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壁式挡土墙施工组织设计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组织设计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2.1地形地貌 (1)

2.2工程地质 (2)

2.3水文地质条件 (2)

2.4工程概况 (2)

第三章总体施工方案 (3)

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及项目管理机构 (3)

4.1总体目标 (4)

4.2施工总体部署 (4)

4.3管理模式 (4)

4.4项目部人员职能分配表 (6)

4.5劳动力组织设计 (7)

4.6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8)

4.7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备 (8)

4.8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 (8)

4.9施工现场管理 (9)

第五章施工工期计划 (10)

第六章扶壁式(悬臂式)挡土墙施工方案 (10)

6.1施工准备 (11)

6.2基坑开挖 (13)

6.3基础施工 (13)

6.4墙趾板、墙踵板施工 (14)

6.5立壁板和扶壁施工 (18)

6.6泄水孔安装 (22)

6.7墙身沉降缝施工 (23)

6.8挡土墙反滤层及台背填筑施工 (23)

6.9外脚手架施工 (23)

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28)

7.1组织措施 (28)

7.2管理措施 (30)

7.3技术措施 (31)

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 (34)

8.1安全组织保证体系 (34)

8.2安全管理制度 (34)

8.3安全保证措施 (35)

第九章工期保证措施 (39)

9.1工期保证体系 (39)

9.2工期保证措施 (39)

第十章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41)

10.1管理目标 (41)

10.2管理制度 (42)

10.3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42)

第十一章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43)

11.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43)

11.2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原则 (44)

11.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44)

11.4应急措施 (45)

11.5应急预案的技术措施 (45)

11.6事故报告的程序 (45)

11.7针对本工程潜在危险源的事故应急响应措施 (46)

佳境天成花园二期东侧路堤挡土墙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

(2)《挡土墙》施工图集04J008;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7)《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1)设计图纸中规定的其它施工和技术质量标准、规范、规程等(12)现场实地勘察的情况

(13)我司的质量、安全、环保体系文件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地形地貌

佳境天成花园二期东侧路堤挡土墙位置位于惠东县平山镇陈塘,拟在19#~22#住宅楼及幼儿园东侧路基外河道砌筑挡土层。拟建挡土墙墙顶场地设计标高约为28.7~29.7m,挡土墙墙底原场地标高为23.74~27.41m。挡土墙治理高度约为5.2m~6.5m,河道呈南北走向,拟治理的河道挡土墙总长度约459.3m。由于坡体大部分为建住宅楼时堆填形成的人工填土边坡(部分区坡已做临时性挂网喷砼处理),坡体稳定性差,受雨季及河水冲刷的影响,极易出现滑塌,对坡顶建(构)筑物、道路、车辆及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急需进行支挡加固治理。

现状路基为建筑施工车辆进出通道,且路基内侧布设有给水、雨水、污水管道及化粪池,填土边坡坡率约为1:0.75~1:1,坡脚为河道范围。

2.2工程地质

该挡土墙位置在钻孔控制范围内的趣层自上而下可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第四系积层及侏罗系凝灰岩。

2.3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圆砾层孔隙水和基岩中的风化裂隙水,素填土①、粉质黏土②1富水性与透水性较差,为弱透水层或相

对隔水层。圆砾②2富水性与透水性较好,为强透水层,属孔隙弱压含水层,为本场地主要地下含水层位。强风化凝灰岩③为弱~中等透水层。

2.4工程概况

本工程钢筋混凝土挡土墙设计型式为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和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AB段(长47.2m、高6.56m)、DE段(长29.5m、高6.25m)、FG段(长48m、高6.5m)挡土墙采用悬臂式挡土墙;BC 段(长66.3m、高5.45m)、CD段(长44m、高5.75m)、EF段(长83.3m、高5.55m)、GH、JK段(长141m、高5.25m)挡土墙采用扶壁式挡土墙;总长459.3m。基础埋深1.2m,墙趾板为0.3m,基础及墙身厚度均为0.4m。挡墙设置泄水孔,梅花形布置,间距2.0m*2.0m;15m/段分段施工,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墙后填土回填,分段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分段工序的施工;每隔15~20m设置伸缩缝,缝宽2~3cm,沿缝填塞沥青麻筋或其它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塞深度不应小于200mm;挡土墙地基承载力不少于150Kpa,基础开挖后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如不满足要求,则采用碎石进行换填,分层碾压,夯实度需满足规范要求;后期回填土采用机械(或人工)夯实处理,夯实系数不小于0.95;原有毛石挡墙拆除后,石方可利用于挡墙脚抛石回填;挡墙顶标高按挡墙内边线与道路外边线之间预留水平间距800,垂直间距300,坡度21度控制,挡墙顶标高随道路标高的起伏变化而变化。

挡墙施工应严格按图纸放样,确保墙位、标高及强度等符合要求。扶壁式挡土墙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墙后设300~400g/m2土工布双层反滤层,20mm粗砾或碎石500mm厚,地面以上墙面板设置Φ100@2000x2000泄水孔。基础埋设不小于1.2m,基底下设100厚C15混凝土垫层。

第三章总体施工方案

基坑开挖:设计图纸要求,开挖挡墙下天然基础,以圆砾层作为持力层,基础承载特征值fak=150kpa,基础开挖后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如不满足要求,则采用碎石进行换填,分层碾压,夯实度需满足规范要求。

模板及支架设计:基础采用拼装木模。立壁板和扶壁板采用1.8cm 厚胶合板模板。采用50×100枋木和φ48.3×3.6mm钢管, M16对拉螺栓。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挡墙混凝土现场分三次浇注:第一次先浇注底板混凝土;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墙身高6.25-6.56m,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墙墙身高5.25-5.75m,均分两次浇筑成型,第一次浇筑高度为2.7m,第二次浇筑剩余高度混凝土。

墙背填土:立壁板及扶臂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进

行墙背填筑。

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及项目管理机构

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惠州市文明工地管理规定》。

4.2 施工总体部署

根据设计文件的内容、建设单位的工期、质量要求、施工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分析本工程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案,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施工机械设备等资源,组织施工作业。

工程特点:

①本工程扶臂式(悬壁式)挡土墙及其附属工程等结构物;

②施工用水用电;

③总工期为45日历天,工期较紧,要求在工程施工计划中具体安排。

根据以上特点,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对该项工程施工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确保工程质量为核心,科学管理,精心施工,加强协调,减少干扰,质量第一,安全生产为目标,充分利用工程特点,千方百计扩展工作面,采用先进的技术,加快工程进度。按工程需要及时进场各种施工机具,具体详见施工机械一览表。

4.3 管理模式

实行项目管理法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组成精干的项目领导班子。施工中严格执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按照工程项目的规律,组织技术、质安等生产部门,对工程施工进行全面、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快速、优质、安全地完工,为建设单位提供合格的建筑工程。

4.3.1工程质量、安全体系设置如下:

4.3.2 项目部机构框图

4.4 项目部人员职能分配表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要求,建立各专业工种施工班组,组织施工作业人员相继分批进场,并进行各工种的施工安全技术和质量技术交底。

4.6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本着各种设备之间能力协调、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配置,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见下表。

施工总平面布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效率,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因此,根据施工现场环境,结合所投入的机械设备状况以及考虑工期长短、工程量等因素,综合安排施工平面布置。布置的总原则是:

4.8.1满足甲方的有关要求;

4.8.2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布置能满足施工生产的要求,施工机械设施的功率、数量能充分保证施工进度的要求;

4.8.3施工用水、用电能充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要求;

