例行活動的微小改變易令其沮喪(例如以不同的路線到學校)。

3、任何改變需要事先預告。

4、如果沒有遵守例行活動或儀式的話,會有高度的焦慮或沮喪。

刻板且重覆的動作習慣(例如:拍手、扭手、扭手指、全身抖動)

1、當興奮或沮喪時會連續拍手。

2、在眼前晃動手指。

3、特異的手勢或其他手部動作。

4、長時間旋轉或搖動身體。

5、以足尖走路或跑步。

對於物品的各種附件有著持久的偏好。

1、以異常方式使用物品(例如:打開又合上洋娃娃的眼睛,反覆開合玩

具車門),而不是依其既定的功能玩法。

2、以感官方式探索物品(例如:喜歡聞嗅物品、觸摸、近看物品)。

3、喜歡動態的物品(例如風扇、流水、車輪)。

4、依附於特殊的物品(例如線條、橘色的皮紙)。

三歲以前,在下列的領域中,至少一項遲緩或者功能上的異常

社會互動

社會溝通時的語言使用。

象徵性或想像性遊戲。

亞斯伯格症診斷標準

Asperger

A.社會互動有質的損害,表現下列各項至少兩項:

(1)在使用多種非語言行為(如眼對眼凝視、面部表情、身體姿勢、及手勢)來協助社會互動上有明顯障礙

(2)不能發展出與其發展水準相稱的同儕關係

(3)缺乏自發地尋求與他人分享快樂、興趣、或成就(如:對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會炫耀、攜帶、或指給別人看)

(4)缺乏社交或情緒相互作用(reciprocity)

B.行為、興趣、及活動的模式相當局限重覆而刻板,表現下列各項至少一項:(1)包含一或多種刻板而局限的興趣模式,興趣之強度或對象二者至少有一為異常

(2)明顯無彈性地固著於特定而不具功能性的常規或儀式行為(rituals)(3)刻板而重覆的運動性作態身運動(mannerism)(如:手掌或手指拍打或絞扭、或複雜的全身動作)

(4)持續專注於物體之一部分

C.此障礙造成社會、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臨床上重大損害

D.並無臨床上明顯的一般性語言遲緩(如:到兩歲能使用單字、三歲能使用溝通短句)

E.在認知發展或與年齡相稱的自我協助技能、適應性行為(有關社會互動則除外)、及兒童期對環境的好奇心等發展,臨床上並無明顯遲緩。

F.不符合其他特定的廣泛性發展疾病或精神分裂病的診斷準則。

3-6岁育儿知识-幼儿自闭症的表现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 【导读】现在大多数都缺乏带孩子的经验,家长与小孩之间的交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将越来越疏远。家长和孩子的交流与沟通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从当红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红火程度可见一斑。但是如果孩子不说呢?一般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很沉默呢?是否是得了自闭症呢?那么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呢?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 家长和孩子的交流与沟通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从当红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红火程度可见一斑。但是如果孩子不说呢?一般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很沉默呢?是否是得了自闭症呢?那么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呢? 1、刻板行为 对亲人或生人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不懂得应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待玩具或某些物品有固定的摆放或摆弄方式;对于某些物品有依赖性。 2、人际关系障碍 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不粘人(不会像一般孩子一样缠着大人不放,喜欢大人抱他、逗他、陪他玩)。有人形容他们把父母视为“生活的工具”,要吃什么东西才去拉妈妈的手(而不是“情感对象”)平常没事就不理妈妈。

3、对外界反应异常 很多孤独症的父母形容孩子“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因而有过带孩子去看耳鼻喉科的经历。他们常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已,若无其事的样子,好象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发生的事情沾染不到他们。 4、沟通障碍 即通常所说的语言发育迟缓。许多家长之所以带孩子到医院,就是因为“几岁了,还不会说话。”主要表现还有:咬字不清,说话速度太快,音调太高或太低;说个别字词、而不说完整的句子;仿说现象明显,如背诵诗歌、广告词,或重复他人的问题。 幼儿自闭症的原因 幼儿自闭症的孩子总是异于常人,你常常能在人群中一眼便看到他。他们有着纯真的眼睛,很少会笑,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会交流不会沟通。那么幼儿自闭症的原因有哪些呢? 关于幼儿自闭症的原因目前医学界也尚不能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孤独症的作用已趋于明确,但具体的遗传方式还不明了。 2、围产期因素。围产期各种并发症,如产伤、宫内窒息等较正常对照组多。 3、免疫系统异常。发现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辅助T细胞和B 细胞数量减少、抑制-诱导T细胞缺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减低等。

