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比一比

2 比一比
2 比一比

2 比 一 比

项目 内 容

1.照图中的样子和妈妈比一比,你能发现什么?

2.比长短。

3.比大小。

一端对齐

,

比校另一端。

4.比轻重。

5.比多少。

一一对应,有剩余的数量就( )。

6.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比较两种物体时,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可以比较出长短;看外形可以比较出( );用天平可以比较出轻( );一一对应可以比较出数量的( )。

7.在少的后面画“ ”。 8.在大的下面画“ ”。

温馨

提示

学具准备:圆形卡片、铅笔、橡皮若干。

参考答案

1.比一比略妈妈的手长

2.略

3.略

4.略

5.多

6.大小重多少

7.提示:在公鸡后面画“ ”。

8.在右边的物体下面画“ ”。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课一练《量一量比一比》课时达标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同步练习 1.连线。 一只鸡一头大象一个苹果课桌的长度 70厘米 2千克 3吨 50克. 2.如图,“吋”是电视机常用尺寸,1吋约为大拇指第一节的长,则7吋长相当于()。 A.一支粉笔的长度 B.课桌的长度 C.黑板的宽度 D.数学课本的宽度 3.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2米 B.一张课桌长度约为1米 C.一名初中生体重约为500公斤 D.一个鸡蛋的重量约为50毫克 4.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50cm的是()。 A.一个杯子的高 B.一支铅笔的长 C.一个乒乓球的直径 D.一课桌的宽度 5.最接近16m的一个长度量是()。 A.足球直径 B.课桌高度 C.班上最高的同学身高 D.我校实验楼高度 6.小青“一拃”的长度是9厘米.小芹“一拃”的长度是8厘米.一张课桌的长,小青量大约是8拃长,小芹量大约是几拃长?这张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7.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算出你的数学课本、课桌面的一周长分别是多少? 8.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参考答案 1. 【解析】根据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只鸡的质量应用“千克”做单位,所以和2千克连接;计量大象体重应用“吨”做单位,所以和3吨连接;计量一个苹果的重量应用“克”做单位,所以和50克连接;计量课桌的长度应用“厘米”做单位,所以和70厘米连接,直接解答。 考点:量一量比一比。 总结: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D 【解析】1吋约为大拇指第一节的长大约有3--4厘米,7吋长是它的7倍. 考点:量一量比一比。 总结: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基本的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解答时可联系生活实际去解。 3.B 【解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 总结: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4.D 【解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考点:长度的估测。 总结: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5.D 【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

二年级比一比

二年级下册《比一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第27至2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结合“比一比”的现实情境,体会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 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一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 3.情感目标: 借助“猜数游戏”活动,感受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数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和四位数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和四位数的比较方法。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翻牌游戏) 1、引入:同学们,你们有玩过“翻牌游戏”?出示一副扑克牌,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玩这个游戏,比一比谁翻开的扑克牌里的数字大。请聪明的小朋友们来做裁判员,你们愿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一比。 2.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去游览我国的名山大川,大家高兴吗?现在我们一起去领略祖国的优美景色吧!(出示课件) 〖资料:黄山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香山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香山红叶最为著名。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扬名国内外。 华山,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华山多少年以来吸引了无数勇敢者。〗 师:哪座山比较高?这样可以比吗?必须知道什么?(每座山的高度),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 黄山1865米,香山575米,泰山1533米,华山2155米。 华山最高,香山最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并掌握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二、实践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一:谁最矮?(出示课件) (1)(2)(3) 1.位数不同直接比。 黄山和香山哪座山高?, 你是怎样比较的? 学生回答:黄山高。黄山1873米是四位数,香山575米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所以 1865>575(板书)。 师:这个同学分析很有道理,四位数确实比三位数大。根据这个道理,从图中,你还可以知道哪些山也一定比香山高?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案—第六课时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 《量一量,比一比》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及周围东西的测量,使学生感受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掌握测量方法的多样性,通过动物的身高或身长和人比一比的过程让学生对米和厘米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切实体会数学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1.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在活动中初步渗透统计的思想和统计知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生动手测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和合作意识。 2.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喜爱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测量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本节课时,恰当运用自学、探究、讨论等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用教师讲练的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前准备 测量工具,长方形的纸,能输入数据的统计表,学生分3人一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选择测量工具 1.认识各种尺。 师:请把你带来的尺拿出来,在小组内看一看。 学生介绍学生尺、米尺、卷尺。 问:你用学生尺、米尺、卷尺测量过长度吗?量的什么? 二、学习新课 1.认识自己身上的“尺?” 师:如果我们想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却没有带尺子,用什么办法能量出它大约多长呢? 古人没有尺,就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尺子来测量。想想身上哪些地方可以当成尺子呢? 让学生量出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 同桌合作:一人量一人记录。 师:最好记住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用它们作为自己身上的尺。 身体的“尺”长度 一拃 一步 一庹 估一估 问题:我们学过这么多知识了,你能够根据你的经验估一估你身上的尺子: 一庹(tuǒ)(伸开双臂)、你的肩宽、讲台、教室,它 们分别大约有多长吗? 量一量 问题:(1)要想知道我们估的对不对,可以怎么办?