4.8.4坚持做到道路畅通,材料堆放整齐,满足施工现场忙而不乱,文明卫生的要求;

4.8.5从技术进度上,为材料、设备的布置选准最佳点,尽可能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保证机械设备的合理利用。

4.8.6 工程施工场地安全标语、标志布置整个施工场地。

4.8.7根据工程量、合理安排施工班组人数、机械设备数量。

4.8.8根据国家和惠州市等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规定,合理搭设工地办公室、值班室、材料仓库、工棚、厨房等。

4.8.9根据工地四周的市政道路管网情况,现场设置排水沟、沉砂井、过滤池、化粪池,将污水过滤池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4.8.10工程施工供水线路主要有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生活用水在生活区周围选择合适用水驳接点,施工用水沿施工线路选择合适的驳接点进行接驳。

4.8.11施工用水用电由甲方开工头接至施工现场边缘。

4.9 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过程,施工中各种客观条件会不断改变,施工阶段的不断推进,原施工总平面需要随之改变。为使整个施工总平面的各种布置更适合施工效率的需求,应加强现场平面管理,及时调整总平面的布置。

4.9.1实行“走动”管理,深入施工第一线,倾听各施工班组长、工人的意见。观察现有平面布置的效率,及时提出建议,经项目部讨论后落实执行。

4.9.2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对道路通畅、场地整洁、材料堆放情况的每日例行检查,并采用经济手段,实行奖罚制度,将该执行任务落实至各施工班组。

4.9.3施工准备阶段应重点抓好按总平面图布置,搭设临时设施,修筑临时道路的工作。

4.9.4施工阶段重点抓好运输路线,排水管道、垫层基层、结构物施工,砌体工程等质量和效率问题。

第五章施工工期计划

挡土墙计划2017年12月16日开工,2018年1月30日完工混凝土浇筑,工期45天。

详见附图:施工计划进度横道图

第六章扶壁式(悬臂式)挡土墙施工方案

挡土墙作业程序为:测量放样→开挖基坑→基础换填→混凝土垫层→挡墙基础施工→钢筋安装→安装泄水管→安设模板→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回填夯实土至原地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

图6.2 扶壁式(悬臂式)挡土墙工艺流程图

6.1施工准备

6.1.1技术准备

(1)施工前,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领会施工图纸设计意图。学习相关施工技术指南和验收标准。

(2)按地质、水文资料、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测量放样定出开挖范围,确定开挖方式、深度等。

(3)熟悉钢筋制作安装规范要求,计算钢筋数量,绘制钢筋加工安装大样图。

(4)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验算模板受力。

(5)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6.1.2场地准备

(1)施工便道

根据道路挡墙现场条件,可以利用原有道路作为施工便道,可满足施工要求。

(2)临时用电

本工程临时用电主要是钢筋加工用电、小型机具及照明用电,利用场内配电屏供给。

(3)临时施工给排水

场内施工临时用水可满足施工要求

基坑开挖后,根据基坑四周地形,做好地面防、排水工作。

6.1.3材料准备

(1)消耗材料:根据设计和有关施工要求选定该挡土墙施工所需混凝土、钢筋、塑料排水片材等材料,并按设计和有关规范取样进行原材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由项目部材料管理人员根据工程进展需要,分期送往施工现场。

(2)周转材料: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法,合理选用模板、钢管、方木等材料。

6.1.4机械设备准备

按表4.3准备好挡土墙所需的机械设备。

6.2基坑开挖

本工程挡土墙基础采用天然基础。施工前,测量队放出挡土墙基础的位置。现场按照挡土墙施工要求,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自卸汽车运土至建设方指定地点。本工程的挡土墙内侧为拟建混凝土道路、化粪池、绿化带等。根据现场情况,部分挡土临拟建道路、化粪池、绿化带等较近,需先完成挡土墙及回填后再开始拟建建筑的施工。挡土墙基础开挖时需对土方采用一级放坡,放坡为1:0.75。详下图:

6.3基础施工

挡土墙地基承载力不少于150Kpa,基础开挖后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如不满足要求,则采用碎石进行换填,分层碾压,夯实度需满足规范要求;后期回填土采用机械(或人工)夯实处理,夯实系数不小于0.95;原有毛石挡墙拆除后,石方可利用于挡墙脚抛石回填;

对原有喷面、矮挡墙进行拆除的毛石作为新建挡墙坡角抛石,回填护角,防止河道冲刷,特别是坡底处理砂层的。

扶壁式(悬臂式)挡土墙基坑底地基处理完成后开始施工100mm 厚C15素混凝土垫层,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汽车泵泵送。浇筑时候采用小型振动棒振捣。

6.4墙趾板、墙踵板施工

6.4.1钢筋安装

(1)钢筋加工

挡土墙采用HPB300和HRB400两种类型钢筋,钢筋直径大于等于22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直径小于小于22的钢筋采用焊接或绑扎连

接,原材经试验检测合格后严格按照图纸加工,不论是钢筋原材,还是加工成型的成品都必须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铁锈清除干净,按照不同的钢筋编号进行分类存放,并对现场所有存放钢筋进行下垫上盖。钢筋加工配料时,准确计算钢筋长度,减少钢筋的断头废料和焊接量。接头采用直螺纹、焊接,焊缝长度和质量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半成品钢筋检验合格后,由钢筋加工场运至施工现场安装。先安装墙趾板、墙踵板钢筋,最后安装立壁及扶臂预埋钢筋。

测量放线确定墙趾板、墙踵板细部尺寸后进行钢筋安装。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每段的墙趾板、墙踵板的钢筋一次性绑扎、安装成型。钢筋实行梅花点绑扎,数量、间距等要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绑扎完成后在骨架底部及侧面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垫块强度不低于实体混凝土强度,数量不少于1个/m2。基础净保护层厚度为35mm。

根据测量队放样定出的挡土墙墙趾板、墙踵板的细部尺寸,安装模板,模板采用竹胶模板。模板安装前,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打磨、清理干净并涂刷水溶性脱模剂。模板外侧竖楞采用φ48.3×3.6mm双肢钢管,间距不大于60cm,同时采用M16对拉螺栓加固,拉杆间距为60cm 。竖楞后设置方木或钢管斜撑。模板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

浆。

6.4.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注前,技术员检查钢筋种类、数量及保护层情况,模板位置偏差、断面尺寸、表面平整度、标高以及支护情况等,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检,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拌和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用混凝土汽车泵入模的方法浇筑,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前,试验员先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测试,满足要求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墙趾板、墙踵板,分两层浇筑。分层布料时,浇筑完一层后再浇筑第二层,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cm。混凝土灌筑入模时下料均匀,注意与振捣相配合,混凝土的振捣与下料交错进行。插入式振动棒时宜快插慢拔,垂直点振,不得平拖,不得用振捣棒驱赶混凝土。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沉落,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漏振。插入式振动棒移动距离不宜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1.5倍(约40cm),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浇筑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部件。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不得间断。当因故停顿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超过允许间歇时间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

浇筑混凝土期间,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采取二次压光工艺。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待定浆后再用铁抹子抹第二遍并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并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顶面接近初凝(以手按不沾灰为准),采用土工布覆盖,并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期间始终保持混凝土面湿润。

6.4.4模板拆除

当墙趾板、墙踵板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混凝土温度已处于降温期,且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面混凝土、表面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均不大于20℃时,即可拆除基础模板。