关于自闭症的诊断

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主持人:迟雅老师,听说新的自闭症诊断标准,已经不强调语言了?是这样吗? 迟雅:最新的自闭症诊断标准,是美国精神疾病协会2013年出台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简称为DSM-5标准。DSM-5标准,只强调了两条:一是社交,二是刻板行为。语言不再单列,而是归类到社交当中。 主持人:迟雅老师,今天我们就跟听众聊一聊自闭症的诊断问题吧。迟雅:好的。 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学家利奥·康纳,将唐纳德诊断为自闭症。这是最早的关于自闭症的诊断,他认为:患者具有“情感交流的孤独性障碍”。文章描述了11个病例,高智商却表现出“强烈的孤独倾向”和“执着地坚持千篇一律”。他后来将这种情况命名为“早期婴儿自闭症”。 主持人:这其实这就是关于自闭症的最早的症状标准吧? 迟雅:可以这样理解。美国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是1952年颁布的。这个标准就是DSM-I。不过DSM-I标准,把康纳教授发现的新病种不叫自闭症,也不叫孤独症,而叫做“儿童精神分裂症”。这种儿童精神分裂症不同于成人的精神分裂症,他们没有妄想,也没有幻觉,不打人毁物,突出的表现就是“孤独”。 1968年出台的DSM-II,仍然称为“儿童精神分裂症”。它将孤独症继

续划分为青春期之前出现的儿童精神分裂症,表现为自闭,不正常和孤僻的行为。标准中进一步解释说:这些孩子发展可能不平衡,不成熟,而且“没有发展出与他们的(冷漠的)妈妈不一样的潜质”。 DSM-II 这一版的标准比较反动。 主持人:迟雅老师,一般都认为一个诊断标准应该是科学的,怎么能用反动来评价它呢? 迟雅:因为它是建立在“冰箱妈妈”这种错误理论基础上的。你看它最后一句话:“没有发展出与他们的(冷漠的)妈妈不一样的潜质”。“冰箱妈妈”理论认为,孤独症是由于妈妈们像冷漠的冰箱,不爱自己的孩子造成的。那时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人们认为许多心理疾病都来自于童年的心理创伤,所以把这些问题都归结为父母特别是母亲身上。这些“问题”家庭生育权、养育权都被剥夺了。据记载,仅仅在1933年,美国的加利佛尼亚州有8504家庭被禁止生育,那些被医生诊断为不正常的孩子,命运就更加凄惨,他们都被从父母身边带走,进入封闭的机构里。 主持人:这个“冰箱妈妈”理论是有严重问题。 迟雅:这种“冰箱妈妈”理论竟然在四十多年时间里,影响着人们的认识。 一直到1977年,通过对双胞胎的研究发现:孤独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因和生物学上的发育差异造成的。“冰箱妈妈”理论被推翻了。1980年,DSM-III颁布,终于将孤独症正式与精神分裂症区分开来。DSM-III-R进一步修订了DSM-III,将幼儿孤独症扩大为孤独症障碍,

DSM-5孤独症诊断标准

DSM--5 A. 在多种环境中持续性地显示出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缺陷,包括在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表现(所举的例子只是示范,并非穷举): 1. 社交与情感的交互性的缺陷,包括,例如,异常的社交行为模式、无法进行正常的你来我往的对话,到与他人分享兴趣爱好、情感、感受偏少,再到无法发起或回应社会交往。 2. 社会交往中非言语的交流行为的缺陷,包括,例如,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之间缺乏协调,到眼神交流和身体语言的异常、理解和使用手势的缺陷,再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语交流。 3. 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的缺陷,包括,例如,难以根据不同的社交场合调整行为,到难以一起玩假想性游戏、难以交朋友,再到对同龄人没有兴趣。 B. 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包括在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表现的至少两项(所举的例子只是示范,并非穷举):

1. 动作、对物体的使用、或说话有刻板或重复的行为(比如:刻板的简单动作,排列玩具或是翻东西,仿说,异常的用词等) 2. 坚持同样的模式、僵化地遵守同样的做事顺序、或者语言或非语言行为有仪式化的模式(比如:很小的改变就造成极度难受、难以从做一件事过渡到做另一件事、僵化的思维方式、仪式化的打招呼方式、需要每天走同一条路或吃同样的食物) 3. 非常局限的、执着的兴趣,且其强度或专注对象异乎寻常(比如,对不寻常的物品的强烈的依恋或专注、过分局限的或固执的兴趣) 4. 对感官刺激反应过度或反应过低、或对环境中的某些感官刺激有不寻常的兴趣(比如:对疼痛或温度不敏感、排斥某些特定的声音或质地、过度地嗅或触摸物体、对光亮或运动有视觉上的痴迷) C. 这些症状一定是在发育早期就有显示(但是可能直到其社交需求超过了其有限的能力时才完全显示,也可能被后期学习到的技巧所掩盖)。 D. 这些症状带来了在社交、职业、或目前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临床上显著的障碍。

