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期中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

2.“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元谋”且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A.陕西省B.云南省

C.浙江省D.北京市

3.半坡原始居民所处的黄河流域气候寒冷干旱。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A.

B.

C.

D.

4.前国民党主席连战曾为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赠书法作品是:“华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黄一脉,共拜神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A.黄帝和炎帝B.尧和舜C.舜和禹D.周文王和周武王

5.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他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A.黄帝B.舜C.禹D.启

6.(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材料体现的是

A.周初分封B.商鞅变法C.秦设郡县D.汉初分封7.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商朝B.夏朝C.秦朝D.西周

9.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这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商代的哪一位国王将都城迁到了这里()

A.汤B.盘庚C.纣D.武丁

10.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反对的制度是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11.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留下一种。秦统一后只留下的一种文字是( )

A.甲骨文B.钟鼎文C.小篆D.隶书

12.下图文物可以证明河姆渡居民已经能

A.种植水稻

B.种植粟

C.从事纺织

D.饲养家畜

13.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广为流传。下面属于项羽的事迹的是( )

A.灭掉六国,统一全国B.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C.发动大泽乡起义D.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14.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 )。

A.陈县B.大泽乡C.巨鹿D.长安

1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21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

16.小明正在写一篇关于一场战役的论文,其中关键词有“赵国”、“纸上谈兵”“坑杀降兵四十万”等,小明写的论文是关于哪次战役。()

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17.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应是

A.B.C.

D.

18.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是

A.辽东、临洮B.鸭绿江、嘉峪关

C.山海关、嘉峪关D.山海关、临洮

19.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齐国B.晋国C.吴国D.宋国

20.与我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有关历史人物是()

A.商纣王与周武王B.秦二世与陈胜C.项羽与刘邦D.陈胜与吴广

二、判断题

2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22.韩非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他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23.“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种状况始于启,从此王位世袭制出现了。()24.公元前2070年尧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 )

25.半坡人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他们和北京人都处于新石器时代。

26.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象形最为原始。()

27.秦朝时开凿了人工运河灵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

28.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过着群居生活。

29.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巨大的四羊方尊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30.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号召大家推翻秦朝统治的人物是项羽。()

三、填空题

3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_)。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制王朝是(________)。

32.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形成“________”的学术繁荣局面。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________”。

33.秦朝的都城________;西周的都城________。

34.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________和________。

35.________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工程,是由秦国的蜀太守________修筑的。

36.使用________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使用________石器的时代,叫作新石器时代

四、综合题

37.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时期的两幅图,回答问题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材料二如图

(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中居于金字

塔顶端的是谁?

38.思想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是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他的至理名言,由此我们可以

看出他的什么思想?他的学说主要收集在哪部著作里?

(2)图二中人物的是谁?他开创了哪一学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政治主张是什么?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部著作里?

(3)图二:作为教育家,他提出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请举出2例?

39.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1)李白诗中所述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

(2)为了巩固统治,他在政治上创立了什么重要的制度?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除称自己

为皇帝外,还在中央设置什么三大官职?

(3)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他又创新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

(4)秦统一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和文化措施?

五、简答题

40.“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引用商鞅语请回答:

(1)商鞅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2)根据你的判断,商鞅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3)商鞅变法的作用?

(4)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生活在今云南省境内,生活时代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A符合题意。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北京地区,B不符合题意。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的北京地区,C不符合题意。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浙江河姆渡,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D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B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他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故B符合题意。ACD和“来自元谋”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3.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所处的黄河流域气候寒冷干旱,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洞穴是原始人类居住的地方;干栏式房屋是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水井是河姆渡居民的文明成就。所以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4.A

【详解】

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A符合题意;BCD 项人物与“人文始祖”不符,排除。故选择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炎黄战蚩尤的涿鹿之战和华夏族的形成。

5.C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治理黄河水患取得成功,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故题文的“他”是指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A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武王”可知,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周武王,“封功臣谋士”说明了分封“功臣”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B项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改革;C项是秦朝实行的制度;D项是汉朝实行的制度。故选A。

7.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霸诸侯”,意思是在诸侯中称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因此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齐桓公。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由此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9.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战乱、环境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期,迁都到殷,历史称殷商时代;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0.C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秦始皇认为西周的分封制形成了诸多的诸侯王,是天下征战不休的主要原因,因此秦始皇反对的制度是分封制。C项符合题意,故

此题选C。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是解题的关键,秦始皇认为西周的分封制形成了诸多的诸侯王,是天下征战不休的主要原因。