模板拆除应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方法拆除。拆除模板时注意保护混凝土,避免表面及棱角受损,不得用撬棒、重锤硬撬硬击。模板、支架拆除后要及时进行维修整理,并分类妥善存放。严禁抛掷、撞击、脚踩等损坏模板的行为。

6.4.5沉降缝施工

挡土墙应15m/段分段施工,施工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分段工序的施

工;每隔15~20m设置伸缩缝,缝宽2~3cm,沿缝填塞沥青麻筋或其它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塞深度不应小于200mm;基础施工时,沉降缝位置设置2cm厚泡沫板,等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沉降缝填塞前先将缝泡沫板清除干净,全断面填塞浸制好的沥青麻筋,填塞时要做到缝宽均匀、缝身竖直,环向贯通,填塞密实、无空洞,外表光洁。

土方回填前应对回填坑槽进行检查,无建筑垃圾、杂物及积水,若基底为淤泥、膨胀性粘土等应挖出换填碎石或毛石碾压密实。

土方回填时应采用透水性强的非冻胀性填料(粗砂、碎石等),分层夯实,夯实系数不小于0.95,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由于场地条件限制及工作面狭窄,采用人工冲击式打夯机进行分层夯实;夯实的型号和碾压遍数根据相关规范的实验确定,每层土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下一层土。

6.5立壁板和扶壁施工

6.5.1施工缝凿毛

当墙趾板、墙踵板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即可进行墙身立壁板和扶肋的施工,先人工凿除墙趾板、墙踵板与墙身立壁板、扶肋接茬处砼表面的水泥砂浆及松弱层,凿毛后用水冲洗干净。凿毛后露出大的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75%。

6.5.2钢筋安装

(1)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要求同6.4.1墙趾板、墙踵板钢筋。

(2)钢筋安装

半成品钢筋检验合格后,由钢筋加工场运至施工现场安装。先焊接接长扶臂立筋,再安装立壁板、扶臂水平钢筋,最后安装拉勾筋。

测量放线确定立壁板、扶臂细部尺寸后进行钢筋安装。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每单元段的立壁板、扶臂的钢筋一次性绑扎、安装成型。钢筋实行梅花点绑扎,数量、间距等要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绑扎完成后在骨架侧面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垫块强度不低于实体混凝土强度,数量不少于1个/m2。基础净保护层厚度为5cm。

钢筋安装完成后,钢筋安装及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6.4-2。

6.5.3模板安装

钢筋安装绑扎完毕、经监理检查合格后,开始安装立壁板和扶臂(扶壁式挡墙)模板。扶壁式挡墙墙身高 5.25-5.75m,悬壁式挡墙墙身高6.25-6.56m。立壁板和扶肋板分两次浇筑混凝土,第一次浇筑2.7m(一块半胶合板高度),第二次浇筑剩余高度混凝土,因此立模时,外模一次性立到设计标高位置,内模只需立至浇筑混凝土高度位置即可,同时采取措施(模板内侧压方木条)保证连接混凝土内外施工缝在一条水平线上。

立壁板和扶壁板采用1.8cm厚胶合板模板。模板外竖楞采用50×100mm方木,方木中心间距18cm;横楞为φ48.3×3.6mm双钢管,间距为60cm,采用M16对拉螺栓加固,拉杆间距为60cm,拉杆外套φ18mmPVC管。每侧拉杆端配一块10×10cm的1cm厚加强钢板和双螺母。同时,在距离挡墙底1.8m、3.8m、6.3m处设置三道模板外撑,外撑间距为1.2m;在距离挡墙底3.8m、6.3m处设置三道模板外撑,外撑间距为1.2m。外撑可采用φ48×3.5mm钢管,外拉可采用调节钢丝缆绳,基础施工时注意预埋相关地锚钢筋。

施工中需特别注意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和错台控制。

6.5.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注前,技术员检查模板位置偏差、断面尺寸、表面平整度、标高以及支撑加固情况等,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检,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用混凝土汽车泵入模的方法浇筑,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前,试验员先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测试,满足要求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通过串筒浇筑,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1m。分层布料,浇筑完一层后再浇筑第二层,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cm。混凝土灌筑入模时下料均匀,注意与振捣相配合,混凝土的振捣与下料交错进行。插入式振动棒时宜快插慢拔,垂直点振,不得平拖,不得用振捣棒驱赶混凝土。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沉落,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漏振。插入式振动棒移动距离不宜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约40cm),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浇筑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部件。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不得间断。当因故停顿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超过允许间歇时间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

浇筑混凝土期间,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每小时浇筑高度不超过1m,并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顶面接近初凝(以手按不沾灰为准),采用土工布覆盖,并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期间始终保持混凝土面湿润。

6.5.5第二次混凝土浇筑

施工缝凿毛、立模板、浇筑混凝土同立壁板和扶壁第一次施工。

注意事项:

(1)施工缝凿毛时,将模板内侧压方木条小心凿出。

(2)在原来的基础上直接立内侧模板。模板加固时,需要将第一次浇筑段模板拉杆螺母重新拧紧。

(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采取二次压光工艺。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待定浆后再用铁抹子抹第二遍并压光。

同6.4.4相关要求。

为了确保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必须做到混凝土的养生,混凝土养护做到以下几点:

①混凝土养护

a、当日平均气温高于5摄氏度时,混凝土浇筑12h后,及时洒水养护,特别是最先浇筑的底板和侧墙混凝土,无论是顶板和底板混凝土是否浇筑完成,底板、侧墙混凝土应按时养护。养护洒水前使用塑料薄

膜覆盖。

b、混凝土养护用水采用生活饮用水,在工地设专用水池,采取太阳预晒加热措施,尽量做到整个养生期的水温接近混凝土内部温度,以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

c、底板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草帘,防止混凝土受到雨雪冷击或是太阳暴晒,避免风洞效应,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②拆模

a、模板拆除严格执行规范要求,若时间允许,应尽量推迟,以利于混凝土保温保湿性能,汽车吊配合模板拆除

b、拆模时不得影响混凝土养护,使混凝土不得受损。拆模后要继续进行养护。

c、拆模时下方不能有人,拆模区应设置警戒线,以防有人误入被砸伤。拆除的模板向下运送传递,要上下呼应,不能采取猛撬,以致大片塌落的方法拆除。已经活动的模板,必须一次连续拆除完方可停歇,以免落下伤人。拆除模板时应有专人负责看护指挥,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d、拉杆孔在拆模以后,用有韧性的细钢片或细竹签挑适量修补砂浆填塞后仔细抹平,填塞拉杆孔眼深度不小于50mm。

6.6泄水孔安装

在安装立壁板、扶臂模板时,安装泄水孔。泄水孔安装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梅花形布置,间距2.0m*2.0m;预埋一根直径10cm的圆形PVC管,上下左右间隔交错布置,泄水孔的横坡为5%。在安装时,可通过钢筋对PVC管进行固定,要使PVC管与正面模板接触紧密,PVC 管的端面要形成相应的斜面,保证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PVC管周围不会漏浆,使面板光滑、平整。

6.7墙身沉降缝施工

施工要求同6.4.5基础沉降缝施工。

6.8挡土墙反滤层及台背填筑施工

扶壁式(悬臂式)挡土墙墙后填筑在墙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才能够进行填土。并用300~400g/m2土工布双层包裹PVC管,墙背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方案1

