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课改的路上

行走在课改的路上
行走在课改的路上

行走在课改的路上

背景: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江苏省泰兴市溪桥初级中学是一所地处泰兴市至黄桥镇主干道旁的农村初中,交通便利,生源流失严重,考试成绩曾经连续数年在泰兴市位居倒数之列。“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学校的领导、教师都意识到了课改的迫切性和重要性。2011年下半年,我们在陈浩校长的带领下进行了课改。

学校推行的是“30+15”课堂教学模式,即每节课老师的讲授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必须保证15分钟的当堂训练。这是由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发展而来的。学校要求我们的课堂上坚持又学又习。学,是从书本上、从教师口头上获取间接知识经验;习,是再现学习内容,通过当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学校推行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初衷是不允许老师一讲到底,霸占课堂。

困惑:山重水复疑无路

前30分钟讲什么呢?学校规定了4个环节必不可少,主要有导入示标、新授知识、课堂总结和当堂检测。这4个环节和讲授45

分钟时的环节没有什么差别。现在学校不允许讲45分钟,很多老师就讲30分钟。课堂改革不是讲授时间的缩短,不是语速的加快,而是还给学生主体地位。

作为语文教研组长,作为学校课改的一名成员,我深感责任的重大,也有很多的困惑。初三课本上很多课文较长,我尽量找一个

课改学习心得,课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精选】

《课改学习心得,课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是一篇好的,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课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 ——宁晋六中课改学习心得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课改路上,你我同行。为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寻找课改的新路子,追求高效课堂。3月24日下午,我县30名教师在教师发展中心赵加魁、李达、申小乔、郑印良、孙正刚等专家团队的带领下,不远千里奔赴宁晋六中,开启为期一周的课改学习之旅。 一、接洽会上、校方报告拨云雾 本次学习交流涉及的地域之广、人数之多,汇集了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江西五省近百名教师。为了让与会领导和教师深入了解宁晋六中的课改历程,给每位教师配备了一本《宁晋六中课改纪实》,并观看了宁晋六中发展历程的宣传片,让每位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六中、走进六中。接洽会上宁晋六中校长赵同报和副校长张文君分别与大家分享了《共谋教育改革之大计、共话教育发展之新篇》和《课改永远在路上》的精彩报告,听完报告后让人茅塞顿开真有一种“云开雾散终有时,守得清心待月明”的感觉。 二、课堂模式、理念引领站位高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引领,只有这样才会在课改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宁晋六中的课改理念先进,“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再加上辩证地使用金太阳的导学案,宁晋六中的课改真是如虎翼。“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即“一”是一个理念,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像考试一样专注、高效。“三”是三个时间调控。教师连续讲课不超过五分钟;网累计讲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四”是四个环节即自学、展示、精讲、训练。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可以看到,“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深深的植根在每位教师的心理,这种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引领课堂教学,让课堂变得更有意义,教师课上更轻松。课改要想成功,一定要牢记“引领”是关键,“发展”是核心,“研究”是内涵。 三、课前预习、课上展示求效率 预习所学,未雨绸缪。《礼记·中庸》:“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意思是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豫者预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前预习非常重要,预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1、将语数外自学环节前置,利用前一天的晚自习或当天的早自习进行预习。

课改学习心得课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

课改学习心得课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 《课改学习心得,课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课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 宁晋六中课改学习心得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课改路上,你我同行。为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寻找课改的新路子,追求高效课堂。3月24日下午,我县30名教师在教师发展中心赵加魁、李达、申小乔、郑印良、孙正刚等专家团队的带领下,不远千里奔赴宁晋六中,开启为期一周的课改学习之旅。 一、接洽会上、校方报告拨云雾 本次学习交流涉及的地域之广、人数之多,汇集了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江西五省近百名教师。为了让与会领导和教师深入了解宁晋六中的课改历程,给每位教师配备了一本《宁晋六中课改纪实》,并观看了宁晋六中发展历程的宣传片,让每位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六中、走进六中。接洽会上宁晋六中校长赵同报和副校长张文君分别与大家分享了《共谋教育改革之大计、共话教育发展之新篇》和《课改永远在路上》的精彩报告,听完报告后让人茅塞顿开真有一种“云开雾散终有时,守得清心待月明”的感觉。 二、课堂模式、理念引领站位高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引领,只有这样才会在课改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宁晋六中的课改理念先进,“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再加上辩证地使用金太阳的导学案,宁晋六中的课改真是如虎添翼。“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即“一”是一个理念,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像考试一样专注、高效。“三”是三个时间调控。教师连续讲课不超过五分钟;范文网累计讲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四”是四个环节即自学、展示、精讲、训练。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可以看到,“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深深的植根在每位教师的心理,这种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引领课堂教学,让课堂变得更有意义,教师课上更轻松。课改要想成功,一定要牢记“引领”是关键,“发展”是核心,“研究”是内涵。 三、课前预习、课上展示求效率 预习所学,未雨绸缪。《礼记·中庸》:“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意思是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豫者预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前预