儿童自闭症三大表现

儿童自闭症三大表现 文章发布者:panpan来源:525心理网收藏本文 看过电影《美丽的心灵》的观众都会记得:那个看似怪异的孩子在数学方面有着超人的才能,他不仅能迅速正确地口算天文般的数字,而且十分复杂的数学算式在他看来却异常简单。他是一个有着心理精神疾病的人,正如他一样,许多自闭症儿童在绘画、音乐、记忆等方面具备超常天赋,训练得当能开发出卓越的特殊能力。 杨晓玲教授说,多数自闭症患儿的智力发育比同龄儿滞后,他们当中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更强。如有位三四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障碍。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有以下表现: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交往。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他们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很少微笑。 (2)言语障碍突出。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自闭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自闭症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自闭症诊断标准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的自闭症诊断标准简介如下: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A、下面(1)、(2)、(3)三个大项中,共符合6小项(或更多)。其中(1)大项中至少占 2 小项,(2)和(3)中至少各占 1 小项: (1)在社会性交互方面存在本质性的缺损,至少表现出下面 4 项中的 2 项: ①在运用多种非语言行为来调控与他人之间的交互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的缺损。这些非语言行为,包括:眼神对视、脸部表情、肢体语言和手势 ②没有发展出和正常儿童发展水平相应的同龄伙伴关系 ③缺少自发地和他人之间寻求分享快乐、兴趣或成就的行为(比如,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会展示给别人看;不会携带;不会指给别人看) ④缺少社会性或情感的交互行为(比如,不会活跃地参加简单的社会性游戏;喜欢独自活动;或者即使活动中涉及他人,也是把他人作为工具或者寻求“机械的”帮助) (2)在交流方面存在本质性的缺损,至少表现为如下 4 项中的 1 项: ①在口语方面存在发展延迟,或者没有语言(同时,不会试图采用其他交流方式来弥补,比如手势或者模仿) ②对于有足够语言能力的个例,不能主动发起或维持与他人的对话 ③存在刻板、重复的语言使用现象,或者存在异常的语言

④缺少和正常孩子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假想性游戏,或者社会装扮性游戏 (3)存在局限性的、重复而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至少表现出如下 2 项: ①沉湎于一种或多种局限的、刻板老套的兴趣中,且在强度和专注程度上都是异乎寻常的 ②明显僵化地遵循某些特定的、没有实际功能意义的常规性行为或仪式性行为 ③存在重复、刻板的肢体怪癖行为(比如,手或手指的拍打、扭曲;复杂的全身肢体动作) ④对物体的部件有持久的沉迷 B、 3岁之前,在如下至少一个领域中表现出发展迟缓或者功能异常: ①社会性交往 ②正常用于社会性交流的语言 ③象征性或想象性游戏 C、这种异常无法更好地用Rett's(雷氏)障碍症或儿童瓦解性障碍症来解释。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的判断标准

美国儿科学会公布了12种最新的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特征,其中语言能力滞后、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孤独症。 一、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非语言性交流行为的应用存在显著损害,例如:眼对眼的对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手势等。 二、5个月左右的孩子还不会笑,对周围事物反应差,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三、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 四、不能与同龄人交往,难于介入同龄人,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 五、对声音没有反应,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 六、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 七、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有一种或几种固定的、重复的、局限的兴趣,其程度和内容均属异常,且不易改变。

八、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 九、交流能力有质的损害,言语完全发育或延迟,而不伴有想用其他方式(例如手势或模仿动作)代偿的尝试。 十、行为、兴趣或活动方面的局限的、重复或刻板,固执地遵循某种特殊的、没有意义的常规或仪式。长期持续的只注重事物的局部。 十一、有一定说话能力者,但却缺乏语言技巧。缺少与其年龄相应的自发的假扮游戏或模仿日常生活的游戏。使用刻板的或重复的语言或特殊的、只有自己听得懂的语言。 十二、不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语言单调,经常说重复语言、刻板语言或自造词句。刻板重复的作态行为,如手指扑动或扭转、复杂的全身动作等。 友情提示 一、请排除舌系带是否过短,如是,请五官科行舌系带截断术。 二、排除听力不佳的问题,因为“十聋九哑”,请五官科医生检查听力为好。 三、排除家庭中方言过多的情况,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对该学谁的话会无所适从。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自闭症练习题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自闭症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美国教育部门认为,自闭症通常在岁前症状已显现,广泛地影响儿童的教育成绩。 2、自闭症儿童的评估工具有、、儿童孤独症筛查表和。 3、广泛性发展障碍主要包括四个亚类型:、艾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及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 4、对于自闭症的成因,现在的诸多研究开始越来越多地指向的探讨。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孤独症的特征?( ) A.言语发展迟缓 B.仪式性行为 C.记忆力低下 D.极度退缩 2、“鹦鹉学舌”是哪一类儿童语言的常见现象?( ) A.多动症 B.孤独症 C.弱智 D.恐惧症 3、一个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之后,受到教师的表扬,以后其类似行为的发生率提高。这反映了以下何种理论?( )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C.观察学习理论 D.认知行为矫正理论 4、下列属于孤独症儿童特征的是( ) A.鹦鹉学舌、刻板性行为、缺乏交会性注意 B.缺乏交会性注意、超常的意义记忆能力、不拒绝环境变化 C.鹦鹉学舌、刻板性行为、超常的意义记忆能力 D.缺乏交会性注意、不拒绝环境变化、鹦鹉学舌5、对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正确的态度是:() A.用药物治疗 B.进行教育训练 C.以药物治疗为主,教育训练为辅;D.以教育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6、一种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时即得到一种强化物,如这种强化物满足了行为者需要,则以后在同样的情境或刺激下这一行为出现的几率大大提高的现象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7、对榜样的作用十分重视的理论是(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认知行为矫正理论D.观察学习理论 8、有社会交往功能损害、言语及语言功能损害、重复刻板性的行为兴趣三大核心特征即是() A.孤独症 B.多动症 C.语言发展障碍症 D.智力落后 9、“某一行为过去曾得到强化,若此时这一行为之后并不跟随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情景时,该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这指的是() A.区别强化 B.正强化 C.消退法 D.间歇强化 10、孤独症儿童的最大问题是( ) A.交流障碍 B.社会化障碍 C.心理障碍 D.刻板行为 11.母亲忙于家务,女儿在哭叫,试图得到母亲的注意,几分钟后孩子停止哭叫并开始与布娃娃玩,这时母亲立即坐下来与女儿一起玩一小会,以后孩子就可能与布娃娃玩而不打搅母亲了,这是学前儿童行为矫正的_________方法的具体运用。( ) A.正强化 B.间歇强化 C.区别强化 D.消退 三、简答题 1、简述孤独症儿童的概念和表现。 2、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方式有哪些?