一:工程部分概况 乐山青衣江六号大桥主线,路线全长637.612米,道路红线宽度18米,其中左岸路肩扶壁式挡土墙与大桥0#U 型桥台相接,结构形式上墙面板均为矩形,挡土墙现场浇注,顶部与道路主线设计坡度一致成斜坡。沿道路主线方向,挡土墙分为五段,前四段为m 43.13,第五段为m 70.16,全长m 42.70。全部位于800 R 道路平曲线内,第一段,第二段挡土墙处于道路纵断面曲线内。 二:施工准备 (一)、施工组织 1)本分项工程由项目部下属的专业施工队伍负责具体施工。 2)临时用电:利用六号大桥施工用电,做好临时电线的支撑和保护。 3)临时用水:六号大桥架梁工作完成后桥上水管可以直接接入施工现场,供应施工用水。 (二)、施工测量准备 首先对导线、水准点进行复测。挡土墙开工前,测定中线,建立临时水准点。在基坑见底,浇注混凝土前及时校测挡墙中线及预埋构件的高程. 开工前,对平面、高程控制网点进行复测验线。利用全站仪对导线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道路、桥梁施工中线、高程点控制挡墙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面高程。 三:现浇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方法 (一)基坑开挖及基底处理 基坑开挖、基底平整压实处理均由业主方施工后交予我方。压实平整后,在测量控制墙底设计标高下,基底作cm 20厚20C 混凝土垫层。应做好地面排水工作。考虑到施工当前季节,如遇大量降水应即时将积水抽出基坑,保持基坑干燥。 (二)挡土墙钢筋成型安装 1)钢筋采购 钢筋进场必须提供出厂质量保证书,对使用的钢筋,要严格规定取样试验

合格后方能使用。 2)钢筋加工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焊接头要经过试验合格后,才允许正式作业,在一批焊件中,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并以此作为加强对焊接作业质量的监督考核。 钢筋配料卡必须经过技术主管审核后,才准开料,开料成型的钢筋,应按图纸编号顺序挂牌,堆放整齐,钢筋的堆放场地要采取防锈措施。专人负责钢筋垫块(保护层)的制作,要确保规格准确,数量充足,并达到足够的设计强度,垫块的安放要疏密均匀,可靠的起到保护作用。 挡土墙钢筋在钢筋加工点加工,均按照设计图纸m ~ 3挡土墙钢筋骨架构造 5 图加工后运至现场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钢筋表面洁净,不得有锈皮,油渍、油漆等污垢。 2)钢筋必须调直,调直后的钢筋表面不得有使钢筋截面减小的伤痕。 3)钢筋弯曲成型后,表面不得有裂纹、鳞落和断裂现象。 4)钢筋的品种、等级、规格、直径,各种尺寸经抽检均符合设计要求 5)绑扎成型时,焊前不得有水锈,油渍;焊缝处不得有裂纹、加渣,焊药皮应敲除干净。 6)绑扎或焊接成型的网片或骨架必须稳固,杯槽处的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松动、变形。 挡土墙钢筋在现场拼装时,焊接、绑扎均要符合规范要求。钢筋绑扎完毕后,要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注混凝土,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必须派钢筋工值班,以便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钢筋及预埋件位移等问题。另外根据设计图纸,挡土墙底板必须水平布置,每个沉降段挡土墙以较高端为准,较矮一端的横向钢筋可以按束筋布置,以使墙顶高程与路基适应。 (三)挡土墙混凝土现浇施工顺序 根据设计要求底板混凝土浇灌要一次完成,墙面板、扶壁在高度方向不宜间断,第二次浇灌时,必须保证新混凝土与己凝固混凝土牢固粘结。 该工程挡土墙分为五段,施工时先从第五段挡土墙开始浇筑。每段挡土墙浇筑分为三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整段底板,第一次浇筑时应预埋好挡土墙钢筋并进行必要的固定,防止弯曲变形。第二次浇筑时应对面板、肋板,与底板连接处打

扶壁式挡土墙设计

洛阳某工程扶壁式挡土墙设计 摘要 扶壁式挡土墙是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式挡土墙,其主要特点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墙身断面较小,自身质量轻,可以较好的发挥材料的强度性能,能适应承载力较低的地基。适用于缺乏石料及地震地区。一般在较高的填方路段采用来稳定路堤,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扶壁式挡土墙,断面尺寸较小,踵板上的土体重力可有效地抵抗倾覆和滑移,竖板和扶壁共同承受土压力产生的弯矩和剪力,相对悬臂式挡土墙受力更好,适用6~12m高的填方边坡,可有效地防止填方边坡的滑动。 本设计剖析了挡土墙的作用原理;分析了挡土墙的应用现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完成了该扶壁式挡土墙的总体设计(主要尺寸的拟定)、荷载及土压力的计算,内力计算,滑移稳定计算,倾覆稳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构计算;完成了图纸绘制;设计了施工组织;并进一步根据地质条件和现场要求进行优化设计。以求达到安全适用的目的,寻求最佳经济效益。 关键词:扶壁式挡土墙、土压力、荷载计算、结构、施工

The Buttress Retaining Wall Design of a Project of Luoyang ABSTRACT Help retaining wall is a reinforced concrete thin-wall retaining wall, its main features is that its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its construction is easy, the wall of the section is small, its own quality is light, it can better play to the strength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and it can adapt to bearing the capacity of the lower foundation and apply to the lack of stone and earthquake area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amount and cover an area of earth and stone works,generally it usually uses a higher fill section to stabilize the embankment. Buttresses retaining wall has a smaller section size, heel panel soil weight force can effectively resist overturning and sliding, vertical panels and buttresses can stand the earth pressure moments and shear forces, the relative cantilever retaining wall by the force is good to use the 6 ~ 12m high fill slop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sliding of the fill slope. The design analysis the principle of retaining walls, understands the status quo of retaining wall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d it can also complete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supporting retaining wall (the formulation of the main dimensions),the supporting retaining wall loads and earth pressure,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slip stability calculation,overturning stability calculations,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calculation,structural calculations,completing the drawings(including elevations and drawing detail),completing of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of the retaining wall of the buttress, and optimize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site requirements further. By using this design to achieve the safety applicable to the purpose of seeking the best value for money. KEY WORDS:buttresses, retaining walls, earth pressure, load calculation

扶壁式挡土墙专项施工组织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1、施工前准备工作 (2) 2、施工放样 (2) 3、改路及便道施工 (2) 4、基坑开挖 (3) 5、基底检测 (3) 6、不良基础处理施工 (3) 7、基础、扶壁、墙面板钢筋制作与安装 (3) 8、基础模板制作与安装 (4) 9、基础砼浇筑 (4) 10、挡土墙面板及扶壁的模板制作与安装 (4) 11、挡土墙面板及扶壁砼浇筑 (4) 12、挡土墙泄水管的预埋安装及挡墙沉降缝的施工 (5) 三、施工进度计划 (5) 四、主要机械设备配备情况 (6) 五、现场施工管理人员 (7) 六、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及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7) 1、项目部质量体证体系 (7) 2、质量自检保证系统 (8) 3、质量控制流程 (9) 4、质量保证措施 (10) 5、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10) (1)挡土墙基础质量控制标准 (10) (2)挡土墙面板、扶壁和质量控制标准 (11) (3)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控制标准 (11) 七、施工安全体系及措施 (12) 1、安全组织和管理 (12) 2、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图 (13) 3、安全保证体系的主要环节: (14) (一)安全保证体系的组织结构 (14)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15) (三)主要安全保证措施 (16) 八、环保及文明施工 (17) (一)环境保护 (17) (二)文明施工措施 (18)