比一比 (2)

《比一比》集体备课教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表达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总结并熟练掌握和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名山大川更是让世人心驰神往。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边领略美丽风光,一边学数学知识,好吗?(出示情景图)。 1、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结合情景图,简要介绍四大名山的背景。 二、实践活动,探索新知 1.位数不同直接比。 (1)出示问题:谁最矮?学生观察思考。

(2)学生回答:香山最矮。香山高575米,是三位数,其它都是四位数。四位数一定比三位数大,板书:575 (3)师生共同小结:从刚才的比较中,我们发现什么?(板书:位数不同直接比)。 2.位数相同,比首位。 (1)出示问题(2):谁最高? (2)小组交流。 (3)指名反馈交流信息:1865、1533、2155都是四位数,但2155最高位上的数是2 ,1865、1533的最高位上的数是1,都是四位数,先看千位,千位上1比2少,所以华山最高。 (3)师及时肯定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明确:比较两个数,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那个就大(板书:位数相同,比首位)。 (4)指名举例:你能举个例子来说一说吗? 3、位数相同,首位也相同,依次比。 (1)出示问题3:黄山和泰山,谁高?谁矮? (2)学生独立思考。 (3)指名回答:黄山高,泰山矮。你能说说理由吗? (4)小结:黄山和泰山都是四位数。从最高位比起,它们的最高位千位相同,就比较百位,在百位上,8比5要多,所以1865大于1533。所以比较两个数,如果位数相同的数,最高位也相同,就比下一位,这样一位一位比下去。(板书:首位相同,依次比) (5)举例:出一个这类的题目,考考你的同桌。 4、生板书比较结果,学生完成填空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量一量 比一比》教案

量一量,比一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学生尺、米尺和卷尺测量不同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合理选用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 2.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些测量物体的策略,并能灵活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探索新知意识和合作意识。 重点:用不同工具测量物体。 难点:选择不同的标准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每组一把米尺,一个皮尺,2张练习纸和一台身高仪,学生尺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厘米或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那么今天上新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一件事情。每组选两名代表,用学生尺(20厘米)量一量教室的长有多少厘米。 (学生累得气喘吁吁,结果也不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学生尺太短了,而教室太长了。 用学生尺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太麻烦了,而且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的,

而要测量教室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长度单位家庭里的另一个成员来帮忙,它就是——米。(板书:米) 测量不同的物体长度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及测量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量一量 1.出示教材第88页情景图。 (1)谈话: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教室里的摆设,你们知道教室的长大约是多少?讲台大约有多长吗? (2)让学生先自己估一估,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一量。 (3)先同桌汇报一下自己测量的结果,然后再请学生汇报一下选择的工具和测量的结果。 2.引导学生选择身边最常见的物品估一估,量一量。 (1)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2)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和宽吗?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汇报: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的? (4)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活动: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把数学书围一圈至少要多长?剪一段试一试。并讨论:怎样才能估计得更准确? (5)全班汇报:你估计得怎样?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能估计得更准确吗? (二)描述长度