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

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孤独症认识的加深,又发展出了一些较新的诊断量表,其中较受推崇的当属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精神病学劳德(Lord)教授等人制订的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utism Diag no Stic Interview-Revised, ADI-R,1994)和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 (Autism .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Generic ADOS-G , 2000)。目前这两种量表在欧美等国家已享有孤独症诊断金标准”(Golden Sta ndard)的美誉。而前文介绍的几种量表现已基本只作为筛查工具,一般不再用于诊断目的。但这两种量表在我国还未被广泛使用,尚停留在在临床少量试用研究阶段。 ADI-R是根据ICD-10对孤独症的定义,发展出的针对父母或儿童主要抚养人的一种标准化访谈问卷,约需时90-120分钟。包括三个核心 部分:社会交互作用质的缺陷、语言及交流方面的异常、刻板、局限、重复的兴趣与行为。另外还有涉及孤独症患儿一些特殊能力或天赋的项目(诸如记忆、音乐、绘画、阅读等)。量表评分标准与方法因各个项目而异,一般按0-3四级评分,其中评2或3分表示该项目的异常明确存在,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评1分表示界于有/无该类症状之间,0分为无异常。评测需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医生主持,要求父母(或者患儿的主要看护人)就每一个项目向医生提供患儿的具体行为细节,而非仅仅做出有或无的笼统判断。在欧美一些国家,为尽可能保证评测的可靠性,一般要求至少三名专业人员参与评估,各自独立评定后再进行综合判断。

ADOS-G 是一种半结构化的评估工具,其中设置了大量有关社会互动、日常生活的游戏和访谈,包含了一系列标准化、层层递进的活动和材料。通过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对材料的使用,重点对他们的沟通、社会交往、及使用材料时的想象能力加以评估。量表由四个模块组成,每模块需用时35-40分钟。ADOS-G 的一大特点是,可以根据评测对象的语言能力(从无表达性语言到言语流畅)选择适合其发展水平的模块。进行每个模块时都详加记录,在活动结束后根据记录做出整体评估。