一、工程概况 观光路改造工程观澜段Ⅱ标有扶壁式挡土墙与浆砌片石挡土墙,其中11#扶壁式挡土墙是295延米,(GGL14+587~GGL14+882左侧)其中钢筋194877kg, C30砼1560 m3,碎石342 m3,墙背填筑石粉渣3520 m3,夯实粘土402m3,泄水孔安装φ100PVC管305m,泄水孔端土工布1626㎡,浆砌片石梯形明渠(3×2m)300m。 二、施工工艺 1、施工前准备工作 开工前应认真审核图纸,并进行现场勘测,复测,挡土墙面位置,查明地形地物和地下管线情况,特别是当挡土墙占路时应将便道修好,确保过路车辆及行人通行安全、方便。 2、施工放样 (1)按挡土墙平面尺寸及各部位高程,确定基础边线和基坑开挖边线(坑壁坡度按1:1计)。 (2)复测改路位置并预定便道位置。 (3)建立平面及高程控制点,要求便于施工,不易破坏,墙脚线桩要用砼固定并精密拴桩。 3、改路及便道施工 在挡土墙开工前,应在适当位置修建便道,确保过往行人及车辆畅通无阻,路线改路段,施工时注意保证预留一定的安全距离以确保行车荷载

扶壁式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

扶壁式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

四、工程概况 本工程K0+212.996---K0+938.169为地道工程,下穿地道为双向六车道,地面辅道为双向两车道,地道长度725.173米。为了路基的安全,在K0+355.950--K0+460.950、K0+610.950—K0+760.950段路堤两侧设C40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墙高5.0~9.2m;墙均厚度 0.6m,墙胸、背坡垂直,墙体采用现浇,每15一段;挡墙埋置深度不 小于1.0m。墙身设置泄水孔,并沿线路方向每隔15m设置宽0.02m的变形缝一道。设置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二道止水。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五、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胡波技术负责人:李强 安全负责人:李莲施工员:尹明辉 质量员:朱金根资料员:程丽丽 安全员:尹明远 附表一:劳动力计划表(单位:人) 工种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工期:2016.05.23-----2017.12.30)管理人员8 12 18 18 18 12 8 钢筋工8 15 15 15 15 6 焊工8 12 12 12 12 5 模板工12 20 20 20 20 8 架子工15 20 20 20 20 10 浇筑工人8 18 18 18 18 6 机械设备司 12 20 25 35 35 20 12 机

瓦工 6 10 10 10 10 20 7 电工 3 3 3 3 3 3 3 普通工45 80 120 120 120 100 80 合计125 210 261 271 271 190 110 序号设备名 称 型号 规格 数 量 国别 产地 制 造 年 份 额 定 功 率 (K W) 生 产 能 力 用于施 工部位 备 注 1 挖掘机W4-6 0C、 R210 LC-3 2 1 贵阳 201 201 1 360 良 好 基坑、 工作坑 开挖 2 压路机18/2 1吨 2 徐州 201 135 良 好 道路基 层 3 装载机 ZL- 4 2 厦门 200120 良土方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组织设计Word 文档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2.1地形地貌 (1) 2.2工程地质 (2) 2.3水文地质条件 (2) 2.4工程概况 (2) 第三章总体施工方案 (3) 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及项目管理机构 (4) 4.1总体目标 (4) 4.2施工总体部署 (4) 4.3管理模式 (4) 4.4项目部人员职能分配表 (7) 4.5劳动力组织设计 (7) 4.6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8) 4.7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备 (8) 4.8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 (8) 4.9施工现场管理 (9) 第五章施工工期计划 (10) 第六章扶壁式(悬臂式)挡土墙施工方案 (10) 6.1施工准备 (11) 6.2基坑开挖 (13) 6.3基础施工 (13) 6.4墙趾板、墙踵板施工 (14) 6.5立壁板和扶壁施工 (18) 6.6泄水孔安装 (22) 6.7墙身沉降缝施工 (23) 6.8挡土墙反滤层及台背填筑施工 (23) 6.9外脚手架施工 (23) 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28) 7.1组织措施 (28) 7.2管理措施 (30) 7.3技术措施 (31) 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 (34) 8.1安全组织保证体系 (34) 8.2安全管理制度 (34) 8.3安全保证措施 (35) 第九章工期保证措施 (39)

9.1工期保证体系 (39) 9.2工期保证措施 (39) 第十章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41) 10.1管理目标 (41) 10.2管理制度 (42) 10.3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42) 第十一章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43) 11.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43) 11.2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原则 (44) 11.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44) 11.4应急措施 (45) 11.5应急预案的技术措施 (45) 11.6事故报告的程序 (46) 11.7针对本工程潜在危险源的事故应急响应措施 (46)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施工工艺

悬臂板 墙趾板墙踵板 凸榫 扶壁 立壁板 墙趾板 墙踵板 凸榫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施工工艺 7.3.1工艺概述 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和扶壁式挡土墙,属轻型挡土墙。结构型式如图,悬臂式挡土墙是由立壁(墙面板)和墙底板(包括墙趾板和墙踵板)组成,呈倒“T”形,具有三个悬臂即立壁、墙趾板和墙踵板;扶壁式挡土墙由立壁(墙面板)、墙趾板、墙踵板及扶肋(扶壁)组成,如图7.3.1 所示。当墙身较高时,在悬臂式挡土墙的基础上,沿墙长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加设扶肋。扶肋把立壁同墙踵板联系起来,起加劲的作用,以改善立壁和墙踵板的受力条件,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减小立壁的变形。扶壁式挡土墙宜整体灌注,也可采用拼装,但拼装式扶壁挡土墙不宜在地质不良地段和地震烈度大于等于8 度的地区使用。 (a)悬臂式(b)扶臂式 图 7.3.1 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结构示意图 悬臂式挡土墙和扶壁式挡土墙的结构稳定性是依靠墙身自重和墙踵板上方填土的重量来保证,而且墙趾板也显著地增大了抗倾覆性,并大大减小了基底应力。其主要特点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墙身断面较小,自身重量轻,可以较好地发挥材料的强度性能,并适应承载力较低的地基。 7.3.2作业内容 1.测量放样; 2.基槽开挖; 3. 浇筑垫层混凝土; 4. 钢筋骨架制作与安装成型; 5. 模板制作与安装; 6. 混凝土灌筑; 7.模板拆除及混凝土的养护; 8.防排水设施及填料填筑。 7.3.3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应符合表7.3.3-1~表7.3.3-4 的各项规定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10 尺量弯起钢筋各部尺寸±20 尺量 箍筋各部分尺寸±5 尺量 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间 距 两排以上排距±5同排 立壁、墙底板±10

挡墙模板施工方案

勉西物流基地改扩建工程路基挡墙专项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勉西物流基地改扩建工程专用铁路线路,路基两侧挡土墙设计范围: A. 扶壁式挡墙共310.44米,设置部位:DK01+249.56~+530线路右侧设置为6米扶壁挡墙、DK3+555~+615段走行线左侧设置8米扶壁式挡墙。厚1m~1.2m,每隔3m设置一个扶壁,沿挡墙纵向约10m设伸缩缝一道,用沥青麻筋填塞。 B. 重力式挡土墙共851米,主要设置在DK1-+249.56~+760、DK3+615~DK3+655走行线左侧侧、DK1+530~+780、DK2+040~+100段走行线右侧。沿挡墙纵向约15m~20设伸缩缝一道。 二、支架、模板材料 支架采用D=50mm脚手架钢管,钢管之间用扣件连接。模板为18mm厚的竹胶板。6*8cm方木做骨架。用直径16的对拉螺杆,采用100×48×5mm 槽钢加工成卡扣,外撑采用螺旋顶撑和直径8mm钢丝绳定位支撑。 对拉螺杆应力计算: 挡墙厚度为1m和1.2m,砼对模板产生侧压力按2m高计算,砼自重2.4t/立方。砼对模板产生侧压力为1.2*0.24=0.288t。对拉螺杆采用直径16的圆钢。每根对拉螺杆可承受8*8*3.14*235=47225.6N。即可承重4.72t。对拉螺杆足够轻度抵抗砼侧压力,但为使方木不产生挠曲变形,对螺杆按步距为0.45m,水平间距为0.45m布设。 三、施工方案