一年级数学:2.比一比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2.比一比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国标本第三册4、5、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情 多媒体出示情境,小朋友们,这是我们美丽校园的一角,图上都有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预设说出:校园的一角,有一张石桌,两张石登,边上还有一盏路灯,两棵树,一棵苹果树,一棵梨树有两个小朋友在跳绳,两个小朋友在滑滑梯。 小朋友在这美丽校园的一角,还蕴藏着数学知识呢! 二、自主探究,体会方法 1、比长短 出示小朋友跳绳图,仔细观察,哪根绳子长?长的画钩。 交流,你认为哪根绳子长?你是怎么比的? 引导学生说出:把绳子的一端对齐(出示画面) 总结:原来比较物体的长短时可以把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在比。 2、比高矮 出示滑滑梯图,提问,哪个人比较高? 交流:预设:前面的小朋友高 后面的小朋友高 一样高 怎么会有这么多答案?这样比公平吗?怎样比才公平? 让他们站在地面上比(出示画面)

二比一比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7页至第19页准备课《比一比》。我将从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设计特色几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设想。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课时通过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初步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思想方法上的准备。另外这一课,也是后面认知各数大小以及学习后面数学知识的基础。书中是以小猴子摘桃子故事开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在情境图中找一找,比一比”,让学生自己寻找可比的对象,选择比较的标准来“比”,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和目标。 (二)学情分析 “比多少”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学习它之前,已经学习了数数,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所以学习比多少时学生上路还是比较快的。学生一般在入学前对它们都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感性经验。但是在判断时学生往往是凭直觉,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或者用数一数的办法来比较多少。基于以上的了解,我进行了这样的思考。 (三)我的思考

“比较”是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数学学习经常会进行比较。所以应通过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初步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思想方法上的准备。根据新课标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准备设计一个童话故事情境“小猪帮小兔盖房子”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对这样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兴趣比较高,因而也能很快的找到故事情景中相关的数量进行比较,达到让学生通过情景图感知“同样多”、“多”和“少”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初步认识一一对应,能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会正确进行“多、少”的比较。掌握比的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比较多个物体的多少。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三、教学流程 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一是创设情境,激发情趣;二是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案

量一量,比一比 一课时 教学内容 量一量,比一比。(教材第88、第8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学生尺、米尺和卷尺测量不同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合理选用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 2.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些测量物体的策略,并能灵活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探索新知意识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用不同工具测量物体。 难点:选择不同的标准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 课件,每组一把米尺,一个皮尺,2张练习纸和一台身高仪,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揭示课题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厘米或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那么今天上新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一件事情。每组选两名代表,用学生尺(20厘米)量一量教室的长有多少厘米。 (学生累得气喘吁吁,结果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1:因为学生尺太短了,而教室太长了。 生2:用学生尺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太麻烦了,而且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的,而要测量教室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长度单位家庭里的另一个成员来帮忙,它就是——米。(板书:米)师:测量不同的物体长度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及测量单位。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低年级教学中,一要激发学生兴趣,二要在实践操作中发现数学问题,用好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请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当学生通过亲自操作以后,发现学过的数学知识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时,就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教师紧接着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揭示新课】

二、比一比,再组词

二、比一比,再组词 第一课《燕子》 偶( )尖( )掠( )沾( )圈( )付( ) 遇( )尘( )谅( )占( )疲( )符( ) 第三课《荷花》 蓬( )胀( )飘( )晴( )防( )扁( ) 逢( )长( )漂( )蜻( )仿( )翩( ) 稻( ) 倦( ) 戴( ) 紫( ) 蹈( ) 卷( ) 裁( ) 素( ) 第四课《珍珠泉》 密( )滑( )编( )泡( )桶( ) 蜜( )猾( )扁( )饱( )诵( ) 第五课《翠鸟》 翠( ) 秆( ) 泛( ) 泡( ) 村( ) 复( ) 饲( ) 碧( ) 翁( ) 杆( ) 眨( ) 饱( ) 衬( ) 腹( ) 词( ) 壁( ) 第六课《燕子专列》 欧( ) 厢( ) 救( ) 洲( ) 政( ) 户( ) 殊( ) 步( ) 区( ) 相( ) 球( ) 州( ) 证( ) 启( ) 珠( ) 涉( ) 皮( ) 疲( ) 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森( ) 忽( ) 犁( ) 裸( ) 林( ) 葱( ) 梨( ) 棵( ) 第八课《路旁的橡树》 管( ) 蹄( ) 灌( ) 拔( ) 棵( ) 筑( ) 官( ) 啼( ) 罐( ) 拨( ) 颗( ) 巩( ) 第二单元测验 瑞( ) 土( ) 载( ) 殊( ) 骤( ) 救( ) 喘( ) 士( ) 裁( ) 珠( ) 聚( ) 球( ) 第九课《寓言二则》 悔( ) 叼( ) 屈( ) 隆( ) 寓( ) 舟( ) 梅( ) 叨( ) 窟( ) 窿( ) 遇( ) 盘( ) 狠( ) 狼( )