走课改之路创自我特色

走课改之路创自我特色 闵行区颛桥中学七年级《接力跑》单元教学流程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实施《体育与健身》课程时,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 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健身育人”的理念。在设计单元教学流程中, 以课改理念为核心,通过目标的确定、教材的分析、评价的实施等方面来促进健康、健身,形成奋进、自信、协作、创新、有个性特点的发展方式。 二、相关分析 1?教材分析:接力跑融接力技术与跑于一体,接力技术的好坏决定跑的成败,根据七年级接力跑的教材特点,确定下压式传接棒技术为重点内容。因此,把接力跑单元教学流程设计为四个课次。 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是上海全面推进二期课改的首批实验群体,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但是,思维、实践等能力尚在发展之中。针对其特性,充分利用校园硬件,挖掘学生资源,促进学生成长。 三、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上挑式、下压式传接棒技术,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2、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通过接力跑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小组学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四、主要教学环节 1 ?自制接力棒、激发求知欲 第一课次:学习内容一一“上挑式”传接棒。课前引导学生对接力知识进行探究。 设计学生制作接力棒,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接力跑的兴趣,引导学生对上挑式技术要领的掌握,挖掘学生主动求知能力。 2.口诀化教学、学练显效率 第二课次:学习内容——“下压式”传接棒。研究教材,把技术要领编写成“口诀”的词句,便于学生记忆,建立正确传接技术的概念,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效果。 3.技术寓游戏、巩固有兴趣 第三课次:学习内容一一“下压式”传接棒。重点是“引跑传接”的时机,根据接力跑技术的要点,发动学生结合教具、学生实际,相互用接力棒调整传接距离,在追逐游戏中学习技术,营造积极奋进的探究氛围,学生既学到传接棒技术,又增进练习的趣味性。 4.运用与实践、会学亦会用 第四课次:学习内容一一合理运用“上挑式与下压式”传接棒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运用学会技术同时,延伸为会学的方法,开展多种竞争、比赛,并设置不同的场景、环境,达到学习的目的。 闵行区颛桥中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接力跑》单元教学流程

在课改路上,且行且思

在课改路上,且行且思 龙头中心小学--侯芳不知不觉,学们樊城区的课改之路已经走过了3年的时间,在这3年的时间里,面对课程改革,我们一边实践,一边成长,不断地吸收新的教学理念。3年来,我们在课改之路上行走着,思考着,收获着,快乐着。通过教学,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我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确实对我们的学生受益非浅,对我们的教师更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师生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我们都已经较好地完成了从旧课程向新课程的平稳过渡。 当学习了陈道秀老师对自己在山东杜郎口课堂的精彩表现的描述,我们看到了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更让我在这节堂课中,看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活跃性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陈老师代表的是我们樊城区所有的课改人,陈老师出色的表现我们为之感到自豪与欣慰,但也留给我们更多的反思。回顾杜郎口中学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课改的这八年来付出了很大的艰辛与努力,我们不光有赞许,他们能做我们也能做,回顾我们这三年的课改之路,我们在课改方面做得可谓是可圈可点,我们一步步稳扎稳打。从课改的初期到现在的完善期,

我们可能现在没有达到杜郎口的光辉点,但是凭着我们全体师生及领导们对课改的热情与激情,我们一定会走在课改的前列,我们也走出自己的一条路,走出自己的特色。学生的变化,课程的变化,教师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具体的,真实的、感性的。所有我们要坚定观念主动去面对,去适应后期课改的需要。 一、步伐坚定有力,践行课改理念 走进了课改,与课改同行,我们不能说“不”,也不能避重就轻,我们只有迎着课改,思考着,改变着,步伐坚定地前进着……。 我们如饥似渴地吸吮着消化着新课改的理念。重修教学常规,提出针对性要求。更新校本教研形式,提高实效性。建立校内研究共同体,集体备课基本改变了原来的针对单元进行的模式,而形成了以一节课的研究为出发点,向单元拓展,通过说课、上课、评课、拓展四个环节,理清教材,增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提高了老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和课堂实施能力。 二、收获课改欢乐,我们与课改同成长 我们走进课改,在课改之路上一路追寻。3年来,我们的追寻有了不少的收获,我们老师和学生在课改中收获了成长,品尝了课改带来的快乐。追求民主的课堂,让生命在课堂上相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没有民主平等的关系就不可能有学