基础完成后,在基础砼面上预埋直径20的钢筋,钢筋头外露6cm,间距按1m。平面位置据挡墙墙面外15cm。底层采用6-8cm方木作卧木,卧木与钢筋头之间用木楔卡牢固。卧木上方立6*8cm方木做立柱。卧木与方木立柱之间用铁钉打牢。方木间距按5cm-10cm。 A. 悬臂式墙身模板待底板砼浇筑完毕厚,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钢筋绑扎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模板采用1.5cm厚的竹胶板进行拼装,模板外设置竖向6×8cm方木和水平直径50mm钢管双拼背杠。根据挡墙截面图配备直径16mm 的对拉螺杆和槽钢卡扣进行加固,对拉螺杆按左右上下70cm梅花形布置。模板与钢筋之间按设计要求配备垫块支撑。由于悬臂墙墙板外侧墙面有1:0.05的坡度,在加固时尤其要将墙板根部2m范围内的模板拉杆上用双螺帽进行加固,确保模板不跑模。模板加固完毕后,按设计要求对墙体截面尺寸、平整度及加固情况认真检查,确保模板支撑牢固,尺寸正确。 B.扶壁式挡墙按9米一段布设,分段形式如下图所示:A、B两种形式循环布设。基础模板待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经报监理验收合格后,进入外膜

挡土墙课程设计

挡土墙课程设计

目录 一、挡土墙的用途 (3) 二、荷载计算 (4) 三、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7) 四、基地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 (7) 五、墙身截面强度验算: (8) 六、墙身排水、沉降缝、伸缩缝和变形缝的设置 (9)

挡土墙设计计算 一、挡土墙的用途 挡土墙定义: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填土边坡以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 按照设置位置,挡土墙可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和山坡墙等类型。 1.作用: 1)路肩墙或路堤墙:设置在高填路堤或陡坡路堤的下方,防止路基边坡或基底滑动,确保路基稳定,同时可收缩填土坡脚,减少填方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以及保护临近线路的既有重要建筑物。 2)滨河 及水库路堤挡 土墙:在傍水 一侧设置挡土 墙,可防止水 流对路基的冲 刷和浸蚀,也 是减少压缩河 床或少占库容 的有效措施。 3)路堑挡 土墙设置在堑 坡底部,用于支撑开挖后不能自行稳定的边坡,同时可减少挖方数量,降低边坡高度。 4)山坡挡土墙设在堑坡上部,用于支挡山坡上可能坍滑的覆盖层,兼有拦石作用。 二、荷载计算 (一)、车辆荷载换算 采用浆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墙高米,填土髙4米,填土边坡1:,墙背俯斜,1:(α=19°),墙身分段长度15米。 按墙高确定的附加荷载强度进行换算

附加荷载强度q 墙高H (m ) q(kPa) ≤ 20 ≥ 10 注:H=~时,q 由线性内插法确定. 墙高米,按墙高确定附加荷载强度进行计算。按照线性内插法,计算附加荷载强度:q =m2。 (二)、土压力计算 其中: 676.05 .185 .12γ0===q h 基挡土墙因路基形式和荷载分布的不同,土压力有多种计算图式. 以路堤挡土墙为例,按破裂面交于路基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5种图示:破裂面交于内边坡,破裂面交于荷载的内侧、中部和外侧,以及破裂面交于外边坡。 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a=4m, d = , H= 8 m ,α= 19o (1)破裂角θ的计算 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则有: Ψ = φ + α + δ = 38o+19o+19o =76o A 0 =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方案(1)

目录 目录 (1)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地形地貌 (1) 2.2工程地质 (1) 2.3水文地质条件 (1) 2.4设计概况 (1) 3.总体施工方案 (2) 4.资源配置 (2) 4.1施工人员配置 (2) 4.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3) 4.3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备 (3) 5.工期计划 (3) 6.扶壁式挡土墙施工 (4) 6.1施工准备 (5) 6.1.1技术准备 (5) 6.1.2场地准备 (5) 6.1.3材料准备 (5) 6.1.4机械设备准备 (5) 6.2基坑开挖 (5) 6.4墙趾板、墙踵板施工 (6) 6.4.1钢筋安装 (6) 6.4.2模板安装 (6) 6.4.3混凝土浇筑 (6) 6.4.5沉降缝施工 (7) 6.4.6基坑回填 (7) 6.5立壁板和扶壁施工 (7) 6.5.1施工缝凿毛 (7) 6.5.2钢筋安装 (7) 6.5.3模板安装 (7) 6.5.4混凝土浇筑 (8) 6.5.5第二次混凝土浇筑 (8) 6.5.6支架、模板拆除 (9) 6.6泄水孔安装 (9) 6.7墙身沉降缝施工 (9) 6.8扶壁式挡土墙反滤层及台背填筑施工 (9) 7.质量保证措施 (9) 7.1组织措施 (9) 7.2管理措施 (9) 7.2.1 PDCA循环控制质量 (10)

7.2.2 “三阶段”控制质量 (10) 7.2.3实行“三检制” (10) 7.3技术措施 (11) 7.3.1物资采购控制 (11) 7.3.2测量、试验设备配备保障措施 (11) 7.3.3支架、模板质量控制 (11) 7.3.4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 7.3.5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1) 7.3.6其它措施 (12) 8.安全保证措施 (12) 8.1安全管理制度 (12) 8.1.1安全责任制度 (12) 8.1.2教育、学习制度 (12) 8.1.3施工人员、安检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12) 8.1.4安全检查制度 (12) 8.1.5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12) 8.2安全保证措施 (12) 8.2.1高空作业 (12) 8.2.2安全用电 (12) 9.工期保证措施 (13) 9.1工期保证体系 (13) 9.2工期保证措施 (13) 9.2.1制度保障 (13) 9.2.2生产要素保障 (13) 9.2.3施工策划保障 (13) 10.环水保、文明施工措施 (14) 10.1管理目标 (14) 10.2管理制度 (14) 10.3环水保、文明施工措施 (14) 10.3.1环境保护措施 (14) 10.3.2水土保持措施 (14) 10.3.3文明施工措施 (14) 11.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14) 11.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14) 11.2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原则 (14) 11.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5)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方案(已审批)

TA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注:本表一式4份,施工单位2份,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各1份。

中铁大桥局京沈客专辽宁段TJ-11标 路基工程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方案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京沈客专辽宁段TJ-11标项目经理部

中铁大桥局京沈客专辽宁段TJ-11标 路基工程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京沈客专辽宁段TJ-11标项目经理部 年月日