孤独症(自闭症)的早期诊断

早期识别孤独症并不困难,只要父母仔细地观察和比较,会发现某些发育指标落后于同龄儿童并伴有一些奇特行为,就应引起注意. .照料困难:孤独症儿童中一部分表现很乖,特别安静,整天不声不响地躺着,不哭也不闹,不注意周围地动静.也有一部分表现睡眠少,哭闹不止,只有在车里推着走,听音乐或节奏感强地声音才能使他们安静下来,但他们大部分都不喜欢被别人拥抱,抱他们时不能与母亲身体贴近,常常回避眼对视.在—个月时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对玩具不感兴趣,迷恋地玩自己地手,机械地重复某一个固定动作,有地孩子经常拿着洗浴用品,瓶盖或饮料瓶爱不释手,甚至吃饭、睡觉时也不能松手. 、发育进度和次序异常:发育正常地儿童个月会爬,岁可独立行走,有意识地叫爸、妈,孤独症地儿童大多不会爬,而是直接站起来就走或还走不稳,就以跑代走,发育较一般儿童延迟,这种发育进度和次序紊乱,对早期识别孤独症也是重要指标. 一:与众不同地内森 二岁地内森`卡茨曼“一出生”看起来就与众不同,他妈妈妮科尔说:“回想起来,我觉得不同地地方大概是目光接触.”内森地父亲马克也这么说:“那种感觉就好象他地目光没有落到我们身上,而是直接穿透我们.”让卡茨曼夫妇不安地迹象还在不断出现.马克说:“你叫他地名字,他却没有任何反应.我们有时和他玩一些婴儿游戏,他也没有任何反应.”内森在一周岁零几个月还不会说话,甚至连婴儿学语地咿呀声也没有,这时父母着急了.他们认为,儿子可能是聋儿.然而他不是,经检查,内森患有孤独症.在美国像内森这样刚刚学步就诊断为孤独症地孩子越来越多. 卡茨曼夫妇希望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对内森地病会有帮助.专家说:这确实是可能地.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地沟通障碍专家埃米`韦瑟比说:“如果及早行动可能大不一样.”患有孤独症和相关疾病(以下简称)地患儿在于他人沟通时存在障碍,缺乏适当地社交技巧,而且表现出反常地重复行为.许多患儿都智力迟钝.但是病情地严重程度和具体问题因人而异.有些孤独症患儿,永远不说话,也学不会照顾自已地基本生活技能,而另一些患儿长大却能独立生活.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早发现早治疗 由于幼儿身上有时很难准确描述儿童孤独症()地特殊性,许多医生都不愿意给刚刚学步地孩子贴上孤独症()地标签,韦瑟比说,研究表明,在美国,确诊孤独症()地平均年龄为岁半.但是,这种情况看来正在改变,原因之一是,家长和医生对孤独症()地意思越来越强.与此同时,研究人员逐渐了解到更多关于孤独症地早期迹象,对早期治疗增强了信心,对许多孤独症患儿来说,通过治疗可以提高智商,改进沟通技巧,和社交技能,降低他们对特殊教育地需求,对在——岁诊断患有孤独症()地患儿是这样,较早确诊地患儿能收到较好地治疗效果.人们曾经认为,孤独症是一种罕见地疾病.但是,最近开展地政府研究发现,在亚特兰大,每个正常孩子中就有三名是孤独症患儿. 解析: 对于孤独症患儿地确诊只能从行为表现来确诊(如两岁以前最主要地是病儿不能对亲人有正常孩子地目光接触,叫他或玩婴儿游戏没有反应,也没有正常儿童咿呀学语地声音,二岁半以后稍大点地患儿,与正常儿童相比病态就更加凸显,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学习语言,表现在说话晚,或语言偏离如重复语言,人称代词你,我,他,不会运用等.较为明显,最突出地是交往障碍,轻一点地患儿没有玩伴,想玩但不会玩,较重患儿,干脆就不愿意接触小朋友,沉浸在自已地小天地里,如对某种玩具或物品“爱不释手”行为怪异刻板,自身旋转或喜欢圆地东西,转地东西,或出门愿走同一路线,愿听广告词,天气预报,或较喜欢唱歌,在饮食方面较单调,不多样化,尤其对蔬菜不太感兴趣.还表现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多数患儿不能自理生活,较重者大小便不能自理…….这些症状每个患儿不一定都存在或表现轻重不一. 在亚特兰大开展地政府研究发现,一千名儿童中就有名孤独症患儿,也就是万分之,和我国估算地——万分之地发病率相差甚远,按我国万分之地发病诊断,孤独症地误诊率应是也就是说在我国名孤独症患儿才确诊名,有名患儿漏诊.因本病地发病率不论何种国籍,何种肤色,何种民族他地发病率都是一样地,按这样地准确推算,我国按人口基数患儿地发病就不是万——万了,而是万左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探索诊断方式与孤独症病儿多胎发病率 目前还没有任何血液测试或脑扫描能准确诊断孤独症地.医生必须根据患儿地行为加以判断.兰达和韦瑟比

孤独症 -诊疗指南

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作为一种儿童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中将儿童孤独症纳入精神残疾范畴。为及时发现、规范诊断儿童孤独症,为其治疗和康复赢得时间,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了《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并在全国征求了部分医学专家的意见,以使医务人员掌握科学、规范的诊断方法和康复治疗原则,并能指导相关康复机构、学校和家庭对患儿进行正确干预,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康复。 一、概述 (一)概念。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 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Rett氏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非典型孤独症以及其他未特定性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目前,国际上有将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统称为孤独谱系障碍的趋向,其诊疗和康复原则基本相同。 (二)流行病学。儿童孤独症是一种日益常见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6岁精神残疾(含多重)儿童占 0-6岁儿童总数的1.10‰,约为11.1万人,其中孤独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占到36.9%,约为4.1万人。儿童孤独症以男孩多见,其患病率与种族、地域、

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三)病因。儿童孤独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具有生物学基础的心理发育性障碍,是带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特定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疾病。遗传因素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病因。环境因素,特别是在胎儿大脑发育关键期接触的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发病可能性增加。 二、临床表现 (一)起病年龄。儿童孤独症起病于3岁前,其中约2/3的患儿出生后逐渐起病,约1/3的患儿经历了1~2年正常发育后退行性起病。 (二)临床表现。儿童孤独症症状复杂,但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核心症状。 1.社会交往障碍。 儿童孤独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他们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具体表现随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与同龄儿童的交往障碍最为突出。 (1)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的呼唤及逗弄缺少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缺少社交性微笑,不观察和模仿他人的简单动作。 (2)幼儿期。患儿仍然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常不理,对主要抚养者常不产生依恋,对陌生人缺少应有的恐惧,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和玩耍的兴趣,交往方式和技巧也存在问题。患儿不会通过目光和声音引起他人对其所指事物的注意,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不会寻求安慰,不会对他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表示安慰和关心,常常不会玩想象性和角色扮演性游戏。 (3)学龄期。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的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然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他人主动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

孩子自闭症原因及表现

孩子自闭症原因及表现

孩子自闭症原因及表现 儿童自闭症或称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多方面的发育障碍。孩子有自闭症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父母要多加注意。下面是我精心为你准备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子有自闭症表现形式 孩子自闭症一般情况下在孩子三岁的时候才能够确诊,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三岁了但是却与一般的孩子有很多的不同,就一定要排出患上自闭症的可能,孩子自闭症表现有哪些?四大表现表明自闭症。 1、与周围人的情感交流受限 自闭症儿童会出现不同程度地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并且在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是不看对方的脸,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回避别人的眼光。不喜欢与人交往,喜欢一个人独处,一人玩反而觉得自在,缺乏必要的同情心,表现出没有感情的症状。 2、保持固定生活模式 孩子一旦是出现了自闭症,往往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非常刻板、非常严