6.小学教学领导话课改——教学改革创新,我们在路上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课改历程和心得体会。 我来自第四小学,我校一所年轻的学校,自成立以来我们一直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强化教学管理,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师生素质,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今年,我校在区局“创新发展年”的工作要求的指导下,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课改”为依托,努力打造符合我校实际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现将我校的课改工作汇报如下: 一、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助力课程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聚焦高效课堂建设已成为重中之重,但教学常规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要求,只有扎扎实实地抓好教学常规的有效落实,提升每位教师的执教水准,才能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创建,真正为新课程改革助力。我校在常规教学管理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抓实常规,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学校召开专门教学会议,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以及我校《教学管理细则》对教师常规教学各环节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从备课教案、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反馈测试、作业布置与批改到工作计划、试卷分析、听课记录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提出了集体备课的要求和及时写好教学反思的要求,这些要求使教学活动各环节有章可循,较好地克服了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学过程学校加强强常规教学检查,坚持领导巡课、推门听课制度,全面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诊断,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通过深化教学常规管理,使我校的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促进了我校各项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促进教师言传身教、教学相长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修身健美、尚德笃学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稳步推进课程改革 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校本研修就是教师成长提高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我校致力于将教学实践、校本培训和教研、区域教研活动有机融合,促进教师的整体素质持续发展,使新课程改革扎实推进。我坚持开展教师业务学习,通过多种形式让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根据上级精神及安排,我校选派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学科培训、业务学习,全面打造学校教师队伍。为做好做好部分改版教材的学科培训工作,我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网上学习及研讨,线下认真交流、撰写心得体会,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把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得最新动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要花费几千多元为教师购置了大量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鼓励教师通过阅读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在读书过程

课改之路

课改之路 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文中强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当今,“教育理念”一次风靡我国教育界。“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创新教育”等成为当下中国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成为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风向标。 作为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的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达到身体与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认真学习、认真摸索符合我们农村学校学生的课改之路。 在学习培训过程中我充分意识到成功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愉快体验,还有对学生的自信、自尊、良好的个性、健康状况、态度和行为的改善以及意志品质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必须转变自己教学观念,使自己不再是一个只懂得教书的教书匠,而是一个懂得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运用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同时还要不断的探索在师生关系的处理、教师语言的把握、课堂环境的布置、教风学风建设以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课堂潜在因素。 我深刻领悟到:教学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应努力实现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 新课程改革之路,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更需要学会互相学习,“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我通过互联网看课例、教育理论专刊等途径积极接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努力学习新课程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行之有效的结合我校的实际,深入思考,认真钻研教材,编写教案,积极与同事交流讨论,新课改初具雏形,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旧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与学,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和阐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储存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学生就接收不到知识,学生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全处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状态,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课改实验中,我不断总结搜

课改我们在路上

课改,我们在路上 课堂改革不是一件易事。并不是随意创一个模式就是课改,也并非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的革新,更不仅仅是老师们在教法上的一些改变。真正的课堂改革事关教育管理者、老师、学生甚至是学生家长,是一种从观念到做法,从教法到学法,从课内到课外的全新变革。这两年的课堂历程,我们走得并不轻松,我们走过错路、弯路,我们也间怀疑过自己,但我们也在不断的修正自己,当然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未来的路途上,可能会犯错,可能有迷茫,但我们还将继续,因为我们已经用深深浅浅的足迹,诠释着教育创新和课堂改革之于学校、之于老师,之于学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会一直在路上铿锵前行。 我们曾经的足迹 铁冲中学的课改革之路并不是帆风顺的,四年来我们经历了学习、改革、回到原点,再学习、再改革的不平凡的历程。 仿洋思,创模式,我们起步不易。2010年,学校秦卫校长带领着学校六个教研组长来到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学习洋思中学刘金玉副校长的关于课效课堂改革的报告,并现场观摩了刘校长的一堂语文课。学习归来,大家对洋思中学“理直气壮抓分数”的做法进行了讨论。在这一名校著名论断的影响下,我们提出了“四步三测”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将课堂分成了四个步骤,即导、探、演、练。为了使这四个步骤都落到实处,这一模式特地安排了三个测试,让整堂课的知识点得到落实。看似缜密的课堂模式,在实施起来却是漏洞百出,先是课堂环节太多,教学任务完不成;二是过分强调知识,学生能力提高不足;三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进一步加大。如此多问题的出现,我们的课改不得不回到原点,重新审视。 学课标,取真经,我们重新出发。重新思考的结果是我们否定了原先的课堂目标的“惟分数”论。2011年,正是中国课改的十周年,《人民教育》上的一篇文章,让我们将眼光放到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上,我们课改的目标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前提开展课堂创新。学校让每个老师都认真学习各科的新课程标准,并将每堂课的教学都与三维目标结合。为了近距离去接触课改的成功学校,秦校长将2011年我校的中考素质教育奖金8000元,全部用于课改的学习,他带领学校的教研组长们深入许市中学进行为此两天的蹲点式学习,为了让他山之石,变成自已之美玉,大家在参观学习后认真思考,结合我校的课堂写心得。 请专家,指迷津,我们大胆突破。2011年下学期,我校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实践提出了“四环节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课堂的目标直指三维目标,将课堂中教法与学法统一为“体验式”,即老师的教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学生的学中在体验中进行的。在我们课改的同时,五里堆中学的315模式在沩楚大地上已悄然走红。为了让我校课堂的改革不再走入误区,我们邀请宁乡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为学校的课堂改革指点迷津。学校先后邀请了普教科的文跃华科长,县教研室的罗剑青、周灵芝两位老师,县资源中心的戴礼章校长一行六人等领导和专家对我校的课堂改革进行评价和指点。专家的肯定对于我们的课改是莫大的支持,我们大胆的将课改实验的重点放到了初三,我们要从初三开始实践我们对课堂的改革。四环节体验式实施以来,老师们在课堂上讲得少了,更多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学生们也在体验中获得了快乐为。课堂换了样子,学生换了面貌,当然,教学质量也上了新的台阶,2012年中考,我校的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进入县前十名,获得历史性突破。