11.C

【详解】

依据题干“秦统一后只留下的一种文字”,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朝统一后,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提出废除其他六国文字,统一文字。制定了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布全国。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故选择C。12.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原始人类都生活在远古时期,因此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途径是考古挖掘。题干图片信息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遗存,可以证明河姆渡居民已经能种植水稻。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3.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A项灭掉六国,统一全国的是秦始皇嬴政;B项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的是项羽;C项发动大泽乡起义的是陈胜吴广;D项率兵直逼咸阳使秦朝灭亡的是刘邦。故选B。

14.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09年,九百多个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而被迫停止前进,不能按期到达。陈胜和吴广号召大家斩木为武器,举起反抗的旗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由此可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故选B。

15.C

【详解】

依据题干“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他提出了“兼爱”、“非攻”,C项符合题意;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A项不符合题意;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B项不符合题意;韩非是战国时期的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赵国”、“纸上谈兵”“坑杀降兵四十万”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大败,秦军坑杀赵国降兵四十万。由此可知,小明写的论文是关于长平之战,故选C。

17.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规定货币以圆形方孔铜钱(秦半两钱)为统一全国货币。公元前210年应为秦朝时期,南海郡属于秦朝的统治区域。此时,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9.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齐国、楚国和秦国。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区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20.C

【详解】

根据题干“楚河汉界”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后,原来的农民反秦领袖刘邦和项羽为争夺统治权进行了长达4年的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结果,项羽连战失利,在乌江自刎。刘邦因势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所以答案选择C。

楚汉之争历时四年,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前所未有,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1.正确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1987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故题干说法正确。

22.错误,韩非改为老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老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他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故此题表述错误,韩非改为老子。

【点睛】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23.正确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此王位世袭制出现了,所以此题表述正确。

24.错误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0年,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故此题表述错误。

25.错误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点睛】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而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据此判断本题说法错误。

26.正确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因此,题干说法正确。

27.正确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令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首次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因此,题干说法正确。

28.错误,人工取火改为天然火。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他们仍保留猿的特征,但是手脚分工明确,会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因为生产力低下,环境恶劣,依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只能过群居生活,故此题表述错误,人工取火改为天然火。

29.错误,四羊方尊改为司母戊鼎。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故此题表述错误,四羊方尊改为司母戊鼎。30.错误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号召大家起来推翻秦朝统治的人物是陈胜,故本题错误

31.夏朝秦朝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朝,公元前221年嬴政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秦朝。故答案为夏朝;秦朝。

32.“百家争鸣”“楚汉之争”。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33.咸阳镐京。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定都镐京。34.陈胜吴广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故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和吴广。

35.都江堰李冰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工程,是由秦国的蜀太守李冰修筑的。

36.打制磨制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00万至1万多年之间,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打制石器技术在不断缓慢进步。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新石器时代。

37.(1)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的铁农具;战国时期,牛耕逐渐推广,开始用两牛牵引进行耕作。(2)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即周天子。

【详解】

(1)依据材料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的铁农具在战国时期得到推广,我国进入铁器时代。我国在春秋时已经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逐渐推广,开始用两牛牵引进行耕作。

(2)第一问依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西周时期,周王以下的诸侯、卿大夫、士是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大小贵族往往兼任

各级官员,构成统治阶级。王、诸侯、卿大夫、士属于西周的统治阶层;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周王即周天子。

【点睛】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及西周实行的分封制,考查学生读图和识记能力。38.(1)老子;朴素辩证法的思想;《道德经》。

(2)孔子;儒家学派;思想核心为“仁”,主张实行仁政;《论语》。

(3)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图一中人物是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老子的至理名言,他认为一切事物存在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变,反映了他朴素辩证法的思想;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记载在《道德经》一书中。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二中人物的是孔子;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孔子的思想核心为“仁”,主张实行仁政;第四问依据所学可知,孔子的言论被弟子编写成《论语》。

(3)依据所学可知,有教无类是孔子的主张,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论贫富、贵贱等,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因材施教是针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39.(1)秦始皇或者嬴政;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2)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3)推行郡县制。

(4)秦朝以小篆作为统一文字颁行全国;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故“秦王”是秦始皇或者嬴政;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扫六合”指的是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掌管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3)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

调动,由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4)依据所学可知,秦朝以小篆作为统一文字颁行全国;秦灭六国后,各国货币的差别很大,影响了各地经济的交流,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40.(1)秦孝公;

(2)法家。

(3)商鞅变法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兼并六国奠定了基础。

(4)开放性题目,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是强国之本。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

(2)依据材料信息“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此内容的意思是治理国家不应墨守成规,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进行改革,这样才能有利于国家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法家思想。

(3)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兼并六国奠定了基础。

(4)开放性题目,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是强国之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