格,对于家具的移动,以至饮食起居的改变都会引起小儿自闭症患者的情绪变化,比如:一旦是发现环境出现了变化就比较容易发怒或恐慌,有些患儿严重得甚至连吃饭时坐的位置、碗和筷放在什么地方,甚至上厕所用哪个便池都不能改变。也就是说患儿对环境的要求非常的严格,不能有任何的变化,一旦是出现了变化就往往会出现非常严重的不适应的症状。 3、言语障碍 所有自闭症儿童都会出现语言障碍,但是表现形式有一些不同表现。有的儿童自闭症患者会出现多言多语,但是患儿的领会能力非常低,经常会出现用词不当。甚至是发音不正,甚至是会出现自言自语和发出一些非常奇怪的腔调;也有一些可能会在在一岁左右时还能够说一些比较简单的词,但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却变得越来越不喜欢说话、拒绝与人交流甚至是发展到完全沉默,一言不发。 4、不安多动 自闭症患儿常常表现为坐不住,活动过度,经常性的用脚尖走路,注意力往往也会比较分散,习惯性的东张西望,或者是伸颈,装相等怪异的举动。 孩子自闭症原因

(完整word版)DSM-5 诊断标准 孤独症谱系障碍

DSM-5 诊断标准|| 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299.00 (F84.0) 诊断标准 A. 当前或历史地在多种场景中存在社会交往和社交互动的持续的缺陷,表现如下(举例仅起说明作用,而非详尽的表现,见正文): 1. 社会情感互反性存在缺陷,例如,从社交途径异常和无法正常往复交谈;到缺少兴趣、情绪和感受的分享;再到无法发起或回应社交互动。 2. 用于社交互动的非言语沟通行为存在缺陷,例如,从言语和非言语沟通之间的协调差;到眼神接触和肢体语言反常或理解和运用手势存在缺陷;直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语沟通。 3. 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存在缺陷,例如,从难以依据不同的社交场景调节行为;到难以参与想象性游戏或交友困难;再到对同龄人缺乏兴趣。 详细说明当前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基于社会交往能力受损和局限重复的行为模式(见表-2)。 B. 当前或历史地表现出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模式,表现为以下至少两项(举例仅起说明作用,而非详尽的表现,见正文): 1. 运动动作、物品使用或说话方式表现的刻板或重复(例如,简单运动刻板定型、排列玩具或翻动物品、模仿言语、措辞怪异)。 2. 坚持单调无变化,僵硬的坚持常规习惯,或方式、言语及非言语行为仪式化(例如,对微小变化极度苦恼、难以过渡转变、思维模式僵硬、问候仪式化、每天必须走相同的路线或吃相同的食物)。 3. 极为局限的、迷恋的兴趣,并且兴趣强度和兴趣点反常(例如,对不寻常的物品强烈的迷恋或专注,过度局限的或固执的兴趣)。 4. 对感官输入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或对环境的某些感觉方面有异常的兴趣(例如,对疼痛或温度明显淡漠、对特定的声音或质感反应不适、过多的嗅或触摸某些物体、视觉上对光亮或运动痴迷)。 详细说明当前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基于社会交往能力受损和局限重复的行为模式(见表-2)。 C. 症状必须在发展时期早期出现(但症状有可能直到社交要求超过其受限的社交能力时才会充分显现,或有可能被后期生活中习得的对策掩盖)。 D. 症状在社交、职业的或该功能起作用的其他重要领域中临床上导致显著的功能受损。 E. 这些障碍无法用智力缺陷(智力发育障碍)或全面性发育迟缓更好地解释。智力缺陷和孤独症谱系障碍常并发;若要做出孤独症谱系障碍和智力缺陷并发症的诊断,其社会交往水平应低于预期的整体发育水平。 注释:过去由普遍接受的 DSM-IV 诊断为孤独症(Autistic Disorder)、阿斯伯格症(Asperger’s Disorder)或未区别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的,应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具有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但症状不符合孤独症谱系障碍其他标准的,应针对社会(实际)交往障碍(Social (pragmatic) Communication Disorder)进一步评估。 详细说明: 是否具有伴随的智力缺陷 是否具有伴随的语言缺陷 是否与已知的药物或基因状况或环境因素有关 (规范使用说明:使用附加规范确认相关的药物或基因状况。)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是一个具有诊断意义的经标准化了的量表,是由E.Schopler (美国学者,中文译名:斯考普勒)、和于1980年所编制的,评分标准如下:总分低于30分:初步判断为无孤独症;30-60分:有孤独症;其中30-37分:为轻到中度孤独症;37-60分,并至少有5项的评分高于3分:重度孤独症。(本量表总分为60分。) 注:可有1.5、2.5等分数。介于1和2之间的症状评为1.5分,依此类推。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制作出来使用后,又经专家学者们修订了两次。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是目前使用最广的孤独症(自闭症)测试评定量表之一,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信度、效度较好,其不仅能区分孤独症(自闭症)和弱智,而且还能判断孤独症的轻重程度,故有较大的实用性。在临床操作中,医师、心理师及其他专业研究人员等应通过直接观察、与家长访谈、分析已有病历纪录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再作出评定。 一. 人际关系 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害羞、自卫及表示不同意或家人诉说的或观察到的一些轻微的害羞、烦躁、困扰,但与同龄孩子相比程度并不严重。 2分轻度异常:缺乏一些眼光接触,不愿意、回避、过分害羞,对检查者反应有轻度缺陷,有时过度依赖父母。