目录 1 编写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工程概况 (1) 2.2主要工程数量 (3) 3 资源配置 (3) 3.1施工人员配置 (3) 3.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4) 3.3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备 (5) 4 工期计划 (5) 5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方案 (5) 5.1施工准备 (7) 5.2基坑开挖 (7) 5.3地基处理 (7) 5.4底板施工 (8) 5.5墙面板和扶壁施工 (10) 5.6扶壁式挡土墙反滤层及台背填筑施工 (12) 6 支架搭设及拆除 (13) 6.1支架搭设 (13) 6.2支架拆除 (15) 7 质量保证措施 (16) 7.1组织措施 (16) 7.2管理措施 (16) 7.3技术措施 (16) 8.安全保证措施 (19) 8.1安全管理制度 (19) 8.2安全保证措施 (19) 9.环水保、文明施工措施 (21) 9.1管理目标 (21) 9.2环水保、文明施工措施 (22)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方案 1 编写依据 1.1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辽宁段)工程站前施工JSLNTJ-11标段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协议、会议纪要、合同补遗书等有效合同文件。 1.2设计文件、图纸及本工程项目采用的设计、施工、验收有效的技术标准、规范与有关规定。 1.3施工调查报告。包括施工场地和周边环境条件,水、电、路、临时租地和地材等情况,水文地质、气象、交通、机械、物资采购等资料。 1.4国家、铁路总公司、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1.5京沈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有限责任公司下发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6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辽宁段)工程站前施工JSLNTJ-11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7本单位当前客专建设的装备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工法及科研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1.8《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1.9《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10《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1.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1.12《路基设计图》(京沈客专施路-430~431); 1.13《路基大样图》(京沈客专施路通-01~39)。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辽宁段)TJ11标段站场路基DK633+044.85~DK633+268.15段路堤右侧及DK634+376.46~DK634+404.57段路堤左侧设置C35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于DK633+125、DK633+235处设站场旅客通道。DK633+044.85~DK633+268.15段扶壁式挡土墙高9m、墙顶宽0.8m,19号节段纵向节长6.1m,其余纵向节长均为9.37m扶壁厚0.9m,扶壁净间距4.17m;DK634+376.46~DK634+404.57段扶壁式挡土墙高9.8m、墙顶宽0.88m,纵向节长9.37m,扶壁厚1.0m,扶壁净间距4.05m,

重力式挡土墙课程设计(通用版)

重力式挡土墙课程设计 作者姓名 学号 班级 学科专业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建筑工程系 提交日期

设计任务书 一、 设计题目 本次课程设计题目: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二、 设计资料 1、线路资料:建设地点为某一级公路DK23+415.00~DK23+520.00段,在穿过一条深沟时,由于地形限制,无法按规定放坡修筑路堤,而采取了贴坡式(仰斜式)浆砌片石挡土墙。线路经过的此处是丘陵地区,石材比较丰富,挡土墙在设计过程中应就地选材,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节省工程费用。 2、墙后填土为碎石土,重度30/18m kN =γ,内摩擦角 35=?;墙后填土表面为水平,即 0=β,其上汽车等代荷载值2/15m kN q =;地基为砾石类土,承载力特征值 kPa f k 750=;外摩擦角δ取 14;墙底与岩土摩擦系数6.0=μ。 3、墙体材料采用MU80片石,M10水泥砂浆,砌体抗压强1.142/mm N ,砌体重度30/24m kN =γ。 4、挡土墙布置形式及各项计算参数如下图所示: 图4-1 挡土墙参数图(单位:m )

目录 设计任务书 (2) 一、设计题目 (2) 二、设计资料 (2) 设计计算书 (4) 一、设计挡土墙的基础埋深、断面形状和尺寸 (4) 二、主动土压力计算 (4) 1、计算破裂角 (4) 2 、计算主动土压力系数K和K1 (4) 3、计算主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 (5) 三、挡土墙截面计算 (5) 1、计算墙身重G及力臂Z G (6) 2、抗滑稳定性验算 (6) 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6) 4、基底应力验算 (7) 5、墙身截面应力验算 (7) 四、设计挡土墙的排水措施 (8) 五、设计挡土墙的伸缩缝和沉降缝 (8) 六、参考文献 (8) 七、附图 (8)

扶壁式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1、施工前准备工作 (2) 2、施工放样 (2) 3、改路及便道施工 (2) 4、基坑开挖 (3) 5、基底检测 (3) 6、不良基础处理施工3? 7、基础、扶壁、墙面板钢筋制作与安装 (4) 8、基础模板制作与安装?4 9、基础砼浇筑4? 10、挡土墙面板及扶壁的模板制作与安装 (4) 11、挡土墙面板及扶壁砼浇筑?5 12、挡土墙泄水管的预埋安装及挡墙沉降缝的施工5? 三、施工进度计划............................................................................................................................................ 5 四、主要机械设备配备情况 (6) 五、现场施工管理人员 (7) 六、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及工程质量控制标准?7 1、项目部质量体证体系 (7) 2、质量自检保证系统9? 3、质量控制流程9? 4、质量保证措施10? 5、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11 (1)挡土墙基础质量控制标准....................................................................................................... 11(2)挡土墙面板、扶壁和质量控制标准 (11) (3)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控制标准 (12) 七、施工安全体系及措施13? 1、安全组织和管理................................................................................................................................ 13 2、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图13? 3、安全保证体系的主要环节:15? (一) 安全保证体系的组织结构1?5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15(三) 主要安全保证措施1?6 八、环保及文明施工...................................................................................................................................... 18 (一)环境保护1?8 (二)文明施工措施 (18)

华凯南燕湾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5) 2.编制范围 ........................................................................................................... 53。工程概况 . (5) 3.1工程概况 (5) 3。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6? 3.3设计概况6? 4。施工部署 (7) 4.1临时用电 (7) 4.2临时用水 (8) 4.3临时便道?8 4.4其它......................................................................................................... 85。扶壁挡土墙施工方案?8 5。1扶壁挡土墙施工流程8? 5。2主要施工方法?9 5。3施工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5。4资源配备17? 6.特殊季节施工措施 (17) 6.1雨季施工措施17? 7.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制度保证措施19? 7.2工程质量管理措施2?0 8。安全保证措施 .............................................................................................. 20

华凯南燕湾扶壁式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2).《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180-2009)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7-2010); 6).《万宁华凯南燕湾红线外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北京航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编制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Ca-d—05、Ba—d-11和Ea-d—13处扶壁式挡土墙工程施工,编制内容主要包括扶壁式挡土墙开挖方案,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方案。 3。工程概况 3.1工程概况 万宁华凯南燕湾红线外市政道路工程位于万宁市的南燕湾,距万宁市区约30公里,南燕湾、日月湾和春园湾等均为万宁市的旅游度假的胜地。本项目主要位于俯瞰蔚蓝大海的缓山坡上,西临南燕湾高尔夫球场,南临滨海山林探险公园,北临生态湿地公园,东临滨海山林探险公园酒店。拟建本项目道路主要是为了连接本片规划区域内的华凯度假酒店、南燕湾高尔夫球场、滨海山林探险公园等项目用地。 本工程场地平整设计标高按照墙体施工顺序FB4(Ea-d-13)--FB3(Ca-d —05)-—FB3(Ba—d-11)依次为51.23m、52.3m、52.8m.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工程设计方案