行走在课改的路上

行走在课改的路上 我一口气看完于慧娟老师写得《十年课改的深思与忧虑》,被里面精辟的话语所吸引:“要让基础有灵性”、“我们的教育改革,关键是制度的改革”、“看不见的东西,往往比看得见的东西,更为深刻。”等等,也不由得梳理起自己的课改之路来。 回顾自己的课改之路,由完全不懂到今天的若有所悟,应该感谢两次培训。第一次培训是全诸城市组织的暑期新课标研读考试。记得那个暑期的培训日子里,我是第一次真正跟新课标接触,薄薄的一本小书,带给我的震撼却是及时指导了我后来的数学课堂教学,少走了不少弯路。 第二次培训就是去年的省研修。《对话新课标》,让我知道了由“两基”变为了“四基”。吴正宪老师的“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让我明白了“教师要自觉帮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正像史宁中校长所说:“数学思想很重要!我们过去的数学教育不注意思想是不行的。老师必须在脑子里形成思想,必须在教书的过程中把应该贯穿的思想贯穿。不然,创造性思想怎么培养?谈创造性,思想方法一点儿没有是不行的!”康教授的《我们追求一个什么样的课例》,让我体会到了“谁再来说一遍?”、“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听懂他的方法了吗,区别在哪里?”让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老师要进行有效提问才行。赵国防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的三番五次的修改,以及后面的计算、概念等课型,让我体验到了“磨课”的魅力,观课的好处。每一期的课程简报,读来更加豁然开朗,里面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更加鼓舞着我,随笔感言也多了起来,反思的习惯也渐渐养成。更有最后的“磨课”环节,现在想来还历历在目,自发地、自觉地、不知不觉中投入到磨课中的各个环节。 反思去年的省研修,我的课堂教学也在不经意中悄然发生变化。家庭作业布置注重层次性,注重学生数学思想和活动经验的积累,上课注意让学生学得有趣,觉得数学好玩,这一切都是省研修给我“洗脑”的成果。 今天第二次省研修又开始了,相信我会收获更多。我期待着每一次研修的到来。