3分中度异常:有时儿童表现出孤独冷漠,引起儿童注意要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大的努力,极少主动接触他人,常回避人,要使劲打扰他才能得到反应。 4分严重异常:强烈地回避,总是显得孤独冷漠,毫不理会成人所作所为,儿童对检查者很少反应,只有检查者强烈地干扰,才能产生反应。 二. 模仿(词和动作) 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模仿 2分轻度异常:大多数时间内能模仿简单的行为,偶尔在督促下或延迟一会能模仿 3分中度异常:部分时间能模仿,但常在检查者极大的要求下才模仿 4分严重异常:很少用语言或运动模仿别人。 三. 情感反应 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情境相适应的情感反应(愉快、不愉快)和兴趣,通过面部表情姿势的变化来表达 2分轻度异常:偶尔表现出某种不恰当的情绪类型和程度,有时反应与客观环境或事物毫无联系 3分中度异常:不适当的情感的示意,反应相当受限或过分,或往往与刺激无关 4分严重异常:对环境极少有情绪反应,或反应极不恰当。 四. 躯体运用能力

ICD-10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ICD10 F84 弥漫性发育障碍总论 本组障碍的特点是社会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性质异常,兴趣与活动内容局限、刻板和重复。个体在各种场合的各种功能活动都具有这种弥漫性质异常的特征,但它们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多数病例的发育异常始于婴幼儿期,除少数例外,均在五岁以内就已明显。常见(但并不总有)某种程度的一般认知损害,但本障碍只以行为相对于智龄(无论有无发育迟滞)的偏离来定义。对本组弥漫性发育障碍的再分类存在某些意见分歧。 本障碍的有些病例可伴有、也许可归因于某些内科情况,其中以婴儿痉挛、先天性风疹、结节性硬化、脑内脂肪沉积病和脆性X染色体异常最为常见。但本障碍的诊断应以行为特征为依据,不管是否伴发内科情况;不过,任何伴发情况都必须单独编码。如存在精神发育迟滞,亦应在F70-F79单独编码。这很重要,因为并非所有的弥漫性发育障碍都表现出精神发育迟滞。 F84.0 童年孤独症 一种弥漫性发育障碍,在3岁以前出现发育异常和/或受损。特异性的功能失常可见于所有以下三方面:社会交往、沟通和局限的重复行为。男孩发病比女孩高3-4倍。 诊断要点 病前常没有毫无疑问的正常发育期,即使有,3岁以前也已出现明显异常相互讲社交总是有性质损害。其表现方式为对社交情绪线索估价不当,对他人的情绪也就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身的行为;不能利用社交信号,对社会、情绪和交流行为的整合能力弱;尤其缺乏社交-情绪的相互性应答。交流的性质损害同样普遍存在。表现为不能应用任何已掌握的语言技能;不能在扮演和模仿游戏中正确地充当角色;在交谈中跟不上趟,缺少应对;言语表达缺乏灵活性,思维相对缺乏创造性和幻想性;对他人的语言或非语言性启示缺乏情绪反应;不能运用语调和语气的变化来适应交谈的气氛;在口语交谈中同样缺乏手势以强化或加重语气。 本状况还以行为、兴趣和活动的局限、重复与刻板为特征。倾向于采用僵化刻板、墨守成规的方式应付五花八门的日常活动;在新添活动、旧有习惯和游戏中都是如此。可依恋某种少见的,通常是不柔软的物体,在童年早期尤其如是。患儿可能坚持履行无意义的特殊常规作为仪式;可能会刻板地专注于日期、路径或时间表;常有刻板动作;常对物品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表现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表现 儿童是自闭症的高发人群,如果不能很好的治疗与疏导,必然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习与生活,许多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正是因为家长的不重视或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的不全面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专家指出在孩子1~2岁时自闭症症状已有所凸显,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那么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表现又有哪些呢? 1、感情淡漠,不会与人交往。有的具有儿童自闭症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一般表现为孩子无表情,对于别人的逗弄家长的呼唤无反应。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他们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很少微笑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例如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自闭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3、行为较为刻板,喜欢呆在固定的环境内,自闭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若您发现您的宝宝具有儿童自闭症的上述表现,请您务必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的咨询,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自闭症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自闭症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的自闭症诊断标准简介如下: 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A、下面(1)、(2)、(3)三个大项中,共符合6小项(或更多)。其中(1)大项中至少占 2 小项,(2)和(3)中至少各占 1 小项: (1)在社会性交互方面存在本质性的缺损,至少表现出下面 4 项中的 2 项: a)在运用多种非语言行为来调控与他人之间的交互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的缺损。这些非语言行为,包括:眼神对视、脸部表情、肢体语言和手势 b)没有发展出和正常儿童发展水平相应的同龄伙伴关系 c)缺少自发地和他人之间寻求分享快乐、兴趣或成就的行为(比如,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会展示给别人看;不会携带;不会指给别人看) d)缺少社会性或情感的交互行为(比如,不会活跃地参加简单的社会性游戏;喜欢独自活动;或者即使活动中涉及他人,也是把他人作为工具或者寻求“机械的”帮助) (2)在交流方面存在本质性的缺损,至少表现为如下 4 项中的 1 项: a)在口语方面存在发展延迟,或者没有语言(同时,不会试图采用其他交流方式来弥补,比如手势或者模仿) b)对于有足够语言能力的个例,不能主动发起或维持与他人的对话 c)存在刻板、重复的语言使用现象,或者存在异常的语言 d)缺少和正常孩子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假想性游戏,或者社会装扮性游戏 (3)存在局限性的、重复而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至少表现出如下 2 项: a)沉湎于一种或多种局限的、刻板老套的兴趣中,且在强度和专注程度上都是异乎寻常的 b)明显僵化地遵循某些特定的、没有实际功能意义的常规性行为或仪式性行为 c)存在重复、刻板的肢体怪癖行为(比如,手或手指的拍打、扭曲;复杂的全身肢体动作) d)对物体的部件有持久的沉迷 B、 3岁之前,在如下至少一个领域中表现出发展迟缓或者功能异常: (1)社会性交往 (2)正常用于社会性交流的语言 (3)象征性或想象性游戏 C、这种异常无法更好地用Rett's(雷氏)障碍症或儿童瓦解性障碍症来解释。