第十课《惊弓之鸟》 前( ) 错( ) 参( ) 烈( ) 魏( ) 愈( ) 箭( ) 猎( ) 惨( ) 裂( ) 萎( ) 榆( ) 痛( ) 赢( ) 桶( ) 羸( ) 第十一课《画杨桃》 排( ) 叮( ) 幅( ) 诲( ) 说( ) 告( ) 热( ) 靠( ) 钉( ) 福( ) 悔( ) 悦( ) 靠( ) 熟( ) 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 第三单元测验 第十三课《和时间赛跑》 赛( ) 疼( ) 忧( ) 慰( ) 暑( ) 疼( ) 痛( ) 优( ) 蔚( ) 著( ) 第十四课《检阅》 膊( ) 戴( ) 棒( ) 度( ) 博( ) 截( ) 捧( ) 席( ) 第十五课《争吵》

二年级下册比一比

《比一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和四位数的比较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一、预习导学 同学们好,欢迎各位同学乘坐2年级二班旅游专线列车,我是本次列车导游,今天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游览我国的名山大川,大家高兴吗?现在随着我们的列车去领略祖国的优美景色吧!(出示课件) 二、活动建构 1. 四位数与三位数的比较 黄山位于我国安徽省,常年云雾缭绕,它的海拔约1865M,香山位于首都北京,秋天枫叶红似火,海拔约为575M。泰山海拔约为1533M,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县,以险峻著称,海拔约为2155M。 师:这几座山谁最矮?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数,小声读一读,再想想这几个数那个最小呢?为什么? 生:575最小,因为1865 1533 2155都是四位数,575是三位数,所以575最小。因此香山最矮。

师:其他同学还有想法吗?(指生回答并给予鼓励) 师:数位少的一定比数位多的小,对吗?比如三位数比四位数小,那你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生:举例说明。 师:同学们自己发现了比较数的大小有一条重要规律是什么?(板书:数位少的比数位多的小) 2. 四位数和四位数的比较 师:好了,言归正传。刚才看同学们在玩的同时学习了新知识,我也想考考大家:谁最高呢? 师:指生读数,仔细观察剩下的三个数,你发现了什么?(1865 1533 2155) 生:都是四位数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四位数比三位数大,可这三个数都是四位数该怎么比呢?(小组、同桌、前后、师生之间讨论)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生:看他们的最前面的数字,谁的大谁就大。 师:也就是比他们的最高位,谁的大这个数就大,那现在2比1大了,还要在往下比较其他数位上的数字吗? 生:华山最高。 得出结论:数位相同时,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板书) 3. 两个最高位相同四位数的比较 出示黄山1865M和泰山1533M 师:谁能说说这两座山,谁高?谁矮? 生:回答。

◇ 比一比 (2)

____◇比一比____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用辨证的观点来看问题,知道大小、多少的比较。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5个。 3、联系生活了解更多可用大小、多少、高矮、长短作比较的事物。(德育渗透)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懂得大小、多少是在比较中确定的。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投影片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游戏激趣引入 1、做一个关于反方向游戏,激趣引入。 1、生听口令做游戏,产生学生的浓厚兴趣。 二、在观察中比较意思相反的词 1、初步学习比较。让学生观察自己身上的重要器官“手、足”,有什么相同与不 同。 2、指名说说,教师补充说明。 3、充分观察,多角度比较。让两位学生站上讲台,比一比,他们有什么不同, 看谁观察最仔细,找出的不同点最多。 4、生观察,自由发言。 5、教师小结。 6、学习句子:哥哥高,弟弟矮。学习从不同方面去比,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7、在比较中渗透辨证的观点看问题的意识。 8、用各种事物相比较。用上投影片。 9、学习句子:太阳大,地球小。 10、教师小结:大小的意思是相反的,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不是固定不变