行进在课改的路上

行进在课改的路上 发表时间:2016-05-16T13:20:31.64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期(上)作者:陈青卉[导读] 四川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我认为学生有实效的学习就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从而来获得知识。(四川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遂宁 629000)我认为学生有实效的学习就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从而来获得知识。这比老师强加于自己获得的知识肯定愉快且持久很多。所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动手、动嘴、动脑,减少老师一言堂的时间,增加孩子们的“百花齐放”的机会,就是我课改的方向。 小组合作学习是我课堂的模式 一、分组及合作管理 (一)小组合作管理初始阶段:(前两学月)为了让全班孩子充分“动”起来,把全班56个学生分成14个小组,每组4人。在分组时充分兼顾每位学生特点,让每个组中人员搭配合理。每人各司其职:一名组长(成绩最好,负责检查各科书面作业,负责课文抽背),一名纪律管理员(负责提醒其他3人的课堂纪律),一名清洁监管员,一名收发作业员。每天学生一到校就由班长对各个小组进行评比加分。从早读,两操,纪律,清洁,桌椅安放等方面严格评价。同时,每位任课老师每节课也会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合作情况、纪律清洁情况打分,每天下午放学前各小组评比,每天评出4个优胜小组。组员每人盖小红花一朵。10朵小红花换表扬信一张,10张表扬信换一个奖品。被扣分的组,小组内其他同学一起去帮助或批评被扣分的同学,让他改正并提醒以后不要再犯错。每周五再对各小组一周的表现累计总结,并在优秀组评价表上盖一个“奖”字,期末优秀组每人都表扬并颁发奖状。前两个月,同学们都很出色地遵守各种班规、校规,班风学风比上期有明显的改观,我的合作管理初现成效。 (二)小组合作提升阶段:(第三个月)我为了让各组更精诚团结、更有目标。于是,各组由老师重新任命本组中最优秀的一位孩子任小组长,每组组员由小组长自己挑选。让他们自己一同商量给自己组取个有意思的组名,制定出小组约定,他们从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书写漂亮等方面来制定。再找出两个到三个竞争组,从上课积极回答、认真守纪,书写漂亮、每次组内考试成绩几个方面赶超他们,这样一来孩子们组内特别团结,小组间竞争十分明显。如黄柯涵为组长的组,他们的组名“龙凤组”,小组约定是:上课认真听讲,坐姿美,多举手,善于思考,成绩好。他们的竞争组是“友爱组”、“科学组”、“必胜组”。每个组的任何同学都怕在任何时候扣分,学风班风都改变很大。几乎达到了学生自己管学生的效果。纪律清洁特别好,每天教室不需要人扫地,老师只在放学的时候检查各组清洁然后加分减分就行,学生在中午下午放学离开前都会很自觉地把自己的座位下收拾干净,哪怕是很细小的垃圾都会捡走。然后把小椅子放进桌子下面,整个教室特别整洁漂亮。 (三)、小组合作强化阶段:(第四个月)孩子们已经具备自己管自己的能力和习惯了,为了孩子们学习成绩更进一步提高,我效仿学校老师之间的师徒结对帮扶的办法,在班上选出有特长的学生当小老师。分别从书写好,遵守纪律,坐姿端正,爱回答,作文好,爱看书等不同方面选优秀的同学任老师,其他同学主动去拜师学艺。小老师随时给自己的徒弟做榜样,徒弟们要用心向老师请教。贺旭同学书写是班上最漂亮的,她当小老师后,每天中午都把自己的徒弟叫到身边很耐心地给他们示范,并手把手地教她的组员写字。其他师徒结对也有收获,班上的书写几乎都很漂亮,孩子们回答越来越积极主动。有个胆怯的女生拜了特爱回答且声音响亮地蒲洋为师后,每一节课都会主动回答,每次回答问题后都会朝蒲洋自豪地微笑。有几个学生的进步甚至赶超了他的小老师。 二、教学方面的合作 四册语文教学重点在识字写字上,为了让学生有新奇感,让学生充分当学习主人。每天布置学生先预习课文中生字,小组四个孩子围在一起先相互教认生字。 另外,在新知识的传授中,我把一篇课文梳理成几个问题。把每个问题出示在课件中,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想办法讨论完成每个问题,讨论15分钟左右后各小组汇报交流。同时,老师和其他小组同学作适当的增补,点评。(为了找到正确答案,孩子们会主动把课文很细致地读熟,书本知识学得牢固多了)。慢慢地,主动交流的学生明显增多,回答问题时嗓门都提得高高的,脸上写满了自信从容。如教学《最大的书》一文时,我最后提了一个问题“这本最大的书到底是本怎样的书呀?”学生的回答让我眼前一亮:“与众不同的书”、“独一无二的书”、“知识渊博的书”、“奥妙无穷的书”等等。几乎说出了十多个很恰当的四字词语。作为老师的我一时半会还想不到这么多词,真佩服我的小学二年级的娃娃了!这种闪光的课堂难道不是我追求的吗? 三、作业设计上的突破 本期,我更注重孩子课外拓展延伸,让孩子们所学的知识有机整合。每学完一个单元,我都会找一个相应主题的绘本故事给孩子讲。如学完动手动脑为主题的一单元课文后,我给孩子们讲了《发明家奇奇兔》的故事,然后布置学生去画或者去写一个自己最想的发明。结果,至少有40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的奇思妙想的发明。孩子们不但画得美,而且把自己的发明过程,使用方法介绍得一清二楚。我想,如果我的孩子一直保持这种对发明创造的浓厚兴趣,保持这种对知识的渴求。将来,他们离真正的发明家还会远吗? 另外,我在作业方面也作了大胆地改革。没有任何抄写类的作业,每课作业分三类:1、必做题,课文中最基础的字词上的听写。好词佳段的背诵积累。2、拓展题,先把课文有感情地讲给家长听,然后续编故事。编的故事不要求长短,只要把故事写完整就行。3、选做题,一般是课文知识的延伸提高,有条件的同学或者学习轻松的孩子选做。 总之,我在小组合作管理、合作学习上是月月有明细目标,月月有提升。孩子们学习习惯上、学习兴趣上,学习成绩上,收获都很大。看到孩子和家长们满意的笑脸,我自豪地说:“我们班的合作课堂是成功的!”我有理由相信,我将迈出坚实的脚步,行进在课改的路上!