二、工程分项施工方案 (一)、施工组织: 1、施工部署: 1)本分项工程由项目部下属的专业施工队伍负责具体施工。 附件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临时用电:利用施工现场沿线10千伏高压线,根据本工程特点及用电量预测拟设变压器三台(1台315千伏安、1台250千伏安和1台200千伏安)。选择部分区域设置两个临时变压器对施工现场供电,同时做好临时电线的支撑及保护。 3)临时用水:生活用水拟采用当地的自来水来满足要求。 (二)、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1)施工前准备 挡墙开工前,测定中线,建立临时水准点。在挖槽见底,灌筑砼基础前,及时校测挡墙中心线及高程。 2)机械准备 根据现有允许施工区域,拟投入主要人员20人,挖掘机1台,压路机6台,洒水车1台,吊车1辆,装载机1辆。 5)施工测量准备: (1)测量控制原则 认真对业主提供的测量数据进行复测,若在复测中发现有超出容许围的误差,重新进行复测,直至无误为止。利用业主所提供的控制点和资料,在现况路面进行控制适当加密,在没有控制点的施工区,新做测量控制网,其所作测量控制网点的原则与加密点原则相同,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2)控制点检测与横断面复核 开工前,对平面、高程控制网点进行复测验线。利用全站仪对导线点进行检测,配合自动安平水准仪及双面尺进行测量,将检测结果,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3)挡土墙施工测量 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中线、高程点控制挡墙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高程。 6)人员准备:

附件四:人员配备一览表 2、预制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方法 附件五:施工工艺流程图 (1)开槽 沟槽开挖前详细调查现况管线位置,物探人员测定管线高程并现场挖探坑,对现有管线做明显标记,开槽时遇有管线处必须人工开挖,施工中,遇到不明管线,及时妥善保护,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根据土质情况,当开挖深度小于4.0米时,开挖放坡坡度1:0.5,当开挖深度大于4.0米时,开挖放坡坡度为1:0.75,挖槽时机械挖至距槽底标高20cm时用人工清底,不得超挖,严禁扰动槽底原状土。 (2)基础处理 如基础以下的深搅桩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其他的处理措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基础处理层以下的处理需要设计、监理及甲方共同确认后给出处理意见。 (3)挡墙钢筋 ①钢筋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单。 ②钢筋表面应洁净、不得有锈皮,油渍、油漆等污垢; ③钢筋必须调直,调直后得钢筋表面不得有使钢筋截面减小得伤痕; ④钢筋曲成型后,表面不得有裂纹、鳞落或断裂现象; ⑤钢筋得品种、等级、规格、直径,各种尺寸经抽验均符合设计要求; ⑥绑扎成型时,焊前不得有水锈、油渍;焊缝处不得有咬肉,裂纹、加渣,焊药皮应敲除干净。 ⑦绑扎或焊接成型的网片或骨架必须稳固,杯槽处的钢筋在浇注混凝土时不得松动、变形。 (4)挡墙模板 挡土墙及肋板模板,模板采用18厚九层板,50×100木方300作背枋,φ48×3.5钢管作支撑,墙板中加穿φ12双向600的防水对拉螺杆,梅花形布置。 ①模板材料符合标准规定。

左岸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方案

:工程部分概况 乐山青衣江六号大桥主线,路线全长637.612米,道路红线宽度18米,其 中左岸路肩扶壁式挡土墙与大桥0#U型桥台相接,结构形式上墙面板均为矩形,挡土墙现场浇注,顶部与道路主线设计坡度一致成斜坡。沿道路主线方向,挡土 墙分为五段,前四段为13.43m,第五段为16.70m,全长70.42m。全部位于R = 800 道路平曲线内,第一段,第二段挡土墙处于道路纵断面曲线内。 二:施工准备 (一)、施工组织 本分项工程由项目部下属的专业施工队伍负责具体施工。 1 ) 临时用电:利用六号大桥施工用电,做好临时电线的支撑和保护。 2 ) 临时用水:六号大桥架梁工作完成后桥上水管可以直接接入施工现场,供3) 应施工用水。 (二八施工测量准备 首先对导线、水准点进行复测。挡土墙开工前,测定中线,建立临时水准点。在基 坑见底,浇注混凝土前及时校测挡墙中线及预埋构件的高程. 开工前,对平面、高程控制网点进行复测验线。利用全站仪对导线进行检 测,将检测结果,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道路、桥梁施工中线、高程点控制挡墙的平面位置和 纵断面咼程。 三:现浇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方法 (一)基坑开挖及基底处理 基坑开挖、基底平整压实处理均由业主方施工后交予我方。压实平整后, 在测量控制墙底设计标高下,基底作20cm厚C20混凝土垫层。应做好地面排水 工作。考虑到施工当前季节,如遇大量降水应即时将积水抽出基坑,保持基坑干 1

2 燥。 (二) 挡土墙钢筋成型安装 1) 钢筋采购 钢筋进场必须提供出厂质量保证书,对使用的钢筋,要严格规定取样试验 合格后方能使 用。 2) 钢筋加工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焊接头要经过试验合格后,才允许正式作业,在 一批焊件中, 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并以此作为加强对焊接作业质量的监督考核。 钢筋配料卡必须经过技术主管审核后, 才准开料,开料成型的钢筋,应按图 纸编号顺序挂牌,堆放整齐,钢筋的堆放场地要采取防锈措施。专人负责钢筋垫 块(保护层)的制作,要确保规格准确,数量充足,并达到足够的设计强度,垫 块的安放要疏密均匀,可靠的起到保护作用。 挡土墙钢筋在钢筋加工点加工,均按照设计图纸 3 - 5m 挡土墙钢筋骨架构造 图加工后运至现场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钢筋必须调直,调直后的钢筋表面不得有使钢筋截面减小的伤痕。 1) 钢筋表面洁净,不得有锈皮,油渍、油漆等污垢。 2) 3) 钢筋弯曲成型后,表面不得有裂纹、鳞落和断裂现象。 4) 钢筋的品种、等级、规格、直径,各种尺寸经抽检均符合设计要求 5) 绑扎成型时,焊前不得有水锈,油渍;焊缝处不得有裂纹、加渣,焊药 皮应敲 除干净。 6) 绑扎或焊接成型的网片或骨架必须稳固,杯槽处的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 不得松动、变形。 挡土墙钢筋在现场拼装时,焊接、绑扎均要符合规范要求。钢筋绑扎完毕 后,要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注混凝土,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必 须派钢筋工值班,以便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钢筋及预埋件位移等问题。 另外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方案(1)

1. 编制依据.............................................................. 仁 2. 工程概况.............................................................. 仁 2.1地形地貌......................................................... 1… 2.2工程地质......................................................... 1… 2.3水文地质条件 .................................................. 1.. 2.4设计概况......................................................... 1… 2.5主要工程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2.6主要技术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2.7参建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总体施工方案 (3) 4. 资源配置............................................................. 4.. 4.1施工人员配置 .................................................. 4.. 4.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4. 4.3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备 (5) 5. 工期计划............................................................. 5.. 6.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 6. 6.1施工准备.......................................................... 7.. 6.1.1技术准备 ....................................................... 7. 6.1.2场地准备 ....................................................... 7. 6.1.3材料准备 ....................................................... 7. 6.1.4机械设备准备 .................................................. 8. 6.2基坑开挖......................................................... 8. 6.3地基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凸榫、墙趾板、墙踵板施工 (9) 6.4.1钢筋安装 ....................................................... 9. 6.4.2模板安装 ...................................................... 1.0 6.4.3混凝土浇筑 .................................................... 1.0 6.4.5沉降缝施工 .................................................... 1.2 6.4.6基坑回填 ...................................................... 1.2 6.5立壁板和扶壁施工. (12) 6.5.1施工缝凿毛 .................................................... 1.2 6.5.2钢筋安装 ...................................................... 1.3 6.5.3模板安装 ...................................................... 1.3 6.5.4混凝土浇筑 .................................................... 1.4 6.5.5第二次混凝土浇筑 (15) 6.5.6支架、模板拆除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