的。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游戏一: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生说出它的反义词。(做游戏,在游戏中巩固所 学习的知识。) 2、游戏二:生做一问一答的游戏。 3、看书上的“描描写写”,说说自己的小发现。 看所学的生字,认识新笔画,说说自己的小发现。 4、教师示范写长、足字,认识新笔画“竖提”。(看教师示范,自己作业。) 5、作业:读生字5 遍。回家比较家中物品的大小、多少等。 板书: 比一比 从个头上看:一高一矮从体型上看:一胖一瘦 从年龄上看:一大一小从肤色上看:一黑一白 从所站的位置上看:一左一右 课后小结: 安全提示:禁止同学们攀爬二楼、三楼的护栏,以防摔伤。

识字(二) 比一比

识字(二)比一比 导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小、少”两个字。认识笔画竖钩和偏旁提土旁。2.知道“大-——小”、“多——少”两对反义词,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导入:昨天,有一位乡村小朋友给咱们班寄来了一封信,信上写着:“小朋友,你们好!我叫牛牛,今年七岁了。我的家在农村,农村的生活给我带来了好多欢乐。有机会你们要到我们那儿做客哦!”他还给我们寄来了一张照片,你们想看吗?2.课件出示“小院图”:你看到了什么?二.认读词语,自主识字。1.院子里的动物和水果想和咱们交朋友。大家快认认,记住他们的名字。(出示带拼音的8个词语,学生自由拼读。)2.认识了哪些朋友?认识几个,就读几个。指名读,读对的,和他一起读;读错的,请你帮帮忙。3.鼓励学生连读8个词语,指名读、齐读。4.挑一个你最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5.美读词语。学生齐读,边读边想象。(动物的悠闲,果子的甜蜜……)6.课件点击,剩下生字:黄、猫、杏、桃、苹、红合作识字:(1)哪些字你早就认识了,怎么认识了?请你教教组内的同学。(2)哪些字你还不认识?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并想个好办法记住它,好吗?7.交流汇报:(1)读读认识的字,说说是怎么认识的。(2)做“找会生字朋友”游戏。指名学生上台找、记生字,其他学生补充记字方法。鼓励学生说出多种记字方法,适时引导:“桃、杏”的偏旁和树木有关,可以利用偏旁的意义来记字。8.课件点击,复现词语,

齐读。三.朗读儿歌,理解量词。1.看到这么美的农家小院,牛牛编了一首儿歌,想读吗?2.出示儿歌:学生自由读,质疑。3.指名读。(评议)4.再读儿歌,你发现了什么?(儿歌是在比大小、多少等。)5.教师范读,学生来挑战读。6.学生合作有感情读儿歌。(可以边拍手边读,可以配上熟悉的曲子唱一唱。)7.理解量词:“群、堆、颗”(1)课件分别出示:一只鸭子、一群鸭子和一朵花、三朵花、一束花。学生看图说短语。拓展:还可以说“一群”什么?(2)课件出示:一个杏子、一堆杏子。看图说话,再想想:可以说“一堆”什么?(结合学习提土旁)(3)课件出示:一颗糖果、一颗纽扣、一颗星星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当学生说到“一棵树”时,师板画,想想为什么用这个棵”?四.练习写字,赏识激励。汉字“小、少”,认读,引导观察。(1)说一说,这两个字哪儿不一样?学习新笔画竖钩。(2)找一找,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3)描一描,试写几个,注意写字姿势。(4)赏一赏,评议,激励,师随机范写。五.延伸学习。上了这节课,你对哪个方面最感兴趣,想在课外继续学习的?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二 比一比

二比一比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比较物体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活动,在具体情景中了解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初步学习比较的方法,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与他人合作,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在具体情景中了解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初步学习比较的方法,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教学设计 第1课时比长短比高矮 一、导入新课 谈话:上一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游览了儿童乐园,在那里数了物体的个数,知道了数数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这节课我们到一所农村小学的校园里看一看。 这是一所美丽的农村小学的一角,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不再数图中物体的个数,将用另一种方法来学习数学,那就是“比一比”。 二、教学新课 1、比较哪跟跳绳长 谈话:我们先比较两个小朋友的跳绳,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哪根跳绳长吗?那么我们怎么比较出来哪根跳绳长呢?老师带类了两根跳绳,谁能带前面来比一比?(指定4人合作在黑板上比,让全班学生都注意观察) 问:他们是怎样比的?(让学生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发表意见) 讲述:把两根跳绳并排放,一头对齐,看另一头,哪根跳绳还多出一段,哪根就长。 问:谁能说一说比的结果?红跳绳比什么长,谁能把话说完整? 谈话:把比的结果告诉别人,除了说清楚外,还有一种方法,请同学们把书翻开,看一看豆荚老师有什么要求,他说“哪根绳长,长的画√”。你们会在书上画“√”,请大家画一画。 问:你是在哪根绳的后面的方框里画了“√”,你怎么看出来下面的跳绳比上面的跳绳长? 2、比较上滑梯的哪个小朋友高 谈话:给小朋友起名字,小强和小刚。 问:小强和小刚要比一比谁的个子高,你有什么办法?(同桌讨论,指名发表意见)如果老师要请你比两个小朋友的高矮,你会怎么比呢?谁能说说比的结果? 三、组织练习