课改:学校主要做法和亮点2

一、学校主要做法和亮点 (一)课程改革方面 根据省、市、区各级课改的精神和要求,学校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遵揗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坚持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努力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四个“每一位”要求。结合学校是排球传统特色学校的实际,弘扬“持之以恒,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学校构建打造了“恒”课程体系,在开齐开足国家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德美课程、学广课程、行雅课程、孝善课程和品艺课程。紧扣“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坚持“办一所孩子喜欢,家长信任的学校”的办学目标,秉承“做更好的自己”的校风和“一日一进,持之以恒”的校训,打造“乐在当下,学在路上”的教风和学风。努力培养“德美自强、学广自主、行雅自立、孝善自爱、品艺自信”的全面发展的个性少年,实现六大“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具体落实在三个方面: 1、开发和完善“1+5”恒课程体系 “1+5”恒课程体系的“1”代表基础性课程,学校做到开齐开足国家基础课程,认真抓好地方课程,以高品质、高质量的教学模式呈现于课堂;另一方面,根据教师特长、学校特色以及学生情况,开发建设了“5”大类共17门拓展性课程。结合学校排球传统特色学校基础,积极开发建设“气排球”特色课程群,“气排球”特色课程群涵盖了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融德育熏陶与体育锻炼为一体,以兴趣为抓手,将气排球文化与体育锻炼精神渗透在平时的课程教育教学之中。以德美课程为抓手重点抓好学校德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走生活德育特色之路,建立德育校本课程,开展主题队会、实践活动、卫生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把德育目标渗透于各门学科教学,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学校课时安排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不增加周标准课时数和周教学时间总量,不减少品德、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和活动的平均周课时数,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不少于1小时的阳光体育锻炼时间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拓展性课程,时间安排在每个周五下午两节课,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一门课程进行实践活动,在每天中午安排20分钟的体艺活动时间。为有效实现育人目标,学校还积极探索长短课、大小课、跨年级等课时安排方式。 为利于巩固和强化学校“恒”课程教学成效,展示学生的才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特色课程的兴趣,带动整体素养的提高,学校开设了“二节一舞台”活动。“二节”指的是春季体育节,秋季艺术节。体育节除传统竞技体育项目和趣味体育项目比赛外,还开设了全员参与的各类气排球比赛,彰显学校特色,促进“气排球”特色课程群的开发与发展;艺术节以展示学校各门拓展课程成果为主,有语言专场,如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好书推荐会等;有艺术作品专场,如展示书法作品、绘画作品、手工作品等;有才艺汇报专场,如声乐大赛、器乐比赛等。二节计划详实,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活泼,活动过程精心策划,组织严密,让学生挑战自我,发挥潜力,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与快乐。“一舞台”指的是梦想舞台,在每年庆“元旦”之际,通过梦想舞台展现学生的才艺,形式多样,有唱歌、器乐演奏、跳舞、曲艺、小品、朗诵、讲故事、魔术表演等。梦想舞台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展示才艺的地方,触发全体学生内心的梦想,在心里播下实现梦想的种子。 学校秉承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宗旨,为打造横路小学特色校园精神风貌,为开发“恒”课程提供各种平台,围绕育人目标,学校将校园分为“五园”,即立德园、勤学园,运动园、怡情园、劳动园。立德园包括核心价值观长廊、校园特色文化墙、班级德育墙、室外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站、LED宣传牌等;勤学园包括开放性图书室阅览室、流动图书馆等;运动园有环形运动场、篮球排球场、乒乓球室、室内羽毛球场等;怡情园有校园小花坛、雕塑、楼道文化等;劳动园有学校的“开心农场”。“五园”的打造体现了学校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建立和实施“恒星少年”激励评价方案 横路小学是一所历史近百年的老校,世代传承着“坚持不懈、努力拼搏”可贵精神,我们以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精神为目标,打造从横小走出去的老师和学生都成为社会上最努力顽强最坚持不懈的人。而我校是排球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女排精神不正是团结协作、顽强拼

快乐行走在网络教研的路上

---------------------------------------------------------------最新资料推荐------------------------------------------------------ 快乐行走在网络教研的路上 快乐行走在网络教研的路上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实施,网络教研就像一个充满魅力的磁场,把我们教学一线的老师吸引到一起,携手并肩,在学习和反思中,在探索和交流里,共同经历着成长的过程,共同享受着我参与我收获的幸福之旅。 人人皆知: 交换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换回来是两种思想,网络教研给我们提供了交流思想,共享思想的平台。 让我们在彼此的实践与思考中收获了很多,使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得到补充完善,促进了各自专业化化水平的提高。 我相信,这样的研究,会使我们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 作为学校教研室的一员,深深感受到网络教研给教学管理带来了清新的气息,让我们感受到了网络教研达到了常规教研无法比拟的方便、快捷、整合与开放,教研活动的功能与效率得到了提升。 回想以往每月一次的检查,我们教务处要抽出一部分精干人员组成检查团,短则一天,长至两天,真是费时费力费神。 检查完也不能把信息及时反馈,作用不大。 有了网络教研这个平台,我们作为管理者检查更便捷快速,足不出户可以随时检查各年级各学科的备课情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件运用情况一目了然,随时进行督促,避免了老师平时不 1/ 8