孤独症诊断培训培训

第一节孤独症和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 诊断 学习目标: 掌握孤独症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相关常用量表的操作使用。 孤独症又名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婴儿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在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及日本又常称之为自闭症。根据现代研究将其归类为的广泛性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社交功能障碍、言语障碍以及刻板行为和(或)兴趣为主要特征。约70%的患儿同时伴有精神发育迟滞。 一流行病学资料 国外对本病的认识始于1943年,Kanner最早对孤独症作了描述。据北美、欧洲和亚洲学者的流行病学研究,估计孤独症患病率为0.02%~0.13%。 国内是在1984年由陶国泰首次报道4例儿童孤独症。最近几年各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一,概率也相差甚远:福建省在10802名14岁以下儿童中,确诊患儿3人,时点患病率0.28‰;天津市和平区2001年6月1日零时作为调查时点,调查全区现住人口中0—6岁儿童5000人,最后确诊为孤独症的患儿5名,时点患病率为1‰。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对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大致每万名儿童2-13人。 男女发病有明显差异,多数报道为(4~5):1,我国报道为(6.5~9):1。近有证据表明本病对女孩的影响较为严重,且有认知障碍家族史者也较多。性别差异在正常IQ的孤独症中最为明显。但是,在极重度智力低下的孤独症患者中,男女比例相近。 二致病因素 本病的病因至今不明,国外不少学者从家庭特征、社会心理、生理解剖、生物化学、遗传等诸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均无肯定结果。目前对该病病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

方面: 1、社会心理因素 儿童发育和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儿童的言语、社会技能的获得和发展。不良的家庭环境,如父母不和、分居、离异,以及教养方式不当,如过分保护、溺爱、惩罚及母爱剥夺等,都会使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使孤独症患儿的沟通与交往障碍更加突出,预后亦受到影响。 早先认为孤独症患儿的父母享受高等教育者多,经济条件较好,从事科技、行政、工商企业、教师等方面的职业,但此说尚无足够证据。现代研究认为这可能与父母知识水平较高、经济条件好者能较早识别患儿的问题并能及时求医有关。 2、生物学因素 本症儿童脑电图异常者亦较多,据报道,异常率为10%~83%,大多数表现为广泛性异常,表现为慢波增多,无特殊性。舒明跃(2001)研究发现,孤独症患儿存在局部脑血流灌注和(或)细胞功能障碍,主要集中在额叶、颞叶的皮质,以左侧额叶最为常见。它们在临床上表现出的认知、言语和情感障碍在大体解剖的功能定位上是一致的,其病理意义及诊疗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3、生化因素 5-羟色胺系统异常是解释儿童孤独症病因的主要神经生化假说之一。过去不少研究一致提出约1/3孤独症患者有高5-HT血症。但有些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也存在这种现象,故缺乏特异性。 4、遗传因素。 有研究发现,患者家中孤独症患者较一般家庭中多。有人证实,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高于双卵孪生子,说明部分患儿有遗传倾向,但也有同病率均较低的报告,因此遗传学根据也不充分。 5围产期因素 在围产期内,胎儿宫内窒息、婴儿出生窒息和新生儿在出生7天内出现一些疾病都有可能造成儿童智力残疾。另外,在婴儿出生时,由于孕妇难产、婴儿受到脐带影响缺氧缺血,也可能造成儿童今后的智力问题。而新生儿刚出生的几天里患了脑膜炎等其他脑部疾病,或者是营养性疾病,也都有可能造成智力残疾。 此外,还有报道产妇异常分娩及儿童的父母一方有精神病史,会增加儿童患孤独症的发病风险。孕育不足35周出生的早产儿,且出生时体重很轻,属于臀位分娩(即胎儿臀部先娩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