第二单元《比一比》(优秀教案)

比一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36页~第3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其中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做学习的主人。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学卡片:100以内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让学生将自制的100以内的数字卡准备好,同桌之间一起做游戏,同桌之间每次每人出不1张卡片,谁先说出两个数之间的大数,谁就获胜,将两张卡片收回。活动一分钟后,教师请获胜的同学举手,并给予鼓励。 游戏后,教师让学生交流经验。教师请一名学生来说一说做游戏的时候,你是怎么判断的?学生回答:如果两位数和一位数比,那么两位数就一定比一位数大。如果是两位数和两位数比,先看十位,哪个数十位大,它就大。如果十位一样大,就比个位,哪个数个位大,它就大。(学生回答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提示)。 学生回答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二、新授 1、引人。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复习了100以内数是如何比大小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比较生活中的大数。 2、教学“比一比” (1)出示情境图,读读。 (2)教师出示第一组卡片:1873和575,教师让学生读这两个数。学生读数后,教师让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两个数谁比谁大?为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名学生来说一说。学生回答:1873比575大,因为1873是四位数,575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教师板书“>”。 第二组的两个数由教师出示卡片。香山和恒山哪个山高?生:1873<2017,教师让学生读一读这两个数,学生读数后,教师让学生判断两个数是几位数?学生回答: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教师让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该如何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学生讨论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名学生来说一说,学生回答: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我们就从最最位千位比起,千位上2比1大,所以2017比1873大。教师可以多让学生来说一说比的方法。学生说,教师板书。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如果千位上的数相等怎么办?学生回答:那就比百位,如果面位上的数也相同呢?学生答:那就比十位。如果十位上的数也相等呢?学生答:那就比个位。所以2017<2160。

识字(二)1.比一比

教学设计: 识字(二)1.比一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黄、猫、杏、桃、苹、红、群、颗、堆”9个生字。 2.会写“牛、羊”两个字。 3.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群、颗、堆”的意思。 课前准备:有关课件实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在丰富多彩的识字王国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比一比的大门吧。 二:情景导入: (出示农家小院情景图)师配乐描述:下面,老师带小朋友去丁丁家做客,丁丁的家在农村。瞧!他家的房子多漂亮呀!红色的瓦片,雪白的墙,透亮的玻璃窗。最吸引人的还是那门前的大院子,院子里种了很多果树,果树上结满了果子。院子里还生活有许多的小动物。你能找到它们吗? 1.随机出示词语:黄牛花猫鸭子小鸟 杏子桃子苹果红枣 2.这些词语你认识吗? (1)问:你认识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吗?读一读,说一说是怎么认识的? (2)小结:小朋友真了不起,老师没教就已经认识了那么多的字。假如你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三:认读字词 1.出示这些词的拼音,同桌互拼。 2.问:有没有特别难读的;指名读。 3.这儿有一个小小魔术师:“子”,读读带有“子”的三个字。你发现“子”的读音有什么特点? 4.指名带拼音读。齐读。