备课,临时补教案现象的发生。 大大激发了老师参与的热情,推动了校本教研的开展。 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深入课堂,发现新问题,集思广益找出解决办法,拉近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距离。 我校开展网络教研以来,最大的变化是老师们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养成了上网查阅、回复留言的习惯,不仅提高了广大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学教研的水平,促进了教师的共同提高,也促进了学校的均衡发展。 大家没有现实评课中的不痛不痒的应付。 这里,只有对课的真实看法,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开诚布公的帮助。 在这种交流、碰撞、反思的过程循环当中,多了教师的独立思考,多了研究型教师团队的思想碰撞,更多了碰撞后产生的新观点、新智慧、新资源;去年冬学段,在我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网络教研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 虽然对于我们学校的老师们来说,参加网络教研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如何充分发挥因特网的优势开展网络教学研究活动,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提高教学研究的实效是我们面临的全新课题。 但是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对于每个参与教师来说算得上收获颇丰: 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学习了很多东西,教研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幸福地走在新课改的路上

幸福地走在新课改的路上 曾几何时,“误尽苍生是语文”是我们语文教师共同的悲哀和困惑;而语文课程改革如一股春潮,给语文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面对新课改,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带着美好的憧憬,带着对新课改理念下的终身学习观、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初步理解,也带着一丝忐忑和不安,走进了课改的新课堂。 一、课标导航,走进阅读天地 轻松愉快的语文课堂来之不易,哪一个参加课改的老师没有走过一段艰难转变的历程,没有经历过一个“学习—实践—思考”的循环往复,逐步上升的发展过程? 1、预习是阅读的基石 预习环节:即贯彻新课标中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自己依靠工具书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老师绝不越俎代庖。例如对课文生字词的查阅、理解,作者简介、背景介绍以及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补充。一组同学会在课前就在黑板上板书好生字词,分工讲解字的音、形、义,他们会用双色笔来区分形近字,会故意写错,让同学们辨识错别字。在介绍作家与背景时,会尽删支冗,择其精要。学生的主动预习,亲自参与的收效就是:很多同学的粉笔字越来越美观、口头表达越来越流利。 预习环节更重要的作用是:使问题前置,问题就是学习的“抓手”,有的放矢,才能学有所获。目前我们学校实行了“导学案”的预习方式,“导学案”由各年级各备课组集体备课、分工完成,“导学案”将教学目标问题化,使教学目标更具可操作性。如学习八年级下册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先期布置学生课下阅读《草房子》,领略曹先生精致、纯美的文学风格。(链接课件)预习学案将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设计三个问题:①一句话概括节选部分的内容。②品析语言:杜小康是一个_______。③赏析细节: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虽然《孤独之旅》只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交流中锤炼的却是课标要求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2、琅琅书声流淌美的情韵 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阅读的方法是多样化的,不拘一格的。 ①质疑互动的跳读。精当的问题设计是阅读文章的钥匙,问题应有序、有趣、有效。(链接《荷叶母亲》) ②精彩片段的赏读。养成学生朗读的习惯,是语文阅读教学很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学生的读或读得不充分,那么,无论教师怎样去讲,即使

课改心得体会

课改心得体会 汪胜春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十年前就在我们学校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一切以学生为本",“倡导积极,自主,合作的探究方式",“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它的许多理念都让广大教师耳目一新,唤起了广大老师们勇于拼搏的干劲,激活了僵化多年的课堂,也让师生关系有别于以往,是朋友,是长辈,是指导者,是参与者,平等尊重;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改变了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探究式学习。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使学生学会了探究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今,经过十年时间不断的学习,实践,教师们在课改的路上渐行渐远,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享受课改带给我们成功体验的同时,本人对课改的认识也在逐步清晰,深入。 一、平等对话,合作学习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这个过程不再是应该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

1、给学生机会。比如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朋友介绍颐和园。学生也以游客的身份提出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考查了学生收集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变老师枯燥的讲解为学生自主地我想说,我能演。再通过读书,进一步了解颐和园。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使师生、生生、生文对话达到融合,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学习。再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发散学生思维。想想说说如果是你,会设计什么样的铁路。学生说出很多S型、T型、直线等等。追问詹天佑为什么用了“人”字形线路呢?进一步分析人字形线路的优点。平等对话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把自己想说的,能说的都说出来,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2、虚心请教。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给学生以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平等对话。老师参与学生的合作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学会合作,增强自信。 二、创设情境,另辟奇径 探究性学习的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置一些问题的情境,利用一定的"诱因"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点燃学生探究问题的灵感和热情。比如:教学《生命生命》一课时,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给杏林子的一封信》让学生大胆表达,把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对杏林子的崇敬以及对生命的敬畏表达出来。由此体会生命的珍贵,来激