5.去了拼音你还能读码?小小组内互读。 6.看图举卡片。 7.这些字宝宝没了音节,没了伙伴,你会读吗? (1)自读,可以问同桌或小组内的伙伴。 (2)指名读。 (3)齐读。 四:看图练说数量词 1..丁丁院子里的水果都成熟了.老师采摘了一些水果。(课件显示:一个苹果)你能说清老师摘了什么水果,有多少吗? 随机出示:一个苹果 老师知道小朋友喜欢吃苹果,特地又多摘了许多。(课件显示:一堆苹果)现在你还能说清吗?随机出示一(堆)苹果 3.再相应出示桃子和杏子图,你能像刚才那样说吗? 随机出示:一个桃子一堆桃子 一个杏子一堆杏子 4.问:我们还能说“一堆”什么? 5.拼读“堆”,认识提土旁。 6.而我们数红枣的时候可以一颗一颗地数,(出示一颗枣图及一颗枣)问:我们还能说“一颗”什么? 认识“颗”。 7.让我们再看看院子里的小动物,你能像刚才那样说清楚吗? 随机显示:一群鸭子一头黄牛 一只猫一只小鸟 认识“群”,你还能说“一群”什么? 8.练习读一读圈一圈 9.拓展出示七张图片,指名说数量名称。 一朵花一把扇子一本书一件衣服 一双鞋子一块西瓜一辆车 五:巩固生字。 读了那么多,说了那么多,嘴也渴了。丁丁很好客,准备了一些苹果,让我们去尝一尝。 游戏:摘苹果

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同步练习(二年级)同步测试.doc

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同步练习(二年级)同步测试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题文】连线。 一只鸡一头大象一个苹 果课桌的长度 70厘米 2千克 3 吨 50克. 【答案】 【解析】根据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只鸡的质量应用“千克”做单位,所以和2千克连接;计量大象体重应用“吨”做单位,所以和3吨连接;计量一个苹果的重量应用“克”做单位,所以和50克连接;计量课桌的长度应用“厘米”做单位,所以和70厘米连接,直接解答。 考点:量一量比一比。 总结: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题文】如图,“吋”是电视机常用尺寸,1吋约为大拇指第一节的长,则7吋长相当于()。 A.一支粉笔的长度 B.课桌的长度 C.黑板的宽度 D.数学课本的宽度 【答案】D 【解析】1吋约为大拇指第一节的长大约有3--4厘米,7吋长是它的7倍. 评卷人得分

考点:量一量比一比。 总结: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基本的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解答时可联系生活实际去解。 【题文】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2米 B.一张课桌长度约为1米 C.一名初中生体重约为500公斤 D.一个鸡蛋的重量约为50毫克 【答案】B 【解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 总结: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题文】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50cm的是()。 A.一个杯子的高 B.一支铅笔的长 C.一个乒乓球的直径 D.一课桌的宽度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我l总结: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 【题文】小青“一拃”的长度是9厘米.小芹“一拃”的长度是8厘米.一张课桌的长,小青量大约是8拃长,小芹量大约是几拃长?这张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答案】9拃,72厘米,720毫米 【解析】先计算课桌的长度,即9×8=72(厘米),再根据除法的意义,除以小芹“一拃”的长度即可得解,再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即可。 解:9×8=72(厘米) 72厘米=720毫米 72÷8=9(拃) 答:小芹量大约是9拃长;这张课桌的长是72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720毫米. 考点:长度的测量方法。 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乘法的意义的实际应用。 【题文】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算出你的数学课本、课桌面的一周长分别是多少? 【答案】数学课本的长和宽: 估测:长2分米,宽1.5分米,测量:长2.2分米,宽1.6分米,周长7.6分米; 课桌面的长和宽: 估测:长1.5米,宽1米,测量:长1.6米,宽0.9米,周长5米 【解析】结合平常自己对长度单位的概念的认识先估测,然后再用直尺测量即可。 解:(1)数学课本的长和宽: 估测:长2分米,宽1.5分米,测量:长2.2分米,宽1.6分米,

二年级下册比一比,再组词

一、比一比,组词 箩()篮()杨()萝()蓝()扬()弯()绕()缓()湾()晓()暖()破()些()推()坡()此()难()瓜()胆()挂()爪()担()蛙()躲()蜂()睛()射()峰()蜻()诚()带()吹()城()代()次()纪()眺()饺()记()跳()校()计()奋()考()什()备()老()坚()拔()浇()竖()泼()晓()喜()激()陪()鼓()游()培()

趣()倍()撒()最()部()洒()航()孝() 抗()老() 二、用下面的偏旁写字,再组词 木()()艹()()()()()()()()()() 竹()()冫()()()()()() ()()()() 日()()月()()()()()() ()()()() 虫()()礻()()()()()()()()()() 衤()()宀()()()()()() ()()()() 穴()()隹()() ()()()()