行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

行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行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请先允许我来说一说用《行走在课堂教学改革路上》作为交流题目的初衷。第一个是课改之路任重道远,永无止境。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层出不穷。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就得永不停歇地想出对策,使得教育教学才能够有效高效的进行。第二个是人的资质有高低之分,悟性有好差之别。我就属于那种与马静,杨升等相比较而言资质平庸,悟性差之辈。以至于在我校推行课改这么多年来,虽然也一直在课改的路上摸爬滚打,但课改的成绩却不够显著,不够突出。 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且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这句话就告诉我们,节省时间就是有效。有效即高效,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而言的。我们进行课改的目的是在有限课堂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方法有四种。一、要有科学支配时间的计划。二、高效运用。三、精确计算。 四、迅速改进。那么把这四种方法,合四为一,只有导学案能够担此重任。导学案只是课改的一部分。课改有隐性课改和显性课改之分。隐性课改是指课堂之外的辅助活动。如小组建设,课堂评价的制定及课后分层作业的布置等。显性课改是指课堂之内的提高效率和效能的

活动。如导学案的有效运用。 说到导学案。我们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一方面:一定要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指导。因为莱辛说过: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哪一个,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说过:未来的文盲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为了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需要,不具备自学能力是不行的。所以寻找真理的能力,即自学能力很重要。另一方面就是导学案的编制,必须立足学科特点之上。下面我就以英语学科为例,重点从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的作用,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导学案编写的要求,导学案编写应注意的问题。五个方面来谈谈导学案的编写。 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一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达标测评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其目的是方便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被形象地称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 二、导学案的作用。 导,推导,辅导,推导学习思路,形成学习策略。学,学生学知识,学方法,学思路。案,方案、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所以,导学案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介质,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课改路上追梦前行

课改路上追梦前行 怀揣着虚心求教潜心学习的心,5月26日,xxx初中一行31人走进了xx中学,开始了“探寻深化课改之路”的新航程。我们听了七八年级的两节常态导学案课堂,涉及语、数、外、科、政社和音体美等全部学科,课间参观了七年级的班级(小组)文化建设。听课之后,老师们分学科与xx中学各学科备课组长就各自关注的课改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下午,孔xx副校长作《做幸福路上的行者》课改报告,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袁浦中学的课改情况。为期一天的考察学习行程紧凑、收获颇丰,袁浦中学坚定践行课改的决心、极具创意的评价体系和深厚浓郁的“五行”文化深深吸引和打动着我们。 绝知此事要躬行 ——xx人是改革路上坚定践行者 xx市xx中学创建于1968年8月,是xx西郊的一所农村初中,原址为xxx湖,1988年9月搬迁至现址xx街1号。学校设有22个班级、在校学生738人,全校教职工为84人。xx中学是xx区课改实验学校,学校自20xx年起开始实施课改,短短两年学校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袁浦中学的课改,不仅仅是课堂模式的改变,更是课堂文化的改变。袁浦中学进一步把小组建设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并形成极具特色的校园氛围。乘课改东风,应时代潮流,构新型文化,xx中学——又一颗冉冉升起的“课改之星”。 廖校长介绍说:“三年前xx中学是典型的xx区落后学校,地处农村,

环境偏僻,大批学生流向城区,根本留不住好教师,我们也是‘穷则思变’。当初,学校投入25万元用于改革起步,从参观学习到专家报告,从顶层设计到改革尝试,从诊断评估到制度完善,从践行课改到深入探究,花费了相当大的财力和精力,经历过阵痛,尝到过滋味,走过一段艰辛曲折的道路,但学校对于课改的决心和信心始终未有丝毫动摇。”xx中学改革两年来面貌变化之大得益于与杭十五中建立起来的“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和以这种“捆绑式”的结对为依托的教育改革。 “我们的改革不应该叫‘课改’而应该叫‘教改’。”这是孔校长讲座的开场白。实事求是的说,袁浦的课改就模式而言大体跟我们差不多,即“昆铜模式”、“导学案课堂”,但就“改革”而言,我们会发现xx中学的教育改革绝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上,更多的体现在教育管理、评价模式和文化建设等领域。在教师队伍层面,完善各项制度,实施竞聘上岗和双向选聘改革,突出教师团队建设,调动教师积极性;在学生层面,实施导学案课堂和“一三一”评价机制,创设各种锻炼平台,让学生有展示露脸的机会;极具特色的“五行”校园文化和极富魅力的班级小组文化更是让改革提升到另一个高度。正是这种综合性、全方位的改革,造就今天的袁浦中学高效的课堂、精细的管理、浓郁的文化,教师团结和谐、学生阳光自信,极具特色的校园氛围。 袁浦中学是改革路上坚定的践行者,现阶段课改课题《合作导学课堂学习范式的实践研究》再一次推动全校教师课改路上追梦前行。 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