()()()() 鸟()()犭()() ()()()() ()()()() 三、换偏旁组字,再分别组词 晴()眺()晾()()()() ()()()准()鹰()晓()()()() 四、选字填空 1、蓝篮兰拦 ()天花()()球天() ()花竹()()色()住 2、倒到道 ()影()立()底()路 ()车()流来()()理 3、恨狠很跟根银 凶()()从()本()好 仇()()心树()()多 ()不得白()

4、刚岗 ()才下()()位站()5、导异 指()()弹()常奇()6、哨消 ()所()灭()息口()7、功工弓公 ()艺()平()课()箭8、坐座做作 ()事()下星()工()9、其旗棋奇 ()特()他围()彩() 五、用横线画出不是一类的词。 1、稻谷麦子玉米花生庄稼 2、茶叶萝卜菠菜冬瓜西红柿 3、飞机潜艇导弹军队大炮 4、手枪步枪子弹机枪冲锋枪 5、地球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 6、站岗巡逻巡航哨所放哨 六、照样子,写写看。 又白又胖又()又()又()又()又()又()又()又()

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案新人教版

量一量比一比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教科书88页和8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 2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在比较修正测量结果的过程中,体会测量的本质,培养估测的能力,建立初步的长度观念。 3感受数学在日让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具准备:米尺软尺卷尺皮尺纸尺测量的记录单。 教学重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游戏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请大家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看大屏幕上有一个古体字,你知道它是什么字吗? 学生汇报,教师及时引导。 出示:尺这个字教师给予肯定。 原来是个尺字,谁来说说:“尺是用来干什么的?” 学生汇报:尺是用来度量的尺是用来量东西的 总结:尺是用来度量物体长度的一种工具,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用尺量一量比一比。 教师板书课题:量一量比一比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认识身上的尺 想想古人为什么把尺字的字形写成这样呢? 学生汇报 同学们都说这个字形像一个人在量东西,说的好,聪明的古人没有尺,但是他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尺来测量。想想身上哪些地方也可以当成尺呢? 小组讨论推荐汇报(在汇报的同时,学生要演示怎样用身体的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师展示课件:一庹一zha 一步一脚一掌这几种都是我们常用的。 同学们,中国古人经常会用到这些身体上的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那么外国人是怎样做的呢?教师举例:古埃及人用手臂成年人用走几步来测量(课件展示) 2活动起来探索“量”的方法 第一次量:现在我们就用身上的尺量一量课桌的长度?用哪把尺? 师生共同确定用zha 学生测量后汇报:zha数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巩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测量的实质,能选择合适的标准,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长度观念和数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三、教具准备 米尺、软尺、卷尺、测量记录单、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揭示课题 1.回顾长度单位。 (1)说说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厘米、米) (2)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长度。 (3)你知道1拃有多长吗?一步有多长呢?(一拃长约15厘米,一步长约40厘米)(4)除了这些,你还想知道什么物体的长度呢? 2.揭示活动主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测量长度的工具量一量身边的物体吧。(板书课题) (二)分组合作,参与活动 1.小组合作,实际测量。 (1)全班交流,认识测量方法。 请学生介绍每种测量工具、测量的方法以及测量时要注意什么。例如:测量时,尺子的刻度“0”通常与物体测量的起点重合;测量身高时,人要站直,这样测量的高度才准确等。

(2)观察图片,了解测量的内容。 ①课件出示主题图(数据不出现)。 ②交流图中的孩子们在测量什么。(有测量桌子高度的、也有测量讲桌长度的……)(3)合作测量,体验测量的方法。 ①提出测量要求:同桌合作,互相量一量各自的肩宽,记好测量结果。 ②学生先估一估,再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③反馈交流,让学生说说选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④数据记录:指导学生比较,测量的数据大约是多少?(30厘米) ⑤板书: 肩宽大约30厘米 (4)分组实践,做好测量数据的记录。 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对象后开展测量活动,如:两臂展开的长度,学生一步的长度,讲桌的长度,教室的长度,身高,课桌高等。测量前,教师再提出要求,如请学生先估一估,再进行测量。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测量的机会,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②汇报测量结果并板书。 重点讨论身高和两臂展开的长度比1米长一些时怎么记录。如()米()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